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精选(九篇)

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第1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这次规划的目标定位与吉林省振兴目标任务相契合,使得我们在贯彻实施规划中将大有作为。为此,我们加深领会《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以促进吉林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在更高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基地建设

自振兴老工业基地以来,吉林省进行国企改革攻坚战与体制机制创新,全省3228户国有企业基本完成改制,国有工业企业国有股本比重由80%下降到27.2%,国有经济布局优化调整迈出实质性步伐,企业规模与效益明显增加。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400亿元,综合效益指数达到182%,比2003年提高近40个百分点。随着《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出台,吉林省工业发展步入了全面振兴的历史性阶段,进入了提升传统产业向培植新兴产业和构建优势产业集群过渡的关键时期,为在更高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基地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老工业基地振兴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投资结构与布局,推进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运用生态技术、整体系统化思维、循环经济理念对现有生产方式进行改造,不断增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和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工业经济总量,构建以五大产业基地为发展载体、以四大特色工业体系为新增长点、以接续产业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工业转型的新型工业发展格局。

2011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30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3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2%以上。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一半以上。轻工业比重达到25%以上。力争汽车产量达到200万辆,乙烯产量达到110万吨,全省玉米实际加工转化超过1000万吨,钢产量超过1000万吨,水泥产量达到3000万吨。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水平降低30个百分点,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85立方米,新产品开发率达到50%左右。

――做大做强行走产业,加快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及出口基地建设。实现主导产品系列化与零部件配套化,提高地方零部件配套能力与水平,汽车零部件产值占一汽全国配套份额达到52%以上。围绕长春客车厂时速200公里高速列车,延伸产业链,发展零部件及配套产品,形成轨道客车整车和零部件制造基地。

――石油化工向精细化工发展,推进原料路线多元化和产品加工精深化。加快实施吉化乙烯工程,有序发展煤化工产业。扩大吉林油气田的生产规模,综合开发吉林油页岩资源,从原油开采、炼油、乙烯到精细化工方面要优化行业内部结构和空间布局,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实现由规模扩张向效益增长转变,建设新型石化基地。

――农副产品加工业主要是加速玉米生物化工、畜禽乳深加工、长白山生态食品等产业发展,核心是推动传统农产品加工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变,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加工工艺高技术化和市场运作品牌化。结合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和畜牧基地建设,实施新增百亿斤商品粮工程,在充分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发挥吉林省农产品资源比较优势,紧紧围绕粮食、畜禽产品等优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建设粮食加工、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乳制品加工和生物化工产业基地。

――全面推进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基地建设,形成结构合理、系统性强、充满活力、高度开放的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产业体系,医药经济规模和质量不断壮大和提高。将力争建设成为我国和东北亚国际区域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科研、生产和贸易的区域中心,发展成为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中国长白山北药基地。

――围绕轻工业,冶金、轻纺、建材、能源、机械制造等特色产业,创造条件加快发展,集中突破工业用钢、轻工材料制造、新型纤维、新型建材、新能源等关键环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优势特色产品为重点,以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企业,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促进工业经济向集约化、信息化和国际化迈进。

――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方面,结合规划要求,确定重点发展方向。辽源市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发展特种合成纤维材料、高性能特种合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以生物技术为核心,发展生物制药、保健品和有机食品加工业;提升装备制造、纺织服装、建材等传统产业竞争力。白山市充分发掘和利用长白山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打造东北旅游名城;培育森林资源,发展木材精深加工;做大矿泉水产业,做精做强以人参、刺五加等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规划》指出,“加强商品粮基地建设。重点建设松嫩、松辽平原专用玉米生产优势区、高产高油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和三江平原水稻优势区。”

吉林省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将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摆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几年来粮食产量屡创新高。2006年,粮食生产在超过250亿公斤历史阶段性水平基础上,再上新台阶达到272亿公斤,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为充分发挥吉林省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在认真分析当前国内粮食生产形势和自身基础条件、粮食增产潜力和结构布局的基础上,编制《增产百亿斤粮食的总体规划》,提出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这项工程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依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着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推进良种研发和技术推广,改善耕地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前提。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形成新增百亿斤商品粮食生产能力,完善基础设施支撑条件,粮食总产达到300亿公斤阶段水平的总体目标。

增产百亿斤粮食工程主攻方位是:开发西部地区,通过调水工程建设,大面积改造中低产田,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确保粮食产量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形成增产25亿公斤左右的生产能力;优化中部地区,利用现有较好的粮食生产基础,走内涵和集约发展之路,不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增产目标,形成增产25亿公斤左右的生产能力;稳定东部地区,克服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在现有水平基础上提高产量,形成增产5亿公斤的生产能力。

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增产能力、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普及先进的栽培技术增产、防治病虫害等,加快全省粮食增产步伐。

――改造133万公顷的中低产田,巩固提高200万公顷的高产田,使全省标准粮田面积达到333万公顷,全省粮食单产平均提高15%以上。

――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采用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提高产量10~15%。

――通过扩大病虫和草鼠害防治面积,挽回粮食损失率由目前的5%提高到9%。

《规划》指出“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良种繁育和农机装备的投入力度。”吉林省将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水平。将与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直接相关的项目作为新增百亿斤商品粮的主体工程,实施“十大”综合性系统工程,共涉及27个建设项目,匡算总投资265亿元。主要是:三项调水工程(引嫩入白、哈达山水利枢纽和中部引松供水),大型灌区建设和改造工程(大安灌区和永舒榆等9座大型灌区),西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30.5万公顷,新增耕地17万公顷),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实施国家大型商品粮基地建设项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良种研发和推广工程 (培育100~120个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组合)。5年新品种更新率,水稻达到100%,玉米80%,大豆60%以上,新品种平均增产粮食7%左右),吉林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工程(建设东北区域人工影响天气吉林指挥系统,年增加地面降水10~20亿立方米),全程农业机械化示范工程(实现67万公顷玉米和13万公顷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集成与普及工程(在粮食主产区,以玉米、水稻、大豆三大粮食作物为主攻目标,优化、集成一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病虫、草、鼠害预防工程(建立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等体系,综合防效提高到85%左右,防治技术到位率提高到25%),生态保护工程(通过建设“三北”防护林四期、松花江上中游林业生态保护等工程,为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

进一步提升交通等基础设施

对振兴东北地区的承载能力

在东北地区面临区域竞争的新形势下,《规划》提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建设同江至大连、东北东部通道、黑河至北京、珲春至阿尔山等6条通道。新建与改造连接蒙东地区煤炭基地与东北三省主要能源消费区的铁路、公路,形成保障能力强大的煤炭运输系统。”加强跨区域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东北地区集中优势力量进行产业集群建设,整合区域资源,引导区域分工与合作,优化区域空间格局,打造经济发展的先行区起着重要的承载作用。《规划》明确提出了东北地区交通工程规划项目,其中,涉及吉林省的铁路、公路、机场建设的重大项目较多,这在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历史上是一个新的突破。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将紧抓振兴东北的机遇,通过建设以客运专线为代表的高速铁路和改造扩建既有铁路,新建铁路930公里,改扩建铁路1237公里,以构筑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扩能、提速、完善铁路路网功能为重点,加快形成区域干线的通道能力、网络支线的支撑能力,以及枢纽和站场的点线配套能力,重点建设哈尔滨至大连铁路客运专线、长春至吉林城际铁路等项目。努力实现新增高速公路1500公里,通车里程达到2000公里,出海入关和沟通省际快速通道基本建成,长春至市(州)基本实现高速公路连接,长春至长白山实现高速公路连接的奋斗目标,构建长春及延吉、长白山、通化、吉西北“一主四辅”机场格局。建立完善连接东北亚、畅通国内外的立体、快捷的交通网络。

新建吉林至草市的高速公路,和既有的202国道共同组成沈吉公路运输通道,该通道经过沈阳、梅河口、吉林等城市,成为平行于哈大通道、东北地区中东部又一综合性、大能力的运输主通道。

新建靖宇至松江河、通化至新开岭高速公路和延吉至汪清高等级公路及二道白河至漫江公路,和既有的201国道共同组成东部沿边纵向运输通道。该通道经过敦化、延吉、白山、通化等边境城市,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战略意义。

新建江密峰至珲春、营城子至松江河、长春经松原、白城至石头井子高速公路,与既有的长春至江密峰高速公路和302国道以及第二松花江、松花江、嫩江等内河航道,共同组成北部横向运输通道。该通道连接延吉、吉林、长春、松原、白城5个中心城市,是吉林省横贯东西的重要的运输通道。

新建松原至肇源、松原至双辽高速公路,与既有的203国道共同组成西部南北纵向的运输通道,该通道里连接东北地区重要运输枢纽城市松原及长岭、双辽等城市,对带动吉林省西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规划》提出“加快跨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优化铁路路网”、“推进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完善城镇密集区快速交通网络”、“加快发展小型机场”。吉林省“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以哈大客运专线为骨架,沈吉、长图、梅集、平齐等线为主体,以长春为中心,连接吉林、四平、通化、梅河口、白城等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形成长春至沈阳、大连、北京双层集装箱运输通道和东北东部通边达海铁路通道;主要铁路干线货物送达速度提高近2倍,基本解决制约吉林省经济发展的铁路运输网络“瓶颈”问题。新建横、纵向高速公路和伊通至辽源、营城子至东丰至梅河口、通化至下排高速公路联络线,均有利于沟通省、区之间的联系。新建长白山旅游机场,为长白山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有力支撑;积极筹建通化、吉西北支线机场,改建延吉机场,逐步形成东北地区的干线机场;同时扩建和完善长春龙嘉国际机场,进一步强化长春龙嘉国际机场在全国以及东北亚地区的枢纽地位;基本形成大中小相结合、干支衔接、布局合理的航空运输体系。

在更高的层次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与高技术产业化能力

《规划》指出,“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立足自主创新,促进产业集聚,加强国际合作,实施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构建高技术产业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先导产业和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和“光电子产业”提出重点建设“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和“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吉林省立足高技术产业基础,发挥比较优势,以提升高技术产业的产业化、集聚化、国际化水平为目标,以拓展产业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手段,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国际国内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优势,加强整合集成,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持续创新能力,加速高技术产业集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和产业替代进程,充分发挥高技术产业先导作用,为吉林省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力争到“十一五”末期,在光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现代农业等主要高技术产业领域,形成结构合理、特色突出、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大幅提高、对经济社会全局带动支撑作用强的高技术体系。

――发挥核心优势,促进信息产业集聚发展。充分发挥我省在光电子信息、软件、汽车电子等领域的资源、产业优势,发挥长春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进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壮大。突出以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发展建设为主体的产业布局,打造一个部级产业基地(长春光电子产业基地);5个国家、省级产业园(吉林汽车电子产业园、吉林新型元器件产业园、长春软件园、吉林软件园、延边信息产业园),形成信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光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新型元器件、软件等。

――推动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以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四大领域为重点,重点发展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现代中药等重大疾病防治药物;加速玉米、大豆、牛等重要农作物和高产优质畜禽良种繁育的产业化;推进重要微生物和酶制剂的工业生产和应用,做宽、做深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医药中间体、淀粉化工品等生物制造产业。大力推进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结合吉林省生物技术产业实际,选择区域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组织建设通化现代中药,以延边、白山为中心长白山优势资源及深加工,以吉林、四平、辽源为核心区松辽平原生物农业,以长春、松原为核心区中西部生物制造和生物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等产业基地建设,发挥集聚效应,形成具有吉林特色和比较优势的生物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极。

――重点发展先进材料产业。依托新材料产业发展基础,加强产业体系建设,提高新材料的工艺制备水平和检测技术,推进和实施集轻量化、功能化、复合化等应用特性于一体的新材料产业化。以长春、吉林、辽源等3个优势区域为核心,建设具有吉林特点和优势的新材料产业群,形成规模优势。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激光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环境友好材料、轿车用新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等。

――着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创新工程,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实施自主创新工程;建设一批部级、省级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若干重要的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试验设施,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全面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各类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完善有利于企业自主创新的宏观环境,加快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着力优化区域布局

促进东北区域协调发展

和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东北地区振兴规划》在区域合作部分中提出,“加快区域合作进程。建立区域协调互动机制,打破行政壁垒,加速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动区域合作,促进协调发展”,通过“建设以大连经济区、辽中经济区、长吉经济区和哈大齐工业走廊为核心区域的哈大经济带”、“推进城市经济区(带)建设和边境口岸城镇发展,支持有条件地区规划设立边境贸易区”等,推进形成“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第2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部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第3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区域规划;现状;政策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区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对经济活动中涉及空间因素的问题多有关注。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不应只是空间中的通常意义上的经济活动,同样也是多种多样有目的、有意义的活动在空间中的经济问题。正如我们所知,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在研究和运用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分别是,一,土地和其他生产要素完全或者局部的不完全流动性;二,生产要素和商品以及服务的不完全可分性;三,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追求区域整体协调和科学发展为目的的区域规划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人民的普遍重视和深刻探讨。但是,与社会需求背道而驰的是,传统区域规划的理念与方式逐渐不能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区域规划理论的建设和完善是现如今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区域规划工作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落成,在起步时期,它的目的是明确工业的合理分布,实施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20世纪后期,国家重点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全面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地区、湘赣粤边界地区、晋陕蒙交界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东北地区、湖北省浙江省安徽省及福建省等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二十世纪末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计划体制面临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联系和自然资源为契机、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在一九八五年年底,全国三百二十四个城市绝大部分都完成了整体规划,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指导思想和认知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冲突时实施的和平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情况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涌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趋势,但是由于土地规划尚未通过相关法律取得应有的合法地位,不具有法律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一九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通过立法形式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双刃剑般的发展方向。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加强区域间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在尚未开展区域规划时,不少城市规划加强了区域分析工程,北京、上海、天津等特大城市和及某些城市所编制的总体规划都存在区域规划的模型。

飞速发展的交通及通讯业务、日臻完善的技术支持和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区域演变的主流模式,由此带来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小康社会、资源共享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体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引导方面强大的潜力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构建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问题上,着重点应放在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方针和措施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但偏重物质建设规划,对人们如何获得各个方面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娱乐等需求的重视度不够。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规划内容交叉、冲突较多,这种现象的出现大都是因为区域规划上行下效,缺乏针对性,不同类型的区域规划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

缺乏对新时期我国区域规划中政府和市场角色的功能性辨析,各个领域对此种功能性的辨析缺乏较为清晰的认识,从而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且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也极为少见。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我国传统的区域规划编制方法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方法创新,当其他大部分领域都在建立数据模型显示清晰认识时,区域规划编制仍旧依靠静态的定性分析,从而导致规划的内容欠缺科学性和权威性。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方向

首先,以立法为根基,明确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笔者认为,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要加强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地方各级规划之间的从属及领导关系,确保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为区域规划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其次,要加强环境的保护与整治,确保投资时的最佳自然环境。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十年内,不可否认的,我国土地的环境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我们不应该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的暂时提高。环境投资的目的在于换取长期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从而是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尽可能推动区域规划方法和模式转型,实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没有变通的只使用一种形式必然会导致经济的缓慢发展或者停滞不前。未来我国的区域规划应该合理的分析各种区域模型的优缺点,积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组织学术工作者,政府相关人员,公民代表参与到区域规划的整体布局上面,充分重视协调发展各方面的综合利益,促成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规划的多种模式健康形成。

参考文献:

[1]沈玉芳.当代西方区域规划研究的主要流派[J].世界地理研究,2006(15).

[2]王君.区域规划编制制约和谐发展[J].中华工商时报,2006(007).

[3]胡勇.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几点启示[J].中国经济时报,2005(05).

[4]王兴平,易虹.新世纪的区域规划:思路、框架与对策[J].城市发展研究,2001(7).

[5]白永亮.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分析[J].理论与实践,2004(2).

[6]孙浩康.新形势下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

第4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 城镇规划

大规模的迅速城市化导致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城市的快速发展打破了城乡之间的平衡状态,导致严重的区域发展两极分化。探寻城镇群体发展的整合与优化,使得城市与乡村实现有机结合,分析区域容量的限度对城镇发展的影响,体现出从城镇群体角度研究区域的重要性与必然性,拓宽城镇体系的研究领域。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城镇体系发展与实践,开辟了新的领域,将城镇体系研究与实践紧密结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对城市研究提出的持续性要求。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条件差异较大,城镇体系规划编制中也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城镇体系研究在方法论上建立一个等级规模结构和网络系统结构,尽量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城市建设水平等的差距。

一、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缺乏特色。城镇的规划没有从整体上突出自己的特色,缺乏相互发展规划。缺乏特色风貌和文化内涵其次,很多地区产业结构普遍单一,规模大小差异不大,缺乏个性特色,城镇之间合作关系少,竞争关系多。

2城镇规划体制不配套。为了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保持稳定健康发展.采取了宏观经济政策,但是农民的消费不足.利用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进而刺激经济增长,政府的调控能力不强,规划的权威性和强制性作用发挥得不够,重建体制不适应实际发展的需求,缺乏协调发展的机制,城镇建设发展和规划脱节,规模普遍较小,制约了经济困难地区城镇的健康发展。

3 工作随意化.对管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着力不够,镇村规划衔接不紧密,执行不严肃,有些管理者为了追求政绩,甚至搞短期行为,缺乏长远性,连续性城镇化缺乏产业支撑,造成小城镇大量空间资源闲置,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利用率低,蔓延式的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缺乏必要的生态保护措施,导致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对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的能力,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没有完整的上下水工程,环境设施限制小城镇的发展,而且带来了生态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

4.缺乏整体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的定位不准确,布局不合理,认为发展城镇就是修公路,,忽视了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差异,导致没有重点的产业和功能上的分工协作失调,形成过度竞争和资源 浪费.没有凭借各自的优势形成特色产业,真正走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协调路子.

二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规划策略

1推进经济、社会及资源效益的统一。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市规划战略要建立在控制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之上的。结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明确城镇体系规划的规定,充分考虑不同的发展条件,制定规划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对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的冲击。

2、深化对规划及城镇体系规划的认识。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上比较落后,但是社会发展较大潜力,经济增长中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于城市化程度和水平偏低。小城镇的发展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欠发达地区农村城市化的现实选择和重要途径。从区域规划对未来时空范围内经济、资源环境等方面发展战略,需要建立在分析区域问题策略的基础上,根据方案采取行动实现规划目标。通过规划把市场调节与政府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体系发展背景的分析,针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研究综述现状,掌握体系规划宏观调控作用,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编制的意见。

3以空间管制为规划调控的主要手段.。建立一个职能明确,结掏合理的管理体制.要适当扩大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管理范围.强化带动作用.要因地制宜,着重强化财政,等公共管理功能,弱化各经济职能部门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城市规划的制约手段.要切实转变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城镇规划体系规划要确立调控手段.对各种投资建设行为定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划定独立发展地域、禁止发展地域等不同的空间类型,保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规划层次的规划,促进建设战略性的研究,对经济落后的城镇规划进行结构调整,制定城镇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框架,总结城镇体系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与技术路线。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使用制度,探索解决城镇化规划资金“瓶颈”的问题。

4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没有小城镇就发展不起来,要围绕服务于农业和农村,促进生产力提高积设调整经济结掏,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生产条件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向小城镇集中,实现经济建设与城镇建设的相互促进,应通过财政投资风险基金等手段,支持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建设。增加投资和补助的方法,促进欠发达地区水利设施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水电建设等,逐步把现行扶持欠发达地区有效措施公开性。

参考文献“

1宋家泰,顾朝林;城镇体系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初探[J];地理学报;1988年02期

第5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如何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在江西、利在全国的重大项目做好,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省相关地市、部门及国内外有关单位正在动员和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规划等前期工作。我们认为,搞好*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要协调好三种关系,坚持五项原则,把握四个环节。

一、协调好三种关系

1.认真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首先,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而*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的第一要务。其次,*是全国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保护好*生态资源与环境不仅是江西也是全国性战略。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保护优化发展,在发展中搞好保护,以发展促进保护。具体地就是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率先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路子。

2.认真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是一个有机经济体,强调的是内在联系,既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分工、互补与合作。从现实看,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市场壁垒、要素流动障碍、利益分配冲突、产业同构严重、过渡竞争等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环湖周边10多个县区,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作为支柱产业。区域内还存在着部门分工和部门利益,过分强调本部门的职能和利益,会与其它部门发生冲突,甚至会损害整体或其它部门利益。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从区域整体优势发挥的角度,从加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目标出发,找准自身的定位,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另外,还要处理好*区与*区流域的关系,俗话说,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区的治理与保护,需要*区及五河流域的共同努力。

3.认真协调好规划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规划是跨行政区的泛区域规划,其必然涉及到已有的和现正在制定的各种规划,已有的规划如国土规划、各行政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村镇布局规划等,还有其他综合或专项规划,如《环*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江西*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江西*部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等。现正在制定的规划如林业部门的林业、湿地规划,水利部门的综合水利规划等。因此,要建立各种规划整合的沟通、交流与协调机制,理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在纵向上,要对规划的空间层次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层次的内容;在横向上,要通过衔接与协调,避免相互冲突与矛盾。从而强化规划的权威性,有效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

二、坚持五项原则

1.统一规划的原则。

*区域分属几个地市管辖,仅涉及*的管理部门就有七八个,3个地市12个县级行政区划分割管理着*湖面5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因此,必须置于一个统一规划思想之下,按照“三带”、“四区”规划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三带”即在环*生态经济区优先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四区”即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划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通过统一的规划,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市场为纽带,以行政的协调领导为保障,最大限度地整合地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使*区域形成有机的经济体。

2.分步实施的原则。

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经济区在生态文明、产业集聚、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高标准规划。然而,环*地域广袤,行政区划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因此,要在高标准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在统筹兼顾中抓住重点,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以点连线,由线扩面。在功能上,先解决保护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利用和开发的问题。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再考虑产业与资源的整合问题。在区域上,首先考虑滨湖县区,其次再向周边扩散辐射。在时间上,近三至五年打好基础,形成框架,五至十年快速发展,初具规模,十至十五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3.突出特色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与其它经济区最大的不同是生态资源特色,因此要突出*作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优质淡水湖、生物多样性淡水湖的特色,突出*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环湖中心城市昌九景鹰可以建设亲水生态园林化现代城市的特色。其中南昌为滨湖生态英雄城,九江为港口生态旅游城,景德镇为园林生态陶瓷城,鹰潭为山水生态铜业城。有这三大生态特色和四个主导产业各异的生态型城市的支撑,基本可以确定*生态经济区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经济区的定位。

4.界定范围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这直接涉及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定位、生产力布局及产业分工等等。建议近期规划以*为核心,以环湖4个设区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主要支点,以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辐射周围50公里左右范围。这是*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区域,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再扩大辐射到上饶、抚州等其他部分县市。

5.开放建设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不是独立、封闭的城市体系,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体系。*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要广泛借鉴学习国内外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同时,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与省内其它各地的联系分工与合作。还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国外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要素,学习东部经济区的发展建设经验。加强与中部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

三、把握四个环节

1.掌握全面数据是基础。

科学规划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而准确把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编制规划的基础。从水文、动植物的基础数据资料看,现在利用的仍是80年代中期进行的*第一次综合考察所获得的资料,20多年过去,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其它方面的数据资料,虽然有所更新,但分别掌握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手中。建议迅速着手进行第二次*环境资源综合考察,以准确掌握*基础数据资料。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各部门掌握的其它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合,建立一个全面的*基础数据资料库,以利于全社会开发利用。同时,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为*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及时提供科学资料。

2.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前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因此,要针对*流域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加强保护规划。如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江河湖水系。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沙土治理,清理河道淤积,加强土壤保护。治理好现有企业的污染源,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护和发展湖区、山区和平原林业,保护湿地,加快湿地植被恢复,保护候鸟,巩固和丰富生物多样性。

3.利用好生态资源是关键。

绿水青山、环境优美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巨大财富,也是环*生态经济区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在良好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要充分利用湖区的土地、水面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重点发展高效特色生态种植业与养殖业、特色水产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借助、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转化产业,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使环*生态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利用畜禽粪便等原料,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同时,加快发展环*生态经济区内的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业。

4.发展好生态经济一体化是重点。

事实证明,环*区域的绿水清山,仅靠被动防守是守不住的。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掠夺式的生活方式,必须优化区域内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从理论上说,*生态经济区就是*区域内产业通过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空间。即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网络空间连绵分布,以若干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发挥其经济集聚与辐射功能,并联结带动周围城乡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人口密集、产业集聚、联系密切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经济区域。

一是统一规划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城市的效率源于基础设施的一体和共享,同样,区域内的效率也依赖于内域各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所以,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环*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区域内经济体的彼此合作,必须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为依托。即由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通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各城市之间空间结构的骨架和连结枢纽。从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第6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一、背景考察长期以来,我国沿边地区作为边远地区,受国际关系,方针政策等条件因素的影响,远离国家经济建设中心,其经济发展未能与全国经济发展融为一体,受“打完再建”思想民影响,投资甚省,边远成为沿边地区发展的区位劣势。而且由于交通不便、人才奇缺等使沿边地区大部分成为贫困落后地区,国家每年需提供大量的财政补帖。沿边地区城市化进程缓慢,城市化水平低下。“十一界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特别是沿边各地区实施“南联北开、东进西出、全方位开放”战略方针的实施和近几年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缓和和正常化,使沿边地区成为与我国南方广东等沿海地区开放门户相对应的发展对外贸易、经济交往、国际交流的地域和口岸。使边远这一劣势转化为区位优势。使沿边地区、城市同沿海地区、开放特区一样,成为我国大陆最具开放开发潜力、发展力的区域和城市。

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分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划目的计划的深化与继续合理布局项目,主要为生产服务贯彻规划(贯彻规划原则与国标)与计划相辅相成既为吸引外资、经济发展服务也为创造好的人居环境服务研究型规划(研究预测疏导综合发展问题)规划背景影响因素单一性、封闭型复杂性、开放性把握因素的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对象主体政府与官员除政府官员外,新增房地产商、企业家等城市建设投资渠首国家投资(目光向上)国家、集体、个人一齐上,还有外商投资(目光上下、内外结合)土地利用制度主要为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有偿使用规划核心内容行政手段为主注重综合性的超态规划规划措施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社会手段并重沿边地区城市发展的动力由比较单一的戍边、开发边境资源的据点向比较多元化的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边境贸易为导向的多层次的经济技术合作、大通道的建设、跨国旅游业的发展、口岸的全方位开通、沿边开放城市的建设等方向转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沿边地区城市规划对城市规划工作的影响是全方位的,现仅就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由此可见,沿边地区的城市规划工作因沿边地区及城镇的超常规发展而面临着崭新的、前所未有的系列问题,须适时提出新对策。

二、问题审视

问题之一:城市发展方向雷同化长期以来,边境城市建设还未能统盘考虑,诸城市之间还未有合理明确的地域分工,边境城镇的直接腹地,由市、县、国营农场、森工局林场等条块分割的体制构成,地方利益的倾向,各自为政的开发方式,使边境城镇各项事业规划和建设发展难以协同并发挥整体效应;由于边境地区开放较晚,开发层次较低,加之多年处于边防前哨为国际重镇,致使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效益差,第三产业及科技文化落后,边境城市实力较弱,一般均为小城镇。改革开放以来各城急功近利,忽视城市性质的深入研究,致使多数城镇发展方向雷同,诸如“口岸城市”、“商贸城市”、“农副产品加工”城市等。

问题之二:城市规划与发展单纯注重经济效益当前许多边境城镇在规划与开发中单纯追求容积率和聚集效益,不是见缝插绿,而是见缝插针(房),眼前虽然利润可观,但人居环境差,城市交通对策等大城市问题提前在黑河、绥芬河等沿边开放城市(小城市)出现。

问题之三:重开发区轻老城区尽管出于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改善投资环境等良好的愿望,不少边境城镇纷纷脱离老城区避建边境经济合作区,致使老区规划建设脱节,开发区热问题不少。

问题之四:影响规划的不定性因素太多,规划人员进退维谷由于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边境城市规划与发展在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数量与速度等方面均存在着从多的不定性,作为计划的继续和深化的城市规划的适应性已不复存在,按传统规划模式规划人员难以搞出既令地方领导满意,双能通过专家评审的规划方案。

问题之五:缺乏城市特色近年来边境城镇的建设一哄而上,在缺乏城市设计与风貌景观总体规划控制的情况下,千楼一面众城一面的现象大有一发展不可收之势,边境城市缺乏特色的局面不利于我国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也不利于创造陶冶居民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问题之六:技术落后,规划方法陈旧由于,缺乏设备、资金、人才等因素,致使边境地区规划在理论、方法、技术仍沿用50年代以定性设计为主的状况,已远不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急待解决。

问题之七:规划缺乏民众参与当前边境地区城市规划基本上属于领导与专家规划,以人为主题的规划思想在边境地区刚刚传播,公众参与的意识薄弱,城市规划意识差。

问题之八:忽视对应国家对应城市的研究知已知彼能战而不殆,但由于多种原因缺乏对对方城市的必要了解,因此不利于与对方城市取长补短的发展有机联系。

问题之九:缺乏对国外边境城市规划的系统研究和引以为戒国外边境城市的发展模式应为我国沿边开放地区城市规划所借鉴,但目前掌握资料少,难以借鉴参考。

问题之十:土地基本无偿使用与土地有偿使用的盲动性。当前沿边开放地区城市土地基本上所处于无偿使用状态,城市用地分等定级和控详工作普遍尚未全面展开,但土地有偿出让“试点”工作却已纷纷开始,土地的有偿转让已出现很多问题。

三、对策思考

对策之一:我国边境长2万多公里,边境城镇建设发展的个性大于区性。地域性即是边境城镇得以存在、发展的个性。如以黑龙江省边境城镇为例,强调宏观的区域分析,应着眼边境地区开放地区对内与全省、东北经济区、全国,对外与俄罗斯远东与西伯利亚地区、东北亚地区、亚太地区乃至世介经济地带之间的宏观地域关系,摸清边境城镇的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的特点与优势,如边境口岸城镇所处的经济地理位置与交通运输条件有陆路、水路之别,陆路中双有铁路、公路之分,其历史基础与现状态势、社会经济条件、交通运输与口岸环境等基础设施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通过对比等分析论证,才能明确口岸城镇的地域分工,邓其在不同层次地域范围中的地位及应该承担的任务,明确其吸引与辐射的腹地,为合理确定或调整口岸城镇的发展性质、规模及其总体布局提供切实的区域依据,为口岸城镇开发、建设在南联北开的全方位开放格局中能够有的放矢,因地因时制定,进而避免与诸多口岸城镇在发展项目上雷同或一哄而上,避免造成盲动的损失。

对策之二:强调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妥善处理好边境城镇发展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为中心,创造市场发育的规划软环境,既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城镇基础设施,双要节约土地少占良田,还要积极控索土地及基础设施有偿使用的有效途径,从而使边境城镇规划成为边境城镇成长发育为市场经济服务的指南书和科学兰图。其次,要为边境城镇居民和到边城从事经营活动的客商规划创造一个工作、生活、游息都方便、舒适的空间环境,以不断满足边城人民随着边境城镇经济发展而不断提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确定一个因地制宜的、点、线、条、块、面有机联系的绿化生态系统,从而使边境城镇成为能予防减少和克服环境污染、促进边境城镇和区域经济、技术、生态协同发展和良性循环的健康城。

对策之三:强调规划与发展的整体性,重视协同好老区和新区的关系当前在新的形势下,边境城镇在老区改造和开发区(实质是新区)建设上都存在着新问题,老城区挖潜改造的潜力和步伐与新区拓展应因地制宜按着《城市规划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为准绳,切忌盲动,应以老城区改建为依托,适当开发新区,以整体性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避免新的条块分割的产生,也减少土良田的占用,提高老城区土地利用率。

对策之四:突出强调弹性,适应多变性强调弹性规划与设计,处理好影响边境城镇发展的多情景问题,是边境城镇规划适应并服务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下,边境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变化着的不定情景,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再如双边国家价值观不同、将导致对合作与开发认识上的难以统一,开发问题单方难以确定,因此这些变化对规划无疑将产生重大影响。强调弹性设计,是针对传统规划“只集中预测一种的倾向,缺乏弹性和灵活性”的问题而提出的,国境城镇规划在人口、用地规模的预测、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规划等方面,应充分贸有余地保持活性,尤其是在用地布局上考虑“相容性”以综合区替代功能区,以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项目难以确定,需要滚动发展,从而既能满足现实建设需要,又有为远期、远景的发展奠定规划软环境,而且能增强边境城镇在国防等方面的应变能力。另外,在边境规划期限与实施程序上,应灵活贯彻《城市规划法》及有关子法,规划不一定绝对按20年、5年、近期考虑,而是按目标体系的展开,因时制宜分期滚动实施。

对策之五:因地制宜,创造边境城市特色与风貌着眼边境城镇所在的微观地域,处理好边境城镇的规划、发展、建设与其所在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社会文化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条件等的具体关系,因地制宜,挖掘文脉,继承和发扬光大已有优势;进一步创造边境城镇的特色和景观风貌。

对策之六:强调科学性、加强技术进步加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运用现代城市和区域规划理论和定性与定景相结合的方法,是边境城镇规划科学化、合理化的有效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有了很大进展,科学技术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的手段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的推动下,在信息储存、统计分析和辅助设计等方面有了新开拓边境城镇规划一方面要适应我国城市规划设计科演技榔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为丰富我国城市规划科学技术提供实证。为此边境城镇规划,首先要在系统论、信息论、决策论、控制论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建立边境城镇规划设计、管理、决策的信息反馈系统。应在实践中控索和总结一套适应边境城镇发展规律的实际操作方法,丰富和完善边境城市规划工作系统,以满足边境城镇规划为市场经济发展超前服务的迫切需要,应及时的反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等有关因素对边境城镇自身发展的影响等相关信息,及时调整、修改、充实、完善、提高边境城镇规划的预见性和可操作性,以过程规划和跟踪规划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应构造边境城镇规划的方案库,应强调多方案比较和综合平衡,以优中选优的原则适应多情景因素变化和有备无患观点。

对策之七:建立民众参与机制,创造参与环境多创造民众参与机会并形成制度。强调民众参与强化社会民众的规划参与意识,对制定和实施边境城镇规划至关重要,世界许多城市的调查表明,若市民存在较强烈的主动参与意识,则规划实施在组织管理上将十分顺利,反之,则给规划及实施带来麻烦,甚至会拖延或阻碍规划目标的实现。强调公共参与,发挥共众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体现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普遍性的需要,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高到“公众主动参与规划,规划必须公众参与”是真正体现“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城市人民建”的迫切需要。

因此为了适应和促进公众主动参与边境城镇规划的意识,应注重以下四个问题。

首先规划决策和规划编制者应进一步扩大边境城镇社会先遣队是层及热心边城发展的海内外人士的公众参与面,采取协商对话等多种途径主动接纳公众的参与;

其次,应贯彻《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要求,提高整个社会的规划透明度,形成宽松和谐的规划环境,激发公众的主动参与精神;

第三,应普及城市规划科学知训,使公众自学更新观念,树立全局观念,未来观念、深化规划意识,提高规划参与的科学性。

对策之八:强调宏观与微观对接与对等,主动为开放服务强化对接性,是适应边境城镇所处位置的特殊性要求,适应双方边境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长远需要。首先应是宏观战略上的对接。沿海特区和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深圳与香港对接,珠海与澳门对接、厦门与台湾对接后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取得惹人瞩目的成绩。因此编制边境城镇规划,应首先考虑我方边境城镇和区域所面对的对方城镇和区域的发展态势和战略,如绥芬河等边境城镇所面对的俄罗斯远东滨海边疆区确定了建立国际自由贸易区为目标的“大海参崴规划”,因此在编制绥芬河市总体规划时,如不考虑与之对接的战略,则难以从地域综合协调的角度谋划绥芬河市的外向型经济建设与发展。其次是微观建设上的对接。俄罗斯非常重视边境城镇的建设,黑龙江省黑河、抚远、饶河、虎林等市、镇结应的俄罗斯城镇在人口规模、城镇建设水平等方面均高于我方,这是涉及到国家形象的大问题。因此从国格心理角度出发,我方的边境规划建设水准起码与俄方边境城镇相对接、对等,可见加强边境城镇规划的微观对接研究,对提高我省边境城镇的景观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7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一、各类新区域规划推出的背景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陆续出台了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崛起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成效明显。但中国地域范围广大、地理差别明显,为了使这些战略能够更好地落到实处,产生更大的成效,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相继批复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横琴岛等10多个区域规划性和指导性文件,出台速度和力度都前所未有。

中央如此密集出台区域规划有三个主要背景:第一,国家对区域协调发展越来越重视。此时正值区域发展的高潮,已经由过去重视产业发展转向重视空间布局的优化。第二,中央与地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区域规划的实施中,既有中央从全局性利益考虑,也有地方利益的驱动,但是,很大程度上是中央与地方合力的结果。在新区域规划中,不是要给地方区域多少政策优惠,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第三,目前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重要转折时期,由主要依靠东南沿海的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两个地区的单极驱动逐渐转变为依靠多元化驱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将依靠包括中西部在内的更多地区的经济增长极来支撑。

透过2009年我国密集出台区域规划之现象,探究其出台背后的原因,需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和内部来分析。从外因来分析,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外市场萎缩,传统外贸依存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尤其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冲击最大,这就需要在更大的区域范围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极,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寻求新经济增长点不仅需要依托于产业发展,也需要依托于区域发展。从内因来分析,以国家全局战略为维度,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阶段,但是经济增长的方式却存在着土地粗放利用、资源开采过度、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从长远来考虑,需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规划和指导。因此,在“十二五”规划来临之际,中央政府深谋远虑,在全局上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向更高质量和效益迈进。以各区域自身发展需求为维度,我国各个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现在面临着进一步提升的任务,这就需要更长远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构想。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政策刺激下,这些地区发展较快,具有了升级腾飞的内在动力和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出台的规划是这些政策的延续和深化,也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

二、各类新区域规划的基本特征与重要意义

新区域规划和国务院指导意见的具体内容,需要从三个层面去认识:一是着眼于不同区域的发展规划,一方面要有利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和加快发展,要推动包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条件比较好的地区继续加快发展、率先开发开放;另一方面,要推动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后来居上,实现跨越式发展。前者包括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区域规划的指导意见、关于珠江三角洲发展改革规划的纲要等,后者包括关于促进广西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宁夏发展的意见等。二是着眼于落实国家提出的重大改革和发展战略,比如资源节约型战略、环境友好型战略、产业转移战略等。这些方面,包括国家已经颁布的黄三角高效生态区建设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以及最近的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大家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来,这些规划和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密切相关。三是基于国家深化开放合作的需要来制定,比如海峡西岸规划的制定,是基于发展两岸关系提出来的(范恒山:《区域规划和文件体现三个战略指向》,省略/,2010年1月)。

国家密集出台各类新区域规划,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深层意义。一方面,培育更多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些措施的出台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加快了规划批复的步伐,客观上对抵御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经济稳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从长期战略的角度来看,更是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改变区域发展失衡带来的消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另一方面,新区域规划体现出中央政府在干预区域经济政策上思路发生重大的变化。当年经济特区的设立,是由中央直接决策、统一实施的,是国家战略,可以说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战略;而如今这些区域开发规划,更多的是由地方政府主导,上报中央政府批复,使之具有国家战略层面的意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区域开发战略,更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轮中央政府批复的区域规划,并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力,运用得当会产生更大的效应。

当然,作为国家层面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央政府肯定会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大型工程项目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开始从“自上而下”的区域开发模式向“自下而上”的区域开发模式转变,这一转变表明了中央政府对于制定未来区域规划的新理念。

三、新区域规划将重构中国区域经济格局

首先,新出台的区域经济规划有利于促进东南沿海的产业升级,促进空间布局的优化,构建新的经济布局,使我国区域经济版图更加细化,区域经济增长点由南向北、由东向西展开,不仅构建了区域经济的点面结合、左右联动的格局,而且对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次,新区域规划进一步保持了“面朝大海”的趋势,从珠三角、长三角、北部湾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到包括辽宁沿海区域和滨海新区在内的环渤海区域,等等,全国沿海将连成一串漂亮的“金项链”,到2020年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时,沿海的整体经济框架将形成。而这样的转型将会体现在区域经济的板块轮动上(陈栋生,《沿海经济区将连成“金项链”》,省略/,2009年1月)。最后,新的增长极的形成和已有的增长极肯定会有一定的联系或部分重合,如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有望成为具有强劲增长势头的新增长极,北部湾和海西区是南部沿海地区的新增长极,西南的成渝地区,西北的关中――天水地区,中部的武汉――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地区,都有望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亮点地区。由此可见,我国新的区域经济版图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中部和西部。

实施新区域规划、重构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过程中,还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如不同地区的区域规划在产业选择方面有所雷同,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不够突出,政府承揽了过多的事务,等等。

诚然,对于那些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条件大体相当的区域,规划内容上有些相似或相同,是难以避免的。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具体内容在实施过程中要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适时调整。此外,规划是战略性、导向性的,关键看这个区域的功能定位是否合理,这就要求从国民经济乃至国际经济的范围,确定本区域的分工地位,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尽量避免把中央政府批复规划视为一种“政策待遇”,各地都要普惠到,争戴一顶“帽子”。如果每个区域都由中央政府批复一个规划,这是不现实的,也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区域规划,要吸引企业的积极参与,在市场机制基础上实现“竞合”双赢。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是矛盾统一体,不能截然分开,人们称之为“竞合”,在竞合中实现双赢。事实上,已批复的区域规划中就包含跨区域的合作,如关中――天水经济区就跨越两个省级行政区,也就是说中央一直在努力推进区域合作。可喜的是,地方政府现在也认识到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形成了一些地方首长的定期协商机制,如长三角地区和东北地区,有些地区在资源开发利用中自主建立了利益补偿机制,还有些地区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社会保障等领域展开了实质性区域合作。但是,必须指出,现有的区域合作都是建立在政府主导基础上的,缺乏企业为主体的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上的区域合作,这一模式是有待突破的。

综上所述,新区域规划走的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基础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体现了我国更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集约式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

第8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一、中央批出各种区域规划的现状

中央政府大致分三个批次推出了不同级别的区域发展规划。

2006 年后,中央已经批准了几个高级别综合开发试验区,包括: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深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渝城乡统筹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

2009年至今,国务院批复了13个区域规划:《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2010 年1 月,中央召开第五次工作座谈会,部署推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同年3 月,国务院召开“新疆经济发展专项会议”研讨扶植新疆发展的新政。可见,新疆和两个区域发展的系列新政即将出台。

按以上数据分析:从地理区位上看,分布广泛。从东南部沿海、中部地区直到东北地区、西部内陆。从类型上看,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涉猎综合改革、城乡统筹、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几大类。可以深刻的感受到,这些区域规划都是围绕经济建设与发展这一核心,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特殊的政策环境,中国进入了一个搞区域发展规划的新高潮。

二、区域规划是中央与地方平衡利益的重要政策

区域规划的频推,既有地方积极推动的作用,也有中央从区域发展大局的全局性考量,很大程度上是中央与地方合力的结果。有利于发挥中央与地方的两个积极性。从区域发展出现的趋势来看,客观上存在着六个因素:

(一)地方政府通过区域规划获得资金支持。自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在财政资源分配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地方财政吃紧。而国家4 万亿投资和“保增长”的政策,对于各地方政府是志在必得的,通过区域规划拿到资源配置权,就可以吸引各种资源、资金,就有更多的机会去“花国家的钱,办自己的事,赚自己的钱”。

(二)区域规划要比单一的招商引资项目更划算。在过去的开发区和招商引资模式中,引入的投资项目都是单一项目,获得的资金是有限的。而争取到区域规划后,可以大范围的动用土地、利用特殊政策,这就给了地方政府更大资源配置权,很多综合性的开发项目,都可以在新的区域规划内进行。

(三)区域规划是地方基于发掘地区优势,实现地区特色发展的愿景。在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推动新的分工格局在更大范围内形成。“诸侯经济”小而全的内部循环状态已经被市场经济深化的分工力量所打破。在许多地区,城市之间的障碍逐渐破除,甚至在医疗、社保等方面都出现同城化服务的态势。

三、区域规划中首推调整区划

在新区域规划的资源配置上,各地也有十分诱人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以上海为例:2009 年5 月,国务院批复上海市《关于撤销南汇区建制将原南汇区行政区域划入浦东新区的请示》。浦东新区的特殊政策将扩大到近千平方公里。为什么上海会如此调整区划?其核心目的是为经济发展“腾空间、挪资源”。空间不仅包括城市规划和建设所需的物理空间,还包括行政体制下的政策空间和操作空间;资源不仅包括土地、资金等资源,还包括各种优惠政策、特殊政策。尤其是在特大型城市,这种行政区划调整是有含金量的,光重组出来改变用途的土地,就会立刻带来极大的利益。

四、对区域规划大扩容的思考

如此多的区域规划的出炉,覆盖范围之广,时间之密集,史上罕见。这种排山倒海式的规划出台实质上是政策上的浮躁。可以预见:

(一)在时间上而言,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规划,从出台到实现大致常规需要10 年或者更长的时间。短期内推出众多区域规划方案,一时让各个区域难以获得中央的财政支持,区域竞争力更是无法显现,只是给股票市场提供了一连串炒作的题材。此前,国家出台过三大成功的区域规划:从深圳在70年代末设立特区,到90年代初的浦东开放,以及到21世纪之后的天津滨海新区。这三大区域规划在空间上跨度十分之广,在时间上跨度十分之长,从而保证了中央财政的有力支持,并落实到位,这也是造就了我国沿海地区长期繁荣的原因。如各地匆忙上马区域规划,肯定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考虑,在可持续发展上难免有失误的地方。

(二)在空间上而言,此次区域规划基本上覆盖全国各地,这与“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方针在战略上是不同的。众多的区域规划上升到国际战略的层面,便失去了政策实施的重点,难以获得特殊的政策照顾,反而使各个区域的优势抵消,失去本地的核心的差异竞争力。

(三)区域规划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在具体实施时,有些细节政策相背离。从汇总的区域规划来看,有不少顶着生态帽子,规划的重点却在经济,而不在生态。又比如国家对于农田保护的政策,肯定会在各种区域规划后的被重新修订和突破。而这些区域规划有可能会形成先斩后奏、生米煮成熟饭的结果。

(四)区域规划一拥而上,会导致局部投资过热、资产价格猛涨。各房地产业紧跟区域规划,乘机挖中央政策的墙脚,靠着地方资源“蹲点吃透”,成为应对行业变局的突破口。使房价在一线城市出现的负面效应向二三线城市延伸。

规划是一种手段,目的都是促进科学发展。 此次天女散花般的区域规划出台,是需要降降温的。

参考文献:

第9篇:地区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目前,有关部门正加紧推进“十二五”规划调研编制工作。各地也在紧锣密鼓地研究地方层面的叫“一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探求区域经济如何更好地谋篇布局,为未来5年发展注入新动力。

突出西部发展战略地位

7月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部署西部地区未来发展规划。这次会议突出了西部的战略地位,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十二五”期间乃至更远的将来西部地区的发展格局。

中央明确指出,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具有优先地位,在促进社会和谐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而目前正在研究编制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将进一步明晰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布局、重点地区、重点专项规划产业发展等。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介绍,国家初步规划到2015年,西部地区经济生产总值将比2008年翻一番,今后数年西部地区经济年增速都将保持在10%以上。此外,“十二五”期间中央在重大基础建设项目上还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在转移支付和投资安排上也要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

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一改滞后局面,年均增速达到11.9%;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标志性的工程相继建成;并且,当地已经集中了一批重点航天军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能源设备等具有雄厚实力的产业。

此外,西部能源和矿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壮大相关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据介绍,西部地区煤炭探明储量占全国的67%,天然气可开采储量占全国的66%,水能可开发装机容量占全国的82%,以及风能、太阳能、特色产业优势、旅游优势、沿边开发开放优势,这些方面的潜力都非常巨大。

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成为未来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国家明确提出,在西部地区,应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和改革研究院执行院长于今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资源性特征明显,在已有的产业结构中原材料、采掘业等基础性产品比重大。加工增值性产品比重较低。于今认为,目前,西部地区在重视发挥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能力。具体方式包括:围绕西部地区的矿产采掘业、原材料搞产品深加工和精加工:围绕农业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发展特色经济;发展新型工业和比较优势产业。

目前来看,国家已经对西部地区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煤炭、原油、天然气等资源税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十二五”期间,当地仍将获得资金和土地政策的倾斜和支持。

各省市紧锣密鼓布局

新疆“十二五”规划将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中之重。目前,新疆各项基建、民生和资源开发政策都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如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特区的定位以及发展战略等。

陕西“十二五”期间将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促进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扩大技术应用改造传统产业。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介绍,将积极培育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支柱产业,大力推进航空、航天、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加快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材料、太阳能光伏等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

四川省则提出,要更加重视川南经济区发展,在“十二五”期间注重连接宜宾、自贡、泸州、内江、乐山五市的快速通道建设,促进川南城市群整体发展;注重川南临港经济发展,加快川南经济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注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东北:

措施打造新增长极

量的资金投入,而这会带动生产、消费等一系列领域的快速增长。

对于这次出台的支持措施,陈秀山称之为“第二次振兴”。事实上,实施东北振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获得长足进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指出,自2003年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东北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超过13%。“十一五”前4年,东北三省经济发展速度列四大区域板块之首。

会议提出,要继续推动装备制造、原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升级,支持高端制造业、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工程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文化等服务业产业。

“对于长期消耗资源导致许多地方面临资源枯竭的东北来说,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疑是件大事。”陈秀山表示。

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也被放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张国宝指出,东北地区三次产业比重为12:53:35。第二产业比重是全国最高的,且以重化工业为主,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任重道远,发展旅游业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有着重要意义,将成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佳切入点。

东部:

“十二五”主攻结构转型

2009年,国务院先后批复《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等十多个国家战略性区域发展规划。2010年,区域振兴仍将成为国家的工作重点,将有数个振兴规划获批。其中,东部将成为重点布局的地区之一。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已编制完成《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并上报国务院,一旦获批将上升为国家战略。

事实上,除已经上报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外,东部地区已经出台多个规划,包括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山东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以及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则汇集了浙江、江苏以及上海等多个省市。

据了解,国家发改委早在2004年11月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编制,这一区域包括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及河北省的8个地市,形成了“8+2”的规划模式。其中,北京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天津的加工制造与港口运输业、河北的原材料重化工以及旅游业等均有优势,京津冀都市圈发展规划可以让三地的产业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对调整经济转型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另外,据了解,发改委正密集调研,酝酿“十二五”规划起草方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责成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牵头,研究“十二五”规划中区域经济发展方案,专家论证会上初步将区域规划主基调定为平稳中调整转型。

各个省市也正在密集进行“十二五”规划讨论工作。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大讨论正在进行,上海市政协专门成立推进小组,精心组织委员讨论,委员们认为,应把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主线,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政府职能转变、社会和民生发展等多方面统筹安排,处理好传统工业和先进制造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业转移中市里和市外、产业布局调整中区与区的关系。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的起止时间为2011年至2015年,涉及能源、环保、工业、通信和信息化等具体领域的发展规划调研工作已经启动。规划编制工作大体包括前期调研、编制起草、论证衔接、审批4个阶段,目前第一阶段即将完成。

中部:

两大区域规划待出台

地处我国内陆腹地的中部6个省份,在年初迎来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这一国家层面政策支持后,正积极寻求“十二五”期间的跨越式发展。据了解,在已经获得5个部级区域规划支持后,中部地区还将迎来两大区域规划。

中部仅有6个省份,却已经拥有5个部级区域规划,既有总领中部六省发展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又有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4个指导各省发展的规划,可见中部地区的受重视程度。

据了解,在中部六省份当中,仅有山西和河南还没有部级区域规划,但山西“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已经上报国务院;河南正在积极编制大中原经济区规划,也力争上升到部级战略。也就是说,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总领下,中部六省份还将在具有各省特色的区域规划指导下,迈进“十二五”。

根据发改委年初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国家对中部地区的定位是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总体目标上,《规划》提出,要在2008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833元的基础上,到2015年争取达到36000元,也就是说。中部地区人均GDP要在五年内实现翻番。此外,城镇化率要提高到48%。

三省份“十二五”规划蓝图渐显

按照《规划》要求,结合地方特点,中部省份今年以来纷纷制定“十二五”规划,中部地区“十二五”蓝图在近期越来越清晰。

据湖北省发改委副主任肖安民介绍,“十二五”时期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包括:一是继续全面实施“两圈一带”战略,建设中部地区乃至全国性的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自主创新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二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增长速度预期目标10%,确保到2020年实现人均生产总值翻两番;三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明显增加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