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学校应急教育范文

学校应急教育全文(5篇)

学校应急教育

第1篇:学校应急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策划与编制

受疫情影响,全国高校大规模开展线上教学。线上教学可谓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壮举,也是面临突发危机事件的应急举措。在这次全国线上教学中,因为预案不同、准备不同、基础不同,不同的高校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疫情在我国已趋于平稳态势,高校教学工作已恢复常态。古人云:居安思危。我们要时刻保持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的清醒认识。高校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受众面广、差异性大的群体活动,除了疫情,还将面对自然和人为的多重不确定因素,因此加强高校教学活动的应急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意义

(一)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含义

2003年以来,我国以“一案三制”(应急预案、应急体制、机制和法制)为基本框架的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发展[1]。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关键作用,是以事前准备、事中响应、事后恢复等为主要内容的指导性文件。高校教学活动应急预案,是指以影响高校教学活动的应急突发事件为对象,遵照国家和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事先研究制订的应急行动计划或工作方案[2]。旨在明确应急事件发生前、发生中和发生后,该做什么、何时做、如何做等策略和资源准备。

(二)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作用

1.教学活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准备的范围和体系,使应急准备和应急管理不再无据可依、无章可循。建设教学活动应急预案,有利于完善高校应急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是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应然之策。

2.制定教学活动应急预案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降低突发事件对教学活动的影响和危害程度。高校强化以教学为中心的保障体系,不仅需要做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等领域的风险防范与控制,还需要在教学组织、课程教学和考试考核等方面做好防控。因此,加快教学活动应急预案体系构建,是提升高校自身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的基本需求[3]。

3.教学活动应急预案是应对各类教学突发应急事件的基础。通过编制教学活动应急预案,可以对一些事先无法预料到的突发事件起到应急指导作用,成为开展应急管理的“底线”。高校构建高质量教学活动应急预案体系,能够有效增强高校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

三、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策划

(一)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影响因素

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策划应做到科学、合理、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能够反映各级各类教学突发事件应对策略。策划教学活动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下列因素:(1)外部参照。各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调研结果,以及事故类型、级别、数量、危害程度、风险来源、分布情况等。(2)自身隐患。本校事故隐患的分析报告,包括各教学场、区域的事故隐患、风险点、分类、分布情况等。(3)自然因素。对学校所属区域的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地震、台风、洪涝等)及其影响。(4)人为因素。对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各部门、人员分工、各岗位职责等。(5)管理因素。对影响学校教学活动的管理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各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工作标准等。(6)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及已制定的应急预案情况。如2005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国务院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二)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设计层次

结合应急预案的影响因素与应急程度,教学活动应急预案可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方案三个层次[4](见图1)。1.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等同于总体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预案的整体思路、方针与原则、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职责。2.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针对某种特定的应急事件,在综合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阐述,具有较强的针对性。3.现场应急方案。现场应急方案是在专项应急预案的基础上,以现场为目标,根据具体情况编制的详细指导方案。

四、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编制

应急预案的编制涉及行业领域专业技术、应急管理知识、质量管控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

(一)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方针原则

教学活动应急预案应以保护师生安全、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保证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为方针原则。教学活动应急预案中各职责部门在应急准备时应坚定“三统一”的组织原则,即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在应急响应时应坚持“三个一”的工作原则,即“安全第一,教学第一,时效第一”[5]。在应急处置时应坚守“四个到”的处理原则,即“责任到人,人员到岗,工作到位,精准到点”。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快速地解决教学活动中的突发或偶发事件,高效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

(二)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总体思路

1.建立应急工作机制。常态运行下,高校教学工作一般实行“处—系—室”三级管理模式,即教务处统筹协调、各系部分工落实、教研组具体执行。但在应急预案体系中,面对的都是严峻而紧迫的突发事件,这就要求高校根据校情建立一套高效的、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应急组织管理机制。一是成立应急机构。应急机构是应急预案体系运行的组织保障。例如,成立由学校领导和各教学单位负责人共同组成的应急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学校教学活动综合应急预案,各教学单位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组织各教研室和全体教师制定专项预案和现场应急方案。二是畅通通信网络。通信是应急指挥、协调与联系的重要保障。例如,建立纵向和横向、线上线下多种信息传达机制,并建立备用通信系统,保障学校的有关要求能顺畅、高效地直达基层,同时保障基层的建议能直达学校领导。2.确定应急工作目标。应急工作目标对应急预案的编制具有方向性指导意义。编制应急预案前,要通过充分调研,确定不同教学活动的应急工作的具体目标。就高校教学活动而言,可以采取分类施策、精心组织、动态调整的应急组织工作思路。分类施策,即根据不同课程、不同教学活动、不同教学环节的实际情况制定应急方案,杜绝千事一案;精心组织,即全校一盘棋,各级教学管理机构和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将各项工作逐一高效落实;动态调整,即根据教学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应急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工作方案,并持续改进工作方法。3.制定应急实施方案。教学活动是复杂的,不同教学环节、不同课程都对应不同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影响教学活动的突发事件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易猝变性。因此,提倡制定“一课一策,一事一案”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应急预案[6]。“一课一策”,强调的是对不同性质、类型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课程教学应急预案。例如,实践课、理论课,面授课、网络课等,都要结合课程实际落实“一课一策”。“一事一案”,关注的是不同教学环节和过程,制定不同的教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例如,考试、实习、社会实践等,都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方案。

(三)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具体要求

编制教学活动应急预案要在实效上下功夫,抓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不仅要抓预案的建立,更要抓预案的质量。1.预案要全。在编制教学活动应急预案时,不仅要制定教学活动综合应急预案,还要针对各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和不同课程等方面制定相适宜的专项教学活动应急预案。覆盖面上,教学活动应急预案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覆盖高校教学全过程、全方位,涉及所有相关部门、岗位和有关人员。在内容上,教学活动应急预案不仅包括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处置,还应包括预防预警、恢复重建,不仅要有相应的应对措施,还要有组织体系、响应机制及保障手段。2.预案要准。教学活动应急预案应力求切合学校教学工作实际,要有针对性。编制预案前,要对学校教学活动中的自然、人为、管理等诸多风险隐患因素进行充分分析,要根据风险隐患的特点和薄弱环节,科学定制符合校情的教学活动应急预案。另外,预案内容编写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具体体现在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员在预案中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流程都尽量详细而具体。3.预案要活。教学活动应急预案是围绕教学工作展开的,不能始终如一、一成不变,应持续改进。要珍惜每一次应急预案实践和演练的机会,认真总结每次实施的经验教训,根据机构调整、人员变更、外部环境等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及时调整、修订应急预案,实现动态管理。无论是在日常教学活动的应急管理中发现的预案缺陷,还是在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模拟或演练中发现的预案缺陷,抑或是在实际面临突发教学事件的应急过程中发现的预案缺陷,应急预案都要随之及时调整。4.预案要练。制定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战,有备无患,实战要想成功,需要无数次的演练。预案的演练形式一般有桌面演练、功能演练、全面演练。无论采取哪种演练方式,都必须精心设计,周密组织,要针对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

(四)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

广义上,我们可以将应急预案看成是一个文件体系。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的文件体系应该包括预案、程序、指导书、记录等四级文件。参照事故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我们将教学活动应急预案的基本结构分为一个基本预案加应急功能设置、特殊风险管理、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的“1+4”结构(见图2)。1.基本预案。基本预案又称综合预案,是对应急预案的总体描述。主要阐述应急预案所要解决的突发或紧急情况、应急的方针原则和组织体系,应急资源和应急思路,并明确各应急组织在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中的具体职责,以及应急预案的演练和管理等相关规定。2.应急功能设置。应急功能是指在各类重大事故应急中通常采取的一系列基本应急行动和任务,如指挥和控制、警报、通信、人群疏散与安置等。因此,设置应急功能时,应针对潜在重大事故的特点综合分析并将其分配给相关部门。应急预案中包含的应急功能主要取决于所针对的潜在重大事故危险的类型,以及应急的组织方式和运行机制等具体情况。3.特殊风险管理。特殊风险指根据某类事故灾难、灾害的典型特征,需要对其应急功能做出针对性安排的风险。应说明处置此类风险应设置的专有应急功能或有关应急功能所需要的特殊要求,明确这些应急功能的责任部门、支持部门、有限介入部门及其职责和任务,为制定该类风险的专项预案提出特殊要求和指导。4.标准操作程序。由于基本预案、应急功能设置并不说明各项应急功能的实施细节,因此,各应急功能的主要责任部门必须组织制定相应的标准操作程序,为应急组织或个人提供履行应急预案中规定职责和任务的详细指导。标准操作程序应保证与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性,其中重要的保准操作程序可以作为应急预案附件或以适当方式引用。5.支持附件。支持附件主要包括应急救援的有关支持保障系统的描述及有关的附图表。例如,危险分析附件,通信联络附件,法律、法规附件,机构和应急资源附件,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技术支持附件,其他附件等。

五、结语

面对疫情,由于应急预案体系不健全,世界上许多高校甚至面临关闭的命运。中国高校在教育部统一部署下,科学有序地启动应急预案,实施线上教学,实现了线上线下教学实质等效,为疫情下的全球高等教育提供了中国方案。当前,线上教学已经从疫情防控下的应急举措逐渐发展成为中国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构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应急预案体系,是高校科学应对突发事件、保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客观需要,也是高质量教育运行体系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瞿剑.“一案三制”应对突发公共事件[J].江苏劳动保护,2004(10):4-4.

[2]刘志欣.风险评估视域下高等学校应急预案优化研究———以S市高等学校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19(4):233-241.

[3]霍庆生.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校应急管理体系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1(1):59-64.

[4]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评价师[M].2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0:320-323.

[5]罗静.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偶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探析———以广州商学院为例[J].公共管理,2017(4):25-26.

第2篇:学校应急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对策

英语课程是学生在小学教育阶段接触到的全新课程,因与以往的汉语教学有较大差距,外加部分学生口语能力较差,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同时由于口语交际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所占地位较高,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全方面改进现有的书面教学模式,以便提升学生英语口语交际水平。

一、学科兴趣的建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第一次接触的陌生学科往往会担心其学习难度过高,小学英语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不要仅仅以考试成绩为最终目标,而应重视对学生讲述和普及外国文化的精彩之处。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其思想与能力均处于发育阶段,所以更应注意对他们兴趣的培养,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防止学生厌恶甚至惧怕英语课程。教师可以选取学生较为喜爱的外国影视作品或游戏为切入点,向他们展示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并与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对比。比如,外国人习惯于接受他人的真诚赞美,当别人夸奖自己的衣服很漂亮时,他们会回答:“Thankyouverymuch!Iagreewithyou.”;而中国人习惯于谦虚低调,往往会回答:“您过奖了。”。这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模拟自己偶遇外国友人时的场景,并指导大家使用英语交流,分别展现外国人与中国人回答方式的不同。这种通过使用学生喜爱的事物来调动大家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的方式能极大提高同学们对于英语的喜爱程度,并推动学生主动探索学习更多英语知识,课堂教学效果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同时教师也可加强英语口语教学与语文教学的联系,将同属于语言类课程的两门学科进行对比,弱化英语学科的神秘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认识到英语课程与语文课程并不存在较大差别。将记忆单词与记忆生僻字作对比,将背诵对话与背诵古诗作对比,让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方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知。

二、学习氛围的营造

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范围涉及较广,要求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多多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英语在生活的实际用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第一步要做到鼓励学生随时使用英语进行交际,比如课前预习,课上结组练习,课后自主复习。鼓励学生间相互合作,将不同学习水平和性格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依据课本内容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拓展,鼓励学生主动分享学习成果,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比如在学习简单见面问候语“Howareyou?”等相关知识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结组寻找伙伴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对话。同时还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适当要求其添加额外知识点,促进所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也应时刻关注学习能力较差的同学,引导其他同学对其进行帮助,以此来营造和谐友善的学习氛围,加强班级同学间的团结意识。

三、教学模式的优化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主要以单词拼写与课文背诵为主,如今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不能只依赖于书面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学习。根据所学内容,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方向,鼓励学生主动加入教学活动当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来。教师可以设置有争议的辩论话题,以此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思考能力。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逻辑判断能力,学会如何更好地进行观点陈述,还可以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并且还要注意设置一些突发事件,为学生创造两难境地,训练学生在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应变能力和反应速度。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来为学生呈现更加清晰的学习内容。有能力时还可以准备相应道具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促进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而仅仅依靠课上时间是无法完全实现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练习,因此教师也可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游戏,让同学们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在大家锻炼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更大程度地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多多进行课外阅读,选择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任务目标,并定期开展演讲及故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分享交流会,鼓励大家将自己所了解到的知识与其他人进行分享。比如教师可以选择最新的流行漫画,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将故事复述一遍,再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翻译。对于不熟悉的单词可以询问老师或查询字典,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针对小学生爱玩耍的特点,在玩耍中对他们进行英语教学,比如女生喜欢毛绒玩具,老师就可以把玩具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自己创造故事情节并使用玩具进行演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综上所述,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以及科学的教学方式基础之上,这也是教师应关注的要点。根据目前实际教学效果分析,小学英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使用合理有效的手段研究优化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春霞.小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17):135.

第3篇:学校应急教育范文

【关键词】分层教学;技工学校;英语教学;应用

技工学校的招收对象主要为初、高中毕业生,一般都是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也存在较多不足。因此实施分层教学,从而推进技工学校英语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提高是当前技工学校发展的趋势之一,需要英语教师不断进行探索,从教学对象、目标、作业及评价等方面来进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1当前技工学校中英语教学的状况

在传统技工学校教学中,更加重视的是对技能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英语课程的重视度较低,缺乏一定的积极性与兴趣,同时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落后性,不利于学生的更好发展,容易让学生对英语教学产生抵触心理。其次,学生英语学习中有着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传统教学模式并不能较好的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教学,不能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式,局限了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质量与水平。

2分层教学在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分层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结合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英语教学中这种差异性的影响,能够准确的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教学,让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能够共同成长,增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进一步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技工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3分层教学在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教学目标分层

想要更好地提高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水平,就要设置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的设置让学生在学习时方向更加明确。而在分层教学模式中,英语教师可以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对于一些英语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为他们设置能够理解、听、读一些较为简单的句子,背诵基础词汇即可。对于英语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在掌握基础知识的水平上灵活运用。而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着较高的天赋,仅仅让其掌握教材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让他们能够能灵活的运用各类语法句式,全面推进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3.2教学对象分层

由于技校的免试入学制度,因此,在学生刚进入学校时教师难以判断学生的英语水平,为了更好地进行分层教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上课提问、测验成绩的来学生的英语水平,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将学生划分为三大类型:英语基础差且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有一定英语基础但是英语水平不高的学生、英语基础扎实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一来就可以针对性进行教学,通过教学对象的分层来让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协作,不仅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

3.3教学作业分层

英语作业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的重要部分,通过写作业,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英语知识融会贯通,真正运用到题目中去。同时还能够加深学生对英语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记忆。当然,传统英语教学中作业的布置都是相同的,一般来说难度较为中等,但是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仍然偏难,这时就会出现为了完成作业而抄袭他人作业的现象,而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则会觉得过于简单,这样一来就很难达到固体高的效果。采用作业分层形式去布置作业,可以让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写一些关于基础知识的内容去巩固基础知识,而成绩较好的学生则可以在巩固基础之上再选择具有创新性的题目,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1]。

3.4教学评价分层

传统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评价体系的建设重视度较低,实行一刀切的标准,在这一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靠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与日常表现,但是却忽视了不同主体之间这较大的差异性。而分层教学则可以根据学生层次的补充来制定对应的教学评价,对于一些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只要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都已经是很不错的提高了。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如果他们能够积极创新,根据学习的内容来自己编制一段对话就是很大的进步。通过这种分层评价来帮助低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提高,防止因统一评价机制而导致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2]。

4总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能够更好地促进技工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分层教学模式下可以摆脱自卑的心理,重拾对英语的信心,促进不同英语基础的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对于技工学校学生英语素养与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帮助学生发挥个性,更好地完成英语学习,促进学校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华.分层教学在技工学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9(4):59.

第4篇:学校应急教育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教学;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是在世界教育变革进入瓶颈期,中国教育进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生发而出的。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育也正面临新的变革要求。小学英语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全球视野与本土精神中汲取养分。

一、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概念

核心素养是整个社会对新一代人的发展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核心素养可以归纳为三个层面:一是掌握基本学科知识,包括听说读写、语音、语法、词汇等;二是通过英语课程学习而获得的素养和各种能力,如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全球化视野等;三是培养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的能力,如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这些素养当中,与我们一直以来坚持的英语教育理念既有相重叠的,也有根据新时代、新形势背景所新提出的新维度,但无论如何,这些素养的培养应当是整体的、具有本土特点的。小学阶段是儿童成长十分重要的教育阶段。小学阶段,是儿童初步感知周围环境、发展各种能力的关键阶段。正是从小学开始,大部分孩子开始正式接触二语学习,同时开始丰富的人际交往并能够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落实好核心素养的关键理念,也必将有利于儿童各种能力的发展,为儿童日后的学习打牢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在于教育实践,核心素养确定之后,如何在实践中推进,如何在实践中加以反思、改革,应当成为我们新一轮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应当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反思课堂,重建教学,促进中国英语教育的新发展。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原则

英语作为一门必修学科,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双重价值。王蔷指出“英语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学生在理解与表达的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创新等思维活动,建构结构化知识,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形成文化理解,学会学习,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英语学科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教学活动应当围绕以下几点开展:

1.聚焦真实学习的发生

学习真的发生了吗?这是一个值得广大研究者与教师反思的问题。受传统科举思想以及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潮流影响,应试取向的外语教育理念长期占据着我国的教育实践,在这种教学实践中,我们只看到了“一流考生”却不见“一流学生”。学习过程是基于学生内部认知的过程,是新知识与学生已有经验相互联结、逐步建构的过程。从认知主义心理学角度看来看,语言的学习,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简单积累,而是通过语言的学习,内在建构符号的意义,透过这些语言符号组成的结构来实现人的有效交际。信息加工理论也认为,人们的语言学习是人类大脑将符号化的语言形式加工处理成形象化的内在意义的过程,是将符号与原有知识背景相联系,从而将之纳入到长时记忆当中的过程。虽然我们的课堂熙熙攘攘,看似热闹,但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来仍有待确认。当前教育实践中,“人在心离”的课堂并不少见,语言知识意义的有效生成受到阻碍,学生学习的境脉受到阻隔,生不论是在知识学习层面还是能力与思维发展层面都受到了限制,甚至受到教育负向效果的影响。看似热闹但缺乏学生自主参与的教学活动本质上是对学生学习生活的破坏。而保证学生在课堂内真实学习的发生是实现核心素养的基础条件。

2.着眼生命课堂的实现

英语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学习一项语言技能,同时应注重通过外语学习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与借鉴,促进学生自身价值观、人生观的发展和综合人文素质的提高。语言与我们的生命是紧密相连的,是基于生命活动的符号性表达。着眼学生的真实生命体验,将教学活动融入到学生生活当中,是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生对于生活的感受是直接的、生动的,是基于情境的。现实生活中,语言学科天然的情境性与生活性为其教学提供了条件。英语教学设计应当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既保持英语学科的实用元素,使英语学习时刻为生活服务,又能够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体验,将之与儿童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使兴趣英语化,生活情境英语化。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既有语用体验,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使生活成为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源头。通过将学科知识与可感知的生活经验贴合起来,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过程,获得真切的体验,是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重要突破口。

3.创生学习策略,支撑“学”的优化

“学习策略对任何学科的学习都有指导意义。”学习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面貌与学习能力。“学会学习”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之一,是“终身学习”理念得以实践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突破方向。然而在我国当前教育实践中,“学会学习”的真正意蕴与价值仍处在被遮蔽的窘境。一线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机制,以及支持学生学习的策略知识缺乏系统、深入的培训。学习策略有着一般策略与专门领域策略之分。例如,作为语言学科,英语与汉语在语言机制、功能以及心理过程上具有颇多类同之处,故而在学习策略上均需要一定的记忆策略、交际策略等宏观策略来促进高效学习的发生。而与汉语相比,作为第二语言的英语学习又有着自己独特的过程与机制,在语言学习的早期,母语学习基本上是“习得”的过程,即通过自然情景中的练习获取,二语学习则多为“学得”,是通过有计划的、模拟的情景进行的学习。学习材料与学习境脉的不同导致学校教学中的英语学习急需策略指导。这其中即包括包容性较强的一般学习策略,也包括在其框架下调整、延展、生发而出的英语专业学习策略。但不管怎样,学习策略的应当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依据自身学习体验与学习需求而动态生成与调整的,只有创生学习策略,支撑起“学”的优化,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一流学生”而非“一流考生”。

4.关注新兴学习理论,打造信息化时代新课堂

任何英语课堂在传播客观知识的背后,都应指向人的发展,指向人的核心素养。随着心理学等学科在儿童学习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我们对儿童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也应当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条件下的人工智能与学习理论的深度结合已经为我们的学习与教学提出了新思路。如何打造信息化时代下的新课堂也成为了我们所面对的新课题。信息时代的新课堂,必然是信息交互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学活动的主必须是儿童,儿童主动去获取、交换信息。将知识情景化、交际化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其主动探究的精神与能力,同时也是符合脑科学领域所提出的人脑信息加工机制的,能够在完成客观知识学习的同时发展学生综合素养。信息时代的新课堂,必然是实践化的课堂。小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中心是模仿、是游戏。我们的课堂是否应当继续局限于课堂?这是值得反思的。当前,许多学校也已经开展了大胆的尝试。比如建立模拟地球村,开展DIY课堂等。而在这些活动当中,都可以将我们的英语知识、英语运用镶嵌到中间去。信息时代的新课堂,必然是学生合作,自主学习的课堂。学校教育之所以宝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学校环境中有着丰富的社会关系。其中,于儿童而言,友伴关系又是最为重要的关系。友伴关系往往可以给学生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能够产生思维的碰撞,不论从培养学生教技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培养其创造力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都是有重要作用的。

三、结语

“核心素养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育人。我们的英语课堂,应该关注并坚持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小学英语教育需要植根于中国大地,抓住“人”这一核心,为世界语言教育贡献中国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连仲,孙大伟,武和平,朱善萍,刘宏刚,李静纯,范海祥.课改背景下的英语教育,我们应该关注什么?[J].英语学习,2015(11):4-6.

[2]王蔷.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新挑战[J].英语教师,2015,15(16):6-7.

[3]龚亚夫.立德树人的英语教育[J].英语学习,2014(04):36-37.

第5篇:学校应急教育范文

【关键词】全人教育;大学英语;人才培养

一、全人教育的含义与思想

上世纪六十年代,依托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教育思潮兴起,为全人教育思想奠定基础。全人教育思想整合了以人为本、以社会为本的理念,形成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重视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马洛斯是全人教育的主要倡导者,认为人的发展包括智力、知识,也包括人际关系、创造力、价值观、态度等。实现人的整体发展,是教育的主要目的,教育要充分挖掘人的潜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隆•米勒提出全人范式,就是精神性高于物质性。从现代看来,就是在教育中,要注重人的内心。全人范式理论认为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应该注重人的内在与价值观的培养。随之,全人教育思想迅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对于全人教育的研究和发展,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发展迅速,研究理论相对成熟。日本教育家小原国芳认为,理想的人应该是全人,理想的教育要包括真、善、美、富、健等全面发展人的教育,要包括人类的全部文化。综合来说,全人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发掘人的社会性、艺术性、物质性、创造性、情感等。

二、全人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

大学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语言,而是要把学英语当做一种培养人能力的手段。学习理念的更新,要从老师理念更新入手,考虑学生的全方位发展。

(一)传统模式下的英语教学弊端

长期应试教育形成固有的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只重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高校英语教师千方百计地扩大学生们的词汇量,提高学生们的记忆能力,却忽略了如何教育学生们通过学英语让学生们全方位发展这个问题。课堂上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总是过度依赖老师,这样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就是被动的。在教学过程中,排斥学生的个性,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不注重学生的思考,而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为了应付各种考试,也能学到英语技能,但这样的学习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没有任何帮助。所以应试教育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这也是我国的学生个个都是学霸却鲜有诺贝尔奖获得者的重要原因,因为应试教育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培养大学英语老师“全人教育”理论素养

培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有社会责任感、会独立思考、有道德观念、有丰富的知识的人,是全人教育的核心。因此作为老师首先就要有全人教育的理念素养,要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教师要积极学习“全人教育”的理念,转变思想,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英语教师自己有“全人”的意识,是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在课堂上把展示自己的认知,使英语不仅是知识的范畴,也是人文的范畴,让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全方位发展,让他们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在未来他们就会懂得如何走正确的路。

(三)英语教学和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全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人”,因此教育不能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要人从德、智、美、创造性、价值观等全方位入手。传统的应试教育注重的是传递知识,忽略了人的全方位成长。因此要基于全人教育理念,将英语教学和教育相结合:

1.良好的师生关系

大学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要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传统的权威者,转变为协调者,引导学生的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方法要灵活,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全方位发展。此外老师应当营造一种师生之间情感上的互动氛围,互动的过程,就是老师和学生之间价值观,道德观等的交流。

2.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的问题,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智力和情感的全方位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教学生如何学会自己学习。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西方的教育家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是片面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在学习中学会如何自己学习,自我思考。

总结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