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乡村旅游管理精选(九篇)

乡村旅游管理

第1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乡村城市化亦称乡村城镇化,体现的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并向城镇性质的居民点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或在乡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的过程。乡村城市化是一个复合的动力系统,工业化是城市化初始阶段的主导推力,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型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体制转型的“双重转型”的不断推进。乡村城市化已经与市场化和国际化取向的改革紧密相关,超越了工业化的范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探索和优化乡村城市化的动力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重要命题。旅游开发是近些年来乡村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依托,深入分析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及动力系统,科学审视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进而提出相应的调控对策,不仅对于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对于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控城市化动力机制,科学推进乡村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旅游影响研究述略及效应评析

旅游活动对地区的影响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议题,旅游从本质上讲是旅游行为的空间移动,这一动态的移动过程带来的影响层面主要涉及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三个方面,这也解释了现有相关成果的研究视角源于地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三个学科的原因。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旅游本身由三个主要成分组成,即旅游客源地、旅游目的地和联系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旅游通道。其中,旅游目的地研究是其中的主体,Smith(1978)认为不同类型的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Doxey(1976)对目的地居民的态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著名的“愤怒指数”。而旅游影响机制的效应研究,则以Butler(1980)提出的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代表,他认为旅游者数量、类型和发展历史是影响旅游目的地不同发展阶段的决定因素,从而形成不同程度和形式的旅游影响,进而奠定了地理学视角的旅游影响研究的基本基调,即从旅游地主客关系的角度探讨旅游活动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辅之以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理论阐释,形成了日趋复杂的研究框架。这种倾向性对国内的相关研究产生了极强的示范效应和导向作用。1980年代以来,国内旅游地理学界关于旅游影响的研究全部集中在旅游者以及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的分析方面,且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某一类型的案例地开展实证研究。

1963年,人类学学者努涅斯(Nunez)发表题为《一个墨西哥山村开展周末旅游带来的影响》的论文,标志着人类学学者开始关注旅游研究,并于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全面兴起。人类学视角的研究重点主要从目的地居民、游客以及客源地社会三个不同视角进行深入探究,认为旅游过程是旅游者与东道主进行文化接触和碰撞的过程,其中包含着不同文化、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社会学的视角则主要从社会系统的整体角度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和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规律。英国社会学家洱瑞(Urry,1990)提出,旅游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旅游现象和非旅游现象(即日常实践和‘正常社会’)的对比研究,来揭示本来不易为人发觉的‘正常社会’的问题和矛盾。”这是建构旅游社会学的基础素材之一,通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旅游社会学涉及的论题主要包括:旅游活动过程的特征、接待地社会压力的成因、旅游业发展对接待地社会的影响、旅游与风情民俗资源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旅游者群体及其与接待地关系、旅游的现代化和原始化以及旅游者群体、个体和旅游系统等等。

从旅游影响的三重学科剖面(图1)的研究态势上可以看出,旅游影响的空间概念体现在居民和旅游者对目的地旅游现象形成的空间感知和心理体验。旅游经营带来了目的地商业化和城市化现象的加剧,这显然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结构带来了深度变革;在本地文化与旅游者带来的外来文化的机制耦合中,文化的交锋与碰撞、目的地文化的本真性特点与外来文化的多元性一直是难以化解的矛盾,这种交织的过程对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不断地调整与修正。

三、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旅游影响机制

(一)旅游影响视角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机制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口和经济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区转移和集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现象。18世纪中叶英国产业革命以来,工业化的兴起有力地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表现了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趋势加快,各类城市形态不断出现并得以丰富和完善。从本质上讲,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双重视角,乡村地区的城市化处于城市化的末端,是城市化进程的基础层次。

乡村城市化的传统模式是农村社区、乡镇企业、农民家庭或个人等民间力量发动的一种由市场力量推动形成的诱致性制度变迁模式。推动城市化过程所需的动力的产生机制以及维持和改善这种机制的各种经济关系、组织制度等是一个综合体系。无论是学术界早期提出的二元城市化动力机制,还是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机制等,乡村城市化都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发生机理,都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由农村经济利益主体在响应产业非农化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和组织来促成的。乡村城市化的路径一般从乡村工业开始,通过发展乡村工业,让农民直接享受到工业、非农化的利益,进而逐步实现城镇化。在这一过程中,市场化始终是乡村城市化的基本准则,农业、农村、农民是乡村城市化的利益相关者。

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八重动力(图2)。其中,宏观层次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中观层次的动力集中体现在农村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各个层面的政策与制度措施的推动。微观层次的动力相对复杂,可以概况为三个方面,即农民对生活质量需求的变化、农村地区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加快,以及旅游影响带来的促动。这一动力体系在市场机制和城乡互动的交互作用下,乡村地区在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聚落结构以及制度结构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第二、三产业的比重明显加大,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非农人口比重增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人们聚居方式发生显著变化,乡村地区的社会关系面临新一轮的重构等。

旅游影响对乡村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主要体现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上,旅游影响并非推动乡村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但其潜在的作用显然也不能低估,判定这种作用的程度,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理解:(1)乡村产业结构形态决定着旅游对城市化的贡献程度,依托旅游业发展地方经济的乡村地区,旅游影响显然是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2)旅游影响的作用机理应从乡村作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双重视角加以解读,以往的诸多研究多是从目的地的视角加以分析探讨,这显然是有失偏颇的,乡村地作为客源输出地,将会加速农民对旅游的认知,有助于城市化程度的逐步提升。(3)旅游影响对乡村地区而言,是一个复合的影响系统,将对旅游地的社会、文化、经济等形成多元化的推动力,由此形成的城市化效应是一个各种要素兼顾并能保持协同发展的良性格局,而单纯的工业化催生的城市化现象显然达不到这种效果。简而言之,旅游引发的城市化能够对其他产业形成的城市化发挥补充、提高和优化的作用。

(二)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城市化动力构成

城镇的发展基于两种动力,一种是向心集聚的力量,另一种是离心扩散的力量。一般说来,城市发展的向心过程和离心过程贯穿于城市化的全过程,但是城市发展的初、中期以向心集聚的力量为主,中后期则以离心扩散的力量为主。自1990年代以来,城市化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多元城市化动力替代以往一元或二元城市化动力。在乡村旅游开发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过程中,其中的形成机理愈发复杂,多元化和多层次性特点日趋明显。

1旅游消费观念的异化是乡村城市化的基础动力。旅游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生活方式的转变等因素休戚相关。闲暇时间、非必要性开支和旅游动力是产生旅游意愿的三个条件。旅游活动的初期形态多是以观光游览为主,之后开始向休闲、度假、体验、健身等方向转变。当城市旅游、知名景点景区成为旅游者旅游行为的普遍载体之后,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促使旅游者关注新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迎合了这一市场需求,其独特性优势开始成为旅游业的新生力量,研究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问题不能忽视这一前提条件。

2文化生态的异质性是乡村城市化的原发动力。旅游作为城市化的一种动力,既可以在城市化中后期发生作用,使城市经济转型或城市功能多元化,也可以作为城市化的原动力,使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使其发生质的飞跃[22J。旅游对乡村城市化的初始动力是乡村文化生态的异质性优势。乡村聚落景观的独特性、乡村消费文化的生态性、乡村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本真性等优势已然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重要引力,由之形成了旅游流的集聚,带动了乡村旅游目的地相关城市功能要素的聚集与完善。

3政策效应和开发成本是乡村城市化的诱导动力。自1992年以来,国家旅游局每年推出特定的旅游主题。其中,1995年的“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6年的“中国乡村游”、2007年的“中国和谐城乡游”都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发挥了直接的推动作用,结合近一段时期“扩内需、保增长”的经济发展要求,各地纷纷通过发放旅游消费券等形式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在政策效应和市场机制的层层推进下,乡村旅游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具有很强的开发优势,在规划要素、土地成本、劳动力、相关政策等方面容易获得额外的“关照”,开发成本的经济性也对乡村城市化产生了积极作用。

4乡村经济文化发展需要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乡村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因素中,旅游是推动城市化发展的特殊因素。乡村地区为加快旅游开发而衍生出多种产业要素,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创设了新环境,相比较于进城务工等异地转移方式,乡村旅游对剩余劳动力的安置既是一种高效的就地转移,同时也是相对于农业生产周期的错峰式转移。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移的结果是,以旅游业为载体的城市化现象开始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和现代管理的理念引入农村,有利于增强农民的主人翁意识,促进乡村的民主管理。同时,当传统的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城市化驱动模式面临发展中的瓶颈时,旅游将成为乡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水平提升的优势产业。

由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乡村文化生态的特征、乡村旅游的开发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和基于乡村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四方面共同构成了乡村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彼此相互作用,形成了基于旅游影响的乡村城市

四、乡村旅游地的城市化效应及程度界定

乡村旅游以各种类型的乡村为背景,以能够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吸引物为载体,以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学习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活动。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吸引物的主要特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也是研究旅游影响下乡村城市化的前提条件。

(一)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表现

旅游引发的乡村城市化主要表现在因旅游开发而引起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变、农村居民点形式向城镇居民点形式转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乡村聚落生态变迁的动态过程。旅游开发给乡村城市化带来了三方面的变化,一是乡村人口由原来分散的农村居民点逐步向不同程度上相对集中的各类城镇集结,乡村空间格局发生显著改变。二是乡村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发生明显转变,旅游资源和项目的开发在吸引大量旅游者的同时,外来的定居人口也逐渐增多,城镇化程度不断得到加强。三是乡村聚落景观发生明显变化,各种旅游接待设施的建造与完善,在优化旅游服务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乡村景观人工化、异域化、旅游地风格主题化和商业化等现象的加剧。

(二)乡村城市化效应的程度界定

旅游业“食、住、行、游、购、娱”的六大产业要素,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同样有明确的体现,这种消费网络结构的形成是乡村城市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根据乡村旅游引发的城市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适度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三种类型。适度城市化能有效促进乡村地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和协调发展,过度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都会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对城市化程度的分析正是在这三种情况下寻求平衡。

(三)旅游开发引致的乡村城市化效应表现

1适度城市化。适度城市化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乡村地区的各类资源,加快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其次,适度的游客规模可以加强乡村社区的内外文化沟通,合理改善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态,对改进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有很大促进。第三,城市化促进了乡村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由传统农业向非农业产业转变,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第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就地转移的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因进城务工等转移类型引发的乡村空心化等问题。

2滞后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滞后的根源是对乡村地区的“过度保护”,一些地方从节约投入的角度出发,认为乡村地区的所有现象和行为都可以成为旅游活动的吸引物,“脏、乱、差”的旅游环境、缺乏专门治理的旅游接待设施等容易让旅游者望而生畏,这显然背离了乡村旅游的开发初衷;城市化程度不足还会给乡村居民带来身份上的“优越感”,思想上的“固步自封”使其很难关注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愿意接近或者是纯粹出于利益角度的粗放式旅游经营行为很难获得旅游者的认可。同时,这种滞后效应使得乡村旅游难以实现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农村地区社会分工不充分,农民就业环境很难得到改善,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就无从谈起。

3过度城市化。乡村旅游开发中的过度城市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破坏乡村地区的聚落结构和生态景观

在经济特征和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乡村存在着种种居住方式和形态特征。这些特征是乡村地区聚落形态的特色和精华,而不少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臆想旅游者的消费心理,新建或改建一些与当地乡村聚落景观差异很大的接待设施。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将古建筑推倒和盲目改建的现象,导致了个性化的“乡村性”向同质化的“城市性”演变的现象。

(2)乡村地区民俗文化舞台化、娱乐化倾向加剧

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尽管是乡村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但事实情况是,不少地区一直缺乏科学的开发思路。乡村旅游“急功近利”的开发套路使得许多旅游地尽可能地用舞台化的形式、娱乐化的方式把当地文化呈现给游客,这种人为的文化表现形式使游客与当地社会隔离开来。这种做法积极的一面是使游客对乡村居民和文化的探究压力减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当地文化;消极的一面是让旅游业蒙上了文化优越的色彩,表现的内容也多是乡村文化的肤浅形式。

(3)商业化带来了乡村居民的边缘化

根据巴特勒旅游地生命生命周期理论,乡村旅游在进入发展阶段后,政府政策的倾斜、游客量规模的增加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者。从利益相关的角度看,政府、投资者、居民成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三方利益主体。在这一博弈环境中,地方政府的初衷容易被市场化的运作路径所左右,投资者由于资本话语权会始终保持较强的谈判能力,乡村居民多处于一种边缘化境地。乡村居民主体地位的模糊,产生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是商业化带来了居住成本的增加,不少环境优美的乡村地区,旅游开发之后的显著变化是地价攀升或房价飞涨,乡村居民往往无力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二是乡村地区淳朴的文化气息开始被外来文化所浸染,乡村社区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发生变异,传统乡村景观与现代文化景观不协调等问题日益凸显。

(4)乡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的倾向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过度发展的必然结果,造成逆城市化的原因主要是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环境恶化、地价房租昂贵、生活质量下降等引起人口向环境优美、地价房租便宜的郊区、卫星城等乡村地迁移。乡村旅游成为承接这种转移“任务”的载体。乡村居住环境的优势、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大了城市景观对乡村景观的影响,这种“侵蚀行为”使得不少乡村的“城市性”特点越来越明显。

五、乡村旅游地城市化的调控对策

(一)科学规划开发区域。营造乡村氛围

乡村旅游规划与开发要树立“区域——城市——乡村社区——乡村旅游地”的多元开发维度,从“资源——产品——市场”的互动层面来规划开发区域。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人员应包括旅游地理、经济管理、人文历史等学科背景的专家构成,本着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指导思想编制旅游总体规划或概念性规划。在此基础上,乡村景观资源应由景观园林、建筑等专业人员来完成规划的空间设计和景观布局。乡村旅游的景观应从体验的角度出发,通过个人体验的作用使“景”与“观”和谐统一,营造一种天然意趣、田园诗化的独特乡村氛围。

(二)重塑乡村文化形象。凸显乡村优势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意保护好“乡村性”的优势是避免过度城市化问题的前提。为此,首先要依托乡村既有的空间布局对乡村进行规划和建设,防止破坏乡村“原生态”特质的粗线条模式。其次,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保护乡土文化、乡间民俗在旅游开发中的“神秘性”。城市化的旅游规划往往是一类“公园化”、“广场化”、“舞台化”的模式。在乡村旅游开发和发展进程中,消除和避免这一现象的根本途径是从乡村旅游地的地脉和文脉出发,本着生态循环、文化保护、永续利用的指导方针,来开展乡村旅游的规划和设计。

在开发过程中,应从当地众多的旅游景观中发掘出最能代表地方文化的文化景观并从中提炼出主题,以主题为基础进行特色分区。通过对不同区域的非具象和抽象的规划设计,用具象的形态生动地表达出特定的景观形象。在乡土建筑风貌的塑造中,建筑风格应结合当地乡土建筑特色,避免不合理的异域文化侵蚀乡村聚落景观的原始风貌。

(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延伸旅游效应

乡村地区在确立了旅游开发的主体地位之后,合理设计和调整产业结构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命题。首先,加快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绿色农业、无公害农业的推广。其次,科学调整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类型,地方政府要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设置“门槛”,强化基于环境保护的产业准入制度。乡村旅游是当地产业链条的主体,如掺杂其他工业元素,特别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工业项目很容易失去本真,从而产生“一损俱损”的局面。第三,结合新农村建设的政策要求,合理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政府应把一些小城镇按旅游集镇的风貌进行控制,使其本身就成为旅游吸引物之一。同时,依托这些农村小城镇发展旅游商贸流通业,如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旅游纪念品的生产与销售等,使小城镇成为承接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中转站。

第2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优劣势;管理对策;研究分析

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因此,旅游开发者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必须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相对城市旅游存在的各种弊端,并进行及时的、针对性的解决,有效促进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迅速崛起。

一. 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优势

(一)乡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开发者在选择乡村景区进行开发时除了考虑到了农村的各种作物资源,还考虑了其民风民俗、田园风貌、山水风光、生态植被以及村落特色等农村特有的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可以带给参观以及旅游者不同的心理以及身体体验。另外,农村还可以开办农庄以及农家乐等,让人们在工作之余充分感受鲜活、独特以及丰富的地方性文化资源,使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

(二)国家对开发乡村旅游进行了政策扶持

国家为了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建设以及旅游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下达了多种规范性以及政策性的涉及到乡村旅游事业的文件,对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这些扶持政策给我国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使乡村旅游事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升。

(三)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居民为了释放在拥挤忙碌的城市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乡村旅游可以使人们暂时脱离忙碌的城市生活,为身心提供一个宁静的栖息地,因此,人们的旅游不再只是单纯的观光与购物,而是转向了去体验以及享受各种田园特色以及民俗风情,人们对乡村旅游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加。

二. 发展乡村旅游的主要劣势

(一)乡村旅游的产品比较单一

虽然乡村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但进行旅游开发时也要充分体现出自己的特色,通过开展多样化以及综合化的旅游项目设计,使乡村旅游突破观光的层次,不断提高重游率。但是,目前乡村旅游所设计的旅游产品在形式以及内容上还比较单一,甚至出现很多雷同项目。旅游内容主要是以观光为主,旅游形式主要是以农家乐为主,并没有注重对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的内涵挖掘,致使游客的停留时间比较短,影响了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管理经营比较粗放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在管理以及经营方面还不够成熟,在管理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强,致使管理特别混乱。首先,很多旅游开发人员都看中了乡村旅游的市场,为了占领开发的先机而忽略了游客的满意度以及需求,致使乡村旅游的配套设施不够健全,使乡村旅游的质量大大降低,对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其次,乡村旅游的接待及服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乡村旅游的接待人员一般并不具备专业性的旅游知识,因此,不能很好地向游客提供比较完善以及专业的介绍,服务意识也较高,服务质量阻碍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第三,乡村旅游管理人员的卫生意识有待提高。农家乐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但其设备的简陋、设施的落后以及污水垃圾的处理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旅游兴趣;游客在农家乐实用的各种食品也没有进行专门的消毒以及保鲜,包装也比较粗糙,不能给旅游者提供安全的饮食条件,使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信心大大降低。

(三)游客的活动内容以及活动空间不够充足

在乡村旅游中,游客多是以吃饭以及休闲为主,并没有太多的体验性的活动,即使有瓜果采摘等活动内容,相对来说也比较单一,没有把休闲活动与观光活动联系起来,向游客提供一体化的服务,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另外,虽然乡村的面积比较宽广,但被开发为旅游资源的空间极其有限,游客的住宿以及餐饮等方面都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四)乡村旅游的知名度有待提高

乡村景点多是后期开发来的,再加上旅游开发人员没有增加投资,加大宣传力度,致使乡村旅游资源的知名度极其有限,只能被小范围的游客所了解,因此,其游客量极其有限。除此之外,乡村旅游在小范围内的开发也比较密集,形成了比较激烈的价格竞争,开发商的收入大大降低,进而没有足够的资金向游客提供比较健全的旅游设施以及高质量的旅游服务,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给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极其不良的影响。

三. 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事业的主要对策

(一)增加开发投资,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要使乡村旅游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必须要加大投资力度。首先,应选用专业的旅游管理人员来经营管理,并对其进行旅游开发、项目策划以及经营管理理念进行必要的培训,不断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其次,要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通过向旅游从业人员开展诚信意识、安全生产、食品卫生、菜肴烹饪以及农艺等各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第三,要不断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增加投资,不断提高游客的饮食卫生、住宿条件以及卫浴条件等,让游客在观光体验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全面的放松以及休息。做好乡村旅游的基础性工作,才能为留住游客提供基础性的条件,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在保留主题性旅游文化的基础上,体现乡村旅游的综合性特点

不论是以山水风光为主还是以民风民俗为主,乡村旅游都要体现出自己的特色,然后围绕该乡村旅游的特色,结合游客的心理需求来发展综合性的乡村旅游。比如说开发以山水风光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必须要注重打造优美与独特的山水风光,在借鉴其他山水特色的基础上,人为修建一些能够展现山水特色以及供人们休憩的亭子等,凸现出该旅游景点的独特之处。然后再开展一些比较有意义的乡村度假、乡村购物、绿色饮食以及生活体验等,通过打造多样化的旅游产品来满足游客愉悦以及审美的需要。

(三)利用现代媒体做好乡村旅游的宣传工作,提高乡村景点的知名度

对于乡村旅游资源要边开发边宣传,通过计算机网络等各种现代化媒介向人们传达该乡村旅游景点的产品特色,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以及营销理念,不断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通过绿色营销或者体验式营销手段向游客传达该乡村旅游景点的主要信息,在游客到来之后要积极向游客开展景点特色介绍,加深游客对该乡村景点的了解,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该乡村旅游景点的接客率,同时,还可以在游客心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在游客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口碑,从而不断提升该乡村旅游景点的知名度,使其得到快速发展。

(四)乡村旅游开发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时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行,不要把城市旅游事业中存在的环境污染以及文化污染蔓延到脆弱的乡村旅游事业中来。在开发乡村旅游事业的过程中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乡村和城市能够协调发展。另外,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对乡村环境的保护,坚持走文化旅游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路线,及时制止管理以及经营中的各种不规范之处,为游客打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环境并充分挖掘出我国各民族文化之中的养分,使我国的乡村旅游事业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下去。

四. 结语

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对我国整个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有重要影响,在发展乡村旅游业的过程中必须他要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业的优势以及劣势,并不断发展自己的优势,改进及完善乡村旅游的劣势,做好乡村旅游事业的管理以及经营工作,不高提高服务管理水平,为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及娱乐环境,有效推进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熊凯. 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03).

[2] 刘红艳. 关于乡村旅游内涵之思考[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3] 周玲强,黄祖辉. 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经济地理,2011(04).

[4] 黄郁成,黄光文. 论农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 旅游学刊,2010(02).

[5] 邹统钎. 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成都农家乐与北京民俗村的比较与对策分析[J]. 旅游学刊,2010(03).

第3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节庆活动 组织管理

一、引言

乡村旅游节庆是利用乡村田园地理环境、原生态劳作流程、以及特色农业规模效应,或者通过深入挖掘民间民俗文化、民族文化而开发的,吸引旅游者的乡村节庆事件。节庆活动所产生的活动效益,除了增加经济收入、增加就业机会外,还包括社会文化及环境方面的效益。如:建立居民意识、增加居民的荣誉感、凝聚地方团体组织及民俗旅游与文化旅游活力、游客及居民的满意度、提供正当休闲活动、行销各行政管理部门的施政能力、提升地方知名度、教育宣传以及直接体验的游憩价值等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地区、各民族、各类型节庆活动约5000余个。但近年来不少地方举办的节庆活动,大多昙花一现,且已呈现泛滥之势。很多节庆活动由于特色缺乏、活动持续时间不长,所获得的媒体报道规模、持续性、深度有限,导致关注度较低,往往达不到举办目的。因此,研究如何进行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放大节庆影响力,取得“三大效益”;节省运作成本,避免“三种浪费”(钱、时、空),让乡村节庆活动蓬勃发展、经久不衰就显得很迫切。然而,节庆活动的管理存在很多变数,不同的游客参与的目的不同、节庆活动本身的地域差异性以及管理人员和管理模式等,都会影响节庆活动的管理过程。同时,节庆活动所面临的环境却在朝着相似的方向变化:即竞争加剧、消费者更加成熟、流程和对象更加复杂 。

二、郫县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现状及特点

郫县是四川省成都市下属的一个县,距成都市区10公里,全县幅员面积437.5 km2。郫县地处天府之国腹心地带,都江堰自流灌区上游,为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部级生态示范点,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7℃,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最适合开展各种乡村休闲旅游活动。

1、 郫县乡村旅游节庆概况

郫县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尤其注重节庆活动对旅游的拉动作用。近年来,郫县政府对全县的旅游节庆活动进行了统筹安排,并制定了“郫县旅游节庆文化活动方案”。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郫县下属各乡镇结合本地丰富的自然和乡村人文特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大力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每年定期举办金秋古城柚子节、友爱海棠节、田园文化艺术节、葡萄采摘节、韭黄文化节等农业节会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10年,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的称号。近年郫县主要乡村节庆活动情况见下表:

2、郫县旅游节庆活动特点

(1)种类繁多,内容较为丰富

郫县的旅游节庆活动,种类繁多,内容较为丰富。有的是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而开展的节庆活动,如“金秋古城柚子节”、“田园时代葡萄采摘节”、“农科村海棠节”等;有的依托当地自然条件而开展的节庆活动,如三道堰镇的“亲水休闲旅游节”。三道堰镇素有古蜀水乡之称,近年,该镇以节日为载体,以系列活动为亮点,让游客零距离感受亲水休闲的魅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挖掘本土风俗民情,已经连续举办了58届的龙舟会,以赛龙舟、抢鸭子、放河灯、歌舞表演、川剧座唱、书画展览等活动为主要内容,是郫县久负盛名的传统文化节日。此外,还有以艺术表演为特色的“府河源•乡村音乐节”、结合非遗节举办的“蜀绣艺术文化旅游节”等。

(2)主题明确,初具品牌优势

郫县在确立节庆主题时,各乡镇都以本地的标志性特色资源为基础,例如, 三道堰镇“亲水休闲旅游节暨三道堰龙舟会”、友爱镇“农科村海棠节”、新民场镇“西部花乡乡村旅游节”等已在一定区域内树立起品牌,部分节庆已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旅游节庆的典型代表,例如,“望丛古蜀文化节”以“解蜀语、瞻蜀祭、观蜀舞、赏蜀景、品蜀味、展蜀史”为主题,不仅成为郫县及成都文化旅游的一大盛事,也成为全川蜀人乃至全国、全球蜀人的盛事。

(3)运作市场化,功能发挥较充分

郫县的旅游节庆活动采用的是“政府组织、企业运作、民众参与”的方式,即政府负责组织协调,以招标的方式由企业按市场化模式运作。一方面,通过面向社会征集旅游形象主题口号、节庆内容等方式开放办节;另一方面,以节养节,以节创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如2009安靖镇“绣•田园”蜀绣艺术文化旅游节,吸引游客达50万人次,其中入境游游客1万人次,实现收入7000万元(注:资料来源,郫县旅游局)。而安靖以此为契机,正在形成集刺绣艺术品、蜀绣用品、旅游为一体的文化产业链,并将在此基础之上将安靖打造为具有浓郁田园色彩的现代田园蜀绣风情小镇。

事实证明,节庆活动具有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重功能,不仅成为郫县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而且对提升郫县的区域形象、促进郫县经济贸易的全面快速持续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郫县乡村旅游节庆活动的组织与管理思考

郫县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有可能阻碍旅游节庆活动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应对乡村旅游节庆活动进行剖析,以便发现管理中的问题。

1、旅游节庆活动的设计与管理无法完全体现活动的核心价值

一般来说,节庆活动的设计与管理,首先应确定节庆活动的目标――“SMART”。SMART有利于节庆活动实现其目标以及活动后的评估工作,如确定活动的收入、利润、门票收入、广告收入、商品销售量、赞助收入、所获得的捐款、津贴、现金流、国际或当地游客的数量、投资水平等。其次是进行设计。它构成节庆活动成功的基本要素,并将影响到活动的每一层面。而设计的中心就是要体现活动的核心价值。

郫县旅游节庆活动己历经多年,积累了较多的经验,目标的确定尽管很明确,但其设计与管理还无法完全体现其核心价值。如:“亲水休闲旅游节”目的是为了把久居都市的游客吸引到古蜀水乡三道堰,让游客零距离感受亲水休闲的魅力;它面对的顾客应是:成都市民及周边邻近地区的游客;为此,旅游节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时间过长会导致游客和观众的精神疲劳从而降低旅游节的兴趣点,同时有可能因影响工作而流失大批的观众。但是亲水休闲旅游节长达150多天,造成市民的旅游节疲劳战。

2、旅游节庆活动产品的主题设计应反映郫县的特征

节庆活动产品的主题设计应体现举办地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潜在消费者的需要以及经济的承受力,并根据节庆活动的内在特征以及全面的预算来安排。主题必须鲜明、生动,具有时代气息。一旦确定节庆活动主题,就将成为这个节庆的主旋律,一切活动将围绕着它展开,最终形成整个节庆的大合唱。

郫县旅游节庆活动,多数都确定了相关的主题,这是非常明智与正确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节庆活动还没有主题,一些有主题的活动也并没有很好的突出郫县的特色。

纵观郫县的节庆活动,多数在全国各地都可以找到相似的主题,如美食节、花卉节、龙舟节、采摘节等。并且,郫县目前还没有旅游形象主题口号(郫县旅游形象主题口号已在征集中) 。在这种情况下,内容如何彰显郫县特色就显得尤为重要。

Theobald (1994)认为,旅游节庆活动的本质是文化交流、是人与人的交流,是替代大众旅游的一种方式。郫县有三个响当当的文化名片,即:“古蜀文化的诞生地,中国农家乐旅游的发源地,川菜美食文化的繁荣地”。节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老瓶不断装新酒”,在常规项目不动的基础上更换一些更富有时代特色和创新的项目,使每届的游客能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烘托出浓烈的节庆气氛,不断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3、旅游节庆活动的层次有待提升

郫县的许多乡村节庆活动都冠有文化之名,但文化氛围并不浓郁,以致于许多以文化为名的活动被讥为只有吃的文化。过度重视实现经济效益的速度,导致节庆活动仅与餐饮业、摊贩密切结合,虽然增加了业者的收入,但却因此降低活动的品质。相应的休闲、游乐设施设置要与乡村特色贴近,娱乐方面要以各种民间表演形式为主,并尽量吸引游客参与其中,通过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突出乡村文化特色,加强对农耕文化、农业生产和民间习俗的展示等,增加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此外,部分地区服务质量较差。虽然郫县旅游局举办过多次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使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有很大提高,但目前郫县旅游从业人员质量、数量、结构和布局方面,任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建议重视对普通话和外语能力的培训,重点培养他们掌握细微化、延伸化、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的能力,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使乡村旅游适应市场的需求,让游客得到更好的服务,及满意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林铭昌:《节庆活动对乡村旅游发展影响的研究》[M]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148~15

2、吴恒:《节庆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 [M],区域旅游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277~279.

作者简介:

郑平(1965-),男,四川峨眉人,讲师,从事旅游经济教学与研究。

第4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论文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郊景观特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景观与行为的相容性分析,确定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和农产品开发利用型乡村旅游产品为主导产品。

一、引言

乡村旅游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中心吸引物,它符合生态学的基本要求,是能促进环境、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产品,因此具有生态旅游产品的一些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表现在对自然、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原则。参照《绿色环球: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确定乡村旅游产品的生态化标准。一是要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不造成环境危害。二是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保护旅游地的濒危物种、生物多样性、乡土植被、自然水系和自然风景。三是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经营阶段都必须保持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敏感。

二、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景观生态学主要研究的是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功能(生态学过程)和景观动态,近年来这一概念已越来越广泛地为旅游研究者所关注和采用。

1.景观结构理论与城郊旅游开发

Forman和Godron认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不外有三种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是指在外观或性质上与周围环境存:在差异,同时又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区域,如植物群落、湖泊、草原、农田、居民区等。廊道是指景观中与相邻环境不同,如林带、狭长河流、道路交通线、峡谷等,对的线性或带状结构廊道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廊道的宽度、内容、形状、连续性以及与周边斑块、基质的相互作用关系等。基质是指斑块和廊带所在的背景区域,也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背景结构,常见的有森林基底、草原基底、农田基底等,数目多而面积小的斑块使景区的景观多样性增大,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在城郊旅游开发与规划中借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斑块代表的是城郊旅游产品,比如旅游景区(点)、特殊景观、住宿设施、娱乐设施等;廊道代表的是城市中心区与城郊地区的连接通道以及城郊地区内部和旅游斑内部的交通线路或旅游线;基质是指除此之外的背景,主要是指乡村旅游景观,由此形成一个由斑块、廊道、基质构成的网络结构。

2.乡村旅游景观特征

从景观特征来看,乡村旅游景观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复合体,由村落、农田、道路、沟渠、小片林地、水面等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当组合方式发展变化或出现了明显不同的新的组成成分时就形成新景观。乡村旅游景观作为基质,在通常情况下面积超过现存的任何其他景观要素的总面积。当景观的环境背景或干扰状况发生显著变化,作为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基质也会产生相当显著的变化,甚至发生基质替代。

在城郊由于特定的地域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生态旅游景观的稳定性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特别大,如修建旅游道路及相关设施、修建旅游渡假村等都会对景观造成极大的影响和破坏。在规划设计旅游产品时,要特别注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思想,将景观要素进行合理组合,以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实现功能优化。同时根据旅游景观的异质性原理、多样性原理、边缘效应原理,针对城乡交错带景区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景观生态设计模式。

三、乡村景观相容度分析

确定了城郊景观的格局再对景观的相容度进行评价。乡村景观相容度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衡定。一是行为与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行为与景观价值的匹配特征表现在乡村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程度,及景观满足城乡居民引致需求行为的程度和能力。二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相互冲突的行为导致乡村景观的质量(如美景度等)下降,景观生态破坏,自然生产性降低和景观类型退化等结果。减少或杜绝这种行为对乡村景观的破坏性在乡村规划上具有的积极意义。三是行为对乡村景观的建设性。相容度较高的行为会促进景观的建设。

王云才将都市郊区开放空间景观类型依照独立景观形态进行分类,并进行人类干扰行为的具体划分,建立相容性判断矩阵,以判断值为0、1、3、5、7、9代表景观类型与行为类型之间的不相容、几乎不相容、弱相容、中等相容、相容性较强和完全相容六个等级。根据对郊区行为与开放空间景观价值功能的匹配特征分析、提出相容度较高的景观行为的建设性意见。

四、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类型

本人认为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中比较有代表性,并且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旅游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乡村旅游景观观赏型

旅游产品包括传统观光和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传统观光乡村旅游是以自然生产和环境为基础,以自然生态系统为主体,以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风情为基础,以生态旅游为主题,感受和参与生态乡村旅游包括生态乡村旅游观光、乡村风情及务农旅游等,领略大自然情趣的一种旅游形式。人造乡村旅游景观旅游的特点是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人造景观、景点较多,投资较大,面积有限,因此生产性能差,乡村特征不明显。高科技乡村旅游观光旅游是融观光旅游、现代高科技农业旅游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科技含量高、教育性和观赏性强的特点。

2.农产品开发利用型

本人所指的是大乡村旅游下的各种农产品类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和乡村旅游生态系统有机结合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的产出。在不违背生态规律的前提下,可根据旅游业的需要,优化选择符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满足市场需求和游客需求及兴趣的农作物种植和林、牧业、渔业的各种农产品。如利用租赁、教育农园形式开发的旅游产品。农民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农园平时由农地提供者代管。种植粮食、花草、瓜、果、蔬菜等市民喜爱的农作物类型,栽种的作物主要是享受耕作的乐趣,并以休闲体验为主。同时使用的农具和采用的耕作方式等都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通过这种形式,可提高旅游产品的层次,保持游客有较高的回头率。

3.农村文化体验型

文化体验旅游就是以乡村特有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为载体,开展民俗节庆体验、节事活动反映了一地的文化底蕴,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产业。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游客的亲身参与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务农体验旅游是通过亲身参加农事活动,真实体验农村生活,尽享劳动、丰收后的喜悦,真正达到回归自然、融入自然的精神享受。

4.综合功能型

主要是融上述三种功能于一体,利用农村或山区优美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乡土文化,吸引游客前去度假,使旅游者获得乡村生活的体验和享受淳朴的乡野之趣。近郊环城市游憩带的短线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有非常稳定的客源市场。应注重开发康体、休闲、娱乐项目,可依托森林风景资源开展“森林浴”活动。利用森林中优美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含量较高的氧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等,使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得以康复,从而恢复人体健康。可开展野餐、露营、漂流、水上活动、康体娱乐等,在旅游项目开发时利用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和适宜的康体气候特点,多开发反映自然野趣和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

五、结语

鉴于城郊地区特殊而独特的景观条件和生态环境,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中运用景观生态原理来构建合理的产品结构,不但要突出乡村旅游和农事特色,更要突出乡村旅游的生态效益,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避免向游客提供城市化的娱乐项目和接待服务的倾向,保持乡村旅游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科学的产品规划,对旅游产品实施动态管理,促进当地生态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鹂:旅游体验与景区开发模式[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庞振刚董波:上海城乡交错带生态旅游开发战略研究[J].旅游学刊,2001(2)

第5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第一条本会名称为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分会。英文名称为JiLin Provinc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ssociationof Leisure Agriculture and Rural Tourism Branch( 缩写为JLLATB)

第二条本会是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的分支机构,由吉林省境内从事休闲旅游农业的企业和相关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建的全省性、非营利性社团组织。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以“团结、务实、服务、发展 ”为指导,贯彻省有关旅游、农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发展和管理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作出贡献;广泛团结和凝聚旅游、农业各方面的力量,代表会员的共同利益,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为会员、行业、政府服务,在会员与政府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四条本会接受省农委、省旅游局的业务指导和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的领导,依照《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章程》和本《管理办法》开展工作。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五条学习宣传贯彻国家有关促进旅游和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协助省农业、旅游主管部门就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提出意见与建议; 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有关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研究,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会员单位的愿望和要求,保护会员的共同利益,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为会员单位和旅游、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从事会员单位与旅游、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旅游企业之间的沟通联系,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第七条会同农业、旅游主管部门,宣传贯彻国家有关行业标准,参与等级划分与评定、示范点的评定复核等工作 ; 组织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评定活动;协助主管部门办理课题立项、成果评定和项目推广中的具体事宜。

第八条根据会员的需求,组织开展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业务培训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举办专业论坛、技术推广及展示活动。

第九条配合农业、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开拓农村旅游人才市场,促进农业旅游人才合理流动,提高农业旅游人才市场配置的效率。

第十条开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十一条编印会刊及有关资料,开发建设本会网页,为会员提供综合服务的平台。

第十二条开展与农业、旅游等相关社团组织的联系与协作。

第十三条组织会员开展行业自律,维护行业市场秩序,为建立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创造条件。

第十四条承担省农委、省旅游局和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会员

第十五条本会实行以团体会员为主,不分行业和所有制。

第十六条凡加入本会的会员,自然成为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会员。

第十七条申请加入本会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承认《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章程》和本会的《管理办法》;

(二)有加入本会的意愿,经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农业、旅游相关企业、单位均可申请成为本会会员。

(三)在休闲旅游农业领域具有一定示范作用和影响力;

(四)从事农家乐、农家休闲庄园、农业观光园区、农业示范区等负责人。

(五)有志于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关企业家和专家。

第十八条入会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常务理事会讨论通过;

(三)由本会秘书处办理会员登记手续,发放会员证。

第十九条会员享有以下权利:

(一)本会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本会组织的有关活动权;

(三)获得本会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本会工作的建议、质询、批评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二十条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章程》和本会《管理办法》;

(二)执行本会的决议;

(三)完成本会委托的工作,参加并支持本会组织的活动;

(四)向本会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对本会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五)按规定缴纳会费;

(六)接受本会的评议和调解。

第二十一条会员退会应通知本会,并交回会员证。

第二十二条本会实行年度缴纳会费注册登记制度,会员如在一年度不缴纳会费或不参加本会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会员如有严重违反本管理办法的行为,经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领导机构

第二十一条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是本会的最高权力机构,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管理办法》;

(二)选举和产生常务理事会;

(三)审议本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审议并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每4年召开一次,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必须经到会会员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四条常务理事会

常务理事会是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休会期间行使职权。常务理事会由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和秘书长组成,由会员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常务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大会的决议;

(二)根据省农委、省旅游局、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意见推荐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会员的吸收或除名;

( 六 )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 七 )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常务理事会每届任期四年,一般每 2 年召开一次常务理事会议,特殊情况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常务理事会须有 2/3 以上的常务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与会的常务理事 2/3 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五条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由常务理事会根据省农委、省旅游局、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意见推荐并通过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一般任期四年,因特殊情况需延长任期的,须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通过,报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审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人选发生变动,由常务理事会向会员通告。

第二十六条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会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年龄不超过 65 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及刑事处罚。

第二十七条会长负责全面工作,召集和主持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常务理事会;副会长协助会长工作。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组成会长办公会议,会长办公会议职责:

(一)审议本会的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和议案;

(二)审议常务理事的增补、罢免和变更事项;

(三)根据省农委、省旅游局、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推荐意见,决定副秘书长的聘任;

(四)研究和处理本会的重要事项。

第二十八条本会办事机构为秘书处,秘书长在常务理事会的领导下主持秘书处日常工作,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第五章 经费

第二十九条本会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政府资助;

(三)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四)利息;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条会费是本会开展各项工作和服务的主要来源,会员有责任和义务按时缴纳会费。本会按照省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会费每年第一季度缴清,逾期不交纳会费,经书面催交后3个月内仍不交纳的,可视为自动退会,并收缴证书;在本分会担任常务理事以上领导职务者,不再继续担任所任的职务。

第三十一条经费管理

(一)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制度,接受吉林省乡镇企业发展协会统一管理。

(二)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三)本会的资产管理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的监督。

(四)本会换届或更换负责人之前,须进行离任财务审计。

(五)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附则

第6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生态旅游;法律保障

国家统计局经济数据显示,2014年末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在农村居住的人口仍占近一半。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密不可分。2015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乡村生态旅游使3000多万农民成为受益人群。2015年还将推进美丽乡村富民工程,选取重点扶持村与扶贫办共同开展乡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既要促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而面对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难题,如何用法律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则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重点内容。

一、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意义及现状

1、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美,农村必须美。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其中提到要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水平,加大美丽乡村推介力度,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乡村生态旅游连接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能够直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村各类产业融合发展,使单一农业向多元农业转变,使粗放经济向效益经济转变,能直接富民、快速富民。很多贫困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摆脱了贫困,很多农村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实现了富裕。2、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长,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态势迅猛,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增幅都超过20%。据统计,2014年,全国共有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户超过200万家,乡村生态旅游特色村10万个,接待游客12亿人次,约占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的1/3。乡村生态旅游营业收入达3200亿元,同比增长15%。乡村生态旅游正成为我国旅游消费中发展最快、潜力最大、带动性最强、受益面最广的领域。

二、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乡村生态旅游要具备长远发展眼光,在满足当前旅游者的需求基础上,更要保护乡村生态资源和环境。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分布广泛,缺乏整体规划和布局,更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管,策划和管理人才缺乏,致使纷争和纠纷时常发生,难以吸引乡村生态旅游者对外宣传和多次光顾,这就对我们提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问题。我们应在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的各项规律法规制度,促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真正通过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途径,走上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促进农民增收的同时也为新农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

2、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稳定有序发展的保障。

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和监管,导致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存在盲目无序开发、服务水平较低、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其一,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市场没有专门部门进行管理和规划,盲目、重复、过度开发现象屡禁不止,出现了农家游、农家乐等低层次重复建设,仅仅是通过采摘等内容来吸引旅游者,没有深入挖掘人文内涵,往往很难促成旅游者再次光顾。其二,一些地方乡村生态旅游配套服务不到位,卫生环境差,还存在所售农产品价格欺诈、特色农产品以次充好等现象。这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法律保障来进行整改,规范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行为,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创造稳定有序的环境。

三、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存在的问题

1、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体系不健全。

乡村生态旅游起步晚且发展快,目前我国现有的旅游法中并没有专门针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相应法律规范或相关措施规定。现有的旅游法对旅游企业、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者等相关行为者权利义务进行规范,并未有具体涉及到乡村生态旅游等具体措施规定,尤其是涉及到乡村旅游规划、乡村环境保护条例、乡村旅游业服务标准等法规尚没出台。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相关意见,但此类意见多是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或扶持政策,极少涉及具体管理措施和办法的。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政策法律保障,很多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行为得不到规范,出现了无证经营、环境卫生不达标、脏乱差的现象。因此,为了满足乡村生态旅游对法律的需求,应当尽快制定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法律规范。

2、乡村生态旅游缺乏有效监管和执法。

乡村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管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若没有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进行布局规划和管理往往会引起无效管理或混乱管理。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体制不到位,相应地出现了执法不严、执法不力的现象和问题。目前就乡村生态旅游而言还没有专门的执法机构,从地方政府到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划分清晰各自责任归属,自然出现了执法空白区或执法不力现象。一是部分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私搭乱建,影响整体景观,破坏自然风光;二是过度开发,浪费资源现象严重。换言之,目前各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管理部门和执法部门缺乏有效统一管理,没有形成统一集中执法管理。

3、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淡薄。

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管理者依法经营和法律意识直接关系着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发展。由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过度追求经济利益和规模,盲目无序开发,破坏乡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到位,垃圾处理不及时,乡村生态旅游者找不到垃圾处理箱并为了便利随处破坏环境丢弃废弃物,使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环境被破坏问题、自然资源流失问题不降反增。乡村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法律途径对乡村生态环境加以保护和治理。

四、我国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路径探析

1、建立健全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

建立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石。只有具备健全的法律保障体系才能引导和促进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和产业的合理有序开发和发展。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盲目无序开发、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破坏等问题,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应从加强整体规划设计、加大环境卫生监督,并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及时制定有关的行政法规及实施条例,如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纲要及实施细则、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管理条例等,为乡村生态旅游的生态资源环境、乡村生态旅游人文环境保驾护航。

2、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

促进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健康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步伐,必须比以往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督和管理,这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的关键环节。尤其是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检查密度和处罚力度,美化乡村生态旅游经营环境。同时,还可以引入乡村生态旅游行业协会组织,多渠道多手段加强加大对乡村生态旅游中涉及到的游玩、购物、娱乐、饮食、住宿、交通等全方位监管,通过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维护乡村生态旅游市场秩序,规范开发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达到促进其健康稳定发展的目标。

3、加大乡村生态旅游执法力度。

除了加强乡村生态旅游监管以外,强有力的执法同等重要。乡村生态旅游只有拥有强有力的执法,才能保障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一,乡村生态旅游涉及多个部门、多个行业,相应的执法也应是跨部门、跨行业的,这就提出了联合执法、综合执法的要求,涉及到公安、交通、质监、林业、工商、环保等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其二,乡村生态旅游执法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法律、政策、管理素质,同时要有高度责任意识,积极的生态环保意识,因为执法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乡村生态旅游地区的发展。其三,乡村生态旅游执法过程也要受到监督,既要提升执法力度,又要保证权益得到合理维护。

4、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

增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法律意识是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建设的重要基础。增强乡村生态旅游法律意识要在具备法律保障体系基础上,分领域、分层次、分对象通过集中学习、考察、实践等方式进行乡村生态旅游法制教育,结合当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真真正正去懂法、学法和用法,使乡村生态旅游从开发者、经营者到旅游者都做到尊法守法,合理有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首先是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者要依法开发,保护乡村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合理开发;其次是乡村生态旅游经营者依法经营,热情诚信敬业;最后是乡村生态旅游者旅游过程中遵纪守法,爱护环境和资源,遇到问题依法进行协调和解或申诉。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朝气蓬勃,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只有拥有健全的乡村生态旅游法律保障体系,才能拥有稳定有序的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和环境,才能保障乡村生态旅游健康、稳定、有序、可持续发展,才能为新农村建设增砖添瓦。因此,我们要加快新农村建设中乡村生态旅游的法律保障体系建设,真正实现乡村生态旅游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郭二艳.我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的完善[J].人民论坛,2015(3)中:142-145.

[2]梁虞,吴小平.浅谈我国生态旅游法律制度[J].法制与经济,2012(2):53-54.

[3]马存利.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及法律保障[J].法制之声,2012(5):43-45.

[4]丁硕.浅议生态旅游的法律规制[J].法治与社会,2012(7)下:278-279.

第7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劳动力;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

2020年的一场疫情,对任何一个经济领域而言,都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农村工作中,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重点领域,强调全面小康时期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重要性。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很多地区的乡村旅游契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理念,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整体性发展的重要方式。中央一号文件的,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和公共服务的提升,满足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需要,成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机遇。但是,由于肺炎疫情的严峻形势,很多地区乡村旅游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全国经济也受到较大影响,困难时期城市复工企业无法满足农民工就业市场需求,这也导致农民工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给农民增收的带来了巨大挑战。后疫情时期,解决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关系到广大民生。而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旅游行业也将逐步恢复,虽然并不会出现强势的报复性消费,但是,被疫情压抑的旅游消费,特别是具有距离优势和自然环境优势的乡村旅游,将会更加具有市场潜力。如何借助一号文件的政策优势,从乡村旅游基础性工作做起,解决好后疫情时期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奠定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会成为疫情过后乡村旅游发展的一大挑战。

一、劳动投入视角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必要性

乡村旅游拓宽了传统农业的经营空间,具有促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作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经济、社会以及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均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长远发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目的地,以乡土生活、生产和生态方式等为体验与观赏客体,实现娱乐、休闲以及度假等的旅游形式。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乡村旅游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而美丽乡村建设更是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因此,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来看,乡村旅游需要具有长远性、系统性等特征,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为农村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长期发展,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需求。(二)劳动投入视角的必要性分析。乡村旅游之所以具有振兴乡村的产业功能,很大原因在于乡村旅游具有强大的产业整合能力,旅游产业链的就业带动作用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劳动投入视角来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1)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解决劳动力就业优势。从旅游业自身特点来看,旅游业具有产业整合能力强、劳动带动力强、就业机会多以及就业门槛低等特点,是缓解就业的重要渠道。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不管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是生态观光型、体验式乡村旅游,还是基于农村自然景观和风俗文化,乡村旅游资源都来源于以农业生产为载体的生产与生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对农业生产、乡村生活以及当地特色文化的先天优势使其成为乡村旅游发展劳动要素的主要来源。虽然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期,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旅游经营与服务的专业理念与知识,整体素质不高,但是,不可否认,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成为解决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改善了农村地区收入情况,为我国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贡献。(2)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农村劳动力的投入。当前,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出现重叠,特别是地理位置较为临近的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间相互模仿学习,趋于同一化。而随着乡村旅游同质化发展与单一化经营弊端的出现,人们对乡村旅游需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简单的农家乐、采摘活动等已经无法满足旅游消费者需求,乡村旅游的真实性成为新的追求,对地区特色与真实体验成为市场趋势,从而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当地农民对乡村旅游的参与,也只有当地居民才能真实还原乡村旅游资源的本来面貌,以劳动活化展现地区旅游资源特色,让旅游消费者体验到乡村生产生活的真实状态,这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3)乡村特色的保持需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在城镇化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镇转移的同时,也消减了乡村特色的影响。农村劳动人口是乡村特色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生动载体,如果没有劳动人口的持续性农业生产生活,也就没有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在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是以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为基础的。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却出现了较多迎合城镇生活习惯以及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弱化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也打破了乡村旅游的特色优势。为了防止乡村旅游特色被城镇化淹没,需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实现乡村旅游的因地制宜,保持当地旅游从业人员的本地化特色,防止乡村旅游的本土优势失去旅游吸引力,这也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意义。

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产业的可持续性主要在于投入与产出的可持续性,对于乡村旅游而言,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首先需要明确投入产出,这种投入不仅是物质的,还包括旅游资源的投入以及劳动投入,因此,接下来从经营管理、环境资源开发与保护以及劳动投入和收益等三个方面分析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一)投入产出比错估,经济可持续差。乡村旅游受到各地区农村居民欢迎的很大原因是项目投入少、收益快。乡村旅游发展初期是以农家乐为主的,一顿农家饭就可以撬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因此,很快在城镇郊区获得快速发展。但是,为了迎合不断升级的乡村旅游需求,各种乡村旅游经营模式不断创新,旅游产业对农村经济影响力不断显现的同时,也开始暴露出各种问题。特别是传统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较为粗放,缺乏先进的旅游管理理念与经验,抛开旅游基础设施因素,旅游服务质量、旅游产品创新等均存在短板和路径依赖,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足。要想取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经营需要较高的智力投入,资金、人力、智力、自然资源等各方面投入综合来看,乡村旅游并不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活动,对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粗放利用,是造成乡村旅游遭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二)资源过度使用,环境保护不足。乡村旅游不仅对当地自然资源造成过度开发,还会形成较为严重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不管是乡村旅游发展还是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乡村旅游却普遍存在资源与环境保护不力的情况。具体体现在农村地区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不足,由于农村经济的长期落后,乡村旅游的经济推动能力刺激了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经济神经,很难在发展势头正猛时遏制住经济发展欲望,容易陷入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存在旅游资源过度开发以及超负荷经营管理等问题。并且,在旅游过程中,很多旅游者认为农村缺乏环境管理设施与制度,部分旅游者素质较低,缺乏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乡村旅游环境的人文破坏严重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三)低估当地劳动投入,利益分配不均。乡村旅游本质上依赖于农村特色生态、人文资源,这就决定了它从根本上与当地居民的紧密结合。但是,一些规划性开发项目以及民俗文化项目等仅靠农村居民本身是难以形成旅游资源的,需要政府主导,并吸引市场化资金。因此,当地居民很难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中,更无法享受乡村旅游发展带来的收益,但是这些人却要承担乡村旅游带来的土地丧失、生态环境恶化等负外部性影响。这就导致乡村旅游不仅缺乏真实的乡村特色,只是借着乡村旅游的外壳发展,还缺乏产业发展的群众基础,造成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缺乏广泛的基础性支持,即使乡村旅游获得发展,那也只是短暂的空中楼阁,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困难。

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旅游资源保护意识不足产生发展矛盾。旅游资源是开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保护好旅游资源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有规划有步骤地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非常重要。但是,在很多乡村旅游地区,环境污染与破坏行为却并不鲜见,由于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与保护不力造成的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质量,导致旅游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这一方面是由于各级政府部门缺乏保护性开发的理念,为了经济发展忽视了环境保护,旅游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不到位,没有将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到位,乡村旅游经营者环保理念不足以及旅游者的行为等,这些都是导致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困难的原因。(二)原生态与城镇化碰撞造成乡土性消减。对于乡村旅游的人文旅游资源保护问题,涉及城乡发展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城镇化发展很大程度上冲击了真实的乡村文化与风俗习惯,特别是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导致农村传统文化在人们心里的分量越来越轻,甚至很多人已经放弃了农村传统文化,日常言行与生活已经和城镇无异,乡村旅游赖以发展的乡土性开始消减。但是,乡村性却恰恰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乡村旅游之所以吸引城市旅游消费者,也正是在于原生态的乡土性,以亲近自然亲近乡变生活常态带来的疲惫感。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很多地区的旅游开发更倾向于商业化和现代化,旅游建筑的城市化倾向明显,原生态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遭到破坏,制约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三)人力资本投入忽视可持续性。在政策支持下各地区快速上马乡村旅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完善,但是,却忽视了旅游经营管理的软实力。当前,大部分乡村旅游对经营管理的集约化与专业化重视不足,低端管理与粗放经营较多,缺乏专业的乡村旅游管理经验。这是因为在乡村旅游就业中,由于其就业门槛低而吸引了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劳动力,缺乏高端人力资本的投入,专业性乡村旅游管理人才不足。有些乡村旅游的管理者是由农民发展而来,更有甚者,部分地区由村组织管理,这些人缺乏管理经验,也没有对乡村旅游的长远计划,纯粹属于人云亦云,模仿学习,无法把控乡村旅游市场的需求走势,导致当地居民为了实现一时的发展而忽视环境管理与乡土本质的保护,不利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四)创新不足导致缺乏旅游特色。当前大部分乡村旅游的经营仍然以农家乐、采摘等体验式和自然景观的观赏性为主,尽管有些地区已经结合当地人文特色开始探索文旅融合,但是发展时间短,仍然处于探索完善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产业链,旅游产品的开发流于表面,缺乏创新性,地域的文化特色与自然特色融合不足,仍然需要从深度与广度上延伸旅游产业链。这也导致很多城镇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满足感来源较为相似,旅游区域间的同质性太严重,难以形成长久的旅游吸引力。同时,很多地区乡村旅游较为分散,造成了资源投入的重复与浪费,也加剧了旅游资源的过度开发。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坚定以农为本,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农业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因此,乡村旅游要以三农为本,结合农村地区特有的人文资源与生态优势,发掘农村生产、生活与生态方面的可开发性与创造性,着力打造具有乡土性和真实性的乡村旅游项目。因此,乡村旅游要摒弃以现代化迎合城镇居民的思想,以传统性、乡土性和真实性为根本,强调农村田园的淳朴自然以及乡土文化的原汁原味。同时,乡村旅游经营者要以目标市场为导向,将有限的资源组合,开发独特的旅游产品本质,要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与自然特色,以高水平服务特色,利用乡村旅游资源的特质,发展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并打造地区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与品牌。(二)增加人力资本投入,解决劳动投入。解决就业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优势,因此,增加人力资本劳动投入是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增加乡村旅游的人力资本投入,不仅要提高旅游从业者的平均受教育水平,还要增加高端旅游管理人才的引进,设置多种方式完善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强旅游管理的专业性人才培养,构建政府、旅游企业以及乡村旅游地区的联合人才培养机制,同时,从政府补贴、专业技术职能培育以及地区性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等,吸引乡村旅游管理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对乡村旅游从业者、管理者进行环保教育,转变思想,强化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观,形成具有绿色发展理念的专业性综合人才培养与引进体系,以人为本,只有形成乡村旅游的绿色发展管理理念,才能在经营管理中贯彻可持续发展。(三)完善乡村旅游系统,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各地区旅游资源种类不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立足于本地乡村旅游资源的产品开发与经营才能实现长远发展。但是,不管是依托于何种旅游资源,乡村旅游都要着重突出本地特色。因此,首先要摒弃盲目模仿与盲目开发的思想,借鉴成功经验开发特色产品,防止大而全,要以匠心打造精品旅游项目。其次,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体系,虽然旅游业本身具有强大的产业带动能力,但是也需要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的先天条件,因此,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以旅游为支柱,相关产业为支撑,以旅游产业链拓宽乡村旅游发展,深化旅游产业链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防止出现乡村旅游独木难支的情况,以完善的配套服务与相关产业实现对旅游消费者的长久吸引力,稳定地区经济发展。(四)开发与保护相结合,强化绿色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原则下,乡村旅游发展地区的政府应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扩大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宣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增加信息传播,提高乡村旅游相关主体的环保意识与绿色发展意识;同时,采取积极措施引导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比如完善乡村旅游绿色发展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多部门主体的协同监管,防止乡村旅游生态保护方面的多头领导与踢皮球现象;其次,明确政府与乡村旅游管理者的职责划分,防止政府既是监管者又是执行者的局面出现,进而导致政府在经济与环境保护中的两难;最后,强调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中发展旅游产业与地方经济,而不是一味索取,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的环境破坏。

参考文献

[1]翟迎鑫.基于真实性视角的乡村旅游经济可持续开发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4):153-154.

[2]张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2):72-73.

[3]邓润芝等.探究乡村旅游业对乡村振兴发展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51-53.

第8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一、城乡统筹背景下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四川省作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和领头羊,“十一五”期间,全省乡村旅游收入由2005年的144.2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89.60亿元,增长了2.39倍,约占全年旅游总收入的27.2%,相当于为全省5100万农村人口人均增收了960元。其发展水平、规模和经济总量增长均居全国领先地位。截至2010年末,四川省共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8家,乡村旅游经营户1.68万家,农家乐1.3718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24.84万人。同时四川乡村旅游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全省实现乡村旅游总收入10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30%。

2010年,四川省旅游局联合四川省委农工委等部门,指导各地开展乡村旅游示范县、乡、村创建工作。全省乡村旅游业已逐渐形成由郫县、蒲江2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8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2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市、区),8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72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558家乡村酒店,13718家农家乐构成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四川省旅游局联合四川省委农办,依据《农家乐(乡村酒店)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对全省农家乐(乡村酒店)进行标准规范和引导。截至2010年年末,全省共有双流县成都“西蜀人家”等120家乡村酒店、双流县“杏花村”等613家农家乐初步通过各类星级评审。四川省目前已逐步形成了年度乡村旅游启动仪式和“农家乐文化旅游节”两大全省性的乡村旅游节庆活动,并以此为龙头引领各地乡村旅游发展。总的来说,在产业规模、标准化建设及配套政策方面,四川乡村旅游产业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

二、城乡统筹对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影响

城乡统筹的意义是通过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效应,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城市和农村的互动,来逐步解决“三农”问题。随着省会成都市2007年获批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四川省城乡统筹工作正在逐步深化,以土地流转方式为代表的大量政策和制度得到突破,在引入了多种城市产业要素后,四川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向集约化转变

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城乡空间布局必须做到一体化,城市和乡村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所以“城市规划”需要延伸为“城乡规划”。因此,四川乡村旅游业中占主导地位的“农家乐”模式已经有所改变,尤其是位于大中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区,原来占主要地位的单独分散的农家乐经营正在向集约化经营转变。四川省各地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不再是划定一个区域,配套一些基础设施,农民单家独户地搞农家乐,而是对成片的区域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营销。如成都近郊知名的乡村旅游区“五朵金花”,经营户要以所在区域的文化主题为原则来进行开发建设,不符合景区特色定位的必须加以改造。

(二)乡村旅游的管理体制向企业化管理转变

目前,四川乡村旅游的产业单元正逐渐从农民家庭小作坊式的管理体制向企业化管理体制转变。现代旅游产业的趋势是企业化、集团化、制度化,而早期乡村旅游的产业单元是以家庭经营户为主,参与经营管理的都是家庭内部成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原有的农民家庭经营模式已经明显力不从心,经营管理松散,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对新兴休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菜肴卫生和服务质量、成本费用的控制等方面无法科学有效地进行管理。随着乡村旅游的空前发展,大量旅游经营户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一家一户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面临管理无序、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因此,乡村旅游的管理体制向企业制度化迈进是必然的。

(三)乡村旅游业对金融资本的需求开始增大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省绝大多数以“农家乐”形态经营的乡村旅游主体最初都是靠“政府补贴+农民自筹或民间借贷”发展起来的,由于缺乏资金的后续投入,很多企业未能得到有效开发或只能维持小本经营,无法适应旅游业的高投入高产出模式。目前已有多个地区开始鼓励各类金融资本投入乡村旅游业,扶持乡村旅游企业的发展,并鼓励灵活多样的信用消费方式,包括信用卡消费,设立小额外币兑换点等。乡村旅游企业也开始与银行利用各自的营销渠道和客户资源进行合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企业做大做强必然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依靠政府的初期投入和农民的原始积累远远不够;但由于乡村旅游企业缺乏较好的融资平台和渠道,“资源换资金”的方式又碍于普通农民经营户匮乏的资本运作知识,造成一方面政府关于农村小额贷款、农村土地流转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工作在不断地得到突破,但另一方面乡村旅游经营户仍然无法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

(四)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组成更加广泛

由于各地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沿海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等因素,目前,四川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范围已从过去的以四川省当地农户为主扩大到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返乡农民工、企业在岗农民工、未能继续升学的农村初高中毕业生、农村籍退役士兵、甚至城市下岗职工等不同群体。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乡村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数量众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但是由于大多数四川乡村地区相对艰苦的工作环境和生活待遇,使其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远远低于城市地区,直接引进高素质人才难度较大;同时就业观念和城乡差距也导致高校毕业生的农村就业率很低,因此,四川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就业技能贫乏,自我学习能力不足,综合素质无法满足和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严重影响了乡村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也增加了乡村旅游企业的管理难度。

三、四川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更新途径

由于四川省城乡统筹工作的不断深入,使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环境和影响因素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应对上述变化,并适时搭上城乡统筹配套改革的列车以享受政策的扶持,四川乡村旅游业可考虑从以下几个途径进行升级更新:

(一)加快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企业化制度建设

尽管目前四川乡村旅游产业单元仍然以家族式的农民经营户为主,但城乡统筹的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大潮是难以抗拒的,因此需要及时加快对四川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企业化制度建设,引入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将现有的农家乐、休闲农庄等进行公司化改革,对乡村旅游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建立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组织系统。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手段协调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资源配置,使整个乡村旅游企业的经营和创新更有成效。在条件成熟后,由政府组织,将同一地域或同一休闲资源的若干单一公司联合组成产业集团,彻底改变农家作坊单打独斗式的原始产业单元。一个乡村就相当于一个企业,若干乡村相连,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工业园区的乡村旅游企业群体,进而构成了与工业产业集群相同布局的服务性产业集群,这符合了乡村旅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的基本条件。

在将单个农家乐单元改革为现代企业的同时,还需引导企业将经营方向从目前一窝蜂地从事旅游接待转变为发挥各自企业的优势为产业集群服务。通过企业制度的建设引导企业合理选择经营方向及配置自身资源,使四川乡村旅游产业从目前的单一旅游接待形成以旅游业为中心的产业链,推动农村产业分工,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包括:旅游接待、餐饮服务、酒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甚至包括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从而丰富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要素,避免目前四川乡村旅游产业普遍存在的低层次同质竞争。

(二)建立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目前,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人员结构主要由当地农户和进城务工人员及返乡农民工所组成。在乡村旅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下,针对当前从业人员素质低下和就业困难的局面,在企业内部和乡村旅游产业区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利用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从业人员的创造力,同时为广大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引入执业资格和从业标准,彻底规范和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人员结构和层次。

在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还需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这样不仅为科学管理现有的人力资源,也为今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的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体系较为分散,人才培训的周期较短,跟不上乡村旅游的发展步伐。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旅游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各部委都有各自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各体系之间存在重复、低效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整合各个培训工程、证书考核和技能鉴定项目,建立长效、稳定和完善的乡村旅游人才培养体系。在人员培训时,应注意多种类型的结合,挖掘和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参与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如“学校+农户”型、“政府+农户”型、“研究机构+农户”型、“公司+农户”型、“旅游协会+农户”型等。

(三)研究开展针对四川乡村旅游产业的资本运营服务

第9篇:乡村旅游管理范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作为第三类产业的旅游业也开始在乡村崭露头角,成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活力型力量。所谓的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为单位,开发其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如田园风光、民俗文化等,使城市居民在旅游景点获得独特的乡村生活体验。这对于拉动乡村经济增长,统筹城乡发展都具有巨大的作用。然而目前,由于乡村旅游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乡村旅游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人民的预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旅游人才队伍,因此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乡村旅游人才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旅游的人才从业人数较多但文化素质较低

目前来看,从事乡村旅游管理的大多数都是当地的农民,他们往往文化素质偏低,对于旅游业没有全面具体的认识,不能很好的参与旅游业的管理,甚至有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不知道当地的自然风光可以开发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旅游业,对于乡村旅游持排斥、抗拒的态度,就算是支持发展旅游业的农民在变成旅游从业人员之后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不能很好的经营旅游业的发展。另外,农民对于乡村中自身的旅游资源没有很好的认识,不了解其内在的价值,缺乏保护意识,毁坏文物、砍伐森林、污染环境,造成了当地旅游资源的破坏。

(二)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

一直以来,虽然乡村旅游业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国家及政府各部门对于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却一直不够重视,从业人员接受培训的比例较低,就算有的接受了培训也仅仅是走走形式,没有真正系统的使从业人员了解到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及作为服务业的旅游业应以什么模式发展。旅游从业人员仍对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缺乏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

(三)相关旅游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没有真正进入农村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种和旅游相关的院校也随之兴起,旅游管理作为一个热门专业开始在各大高校流行。但是虽然全国大中专院校培养的旅游人才已经足以满足乡村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但是由于乡村经济水平、工资水平和生活条件的限制,大部分旅游专业的学生宁可改行,找一个专业不对口的工作,也不愿意从事乡村旅游业,致使人才严重流失。

二、对于培养乡村旅游人才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管理

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视力度,从制度层面上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指导和管理,制定合理可行的人才政策,积极吸收先进的经营管理人才为乡村旅游业服务;还要加强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使农民认识到乡村自然、民俗等资源里面蕴含的旅游价值,增强其保护和开发意识,要加强对其旅游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投入资金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民进行系统的培训,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考核,使其自觉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二)经营者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经营模式

对于乡村旅游业的经营除了政府之外还有一个人体或者合体的旅游企业,但是许多经营者目光短浅,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不够合理,只是泛泛的加工没有突出地方特色,没有树立景区形象的意识,只注重旅游资源的外在形象,不注重其文化内涵,致使乡村旅游资源失去了其原本的价值和魅力。因此经营者们要合理开发现有的旅游资源,使审美视觉和文化内涵结合为一体,不断学习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为自己所用。

(三)加强和各大院校的合作,吸收专业、先进的人才

在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方面,虽然后期的培训很重要,但是如果本身就有专业型的人才,不仅可以提高整体从容人员队伍的素质和质量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培训费用。因此乡镇政府或旅游业的经营者可以和各大高校合作,专门培养适合乡村旅游业的人才。还可以在当地建立教学实习基地,促使学生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努力培养适应乡村生活,真正愿意在乡村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