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护理管理知识范文

护理管理知识全文(5篇)

护理管理知识

第1篇:护理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护理成本;成本管理;认知

成本管理是医院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加强成本管理已经被提上日程[1]。在医院的运营中,护理功能的各项活动经费约占医院总预算的1/3[2],护理成本是医院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探索降低护理成本的有效途径,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国外研究显示,护士作为医院成本管理的参与者以及作为团队管理者之一承担着合理使用耗材和医疗设备的责任,是十分重要的成本管理人员之一[3]。而患者自入院到出院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护士的护理,所有医疗费用几乎都有护理人员经手[4],因此护理管理人员应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人人参与成本管理,使每位护理人员在参与护理成本管理的过程中了解和总结如何利用最低的成本消耗,给患者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5]。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就护士护理成本管理的认知现状进行综述。

1护理成本与成本管理的概念

1.1护理成本

(nursingcost)护理成本是医疗服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成本理论为研究基础,主要指护理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护理资源,即医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所消耗的全部费用或是指在给患者提供诊疗、监护、防治、基础护理技术及服务过程中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消耗[6]。其中物化劳动是指物质资料的消耗;活劳动是指护士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消耗。

1.2成本管理

(costmanagement)成本管理是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社会财富为目标而进行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6]。目前按护理成本特性建立护理成本管理项目包括护理设备管理、护理耗材管理、护理费用管理、护理人力成本管理、教学研究管理、综合成本分析(包括护理成本的预算、护理成本与实际成本的比较、与去年同期成本的比较、年终护理成本分析及处理)。成本管理就是通过进行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对成本监督和管理[6]。

2护士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现状

成本管理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8]。在新形势下,开展成本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工作,同时做好成本管理和每个人员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9]。因此了解护士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现状尤为重要。

2.1国外护士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现状

Hernu等[10]研究显示,ICU护理人员对护理成本的意识差,需要加强成本培训和提高护理成本意识。deOliveira等[3]研究显示,护士缺乏护理成本管理知识,需要加强护士成本管理的培训,并建议未来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开设护理成本管理相关知识。Lim等[11]对临床护士的护理成本知识及成本态度对成本管理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出成本管理行为与成本知识和成本态度呈正相关,积极的成本态度可以激发有效的成本管理;同时,其研究显示,护士对护理成本知识欠缺,部分护士认为护理成本管理与自己无关[12]。因此护士护理成本管理知识有待提高,建议管理者重视护士护理成本管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希望将来院校能够开设护理经济学或护理成本管理相关课程。

2.2国内护士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现状

林顺英等[13]研究显示,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对护理成本认知状况明显优于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研究中有54.76%的护理人员认为控制护理成本很有必要,45.24%护理人员认为控制护理成本没有必要,说明大部分护理人员已认识到护理成本控制的重要,需要管理者定期开展科室护理成本控制反馈和分析,增强其他护理人员的成本控制意识,以达到节约成本的效果。姚引娣等[14]对湖北省6个城市10所三甲医院463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士长护理成本认知水平一般,护士长护理成本知识获取不足,对于护理成本获取来源较少。面对护理学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经济问题,护理管理者护理成本知识的缺乏,将使其不能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成本管理方法。陈晓琳等[15]对山东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78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护士长护理成本核算认知水平一般,这与姚引娣等[14]的调查结果一致,说明护士长护理成本知识水平不能满足临床护理成本管理的需要,有待提高。韩彬等[16]调查显示,大多数护士长对护理经济学知识了解甚少,对护理人力成本核算以及护理医保等经济活动,还停留在靠经验进行工作的阶段,护理管理人员对护理经济学认知不够全面,对于护理经济学知识的培训需求较为急迫。齐晓燕等[17]对乌鲁木齐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8个科室的462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显示,79.2%的护理人员从未接触过护理经济管理等培训,对护理成本核算知识一无所知,因此应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调查也显示,临床护理人员对护理成本核算的可操作性较关注,对护理成本核算方法和范围等知识需求迫切。由此可知国内护士对护理成本管理知识需求迫切,护士护理成本管理认知情况一般,建议医院或科室定期开展护理成本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或教育,积极鼓励护士参加护理成本知识学习、相关讲座等活动,增强护士对护理成本管理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医院护理成本管理的有效开展。

3护士护理成本认知的影响因素

3.1国外护士护理成本认知的影响因素

国外研究显示,护士对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缺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护士的最高学历、职务及是否接受成本控制教育。Robinson等[18]研究表明接受过护理成本控制的护士,成本效益及成本控制的态度积极,护士学历越高,成本效益态度越积极。Lim等[11,12]调查显示成本管理认知、成本管理态度和成本管理行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护士护理成本管理态度越积极,对护理成本管理知识掌握越好。deOliveira等[3]研究显示不同学历和职务对成本管理的认知情况不同,学历越高、职务越高对护理成本管理认知掌握越好。

3.2国内护士护理成本认知的影响因素

目前国内医院临床护士缺乏对护理成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护理成本的认知不足,其主要影响因素有护士的学历、从事护理工作的年限、是否参加与护理成本知识相关培训及护士的职称等[14,15]。护士的学历越高,了解护理成本相关知识越广,特别是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护士,自主学习意识强,能主动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因此对护理成本认知水平也高;从事护理工作的年限越长,护士的经验越丰富,参加的相关信息和接触的专业人群广,护士的护理成本认知水平越高[14,15]。同样护士的职称越高,护士学科压力越大,那么护士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的意识增强,参加相关培训或会议的机会增加,护士对护理成本的知识掌握越多,护士的护理成本认知水平越高。

4护士护理成本认知测评工具

4.1国外护理成本认知测评工具

国外对护士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的调查,一般是采用质性研究和文献回顾的方法自制问卷,但尚未查找到被普遍公认的问卷或被公开发表的量表。Lim等[11]在对150名临床护士对护理成本管理认知和态度对成本行为影响的调查中,采用Lutz针对酒店管理自制的成本管理认知、态度和成本管理行为问卷,其中成本管理认知包括成本管理信念认知和成本管理知识认知共12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646;成本管理态度包括成本认知态度、感情态度和行为测定态度共14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802;成本管理行为采用的是概念行为测量共13个条目,Cronbach'sα系数为0.858,但此问卷主要是针对酒店成本管理制定的,不是专门针对护理人员制定,具有研究对象的差异,且酒店成本管理和护理成本管理是存在着差异性。Robinson等[18]和deOliveira等[3]研究都是通过结构式访谈对护士护理成本管理认知进行调查。因此,国外对于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的调查尚无系统的测评工具,急需研制一套科学系统完善的适合护理人员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的调查工具。

4.2国内护理成本认知测评工具

目前我国对护士护理成本认知的研究较少,测评工具参差不齐。姚引娣等[14]在护士长护理成本认知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中自行设计“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护理成本认知调查问卷”,问卷包括护士长护理成本知识32项、护士长护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9项、护理成本管理意识和行为9项,共50项,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34,因子分析该问卷的因素负荷取值在0.5或以上,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陈晓琳等[15]在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长对科室成本核算认知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中自行设计“护士长对科室成本核算认知调查量表”,科室成本核算调查表包括科室成本核算相关知识15个条目、科室护理成本管理态度3个条目、科室护理成本管理的意识和行为13个条目共31个条目,并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8,内容效度指数为0.91,但此问卷的态度条目有限,不能完全测评出护士长科室成本管理的真实态度。齐晓燕等[17]在乌鲁木齐某医院临床护士护理成本核算知信行现状调查研究中自行设计了“临床护士护理成本核算知信行问卷”,问卷包括护理成本知识维度10个条目、态度维度8个条目、行为维度13个条目共31个条目,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850,结构效度指数为0.731,没有对信度进行介绍。因此目前我国尚缺少一套较为系统、完善、客观、统一的护士护理成本及护理成本管理认知的测评工具。

5分析护理成本管理现存问题

我国护理成本管理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护理成本管理发展还不完善,护理成本管理还存在以下问题:①护理成本内容界定不确定、不统一、不规范,影响成本核算的可比性[19];②医院护理管理者对护理成本认识不足,护理人员是医院职员最主要的成员,提高护理成本,做好成本管理,仅仅靠护理管理者的力量是不够的;③护理成本核算体系和护理成本管理体系尚不完善[20],缺乏专门的成本核算人员和系统的计算机核算软件及护理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支持[21];④护理人员成本管理意识不强,有待提高[2,5,22,23];⑤护理成本管理制度不健全[24],因而护理成本管理现存的这些问题也制约着护理人员对护理成本管理相关信息的获取。

6小结

第2篇:护理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质量管理;急诊;重症监护;满意度;护理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是危重病人集中救治的场所,其特点主要为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重、工作内容烦琐,医护人员常需要24h待命,随机为危重症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管理是病人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等功能恢复的良好保障[1⁃2]。但就目前而言,医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管理不规范、护理质量较差、病人满意度不高等情况,影响正常急救工作的有序开展。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主要是指通过为护士赋予权力以及构建护理质量控制组织管理架构,为护士创造一个平等与合作的工作环境,从而引导一线护士积极参与护理决策和管理过程[3],其能有效提高护理整体服务质量及安全性,有利于提升病人护理满意度。为了进一步提升护理水平,我院急诊科监护室在三维质量管理架构(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的基础上引入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监护室现有床位14张,年均收治危重症病人1100例,室内配备有呼吸机、除颤仪、血滤机、快速血糖仪、心电监测仪以及心脏起搏器、心外按压机等。监护室共护士64名(含护士长1名),均为女性;年龄24~46(32.15±3.24)岁;专科42名,本科22名;护士15名,护师31名,主管护师18名。1.2干预方法于2018年11月—2019年11月采用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对我科进行管理。

1.2.1建立组织管理架构,明确人员职责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并结合急诊科监护室实际工作情况,建立急诊科监护室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架构,由护士长总负责,下设6个小组,选派工作中认真负责、有较高临床经验的高年资护士担任组长,护士自愿报名入组,经护士长统筹微调后每组2名或3名组员,护士定期轮转,研究期间所有护士全部参与。①病室管理组:主要负责病房环境、物品摆放和药品管理,同时负责护士仪表和行为规范的管理。制定相应管理规范和标准,如高危药品管理、无菌物品和一次性耗材管理等,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督导;实施过程管理,针对临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反馈、改进等;保证监护室环境整洁、物品和药品安全以及病房有序运行;实施人文护理。②急危重症病人管理组:主要负责保障危重症病人护理质量与安全,提高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结合行业标准和医院及科室要求制定急危重症病人护理标准,包括基础护理、管路管理、病情观察、风险管理、急救流程梳理、病人转运等涉及病人治疗和护理的方面;定期组织护理质量查房,分析病人护理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护理问题制定护理措施,实施循证护理,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③仪器设备组:主要负责各种仪器、设备(包括监护仪、除颤仪、呼吸机、复苏机、血滤机等)的使用方法培训、维护、消毒、检查等工作,保障其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保证所有护士熟练掌握各种仪器、设备使用和故障排除方法。④医院感染监测督查组:监护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域,控制医院感染是监护室的重点工作之一。本组组长由后备护士长担任,小组主要负责制定感染控制标准和培训,考核医生、护士、护理员、病人与家属的感染控制知识;监测病室内耐药菌,督导防护措施实施情况;每月按医院感染控制处要求进行病房自查,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在科会或者晨交班时进行总结、分析、培训,减少或避免耐药菌及医院感染发生。⑤护理文书管理组:负责护理文件书写标准的制定与护士培训,并每周进行督导,保证护理文件书写的规范性、科学性。⑥教学与科研组:主要由高学历护士参与,负责科室不同层级护士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提升急诊监护的学科水平;根据护理部、急诊科监护室要求以及急救学科发展重点,制定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考核;每月安排1次主题学习,每周进行相关内容小讲课,内容包括常见急危重症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护理人文知识和新指南与规范解读等;每月进行1次专业知识考核,每周进行临床教学查房,定期进行反馈和总结,持续提升护士综合能力。

1.2.2进行质量控制首先,由护士长对各小组组长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护理质量概述、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概念及重要性、各小组工作职责与内容、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等。其次,由各小组组长组织成员学习并进行工作分配。学习形式包括多媒体、发放文件资料、微信视频、督导演示等。最后,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使每名护士均能掌握所在小组的工作技能、专业知识以及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方法等,保障质量管理的均质性。

1.2.3实施全员参与的护理质量管理1.2.3.1检查每个管理小组除对其负责内容进行培训外,重点对其管理项目进行督导和质量控制检查,所有检查内容每月全覆盖1次,并根据质量控制结果做好相应记录,填写《科室质量反馈单》,包括主要问题、原因分析、改进建议与具体措施等。护士长作为质量管理总负责人,每月对各小组的工作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抽查和评价,填写急诊科监护室质量控制表。各小组间可以互相督导质量控制执行情况,从而形成全员参与的网格化护理质量管控体系。1.2.3.2反馈护士长和各质量管理小组组长及时对质量督导检查情况进行反馈,将个性问题及时反馈至当事人,将共性问题在每周晨会时反馈,同时通过微信平台群公告告知所有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对于严重的问题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通知护士长和所有护士。护士长针对小组管理中薄弱环节,及时对各小组工作进行指导;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小组或个人及时做好沟通交流,以更好地提升小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1.2.3.3持续质量改进每季度护士长组织进行护理质量总结会,全员参与,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进行原因分析,采用“80/20”法则对主要问题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听取组长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需要护士长协助解决的问题;进行护理工作经验分享、知识交流,使理论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不断提升;对护理部新下发的规范进行解读,公布下季度工作计划和重点。

1.3评价方法

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作为研究时段,于研究前及研究结束后进行调查。①护士质量管理能力:采用护士自我评价法进行评价,主要包括质量管理相关知识、参与质量管理的能力、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主人翁意识4个条目,采用1~5分评分制,得分越高表示质量管理能力越高。②护理质量:护理部每月对急诊科监护室进行三级护理质量考核,主要包括护理管理、查对制度落实、用药安全、消毒隔离、危重病人管理、仪器设施管理6项内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质量越高。调取干预开始前1个月及干预结束当月数据进行比较。③病人满意度:护理部每月对急诊科监护室进行病人满意度调查,主要包括护士服务态度、治疗时的核对、护士的告知、操作技能、保护隐私、护理标识等10个条目,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调取干预开始前1个月及干预结束当月数据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护士质量管理能力比较(见表1)

2.2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前后急诊科监护室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比较(见表2)

3讨论

质量、安全、效率是人们对优质医疗的基本要求,这使越来越多的医院开始强调整体医疗质量,并将其视为推动医院整体发展的重要举措[2]。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病人生命安全与健康,影响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医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强度大、风险高的急诊科,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尤为重要。本研究显示:在急诊科监护室实施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士管理能力及科室护理质量、病人满意度,与马娟等[4⁃5]研究结果一致。

3.1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对护士能力的影响

本研究积极引入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对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进行改进,干预期间通过教育、培训动员全体护士自愿参与质量管理,对科室护理质量进行全程、全面、全方位管理,期间医护人员职业技能水平得以提高,管理经验不断丰富,护理能力提升效果明显。

3.2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以急危重病人为主,病人病情严重、住院时间较长,护理管理质量将对病人生存质量及预后产生直接影响[6⁃8]。将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应用于急诊科监护室,有利于急诊科监护室建立起一个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效果的良性循环模式,将质量控制重点放在质量提升和服务体系完善中,通过制定标准、规范管理、检查、反馈、改进、落实等可以使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得到螺旋式提升[9]。同时,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还可以充分发挥护士的自身优势和主观能动性,使其在各小组中承担起各自的责任,使其质量管理意识得以提升,进而使各项工作逐渐趋于专业化、均质化。在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要求下,所有参与质量管理的人员要保证自己的工作按时、按质、科学、规范地落实,也促使参与者不断学习管理知识和使用各种管理工具,无形中提升了护士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10]。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的切实可行的手段,护理质量控制在护理管理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11⁃13]。

3.3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对病人满意度的影响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病人病情较重,护理中需格外注意护理安全性,责任护士需要对重症病人生命体征、血压、呼吸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关注病人意识状态和行为[14⁃15]。本研究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后,抢救仪器落实到位,时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消毒隔离措施到位,减少了危重病人感染危险性,护理质量整体得到提升,保证了病人安全,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病人满意度随之得到提升。

4小结

在急诊科监护室管理中实施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可以加强护士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提高护士管理能力,有效提升科室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但其效果易受参与人员自我监管意识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在完善的人员管理体系基础之上予以实施,可结合国内外先进护理管理模式和经验,逐步实现自主化护理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从而使全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居俏艳,陈子红,赵绿梅,等.责任制清单管理模式在急诊科重症监护室终末处置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8,25(14):75-76.

[2]徐秀萍,吴辉,徐琼娜,等.全面流程管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3):112-114.

[3]李宝妤,田凤华.全员参与质控管理的护理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2):129-131.

[4]马娟,赵俊伯,卢敏英.全员参与质控模式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0):161-164.

[5]许海荣,陈超,王晓慧,等.全员参与胆道外科病房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8,25(10):157-159.

[6]田瑞萍.护理标识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49):92.

[7]王科华.信息化护理病历在急诊监护室患者管理安全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9,28(21):136.

[8]王庆玲.信息化护理病历在急诊监护室患者管理安全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8,19(3):19-21.

[9]刘娜,邓俊,杨宏艳,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在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成效[J].护理管理杂志,2018,18(11):816-819.

[10]张明荣,陈彩云,谭丽.全员参与全程护理质量控制的实践[J].护理学杂志,2011,26(14):19-20.

[11]胡玉兰,秦玉荣.质控自查小组在ICU护理质控管理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2):14-16.

[12]徐钧,叶如,徐秋胜,等.智能化导管管理系统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1):147-150.

[13]潘文彦,虞正红,吴溢涛,等.ICU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及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9,19(9):683-686.

[14]唐莉.观察利用护理标识提高急诊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的实际价值[J].饮食保健,2018,5(8):147-148.

第3篇:护理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态度

儿科疼痛管理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疼痛管理已被宣布为人权,并成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1]。除了不愉快的感觉[2],未被治疗的疼痛会给患儿带来许多生理和行为的负面影响,如心率增加、呼吸问题、手掌出汗,引起高血糖和炎症反应增加,导致持续疼痛、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情感紊乱等[3],延长恢复时间。儿童疼痛相关报道显示,疾病患儿仍存在中度至重度疼痛[4]。国外疼痛管理中主导地位由疼痛专科护士承担,我国疼痛专科护理领域尚处于探索阶段,其中儿童疼痛管理知识的匮乏对儿科临床护理带来了考验,儿科疼痛管理的临床护理实践效果仍不理想[5],儿童疼痛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儿科护士不仅是患儿疼痛状态的评估者和大部分止痛措施的具体实施者,又是医师的协作者、患儿和家属疼痛知识的宣教者,其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不仅影响着患儿的生活质量,还影响着患儿的身心健康。本文调查临床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知识和态度,旨在提高儿科护士疼痛管理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17年4月至5月对西安市儿童医院961名临床护士进行疼痛管理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临床一线护士;②工作满1年。排除标准:①非临床护理实践的护士;②实习见习护士;③外院进修护士。纳入护士均自愿参加本研究。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①一般调查资料及疼痛管理现状调查问卷:在参考相关研究[6-8]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最高学历、护龄、职称、科室、是否通过疼痛知识培训、是否借助工具评估患儿疼痛、是否常规评估患儿疼痛、是否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过疼痛相关的健康教育、是否有护士长管理经验,问卷内容经过10名儿科护理专家评价结果为:内容全面,内容效度为0.9~1.0。②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量表(pediatricnurses'knowl-edgeandattitudessurveyregardingpain,PNKAS):该表由美国疼痛管理专科护士Renee设计,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7,Rieman等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8]。英文原始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72,重测信度r为0.67,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和应用可行性。国内学者柳韦华等[9]将其翻译成中文。中文版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量表共有41项条目,分为4个维度、三种题型,4个维度包含药物镇痛18项、疼痛基本知识10项、疼痛评估8项、镇痛措施5项。题型分布上,是非题1~24项,单选题25~37项,案例分析题38~41项。计分规制:各条目答对计1分,答错或不答计0分,合计41分,分值越高表明对患儿疼痛管理的认知情况越好。汇总问卷答题正确率及各条目回答正确人数占比。

1.2.2资料收集。首先征得护理部同意,由研究者介绍研究目的和意义,获得相关科室工作人员的同意和支持后,在统一指导下,现场发放问卷,要求接受调查的临床护士在20~30min独立完成,匿名填写,现场收回。调查组成员对所有回收的问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阅评,双人录入问卷结果并核对。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75份,收回961份,问卷回收率98.6%。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应用n/%描述,并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及疼痛管理现状调查结果

本研究调查的961名儿科临床护士均来自西安市儿童医院,从事护理工作时间(6.3±4.8)年,小于10年的占85.0%,本科及以上护士占73.2%,初级职称及以下护士占68.9%,有护士长管理经验者占6.7%;常规评估患儿疼痛者占28.4%,有疼痛知识培训经历者占22.4%,借助疼痛评估工具者占27.5%。见表1。

2.2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评估情况

2.2.1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答对率情况。调查量表41项条目中正确个数范围为7~28个,答对平均个数为(15.9±3.2)个,正确率为17.1%~68.3%,答题平均正确率为(38.8±7.8)%。各条目答对人数比率为0.0%~81.3%。其中,总正确率在60%以上者15名,仅占1.6%。

2.2.2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问卷答对人数比率最高与最低的5个条目。量表中总正确率排名前5项(正确回答该条目的人数比率>50%)、总正确率排名后5项(正确回答该条目的人数比率<10%)见表2。

2.3研究对象疼痛管理工具使用情况

本研究使用疼痛评估工具的护士共264名,占27.5%。对儿科护士使用疼痛评估量表的情况进行调查,要求研究对象对临床常用的3种疼痛评估工具按照使用频率从高到低排列。结果最常用的疼痛评估量表为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占65.4%,其次为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再次为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目前国内缺乏统一的疼痛专科护理教材,因此疼痛评估、记录等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

2.4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以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得分为因变量,护士的一般资料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情况见表3。回归方程的进入水平为α入=0.05,剔除水平为α出=0.10。纳入回归方程的变量有科室、是否有护士长管理经验、是否通过疼痛知识培训,表明该三项指标影响疼痛管理知识与态度(P<0.05,表4),解释了29.7%的变异。

3讨论

3.1调查中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水平总体偏低

本调查结果显示,儿科临床护士疼痛调查问卷平均正确个数(15.9±3.2)个,平均正确率为(38.8±7.8)%,总正确率在60%以上者15名,仅占1.6%。其中41项条目中仅有5条的正确率在50%以上,表明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较低,这与王婷等[10]对华中地区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总正确率在60%以上者占7.3%的研究一致。张文燕等[11]研究显示江苏省三级儿童医院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的调查仅9条项目总正确率超过60%,以上均提示儿科护士对疼痛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总体偏低,亟需引起重视。此外,正确率后5项条目中有3条为临床给药,2条为疼痛评估,说明儿科护士对阿片类药物知识掌握不足,临床实践能力较低。我国临床医疗工作一直是由医生开医嘱,护士负责执行,因此镇痛药物的使用与否医生起着主要作用。一方面,提示儿科护士缺乏对阿片类药物的了解,同时也提示儿科护士没有充分认识到在疼痛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此外,护理人力资源不足和指导性资源的缺乏也是儿科护士疼痛管理面临的现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疼痛管理过程中护士应为疼痛的处理起主导作用,特别是疼痛专科护士在疼痛处理上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12]。临床工作中,若出现患儿镇痛用药医嘱不足,护士多只能通过非药物干预有限地缓解患儿疼痛。另外,国家药监局对阿片类毒麻危险药品的储藏和使用都有特殊的规定,这也降低了护士处理疼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常规评估患儿疼痛者比例偏低,疼痛评估工具单一

本研究结果发现,儿科护士在临床工作中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常规评估患儿疼痛者共264名,占27.5%。疼痛评估工具使用频率最高的为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占65.4%。提示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在儿科护士疼痛评估中的应用较广,原因为面部表情评估较直观简单,容易使用。与王英杰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受到缺乏获得汉化版儿童疼痛评估工具途径的限制,尽管WongBaker面部表情评分法在儿科护士疼痛评估中应用较广,但评估工具相对单一,缺乏了解其他评估工具,不利于对患儿疼痛的评估,同时会给儿童疼痛治疗带来误导[14]。目前国内缺少统一的疼痛专科护理教材,因此评估、记录疼痛等很难形成一致的标准。只有综合性多参数评估才能多方面反映患儿的疼痛感受。

3.3影响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因素众多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科室、是否有护士长管理经验、是否通过疼痛知识培训为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29.7%的变异量。究其原因,一是重症监护室患儿比其他普通科室的患儿承受了更多的疼痛。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儿科护士成为重症监护无陪护单元患儿的代言人,更能感受患儿的疼痛问题。重症监护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二是护士长作为护理工作日常管理者,接触到关于疼痛管理知识的相关资源与培训较多,其疼痛管理水平也提升较快;三是患儿疼痛管理越来越被科室管理者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儿科护士的疼痛管理。

3.4亟待制定系统、规范的疼痛管理培训计划

研究结果显示,本组儿科临床护士的疼痛管理水平与科室、是否有护士长管理经验、是否通过疼痛知识培训等相关。因此,制定疼痛管理培训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岗位和不同层级的护士、考虑到不同疾病的专科特殊性,从而制定合理、系统、规范和有针对性的疼痛管理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5]刘芳,郑显兰,沈巧,等.中国三级甲等医院儿科护士疼痛管理循证实践横断面调查[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6,11(5):346-351.

[9]柳韦华,张元菊.儿科护士疼痛知识与态度调查量表[J].国际护理学杂,2010,29(5):798-799.

[10]王婷,花芸,涂红星,等.华中地区儿科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6):681-685.

[11]张文燕,杨巾夏,王新,等.江苏省三级儿童医院护士疼痛管理知识及态度现状调查[J].全科护理,2018,16(27):3438-3440.

[12]赵继军,宋莉娟.国外疼痛专科护士的培养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2-883.

[13]王英杰,孙静,李菀,等.113名儿科护士的患儿疼痛管理认知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67-169.

第4篇:护理管理知识范文

关键词:护理简报;科室管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ICU的护理质量是医院护理管理重点之一。而护理工作的核心是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是医院管理永恒的主题[1]。护理质量控制是护理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建立护理质量可追溯机制是医院管理评审标准之一,也是科室管理重要方法[2]。结合护理工作的特点,可采取流动红旗评比竞赛、质量大检查、质量讲评、质量简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加强基础、监控环节、评价终末、强化立体质量4个途径为重点,不断增强护理质疑的内涵建设[3-4]。本科室自2015年7月开始,制作科室护理简报,每月展现科室资料收集、护理工作量统计、护理质控问题统计等,汇总资料明确、醒目,使护理质控问题突出化、明确化,提高科室护理质量的管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本科室组织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按照三甲评审护理质量评审标准,结合科室特点,制定每日护理质控内容,每日质控科室护理工作并记录,对出现问题多的护理工作,进行原因分析和整改措施。制定质量考核内容,组织护士长成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分别开展质量控制活动。同时记录当月护理部组织的考试、查房情况;护理部接待的科室护理投诉情况;医院规定的护理重点工作完成的具体情况;各护理单元上报给护理部的表扬信、锦旗、好人好事及拒收红包等情况;ICU开展护理新技术、新知识的介绍推广情况;各护理单元人均休息天数,以及下个月护理部重点工作安排等。

1.2方法

科室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质控手卫生、灭菌物品、消毒剂、医疗废物、职业暴露,记录分析并汇总结果。科室质控小组每天上午对科室护理工作进行质控,月底进行质控内容整理,召开科室护理质控会,对质控内容进行汇总,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整理编辑完成科室护理工作简报,打印成文,送科主任和分管科护士长审阅,并放置科室阅览架上,让科室人员查阅。在每月的科室业务学习中,对问题较多的科室业务内容进行学习。对护理质量问题较多的人员进行通报,并在下1个月中对其追踪检查。在召开例会的次日,科室护士长会就护理简报的相关内容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学习,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相关临床护理工作出现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改进,并将检查最后评分列入考核评分中。

1.3观察指标

比较分析实施护理简报前后病区环境卫生得分、基础护理质量得分、管道标识得分、护理文书书写得分、护理实践操作得分、气道护理操作得分、消毒隔离进行打分,各项考核标准注重可操作性,每小组评分的满分为100分,同时分析实施护理简报前后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差错发生率,在护理工作简报中记录并汇总考核结果,其中满意度标准为,满分:100分,满意:80~100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0~59分。总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c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简报实施前后科室护理质量得分比较

实施护理简报后,病区环境卫生得分、基础护理质量得分、管道标识得分、护理文书书写得分、护理实践操作得分、气道护理操作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护理简报实施后对护理满意度及病区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

与实施前比较,实施护理简报后的72例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施后病区护理差错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护理质量简报实现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简报统计了科室每月护理问题的突出点,其中包含护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提供了下个月科室护理质控工作重点[5]。对于存在较多的护理问题,进行科室业务学习,提高护士知识掌握度,学习过程中,重现问题,加强护士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6-7]。促进护士修正行为,并持续质量改进。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护理简报后,病区环境卫生得分、基础护理质量得分、管道标识得分、护理文书书写得分、护理实践操作得分、气道护理操作得分、消毒隔离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实施护理简报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过学习护理工作简报,本科室护理工作人员能及时了解医院动态及医院护理工作的安排计划,并能根据计划和安排有的放矢的完成护理工作,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并且由于每月对专业及其他护理内容进行考核,使护理人员能够很快提高专业技能,实现护理质量工作的持续改进。

3.2护理质量简报实现了科室数字化管理简报统计科室

各种工作量,如ICU患者日志、患者转归、难免压疮和压疮数、不良事件登记及讨论、CRRT、血液灌流和血浆置换数等,并使用管理图进行整理,使数据清晰明了[8-9]。电子版的存档方便科室资料的存档及查阅,能保证医护人员在工作之余能方便快捷查找相关资料,有利于知识水平及业务能力的提高。

3.3护理质量简报为护理管理者提供清晰的管理思路

简报里反映当月护理质控、风险呈报及突出问题分析等内容。为护士长质量管理提供依据,使护士长理清了管理思路,增加其危机意识及竞争感[10-11],提高管理潜能,利于管理目标的实现,提高了管理效率,明确了科室护理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打牢了基础[12-13]。

3.4护理简报质量显著减少护理差错发生率并提高满意度

第5篇:护理管理知识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1986—2019年于我院手术室参加工作的3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18名、护士12名,中专学历5名、大专学历15名、本科学历18名。

1.2方法

手术室于2019年1月之前依据我院常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于2019年1月之后严格施行护士能级管理,即通过对护士能级管理的评定、职责、分级等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能级划分,并根据能级划分结果进行不同的分工,具体内容如下:(1)护理人员分级。依据手术室现有护理人员各自参加工作时间、工作能力、学历、职称等对护理人员综合能力进行系统评估,依次分为1、2、3级护士。1级主要为助理护士或初级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年限不足5年;2级由护师组成,参与手术室护理工作年限不低于6年、不高于15年;3级主要由主管护师组成,参加工作年限超过15年,有丰富的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2)工作能级分级。手术室护理工作能级分为1、2、3级。1级指能初步配合手术医师工作,对基础的手术器械处理得当,并能配合2级护理人员对病区进行巡视,属于手术器械护理人员。2级指可以完成手术室巡回工作,可配合完成腔镜、肾移植等大型手术,并协助3级护理人员完成特定器械及仪器的处理工作。3级指能配合复杂高难度手术,并兼管带教、业务学习、护理培训等任务。在手术室护理中,根据每个护理人员的能级分配手术室护理工作任务,每个护理人员具体负责一项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年限短的护理人员主要负责难度较低的基础护理工作,具有3年以上护理工作经验的护理人员可负责精密仪器管理、药品管理、器械管理等护理工作。(3)手术室器械管理。成立手术室器械管理小组,小组组长由3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管理无菌物品、手术敷料、手术器械等以及对特殊手术的外借、使用等,每隔3个月进行1次轮换管理;副组长由2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手术室器械的打包、保养以及灭菌器的记录工作等,每2个月进行1次轮换管理;第2副组长由1级护士担任,主要负责耗材消毒、打包等监管工作,每个月轮岗1次。(4)手术室的整体管理。整体管理由1、2、3级护士共同负责,3级护士对1、2级护士进行业务指导,2级护士负责手术室的巡回管理,并负责1级护士的业务指导,1级护士负责洗手护士的管理监督,每项管理工作均要求每3个月进行1次岗位轮换。若管理过程中出现错误,应根据错误造成的严重程度进行惩罚,惩罚方式可选择扣奖金、扣绩效等形式,同时对于管理工作突出的护理人员也可作为年底评先进的标准之一。

1.3观察指标

采用自拟问卷方式对护士能级管理实施前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进行评分,满分均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士能级管理实施效果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士能级管理实施前和实施后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分别为(78.71±1.42)、(97.32±1.49)分,患者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0.47±1.58)、(96.79±2.18分,护士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2.03±1.28)、(96.31±1.83)分,医师满意度评分分别为(81.32±1.25)、(95.21±1.59)分。护士能级管理实施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手术室的工作量较大,且风险性较高,手术室管理质量与手术室护理质量、手术质量密切相关。随着医院管理理念与内容的不断提高,如何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成为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护士能级管理主要是根据护士的能力大小合理安排患者的护理工作,可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及科学性。有研究表明,护士能级管理注重护理人员的成长规律,强调护理工作的自主性,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对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果显示,护士能级管理实施后的护理服务质量、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师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明,护士能级管理可使护理人员更好地完成自身护理工作,也更能适应患者及临床医师的要求。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护士能级管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并能有效提高患者、护士、医师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