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科技创新管理范文

科技创新管理全文(5篇)

科技创新管理

第1篇:科技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管理;信息化建设

积极探索科技管理创新,不仅有利于科技生产力的转化,还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发展,为科技创新管理注入发展活力。

1科技管理

受全球经济化发展影响,各国之间的竞争逐渐从资本竞争转变成科技实力的竞争。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科技管理的意义在于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有计划地对相关产业进行组织和调控,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安排,合理优化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使其发挥出科技绝对优势,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扩大科技管理效益。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科学管理的创新。我国一直致力于科教兴国,将科技研发工作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国家的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利用高效的科学管理方法,有效实现资源整合和合理配置,最终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增长。确保科学管理体制正常运行的关键是有科技政策的支持,最大程度地发挥科学体制的积极作用,加快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目标。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来愈激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技创新管理要符合社会经济制度,将其转化为强有力的生产力,使其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保障。制定与我国经济发展相符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实践过程,在实施过程中,要确保科技创新管理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统一性。

2我国科技管理现状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管理体制也随之发生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在科技资源合理配置下,市场机制的作用非常明显,但是还有许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就导致科技资源配置不能完全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全一致,所以科技资源的配置一定要合理。科技创新管理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决策机制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就会导致科技管理工作跟不上社会变化。目前,科技管理决策机制的调控能力有所缺乏,决策机制与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关系密切,所以决策机制缺乏时效性,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科技创新的主体多元化,不同主体发展程度不同,导致创新能力不同,创新管理机制不能满足全部科研活动的多样性需求。科技创新管理机制需要更加人性化、灵活化,需要注重人才创新。要想加快科技创新管理的发展,最关键的是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个细节,仔细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找到科技管理创新道路,确保我国科技发展的稳定性。

3科技创新管理存在的问题

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制定科技创新管理法律规范。科研项目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一些科研组织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就会影响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市场体系不够完善。对于科技创新管理的优化配置来说,我国的市场体系还有待完善,要从客观需求出发,遵循宏观调控要求,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加强科技创新管理,充分调动市场的活跃性和竞争性,加快资源合理配置。目前,宏观决策机制与社会发展不够协调,科技创新管理宏观调控应促进科技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宏观调控能力。为科技管理决策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应加强对科研项目的预测评估,由专业的评估人员进行指导,促进科研项目的顺利落实。缺乏创新能力,管理体系缺少灵活性,施行周期长,无法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符合创新发展规律。科研管理创新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信息化科技管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才能为科技创新管理提供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4我国科技管理创新发展目标

科技创新管理改革目标是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通过科技与信息之间相互影响,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按照其自身性质来说,应分析梳理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对资源进行重组,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坚持科技创新管理。科技管理创新改革应注重加快经济与科技的融合,提高科技发展水平。为了使我国的科技管理符合社会发展需求,要从实际出发,创新完善我国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实行分级管理,利用商业运行模式,加快创新发展步伐。划分政府和市场职能,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加强社会资源配置的正确引导,促进科研机构的正规化发展。针对不同的科研项目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对科研资源的合理分配进行监督评估,从而促进科技创新管理的发展进步。

5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我国正处于信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实现信息化管理,才能带动科技创新管理水平的提升。应深化科技管理改革,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实现科研信息的应用和管理,还可以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辅助参考。应提升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提升我国科技发展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坚持科技管理信息化发展,有效解决科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促进行政能力的提升。

6结语

在科技创新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积极作用,建立和完善科技管理体制。科技管理创新要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坚持科技发展导向,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积极为科技管理创新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文义,李翠娥.浅谈桥头铝电公司基于平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C]//有色金属工业科技创新———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2]杨加猛,蔡志坚,张智光,等.论科技创新的三维体系结构[J].江苏科技信息,2007,(02):82-83.

[3]高尚荣,朱剑荣.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09):45-46.

[4]曲少磊.青岛市政府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功能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1):45-46.

[5]沈克.加快建设区域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发展宏观环境[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10):98-99.

[6]陈大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06):116-117.

[7]蔡铂.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设想[J].当代经济,2001,(07):104-105.

[8]朱孔来.对自主创新有关理论问题的思考[J].齐鲁学刊,2008,(03):73-74.

[9]于红霞,杨义荣,赵永平,等.促进农业科研单位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09):122-123.

[10]蒋轶.财税政策在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的意义和原则[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109-110.

第2篇:科技创新管理范文

科技强国要求要在创新空间拓展迈出新步伐,当前国际科技合作全方位深化,创新活力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的技术和手段愈加先进。在我国科技创新的层面越来越广泛,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农业创新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农业创新中农业单位科研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中国农业重大科研项目的调查研究、立项、实施、应用、实际推广的重要任务。对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和新型技术推广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有效地推进了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进程,为我国农业高技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农业科研室的相关研究及科研成果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的农业技术水平,在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和农村新业态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创新活力,我国在农业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科研经费,而由于政府会计制度的变化,会计核算基础及相关的会计要素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我国政府会计制度遵循了“双基础、平行记账”的模式,提出了“费用”为新要素的规定,并重新对“收入”和“费用”这两个要素进行了界定,以收付实现制为成本与费用进行核算,久而久之形成了庞大的资产规模。在实际的会计核算中,固定资产并未进行累计折旧,所以许多农业科研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上存在着虚增资产,从而不能客观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程度,最终导致夸大了农业科研单位的资产价值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资产监管的力度不够等因素,都导致了科研单位资产管理出现了资产管理效率质量差的现象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问题,农业科研单位应按照新会计准则制度的相关要求,全面分析新会计准则制度的有关政策规定,加强对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的改革管理,结合单位自身管理现状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最终达到拓展科研经费的使用空间,达到利用效率最大化;加强对科研经费的监督管理;避免铺张浪费,提高专项资金实际作用转化率的目的。推动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管理科学化、系统化、有序性发展。

一、科技创新背景下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的特殊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以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成果产出为导向、科技人才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注重发挥雪球效应,注重科技创新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时期。进一步激发科技创造活力,进一步挖掘创新因子以及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都成为影响到我国科技创新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在这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技术攻坚的重要时期,科研单位的创新能力对于我国农业科研创新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以及农业技术生产力的加快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研单位作为国家科技创新项目的主要承担者、科技创新思路的实践者,以其自身的实验设备及相关技术人员承担了国家大部分的科研项目,而随着研究项目的逐渐深入,以及科研领域的不断细分,对各类科研设备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农业科研工作存在科研项目情况复杂、资源分散、科研对象范围较大、相关设备更新慢的特点,从而对科研项目研究的技术性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决定了农业科研项目的相关设备往往具有不可替代性和高成本性,这也变相增加了事业单位资产的数量,同时农业科研单位资产具有标准多、统计难、变化快、人为因素影响大等特点,资产管理工作压力也随之增加。面对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种类多,分布广,不同领域、不同阶段及不同学科的资产还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的特点,农业科研单位资产的正确评估和管理也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科研单位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资产日常管理缺“匠心”1.缺乏专业管理部门及人员。虽然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但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单位的设备大部分仍旧是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其精密度极高,而且相关的设备采购及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设备操作技术,才能发挥这些科研设备的利用价值。然而部分科研单位并没有建立专门负责资产管理的部门,在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方面更是有很大缺失,这就使得日常固定资产的管理十分松散,无法明确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另外,还有部分科研单位虽然对资产购置的前期工作如预算及审核审批等十分重视,但是在设备等固定资产采购回来之后,对资产的管理工作反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在很多科研单位在进行年中或年末的绩效考核之时,科研成果、科研论文以及项目资金等往往成为考核的重点比对对象,而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往往不被纳入其中,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在科研使用过程中不被重视。在科研单位对科研人员的科研项目进行验收时其在财务上的核点往往也是资金使用的规范程度,固定资产的管理情况再一次被忽视。2.在内部控制中对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部门在权力以及管理任务上进行划分是十分必要的。否则,科研单位在对固定资产进行采购过程中,在设备出现故障后的进行维修时以及日常的管理中便会出现不同部门及人员之间的责任推诿,既降低了办事效率,也不利于资产的有效管理。在农业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日常的登记核算实现了电算化、建立了固定资产卡片,但对于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总体价值等信息仍然存在本单位不能做到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的管理仅限于采购入账阶段、后续的管理维修、计量等问题未实现及时管理,正是由于农业科研单位中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在实际的资产购置中存在着一定的设备重复购置的问题,在使用效率上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利用效率。3.科研单位的资产管理部门的相关登记中,关于仪器设备耗费情况、使用效率等的涉及屈指可数。未能科学对相关制度进行设计,使得固定资产的而管理长期以来被忽视。另一方面,在科研单位的年末绩效考核中也并未将固定资产的管理纳入其中,并且在单位内部也存在过度重视科研项目的多少的问题,对固定资产的后续使用情况关注较少,这也造成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4.固定资产在相关准则中被分为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家具用具及装具等不同种类。在理论层面会计准则对于不同的设备资产折旧年限有着不同的规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界定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却出现了分歧和差异。而且通用设备中有仪器仪表,而专用仪器仪表却属于专用设备一类,这就使得计提折旧额最终的计算结果出现分歧。这样一来,不同的折旧年限计算出来的计提折旧额也会存在很大差异。

(二)科研仪器设备资金效能低随着科技创新要求的不断提高、科研实践更加高效化、科研领域和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对固定资产的需求也随之不断增长,要求与之匹配的科研设备参数精准。但是同时也出现了相同种类的设备过量购置、采购数量远远大于实际需求量的情况,再加上大部分使用者在使用设备时往往喜欢选择新设备,在这种实际情况下难免出现了设备利用率低,设备资源浪费的情况。新会计制度下,过多的“僵尸”资产会随着其使用化为折旧,影响事业单位会计主体的当期运行结果。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共享制度,但是仍然存在着表面共享,实际仪器存在闲置的状态,并且一些科研单位也存在着各实验室所配备的设施功能相近,数量过多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备设施资源的浪费和利用效率的下降。

(三)固定资产折旧存在核算差异性在摊销或折旧单位计提固定资产时,原有的会计准则只是规定对非流动基金进行冲减,而不计入费用或成本。而这一规定就导致了固定资产发生的损耗在账面上无法准确真实的反映。新会计制度下,基于权责发生制,固定资产计提的折旧根据用途计入当期费用或相关资产成本,由原来“虚提”折旧的方式改为“实提”折旧,理论上解决了资产价值的不够客观真实的问题。对于如何客观准确归集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在这新旧制度衔接阶段的转换的问题,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科研单位采购的固定资产大部分资金来源于各科研项目,科研项目实施期限通常仅为3至5年,科研课题周期比资产周期要小。大部分科研课题的经费使用与资产状况十分复杂,年中新购资产与已有的资产在年度折旧周期中并存往往是十分常见的状况,这些问题使得传统会计手段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核算。

(四)资产处置程序复杂,可操作性不强固定资产种类的在科研事业单位是十分繁多的,现行的会计制度对资产处置进行了较为复杂的规定。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相当一部分科研单位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在科研单位附近无法找到产权交易的平台,或者相关平台数量很少。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单位在对一些并无回收价值的固定资产进行处理时却仍需花费时间精力去寻找专业人员评估,而这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的造成了部门支出的增加,加大了本单位财政压力。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科研单位闲置设备的处理存在废旧设备积压的问题,严重影响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上报及计算。

三、科研单位资产管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建立相应资产部门或精专尖管理人员在科研单位中设立资产部门、财务部门、具体使用部门等相关部门,采取多部门联动机制,将统一管理权划归于专门的实验室管理部门。而对那些用途较为单一的仪器和设备,可以对其进行分类,以功能为分类标准,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另外,对于价格在50万及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以及专业特色明显的设备,科研单位应当将其统一纳入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进行管理,并对与之相对应的固定资产的调配机制进行改进。促使这些设备首先在单位内部部门之间实现共享,提高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二)建立固定资产信息化系统,提高资源共享效率,采取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制度资产管理部门需要在设施购置之前对本单位的购置需求做更加全面的了解,依据固定资产的不同种类细化设备共享平台,查询设备资产时不仅仅要包括固定资产的购入或者建造时间,还要包括固定资产的数量、使用情况、维修以及保管位置等详细信息。这样的数据库的建立对于后续的固定资产的核算、折旧以及后续的固定资产的核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科研单位的相关部门要严格设备设施购进审批准则,减少不必要的设备购置数量,同时应转变观念更加注重资源的使用效率。注重资产资源的投入与产出,要结合科研室的具体设备要求对科研设备进行有筛选性的购进及选择,进一步提升设备资源的利用效能。

(三)科研仪器设备具体分类须有目录,以便更好地计提折旧可以从财政资产管理系统中一次性计提关于科研仪器或科研设备后期的维护费用的折旧,可以从管理费开支方面入手,或创新财政支持方式,运用PPP手段引导企业共同参与等。在制度允许的情况下,在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实现设备资源共享,依据“成本回收”原则进行共享处理,进一步提升科研单位的设施使用效率,增强废旧资源的再利用效能。

结语

科研单位设备资源部门建设能够持续性成功,不仅要注重仪器设备的选购配置,还得重视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仪器设备的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包括诸多方面,在设备资源的处理上要更重视设备资源引入后的保养和维护,对于闲置设备资源要进行相应处理,做到资源共享,提高设备资源转化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揽月.浅析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农业科研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J].财会学习,2019(06):114-115.

[2]陈丽春.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高校固定资产核算的影响[J].纳税,2020,14(03):132.

[3]张竑琰.对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的建议[J].山西财税,2002(03):32-33.

[4]谢佩君.对科研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探索[J].当代会计,2018(08):13-14.

[5]张迪.科研事业单位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刍议[J].中国农业会计,2019(06):16-17.

[6]孙凯,黄旭.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对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10):232-236.

[7]黄永清,甘立.浅谈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9(22):101-102.

[8]孙逊.新《军工科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和相关问题浅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5(13):282.

[9]鱼永刚.军工科研事业单位安全生产费核算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4):58+57.

第3篇:科技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企业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1科技创新和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关系

一个企业的科技力量和管理水平决定它的竞争力,这两者能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则决定着企业的未来。一个企业如果要想在激烈的竞争浪潮中站稳脚步,那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新的突破方向。科技创新是企业获得持续、健康、长久发展的保证。因为只有科技创新才会有新成果,才会从本质上提高一个企业的整体能力和成绩。但只有科技创新是不够的,每个企业还必须有自己的运转机制,都有自己的一套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的自营成本和工作效率,进而影响其整体效益。可以说科技水平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基本手段,好的管理机制则是科技水平提升的重要保障和制度前提。所以,一个企业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自身发展支撑点,把管理机制作为企业的生命线。作为国企工作人员我们要与时展保持一致,既要注重科技创新,亦要加强企业管理。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为目标,为公司发展成为综合实力强的高新技术企业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一个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那么什么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呢?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灵魂命门,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持续动力,二者结合才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战术性适应只能解决生存问题,企业要发展不仅要引入新的价值导向,抓管理,还要不断引进高技术型人才,抓技术创新。因此,企业尤其是国企必须以战略眼光实施科技创新,进行科学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工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而企业竞争力来源于:人力资本、核心技术、社会声誉、营销技术、管理能力、研发能力、文化理念。竞争力的形式极其多样,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是管理和技术的提高,目的是让消费者得到真正好于、高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和文化,体现为获利能力、市场份额、企业形象及公众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认同等。不同企业有不同的产品,不同的服务方式,不同的管理文化,不管是特色的产品、高质量的服务,还是高水平的管理,必须在某个方面较为突出,才能表现出企业竞争力特色。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所没有的和不易模仿的原因所在。

3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一个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3.1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创新是现代企业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科技创新则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路径。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从知识经济的要求出发,从市场环境的变化出发,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制度、市场、战略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其中又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只有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向市场推出新产品,不断提高产品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改进生产技术,降低成本,进而提高顾客价值,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并适时开拓新的市场领域。跨国公司都非常重视技术创新,设有专门的研发部门,并不断加大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以此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3.2以信息化为动力

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促进管理创新,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那么企业怎样实现信息化呢?信息化涉及的环节很多,但最主要和最关键的两项:一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和主导流程的信息化,二是人的信息化,三是市场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推倒那座以计算机技术为界的无形的城堡,使城堡内外的人们消除彼此在认识上、知识上和语言上的障碍很好地融台在一起。即非计算机专业人员,应学习掌握计算机和信息化知识,最终成为行家里手;计算机专业人员,也要学习各方面的业务知识使自己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3.3以争创名牌为手段

当今世界,特色品牌时代已经到来,品牌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外在综合体现。名牌作为高品质、高文化的象征,是客户源的保证,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一个企业永恒的竞争力。争创名牌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3.4以管理机制为保障

管理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致胜的法宝,这对于一个大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管理出效率。管理工作做好,能把一个单位的人、财、物三方面合理的结合起来、组织起来、调动起来,就能以尽可能少的时间完成最大限度的工作。管理出效益。管理工作做得好,人、财、物搭配合理,就能以尽可能少的开支为企业创造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管理出人才。管理工作做得好,就能人尽其才,用兵如神,不但用尽可能少的人做好了工作,而且能使手下的每一个人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更为重要,因为科研要出成果,经营要出效益,都要靠管理的协调。

4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现在全球经济发展日益加快,这使得科技发展更加迅速,使得现在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而要在这激烈的竞争中我们的企业有立足之地,我们要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新的突破方向,并要以市场需要为向导。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地探索、开发新技术,才能够将科技创新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新生力量。

4.1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重要途径。当今社会一系列的科技和新知识不断涌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这就使劳动生产者能够有机会来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知识,并且利用它来投入到企业的生产中去。这可以使劳动时间有效缩短,从而提高了产品的产量。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对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具有完善作用,从而使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发挥更大的作用,最终将整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

4.2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科技创新对我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具有促进作用。现代企业在提升生产率以后,都面临着一个必要的选择,那就是参与国际竞争。但是如果想要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那么大规模地应用创新科技也成为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之中,某些通过科技创新的企业在对外出口产品抢占国际市场的同时也开始策划,使自己的生产地点分布在境外的各个国家,这样在赚取利润的时候还能够向国外优秀的企业学习经验,引进他们的创新科技,以此来丰富和武装自己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这对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科技创新能力,使企业在竞争中顺利的取得优势,并为获得市场利润做好准备。如果我们公司成为高新技术实力派企业,将极大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拓宽企业市场前景,提高企业竞争门槛,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有力的资质资源。

4.3科技创新促使管理人才的涌现

现代企业的生产经营越来越强调企业指导与领导工作,它是指企业组织的主管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指明方向、创造态势、开拓局面的行为活动。企业公司制组织形式的出现为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提供了可能。从而出现了职业经理人员,他们不再局限于具体产品生产,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协调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和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尤其在我们公司国际项目上采用“一司两制”、“一企两制”的人才配置模式,构建能够有效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的政策高地,汇聚全球人才为我所用,从局部国际化向全面国际化拓展,以最快速度弥补短板。科技创新导致企业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与手段的现代化,而这些要素现代化的最终体现将归结于管理人才的现代化,即企业管理者团队的结构与功能的现代化。当今企业管理者团队的复合型素质已经成为管理现代化进程快慢的关键条件。

5结束语

在本文,笔者主要就科技创新对企业管理的影响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文中笔者也插入了一些自己的主观看法。最后,希望我们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管理机制为保障,以企业文化为后盾,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抢占市场的同时,也为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家明.运用知识管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2004-10-9.

[2]陈功.永续发展———企业技术创新透析[M].科学出版社,2001-2.

[3]郭培义,龙凤娇.WTO时代中国施工企业何去何从[J].施工企业管理,2005(4):5-12.

第4篇:科技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工商管理;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市场环境竞争形势愈发激烈,各大企业都在积极推动自身体制改革优化,尤其是在工商管理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科技创新,是提升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过程中,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调控,可以确保企业的市场经济项目运作。但是在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进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就要求企业相关领导部门对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工商管理中运用科技创新的职能和效用。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分析

(一)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竞争力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深化,各个行业的运营机制也在日益转变,企业想要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工商管理系统进行科技创新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手段。综合科技创新的各项优势,提高企业对其重视程度,积极促进整体管理控制和企业运营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加强企业项目中科技创新含量,向科技型方向转化,规范项目管理和标准要求之间的系统化流传,从根源上实现项目运行和技术转化的战略目标。

(二)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确保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科技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从传统工商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工商管理模式,符合市场经济形势发展趋势。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可以提高企业领导阶层对项目运行和企业管理的认知程度,以创新意识的思维模式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可持续性战略发展目标。科技创新的工商管理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积极增加科技创新程度,为企业积蓄发展动力和创新潜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三)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企业运营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所以,企业领导阶层要对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进行综合性评价性监督,增加关注度和重视程度,体现出科技创新的特点,完善企业整体管理系统的构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企业工商管理中科技创新能优化企业管理控制模式

企业管理系统的优化得益于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运用,企业要有机地把工商管理系统与科技创新产业相结合,转变传统管理控制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系统的现代化和科技化。管理职能和成效提升有利于规避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也可以保证企业效益的长远性发展。

三、完善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策略分析

(一)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增加对其重视程度

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成效性能够体现出企业自身的整体运营实力和综合管理水平,可以反映出与市场需求的符合程度。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加强企业项目运营中科技创新的含量,提升科技创新地位,对于提升企业管理控制的成效性有明显作用。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上层管理部门对科技创新的态度直接影响基层项目管理的运行。提升企业管理控制阶层对科技创新的认知,转变落后的意识形态与思维模式,积极构建符合市场需求与经济形势要求的管理模式。

(二)利用科技创新持续优化企业工商管理系统

任何一个企业的良好运转离不开管理系统的合理性与完善性,经济形势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的管理模式也应不断随市场形势持续优化。近年来,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系统的运行模式和项目结构在不断发生转变,根源在于科技创新的引入,增加了管理系统的科技性与时效性。科技创新代表了先进化技术与开拓性的思维方法,企业积极加快对科技创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有助于提升管理控制水平与企业竞争实力。加大资金投入,持续对工商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升级更新,确保企业运行框架和发展需求,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建设创新型团队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想要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样离不开高端专业人才的引导。因此,企业要制定专业人才的培养计划,建立一支具备科技创新型能力和意识的高水平管理团队,主要对企业项目运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对企业管理控制模式不断改革优化。团队建设要提高员工对科技创新的认知程度,着重培养员工对企业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项目经验的掌握,确保创建的团队符合企业管理阶层的实际需求。

(四)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

从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已经逐渐被市场经济形势所淘汰,总结经验不难看出,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是符合当前环境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企业管理阶层充分意识到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培养科技创新理念和思想,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作用,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市场形势,理清科技创新与工商管理之间的关系,加快推动企业整体管理控制系统化进程。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地位,加大领导阶层对其重视程度,建立企业工商管理科技创新型团队,将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战略,为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鹏,许恒源.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商,2015(47):122-122.

[2]傅宏.论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13):137-137.

[3]宋美静.科技创新在工商管理中的重要性研究[J].经贸实践,2016,5:110.

[4]王萍萍.加强工商管理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1):7-8.

第5篇:科技创新管理范文

关键词:创新管理;企业管理水平;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

1综述与进行科技创新的必然性

在现当代文化背景下,在企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企业管理与科技创新责任重大,要求将二者相结合的呼声日益高涨。当前只有做好自身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大科技创新能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但是,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与理念显然已不能满足现当代的经济与文化环境,企业要想提高管理水平,就不能单纯依靠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来实现,需要进行科技创新,进行科技创新与企业管理的融合,这是必然趋势。

2当前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

企业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组织管理和优化资源配置等手段进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对企业来讲,最关键即是资源、资源的优化与配置、效率、合理运用资金等,进而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形势。企业需要运用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来完成资本的优化与配置,达到资金的有效利用与确保企业经济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等目标,这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前提。我国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盲目遵循过往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缺乏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模式,缺乏创新理念与科技创新意识,由于无法及时认识到传统管理方法的不足,又不注重创新和改革,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综上所述,企业管理的现状至使企业在当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下,其竞争力日益减弱,阻碍了企业积极应对逐步变化的市场环境与形成企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3科技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1)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为了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效益,发展中的企业需要重视工商管理工作,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改变自己的发展模式。在市场上。如果一公司能够采用适合自身的销售模式,管理模式,注重管理模式与科技创新的融合,其最终可以实现自己在行业中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在此过程中科技管理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商业管理方面,一方面,企业管理的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不难理解,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占取制高点,必须根据市场特点、文化环境创新管理模式,通过创新构建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必须从创新管理入手,进而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2)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通过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而量身打造出一适合企业发展的新路径,这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纵观历史,不难发现许多企业为了寻求发展而创新了经营管理模式,这都促使企业走上了成功之路。(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中的科技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获得了大量的利润,这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科技创新为企业带来的竞争力具有诸多方面的外延效应,首先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化,在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逐步升级和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的大背景下,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然需要注重增强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建立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4)塑造高素质企业管理队伍。企业经营管理中的“科技创新”理念,可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团队,激发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思维,为企业的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

4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与要求

(1)朝向国际化方向发展。在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提高其国际地位,同时,它们的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有必要在这种环境下创造出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品。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可以大大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根据发展情况建立自己的特色文化。为了促进国内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以国际化为发展方向,政府需要加强企业对现代观念和国际意识的认识。(2)注重创新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与提高,高新技术不断更新之时,作为企业管理者更应与时俱进,企业管理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以更好的迎合时代需要与当下形势。创新能力、信息管理能力和合作能力被称作是影响企业管理与发展的主要方面,为了能够在企业发展中打造出高素质的工商管理队伍,其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与锻炼也至关重要。

5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已述及。通过加强企业管理的科技创新,企业可以更好地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支持。科技创新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发展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改革,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东,丁灿,徐武明,等.加快提升科技创新驱动力为成都新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9(1).

[2]汪伟峰.试论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科技管理创新[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