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成本会计核算精选(九篇)

成本会计核算

第1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1.1缺乏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1.1.1缺乏良好的会计环境。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保证,进而在会计工作的组织开展中,出现管理部门的职能交叉,造成了会计成本核算项目的混乱,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效率。

1.1.2没有形成完善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有些单位不设成本会计核算机构,甚至不设成本会计岗位,没有专人进行成本会计核算工作,只有财务会计兼管,造成成本会计核算不到位,会计信息不真实。

1.1.3企业各部门重视不够。成本会计核算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许多企业在内部分工、协调、合作上,都出现了较明显的问题,严重影响成本会计核算正常进行。

1.2缺乏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

1.2.1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企业在成本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控制工作,造成了实际的成本消耗与预算值存在较大的差距,这给企业的经营策略的制定、调整,带来巨大的困难。

1.2.2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滞后。很多企业在重视研发投入、重视技术进步的同时,往往忽视甚至牺牲会计成本核算工作的改进,使其跟不上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进而出现企业决策失误性问题。

1.3成本会计核算缺乏有效的监管

有些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由于缺乏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有效的内部监管,形成在成本会计核算中,出现诸多的不规范。甚至出现多部门在成本会计核算流程上不完善、不认真,发生一些人为的混乱和会计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等问题。

1.4成本会计核算的理念薄弱

在多变的市场经济之下,成本会计核算的理念也在发生着比较大的转变,许多成本会计仍沿袭传统的成本控制观念,现代成本会计核算理念薄弱,这就造成了当前成本会计核算效率不高、成本信息不正确的问题。

1.5缺乏专业素质良好的会计人才

许多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聘用不规范,员工大多缺乏创新精神,成本管理理念陈旧,导致成本会计核算滞后,产品成本不实,价格决策失误,影响产品竞争优势,失去市场占有率。

2如何提高成本会计核算水平,建立完善的核算体系

2.1更新管理理念,积极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

传统的成本会计核算体系和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现代企业管理需要,企业要想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就要积极引进和应用现代化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并不断吸取和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保证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先进性。

2.2创造良好的成本会计核算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2.2.1企业要营造一个适合于现代成本会计核算的工作氛围,加大核算体系建设,并制定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设立专业独立的部门开展核算工作,还要将各部门的职责加以明确,实行权责明晰的管理制度。

2.2.2对于会计成本核算人员的工作分工要明确,成本核算项目安排要科学系统,对具有重要意义的核算项目要进行优先处理,以最大程度保证会计成本核算的效能。

2.2.3企业管理者要从宏观管理角度出发,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制定适合的会计核算体系,并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对企业实施全方位的管理,以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2.3充分发挥企业领导的模范带头作用

2.3.1在建立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领导者的作用不可小觑。领导者要从根本上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态度,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然后再将新型的成本控制理念深入到下属员工和会计核算部门,并不遗余力的提供工作上的支持。

2.3.2企业要将成本控制与其他生产经营环节相结合,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量,不要让成本核算体系与其他环节相脱离,要保持各环节间的关联性,以确保更快更好的建立成本会计核算体系。

2.4完善企业人员培训机制,使成本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在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中,要在全员范围内宣传现代成本管理体系的优势,树立员工的现代化管理意识,加强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定期对会计员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并完善人员的管理机制,对于能够出色完成任务的员工要予以奖励,并完善员工晋升机制,从根本上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

2.5建立健全成倍会计核算监管体系

2.5.1首先要完善企业成本会计核算体系的外部监管环境,政府相关部门要定期开展对企业成本核算效果的检查和监督,社会大众也要发挥其监督的作用,对企业中出现的不合理的管理机制要指明,并为企业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2.5.2企业内部监督体系的建立是改进会计成本核算质量的根本,从管理者角度出发,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监管和掌控,对成本控制严格把关,企业员工也要树立成本管理意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企业内部要设立独立的监督部门,对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的监控。

3结束语

第2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一、医院全成本会计核算的产生原因和必要性

1、实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是适应社会对医院医疗成本核算的需要。

现行医疗服务价格定价多少是合理的,我们没有依据,同时非营利医疗机构在享受政府财政补助的同时,却步履艰难,这是因为医疗机构没有做成本核算,或是做了也是停留在内部核算职工奖金的水平上,无法解决医院对成本核算的现实需求与体制改革的需要。一个社会如果没有成本记录,不会有一个很完善的能够保证客观的定价系统,所有的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下都是脆弱的,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只有在全社会基础上取得平均成本后,在平均成本的基础上,才会有医院合理的成本价格。成本核算应是社会行为,不是医院单独的行为。

2、实行医院成本会计核算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

我国医院可分为非营利医院和营利医院,其中大部分为非营利医院。他们二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包括利润和社会效益。成本核算是一种代表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管理方法,对资源的利用、效益、成本指标进行综合合理评价。医院应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增收节支,用最低的成本提供最好的服务。

二、医院成本核算应并入会计核算体系

医院存在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各自独立和相互脱节的现状,但成本核算不应在会计核算体外运行,医院应改变这种状况,使以财务会计核算为核心的成本核算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会计法》规定医院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应当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因此成本核算的大部分数据应从会计资料中取得,以保证取得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减少数据传递及核算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成本会计核算可使医院的成本核算及考核工作,更加及时、准确、直观,为医院管理层和科室管理提供准确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成本会计核算增加了临床科室、行政后勤科室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透明度。

三、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

医院应根据自身管理需要,借鉴企业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制订行之有效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包括建立成本管理网络,规范核算单位的收入、费用项目和收支范围,健全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成本考核指标体系,开展成本效益的分析评价工作等。医院实行成本会计核算,包括医疗成本核算和药品成本核算。下面我们主要指医疗成本核算,医疗成本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即医院在开展业务活动中可以直接计入医疗支出的费用。包括医疗科室开支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药品费、业务费、修缮费、购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

辅助科室中能明确为医疗服务的科室或班组的费用支出,如一般医院的营养食堂、洗衣房等的支出,基本上是为医疗业务服务的,可直接计入医疗支出。

提取修购基金应按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分别计入医疗支出。

间接费用,即不能直接计入医疗支出或药品支出的管理费用。包括医院行政管理部门和后勤部门发生的各项支出,以及职工教育费、咨询诉讼费、坏账准备、科研费、报刊杂志费、租赁费、无形资产摊销、利息支出、银行手续费、汇兑损益等。

间接费用按医疗科室的人员比例进行分摊,并按支出明细项目逐项进行分配。为医院经营构建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优势,医院要在深化、细化科室成本核算的基础上,重点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四、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科目设置与成本归集

在医院医疗收入明细科目下设各临床、医技科室明细科目,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外,也应包括检验、放射、手术室、功能检查(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超声波……)、理疗、同位素、放疗,以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等各种直接为病人服务的诊断、治疗科室。门诊部挂号费也暂作直接临床处理。

从可操作的角度出发,保持与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口径一致,在现有的医院会计科目基础上可增设“直接临床成本”、“间接服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三个科目作为成本会计核算的账户。

“直接临床成本”账户用多栏式账页,按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设一级明细科目,医院各临床、医技科室人员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其他各项间接费用可根据发生的地点或部门经过一定的分摊程序转入该账户。“直接临床成本”账户除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科室外,也应包括检验、放射、手术室、功能检查(心电图、脑电图、内窥镜、超声波……)、理疗、同位素、放疗,以及注射室、换药室、急诊室等各种直接为病人服务的诊断、治疗科室。门诊部挂号费也暂作直接临床处理。该账户期末将各科室项目成本汇总后转入“医疗支出”科目和对应的明细科目,保证与现有的科目设置的衔接和项目成本的核算。

“间接服务费用”账户用多栏式账页,锅炉房、洗衣房、供应室、修理室、药剂科室等不直接为病人提供医疗、诊断服务,而是为临床医技各科提供必要的劳务供应的科室所发生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期末通过汇集后,按提供劳务的种类和情况,经过一定的分配方法,用费用分配表分配到各“直接临床成本”科室。

“管理费用”账户用多栏式账页,行政管理部门与后勤部门的所发生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公务费、卫生材料、其他材料、低值易耗品、业务费、购置费、修缮费、租赁费和其他费用等直接记入各该账户。期末经过一定的分配方法,用费用分配表分配到各“直接临床成本”科室与各“间接服务费用”科室。

医院本期发生的各项费用通过费用的分配,均已归集到“直接临床成本”科目,这样就可得出各科室的实际总成本,期末如能汇集该科室所完成的各种劳务量(医疗或诊断工作量)的合计数,即可算出其出单位成本。

五、医院成本会计核算的发展

第3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一、开发房屋的种类及其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房屋的开发,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开发企业开发的房屋,按其用途可分为如下几类;一是为销售而开发的商品房;二是为出租经营而开发的出租房;三是为安置被拆迁居民周转使用而开发的周转房。此外,有的开发企业还受其他单位的委托,代为开发如职工住宅等代建房。这些房屋,虽然用途不同,但其所发生的开发费用的性质和用途,都大体相同,在成本核算上也可采用相同的方法。为了既能总括反映房屋开发所发生的支出,又能分门别类地反映企业各类房屋的开发支出,并便于计算开发成本,在会计上除设置“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外,还应按开发房屋的性质和用途,分别设置商品房、出租房、周转房、代建房等三级账户,并按各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明细分类核算。企业在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应按房屋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项目进行归集。房屋的成本核算对象,应结合开发地点、用途、结构、装修、层高、施工队伍等因素加以确定:1.一般房屋开发项目,以每一独立编制设计概(预)算,或每一独立的施工团预算所列的单项开发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2.同一开发地点,结构类型相同的群体开发项目,开竣工时间相近,同一施工队伍施工的,可以合并为一个成本核算对象,于开发完成算得实际开发成本后,再按各个单项工程概预算数的比例,计算各幢房屋的开发成本。3.对于个别规模较大、工期较长的房屋开发项目,可以结合经济责任制的需要,按房屋开发项目的部位划分成本核算对象。开发企业对房屋开发成本的核算,应设置如下几个成本项目:(1)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2)前期工程费;(3)基础设施费;(4)建筑安装工程费;(5)配套设施费;(6)开发间接费。其中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是指房屋开发中征用土地所发生的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以及有关地上、地下物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前期工程费是指房屋开发前期发生的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水文地质勘察、测绘等支出。基础设施费是指房屋开发中各项基础设施发生的支出,包括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照明、绿化、环卫设施等支出。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列入房屋开发项目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预算内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设备费用)。配套设施费是指按规定应计入房屋开发成本不能有偿转让公共配套设施如锅炉房、水塔、居委会、派出所、幼托、消防、自行车棚、公厕等支出。开发管理费是指应由房屋开发成本负担的开发间接费用。二、房屋开发成本的核算(一)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或批租地价。能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应直接计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自用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如分不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应先将其支出先通过“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账户进行汇集,待土地开发完成投入使用时,再按一定标准将其分配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开发成本——自用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贷方。房屋开发占用的土地,如属企业综合开发的商品性土地的一部分,则应将其发生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先在“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账户进行汇集,待土地开发完成投入使用时,再按一定标准将其分配计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开发成本——商品性土地开发成本”账户的贷方。如开发完成商品性土地已经转入“开发产品”账户,则在用以建造房屋时,应将其应负担的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开发产品”账户的贷方。(二)前期工程费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以及水文地质勘察、测绘、场地平整等各项前期工程支出,能分清成本核算对象的,应直接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前期工程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前期工程费,应按一定标准将其分配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前期工程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三)基础设施费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绿化、环卫设施以及道路等基础设施支出,一般应直接或分配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基础设施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如开发完成商品性土地已转入“开发产品”账户,则在用以建造房屋时,应将其应负担的基础设施费(按归类集中结转的还应包括应负担的前期工程费和开发间接费)计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开发产品”账户的贷方。(四)建筑安装工程费房屋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支出,应根据工程的不同施工方式,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采用发包方式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房屋开发项目,其建筑安装工程支出,应根据企业承付的已完工程价款确定,直接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等账户的贷方。如果开发企业对建筑安装工程采用招标方式发包,并将几个工程一并招标发包,则在工程完工结算工程价款时,应按各项工程的预算造价的比例,计算它们的标价即实际建筑安装工程费。如某开发企业将两幢商品房建筑安装工程进行招标,标价为1080000元,这两幢商品房的预算造价为;101商品房630000元102商品房504000元合计1134000元则在工程完工结算工程价款时,应按如下方法计算各幢商品房的实际建筑安装工程费:某项工程实际建筑安装工程费=工程标价×该项工程预算造价÷各项工程预算造价合计设例中:101商品房1080000元×630000元÷1134000元=600000元102商品房1080000元×504000元÷1134000元=480000元采用自营方式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房屋开发项目,其发生的各项建筑安装工程支出,一般可直接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库存材料”、“应付工资”、“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贷方。如果开发企业自行施工大型建筑安装工程,可以按照本章第二节所述设置“工程施工”、“施工间接费用”等账户,用来核算和归集各项建筑安装工程支出,月末将其实际成本转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并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成本项目。企业用于房屋开发的各项设备,即附属于房屋工程主体的各项设备,应在出库交付安装时,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建筑安装工程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库存设备”账户的贷方。(五)配套设施费房屋开发成本应负担的配套设施费是指开发小区内不能有偿转让的公共配套设施支出。在具体核算时,应根据配套设施的建设情况,采用不同的费用归集和核算方法。1.配套设施与房屋同步开发,发生的公共配套设施支出,能够分清并可直接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的,直接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配套设施费”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应付账款——应付工程款”等账户的贷方。如果发生的配套设施支出,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应先在“开发成本——配套设施开发成本”账户先行汇集,待配套设施完工时,再按一定标准(如有关项目的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分配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配套设施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开发成本——配套设施开发成本”账户的贷方。2.配套设施与房屋非同步开发,即先开发房屋,后建配套设施。或房屋已开发等待出售或出租,而配套设施尚未全部完成,在结算完工房屋的开发成本时,对应负担的配套设施费,可采取预提的办法。即根据配套设施的预算成本(或计划成本)和采用的分配标准,计算完工房屋应负担的配套设施支出,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配套设施费”成本项目,并记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和”预提费用“账户的贷方。预提数与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在配套设施完工时调整有关房屋开发成本。(六)开发间接费企业内部独立核算单位为开发各种开发产品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先通过“开发间接费用”账户进行核算,每月终了,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各有关开发产品成本。应由房屋开发成本负担的开发间接费用,应自“开发间接费用”账户的贷方转入“开发成本——房屋开发成本”账户的借方,并记入有关房屋开发成本核算对象的“开发间接费”成本项目。三、房屋开发成本核算举例*

第4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全球化趋势也逐渐增强,使得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会计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以及经济效益,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企业会计成本核算。

一、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现状

1.没有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理念

当前企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生产产品的时间逐渐缩短,企业制造成本消耗也逐渐降低,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依旧使用传统的方式,工作的主要精力还集中在产品的生产制造上,企业的真实成本不能有效地反映。而且企业对企业内的无形资产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及时的调整和处理无形资产,也没有反映在账面上,使得这些无形资产的成本消耗在生产经营中被冲销[1],不利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成本核算。

2.成本核算的内容不全面

目前企业的资产管理计量不科学,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不能对土地、自然资产等进行科学准确的计量,资产负债中并没有这些记录。但是这些资产都是属于企业控制的,科学合理的管理能够使企业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不全面的成本核算使得企业的经济利益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同时当前科学技术、信息资源也是企业的重要资产,这些资产的消耗也应计入到企业的成本构成中,但实际上这些资产都被纳入到企业的管理费用中,不能适应成本核算的实际含义。

3.成本核算方法不科学

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企业管理人员依旧注重经济效益的实现,成本核算被忽视。传统的企业成本核算方式严重制约了企业成本核算工作的全面开展,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损失,不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目前企业使用的主要核算方法有分步法和品种法。成本核算中分批法的使用比较少,成本核算时的随意性比较强,成本核算人员对核算方法了解不够全面,不能明确生产经营中的复杂性,还有些成本核算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私自调整成本以谋取个人利益[2],使企业的会计成本信息不真实,不利于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

二、企业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1.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理念

企业管理中,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经济发展,强化自身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应树立正确的成本核算理念,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实现良好的成本核算,应将企业成本核算的理念落实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要求企业的会计以及管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成本核算中。做好成本核算的宣传工作,强化企业的纳税意识,能够根据相关的会计准则以及法律规范进行成本核算,明确成本核算对于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做好企业的管理工作,实现企业成本核算管理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科学全面的分析产品价值链[3],实现企业内部以及外部的全面成本控制,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实现全面的成本核算

在企业进行成本核算时,要保证成本核算的科学全面,将企业的无形资产归入到企业的成本核算中,保证企业成本核算的完整。做好企业无形资产的分类,不同的无形资产使用不同的入账方式,使企业产品成本中包含无形资产的价值,由于知识等无形资产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并且更新的速度比较快,因此可以进行弹性摊销,在对环境成本进行核算时,也需要将环境成本纳入到成本核算中,并添加绿色成本项目的部分,强化企业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实现良好、和谐的发展。成本核算时,需要明确资本化的环境成本支出,重点监督控制不会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环境罚款等。

3.采用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为了实现科学的成本核算,企业应采用合理的成本核算方法,促进会计成本核算水平和质量的提升。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有很多种,如分步法、品种法、分批法等,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还可以将多种成本核算方法进行重新组合,实现综合利用,促进会计成本核算效果和质量的提升。当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为了强化会计成本核算的效果,还应不断创新成本核算的方法,保证会计成本核算更加科学、规范。强化基础性的企业成本核算,保证企业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更加专业化。

4.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能力

在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中,会计核算人员是成本核算的主要人员,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为了实现科学全面的会计成本核算,就应努力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能力,建立高素质的会计核算队伍。企业在招聘会计核算人员时要更加规范,制定科学的人才招聘选拨制度以及考核机制,保证人才的高水平。并组织企业的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强化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提升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使会计核算人员具有一定的归属感。企业还应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提高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认真的进行会计成本核算,保证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5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将成本核算在城司会计核算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就要求成本核算与会计核算能实现理想的并轨模式,即在城司进行会计处理的前期阶段,就能将成本核算的各种信息并入到所有的核算科目中区,从而保障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客观性和准确性。根据相关的城司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城司的成本核算还与理想状态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问题有以下表现。(一)成本核算重视不够,出现核算不实或混合核算①一些城司不能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如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没有真正落实《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明确要求,没有合理设置会计账簿,只是简单通过“暂付款”和“拨入经费”科目来反映项目资金来源情况。②项目成本核算流于形式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城司的成本核算管理人员仅仅被动地依据图纸及现场指令,并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成本预测和分析,导致项目的成本核算流于形式。③缺乏权、责、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主要表现是项目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但却缺少对相关责任人的追究惩罚机制。这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司本身忽视了成本管理,另一方面是由于项目资金渠道引发的负面影响。通常来说,政府性的城市建设项目资金渠道结构复杂,既有国债资金、中央专项基金和财政拨款,又有公司自筹资金,往往出现因为缺少拨款手续导致公司无法进行账务处理的问题。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会计核算建设成本不完整,造成项目总投资的成本核算不清。(二)会计科目设置不科学,无法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会计科目核算内容有失规范,一部分城司往往在同一会计科目名称下出现核算内容不一的现象。比如,一些城司将基建款挂账和变相贷款等科目置于“其他应收款”一栏,这种任意扩展核算内容的做法将严重影响会计报表的真实性。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与城司的产生缘由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筹资障碍,比如地方政府预算不得列赤字,不得发债,在此背景下,城建公司应运而生,成为地方政府合法的人。这就要求地方政府把相关基础设施的收费权授予城司。(三)会计政策选择中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寻租动机从城司具体的会计政策选择中,不难发现其有特别强烈的会计政策寻租动机。虽然我国相关的税务征缴稽查部门,以及一些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比如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必要的审计和监管,但是都不能有效阻止公司寻租活动的泛滥。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城司的出资人制度不健全及主体缺位。多数城司是以国有独资公司的形式注册的,政府财政拨付是其资本的主要来源。因此城司实际上承担“出纳”角色,而非城市建设项目管理的“经营者”。这就很太容易出现产权不明晰,监管不得力,债权债务管理混乱的现象。

二、完善城司成本核算的建议

城司的项目成本核算,需要在严格遵守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其行业的特殊性,进行科学地会计成本核算,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一)重视成本核算,提升会计成本核算能力这是由成本核算管理重要性决定的,有以下具体要求。①要求城司从思想上重视成本核算的积极作用,严格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的要求,实现从公司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人员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参与者全体树立成本核算的理念,将其全面贯彻于公司的整体经营活动中。②建立成本核算制度,做到各个基建项目的单独核算。③要求根据项目成本的具体构成,以项目的责任中心为主体,辅之以预算管理、现代财务管理的科学管理知识和技能,实现城建项目全过程的成本费用控制管理。④不断加强对公司财务和核算人员的学习培训。鉴于成本核算工作的复杂性及专业性,建议城司加大投入,对财务人员进行重点有针对性的知识技能培训,从而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二)科学设置城司统一的会计科目基于城司项目建设的特点和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及公司自身的财务工作透明度,进行合理的会计科目设置,并保持相对时期的稳定性。①通过“在建工程”和“工程施工”两个科目分别对政府专项资金和自筹资金进行分别核算,具体可借鉴房地产类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将成本类中的“制造费用”科目改为“开发间接费用”科目。②需要增设资产、负债等共同类科目。这也是真实反映城司内部资金往来的客观需求,比如设置“内部往账”和“内部来账”等,实现加强对该业务的细化,保证及时清算公司往来资金,有效降低“巧”用会计科目进行违规经营的可能性。③尽可能减少“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的压力。④规范“工程施工”科目的设置。建议设置“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及“开发间接费”等成本项目,从而对各专项工程的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有效核算。(三)不断加强审计及社会监督的作用通过审计和社会监督的方式,提高城司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性。①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严于律己,严格做出对城司的审计报告,并规定注册会计师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终生;②为了加强对工程项目投入成本的审计,考核资金的使用效率,保证实现城建资金投入的效益最大化,要求我国审计部门和税务部门通过重点筛查的方式,推动城司规范成本核算工作,一方面帮助其设置成本核算账册工作的具体落实,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对其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

三、结语

第6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一)国企成本核算的具体内容

要想将成本核算纳入会计核算中,首先应该明确成本核算的具体项目和内容,然后才能针对各个项目进行科学的核算,实现各个成本项目的精细化管理,确保企业资金的充分利用,利用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高的经济效益,综合全面地分析国企成本核算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企业平时的办公支出。例如:办公费、网费、水电费、设备维护费、培训费、广告费、交通费等等。(2)用于人力资源酬劳的支出。例如:员工的薪资、各项福利待遇、奖励费用等等。(3)固定资产的采购与维修的支出。例如:固定办公装置的采购、维修、生产厂房的建设等等。(4)税务支出。企业经营需要缴纳的各种税款,例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等。(5)其他项目支出。

(二)开发区国有企业成本核算在会计核算中的应用分析

1、全成本核算法成本控制涉及到企业整体的利益,与全体员工密切相关,因此,在进行成本核算过程中需要调动企业全体员工的力量,使其积极参与成本控制工作,提倡日常节约,形成一股“提倡节约、杜绝浪费”的良好社会风气。将任何一项支出都纳入财务程序,形成制度化控制与管理。首先,成本的科学编制。成立独立的成本核算部门,进行专门的成本核算,核算部门要对各个部门的财务资料了如指掌,为进行准确的核算做好准备。(1)对企业各部门的各种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进行全方位、彻底的清查,并形成文件记录,从中分析出整个企业的资产数量以及各资产在各部门的分配状况,对于企业的资产状况做到心中有数。(2)调查企业各部门上年度的财务支出以及经营收入等状况,从中分析出各部门大概的支出费用需求数量以及对应的收入能力和水平,并对年度核算的收支升降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分析,为业务核算的编制做好准备。(3)开展综合、全面的财务分析。财务分析要尽可能地覆盖多个方面,例如:企业的资金来源、去向,上一年的核算状况,企业的收支水平、债务情况等等。其次,加强成本的控制。成本核算的目的就是要达到对成本的控制,只有做好成本控制,本着一定的核算指标来有计划、有规律地充分利用成本,才能实现成本核算的价值和意义。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方面做起:2、完善各部门的专业成本管理一般来说,成本费用波及到的领域有,生产方面、物资方面、技术、财务等方面,要对这些方面实行专业的核算管理,将成本的利用控制在科学、合理范围内。3、加强核算指标的贯彻落实建立健全责任制,形成从上到下、系统化、细致化的指标责任,也就是任何部门、领导以及员工都要对自己的核算指标负责,使全体人员承担成本控制的义务。例如:各部门基层员工需明确每周、每月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其中所需要的费用要由专门负责人进行控制、监管,由此来确保核算指标的严格落实。4、做好核算执行时的统计要将各部门在生产、经营、业务等方面的财务资料形成数据,做好多类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与总结工作,根据统计学原理将这些数据形成报表、台账等等,以便日后做科学的统计学分析。再次,完善成本调整。对于一些重大变故要进行集权调整,例如:当企业的整体目标、生产计划发生变动时,企业的最高核算部门通过履行正规程序来做出整体的核算调整,使其朝着利于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方向进行调整;对于一些普通的情况,则由相关部门本着对核算部门负责的原则,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但是要确保所做出的调整不偏离大体的核算标准,把握全局,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为根本宗旨。综上所述,成本核算是国有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通过控制经营成本,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确保资金的充分、合理使用,才能真正实现财务的科学化管理,才能确保利用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这样才能有效节省国家资源,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实现自身的长远、持续发展。

作者:张悦 单位:象山县财政局

第7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企业 成本核算 电算化

一、前言

会计电算化是指利用计算机落实有关会计核算工作的学科,是在有关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提高滑稽核算工作的质量,数据库的更高效利用将更有利于对企业成本的核算,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优化企业电算化核算方法,提高核算效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积极的影响。

二、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前提下,市场上企业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多,同时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逐年的增加。所以企业的向上发展对在市场中能够存活下来有着重要意义。企业核算作为企业运营的基础,电算化成本核算方式利用计算机的信息技术进行企业有关的成本核算工作,计算结果精确,同时还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有关的人力物力,更加有利于企业的财务管理。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能力,利用电算化的方式是正确的选择。会计电算化可以利用自身的技术对日常工作进行整理,分类,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电算化准确,高速的优点,将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推向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形势,为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企业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关的成本核算软件

在企业有关的成本核算过程中,缺乏有关的成本核算软件,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发展较为缓慢,经济实力也较弱,相关的软件开发能力较低,没有足够的资金使用在这类软件的研发工作中,从而阻碍了整个企业的发展。

(二)缺乏有关的专业人才

人才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专业人才的缺乏,是企业在这项工作中存在的一个漏洞,有关电算化的操作人员专业水平不高,那么在工作中就会更容易出现问题,很多企业在这项工作中聘请一些非专业的兼职人员完成,这将大大降低了工作的完成质量。在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由于个人因素引起的问题也在随之增加,因此,培养专业的人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算数据的连续性强

电算化的核算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充分的利用计算机对成本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这些数据在各个系统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连续性。由于计算机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存在的大整体,因此各个系统之间就有一定的连接,各个数据之间也就产生了某种关系。因此,在电算化的核算过程中,就会出现数据之间的连续性错误,这是现代化企业中电算化核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四、企业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方法的前景分析

(一)加强企业成本核算软件的开发

加强企业成本核算软件的开发,是为了填补在软件核算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为企业的成本核算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为影响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发出更加先进的电算化核算软件,为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在我国,中小型企业占有较大的比重,但这些企业在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制约因素,运用人工进行成本核算工作量又过大,要想提高成本核算的质量,电算化软件的研究也将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二)提高核算的严谨性

在使用会计电算化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计算机将有大量的信息输入,所以提高信息的严谨性,端正员工的工作B度,对数据有着敢赌的敏感性,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在进行报表绘制的过程中,应当提高自己的注意力,以防出现有串行或者串列的情况发生,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录入的数据出现错误,影响最终的结果。对于企业来说,数据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一旦有一个数据发生错误,那么就会导致整个结果出现错误,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增强成本科目设置的合理性

对于企业设定的有关核算的成本科目,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产品制订有关的成本科目,对各个产品设置有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科目。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水电费,维修费计入有关的二级明细账中,正确的计入相应的账户中,能够更加这个正确的进行核算。设置一个正确的科目划分,将有力与企业对各个分类进行一个准确的把握,对成本核算工作有重要的意义。

(四)提高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财务管理的准确运行时一项重要的工作,运用会计核算软件进行有关成本计算也将发展成为一个主流趋势。但是,在有关软件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乱码,数据残缺的现象。针对这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尽快的进行完善。虽然我国在信息技术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要不断的对这些漏洞进行恢复和完善。完善会计软件核算系统,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保证核算工作能够高效的完成。

五、结束语

企业的成本核算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使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有关的核算工作,这是发展大前提下的要求,但是,现在的会计电算化的应用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问题,将这些问题尽快的加以改善和完善,能够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同时也能够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振丽.会计电算化在中小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

[2]史良.浅析现代企业成本核算[J].现代商业,2012年18期

第8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一、当前成本预算工作中面对的不利现象

辨别一个单位绩效的关键措施就是单位的负责人进行的年度预算。目前在我们国家,很多单位的负责人不断的在减少预算的数额,此时就使得个体和单位的利益之间不相协调。同时负责人未认真的分析相关机构成本降低的原因,仅仅经由奖励等措施来减少费用,此举就会使得风险变多,导致压力增加,其对于单位的运作来讲是非常不利的。

二、企业会计预算管理对成本的现实意义和影响研究

精准成本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的,根据产品的成本、质量、生产效率、资金占用量、市场占有率、投资风险、人力资源商品的安全性以及地区环境这九个方面进行的分类,主要是针对这九项的核算预测性分析以及控制变量。一直以来企业只是将成本控制锁定在制造成本方面,忽略了商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和商品生产过剩导致使用仓库所消耗的资金,对客户服务的不足导致客户流失,账目不清容易造成资金准备不充足,增加决策者的决策风险,人才的流失会降低人力资源的成本,安全事故会增加消费者对企业的不信任,降低产品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环境污染会增加污染清理费用。从企业内部来看,如果忽视了九项成本的管理将直接增加企业管理不善的成本,从企业整体来看,企业内部的原因会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程度,降低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削弱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而会计预算能够准确的计算企业发展过程所需要的资金,对成本的预算以及支出方面都能提供有利的指导作用。

1以成本控制层次来分析

单位在开展该项控制活动的时候只是单纯的针对产品的生产费用,没有关注其生产时期的其他费用。像是因品质不良而要进行很多的维护活动,此时导致的一些维护资金。由于单位的管控不合理而导致的一些其他的事项,单位的资金被不合理的使用,资金链无法有效的运作,效率不高等等。必须设置综合化的预算管控体系才能够切实的降低单位的损失,确保高层的决定更为精准,进而增加单位的收入,提升利润,其对于单位的运作来讲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2从成本核算以及成本分析的角度来看

过去在制作企业的财务报表时通常只会采用传统的会计报表规定,并且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分析产品的制造成品,这样会忽视掉产品的生产效率、企业的品牌效益以及产品的质量。由于企业没有采用科学的方式来判断企业的信息,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企业各部门的生产效率,而且浪费了大量的原材料,这样会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预算控制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合理的会计预算可以更好的预防因为成本核算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风险,使企业经营更加完善。

3从预算管理的角度分析

过去的财务报表大多是进行选择性预算,往往会忽略了实际运作的效果,例如:全面采购成本、原料的质量成本、销售地区的成本等管理预算,经常会造成预算不到位与实际相脱节的问题,影响了预算的判断力和执行力。会计预算能够准确的预算出企业成本预算过程所有的资金需求,准确判断企业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第9篇:成本会计核算范文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人力资源; 成本

一、引言

会计界对人力资本成本构成分歧一直较大,对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人力资本成本核算构成人力资本深入研究的瓶颈。本文将就人力资本成本计量问题展开讨论,改进人力资本终身收入计量模型,初步构建人力资本成本会计核算体系框架。

二、人力资本成本分析

(一)人力资本成本核算对象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一个经济范畴。作为已经耗费的价值,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能力在逐步形成的投资过程(也包括人力的再生产过程)中所支出的成本,属于尚未补偿的投资成本(吴泷,2010)。与其它物质资本成本相类似,人力资本成本是指企业在筹集和使用人力资本过程中所支付的代价。筹集过程中的代价主要是人力资本招聘费用,如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考试与面试费用、培训费用等(向显湖、李永炎,2004)。使用人力资本的代价(不包括机会成本或隐性成本)是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中除用于补偿人力资产摊销以外的部分,即员工以人力资源为资本向企业投资取得收入中的收益部分,薪酬包括企业向员工支付的各种经济性薪酬①和非经济性薪酬②的价值总和。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从资本性质看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人力资本股本的返还,另一部分是人力资本出资人资本收益性质的股息、红利。www.133229.COM

人力资本成本中经济性薪酬易于统计,非经济性薪酬需要货币化,货币化的前提条件是能够商品化。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这个角度考虑,非经济性薪酬能够满足商品的条件为:首先,非经济性薪酬对员工具有使用价值;其次,其形成过程需要一定价值的成本,非经济性薪酬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复合体,具备货币化的先决条件。对非经济性薪酬计量须将企业总成本(按照现有的财务体系,将员工人力资本投资取得的收入视为企业成本,这里应将这部分剔除)支出中,属于员工非经济性薪酬部分进行归集。划分非经济性薪酬依据两个条件:一是以员工为支出对象;二是能够满足员工个体或集体的工作、生活需求。按照目前会计体系,非经济性薪酬主要由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中的部分账户核算,例如劳动保护、工作环境改善、定期培训、私人秘书等支出。需要指出的是私人秘书等以企业员工为服务对象的员工,需将其总收入扣除收益部分后计入被服务员工的非经济性薪酬。具体分配方法为:集体性非经济性薪酬常规部分经过归集,可以按照企业的薪酬体系,分配于各个工作岗位,某一员工在此岗位工作,视为享受相应数额的非经济性薪酬;偶然性的非经济性薪酬,需要按照收益对象分配给特定员工,在实务中可以按照会计年度对每个岗位重新调整其常规非经济性薪酬份额,在此基础上可以实现非经济性薪酬货币化。

(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平等地位

以企业为主体的人力资源成本是立足于货币资本强权理论的提法,认为是物质资本购买、开发人力资源,形成企业的人力资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平等的契约合作关系。人类社会从商品经济时代开始,历经工业经济时代,并向知识经济发展,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本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由商品经济时代的被支配地位到工业经济时代的从属地位,再到目前所处“后工业经济时代”与物质资本取得平等地位,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将以企业为平台形成平等合作的契约关系。这在客观上决定:第一,企业核算对象为人力资本成本而非人力资源成本,这种成本类似于目前的股权融资成本,而人力资源成本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耗费的价值,是人力资本成本的重要依据,但与企业人力资本核算无直接相关性;第二,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即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与物质资本收益率③相同,双方有平等权利从未来收益中获取自己的产权收益,片面强调任何一方产权收益都是不公平的。企业角度的人力资本使用成本即员工以人力资源入股企业作为企业人力资本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当期人力资本收入-当期人力资本收入/(1+当期人力资本收益率)。

三、基于消费投资属性核算人力资本成本

(一)关于消费投资属性

贝克尔提出:“通过增加人身上的资源来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心理收入的活动”,“好多称之为消费的东西,就是人力资本投资……这种消费投资能够提高人的知识技术,增加人的劳动生产能力”。人力资源载体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人力资源载体对自身人力资源投资的过程,是人力资源成本形成的途径。

由于人力资本天然依附于载体,企业对人力资本投资是通过人力资本载体以各种消费的形式完成的。其他主体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以人力资本载体为主体看是人力资本载体的收益,载体主观能动地消费得到的收益,形成对自身所拥有人力资本的投资。这种投资是否能带来人力资本的增量取决于载体是否将其主观能动地消费质量,并且最终由人力资本市场给出判断。

(二)人力资本成本核算

将人力资本引入会计体系需要对现有会计体系进行系统性重构,本文只对人力资本成本相关内容进行讨论。

1.人力资本筹集成本。设置“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账户,企业从外部取得人力资本过程中支出的价值,一部分由现有员工消费;另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现有员工消费的价值视为其薪酬的一部分;由被招聘人员消费的价值,若被招聘人员进入企业则构成人力资本成本,计入“人力资产”账户,若未能进入企业则计入“管理费用”。在重构的会计体系中“管理费用”账户,将不再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而是用于核算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人员薪酬和意外行政损失。管理费用原有内容可以分解后分别并入员工的薪酬;“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与之类似,归并原则是是否满足前文薪酬的条件。有争议的问题是员工为企业工作而消费的价值,这些价值的消费未必出自员工自愿,是否应计入员工薪酬?本文认为应计入当事员工薪酬:被消费的价值以当事员工为支出对象,并能够满足员工工作或生活需求,符合薪酬的内涵;至于员工是否自愿则属于消费效用问题,与消费性质无关,例如出差过程中在旅馆住宿可能员工并不情愿,而入住五星级酒店总统套房员工也许乐于接受,我们不能以前者的不情愿则计入企业成本,后者乐于接受则计入员工薪酬收入,二者的实质区别在于消费效用的不同。

2.人力资本使用成本。企业人力资本当期使用成本可以按照如下思路构建计量模型:当期企业人力资本使用成本等于企业向员工支付总薪酬中扣除当期企业总人力资本消耗(表现为企业资产中人力资产消耗,下同)。薪酬数据容易获得,至于当期人力资本消耗可以按照改进的人力资本终身收入模型得到估计值:

3.人力资本成本核算。设置“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企业向员工发放的薪酬,在期末汇总后,根据物质资本投资收益率(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具有相同的投资收益率),将薪酬总额分配至“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如果企业员工工资按照月份发放,在发放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视为员工预借性质,以“其他应收款”账户核算,期末与“人力资产摊销”和“应付人力资本股利”账户冲销。

具体核算:

(1)月末核算员工薪酬,薪酬按照预估分配于成本费用类账户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账户

借:管理费用/生产成本(预估)

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预估)

贷:应付职工薪酬

(2)发放薪酬

借:其他应收款

贷:银行存款

(3)期末,按照实际收益率调整各期预估偏差,并核销人力资本

借:管理费用(差额调整)

贷:利润分配——应付人力资本股利(差额调整)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人力资产摊销

应付股利——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借:人力资本

应付股利——应付人力资本股利

贷:其他应收款

【参考文献】

[1] 贝克尔.人力资本[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2] 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m].吴珠华,等,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89.

[3] 汪小曼,李武珍.现代人力资源成本核算与分析框架的构建[j].财会月刊(理论),2008(10):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