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全文(5篇)

中小企业信用管理

第1篇: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一、中小企业信用建设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不到位,信用管理缺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问题。

1.信用管理不受重视

虽然我国一直倡导以诚信为本,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无论是企业,还是普通的个人,对信用的认知远远低于西方社会,相当于西方在日常生活以及在企业管理中的征信体系建设而言,我国更多的把信用情况和信用道德观念看到是道德品质层面的要求,而并没有上升为企业运营的根本,更没有上升为个人立足于社会的立身之本。更由于西方市场经济的运营模式,以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兴起,使信用就愈发显得不再重要,这也就导致了在中小企业的管理建设中,信用管理不被重视。

2.信用管理的相关人才缺失

由于信用管理的不被重视,信用管理的相关人才也就没有在社会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中,信用建设的管理人才极其缺乏。更何况,信用管理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建设,更涉及了数据统计、电脑应用等多方面的相关专业知识,这就需要相关的管理人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同时,也要求信用建设的管理者要有一定的眼光和相关的经验。

3.相关信用建设法律不到位

相对于西方社会来说,虽然我国学习了西方的市场经济体制,但并未把西方与市场经济相关的信用体系建设借鉴过来,尤其我国的信用建设方面的立法相对比较落后,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没有与信用建设相配套的方针方案和法律政策,相关的惩戒机制更不健全,这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信用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对于信用管理的立法必须要做到严格详尽,因为征信、信用评估、信用担保等这些信用管理体制运行的全过程都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保障。然而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这个运行过程的质量得不到保障,所以失信违约的情况就比较常见。

4.信用信息开放性低

我国的征信数据都主要分布在银行、工商、税务等这些部门,这些数据能比较真切的反映一个企业的信用水平,具有很高的价值。然而这些部门之间无法做到完全的数据共享,互通有无。并且,由于我国没有统一的信用数据体系,也缺乏相关的信用信息检索系统和市场沟通互无体系,因此,想要得到企业的信用数据,也就变得困难。再者,各商业银行,各税务部分,对企业的信用评价都有一套自己的评价法则,这些评价法则的不一致甚至相去甚远,也就导致了对同一企业产生了不同的信用评价,究其原因,就在于信用信息不畅通。

5.信用建设无法公开管理

能够得到信用信息数据的是相关银行、税务等部分,但是,这些信息却无法彻底公开管理,一定程度上,信用信息,也会涉及管理者的个人隐私,甚至是企业的商业机密,在我国,虽然对信用体系并未形成相关的法律,但却对商业机密有着严格的法律保护。一定程度上,对信用信息及商业机密,无法作出确定的区分。如果不能对二者进行区分,也就对信用体系的建设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二、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建议

针对上述信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相关的措施。

1.重视信用建设,提高员工的信用管理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企业要想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就必须重视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因为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信誉是企业成功的首要保证。要想真正重视信用管理,首先,企业的管理层要改变自身的管理意识,不能够只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企业的信用效益,其次,各个部门应该积极响应管理者对于信用管理的重视。

2.加强对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

中小企业重视信用的管理,也就必须有相关的人才,在拥有了好的信用管理体系以后,信用管理人才的素质高低则决定了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加强管理人才的能力培养,如招聘符合信用管理工作要求的人才,根据自身的实际出状况,对引进的人才进行岗位培训,定期对信用人员进行培训和检测,以助其提高信用管理知识。

3.建立健全关于企业信用的法律法规

企业拥有了好的管理体系,也需要外部良好的法制环境,国家需要对中小企业的信用建设的法律法规给予健全。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交易的公平守信,信用建设也就只是徒劳。因此,政府应加强立法进程,培育良好的信用法制化环境。

4.提高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

银行登记的信贷记录、付款记录、财产抵押情况、工商登记注册信息、法院诉讼情况等是检测企业信用状况的最有利证据。我国应提高信用数据的市场开放度、整合大量信用信息,构建出方便他人查询的全国性的信用信息查询平台。

三、结语

第2篇: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诚信;中小企业;企业管理;作用;策略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在全球的地位逐渐提升,这些都是我国改革开放带来的优势。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假冒伪劣产品泛滥成灾,各种坑蒙拐骗现象时有发生,中小企业偷税漏税现象明显,企业恶意逃避债务额巨大;各种银行不良贷款频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在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多中小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不断扩大销售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在不断扩充市场份额的同时,中小企业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为了销售产品不择手段、坑蒙拐骗,为了降低成本不惜制假售假,为了逃避责任不履行合同,还有中小企业中存在的三角债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可见,中小企业的诚信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危及到国民经济的发展的各方面。我们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承,素来就以“以诚为本”“以信为基”作为传统美德。目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完善,一方面不能够仅靠我们历史传统美德孤立进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积极参与不仅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

一、诚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是否合理、是否科学不仅反映在资源的节约上、效率的提高上,还更在于不能损害他人利益上。可见,诚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一)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必备的品质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促进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的最根本动力就是物质利益的驱动,功利原则也就成为中小企业经营活动中必然的原则。在功利心的驱动下,失去诚信约束的中小企业一定会产生见利忘义的主观性冲动,如果客观条件具备,很多中小企业必然会出现欺诈行为。作为市场经济领域中的基础性的行为规范,只有坚守诚信的基本原则才能使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严格遵循市场规则,保证自己逐利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规范性,才能避免在中小企业中出现假冒伪劣、欺诈行为的发生,才能够保证中小企业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企业追求的目标,人类必须停下脚步对自己的行为、生产等进行全面的反思。可见,中小企业一旦具备了诚信的品质必然会产生诚实守信的约束力,这样也为中小企业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奠定基础。

(二)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自身形象的塑造提供基本条件

清朝末年的著名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创办胡庆余堂的时候就亲自制作了一块匾,上面写着“戒欺”二字。胡雪岩曾说:药业关系性命,尤为万不可欺,余存心救世,不以劣品谋取厚利。之所以胡雪岩的胡庆余堂能够在晚清时期在中外闻名、经久不衰,主要就是同这块“戒欺”匾有关。经历了三百多年发展的同仁堂如今仍屹立在杏林,这主要是由于同仁堂始终坚持的就是“炮制虽繁却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省物力”,这也是同仁堂始终坚持的店训。日本松下集团的松下幸之助之所以在经营中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诚信”二字。在中国商界的今天,各种坑蒙拐骗、假冒伪劣之风愈演愈烈,但是,海尔集团始终秉承着“真诚到永远”的思想和原则,这也是海尔集团在短短的十六年时间中从一个亏损几百万元的街道小厂,成长为年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基本条件。因此,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塑造自身的形象,提升管理效率奠定基础。还有我国的联想集团,经营多年来一直在商界保持着诚信的形象,特别是在银行贷款上,更是及时归还每一笔贷款,上世纪初,联想集团为了按时归还银行贷款,宁愿自己损失了一百多万元。虽然从表面上看,联想集团为了保证自己诚信的形象而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是联想集团的这一举动使其在银行、社会上树立了自己良好的品牌形象。正是由于始终坚持诚信的理念,联想集团才逐渐从一个仅有11个人的、资产仅为20万元的小公司成长为拥有一万多员工、年销售额几百亿的跨国集团。

(三)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降低交易成本提供重要保障

中小企业在进行交易活动时会产生各种交易支出和费用,如:交易中发生的谈判签约费用等。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追求的共同目标就是——交易成本的最小化。如果企业的交易成本太大,那么企业就会选择其他的手段来降低成本。佛语中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守信与失信的关键环节就在于利益问题。那么诚信到底有没有用?这些都需要在利益上见分晓。我们从根本上看,不管是商业诚信、银行诚信,还是企业的诚信、个人的诚信、政府的诚信,都同经济交往、社会交往中的互利关系密切联系。换言之,坚持诚信、巩固诚信、完善诚信、建立诚信是人类社会交往中避害趋利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可见,中小企业在其生产经营中讲诚信、坚持诚信,能够对有效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充分的利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为全面推动中小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实现提供动力保障。

(四)诚信能够为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动力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成为资源争夺的竞争。为了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亦即: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强的长期性的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在新经济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下,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不是单指企业某一方面的能力,不是企业单独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而是在价值观影响下的企业各项资源的整合能力,简单而言就是企业各项行为能力的总和。中小企业一旦形成和具备了这种核心竞争力,其他中小企业是很难效仿的,这也是中小企业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要想做得更优秀、更具有竞争实力,不仅仅是技术提升、管理制度制定的问题,而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基础上的企业内部员工共同追求的一种企业文化,一种企业内部管理层面上的东西。这是很难移植和效仿的。如果一个中小企业从一开始经营就将圈钱、盈利、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放在核心价值观的首位,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抛于脑后,那么这个企业肯定无法长久。因此,只有坚持诚信的原则才能使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才能使中小企业经久不衰、长期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加强中小企业诚信建设的有效对策

“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社会无信则不稳定”,因此,诚信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更直接对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和名声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只有在良好的诚信环境中,中小企业才能得到健康发展。

(一)加强中小企业的思想道德建设

要想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展下去,中小企业必须将诚信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诚信作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如: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率先垂范,做出诚信的表率,不能只说不做,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再如: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打造企业的诚信形象;加强企业诚信文化的建设,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必须经常记住对员工的许诺,不要敷衍了事。

(二)加强中小企业诚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要想切实加强全社会的诚信建设,就必须在全社会建立以诚信为本、重操守的良好的社会风尚。这也是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都记得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人们谈论最多的也是商家、企业的诚信问题。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建立以诚信为本的思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解决中小企业的诚信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如: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三)加强失信的惩罚力度

这就要求我国的相关部门必须尽快完善信用法律体系。社会诚信环境的构建不仅仅依靠的是苦口婆心的劝说,个人道德和良心的约束,更重要的还需要依靠法律的规范和制约。在法律的规范下,在全社会倡导诚实守信,有效化解信用风险的发生。一定要加强对失信的惩罚力度。

三、结束语

造成我国中小企业失信的因素有很多,有来自外部的因素,有来自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内部的因素。中小企业的失信问题主要根源在于社会,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诚信缺失问题更加明显,在全社会建立诚信的氛围也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不同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和分析,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诚信缺失问题,为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徐琴.浅析我国企业诚信建设[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6):74-75.

[2]李彬.基于信任视角的文化与经济研究[J].经济研究,2015(8):180-183.

[3]雷震.集体与个体腐败行为实验研究[J].经济研究,2013(4):143-15.

第3篇: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

1对当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分析

1.1管理理念过于落后,管理创新意识较为薄弱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电网企业的发展也极为迅速,为了保证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电网企业应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不断地对管理观念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需求[1]。为了保证给人们营造良好的用电环境,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电网企业应结合电力市场的发展不断地对管理观念进行改进和创新,才能满足电网企业的发展需求[1]。当前电网企业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高,管理理念意识不足,导致人力资源管理的最大效能不能有效地发挥。电网企业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对新的管理理念还放不开,尤其是一些资历老的管理人员,依旧秉持着传统的人力管理理念,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薪酬制度的分配上缺乏科学性、有效性,无法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效地调动起来,不利于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对人力资源的分配缺乏合理性

由于电网企业员工较多、较杂,需要合理做好人力资源的分配工作,才能将员工的最大效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才能为电网企业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然而,作者在对当前一些地区的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调查中发现,人力资源的分配形势不容乐观,很多电网企业在员工分配的过程中,由于对各个岗位的要求以及员工的综合能力掌握的不够全面,从而造成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未能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来分配相应的岗位,导致部分员工的实力得不到有效地发挥,对电网企业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阻碍。

1.3员工流动缺乏合理性

员工流动主要体现在各个岗位之间,会根据员工的综合素质来安排相应的岗位,当然,在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对所在职的工作岗位也应进行适当的改变,在岗位调整的过程中,员工的薪资也会发生变动,这样可以促进员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更有利于员工工作效能发挥,促进电网企业的快速发展[3]。当前电网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与岗位的配比性不高,很多地区的电网企业发展观念依旧停留在“铁饭碗,大锅饭”的时代中,员工进入到电网企业分配到岗之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主观能动性不断降低,长期如此将会导致电网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经济发展。

2发挥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切实有效地解决当前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2.1完善薪酬管理制度,积极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薪酬管理是企业成员普遍关注的内容,是企业员工最直接的工作目的,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中起决定性的作用。薪酬体制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企业自身的效益、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科学的薪酬体制能够激励和提升企业的员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不科学的薪酬体制则有可能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瘫痪。目前,电网企业从“以人为本”出发,逐步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稳步推进薪酬改革:在地市局推动划小单位核算,让二级生产机构及县区局对薪酬分配有一定的权限进而更好调动员工的积极能动性、工作热情。二级生产结构只有具有一定的薪酬分配权,才能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薪酬制度,通过薪酬激励的方式,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出来,使员工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推动规范化用工改革,彻底解决劳务派遣工与职工间的同工同酬问题。在电网企业的员工结构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在各个供电局中存在很多劳务派遣工在主营业务中与职工共同工作,但在薪酬待遇、福利等方面却与正式编制的职工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导致劳务派遣工心里落差大,在企业中找不到归属感,进而影响工作情绪,影响到电网企业的安全生产及和谐发展,同时,也使企业存在很大的法律风险。因此,同工同酬问题改革迫在眉睫。开展岗位胜任能力评价。通过建立合理、科学的评价制度体系,开展员工的岗位胜任能力评价。对照评价结果,结合员工各项技能特点等综合素质,让其上相应的岗位,最大化挖掘员工的工作效率。针对于一些岗位胜任能力低的员工,可以采取调离本职岗位,让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员工上岗,做到各尽其才。推进人员能上能下的理念,打破传统的只上不下的格局,优化电网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发挥员工的最大效能。结合电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电网企业员工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避免中庸化,形式化,防止“分猪肉”式的开展绩效考核。同时通过科学的考核方法,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绩效考核,打破员工干多干少,干得好与坏等都一样的格局。

2.2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进行优化

绩效管理作用旨在通过绩效考核方式提升团队、执行力及工作效率并将影响团队的负面情绪降低或彻底消除。对于绩效管理而言,考核的目的不是简单地进行考核和奖惩,其真正目的在于不断提升员工的绩效进而提升企业效益。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结果除了要与员工的薪资挂钩外,还应该与员工晋升、评优评先紧密相连,绩效考核成绩优异的员工可以获得职位晋升、评优评先的资格,籍此充分的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从而能够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KPI),及时、实时、动静态结合的方式属地化优化绩效词典,使指标与词典能够真实反映员工的真实工作效率,减少部门、班组、员工之间的摩擦,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考核量化。同时,对考核结果要及时进行公示,保障员工的知情权、申诉权。切实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开展绩效考核,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最后,还应该结合员工的技能、身体素质进行差异化分工,优化绩效机制,通过科学的绩效考核,充分的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员工的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通过薪酬激励、职位激励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确保员工工作的效能,从而为电网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电网企业的良好发展。

2.3通过薪酬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促进岗位人员自我提高

电网企业通过薪酬管理制度以及绩效考核机制的完善,促进岗位员工的自我提高[4]。当然,在电力市场不断发生变革的过程中,电网企业对内部机构也应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创新,并实施升级、降级的绩效考核指标,甚至是对一些表现极为不好、工作不认真、不思上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辞退处理,要让员工感到危机感,营造一个物竞天择的工作环境,切实有效地督促员工学习和进步,以此来促进电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5]。例如,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简称为广东电网公司,该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共有员工已近10.1万人,供电客户数2952万户,电网的连续安全运行已突破19年。广东电网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贯穿各个部门,如,办公室、人事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企业管理部、计划发展部、市场营销部、生产设备管理部、基建部、物资部、信息部等20多个职能部门(如图1所示)。通过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将近10.1万员工的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促进了广东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其中的薪酬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广东电网公司的发展做出了巨大地贡献。

3总结

综上所述,人力资源管理在电网企业的经营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则必须有效地进行薪酬和绩效管理。通过本文对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分析,作者主要对当前一些地区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进行剖析,同时充分的利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和绩效管理的作用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以及促进电网企业发展,希望相关部门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提高电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罗雪燕.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与实践[J].广东科技,2012(09).

[2]宋小忠,易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索与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02).

[3]徐力鹏.浅谈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01).

[4]雷雨田,电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J].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53-56.

[5]赵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4(12):41.

第4篇: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小民营企业;管理

1拓展业务范围,提高经济效益

在“十三五”规划下构建创新型国家战略需要具备创新企业主体,从而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进展,还可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国家政府给予企业创新扶持政策后,中小民营企业树立开放、共赢的管理概念,以满足顾客需求为基础,寻找能够灵活占有的市场空间,拓展目标市场,其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各中小民营企业共同学习与交流,相互借鉴,不断扩大客户群,从而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能力,这能够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良好的保障。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中小民营企业会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只有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推动技术与管理创新,才可提高民营企业的业务能力与扩展能力。如此一来,企业才拥有更多的资本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将建设创新各项业务提上日程,不断扩张发展市场发展空间,并拓宽业务经营的门路,为提升中小民营企业经济效益带来动力。

2树立创新理念,优化管理与产业结构

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要想不断促进自身发展,首先要在内部进行积极创新,通过向企业人才灌输创新理念,才能够不断优化管理模式,改善与弥补企业管理的不足,从而保证企业发展利益。2018年在沈阳召开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峰会,根据《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指出共有405家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增长率为4.38%。从总体而言,大部分民营企业通过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提高企业人才业务能力,为企业管理创设良好的条件,并借助信息技术不断优化内部管理结构,促进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针对企业工商管理而言,强化企业人员的创新意识,促使企业人才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制定一个合理、科学以及高效率的管理标准,是企业内部管理网络具有系统化的特色,从而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效率。例如,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重新制定管理模式,应用信息技术收集采集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信息和工作质量、效率等,并通过系统自动统计与分类,使结果能更快呈现,不仅加快企业管理人员的工作速度,还可对企业产业结构的转型或内部升级提供有利帮助。

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管理形式

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开放进入白热化阶段,这就让企业发展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与风险,同时也对企业发展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趋势下,能够稳定发展,其最根本的解决措施,是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并积极预防与应对发展风险,核心竞争力则是中小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中,民营企业只有强化科技创新力度,充分利用与发挥科学技术的优势,才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若想充分掌握企业管理工作,需要采用信息技术对市场发展进行更新式调查,结合市场形势调整企业内部的管理形式,将市场发展需作为管理依据,实际管理模式,例如“云计算”“互联刚管理系统”,不但提升企业产品技术质量,而且还能改善企业内部的管理形式。

4落实科技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中小民营企业处于资本低、投入高以及风险高的趋势,所以为保证民营企业经营发展能够实现长远经营目标,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在发展中获取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管理过程中,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力度,能够达到企业与社会效益的双向发展,从而推动民营企业可持续发展。此外,民营企业应重视时代的改革方向,而电子市场是信息时代的产业链。因此,民营企业可尝试电子商务发展,建立专属的电子市场,有助于扩大市场份额。科技创新还能够帮助民营企业开展不同行业领域的核心技术,通过掌握技术专利,能够使民营企业积累一定的发展经验与财富,还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科技创新的价值。因此,各中小民营企业需要共同协力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将科技创新工作推向新高潮。通过利用科技技术建立风险评估模型,预测企业未来发展与经营的成本投入与预期收益,有效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管理企业财务与投资项目,还可预防投资风险与财务风险。如此一来,才能够促使中小民营企业长远发展,并为可持续经济提供动力。

5结束语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指出重视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支持,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创造环境、提供动力。因此在中小民营企业管理中重视科技创新能够丰富自身内涵,不断改革企业管理,还可培养创新型人才,带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王凤霞.中小民营企业成长中的管理瓶颈及其突破[J].北方经贸,2017,(10):4-6.

[2]郑黎雪.新经济形势下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J].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9):26-28.

第5篇:中小企业信用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企业,企业在常规管理中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尤其是在管理会计当中,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整体管理效率,促使会计数据以电子化、虚拟化方式传递、应用和存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更精准的决策依据,促进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一、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紧缺,支持力度不够

多数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渠道不足,主要以内源性融资融资为主,虽然中小企业数量已经占国家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但是贷款资源比例却不到20%,这就使不少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难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充分的资金和物质支持。尤其是计算机系统建设和财务软件购置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这对于资金本身不够充足的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

(二)软硬件设施落后

一些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虽然初见成效,但是在后续维护更新中却表现出整体乏力态势,软件价值昂贵、技术开发缺乏针对性、系统升级缓慢等,这些问题都影响到企业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建设。尤其是相关软件运行对于硬件系统的要求较高,但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硬件设施落后,难以满足软件的运行需要,继而造成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缓慢。

(三)复合型管理人才匮乏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需要管理、会计、信息技术、计算机等多重知识的融合,这就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从人才队伍实际能力来看,会计人员主要处理日常的业务核算,财务管理能力普遍不足,多数会计人员不擅长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进而造成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缺乏必要的人才基础。

二、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完善路径

(一)提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认知

中小企业管理层和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管理会计就是做好成本控制、财务分析、预算监管等工作,对于信息化管理模式驾驭能力不足,这就造成整体建设工作步伐缓慢。这就需要管理层及会计人员积极转变管理理念,认识到管理会计信息化不但关系到常规财务管理,同时更关系到企业发展规划、执行以及各项决策的制定。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在会计管理信息化应用中紧跟市场步伐,领导头带头提起重视,以会计管理为枢纽,逐步推进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会计人员也应当及时转变工作理念,积极适应信息化建设环境,为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应用创作良好条件。

(二)加强企业资金支持力度

管理会计在企业会计工作的应用,必须更新工作方法,同时还需要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通过计算机网络硬件和财务软件共同完成各项信息处理工作,才能使会计工作信息化程度有所提高。企业需要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给予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尤其是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中投入专项资金,通过有效的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系统升级维护提供充足的资金。

(三)加强管理会计软件的更新和开发

中小企业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应用中要重视软件更新,及时完善财务软件配置,从而提高整体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运行创作良好条件。在财务软件的选择上要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实际进行甄别和选择,提高软件与企业原有系统的匹配性。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计算机系统整体配置偏低,一些大型财务软件往往难以运行,这就需要软件供应商结合这一特点,在软件开发上突出简易、便捷、经济特点,增加软件的兼容性,从而与中小企业现有硬件设置相匹配。软件开发商还可以就软件的应用对企业会计人员做专项培训,并对软件进行动态跟踪维护,及时做好升级工作,最大限度的提高管理会计软件的应用效率。

(四)培养复合型管理会计人才

高素质的会计人才是促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质量提高的关键,尤其是在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中,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有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一方面,会计人员要主动参与再教育,尽快更新自身知识技能,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各大院校要加强管理会计教学,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接纳企业会计人员到专业院校进行进修,成绩合格颁发资格证书。通过企业与相关院校的协同努力,为中小企业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支持。

三、结语

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传统的管理会计模式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需要中小企业尽快更新管理理念,结合信息化发展趋势在会计管理方面进行持续完善,通过信息化管理提高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发展实际加大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效率奠定良好基础,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参考文献:

[1]雷平.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内江科技.2016,(08).

[2]林琴.中小企业管理会计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