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对策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改进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对其发展愈益重要,而企业自身内部控制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导致制度流于形式,背离企业的目标,阻碍企业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对内部控制进行优化,不断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的水平,有效的防范风险,减少管理的漏洞,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稳健发展。对此,本文对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做出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改进措施,希望能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有效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改进措施

一、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作用

自总理倡导,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时代,激发了民族的创业精神。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暴露了其普遍存在的问题:内部控制的建设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导致中小企业发展缓慢,甚至在成长期就发生破产、停业的行为。企业内部控制是由全员参与,增强企业集体责任感;是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企业战略目标的全过程。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合理保证。企业良好的内部控制的可以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从而减少重叠工作所带来的成本,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增强企业风险意识,确保企业的资产安全,对外披露的财务报告符合真实性、完整性,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现。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一)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小企业中内部控制治理结构不够完善,或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但权责分配不合理,甚至岗位职责重叠,一人多职,这样容易造成工作过程中互相推诿,影响工作效率和效果。一部分不遵守制度、流程,认为推进内部控制及配合其工作费时耗力,运行效率低下,绕过内控制度,直接找企业负责人特批。结果导向,从上往下压,相关人员只能迅速执行,在履行过程中不去考虑事情的对错,是否对公司长期有利。久而久之,上行下效,影响企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不利于领导、职员对企业内部制度的遵守,造成管理混乱,阻碍了企业整体的长期发展。(二)风险意识薄弱。中小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统一,企业的发展战略大多与企业管理者的感觉和经验息息相关,风险管理理念较为落后,没有风险意识或风险意识淡薄。中小企业在发展和管理过程中常见的形式追求速度,其次才是质量,容易出现违约风险。管理者运营过程中过分关注短期的目标利润,忽略了对业务的评估及企业本身资源的可行性、充足性的分析。企业盲目的多元化、裁员或扩张,一味的减少运营成本、滥用销售信用政策、过高的利用财务杠杆等,都会引发运营和财务风险。另外,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风险一旦扩大,很容易造成巨大损失,就可能超出了企业对风险的承受度,阻碍了企业的发展或带来破产风险。(三)信息沟通不完善。在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过程中,信息传达不畅很常见。企业管理者自发的建立了信用员工,分配的工作都是直接委派,导致信息交流不顺畅。相关部门缺乏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信息缺乏及时的沟通和反馈,信息不准确,影响管理层依据数据做出决策。中小企业,管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在任务下达时,不会和执行者进行必要充分的沟通,使事情无法达成共识,容易对其曲解,不能促进事情顺利完成而损害公司的利益。另外,部门之间沟通不畅通,信息无法共享,没法从公司层面来评判业务的利弊,使得企业领导者不能根据各级人员反馈的信息对企业情况及时做出经营调整或战略目标制定,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四)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中小企业内设管理机构简单,中小股东一般不参与经营管理,大股东的控制、操纵,破坏了公司治理结构相互制衡的理念。从而使经营管理存在着“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阻碍企业战略目标的发展。中小企业,一般没有审计部门,甚至不会每年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其审计。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没有或者缺乏监督,不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不能根据企业的业务模式,生命周期及时调整内部控制,来适应企业的发展,使内部控制流于表面。主要表现为:监督者与执行者同为一人、执行者的权力过度集中、极度追求个人利益等情况,自我监督缺位,自控能力不强,权利观错位,容易造成管理层舞弊,导致企业内部人员失去信心,行为缺乏约束。

三、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

(一)搭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中小企业要搭建良好的企业环境,从而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制定符合自身企业的内控制度,内部控制应全面的,应贯穿于决策、实施和监督的全过程,涵盖企业及关联单位的事项,实现全过程、全员参与;同时,在全面的基础上关注重要和高风险区域和更严格的控制,以确保没有重大缺陷。企业对“三重一大”事项,应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还要考虑制衡性和成本效益性。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岗位职责即2020年第05期(总第257期)要清晰明了又要相互制衡,同时兼顾运营效率。最后内部控制还要适应性,制度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企业的规模,经营范围,市场环境、竞争,风险水平等变化进行调整,以使内部控制真正有效地运行。(二)明确岗位职责。企业应当明确岗位职责,实现人员岗位的科学配置,有效的防止因职务重叠而发生的工作困扰,专人专用,归口管理,提升内部竞争力。加强岗位责任意识,各自其职并相互配合。通过持续的企业内部培训保证在岗员工的胜任程度,从而最终确保企业内部运作、控制机制的持续有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中小企业考虑到成本效益性,企业初创期,难免出现一人多职、不相容职位不分离的情况。如此,企业要合理分配,避免交叉或者权责过于集中,否则,工作中容易出现推诿。另外,要找到替代性控制措施来防范风险。如: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对敏感岗位实行轮岗制度,合理的降低岗位风险。(三)提升流程效率。随着企业的发展,应不断的摸索、优化内部控制流程,使之与企业业务发展相适应。将审批流程方案书面化并公布,定期企业内部培训,得到各方的认同和共识。对流程的相关部门、审核的权限、岗位审核的关注点,对应的审核的截止时间进行约束,并对流程处理全过程实施监督。及时反馈履行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合理保证企业内控运行有序。同时,对企业的业务类型分类,日常性和非日常性,对于定期日常性的业务可以走简易流程,对于非日常性的业务可以先在相关部门间进行沟通,或者在流程设置时在关键环节上提供多种选择方案来适应紧急情况的发生。这样加快信息的传递和理解,提升审批流程的效率,确保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四)加强风险意识。中小企业,企业本身资源有限,可能不会建立专业风险评估机构,但应当结合自己的财务和外部市场环境,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增强所有员工的风险意识。尽管对于企业而言,创造利润或最大化股东财富很重要,但不应盲目追求。对新业务的有关部门进行可行性研究,避免资源不足,影响企业声誉,给企业带来损失加强企业资金运营过程中的管理,确保公司运营合法合规,严禁资金体外循环。企业赊销政策应当定期评估并做根据业务发展做相应的调整,有效的评估各类债务风险,避免出现过分追求表面上的利润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资金断裂引发破产风险。根据实际情况对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调整,提高企业风险承受能力,使企业长期稳定。(五)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的沟通制度,并将沟通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解决,便于信息有效的上传下达,发挥信息沟通的作用。同时,沟通的责任人必须把自己的心态摆正。沟通是平等的,有序的,罚款的威胁很容易产生于对沟通的不当处理。在沟通过程中,应明确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归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靠性。部门之间划清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及解决问题的时间节点,将目标落实到人,便于业务的协调。企业可以建立有效的反欺诈机制,实行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确保举报、投诉成为企业有效掌握信息的重要途径。最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信息与沟通中的作用,提升沟通效率和效果。(六)完善内部控制监督。完善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对于发现内部控制的缺陷,及时提出和完善,以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当然,在监督中不是事无巨细,可以结合企业的业务模式,把企业内部监督可以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关注以下情形:因资源限制而无法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业务流程发生重大变化或特批业务;企业开展新业务、业务采用新技术或设立新岗位;关键岗位人员的胜任能力或关键岗位人才的流失;涉及可能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等。除了日常监督其余列为专项监督,对于专项监督应当特别注意,加强运营管理和关键环节的控制管理。企业监督人员应当保持一定的专业性、独立性,发现的重大问题应直接向董事会或监事会报告。

四、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标准体系与企业的兴衰有关。企业应充分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准则,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与之相适应且合理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符合发展战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财务状况,促进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蒲永芳.民营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优化研究[J].中国商论,2018(27).

[2]王开亮.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8(12).

[3]王栓.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7(13).

[4]陈勇.试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5).212

作者:陈正玉 单位:上海思亮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