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规划治理范文

规划治理全文(5篇)

规划治理

第1篇:规划治理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污水治理;水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在我国有关污水治理的问题非常突出,严重的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出现了生活用水供不应求的现象,并且还伴有水污染等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规模在大面积增大,导致工业废水大量的排除,对现有的水体系统产生严重污染。因此水资源的保护工作不仅是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也是我们的应尽的义务。

1污水治理的方法

1.1污水的定义

在生产生活中,所生成生的废水并被污染的水体,我们统称为污水。它涵盖了生活废水、工业废水、被污染的雨水等。其中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早期的雨水,早期的雨水随着地面上的各种污染物进入下水道,对城市的排水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建筑工地的沉淀物、有机废弃物等,这些雨水里富含了许重金属、病原体等,因此被污染的雨水污染的程度非常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提升我国水体的质量。

1.2城市污水治理常用方法探讨

1.2.1活性污泥法

城市生活污水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多采用活性污泥法,它具备了较强的净化水的能力,这是它的优势之一。这种方法主要利用了曝气池中的生化反应,使得微生物迅速增殖,并从沉淀池中排出系统外,这样就能达到稳定持久的运行该系统。此外,活性污泥还具有较好的凝聚和沉降效果,能够将活性污泥与混合液分离出来,得到净化后的水。但这种方法因为使用成本较高,在实际的运行中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1.2.2光催化法

光催化法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它具有为设备简单、杀菌作用强等优势,不仅在经济上满足了人们的要求,还达到了人们对污水处理的的理想状态。光催化反应,就是在光的条件下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光化学主要利用了新物质的产生,达到良好的氧化效果,同时光化学反应的驱动能量来源于光子的能量,促使太阳能向光电转换。

2水资源利用与保护

2.1我国水资源当前状况

我国的水资源环境正在经济建设中一步步地走向恶化,而人们在用水上存在极大的浪费,如果遇到突发的洪涝灾害,我国的水资源就会骤然紧缺。水,作为一种量化国家储备资源是否丰厚的判断标准。因此相关技术人员致力于研究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还体现了国家在水资源配置上的能力,大大的预示了国家发展潜能大小,一旦出现水资源调配不均衡,将会给国家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2.2提升城市规划中污水治理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具体方案

2.2.1强化相关部门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意识

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水污染产生危害的了解。在经济生态型社会共同发展的时代中,有关人员要意识到水源污染不经处理后会引发更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相关部门要提高警惕,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严禁破坏性的开采利用。此外,还要注重节约用水、清洁用水光荣等理念的大力宣传,并且做到严格用水制度。同时,还要依法强化对水污染源的制止。对偷排污水、污染破坏水源环境和不服从管理现象,应对当事人进行公开惩处,并追究当事者的相关责任。总而言之,整顿水源污染就要从根源做起,加强水资源的防污、治污工作的全面计划,尽最大能力,改善我国水资源的水质状况。

2.2.2对我国水体使用结构进行优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农业中用水多是必不可免的问题,经研究发现人们对地下水的利用占了很大一个比重,反而造成地表水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造成大量水浪费的现象。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水利城市建设的规划,把城市供水规划作为工作重心,去除一切的不利因素,城市供水更加稳定,同时尽快改变水源超采问题。

2.2.3强化水资源的开源节流并重原则的深化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全面兼顾的原则,最大程度地做好全市范围的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加强相关政策的推行,引导企业对水资源的二次利用。除此之外,还应当构建节水型社会,着重加强城市用水审批和管理。同时带动要城镇居民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提高对节水器具的使用率。用水资源的节约上还是以减少农业用水为主,不仅要在水的总量上进行削减,更重要的是采用灌溉、渗透的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问题。

2.2.4促进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稳定注入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是近年来我国发展的重要部分,水利工程的发展决定着它要解决好水利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同时要协调好人、自然环境、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这几者才能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才能顺利进行。除建立完整的、科学的水利规划体系外,还必须保障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满足人们对用水的需求。

3结语

城市污水处理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目前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部门也引起了重视,但目前存在最明显的问题是技术的改良和污水处理的全面落实问题,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新技术的研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绿色。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城市污水处理的任务,相关人员应该确保绿色理念宣传到位,从思想上加深他们对绿色理念的认识,并鼓励人们大力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制品。此外,还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体系的完善,这样才能分清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主次。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上,相关部门应该引进新型人才,致力于污水处理以及提高用水效率的方法和设备的开发,比如利用我国城市污水中的热能加以利用给城市供暖,这一构想既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又能减少污水排放和净化的成本,还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品质生活,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喻泽斌,王敦球,张学洪.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173.

[2]张志刚,孟广明,刘志强.AB法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及技术管理[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3):135.

[3]徐红霞.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58.

第2篇:规划治理范文

关键词:规模化养殖场;养殖档案;规范化管理

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养殖业发展的也更加的迅速。为了使养殖行业能够良好的发展,对养殖场的养殖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有效的了解养殖场动物的生长情况。而养殖档案的记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几点:动物注射疫苗的情况、养殖场消毒的情况和养殖场废弃物处理的情况等。需要注意的是档案的记录必须保证其真实性,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可以使养殖者发现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对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是有益处的。

1养殖场养殖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好处

养殖档案必须要以真实性为前提,可以有效的降低养殖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养殖户的经济损失,使养殖行业能够迅速的发展;养殖档案记录需要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能突出动物生长的具体情况,例如记录动物入栏到出栏,记录动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这种记录方式可以涵盖大量的信息,利于日后的查找;动物养殖档案具有极强的规范性,相关的管理部门会定期对动物养殖档案进行检查与备案,并且对动物档案当中的真实性进行核对,一旦发展档案中出现问题,就会要求养殖产及时的改正。

2养殖场养殖档案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现在养殖场养殖档案规范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养殖管理人员对档案的管理并不重视,档案记录人员的专业水平不够强,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不够细心。这就会导致档案中出现很多错误。有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对养殖户没有进行法律意识的宣传,导致档案管理人员意识不到档案管理的重要程度,对档案管理者缺乏定期的培训。档案管理人员信息记录的不完整,格式达不到要求,在日后核对的时候档案的功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一旦发生疫病等重大事故,就会很难查询到原因,从而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由于档案管理部门的管理人员比较缺乏,而养殖场的数量较多,这就会使政府部门对养殖场的监督力度降低,一些养殖场的档案管理就会出现许多的漏洞;另一方面监督管理人员的执法力度不够强,对养殖场的档案的监督与管理不够严格,对于那些记录出现问题的养殖场处罚力度比较弱,导致养殖场的记录人员对其不够重视;必须严格的杜绝行贿受贿的现象,避免养殖人员行贿,监督管理人员受贿。

3加强养殖场养殖档案规范化管理的有效对策

首先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对养殖户进行宣传,尤其是法律知识的宣传,让养殖户明白建立养殖档案的重要性,这是法律对他们的要求,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对于地方的养殖场政府部门需要利用广播与电视等手段进行宣传,并且安排专业的宣传人员深入养殖场进行宣传,并且向养殖场发放相关的法律条文,使养殖场的管理人员可以自觉的建立规范化的养殖档案;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由于养殖场的档案管理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通过培训的手段可以使档案管理人员记录的情况更加的规范,政府部门还可以挑选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入场指导,深入各个养殖场进行具体的指导,提高档案记录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发现任何不足之处及时的进行纠正,使养殖场的档案记录的更加规范和合理,并且可以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保存管理。目的是为了养殖行业能够得到良好有序的发展,提高养殖户的思想意识,养殖户能够取得最大化的收益,而作为养殖户必须积极的配合政府有关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政府部门工作的有效进行,也可以使自己的养殖厂变的更加规范,从而实现双赢的效果。

4结语

养殖场的养殖档案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是极其有必要的,它可以使养殖场的经营变得更加规范化。档案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可以及时的发现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迅速的做出反应。为了达到档案规范化管理的目的,政府与养殖企业都要做出努力,为养殖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汤丽娟,陈云军.规模养殖场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湖北畜牧兽医.2017(12).45-46

第3篇:规划治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防洪治涝;工程规划;规划目标

1.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具体原则

1.1切实原则

在对水利工程防洪质量进行合理设计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状况开展施工,对监管的措施进行落实。首先,要对所利用的图纸进行严格检查,在审核的过程中,对图纸所涉及到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确保其可行性;其次,在对监管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力度,对施工技术、人员、进度进行有效的管理,避免出现一些人为导致的操作失误;最后,对于一些简单事故的发生,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得整体的施工质量能够得到提升。

1.2分清主次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对于洪涝进行有效的治理,要对主次进行合理的划分,加强对洪涝的合理控制。特别针对于两岸和上下游的洪水,要进行有效的抵御,从长远的角度来进行考虑,加强重点区域的合理保护。同时,洪涝防御的项目规模较大,需要采取一些非工程的处理措施,建立现代化的防汛指挥系统,不断提高规划的效率。

1.3合理对水资源进行利用

洪涝灾害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在洪涝治理的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应用可以降低损失。同时,我国地形地势较为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设计,开展防洪治涝,可以对水资源不均的问题进行解决,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防洪治涝设计要与水资源的分配进行结合,对洪水疏导工程进行建设,在资源匮乏的地区进行储水工程的开展,可以因地制宜降低成本,对防洪治涝设计合理性进行提升。

1.4开展科学的防护措施

防洪治涝工程项目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需要占据较大面积的土地。所耗费的成本较高,因此,要对防洪治涝的措施进行科学的制定,同时,要加强人力物力投资的投入,降低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比如,水利工程人员在进行技术操作的过程中,要结合现代化防汛指挥系统,对科学的防护措施进行应用,使得防洪治涝设计与规划的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

1.5整体与局部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设关乎人们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要从整体的角度考虑提高综合效益。特别在防洪治涝设计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注意上下游和两汉的洪涝灾害抵御,加强对防洪治疗问题的解决;其次,规划人员要明确工程制造的整体任务,对洪水进行有效的防御和疏导;最后,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加强重点和侧重点的结合,特别针对于民生古迹、交通要道、农田要地等的保护,综合考虑,才能更好的兼顾整体局部。

1.6节约成本的原则

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于防洪治涝进行有效的设计,要对成本进行节约,既要提高洪涝治理的质量,同时,要对所应用的技术和方法进行优化,非工程类的技术措施,不需要较多的资金投入,要结合工程防洪防涝的具体状况,使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进行结合,从而降低防洪防涝施工项目的整体造价成本。

2.水利工程中防洪治涝规划设计的具体路径

2.1开展设计准备

在对水利工程防洪防涝进行合理设计的过程中,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水流等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做好参考数据的整理;其次,明确工程建设的标准,对洪涝灾害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综合开展数据分析,对重点问题进行标注;最后,在调查期间,要利用专业的勘察技术和工具,使得数据的准确性得到提升,所建立的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2.2推动调研工作的开展

在进行防洪治涝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调研的对象,主要是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所以,在进行防洪治涝科学设计时,要结合河流地段的一些较低的地区进行现场调研,对现场区域的相关地质数据信息进行汇总记录,结合灾害发生的次数和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因素,对相关信息进行综合整合,找到诱发灾害的因素进行深度分析,结合现实需求开展调研总结,可以为防洪治涝功能的发挥提供更多的信息。

2.3制定统一的标准

在进行防洪治涝规范设计的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有效的对接,开展科学调研,结合调研的结果,对防洪治理进行统一标准的制定。结合现实状况中洪涝灾害发生的程度,对安全的距离进行测定,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项目要进行综合考量,从多方角度进行测评,推动水利工程质量的提升。

2.4推动完善体系的构建

在对水利工程防洪治涝体系进行构建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除了上述所提到的调研活动和标准的制定,要考虑体系的合理构建,对不同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综合考量,形成完善的防洪治理体系。同时,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移民安置问题,对利益突出矛盾进行有效的解决。比如,在三峡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防洪治涝进行科学设计,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移民问题进行解决,可以使得整体的设计规划体系能够获得考验,进一步推动其规划设计效果的提升。

2.5环境测评与综合效益评价

在水利工程建设时,对防洪治涝进行科学的设计,要降低洪涝灾害对人们所造成的影响,使人们能够提高抵抗灾害的能力。因此,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兼顾生活环境,进行综合的评价,加强对长远利益的兼顾,对规划设计的标准进行提升,也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防洪防涝能力效果提升的过程中,要加强综合实践问题的考虑,结合典型的洪涝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每年的效益进行科学的估算,可以反映洪涝灾害与经济之间所存在的影响关系,提高防洪治涝的整体效益。

2.6合理开展报告的编写

水利工程防洪治涝规划报告撰写的过程中,要涉及到所在流域的自然状况与经济基础,加强对水文环境相关数据的分析。结合往年洪涝的典型数据开展计算机的分析描述,对工程进行有效的投资,对移民安置问题进行解决,要明确水利工程防洪治涝对洪涝灾害降低的几率。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原有的河流流向会造成一定的更改,对河流中的生物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对水域中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科学的撰写,才能使得报告的可行性更高。

3.案例简要分析

三峡水利工程的防洪治涝能力是非常强的,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非常关键。在洪水调蓄的过程中,考虑库区水面线下的总库容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在设计的初期,按照静库容调洪的方法进行确定,采用一维非恒定流水动力学模型,获取监测数据,将水库天然库容纳入到调洪的计算过程中。首先,在设计准备阶段,对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水流等因素进行分析,对参考数据进行整理。同时,结合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的相关信息,采用科学的勘察技术,对问题进行标注,设立可行的方案。其次,在调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结合河流地段较低的地区进行现场调研,探讨洪涝灾害导致的因素,分析入库设计的洪水,对动库容防洪能力以及特大洪水防洪方案进行讨论,制定调洪调度的规则。再者,制定统一的标准,要对流程进行有效的对接,从多方面对安全距离进行测定,使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提升。同时,要针对利益突出矛盾进行解决,特别考虑移民安置问题。最后,在进行环境测评和综合效率测评的过程中,要考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对效益进行科学的估算,可以更好的使得水利工程发挥效力。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开展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有利于防洪治涝工作的开展。特别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其建设的效果在不断的提高,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调节,使得水利工程防洪治涝规划设计体系能够更加完善,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同时,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提供供水保障。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开展调研,结合调研的结果来制定统一的标准和完善的体系,对经济和生态效益进行有效的评估,使得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对洪涝进行治理。

参考文献:

第4篇:规划治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防洪治涝;设计

雨水天气,低洼地区会产生渍水,甚至被淹没,从而出现洪涝。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农业等领域的发展。洪涝灾害也会影响水利工程建设,造成工程结构的破坏,影响其正常使用。因而在水利工程规划中,工作人员应重视洪涝灾害的控制问题,加强防洪治涝设计,明确规划目标,进行合理规划,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确保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原则

(1)从整体性出发。水利工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基于整体角度考虑,将综合利益置于首位。在防洪治涝设计中,工作人员应注重上下游和两岸的灾害抵御,在整体上考虑防洪治涝问题。规划人员要优先明确防洪治涝的整体任务,即对洪水的抵御和疏导[1]。以此为出发点,明确工程设计的重点。同时,工程建设要注重轻重缓急,特别关注重点要素,包括名胜古迹、交通枢纽、农田等,进行规划设计时,要注重对这些要素的保护,进行优先考虑。(2)结合相应的防洪措施。防洪治涝的工程项目规模较大,需要占据较大面积的土地,耗费较高的成本。工程建设中,存在一些非工程处理措施,能够以较少的人力与物力投资降低洪涝损失。这种措施是水利工程防洪治涝设计的要点之一[2]。例如,国家规范水利工程人员技术操作的相关法律法规、现代化防汛指挥系统等,都是此类措施之一。规划人员要将这些非工程处理措施应用到防洪治涝设计中,全面提高规划效率。(3)有效利用水资源。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较大,但是洪涝过程中的水资源也可以被有效利用,对损失进行弥补。我国国土面积大,地形地势复杂且差异性较大,导致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洪涝地区的水资源可以被引至水资源缺乏地区,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3]。因而,防洪治涝设计要与水资源分配结合起来,在易出现洪涝的地区强化洪水疏导工程建设,在水资源匮乏地区兴建水库,实现储水。在防洪治涝设计中融入水资源配置思路,可以因地制宜地选择治理办法,降低成本,提高防洪治涝设计的有效性。

2水利工程规划中防洪治涝设计的对策

(1)细化调研。对于洪涝的高发地点,规划人员要进行细致的调研工作。首先要通过网络、书籍、走访等形式了解现场的基本信息,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气象等特点,根据资料分析可能引发洪涝灾害的原因[4]。其次,要根据历史信息掌握该地点出现洪涝灾害的情况,并分析原因,了解当时的解决方法,结合环境及现实条件的变化,研究制定新的防洪治涝方案。另外,除了施工地实际情况的调研,还应走访当地居民,了解居民实际需求,使得水利工程迎合民众需要,降低人为因素干扰。(2)制定标准。调研后,工作人员要对防洪治涝设计方案进行意见征集,制定标准。明确设计标准有利于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可行性,使之更符合当地的实际发展状况。针对该区域的地理和经济条件,工作人员要进行保护区的划分,明确保护区洪涝灾害的影响程度和发生几率,进而开展综合分析,详细制定防洪治涝设计标准,使得防治标准更加符合建设区域的实际,优化防洪治涝效果。(3)构建防治体系。调研和防治标准完成后,规划人员要建设防洪治涝的综合治理系统,使设计成为体系。防洪治涝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规划人员系统地把握。防治体系的建设同样需要以自然条件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还要对设计、建设等各部门的需求进行全面把握,分析防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建设起完善的防洪治涝体系。在决定最终方案之前,要进行工程质量评估,必要时可适当牺牲局部利益,以保障工程整体质量,确保防治效果最优。(4)进行效益评估。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质属性是环境工程,其作用指向抵御洪灾,保证生存环境质量。水利工程在防洪治涝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移民安置、垃圾处理等,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较大。因而,防洪治涝设计中要进行适时地环境评估,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5]。另外,规划人员应对年均效益进行估算,以便反应防洪治涝的效果。这就要求工作人员结合历史数据,对典型洪水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判断经济发展与洪灾损失之间关系,将计算结果纳入防洪治涝效益的体系中。(5)编写报告。防洪治涝设计最终要以报告形式呈现。规划人员要在报告中阐释工程建设及投资、流域自然情况、历史洪灾分析、移民安置、水文资料分析、防洪工程建设情况、社会经济情况、非工程措施等内容。规划人员要确保报告的完整性,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编写。同时,编制设计报告的基本要求就是真实性,规划人员要确保数据信息真实有效,对相关问题进行客观分析,提高报告的专业性与科学性。报告编制完成后需接受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审核,并进行质量检测,判断设计报告的可行性,审核通过方可投入使用,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指导文件,以防洪治涝设计提升水利工程的功能性。

3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的水利工程发展十分迅猛,作为关系国家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水利工程的建设意义巨大,尤其是对于洪涝灾害的控制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利工程规划人员应优化防洪治涝设计,使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并从侧面对水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实现水利工程的多层面价值,为国家经济和国民生活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常建军,陈威,糜宁等.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市排水治涝设计研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6,14(04):147-152.

第5篇:规划治理范文

1.呼和浩特市道路与交通情况

1.1城区路网情况

呼和浩特市城区由二环快速路、2条南北贯通高架路和1条东西贯通的高架路、“八横八纵”主干道组成主框架,道路总长1159.35公里,总面积2994.35万平方米。城区现有交又路口868处,其中灯控路口402处,灯控率达到46%。

1.1交通拥堵现状

呼和浩特市交通拥堵时间大多为早晚上下班高峰阶段以及上下学阶段,公交、高架路出口、市内主要路口等属于主要拥堵路段,相邻道路城市南北通勤的主要干道与学校、商业区等属于集中的城市中心区道路。目前,我市拥堵最严重的为城市核心区,第二层级为一环路以外、快速路以内交通拥堵区,由第一层级交通拥挤蔓延导致车辆短时间停留。第三层级为快速路以外平稳区,拥堵情况较少,南二环快速路以南,金桥开发区以内道路偶尔会出现拥堵情况。且部路段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有些路口没有信号灯。

1.2拥堵成因分析

首先是城区路网交通规划存在问题,东西铁路穿城而过,但立交桥下路段幅度较小,道路资源明显较少,极易形成交通瓶颈,桥头两端高峰路段较易出现拥堵节点。同时,路网级配关系比例失调,城区路网密度为3.9,远低于国家规范8-15,尤其支路路网密度更低,仅为1.4,无法有效分担主干路交通压力,很容易导致拥堵问题。在硬性道路资源缺乏下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城市功能也比较集中,一环以内中心城区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与商业中心,区域呈现典型的向心交通问题,交通流无法在短距离内疏散。二是受道路施工的影响,呼和浩特市正处于建设发展阶段,存在较多市政建设项目,线路长且施工时间长,机动车车道数量减少,降低全市交通路网的通行率,无法保证正常的交通秩序。三是公共交通运输存在问题,道路建设被破坏,公交车出现改线、停线以及重线问题,公交分担率较低,部分地区通行效率较低。四是是存在停车难问题,我市地下停车场238家,停车泊位大约30万个,部分老旧小区并未设置停车位,新建小区虽然建设地下停车场,但闲置率较高,停车供需矛盾突出[1]。五是政府各部门在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商业办公楼群建设初期没有交通管理部门介入,建成后存在的不协调问题也造成交通管理的难度提升。

2.呼和浩特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措施

2.1道路基础标准化

交通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便是基础设施标准化,这也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条件,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交通道路的设计标准,保证安全、有序、畅通,并结合本城市的实际情况,营造精细化管理条件,制定可行的运行机制。首先是建筑工程提前介入制度,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中的城市建筑,前期设计、道路网布局、车位设置情况等均直接影响着交通管理的效果和实际行车感受。为了保证后期使用者及交通出行群众的便捷性,呼和浩特城市相关部门应制定建筑工程周边道路预审、验收、停车场设置和泊位控制等管理机制,协助相关部门完成建筑工程规划选址、道路初步设计以及施工图纸审查、严格设计机动车与非机动车的出行通道,审查验收出停车场出入口设置。其次是道路工程同步制度,实现道路工程与交通设施建筑的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以及同步验收。交管部门应安排专业人员做好交通设施设计可行性的研究工作,初步设计方案,并严格审查道路工程项目,比如新建主干道进口车道设置不得少于出口,有条件的区域可以设置为“五进三出或六进四出”。同时,新建道路还应设置公交停靠站,需要左转弯的设计出口车道,且新建主次干道不得设计终点场站出入口,实现交通的精细化组织。再次是制定占道施工红线制度,全程介入施工方案、施工阶段以及施工道路恢复等,制定占道红线。占补平衡运行机制,明确占道操作细则,施工期间保持道路正常运行,并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在保证道路畅通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降低施工影响。最后是建设交通设施智能化与标准化制度,未得到交通部门审查与验收,不得开通道路,强化新建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的源头管控工作,建设智能化交通信号灯,推行交通设施标准化工作,并将交通设施标准化由城区延伸至郊区,实现全面覆盖。

2.1交通组织多样化

为了提高道路的通行率,应制定合理的交通组织,保证路口渠化的科学性,有效弥补前端规划与设计交通功能。首先,应合理解决道路堵点,集中应对路口或复杂交通流汇集的路段,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的通行率。严格遵照路权合理分配原则,综合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通行权等因素,在十字路口与重点进出口等进行车道优化,增加转向轨迹线、路口待驶区、绿化端头导流线等,并实现标准设计,通过规范化的设置保证交通的通畅运行。同时,还应将非机动车、行人的路权保障延伸至施工道路,设置左转、直行等功能区域,充分挖掘通行潜力。其次应实行交通组织优化措施,增加转向、掉头等,避免非法转向与掉头,优化通行疏散的设置。必要时还应实行交通改造项目,局部改造道路设计,解决无法通过路口渠化的道路节点,提高通行效率。最后,应及时梳理道路通行情况,全线优化交通组织,解决特定方向、特定道路以及特定时间的交通拥挤问题,替代专用通道与单行线。其中单行线应用于支小路,且配对设置,引入时段单行、区域单行以及主干道单行等方式,提高区域通行效率。当路网交通发生重大变化时,还应设置替代通道,主动挖崛吸引流量,发挥快速走廊的作用。对于快速路隧道与主干道限速较低的干道,还应提高限速值[2]。另外要发展公交优先理念,比如呼和浩特市保障公共交通路权优先,在全部单向3车道以上道路设置公交专用车道,在客流量较多的单向2车道设置公交专用道,实现静态抓拍监控300米覆盖率100%。同时,全市预计2021年底,发展BRT快速公交线路达到11条,实现,城市市民卡辖区内互联互通,实现多种缴费、地铁、出租、公共自行车以及公交等多种公共交通一卡通功能,建设便民候车室,帮助乘客实时获得公交信息。

2.2交通整治常态化

秩序与安全属于交通管理的关键因素,为了保证交通运行秩序,应实现交通整治的常态化,严抓秩序,保证畅通。首先应创新电动车治理工作,呼和浩特市电动自行车数量较多,容易引发交通安全问题。交管部门应在遵照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下,严格管理电动自行车,建立电动自行车违法现场教育点,并积极备案,严格宣讲执法,提高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水平。其次应创新工程车管理,受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建设工地增多,工程车出现违规运输,多拉快跑等问题。由此,应引入信息技术,构建“平台+行业协会+前端智能”的三统一管理模式,设置运输车辆重点监管平台,提升管理各类工程车辆的方法,实现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再次是创新违法停车记分管理,以往呼和浩特市存在严重的乱停车问题,严重影响了交通秩序,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应坚持“疏堵结合”原则,清退停车位的前端管控与路内停车泊位。最后是精准打击重点违法行为,通过大数据研判交通情况,精准开展清理整治行动,严格查处违法车辆。同时,还应利用卡口系统、图像识别等技术,全面掌握车辆的行驶轨迹,实现重点区域监控,做到疏而不漏。比如,整治期间执勤民警应在遵循说服教育原则的基础上,清理违法占用停车位的自行车、锥桶、纸箱、垃圾桶等,有力地打击私自占用停车位行为。为了保证大货车、渣土车良好运输,在每天晚20时只次日6时辖区范围内设置临时堵卡点,最大限度地预防货车违法交通行为的发生。在强化治理电动车前,每天早晚高峰在管辖区各主要道路处设置查缉点,严肃查处违反交通信号或占用机动车道形式的电动车,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除此之外,还加大了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巡逻管控力度,打击占道经营摊贩,严格查处超员、逆向行驶、占道乱停等行为,保证学生出行安全。

2.3警务模式现代化

呼和浩特市交管部门应深入引入公安大数据战略,实现城市道路的科学管理,建设现代化的警务运行机制,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的精细化与智能化管理。首先,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交通管理现代化变革,在道路旁边设置信号灯与视频监控设备,覆盖至主城区,通过拥堵指数、在途交通量等指标判断交通情况,为科学指挥提供量化依据。同时,根据最优算法形成交通拥堵解决策略,利用先进的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搭建交通路网,生成算法模型,经过牌照识别与轨迹叠加等措施,把握周期特点,掌握高峰通勤的规律,生成可行的疏堵方案,保证高峰时段全路网的顺畅运行。除此之外,还应改造球机监控,将视频数据集成上传,实现全天候自动巡检,第一时间发现堵点,及时推送至执勤民警,最大程度的减少路面的梗阻问题。其次,应转型升级警务机制,提高警情的处置效率,引入固定执勤岗、路长、岗长制度,设置多组机动车巡逻队,由情报指挥中心实现精准调度,就近处理交通事故问题。同时,还应利用城市交通大脑预警系统,实现警力定位,重点查处,针对性整治,创新升级秩序监管机制,深入挖掘交通违法的特点,实行靶向治理。最后应强化时间资源管理,合理配时调控交通信号灯,引入人工配时经验,增加AI信号灯,通过试点运用进行推广[3]。

3.结束语

呼和浩特市交通精细化管理发展大致经历起步、发展以及升级等三个阶段,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道路资源的精耕细作,形成交通管理体系,以期通过交通精细化工管理为城市经济更好发展、居民出行更加安全畅通服务。

引用出处

[1]谢辉,赵霞,刘晶晶.关于新时期城市轨道交通设计管理的思考与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12):117-120.

[2]张扬.人工智能赋能城市交通精细化管理的思考[J].交通与港航,2020(10):46-5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