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公用事业管理范文

公用事业管理全文(5篇)

公用事业管理

第1篇:公用事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的革新进化,公用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不断革新,对自身的财务行为进行规范化,努力提升资金管理水平,实现资金效益最大化,以此保障公用事业单位的长久健康发展。基于此,有必要对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进行立题研究。

一、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粗放,管理机制不健全

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对内部资金进行管理都是很有必要的。我国也出台了不少的相关条例来规范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工作;但各级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出现资金管理效果不明显、效率低。各级公用事业单位未能结合我国的相关条例并结合自身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在资金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漏洞,相应的银行存款制度以及现金管理制度等并未建立完善,资金往来账目不清,存在“小金库”现象,账目与实际不相符等问题。另外,在支票管理方面不严谨,影响了资金管理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造成资金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由于公用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比较复杂,具有自收自支与分散性的特性;所以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效益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水平的高低。最后,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直接影响到其预算超支的可能以及出现经费相互挤占挪用等。资金管理具体实施不到位,就无法对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进行有效的管控,使得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不到保证。

2.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缺乏严格的监督制度

通常情况下,是由职工代表大会来监督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运作管理,但是其职工代表大会与公用事业单位都是在同一个级别的党政领导下的,基本没有实质性的行政监督权力,基本是形同虚设。所以若想对公用事业单位得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做到实质性的监督,应该调请上一级的财政单位或审计单位来折行,但是,上级的财政单位也有其岗位的工作职责,无法做到时时对其下级公用事业单位的监督与控制;因此,目前大多数公用事业单位存在资金规划使用不当、审批程序不严谨、资金浪费等不良情况。

3.资金管理的过程中体现出财务控制的意识薄弱,财务作用被淡化

从所周知,我国的公用事业单位基本上都是不以盈利性为目的的组织,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公用事业单位认为其单位的日常财务管理工作只是一种服务性的工作,对会计核算和资金支付等工作以程序性方式来应付,对财务控制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知,即在公用事业单位中其财务作用被淡化。大多数情况下,公用事业单位的各项费用大多数是实报实销。在公用事业单位中对大多专项资金的申请以及使用未能做到严格的审核、管理;简单的把该问题当成其财务的内部问题进行走流程,完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发挥出财务管理的职能在公用事业单位中起到作用,形同虚设一般。

4.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缺乏规范性和连续性,资金的管理风险较大

年初时,公用事业单位会向上级财政部门申请本年度的项目资金,然而,在上级财政部门将项目资金下发到单位之后,该项目资金的规划使用进度与项目的具体实施进度常常出现不相符,即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开支缺乏规范性与连续性。特别是年尾时,大部分项目完工后,公用事业单位一般会结余有一小部分资金,该小部分资金若不进行合理的利用就会成为呆账,常此下来存留在单位账上的余款会越积越多。实际上大多数公用事业单位能申请下来的资金总额还是不足的。此外,当前大部分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监督还未建立起现代信息化系统,财务资金的收入与支出没能第一时间进行追踪,存在较大的资金使用风险。通常是下级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使用中出现了问题未能及时解决,而上一级的财政监督部门未能很好的对财务进行监督的职责。

二、完善和提高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效益的对策

1.完善资金管理的控制机制

要想公用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得到规范化、标准化;就需要建立起一个资金管理制度与管理机制,不断的完善内部资金管理体系,来促进其财政内部资金的合理规划与使用。科学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制度,是保障预算资金得以发挥出最大效益的前提。公用事业单位应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结合自身的实际运营,制定出一些明文条例来规范资金的使用,让预算资金按明文条例的规定来支配。对财政资金得审批机制进行革新、完善,做到严格控制财政资金的开支,以此同时,对自身资产的折旧额度进行登记入档。另外,公用事业单位要树立起科学的战略发展目标,把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作为首要目标,增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与公益效益,让财政资金物尽其用,促进我国地方经济的健康、高效发展。

2.建立确实可行的监督机构,确保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当前,急需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构来强化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的合理配置,促进公用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即:拿多少钱,要办出多少事。其一,在权限上要授予该监督管理机构(即:职工代表大会)对资金监管的绝对权,并要求公用事业单位向职工代表大会对资金的使用动态进行第一时间的实时汇报,尽量让基础的员工也享有监督权,进行时时监督。其二,公用事业单位自身内部也要建立起资金监督小组,对自身单位资金的变动进行控制,支出要经过审批,入账要对号入档登记;对于数目较大、高额的采购有必要运用公开招投标的方式进行,严格监督控制资金变动的各个环节,有效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

3.强化财务管理在公用事业单位的职能作用,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事实证明,有效的资金管理离不开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即公用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部门。对于资金流的运作从根本上来讲可以说是公用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开展情况的一种反馈,用某种意义上来讲公用事业单位的业务工作是否合规,也是可以从其资金的开销情况来审核。因此,要增强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增强对财务资金支出方面的管理是当前强化我国公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职能作用的重要举措。另外,努力规范内部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资金使用小组的责任意识,建立专项小组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基于以上,公用事业单位的内部财务部门要尽最大努力对资金进行全面监管,

结语:

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单位资金的科学管理是越来越重要。公用事业单位应不断的深入研究不断加强自身的资金管理水平,建立健全内部资金管理机制;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强化自身的财务管理意识;以此来确保公用事业单位资金管理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龚泽.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会计师,2018(1).

[2]曾足矣.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8(3):144-145.

第2篇:公用事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讨论式教学;教学模式;教改措施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必要性

讨论式教学法最初始于德国,至20世纪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成熟的教学方式[1]。作为一种现代欧美大学的基本教学方法,研讨课近年来业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关注、积极探索的一种教改措施[2]。从2003年开始,清华大学率先在大学本科的新生课程中了开设“新生研讨课”,在高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专题研讨课”。讨论式教学法在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之间扮演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工程管理专业主要面向建筑业和房地产两大产业,服务产业管理、市场管理、企业管理、项目管理四个层次,培养既懂工程更精管理,工为基础、管为核心,具有专业核心能力的复合创新型人才。因此,该专业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单纯采用讲授的课堂形式无法满足社会对高校工程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从学科性质来说,虽然国内很多高校把工程管理专业界定为工学学科,但其教学培养计划中的很多课程具有管理学、人文社会学的特征,如国际工程管理、工程招标投标模拟、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课程。管理学及人文社会学与工学、理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其思维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采用传统讲授的方式无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学生的求知欲难以被激发,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师引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它是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4]。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模式研究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讨论内容设计

讨论内容要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苏联教育家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5]。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在传授内容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与讨论的方式进行知识拓展。讨论的内容应当是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去应对的。这样的讨论不仅具有思考价值,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其中平台课程包括技术平台课程、经济平台课程、管理平台课程、法律平台课程,方向课程包括工程项目管理方向课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课程、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国际工程管理方向课程和物业管理方向课程。讨论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什么样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兴趣呢?根据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学生对问题的兴趣产生于个人体验与所要讨论的问题之间的联系[5]。如果讨论内容能够和当下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相联系,或者和某一学科前沿领域相联系,那么学生对问题的关注度将大大提升。目前,工程管理领域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就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简称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自2013年以来,PPP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15年4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运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保护特许经营者合法权益。PPP不仅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讨论其投融资机制问题,从法学的角度讨论PPP项目争议解决办法,也可以从管理学的角度讨论其发承包模式。因此,工程管理专业的方向课程都可以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出发,针对这个热点设立相应的讨论内容,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形成横向课程之间的交叉与关联,让学生全面掌握现行的PPP模式。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组织设计

确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讨论主体。在讨论式教学法的新理念下,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知识记忆,而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知识建构,这是一种交互作用。建构主义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学习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在西方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过程中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建构,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6]。建立提问—倾听—回应的讨论机制。正如帕尔默所说的那样,如何提出问题会对讨论产生很大的影响,讨论会因此变得毫无进展,也可能因此变成充斥着整个房间的深入、相互的对话[7]。能够维持讨论的动力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要求讲出更多证据的问题;(2)要求进一步澄清的问题;(3)开放式问题;(4)把各个发言联系起来提出问题;(5)假设的问题;(6)因果相关的问题;(7)进行概括总结的问题。工程管理专业讨论式教学法普遍采用这样的形式:教师提出与讲授内容相关的开放式问题,学生课后独立思考与分析,再通过课堂反馈进行答辩。在答辩过程中,教师和台上的学生、台下的学生与台上的学生又可以形成面对面的提问—倾听—回应的讨论过程,这种情境下的提问可以要求台上的学生讲出更多的证据或进一步澄清。倾听是讨论式教学法中维持讨论连续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倾听可以了解发言者的观点,继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得讨论具有发展性。没有回应的讨论是无效的,教师积极、适时的反馈有利于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体系。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建议、提醒、引导、赞美等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学科知识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与信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构建创造性分组的讨论形式。小组合作学习是讨论式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角色相同,地位平等,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三、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效果

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经过30多年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工程管理栋梁之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3年,《现代工程管理人才“一体两翼”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014年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本专业围绕知识集成课程群和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改革过去以教材—板书—考试为主的知识传授型应试教育模式,建立从问题、项目—研讨、训练—形成知识、综合能力的“开放式、引导型、研讨型”人才培养教学新模式。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目前实行的讨论式教学法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二年级开设的工程管理概论、房屋建筑学与规划,大学三年级开设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国际工程,大学四年级开设的房地产估价、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与造价管理。为了解讨论式教学法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应用中的实践效果,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58名大四学生参与了无记名的问卷填写。该问卷主要包括讨论式课程的选用、讨论内容的设计、讨论形式的组织及总体学习效果四个方面。在讨论式课程选用方面,66%的学生选择了方向课程,34%的学生选择了平台课程。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方向课程比较适合讨论式教学法,学生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知识参与方向课程的讨论,将更有利于讨论式教学法的开展,也验证了“讨论内容要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一思想。对于课程在哪个阶段开展比较能够接受,43%的学生认为是在大三阶段,45%的学生认为是在大二阶段,只有12%的学生认为是在大四阶段。大四阶段很多学生开始找工作,保研的学生按照前三年的成绩排名也基本确定,因此无论是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还是传统授课模式,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专注力并不高,只有在大二和大三阶段安排方向课程进行讨论式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讨论内容的设计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讨论内容的难易程度为适中。而在具体内容设计方面,64%的学生希望包含热点问题和传统问题,并且热点问题多于传统问题。这一调查结果也验证了“讨论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这一思想,但同时要注意热点问题与传统性问题的比例分配,保留部分经典的传统性问题,也是非常必要的。在讨论形式的组织方面,大部分学生支持以小组形式参与讨论,并认可在分组过程中采用优劣互补的方式。在讨论反馈方式方面,52%的学生选择了课堂一次答辩,21%的学生选择了仅提交报告就可以,27%的学生选择了课堂二次答辩。课堂二次答辩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完成知识更新的具体措施,如果能在课堂一次答辩过程中,建立提问—倾听—回应的讨论机制,完全可以不需要二次答辩。而仅提交报告的形式,则很难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并不适合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讨论式教学的态度是积极和一般。72%的学生认为讨论式教学的学习效果好,28%的学生认为学习效果一般。这也说明目前采用讨论式教学的各类课程在组织过程中还存在问题,需要任课教师进行科学优化,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四、结语

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上,将传统的教学知识体系从结构上进行改良,融入当下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在教学手段上,让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参与讨论,实现互动式的教学场景。东南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实践表明,讨论式教学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需要任课教师在讨论内容及讨论形式方面进行科学优化。

参考文献:

[1]汤鸣.专题研讨方法论[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1):96-100.

[2]白福臣.德国大学的研讨课教学模式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254-254.

[3]蓝江桥.浅析研讨课的教学方法[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06,20(3):219-220.

[4]刘国福,杨俊,熊艳.本科生专题研讨课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35(3):63-64.

第3篇:公用事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企业;应用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变快,这样的话,对于技术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那么如何进行持续的开发产品以及技术成果的转变,进而形成核心竞争能力,这些问题都是企业在进行发展的时候不可避免的。为了企业良好的运行,实行工商管理是必要的步骤,来促进管理职能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什么是工商管理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不仅仅是局限于管理企业的经营,还可以帮助企业内部的优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些都是工商管理的内容,和一些专业相比,工商管理有着十分强的专业性,企业在管理中结合工商管理是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以及控制能力的必要条件,可以建立一个有效的经营方式,帮助企业前期高效的发展。工商管理的本质是经济学和管理学,并在管理方式方面结合了其他的方法,在企业经营的时候,提出建设性意见,来帮助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总的来说,工商管理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企业内部许多的部门有关,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2为什么要进行工商管理

2.1了解企业现状

为了保证企业可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快速发展,就需要有一个严格而且合理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内部领导人员将企业发展现状清晰地掌握,并分析目前社会的形式,来提出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采用工商管理可以更好地改进企业模式,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朝着更加有利的方向发展。

2.2帮助企业开展工作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市场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之前的企业为了创造更多的利润,会压榨员工的劳动力,没有工作的效率,企业为了自身可以更好地发展,就要改变之前的工作方式,使用更好的工商管理方式,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减小企业的额外支出,企业在使用工商管理方式的时候,也要注意是否和企业的本身的制度相契合。而且,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许许多多的行业发展快速,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让企业有着更好的立足之地,促进发展,就需要对工商管理采取改变的方法,来更好地实现企业自身的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对于科学技术的重视,使用工商管理方式仅仅依靠人力是不行的,还需要应用到最新的科学技术,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来减少企业使用人工的成本,推动现代化的建设,保证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2.3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不是光喊口号就可以实现的,需要企业内部员工的配合,也要在内部采取良性竞争的方式,提高能力。员工在完成一项任务,得到的不仅仅金钱的奖励,还有自身的能力提高,在社会这样的大环境下,每个人都要公平竞争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事物。内部的良性竞争可以让企业的环境变得和谐,提高整体的水平,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3工商管理在企业的现状

3.1企业没有使用符合的工商管理制度

工商管理最早是出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它的一些管理方式是和资本主义相契合的,但是我国的一些企业在使用工商管理的时候,没有进行改变,这样就会导致出现一些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一些规定,造成员工和企业之间的矛盾。

3.2管理方式不完善

工商管理总的来说还是需要员工来进行实施,建设一个以人为本的工商管理模式是十分重要的,需要管理的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不仅仅是企业中的精英,只有全体员工的进步才能带动企业长足的发展。企业希望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是正确的,但是实现按劳分配是企业要坚持的基础,要尊重每一位员工的劳动成果,而一些企业为了发展,忽视了管理方式的重要性,导致了员工的积极性不高,自然也有没有什么劳动效率可言。

3.3企业员工素质不高

一个好的工商管理制度也需要员工的配合,员工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理解领导的要求,出现问题要及时改正,这是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的,在管理的时候,要让员工不断接受企业管理方面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这样在工商管理的时候才会更加的方便。

4如何更好的实施工商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

4.1运用科技创新提升工商管理

在目前的企业发展中,科技创新是企业的源动力,可以极大地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同时应用于工商管理,可以帮助管理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使用。使用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工商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西方国家先进的理念,企业自身也可以研究相关的资料,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出发,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工商管理意识。要将工商管理作为日常工作,定时开展员工学习工商管理的知识,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运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高科学技术和工商管理的结合。要重视建立奖励机制,保证科学研究的长期发展,为企业提供科学保障。

4.2进行企业人员的培训

在初创阶段结束后企业进入成长的阶段,一切都在不断发展,企业本身的规模以及业务范围也会进一步扩大。那么对于企业的管理就会有许多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企业就需要进行健全各个部门的管理,将工商管理队伍进行整合,对于新式产品的开发要进行重视。而出现的新的问题就是企业的员工,在长时间的工商管理发现,一个企业要想很好地进行发展,就必须进行工商管理,利用工商管理来更好的处理员工关系,员工关系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优秀的员工也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为了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部门要很好地进行员工关系管理,切实的去了解每一位员工的要求,让员工有自己的主人翁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企业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环境在改变,企业在不断地发展,所以也需要员工进行成长。现在是全球化经济的时代,是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这样的话就需要企业有着更好的适应能力。现在企业越来越需要人才的加入,但是仅仅依靠丰厚的薪资来吸引人才是不够的,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利用工商管理给予员工优良的成长环境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这就体现了工商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4.3运用更加先进的管理理念

在使用工商管理中,使用资本运营的有效性,会对企业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资本在市场中最为重要的属性就是流通,在流通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资本价值的最大化。为了更好地促进资本的流通,企业可以通过技术变革或者改变经营管理模式来帮助企业更好的增值,然后将创造的价值来帮助企业实现工商管理。而且,企业还可以运用社会的可利用资源帮助发展,比如说正当范围的融资,帮助企业获得而更加完善的资本保障。在工商管理中,资本是十分重要的,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4.4企业深入工商管理理念

在管理中,要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提高,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努力,工商管理简单来讲就是对于企业员工的管理,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是工商管理理念的基础,要和时展相契合,达到相关工作的要求,开拓管理意识,将之前的管理理念转变为新时代创新型的发展思维,这样的话,就促进了企业员工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学习工商管理知识,将工商管理不断深入和提高,来创造每一个员工的价值,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企业的经营要求。

结语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实行工商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目前的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许多的企业为了更加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就要在合适的时候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这样就更需要工商管理的帮助,来更好的保证企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聂贵洪.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0):188-189.

[2]林荣荣,郑玉彬.工商管理对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作用研究[J].现代商业,2018(36):118-119.

[3]宋钦.浅析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改革方向[J].山东工业技术,2019(05):233+232.

第4篇:公用事业管理范文

政府与企业在性质方面各有不同,尽管从经济学角度来分析,政府与企业在本质上的区别并不明显,即政府是市场和非政府组织的替代者,企业是市场的替代者,而政府的替代关系中既有经济因素,又有非经济因素,但是企业的替代关系则是经济因素。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当市场一切运作正常有序时所出现的问题,无需政府的管理与调控,市场本身就可以解决。市场调控方面如果出现问题,无需政府进行管理和调控,非政府组织就可处理好出现的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旦出现市场本身与非政府组织同时存在一些管理失灵的问题时,政府就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发此,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出现失灵的情况,一旦政府陷入失灵的困境,市场与非政府组织在对社会的管理中的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经过人民的授权后,政府始终代表人民群众自己的利益,然而每一级政府都是一个具体的组织,政府的利益又由谁来代表呢?尽管中国政府在每一级都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人民的众多利益也是通过政府组织中的个人努力工作而实现的。在现实生活中,利益最大化几乎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有时也会出政府中个人的目标与组织相矛盾的情况,此时,政府中的个人仅仅代表了其自身的利益,只有政府组织才真正的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加强对政府中的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与监督工作,借助外部力量来分权的方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企业与政府的追求目标截然不同,如何才能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利润最大化是每个企业都共同追求的目标,这种目标存在于各行种业中,无论是企业所有者、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还是劳动工作者,他们的追求目标几乎一致,即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补称之为经济人。政府的追求目标则是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政府工作人员的追求目标也并非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政府和政府工作人员都不是经济人。

二、政府与企业的组织目标存在较大差别

尽管市场经济发展了几百年,但是在其影响下,产权较为明晰的中小企业或私营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的产量或目标,必然会采取降低成本的手段来提高利润,企业能否实现既定的目标主要通过衡量以下几个指标,即市场占有率、劳动生产率、资金利用率、利润总量等。要想做好下一步的经济决策工作,企业经营者与管理者必须全面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只有真实的量化的标谁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的具体情况,从而让决策者做出正确的决定。政府的组织目标与企业不同,利益的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都不是政府调控的重点,政府所重视的是GDP、cPI、PPI及利率等宏观经济数据,因其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而爱到广泛关注,由于以上宏观数据均不是可以量化的指标,且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考核指标缺乏确定性是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政府的最根本目标,其中人民的利益除了经济利益之外,还有很多没有客观指标的非经济利益。再者,政府组织的多元化发展所导致的自由活动空间过大,从而缺乏有效监督。

三、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高于市场经济中平等主体之间的交易活动

第5篇:公用事业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

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物的外观造型也得以不断创新,这不仅是对建筑设计的挑战,而且是对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巨大挑战。无论是何种建筑物,质量安全永远是站在首位的,这直接关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工程管理任务十分艰巨,要严格执行工程管理指令,严格满足管理要求,把控管理质量。

1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目标分析

1.1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安全直接与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相关联,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想达到工程质量管理目标,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管理监督,不能出现任何失误,必须将质量放在第一位。同时,要及时听取业主的建议和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对其要求严格执行,施工完成后也要进行及时检查,这是施工单位对业主的责任和义务,并在完成一系列要求的情况下争取将施工的经济效益提到最高,这也是施工管理的任务之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步骤分三步:①制作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管理任务明细和相关指标。②按照任务要求和标准对施工进行管理。③安排专业的管理和监督人员执行该工作。

1.2工程进度

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也十分重要,施工单位不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而且要加快推进工程进度,以保证在合同工期内完成整个项目工作。施工单位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合理提升施工效率,这也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工作任务之一。

1.3工程成本

在管理工作中,对工程成本的控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工程成本主要包括施工材料的成本、实际施工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对这些成本的有效把控可以直接提升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为了降低材料成本,工作人员在采购货物时一定要仔细对比,争取在市场上寻求价格较低且质量达标的材料和设备;而施工人员成本也需要严格把控,对施工人员要求精而少,以确保每个人都有自己负责的工作。

2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影响因素

2.1安全因素

在目前社会,大家对建筑物的安全问题十分关注,特别是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一定不能出现丝毫纰漏,这直接关乎居民的人身安全。在居民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中,必须呼吁全体员工重视施工质量安全问题,不能放过任何细节,特别是要将重点放在现场管理工作上。严格的监管体系是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同时对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方面也要进行严格测试,避免在工作中出现不可逆转的问题。

2.2质量监管因素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中出现了少许不良企业,将施工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以此获取巨额利润,但在质量上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这也是管理监督不当导致的。不仅建筑行业,在项目完工后会有相应的监管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在此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受贿、蒙骗等违法行为,而这也是监管部门的疏忽,因此,政府必须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制定完善的监管制度,从原材料选购到最后的工程验收都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监管。除此之外,监管部门的员工必须经过重重考核才能上岗工作,提高整个团队的核心素质,端正工作态度,在本职工作中有责任、有担当,以此来保证监管验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3加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3.1在建设过程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合理分配

由于绝大部分的工程建设都在户外进行,容易受到天气变化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经常因暴雨天气而不得不停止施工,这就导致了后续施工任务的加重,并促使施工人员大量流动,造成巨大的成本且为施工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在人员管理上要做到合理分配,专业的技术人员要与相关工作对口,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以避免造成人工资源成本的浪费。并且每个专业技术人员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有利于各个环节的工作高效保质地进行,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工作流水线。

3.2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1)加大安全教育。劳务市场的流动性使企业对施工人员的招聘十分被动,因此,企业应该摒弃传统的思维观念,在安全教育方面加大力度,以此为工程建设的施工提供保障。相关企业可以自主培养专门的劳务公司,在资质评定和资格评审过关的劳务公司中打造一支团队力量优异的施工队伍,并为其开展相应的培训活动,不仅要让农民工掌握专业的施工技术,而且要让他们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其严格按照项目要求开展工作。(2)加强技术措施。在项目工程开展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应结合自然状况和实际情况,以现有的劳动力、材料机具规模,制定出一套既经济又安全的施工方案或组织计划,并交由专业的工程师和监理公司审批。同时,对于施工难点和特殊点应该另设一份专项施工方案,同样交由工程师和监理公司审批,并在施工过程中对其更加重视,在监察和管理方面加大力度,从而保障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3)对现场危险源进行识别与控制。对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提前识别与控制十分重要,一旦危险源引发事故将是不可逆转的安全问题,因此,及时且精准地控制危险源需要全体员工的重视。一经发现危险源,必须立刻通知全体工作人员,及时放置安全警示牌,且任何人禁止靠近或擅自挪动拆除,全施工区域进入高度警备状态,并通知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控制。

3.3工程质量管理

(1)制定有效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好坏不仅与是否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建设有关,而且与是否达到技术标准挂钩。具体的技术标准不应只由建筑工程师设定,这难免会出现遗漏的现象,应该加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配合,才能制定出一份合理全面的技术标准,并且要考虑该标准的实际实用性和可行性。另外,后续的施工工作也要严格按照制定的技术标准执行,从而对建筑工程建设的质量提供保障。(2)对建筑隐蔽工程进行严格管理。隐蔽工程存在于每个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同样,严格地管理和监督也能提升隐蔽工程的建设质量。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对隐蔽工程开展科学严谨的管理工作,加大监管力度,从而提升隐蔽工程的建设质量。

3.4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的重点在于,要时刻与相关企业保持紧密的联系,让各企业能够及时掌握工程进度。若工程出现问题,各方需要及时沟通,共同分享建议并提出应对措施来解决问题。工程的完成度与最终的建筑质量息息相关,各方对施工进度的关注也促进了监管工作的进行。除此之外,原材料的质量需要严格要求,同时材料的及时送达也有利于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施工单位必须保证材料能够及时供应,否则极有可能会导致施工中断,影响施工进度。最后,还要确保资金能够及时到付,资金的缺乏也是材料无法供应的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工程建设无法实施。

3.5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检验查收标准

在完成整个项目工程后,还要经过最后一步验收环节,验收是整个工程的收尾工作,通常有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和单位工程验收等验收方法。(1)分项工程验收。分项工程验收是最常用的验收方法,主要是建筑单位或企业邀请检查和测验的专家进行相关工作,只要项目工程能够通过相关的验收标准,专家就会以报告的形式递交至监管部门,由监管部门进行最后的审批。(2)分部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主要是施工单位或企业将项目划分成几个部分,分别由不同的部门管理,而各部门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验收工作,当验收工作完成后,同样要将报告交至监管部门进行审批。(3)单位工程验收。一般在完成项目工程建设后,首先会让承包单位将整个工程检验一遍,检查是否达到了相关的质量标准,若该工程的质量没有问题,则可以向监管部门提出申请检验查收,相关监察人员会依据各方面的质量标准再一次检验该工程,同时由现场勘测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最终结合合同书和检验标准与检验结果进行对比,若最终的检验结果符合相应标准和合同要求,则完成该工程的验收。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行业中,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有效的工程质量监管正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对工程质量的管理探究也促进着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面对各种施工质量问题,应做到有针对性的解决,不能存在任何侥幸心理。在实际工作中,管理工作相当复杂和繁重,因此,系统性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除此之外,还要在实践中探究各类问题并深入分析,最终才能保证项目工程建设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卢阮峰.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探讨[J].建筑发展,2017,1(8).[2]汪劲.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5).

[3]宋瑞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开展与实践要点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3).

[4]蒙敬富.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

[5]李慧.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开展与实践要点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11).

相关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