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大学语文教学范文

大学语文教学全文(5篇)

大学语文教学

第1篇:大学语文教学范文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追求。而“以正确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个体习性、人格品质、社会责任与担当精神”,应该是摆在当前各高校面前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而作为以涵养人文精神、塑造道德人格为重要教学目标的大学语文课,应该成为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典范。

一、构建文化认同应该是当代大学语文课最重要的教育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课是高校非中文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文化基础课,“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工具性、人文性是大学语文课的两大基本特性。某种程度上,这两大特性确实也规定了大学语文课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一方面确立语言规范,另一方面建立文化认同。二者和谐统一于大学语文课教育教学实践当中,都不可偏废,但不同时期有所侧重。1978年,匡亚明先生率先在南京大学重开大学语文课,针对的是“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语文水平较低”的教育现状,而着眼点重点解决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语言文字应用规范性欠缺等现实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高等教育中母语教育的大学语文课凸显的是课程“语”的基础性、工具性,承担的是正确、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基本任务,语言文字示范作用比较显明。而今天我们所教授的对象:大学生都是(或者被认为是)具有一定语言运用能力的青年,都是可以真正开始自主性文学阅读、发散性思考的成年人。大学语文课的语言文字示范作用应该从“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逐渐转向“高水准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即培养深度阅读、得体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语文课的工具性依然重要但应该是非第一位的。大学语文课更应该凸显课程“文”的内涵,更应该突出课程的审美性、人文性特征,课程教学更应该侧重通过文本阅读、赏析进而达到学生自主丰盈人文精神、建立文化认同的高等教育目标,这也确实符合当下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求。

二、文学经典的重要价值在于社会文化认同与接受

在有限的大学时期,在人生最美好、宝贵的青年阶段,学生最应该读什么,哪些作品最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就成为大学语文课教学内容方面最需要考量的重点之一。此时,文学经典作品也就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无论表现形式如何,文学经典都显示出文学的审美功能与教诲本质。在多个场合发轫于心地谈文学、引经典,反复提及自己的文学情缘:“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我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他指出,伟大的作品就是有一种爆发性的震撼力量,这就是文以载道。从他个人阅读欣赏的经验角度来看,印证了文学经典给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对于大学语文教学而言,文学经典作品的语言规范价值自不待言,而蕴含其中穿越时空的美学观念、价值取向、文化认同确实也成为课程教学的人文价值所在。文学经典是指那种能够穿越具体时代的美学观念、价值标准,在价值与美学维度上呈现一定的普适性,表现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与文化语境中具有权威性、神圣性、根本性、典范性的文学文本。文学经典借助故事情节、意境形象、环境场景、修辞手法等多种方式,将深蕴于文本当中丰富多彩的主题意蕴、鲜活丰满的心灵情感、独特珍贵的生命体验,或形象直观、或抽象概括地表现出来。这些独特的、不可重复的文学形象、生命体验,凸显的是人类丰厚的文化积淀、展现的是本真的人性光辉,是人类精神生活根本性问题的文学映射;通过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群体的重读,对它们进行重新阐释、重新审视它们的文学价值。因此,文学经典具有“生命的本真性”“实质的创造性”“内涵的丰富性”“时空的跨越性”和“影响的无限性”等特征。蕴含于文学经典中的人文基础知识历来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读者从中可以了解风俗民情、历史瞬间、人世百态。而更受大家青睐的应该是,文学经典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过去或现在的最高道德理想和精神追求的展示,是民族文化精神的形象书写,集中体现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也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因此,文学经典也常常被大家看作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旗帜、文化符号。阅读文学经典也是了解一个国家、民族最直观、最形象的方式之一。区别于诸如哲学、历史学等经典作品,文学经典更加具有形象的生动性、情感的触动性、艺术的审美性等特征。对于文学经典的赏析更加强调侧重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理解作品中的“人”的形象。文学经典的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普遍人性,揭示了人生真谛,既因为经典形式的多样性,也因为人性内容的丰富性,还因为人性思想的超时代性。文学经典借助多重话语、多重意蕴,以鲜活、形象的人物刻画展现人性的当下表达,揭示人类精神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以看似不断遗忘的方式给读者的想象力烙上清晰的精神印痕,以集体无意识的状态隐匿于民族的深层记忆当中。

三、文学经典作品是实现大学语文课教材培养目标的最重要载体

蕴含于文学经典作品中的丰富的价值,决定了文学经典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价值。文学经典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它是达成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其实,从全世界高等教育的视角来观察,各个国家的母语课程大都是围绕文学作品展开,尤其是那些历经岁月积淀、反映人性本真、引起全人类共鸣的文学经典作品更是各国母语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文学教育和情感教育是文艺复兴以后欧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且历时几百年。时至今日,它不仅没有被各国语文界彻底抛弃,而且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又重新受到青睐。”“日本高中的‘现代国语’课,课文大多是著名的文学作品和有定论的评论文章。”人文意义上的大学语文教学,“力求用选文的典范性来达到提高文化素质的主要目的,以选文的丰富性取得思想启迪、道德熏陶、文学修养、审美陶冶、写作借鉴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这个载体与媒介,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增强其运用母语应用能力,在文学作品中探索文化的本真、体味文化的魅力,从文化的视角欣赏各国文学经典,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文化素质修养、人文精神境界,不断凝聚中华民族体认、价值共识,不断增进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因此,文学经典自然成为实现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最重要载体。四、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文学经典作品的价值呈现大学语文课中人文思想教育的独特之处在于文学。大学语文课程中文学经典的人文思想传导、文化观念认同与社会接受价值实现,一定是以文学经典的审美赏析、深度阅读为前提和基础的。文学经典的审美赏析、深度阅读应该是实现当下大学语文课程目标最重要的方式。

(一)以建构为目标,文学经典的审美赏析与思想启迪以文学经典为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课,在一定意义上实为文学课。文学教育应当通过文学经典和文学精神向学生传导丰富的人文思想和中华文化精神,积极导引学生文本阅读的角度、钻研的深度,争取让学生在熟悉文本、全面掌握文本主要内容感性的基础上,在积极充分的主观思维、丰富的情感活动中,通过自身感受力建构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引起感悟、触发思考,从而产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满足。文学本身的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等特征,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构建形象之真、讲透人性之善、展示艺术之美。当把文学经典中的真、善、美讲到位、阐释清楚,将深蕴于这些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自然呈现。这也正如鲁迅在杂文《论睁了眼看》中所言:“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师生争取在每一篇文学经典选文的学习过程中,深入作品文字所塑造的意境或形象,受到感染、启迪和思想价值的升华,进而内化于学生的生命体验。深入解读一定数量的具有包容性、感染力的文学经典作品,在学生教育中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文学经典为主要载体的大学语文教育,让学生“在那里可以和人类最优秀的心灵进行对话,可以呼吸到高山之顶的新鲜空气”,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读出历史厚度、时代新意,通过文学审美赏析,进而了解社会、理解人生、阔达生命、启迪思想,这是其他课程很难做到的。许多文学经典本身所蕴含的多重主题、丰富内涵,有助于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于人文精神、思想价值的分层学习、多元探讨,也特别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二)以问题为导向,文学经典的课堂导读与课外整本阅读大多数的文学经典作品部头都比较大,仅仅靠大学语文课堂教学根本不可能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因此,大学语文课就要针对每一部文学经典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不同的问题悬念,以问题导引课堂的整个教学导引过程、以问题的分析解决贯穿于整部作品的学习理解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思考、追寻问题的答案,在问题解答中实现审美与育人的教学目标。人们常说,语文学习,重在阅读、功夫在课外。因此,大学语文课教学绝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更要重视文学经典的课外延展,尤其要重视在课堂片段赏析的基础上文学经典的整本阅读。正如刘勰《文心雕龙》中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通过完整阅读文学经典作品,能够亲自体味细微情感、整体把握根源脉络、贯通融汇文意题旨,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与更新。文学经典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建构过程。作者在完成作品的同时,已经将作品最终意义和价值的创造权转交到广大读者手中。读者在文学经典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完成文学经典的自我价值建构和呈现。因此,大学语文课堂绝对不是唯一的进行阅读活动的地方,课堂导读、课外阅读的内容范围和方式从来就是有区别的,但对整部作品的完整阅读是深入体会作品内涵的最基本的方式。

第2篇:大学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

一、大学语文对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

大学语文课程中选用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包含了很多历史、哲学知识,还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都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主要作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人文精神培育工作的强化

对人文精神的培育工作进行强化也是当前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大学语文》教材中,很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强烈的人文精神。比如在《都江堰》一文中提到,只要都江堰不塌,李冰的精魂就不会退散,李冰的儿子也将会代代繁衍。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和未来的殷切期盼。此外,屈原的“举世皆浊,众人皆醉我独醒”,也表达出作者不和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这些文章或是精神对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和道德体系的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更是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对完美人格塑造的促进作用

对完美的人格进行塑造也是当前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强化的关键环节。大学语文具备较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特征,所以这也意味着这门学科要比其他学科更容易进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对于学生心理和人格的发展与健全都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比如在《归去来兮辞》中对学生最大的影响就是热爱生活、洁身自好的性格品质。《前赤壁赋》则主要表达出来作者在身处逆境时候的豁然心态等等。这些内容对于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对人格的健全,树立起全面的自信心。

(三)对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帮助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发展也是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提升的重要目标。大学语文课本中所选择的优秀作品能很好地体现作者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写作技巧。通过对这些优秀作品的有效学习,学生也能在古今中外人物的思维方式中吸取到更多的养分和智慧,这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提升来说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比如在对庄子的《秋水》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掌握庄子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同时还能更为全面的学习到相对论的辩证思维。再比如,通过对王安石《读孟尝君传》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理解其对历史人物独特见解的同时,还能对其不同的思维方式进行学习。这对于打破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在教师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也将更有效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四)对语言和文字修养进行提升

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水平也是当前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衡量的重要标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更注重对学生阅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并且将学生语言素养的提升和写作能力的强化作为教学主要的努力方向。因此这些工作对于学生汉语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对于学生文字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更是发挥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二、在大学语文教学影响下,对学生人文素质进行提升的主要对策

要想让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成为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推动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就应该加强对以下环节的研究:

(一)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选择

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开展始终存在丰富教学内容和有限课堂教学时间的矛盾。所以,要想在今后教学工作中不断强化大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水平和效率,就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对教材内容的合理选择,通过科学的取舍,更有效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在这一教学工作中,最关键的就是在对学生阅读进行引导的过程中,根据不同时代或是教材内容对教材中更具备代表性的文章进行讲解,从而做到以点带面,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相似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学性进行研究。

(二)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创新

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的开展既不能灌输,也不能采用古板的训练方式。所以,就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制定一系列更利于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很多教学方式,比如,排序讲读法。也就是根据作品中所展现的人文精神,对教材中所选定的课文进行合并,从而将不同的系列进行中心的明确,确保对于其中人文精神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比如在进行自强不息的和积极进取人文精神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将屈原的高洁的品行和上下求索的精神进行详细讲解与归纳,还可以对杜甫关心社会、舍生取义的精神进行讲解。在对传统爱国主义精神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对陆游词中的忠愤进行详细研究和分析。其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可以采用总结评议法。也就是对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精华内容进行更合理的总结,从而实现去伪存真的对内容进行讲解。

(三)构建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方式就是将大学课程教学工作有效延伸到课堂外,从而构建起课内外教学工作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方式。在这一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强化对以下工作的开展:首先,培养以人文素质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充分激发和调动,比如举办一些文化艺术节、文学社团等等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在这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还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适当举办一些人文知识讲座,通过这种方式校园中也将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这对于学生在校园整体氛围中感受教育,获得思想启迪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帮助。其次,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社会实践工作中,从而将在学校学习到的人文知识更有效的转化文人文精神,比如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借助寒暑假开展相应的社会调查,让学生在真正的社会实践工作中更好地对自身意志进行锻炼。

三、大学语文教学开展人文素质教育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

(一)强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更是学生学习环节中的主要引导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更应该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这也要求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断实现对自身人文素养的强化,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体验出更为强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自身的业务水平进行提升,不仅需要对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同时还应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进行有效结合,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对人文素质的提升。

(二)尊重学生在学习环节中的主体位置

在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学生也是最为关键的主体环节,无论是获取知识还是对自身素质进行提升都离不开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所以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地位进行确立,从而更有效的实现对学生自主精神和选择的满足,切实提升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当前实践教学工作中,教师也需要有效推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从而让学生更为主动和自觉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最终将人文知识更好的转变为人文素质,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也是当前时展和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而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进行培养也是当前素质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仍然存在很多不利于发展的重要问题,同时生源质量也有着不同的差距,所以学生人文素养普遍不高,这也要求高职高专院校要在实际发展和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对各种资源的应用,从而实现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和培养。总而言之,在高职高专的院校教育工作中,大学语文将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所以更应该加强和素质教育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大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小玲.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如何结合[J].高教学刊,2016,54(12):228-229.

[2]贾敏.大学语文教学与民族预科素质教育的实施[J].现代交际,2014,36(11):147-148

[3]李黛岚.谈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与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3,16(2):177-179.

[4]王敏.人文素质教育观照下的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0(3):118-119.

[5]万金淼.关于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6,68(6):25-26.

[6]孟顺英.立足大学语文课堂着眼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浅论[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9(4):51-52.

[7]黄伟群.论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7,63(4):87-90.

第3篇:大学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感恩教育;孝文化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安排在低年级,其重要目的应该是情感熏陶与升华。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需秉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笔者就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感恩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感恩教育的概述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当然,感恩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学校,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是感恩教育的有机环节,其原点是社会生活的情感性和实践性,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及其多种形态。它不仅传授感恩概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知恩、感恩、报恩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百善孝为先。”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份心中有大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感恩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同时争取家庭与社会的广泛配合与支持,构建相对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

(二)感恩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

感恩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基因。早在中国古代周王朝时,“六艺”是名正言顺的官方教育体系,孩童启蒙便从掌握六种技艺开始,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列于首位。著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孔子开创儒学,其政治思想核心为“礼”和“仁”,给后世带来了深厚长远的影响。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古代教育体系侧重人文,尤其注重对人性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对“礼”的重视,绝非仅仅体现在教育中,更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中国古代社会,上到君王,下到普通老百姓,祭祀都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家庭活动,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祈福与报恩,对先祖表达追思及缅怀之情。来到现代文明的当代中国,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已体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小时候最先接触的有关感恩的典故。“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四大佳节,都满含深厚的感恩内涵与意蕴。自2008年起,中国传统佳节正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共同发展的全面教育,“德”依旧在首位,这无疑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传承。

二、语文教学安排中凸显感恩教育

(一)有效利用典故弘扬传统的美德

《增广贤文》中有典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孔子的《论语·学而》中也写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国古典文学具备强大的抒情传统,充满着抒情的基调。语文教师充分动员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感恩的典故或名人轶事,同时利用每日晨读时间,分享自己找到的感恩故事,调动全体同学积极讨论,感受感恩作为我国传统的强大底蕴。同学们通过反复的诵读,师生间的交流体会,深刻地意识到,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必要践行和传承下去。

(二)借助课文中的感恩素材进行感恩教育

大学语文教材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更有许多包含感恩在内的文章,构建了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体系。知恩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亦是情感教育的源泉。语文教育须做到对学生人性的启发与爱的教育。我们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的感恩教育,并不局限于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培育我们的师长,还要感恩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所生活的社会群体。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提取其中的感恩素材,抓住时机,有意识地进行感恩教育,让同学们受到情感的熏陶、灵魂的洗礼,培养感恩之心。

(三)写作实践活动嵌入“家书”发散感恩情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教师借助写作实践活动《写一封家书》,勾起在校大学生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促使感恩之情的流露。教师在课堂中给予一定的时间,启发并鼓励同学们回忆搜索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事,并由此深切地感受父母倾注的爱与呵护;提供机会,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分享,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感恩之情更加强烈。同学们在交流中异常受感动,甚至眼泛泪花,称从未细细体察到父母的爱是如此深厚。之后,同学们带着浓烈的感恩之情进行写作,写一封家书给自己的父母,把这份沉甸甸思念与感恩贴上邮票寄给远在家乡工作的父母。在这个即时通讯时代,讯息往来之快,几乎不耗费任何经济与时间成本,很多学生熟练于打字、语音及电话,家书的形式也让同学们感受到更加隆重与真诚。家长们收到家书,多半十分惊喜:孩子从来没有写过信,情感也鲜有表达,进入大学发现孩子成长了,更重要的是学会感恩了,知道要认真学习回报父母了……

三、运用多种途径开展感恩教育

(一)要求行动与理论相结合践行学生感恩心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帮助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感恩教育,让感恩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记住父母长辈的生日并学会表达祝福;时常跟父母联系,主动汇报学习情况,关心父母长辈的日常生活,而不只是索要生活费;与同学交往,提醒自己常说“谢谢”。

(二)提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公德心

积极组织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志愿者活动及公益事业,提高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比如组织同学们集体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清洁卫生,给老人讲一讲学校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组织同学们前往福利院做志愿者,教弟弟妹妹们学习写字,与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总之,在有意义的活动中献出爱心,学会感恩,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结合工匠主义精神教育培养学生责任心

结合时下的社会热点“工匠精神”举办讲座,通过真实而又平凡的案例深刻感染学生,并体会到在不久的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也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中秉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回报社会,勇于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四)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在感恩教育中,语文教师应主动配合所任教班级班主任或辅导员,共同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感恩”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如举办感恩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观慈善博物馆,进行演讲比赛,组织学习劳模事迹,开展技能竞赛等,使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悟感恩的真谛。

(五)借助新媒体进行感恩探索与实践

第4篇:大学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感恩教育;孝文化

大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安排在低年级,其重要目的应该是情感熏陶与升华。因此,大学语文教学中需秉持“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有机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得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笔者就如何在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感恩教育,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感恩教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一)感恩教育的概述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当然,感恩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学校,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是感恩教育的有机环节,其原点是社会生活的情感性和实践性,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丰富内涵及其多种形态。它不仅传授感恩概念,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体验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知恩、感恩、报恩息息相关的统一整体。“百善孝为先。”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是一份心中有大爱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感恩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同时争取家庭与社会的广泛配合与支持,构建相对完整的感恩教育体系。

(二)感恩教育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

感恩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基因。早在中国古代周王朝时,“六艺”是名正言顺的官方教育体系,孩童启蒙便从掌握六种技艺开始,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列于首位。著名的思想家及教育家孔子开创儒学,其政治思想核心为“礼”和“仁”,给后世带来了深厚长远的影响。所谓“不学礼,无以立”,可见古代教育体系侧重人文,尤其注重对人性道德品质的培养。而对“礼”的重视,绝非仅仅体现在教育中,更体现在社会生活中。中国古代社会,上到君王,下到普通老百姓,祭祀都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家庭活动,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祈福与报恩,对先祖表达追思及缅怀之情。来到现代文明的当代中国,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已体现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我们小时候最先接触的有关感恩的典故。“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与中秋节,作为中国传统的四大佳节,都满含深厚的感恩内涵与意蕴。自2008年起,中国传统佳节正式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是德智体美共同发展的全面教育,“德”依旧在首位,这无疑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的传承。

二、语文教学安排中凸显感恩教育

(一)有效利用典故弘扬传统的美德

《增广贤文》中有典故“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孔子的《论语·学而》中也写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国古典文学具备强大的抒情传统,充满着抒情的基调。语文教师充分动员学生在课余时间搜集整理感恩的典故或名人轶事,同时利用每日晨读时间,分享自己找到的感恩故事,调动全体同学积极讨论,感受感恩作为我国传统的强大底蕴。同学们通过反复的诵读,师生间的交流体会,深刻地意识到,感恩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必要践行和传承下去。

(二)借助课文中的感恩素材进行感恩教育

大学语文教材有不少文质兼美的课文,更有许多包含感恩在内的文章,构建了以职业精神为核心的人文体系。知恩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亦是情感教育的源泉。语文教育须做到对学生人性的启发与爱的教育。我们所提倡的中国传统的感恩教育,并不局限于感恩养育我们的父母、培育我们的师长,还要感恩我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所生活的社会群体。教师应充分挖掘文本,提取其中的感恩素材,抓住时机,有意识地进行感恩教育,让同学们受到情感的熏陶、灵魂的洗礼,培养感恩之心。

(三)写作实践活动嵌入“家书”发散感恩情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教师借助写作实践活动《写一封家书》,勾起在校大学生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促使感恩之情的流露。教师在课堂中给予一定的时间,启发并鼓励同学们回忆搜索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为自己做过的最感动的事,并由此深切地感受父母倾注的爱与呵护;提供机会,让同学们相互交流分享,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感恩之情更加强烈。同学们在交流中异常受感动,甚至眼泛泪花,称从未细细体察到父母的爱是如此深厚。之后,同学们带着浓烈的感恩之情进行写作,写一封家书给自己的父母,把这份沉甸甸思念与感恩贴上邮票寄给远在家乡工作的父母。在这个即时通讯时代,讯息往来之快,几乎不耗费任何经济与时间成本,很多学生熟练于打字、语音及电话,家书的形式也让同学们感受到更加隆重与真诚。家长们收到家书,多半十分惊喜:孩子从来没有写过信,情感也鲜有表达,进入大学发现孩子成长了,更重要的是学会感恩了,知道要认真学习回报父母了……

三、运用多种途径开展感恩教育

(一)要求行动与理论相结合践行学生感恩心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给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帮助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感恩教育,让感恩落实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比如记住父母长辈的生日并学会表达祝福;时常跟父母联系,主动汇报学习情况,关心父母长辈的日常生活,而不只是索要生活费;与同学交往,提醒自己常说“谢谢”。

(二)提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公德心

积极组织参加一些社会上的志愿者活动及公益事业,提高团队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比如组织同学们集体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帮助老人打扫房间,清洁卫生,给老人讲一讲学校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情;组织同学们前往福利院做志愿者,教弟弟妹妹们学习写字,与他们一起做游戏,讲故事。总之,在有意义的活动中献出爱心,学会感恩,培养社会责任感。

(三)结合工匠主义精神教育培养学生责任心

结合时下的社会热点“工匠精神”举办讲座,通过真实而又平凡的案例深刻感染学生,并体会到在不久的将来踏上工作岗位,也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在工作中秉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完成好本职工作,回报社会,勇于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四)配合班主任开展班级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在感恩教育中,语文教师应主动配合所任教班级班主任或辅导员,共同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感恩”主题实践教育活动,如举办感恩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参观慈善博物馆,进行演讲比赛,组织学习劳模事迹,开展技能竞赛等,使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悟感恩的真谛。

(五)借助新媒体进行感恩探索与实践

第5篇:大学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语文;和谐氛围

大学语文是高等院校中文系面向非中文专业开设的公共课程,旨在重新点燃大学生对汉语言的热爱之情,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汲取中华精神的滋养,感受文学世界的魅力,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人文素养,学会职业所需的实用性文体的写作。而大学语文教学,为达成以上目标,必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其语文能力。

1树立“因材施教”的思想

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为学生日后从事的职业提供助力,这是大学语文所承载的任务。但大学语文教学不能不考虑这样的问题: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不同专业的学生,他们无论是学业需求还是职业需求,都不尽相同;即使是学业和职业需求都相同,但因其性格、兴趣、爱好等不同,因而在语文学习方面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应当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层级的学生,对其语文素养、兴趣和需求等具体情况有所了解,然后,选择不同的教学材料、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进行施教。这种有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效能。

2秉持“以生为本”的理念

大学语文作为通识性教育课程,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有效地为各专业学生的学习提供助力。当今的大学生,正处于敢冒险、易冲动的年龄段,他们个性张扬、求知欲旺盛,在学业上,有时会急功近利,不肯踏踏实实、安安稳稳地行事,不愿平平淡淡、单调刻板地生活,总想搞得轰轰烈烈,总希望学习之路一马平川、顺顺当当,而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心灰意冷、萎靡不振。此外,社会的竞争、过度的物质化和学业上的压力,导致学生情感上的“荒漠化”,更导致意志品质的极度脆弱。为此,大学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应该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目标来实施教学。

2.1增强“教化”意识。

大学生和中学生相比较,虽然多了一些自由,但是为了学业,为了学分,他们依然在“应试”的怪圈里挣扎,自主学习、自然成长的环境还有欠缺。要想让学生在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就需要教师在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少一些“禁止”和“不许”,多一些“指点”和“教化”,让理解、宽容和欣赏充盈在学生学学语文的全过程,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自信。

2.2尊重个性发展。

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是“以生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它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语文基础、兴趣爱好、人生方向等有一个具体的了解,以诚恳的态度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最大的努力满足在大学语文学习方面的需求,尽力做到教师所教,亦是学生所需,做到教与学的有机融合。

2.3施真爱于学生。

爱是教育之母。爱如甘露,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田、唤醒沉睡的心灵;爱如春风,可以吹开学生尘封的心窗、消融冰冻的情感之河。可以说,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作为大学语文教师,只有让爱永在心头,让爱流淌于教学的始终,才能将爱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进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使学生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3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合度

教学内容是大学语文教学的载体。精当的教学内容可以有助于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3.1多元组合。

大学语文所面对的是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除了考虑所有专业通识性教学内容外,还要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力争丰富多彩,以便于不同专业、不同群体和不同需求的学生有机会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兴趣,从而运用自己的优势智力,完成大学语文的学习目的[1]。

3.2新颖性。

选用经典的文学作品,并植入贴合时代潮流的新文化[2],如时下热播的根据经典改编的影视剧。此外,教师在引领学生阅读经典时,可适当对这些内容加以延伸、拓展,将当今大学生热切关注的问题引进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将通过阅读作品得到的启示引入到现实生活中来,从而让学生主动步入社会,思考人生。

3.3实用性。

对于学生而言,大学是他们即将步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过渡阶段,专业与职业、理想与现实是他们即将面对的人生中的重要课题。因此,大学语文课可以将实用文写作引入课堂,这样,可以为学生搭起“专业与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帮助他们解答即将面对的“人生课题”,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得,从而提高他们学学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4教学目标应“接地气”

目标是教学的方向,恰当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所谓目标“接地气”,就是要求教学目标接近学生最近发展需求。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只有与各个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并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分层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知识潜能得到开发,才能使其超越“最近发展区”,从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需求[4]。比如,对于偏自然学科专业的学生,在目标的确定上,可以将文化素养的提高与实用性文体写作能力的达成结合起来;对于偏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则宜将提高交际、演讲、辩论能力与社会学论文等写作能力结合起来。这样的目标,既可以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又可以为学生日后的职业需要打好“文化”底子。

5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单一的教学方式极易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和疲倦状态,会消解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造成课堂教学生态的失衡。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则可以将学生的潜能唤醒、开掘和提升,可以满足学生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和职业发展的独特需要,可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可以让大学语文真正走进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激发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5.1多种方式有机融合。

比如,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讲授式教学中,以问题的方式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熟记于心,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习得知识,还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到生活中,从而拓宽知识视野,并重新认识知识的价值。再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引入演讲、讨论等方式,多种方式的使用,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可谓“一箭三雕”。

5.2视听共进,声情并茂。

大学语文的课堂应充满激情,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处于亢奋状态,在快乐中听,在快乐中读,在快乐中思考,在快乐中表达。比如,在进行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以激情朗读的方式,将学生引入作者所描绘的文学世界中,与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进入“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艺术境界[5]。同时,声情并茂的朗读,能够将无声的文字演化成有声的语言,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叩击学生的心扉,从而收到以情激情、激活思维的良好效果。综上所述,大学语文课程所面对的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面临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长此以往,如果这种压力得不到释放,轻则会造成心理障碍,重则会造成“人格裂变”[6]。为此,大学语文教学应该正视这一现实,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用文学中的情感因子浇灌大学生那干涸的心田,给他们以温暖、激励,助推他们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凡.因材施教:大学语文课程困境突围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4):176.

[2]吴君梅.大学语文教学困境及解决途径研究[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9):40.

[3]文静.大学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力[J].文教资料,2019(26):66.

[4]朱卉.基于应用模块的高职大学语文分层教学研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9(3):52.

[5]苏军茹.情感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语文教学通讯,2020(2):1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