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消防工程建设范文

消防工程建设全文(5篇)

消防工程建设

第1篇:消防工程建设范文

1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建设的原则

1.1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能够实现对火灾的检测、发现、报警和消灭四个方面的内容,避免对火灾的检测失灵、发现失败、报警缺失以及消灭不力而造成的人和物的损失。

1.2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以机电自动化实现为主,人力配合为辅。高速公路隧道一般都离市区等较远,相关运行以及监控人员等很难对其进行现场管理,因此,就需要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运行,将火灾隐患降到最小。

1.3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隧道消防机电设备的选择、机电工程的布置、用水系统的设置等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来因地制宜地选择,以能够实现最佳地消防效果为最主要目的。

1.4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易维护的原则。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的维护也是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及时进行有效的维护,隧道机电消防系统才能够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才能够及时发现消防问题并进行处理等,因此,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易维护的原则以保障消防系统的运行效果。

2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的建设实现

2.1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水的设置。消防水的设置一般可以通过在隧道顶部设立消防水池和设置水井的方式来实现,这两种消防水的来源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环境来做选择。对于有自来水通过的地区,可以通过设置消防水池的方式来保障隧道内消防水的供应,对于无自来水通过的地区,可以通过挖掘水井的方式来为隧道供应消防水。

2.2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管道的设置。消防管道的布置应该根据隧道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考虑防冻问题,以使消防管道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实现正常使用,避免因为消防水出现问题而导致消防隐患。消防管道的布置必须要设置于检修道上,这样,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对消防管道中存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弥补,避免消防管道出现漏水等问题影响后续的使用。

2.3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水泵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应该坚持使用与备用相结合,并且对使用中和备用的水泵都要进行妥善检查,以确保其都能够随时正常使用。消防水泵应该融自动与手动一体,日常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不灵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切换至手动控制。监控中心要实现对水泵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包括其开启、运行、停止以及低频巡检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监控异常的,要及时进行问题排查,以保障水泵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实现对消防水池水位的实时监测,水位等于或低于最低线时,自动供水保障水位处于最低线和最高线之间,以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

2.4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洞的设置。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洞应该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每个消防洞都应该配置消防栓以及灭火器,以供隧道的使用者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同时,消防洞的间距应该根据消防隧道的长度以及消防难度等来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在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的使用人员能够及时地找到并且方便地使用消防工具对火灾进行控制。

2.5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火灾检测系统和报警系统的设置。在当前火灾检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火灾检测系统主要是基于火灾发生之后产生的烟、光和热等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同时还有一种能够根据现场的图像判断火灾是否发生的系统。两种系统在判断火灾发生的准确性上区别不大,所以在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状况等自主选择和安装火灾检测系统,实现对火灾的智能检测。火灾检测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自动的报警,如此,才能够实现对火灾的及时有效的控制,避免人力物力的损失和浪费。火灾报警系统与火灾检测系统相连,火灾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到火灾的发生,就需要将火灾的具体情形自动地报告给监控室,以方便监控室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消防。同时,火灾报警系统还需要与隧道外显示屏相连接,以警告过往车辆不再进入隧道内并且自动协助灭火等。这样,就实现了隧道内火灾和报警的一体化设置,有效地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

3结语

第2篇:消防工程建设范文

1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建设的原则

1.1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能够实现对火灾的检测、发现、报警和消灭四个方面的内容,避免对火灾的检测失灵、发现失败、报警缺失以及消灭不力而造成的人和物的损失。

1.2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以机电自动化实现为主,人力配合为辅。高速公路隧道一般都离市区等较远,相关运行以及监控人员等很难对其进行现场管理,因此,就需要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实现高度的自动化运行,将火灾隐患降到最小。

1.3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隧道消防机电设备的选择、机电工程的布置、用水系统的设置等要根据当地的实际环境来因地制宜地选择,以能够实现最佳地消防效果为最主要目的。

1.4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易维护的原则。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的维护也是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只有及时进行有效的维护,隧道机电消防系统才能够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才能够及时发现消防问题并进行处理等,因此,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工程要坚持易维护的原则以保障消防系统的运行效果。

2高速公路隧道机电消防系统工程的建设实现

2.1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水的设置。消防水的设置一般可以通过在隧道顶部设立消防水池和设置水井的方式来实现,这两种消防水的来源各有优势,可以根据具体环境来做选择。对于有自来水通过的地区,可以通过设置消防水池的方式来保障隧道内消防水的供应,对于无自来水通过的地区,可以通过挖掘水井的方式来为隧道供应消防水。

2.2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管道的设置。消防管道的布置应该根据隧道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考虑防冻问题,以使消防管道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实现正常使用,避免因为消防水出现问题而导致消防隐患。消防管道的布置必须要设置于检修道上,这样,在后期的维护过程中,就能够实现对消防管道中存在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弥补,避免消防管道出现漏水等问题影响后续的使用。

2.3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水泵设置。消防水泵的设置应该坚持使用与备用相结合,并且对使用中和备用的水泵都要进行妥善检查,以确保其都能够随时正常使用。消防水泵应该融自动与手动一体,日常进行自动控制,自动控制不灵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切换至手动控制。监控中心要实现对水泵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包括其开启、运行、停止以及低频巡检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监控异常的,要及时进行问题排查,以保障水泵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同时,实现对消防水池水位的实时监测,水位等于或低于最低线时,自动供水保障水位处于最低线和最高线之间,以满足消防用水的需求。

2.4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洞的设置。高速公路隧道消防洞应该根据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每个消防洞都应该配置消防栓以及灭火器,以供隧道的使用者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同时,消防洞的间距应该根据消防隧道的长度以及消防难度等来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在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的使用人员能够及时地找到并且方便地使用消防工具对火灾进行控制。

2.5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火灾检测系统和报警系统的设置。在当前火灾检测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火灾检测系统主要是基于火灾发生之后产生的烟、光和热等来判断火灾发生的,同时还有一种能够根据现场的图像判断火灾是否发生的系统。两种系统在判断火灾发生的准确性上区别不大,所以在高速公路隧道消防系统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预算状况等自主选择和安装火灾检测系统,实现对火灾的智能检测。火灾检测之后,需要及时进行自动的报警,如此,才能够实现对火灾的及时有效的控制,避免人力物力的损失和浪费。火灾报警系统与火灾检测系统相连,火灾检测系统一旦检测到火灾的发生,就需要将火灾的具体情形自动地报告给监控室,以方便监控室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消防。同时,火灾报警系统还需要与隧道外显示屏相连接,以警告过往车辆不再进入隧道内并且自动协助灭火等。这样,就实现了隧道内火灾和报警的一体化设置,有效地减轻火灾造成的损失。

3结语

第3篇:消防工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成效;经验

辽宁是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的北方起点,海岸线总长度2265km,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444km,占全国大陆海岸线的7.6%,居第5位。沿岸有岛礁506个,岛岸线长度为821km。在大陆海岸线中,岩基海岸占41.4%,泥质海岸站34.1%,沙砾质海岸占24.5%。工程区涉及大连、鞍山、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共7市25个县(市、区),土地总面积507.16万hm2。

1建设成效

自辽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实施以来,辽宁沿海地区大力开展森林培育和保护工作,加强二、三级基干林带建设,累计完成人工造林84.4万hm2,封山育林53.7万hm2,飞播造林11.1万hm2,森林抚育53.2万hm2,退化林修复10.2万hm2,迹地更新3.3万hm2,超坡地还林1.0万hm2,围栏封育805km,矿山生态治理0.4万hm2,新建设及完善沿海基干林带1462km。目前,辽宁省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区的有林地面积达192.5万hm2,较工程实施前增加67.1万hm2,活立木蓄积增加1882万m3;森林覆盖率38.03%,较工程实施前提高9.73个百分点。森林面积的增加,有效地改善了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保障辽宁生态安全、促进区域经济、保护农业生产、提高当地居民幸福感等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经测算,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区的生态效益价值超过400亿元,经济效益近100亿。

1.1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辽宁沿海地区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海煞、暴雨等,以海岸基干林带为主体的海防林体系,有效地降低了风速,减轻了暴雨对土壤的冲刷,抵挡海煞,保护了沿海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测算,辽宁省沿海地区累计减少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6.7hm2,农作物倒伏率与果树落果率均降低60%以上。

1.2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

沿海各地区将城乡绿化一体化作为海防林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结合四旁植树、村屯绿化、美丽乡村建设,不断提高整体绿量,实现森林进城、进村。目前,辽宁沿海地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5%,人均年绿地面积9.6m2,人居环境大为改善,形成了“青山环抱,绿树绕城”的自然景象。工程区内的7个市中,大连、鞍山、营口、葫芦岛已经被授予了部级森林城市称号。

1.3滨海湿地资源得到恢复和保护

为了使沿海地区形成更稳定的生态系统,丰富物种多样性,实现山水林田海生态的整体修复,近年来,辽宁省划建了一批滨海湿地类型保护区。目前,沿海地区自然保护区数量已达13个,其中湿地类型保护区6个,面积86.5万hm2,占全省湿地类型保护区总面积的74%。每年有数以千万的候鸟在此栖息、繁殖。辽宁双台河口部级自然保护区珍稀鸟类丹顶鹤由1991年的300多只增加到当前的750多只,黑嘴鸥由8000只增加到1.2万只。

1.4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工程建设营造了大量的防护林带、林网,加强景观林建设,大力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等林业产业项目,保障农业稳产高产,推进森林旅游业发展,助农增收,促进兴林富民。凌海市受海防林基干林带保护的大片农田连年稳产,近20年仅水稻就增产2万t,实现农民增收3400万元。绥中县粮食单产提高到7500kg/hm2以上。大连、营口、锦州等地的水果产量和品质明显提高,平均增收20%以上。凤城、宽甸县等地涉林农户的人均收入近半数来自林业。

2主要经验

2.1高位推动,统筹规划

辽宁省委、省政府把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纳入“环渤海经济圈”和“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要求各市将海防林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保证人、财、物的投入,预留土地使用空间。

2.2落实配套,规模治理

在认真落实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基础上,辽宁省政府启动实施了沿海经济带绿化、万村万树绿化、全省大会莫造林绿化、青山工程、“千万亩”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配套工程,整合可绿化空间资源,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实施以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为牵动,将荒山造林、坡地还林、路沟渠绿化、湿地保护、森林城市建设、村屯绿化相结合,统一规划设计、集中连片造林、规模化综合治理。

2.3筹措资金,加大投入

在争取国家建设资金投入的同时,完善补助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十一五”以来,累计争取海防林工程投资6.05亿元,省级财政通过配套工程实施,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13.16亿元,吸引个体及企业等社会投入资金18.4亿元。

2.4科技支撑,推广示范开展

“绒毛白蜡引种栽培技术的研究”、“泥质海岸防护林主要造林树种的研究”、“泥质海岸防护林树种配置及结构的研究”等科研项目[1],推广依据土壤盐碱含量和酸碱度确定适宜树种、滨海苏打盐渍土和中盐碱地改良等技术措施,提高造林成活率。

2.5建标立规,精准提质

加强规划指导和标准建设,强化科学营林理念,推行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出台了《森林经营技术规程》、《退化林分修复技术要点》等营林技术标准10个,森林经营数表44个。推广营林科技成果500多项,创建省级森林经营示范单位16个,推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目前,辽宁沿海地区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量达35.5m3/hm2,是工程建设初期的1倍多。

2.6依法保护,巩固成果

近年来,辽宁不断完善法规政策,依法对海防林体系进行保护。辽宁省人大颁布了《辽宁省湿地保护条例》、《辽宁省青山保护条例》等地方生态保护法规,辽宁省政府出台了《辽宁省封山禁牧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青山工程的实施意见》等生态保护政策。在全国率先启动青山工程、“小开荒”清退、坡地还林等8项工程,有效地巩固了工程建设成果。

3问题与建议

3.1问题

辽宁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虽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存在着基干林带宽度不足、绿化潜力不足、生态功能弱、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3.2建议

首先,积极争取绿化空间。作为自然资源部门的组成部分,林草部门应积极与上级管理部门沟通,争取生态建设空间,力争“可绿尽绿”,通过生态红线划定及保护地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空间保护。其次,加强老化基干林带改造、灾毁林带修复、低效林改造,提高单位面积林地使用效率。再次,通过多林种、多树种结合的办法,使工程充分发挥其3大效益,特别是经济效益,以增强对社会资金投入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第4篇:消防工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实践教学

实践课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开展实践教学研究与改革,对于推动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建设,促进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1.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要求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明确了向应用型转型主要在地方高校。

2.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随着现代电工技术不断发展,企业对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不断提升,电工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应用,也使原有实践教学环节课程面临挑战。

二、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内容

为落实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岗位技能”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电气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应从三方面进行。1.职业技能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要紧密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分析应用型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有计划、分步骤推进职业岗位的技能训练体系建设。2.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在掌握“电机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气控制技术”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实训、大学生科技创新或竞赛项目、专项课题研究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熟练掌握科学技术研究的基本方法。3.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以考核评价促发展是推动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创新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措施。为了确保实践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优化考核评价机制,细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分类评价标准,改革考核评价的方式方法。

三、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1.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

对本区域的电力生产企业、电力供应企业、电力应用单位展开充分调研;认真研究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人才培养对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的要求;根据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需要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在教学策略上,坚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信息或知识检索能力、创新精神,因材施教,突出地方高校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措施

一是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提高实践学时学分的比例,对实践性课程实行模块化教学。二是调整实践课程:实践课程应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要求,特别注意围绕区域经济社会中主导性电气工程开设课程。三是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一方面要研究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熟悉地方政策,争取政府部门支持,加强与地方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建立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课程的教学做好必要准备;另一方面要根据应用型电气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建立校内实验室或仿真实践教学平台,以满足部分专业课的教学需求。四是加强教学管理:第一要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建立高效、开放式实践教学课堂;第二要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应用深度融合;第三要面向电气工程职业岗位需求,采用模块化教学、项目化教学、工作任务化教学等教学方法。五是加强实践教学制度建设:要建立关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验室建设、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实验室开放等一系列的制度,以规范教践教学体系。五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应出台政策,支持教师到相应电力生产、电力传输或电力应用企业挂职锻炼,或聘请企业电气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到学校开展实验教学指导或在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习、实训指导。

四、结束语

开展地方高校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必将引导地方高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条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对于地方高校实践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价值和示范性。一是使实践性课程模块、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管理与考核制度趋于优化,更有利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能力的培养。二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并形成体系;三是在教学改革方面具有辐射功能,能推进地方高校中其它工科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满足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生萍,李宗范.加强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推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

第5篇:消防工程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

引言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明确规定了对当前高层建筑的施工需求。但是,高层建筑设计中,可能会存在设计隐患、材料使用方面的隐患,特别是高层建筑对整体房屋的美观度要求较高、设计结构复杂的现象,加大了火灾隐患的发生几率。由此可见,工程人员需完善消防工程的设计及规划,协调给排水工程及暖通工程的工程要求,有利于提高整体工程的社会效益。

1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的作用

(1)工程概述。本工程位于A市的东南城区,为民用建筑及商户办公楼,该工程总工程面积为11.4万m2,地上共18F,净高74m,;地下共2F,为停车场,属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其中,1F~6F为综合型商业楼,7F~18F为办公区域。消防系统预采用常规喷淋系统;所有应急出口均配置有消防管道、消防阀门及泡沫型灭火器。

(2)核心作用。由于工程本身的结构复杂、楼层结构较高,需要配置完善的给排水系统、消防工程系统以及供水系统设计,能有效预防高层建筑的火灾现象。另外,消防系统设计中,需要分析出建筑本身的材料使用情况、内部构造及外部环境特征,及时转变现有的消防设计理念,将提高建筑的功能性为目的,科学协调内、外墙防火材料的使用方法及设计方法,并结合施工图纸、工程地理位置进行分析,使整体设计满足基本消防设计的需求。总之,完善该工程的设计,能减少工程运行的隐患,进而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能[1]。

2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要求

(1)整体布局设计要求。设计人员需要根据本工程的环境、降水、相对湿度、土质硬度等基本参数确立完整的消防设计措施,根据施工图纸配置出符合消防运行逻辑的消防设计方案,确保整体消防措施均符合标书需求。在此过程中,需确立出消防水箱的摆放位置、管线布置情况等,同时设立出单独的房间满足整体用水配置(9F),通过设置合理数量的防水箱及供水装置,以确保各楼层供水的完整性。另外,工作人员需要对建筑的负荷参数进行评估、预算,根据预算结果得到满足消防供水需求的供水通道及疏散通道[2]。在此过程中,需科学协调内部的防火设计模式,采用高效化的设计方式,防止火势快速蔓延,有利于及时避免火灾进一步扩大而造成的经济危机。在防火墙、防火门窗的设计中,需要做好各区域之间的隔离工作。当局部区域出现火灾情况时,可在区域隔离的作用下及时隔离火势,包括于人流空间、疏通通道等,也能确保排烟系统可及时作用,协助消防人员开展救火工作。

(2)消防通道设计要求。各楼层均需配置消防通道,有利于为用户快速的提供紧急情况下的避难场所,从而避免火情因素对用户生命的危害。由此,需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情况设计出专业的逃生途径,利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形式,满足高层建筑对消防通道的基本需求。首先,需根据整体布局情况设计出专项的逃生通道数量,结合楼道位置、办公区域位置以及强、弱电井的位置布置出符合需求的防火区域,其中必须侧重于对通道数量、模型、宽度方面的设计。若预留通道的面积过小,如安全通道无多余设计空间,需搭建临时的疏散通道作为使用,同时在合理、综合的配置下强化对通道安全性、功能性、使用情况的评估。

(3)自动喷淋系统及报警系统的设计。若建筑出现不明原因的火情时,其报警系统可及时进行警示,通过火灾警报系统告知用户及时进行疏散及避难工作。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需完善探测器的感应装置,采用大数据监控火情情况。若部分区域出现火情时,该系统可第一时间进行告警工作,并将火灾情况、火灾可能造成的原因汇总至档案内,及时引导消防部门进行处理。同时,档案需要记录火灾发生的楼层、是否造成人员伤亡以及疏散工作是否符合疏散要求。通过开展高效、完善的火情预警工作,能为消防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营造更多、更充分的救援时间。另外,消防部门可结合预警系统的位置开展救援,重点围绕这一部门进行火情控制,有利于工作人员针对性开展救援。在自动喷淋系统配置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楼层分布、基本施工图纸确定消防喷头的数量,同时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布置工作,确保整体建筑面积与消防喷头的数量呈正相关。此外,设计人员也需要确保喷淋系统的质量,如材料要求、成本要求、防火/防水性能要求等,以提高喷头的反应速度为核心,提高整体运行系统的灵敏度[3]。

(4)消防电梯及防火卷帘装置设计。为了方便救援人员顺利开展救援活动,需要配置消防电梯装置,能尽可能地保障用户的生命安全。其原因是火情发生后,正常使用的客梯极其容易发生变形、扭曲的情况,甚至出现安全性降低、严重漏电的问题,因此此类电梯无法作为逃生通道使用。因此,工作人员需根据楼层分布、楼层的布局情况规划、设计出一定数量的消防电梯。安装中应充分遵循《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内容,即需要将电梯配置在不同的区域内,以便救援人员能根据火情的严重程度,同时进行灭火工作。消防电梯的平面位置必须与外界环境相连接,即用户可乘坐消防电梯直达外界;若部分区域条件不允许,需设置长度约28m的通道作为辅助,且通道可直接到达地面。另外,消防电梯可与消防通道协同设计,即可安装在同一区域但需使用相关技术进行隔离,需要注意的是,需控制高层建筑每个房间到消防电梯的直线距离<30m,可提供更多的救援机会。同时,消防电梯也应与地下室(停车场)相连接,能够为停车场用户提供合理的逃生环境。优化防火卷帘设计也能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若高层建筑出现火情时,部分区域的火情警报就会响起,工作人员需根据警报的位置确定防火卷帘的延时时间,并根据制定路线将火情分多次送达至地面安全区域,引导消防人员进行作业后可极大可能的降低火势影响。因此,设计中需考虑防火卷帘的设置要求及应用要求,充分满足其疏散功能,有利于调整火势区域的空气质量,防治火势扩散的现象。同时,该设计应配置在消防电梯的前方,可尽可能地提高控制有效性。需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需及时检查该组件所使用的材料情况,包括材料的物理性质、防火功能、厚度参数等,使所有标准均满足等标准。

(5)完善工程管理设计。工程管理就是以提高台账管理的有效性为根本,采用科学、可行的操作技术提高交底工作工作质量,确保各工作者能及时了解消防设计系统的水要求及设计流程,为后续工程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在此过程中,需加强对工作人员能力、技术、责任感的培训,使其深化了解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及消防工程的基本需求。另外,高层建筑消防施工管理中,工作人员需根据现有对施工的法律体系内容,同时结合日常监督要求及管理要求,比如防治杜绝明火入场、工程设计图纸内容不科学的情况[4]。此外,管理人员需强化对设计过程中的交底、材料采购、材料使用、机械设备使用等方面的技术进行调研,设立明确的工作台账,引导工程人员谨遵施工流程及施工技术,同时确保预警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工作的流畅性,定期对其进行技术保养管理,有利于提高整体施工环节的核心质量。

3高层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要求

(1)强化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监理人员需要强化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如利用BIM技术分析高层建筑的特点、功能性、高度参数、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在三维空间中分析整体设计是否符合建筑需求。因此,工程人员需做好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需分析当地的绿植情况、地底环境情况,避免整体设计对周围环境的消极影响。在此过程中,需分析出消防水箱、水池以及水池中水量的容积参数,确保水池中的水量满足工程所需。第二,尽量选用高质量的消防水泵,避免水泵安装、设计、运用过程中的错误支持。通过不断消除安装过程中的隐患,从而提高水泵的核心功能。总之,图纸审核过程中,需满足水泵的供水问题,采用相应的分析水泵中的承压参数及水压,避免水压过大而导致水泵无法承载的现象。通过配置符合逻辑的喷头数量,从根本上满足各楼层的消防要求,有利于满足过配水、引水的标准。

(2)材料管理工作。材料管理过程中,需要分析前期采购的材料标准是否符合标书要求,包括于型号、数量、强度等参数。通过分析供应商的资质、管理情况以及质量情况,以确保整体消防工程所使用的材料均由合规的供应商所提供。另外材料运输中,需尽量采用平稳的运行状态及西宁材料运输工作,确保所使用的采用均能投入至工程当中。若出现部分工艺不符合相关要求时,需及时进行材料的更换操作,并将部分合规的材料进行分析对比,探讨哪部分材料使用是合规的。此外,不同材料属性的材料应予以针对性的保管措施,同时引入对应的养护管理,消除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总之,工程人员应明确工程管理要求及管理模式,确保各工艺均由指定的人员进行上岗操作,也能提高材料的使用周期[5]。

(3)设备维修要点。消防设备的维修对整体工程的影响较大。目前高层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均有一定的防火功能,因此整体建筑的火灾发生率较低。因此,工作人员需制定完善的维修流程,并根据设备维修要点设立管理方案及管理措施,能消除设备老化的几率。若部分区域发生火灾时,需及时使用各消防设备进行灭火管理,确保各消防设施均能更快投入使用。同时,需要工作人员落实管理责任,设立定期维护方案,有利于提高各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消防电梯施工要点。消防电梯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需确定电梯位置是否符合施工图纸的要求,同时测试出消防电梯的防水效果,谨防施工漏电现象。另外,工程人员需按照GB26465-2011的标准进行测试分析,按照如图1所示的流程进行施工,侧重于对放样、样板制作、误差分析、测量校准流程及进行控制及管理工作。通过围绕上述工作进行操作,同时提高电线的基础功能,包括于电线的阻燃、绝缘功能等,使用高质量、韧性好的装配材料,有利于避免材料发生磨损、弯曲的情况。最后,工作人员需配置排水装置,避免消防用水进入到消防电梯中而导致电梯元件损坏的现象发生[6]。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中,需不断完善设计要求及施工要求,及时消除工程设计、工程运行方面的隐患,同时融入相关标准,有利于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另外,工程人员需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及问题设备,从而提高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能亚妮.探析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要点[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8):1114.

[2]王欣.探析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要点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2019(3):207.

[3]王二菊.高层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及施工分析[J].神州(上旬刊),2018(24):290.

[4]詹军.探讨建筑消防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179.

[5]宣佳宁.高层建筑住宅工程消防设计要点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8(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