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网站网络教育范文

网站网络教育全文(5篇)

网站网络教育

第1篇:网站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干部网络教育;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河南濮阳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执政干部队伍,并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适应我国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远程教育技术,大力发展网络化、大规模、广覆盖、低成本干部培训工作,破除制约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质量和效益,是落实中央部署的必然要求。干部网络教育作为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之一,也受到河南省濮阳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并在全市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干部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濮阳市可供干部自主选择的培训机构、培训师资都比较少。除市委党校外,只有濮阳职业技术学院1家,况且它也几乎没有承担过干部培训任务。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干部8.9万,其中科级以下干部超过8.7万,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2011-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通知(中办发〔2010〕18号)、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贯彻<2010-2020年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纲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印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的通知、河南省《2013年-2017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等系列文件精神中提出的“科级以下干部每年累计脱产培训不少于12天或不少于100学时”的要求,全市8万多名科级以下干部仅靠举办培训班来完成培训任务,5年轮训一遍的目标,无论从经费保障、还是时间安排上都难以完成。从濮阳市实际条件和培训状况基础出发,以满足全市8万余名干部全部得到培训和提高的需求为目的,市委组织部协同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培训中心大量调查和实地考察,于2010年底成立了濮阳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成为了全省首家组织系统的网络学院,并且成为开展网上干部自主选学的地市。自网络学院投入使用以来,受到广大学员一致好评,尤其是基层干部,平时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较少,可供学习的材料和素材比较匮乏。网上干部自主选学的开展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解决全市大多数干部因为不能进入党校、培训中心学习而不能接触到优秀培训资源的问题。

二、干部网络教育现存的问题

随着干部学员的不断增加,干部自主性的提高和用户体验感需求的增强,对目前的网络教育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学院的一些问题也慢慢浮现。

1.业务化培训没有完全实现。目前的培训内容仍然是以政治、经济、社会和党的建设为主,能很好地完成干部教育培训的纲领性要求,但网络学院的价值远远不止如此,它可以帮助缓解各系统专题班的难题,可以大幅度、有针对性地培训各个系统干部。网络学院虽然目前已经开设了包含全市各大行业的专业类别,但基本是徒有框架,即使有内容的也并未投入使用,网络学院在业务培训方面的专业化培训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发挥。

2.交互模式待改进。基本是以“人—机”交互为主,即使已经设置了互动交流模块和论坛这些环节,也仍然是“人—机—人”的交互模式,交流的及时性和速效性欠缺,“人—人”交互模式明显弱化,可适当增加即时通信交流技术。

3.人的主体作用过分突出,少了约束力。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教育中倡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既强调了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又不能失去“教师”这一主导的约束力。但在濮阳市目前的网络干部教育培训中,基本不存在类似“教师”这样一个主导者,完全是靠学员自觉,从培训效果上分析,存在应付现象。

4.课程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目前濮阳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共有课程515门,但大都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优秀课程,本土化、濮阳特色的课程数量很少,偏政治,轻专业,偏理论,轻实践,偏宏观,轻微观。仍然存在优秀课程堆积、挂靠的现象,没有与本市发展切实有效整合。

三、加快和提升濮阳市干部网络教育发展的思考

2014年濮阳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培训中心再次对提高网络学院质量、实现网络学院价值最大化做出了重大决策,通过工作人员多方查阅相关理论和借鉴其他优秀案例,经过与杭州精英在线公司多次洽谈商议,对网络学院进行了升级改造,无论是课件内容还是交互方式都比之前有了改进,但干部网络教育需要富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如何进一步提升干部网络教育的成效,仍需我们继续学习并思考。

1.提高思想认识。干部网络教育既具有打破地域限制、方便快捷、互动性强的鲜明特点,又具有投入较少、能够实现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优化整合和培训对象全覆盖的优势,是满足干部差异化、多样化、个性化学习需求的一种全新的干部教育培训形式,是实现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扎实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将其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做到有组织、有投入、有考核。全体党员、干部要将参加在线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

2.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丰富课程体系。针对网络学院业务课件欠缺的情况,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录音设备,建立专门录音授课室,邀请各系统专家讲解专业业务知识,为濮阳干部量身定做课件。在丰富政治理论的同时,提高全市干部业务水平,优化干部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做到因需施培、因材施教。

3.网上网下结合,完善考核机制。干部网络教育覆盖面广,培训对象层次多,组织管理难度大,必须将网上的学习成果与网下的考核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与年终考核、晋升、提拔等挂钩。要通过制度管学、组织督学、服务助学、评学考学等多个途径,完善干部网络教育学分管理办法、优秀学员评比办法、先进单位评比办法等制度。同时开发建立干部培训信息管理平台,将包括干部网络教育在内的干部学习情况和考核结果计入干部信息库,把学习成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职称晋级等重要依据。

4.以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合理、科学、有效整合课程资源。干部网络教育培训作为一种新型的干部培训模式,需要有新的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干部网络教育虽然可借鉴网络教育相关理论,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网络教育培训,干部年龄差别大、学历悬殊、工作背景不同等差异性因素客观存在。和党校(行政学院)主渠道、主阵地的干部教育培训不同,干部网络教育由于远距离、虚拟性等特点,课程资源建设重在整合。但是课程资源整合不仅是简单的引进、购买省内省外、国内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应该以中央政策为导向,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为指针,致力于干部综合素质提升,在保证政治素养过硬的同时,不断优化业务水平。整合要兼顾系统性、实用性、差异性、时代性的原则,自建特色课程资源应紧密结合我市的重大决策、战略部署和中心工作,回应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对领导干部能力的新要求。

5.建立县区网络学院。建立县区网络学院,将管理权限下放,便于管理并充分发挥各县区特色。首先,县区网络学院的建立,能与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对接,有效缓解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平台压力,防止网络拥堵和学员“扎堆”学习的困扰,共享课程资源,可以更好地满足县区干部的学习需求。其次,县区网络学院建立后,在市级监管下,各县区拥有自主权,可依据各自需要,科学有序安排各单位学习,并可以自主添加本县区特色的视频和课程,更好地实现按需施培、因材施教。最后,县区分院的建立,也有利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可持续性发展。

6.加强网络规范和信息安全建设。做好网络安全备案,做好学员信息保密管理,保证网络内容规范,遵纪守法和合乎道德。网络教育过程中最大的隐患的是信息安全。濮阳市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服务对象是全市8万余名干部,信息安全尤为重要。根据我国关于信息保密和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要严格按照程序,在市公安局、市网通公司等部门进行了备案,购买专业的防火墙设备和服务器杀毒软件,建立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多措并举,确保学员信息的安全性,为广大学员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学习环境,为濮阳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做好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N].学习时报,2010.10.25

[2]何斌.推进基层干部教育培训课程模式转型的思考[J].领导科学论坛,2013(2)

[3]林存华.干部教育培训研究的制约因素与改进策略[J].领导讲堂,2013(4)

第2篇:网站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习支持服务;网络教育;情感支持;个性化服务

一、引言

学习支持服务是连接远程高校与学生的桥梁,是提高远程学习的效果和质量的重要保障。网络教育的规范化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1]。我国著名远程教育专家丁兴富认为,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主要应包括:信息服务、资源服务、人员服务、设施服务、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业、检测和考试。

二、东北财经大学广西电大学习中心的发展现状

东北财经大学广西电大学习中心自2016年2月成立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规模逐渐扩大,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也得到稳步提升,学习中心也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始终能按照高校网络学院的安排和要求,充分利用高校提供的教学平台和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支持服务。该中心接受合作高校的委托,在广西开展多元化的现代远程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助学服务质量,确保合作高校与学习中心的声誉,但在学习支持服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习支持服务导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1.导学教师学历、职称偏低、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不够高学习中心导学教师的工作年限为3年至15年不等,目前全部是本科学历,无职称教师的比例占85%。另外,因为平时忙于日常事务工作,导学教师很少能将工作中的经验应用于教学科研。2.导学教师带班经验不足或缺乏创新意识部分新的导学教师远程教学经验不足,工作起来总是忙忙碌碌,但是工作成效不理想。而带班时间较长的导学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经验式、粗放式管理模式占主导地位,以致服务学生的能力有限。随着网络教育的迅猛发展,学生人数不断增多,对学习中心导学教师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学习平台资源、学习形式较单一

内容和形式丰富的网络资源是网上学习的优势之一。目前,东北财经大学的教学平台有相对应课程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计划、学生手册、新生入学指南、操作手册等;同时,设有“公共资源”“学术报告厅”“资源共享”等,供学生查阅课内外知识,查阅相关文献,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但仍存在着以下不足。1.教学形式单一课程主要以点播形式为主,几乎没有直播课, 味着学生只能听不能及时与授课教师沟通交流。学习平台里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主要由东北财经大学的教师主讲。学生在观看教师讲解的同时,也可以浏览相应的文字资料。而相应的课程辅导形式是课程论坛和在线答疑。2.实践性课程与实验性课程的资源也相对较少网络教育在部分人的观念中还是不容易认可的,觉得想通过网络教育,要真正学到知识不可能。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无所不能了。对于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除了以考试的形式来考核,还可以通过模拟演练来考核,让学生真真切切学到实用的知识。

(三)学习支持中情感的元素摄入较少,且不能充分体现个性化服务

1.情感摄入较少学习支持中的情感元素摄入包括多方面:如提供心理咨询、回访、组织学生活动等,使学习者不再畏惧独自学习的寂寞与无助,坚定自主学习的信心。但是,在日常的督学过程中,学习支持服务导学教师没能很好地细化服务流程,摄入充分的情感元素,以致社会性支持服务中个性化学习支持的实现程度不高[2]。2.个性化服务不凸显曾有一项调查表明:在网络教育中,经常得到个性化帮助的被调查者只占17%,比较多和不太多的分别占35%和35.7%,还有12.3%的被调查者没有得到过这种帮助[3]。网络教育的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层次,不同的教育背景或家庭背景,他们会面临不同的学习状况,对学习产生不同的需求。因此,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优质、便捷的管理服务是学习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发展对策分析

(一)提高学习支持服务导学教师的信息化素质

1.加大对导学教师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为重要特征的后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适应“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东北财经大学以及学习中心虽然会定期对学习支持服务导学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但是除了要重点培训重要政策及方针外,还应该为教师制定更多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等现代教学技术培训计划,如教师如何获取与处理网络教学资源、MOOC、微课的知识与应用等等。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要求,使教师能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加大信息容量,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远程教学质量。2.鼓励教师提升学历、申报职称鼓励并指导学习支持服务导学教师提升学历、申报职称,鼓励经验丰富的教师带领年轻教师参与教学科研等,引导导学教师做好职业规划。学校还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讲座,为青年教师讲解科研的新动态、新进展。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不断优化学习平台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学习方式

1.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丰富的教学资源是远程学习的基础,东北财经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建设试题库、案例库、文献资料库等,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学习中心导学教师应积极指导学生进行文献查阅,使他们在掌握基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查询获取信息,开展学术研究。2.加强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在实践性课程中,例如会计学专业的《会计循环模拟实验》,它运用实验系统模拟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将教学与实际企业财务活动相结合,根据模拟的手工财会操作过程,要求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独立分析经济业务,进行财务的相关业务处理,从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会计业务的分析处理能力。这门课程得到广大学生的喜爱,因为实用性比较强。但是其他专业几乎没有设置或很少设置类似仿真模拟形式的实践性或实验性的课程。3.丰富教学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除了以视频点播形式为主,还应设置一些直播课作为辅助,这样,授课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入直播间,在授课过程中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4.加强辅导、答疑环节的服务对于高起专批次的学生普遍认为比较困难的课程论文,学习支持服务导学教师应予高度重视,在开学典礼的新生培训会上详细为学生讲解该门课程的学习方法,最终使得学生更好、更快地完成;对于专升本的学生认为比较困难通过的统考英语和计算机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复习资料太少,建议高校在学生平台增加统考考试的仿真模拟练习模块,让学生可以完全模拟考试,并增加历年、历次考试真题供学生复习,以提高通过率,减少学生因为害怕统考考试而辍学的几率。5.改善学位申请条件目前申请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是通过公共英语三级等级考试的笔试和口试。大部分想申请学位的学生面临两个难题:一是不懂如何获取更优质的复习资料;二是广西的考点只设在桂林的广西师范大学,在南宁没有考点,但是我们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在南宁工作、生活。这无疑给学生带来了不便。建议东北财经大学是否可以在学生平台增加“学位指导”这一个模块的相关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复习指导或者对于申请学位所需的外语条件是否适当调整,承认多渠道的英语考试成绩。

(三)在服务学生的过程中注重个性化的情感服务

英国开放大学学者艾伦•泰特曾指出:学习支持,需要考虑一系列相互作用的因素,其中最主要,也是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你的学生是谁”,再考虑“他们有什么需要”,然后再考虑“你会怎样满足他们的需要、你如何管理有关的服务”等相关问题[4]。网络教育学习者群体复杂、多元,学习者群体的复杂性导致需求的多样性,并且这些需求伴随学习与工作变化,也呈现出持续的动态变化趋势。这就要求我们学习支持服务导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1.注重研究利用先进的移动网络开展服务工作在“互联网+”时代,更要注重研究利用移动网络开展服务工作,如大数据、云教室和云服务支撑下的各种科学化、人性化的支持服务,以便更好地服务“互联网+”时代的各种学习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来分析我们的服务群体,比如他们需求、工作、年龄段、职业、来自哪里等等,以便更好地推断他(她)身边是否还有潜在的学习者,以及更好地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求[5]。只有真正确立了学习者是“顾客”的意识,把学习者当作顾客,把提供的服务当作产品,才能在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中处处以学生为中心,为他们着想,为他们提供完善、周到的服务,达到服务功能全面,服务内容个性化,服务手段多样,服务质量高效,从而真正使“服务”体现到学习支持的各项具体的工作之中。

2.组织回访与送培训上门网络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导学教师应加强与学生面对面交谈,真正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组织回访学生,经常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并针对困难,适时安排辅导教师对部分课程进行教学辅导和答疑,如本科生认为比较难通过的统考英语和计算机课程,需要导学教师安排有针对性的辅导课,以帮助学生顺利毕业。

3.重视学生活动,策划并组织好学生活动我们说导学教师认真执行高校的教学任务是纵向到底的服务,它能充分发挥教学教育职能;而组织学生活动则是横向到面的服务链条,它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我们网络教育的影响力。在组织学生活动之前我们必须弄清楚:①学习中心为什么组织学生活动;②学生喜欢参加什么样的活动;③活动发起后没有人参与,怎么办;④户外活动的安全如何保障;⑤学生活动能给一个学习中心带来什么?我们都知道,学生活动一定会扩大学习中心的影响力,提高“老带新、新带新”的比例,促进学院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此达到学生对学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推进学院特色学生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但是,如何来策划一个学生活动呢?首先考虑周全的方案书,包括学生活动的主题、目的、对象、时间、地点、活动范围、形式、人员配置、前期准备和具体的日程安排、活动内容以及相关的应急预案等,都需要进行详细说明;其次是拟写活动通知,包括时间、地点、活动参加对象、活动内容、形式等,并在门户网站、微博等及时,丰富多彩的宣传不仅增强网院的社会影响力,同时为下一次的学生活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论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下)[J].中国电化教育,2002(4).

[2]蒋立兵,于凌云.远程教育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J].软件导刊,2006(2).

[3]刘海霞.远程教育个性化学生支持服务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4]泰特.开放和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学习支持之理念与模式[J].中国远程教育,2003(15).

第3篇:网站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教育技术;发展前景

“互联网+”概念最早问世于2014年,由国务院总理提出,之后这一理念延伸到了各大领域,传统教育模式开始与互联网接触、深入融合,实现了教育发展的创新化、多元化、智能化,而且还消除了课程内容陈旧、学生学习积极性差等长期以来制约传统教育发展的桎梏,这无疑是对传统教育的重大变革。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概念以及“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技术发展等进行详细阐述,然后深入探讨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技术发展路径。

一、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

“网络教育”是网络与教育结合体的认识具有片面性。发展至今,网络教育早就已经跳脱出了传统教育与网络学习的狭隘意义,使得教育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将互联网作为渠道、工具,并以互联网思维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变革、创新,实现二者的深入融合,通过发挥双方各自的优势条件,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充分借助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多元化现代网络技术,来不断完善、引导崭新教育模式,以适应时展需求以及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两者的优势,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应基于“互联网+”现代网络技术,实现教育的创新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为促进“互联网+教育”的有效融合,需要秉持合法开放、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因地制宜地构建与之相匹配的平台,以此实现对各种数据资源的有效发掘和充分利用,并发挥其对教育模式变革、创新的积极作用。

二、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技术发展

(一)实现结构组建,加强监管与考核。结构组建是保证“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监管与考核机制则是保障“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方面,实现结构组建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重要作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应注重实现教育管理体系、网络课程内容以及设备设施等关键要素的有效融合,这是有效开展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完成与之相匹配的平台建设的前提条件与重要保证。另一方面,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师教学情况的动态掌握。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教育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学习环境与渠道,然而学生群体普遍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在这种非真实情景下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容易完不成学习目标,教师应充分挖掘与利用互联网平台功能,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为了保证教师教学能起到良好效果,需要开发、运用互联网技术,并凭借这一工具实现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动态监管。同时,应通过互联网平台,定期进行考核与评价,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调整教学进度、丰富教学内容。

(二)以新思维模式的建立,实现“互联网+”与网络教育的深度融合。在当前“互联网+”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要着重从转变思维模式上下功夫,以模式创新带动二者深度融合。具体来说,在实施阶段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向各个领域的延伸,不断催生出了互联网思维,即要求在互联网技术在与教育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对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重新定位与审视。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实现两者的融合发展,就需要建立起互联网思维。当前一个时期,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发展迅猛,这为互联网思维的构建提供了条件。同时,由于思维模式创新的核心指导思想是互联网技术所代表的重组、公平、公正、共享,其突出表现为思维模式发展的创造性和跳跃性,这对于深入理解、重新认识社会生态链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信息科技与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教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其实,从网络教育产生至今,随着网络、终端设备等的更新换代,也促使教育教学理念、手段、模式等实现了优化升级,使得网络教育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应建立起网络教育思维。这一教育思维所依赖的主要载体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思维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教育信息的公平性、公正性。由于虚拟网络平台的构建以网络教育思维作为指导思想,这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尤其打破了过去存在的一些限制性因素,学生除在课堂展开学习之外,还可以在户外、单位、家庭等任意场所开展实时学习,能够有效打破时空限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拓展了知识面、促进了参与网络教育学生的全面提升。基于网络教育思维的教育模式实现了公平性、开放性的有效提升,学习氛围更加浓郁、自主,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基于自身实际需求对丰富多样的网络教育进行搜索、挖掘、整合、利用,加之学生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在学习中可随时与同学就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分享、探讨、交流,实现互帮互助、共同提升,这不仅满足了学生自身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而且对于他们团队协作、沟通交际等多方面能力的锻炼也很有帮助。

(三)丰富、完善、创新教学方式。“互联网+”背景下,教师教学方式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经过探索与实践,也表明了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发挥去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1.实施翻转课堂教育。所谓翻转课堂,是基于“互联网+”各项技术,对网络教育模块进行的重新组建和模式创新,在具体操作层面,需要师生配合。教师提前规划授课进度、内容,针对学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安排与之相匹配的课堂学习内容,确保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节奏,并将提前准备好的相关课堂内容上传至网络教育平台。在课前,学生通过下载平台上的文档、课件、视频等,对下节课的讲授内容有了大致了解,在教师正式上课时,应做到心中有数,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在学习过程中,教室主要发挥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再面面俱到地讲授每一个知识点,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如遇不明白之处则与同学、教师进行沟通、交流,这样一来,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更加深入。同时,整个课堂中,对各种知识的浅层记忆比重降低、深层次理解比重提升,这对于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课堂知识、拓展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质效等方面都大有帮助,而且还调动了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2.开展多元学习。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存在差异,“一刀切”式的授课不仅降低了课堂效率,学生的接受效果也参差不齐。而借助“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教师通过分类教学,能很好地解决解决不同层次人群需求不同的问题。基于“互联网+”网络教育能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实现分类教学,因材施教,实现了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发展的个性化。同时,学生应根据自身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强化重点、难点,以加深对未完全掌握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时间得以充分运用的前提下,自由地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性地弥补不足与提升训练,也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此外,传统教学受限于场地、时间等因素,部分更加精彩的教学内容无法进入日常的教学场所,如教师无法展示教师以外的场景并让学生身临其境,教室空间所限,每位学生近距离观察教具的机会较少等,而在“互联网+网络教育”的模式下,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教学所需的实物,寻找合适的教学场地等,使课堂更加的灵活而有趣。3.网络教育课程视频回看。一方面,对于一部分参与网络教育的学习者而言,平时的工作时间与授课时间存在冲突,不可能在既定时间收听收看完全部的网络直播课程,为保证学习质量,可以借助“互联网+网络教育”平台的回看功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收看教师授课的相关视频资料,确保所学知识体系完整。另一方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的遗忘曲线表明,如果学习者仅仅在学习的当时记忆效果不错,但是忽略了后续不断温习和再学习,最初掌握的知识就会被遗忘,网络教育视频的回看功能是对遗忘曲线的很好的利用,也适应了人类学习的自然规律;再者,学习者不一定在初次学习就完全掌握课程的所有知识,“温故而知新”,网络教育的回看功能允许学习者在初次学习后有不断回顾所学的机会,在回看的过程之中,学习者可以边回看边联想初次学习时的心得体会,对比自己是否有更新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针对没有听到的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对重点难点反复回看,多次揣摩,最终掌握。4.“互联网+网络教育”中移动互联App的应用。当今时代,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完善,各种App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与网络教育平台结合后,可以实现二者功能的整合。其中,微信作为下载量最大、使用者最多、功能相对完善、技术趋于成熟的一款App,在网络教育中的作用十分突出。因此,实现微信与网络学习平台的融合,对于提升教育效果、适应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现二者融合时要注重发挥微信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其一,发挥多元信息交流模式的优越性。借助微信,不仅可以发送图文信息,而且还可以即时视频、实时通话等多种功能,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满足了不同学习者的实际需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方式更为多元、方便。而且图片、文档、文字等内容可以较长时间保存,便于学习者课后多次查阅、学习,促进其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其二,发挥师生不同角色定位的特点。在微信交流模式中,教师主要是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发挥着管理员的作用,主要工作是做好对网络教育平台管控、文档的编辑以及资料的上传等多种功能。而学生则是访问者,主要是开展在线学习、下载相关资源等,二者之间的角色差异可以很好地发挥互补作用。其三,发挥好平台拓展的作用。除了依托自身构建网络教育学习平台之外,微信可以发挥互联作用,与云存储、二维码等多项功能进行有效连接,创设更为宽泛的网络学习环境,让学习者更为方面地进入其他链接尽心学习,打破不同领域之间的隔阂、界限。其四,发挥在考核方面的优越性。借助微信平台,考核更加公开、透明、及时,一方面,“微信”网络平台中设置了学生学习签到功能,可以对学生日常的网络学习情况进行详细、准确的记录,方便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另一方面,“微信”网络平台中还有投票功能,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在线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测与考核,实现对学生的更加精细化考核。

三、结语

第4篇:网站网络教育范文

摘要:在当今,网络无处不在,并且潜移默化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生活内容都与之前有很大不同。社交软件和网盘的出现使得资源分享更方便和更易得到,很多名师和教师和教授都开设并录制了网上课程视频。很多机构如新东方也开设专门的网络课程等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本文运用举例等方法说明网络趋势的优点及危害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提升学校教育地位的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学校教育;对策;网络教育

在当今,网络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社会新鲜力量的青少年,则是使用网络的一支主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教育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本文运用举例等方法说明网络趋势的优点及危害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并对提升学校教育地位的策略进行探讨。

一、网络教育的特点

(一)交互性和开放性

在网络教育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网络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会拉近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机会和范围。在网络中,学生和教师易放下在现实学校中的担子,可以像朋友一样较为自由的分享传递信息,在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提出问题的频率会增加,同时,一些不敢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在网络大环境下提出,实时的、良好的交互性和宽松的开放性,是网络教育的一大特点。

(二)随时性和主动性

网络教育有在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任何人、学习任何课程、从任何章节开始的显著特征。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这几个特征,在最直接体现了学习的随时性和主动学习的特点,充分满足了发展中的现代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基本要求。

(三)个性化和多样化

在网络教育中,是作为单独个体的学习者可以在网络课程中点击感兴趣课程,自主探索新知。同时网络的虚拟化使他们学习者可以较少的受到主流文化的控制,在开放环境下,学生可以从自己独特的视角解释知识、发散思维,在这样的情况下,个体的个性化和思维、视角的多样性得到了培养与增强。

二、网络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互联网信息极为丰富,在互联网上青少年可以方便快捷全面的获取知识。这样有利的于刺激青少年的求知欲望,并为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现代素质和能力提供了可能。上文提到的网络的特征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包含全球视角、学习观念、平等观念在内的现代观念。网络交流的无约束性、隐蔽性,使青少年道德感淡化和社会行为规范失去约束力,不少青少年在网上聊天时语言粗俗,他们在热点问题的评论中恶意中伤他人,不顾社会舆论与基本的人文与伦理道德。网络的吸引力强大,有些青少年沉溺于此,造成生活不规律,对网络的不恰当使用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一些不可逆的影响。

三、学校教育存在的合理性

在这里,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比较中,更多强调的是学校教育的社会性对人的发展的意义。在社会生活中,一个人分享别人所想到的和所感受到的东西,他自己的态度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传递的人也会受到其影响。一个真正单独生活在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人,很少或者没有机会反省他以往的经验。学校教育把学生聚集在一起,学生所得到的并不仅是课堂上的教育,还有与教师之间,与同学之间交往的教育。在这个潜移默化的交往中,学生在学习方面可以找到自己的目标,进而可以和与他有共同目的的同学一起生活、学习,这是相互影响与教育的。学生与父母的沟通也具有教育性,或父母期望刺激他的学习动力或父母职业和理想影响他的目标,这种教育虽不在学校中发生,但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师的影响也是显著地,不仅是在学习成绩方面,对学生人格塑造和未来成长方向也具有导向作用。这些也是网络教育不太具备的,网络教育的虚拟性、隐蔽性更多满足的是对还是的满足,而学校教育所具备的社会功能却有所欠缺。因此,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来看是必须存在的。有意识的教育就是一种的有选择的环境,这种选择会朝着人们所期待的方向来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学校教育则是国家为了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和国家前途而选择的一种有意识的环境。网络虽是大势,可没有学校教育系统而具体和更适合人类社会发展,因此学校教育在网络大趋势下仍要继续存在。

四、提升学校教育地位的策略探讨

(一)将学校教育与网络相结合,使网络为学校教育服务

微信的平台的建立及其功能的广泛应用,为学校教育提升地位提供了方式。学校和教师可以微信平台。教师可以在上面分享自己独到的见解或一些有经验的文章,从而扩大影响力,拉近与学生和家长的距离。在建立网络平台同时,也要有专属标记,这样不仅有可信度,亦进一步打响了学校和教师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地位。当然也要避免过于官方的宣传模式,过于官方也许会适得其反。

(二)学校教育要继续强化其职能

在这方面,就需要国家继续进行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在各个方面重视教师与教育的发展,并向大众普及相关知识与现状,破除人们对当今教育的误解,使人们对我国的学校教育充满信心。

(三)要处理好与网络教育的关系

网络不可逆,网络教育在快速发展,为保证学校教育的地位,学校可设置自己的网络课程,使学校教育包含网络教育,这样既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又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参考文献:

[1]彭纪南.因特网引发的社会问题探要[J].华南理工大学报:社科版,2002(4)

[2]孙月圣.中小学网络道德教育[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15

[4]陈垠亭.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道德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4.

[5]胡芬,唐德海.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负面作用[J].电化教育研究

作者:赵准 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第二篇:化学研究性学习中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将它与中国教育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实现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必要措施。应用新媒体教学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而在这一过程中促进教学方法朝着研究性学习转变,尤其是化学等理论性、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将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到化学教学应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中,是化学教学改革的新课题。本文从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如何将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到化学研究性学习中,并通过实际例子做出解释,为我国化学教学改革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化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逐渐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已经深入经济发展各个领域,伴随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始建立并不断丰富。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教学,并将它与网络教育资源相结合,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思考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研究如何将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到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是目前化学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一、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要求学生自行对学习内容进行策划、实施并自我评价。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可以将现有知识和以往各学科知识有机结合,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并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主要目的是通过布置研究课题的方式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通过各种途径获取信息,促进知识的综合性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1]。

二、如何将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到化学研究性学习中

(一)教师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使学生了解网络教学资源。将网络信息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资源不断丰富。目前化学网络教育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种:幻灯片、网络教案、网络试题库、化学电子书刊、化学学习网站、化学教学视频[2]。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合理运用网络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强化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网络教育资源的类型和获取途径,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能独立运用这些资源。

(二)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研究性学习任务,组织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在研究性学习中,化学教师要借鉴国内外经验,积极思考,根据教学内容布置研究课题,保证研究课题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生活相结合,使研究课题生活化,便于学生理解。通过布置学习任务,组织学生分组研究或独自研究。针对课堂上的研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对于课后研究任务教师要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保证学生安全,同时发展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创新。

(三)重视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教师要分析学习效果,并及时纠正错误。研究性任务结束后,教师要注意总结。通过研究课题结束后上交的研究报告或者现场解说,对正确的方法和内容再强调,纠正错误的方法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创新的试验方法和思路,教师要重点思考,并在化学教学中探讨分析,从而促进化学教学改革[3]。

三、将网络教育资源应用到化学研究性学习中的事例解析

化学性研究学习是提倡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加强合作的教学方法,强调实践性。通过上面几点主要措施,我们将用溶液的酸碱内容对研究性学习举例,解析如何运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化学研究学习,加深对措施的理解,为化学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一)确定研究内容,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内容。在讲解溶液酸碱性的内容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彩色喷泉的视频,并在课堂上做实验演示用氨气制作喷泉实验,学生初步明白喷泉实验原理,即氨气在水中溶解体积比为1:700,使短时间内烧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形成红色喷泉。在确保学生理解上面的内容后,提出问题:“除了红色,能不能形成其他颜色的喷泉呢?如果可以要怎样做?”

(二)组织学生分组研究,学生运用网络教育资源得到研究结果。组织学生分组研究,有秩序地进入化学实验室,学生通过查询网页和化学教学视频,总结出以下信息:喷泉的颜色是由溶液的酸碱性和气体与液体的化学生成物决定的。如氨气溶于水显碱性,在水溶液中滴加酚酞,酚酞遇碱显红色,若改用紫色石蕊试剂,则会显蓝色;气体与液体的化学反应也影响颜色,如NaOH+KI(淀粉)成蓝色,NaOH+NaBr成橙色等。得到这些信息后,组织学生自行实验,选择感兴趣的气体,通过选择不同的实验溶液和化学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三)提交研究报告或演讲。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做研究报告。学生加深了对形成化学喷泉原理的理解,探索了喷泉实验装置及改进,成功做成了多种颜色的化学喷泉,获得了学习能力。

(四)教师进行评估,并深入讲解,改正研究过程中不正确的方法和错误的知识。化学教师根据实验结果,再次强调本次教学内容,深化理解,并且对实验过程和结果做评价,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结语

将网络教育资源运用到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是推动化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除了上文提到的措施和实际例子外,化学教师还要积极思考,合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探索研究性学习课题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强化化学教学效果,同时为其他学科运用研究性学习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王念良,李超,刘端森.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资源应用[J].商洛学院学报,2013,04:67-71.

[2]孔玲,袁若,杨睿,傅英姿,王福昌,向云,许文菊.部级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分析化学”的建设[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184-187.

[3]徐海,任扬,黄春芳,赵斯祺,林雨霖.论E-时代下的化学教学实践与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171-172.

作者:黄希 单位:莆田市涵江区教育资源管理中心

第三篇: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互动与共存思考

摘要:20世纪是改革的时代,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近些年,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席卷全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网络信息化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给教育方式带来了益处的同时却也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当下,高校如何着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本文将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着手,从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出发,浅析二者的互动互存。

关键词:网络教育;传统教育模式;高校;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不止是为了教会学生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以及态度,使学生在大学阶段树立正确的三观。传统教育模式下,我国的教育行业的发展存在信息交换缓慢、更新不及时等特点。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实现了网络教育行业中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由于本身的方便性、快捷性与教学内容的广泛性,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了冲击的同时,解决了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但是,不管是传统教育模式还是网络教育,都存在着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在网络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将二者相结合,促进优势互补,将二者进行互动和共存呢?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为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思考。

1结合二者特点,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优势互补

传统教育模式以课本为线索,以老师为重进行教学。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是实行老师向学生的单向灌输模式,并没有形成老师向学生灌输、学生向老师反馈的教学模式。所以,传统的教育模式容易使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主动思考问题与自主解决思维。传统教育模式虽然有其自身的缺陷,但是这种教育模式能够流传几百上千年,自然有着它的优势。传统的教育模式由教师主导课堂,教师用自己多年的学习经验,结合时代的发展,灌输给学生的知识往往具有实用性与科学性,另外,教师面对面进行教学,对于学生基础、学生实际能力、学生性格等方面有所掌握与了解,方便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个优势是其他教育模式无法代替的,而这一点,其关系的可能是学生未来的成才与否。此外,教师的面对面教学,对一些自制力不强。无法约束自己的学生起到了监督作用。而对于网络教育,由于近些年的网络媒体的高速发展,给网络教育提供了平台,网络教育借助网络技术迅速崛起,除了有自身无可替代的资源共享性与资源广泛性之外,还因为它便捷,可以随时随地的“想上就上”。网络平台本身具有很大的储存空间,又因为自身空间的不限时性,所以,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一族的喜爱,但是,无所不能的网络空间也有着自己的缺陷与不足,比如,网络平台的网络教学对于学习者的自制力与自我约束力有着很高的要求,如果自身的约束力不强,就容易导致网络教育教学达不到教学效果。此外,网络教育的最大的缺陷就在于老师所讲解的内容大多是根据他所习惯的教学方式,并不是根据学生的水平制定的教学方式,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觉得太难无法理解或者太容易没意思的局面。综上,网络教育的兴起,其优势与传统教育的劣势正好优势互补,所以,把握好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的利弊,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网络教育为辅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此外,高校的思政教育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一般以老师授课为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思政教育可以借助网络进课堂,或者通过网络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传播,比如说,高校老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结合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视频在课堂内进行讲解,或者自己在线上进行学习之后,将自己的知识与线上讲解的知识进行融合消化,然后再教授给学生,这样达成的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教育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2将二者相结合,开展好学生思政工作

网络教育的产生的根本意义并不是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威胁,它是社会网络媒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解决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用网络教育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传统教育的缺陷正是网络教育的优势,二者优势可以互补,将网络教育的资源广泛性、资源共享性带进传统教育的模式,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对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一直都是以课堂为主,然后在生活中以辅导员教育、学生干部工作等教育为辅。所以,结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与不足,高校老师在开展课堂思政教育时,可以将网络教育引进课堂,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要把握好网络教育的度,不能将课堂完全变为网络教育的集中上课场所,另外,在生活中,高校的思政工作可以以网络平台为载体,广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通过这些网络平台搞好高校思政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接受新式思政教育,更能在生活中的网络平台上形成全方位、全立体的思政教育新模式。总之,网络教育的出现不是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冲击,而是与传统教育模式相融合,使传统教育能结合时代的发展,克服自身的缺陷,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3结语

网络教育兴起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在于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带来冲击,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利用好网络教育弥补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重视对差异性的分析,有助于形成开放、丰富、多元性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对于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能力、批判能力及创造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波,徐毅琼.现代教育如何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0.

[2]危义斌.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整体推进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

[3]张立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推进创新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4).

作者:李亚美 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第四篇:网络教育质量监控中实地办学检查应用

[摘要]网络教育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行为自主化、教学形式个性化、教学管理自动化、资源利用最大化。由网教育模式和特点看,学校是办学主体,但网络教育主体不在高校,而在校外学习中心,校外学习中心的职责履行程度与培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加强校外学习中心协作办学的质量监控,对提高网络教育持续办学能力,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有重要意义,而实地办学检查是网络教育质量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浅谈办学检查在网络办学中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网络教育;质量监控;办学检查

1网络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在网络教育发展的前几年注重经济效益,学习中心办学规模迅速扩张,教学质量止步不前,网络教育办学思想出现偏离,培养质量堪忧,网络教育数量和质量的发展不成正比。(2)在网络教育招生的过程中,市场上存在着不良竞争,有些学习中心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违规招生、违规办学。(3)学习中心办学规模的扩大使之前的基础建设、资源建设严重不足,而一些学习中心不督促又不肯投入,导致教育质量明显降低。(4)学习中心管理队伍配备不齐,学习技能服务不到位,各项管理不到位。网络教育办学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可以通过对学习中心的实地办学检查,进行监控、督导、交流,进而面对面地解决。

2网络教育办学检查的应用研究

以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为例,共同探讨在办学检查中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收到的成效。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定了《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办学检查考核办法》,制定了具体考核标准,将标准量化为考核指标。

2.1考核指标体系

在《吉林大学网络教育校外学习中心办学检查考核办法》中,制定了《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办学检查考核表》。此考核指标体系包括8个考核项目,45个考核内容(其中加★为核心指标项)。在实地办学检查中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根据此指标体系对学习中心工作进行逐一考核。具体指标体系及分值见表1。

2.2制定网络教育实地办学检查工作流程

为了做好实地办学检查工作,吉林大学成立检查组,全面了解办学单位办学情况,通过调研整理,确定受检单位,组织召开办学检查工作会,落实工作任务及工作程序。

2.3办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意见反馈

(1)吉林大学依据考核指标体系,在办学检查的各个环节中发现许多问题:如招生过程不严谨,有中介参与招生现象;对学生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教学实践环节落实工作有待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对网络教育管理流程及工作要求不熟悉;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和在籍学生数不成正比;有些网络教育学习中心教学场所为租借,对学生的学习支持服务真正落实少;办学档案不够完善等。(2)办学检查不仅能发现各个学习中心在办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一起交流分享办学过程中的经验:如利用企业资源优势进行宣传招生;在学生支持服务工作中采用“无纸化”方式,扩大宣传靠微信推广,招生简章靠视频推广,线下报名有分销平台,对学生管理服务有学生平台,复习资料放在微信客户端,方便学生利用碎片时间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考试环节中,规范考场,每个学生有自己的二维码持双证考试,学生及考场信息通过扫二维码清晰可查等。这些好的经验值得每个学习中心共同学习分享。(3)办学检查在互相交流的同时,学习中心将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反馈给主办高校,例如:对于一些外来人口大省,能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视实际情况协调异地招生政策;主办高校能否实行区域化学费政策,对于一些贫困地区,学费能否做适当下调;主办高校的办学平台能否进一步优化,更好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等。主办高校通过办学检查在和学习中心沟通的过程中,也能对今后如何更好的办学提供更多的思考,通过提高办学环境和条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2.4办学检查取得成效

从吉林大学近几年的办学检查结果看,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和目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办学规范严谨。在办学检查中与学习中心重点强调的问题是:招生环节严禁异地招生,不能到外省市招生;严禁跨省、市设立招生站点;严禁与中介机构进行合作招生;严禁以任何形式转移招生权和办学权;严禁乱发广告和不实承诺,误传学校办学政策,诋毁吉林大学的办学形象和学校声誉。从学院受理的投诉案例来看,与中介合作都是原来历史遗留问题。2015至今,各办学单位已经杜绝和中介合作招生。(2)业务能力提高。每一次检查都是一次沟通学习的过程,检查过程中和管理人员交流,直接促进了管理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学习中心对吉林大学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和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持服务都日趋熟练。(3)考场规范管理。从近几次的检查过程中发现,缺考率逐渐下降,替考基本杜绝,学生考试都能持双证参加,考场纪律良好。(4)办学档案建设完善。从最初的没有学生信息、教学过程等档案,到现在的档案规范建设,各办学单位都能及时掌握学校各项要求。

3主办高校加强规范办学应采取的措施

(1)提升办学能力。办学单位必须严格遵照办学协议及学校要求开展工作。负责人须由本单位中层及以上的在编人员担任,定期参加学校管理人员培训。管理队伍、教学场地、软硬件设施必须满足办学需要,与招生规模相匹配。

(2)加强规范办学。办学单位必须遵守规范办学制度,不许私自与其他单位和个人联合办学,不许虚假宣传,不许巧立名目乱收费。

(3)强化学生管理。办学单位必须在招生、教学、考试、收费等各个环节,直接面对学生做好学习支持服务工作。确保学生联系信息准确,重要教学活动必须及时传达到位。

(4)加大监查力度。实行年检年报制度,加强办学督查与指导工作,对办学单位实施常态化督查,严查违规办学行为,对严重违纪的办学单位,学校将会严肃处理。吉林大学在近几年的办学检查过程中发现大多数合作办学单位都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但在管理能力和工作执行力上还存在一定差异。要求各办学单位与学校保持统一的办学思想,认真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在招生与考试环节应严格管理,认真按照学校相关工作要求执行;加大教学设施建设投入,加强对学生导学、助学、促学等学习支持服务工作力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档案建设等工作。本文通过分析办学检查的必要性,在检查过程中依据考核标准及发现的问题采取具体措施,从办学检查收到的成效来看,办学检查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完善此项工作,使办学检查真正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理、以评促发展”的目标。

作者:张敏 张洪福 何舒 胡毕琼 单位:吉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第五篇:网络教育教务管理中的差错管理研究

摘要:网络教育教务管理中的差错影响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可分为人为差错、流程缺陷差错、软件功能差错和随机差错。作为教务管理工作者,对差错要积极面对,主动寻找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务;差错控制;差错管理

随着近年来网络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网络教育在线学生人数、学习中心数量呈现上升趋势,教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难度也相应增加,教务管理工作琐碎、繁杂的特征愈加突出。由于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覆盖面非常大,可能导致各种不良后果,这就要求我们在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工作中,对差错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控制和管理措施。

一、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类型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是指在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过程中,违背了事先制定的策略或不符合系统目标,从而妨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或任务完成的行为。可分为人为、流程缺陷、软件功能和随机差错四大类:1.人为差错。教务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差错指的是在日常工作中,工作人员出于某种目的,知害而仍为之的行为。2.流程缺陷差错。指由于网络教育本身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不能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教学管理要求,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管理工作中流程差错的产生。3.软件功能差错。在软件系统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考虑问题的原因及分析方法、解决措施存在偏差,导致程序上传后存在异常差错。4.随机差错。由于人的心理、生理以及环境因素影响,工作人员为完成某项规定任务而产生的无意识的人为失误。

二、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分析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差错形成的因素错综复杂,一般分析认为教务管理差错的出现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因素起主要作用。1.主观因素主要指的是人的因素,包括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承受能力。(1)生理节律:人的生理变化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使员工的思维及行为处于紊乱状态,极易造成人为失误。人的智力、情绪和体力的变化时高时低,据统计呈正弦函数规律,周期分别是33天、28天和23天。(2)意识水平: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者自身行为习惯不规范,工作缺乏责任心、粗心大意,不按规章制度及规定的工作流程操作而导致差错的出现。(3)心理问题:由于人们普遍存在着某种有害的个性心理倾向。比如:求快心理、厌倦心理、自负心理、麻痹心理、紧张心理、侥幸心理等。(4)技术能力:部分网络教育教务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教育管理理论知识,业务熟练程度不高,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不强。2.客观因素(1)环境因素:因网络教育教务管理设施或设备、工作环境无法满足管理要求而导致的差错。(2)管理因素:网络教育教务管理本身的体系结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存在着差距而导致系统性差错的出现。

三、减少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管理策略

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的处理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反省自查式,责成责任人写检查,对责任人内部通报批评;二是行政处理式,根据事故认定程度,给予责任人全校通报批评、行政警告或记过处分,并与年终考评、职称评定、岗位聘任等挂钩;三是经济处罚式,根据事故认定程度,扣发1个月至1年的津贴不等。在此基础上,要加强差错控制和差错管理。

1.差错控制

对于可能出现的差错,要有预见性,通过采取有效的控制来降低差错发生。(1)避免人为差错出现。通过加强网络教育教务管理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对管理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充实,使人员组成、年龄、知识结构搭配合理。另外,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激发员工的群体意识,可有效降低人为差错。(2)在过程中杜绝流程缺陷差错产生。根据教学管理要求,明确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漏洞和不规范行为,消除差错隐患。(3)减少软件功能差错产生。流程软件要反复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必要时进行软件暴力测试,确保软件功能的稳定性和完善性。(4)减少随机差错产生。随机差错据统计占到了教务管理差错的80%。要减少随机差错的产生,首先要关心管理人员的心理、生理状况;其次要改善工作环境,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

2.差错管理对差错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培养员工处理差错的能力,减轻甚至消除差错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1)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分析差错性质及产生原因,及时发现管理漏洞,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从而形成科学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系统。(2)建立“差错申报零惩罚”制度。对于发生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主动上报并能及时处理者,不追究其管理责任;对因疏忽而引起差错的责任人免于处罚。(3)培训提高教务管理人员水平。定期组织管理人员通过分析差错典型案例,进行防差错培训,吸取经验教训,从差错学习中获取知识,增强员工的探索精神。完善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防范体系,减少差错再发生的可能性。一方面要建立起完善的差错控制体系、降低差错发生率,提高系统安全性及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通过有效的网络教育差错管理策略,寻找网络教育教务管理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处理办法。只有控制和管理并举,才能减少差错发生的次数、降低差错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网络教育教务管理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闵杰.高校教务管理中的差错因素及监控策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6)

[2]张斐.论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差错管理[J]当代教育论坛,2008,(6)

[3]洪燕云.生产人员的人为差错与管理对策[J]轻工机械,2004,(1)

作者:曹红英 单位:南京大学

第六篇: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比较热门的行业。传统的国际贸易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阻碍了国际贸易教学效率的提高。高职院校是我国实践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其教学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网络教育资源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效率,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分析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内容,提出了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网络资源;整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具备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近些年,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教学特色决定了必须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网络资源是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主的新兴资源,如何将其合理应用到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是我国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网络资料库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无法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严重影响了国际贸易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将网络资源多样化,并将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是提高国际贸易教学质量的关键。

一、网络教育资源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逐渐兴起。网络教育通过网络为媒介,将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应用到教学中,提高了网络教育资源的功能属性。网络资源具有广泛性、互动性等优势,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实现互联网教学。互联网教学要以学生为核心,通过数字化平台进行教学。其具有分散性、非实时性等特点,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文字、图片、视频等都是互联网教学经常采用的形势。教师要对多样化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指导学生正确选择电子期刊、网站等。网路资源丰富多彩,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合自身学习的资源。教育网站、教学视频、电子书籍这些资源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二、国际贸易教学中关于网络教育资源的整合对策

(一)网路资源与教学内容的整合。高职国际贸易教学效率想要有所提高,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将全新的教学方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实时的行业动态,学生可以第一时间掌握国际贸易政策的变化。学生通过互联网资源,可以直接查阅国际贸易的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教师将图像、视频等融入国际贸易教学,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学习内容,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国际贸易教学效率的提高。阿里巴巴等网站中都有免费的贸易平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实践,体会国际贸易的整个工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网络教育资源与学习过程的整合。以计算机为主的网络资源近些年发展迅速,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查阅优秀教师的教学资源,学生可以反复下载,弥补了传统学习模式的单一性,客服了课堂学习时间较短的局限性。学生可以自主登陆各种国际贸易网站进行探究和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网络资源内容丰富,学生可以体验不同风格的教学形式,改善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厌倦性,学生自主选择教育资源,教师只要起到启发和引导的作用即可,学生成为学习的核心,可以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和创新能力。

(三)网络教育资源与教学考核的整合。传统的教学考核模式比较落后,主要以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知识量已经不能决定学生未来的发展,教师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仅仅以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容易忽视学生的能力,因此要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指定一些教育资源,让学生自行探究,教师定期利用网络进行考核。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其综合能力将得到培养。网络考核可以直观的反应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结合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国际贸易教学中网络教育资源整合的作用

(一)丰富了教学方法。网络教育资源通过整合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项目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等新兴的教学方法将得到更多的应用,学生对于抽象的知识不再感到枯燥,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可以得到更多的实践时间。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习的效果更加明显。

(二)解放了学习的空间。网络教育资源通过整合后,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仅仅依靠课堂时间,打破了传统的时空束缚。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只要有网络的地方,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明显增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探讨,教师依靠网络可以进行指导和总结,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三)丰富了教学内容。传统的国际贸易教材更新速度较慢,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网络交易资源整合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将国际贸易的新闻、动态以及相关法律变化直接告知学生。学生在第一时间可以掌握行业的最新信息,进而有针对性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并对相关技能进行针对性的实践。

四、总结

网路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强,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但是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以免学生被网络上的其他内容多干扰,影响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念良,李超,刘端森.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资源应用[J].商洛学院学报,2013(4).

[2]谢蓉,孙玫璐,钱冬明.网络教育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J].现代情报,2014(1).

[3]贺映辉.高职国际贸易教学中整合网络教育资源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企业教育,2014(2).

作者:黄心纯 单位: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第七篇: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网络教育模式变革思考

[摘要]从网络教育对会计行业和会计人才培养带来的变革和挑战入手,提出高校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如何在教材、教学、实践三方面进行网络教育的模式变革,提高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效率和针对性,进一步适应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技术新挑战,更高效地履行分析、决策、辅助管理等新职能,提高自身竞争力。

[关键词]网络教育;人才培养;应用

一、引言

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会计行业、会计教育与互联网的融合趋势进一步明显,网络会计、在线财务服务、云会计、云审计等初现端倪,互联网为会计行业转型升级、会计人才培养、会计职能转变和强化等方面都带来新的机遇。会计工作的许多具体内容也与互联网开始实现深度融合,网络记账、在线财务管理咨询、云审计、云会计等第三方会计审计服务模式初现端倪;以财务软件和财务会计信息化应用为基础的财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联网管理、在线受理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管理模式成为会计管理新手段;会计从业人员在线教育、在线联机考试、远程培训等已成为会计人才技能培养和提高的重要的方式。高校会计人才培养需要全面运用网络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创新,使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强的针对性,更加符合现代企业的运作要求。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要对网络教育、会计行业、高等教育三者有深刻的认识,发现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通过网络的技术手段来加强、创新会计专业教学的培养模式,不仅使得高校会计专业的培养更加符合现代会计发展的需要,也可以大大提高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效益。

二、网络时代给会计行业和高校会计人才培养带来的变革和挑战

以前,会计的主要职能是对财务数据的记录、统计、核算、审核,本质上是对财务信息的处理和呈现,而在新型网络时代,对财务数据的记录、统计、核算、审核,计算机已能快速准确地完成,效率远高于人工,所以从事单一化、周期性的会计核算基础业务职能将逐步被机器取代。而如何通过对众多会计数据、财务报表的海量数据进行抽象、归纳,提取出有效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量化、可视化、均一化,为企业的财务决策甚至战略决策提供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是企业对会计的新要求,也是现在会计教学培养中所欠缺的。随着新型网络的深入,跨境电商、跨国物流、互联网金融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带来了电子单据、跨境金融、电子发票、电子货币等新生事物不断涌现,也给会计行业和会计人才培养带来机遇和挑战。传统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主要依托教师和教材,学生对于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被动、机械,而老师则缺乏丰富的教学资料,只能照本宣科,师生缺乏教与学之间的互动、理论和实践之间缺少相互印证,传统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的需求。

三、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网络教育模式变革

(一)面向网络教育的高校会计教学资源变革

传统的高校会计教学中,教材一般由教务部门统一选定,教材过时老旧,教材质量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2015年,教育部下发的教高[2015]3号文《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应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战略部署,紧接着各高校不断推出在线开放课程,全面推动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网络教育平台的高校教材资源共享,可以让学生免费获得PPT、视频、网页等多种媒介的覆盖教材的会计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网络教育页面还有教师、学生对该教育资源的打分、评价以及下载排名等项目,这样就为学生选择教学资源提供了较为科学、全面的参考,学生就能同步共享最新的高质量的会计教学资源,为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内容选择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高校会计教学方式的网络应用

现在用人单位反映最多的就是学生所学和企业所需相脱节的问题,高校会计专业也一样存在这个问题。虽然很多教师也在不断更新知识并在教学中加以应用,但是教学理论和社会实践总还是会存在“时间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高校以往都是通过聘请、邀请企业专业会计人员来校授课,但是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聘请成本高、时间与正常教学安排有冲突,协调难度大等,所以学校一般进行的次数较少,效果也不是太明显。在目前条件下,利用高速的4G、4G+无线网络通过应用APP,企业专业会计人员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进行授课并能进行实时互动,成本低、时间灵活、协调安排难度低,可以有效地增加授课次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最新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同时,丰富的海量互联网知识资源社区,也可以让学生在各类社区、论坛提出问题,并能很快收到较为权威的问题答案,这种“即时化”“碎片化”的知识获取也是对学生系统知识的有效补充,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强的特点。

(三)高校会计实践教学中的网络应用

企业实习是高校会计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学习阶段,不同于理工类专业学生的实习,单个企业对会计实习生的需求量较小,所以学生需要分散到众多企业的会计部门进行实习。以往,学校通过传统方式很难联系大量企业安排,学生自己寻找实习企业的渠道也很单一,造成实习效果不佳。通过现代网络(社交平台),可以把学校的教务系统和政府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第三方互联网招聘系统进行系统耦合,学生通过校园网就能知道哪些企业需要实习生,企业通过自己的业务系统可以看到哪些合适的实习生可供选择,实现校企的资源和信息共享,实现实习生资源的合理流动,使得有需要的企业及时找到实习生,也使得需要实习的学生能找到对口的实习企业,避免了资源的“错配”。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企业需要实习生的数量、时间、基本要求进行预测,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实习提供便利。

四、总结

通过现代网络教育的思维、方法、模式来提升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效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也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学生、企业的多方配合,在软件、硬件上进行统筹建设。通过现代网络的思维、方法、模式变革,不仅可以提升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效果、效率和针对性,更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现代互联网对各行各业的深刻影响,从而主动适应新技术、迎接新挑战,学习、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

作者:桂华 单位:淮南联合大学经济系

第八篇:网络教育焦点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已经在我国逐步推广起来了,扩大了我国教育发展空间。但从当前网络教育整体情况,网络教育存在一些非常实际的问题,例如:教学质量问题,国家技术标准不完善的问题等,此类问题影响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对此,本文就网络教育的焦点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教育;焦点问题;教育资源;国家技术

在我国网络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下,信息服务业的增长率逐年递增,更好的服务于各个行业,促进各行各业良好发展。教育作为信息服务业服务的重要产业之一,积极有效落实网络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可以提升我国教育水平,促进我国教育事业良好发展。但因网络教育起步时间较短,对很多学校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想要有效的开展网络教育还需要一个过程。而在当下需要处理的就是网络教育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以下笔者将重点分析网络教育的焦点问题。

一、网络教育存在教学质量问题

教学质量是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网络教育能否持续良好的发展下去。所以,在落实网络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将教学质量作为重点问题来落实。但从当前网络教育开展和落实的情况来看,网络教育质量正在遭受用人企业的质疑。因为用人企业表示,网络教育是一种新生事物,通过此种手段来进行授课不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这或许会影响学生文凭的“含金量”。的确,相对于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全日制的面授教学来说,网络教育的确容易遭受人们的质疑。而要想消除外界对网络教育质量的质疑,认真考虑和分析教学质量如何保证这一严肃问题是非常必要的。基于以上内容,笔者认为网络教育在处理教学质量问题方面,应当注意强化以下几方面。其一,网络教育相关技术的强化。网络教育的有效应用条件之一就是有科学技术的支撑。为了保证网络教育可以有效的落实,需要对网络技术、教学网站、教学网络管理平台以及教学站点的技术服务等方面予以强化,确保教学网站、教学网络管理平台等可以充分发挥作用,支持网络教育的有效实施。其二,注意强化办学条件。这里指的是网络硬件教学条件和实验条件,促使网络教育可以在完善的办学条件支持下有效的开展,如此也利于网络教育质量的提升。其三,提升学科教师网络教学能力。尽管学科教师的责任都是授教于他人,但课堂教学与现代远程网络教学毕竟存在一些差异,这很可能使学科教师产生不适感,影响教学质量。而避免此种情况发生,就需要提升学科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尽快的适应网络教学,以便更好的教授和培养学生。

二、网络教育存在国家技术标准不完善的问题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已被列入《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使得诸多高校都在尝试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但从高校网络教育开展的整体情况来看,网络教育局面比较混乱,存在诸多问题,如很多学校重新定位网络教育,摒弃传统教育资源的运用,重新投资,建设全新的网络教育平台,以希望有效的开展网络教育,但脱离丰富的、优秀的教育资源而重新构建的网络教育缺乏适用性,其应用并没有得到较高的效果,同时还会浪费大量的教学资金;很多学校在落实网络教育上存在诸多实际问题,如教学教材的选用不当、教学形式的选择不合理、教学内容的规划不完善等,严重影响网络教学效果。那么,促使以上情况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很显然与国家技术标准不完善息息相关。现代远程教育建设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缺乏,就不能够对远程教育予以有效的约束,这很容易造成网络教育混乱局面的出现。而作为制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国家技术标准存在不完善、不规范的情况,将无法有效规范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那么就会间接影响现代远程网络教育规范、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落实。因此,注重加强远程网络教育的国家技术标准不完善这一问题的处理也是优化网络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结束语

由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支撑的现代远程网络教育发展时间较短,正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使得网络教育的效果不佳。对此,应当对网络教育的焦点问题予以高度重视,探究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优化网络教育,从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良好发展。所以,加强网络教育焦点问题处理,促进网络教育良好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勤实.关于网络教育的焦点问题分析[J].《教育探索》,2003(06).

[2]王雷.浅谈网络环境下外语自主学习的可操作性[J].林区教学,2008(07).

[3]贺延辉.高校网络远程教育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研究[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

作者:石超 单位:吉林大学经济学院

第九篇:MOOC平台下的美术网络教育思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模式有了很多改进与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开始替代固有的教学方法。美术院校在课程讲授上注重对学生艺术创作思维的培养,并对学生创作技法的提升下足了功夫。文章探讨基于MOOC平台的美术网络教育,以期通过这一教育平台让学生提升创作技法,更好地呈现作品。

关键词:美术院校;网络学习;MOOC平台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存在本质差异,更加注重技法与思维灵感的培养,应用MOOC网络视频能够将学生从思考到创作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学生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与创作中反复观看视频,从中发现不足,从而不断进步。课程结束时将成果创作过程制作成一个完整的课堂视频作品,可供更多人交流与学习。

一、对主流MOOC网络学习平台功能的调查

1.MOOC概述

MOOC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学习平台与教学系统,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从中找到不足,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种网络学习平台的应用范围更广,不受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不同教育背景的人都能参加。MOOC中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与系统架构,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无处不彰显着教育资源的整合与转变。

2.平台简介

体验过MOOC的人往往都认为平台的体验感较强,并且具有非常成熟的系统功能,两者密不可分,这也是MOOC平台的价值所在。此次调查选取的网络学习平台有三个,分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网易云课堂和国外的Udemy、Coursera。其中,网易云课堂平台建立于2012年,通过多名学者、专家的共同努力,系统平台汇集了众多课程,普通课程多达1200多集,总课时超过17000小时,涵盖门类众多,如外语、计算机、历史、经济等。平台从构建到应用时间较短,在借鉴国外网站建立经验的基础上能运行国外网站的基本功能。Udemy平台建立的时间更早,主要由畅销书作家和各领域名人构成课程教师队伍,平台中的学生被这些专家级教师吸引,成为该平台的忠实受众。平台特点是功能更全面、课程更专业,但是缺少作业功能模块。Coursera平台中汇集了多达15个国家的300多门课程,涉及各个领域,特点是分布较多的分割课程节点,并有课程讨论大纲,但是课程笔记方面功能欠缺。

二、学院美术网络学习平台的功能需要

1.课程模块

美术学院网络学习平台中的很多子功能都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创建的,创建的群组与课程节点以及课程作业是包含的子功能。群组是为了师生更好地沟通交流与实践而创建的,教师可以在上面上传课件,学生可以下载,实现双向在线沟通;课程节点分割可以按照章节节点或者时间节点分割课程,用户在学习章节较多的知识时,分节点学习上传的课件将更加容易;课程作业与传统教师讲授的课堂作业的不同是,教师可以将布置的作业任务上传到平台中,学生也将完成的作业上传,使作业保存更加安全、长久,简化了逐个收作业的流程,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学习与工作效率。

2.笔记模块

笔记模块也分出一些子功能。课程笔记是学生在听课时记录下的知识点或者课程要点;节点笔记则是在观看视频时,遇到不懂的地方或者感触深的知识点而记录下的体会,在某一个节点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不及时记录,将很难在以后找出来。学生只要点开笔记输入框,视频将自动停止,完成输入以后会自动标记出一个节点;共享笔记,如果学生想将自己的笔记分享给其他人,可以将笔记上传到平台群组中,与其他学生交流。

3.讨论模块

讨论模块让网络原本虚拟的平台更加真实,主要是依靠以下几个子功能实现的。课程讨论:用户观看视频课件时,遇到不懂的地方需要与其他人探讨,这时可以随意出一个论点让群组里的人交流、讨论,这样不会使观看视频学习变得枯燥、沉闷。热门讨论:一些学术热点或者某个艺术作品都可以是讨论的热点,平台能够主动推送这些热门讨论,勾起学生讨论的热情与兴趣。此外,平台还具备收藏功能,学生可以随意将感兴趣的话题收藏起来。

4.活动模块

艺术展览或者创作比赛是美术学院常见的活动形式,这些活动能够起到强化学生技艺、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作用。子功能有活动发起、管理以及排行。活动发起者可以是校方,也可以是教师、社团负责人等;管理就是对活动筹划、人员及设备的协调;平台定期为学生推送最热门活动,也就是热门活动排行。

三、结语

MOOC平台的产生为网络教育时代的来临拉开了帷幕,引发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在线教育热潮,这对美术教育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介绍了MOOC系统学习平台,并对其各部分功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可见,这一网络教育平台是建立在传统教育模式基础上的全新教学工具,代表着当代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但不能完全替代教师教授的课堂教学,它对传统教学的继承与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玲.MOOC中同伴互评的功能与策略探究——以edX、Coursera平台及北京大学的MOOC课程为例.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4(11).

[2]马兴凤.MOOC课程设计应用研究——以二维动画制作为例.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第5篇:网站网络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学模式;数字化

网络教育是一种综合多媒体、计算机和现代化互联网络等媒介为主的新兴学科,它所涉及的面较广、内容庞大丰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网络教育具有自主性、随时性、反复性和自由选择性等优势,为我国教育的大众化与不同教育层次的均等化提供了有效帮助。可以说,网络教育在推广与应用过程中受到了很多学生和教师的认可与喜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更为师生学习交流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1网络教育应用概述

1.1网络教育应用概念

网络教育应用是研究网络教育的现象和规律,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它可以对网络技术应用于教育过程提供全面指导,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它的研究内容包括网络教育环境下的网络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系统设计与开发、教师、学习者、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和网络教育的评价、网络教学与学习过程等。

1.2网络教育应用的特点

第一、师生分离。在应用网络教育的背景下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师生之间的分离,师生之间可以在不同空间、时间和地域上实现教育教学活动与彼此之间的学术交流。第二、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时间分离指的是教学过程的非实时性与非线性,空间分离即网络的异地性,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对时间自由掌握。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育教学方式,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自己掌握时间,完成教育活动的全过程。

1.3网络教育应用的形式

随着国家和教育部的大力推广与正确的倡导,我国的网络教育应用形式呈现出的多样化态势,发展比较成熟的主要有国家教育网、区域教育网和校园网等形式。第一,国家教育网,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了师师、生生和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为广大教师、学生及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网络环境。第二,区域教育网,区域教育网的建设是对区域教育的全新规划,对于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是通过校园网的城市/地区内数据传输网络和宽带骨干网连接教育部门内部网的形式,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环境。第三,校园网。校园网是指在校园范围内,以学校各部门的应用硬件系统为基础,有机整合学校内部的教育教学信息、交流信息,更好的发挥教、学、研等多位一体的信息资源平台,实现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形式。

2网络教育应用的优势与不足

2.1网络教育应用的优势

第一,通过对于网络教育应用的推广可以实现多种分离。比如,可以实现“师生分离”和“教导分离”“时间分离”和“空间分离”,在这种分离情况下,师生之间可以采用更多的教育与学习形式,更好的实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第二、网络教育具有整合教育市场、实现资源共享的优势。我国当前的教育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东部地区的高校在教师、资源、教育教学条件与设施等方面普遍优于中西部的高校,很多大城市的学校优于偏远山区和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学校。在推广与应用网络教育后就可以比较好的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实现整合教育市场、实现资源共享的特点。

2.2网络教育应用的不足

第一,由于网络教育应用的不断推广,导致很多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与学习交流活动较少,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也就相应的减少了,由于学习交流活动的形势变化,往往会导致很多问题不能够更好的解决。第二,在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各种不足,比如,地区发展条件与学校自身发展情况而导致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技术水平的限制而导致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科研经费投入不同而导致的网络教育理论研究不足,管理不完善、发展和应用水平不平衡而导致的网络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

3网络教育应用发展的趋势

3.1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深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学习交流的必备工具之一,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了网络教育应用的重要性,在这种形势下,开发和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是势在必行的。比如研究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教学模式、问题对话型教学模式、探究型教学模式、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等都是一种探索与发展。

3.2开发数字化网络学习环境

培养学习者的数字化信息意识、开展信息教育、信息能力和适应数字化的网络学习环境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将这些资源整合到网络教育应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为师生做到全方位的服务。

3.3网络教育应用中的知识管理

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空间,网络教育更是一个“开放的大学”,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建立相关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办法,以强大的交互性、时空的开放性、数据收集管理的优化性等特点,将最好的、最新的、最具创造性的前沿科学展示给师生,最终实现网络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4结语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高校不可忽视的综合服务平台,高校只有紧跟时展的步伐,在综合利用网络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成为高校教育前沿阵地的“领头军”。

参考文献

[1]甘茂华.网络教育应用的发展趋势探究[J].职业时空,2011(1).

[2]景婉.关于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究[J].才智,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