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安全教育管理范文

安全教育管理全文(5篇)

安全教育管理

第1篇:安全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幼儿;安全教育;教育管理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改革和深入发展下,我国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推动了国家的全面发展。其中,幼儿园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的最基本的组成内容,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与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新课程改革对国家幼儿学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只是要注重幼儿接受知识的能力培养,重要的是要注重幼儿的安全教育管理,全面促进幼儿的发展。虽然,幼儿安全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要求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阻碍了幼儿学前教育安全教育的进步发展。下面,笔者就现阶段幼儿学前教育中如何实现幼儿安全教育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作简要分析,希望对解决相关的问题有一定积极作用,能够推动幼儿学前教育的进步,促进我国的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幼儿学前教育安全管理教育教学现状

(一)教师安全态度与安全教育行为存在较大差距

学前教育相对于其他教学阶段而言,最困难的在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再加上幼儿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因此对学前教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阶段我国幼儿学前教育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例如,一些教师虽然知道学前教育中幼儿的安全管理对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但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涉及安全管理,很多幼儿安全管理教育条款还只是处于制度阶段,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甚至有些幼儿教师根本没有幼儿安全管理教育的意识,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对于幼儿的安全健康发展并没有过多关注。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使得幼儿在教学中没有形成安全意识。此外,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会提及安全教育,但也只是一笔带过,并没有深入给幼儿讲解安全防范意识的重要性,这些问题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我国幼儿学前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国家文化事业的建设。

(二)幼儿学前教育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教师是幼儿直接接触的人,对幼儿发展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在现实的学前教育教学中,虽然一些幼儿园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很多时候要求还只是存在于书面上,实际中并没有得到实施,甚至一些幼儿园对教师的授课没有做出明确的要求,以至于很多教师在上课中按照自己的意愿教学,甚至个别教师对幼儿不负责任,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这些不良现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幼儿安全管理教育课堂的构建,不利于我国学前教育教学发展进步。除此之外,教师的教学思想都会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所表现出来,当前很多教师在授课时并没有按照教学要求实施,没有加强对幼儿安全管理教育意识的培养,造成幼儿学前教育安全管理课堂构建迟迟得不到发展,对学前教育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幼儿安全教育管理的有效发展措施

(一)全面加强学前教育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学前教育较以往也取得很大的进步,人们对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与个人品德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育部门对幼儿学前教育加强重视,在给予资金与技术支持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打造高素质、专业性强的教师,要使幼儿安全教育得到保证,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首先,幼儿园要从教师招聘环节做起,对教师的教育资质以及专业能力提出明确的要求。其次,幼儿园还应该做到定期对在岗幼儿教师进行培训,了解最新的幼儿安全教育需求以及幼儿安全教育思想。此外,幼儿园还应该积极鼓励教师与幼儿互动,使教师可以走进幼儿的世界,通过言语的交流让学生在无形之中接受幼儿安全管理教育。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得幼儿教育更接地气,而且更有利于幼儿成长以及加深学生对安全管理教育的认知。

(二)幼儿园应该给幼儿安全管理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幼儿安全管理教育的发展需要良好环境作为保障,良好的环境是幼儿安全管理教育发展以及幼儿成长的外在条件。这是因为,幼儿阶段的孩子主要是通过模仿来进行学习,因此,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无处不在,且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这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比如,幼儿的识字水平较为有限,教师可以在幼儿园内贴一些关于安全管理教育的图画,让幼儿在园内可以经常看见这些图画,加深幼儿对安全管理教育的理解。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幼儿的心理年龄以及生理年龄较小,教师在选择图画时应该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构建良好的安全教育学习氛围。除此之外,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安全管理意识教育时,还应该注重对幼儿的精神环境的创设。因为物质环境是影响幼儿安全管理教育的基础,但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还是幼儿的精神环境。因此,幼儿只有在安全教育中具备了良好的精神环境,物质环境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外部条件的创设,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做到全方位加强幼儿的安全管理教育意识。只有这样,我国的学前教育才能越来越繁荣,国家才能越来越昌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给我国教育教学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学前教育作为我国教学体系中最具影响力的组成部分,在取得明显进步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幼儿教育中幼儿的安全管理教育想要取得发展,教师必须注重幼儿的心理发展情况,这就要求幼儿园要全面加强教师的专业素质。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中,必须树立安全管理教学意识,创设有效的安全教学情境,全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幼儿对安全管理教育的理解。只有这样,我国的学前教育才能不断向前发展,国家教育教学水平才能不断上升,国家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兰俊荣.幼儿安全教育管理思考与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12(10):123.

第2篇:安全教育管理范文

(一)安全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现在高校安全教育和管理形式化,在教育上往往通过安保部门的专题讲座、模块教育和学生工作队伍的不定期主题班会来实现,由于途径和形式单一,这种课堂讲座式的说教和灌输,吸引力和关注度有限,即使有反面案例,因现实体验感不强警示效果不佳。

(二)安全管理的被动排查作用有限

目前高校安全管理,往往基于高教系统爆发集体或个人的安全案例后旋即进行的专项检查和整治工作,多为被动式检查。往往只起一时之效,随着时间推移,排查逐步沦为形式,学生对其不以为然,见怪不怪,甚至有了反感或排斥的情绪。

(三)安全管理工作队伍力量薄弱

目前的安全管理工作一般由学生工作队伍、宿舍管理人员、学校安保队伍等力量执行。面对学生庞大的人数总量,这些队伍在安全教育管理上人力匮乏,捉襟见肘。学生工作队伍日常工作纷繁复杂,安全教育管理往往淹没于无限浩繁的事务工作中;宿舍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尽管服务理念不断增强,整体素质和人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校的安全保卫队伍往往仅能负责一些面上安全保卫工作或应急处理突发事件,对于一些安全隐患爆发的苗头很难及时预判、遏制和发现。

二、依托基层学生组织和党支部,切实做好安全教育管理

二级学院作为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主体,要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和学生组织的主体作用,充分依靠学生层面自发自觉自下而上的三自作用,才能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预防各类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一)依托学生组织,严格六步流程,确保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实效

多数高校的二级学院,学生组织由学生会、自律会、社联、资助中心、文化宣传中心(院刊、网站和电子媒体)等组成。依托学生组织,需要厘清工作层次,做好任务分解,保证所有学生组织任务明确、各司其职,严格六步流程。

1.加强宣传,搞好调研。调研和宣传工作是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的基础。各个学生组织应通过各自活动形式和载体,做好氛围营造和意识打造。其中学生会着重安全教育管理文件的学习和测试,强化安全意识,营造“安全稳定,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社团联合会利用其庞大的人员基础,开展随机采访和问卷调研,重点跟踪网络舆情,及时掌握广大学生的最新思想动态,作为学院工作开展的重要参考依据;资助中心重点负责经济困难群体的摸排和建档,加强经济困难群体的自律强能工作;依托文化宣传中心以“安全自律我先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热点讨论、微话题沙龙等新颖多样的活动,依托活动载体强化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强化管理,突出监察。学院自律会加强管理力度,行使监察职能,做好信息反馈。自律会将年终集中考核的各项指标进行日常分解,建立严格的工作笔记,检查人员采取回避互查、换查的方式严查晚自习、课堂考勤和晚归点名工作。学生的自查结果将和公寓中心等第三方的检查结果进行比对,确保检查结果客观准确,作为学院依据惩处的第一手材料。

3.严格自查,强化落实。依托班级信息员做好班级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并明确安全问责制。班级要做好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重点考量信息反馈及时度、自查结果真实度、危机防控敏锐度、安全举措实效度四个要素。安全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即保证信息渠道的绝对畅通,检查结果的客观真实,预防危机事件的提前预判和有效防范,处理安全事件判断准确、处置顺畅、措施合理有效。比如班级要建立完备的安全工作档案,准确详细记录班级的恋爱遇挫群体、心理障碍群体等特殊群体档案信息,建立动态跟踪机制,进行关爱和帮扶。

(二)依托党员和学生党支部,实行安全教育管理的党员包干制度

为了在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二级学院可有效依托各个学生党支部,通过三个层面的对接,实行党员的安全教育管理包干帮扶制度。

1.层面即立足本职。各个党支部需对本支部所涉年级和班级的安全管理教育工作负责,党支部主抓年级,每个党员负责关注本宿舍本班级同学。关注内容包括卫生死角、防火防盗隐患、思想动态、日常摩擦、特殊群体的现实诉求、突发紧急事件等。

2.层面即定点帮扶。由高年级党员监察员对低年级班级的定点帮扶和指导。从高年级党员中选拔出能力强、素质硬、觉悟高的优秀党员分配作为低年级班级的安全监察员。他们利用朋辈关怀、专业相通的优势,通过深入学生课堂和宿舍,参加班级的主题班会和党日活动,做好分管班级的安全教育、指导、帮扶和督查。

第3篇:安全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教育;高校安全事故;学生宿舍

安全无小事、稳定是基石,学生的安全稳定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稳定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石和保障,如果安全出了问题,那么其他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安全工作事关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学生能否成长成才的基础,更关系到每一个学生家庭的幸福,那么该如何应对与处理大学生安全事故呢?

1高校安全事故应对

1.1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

高校学生安全事故主要包括:一是由校方过错所造成的安全事故,如学校生活或教学设施存在隐患所造成的伤害,学校教职员工的个人不当行为造成学生人身伤害的等;二是由学生本人存在过错的安全事故,包括学生自杀自残,学生突发性伤害事故,因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所造成的伤害等;三是第三方加害所产生的安全事故。

1.2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发生场所

学生寝室是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场所,随着高校宿舍的建设和不断发展,学生公寓楼的管理模式更加丰富,管理手段也更加完善。但由于学生上课和生活场所相对分离,使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存在部分盲点区域,学生公寓成为学校安全事故最易发地段之一。国家教育部于2002年下发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了各高校主要负责人作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第一负责人,对包括学生公寓在内的学校安全与稳定工作负总责,要有投入足够精力抓校园安保工作,认清形势、有效管理、及时检查。[1]

1.3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类型

现阶段高校学生宿舍主要存在以下安全隐患:火灾,偷盗,心理异常等常见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隐患存在突发性,不确定性,但通过日常的实时监控和预防宣传是可以将发生率有效降低的。

1.3.1火灾。学生宿舍居住的密集型性、出入宿舍的流动性,决定了学生宿舍发生火灾事故有其发生的客观条件。[2]应对宿舍火灾事故,需要把预防工作做在前面。平时,保卫部们要定期进行消防演习,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做到宣传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大到消防的法律法规,小到消防常识。其次,将真实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件做成教学案例或宣传视频。不断提升学生安全意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有效自救,同时有利于其今后应对突发危险事件时做出正确的判断。此外,后勤保卫部门需要准备适用、高效、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以应对突发火灾并及时扑救。扑灭初起火灾,遏制火势蔓延,避免酿成大的灾害事故。

1.3.2偷盗。学生宿舍常见的盗窃方式:1、趁人不备,将晾晒在走廊、阳台等处的衣物盗走。如门大开,宿舍没人,小偷有可能还会光顾室内,顺手窃走手机、钱包、笔记本等贵重东西。2、“撬门扭锁”者采用各种方式撬开门锁,入室后屋乱翻,值钱的东西都盗,以价值高、易于携带的物品为主。3、翻窗入室。有些护栏、易于翻越的窗户,包括门上气窗,窃贼都有可能翻入。4.以找人、卖东西等名义混入宿舍伺机行窃的,等等。现在的大学生往往在宿舍存放比较贵重的电子产品,一旦被盗,不仅会使经济上遭受较大损失,往往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那么,保管现金和贵重物品要注意哪些问题呢?首先,现金最好的保管办法是存入银行,贵重物品不用时最好锁在柜子里或随身携带。楼层较低的同学,睡前应当关好门窗,防止熟睡时发生入室盗窃。易于翻越的窗户要加护栏,宿舍门的钥匙不要随便乱放、借给他人。宿舍防盗不仅是个人或安全保卫部门的事,同时要靠全宿舍、全班、全宿舍楼的人,大家“群防”,才能真正的起到防盗。

1.3.3心理问题。近年来,心理问题逐渐成为威胁学生安全的主要问题。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尚不成熟的发展阶段,极易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如:人际交往问题、心态情绪波动、学业问题、情感问题等来自自身、朋辈、家庭、社会多方面的影响。各高校应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及时发现了解学生心理问题。目前,一些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始有针对性地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咨询在职培训工作,使得咨询工作专业化、体系化和科学化,这些无疑将成为未来高校探索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模式。

1.4应对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手段

总结应对高校学生安全事故的方法:一是重视、重视再重视。各高校主要负责人应采取闭环式工作方法,亲自部署、亲自要求、亲自督查,强化过程管理,落实责任,筑牢安全底线。二是抓好落实保平安。建立和完善学生公寓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彻底排查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密切关注特殊群体学生。三是讲究方法重实效。建立工作机制,确定负责人,分解任务、层层落实。建立常规安全排查体系,做到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日常排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对存在的事故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3]四是建立安全工作信息的收集、处理和报送制度,确保重要信息及时、准确上报。安排值班工作,按时总结日常安全报告。

2安全教育管理

不少人会认为,在校园我们要注意的无非是防火、防盗、安全用电这些最基本的安全事项。这句话并没有错,但不是安全的全部。外出交通意外,游泳溺水、运动伤害事故,亦或是追逐打闹偶然事故,轻者可以伤筋动骨,严重者能够危及生命安全,它们造成的后果都是十分残酷的。如何全面而又精准的进行安全教育,是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全面安全教育说的是将安全知识宣传做到全覆盖,而精准安全教育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于特殊群体的重点关注。

2.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思想引领

大学是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也是普及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期。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背井离乡独立生活,面对陌生的环境,缺少适应环境的能力、想法简单、对必要的安全常识缺乏了解。因此,加强对高校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十分有必要的。高校要保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准则,树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预防方面狠下功夫,防患未然,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校园氛围。[4]

2.2加大安全教育,提升危机防范意识

当前,高校广泛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生的必修课范畴,这对于生活区域单一,寝室,教室,食堂三点一线,与社会接触相对较少的在校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将安全教育引入课堂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促进大学生掌握必要的自救方法,更是对学生今后生活能力的提升。当前,在大学生群体发生的意外事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校缺乏对于学生的常规安全预防教育、缺乏预防火灾、盗窃、传销网络诈骗的相关警惕性和必要的应急知识,保卫处定期应联合消防部门和公安部门组成联合安全演练和安全知识教育系列活动,让学生时刻绷紧安全这个线,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危机防护意识和应对突发意外情况的处理能力。[5]

2.3营造和谐安全校园氛围

高校的根本目的就是育人,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安全教育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形成完备的校园安全保障体系,让优良的校园之风盛行。通过多级联动形成学生,保卫,老师的多方合力,使歪风邪气无处藏身。这样,才能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达到全面育人的预期目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6]

【参考文献】

[1]韦樱花.大学生安全教育与高校安全管理分析[J].林区教学,2017(07):120-121.

[2]胡如清.高校学生宿舍火灾事故的特点、原因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3(06):94-96+103.

[3]宋亚军.新时期高校学生宿舍安全防范工作问题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08):70-71.

[4]朝鲁.大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研究[J].智库时代,2018(24):171-172.

[5]蒋娜红.高校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03):115-119.

第4篇:安全教育管理范文

【关键词】安全教育;意义;措施;大学生

1引言

从人类的发展来看,安全是发展的基本前提,对大学生而言,安全是其顺利完成学业的保证,同时也是其健康成长的前提。要想保证大学生的安全,使其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生活与学习,就要在校园内部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论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实施的措施,具体包括: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以及将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

2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意义

2.1有利于保障大学生健康发展

对于大学生来说,安全是保证其生活与学习的基础,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社会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首先,大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趋于成熟,但是其心理发育尚未成熟;其次,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基本已经定型,但仍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再次,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心理需求,但是缺乏足够的经验;最后,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强,自我防范能力不高。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安全问题仍应引起充分的重视。在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安全素质,避免安全事故的侵袭,从而对其顺利完成学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还有利于学生安全学习环境的创建,对培养大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1]。

2.2有利于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近年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校与外界交往越来越频繁,这就增大了高等院校的开放程度,使得后勤管理制度逐渐趋于社会化。在这一时期,社会问题与学校内部问题愈加突出,治安问题和政治问题逐渐凸显,这些因素都对高校安全稳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威胁着大学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在高校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预防与消除这些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高校内部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应对不可预见的安全问题,尽量降低安全问题所带来的损失,对校园治安秩序、教学秩序与工作秩序的有效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最终实现校园的和谐、稳定。

2.3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对大学生来说,对其开展安全教育与管理,可以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逐年增长,对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通过调查与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校园缺乏安全方面的教育与培训,学生与校领导没有足够的安全防范意识,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是相悖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十分必要。在校园内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应注重对大学生法制观念的培养,并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与管理的能力。现阶段,我国许多大学生经历的挫折都比较少,一般都是在家庭的温室下长大的,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较差。在学校内开展安全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还能促进其抗击打能力的提高,满足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3实施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措施

3.1建立健全校园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

为了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就要求国家制定完善的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于高校校园来说,其并不是一个具有绝对安全保障的地方,其中包含有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一旦发生校园安全事故,将会给家庭、校园与社会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所以,建立具有安全防范作用的法律制度十分重要。但是,目前与校园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以“通知”“办法”“意见”等形式呈现,这种法律形式不具有权威性,约束性不强。因此,这就需要国家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构建完善的校园安全法律体系,对学校、家长以及政府部门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使校园安全问题的处理有法可依,为校园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3.2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要想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就要努力营造校园安全文化氛围。校园安全文化是在学生与教师的长期创造与传承中逐渐形成的,对校园安全建设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校应增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视,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学校安全设施的检查与维护,并注重对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大对大学生安全知识的普及力度,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到校园安全教育活动与安全文化建设中来,为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加强与中国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并对校园安全文化的作用进行有效的利用,以促进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顺利进行[2]。

3.3将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

对于高等院校来说,要想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就应当将安全教育纳入必修课中。此外,高校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逃生和急救等演练,并让学生对常见的人身损伤紧急救护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必要的救护技能,还要对生活中的安全知识进行普及,教会学生健身与防身的方法。与此同时,高校还要向大学生讲解必要的防诈骗知识,使其掌握防诈骗的本领,避免被骗。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方式不同,安全教育的教学方式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要在课堂上对相关安全知识进行讲授,还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应急与急救演练,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邀请专业人士到校园内部进行讲座,从多个方面促进大学生安全知识与安全防范技能的提升[3]。

3.4建立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

在高校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辅导员的言行举止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高校要想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就要建立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如果辅导员的思想陈旧、管理水平不高,就无法很好地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了解,也就无法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所以,学校领导层应当对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引起充分的重视,通过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措施,以促进辅导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4]。首先,学校的相关部门应当积极鼓励辅导员进行创新,使其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其次,学校应提高辅导员的准入标准,从根源上解决辅导员队伍素质低下的问题;最后,学校应加大对辅导员队伍的培训,使其掌握足够的管理知识与管理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结语

总而言之,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保障大学生健康发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同时还有利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然而,现阶段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这不仅给校园与家庭带来极大的影响,还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崔常铭,刘伟,刘冠廷.浅谈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J].教育探索,2013(03):119-121.

【2】王燕.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现状调查以及策略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6(01):189-190.

【3】潘静.高校安全管理与大学生安全教育[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2(04):50-52.

第5篇:安全教育管理范文

1.1安全教育职责

安全是第一位,没有学生的安全,学习质量是空谈,只有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中才能学得愉快,学得好。所以班主任应当担负起安全教育的职责,除了教育学生如何学习外,还要时时刻刻教育学生注意安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防范、安全自护和安全自救知识(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班主任要时刻树立安全是首位,学习是次位的意识。

1.2安全告知职责

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及时了解校园内外尤其是校园内的环境安全状况,把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学校并告知学生(比如说上下楼梯、暴雨时的学校围墙、B区学生上下学途中的交通安全),此外还应当把学校活动、班级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在活动前告知学生。把学生在校情况(如生病、未到校、表现等)及时告知家长。让学生明白安全是学习的前提,时刻牢记安全的重要性。

1.3安全告诫职责

对学生的危险行为或潜在的危险行为要及时地告诫、制止和纠正(如在楼梯、巷道追逐打闹,攀爬围墙,未按老师要求使用器械、实验仪器特别是注射针头,体育运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危险比如说实心球铅球等),班主任应在第一时间与学生谈话,制止告诫学生。加强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杜绝偶发事件的发生。当然这也是我们全体教职工应当履行的职责。

1.4安全救护职责

在学生发生意外时,班主任应及时进行安全救护,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与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及时与家长联系,并采取得力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先处理,再上报)。当然这也是我们全体教职工应当履行的职责。

二、班主任在安全教育管理方面的策略

2.1因势利导,统一认识

我们学校的学生均是初中毕业生以上,具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在老师的帮助教育下,是完全能按照老师、家长、学校的要求去做的。班主任应当教会学生懂得,保证自己与他人的安全,不仅是为了自身平安,而且也是对社会的贡献。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认识安全的重要意义,把安全教育放在学生的成长中去,让学生明白自身的安全对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等等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在认识上具有一定的高度,会把注意安全作为一种习惯,进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

2.2加强联系,齐抓共管

在学校,学生安全工作不仅需要班主任的投入,同时需要学校各级部门的协同配合,也需要学生、家长的积极参与,才能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比如任课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学生考勤及观察学生的言行及情绪,发现有无故缺席的学生或学生有反常的情绪或异常行为均要及时同班主任取得联系,及时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同时要求学生之间应当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对言行、情绪出现异常的学生要及时告诉班主任或其他老师,班主任或老师要找学生了解情况并告之家长,多方了解信息,共同解决问题;生活老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应当细心观察,将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的情况及言行、情绪出现异常的学生的情况及时通知班主任、家长;班主任与家长密切配合,加强学生教育等等。

2.3工作细心,关爱学生

有的安全隐患不易察觉,班主任工作要落到实处,对学生的观察要落到细处,对学生的关怀要无微不至。通过与学生的交往,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善待学生,改善关系,跟学生的交往要民主平等,多一些沟通,少一些训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做学生的慈爱长辈。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调动学生及时发现班级当中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依靠学生及时准确地消除隐患。平时工作心要仔细,做到用“心”管理,用“爱”管理,做一个有心人。如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有如当学生打电话告请病事假时,班主任要多留个心眼,及时电话联系家长,以证实学生的言行;如在与家长短信沟通时,多加一句让孩子注意安全的提醒。

2.4依法执教,规范行为

严格执教行为,提倡有人性的帮助学生;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尽心尽责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同时,规范学生的行为,注重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鉴别、批判、选择能力,引导学生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育学生以合理的方式、手段去追求理想生活。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学脉网)向学生家长宣传《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加强同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把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办法及行政法规宣传给每一位学生家长,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家长的理解、配合和支持。

2.5全体参与,齐抓共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