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重大灾害治理范文

重大灾害治理全文(5篇)

重大灾害治理

第1篇:重大灾害治理范文

关键词:采矿技术;施工安全;实践应用

采矿作业特别是煤矿是一项充满危险的工作,尤其是在井下作业环节,各类层出不穷的突发事件历来是安全管理的重点。由于有些煤矿所在区域地质情况复杂,增加了开采的难度,为了保证这些矿产能够高效安全的开发,应该科学选择开采技术,同时配置更加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开采过程顺利稳定[1-2]。

1国内采矿工程的现状

目前部分煤矿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采矿人员素质相对较低,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还存在着较大的脱节等普遍现象。

2太原市煤矿安全生产现状分析

太原市煤矿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面临诸多挑战,煤矿开采自然条件、市场波动、企业主体责任及生产安全管理、安全监管、技术装备和职工队伍建设等因素对煤矿安全生产仍有较大影响。

2.1地质条件与气候异常方面

太原市煤矿开采历史悠久,资源赋存条件各有差异,各区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水、火、瓦斯、顶板、煤尘等灾害。随着煤矿开采深度、范围、强度的不断加大,各种致灾因素频显,安全风险逐渐加大,特别是水、顶板、瓦斯灾害对全市煤矿生产安全构成威胁。

2.2市场波动与企业经营方面

近年来煤炭市场波动较大,存在工人情绪不稳定,超能力、超强度生产,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加大职工劳动强度,存在重生产、轻安全的思想。

2.3企业主体责任与安全监管方面

部分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到位,责任落实层层衰减,为生产安全埋下了隐患。

2.4技术力量与采掘装备方面

随着全市煤矿的技术力量不断加强,但一些煤矿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科技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快不高、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对煤矿安全高效发展支撑能力不足。

2.5队伍稳定性与人员素质方面

煤矿企业员工队伍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近年来煤炭市场波动大,欠账多,员工工资收入低,影响了职工队伍的稳定性;部分重组整合矿井,服务年限短,工人思想波动大,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缺乏专业知识和现场经验,接受新技术、新工艺能力不强等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生产安全。

3煤矿生产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

3.1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

表现为煤矿生产安全“红线”意识树的不牢,汲取事故教训不够;各岗位责任制、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不严;生产安全责任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不完善等。

3.2安全基础工作薄弱

表现为对采掘布置、生产接续、一通三防、防治水等重大技术方案和技术措施编制、审批把关不严;现场管理和职工培训不到位,职工“三违”现象时有发生等。

3.3重大灾害治理不力

表现为矿井瓦斯、水、火、冲击地压等灾害治理相关机构和人员不健全;人为减少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治理相关巷道工程、钻孔工程,人为缩减瓦斯抽采时间,边掘边抽、边采边抽,甚至不具备条件强行组织采掘施工;风门、风桥、密闭等通风设施不符合标准、不能满足通风需要;甲烷传感器未按规定安设和定期调校、不能实现报警、断电等功能;瓦斯检查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瓦斯超限没有采取停电撤人、分析原因、停产整改和追究责任等四项措施。

3.4违法违规生产建设

表现为煤矿采掘接替失调造成超强度组织生产;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超能力组织生产;“隐蔽采场”组织生产;采区主要生产安全系统未形成即组织生产或回采巷道施工;以包代管组织生产;责令停产停工整改煤矿未制定并落实整改期间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停而不整、只排查不治理、假排查假治理,甚至明停暗开,假借隐患整改之名,行违法违规生产建设之实;停产停工煤矿未经地方政府签字批准,未达到复产复工标准擅自复工复产;建设项目不按规定组织施工。

4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防治措施

4.1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带头推动安全发展。强化部门监管责任落实,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坚持安全检查不断线、打非治违不断线,加大突查力度,严格执法和责任追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各级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责任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投入到位、培训到位和应急救援到位。

4.2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认真抓好各类制度的落实,配齐安全和技术管理队伍。确保安全投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积极推进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强化安全培训,加强警示教育,增强职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基层班组和现场安全管理,突出变化管理,严格落实矿长带班下井制度,抓好岗位作业风险辨识和管控,推动人人知风险、全员控风险,坚持不懈开展反“三违”活动。4.3强化重大风险及灾害防治措施(1)瓦斯事故防治。一是严格执行《煤矿瓦斯等级鉴定办法》、《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和我市《关于深入推进煤矿瓦斯抽采达标工作的通知》,构建完善“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深化瓦斯综合治理。二是加强通风管理,完善矿井通风系统,确保通风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严禁无风、微风作业,严禁违规串联通风和循环风。三是严格落实我市出台的煤矿盲巷管控的十项措施,加强盲巷日常管理,对因废弃、停工等原因形成的盲巷,必须设置栅栏、警标,禁止人员入内,长期停用的必须按规定及时封闭。四是加大瓦斯抽采力度,继续推进“三区联动立体式”抽采,对煤炭规划区“先抽后建”、对准备区“先抽后掘”、对生产区“先抽后采”,加强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工作,确保抽采达标、抽掘采平衡。五是强化防突工作,严格落实以区域措施为主,局部措施为辅的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做到不采突出面,不掘突出头。(2)水灾防治。一是严格执行《煤矿防治水细则》,按照“基础建设达标、水害普查彻底、分区管理到位、探放措施有效、应急处置及时”的总要求,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二是持续深入推进全市煤矿防治水分区(可采区、缓采区、禁采区)管理,严格落实分区管理各项措施。三是在“可采区”继续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探掘分离、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遵循“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综合探测程序,强化“三专两探一撤”措施落实,进一步提高水害防范能力。

4.4技术优化和安全管理策略

(1)加强安全思想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将思想转变作为起点,切实加强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一线员工的安全意识,实现安全生产和经济利益的共同发展。(2)建立科学化管理机制。首先要加强对采矿工程环境因素的安全管理工作,应用全面的安全措施,做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安全设备不完善造成的安全事故。其次是要加强对采矿工人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和推广工作,让每个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各种应急处置措施,掌握能够自我保护的技能。最后要建立起健全的科学合理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制约员工的行为和思想,降低因为操作不当和无制度约束等原因造成的安全事故。(3)推进设备优化和技术创新。在采矿过程中,开采设备的使用标准将会直接影响到实际的开采效率,因此需要提高对这类问题的关注度,严格的按照规范使用采矿设备。相关技术设备的优化改革也是现阶段采矿企业必须要重视的工作,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近年来国内的采矿行业也生产了一些新的采矿设备,这部分投入使用的采矿设备能够进一步改善采矿工作的环境,并且在现有的基础上提高开采效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生产和发展需要进行引进。

5结语

近年来,虽然采矿工程中各种采矿技术逐渐增多,但是由于不同的采矿技术都有其对应的条件,所以,需要在采矿工程中结合工程的具体特性,选择最佳的采矿技术。煤矿企业需要在项目的实施中加强管理,注重细节性的问题处理,否则可能会带来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但是通过创新技术和加强施工安全的管理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这种情况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赵明阳.采矿工程中的采矿技术与施工安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06):1746.

第2篇:重大灾害治理范文

[关键词]广西;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乡村治理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是乡村治理的重要内容。而广西受自身地理环境和亚热带气候条件的影响,农业资源、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都非常丰富,有助于特色农业的发展,但常年会受到台风、旱涝、霜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这就为其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不利于乡村治理的开展。此间,农业保险的出现为广西的农业生产和乡村治理带来了新的机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广西的农业保险有了一定的发展,也初步形成了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1农业保险的含义和功能

1.1农业保险的含义

农业保险是指参保者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因遇到干旱、洪涝、冰雹、台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或者合同中约定的其他意外(如市场价格变动、政府政策变动等)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时,依据合同被予以补偿的一种经济活动。在此一定要将农业保险和农村保险区分开来,农村保险涵盖的范围要大一些,乡镇企业、农业生产者等的人身保险、车辆保险或者其他的财产保险等均在其范围之内。而农业保险限于农业,且主要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

1.2农业保险的功能

首先,农业具有弱质性,受自然灾害、价格波动、农业资源等农业风险的影响颇大,因此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时容易遭受经济损失,从而致使资金链断裂,不利于农业的再生产。而农业保险的出现使得农民能够转嫁农业风险,让保险公司承担部分或者全部损失,以保证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其次,保险公司属于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为保障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减少赔付支出,他们会在制定保险合同条款、设定保险费率以前对保险标的进行综合考察,仔细勘查、评测其风险程度,并在承担保险责任期间也时刻核查、估测,并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预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业风险的发生率和损失程度。再次,农业保险是一种政策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特殊保险形式,政府的介入使得农业保险在平滑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收入稳定、促进国民收入再分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后,农业保险能够为采用农业新技术、新工艺的农民减少后顾之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促进了农业最新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使农民收入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前提下也有所增加,并进一步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和新型城镇化的实现。

2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2.1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分类

就农业保险业务范围来说,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般分为单一化经营模式和多元化经营模式两大类。其中,单一化经营模式也可称为集中化经营模式,由政府设置专门的保险机构专营农业保险的业务,垄断性较高。多元化经营模式可分为集中化多元化经营(如政府主导型的经营模式)、横向多元化经营(如政府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经营模式)、混合多元化经营(如商业保险公司分散经营模式)三类。就农业保险的属性来说,农业保险经营模式一般分为商业性经营模式和政策性经营模式。其中,当农业保险被界定为私人物品时,则采取商业性经营模式;当农业保险被界定为公共产品时,则采取政策性经营模式。

2.2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影响因素

某一地区农业经营模式的构建受到宏观经济政策、地区属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农业发展程度、当地农业特点、当地农业技术水平、当地农业管理能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受农业本身弱质性、高风险性、双重政策属性的影响,我国农业保险的性质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由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实现多元发展,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因地制宜,构建符合自身实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首先,广西的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之于平均水平来说是较为滞后的,且其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平衡,这就决定了其应该实现农业保险的区域化经营,依据不同地区农民的参保需求,构建以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主导的多元经营模式。其次,农业生产规模、农产品种类、农业保险的供给主体等均影响着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构建。而广西农业保险的供给主体较为单一,缺乏专业的农业保险公司,且农产品的种类和农业风险有着独特的区域特征,使得农业保险的险种选择呈现出区域化的倾向。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广西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构建和完善。

3广西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3.1风险管控能力较低,风险管理机制缺乏

根据国外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其之所以能够实现农业保险体系的平稳运营,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多重风险分散机制的确立。广西地区较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巨灾风险的发生率,但其农业保险试点并未建立巨灾风险制度,未考虑再保险制度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也未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一旦发生巨灾,仅靠政府财政和保险公司的补贴是远远不够的。

3.2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有限,制度供给体系不太完善

虽然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但是农业保险却是近些年才被国家给予一定的重视和扶持。因此,我国有关农业保险的试点经验有限,无法像农业保险比较成熟的国家一样设计诸多新型的农业保险的创新险种,且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缺乏完善的制度供给。首先,目前广西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占比较少且增速较慢,对于农业保险的补贴比例较低,再加上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和农业风险的不确定性,致使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的积极性不高。其次,政府对保险公司有关农业保险的扶持仅仅停留在免收农险营业税上,其他税收优惠不甚明了,有时还不能足额发放财政补贴,且对于国家出台的一些政策性文件未能坚决执行,致使政策补贴机制不能长效运行。

3.3农民缺乏保险意识,农业保险的市场有效需求不足

就广西来说,其对于农业保险的潜在需求还是很强烈的,但是受农民主观因素与客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其有效需求存在不足。就农民主观因素来说,农民“靠天吃饭”“靠天养老”的保守思想一直存在,在遭受重大灾害之后习惯于等待政府的救济,而不是自发地提前准备风险转嫁;农民个人对于保险存在偏见,以至于影响周围人对于保险的判断;农民较为倾向于能够直观看到经济效益的项目,如果在进行农业投保之后没有经受重大灾害,而未受到赔付,则会影响其投保的积极性,再加上侥幸心理作祟,其很有可能不再投保。就客观经济因素来说,广西农业人口占比较大,农业生产率较低,农民的收入水平还不是很高,使得农民难以拿出多余的钱购买农业保险;广西由于自身地域和人口的分散问题,保险费率偏高,再加上各地政府的财力不同,有些地域根本无法保证保险补贴金能够及时发放到位,挫伤了农民投保的积极性。综上所述,广西有关部门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现状,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处于城乡二元格局的情况下努力探索出成本低、投入少、简单易行、易被农民接受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4完善广西农业保险经营模式的对策

就当前广西的情况来看,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宜结合农村金融,以政府为主导,以保险公司、中介为主体进行商业化运作,进行自上而下的管理。

4.1完善农业保险的组织架构

首先,地方政府、农业再保险公司、风险基金管理部门、广西保监局组成管理层。其中地方政府负责传达和落实中央精神,对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和投保的农民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补贴,并做好农业保险的宣传工作,增强农民的参保意识。农业再保险公司为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提供再保险服务,风险基金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风险基金的管理,为农业保险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两者均属于地方政府管辖的风险管理机构,在构建巨灾风险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广西保监局则负责监察事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准入、经营、退出等进行监管,并处罚相关部门的违规行为,营造良好的监管和市场环境。其次,由保险公司组成经营层,其中保险公司可针对某一险种进行联合共保。最后,由农业局、林业局等农业相关部分组成保障层,配合农业保险的各项工作,为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提供后勤保障支持。

4.2完善农业保险的经营方式,扩大险种的覆盖面

首先,从理论上来讲,越是集约规模化的经营对象,越能体现农业保险的规模经济价值。且农业产出与农民收入、企业生产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广西农业保险的经营对象应以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为主并带动个体农户进行共同投保。其次,农业保险的参与率与农业保险的经营规模成正比,因此要扩大其经营规模就要增加参保率。具体可采用自愿投保和强制保险相结合的农业保险经营方式,可强制投保与基本生活供应相关的保障类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产品等。最后,在进一步巩固和宣传中央财政补贴险种(甘蔗火灾保险、能繁母猪保险、森林保险等)的基础上,依据其他未被中央财政补贴的特色农业品种对当地经济的贡献程度,有选择地纳入农业保险险种之内,享受当地财政补贴。

4.3结合农村金融,完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

可将农业保险与贷款保证保险相结合开发出农业信用保险产品,以工代农,由涉农企业充当投保人,贷款机构为受益人。企业为农户可能遭受的农业风险和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进行农业信用风险的投保。而贷款机构则可以涉农企业投保的农业信用保险为依据为企业发放贷款,这样涉农企业就有充足的资金为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的原材料,同时政府还能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户资金不足而无法投保的问题。如果说,农户在种养的过程中受到自然灾害或者市场风险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企业无法按时偿还贷款,则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

参考文献:

[1]郑军,付琦玥.农业保险的经营模式、保障水平与减贫效应[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2):7-14.

第3篇:重大灾害治理范文

[关键词]卫勤分队;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培训

灾害是指对于人员及经济的损害超出地方资源范畴危机应对的危险性事件[1]。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快速提升、全球气候变暖、社会矛盾加剧,各种自然与人为灾害发生日益频繁[2],灾害救援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议题。灾害医学救援既不同于单纯的院前急救,也不同于院内急诊和ICU,灾害现场必须采取切实可行、及时高效的应对行动,科学有序地开展批量伤员的检伤分类,进行紧急救治和早期处理,才能防止和减少灾害带来的影响,为患者后续的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国内外的灾害医学救援体系中,发生重大灾害事件时,可利用军队医疗单位和特种救灾队的医疗资源积极投入救援[3]。和平时期,我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任务明显增多,而卫勤分队具有医疗、防疫和心理干预等职能,参加各种灾害医学救援是检验卫勤分队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4]。作为灾害医学救援的突击队伍,卫勤分队掌握院外现代医学救援的知识与技能至关重要。然而,我国绝大多数医务人员没有接受过专门的灾害医学教育,缺乏必要的灾害救援专业技能训练,特别是急救技能专项培训的数量和质量尤显不足[5],这必然会影响救援效果。另外,我国灾害医学虽然进入院校教育,针对在职医务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在普遍开展,但大多注重灾害危急重症救治理论讲授,缺乏救援组织和救援能力系统训练的专业规范以及实战化的培训课程体系。本研究拟构建突出灾害医学救援特点的、注重卫勤分队灾害救援个人能力和团队协作的培训模块,以提高应对迫切救援任务时的救援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课题组根据研究目的,遵循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以及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的原则,选取20名专家进行访谈和咨询。专家基本情况:①年龄:<40岁3人(15.0%),40~50岁11人(55.0%),>50岁6人(30.0%);②学历:博士13人(65.0%),硕士5人(25.0%),本科2人(10.0%);③职称:正高级11人(55.0%),副高级7人(35.0%),中级2人(10.0%);④工作年限:10~20年5人(25.0%),21~30年15人(75.0%);⑤专业领域:临床医学8人(40.0%),军事学5人(25.0%),医学教育4人(20.0%),管理学3人(15.0%)。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的筛选

运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比较研究等方法,初步拟定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培训模块草案。①文献回顾:通过数据库检索10余年来国内外灾害医学救援发展现状,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②专家访谈:选择关注灾害医学救援研究并参加过汶川地震医学救援、抗击西非埃博拉疫情等任务的专家,就卫勤分队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培训模块构建进行访谈;③比较研究:通过前期收集整理的资料,对各院校、培训机构的灾害救援培训内容进行分析、比较。在文献回顾和专家访谈的基础上,课题组通过讨论,拟定卫勤分队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培训模块草案,包括培训形式、专题设置、具体内容三大板块,同时对各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1.2.2培训模块的确定

在前期形成的培训模块草案基础上,结合本院野战医疗所现行灾害救援能力培训教学计划形成咨询问卷。通过邮寄、E-mail、亲自发放问卷等方式邀请上述20位专家对模块设置进行评价及建议,并设有修改意见栏和需补充项目栏,专家可对各条目指标进行修改、补充和删减。采用Excle2010、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最终形成三大培训模块。

2研究结果

通过系统研究,课题组构建完善包括专题理论培训模块、仿真技能训练模块、综合实践评估模块三位一体的卫勤分队灾害医学救援实战化培训体系。

2.1专题理论培训模块

包括灾害医学救援组织与管理、国际灾害医学救援的启示、灾害医学救援中批量伤员救治、个人防护、灾害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批量伤员伤情评估与检伤分类、各部位创伤早期规范化救治、多发伤的救治、烧(创)伤患者早期规范化救治、中毒急救这10个培训项目。

2.2仿真技能训练模块

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现场救援技能模拟培训,包括现场搜救、自救、互救模拟培训,伤员分类救治模拟仿真培训、多场景仿真模拟转运培训;二是后方综合救治,包括烧(创)伤手术救治虚拟仿真培训、重症监护救治技能虚拟仿真实验。

2.2.1灾害医学现场救援模拟培训

2.2.1.1现场搜救、自救、互救模拟培训

在灾难现场或战场背景条件下,伤员进行快速有效的搜寻、急救、后送是训练中必须解决的问题[6]。结合本院参与的“5•12”汶川地震、“4•20”芦山地震、贵州冰冻雪灾、西非抗击埃博拉等实战灾害现场作为背景模拟灾害救援现场环节,现场搜救、自救、互救培训通过声、光、电等营造弱光、狭窄空间等真实救援氛围,同时大量使用医学模型,并通过伤情化妆技巧等专业技术,模拟伤员的特殊体位和不同伤情等,通过对灾难现场仿真“伤员”的救治,突出实景化现场[7]。

2.2.1.2伤员分类救治模拟仿真培训

通过环境设定、模拟人等,并根据不同实验项目进行预编程,建立伤情数据库,或训练时临时改变高端模拟人“病理生理”指标参数。通过伤情多样性来创设伤员群流,分类“真实”场景,包括模拟信息不全、演示伤员到达分类场混乱等,仿真模拟突发伤情如气道梗阻、心跳聚停、药物中毒、生化毒剂和遭遇核事故(如核辐射、热灼伤)的医疗小组现场急救等案例,以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实践,团队成员轮流扮演指挥者、实施者、记录者等角色对“伤者”进行救治。

2.2.1.3多场景仿真模拟转运

在常规的灾害医学救援中,伤员转运尽可能通过水、陆、空等多种交通工具实施立体后送[8]。培训时采取环形三维立体屏幕动态模拟海、陆、空自然环境的变换,采用计算机编程控制的六自由度救治舱的颠簸、晃动[7]等动态环境,高度模拟实现海、陆、空不同转运救治平台的搭建,可训练参训队员在动态环境下的烧(创)伤实战技能,并能有效提高参训人员应急反应和心理素质。

2.2.2灾害医学后方综合救治

2.2.2.1创伤手术救治技能虚拟仿真实训

围绕灾害现场挤压伤、外伤合并感染、胸腹联合伤、骨折伤等手术救治,建立虚拟仿真创伤手术训练模块。主要应用能够模拟20多种人体生命参数的SIMMAN高端综合模拟人,结合相应伤情的软件编程和自主研发的创伤手术组件,通过时间参数、执行项目正确率、错误次数等参数,全面考查外科救治小组的创伤救治手术决策、手术技能、手术并发症处置、团队协作等综合能力。

2.2.2.2重症监护救治技能虚拟仿真实验

课程设置主要针对野战状态下的后方救护医院的创伤高级生命支持(ATLS)救治技能的训练,通过应用SIMMAN综合模拟人技术,模拟20种人体生命体征变化,并且具有多种医学救援操作的感应反应,可供队员以小组形式开展心肺复苏、电除颤、气管插管等100余项高级生命支持操作技能训练。

2.3综合实践评估模块

构建理论量化考核和技能复盘式考核体系。培训后,采用通用的试题库管理软件,通过建立涵盖气道与呼吸、心脏骤停、核武器伤、化学武器伤、生物武器伤等病例的题库进行理论培训效果评估。实践评估通过计算机虚拟场景的变化,及学员采用综合处置的方式评估学习效果。如对转运培训成效的评估,通过网络化随机指令并以出题的方式,建立“魔方”式转运救治训练场景,能够仿真模拟不同工具进行转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高度模拟灾难“现场”的多样性和伤情的复杂性,评估受训者的应变处置能力。在重症救治方面,在高端模拟人的标准化伤情软件库中建立40余种常见烧(创)伤急重症案例,通过改变模拟人的生命参数设置,仿真模拟常见非典型情况,实现灾难急救医学训练的多元素、多要素的环境和伤情变化,评估参训人员处置各种突发状况的应急反应能力。除了虚拟仿真,还通过卫勤演练,形成灾害救援完整救治链,建立技能考核体系,在实践中检验评估培训效果。

3讨论

3.1遵循“人类健康”这一明确的救援核心

世界卫生组织负责应急事务的助理总干事BruceAylward博士提出:“近期和持续的灾害———从菲律宾的台风海燕到西非的埃博拉危机,突出表明人类健康是我们通过各部门减少灾害风险方面共同目标的核心。”培训模块的设置结合人类健康这个核心,突出国际化的救援理念、科学的救援流程,注重专业的救援技能、科学的自我防护等知识,同时提倡有效管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在灾害来临时,救援人员能够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现场紧急救助,伤者在“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得到有效救治,从而挽救更多生命,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9]。例如院前心脏骤停后,重要脏器对缺氧缺血的耐受时间极其有限(大脑4~6分钟),因此有效的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如果能够得到恰当有效的处置,则大多数患者可以抢救成功[10]。

3.2依托灾害医学救援平台确保培训实战化

本院紧跟当今医学教育发展前沿,以高质量的规范化培训课程为核心,建立整合高仿真急救模拟培训的实战化研训中心。依托实战化研训中心这一平台,通过仿真模拟突出灾害大规模伤害特点,参训的卫勤队员能够在灾害现场的模拟环境下,了解和掌握救援基本技能,利于参训队员从多方位熟练掌握救治技能,并能极大地增强心理适应性,同时也可提高队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卫勤演练中,体现三个重要环节:灾害一线的伤员分类和早期处理、医疗后送及持续的医疗保障、后方的接诊与处置,这三个环节必须紧密衔接,互相联系[8]。这不仅培养和训练综合性专业救援人员,而且也检验设备装备标准化以及药品和物资的供应保障效能,同时增进救治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配合,训练抢救小组的技术技能和团队决策、实时管理、监测、沟通与交接等非技术技能。

4展望

无论是“9•11”恐怖袭击还是“5•12”汶川大地震,都以血的教训告诉民众:人类社会正不断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磨难[2],世界正面临着一个更为宽泛的灾害谱。本院野战医疗所作为承担国家和军队机动卫勤任务的一支重要救援力量,多次经受灾害或应急医疗救援等重大任务的历练,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本院从重大灾害抢险实战出发,设计建设并获批部级灾害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施救环境完全按灾害现场设计,同时“超现实”地将非战争军事行动、抢险救灾等多种战术需求融会贯通,以任务牵引、问题倒逼的形式最大力度地激发受训者的想象力和应变力[11],突出以规范化的课程为核心、以骨干师资培训为重点、以课程的环节质控及评估为持续改进的依据,在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卫勤分队的功能模块组成、人员分工、信息化建设等基础上,逐步评估和改进灾害医学培训课程体系,推动我国灾害医学教育开展,培训军队卫勤分队专业化的灾害医学救援能力,培养提高灾害医学研究的优秀人才,使得灾害医学的学科建设和基础性研究工作逐步适应我国应对灾害事件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保龙.公民参与重大自然灾害性公共危机治理问题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24-25.

[2]董谢平,沈录峰.国内外灾害医学救援现状分析[J].临床急诊杂志,2010,11(4):207-209.

[3]杨国忠,贺晶.关于我国灾害医疗救援体系的几点思考[J].医学研究杂志,2009,38(10):9-12,133.

[4]张刚,曾艳,李开荣.适应多样化军事任务,建设新型机动卫勤分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5):318-319.

[5]张勘.上海全科医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前瞻[J].实用全科医学,2008,6(5):441-442.

[6]张雁灵.地震灾害批量伤员医学救援的组织与实施[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1):1-5.

[7]彭雪,王丽华,马炬.“三位一体”卫勤组训室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4,21(11):1050,1087.

[8]姬军生.地震批量伤员空运后送体系的构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15(10):906-907.

[9]黄辉权.重大车祸伤院前急救的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4):5-6,8.

[10]王娟,郭海涛,刘刚,等.社区医师急救技能培训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重庆医学,2014,43(29):3980-3981.

[11]孙东,张泽华,许建中,等.基于模拟人系统的室内人工合成训练环境在机动卫勤分队训练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5,22(8):770-772.

第4篇:重大灾害治理范文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保险;价值观念;作用路径

如今我国已经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然而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尚未完全实现,乡村地区尚未实现真正振兴,仍然需要继续努力。在乡村产业发展、经济繁荣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这种金融工具和政策工具的功能,服务于“三农”领域的需要。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高度重视农业保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进步发展的作用。2018年下发的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保险视作“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为持续发展农业保险夯实政策基础。财政部于2019年《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加速改革国内农业保险领域。

一、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保险需求的结构性转变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方位实施需要农业保险的系统化支持和保护,因此对农业保险产品的需求出现了结构性转变。

(一)国家要求农业保险发挥对“三农”领域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护功能它需要农业保险进行系统化的制度改革和顶层设计,完善“三农”不同分支和各个领域的产品设计制度、服务优化体制、渠道推广体系和售后服务机制,为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夯实政策支持基础。唯有如此,相关方才能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规避“三农”领域的各种风险。

(二)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业保险企业调整自身的产品结构

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地的资源优势和相对优势,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把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制造、乡村旅游、餐饮、农业示范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多种产业融合起来,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随着不同产业、不同业态融合程度的持续深化,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持续发展,小农户以及各类涉农组织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加工制造、市场销售和物流配送等都需要相应的农业保险做保障。比如,农业物流、仓储保险等多种新兴的保险需求持续增加,进而推动涉农保险企业不断调整农业保险服务和产品的比例与结构。

(三)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覆盖领域的扩大

乡村振兴是全方位的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壮大,要求配置各种农业现代化设施,如大中型灌溉渠、高标准现代农田、重大农业机械以及水利工程等。这些设施的保养、使用和操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操作失误、设备故障、人身意外伤害等多种类型的风险,它同样需要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覆盖到这些方面。

(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保险服务经营模式的改进和创新

乡村振兴过程中,无论是人力资源扶贫、消费扶贫还是产业扶贫,都需要有力的金融资源、服务和产品支持。农业保险可以为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乡村环境治理、数字乡村建设等提供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在此过程中,农业保险应该持续创新自身的经营模式,以适应这些生产经营环境的具体需要。如今国内不少保险企业经过持续探索,已经开发出了“种子公司+保险公司”“新业态+农业保险+直接销售”“种养殖业+农业保险”“消费扶贫+农业保险”“农业保险+社会治理”等多种经营模式,真正做到了满足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农业保险需要。

二、农业保险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价值功能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它从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乡村治理、生活质量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努力方向。农业保险在持续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它的结构性需求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发挥自身作为保险体系的普惠、保障、精准、放大以及增信功能,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可靠的支撑基础以及有力的风险保障。

(一)保护“三农”利益,凸显财政补偿效应

21世纪以来,中央确定了“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少取多予放活”的指导方针,开始实施以“三项价格支持”“四项补贴”农业保费保险补贴等为核心的农业支持制度。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在达成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目标。各级财政应该为事关农民利益的各项农业保险提供科学的财政补贴,发挥价格杠杆的撬动功能,减少农民由于自然灾害而受到的损失,切实稳定农民群众的收入,减少贫困、化解农民的农产品市场化风险。《农业保险条例》这样界定农业保险的概念: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的相关保险标的因为约定事故而导致的财产损失,担负赔偿保险金的相关责任。农民群众的相当一部分收入源自农作物收成,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者其他不可抗拒因素,农作物收成可能会锐减,会给农民群众带来重大的财产损失。农业保险能够让被保险村民在相关农业保险责任范围内得到保险公司提供的灾后经济补偿,切实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规避农民返贫或陷入贫困。人保财险四川凉山分公司办理的凉山“惠农保”是一款综合性的扶贫保险服务和产品。2017年它为凉山州群众提供的保险保障达到921.34万人/次,保障金额和保险赔款分别达到6216亿元以及1273万元。

(二)推动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全产业链发展

保险公司通过调整农业保险产品结构,促进农业资源、要素的科学配置,进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农村全产业链的发展。它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重点体现在下列方面:首先,农业保险能够发挥自身融资增信、风险保障等功能,与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设备科技公司、种业公司、专业大户等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互合作,推动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其次,地方政府应该把农业保险融入本区域的农业扶持制度和政策,引领各种农业资源倾斜到农产品优势区域,基于科技先导的各种产业化农业中,促进农业产业、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再次,借助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金融服务项目以及全流程风险管理,利用农业保险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多种模式服务,持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

(三)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通过改革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把临时性的政府救灾赈灾行为过渡为规范化、制度化的灾害风险应对制度,有利于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一是近些年不少保险机构强化和兽医畜牧部门的业务合作,推动防疫工作和生猪保险的有机结合,促进生猪无害化处理以及追溯体系建设,提升猪肉食品安全。二是为增加农业保险服务中的“面对面服务”难题,保险机构广泛组建相对系统的农村基层服务机制。以人保财险公司为例,近年来它全方位打造与农村基层相符合的农业保险服务网络。截至2020年上半年底,人保财险设置了6600多个农网外设机构、农网内设700多个团队、28000个“三农”保险服务站、12万个“三农”保险服务点,28万多参与的农网队伍。它通过相互监督、险务公开、群众参与等措施,促进农业保险公司积极协助广大农业经营生产者构建相对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强化农业对社会资本、人力劳动的吸引力。

(四)稳固农业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农业保险是典型的世贸组织绿箱政策,它能够以显著优势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一是对财政投入效应进行放大,提升使用财政支农资金的效率,扩大其惠农范围。2019年国内农业保险为近两亿农户提供3.6万亿元的风险保障,各级财政为农业保费拨付505.7亿元的补贴资金,使用财政补贴的效果放大了70多倍,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二是发挥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效能,释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2007—2019年,我国为受灾的数亿农户支付的农业保险赔款超过2700亿元,为灾后农业生产的尽快恢复提供了高效而稳定的筹资渠道。再次,农业保险能够发挥核保政策、保险费率等多种经济措施的杠杆功能,增加他们科学种田积极性,确保粮食高产稳产。综上所述,农业保险业务的全面开展,能够为乡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繁荣和农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服务。它既有效体现了保险机构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情怀,又是它们借助农业保险业务实现更好发展的政策机遇,为促进农业保险和“三农”领域的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保险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

2013年国家制定和执行《农业保险条例》(下文简称为《条例》),它结束了我国农业保险领域长时间无法可依的尴尬局面,启动了全方位发展农业保险的新篇章,它也代表着我国农业保险行业发展进入到全新的法治化、规范化阶段。经过为期七年的实践,该条例的不少问题也纷纷出现。《条例》作为《保险费》以及《农业法》的配套法规而问世,不具备较高的立法层次,事实上它未能明确相关主体的义务权利关系。它关于农业保险行业企业的监管细则、经营规则、财政补贴标准以及范围、税收优惠、再保险问题和大灾风险分散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仅仅是倡导性规范、原则性规定,或者是国家支持相关领域的一种态度,却不具备可操作性强、详细的、科学的规范,很明显这些措施和要求远不能满足现实需求。

(二)农业保险采取非常单一化的补贴方式,未能明确为乡村振兴服务的具体目标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不断加大财政补贴,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扶持力度,它可以减少农民群众缴纳保费的数目,敦促相关方及时赔付农业保费。然而它易导致农民群众对国家财政补贴资金的依赖,影响地方财力的发挥。而且,不少地方的特定产业发展水平、地理区位优势、经济整体发展状况等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致贫原因。这种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方式非常单一化,无法体现财务针对性较强的精准扶贫措施。

(三)农业保险的惠农效益有限,存在着严重的供求失衡现象

原因在于,农业保险主要覆盖面积广袤的农村地区,承保中面临较大的经济风险和信用风险。如此一来,不少金融机构、保险机构缺乏在农村布局的积极性,供给主体的不足与农村群众旺盛的资金需求形成强烈的矛盾,农业保险业务的功能发挥范围和能力比较有限。

四、乡村振兴下农业保险发挥作用的路径选择

(一)完善农业保险法律体系

为了增强农业保险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使它真正发挥“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的功能和效力,国家应该科学研究并颁布专门适用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业保险法》,以匹配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落实和支持保护,可以从下列方面进行规范和引领。1.对法律调整对象予以明确规定,《农业保险法》科学统筹和规范自身的调整对象,使它涵盖商业性农业保险以及政策性农业保险。例如,《农业保险法》要明确规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目的、业务范围、合同特殊性以及发展原则等相关内容。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内容应该结合《保险法》的相关要求和内容做出具体要求。2.要确定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政策,明确规定支持政策性、商业性农业保险的帮助政策,确定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各自的财政补贴职责,可通过简化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层级来提高财政补贴效率。3.加大农险管理监督力度,尽早组建专业的政策性、商业性农业保险管理监督机构,规避混合监管、多部门监管可能导致的监督真空以及利益冲突。4.我国应结合幅员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候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等情况,逐步构建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基本国情相适应的农业保险巨灾大灾风险分散制度。

(二)积极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服务体系

为了使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重中之重应该是提标、赠品、扩面,为农业生产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风险保障。1.目前国内农业保险保额刚刚超过农业总收入的23%,远低于日本、加拿大、印度、美国的农业收入保障水平。应该增强农业风险保障能力,立足于主要保物化的成本,渐进性地办理完全收入保险以及成本保险。2.紧密围绕国家农产品重要保护区以及粮食生产功能区的重点建设任务,联系现行的农业结构调整,尤为重视和推动“粮改饲、减玉米、南猪北养、米改豆”的情况,逐步增加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3.我国现有的省级、部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超过300个,选择“种药烟花、茶菌果蔬”等特色品种试点特色农业保险,结合绿色兴农、质量兴农战略,努力塑造“一线多品”“一县一品”的新格局。4.我国保险行业企业应积极创新农业保险服务以及产品,以有效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要,适应农业经营、生产的形势。各地政府部门和保险企业应创新农业保险产品监管机制和产品服务体系,特别是试点完全收入保险以及成本保险,进而推动农业保险从之前的保成本转变为保收入。从服务模式来看,保险企业应基于农业保险建设高水平的风险产品管理监督机制、农业灾害预防等。

(三)运用农业保险科技,增强农户保险获得感

为了使农业保险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应该聚焦广大农户的农业保险需求,运用更多的农业保险技术,投入更多的农业保险资源,全方位创新“农业保险+产品服务+科技支持”的运作模式。1.加速建设“天空地”的一体化理赔承保服务平台,加大保单、标的空间信息化领域的基础建设,组建耕地地块领域的基础数据库,促进“按图理赔、按图承保”模式的宣传和普及,提升农业保险管理经营过程的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2.在农业保险理赔承保过程中运用更多的新技术手段,开发更先进的理赔承保客户端或者APP,或者推出线上理赔承保工具,探索牲畜个体识别、智慧农业、畜脸识别、FID电子耳标、DNA技术等领域新技术应用的试点推广以及前瞻性研究,尽可能推动农业保险领域快捷化、线上化、数字化服务。3.促进相关部门组建面向全国或者部分省市的农业保险大数据平台,增进农业保险基础数据的全流程化、高效化、集中化运用和管理,为精算定价、风险评估、业务管理、精准营销、融资征信以及减损防灾等环节辅以必要的信息支撑和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许梦博,王明赫,李新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保险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改革路径———以吉林省为例[J].经济纵横,2018,(8):121-128.

[2]郑军,朱京.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11-16.

[3]冯文丽,苏晓鹏.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业保险发展[J].农村金融研究,2019,(4):14-18.

[4]曲统昱,吉彩红.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研究[J].海南金融,2020,(6):55-61.

第5篇:重大灾害治理范文

关键词:粮食生产;发展现状;建议;东阿县

东阿县总面积729km2,人口40万,辖507个行政村,耕地面积65万亩,是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蔬菜、林果、畜禽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出口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全国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全省粮食生产十连增优胜单位”“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近年来,东阿县按照“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创新技术集成为支撑,以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为保障,着力在完善基础设施、转变生产方式上下功夫,扎实推进适度规模种植,鼓励开展社会化服务,实现粮食生产绿色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

1发展现状

1.1落实惠农政策,实现粮食稳定

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大粮食生产支持力度,严格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补贴、农业保险系列等惠农政策,成功创建了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累计发放农机补贴资金达6874.4万元,补贴农机具3015台;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资金综合治理田、水、路、林等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努力建设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同时,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层层落实保护责任制,稳定了粮食面积[1],共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47.3万亩,不断强化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将粮食生产稳定度指标纳入市县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体系,全县粮食面积稳定在95.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5亿kg以上。

1.2夯实农业基础,实现藏粮于地

一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作,大力推广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测土施肥、秸杆粉碎还田等技术措施,培肥地力,有效地提高耕地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为粮食的稳产高产提供充足的条件。全县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十三五”初增加5%,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6%,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下降10%。二是强化基础建设。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强化农田水利等涉农项目的整合,大力开展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和休耕轮作试点。“十三五”以来,全县农田建设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1528万元,治理农田面积23.4万亩,单位面积产能效益提高20%以上。三是发挥农业机械化作用,靠机松地。加快耕地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对农机具进行补贴,依靠大型机械对农田进行松、翻、耙、耢、压等标准作业。结合土地深松整地补助试点工作,开展逐步扩大深松面积,加深耕层、打破扳结土壤,改善土壤结构,实现“藏粮于地”,全县耕地实现轮换深松一遍。

1.3农业科技创新,实现藏粮于技

说过“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东阿县以科技为先导,以试验示范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为手段,大力推广有机质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深耕深松、测土配方、宽幅精播、精量直播等,集成组装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在技术规范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上下功夫,进一步扩大绿色生产面积,引导农企结合,鼓励规模种植强筋小麦、糯玉米、饲用玉米等;创新推广方式方法,采取技术讲座、现场观摩、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将新品种、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提高农业主推技术、主导品种覆盖率,实现“藏粮于技”。2016年以来,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634人次、青年农场主128人次、科技示范主体1355户、技术指导员135名、发放教材3万余册、明白纸6万余张,全县主推品种、主导技术应用推广率在95%以上。

1.4转变生产方式,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加快探索专业合作、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水平。截止到2020年全县流转土地面积达到20.16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土地总面积的35.30%,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达到983家、家庭农场237家,50亩以上种粮大户556户;同时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组织发挥优势开展统防统治、肥水管理等服务作业,大力开展微喷灌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示范,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利用效率。目前,全县稻麦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112台、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4059台、精少量播种机保有量1864台、喷杆喷雾机380余台、植保无人机55台、谷物烘干机35台,小麦、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在99%以上。1.5加强预测预报,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加大与气象、应急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定灾害预警防范预案和机制,全力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工作。提高测报预报能力,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全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做到“应保尽保”,参保率在95%以上。大力推广优良品种、二次拌种、科学促控、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对流行性病虫害开展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实现虫(病)口夺粮。

2存在的问题

2.1自然灾害、病虫害等存在不确定性

异常天气的增多、病虫害常发,导致种粮稳定性偏差,影响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总体抗御重大灾害的能力还比较脆弱。

2.2种粮收益不高,影响农民积极性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农村缺乏劳动力,管理粗放[2],加之农资等生产成本上升,种粮收益相比其他产业总体不高,影响农民积极性。

2.3种粮规模化发展水平较低

受种粮效益偏低、种粮大户补贴政策取消、抵御风险能力差等因素影响,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粮食经营主体发展动力不足,粮食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程度偏低,“谁来种地、地怎么种”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从事粮食生产者老龄化严重,新技术、新品种接受能力不足,影响了科技在粮食增产中的作用的发挥。

2.4粮食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虽然全县以粮食生产为主的专业合作社达到271家,但大部分合作社、家庭农场运作不规范,深加工能力不强,处于出售原料或生产初级农产品的阶段,产业链条难以全程拓展,大而强、知名度高的优质品牌少,市场竞争力不强。

3发展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提高质量效益和农业竞争力为目标,巩固提升农业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体来看把粮食安全作为农业头等大事,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持在5亿kg以上;到“十四五”末“三品一标”认证个数累计达到210个,认证面积占食用农产品面积在75%以上,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达到100%;完成“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的创建,力争每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持续提高,总体提高1.5%;加强农业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围绕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灌排能力、田间道路通行能力、建后管护能力等建设内容,进行田水路林综合治理;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提档升级,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加强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促进粮食产业绿色高效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4相关建议

4.1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水平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落实各项农业惠农政策,加大资金补贴范围和力度,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推动加强农业发展的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扩大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覆盖率,增强病虫害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化、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能力和组织化程度,控制生产资料价格过快上涨,减少投入成本,鼓励开展多种形式耕、种、管社会化服务,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提高利用率,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4.2进一步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

针对不同主体,采用直接补贴、政府购买服务、定向委托、以奖代补等方式,增强补贴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在政策、信贷、保险等方面给予倾斜,帮助解决一些实际困难[3]。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信息等方面的社会服务,实现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发挥好粮食产后服务体系作用,积极扶持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帮助种粮农民提高粮食质量等级、增加卖粮收入。4.3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建立粮食作物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加大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引进与培养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科技应用率、转化率和贡献率,注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和运用,注重人才振兴,加强乡土人才培养,优化“三农”人才队伍结构,探索建立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机制,为农业生产培养专业化人才。

4.4加大农业灾害预警防控体系建设,增强抗灾减灾能力

全力做好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防控工作,制定灾害预警防范预案和机制,积极开展影响天气作业,扩大农业保险补贴范围和补贴力度,进一步做好农业大灾保险试点工作,为防灾减灾及农业生产提供保障。

4.5延长产业链条,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等发展订单农业,鼓励经营主体向产业链前后延伸,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扶持农副产品加工、贮藏、运销企业在“精、深、优”上做文章,集中力量打造名特优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粮食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萍,李秀明.稳定持续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措施[J].安徽农学通报,2013(1):4-5.

[2]孟凡平.南阳市发展粮食生产的思考与建议[J].河南农业,2013(20):20-2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