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地区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地区经济发展

第1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因子分析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步入了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经济循环一体化时代。地区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教育文化的中心,它已成为经济循环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地区在激烈市场搏击中的地位、作用、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主导因素是它们各自拥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分类、比较和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在遵循选取评价指标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的以下八项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三产业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总收入(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亿美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二、对指标数据的因子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选取2007年我国各地区对应指标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按照因子分析方法的实现步骤,运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首先对数据资料是否符合因子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判断,采用软件中KMOandBartlett''''sTest检验方法,结果表明,Bartlett值为407.358,P<0.0001,即指标数据的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故考虑进行因子分析;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KMO值为0.825,意味着因子分析的结果较好。

1.因子分析的基本过程

首先,对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建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阵R。其次,求出相关系数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三,建立指标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四,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建立因子得分矩阵。第五,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建立三个因子的得分模型:

构制综合得分评价模型:

计算综合得分

2.结果分析

为了便于相关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出评价,列出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高低进行了排序,结果见下表。

(1)对第一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分列前三位的山东、河南、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山东得分明显领先。不难从该因子的组成中发现,山东的第三产业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指标位居2007年前列,而这些指标在第一主因子中占有较大载荷。因此山东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投入产出是密切相关的。大量的投入产出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2)对第二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广东在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地理位置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指标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远远超过2007年其它各省。由于第二主因子主要体现为对外开放程度,且广东在该因子上的得分排在了首位,因此广东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3)对第三主因子得分来进行分析

该因子为经济发展状况因子,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辖市位列前茅,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仅次于上海,相差很小。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天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表现出了很好的经济发展水平。

(4)对综合得分进行分析

从综合得分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经济实力较强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西北、西南地区各省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是从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因子来看,西部地区亦有在某些方面高于东部地区的,如投入产出因子。在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各省应找准自身在全国经济活力和三大因子活力中的位置,继续保持、发展自身的优势,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到系统全面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故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①工业效率目前仍然是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仍然较多地依赖于工业,第三产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相对较弱,未开放地区的这一特征比开放地区更明显。

②三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三资企业在未开放地区中的低效益并未对其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有利影响。

③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强,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用外资额、开放程度和三资企业规模对中等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各地区也有较明显的作用。

三、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这就要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调节收人分配,消除贫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地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质量,以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必须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经济要求保护环境,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如果缺乏宏观管理,完全由市场调节,必将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其后果,不仅有损于经济的发展,而且破坏了人们生存的条件。所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应当保持协调一致。

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加强法制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要以生产的发展为条件,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经济提供的可能。

2.提高对外开放层次,缩短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开发型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对外开发层次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就要建立承载外贸的基地。事实已证明:要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园区建设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因此,我国各地区要在建立高起点的园区上做工作。在当前政府对各类开发区的严加控制情况下,各地区更要重视做好外资发展的定点规划工作,要在整合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的园区上下功夫。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同地区,要实行分类解析和分类指导。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另外,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给与更多的政策优惠,采取技术帮扶为主、资金帮扶为辅的措施,加大教育投入。总之,在继续保持华南、华东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西北、西南地区的开发,推动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3.调整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一般工农业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剩余。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当前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意义的调整,而是在新技术革命带动下,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进行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全面调整。尤其是要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针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影响整个经济加快发展的状况,我国提出了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之举。只有进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才能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条件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刚于英川: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研究商业研究,2004(1):10~15

第2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一、门户地区的含义与特征 1.门户地区的含义 门户地区一般泛指具有门户区位的地域。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同地区往往形成具有“块状”特征的经济体[1],通常表现为以各级城镇为核心、规模各异的经济体。由于各个经济体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梯度差异,生产要素总是在不同经济体之间流动,如劳动力总是流向高工资的经济体、资本总是流向获利高的经济体。本文研究的门户地区,指的就是这种生产要素流从其他经济体进入本经济体首先且必须经过的地方。由于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生产要素流是推动门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如何发挥门户区位优势,就成为了门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研究课题。 2.民和县门户地区特征分析 本文的研究对象民和县位于青海省东部,属海东地区辖管。县域东北与甘肃省永登县、兰州市红古区相连,东与甘肃省永靖县接壤,南与甘肃省积石山县相对。该县古为青海东部重镇,“丝绸辅道”和“唐蕃古道”通过县境,今有兰青铁路、甘青公路(109国道)和兰西高速公路三大交通大动脉横贯境北,享堂铁路大桥和公路大桥扼青海与内地交通要道,故而自古便有“青海门户”之称。 民和县所处的兰州—西宁经济区[2]经济空间特征更能表现出民和县的门户地区特征(见图1)。第一,与经济区内的核心地域存在着较高的梯度差。以2007年人均GDP作为表达各地理单元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处于第一梯度的区域只有兰州市区、西宁市区和白银市区3个地理单元,它们是经济区内的核心地域;第四梯度区域内的地理单元经济发展水平最低,属于边缘地域,民和县则是青海省唯一处于第四梯度区域的地理单元。第二,处于核心城市联系的主要经济走廊上。研究表明,兰州—西宁经济区内,与兰州联系最密切的城市是西宁,与西宁联系最紧密的城市则是兰州[3][4]。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西部大开发战略更推动了兰州和西宁两市之间的经济联系,生产要素流在兰青铁路、109国道和兰西高速公路支撑起来的经济廊道内流动更加频繁。得益于此,民和县商贸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近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高达18.9%。第三,位于省域边界。民和虽属青海省辖,但其受兰州经济辐射的影响却更为显著[5],实际上是青海行政辖区和兰州经济辐射区的交错带。兰州市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扩散出去的生产要素在流入青海省的过程中,首先而且必须经过民和县。综上,民和县在现代区域空间结构中仍具有显著的“青海门户”区位特征。 二、门户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1.有利于优化地域空间结构 根据弗里德曼的“核心—边缘”模型,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变[6],而这种地域空间结构的变化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流的空间转移来实现。由于生产要素流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沿着主要经济走廊以渐进方式进行转移的,因此,位于两个经济体之间主要发展轴线上的城镇将优先获得核心地域转移出来的人才、资本和信息等经济发展要素,从而成长为两个核心地域之间的次核心地域,推动地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民和县经济发展水平目前虽处于兰州—西宁经济区的第四梯度,但与第三梯度区域差异较小。在兰州—西宁的一体化过程中,得益于“青海门户”的独特区位优势,民和将成为兰州市生产要素沿兰西交通走廊向外扩散的首选地,从而优先崛起为兰州、西宁两个省会城市之间重要的中心城镇,在强化兰西发展主轴线的同时,通过高速公路、省道和县乡道路等不同等级公路设施,辐射带动其他城镇发展,最终实现兰州—西宁经济区地域空间结构优化。 2.对周边地域发展具有窗口示范作用 门户地区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作为周边地域发展的“窗口”,从而对更广大区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广东省深圳市和江苏省昆山市的发展就是这种作用的两个典型。改革开放初期,深圳特区作为祖国大陆唯一对外开放的“窗口”,利用毗邻港澳的门户区位优势,在特区境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从而迅速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人口超千万的巨城市。在特区探索取得经验之后,我国又不断增加了沿海开放城市的数量。江苏省昆山市则借助毗邻上海的“江苏门户”区位优势,在1992年浦东开发、上海产业结构转型之际,利用相对独立的行政权力,通过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为上海制造业转移构建了“成本洼地”[7],迅速与上海形成了分工合作的角色,实际上已经成为上海市的卫星城。诸如此类城市的崛起路径已经成为其他门户地区城镇发展的参考基准。 三、民和县经济发展战略 1.发展目标 根据民和县所处区域的经济空间结构特征以及县域资源和产业结构现状,其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可定为:充分发挥门户区位优势,争取“境内关外”的特殊经济政策,积极对接兰州市产业发展,努力成为兰州市的产业配套基地、菜篮子和后花园;以兰州—西宁经济走廊和县域各级城镇为依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建设多样化的投资和产业载体,将民和建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中心城镇功能互补和开放的新型县域经济体。 2.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发展是一种产业空间集聚的过程。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看,可以用法国经济学家佩鲁(Perroux,1955)的“增长极”模型解释产业集聚现象的形成,其中,不同区域之间经济地理因素的差异是形成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子,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方以及交通枢纽附近通常会发展成为产业集聚的城镇,集聚的内在机制为乘数效应。新经济地理学则将产业集聚的主要影响因素总结为产业份额、地区消费需求和市场开放度等因子,集聚的机制则是规模收益递增[8]。然而,不论是哪些因子,实际上都是通过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形成产业集聚,因此门户地区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应从发挥门户区位优势出发,不断增强对外部生产要素的吸引力。据此,可以确定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路径为:“以制度创新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流入,以园区建设构筑产业成长空间载体。”#p#分页标题#e# (1)以制度创新吸引外部生产要素流入 通常,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包括运输成本和制度成本:前者为克服空间距离的成本,将随着兰州至西宁之间交通设施体系的不断完善而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后者为因不同行政单元在法律法规、地方政策和人们思想观念等多方面差异而形成的成本。目前,兰州—西宁经济区还处于发展初期并且分属两个省级行政单元,区内还存在比较严重的市场分割现象,因此,兰州、西宁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的成本将越来越表现为制度成本。然而,正是这种制度成本构筑了民和县“青海门户”的基础,这也是民和县所拥有的最大比较优势,民和县可以利用其相对独立的行政权力,制定多种经济政策吸引外部生产要素向自身集聚。 为此,民和县应积极在县域范围内实行分领域多层次的制度创新。就全县而言,应主动向青海省争取“境内关外”的开放政策,将民和县划为青海省内兰州—西宁经济区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基地,把民和县作为兰州和西宁两大省会城市进行跨省合作的“试点”,实行不同于民和周边地区的差别化发展方针。财税领域,通过对本地自然资源适当提高资源税,可以减少自然资源的外流;通过对在本地进行创业的企业进行税费减免,则有利于地方企业的迅速成长;对兰州转移出来的产业,从土地、税费等方面降低进入成本。在城乡建设领域,把来自国家和省里的各种转移支付和政策性贷款集中投资到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为各乡镇改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和环境条件提供所需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支持。在要素流动领域,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并实现各种要素在全县的自由流动,引导全县生产要素向中心城镇集聚,尽快形成规模效应。 (2)以园区建设构筑产业成长空间载体 首先,园区建设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生产和运营成本。企业是地方经济的主体,一般的情况是,企业在选择落户民和时已经考虑了门户区位及其衍生出来的制度优惠,下一步则是进行具体的厂址选择,主要考虑因素有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交通成本和心理成本等。如工业园区是工业企业的最佳发展载体:它所具有的基础设施条件降低了工业的建设成本;同一类型企业的集聚,则可以利用共同的劳动力市场,进而降低了劳动力成本;相关类型企业的集聚,则可以形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研究表明,这种产业集聚可以降低交通成本和心理成本,提高交易效率[9]。因此,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民和县必须加快产业园区建设。 其次,应建设多样化的产业园区以实现不同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功能相对完备的独立经济体,涵盖了多种经济成分,包含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等[10],而不同的经济成分对生产要素组合的需求不同,即便是工业经济内部,不同门类工业对生产要素组合也有独特的要求,从而推动着多样化的空间载体的发展。目前,民和县域经济构成主要有特色农业、冶金、建材、电力、化工、小五金制造和商贸服务等。立足于此,民和县大力建设的园区类型至少应包括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冶金工业园、建材加工园、五金工业园和城镇商贸区等。结合县域资源分布和未来外部市场需求,民和还应该大力开发本地旅游资源,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重点建设几个旅游景区作为发展旅游业的支撑;县域内分布最广大的农业资源,则可结合小城镇发展建设一些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作为带动农民致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途径。 3.发展重点 (1)特色工业。门户地区是区域核心城市产业转移的主要承载地,发展特色工业有利于将民和建设成为兰州市的产业配套基地,因此,民和县主导产业的选择,应立足地方资源特色,结合兰州的产业结构调整来进行。首先,继续开发地方特色资源。县境内硅石资源丰富和水电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冶金行业是民和的传统优势产业;县城东部的下川口工业区建设已具雏形,基础设施完善,因此,仍需坚持发展冶金、建材等主导产业。其次,主动承接中心城市转移出来的产业。兰州和西宁都具有采矿、冶金、石化、建材、纺织、造纸等产业基础,同时,又都将新材料和新医药等新兴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当两大核心城市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后,采矿、冶金、石化、建材等行业就会在环境约束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下逐渐转移,民和应抓住这一机遇培育新的主导产业。第三,与周边地区合作发展。毗邻民和县的兰州市红古区也是一个以能源和冶金为主导的地域,民和县发展冶金业,能与红古区一体,组成以煤炭、电力为先导,硅系列、电解铝、碳素制品、地方建材及陶瓷系列为群体的“冶金基地”,成为兰州和西宁探索一体化改革的“试验田”。第四,提高发展质量。冶金行业能耗和污染治理成本都很高,因此,民和县冶金业的发展应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应用新技术和新工艺,走节能降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生态农业。民和县地处兰州市经济辐射影响范围,通过兰西高速公路,民和县的农产品运抵兰州市区只需1.5小时,这给民和县农业发展指明了方面,通过主动为兰州市区提供特色农产品,民和可以发展成为兰州市的菜篮子。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一是满足市场需求变化。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品质也越来越讲究,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正逐渐成为市场新宠,为此,应继续发挥民和县的环境优势,大力发展针对市场需求的生态农业。二是强化地方特色。立足于民和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区和我国东部季风影响内陆的最远地域这两个基本自然条件,在湟水河流域段主要发展精细蔬菜和优质果品农业,黄河流域段主要发展马铃薯套玉米、核桃套线椒的立体农业,浅山地区则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玉米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在脑山地区发展以优质油菜和马铃薯为主导的高效农业。三是多样化经营。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发展面向兰州市区的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也可结合农业产业化发展一些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农副产品加工业。 (3)商贸旅游业。门户地区所处的区域发展走廊是生产要素流动最活跃的空间,而其所拥有的行政区划条件则对生产要素流起到了一定的“截流”作用,使得门户地区成为各种生产要素交会的中转枢纽,这就为门户地区发展商贸和旅游业提供了独特的区位优势。民和县第三产业的发展,应以商贸和旅游两大行业为主导。首先,加快全县专业市场建设。针对县域产业结构特点和主要联系方向,建设金属制品交易市场、建材市场、小五金批发市场和覆盖全县、层次分明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将民和打造成兰州—西宁经济区的二级商贸中心,实现外部生产要素和本地初级产品的高效流转。第二,大力发展物流业。结合兰青铁路复线民和站的建设,整合铁路和公路运输系统,建设县级物流园区作为全县生产要素流转中心。加大城乡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力度,鼓励发展乡镇民营运输业,形成覆盖全县的物流体系。第三,将旅游业作为建设兰州后花园的战略重点来对待,重点打造纵贯县域中部的景观大道,把湟水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旅游景点有机串联起来,形成全县旅游资源联动开发的新格局。#p#分页标题#e# 4.空间布局 民和县产业总体布局以点—轴理论为指导,把县域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依托县域对外交通干线和城乡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北部、中部和南部三条发展轴,构建起全县经济协调发展的“工”字型布局结构,如图2所示。 (1)北部湟水河发展轴。县域北部地区是兰州—西宁经济区主要经济走廊的组成部分,109国道、兰西高速公路、兰青铁路和湟水河贯穿该区域,对外交通设施完善,海拔低,是全县商贸、工业和设施农业的集中地。县城是全县经济和交通枢纽,全县各类生产要素都在此进行中转。因此,北部湟水河发展轴的建设,要围绕着县城和对外交通走廊来组织,将其作为外部生产要素与本地特色资源结合的主要空间,重点发展县城新区、商贸物流产业和特色工业园区。 (2)中部生态景观轴。该发展轴纵贯南北,沿途所经地域多以传统种植业、林业和旅游景点开发为主。受地形条件和海拔高度影响,城镇化和工业化尚未起步,公路不成网络,但却由此保持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是发展生态农业和进行旅游开发的最佳地域。因此,中部生态景观轴的发展应从公路设施体系建设出发,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加快以川(口)官(亭)公路为主轴的公路系统建设,将其建设成为县域中部广大农村地域农产品向县城集散并进入兰州市区的主要通道,同时,也作为外部生产要素通过县城流入广大农村地域的扩散空间,还可将其作为全县旅游开发的景观大道来建设。 (3)南部沿黄发展轴。县域南部是青海省沿黄城镇发展带的组成部分,水电资源丰富,生态景观良好,因此在发展方向上,除进行水电开发以外,主要依托官亭镇进行旅游开发,形成旅游度假与经济发展、城镇化联动发展的格局。 四、结语 门户地区是区域生产要素流动最频繁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理单元之一,因此,最容易演变成为区域经济空间的新兴节点。民和县依托门户区位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探索,突出了主动对接区域核心城市发展和承载外部产业转移,有利于本地资源开发,符合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规律,对指导其他门户地区县域经济体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第3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全乡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22838亩,其中水浇地7800亩。在水浇地中保灌面积2160亩。浅山旱地面积1503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66%。全乡共有11个行政村,64个合作社,居民2580户,人口12096人,少数民族594人,贫困人口4785人,极贫人口712人。共有5个贫困村28个社,其余6个村中13个社因地理条件差,群众生活困难,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农户有1610户、8372人,人均625元以下的农户有757户、3785人。贫困人口大多居住在浅山地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行,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作物和林、牧、副生产,使全乡农业生产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大搞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项目,走出“农门”,跳出“山门”,到较好的地区兴办乡镇企业,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兴办第二、三产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贫困面貌有了较大变化。把科技推广作为农业增长的第一要素,在全面实施科教兴农工程的同时,实施“种子工程”,“沃土计划”和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紧紧围绕发展目标,优化行政,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发展优质高效低消耗农业。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增加农业投入,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使浅山地区粮油产量稳中有增。据统计,全乡粮食产量由2002年的164.27万斤增加到2007年的278.6万斤,亩产由360斤提高到603斤,油料产量由74.4万斤提升到150万斤。乡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增长。近年来,总堡乡大搞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修乡村道路,改善基础设施使当地群众的生产条件得到了改观,对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为发展增强了后劲。

二、制约浅山区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

(一)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浅山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提高,但由于农业基础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差,靠天吃饭、吃水现状还未得到根本改变。群众思想观念滞后,对提高文化素质没有引起重视,接受新技术,新知识及市场信息能力差,种植业调整和加快畜牧业方面缺乏技术,不知种什么好,如何营销。总堡乡为浅山地区,山大沟深,植被稀疏,土地贫瘠,旱、雹、涝等自然灾害频繁,特别是干旱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年降水量为350mm,而且蒸发量大,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农田变成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因此,粮油产量低而不稳,经济效率低下。“丰年吃不饱,欠年靠返销”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土地利用率低,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产业单一,结构不尽合理。种植业是广大农民的生活来源,而粮食作物又是种植业的主要品种。浅山地区,沟壑纵横,人居分散,交通极为不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多、难度大、改善慢,特别是水、电、路。缺乏非农就业机会,剩余劳动力大部分从事采金,挖药等劳务,少部分参与修路,建筑等行业,由于打工者缺乏劳动技能,加之缺乏劳务市场信息,收入很低,外出人员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外出找不到挣钱岗位,不懂劳动合同法,务了工拿不到应得报酬,挫伤了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发展的有利条件

虽然浅山地区的经济发展有许多制约因素,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也存在一定的发展潜力和有利因素,主要有:政策优势:国家已经把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帮扶力度,为了再造秀美山川,开发大西北,提供了政策支持。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为加快浅山地区的综合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资源优势:总堡乡浅山地区人均耕地3亩,高于川水和脑山地区,而且土质好,光热资源充足。同时,浅山地区劳动力资源充裕。思想优势:浅山地区广大干部群众有强烈的脱贫致富愿望,扶贫工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推广实用农业技术已有基础:经长期的实践,在浅山地区推广试验抗旱品种,改革耕作技术,旱作农业技术积累了一定经验。

三、加快发展的措施建议

综观全乡浅山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制约因素,若要彻底改变民和县浅山地区贫困落后面貌,可采取措施以下: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浅山地区干部群众中存在“环境论”,“条件论”,依赖扶贫,只愿苦熬,不愿苦干等陈旧观念。只要加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苦干实干的精神,切实改变“等、靠、要”等无所作为的思想,增强加快浅山地区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论从生产观点,还是群众观点出发,乡的农业主体是浅山,农业增长的潜力在浅山。

2、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步伐,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近年来总堡乡贯彻“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相继实施防护林工程建设,天然林自然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制定有效措施,切实保护森林资源,营造林的速度逐年加快,绿化和治理质量有了大幅度改善,基本呈现出持续、稳定、健康、跨越式发展,有力的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4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作者:陈金松 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县域经济整体滞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河南省统计局对108个县(市)经济综合实力发展评价结果显示,南阳市11个县(市)平均排名56位,没有一个进入全省前20位,排名最高的西峡县仅为第30位,大部分县(市)处于中间靠后的位置。以上数据表明,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体上是比较落后的。同时,即使在全市范围内,各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很不平衡:GDP最高的邓州市214.2亿元,相当于最低的社旗县2.8倍;人均GDP最高的西峡县30559元,是人均GDP最低的方城县10280元的3倍。工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是反映工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09年邓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3亿元,是社旗县15.3亿元的3.8倍[3]。(二)县域经济的产业集聚区建设同质化严重,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壮大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是工业化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经济形态,建设产业集聚区是南阳市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的创新举措,各县域经济主体也都将产业集聚区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腾飞的助推器。但在建设过程中,很多县域经济产业集聚区没有自己的主导产业,实际上只是普通的工业园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只是简单的“集”,而很难形成产业“聚”的竞争力。(三)产业结构调整较慢2009年的南阳市县域经济第一、二、三产业间的比例是21.4:51.1:27.5,第一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3.3个、10.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低于全市、全省平均水平4.4个、6个百分点,有7个县市产业结构还停留在“二一三”的较低层次。与相对发达的地区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比,更是存在着较大差距。据全国县域经济网的相关数字显示,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产业结构比例为:一产:二产:三产比例是11.8:55.3:32.9。一产比例最高的达31.2%,最低的是1.9%;二产比例最高的达77.7%,最低的是31.4%;三产比例最高的达43.7%,最低的是17.6%[4]。(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程度较低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农业的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作为以农业为主体的县域经济主体,工业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是富民强县的根本。统计数字显示,2007年度,南阳市县域经济体内工业国内生产总值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为48%,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23.0%,这两个数字均低于河南省平均水平;南阳市县域经济内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均值24.31亿元,工业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县市。

加快南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围绕农业发展和农民增长,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物质闭环型经济形式,倡导以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单纯依赖资源消耗和投入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形式相比,循环经济更强调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再生[5]。县域经济作为一个独立、综合的经济单元,兼有农村农业经济和城市工业经济两种形式,也是融合城乡经济的桥梁和纽带,是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保持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大力发展县域循环经济,以农产品的深加工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全面促进农业和现代化工业的融合,高效利用与循环利用资源,有效减少单位经济的资源投入,从而实现发展农业和工业化的完美结合。(二)扶植重点产业,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县域经济是功能相对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其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及三大产业。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全国的国民经济,不能追求“大而全”,而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历史传统,努力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经济品牌。著名的“中国玉雕之乡”镇平县正是发挥其历史文化传统和技术的优势,“无中生有”培育玉雕文化产业,如今,玉雕已经成为镇平县域经济中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三)突出比较优势,做大做强县域产业集聚区按照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原理,缘于历史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区域和地区都具有其“比较优势”的产品。从南阳市县域经济的发展实践看,借助产业集群作为促进和带动县域经济腾飞的“增长极”,各县域经济单元逐步走出了具有自己特色、优势的集群化发展路子,如:南阳镇平县的玉雕产业、西峡县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和特色旅游业、桐柏的碱化工产业、社旗的白酒产业等,在全国都有相当的知名度。但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中,各县域经济单元也存在着没有注重产业的关联度和适应性,产业集群存在同质化等问题。县域经济主体一定要避免建设中的同质化,突出比较优势,培育主导产业,打造富有县域特色的产业集聚区[6]。(四)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县域经济主体不仅是市场调控和资源配置的主体,更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对县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考量上,不能单纯把县域经济规模的壮大和发展速度作为指标,要把城乡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和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增收、新农村建设等社会发展进行综合考评。要注重市、县两级管理机制的创新,不断强化县域经济主体的经济社会管理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使之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要不断解放思想,鼓励县域经济主体积极通过大力开发县域人力资源,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吸引外来人才,取得市场竞争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5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 会展经济 地区经济发展 作用 建议

【中图分类号】F713.83 【文献标识码】A

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展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占据着不可比拟的社会地位。会展经济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进而不断增强地区经济的经济实力与经济效益。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会展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彰显其重大的社会价值,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定与发展。

一、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论述

1. 会展经济的概念

会展经济是指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以及展销等经济行为,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现象与经济行为。它属于一种高收入、高效益的行业,可以不断吸引外资,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与运行。

2.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

会展经济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会展经济可以较好地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经济的发展也能促进会展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具体来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其会展产业发展速度较快;反之,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其会展产业的发展也相对滞缓。

例如:山东省的会展企业起步较慢,但是近几年发展速度迅速增长。青岛的啤酒节、小交会、海洋节等已经名扬四海。烟台也举办过APEC会议、农博会,比较成功,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省地区经济的l展,进而拉动并加快了山东省会展经济的发展步伐,因此,会展经济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会展经济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因素分析

1.有利于吸引外资,带动经济增长

开展会展活动,可以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例如:会议费、展位费以及门票费等,可以增加地区经济的收入。对于招商引资活动来说,可以增加当地的投资效益,达到计划的招资目标,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同时,会展是参展方和观众之间达成贸易目标的重要平台之一,为双方提供了最佳的交流、互动氛围,是贸易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旨在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要想保证会展活动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开展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例如:会展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经济产业链也相对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反之,会展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其配套设施也相对匮乏,进而对会展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一定的阻碍和限制。

2.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相关产业发展速度

会展经济可以带动地区经济中相关产业的发展,在开展地区会展活动过程中,侧重于彰显地区的产业特色与产业优势。例如:在“十三五”规划中,山东省潍坊市依托城市特色和产业优势,积极培育会展品牌。具体来说,发挥潍坊国际风筝会的龙头带动作用,创新提升鲁台会、花博会以及宝石博览会等等会展项目[2],提升了山东省潍坊市的影响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农业是第一大基础性产业,加强对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是当前经济体制管理的重心,其中,农业经济发展对于地区经济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开展农业会展活动过程中,能够带动地区旅游、住宿等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实现农业产业的顺利转型与升级。例如:我国广交会是会展中心的重点培育地区,主要利用了广州的出口贸易优势,进而推进珠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步伐。

3.有利于深化地区经济的消费水平,积极拉动内需

内需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可以提高地区经济的消费能力,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地区的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大部分。

例如:上海世博会大大刺激了我国的消费需求,推动了新的消费热点的形成。依据其特有的旅游产业优势,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玩,同时也带动了与周边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会展产业的必备条件

1.良好的自然条件优势

发展会展城市,需要具备良好的自然环境和文化环境。对于自然环境来说,风景秀丽宜人、气候四季分明、地理位置优势等为最佳;对于文化环境来说,文化内涵浓厚、优秀的传统习俗、良好的人文气息、独特的旅游风光等为最佳。例如:北上广和港澳台地区,具有会展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功能,双重作用比较明显。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会展是集商品、资金、技术等于一身的集聚地,举办城市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对会展经济的影响较为深远。有些地区地域面积相对较小,但是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在地理位置和通信设备方面优势比较显著。

3.产业优势明显,市场开放程度高

会展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就在于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以及发展水平等等方面[3]。产业优势与品牌效应之间联系紧密,二者关系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此外,地区的开放程度也是发展会展经济的重要条件,开放程度越高,会展经济发展得就越快。

据了解,山东省济南市以文博会和信博会为发展契机,重点围绕泉水景观、文化内涵以及电子信息等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具有济南特色的会展项目,创造出独具一格的品牌特色。

4.服务功能的完善、齐全

城市要具备良好的服务功能,具备最大限度地做好区域性展览工作的基础。例如:北上广这一大类城市,其优越的区位条件、社会文化、环境氛围,具备博览会的基本条件。此外,展览场馆需要具备完善的配套设施,并且要有较强的接待能力。

四、会展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优化区域经济结构

(1)外贸推动效应

会展是国际贸易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提供科学准确的市场信息,促使贸易双方成为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不断加强文化交流互动,以便于进出口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国内企业可以借助会展产业介绍自身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也可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不断促进外贸进出口额的持续增长,进而实现外贸的发展目标。

(2)竞争促进效应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可以有效激发参展企业的竞争观念,会展在其特定的时期集中供应厂商,有助于企I间竞争活动的开展。会展可以对企业市场范围进行扩大,强化市场竞争实力。

二是会展活动可以解决和改善国家、地区以及民族之间存在的垄断现象,加快技术与资金的流动性,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优化管理模式,从而增强市场的影响力。

2.有效改善区域经济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区域功能

会展属于群众性活动,规模比较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展览场所,配备相应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对交通设施和通讯设施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区域经济为了具备承办会展的能力和权利,对城市建设予以高度重视,不断深化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2)可以有效提高地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地区举办会展活动可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政管理功能。这就要求对区域环境加强整体治理,形成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为了确保会展活动的完美进行,主办方会在国际市场中积极打广告、做宣传。

五、进一步加强会展经济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1.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强专业化战略导向

对于山东省来说,各个城市都有着明显地区别和联系,既而导致每个城市会展产业的侧重点和发展方向也会有所区别,我们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出发,加强专业化战略导向。例如:山东省青岛市应该以旅游、国际贸易以及轻工业为重点;济南市则侧重于文化艺术和国内贸易;烟台市的会展产业应该重点突出工业制造;威海市则适合举办园艺和环保方面的会展产业地等。

2.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要做好必要的宣传工作,提高地区经济的美誉度,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发挥在会展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可大力放宽宏观调控政策。而且,积极引入市场机制,是创新之举,有效避免跟风现象的发生。

3.强化内外部经济建设工作

内部经济:可以创建展览集团,加快会展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使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扩大会展企业与会展之间的规模和范围。

(2)外部经济:可以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和作用,打造企业网络化管理模式,不断促进外部经济的发展。外部经济的建设工作,可以有效促进会展企业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4.创建协调机制

可以建立全国性的展览行业管理协会,制定行业管理体制的统一化标准和要求,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行业管理协会的协调功能与自律功能。与此同时,创建协调机制可以规范行业秩序,避免出现重复办展,有效维持正常行业秩序,并对会展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整合。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展经济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深远。会展经济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为当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地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要发挥会展经济的积极作用,高度重视会展经济的建设和发展;还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培养会展型企业,不断优化会展服务水平,注入创新因素。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为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加当地国民收入,提升当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 张秦,储德平. 近十五年中国会展旅游研究态势[J]. 旅游研究,2016(03):35- 43.

[2] 赵雪彤. 会展业对城市发展的效用――以重庆市为例[J]. 传播与版权,2015(08):177- 178.

第6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一)滨海新区的产业基础优势

滨海新区的产业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现已形成15大门类、具有特色的产业体系。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滨海新区已落户一百多家,快速发展的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在形成产业聚集。产业的聚集和专业化导致滨海新区的第二产业目前主要沿海岸线、津塘公路和海河两岸布局,形成了以塘沽城区为中心的“十字形”工业集中带。另外,以物流产业、金融贸易信息服务和旅游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分布在以天津港为中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延伸的物流服务区,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和塘沽区三个金融贸易产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电子信息、石油和海洋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现代冶金、生物技术和现代医药、新型能源和新型材料等六大优势产业发展迅速。

这些产业的聚集不仅有利于各企业分享劳动力市场,而且吸引了新资本和人才不断流入该区域,导致资本的聚集。资本聚集程度越高,产生新资本所需的成本越小,资本的利润率就越高,也越能够吸引新的企业进入,形成累积因果循环。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之间的相互靠近,基础设施的利用率提高,信息和技术的传播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减小而更加迅速和有效,企业成本因此而降低,并得到周围区域的企业无法享有的聚集经济效益。这样,已经聚集在一起的企业不会轻易的迁出滨海新区,同时,周围区域的企业逐渐迁入,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二)滨海新区的交易成本优势

滨海新区濒临渤海,位于京、津、冀城市带与环渤海城市带构成的“T”型城市带的交汇点上,已经形成以天津新港为前沿的水陆空相配套的综合交通网络,具有连接京、津、冀城市群的功能,是辐射“三北”的重要枢纽。与环渤海经济圈的其他地区相比,滨海新区的交通运输优势得天独厚,这为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自由度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滨海新区的知识资本溢出优势

知识溢出程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越接近知识资本的聚集地区,知识溢出度就越高,资本的创造成本就越低,资本的创造速度就越快,经济增长率就越高。自商务部1999年开始进行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环境综合评价以来,天津开发区在投资环境综合指数,特别是技术创新环境、人力资源及供给方面一直位居第一。另外,滨海新区周边的京津冀地区拥有众多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也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科技支撑。滨海新区的物流产业、金融贸易信息服务发达,滨海新区内邮电通信网络完善,现代化信息传递系统已经形成。在知识溢出效应的作用下,在滨海新区形成产业聚集的核心,不仅有利于滨海新区的迅速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起飞。

二、滨海新区发展战略思考

(一)充分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产业的聚集力

滨海新区开发的战略核心是:在环渤海地区形成一个经济中心,通过产业的扩散带动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滨海新区周边地区人口密集度高,人均收入水平较高,大学、科研院所云集,跨国公司众多,具有充足的生产要素供应市场与产品和服务销售市场。因此,滨海新区对于企业投资、劳动力就业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在市场规模、贸易自由度和知识溢出上已经基本具备产业集聚的条件,这也是国家将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龙头的基本原因。因此,天津滨海新区一定要抓住机遇,体制改革先行,以市场为基础,根据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加快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的步伐,进一步加强滨海新区产业集聚的聚集力。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促进世界产业向滨海新区集聚

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系统中联系各产业、各地区、各部门的纽带和桥梁。近年来,滨海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迅速推动了当地的产业聚集,经济增长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但是,继续加强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措施有可能使得核心区域与周围地区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差距扩大,在聚集经济效应的作用下,核心区域形成经济增长优势的累积,进入良性循环,而周围区域则进入恶性循环,形成经济增长极和塌陷区,不利于整个环渤海经济圈的协调发展。因此,滨海新区除了立足于自身的地理条件,加快自身的投资环境建设,吸引产业向滨海新区集聚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与环渤海地区的产业关联,加大与其他地区之间的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投入力度,通过海、空港口等建设,充分发挥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特有地理位置所带来的物流成本优势,为吸引国际上的特大企业将核心产业投入到滨海新区创造一流的硬件条件。

(三)加快区域间经济一体化建设,促进环渤海经济和谐发展

第7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两种模式,即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模式和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出现了“两难”。欠发达地区是我国资源集中度较高的地区,但传统的分散粗放的发展模式加重了对资源、能源、生态和环境的掠夺性利用,这不仅导致了本地区国土资源危机、能源危机、水资源危机、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而且严重制约着东部、中部和西部发展战略的统一协调实施。因此,我们在探索走中国式循环经济之路的过程中,必须深化研究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这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在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既必要又紧迫。

一、欠发达地区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规模小,发展循环经济缺乏规模支撑。欠发达地区“五小”企业在我国污染密集型和资源型行业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一特点在落后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实践表明,只有实现规模经济,循环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2.尚未形成适合区域性循环经济网络发展需要的经济机制和政策体系。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循环经济主要在企业层次,以示范企业的清洁生产为核心,以污染治理和典型企业内部循环利用资源的方式展开。已经形成的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网络,主要由有直接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产废弃物回收利用,有直接利用价值和经济效益的生活垃圾收集、分类回收、再生化处理加工体系组成。这是市场自发形成的,以分散的垃圾收集者和集散者组成不完善的网络,存在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隐患。没有直接利用价值,需要进行深加工处理并且直接经济效益不高的废弃物和生活垃圾,还没有形成循环利用网络,主要由清洁企业收集清运,以直接集中填埋处理或直接向大自然排放的方式处理。中西部一些城市建立了垃圾再生处理设施,但由于缺乏运转费用而不能运转。

3.经济调控措施与循环经济发展之间缺乏一致性。

在各级政府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调控措施中,仍然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整体政策中的一个环节进行具体化落实。

4.尚未形成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适合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应该包括生态环境要素的定价和有偿使用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

度、消费者责任制度、政府责任制度等等。促进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包括企业资源再生利用的激励机制、节约使用资源的激励机制、有效的技术支持机制等等。制度和机制是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保证。不解决制度和激励机制问题,仍然按照传统的对经济管理的认识,把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排除在宏观经济要素之外去管理经济,循环经济模式将无法实现,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也仅仅是理念。

5.尚未建立起基本的物质流量表,对于企业和地区进行循环经济管理缺乏基本的数据信息。改变这一现状需要从企业开始,建立基本物质流量表,在此基础上建立地区和国家物质流量表,这是对循环经济进行有效管理的基础。全社会的物质流动网络极其复杂,这需要政府建立一套科学的方法体系,以便能够对物质流进行监控和管理,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调控政策。

6.对于发展循环经济还没有明确的优先领域和产品目录。我国推进循环经济主要还是以环境保护为目标,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从源泉头上治理环境污染和保护环境的手段。因此,目前欠发达地区涉及循环利用资源的政策和法规主要体现在环保法律和法规之中,在其他更重要的经济调控措施中,还没有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基本内容。这也是各项政策缺乏协调的原因之一。

二、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

1.“动脉”与“静脉”产业并举的原则。

“动脉”产业涉及生产领域,循环经济在生产领域的发展模式要求改造和重构涉及国民经济的多个产业,使其向生态化方向转型,不仅包括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而且包括绿色服务业体系。“静脉”产业涉及消费领域,消费领域是循环经济的“助推器”,根据日本等国发展循环经济较为成功的经验发达的“静脉”产业以及国民良好的绿色消费理念和习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环节。

2.模式选取与操作上的差异化原则。

发展循环经济不能一个速度、一个模子,以湖南省为例,长、株、潭可率先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应抓紧制订配套的地方政策和法规,在体制、机制上安排调整到位,其他地区应抓紧开展“点”上和“区”上的试点。由于这些欠发达地区生态资源丰富,在消化工业污染、维护生态稳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国家和省政府应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建立生态补偿制度和产业扶持制度。

3.政府指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

循环经济以解决外部性为目标,没有政府的干预和引导,市场机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体制转轨时期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规则更显重要。循环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市场才具有生命力,政府、企业与市场相结合,才能使循环经济健康成长。

二、促进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路

循环经济既是现实经济发展模式,又是理论上经济形态。在欠发达地区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方面,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推动。

1.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的经济模式

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突破口,带动和提升农业。欠发达地区一般是农业大区,但并不是农业强区,发展涉农产业,既有雄厚基础,又有巨大潜力。因此,应采取有效的引导和政策支持措施,从抓食品工业入手,培育和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较高、经济实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集团,依靠食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经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同时,要加快名、特、优农产品品牌的创立、检测、认证、保护和宣传体系的建设,重点培育一批环保标志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有效提高收入。

2.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较多的廉价劳动力,减少使用昂贵的资本,其产品成本就相对较低,从而具有竞争力,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比较优势就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欠发达地区普通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金、技术较为缺乏,因此,在其工业化过程中要十分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人力资本附着较多的技术密集与劳动密集相结合的行业,并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提高科技含量和劳动生产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必须符合市场需要和产业发展方向,尽量选择产业链延伸能力强,并有望培育成为后续产业、主导产业的产业来发展。要多方拓宽就业渠道,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吸纳职工就业的巨大潜力,结合沿海地区结构升级调整,积极引进资金开发劳动密集型产业,有针对性地发展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医药化工、皮革加工、造纸和林木加工业等。

3.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循环经济模式

工业循环经济的实现一般有2种模式:一是清洁生产,其含义是通过排污审计、工艺筛选、实施防治污染措施等技术和管理手段,使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最小化;二是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是指在一个园区范围内,各企业进行合作,以使资源得到最优化的利用,特别是相互利用废料(一个企业的废料当作另一个企业的原料)。清洁生产在单个企业之内将环境保护延伸到该企业有关的方方面面,对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资金投入有较高的要求,不适合在豫东这样的欠发达地区大范围推广。相比之下,生态工业园区由于克服了在单个企业层面上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局限而更适合豫东地区的实际。因此,豫东地区要在开展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推行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地方政府应设立相应的机构或组织,加强对当地生态工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重点做好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注重发展共生型企业,从产品—企业—园区这3个层次上加强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

4.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的循环经济模式

城市地区以清洁生产、节约资源和资源再生利用为重点;开发区以构建资源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网络为重点;农村地区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为重点。整个欠发达地区应以生态保护和恢复为出发点,以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后发优势为重点,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技术工程,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通过采用和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投入少、产业高、污染低,尽可能把污染排放和环境损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积极研究新技术、新工艺,选用新设备和新材料,加强技术集成,逐步提高能源循环利用、能源回收利用的技术装备水平。要在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创新、实现废弃资源综合利用的前提下,依托市场,实现规模生产。

目前,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技术进步与创新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问题,已成为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问题。各地方政府和企业可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确定重点、特色开发对象,通过直接开发、项目引资、租赁开发或合作开发等不同模式,并辅之“差异性战略”的具体实施,打造出区域特色资源产品或优势产业的品牌,并以品牌的示范效应与带动效应,来实现区域经济的群体性“区域内循环”新突破。

摘要: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面临着资源与发展的二难抉择,而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使这种抉择成为发展的突破口。为此,本文针对欠发达地区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促进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如建立劳动密集型工业、加强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建立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等。

关键词:循环经济;资源节约;欠发达地区;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孙卫平.加快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思路[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刘莉萍.新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析与思考[J].新疆社会科学,2006(4):38-42.

[3]王云.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第8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政府作用;欠发达地区;西部开发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136-02

一、引言

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由各地区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开放和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等多方面综合作用而造成,其中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政策,是经济发展差距形成和扩大的重要因素。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长期存在会影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市场的自发扩展,不利于提高整体经济的效率和保持增长的持续性,同时,地区间经济增长的不协调会对社会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长期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持续扩大的历程。很多经济学家也对我国地区差距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多数研究认为,我国的地区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有所缩小,20世纪90年代以来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但2000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增长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区域政策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相继实施,使得我国内陆地区经济发展逐步加快,虽然总的地区差距仍然在扩大,但扩大的速度已经逐渐减缓,特别是2004年出现了地区差距减小的迹象,西部地区的GDP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的平均速度,显现了政府在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区域经济学中的政府干预思想

按照新古典的增长理论,由于资本报酬递减的作用,人均收入低的地区增长速度更快,从而收敛于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普遍,普遍的情况是差距的扩大。缪尔达尔认为,新古典主义主张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可以使区域经济得到均衡发展的观点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现实情况。他认为,“市场的力量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际不平等”,为防止积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贫富差距无限扩大,不应消极地等待发达地区产生“扩散效应”来消除这种差别,而应由政府采取一定的特殊措施来刺激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发展自己的经济,缩小这种差别。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中央政府干预区域经济是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处理好区域经济关系。其作用主要表现在:(1)制定科学的区域发展规划和政策与法规,促进与支持区域合作;(2)培育和完善统一的要素市场,规范地方政府竞争行为;(3)为欠发达地区提供资金支持,创造区域发展机会,改善其基础设施;(4)促进区域均等化方面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目标,是使各地区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水准。

地方政府干预经济主要是为了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作用表现在这些方面:(1)制定发挥本地区经济优势,提高发展竞争力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创造稳定、良好的经济环境,引进外资,促进资本形成;(3)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开发、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人力资源水平;(4)为区域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以主导产业为主建立区域竞争优势。

三、我国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西部开发战略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西部地区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为了缩小沿海与内地的差距,改善全国产业结构布局,国家曾采取了均衡发展的战略,投资重点向西部地区倾斜。在“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更是先后在西部地区投资建设了一大批大中型工业企业,形成了西部地区国有企业、军工企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缩小了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倾向东部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发展战略,给予东部地区诸多特殊政策,使得这一地区获得了率先发展的机会。东部地区依靠各种优惠政策和率先改革的优越条件加速增长,这种改革和发展的区域梯度性导致了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平衡。在2000年国家着手制定第十个五年计划时,中央政府提出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通过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和投资重点的倾斜,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鼓励利用该地区的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并加强对这一地区教育的投资,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自2000年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六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经济增长速度同全国的差距逐渐缩小;地方财政收入水平比西部大开发之前翻了一番;对内对外经济贸易合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截至2005年,国家累计新开工西部开发重点工程70项,投资总规模9 700多亿元。中央累计投入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5 600多亿元,其中,长期建设国债3 100亿元。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各类转移支付累计7 600多亿元。2000―2004年,西部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2005年,西部地区GDP增长12.7%,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分别增长30.6%、19.8%和23%,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西部开发战略以西部发展的瓶颈――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突破口,力争在西部开发头十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得到显著加强。西气东输工程提前一年全线贯通并投入商业运营,西电东送工程形成年送电能力2 500万千瓦,六年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4.7万公里。截至2005年底,西部地区累计退耕还林8 468万亩,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11 579万亩,退牧还草工程安排治理严重退化草原2.9亿亩。

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是一项重要任务。中央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强和改善了西部地区公共服务。在文化教育卫生方面,扎实完成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支持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基本完成“油路到乡”和“公路到村”公路建设任务,建设了一批改善市民生活的城市市政设施项目。

四、继续推进西部开发战略实施的思考

中央政府要为西部开发制定优惠政策,以此调动资源,引导资金和人才向西部流动。包括财政转移和税收优惠政策,促进西部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发展的金融政策,鼓励东部和外商投资者向西部地区投资的内外资优惠政策。另外,中央政府还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西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对“十五”期间的政策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原因如下:

第一,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性及配套完善的需要。基础设施包含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十五”时期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通信、水利、能源等生产性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有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36项重点工程,截至2006年8月,总体上关系西部全局的大规模的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结束,应该转入新的投资领域,搞好各项基础设施的配套和进一步完善,使之发挥出综合效益。

第二,进一步改善西部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的需要。社会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教育、医疗卫生、体育及文化娱乐、社区服务等设施,加强这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是要更加重视西部地区社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基础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这既是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条件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进一步完善西部地区投资和发展环境的配套措施。一般来说,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单个项目规模要比生产性基础设施小,但从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看,总的建设规模也相当可观;由于西部地方政府财力较弱,长期欠账较多,没有中央政府的财力支持,社会性基础设施长期落后的局面将难以改观。

第三,促进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是政府政策的基本目标。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在“十一五”时期要达到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应当是通过加强西部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基本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根据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政府在促进区域均等化方面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目标,是使各地区居民享有平等的公共服务水准,如同等的接受教育机会,同等的医疗保健服务,财政转移支付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政策工具。

西部地区各级地方政府的职责应该是制定发挥本地区经济优势,提高发展竞争力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创设高效、廉洁、规范的行政管理和服务体系;以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为目标,完善法律法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在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局部地区的跨越式发展;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环境的改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参考文献:

[1] 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第9篇: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合理开发;经济建设

一、民族地区发展的理论指导

少数民族社会要发展进步,不能没有理论指导。理论指导是民族地区发展的坚实基础,有了理论指导,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有了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民族问题

首先,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从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出发,尊重民族发展规律,将民族问题作为当前每一时期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克服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响,依据变化的实践提出新思想,制定新政策,采取新措施,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不断发展;第三,依据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现实,确定发展是解决当代民族问题的核心,为准确把握和正确驾驭民族问题提出明确目标;第四,在全球化背景下,执政党对国内民族问题的驾驭能力成为国际社会评判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方面,同时还需要面对某些强势国家以人权等为借口,攻击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借民族问题进行“西化”和“分化”活动现实,充分认识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世界性特点,对于党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着重要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重在发展,贵在科学。其本质要求,就是尊重和遵循规律求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妥善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科学谋划区域发展路径,确保地区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经济是一切事务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了,才能搞好上层建筑。因此,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必须先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1.大力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优先发展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产业,从而改善民族地区的生活和生产条件。最主要的是交通,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不断地被贫困地区的发展所验证。

2.加大政策扶持

国家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宏观政策倾向于民族地区,给予民族地区和谐发展最有力的政策支持,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的投入和税收的减免。但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于渔”,一词国家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地区充分利用自己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等搞好旅游事业,也可以将东部发达地区好的发展思路引入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

二、合理开发民族地区自然资源拉动经济发展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起源于环境保护,保护环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保护环境为的是保证发展,这是同志环境保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强调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处理好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的开发矿产资源可以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也可以为子孙后代留下发展的资源储备。如果实行盲目开采,不加管制的增加开采速度与力度,那么几十年内就会把资源开采殆尽,这不但不会加速经济社会的发展,还会带来一系列问题。

我们不能为了经济发展而大力开采资源,为了GDP而造成资源浪费,为了东部地区发展而忽视资源的合理配置。必须在战略高度上重视这个问题,引进新设备,提高矿产的开发利用率;加强监管力度,避免资源的浪费;制定新规则,合理的配置资源。

旅游资源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动力,但是近年来为了拉动地区经济发展,加强旅游业的开发,破坏了许多自然景点,造成了旅游地区的环境破坏。我们要正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盲目上项目,造成旅游资源的含金量下降。首先,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避免短期发展造成旅游资源浪费,环境问题越发突出;其次,引进新技术,解决旅游景区的环境卫生问题,如使用可降解纸袋、餐盒等;第三,加强监管力度,严惩违规者。对于不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地区要严惩,景区内对于游客乱扔垃圾破坏环境问题要加强监督,严惩违反规定者。

(二)合理配置民族地区资源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很大程度上与民族地区资源外流,得不到合理配置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矿产资源优势突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已经探明储量矿产130种。在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西部地区的钾盐、天然气等13种矿产资源保有储量占全国的50%以上,处于绝对优势。铅矿、铜矿等9种矿产资源具有比较优势,储量占到全国的30--50%。煤、油等能源矿产丰富,将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性能源接替基地。此外,还应看到,虽然西部地区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较低,但其新矿产地的潜力确是巨大的。

1.矿产资源的配置

西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是开发利用程度低,本地区资源配额少,绝大部分输送到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造成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的问题。我们应该重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是西部少数民族的,但是利益却被瓜分了,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留下的微乎及微。国家应该反哺民族地区,为资源的开采支付资金,用于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不是资源收归国有,国家统一配置,用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这不符合西部少数民族的切身利益。本地区的资源被用于另外一个地区的经济建设,相信谁都不会满意这个结果。这样长久下去容易激发少数民族的独立心理,造成民族问题事件频繁发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发展,不符合当前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

2.水、电资源的配置

西部地区多处高山高原地带,降水丰富,水利资源优势明显。而且西部地区落差大,水力发电前景广阔。建国后,西部地区的水力资源得到重视,已建成多处大型水力发电站,尤其以三峡水力发电站最大。近年来西南地区规划了许多水力发电站,这将为我国的电力供应提供广大支持。虽然少数民族地区没有多余的资金来建水电站,也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全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划下建成的,但是作为本地区的资源,民族地区对于发电站建成后的电力供应应该享有优先权。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产业建设正大力发展,是急需能源、电力供应的时候,作为建在本地区水力资源优势上的水电站,应该优先供应本地区经济建设需求,而不是一味的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和周边小国家,虽然这样会卖出一个好价格,但是和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比起来有点小巫见大巫的意思,也不符合长远战略眼光,只有全民都富有了,中国才是真正地富强、民主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参考文献:

[1]乌日陶克套胡:蒙古族游牧经济及其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2]伍琪凯梦催亚虹: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4]卢铁城,张忠元.中国西部民族经济[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