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成本管治范文

成本管治全文(5篇)

成本管治

第1篇:成本管治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现代企业经营需要不断提高经济效益,采用成本管理的方法,对企业进行成本控制是势在必行的。现在企业制度中,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过渡过来,对于成本管控加以强化。这是企业的管理观念的进化。由于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上较为淡薄,没有过多地考虑如何节约费用和节约消耗。因此,当市场经济发展到深入阶段的时候,企业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的环境都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环境下需要对传统的成本管理管控方法加以优化,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进行成本管理的优化,必须要更新成本管理的观念,同时也要对成本控制的方法加以改进。

一、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

(1)经济效益逼迫着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企业不断地对目标加以优化,从传统的单纯降低成本,到将成本与效益加以优化组合,这是需要企业管理者必须从根本上树立成本效益观念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管理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高功能全的产品,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来达到获得企业利润的目的。市场的管理,企业的管理都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企业的成本管理必须与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就要采取全新的成本效益观念来加以管控,这是成本控制领域里的首要问题。采用较少的投入获取更多的价值,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方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2)增加企业成本管理范围,建立系统的观念。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产品的技术库存销售,维修处置,生产成本都要进行严格的管控,将这些成本管理作为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全方位的研究成本管理的内容方法等等。产品在企业中的具有的能力,是有助于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本管理的内涵,由物质成本扩展到非物质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环境时间成本等等。(3)建立多成本动因观念,成本动因产生在1987年,关于产品成本的理论研究,是针对企业的成本动因进行成本控制管理的根本因素。在成本动因中,通过数量动因批次动因加工过程动因和产品动因等等,进行归类,分析出各种成本动因的基础,寻找成本控制的途径,以此达到更好的成本控制目标。(4)建立零缺陷的全面质量管理观念。质量管理的范围相对来说较为狭隘。在传统的质量管理观念中,对于生产产品的产质量加以重视,但是对于产后的销售服务质量容易进行忽略。质量管理观念是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遵循国际质量标准的要求,对于质量标准不断变化的特征加以重视,进行必要的定期的质量检验,通过检验能够保证质量,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质量检验工作,并且通过自检和互检的方式进行检验的工作,将产品的缺陷在设计阶段及早发现,从根本上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保证质量管理,达到零缺陷。这种观念是一种全新的质量管理观念。它采用全过程全员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从产品设计到研发,再到最终生产出来,产品的缺陷是被消灭在最初的萌芽阶段的,不必等到产品结束生产后,发现了问题,再重新返工了。

二、成本控制的改进方法

传统成本控制方法是以产品为中心,而采用现代化成本控制方法,要将成本管理作为关键,应用标准成本制度,在标准成本制度下,满足标准成本的衡量绩效的重要指标。管理人员要将实际绩效和标准绩效差异进行区分,得到的数据可以作为奖惩人员的重要依据。通过技术的更新,标准成本制度的控制功能还存在着。但是在此基础上,必须要从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符合社会需求多样化等角度,对生产方法加以改进,贯彻标准成本的重要条件,就是注重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批量化,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进行相应的改变后,要与现代成本管理相对应,现代化成本管理模式,方法包括:

(一)价值链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在1985年由波特教授提出,价值链指的是企业职能的系列功能,作用在产品和服务中,从研究开发到设计生产,再到营销分销顾客服务,一系列的企业价值链的基本价值活动,都体现出产品的价值来。企业的作业流程,必须以价值链为中心进行改造,强调企业的内外部顾客关系,协调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的关系,强化各种作业,各种生产销售环节,消除作业列中不能增加价值的作业,使企业处于持续改善状态。

(二)成本动因分析方法

对于成本动因进行分析,是传统的企业作业观念基础上进行的微观层次的执行性成本动因和整体成本定位的结构性成本动因的改进,包括每项生产经营活动中,作业动因和最终产出的动因,把资源成本分配到经营生产活动中,进行资源动因和作业的基本数据的分析,反应和改进作业效率,分析资源动因,进行结构性成本动因的分析,体现在具体的各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规模经济学习,生产能力利用联系整合自主政策制定等结构性成本动因,可以从深层次上,对企业的经济运行影响。

(三)产品生产周期成本法

这种方法使得整个产品从研究开发,一直到产品废弃,全链条的成本和生产周期成本的计算。产品生产者为了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必须要促进社会价值链的持续改进和优化。通过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强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社会进步。

三、结语

现代企业的生产者必须经过研究和开发,将各个阶段加以开拓和创新,最终得到的结果是生产者对于成本的控制增强了,产品的功能提高了,使用者的满意度也增强了。产品生产者得到了成倍的效益,全面提高经济优势,而且降低了产品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改善了生产过程中劳动条件,减少了环境污染,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生产者用较高的生产技术可以生产出更为先进的产品,而且最终提高了产品的社会效益,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许良书.探究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法[J].时代金融(中旬),2016(8).

[2]冯亚新.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刍议[J].时代金融(下旬),2016(2).

第2篇:成本管治范文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离不开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提升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水平,有利于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费用,实现精打细算;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少财务损失;有利于提高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效果。本文就企业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进行探讨。

一、建立起成本控制组织机构

必须要建立起成本控制组织机构,配备合适的人员,对相关岗位予以合理设置,成本控制组织机构成员应该包括各种层次的技术骨干,例如有丰富经验的现场操作人员(劳务作业层)、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者、采购员等(中层)、总工、经理(决策层)。此外,企业管理层还应该经常更新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理念。第一,企业管理层必须要站在战略高度来重视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问题,树立起牢固的战略成本管理意识,努力提高提升市场竞争力。第二,企业管理层必须要有效益驱动的成本观念,要将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相挂钩,成本控制力争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

二、积极推进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工作

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它们也是衡量一个企业财务约束机制、内部管理是否科学、规范的重要标尺。虽然各个企业都有自身不同的特点,但在定额管理和成本核算上是具有一致性的。费用定额是为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服务的,是建立经济责任目标和内部财务控制的依据;而成本核算是强化经济责任、堵塞漏洞、反对浪费的主要手段。例如:在考核企业下属基础单位的费用支出时,首先要对该单位某一时期的费用总额,基于有关定额计算来进行确定,将其作为重要的经济责任指标;然后,要按季度或者按月份来对各个费用项目进行核算,编制出详细的成本支出分析表,找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成本等指标增减的原因,重点分析量化指标(如边际利润、边际成本、盈亏平衡点等)的变动关系,提出相应的建议来实现这些阶段目标;同时,还要召开经济活动分析会议来制定措施,寻找差距,持续改进。

三、规范企业内部财务基础核算方法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离不开对核算方法进行规范。财务基础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但是企业务必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适用的财务基础核算方法。同时,由于企业的固定资产数量较多、金额较大,因此,务必还要将固定资产的核算工作做好,将国家颁布的财务法规与企业独特特点相结合。另外,企业基层单位往往承担着较重的生产任务,财务基础数据所涉及到的内容广、项目多、数据繁琐,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必须要对各类财务基础数据表格予以规范,做到一针见血、言简意赅,这样使得表格能够易于填写,具有可操作性。

四、选择合理、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

目前有着许多的成本控制方法,包括预算目标成本控制法、经验成本控制法、价值分析成本控制法、目标成本控制法等,各种方法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基于企业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科学的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方法。此外,要对所选择成本控制法的重点予以熟练掌握,例如,目标成本控制法中,首先要确立目标成本,然后分解目标成本,接着严格控制目标成本、及时进行成本核算,之后要准确进行成本分析,最后还要及时兑现成本考核。只有掌握了成本控制方法的关键,才能发挥成本控制的作用。

五、积极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的工作

财务和业务一体化是企业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最高层次,这也是目前企业内部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企业应该结合其实际情况,引入或者自行开发一套适宜的财务与业务一体化软件,逐步实现企业经营全过程中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的数据共享与集成统一,确保能够高效化、规范化管理企业财务资金。企业必须要以信息化作保障,以信息技术做支撑,在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中渗透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作为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六、结语

第3篇:成本管治范文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内部控制

成本管理是指企业对企业运行过程中的成本进行科学管理的一系列举措。成本管理的存在强迫企业为自身制定发展文案,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展开,为企业指明了准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具有可以集成产业经营信息的特点。当代成本管理主要进行成本驱动,明确实现价值定位和战略互动,形成密不可分的体系,让企业适应市场的变换。在成本管理方面,必须制订有效的管理计划,明确成本管理方法,了解影响成本管理的因素,促进企业发展。

一、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现存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费用分配标准

现今,我国大多数制造型企业都存在产品成本分摊差异的状况。这些企业的分摊流程不够精细,没有对人工制造经费仔细考虑,严重阻碍了成本分配的正常进行。同时还存在制造费用分摊方式不合理,无法准确、及时反映成本费用的情况。有些制造企业选择依据工时系数的方式分摊制造费用。财务部一般需要根据产品设计标准工时再结合实际产量计算出的实际工时,计算出实际与设计的工时差额,最后按照工时差额分摊制造费用。这种依靠人为经验的方式显然不能反映出真实的成本情况,也不能使成本费用得到合理分配。

(二)企业内部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不高

一方面是个人基础素质上的缺陷,主要是指品德水准和法治观念等的不健全。拥有一个好的个人品行不仅能使自身在职场如鱼得水,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工作保障。同时好的道德品行也是财务工作者有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热情高的前提。而法律法纪是成本核算工作展开的保障。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制造企业的部分高级财务人员的法治观念并没有达到业务水准。其次个人职业能力缺陷主要存在于管理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方面。成本核算人员不同于普通会计人员的一大特征是他们掌握的权力更大,这就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高等教育背景,英语流利,良好的沟通能力,娴熟的财务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熟练的电脑运用,良好的协调能力,熟悉西方会计,熟悉有关中国法律,才能完成其自身职能目标。职业能力的缺陷对高级财务人员的职业目标完成更具有破坏性。

(三)完工产品成本和期末在产品成本的划分不尽合理

完工产品成本是指:是指企业一个生产周期后生产的所有产品已全部完工,并且时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总额。在产品成本是指:在产品成本是指还没有完工的产品所应当负担的成本。期末在产品则是指一个生产周期中为完工的产品总量。期末在产品数量很少或期初期末在产品数量基本相等的,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当期发生的产品费用,全部作为产成品的成本。如果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比重较大,也可以只按原材料计算在产品的成本。在产品成本计算正确与否,对产成品成本的正确性影响很大。因此,制造业企业须严格分清在产品成本和完工产品成本之间的界限,不得任意提高或压低在产品成本,以免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二、实施ERP后的制造型企业成本核算的完善措施

(一)重视并强化成本核算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需要提高公司和软件制造商的联系频率,尽可能的提升ERP系统在公司制造的效益。在上限运行阶段的成本增加是无法避免的;其次,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完善成本管理版块。ERP系统操作复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会经常出问题,因此企业必须两相结合,实现对成本管理的流程管控。

(二)建立健全微观成本管理体系

首先要合理调整标准成本,缩小成本差异;其次要强化车间成本核算,提高成本信息质量;再次需要加强公司新产品的开发成本核算;然后根据公司实际运行状况调整ERP系统,使成本细化管理;还要规范操作ERP录入工作,加强培训,减少误差产生;最后调试并优化系统功能,提高系统和成本管理的结合水平。

(三)提高成本核算人员素质,杜绝弄虚作假现象

企业高层需要建立严厉的惩罚制度以此来震慑心存不良居心的财务工作者,二要优化举报奖赏机制鼓励大家对不良行为的检举,三要设立独立与一切部门外的监察部,由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负责对成本核算人员的时刻监察。

三、制造企业应用ERP前后的对比

作者根据三年时间的走访调查,对制造型企业实施ERP前后区别有了以下发现:大部分中国制造企业在应用ERP系统后,营业能力,收款资金和流动资金周转率还有员工的工作效率都有一定提高。但是在ERP前后,制造型企业的盈利没有明显提高。本次作者观察周期不长,ERP系统带给企业的利润提高也许需要一个较长周期。

四、ERP的实施在制造企业内部控制中所起到的作用

内部控制也是企业能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ERP系统对企业的内部管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购环节。采购业务作为企业进销存的进口管理,是所有资金流的起点。资金的流出能否带来相应效益,同时能降低采购成本,对企业来说,是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根源。因此,对其进行有效的管控。其重要性是显著的2、库存管理环节。库存管理,也是ERP系统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合理控制库存、准确确定安全存量和实时存量,是库存管理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仓库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牢的保证。3、生产管理环节。生产,企业是将材料和劳力转化成为产成品的过程,对生产过程中的管控,特别是产成品的材料管理,对于成本的控管和利润的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销售环节。销售业务,是进销存的出口管理,是企业资金流实现的最后环节。企业只有存在销售和回款,才是实现资金流的完整过程。

五、结语

本文中,我们从ERP视角下,另辟蹊径挖掘了传统制造企业成本管理面对的的新问题和对策。另外论述了基于ERP系统下制造企业的成本管理和传统成本管控不同之处。最后论述了ERP系统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优势所在,希望此文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喆.ERP环境下烟台FY机械集团标准成本管理的改进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5.

[2]谌馨.ERP系统下企业成本管理问题及改进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4.

第4篇:成本管治范文

一、煤炭企业成本构成和流程

制造费用和生产成本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本组成部分。煤炭企业的成本构成包括用于生产辅助的制造费用和直接生产成本。不可控成本和可控成本是成效消耗的两种具体分类。电费、工资、材料费用等井下各生产环节的费用为可控成本,在企业的所有成本中,电费、工资、材料费用等相关可控费用占据较大比例,应当对可控费用进行重点管理和控制。成本管理业务流程包括:第一,目标成本分解。矿财务科是分解成本目标的执行部门,从上级下发的产量指标和利润指标出发,计算吨煤成本和目标成本,并在综合分析历史成本构成的基础上,对吨煤成本进行分解,并建立工资成本指标等内容。第二,成本指标的分解。综合考量相关资料,进一步分解经目标成本分解后的成本指标,最终产生矿厂部成本指标和各个战线的成本指标。第三,审批和制定月成本计划。分析每月计划,然后对成本计划进行确定,企管科在综合考虑各战线计划产量和年度材料成本指标的条件下对各系统制定的用料需求计划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用料需求计划生效。第四,成本核算。以原煤为核心制造成本是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第五,成本分析和控制,综合考虑成本核算提供的相关资料和成本数据,分析比较上年同期成本、本期计划成本,定性、定量分析超、降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处理措施。目前煤炭企业通常在成本核算中采用以原煤为对象的“品种法”,它具有地点不详、用途不明、成本发生责任不清的缺点,目标成本责任制无法通过其提供的成本信息进行实施;另外,没有依据科学的标准进行成本分解,分解材料成本指标到每个战线时,没有采用和实际成本动因具有密切联系的标准;最后,成本管理控制深度不够。现阶段战线成本分析控制的基本单位,而各战线对其下属单位的责任规定和考核措施都存在较多问题。因此,煤炭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变革成本管理控制的方法和模式。

二、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成本管理和控制

现代成本管理的关键在于成本控制,因此应当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进行成本控制。现阶段,财务会计指标往往是成本控制的标准,被控制对象与成本联系不紧密,在这种条件下对成本差异进行的分析难以有效控制和管理生产经营过程。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成本控制的指标应采用作业成本指标,强化成本相关性,进而精确分析并有效管控煤炭企业成本消耗。

1.作业成本法

将产品作为成本分配对象、把单位产品消耗某种资源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是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存在的重要问题。作业应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并且需独立计算每种作业的分配率,依据每种作业的分配率作为分配每种作业成本到各种产品。资源消耗成本、作业消耗成本、产品消耗成本是其基本思想。

2.煤炭企业作业成本核算业务处理过程

进行煤炭企业成本计算时,从作业成本核算原理出发,对生产组织环节和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对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进行核算,最终计算原煤产品成本。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从作业消耗资源原理、产品消耗作业原理从发,对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产生的所有资源耗用进行归集。将这些资源消耗分为不可控成本和可控成本两个部分。第二,针对可控成本的消耗,依据资源的性质进行资源耗用的动因进行选择,并对资源动因量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构分配资源耗费到相应作业中。在相关费用可以明确计量、并归属到相应作业中时,在相应作业中进行记录。如果由几个作业共同发展资源消耗或者无法准确计量资源,则应当从资源动因出发,分配资源到各个作业中,使各个作业的可控作业成本得以确定。第三,因产品单一,作业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不需要按照作业动因进行分配时,只需汇总第二部计算的相关作业的不可控成本和可控成本,结果就是原煤产品成本。

3.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煤炭企业成本分析控制

管理控制各作业的租赁费用、修理费用、电费、工资费用、材料费用等可控成本是作业成本控制的基本目的。煤炭企业在成本核算中采用作业成本法后,就可以对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的差异、煤炭成本的构成进行分析,内部管理的开展和成本控制就以其结果为依据。具体包括:产品成本和作业成本中各成本项目及成本项目明细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分析;产品数量差异、产品总成本差异、价格差异分析;作业成本总差异、数量差异、价格差异分析。

三、结语

第5篇:成本管治范文

[关键词]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方法

1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概述

成本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与重要方式,其主要内容包含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与成本控制。成本管理的主要方式有成本规划、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业绩评价等。成本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企业为了有效规避偏差、提升资源利用率、确保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的一种有效的管理行为[1]。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现代企业必须加强各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控制,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促使企业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2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与方式,而成本管理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企业的全体工作人员必须加强对成本管理的重视,增强成本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成本管理水平。但是当前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成本管理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性,成本管理意识淡薄,导致具体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控制不到位。

2.2成本核算程序不规范

作为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重要环节的成本核算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很多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缺乏对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具体的生产经营环节的了解,导致企业制定的成本核算流程与实际情况不符,成本核算程序不规范,影响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装备制造企业对生产环节的物料需求了解不清,没有制定规范的物料采购、领取、使用制度与规范,导致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核算准确性不足,无法为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提供支持。

2.3成本控制方法落后

很多企业虽然对成本管理工作比较重视,却没有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实际情况,没有选择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成本控制方法,导致企业无法达到预期的成本管理效果。同时,部分企业的工作人员创新意识不足,无法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需求创新成本控制方法,无法适应当前的成本管理需求。有些企业的工作人员不能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成本管理模式,导致成本管理的效率与质量无法提升[2]。比如,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目标成本法在成本控制中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将作业成本法与信息技术、信息管理系统结合起来,可以促使企业成本控制水平提升,但是由于企业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不足,导致成本控制方法无法得到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也会受到不利影响。

3现代企业加强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

3.1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成本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企业在制定生产经营的阶段性目标后需要通过成本控制对经济活动的耗费进行调节,促使企业达到成本管理目标。现代企业为了提高生产经营效率与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必须积极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促使全体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加强成本控制与管理。只有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不断增强,才能将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策略落实到具体生产经营管理环节,使成本管理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落实。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掌握先进的成本管理知识与方式方法,需要企业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开展专业的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成本管理水平。

3.2优化成本核算程序

成本核算是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全面了解企业成本结构以及具体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状况,为企业制定成本管理方案,为具体环节的成本控制提供支持。因此,企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成本核算程序,确保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其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生产经营环节,因此,企业应将优化成本核算程序的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环节[3]。首先,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评审制度,对产品的BOM进行严格评审,严禁未经批准的BOM进入申购和生产环节,使产品成本从源头上得到控制。企业还应从材料端入手,根据产品需求对BOM与库存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实际的材料需求情况,并对材料申购进行严格管控,避免发生舞弊行为,出现存货呆滞、浪费等现象。其次,生产部门需要严格按照产品需求下达生产任务,领取物料时也应严格遵循产品的BOM清单,如果出现超出投产与领料需求需要严格进行评估与审批,确保其是合理与必要的需求。再次,各生产部门应严格按照产能配置生产设备、场地、派遣工,以此合理控制生产人工与制造费用的投入。最后,在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详细记录产品类别及客户订单信息,确保成本核算准确。同时,工作人员还应加大产品要素分析以及投入产出分析,为产品的定位及销售提供合适的财务信息。

3.3创新成本控制方法

在成本管理中企业必须选择与其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成本控制方法才能提升成本管理质量与经济效益。同时,随着企业经营管理实际情况的发展变化,企业所适用的成本控制方法也会发生变化,需要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创新成本管理方法,促使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对装备制造企业来说,作业成本管理法、目标成本管理法等都可以在成本管理与成本控制方法上发挥积极作用。以目标成本管理法为例,企业可以根据历史数据与未来预期确定生产经营目标,制定预算管理方案,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根据成本管理目标对各环节的具体成本管理目标进行分解,以此开展对生产经营环节的成本分析、考核、评价等工作,确保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此过程中,企业可以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生产经营环节的具体信息进行记录、分类、管理,并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成本分析,以此优化成本控制方法,提升成本管理效率与质量。另外,企业应在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中建立权责制度,将参与成本管理的工作人员与各部门的权利与责任落实到位,使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明确成本控制与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与职责,并运用激励约束机制不断提升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使成本管理方案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4结论

现代企业不断丰富成本控制方法,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提升成本管理水平,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内外部发展状况以及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目标,制定完善的成本管理方案,不断优化成本核算流程,提升全体工作人员的成本控制能力,促使全体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落实成本管理目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坤.加强设备制造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思考[J].财会学习,2019(17).

[2]唐元贵.制造企业成本管理的财务研究[J].财会学习,2019(26):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