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科技创新治理范文

科技创新治理全文(5篇)

科技创新治理

第1篇:科技创新治理范文

关键词:社会治理;高校科技创新档案;档案资源体系构建

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1],把“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校承担着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和服务公众的重要角色,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致力于融入国家创新体系。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科技信息资源及原始记录,为国家决策、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咨询。社会治理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不再仅是展示学校科技发展轨迹专属记忆,国家、政府机构、企业团体及公众因与高校合作将转变被动服务角色主动参与、形成其历史记忆。社会治理强调的是共建共享共治,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主体更加多元,是高校档案部门参与社会治理、履行社会职责、推进档案事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

1社会治理视域下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

1.1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内涵与特征

高校科技创新档案是高校将科技创新成果向企业提供专利技术、高新技术研发、专利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创造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向社会输送创新型人才、与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等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载体形式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是某个区域、群体、行业的专属印记,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记忆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正是对高校科技创新历史更迭的真实记录,直接形成于高校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与知识应用等科技创新全过程,同时从科技创新角度记录了某个区域的发展观念、政策变化、知识结构,反映了区域高校的办学定位、价值观念、培养目标,兼具文化属性和资源属性,在构建过程中注重保护原始价值[2],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构建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有序,为利用者提供科技服务的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国家创新驱动和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要求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科技人才培养与管理部门、档案部门联动,秉持“应归尽归、应收尽收”原则,整合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为公众提供全面、及时、精准的档案服务。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是高校档案工作的“基石”,决定着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采集与存储的广度与服务的深度,是档案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1.2社会治理视域下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成要素及其关系

随着以信息技术突破性应用为驱动的社会生产力变革、数据为投入要素提高经济社会运行效率、智能应用为主导构造现代产业体系为显著特征的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孕育发展[3],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的主体结构、信息性质、来源途径、载体形式等属性也将随之发生变化。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科技创新与社会治理进程密不可分。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成要素主要为主体、客体、对象、管理方式、服务方式等要素,主体要素主要是指社会组织(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社会公众、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档案部门,多元参与主体在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中有不同角色定位;客体要素指主体要素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形成的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既包括科技创新行为轨迹中能够清晰表述和有效记录的显性资源,也包括非正式、难以表达的技巧、技能、经验和价值观的隐性资源;对象要素指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不是所有主体都对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进行治理,多数是以统筹方式作为管理方式;管理方式要素指针对客体内容治理的手段、方式、原则、标准,一方面侧重高校科技创新档案实体管理,一方面注重档案高校科技创新档案数据化、网络化、平台化管理,不同载体形式采用不同管理原则与方法;服务方式要素指依托馆藏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需求来发挥档案价值。总之,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成要素是以多元协作为主体、具象化存在的客体、多层次的对象、规范标准的管理方式、多样化的服务方式为主。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中形成种类繁多客体与对象,档案部门依据相关标准原则进行立卷归档并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提供服务。

2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现状审视

2.1存在“信息孤岛”现象

随着网络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制约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受限因素已逐步凸显,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在开发规划、组织、体制及资金配备等方面各自为政,出现“纵强横弱”现象,部门、区域、行业间横向互联互通较弱,缺乏沟通渠道,导致数据不能共享,公众不能有效获取相关资源。存在科研团队、科技创新人员、高校间相互之间档案资源不共享互换、成果不关联互助、业务流程不互动的“信息孤岛”现象,出现这一现象原因主要有高校档案管理部门信息化程度不高,数据标准化、信息共享及网络利用平台搭建等方面;长久以来,数据化仅侧重硬件设备投入,而忽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导致档案信息资源挖掘与利用滞后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金絮其外,败絮其中”情况;需求定位不清,高校科技档案资源建设缺乏对高校教师科技信息需求的了解,没有形成主动档案信息需求意识,缺乏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需求动力。要破解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利用率低下的问题,克服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的“信息孤岛”,影响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及其社会作用发挥,必须转变思路,从高校科技创新档案管理“源头治理”[4],使高校科技创新成果更好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2信息资源建设不到位

高校科技创新起着引领社会创新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源动力,高校档案部门都在加强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建立的力度与深度。主要表现在:一是散存在相关部门信息资源采集问题。部分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散存在相关部门,为科学技术处或相关项目负责人管理,如南京大学创新创业与成果转化工作办公室、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散存着许多与教师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服务、人才培养、产学研创新载体平台建设、创新孵化平台建设、高新技术服务及科技创新实习基地等有关档案资源,需要依托高校档案部门,通过数据信息采集与存储、挖掘与转化、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等技术手段,将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进行采集,开展资源体系建设与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参考。二是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标准化存在差异[5]。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数字化标准工作机制建设不够完善清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衔接不够明确,无法满足档案数字资源标准化体系构建的要求,不利于档案价值开发与利用。

2.3信息服务定位不明确

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服务主体、客体、内容、方式受馆藏资源、业务范围、信息匹配等因素制约,高校档案部门提供科技创新档案资源往往未能解决公众需求。主体由于受传统被动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固有知识结构、落后信息技术水平的影响,提供应答式服务,导致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价值不能有效发挥。在服务过程中缺乏客体利用效果反馈机制,主体不能及时了解服务满意度、成效性、体验感,查询利用效率与精准度了解不到位,导致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服务质量得不到保障。缺乏对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合理管理与优化配置,使得主体在海量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中不能及时为客体提供需求档案资源,无法向客体提供个性化、精准化、专业化的服务。由于主体对于档案信息服务技术掌握不够精准,如对档案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存储介质等不够了解,增加了档案信息服务的数据安全风险,不能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给客体带来直观感受[6],影响客体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效果。

3社会治理视域下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的实现路径

3.1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档案资源

社会治理给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带来机遇与挑战,既包括高校科技创新档案工作自身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包括与社会治理需要得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及服务建设,如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服务对象、内容、手段等方面的创新,这就要求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公众以档案治理思维拓宽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视野。多元主体协同治理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主要是为档案管理部门为中心,社会组织与公众参与,三者厘清彼此之间关系,明确在实现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社会记忆中的角色定位,档案管理部门完善档案法律法规,为社会组织与公众提供参与平台,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讲座、档案展览等,如中科院举办2019年“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以“新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记忆”为主题展示其科研创新、科技成就、科学考察、著名科学家风采等不同角度的历史记忆。

3.2推进档案资源共建共享

实现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共建共享是高校与经济社会发展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方能彰显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价值。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构建作为高校科技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职能,应以共建共享为指导原则,以社会公众需求为服务导向,积极发挥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治理档案资源,构建集知识服务、资源整合、专题数据库为一体的覆盖科技工作者的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体系,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优化配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社会。在具体实践层面,一方面高校档案管理部门要依据档案法律法规,通过接收、采集、存储、整合和服务效果反馈等方式,将归档范围内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汇聚到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另一方面以满足社会公众利用需求为服务目标,通过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档案数字化管理平台、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专题数据库、科技创新档案著录标准、区域性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等方式,并借助高校档案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向社会公众提供线上利用服务。

3.3注重特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

深入挖掘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特色,打造以科教融合、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为特色的专题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以利用需求为服务目标开发与利用特色档案资源,综合发挥高校科技创新档案资源的资政参考、三全育人、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功能。一是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校科技创新平台,高校科技创新部门可依托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需要,结合高校学科、人才、政策优势,积极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高校档案部门与科技创新部门合理规划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建设“一项目一档”的特色专题科技创新档案资源,借助项目品牌效应树立专题档案意识。如,通过历史沿革、院士墙、重大成果三个单元展示中科院长春分院科技创新实践活动,让社会公众近距离感受“科技国家队”的风采。二是挖掘高校科技创新档案文化产品价值,“十三五”期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果显著,这是在一代代高校科技工作者的付出下,深入推进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高校科技创新档案数量与类型丰富多样、载体多样化,蕴含着重要的社会资源,应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弘扬科技创新时代精神。目前,高校科技创新档案文化产品多以文字、图片、音频等档案出版产品为主,如,微视频“追梦档案人”及编研成果《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系统单位珍贵档案荟集》。

参考文献:

[1]陈劲.关于落实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科技资源导刊,2016(1):1-3+9.

[2]黄新荣,马云.基于整体性治理的地域文化档案资源建设[J].北京档案,2021(2):5-10.

[3]黄群慧.“五年规划”的历史经验与“十四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研究[J].经济学动态,2020(4):3-14.

[4]张金福.高校科技创新“孤岛现象”的源头治理[J].教育发展研究,2020(3):3.

[5]华林等.基于抗战记忆传承的南侨机工档案资源体系化建设研究[J].北京档案,2020(7):11-14.

第2篇:科技创新治理范文

关键词:金融科技;金融创新;管理机制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金融机构之间的传统壁垒日趋消失,混业经营逐步出现,管制逐步放松,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互联网功能显著进步,这一切都为金融科技创新准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因此在对金融工具、金融产品、金融科技创新过程的研究方面,建立各种创新扩散之间相互影响的模型很有必要。

一、金融科技、金融创新的内涵和现状

1.金融科技主要是指有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技术带动,对金融服务业务供给产生重大影响的新兴业务模式、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服务等。而科技金融属产业金融的范畴,主要是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2.金融创新是指将金融领域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重新设计,重新开发和创造性变革的总和。3.经济的发展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两者息息相关、相互融合,成为新时代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统一体。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金融创新已成为全球金融业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金融科技引领金融创新,同时为金融创新做出更先进更科学的服务。金融科技、科技金融以及金融创新都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科技企业通常是高风险产业,同时融资需求比较大,所以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更多的是科技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

二、传统金融业与科技创新相互依存关系比较

1.由于产业链的改变而创新。传统金融业作为商业化的产物,其本质上就是具有商业化的特点、商业化的思想烙印,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金融科技创新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扩散过程中使传统金融,传统银行的产业链得到了全面的改变,最后在获取利润的空间中充分利用金融媒介和中间环节有效的获取利润。2.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实体经济的创新。金融业务创新改革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金融业务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尤其银行业务创新是金融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包括对银行组织结构的创新、对办公程序新格式的采用和推出一系列新产品的创新,其目的是为了扩大银行资金来源的渠道,降低银行业务经营的成本,加速银行业务国际化的进程,促进金融管制的调整,最终目的仍然是更有效的获取利润为社会创造更大财富。3.金融科技创新是一个实践风险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实验的过程。科技创新本身就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如果实验成功了,将会带来更多收益:不但能够提高业内的竞争能力,还可拓宽企业发展的路子,加快发展的步伐。但是如果失败,小则使企业受到严重损失,大则造成企业直接倒闭。金融市场原本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地方,关键看创新者有没有敢于冒险的精神,勇于尝试的胆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去进行资产的交换、风险的组合、契约的订立等等带有诸多风险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三、金融科技创新在扩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从科技创新的扩散过程来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金融科技创新是基于大数据进行的数据挖掘和重构过程,是最容易造成风险的。其募集资金很多都是投向了虚拟经济市场,导致在实体经济上金融科技创新的脱轨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将会不断聚集到诸多风险。2.从负载业务的角度分析,首先表现在存款下降,导致我国银行业在社会融资比重上出现了严重的下滑,使得与相当客户的联谊方式、信息资源、信息渠道的大量脱节,导致大量分流了传统金融,传统商业银行曾经赖以生存的存贷款业务。使得商业银行在资金来源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3.从金融监管机制方面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如:分业监管下的监管真空、监管套利问题等,对原有的监管体制提出了新挑战,这样,日益迅速发展的金融市场一直在预示着将会使某种形式的监管机制改革或产生。4.从与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相比较,我国的金融市场发育仍不完善。有金融市场自身结构不规范,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业结构的不完整、不规范,使得有诸多经不起风浪吹打的因素存在。也有国家政策管理部门管理严格,干预较多却又管理不到位的因素在内,使科技创新不能及时与金融互融、互动,导致政府部门对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的帮扶既不能及时也不能到位,在相当程度上遏制了中小型企业科技发展的潜能。

四、如何实现金融科技创新的扩散机理与管理机制并行

1.回归本源,为实体经济服务。在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在报告中又一次强调:“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可见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要性,这使人们更加明确金融科技发展的目标在于,健全扎根于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意识,积极推进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2.优化结构,满足消费者需求。金融产品很多,例如各大银行,汽车贷款,购房贷款,共享单车等等。就以近期共享单车领域的哈罗单车为例分析,哈罗单车一年完成了6轮融资,其中一个月就完成了两轮。据统计2017年11月底哈罗单车注册用户达8000万。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22日,哈罗单车已进入150多个城市,注册用户达8800万,日订单超1000万,同时还进入了140多个景区,获得了用户和资本的双重青睐。这充分说明在哈罗单车领域实践了优化自身结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见证了金融科技创新的扩散机理与管理机制并行的效能。3.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金融风险。当前由于混业经营的存在,业务跨界较多,部分机构和业务存在过度创新、无序发展,使得监管协调力度较弱,在监管中出现空白和盲点,以及交叉和重叠,甚至还会产生一些矛盾。导致出现脱实向虚、资金空转、杠杆率高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上升。针对诸多问题,金融监管部门首先要练就火眼金睛及时有效识别和化解风险,整治金融乱象。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对各类风险苗头既不能掉以轻心,也不能置若罔闻。要增强忧患意识,金融监管和风险排查要跟上金融创新的速率和步伐,时时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五、金融科技创新管理模式探索

1.从我国目前形势分析,我国正处在机构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形成良好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机制、管理模式至关重要。2.从管理机制方面分析,多层次金融监管体制尚不完善,缺乏科技部门与银行部门、保险部门、证券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3.从创新目的方面分析,金融创新的目的之一就是规避金融风险。但并不是所有的金融风险都可以用金融创新来规避,也不是所有的金融创新都是用来规避金融风险的。有些金融风险可以依靠金融创新来规避,有些金融风险则只能依靠管理和其他手段来规避。金融创新增强了各主体规避风险的各种能力,金融风险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4.建立科技创新平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二者相互依存成为科技创新的精髓。创新平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是集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合力的有效途径。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当前最根本的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综上所述,我国正处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阶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正在进入窗口期。目前科技与金融已经成为生产力中非常活跃的要素,已经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要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需要打破部门壁垒,整合碎片资金,汇聚融资渠道;重视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扩张、规模做大、实力做强、结构做优;同时需放大财政资金效应的长效机制作保证,以实现科技创新和金融市场之间的完美结合,使金融与科技创新逐渐趋于一体化。

参考文献:

[1]贺建清.金融科技:发展、影响与监管[J].金融发展研究,2017(06):54-61.

第3篇:科技创新治理范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构建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农业产量稳步提高,土地资源规模使用成效初步显现,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进展,农产品市场化率大幅增长。但是,受到土地资源、水资源趋紧约束,农业劳动力短缺,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侵袭等因素影响,农业在生产经营中,仍然面临不少的约束和挑战。加快农业转型升级,集约高效利用生产资源,抵御自然灾害,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迫切需要在农业生产技术上的突破和创新,增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现代化经营水平。增强农业质量,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中抵御风险的能力,需要立足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懂技术、识管理、善经营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以人才发展带动农业发展,以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这就需要紧紧立足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加速培养和引进紧缺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加快构建有利于激发科技创新型人才创新潜能,激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创业热情的激励机制体系,开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局面。

一、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当代价值

1.有利于加快农民的脱贫步伐,建成农村全面的小康

精准扶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农民贫困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体农民小康的重要举措。解决贫困区农民的脱贫问题,结合不同贫困区的实际,采取分类施策的办法,因地制宜地开展扶贫工作。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从农村人口贫困的实际出发,采取分类实策的办法,包括:产业扶贫、补贴脱贫、异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等,确保农业贫困人口按时脱贫”。[1]从各类扶贫举措中,不难看出,要实现农民持久增收、稳定脱贫的目标,必须要紧紧地依托产业发展,为贫困区农民创造稳定的工作岗位,通过不断提高贫困区农民的知识素质和科技能力,实现农民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改变自己的命运。要实现由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发展的新格局,就需要立足贫困区农民的实际,加快选拔和培养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创新型人才,依靠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选准项目,创新发展,为贫困区农民的脱贫,创建项目平台,搭建脱贫桥梁。当前,我国正处于统筹推进城市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关键历史时期,以农业的发展,带动农民的增收,以人才的发展,带动农业的增效,是实现全体农民的小康的重要举措。这就需要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的创新活力,培养和引进更多的农业科技创新型实用人才,创新农业的发展模式,拓展农民收入渠道,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科技知识能力,统筹经营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环节中的科技创新实效,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中的经营创新步伐。在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加速农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人才,坚持科技与实践的融合,创新与产业的融通,拓展农业产业布局,创新农业产业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科技。因此,各地政府要采取本地人才培养和外来人才引进相结合的人才工作思路,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培养和吸引更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为建成农村的全面小康,贡献智慧和力量。

2.有利于推进农业的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增质,需要从农业生产环节一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带来的农业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加快推进农业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对传统农业生产体系加以改造,构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2]这就需要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提升农业生产环节的技术含量和水平,促进农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农业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此,就迫切需要一大批农业科技能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亟需培养一大批农业经营人才,加速农业经营转型。通过坚持本地培养与外来引进相结合人才工作的思路,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引进渠道,加快构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以人才发展,带动产业发展,以科技先行,推动产业转型。随着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据统计,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6%以上,主要农产品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61%。[3]但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资源消耗量过高,农药、化肥的超标使用等问题,客观存在,科技创新对农业生产的贡献比率,仍然偏低,这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农业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还有待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总量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为此,只有不断加快培养和引进高素质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并构建起有效的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才能更好地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普及与推广,方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二、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构建的思路与对策

1.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工作理念

要进一步树立人才是农业发展、农民致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理念,进一步树立将农村人才工作,置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全局高度理念。要进一步树立农业创新型人才是立农之本、兴农之基、强农之源的理念。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核心要素理念,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引进理念,突破人才使用理念。要树立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内涵理念,形成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是具有创新思维,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科技知识,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发展实际,持续实施创新行为,并产生创新实效的人才内涵认识。要树立与时俱进的人才激励理念,形成符合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内在发展需求,有利于持续激励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实施创新行为,带动农业创新发展的激励理念。要树立崭新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评价理念,从唯学历评价向能力评价转变,从身份评价向实际创新效果评价转换,形成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客观评价、科学评价、有效评价的认识。

2.创新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要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育工程,加快构建和完善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帮扶、实践养成“四位一体”的教育培养制度体系。[4]紧紧围绕有效实施农业科技提升工程、农业合作社示范创建工程、农民创新创业工程、休闲农业工程等重点工程,加快培养一支能够支撑农业产业经营,懂技术、熟市场、善经营的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队伍。积极拓宽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完善实践培养路径,创新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在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和农业科技服务实践中的培养模式,探索将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地方高校、农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有机融合,构建全方位、多渠道的人才培养格局。创新人才培养手段,探索通过视听资源共享、专家专题讲座、互联网远程教育、实验室模拟培训等多种培养手段,构建与时俱进的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规模。

3.完善农业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机制

依据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行为、创新成果,构建有利于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评价机制。在评价机制的构建中,注重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科研质量、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应用的评价。积极构建按岗评价,按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评价,按项目管理水平评价,按服务农业实际成效评价,按农民满意程度评价等多维度评价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评价体系。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自我评价,同行评价,部门和单位评价的综合评价作用。将完善农业创新型人才的评价机制与对农业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有机结合,完善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创新行为的绩效考核,创新物质奖励、精神鼓励、利润分享、提供创业发展机会等多种激励手段,切实增强激励效果。

4.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机制

要坚持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优先发展,形成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培养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生动局面。紧紧围绕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稳定粮食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做好紧紧依靠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实施好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探索建立对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持续支持的财政补贴长效机制、政策支持保障机制、人才发展育人机制、人才使用选拔机制。要进一步探索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竞争激励机制、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分类评价机制、科技创新成果的分配激励等机制。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炳琴.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新探[J].当代经济.2014.07.

[2]薛金锋等.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与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2013.12.

[3]王丹丹等.辽宁省农业科技研究创新型人才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等农业教育.2014.07.

第4篇:科技创新治理范文

1.1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及人才队伍现状

1.1.1机构设置情况除市级林业科技推广站外,昆明市现有8个县区(东川区、西山区、官渡区、呈贡区、嵩明县、宜良县、富民县、石林县)建立了林业科技推广站。116个乡镇中,保留乡镇林业站47个,合并农林水综合服务中心69个。除昆明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和东川区、富民县、呈贡区林业科技推广站有技术人员外,其他县区虽挂有推广站牌子,但人员编制几乎为混合性编制。

1.1.2专业技术队伍现状1)数量:昆明市林业系统共有林业专业技术人员793人,其中正高级工程师4人,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5%;高级工程师36人,占4.5%;工程师360人,占45.4%;助理工程师及以下人员393人,占49.6%。2)分布:占昆明市专业技术人员总数81.6%的专业技术人员分布于县乡级,其中97%为初、中级职称人员,高级职称人员仅占3.0%。而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主要分布在市级,高级职称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比例为县乡同比的4.3倍。3)学科带头人:昆明市林业系统拥有一支科技创新团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5人,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后备人选4人。

1.1.3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的需求及特点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主要从事林业实用技术研究和推广示范、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等活动,是提高林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贡献者和林业科技推广示范的主力军。与一般林业员工相比,其在个人素养、心理需求、价值观念及工作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

1)个人素质较高,普遍具有林业专业特长,且乐于学习,能自主更新知识;

2)成就欲望比较强烈,渴望通过主持或参与林业科技推广项目展现个人才能,不断完善发展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3)工作结果注重事业成果创造的社会价值及相应的成果奖励,如同行评价、学术声誉和影响、社会尊重和荣誉以及科技推广创新奖励等。

1.2林业科技推广创新激励机制现状

目前昆明市林业科技推广创新激励机制主要体现在薪酬体系、职务晋升制度、考核制度及工作任务等方面。

1.2.1薪酬体系林业事业单位现行的薪酬管理制度按照“政事分开”和分类管理原则设置。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实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包括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和绩效工资2部分。绩效工资是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与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人事主管部门负责对各级林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实行总额调控和政策指导。

1.2.2职务(职称)晋升制度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按照《云南省林业工程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的有关规定执行。资格评审制度体现公平、公正原则。各级评委会只负责评审任职资格,聘用由各单位根据岗位设置及空缺情况决定,实行评聘分开制度。

1.2.3考核制度林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的内容包括政治表现、职业道德、工作态度等(定性)和专业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定量)方面,考核的重点是以岗位职责和年度工作任务为依据的工作实绩。考核结果作为职务晋升、聘任、薪级工资升档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1.2.4林业工作任务目前林业科技推广单位的工作任务主要是完成通过自上而下制定的工作计划,以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工作任务为主。由于基层单位林业科技推广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大部分的工作只能偏向于生产任务类。

2林业科技推广创新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2.1基层机构不健全,混岗使用现象突出

基层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直接面向林业生产一线,是林业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但目前昆明市县一级林业科技推广机构建站率仅为57.1%,全市116个乡镇中林业站保留率仅为40.5%,且乡镇林业站的人、财、物均隶属于乡镇政府管理,林业站大部分工作主要按乡镇政府安排从事行政管理,没有时间和精力开展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发挥不了生产一线的指导服务作用,更谈不上高科技含量林业技术的成果转化,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对乡镇林业站仅是归口管理,对其林业工作无法考核,出现管理工作上的断层现象。

2.2人才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

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结构比例为高∶中∶初=1∶9∶10,与国家对林业行业的结构比例1∶3∶6相比较,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较小,高、精、尖人才稀少。且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大多集中在市级事业单位,县、乡级则以中、初级技术人员为主。特别是很多乡镇基层一线林业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技术服务力量薄弱,导致无法开展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2.3人才队伍基础薄弱,创新能力不强

市级林业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级职称人数仅占5%。据不完全统计,“十•五”以来昆明市共选拔和培养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10名,林业系统仅有7名,占1.3%;农业系统18名,占3.5%。全市有科技创新团队40个,林业系统仅1个,占2.5%。人才队伍基础薄弱,导致开展项目研究及推广的创新能力不足。

2.4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知识更新不足

目前只有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有专门的培训计划及经费,且大多集中在市级单位,难以全面实现知识更新。基层机构普遍存在10多年没有进人,且经常面临抽调、借用人员现象。乡镇之间、县乡之间交流难度大,培训时间少甚至没有再学习、再培训的机会,知识更新速度远远跟不上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导致知识老化、观念陈旧、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

2.5平均主义倾向严重,长期激励不够

由于全市高度集中统一具有刚性的工资制度、标准和政策,在事业单位最重要人的因素方面管的过宽、统的过死,导致分配上严重的平均主义。唯一用来与专业技术人员工作数量和质量挂钩占工资30%的奖励性绩效,基本上都是待年终考核后按各自标准计算出来的金额兑现,这种以资历论薪酬的分配方式使按劳分配成为表面形式,绩效与经济脱节,无法体现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价值,更无法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薪酬的激励机制几乎失去作用。

2.6工作定位不明确,考核评价制度不完善

目前林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标准尚缺乏科学的依据和方法,考核内容还没完全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之上,激励机制欠完善。特别是事业单位实行评聘分开后,由于缺乏专业岗位履职聘后管理,一方面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但为了解决矛盾、平衡关系,仍然聘用在岗。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明确的科研及成果推广任务,加之本人不重视学习,主动性、研究能力不强,导致缺乏从事林业科技项目研究及推广工作创新的动力和热情。

3对策及建议

3.1深化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

目前全市的林业中、高级人才主要集中于昆明市区,乡、县中、高级人才力量薄弱。要建立健全乡、县林业科技推广机构,真正落实以事设岗、以岗定人。以市林业科技服务中心为核心的相关部门应针对各基层工作站的需求给予人力及资金支持,改善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激发基层林业科技推广人才的创新热情,并以各基层站的优势资源为基点,发挥乡土特色,走出各具特色的科技型林业发展路子。各级部门加强对基层工作站的深入调查,探索建立市、县级林业专业技术人员异地交流制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用好用活现有人才。

3.2注重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训

林业高素质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培训是林业科技推广创新的重要抓手。针对林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有针对性地设定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明确培养目标和定位,采取科研经费资助、安排学术交流、免费培训等方式细化培养。鼓励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在职教育、函授教育等培训,进一步掌握林业科技推广的核心理论,了解林业科技推广的新趋势,逐步提高林业科技推广知识技能。采取轮岗和异地交流、挂职锻炼、对口跟班学习等方式培养人才,如:每年争取一定名额选派年青科技推广人员到国家、省级林业科技推广部门跟班学习;将上级林业部门具有管理和科技推广能力的人才派到基层生产一线进行挂职锻炼,将现代林业理论传递给生产一线的同志;将县区林业工作人员选派到市级林业部门跟班学习,在工作交流中实现知识的更新和人才的培养。

3.3搭建事业发展平台

把生产实践作为创新激励的重要载体,在实践中出成果、出人才。积极申报林业科技推广研究项目,帮助专业技术人员获得或参与项目;坚持倡导科技下乡、科技扶贫活动以及下基层开展林业科技推广技术服务等。既解决了昆明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又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事业发展平台,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能力提升和成长发展的机会,做到既出成果又出人才,逐步培养科技推广创新带头人和创新团队。

3.4创新绩效评价机制

对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的绩效给予公正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新激励方式。要完善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技术职务评聘制度,对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将个人的能力、业绩与职务、职称、荣誉、待遇等挂钩,形成一个有序的动态运行管理系统。探索建立由农民群众、县林业主管部门和乡政府3方共同参与的绩效评价机制,将林业科技推广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并将农民群众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有效促进技术人员从单纯完成任务切实转移到对成果转化和“创新”的全身心投入上来。

3.5制定相关激励政策

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有利于人才创新的相关激励政策。例如:探索实施首席专家、项目主持人制度,设置相应的首席林业科技推广专家,负责全市相关林业技术研究、推广、培训、产业发展规划制订等,为林业行政部门做好参谋;各县、乡探索实施项目主持人负责制制度,按照谁争取、谁主持或下达项目、竞争主持的原则,以实际能力,通过一定程序竞争确定主持人,打破项目经费、个人待遇等方面的平均主义;建立林业学科带头人选拔培养制度,设立林业科技学科带头人培养基金,每年选拔培养2~3名中青年林业学科带头人;建立林业科技奖励制度,设立林业科技奖励基金,每年对为昆明市林业科技进步(取得成效和影响力大的科技成果、林业专利、地方标准编制等)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和单位进行表彰奖励。

3.6注重思想教育的激励作用

思想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实现有效激励的首要前提,要加以重视及合理利用。创新激励最重要的因素是激发其自身的兴趣和科学理想,这是根本性因素。因此思想教育要强化自我激励,引导其对正确价值观的理解和领会,坚持开拓、争先、勤勉的品格,追求敬业乐群的精神境界,树立“崇尚创新、追求真理、求真务实”的科学价值观,成为热爱林业、具备专业技能与科学道德的人,充分发挥出自身在林业科技推广生产实践中的优势作用,积极服务于林业科技推广事业。

3.7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良好和谐的创新文化氛围能够增强林业科技推广队伍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能使科学价值观与创新激情在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传承。成功者在组织内发挥积极的示范与鼓舞作用,能形成一种激发创新努力的无形压力与动力,更好地激励和鞭策技术人员创造性地工作,同时很多创新的想法是在与同事们的经验交流和“思想碰撞”中产生的,而且大部分创新成果也是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努力营造具有时代性、先进性、科学性与多样性的创新文化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资源共享、激发创新热情的重要方式之一。

3.8加大荣誉表彰力度

荣誉表彰历来都是对知识型人才重要的精神激励措施。林业科技推广人才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在工作中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及很高的创造性和自由性,他们追求的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他们优秀表现的充分肯定与鼓励,尤其是高级别荣誉的获得,会产生非常大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因此,要充分尊重林业科技推广人才创造性的工作成果,适当增加荣誉表彰的种类,提高荣誉表彰的人数比例,以满足优秀的林业科技推广人才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真正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和风气,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9发挥各级部门服务职能,优化环境催生人才

第5篇:科技创新治理范文

关键词:中职机械基础;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青年学生是未来中国创新的主力军,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培养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是支撑新时代智能制造和产业创新的中坚力量。为有效提升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水平,需要不断夯实、强化中职机械基础课堂中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中职机械基础课堂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当前,职业教育改革正进入攻坚深水区,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育上,目前尚存在很大程度的提升空间。

(一)缺乏创新意识目前,大部分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仍然处于萌芽阶段,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发展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在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中仍比较被动,难以燃起创新之火。

(二)缺乏实践能力机械基础课程带有强烈的实践性色彩,但大部分学生更注重理论课程的学习,不重视实践操作。实际上,实践操作是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缺乏实践操作能力,从侧面体现出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不足。

(三)缺乏自信心自信心不足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特别是在中职学校,有的学生会产生习得无助感,对自己的能力无法建立信心,因而不敢参与创新活动,导致自身创新能力无法提升。

二、中职机械基础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培养制造业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中职学校机械类专业的育人目标。21世纪以来,人才的定义早已更新为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只有创新才能驱动产业经济不断发展。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点燃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并且从根本上提升育人水平,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非常必要。

(一)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适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二)有利于点燃学生专业学习的热情学生们在参与创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增强自身的成就感,不断提升对自己的满意度,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得到提升后能够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投入到专业学习中。

(三)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机械基础课堂的教学要求。实现这一目的,能够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中职机械基础课堂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对策

在中职机械基础课堂上,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有多重路径,以下六种对策是在教学中常常被采纳的,能从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匠心精神与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师观念,关注学生能力发展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师的教学思想,能直接折射到教学行动上。教师应当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纳入学科课程标准。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积极参与培训工作。在培训中理解课程标准要求,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不断发展自身专业能力;改变原有机械基础课堂的教学评价模式,要将评价关注重点放到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上,从综合、动态的角度去审视学生的课程学习;要设定“三维目标”,将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目标,切实以目标指引机械基础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曲柄存在的条件”时,教师可以将目标设定为如下内容:了解曲柄存在的条件,掌握曲柄摇杆、双曲柄以及双摇杆的构成要件,强化认知,创造性地做好知识总结、记录;能够在实习、实训中创造性地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习、实训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二)利用导入环节,激发创新思维学习兴趣是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第一动力,以兴趣做引导、做驱动,学生才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且自主探究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探求中。导入环节是教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步骤。中职教师可以结合机械基础课程特点,运用“理实一体化”“学用一体化”进行课程导入,在一开始便将学习与就业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学科认知。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采用设问、引思、模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学习“齿轮轮系”时,教师可先展示模具“齿轮”。让学生们思考“生活中你看到齿轮应用在哪里?”学生们纷纷回答,有的说汽车,有的说飞机,学生们的兴趣已经被充分调动起来,这时教师就可以顺利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即“齿轮轮系”。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创新思维已经萌芽,教学过程自然会顺利。

(三)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思想渗透课堂中职学生实际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适当地渗透创新思想,就能够让学生们灵活地投入到机械基础课程学习中。这就要求中职机械基础教育工作者在开展课程教学时要适当地转变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可以是行动导向法,也可以是小组合作法,可以是情境创设法,也可以是任务驱动法。但无论哪种方法,都要注重给予学生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感知、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发展。如在学习“四杆、凸轮、带轮机构”时,教师可以先准备好各种机械构件、学习材料。然后采取小组合作教学法,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们在小组内部观看每种机构的具体运行情况。小组成员对不同的机构进行优缺点分析。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学习主体。

(四)巧用有效提问,促使求异思维发展有效的提问,能够促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新的思考。中职机械基础教师应当认识到提问的重要性,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点,即“求异性”。提出的问题可以与学生现有认知产生对立冲突,这样能够让学生转化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去探析专业知识。如在学习“四杆机构设计”时,教师可以基于自己已经讲完的方案,让学生们进行创新设计,提出这样的引导问题,“你还能设计出怎样的四杆机构?”鼓励学生们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进行其他方案的设计。这样的活动能够促使学生对四杆机构进行全面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五)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开展实训创新活动仿真系统是基于虚拟现实的仿真软件,将其应用到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中,既能够丰富课堂内容,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强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常见的仿真软件包括TNS-Ver2.0、联高VNUC、上海字龙等。这些软件能够对目前市场上FANUC系统、SIEMENS系统、MITSUBISHI系统中存在的车床、加工等操作过程进行全过程的仿真,能够辅助学生进行课程知识的深度学习。如在进行以典型加工零件为载体的项目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活动设计为如下步骤:布置任务—知识讲解—拟订方案—任务实施—检验成果—教学评价。在讲解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进行示范,学生直接观看;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利用仿真软件进行实际操作,教师进行必要的监督与指导。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创造性学习的有效平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六)开展实训活动,实现创新能力提升机械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实践兼具的课程。教师要想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要注重开展实践教学,发挥实践教学的特殊功能,深入生活,深入实践,开辟第二课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实训室内进行实训活动,让学生亲自观看、亲自触摸、亲自了解各种各样的零件,参与实训。教师要注意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发挥企业的实训基地价值,给学生们提供真实的生产工作环境,让学生们能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以致用”。这样能够将“学”“用”“创”融为一体,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现在,部分学校的机械专业会设置“学训研创一体化平台”,将企业的创新需求直接放到平台之中,让学生参与到当前产业最需要的技术研发之中,一则直接将学校的教科研产出直接孵化到企业生产之中,二则能够让学生直接在创新平台中锻炼创新能力,提升专业创新水平。

四、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中职机械基础课堂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但只要教育工作者能够在教学实践中顺应时代要求,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就能够让创新的种子在机械基础课堂上生根发芽,在提高机械基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同时,培养专业发展需要、行业需要、“中国创造”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军,谷连旺.中职机械基础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0(6).

[2]谢青萍.中职机械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析[J].新课程研究,2018(10).

[3]邹志旺.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