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理论型毕业论文精选(九篇)

理论型毕业论文

第1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14-02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育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最后一个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训练和总结,为今后从事研究、开发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工作奠定基础。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也是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1]。众多教师学者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现状及对于出现的问题的对策做了很多研究。基本共识是认为目前的毕业设计内容对于学生的训练不足,原因大致有三类,一是学生方面,因为不够重视,或者忙于考研就业的客观原因,投入到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不足。[2]二是指导教师方面,由于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用于指导毕业设计的时间偏少,精力不足。部分教师缺少工程实践锻炼,指导实践性课题的能力不强且质量不高。[3]三是管理方面,毕业设计教学质量难以量化管理,缺乏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本文总结近年来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梳理问题,细化管理规则,重视过程文件的规范性和内涵建设,推出标准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样表,做到权责分明、全过程监控,实现了毕业设计工作管理体系的制度化。

一、从学院层面推出了“土建类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样表”(以下简称样表)

过程文件规范性和成果质量显著提高。“样表”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各个时间节点,规范了教师和学生应完成的各项任务和在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中应填写的材料,从各阶段教师和学生的任务及填写材料要求,到以往容易出现疑惑和错误的地方均作了详细注解,其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规范性强,填写有“法”可依。“样表”对以往过程文件中一些容易混淆的名称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和明确,均做出统一规定和注释,如图1所示。

2.示范性好,大量减少师生反复修改而增加的工作量。工科学院毕业生文字能力普遍偏弱,Word软件使用不熟悉,导致过程文件中字体不统一、文字大小各异等,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反复给学生讲解修改,很难集中时间和精力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内涵进行指导。“样表”对各个部分填写内容的字体要求、文字大小、行间距、参考文献格式等做了详细的标注,一目了然地展示给师生,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节约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实践证明,今年的毕业设计(论文)过程文件的规范性显著提高。

3.填写内容更加清晰明确,避免填写内容过于空洞。以往的工作表格对学生任务有规定,而对专业负责人、指导教师的填写意见往往没有要求,很多时候都是填“同意”或“审核通过”,甚至有的文不对题。“样表”对该部分内容的填写要求做了明确规定,引导教师从合理的方面去评价学生的工作。

4.学生成果要求更具体,成果质量有保障。以学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相关成果要求为基础,针对建筑工程学院5个专业的各自特点,“样表”又对各个专业作了更具体的规定,促使成果质量的提升。如建筑学专业成果要求:(1)设计图纸不少于15张,A3版面排版(不包括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报优的同学必须有4张A1展板。(2)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4000字,团队项目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8000字,要把相应的图纸成果穿插到说明书中去,要图文并茂,说明书中要有附图。(3)遵照学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相关要求进行撰写和排版。

二、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阶段做好师生动员等准备工作,召开三个会议

1.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启动会议。会议主要是对当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部署,同时检查准备工作情况、协调工作困难、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等。参会人员包括全体院领导、正高职称教师、实验中心主任、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和教务工作人员,体现出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重视度。

2.新进教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培训会会议主要针对学院新进教师和外聘教师,由教学院长对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进行讲解和明确要求,教学秘书对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操作进行讲解培训,让该部分教师尽快进入工作角色。

3.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动员会。会议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意义、目的、步骤、内容以及各阶段的任务和纪律,让学生足够重视毕业设计(论文)。会后指导教师和学生见面,指导工作正式开始。

三、全过程监控,各阶段措施得力保质量

1.重视选题工作。提倡教师将科研课题给学生真题真做和结合生产实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做到一人一题,团队项目选题要保证既有合作内容又有独立完成的任务。重视选题更新率,更新率不能只是个统计数字,落实更是关键。专业负责人要对教师申报题目的难易程度、广度、深度、工作量及合理性把好第一关。选题完成后,学院组织教学委员会、二级督导,对选题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及可行性进行审核,确保选题质量。

2.重视中期检查工作。各专业分别抽取10%的学生进行中期答辩,同时有报优意向的同学必须参加中期答辩方能取得评优资格。其他没有参加中期答辩的同学应在场旁听,并接受指导教师的中期检查,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上交中期成果。学院专门设计了中期检查答辩表,要求学生在答辩过程中陈述前期的工作进展,后续工作计划和预期达到的成果,有效保证了后续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3.重视答辩工作。要求各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原则上每个答辩小组不少于4位专业教师,其中至少有1名高级职称教师担任答辩组长,每位学生汇报10分钟,教师提问10分钟左右,学生答辩10分钟,答辩秘书要做好详细记录。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要求二次答辩,先进行小组答辩,再按评优比例确定部分学生参加大组答辩,评优答辩组全部由高级职称教师构成,最后成绩总评由答辩委员会确定,同时评选出学校及学院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四、细化规章制度,针对新问题及时出台补充规定

1.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做到权责分明,在学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的基础上又制订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明晰了毕业设计工作中,系、教研室、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如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包括:(1)对学生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面对面的答疑和指导工作,跟踪毕业设计(论文)进程与质量,做好指导记录工作,应避免记录过于简单,以备学院检查。(2)指导学生按照学校统一格式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或计算书,同时各阶段材料从系统导出并认真核对,格式按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样表填写。(3)如果学生有弄虚作假、抄袭别人成果或由其他人代替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情况,指导教师未发现且同意提交答辩,一经查出,学院将扣除该指导教师本环节一半工作量,等等。

2.针对新问题特别是毕业实习结束后,学生在各自实习单位继续实习或者准备研究生复试等方面原因而未能及时返校,为了保障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结合中后期工作的实际情况,学院又出台了《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补充规定》,有效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进行。补充规定如:各指导教师在中期检查后,要继续加强指导和监督工作,指导教师每周应对学生进行两次不同形式的指导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质量检查,其中至少进行一次现场指导,同时做好指导记录。为了保证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经学院研究决定,毕业班学生在答辩前两周全体返校继续深化毕业设计工作,各专业要做好返校统计工作,无故不返校者,取消答辩资格,等等。

通过探索构建出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管理体系,形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从规范性到内涵性逐层提高的管理方法,使得毕业设计能够使学生达到很好地总结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全面性地受到锻炼,与市场接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臻,邓敏,叶雁冰.提高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3):123-126.

第2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论文 质量 应用型 本科学生

[作者简介]周红星(1976- ),男,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土木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实践教学管理;李兵(1962-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赵瑞芬(1965- ),女,河北唐山人,唐山学院教务处副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与管理。(河北 唐山 06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6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应用性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06020350,主持人:李兵)和2010年度河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课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SZ2010328,主持人:赵瑞芬)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177-02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产物,是区别于精英教育的一种教育类型。我国在20世纪末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之后,一大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应用型院校作为自己的发展定位。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对这种类型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其实践教学的规律和体系进行研究。作为衡量教学水平重要内容的毕业论文质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毕业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它是衡量本科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高校教育质量的直接反映,如何更好地发挥这一环节的作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多年来一直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学生的毕业论文却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抄袭、剽窃现象严重。大量发生于学术界的抄袭、剽窃等欺骗行为使学风问题在全社会已成众矢之的,身处校园中的大学生也深受影响。一是东抄西拼完成毕业论文,下届抄袭上届、网上搜索资料后简单拼凑现象尤为突出,学校规定的时间为12~17周,而有的学生仅用几周甚至几天时间就拼凑完成;二是在网上“交费”买论文,少数不良网站推出的新型业务“出售论文”点击率很高,成交量可观,从侧面上助长了抄袭、剽窃的不良风气。

2.格式不规范。毕业论文管理文件是执行毕业论文的依据,但是有关部门没有严格执行论文格式要求,部分学生毕业论文的书写也没有遵循一定的规范,从而导致论文格式的不规范。某教育主管部门抽查2006届某6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50篇论文,参考文献引用不规范的15篇,文章缺结论的6篇,乱编序号的3篇,缺目录的2篇。

3.论文缺乏新意。某教育主管部门对10所高校345篇毕业论文检查发现,约有60%的学生缺乏创新意识,不能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局限于常规,不能进行逆向思维,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自写(原创)论文少之又少。少数学生在网上搜索题目相似、内容相近的论文后,将原文中大量观点和论述几乎原封不动地复制到自己的论文中 ,结果是对研究领域了解深度不够,论文缺乏分析和见解,导致在文章中盲目推理基本未形成自己的观点。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要想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的质量,就需要对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取得好的效果。文章从以下几方面总结了导致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

1.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首先,部分学生认为毕业论文与就业无关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由于对课题不感兴趣,或者选题不合理,导致对于毕业论文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努力去完成毕业论文任务。其次,目前的大学教育过程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大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能力较差,缺乏探究兴趣、不能主动地去探究新知。

2.教学管理不到位。部分高校没有对毕业论文工作的重要地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工作思路不明确。虽然有校级的毕业论文工作规范,但在毕业论文的管理上没有具体的操作规程与管理措施、缺乏有效的院、系两级管理制度,致使毕业论文的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管理工作形同虚设。缺乏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没有完善的教学检查制度,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评阅、答辩等环节过程管理不具体。

3.教学资源的不足。完成毕业论文所必需的教学资源,包括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以及必需的经费投入等。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学生在借鉴、吸收现有知识的基础之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方案。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有充足的图书资料,反映当代科技研究前沿的期刊,以及迅速快捷的科技信息网络和设施完备的实验条件。虽然有的高校设立了毕业论文专项经费,但占教学经费比例偏低,造成实验场地小、实验条件不完善;纸质论文资料少、电子期刊多等问题。受经费限制毕业实习规模小、次数少,直接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前期工作。

4.指导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与指导教师是密切相关的。在学生认真投入的前提下,学生成长得如何关键就在于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以及论文的指导对毕业论文质量有很大影响。指导教师的学术水平决定着毕业论文起点的高低,突出体现在毕业论文的选题方面。学术水平高的指导教师对于适合本科学生的题目有着深入的研究,并能在指导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而能力欠缺的指导教师一般只能发现一些琐碎的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招生规模越来越大,但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很多教师在一学期承担三到四门的教学任务的情况下还要指导十几名学生的毕业论文,必将造成论文质量的下降。此外,青年教师经验少、缺乏实践知识的积累,缺少系统的科研训练也会致使毕业论文质量下降。

5.其他原因。毕业论文教学中出现一些新内容,至今还没有明确答案。如艺术类毕业生设计如何进行,是强调作品还是强调理论。毕业生就业岗位与专业错位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存在明显影响,不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岗位与在校所学专业相差甚远,对本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缺乏研究动力,但为了获得毕业证和学位,不得不应付了事。

三、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措施

1.加强对应用型的理解,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突出的特点是实践能力强,而本科教学中毕业论文是培养方案中体现综合应用性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加深对应用型、应用性的理解,明晰各高校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怎样在毕业论文中提高实践能力”等问题,突出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才可能切实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2.提高对毕业论文的认识,建立合理有效、科学的管理体系。高校各级领导和职能部门应加强对毕业论文重要性的认识,应建立合理、有效、科学的毕业论文管理机制。毕业论文开始前应成立以主管教学领导亲自挂帅的校级毕业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各学院(系)也应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与学校建立协商与沟通机制,在两级管理体制中明确具体的责任,共同完成对学生的管理;同时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督导团配合职能部门搞好毕业论文的检查、监控等宏观管理工作。为全面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奠定基础。

3.激发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做好选题和指导工作。选题是确保毕业设论文质量的前提。首先指导教师要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实际拓宽毕业论文的选题范围,实行毕业论文选题的双向选择,鼓励教师将科研课题与毕业论文教学相互渗透,使选题贴近实际;学生则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兴趣以及即将从事的工作进行选题。其次要加强毕业设上选题工作的研究和管理,确保毕业论文选题的质量,同时,严格题目申报与选题的审核,积极推动产学研与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其次重视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在指导初期阶段学生有一个对课题逐渐理解的过程,指导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资料收集、文献综述、外文文献翻译工作的指导,认真做好开题报告。中期阶段学生对论文题目已经有了深入的理解,观点、方案基本形成,此时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工作情况进行细致检查,发现问题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后期阶段应指导学生统筹全文得出自己论文的结论,同时做好答辩准备工作。

4.完善监控措施,建立淘汰机制。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可以借鉴管理学中的“全面管理”经验,学校中教学部门、教学人员要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标准为基础,从质量评价入手,以规范管理为抓手,做好毕业论文的全面管理,建立完善的监控体制。学校首先应制定毕业论文质量标准,确定各个环节质量执行的依据,然后根据专业培养方案、毕业论文管理办法,制定毕业论文质量、管理、规范化等评价方案,在毕业论文管理过程中进行自查、互查,及时发现问题和疏漏。在毕业论文答辩前随机抽取部分毕业论文进行外审,既能激发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客观真实地了解毕业论文水平。同时应建立毕业论文淘汰机制。目前各学校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准入条件要求严格,但对过程和结果要求相对偏松。尽管各学校对毕业论文质量抓得比较严,学生对毕业论文比较重视,但由于很少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质量问题而不毕业,导致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又不要高分、及格就行了,教师最终总还是让通过的,因而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论文质量低下。要建立毕业论文淘汰机制,增加毕业论文淘汰率,如某高校借助“中国知网”大学生论文抄袭检测系统(PMLC)对全校毕业论文进行检测(如下表所示),文字重复率过高者不准毕业,这种措施对那些不重视论文质量的学生起到威慑作用,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陈厚丰.高等教育分类的方法论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华玉,李兵,赵国英.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概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刘正远,段玉玺.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3).

第3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毕业论文 质量管理

一、引言

独立学院是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课程,也是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水平以及办学特色的重要指标,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以下简称珠江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应用、彰显特色的办学理念,按照保证基础、强化实践、培养能力、提升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强化实践教学,把毕业论文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实践环节,努力保障毕业论文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本文基于广东17所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调查数据,以珠江学院为例,对独立学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与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研究。

二、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

1 指导教师因素。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导因素。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师资队伍数量不断上升,质量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了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但是,据调查,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状态,即主要由从公办高校退休的年龄偏大的教师和刚从大学毕业参加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组成,而中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少;教师职称结构总体呈现“高职称教师少、低职称教师多”的现状,教师的职称层次有待提高。独立学院是教学型学院,教师需承担大量教学工作,而承担的科研项目和教学研究项目却很少,使得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另外,由于诸多原因,致使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相对不稳定,教师流动性大,阻碍了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从总体上看,独立学院师资队伍基本能够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需要,但不少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不足,指导方法有待改进,指导质量有待提高,指导责任心也有待增强,这些问题成为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重要因素。

2 学生因素。学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主体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习方式的独立性和自由度,使得学生必须更加主动学习,切实强化主体意识,方可保证学习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学生除高考成绩与母体高校学生存在差距外,其能力、素质与母体高校学生相比却各有特点和优势,甚至有不少学生在个性和特长等方面还比母体高校学生表现突出,优于母体高校学生。独立学院的绝大多数本科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态度是端正的,认为这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学习环节,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毕业论文课程教学与学生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等在时间上存在冲突,也有极个别学生受急功近利、虚假浮躁风气影响,对毕业论文课程学习认识不足,疲于应付,甚至直接从网上抄袭或请“”代劳,违反学术道德,对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影响了毕业论文教学质量及育人效果。

3 教学条件因素。教学条件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基础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以配套的实践教学条件为基础。然而,大多数独立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尤其是实验室、实验仪器设备、实践教学基地、图书资料、网络文献信息资源等还不能完全满足毕业论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同时,许多独立学院对毕业论文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提高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前,许多独立学院正处于发展战略转型期,在不断增加教学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应更加注重改善实习、实验条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更加注重内涵发展,这必将推动独立学院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也为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保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教学管理因素。教学管理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毕业论文课程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只有强化其教学过程各环节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方可得到有效保障。从调查结果来看,独立学院充分发挥毕业论文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中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把规范毕业论文教学管理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作为打造办学特色和创建品牌的重要内容,同时制定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制度,促进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由于独立学院办学时间短,大多数独立学院没有形成规范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指导、评阅、成绩评定、答辩、质量监控、诚信质量管理、优秀毕业论文评选标准等教学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健全,加之毕业论文教学管理经验还不足。这些问题成为了制约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核心因素。

三、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管理模式

1 坚持分类管理。坚持分类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前提。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严格标准,统筹管理模式,以维护教学秩序和教学管理秩序,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管理应当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坚持分类管理,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珠江学院实行以分类管理为前提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分类管理模式。一是同绕系、专业、指导教师、教学条件等因素,在学院统筹管理模式下。规范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的职责,充分发挥各系、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实施专业差别化管理模式。珠江学院鼓励各系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和鼓励各专业师生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自行制定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标准,自行实施个性化的教学管理,自行规范质量评价的约束机制,以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保障毕业论文教学质量。三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各专业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兴趣以及就业方向开展毕业论文实践,以增强毕业论文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毕业论文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 加强规范管理。加强规范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抓手。珠江学院按照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逐步构建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章立制。制定了《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细则(试行)》《本科学生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评选与奖励工作细则》和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以及中期检查等教学管理制度,明确了各学科专业毕业论文格式规范和质量标准,为系、指导教师和学生开展毕业论文教学工作提供制度平台。二是将毕业论文写作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以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技能和水平。三是加强指导教师管理。珠江学院明确了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资格标准与工作职责,并坚持选拔有一定学术水平、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同时,建立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论文培训制度。在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开始之前,由各系分别对指导教师进行统一培训,以提高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质量。四是加强学生教育与管理。各系针对各年级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实际,围绕学风和安全等主题,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强化学生毕业论文教学期间的学生管理工作,确保毕业论文教学的正常秩序。

3 强化过程管理。强化过程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关键。珠江学院针对毕业论文教学时间长的特点,将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工作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围绕各个阶段的教学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措施,强化全过程管理。在前期阶段,主要是做好毕业论文教学工作计划、指导教师选拔与培训、选题与开题等工作。在中期阶段,主要是做好中期检查工作.重点检查指导教师指导情况、毕业论文教学进度完成情况、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的数量与质量情况以及毕业论文教学及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等。在后期阶段,主要是做好评阅、答辩、成绩评定、优秀论文评选、诚信评估、总结、归档等工作。珠江学院通过强化毕业论文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使毕业论文教学计划得到有效执行,教学各环节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论文教学工作,保证了毕业论文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

4 实施问责管理。实施问责管理,是毕业论文质量保障的手段。珠江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实施问责管理制度。第一,实行责任人制度。珠江学院毕业论文教学工作分别由主管教学院长、教务处处长、系主任负责其职责范围内的教学管理任务,指导教师负责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的直接责任。同时,认真落实责任人制度,强调责任人必须切实承担起落实毕业论文教学的责任,保证毕业论文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对不认真履行责任人责任,甚至违反职业道德和学术道德,对毕业论文教学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的,均按学院规定给予处理。第二,实行诚信承诺制度。指导教师和学生均应当签具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指导教师应当对学生毕业论文诚信质量负责。学生必须恪守学术道德,维护科学诚信。凡学生毕业论文被发现为抄袭或剽窃并经学院学术委员会确认属实的,均按照《学生考试作弊及违纪处分实施细则》给予学生适当处分。第三,实行督管制度。学院教学督导员按照“严督、善导”的工作方针,以问责的形式积极参与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并通过及时发现和参与解决毕业论文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对职能部门、系、指导教师以及学生起到引导和约束作用。

第4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 选题内容 工程管理 工作量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7-0032-03

毕业设计是学生继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之后的最后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抓好这个环节对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和技能,培养对劳动和劳动者的感情,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事业心,形成较强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毕业设计中的第一个环节就是选题。选题对毕业设计实施时所进行的调研、实验、设计(论文)撰写等后续工作具有引导作用。恰当的选题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前提,它对毕业设计质量有直接的影响。高质量的课题能有针对性地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专门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理论广度较大和知识体系面宽的专业特点为毕业设计选题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同时也使学生眼花缭乱,茫然不知所措,给定题带来较大难度。另外,学生存在既有认识深度、理论深度和毕业去向的差异,这对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个性化要求。[2]如何恰当、高质量的选题,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项考验。本文拟根据有关文件对毕业设计的原则要求,吸取教学同仁的经验,结合笔者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实践体会,从选题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这三个方面谈谈笔者的见解。

选题工作首先是一项给目标定位的工作。这里所说的目标定位是指对选题所涉及的内容、深度和工程量的目标定位,即选题所涉及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应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或标准。从选题到定题的过程,也就是确立选题内容、深度、工作量的目标的过程。明确的目标能为学生毕业设计后续工作的实施指明方向。

一、选题内容的定位

在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时,首先应考虑课题的理论研究方向、范围和背景材料,即需要对研究方向、范围和背景材料进行恰当定位。

在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定位上,宜按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模块进行选择。工程管理是交叉学科,所研究的理论领域和对应的知识体系内容非常广泛。在理论研究领域方面,现代工程管理理论可分为3个模块,即工程投资决策管理理论模块、工程交易管理理论模块和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模块。[3]在实际选题时,学生应根据自己对上述理论模块掌握的程度、毕业去向等因素选择其中的一个模块作为研究的大方向。有的学者提出了以本专业的四个平台知识体系作为毕业设计选题的方向。[4]事实上,这四个平台知识只是工具性知识,是为进行工程管理理论研究及应用提供管理工具与技术,不宜作为毕业设计的理论研究方向。

选题内容范围宜小不宜大,即选题时要尽量选择其内容范围较小的课题。由于教学计划中提供给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时间不长,故不可能完成较复杂的大课题。论文的价值不在于课题的大小,而在于是否有独到的见解。在校学生,其经验和学识都有限,很难驾驭较大的课题。因此,学士论文适宜于选择较小的课题,这样方能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论文的撰写。[5]在实际操作中,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宜立足于某一理论领域中专项理论的研究及相应的管理工具与技术的应用,以专项理论为研究的突破口,结合相应的管理工具与技术,集中精力解决工程中的某一专项管理问题 。对过去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检查显示,毕业设计选题为领域型课题研究的论文,如“**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等,其内容空洞、雷同,抄袭、数据造假的现象非常严重。而专注于专项理论研究的论文如“**工程质量管理计划”、“**工程成本管理计划”等,构架与层次都基本清晰,内容都比较完整,管理工具与技术的应用都比较得当,也鲜有雷同、抄袭和数据造假的情形,完成的质量明显优于领域性课题。

选题背景材料应立足真实工程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应与工程实际相结合,选题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均符合本科专业培养的要求”。这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委员会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评估文件》(2009版)中对毕业设计(论文)所提四条评估标准中的第一条,该标准首先强调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的结合。工程管理其实质是管理工程,毕业设计作为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其核心目标是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绝大部分情况下是模拟性的)实际工程的管理问题。要做到毕业设计与工程实际的结合,首先要做到毕业设计选题要有真实的工程背景资料。真实的工程背景资料可以是一份完整的施工图、一份商住用地拍卖文件、一份施工承包合同等。我们从2010年起,在设计任务书中就明确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以真实工程为背景资料,并且各不相同,背景资料还应成为毕业设计文件的一部分存档。单凭学生的能力,很多学生难于找到真实适用的工程资料,为解决这一难题,学院每年通过与市施工图审查中心、建筑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企业等单位联合,收集了大量的施工图、项目开发规划等原始工程文件或复印件,供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兴趣和未来的工作需要综合选定。实践表明,与以往的选题相比,从实际工程背景资料中选题,能加快学生定题的步伐,让选题更有方向性和针对性。另外,真实的背景资料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研究的动力,完成的毕业设计效果较好。

二、选题深度的定位

在[1]中,作者将毕业设计课题类型分为三种:基础理论研究与探索型课题、工程实践型课题和常规模拟题。事实上,这说的是一个选题深度的问题。这里说的深度,是指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选题的深度可概况为研究型题型、应用型题型。

工程管理本科毕业设计宜选用应用型题型。本科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是一个学习和训练的过程,是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创造环节,并不要求论文非要有创见性、有发明或发现不可,因此,毕业设计最重要的目的是解决理论的应用问题。对于工程管理理论的应用问题,现有的工程管理规范和很多专业书籍都提供了程序化的工程思路、管理工具与技术,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风险管理》、《PMBOK指南》等,如果学生毕业设计是参考上述资料,结合四年来所学的相关理论,再针对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必要的调研、计算、分析,较高质量地完成专项理论的研究及相应管理工具与技术的应用是不成问题的。

三、选题工作量的定位

很多大学或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对学生毕业设计的字数给出一个下限限制,其出发点是以一定的字数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笔者认为这是一个误区,也容易造成学生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字数越多,质量越高,盲目追求论文字数而忽略论文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肃性,导致设计论文冗长,篇幅过大,无效的内容和相关性不强的东西太多。

工作量与选题内容范围、选题深度关联密切,选题范围大,工作量必然大;选题深度深,工作量也会增加。因此,对毕业设计规定一个字数的限值是缺乏依据的。毕业设计的工作量应以设计论文的系统性、完整性为基准,而不是字数。

要控制学生设计论文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就必须要求学生做好设计论文内容的层次构架,内容层次构架至少要有二级及以上的分解目录。也就是在定题的基础上,学生下一步的任务是要形成比较完整的设计论述思路和工作思路。

以某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工程的进度管理计划”为例,该论文内容的一级分解可以是:进度计划的目标及依据、网络计划或横道图计划、进度控制等;其中“进度计划的目标及依据”的二级分解可以是:工程项目总进度目标、子项目进度目标、年度目标等;“网络计划或横道图计划”的二级分解可以是:工程工作分解、工作顺序排序、工作量估算、资源需求估算、工作时间估算、绘制网络计划图或横道图、编制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进度控制”的二级分解可以是:进度检查计划、偏差分析与纠偏措施、计划调整措施、进度报表等,如下图。

通过设计内容的层次构架,一方面能让学生通过层次构架理清研究的思路;其次,能为学生毕业设计的后续工作指明方向,有利于学生论文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另外,教师通过指导与审定学生的论文构架,以论文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为准则,学生论文的工作量也就基本定型了。

要做好设计内容的层次构架,必要的环节是做好开题报告。学生通过编写开题报告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进行系统地层次构架,通过这种层次构架形成设计论文写作的基本骨架。

四、结语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选题,其落脚点都是选题的内容、深度和工作量的定位问题。在内容的定位上,应遵循从管理领域至专项管理的思路进行,并立足于实际工程背景资料;在深度的定位上,应以实践应用型为主;在工作量的定位上,要抛开字数的限制,要以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肃性为准绳。编制开题报告也应是本科毕业设计选题的重要环节。对毕业设计内容、深度和工作量的定位工作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应有机统一于毕业选题工作中。要做到内容恰当、深度适中、工作量与内容深度相匹配,这是毕业设计选题工作的核心所在、目的所在。

[ 参 考 文 献 ]

[1] 朱珍,陈章,王军.工科毕业设计选题原则、类型及方法[J].高教论坛,2004(1).

第5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应用型本科;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创新意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8.136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8-0-02

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凸显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突出了“应用”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毕业设计是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实践性环节,其不仅可巩固学生所学专业课程的基本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但目前许多应用型高校存在毕业设计弱化、毕业设计与专业契合度低、毕业设计现状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不符的现象。本文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导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工作,进而探索提高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有效途径。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组织行为学的重要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中所提出。马斯洛认为,人类个体行为的内在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要所组成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而环境是诱发这种需要的催化剂。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他们迫切想要得到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社会也要求他们更加卓越优秀,而毕业设计则为满足这种需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 目前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题目确立环节缺乏合理的评定机制。一个好的毕业设计课题,应体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要符合学校定位和学生实际情况。但是,目前大部分2000年专科院校升本科院校的高校毕业设计多采用教师命题的方式,对题目设置仅凭指导教师个人判断,没有合理的评价机制。且多数以个体课题为主,没有考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所需要的工程训练,对学生团队意识、团队协同作战能力素质培养的基本要求。

(2)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基础相对较差,尤其是东北部地区经济基础较薄弱,学校仪器设备数量不足或相对落后,教师科研课题往往不多,使毕业设计想要取得好的效果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3)设计的题目无法反映专业和学科发展,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吻合度不高。选题时,部分教师不以学生兴趣、就业趋向性等因素为驱动,课题陈旧,无法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帮助。

(4)学生选题时掂轻畏难,尽量找容易交差的课题,避免需要大力钻研的“难题”;迟迟不开展工作,以各种理由回避教师的敦促和指导,直至毕业设计进程末期才挑灯夜战。

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毕业设计中的应用

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视角分析,人的行为是有创造性和目的性的,毕业设计动机是学生行为的驱动力,把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大学生毕业设计动机相结合,探索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大学生创业和创新意识。

3.1 对学生需求进行合理分析,个性化设计选题,因材施教

笔者通过对一些毕业生的访谈了解到他们有以下需求。首先,学生对设计内容和未来发展有要求,他们更喜欢进行实际工程的设计和能为自身工作提供前期储备的课题。因此,教师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根据学生兴趣、未来规划和能力,选题前可鼓励学生直接到签约单位或意向单位进行毕业设计,便于熟悉单位情况、工作内容,尽量减小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提高实效性;还可鼓励学生在生产实习阶段根据个人兴趣、未来规划,开展毕业设计资料整理与调研。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保质、保量的确定毕业设计的方向与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与创新精神。

3.2 从基本需要的就业动机出发,将企业培训实践与毕业设计相结合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进入社会的基本需求就是没有经济压力、生活稳定。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98.6%的学生符合这一动机;有70.8%的学生想要通过毕业设计锻炼自己,进而减轻就业负担,使个人和家庭生活获得保障。应用型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不仅是因为本科学校知名度低,更重要原因是学生实践能力不足以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毕业设计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有效手段之一。学校可要求专业相关负责人联系多家招收本专业毕业生较多的用人单位,由企业推荐兼职导师,把企业培训实践部分内容放到毕业设计中,将入职培训与毕业设计有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实际效果、提高毕业生市场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3.3 立足地方经济主力科技领域制定模块化选题原则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应凸显“应用”的地位。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因此,基于模块化管理的毕业设计在这方面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毕业设计选题应遵循:体现人才培养目标,遵循大纲要求,突显专业特色;根据学生未来规划和就业领域,一人一题;与生产和科研紧密结合,增强设计针对性与实效性。

3.4 改革毕业设计评价模式

改革毕业设计评价模式,完成从外部评价到内部评价的转变,即自我评价模式的转变。自我评价是个人对自己作出的且始终保持的一种自我估计;它表达了一种赞同或不赞同的态度,并表明了个人相信自身能力、自身重要性、自身成功和自身价值的程度。在自我评价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评定学业成绩,自我发现并解决学习问题,从而逐步培养起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

4 结 语

毕业设计是检验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思考与创造能力、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有效手段,对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人的行为都是由动机确定的,需求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活动,因为只要主体感觉任务有趣,就能在毕业设计中产生令人满意的或具有挑战性的创新活动,进而完成学生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应深入思考与探讨校企合作模式,研究模块化评价机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以实现毕业设计的预期目标。

主要⒖嘉南

[1]黄秋香.应用型高校毕业设计现状及改进措施[J].科教文汇,2016(4).

[2]刘.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高校实践教学上的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3(6).

[3]尹进田,刘丽.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的实施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6(66).

[4]耿爱农,李辛沫.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若干问题及对策探究――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新课程研究,2016(5).

[5]吴杰,陈美君.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设计的改进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究,2016(47).

[6]裘欣,丁汉林.应用型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问题与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探究,2016(33).

第6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毕业设计;创新能力;艺术;实践能力;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28-02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社会都在转型。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高校要想更好的发展也需要转型,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开始向应用型转变,这是一条特色化发展的道路。大学向应用型发展,既与地方对接又可以对接产业,而且还有助于大学生的就业。一直以来培养人才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和其发展的动力源泉,其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影视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培养实践动手能力更有其必要性。毕业设计是大学生对自己四年大学学习的总结验收,也是衡量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量化途径与指标,它具有本科教学中其他教学环节所不可替代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1],而以艺术为基础的影视高校尤其强调实践性、综合性及创新性,如果在毕业设计中能充分体现则必然可以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实践性的重要性

2015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本科教育培养目标中提到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高层次的教育,其基本要求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应用型本科,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因此实践教育就成为培养学生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以本学院为例,作为应用型艺术类院校要求在当前的高等教育形势下构建满足和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学科方向、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要求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

二、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毕业设计的完成质量是检验教育教学目标,衡量大学毕业生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创新成果的综合考评手段[2]。因此作为高校重要的教学环节的毕业设计应该以实践为基础,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但从近年来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却发现了众多问题,总结为三个方面。

(一)论文水平方面

以学院影视类专业毕业设计为例来说,论文作为毕业设计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阐述了毕业作品的准备、制作到完成的过程,其本质就是毕业作品阐述,以毕业实践作品为基础阐述。近年来发现部分提交的论文首先出现格式错误、错别字比比皆是的初级问题;其次论文的语言应讲求学术性、严密的逻辑性[3]。但是不少学生在毕业论文中使用较多的文学语言, 甚至还用了相当分量的时髦语言和网络语言;再次论文应该有理论依据,实践也是以理论为基础完成的,但是很多论文只有流水账式的单纯记录,内容方面没有理论阐述,没有参考文献,没有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另外还有学生因为没有真正完成实践作品,因此其论文可能就东抄西抄,出现毕业论文与实践作品脱节的情况。

(二)毕业作品方面

毕业作品类型单一、内容简单是毕业设计的主要问题,从近年的毕业作品来看类型主要是MV和短片,部分毕业作品从剧本到策划到拍摄都显得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特别是MV,简单拍摄一些镜头后期配一首歌曲,可能两三天就完成一部这样的作品了。但实际上如此的“实践作品”并不是真正的实践,对学生的能力提高没有任何帮助,也不符合毕业设计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部分学生应该是面临要么继续深造要么就业的选择,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升学复习考试和找工作各项准备中,因而毕业设计对他们来说就成了应付差事,只要能及格就好,因此不愿意投入过多的精力去完成。还有部分原因是有些学生当初成为艺术考生并不是兴趣所在,而是文化课成绩不理想,单靠文化课难以考上本科院校,因此在应试教育突击培训之后考上了艺术类院校,因此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没有好好学习各项专业技能,等到四年级时无法按要求完成毕业设计。

(三)教师指导方面

毕业设计中教师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学生通过实践完成毕业作品,整个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指导老师及时给予指正,学生才能学到东西,才能真正提高动手能力,才能增加综合能力,才能有能力去创新。但近年来由于学生数量增加,一个老师指导学生数量较多而且学生在天南海北的拍摄,老师会出现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每个问题,不能及时的给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指导老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较多时,也无法保证定期的检查学生的阶段性完成情况,或者无法严格的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这也是导致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一个原因。

三、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的措施

既然毕业设计质量与学生和老师都分不开,那么要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就需要从这些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

(一)毕业生指导分组

对于毕业生数量较多的专业,可以在大四两个学期交替实习,这样就可以避免都到大四下学期实习时一个老师指导太多学生的问题了。也可以实行每个组固定一个指导老师的情况下,两三个指导老师交叉指导两三个组的制度,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老师各自的专业特长给学生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也能保证学生及时地联系到指导老师。

(二)毕业作品选题

影视专业的毕业设计应该以“影片+论文”的形式提交。在大四实习期开始之前先让学生确定自己的影视作品的类型,然后根据类型提交选题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剧本大纲、组员分工、可行性分析等。选题报告经指导老师审核后给出指导意见,对于个别学生无法修改的选题,指导老师可以直接为学生指定选题让其完成。在选题期间,指导老师给出严格的格式要求,格式不正确或者错别字太多也无法通过,从开始就让学生养成重视论文格式的习惯。

(三)毕业作品的分阶段检查

选题报告通过后,学生提交日程表来说明拍摄进度,指导老师按照日程表对学生作品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实习期间按时且有质量的完成作品,同时拍摄期间遇到问题老师也可以及时的给出指导,帮学生解决问题。学生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即使在天南海北拍摄也可以及时与老师沟通。毕业生面临找工作和进一步深造的选择,如果没有阶段性的完成情况检查,可能会有部分学生最后的作品是突击完成,这样就无法保证毕业作品的质量,学生也没有得到真正的锻炼和实践学习。

(四)提交作品创作阐述

对于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完成作品之后要根据作品写出论文,对于我们学校影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论文以作品创作阐述的形式提交,这是从另一个方面的实践性的体现,围绕自己的作品进行阐述,可以防止学生为了完成论文从网上抄袭。但是在阐述中一定要有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必然运用到理论指导,列出参考文献。实践一定是有理论指导的,在实践之前一定是有理论支持的,大量的实例作品的分析研究,然后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作。而这样的作品阐述才有理论依据,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五)教学中的实践

事实上毕业设计与平时的教学是分不开的,专业课教师应该在大学期间对每个学生多加关注,即使当初是临时抱佛脚而考进来的学生,也说明其是有一点能力的,否则是无法拿到艺术类的合格证的,因此引导这些孩子在大一、大二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找到自信好好学习,自然就能够在毕业的时候交上满意的答卷了。

总之,对于应用型艺术类高校来说平时的教学就要注重实践,不能单单在毕业设计时才强调实践。同时老师要关注每个学生,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培养其综合性、创新性,这样在毕业设计加强管理、制定且严格执行好毕业设计指导流程,一定会提高影视艺术类高校毕业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施小平.试论高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全面质量管理[J].高教探索,2006(4):62-64.

第7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应用型新闻人才,主要是指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服务地方的新闻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较强的新闻实践技能和良好的新闻职业素养,并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在新闻工作中熟练运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是核心,新闻是专业指向,应用性是基本要求。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要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独立完成这项具有较大难度的课题。这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应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是优秀应用型新闻人才的试金石。

 

一、存在问题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毕业论文选题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二、对策思考

 

一是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三是加强论文指导过程的管理。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一,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三、改革设想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社会性源于自身的实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多层次、立体化局面,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强,其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实证研究行列,同时考虑以多种方式呈现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第一,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撰写深度报道或调研报告;第二,把论文写作与分层级、分模块、分方向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多个模块,如各类影视剧本写作、广告策划与文案、网页制作与维护等作品替代毕业论文写作。经过不断地探索,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将会妥善解决,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终会呈现新的局面。

第8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 工科 毕业论文 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检验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是应用型普通高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在培养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高校的扩招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毕业论文质量日益下滑。研究目前工科 专业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已成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应用型普通高校工科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各级部门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由于近年来高校扩招,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学校的经费筹措不足,造成学校毕业论文人均经费和仪器设备供给不足,而工科专业毕业论文实验材料相对比较昂贵,学校的经费杯水车薪,对于没有课题经费资助的教师而言,较难提供相应的实验条件,这造成部分论文实验工作量不足,甚至出现数据造假现象,严重影响了毕业论文质量。

另外,当前教育部将大学生就业率作为考核大学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再加上社会也以就业率作为主要标准来评判一个学校的优劣。在这种情况下,有些高校出现“重就业轻论文”的政策倾向。比如,对毕业生因找工作而耽误毕业论文的情况采取容忍态度,以及在执行管理制度上打折扣;有些学校甚至出台了签订就业协议,就可免毕业论文答辩的政策。

(2)指导教师的数量及水平有待提高

①高校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师资队伍建设速度相对滞后,造成某些专业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甚至出现一名教师指导十多名学生毕业论文的情况;②教师教学科研任务过重,挤占指导毕业论文时间。以嘉兴学院为例,年教学工作量为360学时,还有学术论文和科研经费的要求。造成一些教师忙于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课题申请、理论教学等,学生的毕业论文从选题到提交,只与学生交流两三次,指导毕业论文只能是走过场;③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由于学校“重科研轻教学”,“重就业轻论文”的政策导向,影响了部分指导教师的指导积极性,再加上整个毕业论文过程缺乏有效监督,也造成部分老师出现应付毕业论文工作的现象;④有些指导教师业务素养不高,学校缺乏对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特别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由于刚走出校门和社会接触较少,尚无相应的科研项目,再加上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致使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也影响了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3)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不足

由于当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除了要求大学生具有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之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上岗能力,这无形中增加了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和难度。因为目前大学生毕业论文一般是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开始, 直到六月份毕业前的毕业答辩,这个时间正好和找工作、考研及考公务员复试时间相冲突,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学生在毕业论文期间奔走于各大招聘会现场,很难静下心来进行学习。即便签订工作协议,也不能保证在校内正常学习,因为就业单位往往要求学生到单位实习,以考察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均无法保证做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进而影响毕业论文的总体质量。

(4)毕业论文选题不当

选题是毕业论文最关键同时也是最难控制和把握的环节,它最终影响了整个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开拓性、难度。另外,毕业论文工作量要适中,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经努力能够独立完成。

从近年来生物工程类毕业论文的选题的调查来看,有些题目过于简单,如:“市售头孢类药物的部分质量因素考察”,无法体现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研究方法陈旧,内容空洞,缺乏创新点。有些选题又太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如:“苯硫酚类化合物的水溶解度的测定及QSPR研究”、“取代苯硫酚对明亮发光杆菌T3的毒性及QSAR研究”,导致学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进展,最后编造数据,拼凑内容,形成文不对题、随意编造的局面,这既背离了本科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求实作风的培养。另外还存在少数指导教师学生的选题重复、内容类同,缺乏创新,如:“不同消毒方法和保鲜剂对常温下鸭蛋保鲜效果的影响”与“常温下鸭蛋消毒、保鲜技术的研究”题目、内容基本一致,没有做到“一人一题”。

二、提高应用型普通高校工科毕业论文质量的对策

(1)学校各级部门重视毕业论文工作

学校各级部门首先从政策上保证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经费支持、实验场地提供、仪器设备配套等方面。在整个毕业论文工作中,学校应加强领导和监督,保证论文的质量。校主管部门及院系领导应深入实际,认真听取指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见,不断完善各项管理规定和评价指标,充分调动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不断改进、充实和完善毕业论文管理、监控和评价体系。

(2)调整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组织形式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地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一方面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贯穿整个学习过程中;另一方面将有效地毕业论文时间提前到大三的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指导教师提前下达论文题目,让学生了解论文的相关情况,查阅资料,尽可能提前完成毕业论文,避开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从而在时间上保证毕业论文能够完成。

为了保证学生能得到真正的训练,避免有的学生投机取巧、抄袭作弊,要求严格执行“一人一题”,针对当前指导教师数量不足,一个指导教师要指导多名学生,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建议成立“课题组”,即同一指导教师所带的学生组成小课题组,他们在选题上具有相关性,并承担不同的研究内容。通过在课题组内开展各种科研活动,加强相互学习和交流,不仅缓解了指导教师数量及精力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3)重视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的主导作用

指导教师的态度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至关重要的因素。科学、客观的指导教师资格评价体系和切实有效的激励方案能最大程度上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建议由学校实践能力强、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评审组,对指导教师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考察;结合指导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毕业生在完成毕业论文后对其工作评价情况,综合考察指导教师资格。对其综合考察优秀的指导教师,提供一定的发展提高机会,如:参加学术会议,出国进修等。

另外新引进的青年教师作为学校发展的新生力量和学校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承担了部分毕业论文工作。由于他们平时接触社会和参加生产实践机会较少,生产实践经验缺乏,再加上繁重的教学科研压力,使得青年教师时间、精力和能力等方面均存在不足。建议为青年教师配备学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老教师作为其导师,共同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在实践中锻炼和提高青年教师的论文指导能力。

(4)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关联

教师的科研项目与毕业论文的选题相关联,即真题真做。作为工科专业教师研究项目多为来自生产实践的横向课题,真题真做使毕业论文工作和指导教师的科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能最大程度上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外科研经费也能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经费在毕业论文中投入的不足。学生在真题真做的过程中,参与了生产实践,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

三、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应用型普通高校工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对策,但毕业论文是一个系统工程,其质量的提高涉及到学校(学院)的政策导向、教学管理、教师职业道德、学术科研水平、学生学风等方面,需要学校各级管理部门、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提高。

*通讯作者:刘晓侠

基金项目: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杨泽林,耿光华.当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问题与有效提高的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40:184-185

[2]秦文珍,聂朝昭,常平安.地方高校生物技术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72-15074

[3]余伟.关于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2):66-67,78.

[4]周国海,杨美霞,于华忠.大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24(3):5-6.

[5]柯颖.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的对策思考[J].学术论坛,2008,10:203-205.

[6]王志俊.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与学生综合能力之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0,2:

101-102.

[7]段蕊.教师在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过程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09,s4:39.

[8]楼盛华.浙江省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抽评结果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2):122-124.

[9]欧春艳,李思东,杨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体系建设[J].高教论坛.2008,3:93-95.

[10]吴鸿娟.建立工科专业“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论文)模式[J].学术论坛.2008,28:230-231.

[11]李青.论大学生毕业环节与就业之间的矛盾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108-109

第9篇:理论型毕业论文范文

一般而言,新建本科的定位大多设计在“地方性”(区域性)、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我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在“四会”(会做人、会学习、会应用、会创新)、“三欢迎”(学生欢迎、家长欢迎、社会欢迎),顶层设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强校”,并通俗地将其理念概括为“做武夷文章 办绿色大学”。缘此,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的符合海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行业需求、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是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否实现成功转型的关键。对新建本科汉语言文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必须树立一种观念:我们的人才是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大多不从事理论、学术研究,而是直接进入市场经济主战场,散播在相关行业、产业的生产部门,为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直接服务。

一、毕业论文的“原创”困境与耕作盲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指出:“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同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也是衡量教学水平,学生毕业与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此外,教育部2012年的《本科教学水平合格评估标准》中,也进一步提出,文科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有50%左右的选题与实践性、应用性挂钩。这些要求的提出,既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论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也指出了此类学校文科毕业论文(设计)转型的根本出路和方向。

总体而言,我校历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改革的讨论多,实践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制度多,模式研究少;学术性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制度、质量监控制度出台多,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少。作为转型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存在种种弊端,该专业很明显地不适应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新建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瞄准在“应用型”,也就是说,像武夷学院这样升格不多久的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站位要实现“差异化”发展,既不能如211、985高校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最终多数通向“硕士生”、“博士生”,就业以科研院所、大中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高层主管为主导,也不是像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行业、产业一线人才的培养,就业直接面向工厂一线车间、流水线。这就决定了我们的人才培养,既要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我们人才培养的优势在于,既要适应相关行业的岗位素质要求,又要能迅速缩短“就业到岗”的时间,为用工单位节约员工培训资本,上岗即为熟练员工;办学方向能与今后的就业紧密结合,使得学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提升就业质量。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要以行业产业要求、就业要求、职业能力素质“倒逼”人才培养的规格、定位、课程体系、能力培养、教材建设、实践环节等等。

按此顶层设计、中观发展思路和微观个体培养三个层面的要求,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创新精神,能在中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能够从事秘书、记者、编辑等实际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针对以往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中“选题范围越来越窄、优秀论文越来越少、抄袭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我校应以“应用型”为突破口,避开自身的弱项和“盲点”:少一些玄奥、抽象的学术研究、理论研究,多一些地域研究、特色研究、应用研究、实证研究。特别是在毕业论文等实践环节,就要符合“应用型”、“适用型”、“技能型”的能力素质和就业类型的要求,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与老本科大学中文系看齐。要在搞好社会调研的前提下确定学生“论文选题”的方向。这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转变对该专业人才类型的认识,扩大调研视野。人们一般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应培养的人才类型不外乎文秘型、记者型、教师型、编辑出版型、组织宣传型、文学创作型等,事实上,除了这些类型之外,还有管理型、服务型、综合型、自主创业型等多种“业外类型”,这是由该专业的基础性学科特征决定的。因此,办学者的社会调研首先要正确认识“守业”与“业外拓展”的关系,将人才类型的弹性空间收入视野之内,弄清该专业的毕业生究竟能够干什么、都在干什么以及干得怎么样,从而为拓展毕业论文选题开辟空间,打破该专业人才培养路子越走越窄的尴尬局面奠定良好基础。二是要了解社会对各种类型人才的能力期待。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长期的封闭化、学究化的办学模式,使其人才能力培养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脱离社会现实境遇的一种自认自定的标准,办学者并不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期待,因而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补上这一课也成为其必需的选择。三是要把社会调研纳入人才能力培养的常规机制中,不仅要注重事前调研,还要注重事后调研与跟踪调研,尤其要重视周期性调研成果的总结,并根据调研所获信息及时调整培养目标。

笔者从教20年,一直在汉语言文学专业任教。就历年指导学生毕业论文来看,学生大多阅读量少,除了极少数备考研究生的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学术前沿知之甚少,许多同学不是选择一度“热门”的张爱玲、严歌苓、余华、虹影、莫言、卫慧等当代作家来说事,就是选择沈从文、鲁迅、老舍等几大家做文章,既无法推陈出新,偶有创见,也无法另辟蹊径,洞幽烛微,陷入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境地,或者干脆就是是剪刀加浆糊的干活。

从“顶层设计”层面而言,原有学生的论文选题基本脱离“应用型”的基本要求,出现“原创”的困境和创作的盲点。首先,就“原创”方面看,新建本科的培养目标、师资水平、课程设置存在较大“缺陷”。特别是从师资看,我校长期办的是师范专科,老师以教学为主,学生未来就业以当合格的中小学教师为导向,在学术研究上缺乏明确的要求和定位。而部分老师由于长期囿于课程教学,加之外出学术交流、培训提高的机会较少,学校又无这方面的激励机制,多年下来,其知识结构陈旧、学术功底薄弱,本身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作家作品、文学思潮、文学现象等不甚了了,当然不可能以己之昏昏,使他人之昭昭。

此外,要注意有意识地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选题,与人文社会科学周边的某些学科结合起来,进行交叉研究、综合研究,产生新的结合点。这既是与四年培养过程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尤其是与选修课程体系、应用实践课程体系(环节)的呼应,也是检验培养方向设置效果的显示器。比如,可将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选题与高级文秘、新闻、广播电视编导、文化创意产业的某些选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如“武夷文学中的文化创意原点和文化产业关联性研究”、“武夷文学与文化中的电视改编和绘本化”、“新闻报道中的文学化手法”、“新闻报道与‘非虚构写作’”,等等。事实证明,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原来培养的专科人才,有较多在南平市的新闻行业集聚和“扎堆”,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南平市广播电视台系统,有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校友近30人,他们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因为工作需要和市场召唤,逐渐向相邻专业或者学科靠近,并将二者结合得十分紧密。在研究方法上,既要让学生了解、掌握和运用一定的学术理论,更要学生学会“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为学作风。

二、毕业论文的“应用”要求与地方特色相结合

“大文学”与“大文化”、“区域性”乃至闽北“民俗学”、“地方志”等的结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一步。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调研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和培养,要在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学科(术)前沿的跟踪、田野调查、访谈采访、论文撰写等环节具体体现出来。

所谓的“区域性”,要求学生将论文选题切实与地方文史、武夷文化、朱子理学、茶文化、旅游文化、当代闽北作家作品、闽北神话传说及其传播、闽北历史人物研究、闽北书院文化、地方风物人情、黄峭文化、闽北地方戏曲、闽北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文学、大学生文学阅读与创作、农民工文学阅读、当代闽北民众的“文学生活”、网络文学与文化、手机短信文学、博客原创文学、武夷学院院系学生自办文学文化刊物研究、武夷学院文学社团的活动与创作、闽北现当代作家行至考据、武夷旅行文学等,具有“闽北地方”特点的选题紧密结合起来。比如,被誉为戏曲活化石的闽北政和四平戏、邵武、光泽一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闽北民众喜闻乐见的“三角戏”、“傩舞”、中原入闽且独树一帜,在东南亚各国颇具影响的黄峭文化、源远流长的武夷文学、张三丰的道教文化(文学)传播、朱子理学中的文学、武夷茶文学与文化、古诗词中的“武夷”形象研究、文学中的闽北神话传说人物研究、武夷山儒释道文学研究等等,都是不能视而不见的最最现实的问题和迫切需要切近的课题,是与武夷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最直接价值血缘的题目,也是慷慨的“大武夷”给我们最无私的馈赠,更是实现高校四大职能之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具体体现。此外,南平市为了积极对接福建省十二五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产业链“攀高 攀精”的思路,在南平各县市布点,实现产业承接和产业聚集、差异化发展。武夷学院在武夷山办学,理应首选为武夷山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南平市委、市政府提出,在武夷山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旅游养生、商业贸易、物流产业等,特别是“武夷新区”发展的一日千里,更给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该学科要注意在上述的各种产业链条中,发掘和寻找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和结合点。比如动漫产业链中的“文学故事”编辑、文化创意产业链条中的文案、乡土文学人物塑造、民间传说改编以及旅游休闲产业链条中的文化元素的融入、挖掘和升华。

此外,当前南平市中小学语文教学、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教研教改等,都是可供选择的良好毕业论文(设计)选题。

所谓的“应用”,要求学生在论文写作过程中,要摒弃剽窃、抄袭的恶习,杜绝“假大空”的论文选题,抛开正确的废话,告别陈陈相因的凌空虚蹈,树立正确的学术道德观,并在指导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会开展或者从事应用型科研,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导向,以解决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的难题为切入点,主动融入地方工作的大局,在文化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文化创意艺术、武夷文化与文学、地方文史发掘整理等畛域,这是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向“应用型”靠拢的第二步。毕业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选好题、选真题、选对题为标准,可以采取团队联合攻关的形式,研究系列题目,也可以单打独斗,集中攻破,努力在服务社会、贡献地方上有所作为、有所突破;学会逐步掌握开展论文写作的一系列方法:调查问卷的设计、采访访谈的课前准备、田野调查的进行、材料的收集、辨别和使用、文献的阅读甄别、综述报告的撰写、观点的提炼、开题报告的写作、论文的修改等等,通过较为严格的学术科研训练,达到既能部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做人(良好的学术道德风尚、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等)、学会学习(论文的全程如何展开与推进)、学会应用(学以致用,用四年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创新(在前人的应用型科研基础上再推进一步),为能在今后工作生活中有更大的“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通过采访访谈的全过程的学习运用,学会了在未来可能的新闻、文秘工作岗位上,较为熟练地迅速进入岗位角色,增强就业竞争力;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通过在大学四年开设选修课,较为系统地学习“期刊编辑学”、“办刊办报”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将应用性的就业所需能力或素质培养的端口前移。

最近,在业界颇具知名度的文学评论杂志《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刊发了山东大学文学院师生的一组7篇文学研究论文,着实令人耳目一新。北京大学中文系前主任,著名的文学教育家、文学史学家温儒敏以《“文学生活”:新的研究生长点》为题,作了开篇的导言,其他文学研究界知名学者黄万华、贺仲明等分别以学校教育背景下的大学生文学阅读状况调查、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接受与传播、金庸武侠小说读者群调查、当下文化语境中鲁迅作品的阅读与接受状况调查、网络文学生态调查、近年来长篇小说的生产与传播调查、农民工当代文学阅读状况调查为题,对“学院派”近年来少有接触的选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研究,而这些,都是极具挑战性和“应用性”的题目,是与地方、民众具有血肉亲缘的选题,与时下某些学者关在学院围墙内,津津乐道的“现代性”、“纯文学”、“德里达”完全不搭界,也从而开启了现今大学中文系文学研究的“新空间”和“新视界”——是具有革命性的、振聋发聩的召唤,来自生活和人民的感召。在学理和学术掘进的畛域,敞开了过去自命不凡的纯文学研究者所未曾识见的全新的“文学生活”。这既是新的时代命题,也是新的文学研究论题,它的开启,无疑给了我们这种“地方性”、“应用型”新建本科院校、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新的思路:贴近群众、贴近现实、贴近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寻求。

学者张未民指出:“现实文学生活中有大量的文学现象并没有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更不要说进入文学史了。网络文学、影视文学、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它们在文学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它们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可以说绝不在“精英”文学之下。《读者》发行有千万份,《故事会》发行有三百多万份。其实,这样的文学期刊还有,比如武汉的《今古传奇》,仅‘武侠版’每月销量就在40万份左右。我们凭什么把它们排斥在文学范围之外?有谁曾经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充分的研究和论证?另外还有大量的‘泛文学’,比如《家庭》、《知音》以及大量的‘晚报’、‘早报’,它们的虚构性远远超出一般人的想象,不论是在写作的层面,还是在阅读的层面上,它们都具有文学性,所以有人说当代最好的小说在《南方周末》,这虽然是在社会生活的深刻性与丰富性的意义上讲的,但《南方周末》上的很多故事都富于文学色彩,可以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这却是事实。因而,以‘新文学’为本位,用‘新文学’的标准来评价‘另类’文学,这是不公平的。”[1]

在这里,张未民实际上触及到了如何拓展文学研究领域的问题,这对我们开阔思维,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新的畛域和方法。

三、毕业论文的师生参与与全程指导

由于我院学生对应用型科研的“陌生”和对区域文学文化的生疏,在毕业论文指导过程中,师生的互动、借助外力的支持、外出考察以及实证性研究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种指导方式,较之“纯粹的文学研究”这种较为封闭的、自说自话的方法,具有较大的进步。

第一,以毕业论文(设计)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与实践教学密切结合,进一步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将学生试讲等实践活动、文艺创作与科研创新有效整合,全面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破解当前文化产业人才紧缺,及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等难题。

第二,以毕业论文(设计)全程化为契机,将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贯穿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改变以往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在毕业前完成的惯例,促进学生写作心态的转变,提升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改变过去简单的,毕业论文写作的“解决最后一公里”式的师生合作、校企、校地合作,实行“全方位、全过程、全天候高度融合”的新型多角度、多面向的合作。

第三,以提升大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实战性毕业论文(设计)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突破传统文科类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天经地义”,不仅考核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还要考核应用实践创新能力,创造应用类文科专业毕业设计的崭新形式,也能为其他应用类文科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提供思路。

某位学者的一句话,笔者是很赞同的:“大学的文学教育必须随之作出调整、深化,让文学在大学的“博雅教育或全人教育”中,在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中充分发挥它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2]

注释:

[1]张未民:《放宽评价尺度,扩大研究范围》,文艺争鸣,2008年,第1期,第1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