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渔业损失评估范文

渔业损失评估全文(5篇)

渔业损失评估

第1篇:渔业损失评估范文

[关键词]渔业;商业保险;机制;融资

目前国内渔业保险主要包括商业保险、互助保险以及政策保险,而实践中仅互助保险与政策保险能发挥灾害保障。但面对突发性强、破坏力和经济损失巨大的自然灾害而言,互助保险与政策保险已无法满足渔业领域保险需求。现行互助保险与政策保险尚处于基础的风险救助阶段,而真正能对渔民提供有效赔付的商业保险却未能发挥效力。因此为实现我国渔业保险长远发展,必需从渔业商业保险出发,并结合我国渔业现状,构建出切实有效的渔业商业保险机制。考虑到现有渔业商业保险适用的局限性,我国亟待构建出一套完善的商业保险机制,通过多元化融资模式,实现渔业经营风险的碎片化。

1中国渔业商业保险发展瓶颈

由于渔业保险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性和高赔付率的特点,使诸多保险公司选择放弃渔业保险市场,造成中国渔业保险市场不断萎缩,渔业风险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结合渔业保险特点,现对制约中国渔业商业保险发展因素进行总结,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是渔业保险特性因素。渔业生产易受到自然灾害(暴雨、台风等)影响,致使渔业风险表现出多样性及复杂性特点,管理难度和实际经济损失巨大,据国家海洋局统计数据,近十几年来我国渔业由于自然灾害影响,每年带来经济损失高达百亿元。而自然灾害随机性、多发性特点,随之带来严峻的赔付问题,包括较高的赔付率以及赔付金额,使很多保险公司望而却步。同时,灾后赔付率一定会受查险定损等技术条件制约,导致灾害认定以及损失评估很难达到合理化,再加之渔业保险领域长期存在的道德制约,共同导致了渔业保险高度的经营风险。其次是渔业商业保险需求因素。我国渔业商业保险表现出低需求特征,究其原因,主要由两方面引起。一是生产成本不断提升,利润空间有限,使大量渔民在主观上拒绝接受渔业商业保险,渔业经营风险缺乏必要保障,使得灾害发生以后,因缺乏重建资金致使重建工作受阻。二是赔付程序复杂,效率低下,容易使渔民产生抵触心理,特别是一些拒赔现象的发生,更是打消了渔民从保的积极性,而且,部分保险公司往往通过增加保险费率来优化盈利,从而实现对高赔付率现状的有效控制,从而产生了渔业商业保险需求表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即受灾率低渔民拒绝接受商业保险,而参加商业保险的基本上是受灾率高的渔民。最后是渔业商业保险法律因素。我国渔业商业保险大多依照相关法律(保险法、农业保险条例等)而立,缺乏针对性于渔业领域的保险法律。考虑到渔业保险高投入、高风险性和高赔付率的特征,渔业保险法律的设立不能仅仅是《保险法》等现有法律的组合,而应该以渔业保险特征为基本出发点,构建出一套以渔业市场为主导,以渔民和保险组织为核心,综合引入政府政策、互保协会经营以及相关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法律制度,从而使我国渔业商业保险能够在法律支持下,实现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渔业商业保险机制分析

我国渔民因自然灾害因素影响,需承担经济损失巨大,同时也带来严峻的人员安全问题。虽然我国渔业商业保险表现出低需求特征,但面对突发性与随机性强、破坏性大的自然灾害,同样表现出强大的需求潜力。渔民潜在保险需求需要一套完善的商业保险机制进行挖掘,而商业保险机制要实现合理化设计,必须兼顾渔业保险领域中各方利益,包括机制收益群体(渔民)、机制监管及施行主体(保险公司)。由于渔业商业保险高投入和高风险的特征,考虑到增加保险费率和财政支持等现有手段,无法从源头上解决我国当下的渔业商业保险问题,可以从融资渠道着手,进行深入研究。而构建渔业商业保险合理机制的首要问题是融资渠道开发,通过多元化融资方式实现对渔业风险控制,从而设计出一套合理化的渔业保险产品。

3中国渔业商业保险制度设计

通过以上对中国渔业商业保险发展瓶颈分析可知,渔业保险高投入、高风险性和高赔付率特征是制约我国渔业保险的主要因素。而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导致了保险公司无法实现盈利目标,对此可以采取多元化融资方式和渠道将经营风险进行碎片化,从而将组织或者个人承担风险降到最低。渔业风险管理是设计渔业商业保险制度的关键,由于政府在市场管理中具有显著优势,包括银行借贷优势、法律管控优势等,因此可以引入政府管理,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成为风险融资方之一,并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扩展融资渠道,吸收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融资中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风险碎片化。同时,互保协会要承担起灾后赔付费用的补助工作,而非把赔付责任全部加之于保险公司。设计渔业商业保险制度关键是风险管理,而做好风险管理关键在于融资模式,因此渔业商业保险机制构建可以借鉴美国对渔业风险控制的融资方案(政府借款、保险公司经营+财政补贴等共7种),通过多元化的融资模式实现对不同灾害的自由应对。结合我国渔业生产实际,可以考虑采取“互助协会+财政补贴+政府再保险”的融资模式,构建出一套以渔业市场为主导,以渔民和保险组织为核心,综合引入政府政策、互保协会经营以及相关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法律制度。其中渔民和保险组织为风险当事方,政府政策、互保协会经营以及相关社会资源为风险投资方,在保险费率精确一定基础上,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对风险保费进行补助,互保协会通过组建渔业商业保险专项补助金来实现对风险保费的有效补充。而在社会资源融资时,可以采取发行债券形式,或者是把渔业风险证券化,通过不断开发不同的融资手段进行全方位融资,从而将灾害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4中国渔业商业保险机制实现要求“互助协会+财政补贴+政府再保险”的融资模式可有效完善

我国现行渔业保险,其构建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几个关键问题(融资、法制、监管等)。一是融资问题。融资是新机制实现关键,一般意义上的再保险虽然能碎片化灾害风险,降低经营难度,但从成本总核算层面上看,仍然难以解决渔业领域风险突发性强、赔付率高的难题。二是法制问题。可以借鉴日本等渔业发达国家保险制度,结合我国渔业发展与管理现状,以战略性视角不断对现有法制进行完善,逐步探索出覆盖各类灾害的渔业综合赔付制度。三是监管问题。重点是渔业保险核保核赔监管,仔细审核保险标的和风险责任,从初始承保核保,都后期的赔付阶段,均要执行严格监管程序。承保环节,在制定合理保险费率前提下,做到业务质量与渔民承保能力的平衡,为保证业务质量,必需强化核保环节,而在终期的赔付阶段,由于同时涉及渔民与保险公司利益,要严格执行约定保单合同,并在灾害发生后,及时到达现场进行损失评定,处理好高赔付率与合理赔偿经济损失的关系,同时要兼顾个人利益与全局利益的轻重。

5总结

渔业保险风险大、随机性强,再加之高额赔付费用,使诸多保险公司选择放弃渔业生产领域,不利于我国渔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为解决我国渔业商业保险逐渐萎缩问题,可以通过开发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将渔业经营风险分散至更多的参与方身上。结合我国渔业生产实际,可以考虑采取“互助协会+财政补贴+政府再保险”的融资模式,构建出一套以渔业市场为主导,以渔民和保险组织为核心,综合引入政府政策、互保协会经营以及相关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的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曹倩.海洋渔业灾害保险运营及融资模式研究[D].山东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2]殷越.中国渔业保险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第2篇:渔业损失评估范文

一、水产养殖“三项记录”的重要性

1.有利于水产养殖管理。做好养殖过程中各个环节管理记录,及时分析、查找和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实践中提高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养殖生产顺利开展。2.确保养殖产品质量。可作为产品质量跟踪、追溯与检查的依据之一,有利于养殖水产品的市场“准入”。3.可作为损失评估的辅助佐证材料。在养殖过程中如发生水源污染、投毒事件、投放的苗种质量、饵料与渔药质量问题及其它渔业纠纷等,记录数据联同苗种、饲料、渔药等购买发票可作为有关部门判断、取证、评估生产损失原因与损失量的重要依据,确保维护养殖生产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二、“三项记录”的记录内容

应根据池塘编号、面积以当日发生的管理实况据实记录,记录须存档保存2年以上。1.养殖生产记录苗种放养时应记录池塘水深、放养品种的苗种来源、苗种检疫证号、检疫单位及投放苗种的品种、规格、投放量与投放时间;在各个养殖阶段,记录养殖品种的个体大小,池塘状况与水质监测情况(如:进排水、水深、水温、pH值、溶氧、氨氮等),并记录投饵情况(饵料种类、品牌、厂家、保质期等及当日各投饵时间的投饵量)与鱼类摄食情况。此外还可记录天气、增氧设备的使用情况等。2.用药记录做好清塘与养殖过程中渔药使用情况记录。应记录各品种病害发生情况,记录用药理由(消毒、预防与治疗、疾病症状等)、用药情况(用药时间、药品名及厂家、药量、用法、休药期等)。3.销售记录记录起捕池号、销售时间、销售对象、销售的品种、规格与数量。4.其他记录如并池、移池及其他投入品的使用时间、数量、种类与厂家等。

三、三项记录的应用

第3篇:渔业损失评估范文

我国海洋环境问题及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海洋经济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海洋空间为活动场所的经济活动;二是以海洋资源的利用为对象的经济活动。按照海洋与经济活动的关联程度不同,海洋经济可以分为三个层面:(1)狭义的海洋经济,是指包括开发和利用海洋的丰富资源、海洋的广袤水体以及海洋的广阔空间的经济活动的总称;(2)广义的海洋经济,是狭义海洋经济的延伸,指为开发和利用海洋而产生的相关产业;(3)泛义的海洋经济,不仅包括上述两个层面,还包括海岛陆域的经济活动(海岛经济)、海岸带的陆域经济活动和河海体系中的内河经济(沿海经济)。

(一)海洋环境问题

关于海洋环境问题的研究,我国经历了起步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和逐步完善阶段。

1.起步阶段。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陆地的农业和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污染物,尤其是工业废水的处理手段还非常欠缺,直接排放到海洋中,给海洋造成严重污染;另一方面,海水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形成的污染,造成海水水质恶化,近海生物资源受到严重破坏。为此,海洋的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我国海洋管理部门和学者们的广泛关注。此时关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措施、海洋环境保护和评估、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如孟伟和张淑珍以水环境中的深圳湾为例,提出了开发海洋物理环境容量的意义,指出有机污染物(主要指COD)的物理环境容量主要受海域水动力条件的制约[2];倪轩认为,世界各国沿岸海域遭受日益严重的污染,最主要的原因是沿海工业和海洋事业的发展带来的海洋污染物的增多,这不仅使得海洋的自净能力几乎丧失,给海洋生物资源带来巨大灾难,而且更严重的是人类的健康也面临极大威胁[3]。

2.初步形成阶段。由于海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海洋环境的研究成果显著增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渔业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海平面变化及影响、海洋灾害的危害和防治、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对策、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研究成果包括:巴登在分析海洋领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评述了海洋污染的现状和未来走势,运用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学方法研究了海洋污染问题[4](P45-103);陈亚瞿认为,渔业的发展受到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污染物排放加剧的危害,造成很多江、河、湖、海的渔业水域遭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威胁[5];王伟洁和吴长江认为,山东省渔业资源丰富,品种繁多,但是由于污染源的大量增加,渔业发展的水域环境质量显著下降,渔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渔业生产受到了挑战[6];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的杜碧兰等提出了海平面上升的恶果,认为如果海平面上升30厘米,长江三角洲及江苏和浙江沿岸大概5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将被淹没[7](P5-20);翁盛深以汕头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8]。

3.逐步完善阶段。21世纪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更广泛关注,主要的研究领域有: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环境质量评价、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对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特殊生物品种及区域的分类保护。主要研究成果有:王斌提出了我国海洋及海岸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肯定了国家相关部门在管理国家海洋事务、监督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重要工作[9];徐祥民和马英杰认为,海洋特殊区域是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渔业水域、重点海域、海滨风景名胜区、海洋生态示范区等,并建立了一整套海洋特殊区域的保护体系,对特殊海域进行分类、集中整治和保护[10];韩永伟、高吉喜等以珠江三角洲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敏感性的过程中,提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改变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现状、保护渔业资源和濒危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具体措施[11];高振会提出在未来的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技术和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12];王美珍以环杭州湾为研究对象,认为环杭州湾产业带的发展对海洋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应该抓住环杭州湾沿海经济发展的机遇,进行可持续的海洋经济发展[13]。

(二)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对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方面的定量分析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这些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评价,其中有代表性的研究有:陈可文在《中国海洋经济学》一书中建立了海洋经济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3个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其中,关注海洋经济的资源环境的发展是该指标体系研究的重要内容,其资源环境系统包含的变量有:自然资源存量、海洋污染排放、海洋污染带来的损失、海洋灾害带来的损失等指标[14](P59-138)。张德贤等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中建立了海洋经济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5个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海洋资源子系统、海洋环境子系统、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子系统、社会发展子系统。其中,海洋资源与环境子系统主要包括海洋生物多样性、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海洋污染面积比重、海岸倾倒数量等指标[15](P12-60)。韩增林和刘桂春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中建立了海洋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分别为海洋资源承载能力、海洋资源发展能力、海洋环境承载力和保护能力以及智力支持系统。该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模型,共包括5个层次共48个指标。其中,海洋环境承载力和保护能力子系统包括的指标变量为:单位海域面积废水排放强度、单位海域面积固体废弃物倾倒强度、滨海海域的水质质量指数、赤潮发生的年频率、海域内年原油泄漏量、海洋环境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海洋水体环境质量标准、海洋水体污染物背景值、人均海洋环保费用、海域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例、入海废水排放达标率、海洋环境保护法规数目、省级以上海洋保护区数目等[16]。

冯晓波等在《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证研究》一文中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4个子系统: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海洋资源利用能力和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该体系共包括4层16个指标,其中重点考虑了海洋环境承载力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制约,海洋环境承载保护能力包括的指标变量有:工业废水处理、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海洋自然保护区个数、滨海观测台站等指标[17]。狄乾斌和韩增林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一文中建立了包含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海洋经济子系统和社会发展子系统的指标体系。其中海洋资源环境子系统中包括资源总量、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三个方面;海洋经济子系统中包括经济增长和经济质量两个方面;社会发展子系统中包括人口增长、生活质量、科技潜力三个方面。该指标体系共包括28个指标[18]。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关于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而针对海洋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建立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还有待深化。因此,本文将充分吸收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改进目前研究的不足,建立一套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希望通过该体系的设计,使该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并能够具体用于指导我国海洋经济的环境改善,用于政府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环境政策制定和实施。

我国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环境污染与海洋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忽视环境保护的过快海洋经济增长,必然会带来高污染和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问题,这样不仅会大大削弱我国海洋经济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将面临不断加大的经济和社会风险。海洋经济增长不应该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必须在海洋资源与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与约束下进行,即海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密不可分。本文将海洋生态环境因素作为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立我国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由目标层、因素层和指标层组成,共包含4个因素层和18个指标,具体的指标见表1。  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层T由4个因素层组成,分别为:海洋污染程度(E1)、海洋环境治理(E2)、海洋经济损失(E3)、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E4)。海洋污染程度因素层描述的是海洋受到的各种污染和侵蚀,包含8个指标,分别为:(1)海洋污染面积比重I1,考察海洋受污染的面积占整个海洋面积的比重;(2)海洋主要污染的超标程度I2,考察海洋受污染程度的严重性;(3)水质质量指数I3,考察海洋海水的水质情况;(4)单位海域面积废水排放量I4,考察废水这种主要海洋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的排放量;(5)工业污水未达标排放率I5,考察排放的工业废水的污染强度;(6)单位海域面积固体废弃物倾倒量I6,考察固体废弃物这种海洋污染物的单位面积的排放量;(7)海洋生物多样性I7,考察海洋中生物的品种多少,是否受到了污染;(8)海岸侵蚀比重I8,即海岸侵蚀的面积占总海岸面积的比重,考察海岸作为不可再生资源而遭受的破坏程度。

海洋环境治理因素层描述的是人们在改善海洋环境和治理环境污染方面做的努力,包含4个指标,分别为:(1)单位海域面积污染治理费I9,考察单位面积的用于治理污染的经济投入;(2)污水处理率I10,考察废水作为主要污染源在排放之前的无害化处理比例;(3)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I11,考察用于海洋污染处理的投资在GDP中所占的份额;(4)减灾防灾投入I12,考察为避免和防治海洋灾害而投入的成本。海洋经济损失因素层描述的是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化导致的海洋面临的直接的或间接的成本损失,包含2个指标,分别为:(1)海洋污染直接损失I13,考察海洋污染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2)海洋环境灾害损失I14,考察由于海洋生态破坏而导致的海洋灾害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海洋可持续发展能力因素层描述的是海洋经济在后续发展中可能的能力大小,包含4个指标,分别为:(1)人均海洋环保费用I15,考察用于海洋环境保护费用的人均值,反映未来环保发展的经济支持;(2)海洋科研人员占海洋从业人员比重I16,考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研发人员的多少,反映未来在研发上有多少人力资源可以利用;(3)海洋科研支出占GDP比重I17,考察致力于海洋环境保护科技研发的支出比重,反映未来科技经费的投入;(4)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I18,考察公众对于海洋环境保护的认识。

评价方法选择

在学者们对于指标体系的研究中,较常见的评价方法有多种,包括投入产出法、模糊评价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由于本文构建的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多指标综合模型,其评价方法的选择必须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和简便性,因此,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icess,AHP)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后,在经济决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萨第(Saaty)教授提出,它是一种“无结构决策问题的建模”,对于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具有可行性。本文采取指标处理、指数权重赋值及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数计算三个步骤来完成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过程。1.指标处理。由于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的18个具体指标具有量纲不同的特点,所以必须经过指标的标准化处理之后,变换成无量纲的指数化数值,再进行计算和加总,即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取阈值法作为无量纲化处理的方法。2.指标权重赋值。指标权重赋值是层次分析法运用的核心,也是影响一个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的最重要步骤。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海洋经济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首先需要将每个层次的各个因素进行比较和赋值,构造模型各层的相对重要度判断矩阵。

第4篇:渔业损失评估范文

关键词:海洋经济;金融支持;政策建议

1基本情况

1.1辖区海洋经济产业发展迅速

近年来,日照市海洋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盐业、海水综合利用等传统和新兴产业都得到迅速发展。2016年日照市海洋经济实现增加值933.9亿元,较上年增长12.9%,增加值占GDP比重51.8%,占比较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日照港作为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2016年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3.83亿吨,居全国港口第八位、世界第十一位,是中国重点建设的主枢纽港。

1.2全市海洋产业信贷投入实现稳步增长

随着日照海洋产业的迅速发展,全市金融机构对涉海经济企业的信贷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截至2017年5月末全市涉海贷款余额42.50亿元,同比增长15.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5.3个百分点。其中海洋服务业贷款34.5亿元,同比增长21.4%;海洋粮仓贷款6.85亿元,同比增长1.5%;海洋先进制造业贷款1.07亿元,同比减少25.6%。

2金融支持海洋经济情况

本次调研选取了日照市5家涉海经济企业(港口企业1家,海洋运输企业1家,海洋养殖企业2家,海洋捕捞企业1家)和15家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银行4家,城商行1家,农合机构4家,村镇银行2家)开展调研。

2.1融资总量情况

截至2017年5月末,日照市融资总量3656.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其中贷款余额2303.1亿元,同比增长2.7%。

2.2推出丰富多样的海洋经济金融产品

针对涉海金融领域特点,辖内金融机构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推出了多样性的金融创新产品。被调查机构中有10家银行开发了涉海金融产品,占被调研机构66.7%。例如,针对海产品捕捞、养殖、销售等环节特点,辖区农业银行、岚山农商行、中国银行分别推出了渔船抵押贷款、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饲料鱼抵押产品等。截至2017年5月,日照市涉海资产抵押贷款余额9.84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金额5.67亿元,同比增长29.5%,运营船舶抵押贷款0.58亿元,同比增长52.7%,渔船抵押贷款3.23亿元,同比增长0.7%,饲料鱼抵押贷款0.36亿元,与去年持平。

2.3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项目发展情况

辖内金融机构积极支持海洋经济项目的发展,例如,农业银行日照分行积极跟进日照港集团重点项目,包括岚山港区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岚山港区北区南港池航道工程、岚山港区中区导流堤及陆域形成一期工程和日照港股份岚山港南作业区岚南#15泊位工程,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前期,该行牵头为日照港集团注册10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有力地支持了日照港项目建设。

2.4减轻企业负担情况

日照万宝水产集团总公司黄家塘湾人工渔礁建设项目,是山东省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修复渔业资源,打造海洋牧场,实现耕海牧渔具有重大意义。为解决项目建设后期资金短缺问题,东港农村商业银行积极与日照市海洋与渔业局进行沟通,就山东万宝水产集团合法取得的海域使用权抵押问题进行协调,并成功办理了1500万元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开创了日照市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的先例。截至目前,该人工渔礁项目实现总收入2000余万元,利税720万元。

3应关注的问题

3.1涉海保险业务发展慢

尽管近年来海洋保险的险种和规模开始加快发展,但仍远远滞后于海洋经济的发展。调查显示,日照市仅有2家保险机构(中国人保财险和太平洋保险)开展了海洋保险品种,占全部保险公司的6.7%,且仅有船舶险、雇工险和运输险3个品种。由于专业人才和相关定价、估损、理赔技术的缺乏,已经开办的保险公司也存在无法保、不敢保的畏难情况。另外海洋灾害影响频繁,赤潮、台风、风暴潮等事件时有发生,海洋经济企业自身防灾抗灾能力不足。在海洋养殖领域,保险公司普遍因养殖风险高、收益小而不愿意承保。

3.2涉海抵押物如海域使用权等处置难

截至2017年5月末日照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余额9.84亿元,占全部涉海贷款的29.5%。据开办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机构反映,海域使用权实际承包价格为每亩每年10元钱,价格较低,海域使用权的实际价值体现在投入海里的资产,机构考察难度较大,且在抵押方面缺乏成熟的操作方式。例如,中国银行日照分行反映该行连续三年形成方案报送省行,省行考虑到涉海抵押品处置难问题,一直没有同意日照分行开办此项业务。

3.3利息补偿机制缺失,不能覆盖海洋经济的高风险

调查显示,日照辖区当前尚未建立专门针对海洋经济贷款的利息风险补偿机制,对于海洋经济面临自然灾害、海洋资源枯竭、休渔期延长等风险,缺乏利息补偿措施。

3.4缺少专项授信与统计制度,影响了信贷支持效率

日照辖内金融机构没有针对海洋经济制定专项授信和统计制度,当前辖内海洋经济贷款与其他贷款采取相同的授信审批手续。例如,日照银行对海洋经济的授信分散在交通运输业、农业等多个科目中,影响了信贷支持效率。

3.5海水捕捞形势十分严峻

据调查海企业反映,由于前些年的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逐渐衰退,海洋捕捞业尤其是近海捕捞受影响较大。渔业部门今年首次将休渔期延长1个月,由3个月延长到4个月。目前,海洋可补资源减少,捕捞期限缩短,导致产量下降。同时国家为了保护海洋资源,对捕捞行业由过去的鼓励逐渐变为限制,日照捕捞船燃油补贴标准每年减少20%,三年内将停止补贴。例如,日照岚山前三岛开发有限公司2艘大船20人出海捕7天,成本约为20万元,由于海洋资源枯竭和燃油补贴下降,如遇到收成不好,一次出行将损失10余万元。

4政策建议

4.1设立新型海洋保险机构

建议积极鼓励各保险机构设立专门针对海洋经济的保险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办海洋经济保险,增加保险种类,提高保险补偿能力。

4.2完善信贷产品创新的各项配套服务

建议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山东省海域使用管理条例》《山东省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海域使用权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促进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业务健康发展。加快建立海域使用权流转交易平台,大力推进海域使用权专业评估机构发展,使海域使用权的评估结果更加可靠,海域使用权的流转更加便利,海域使用权的信贷风险更加可控。

4.3完善信贷风险补偿及分担机制

一是探索发挥财政资金在推动信贷产品创新方面的风险补偿作用,通过设立贷款、担保风险补偿金等方式,分散信贷风险,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参与信贷产品创新。二是建议制定海洋产业贷款风险和损失补偿政策,对支持海洋产业的金融机构,由当地政府按照发放金额给予专项奖励,对因支持海洋产业建设而产生的不良贷款,由政府设立的偿债基金或风险补偿基金按照一定比例给予补偿。

4.4建立针对海洋经济的专项授信和统计机制

针对海洋经济行业的特点,各金融机构应制定专门的海洋经济专项授信制度,并给予适当的资金倾斜。设立专门的海洋经济统计制度,完善对海洋经济各类信贷指标的统计和监测。

4.5成立海洋经济联席会议

建议人民银行、发改委和海洋渔业等部门成立海洋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建立海洋经济发展工作协调机制,搭建协作与信息交流平台,定期交流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探索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海洋捕捞风险预警机制,金融机构可根据海洋捕捞季节性特点,加大对海洋经济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李保安.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区[J].港口经济,2014(10).

[2]齐晓丰.海洋文化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分析——兼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4(10).

[3]郑芳.海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效应分析:鲁、浙、粤比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第5篇:渔业损失评估范文

关键词: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技术要点;深入分析

水产养殖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中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长期以来,我国的渔业养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进作用。但现阶段,由于渔业资源衰退,生态环境较差,渔业产业水平比较低,导致水产养殖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中竞争能力比较弱,经济效益不高。只有转变水产养殖模式,积极推行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确保水产养殖向科技节能型、绿色生态型、设施配套型的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1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下水产环境设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绿色生态养殖水产环境对推动水产绿色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绿色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进,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得到了广泛发展。在此过程中,应当认真地对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技术的细节进行研究和分析,积极实践,通过大量的实际操作总结经验,以保证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高效性。近年来,水产养殖行业的快速扩张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污染。因此,日常的生产过程中,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技术下水产环境设置理应得到重视,对生态效益和环保效益发展方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1.1合理的地理位置

渔业的绿色养殖技术并不是在所有的地理位置都适用的,应该在进行养殖活动之前,对地理位置做出一个科学的选择,且选择的地理位置要有绿色养殖技术所要求的诸多特点[1]。一般情况下,现阶段的养殖大多数以池塘养殖为主,采取绿色养殖的技术以后,要对池塘的地理位置进行科学的选择,要保证池塘周围的环境没有被污染。且要将池塘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点。在实际应用绿色养殖技术的同时,要对养殖环境中的整个水体环境做还原和模拟,以保证水体中的鱼、虾、贝类可以健康自然地生长。

1.2对水质进行调节

对于绿色养殖技术实施过程中,有效调节水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产品养殖数量和养殖质量。水质调节过程中,可在水体中投入足量的微生物制剂、池塘底部改良剂,对水体进行定期消毒,可以使绿色养殖的水质得到有效地改善,实际操作中,可以投入适量活性酵母及沸石粉等微生物制剂,不仅水质可以得到净化,还可以培植有机物,水体中的细菌规模也能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较好实现水质综合治理,这样的绿色且生态的养殖技术对于水产养殖绿色发展技术来讲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的[2]。基于此,选择制剂时,要按照制剂的实际用途和水体的情况来选择适合水体的微生物制剂。要保证微生物制剂的整体质量优良,使用之后的效果显著。除此之外,在实际使用类似制剂的时候,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使用,实际的用量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还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养殖废水尽可能减少外排,养殖废水要确保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后进行循环利用。针对水体和水质的调节工作,要从渔业资源和渔业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出发,维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修复水生生物资源,确保生态环境与社会共同和谐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对涉渔工程的监督管理,确保监管工作落到实处。

1.3选择合适的饲料

绿色水产养殖技术中,为渔业养殖选择适合的饲料也是水产养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其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相关水产品的整体质量,还可以为养殖户增加大量经济收益[3]。水产养殖阶段,饲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实际养殖的品种对营养的需求来为鱼类选择营养均衡、性价比较高的饲料,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益生菌,让水产养殖品种自身拥有良好的免疫能力。饲料中尽量不要添加抗生素和激素,要做到绿色养殖。除此之外,要结合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科学选择对饲料的投放时间和实际次数进行计划,以有效增加饲料的利用程度,避免投喂饲料的浪费,在节省养殖成本的同时,让水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增强。

1.4池塘菌藻平衡调节

进行绿色养殖的过程中,保持“藻类”和“菌类”的稳定是水产养殖中最重要的技术环节[4]。养殖过程中会因为天气温度降低、下雨、风向改变等会导致藻类死亡,水色变清,这时候就要施用芽孢杆菌,并补施无机复混营养素重新培养微藻。到养殖中后期,若水体出现水色过浓、蓝藻繁殖比较多,这时候使用药物杀菌不恰当,应该先使用芽孢杆菌,再配合光合细菌,能有效控制藻类过度繁殖,情况严重的时候,可重复此方法进行调控。采用合理的池塘藻菌调控技术,使池塘菌藻保持平衡,有利于水产品健康生长,提高养殖成功率。

2绿色生态养殖技术下水产种类选择

水产品的种类整体来讲是非常多的,有的品种会对水体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和破坏。所以,进行绿色生态养殖的时候一定要谨慎的选择水产品的种类,从本质上预防水体的破坏或者养殖环境的破坏。其次,进行水产养殖的时候,多种水产品共生这一问题也是需要慎重考虑的。现阶段,有些养殖环境中,水产品的养殖是可以和植物的养殖共同开展的,在这样的过程中就需要相关养殖人员重点关注水生动物和水生植物之间的生长模式,以有效防止物种之间出现相互侵害的现象发生。绿色生态养殖中要做到选择适合相关水环境的养殖品种,这关系到水产养殖的实际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为了能够保证水产养殖始终朝着绿色健康的方向发展,要在养殖中使用多鱼种混养的养殖模式。在有效增强实际水产养殖质量的同时,养殖户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3合理防治水产病害

进行水产养殖的时候,要选择使用适合水产养殖品种相关病害的防治方法,并重点结合“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基本方式,倡导使用综合性的防治方式进行水产品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疗,且不断地对绿色养殖进行宣传和推广,让实际的水产品养殖环境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也要严格的遵守相关防治方面的规定,尽量选择使用效果比较好、毒性比较低的药物,用药严格遵守国家对水产养殖休药期的相关规定。首先要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清除池底污泥和池塘消毒两大部分。大部分情况下老池塘每年都要清除池底淤泥,只保留底泥12cm左右即可,上下不超过2cm,这个方法的应用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水产病虫害。此外清塘消毒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干法清塘,即按每亩鱼塘用生石灰80kg左右或漂白粉4kg左右加水溶解,在整个池塘均匀泼洒。另一种方法是带水清塘,按每米水深每亩用生石灰140kg左右,上下不超过10kg的量或漂白粉13kg溶化,在全池泼洒,泼洒时要趁热、连渣带汁、到边到位,这样可以为水产养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对宏观池塘消毒处理后,需要做好进水作业,在该阶段的进水过程中更要注意对水体的消毒,同时水量的多少也是有明显差异性:前期阶段,因为鱼、虾、蟹等都是幼苗状态,它们整体较小,需要在水温低和池水前的环境下生存,这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可以帮助它们繁殖。中期阶段,随着幼苗的不断长大,到了这一阶段,需要加深池水尤其是到夏秋高温季节,养殖虾和蟹的池子,水深最好达1.3m左右,水色以淡黄色、淡褐色为好,透明度30~50cm为宜。在养殖过程中,相关的清洁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要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改善环境,加速物质循环,也可用微生物制剂进行调节。换水是保持优良水色的最好办法,所以根据养殖情况,定期换水,还要及时增氧,增加整个池塘的溶氧量,这样加速池底物质循环,有效减少有毒物质的积累,可以增加抗病能力的同时让它们健康成长。

4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监管力度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丰富多彩的宣教活动,大力宣传水产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形成不同生态类型、不同鱼类品种的水产绿色发展典型模式,推广好的典型和经验,增强全社会对水产绿色发展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新媒体的有效宣传,将绿色可持续理念向养殖户宣传,还要将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实施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推广“五大行动”的通知》(农办渔〔2021〕6号)文件中的指导思想命重要内容予以展现,帮助相关理念深入养殖户心中,让养殖活动在阳光下进行,形成人人监督,人人环保的最终结果。还要宣传新技术:现代水产种业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育种技术和设施装备上。首先在常规育种技术基础上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染色体工程和辐射诱变等先进生物技术方法不断培育新品种,创造新物种满足人们对各种水产品的需求;其次采用先进的基因型筛选鉴定系统与信息化表型测试系统以及大规模、专业化、流水线的育种平台等设施设备,这些设备的应用可以提升经济效益,但是一定要牢记绿色理念在其中的重要性。

5结语

综上所述,水产养殖的绿色发展技术是值得养殖人员重点关注的,其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和环节都是存在诸多技术要点的,养殖人员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始终遵循技术要点,使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实际养殖中得到贯彻和落实。与此同时,养殖人员也要在原有技术要点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合理的创新,打造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新动能,有效推动绿色养殖技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易珊.阳江强化渔业基础设施建设领航水产养殖绿色发展[J].海洋与渔业,2020(09):66-67.

[2]吕建国.淡水养殖中绿色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J].江西水产科技,2020(03):39-40.

[3]岳冬冬,张明,吴反修,俞鑫.中国水产养殖技术效率评估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05):153-164.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