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重大工程管理范文

重大工程管理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重大工程管理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重大工程管理

第1篇:重大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智慧建造;工程现场管理;管理创新

1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工程项目的建造水平正在稳步上升,关键在于如何科学地对工程现场进行有效管理。做好工程现场管理是工程企业能够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全新的科技社会中,应对智慧建造环境下重大工程现场管理创新问题加以重视,以此推动城市建设。

2智慧建造与重大工程的核心理念

2.1智慧建造

对于建筑工程行业来说,智慧建造具体表现在“平安工地”、“绿色工地”、“智能工地”等项目中。通过智慧建造理念,工程建造将更偏向于绿色和生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2重大工程现场管理的智慧建造理念

重大工程项目主要是指规模较大,且相对繁杂的工程项目,特别是涉及国家政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公共工程,例如,道桥高速工程、城市交通铁路、水利水电等工程。在主体、环境、方案质量等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独特性与复杂性。现阶段,重大工程项目无论是在决策、建设、融资、运营等方面将面临着严重威胁与挑战。稍有不慎将会带来经济损失,会对社会与自然环境造成影响。重大项目自身具备较强的系统性特征,其施工现场管理侧重于项目施工决策、治理、组织行为设计分析,以及全面的项目现场管理和控制。

3传统重大工程现场管理出现的问题

3.1工程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重大工程建设项目通常都比较复杂,但因为环节多,涉及人员多,使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着规则不完善、规范性弱、制度漏洞多等现象。工程建设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会引发各种突发性问题。制度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企业没有加强对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使管理人员科学管理制度的能力不足[2]。在管理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建设工程出现问题后,通常没有办法进行准确追责,为后续的问题处理增加了难度,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工期进度。

3.2忽视质量管理

重大工程的运行周期通常较长,其施工现场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因此,单纯依靠管理制度,很难把握工程中每个环节的运行状态。除了人为因素外,工地上的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也会导致整个工程的进度减缓。所以,质量管理也应该加入重大工程的管理范畴之内。有些建设项目因为赶工期,减少投资成本,而在建造材料和机械设备上选择一些劣质产品。在没有质量管理的情况下,这些劣质的产品被运用到建设工程中,为整个工程埋下了巨大隐患。

3.3施工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

施工现场的安全是保证整个工程建设顺利进展的必要条件。安全意识十分薄弱,显然,这对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来说是非常不利的[3]。当施工现场出现安全问题或者发生安全事故,那么整个工程将会受到巨大影响。工程项目也会在经济、人力、信息资源上受到不可估量的损失。有些工程因为过度关注进度,没有将施工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施工人员因为加快工作速度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全,导致安全问题发生后,造成人员伤亡。除了以上原因,施工人员安全设备不足,也是造成施工现场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例如,施工人员的安全帽损坏、安全带磨损较大、绝缘设备未经过定期检查等,都为施工安全埋下了隐患,对施工人员和工程现场来说,具有不利因素。

4通过智慧建造来改善现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4.1通过“互联网+”来实施工程现场管理

1)通过互联网移动端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因为重大工程项目的环节复杂,周期性长,所以为了更好地掌握施工现场状态,便于现场管理,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端对工程进行现场管理。通过准确分派任务,针对不同任务实施监督。除此之外,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全程记录工程现场。倘若工程现场出现问题,可以根据时间线索查找监控,进而实现准确的责任追究。在健全的信息管理下,工程数据将更加清晰地呈现在管理员眼中,不仅提高了工程现场管理的效率,还增加了智慧建设在工程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经验。2)增加BIM+VR技术系统在工程现场的运用为了减少工程现场管理上的人工成本,可以运用BIM系统以及VR技术系统提高现场管控效率。BIM技术可以将原本分散的信息集成化,让原本依靠人工来实现的信息收集,转变成与计算机协同工作,以崭新的模型体系对现场情况进行展示。除了BIM系统软件,关于工程现场管理,还可以通过Microsoftproject来对施工建设中的进度横道图进行优化,实现工期的合理设置。与此同时,在BIM虚拟技术的辅助下,可以将施工建设效果全程模拟下来。对于关键工程建设线路,现场管理员能够更加直观地给予建议,并对施工段的资源进行合理划分。一个重大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十分重要,随着BIM技术在工程中的运用,原本复杂的工程方案可以通过视频模拟演示,让现场管理人员能够迅速找到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高修改问题的效率。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带上VR眼镜,现场管理员就如同观看3D影片一样,为工作带来了新的乐趣,减轻了管理人员在处理数据信息上的压力。

4.2利用智慧建造对重大工程进行安全管理

在重大工程的施工现场,要以施工人员的安全为首要条件。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智慧建设能够更加全面有效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理,大大增强了施工现场的安全保障能力。1)智能化人员管理系统重大工程施工现场中的不确定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因素。而人作为工程现场中最灵活的存在,也是相对难以控制的一方。所以,为了更好地实现施工现场的人员管理,在智慧建造的影响下,智能化人员管理系统逐渐融入工程现场的管理中。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将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信息,以智能登记的方式,储存在管理系统中。与传统的登记方式相比,省去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登记效率。可以避免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智能化人员管理系统还可以考察工作人员出勤情况、施工情况等,这样就能与工程考察机制相连接,可以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相应奖励。2)机械设备运行监控我国在诸多行业都对设备的运行实施了远程监控,以此降低设备的安全风险。例如,铁路中变电所的变压设备就是通过二次系统来进行远程操控和监视的。同理,建筑工程中所运用的设备,也可以进行远程操控和监视。例如,无线网络传输技术在施工现场中既减少了布线,又可以实施远程视频的集中监控,大幅度减少了工程项目的综合成本。除此之外,对高空作业人员来讲,通过对塔式起重机、脚手架等进行监控,可以随时知晓设备运行状态,当出现报警时,可以迅速通知工作人员停止工作,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3)VR安全培训系统重大工程项目施工技术流程应合理安排,尤其对一线作业人员应当按照规则和规章要求进行操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4]。在建设工程开展之前,工程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操作者进行安全培训。例如,利用VR系统,对工程环境以及相对应的设备进行全息模拟,让员工在模拟环境之下进行操作,增加对操作安全的记忆。除此之外,VR系统还可以模拟重大事故的案发现场,让员工身临其境,对事故造成的原因留下深刻印象,达到增强安全意识的目的。

5结语

综上所述,智慧建造在我国重大工程现场中的运用,可以实现人员、设备、安全等多方面的智能化管理。通过BIM、VR、无线网络数据管理等系统的操作,可以有效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工程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项目工程的进行。智慧建造和现代建筑工程的融合与探索,将为我国的智慧建造进程提供宝贵经验,大大促进我国智慧建造的发展,实现我国重大工程现场管理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1]李金申,武科,朱小六.智慧建造环境下的重大工程现场管理创新[J].智能城市,2020,6(1):97-98.

[2]常新.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21,6(1):175-176.

[3]陈伟.如何做好施工现场工程管理及创新与实践[J].建材与装饰,2018(16):177-178.

第2篇:重大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创新要点;项目管理;大数据背景

1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管理对确保公众财产与人身安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避免资源的浪费与损耗,促进技术、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呈现出复杂性、多样化、开放性、大规模等特点,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从周边环境、资源利用、组织规划、施工技术等方面加强管理,精准分析上述因素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影响与作用,提出集成化管理的策略建议,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

2动态、多源、大量数据的收集与应用

大数据时代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应用无人机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VR虚拟现实技术、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等高新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相关负责企业和项目管理者,应积极掌握数据分析、收集与应用的技术和能力,利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科学、高效管理。大数据时代中,数据来源复杂、数量巨大,同时具有时效性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据应用呈现出非结构化、半结构化、结构化共存的特征,作为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对异构(来自不同数据集的数据)、海量、动态、多源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在分析、判断和降噪后,得到有价值的数据结果。从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的实践调查看,我国在动态、多源、海量虚拟社区数据的利用、分析和采集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1]。大数据的分析、收集和整理方法能够从异构、多源、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部分,帮助人们发现、总结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含义,并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参考与服务。举例说明,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安全隐患、工程风险的评估和预测,避免和防范安全事故、意外伤害的发生,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保护施工人员的财产与人身安全;大数据技术还能评估施工成本,避免成本超出预算规定,实现科学的预算管理和成本管控;大数据技术可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预测现场施工中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并提出应对措施。现阶段,国内建筑工程项目对大数据的实践与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大数据的存储、集成、采集功能,对建筑工程项目中的数据信进行分析和处理,但是缺乏虚拟社区数据方面的研究与运用;(2)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成本管理,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但是在建筑项目具体实施、目标控制、目标规划等方面,缺少大数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3)现阶段已经在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领域中,实现了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及创新,但是典型案例和标志性成果仍然数量较少。

3大数据决策、大数据集群智能的应用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大数据收集、分析和预测等技术的应用,加速了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转型,对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有积极的作用。现阶段,结合云计算技术、海量存储技术、智能物联技术、移动互联通信技术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设计图纸、材料采购与管理等场景进行模拟和分析,但是由于实际情况中,建筑工程项目存在影响复杂、因素众多、施工工期长等特点,导致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过程中存在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举例说明,在关于污水处理的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因投资回收周期长、社会公众不同意等因素,使大数据应用分析产生了不确定性,大数据判断、预测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偏差,影响了判断及预测的时效、科学性及准确性。大数据决策的应用对象包括:建筑工程项目改造更新的方案、对工程项目的维护及运营、施工技术与方法的选择、工程项目合同的订立、项目的设计方案等,其中,建筑工程项目的长期与复杂特征影响了对项目的分析预测效果,而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弥补上述不足。大数据集群智能的应用,是指借助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实现人们的相互学习、深度交互、实时沟通的可能性,将个人的智力成果凝聚成为集体的智力成果,促进人与人的智力集成,也就是集群智能(集群智慧),在解决超出原有范围、超出个人智力的问题时,具有突出效果。大数据时代,重大工程集群智能决策应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定义重大工程集群智能决策的参与范围;如何通过集群智能发现重大工程存在的问题;如何利用集群智能生成各种处理和解决方案;如何从集群智能形成的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方案。工业化建筑将成为我国未来建筑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大数据的应用为工业化建筑的实现以及现代化的工地现场管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能够在更加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实现数字化的智慧工程管理。从时间范围看,智慧工程管理不仅局限于工地现场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有效数字化集成,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实现数字化的重大工程项目管理。从空间范围看,重大工程的工地现场可以看作由多个供应链连接、多种制造产业组合的集成化装配现场。工地现场的项目施工计划必须与工程供应链整合的制造业企业生产计划实现有效协同,这些都需要大数据技术支持。此外,在大数据背景下,工地现场的传统质量和安全控制方法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以质量管理为例,传统的工地现场质量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将被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大规模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所取代,同时结合RFID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会实时、高频地为工地现场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数据资料,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并加以处置[2]。

4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设计与应用

如上文所述,大数据的集群智能功能促进了人们的相互学习、深度交互、实时沟通。但是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虚假、误导、错误的大量数据信息,对建筑工程项目产生了扰乱管理、决策失误的不良影响,因此,应用大数据的区块链技术(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共识机制、点对点传输、分布式数据存储等),能够规避和防范上述问题的产生。研究者认为,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是接替社交网络、互联网信息技术、个人计算机技术之后的时代性技术创新成果。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应用中应当注意下述几方面的事项:(1)应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构建建筑工程项目的模型架构;(2)利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的可追溯性、不可伪造、不可篡改特点优势,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原始数据、文件、图片、视频等重要资料的保管及备案;(3)应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建立激励与共识的管理机制,确保工程项目的有序、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郑心铭,魏强,孟飞.基于数据驱动的铁路工程项目群总控信息化研究[J].中国铁路,2018(5):34-36.

第3篇:重大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经济效益;措施;引大入秦工程

1引大入秦工程概况

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兰州市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引大入秦工程跨越甘青两省四市六县区,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东一、二干渠、电灌分干渠、黑武分干渠、69条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干支渠长达1265km,设计引水流量32m3/s,加大引水流量36m3/s,年引水量4.43亿m3,灌溉面积4.898万hm2,安置移民5.64万人。

2引大入秦工程存在的问题

2.1工程配套设施薄弱

对于整个工程而言,从最初的审批审查到施工,往往只注重工程主体,而没有或者很少考虑相应的配套设施,在执行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例如,没有计划和相应的预算,财政配套资金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

2.2管理理念落后

自引大工程正式通水后,工作重心由原来的建设性质向注重管理转移,工程管理任务也由原来的建设者承担,导致管理人员思想观念不能及时转变,长期形成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缺乏真正懂管理、善经营的专业人才队伍。

2.3工程供水效益未充分发挥

随着大通河上游用水量增加和河道水电站的高密度开发,引大工程取水口上游河段水文水情发生了重大变化,河道流量大幅度、高频率波动。自2009年开始,每年3-5月、10-11月,断流欠流频繁发生,甚至一天断流十几小时,对供水区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造成很大影响。

2.4工程建设标准相对较低,老化失修严重

引大入秦工程自1976年开工建设,截至2015年完成工程竣工验收,工程建设期历时39a,受历史和建设期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相对较低,经过20多年的通水运行,加之维护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工程老化失修问题较为突出。期间每年只有少量的工程维护费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年久老化失修的现象,工程防渗率低,量水设施老化,致使水量流失,计量不准。巨大的资金缺口,严重制约了工程的完好率和供水的保证率,也使得工程经济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

3提高引大入秦工程经济效益的主要措施

3.1制定切实可行的长远发展规划

从引大长远发展和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实际出发,对引大工程“十三五”规划确定的渠道加固改造工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灌区沟道山洪灾害防治工程、黄羊川水库工程、永久管理设施配套改造项目、古山电灌泵站改造工程和干渠、尖山庙水库库区、石门沟水库库区和英武水库库区水源保护工程等七大类建设项目,要在进一步科学论证、细化完善的基础上,积极与省级相关部门衔接协调,争取列入国家或全省水利发展“十三五”规划。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使引大工程在“十三五”期间供水水源得到保障,显著提高渠道输水能力,全面提升运行管理水平,不断优化供水结构,大幅度提升供水效益,有效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形成较为完备的供水工程和运行管理体系。

3.2进一步调整供水结构

着眼于供水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兰白经济圈”发展、兰州新区开发建设以及城镇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着力推进思维理念、管理方式、工作重点和服务对象“四个重大转变”,统筹供水区农业、生态、工业、城乡生产生活用水,进一步调整供水思路,优化供水结构,转变工作职能,完善供水调度方案,科学配置引水资源,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做到应灌尽灌、应需尽供,全力保障各类用水需求。继续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衔接协调,加强与大通河上游电站的协调,尽最大努力减少上游电站蓄水带来的影响,保持引大工程引水资源的相对稳定。

3.3着力构建供水区水安全保障体系

要深刻理解中央新时期治水思路,着力构建供水区水安全保障体系。从宏观层面看,经过30多年高速增长后,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更加趋紧,生态产品需求更加迫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加重要,体制机制创新更加关键。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对水利工作赋予了新内涵、新任务、新要求。总理对集中力量加快水利建设、用改革红利促进水利事业发展提出的明确要求,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要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紧密联系引大实际,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用水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从结构调整向提质增效转变,进一步完善引大的工程设施体系,坚持不懈发展城乡民生水利,统筹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夯实保障供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利基础。

3.4进一步强化工程运行管理

第4篇:重大工程管理范文

一、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现状

(一)工程建设缺乏合理的规划

目前,许多地区对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规划都缺乏科学性、经济性与实用性,往往重视形象工程,忽略水利工程建设的现实目的与社会、经济效益。另外,水利工程建设涉及水利、农业、财政等多个部门,推动了多方投资、各自规划格局的形成。由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致使工程规划无序、重复建设与管理责任主体缺位问题严重。

(二)农村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几年,水利项目不断增加,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许多水利管理单位内设机构不够合理,非工程管理职位多,人员配置不尽科学,以致工作效率大大降低。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的薄弱,严重阻碍了水利管理单位的发展。

(三)重建设,轻管理

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近几年来,农村普遍存在小型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农民都具备较强的个体经济意识,但缺乏集体观念。忽视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护,导致破坏严重,水利工程往往无法达到设计寿命。严重影响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粗放的管理方式促使一些农村地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早地失去利用价值,导致了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严重流失。

(四)维护资金不足

维护资金的缺乏导致水利部门、管理人员与农民等主体无法加大管理力度,目前,国家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政策,同时加大了农田水利方面的投资力度,但由于国家投入的资金有限,县级财政困难,“一事一议”工作力度不够,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需求依然无法满足。加之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权利主体缺乏明确的界定,农民对水利工程资金投入的积极性不高。

二、应对措施

(一)建立健全相关管理机制

农村水利工程长期采用“政府号召、政策带动、行政组织、群众参与”管理方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这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应该强化农村水利改革,加强“一事一议”筹资投劳制度的实施,强化县级、乡级基层水利部门服务功能,遵循自愿、民主的原则,鼓励与引领农民主动承担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养护责任。各部门应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并利用承包经营管理、委托管理等方式,加大工程管理与监督力度,促使农村水利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与防洪抗旱。此外,各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改进现有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不足。

(二)加强基层水利队伍建设

水利管理部门应该积极进行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制定计划选拔人才去深造,以满足市场需求、适应岗位需要;鼓励职工不断学习,以提高综合素质。对农村水利技术人员进行分工,明确业务主攻方向,培养农田水利、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等方面的技术能手。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逐步增加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提高投入标准;加大国家与省级财政的资金投入,吸引企业、个人等各项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联合水利、农业、国土、财政等部门,有效使用财政资金,提高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

第5篇:重大工程管理范文

关键词:高校;工程管理;审计增值

一、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发展及必要性

随着内部审计理论的发展以及新时期对内部审计的新要求,内部审计从传统的监督和评价模式,逐渐向包含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内,并增加咨询和建议功能的管理审计方向发展。因而工程审计也必然向管理审计的方向发展。2016年《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对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并明确了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是指对建设工程业务活动及其内部控制的适当性、有效性进行的确认和评价活动。强调新形势下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应更加注重绩效,突出审计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创新审计机制,实现促进完善内部控制、促进落实管理责任、促进提高资源绩效的目标。

二、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存在的问题

1.高校基建工程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不够

工程项目涉及的专业复杂多样,不同的项目技术特征差别很大,相应的工程审计也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除了有工程专业知识以外,还必须配备相当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但是,有的高校在配备审计人员时,侧重要求具备财会知识,造成了审计人员对建设工程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导致了审计风险加大。

2.业务部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业务部门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度设置不合理、存在漏洞,或者虽有制度但项目负责人对制度了解不够透彻,开展业务时并没有按照部门规章制度和学校规章制度去执行,而且业务部门并没有对职工开展制度学习培训,导致员工轮岗时对相关规章制度不熟悉,造成工程项目开展不顺利,甚至经常出现施工过程变更签证资料后补的情况,最终导致工程管理质量差,增加了工程管理审计的难度。

3.审计模式单一,存在局限性

目前,大多数学校审计部门虽说将审计关口前移,由建设工程项目结算审计推前到预算审计,但是仅仅关注预算审计及结算审计是远远不够的,建设工程项目开展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风险,审计关注预算、结算核减会导致建设工程项目的审计并不是覆盖工程项目的整个过程,导致了工程管理审计的局限性。

4.审计工作被动,主观能动性不足

审计部门对工程项目合同审核、施工阶段、项目验收等环节的审计中,业务部门常常将审计部门当作是推进项目实施的主导,习惯等审计部门签署意见后才将项目推进下去,这导致了审计部门无法公平、公正地实施监督、评价、建议职能,而业务部门也因此缺少对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考量。

三、创新审计模式,实现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增值效果

为了使内审部门公平、公正、客观地发挥审计的监督、评价、建议职能,更好地服务学校,服务工程项目,实现项目增值,拟从审计人员队伍建设方面;内控制度建立健全方面;事前审计(招标控制价审计)、事中审计(变更签证审计)、事后审计(结算审计)方面;创新审计模式等四个方面研究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增值意义。

1.加强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建设

完善审计人员配置,加强审计人员队伍的建设,招聘工程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并且需具备一定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在进行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时能够凭自身经验应对复杂的工程项目审计,能高效率履行审计职能。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在建设工程管理审计中,应突出审计服务职能的作用。其目的是为学校的工程项目提供服务,并提升学校的价值。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的目的是为了使业务部门科学、客观地进行决策,规避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达到增值的目的。首先,对学校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梳理和完善,明确审计职能。除了监督和评价外,还应突出服务职能,更好地履行审计职责,推动业务部门建立和完善工程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审计部门采用常规审计、专项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模式,对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关注重点领域和典型问题,最后提出审计建议,实现审计增值。

3.实施动态的全过程跟踪审计

(1)事前审计,根据学校建设需要,加大工程项目前期立项、招标审计监督力度。对于不符合建设程序、校园规划和资料要求的项目,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及建议,并要求相关部门进行调整及完善。在招标控制价审核阶段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必要时与业务部门及设计单位勘察施工现场,寻求对设计图纸的优化,节省不必要的投资,关注预算编制是否准确,是否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清单内容,是否有高套或者错套定额子目等。(2)事中审计,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建设的重要过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变更及签注,是影响工程项目造价的主要因素,审计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项目的变更及签证,督促业务部门做好变更签证手续的审批及资料备案,严禁出现先施工后补办变更签证手续的现象。同时,严格把控隐蔽工程施工质量,在隐蔽工程施工时会同业务部门、监理单位共同对隐蔽工程采取旁站、现场拍照等方式进行管理、监督,确保工程项目按图施工,减少结算时与施工单位的争议。(3)事后审计,根据合同、招投标文件、图纸、变更签证、结算书等文件资料,对工程项目进行校内竣工验收及竣工结算审计,主要关注工期是否有延误、工程量是否准确,清单综合单价有无高套价等。

4.推动风险管理导向的审计模式

注重对项目实施全过程各环节的风险管理,包括项目审批、预算审核、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过程管理、竣工验收和结算审核等。对超过一定金额的工程建设项目,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资料,建立工程风险点初始清单,进行风险归集和分类,编制工程风险的清单,对工程建设各阶段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可能产生的后果、影响的范围和可能发生的时间等进行风险估计、进行风险评价,查找出工程建设项目中每一个薄弱环节,找出典型的问题并做成台账,最后针对识别的风险点对业务主管部门提出审计建议,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审计模式,能够从根本上消除学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模式、只注重预算核减、结算核减的局限性弊端,可以从建设项目的所有方面去考虑问题,对风险进行防范,在每个环节能够介入审计调查,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每个阶段的管理提出建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效率,节约建设成本,并促进学校和有关管理部门加强风险预防和控制意识,从而达到审计增值的效果。

四、结语

要达到高校建设工程审计增值效果,不仅要求审计人员具备全面过硬的综合素质,还需掌握科学的审计方法,清晰自身定位和职责范围。除了注重做好“规定动作”外,还要开拓对“自选动作”的思考,创新审计模式,提高审计的效率,做好监督、评价及建议的职能,推动学校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履行审计职能职责、完成各项工作目标任务提供保障,以促进高校完善内部控制、加强风险管理、提升价值。

参考文献

1.印捷欧.建设工程管理审计初探.建设管理,2012(09).

2.张蓉辉.高校建设工程全过程审计模式创新的思考.会计之友,2010(1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