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精选(九篇)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第1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一、打好“说”基础

多读好书。阅读是说的前提和基础,要指导学生“说”,首先应教会其如何读书。只有丰富的“吸收”,学生才会尽情的“倾吐”。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说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指导学生“多读、乐读”,是关键所在。读书,读好书,多读好书,这是“读”的取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把名言警句、哲理语句、精彩片断多朗读并且背诵,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增强语感,而且也能锻炼学生记忆力,增强其词汇量。教师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部分中外名著、诗歌、散文、杂文等。

摘抄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准备一些读书卡片,按人物、地理、景物、警句、俗语、格言等分类摘抄,并可根据个人的不同喜好和习惯继续分小类,例如人物这一栏,又可分帝王、丞相、天文家、诗从、企业家、作家等等,最后装订,使学生拥有一部上通天文,下通地理的自编词典。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无形之中巩固了学生的记忆,为“说”提供了必要的储备库。

叙写感受。学生每读完一本好书,就要前前后后仔细思考,写点自己内心的感受,不要求篇幅的长短,但要叙述的真实,如能和我们的生活有密切联系则更好。重点写出自己对这些文章的看法,日积月累,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而且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为日后的“辩论”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培养“说”的能力

首先要培养 “说”的胆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许多同学在课间或是闲暇时,总是侃侃而谈,但一到了正式场合或课上,就支支吾吾、词不达意。要改变这一现状,就从两个方面努力:

(1)教师应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谈心,拉近师生距离,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有能力把话说好;

(2)利用课间十分钟,在同学之间展开休闲讨论,反复练习,以便在课堂上克服恐惧、羞怯的心理,能够把话说好。

三、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习惯,促使他们的思维、观察、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全面发展

要多进行“说”的训练。说的训练方法有很多:可一个人在空旷处有感情地大声朗读课文、诗歌、散文等;可几个人找个宽敞的地方,扮演文中不同的角色表演朗读;还可针对社会中的热点举行辨论会;可在课前三分钟内讲个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或背一句名言,并说说自己对这句名言的认识;也可说说初读课文的感受,或与同学训练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要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本人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训练:

1、利用教材,进行语言表达训练。叶圣陶先生说过:画面不但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想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内容,给学生出示形象生动的插图,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在教学课文前,先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插图内容,然后再朗读原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叙述的,最后比较自己表述的和课文写的有什么不同,最终讨论哪种描述更好。

2、创设情境,加强语言表达训练。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口语训练提出这样的要求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语言表达。创设情境,让学生开口说话,这是语言表达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

3、组织活动,强化语言表达训练。 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一些语言比赛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四、要指导学生“说”的技巧

1、“说”要动情。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训练方法就是以学过的重点课文为本,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课文中的某个人物,从而进入角色,充满感情地有节奏地朗读课文。或沉着有力,或洪亮激昂,或委婉凄恻……这样长久的锻炼,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音色美感,而且理清了作者的思路,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内涵。

第2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关键词】语言表达 自觉意识 平时练习 背诵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强调了“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等内容,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良好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纵观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尤其是近两年的高考试题),不难看出,高考语文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能力的考查,尤其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这正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首先是语言教学,必须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我们必须在夯实学生字音、字形、字义、词语运用、病句等方面知识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当然,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就要提高我们语文教师自己的课堂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文教师,上课时的语言必准确明白,符合语法习惯,逻辑性强,以保持汉语的规范化――这样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汉语的典范。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应以其鲜明、和谐的语言节奏,准确丰美的文采去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汉民族语言的艺术魅力。

在此基础上,语文教师更要注意在课上课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阅读、积累生活、积累资料、积累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言表达练习时思如泉涌、妙笔生花。

这又是一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问题。首要的前提是我们应努力加强对学生意识方面的教育,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在应试中、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他们才会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自觉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自觉性,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只有在平时多实践、多学习、多读多说,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关中方言同普通话存在一些差异。很多学生就“是”与“寺”不分、“竹”与“走”不分。在白水县内,不同乡镇的方言也存在着很多差别。每次上语文课,普通话说得不好的学生被我叫起来读课文时,总是有些不好意思,生怕个别字音读不准确――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其实是越来越好了。我也了解到,在课间时,一些方言比较重的同学会主动找一些普通话比较好的同学“聊天”,而那些同学也会在聊的过程中,认真地帮他们纠正发音。知道这些后,我很开心,相信他们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都会收获很多。

在平时的课堂上,我们也应加强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比如对课文中某段话的概括,对一些精彩句子、语段的仿写、改写、续写等。专项的语言表达题的训练更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不定时地穿插着练习。对于学生们写出得很精彩的句子,我们应大力表扬,最好在全班诵读,以激励其他学生写出更好的句子。我记得,在一次自习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句感恩的句子。有位平时学习并不太用功的学生写道:“你是我迷茫时的一盏灯,当我徘徊歧路时,璀璨的光芒让我豁然开朗。”结果,他得到了全班同学的肯定和赞扬。在之后的课堂中,他活跃了许多,经常会想到一些很有创意的东西,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我们应该将语言表达题的解题规律与方法科学地教给学生,并让他们完全掌握。这样天长日久,学生们这方面的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另外,我还想说说背诵的重要性。

高中教育从根本上说还是基础教育,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仍然是高中教育的一个重中之重。从这个角度上讲,在高中阶段让学生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和文学作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背诵对于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

目前,学生们写议论文时,普遍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材料。但我们如果把近几年来高考的满分作文拿出来分析,就会发现不少满分作文中的材料来自于我们的语文课本,甚至就来自于我们要求背诵的名作名篇。

记得有一次,我们以“个性与价值”为话题,让学生们作文。有一个学生就很好地引用了我们学过的《病梅馆记》里的句子,阐明了自己的观点。当我向全班同学读这篇作文时,很多同学都很遗憾地说,自己也想过,但就是一些句子想不起来,便放弃了。由此可见,背诵是非常重要的。

背得多了,一些素材和妙语都烂熟于心了,写起来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这样,在高考时,材料信手拈来,作文取得高分甚至满分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高中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有40多篇,古今中外,风格各异。如:《游褒禅山记》中“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等句,信手拈来,均可成文。

有时候,苦思冥想、东翻西阅,倒不如就地取材,从课本所学撷取佳句,稍做改动,写出新意。如:2007年湖南卷满分作文就得益于此: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陶潜“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悠然自得。

诗意地生活,或许应该如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般的飘逸洒脱。

诗意地生活,抑或应如易安居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般的温婉简约。

第3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一、说一说

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在“口语交际”能力模块提出的目标是“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听话时做到耐心专注,能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观点和意图;说话时有礼貌,表达清楚、连贯、得体。学会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应聘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能够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工作的目的和情景进行恰当的表达和交流。”职业模块要求“掌握接待、洽谈、答询、协商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态度真诚,表达准确,语言文明,仪态大方,符合职业岗位的要求。”拓展模块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能根据语境,借助语气、表情、手势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交际效果。学会讲解、采访、讨论、辩论等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能,做到重点突出、条理清晰、用语简洁,能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恰当进行口头表达与交流。”新大纲多处提及语言表达能力要求,这是教学理念的改变。一个人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大胆地说,并且流利地表达,说话具有逻辑性。但是,职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尽如人意,有的人十分胆怯,不善于开口说话,经常“三个巴掌打不出个响屁”,不善于口头表达,社交场合经常出现冷场现象。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方面的需求,在职场上也往往难有作为。

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第一步就是要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胆量与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首先就是要“撬”开学生的嘴巴,训练开口说话。教师备课时,首先要认真地设计比较简单而又学生熟识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对话提问,“逼”学生说话,积极进行师生互动。刚开始时,重点培养学生运用普通话回答问题的基本常识。强调用语完整,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及音量高低,形成良好的说话习惯。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给予积极肯定,让他们得到心理的满足。接着再考虑设计稍有难度的问题,比如,让学生回答文章的写作特色、学生读后感想感受等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随时应答的习惯。再进一步,还可以训练学生主动说话质疑,大胆与老师互动,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临时设计学生关心、喜爱的话题,让学生动脑思考,进行作文构思、设计,并且安排几位学生当场进行口头“秀”作文,训练学生临场发挥与语言表述等能力。

二、讲一讲

语言表达能力还体现在学生主动讲话,敢于把话讲出来,讲出有实质内容的话。如果纯粹让学生回答问题,其实往往还带有被动的意味。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许多老师习惯在课前开展3分钟~5分钟的“课前演讲”,让学生自我介绍、畅谈理想、畅谈人生等。这是一种很不错的做法。但要循序渐进,不要几个学期下来,学生一直在自我介绍,这种缺乏新意而低层次要求,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建议第一学期安排学生自我介绍,第二学期讲讲为什么喜欢所学的专业,第三学期谈谈一年来的感想感受,第四学期畅叙未来的工作目标与职业理想。对学生语言表达方式与要求也同样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时允许他们看稿件,之后慢慢脱稿,并且加上适当的动作等肢体语言,提高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力度。

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也是锻炼学生说话、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早、晚自修,或者每节课安排3分钟~5分钟时间,让学生逐一上台讲个故事,并且进行评比,然后在学期末进行总结表彰,有助于形成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热情。当然,讲故事比赛重在参与而不在评比,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上台。哪怕比较木讷、不善言辞的学生,也要让他们走上台前进行锻炼。让学生带着一定压力,主动去搜集故事材料,向老师或者学生讨教讲故事的技巧等,从而积极参与进来。

三、辩一辩

辩论是检验人的口才以及思维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是高水平、综合性的口语交际活动,极富魅力和欣赏价值。它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变得缜密、敏锐,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真伪的能力,还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勇于发表见解,勇于维护真理的道德风范。

结合教学进度、授课内容,预先设计一些贴近时代的热门话题,并且给学生时间去搜集材料,组成辩论小组,一般安排正反方各四人,进行辩论练习。针对职校学生的特点,设计“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青年人需要有共产主义理想/不需要有共产主义理想等”等有德育意义的辩题,并对各位辩手进行用语指导,精心组织辩论赛。学生积极搜集材料,这本身是知识积累的过程;而通过辩论练习,既能提高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又可以丰富学生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社会方面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增强对社会的认知,为他们今后就业后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又可以达到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等目的。

四、评一评

别的学生在对话、演讲、回答提问、讲故事、辩论时,教师要引导其他学生注意学会倾听。倾听也是口语交际中的一项必要活动,因为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总是你说给别人听,也需要你听取别人的话语,这就有必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首先要解决态度问题。一个谦虚好学的人,一个懂得善待他人的人,一个善于反省、自强不息的人,永远懂得倾听。语文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打开一扇扇心灵的窗户,走进一座座知识的殿堂。

在倾听的基础上,加入“评一评”的环节。成立评委会,并让每个评委都对参与口头作文、演讲、讲故事、辩论的同学进行语言点评,客观公正地指出他们的亮点与不足,训练全体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这种“评一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归纳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临场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对事物事理的认知换成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增强他们的组织能力和统筹安排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说一说、评一评,这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演一演

语文课堂是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战场,课文学习是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教师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经常让学生进行说、讲、辩、评等各种语言的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而经常组织学生观看各种与课文有关的话剧、相声、小品等文艺节目,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培养他们的欣赏与倾听能力。如果能够再让学生积极进行角色表演,那更有助于提高优秀学生的表演才能,让他们的语言表达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翻录或者剪辑有关文艺节目,然后模仿艺人进行角色扮演,这种模仿秀有很强的喜剧效果,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比如,在学习《雷雨》一课时,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与课文相关的话剧视频,将话剧中最精彩、有较多对话的片段如周朴园和鲁侍萍三十年后周家重逢等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表演,体会剧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为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这样的课堂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表演者的语言与表演才能也会得到提升,其他学生则观赏到不同层次人员表演的不同效果。

让学生经常去参与演出活动,可以训练、提高学生的胆量与表演能力。结合教学进度,搜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相声、小品、课本剧等,组织有表演欲望与才华的学生进行排练、演出,在班级、学校甚至更高级别的文艺活动中,让学生大胆出境表演,这对能够参演的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语言表达的锻炼平台。可以说,参加表演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升华过程。今后求职就业也比较得心应手,甚至可能因为有表演才能,而倍受用人单位的青睐。

第4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论文关键词:关于,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相应地提高了对小学数学语言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数学语言的训练,在小学阶段限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数学语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有机地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语言是具有一定的形、音、义的符号系统,数学语言就是表达数学关系和形式的符号系统。在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过程中,数学语言充当着第一信号系统的感性刺激物,起着其它信号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数学思维过程中,学生正是用数学语言进行逻辑思维的:用数学语言来凝结某一概括性的结论,形成概念;用数学语言来凝结某一判断性的结论,作出判断;用数学语言来凝结某一序列性的结论,进行推理。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这四个方向的目标是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的需要。笔者普通话等级一级乙等,所担任学科成绩连续十多年位于全乡前两名,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与研究,得出一些浅显的课题结论,总结如下:

第一、启与严相结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动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读。重点、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议论,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论让学生构建。

所谓严,就是严格要求学生说完整的话,表达要准确,严谨,表述简明扼要,并合科逻辑。把启迪思维和严格训练结合起来是发展教学语言的首要一环。

第二、学生在动手、动口中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与语言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从一年级起,笔者就注意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和训练,给学生多说的机会,鼓动学生动口说,通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教学9+几时,出示:9+3=?不仅让学生动手作学具,而且让其口述操作过程。首先给操作小棒的过程表达“凑十”的思路,因为9根和1根凑成10根,所以把3根分成1根和2根,9根和1根凑成10根,再加上剩下的2根,共12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因为9和1凑成10根,所以把3分成1和2,9和1相加得10,10加2得12,所以9加3等于12。再如:“教学两位学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出示例题:34+2=,34+20=,让学生摆小棒找出它们的答案。然后比较这两首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两位娄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时,出示例题:34+2=,34+20=,让学生摆小棒找出它们的答案。然后比较这两道题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最后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将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整十数,光将十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相加。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从而提高了学生做题的准确性和速度,促进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三,语言训练应该突出在应用题教学中。

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数学语言基础,教学中组织学生说算理,说思路,更要训练学生数学语言准确性、有序性,以数学语言促其思维。可以开展:

1、式题表述训练根据每个式子题,译成文字题,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进行表述。如(7+2.3)×5译成:①7加2.3的和乘以5,积是多少?②5乘7与2.3的和,积是多少?③把7和2.3的和扩大5倍,得多少?④5个7与2.3的和,积是多少?

2、编题激发思维训练创建不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指定的思路去组织语言进行说的训练。如某农场原有化肥5吨,,农场现在存化肥多少吨?学生补充:①现在又买来化肥7吨;②已用去化肥3吨;③现在买来3车化肥,每车5吨。

3、应用题教学时引导学生审题时说题意,析题时说思路,解题时说列式依据,训练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叙述。如教学连乘应用题时,出示:一个商店运进5箱热水瓶,每箱12个,每个卖11元,一共可卖多少元?首先让学生认真审题,其次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知道有5箱热水瓶,求一共可卖多少元?要先算5箱共卖多少个,或知道每个热水瓶卖11元,一共可卖多少元;要先算每箱热水瓶卖多少元,最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思路,列出相应的算式并解答出来。

第5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关键词:英语口才 思维训练 思维训练 表达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3-0226-01

信息的传递是靠语言这一交际形式得以实现的,标准流利的英语口语是英语交际的必要条件。由于经济及科技的迅猛发展,英语口才表达能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因而高职高专大学生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也就尤为重要。那么,英语口才能力要怎么样才会提高呢?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及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和方法:首先要理清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其次明确英语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而对思维进行大量训练,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语言。没有语言,先人的思想和言论结果就不会流传后世,更谈不上继承、巩固和发展了,当然,相互间也就根本谈不上会有什么思想交流了。脱离了思维,“语言”跟自然界的其他声音毫无区别,不再是音意结合的交际工具,也就不再称其为语言。人脑对于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称之为思维,脱离了语言材料,思维就无法进行,同样,没有语言这一物质形式,任何思维活动也都难以进行。

二、英语口才表达与逻辑思维之间的辩证关系

语言有内部语言和外部语言之分。不发出声音的思维称为内部语言;表达思想结果时付诸于声音的语言称为外部语言。因而,要想进行言语交际就必须实现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转化。由此可知,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就是把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的能力。只有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人才能够很清晰简练、迅速生动地把内部语言表述出来。书面语如果写错了,我们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修改直至完善满意,达到预期的表达目的。然而口语却与书面表达有很大不同,它的及时性、突发性、应变性及很多特殊情况决定了它不能轻易更改的特殊性。这就要求表达者必须做到第一时间迅速恰如其分地准确表达,思维必须敏捷,缜密。因此,加强训练思维能力对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只有通过大量刻苦的训练才能具有敏捷的思维,进而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达到熟能生巧,脱口而出。

三、加强思维训练,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

只有思维敏捷才能有流利的英语口才,因此要想提高英语口才表达能力就必须进行刻苦的思维训练。思维的训练包括思维的缜密性,敏捷性,灵活性,发散性,广阔性,集中性,深刻性等等。口头交际力的培养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主要目的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口头交际习惯。在此,教师的责任不容忽视,教师一定要竭力认真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去做到口才表达准确简练,条理清晰,生动地道,字正腔圆。当然,更重要的是学生也要密切配合,虚心踏,刻苦训练,认真总结,反复实践,最终水滴石穿。

地道流利的英语口语表达必须在英语思维指导下完成,这就要求表达者必须摒弃母语先入为主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干扰,竭力使自己完全融入英语的思维模式和表达习惯当中。那么,为了避免失败的交际结果的出现,口语表达者不仅要使自己融入英式的思维方式,还要不断尽快使自己融入他们的文化,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最终使这种思维方式与自己融为一体,表达时才能信手拈来。当然要想具备这种能力,需要很多条件和因素,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环境,更离不开学生的刻苦付出和正确的学习训练方法。

提高口才表达能力的具体方法如下:

其一,思维连贯缜密性的强化训练。训练的结果是最终能够达到口才表达逻辑正确,条理清楚,无懈可击。只有头脑清醒,才能思维敏捷,进而组织好语言流畅缜密地表达。

其二,思维的灵敏性训练。训练的结果是最终能够做到言语反应快,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直至达到“对答如流”“出口成章”的境界。

其三,思维的发散广阔性训练。训练的结果是要能够在口才表达中做到文采飞扬,形象生动,透彻精辟,感染力强。拓宽思路是训练思维的发散广阔性的关键,此外还要注意摆脱母语思维的束缚,增强思维的活力。

其四,训练思维的集中深刻性。良好的思维品质应该能够收放自如。思维的集中深刻性在口才表达中的反映则是重点突出,言简意赅。训练思维的集中深刻性,可以采用口头作文的方式。

英语口才能力培养的关键是英语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训练是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一分付出,一分收获,天道酬勤,只要坚持不懈,方法得当,循序渐进,就一定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

参考文献:

第6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关键词]农村 语文教学 阻碍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 解决的方法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交流工具的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在训练学生正确、得体、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但是在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大部分学生只是乐意于做一些笔头上的练习,而口语表达能力却远远不如城市的孩子,常不敢口语表达,不会用语言表达,更不善于口语表达,当众讲话缩头缩脑,结结巴巴,词不达意。为什么城乡的学生之间有如此的差异,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阻碍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因素

1、“恐讲心理”的影响

农村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胆小,羞于说话。很多学生怕开口说错,受到老师的责备和同学的嘲笑,这种恐惧心理导致学生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影响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说话时吞吞吐吐,结结巴巴的。而造成恐惧心理的原因就是学生平时缺少足够的口语练习机会,在平时没有一种自主感,同时又过多考虑所说句子的对错,因而阻碍了口语训练的顺利进行。

2、缺少口语表达的氛围

交际教学思想的倡导者欧莱特认为语言学习的成功在于将学生放在一个需要用目的语交际的环境之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语言形式的得体与否做出判断的能力和结合语境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的能力。但是我们农村学生接触真实口语表达的机会非常有限,因为在家中和父母交谈主要靠方言,很少说普通话。他们的语言学习和习得的主要环境就是课堂,而且由于受师资力量的局限,老师在课堂上的用语用得较少,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言堂、一板书的形式,口语练习也局限于书本上机械的操练,缺乏师生和学生间思想上、信息上、情感上有意义的交流,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仅在于课堂,伴随着下课优美的铃声口语表达已经和他们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3、重视程度不够

在农村,仍有许多家长认为学习语文只是为了应付考试,以笔试的成绩来衡量语文学得好坏,甚至有的家长说“反正不做官,好不好无所谓”,根本不重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大家都对口语表达能力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教与学都仍停留在语言知识点上,对教材中口语活动也只是浮于表面,做做形式而已,结果造成学生只会读、写不会讲。

4、学生的“惰性心理”

语文学习不同与其他学科,它具有其独有的特点,需要学生课后花时间去听、去说、去写,要勤奋好学。但有部分学生懒学,课后对语文不闻不问,只是局限与课上的一点时间,口语表达受到了严重的局限性。认为会说不会写是在浪费时间,所以懒惰的他们只好把仅有的时间放在写上,而忽视了语文的本质。

二、提高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方法

1、立足课堂,营造民主气氛

口语表达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是活泼的、生动的、有趣的言语交际过程。大部分学生胆小不愿意说话,是处于一种胆怯心理,尤其在课堂上,不敢回答老师的提问,羞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生怕说错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课堂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工作,创造民主、平等、和谐的交际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自由度和自主权,使作为主体的学生愿意说,敢于说,乐于说。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口语表达训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复述课文或看图说话,教师要认真指导读,坚持指导说,特别是对一些叙事类文章或图片,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要求他们进行创造性复述,但要围绕主题;对一般学生要求按课文复述。

2、巧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口语表达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口语表达离不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口语表达的内容应联系学生的生活,从他们的生活经历出发,让他们敢于说自己的真心话和亲身经历。可以事先布置一些诸如“一件难忘的事”、“我喜爱的故事”、“我的烦恼”等联系学生生活的话题去训练,说话的内容是具体的,可感的,可操作性的,同时有时灵活的。让学生进行推测可能出现的情形,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欲望,使其临场发挥,随机“说话”,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做到“活而不乱”,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发展。 转贴于

3、利用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

口语表达的训练既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生活实践进行,还可以根据需要组织专门的训练活动,它的训练方式是丰富多彩的,训练的时空也是不受限制的。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训练方式。

课前演说。每节语文课前利用两分钟的时间进行口语训练,让1到2名学生上台,就一个话题,如自我介绍、介绍朋友、介绍家庭等进行演说,全班轮流进行,人人参与,对口语能力进行训练。

模拟对话。利用实物或多媒体创设情景与角色的模拟对话活动。训练打电话、购物、借物等对话的技巧。

讲故事。利用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表演课本剧。这是一种既能增添学生情趣,又能训练艺术语言,还能训练形体语言的综合训练方式。

4、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第7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关键词]空乘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8.161

[中图分类号]H193.2;F5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2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更好地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素质修养和人格魅力,语言表达能力既是信息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同时也是航空乘客享受高品位服务的重要保证。各航空专业学校对航空服务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都有所加强,尤其是对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一个航空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对高质量服务的必然要求。

1 语言表达能力在航空服务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航空服务业是一门服务性的职业,空乘专业的学生以其优雅得体的语言举止为乘客提供服务。现代航空运输的主要特点是快速、舒适、安全、便捷。其中舒适就是对航空专业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没有这个标准,航空服务业也就没有了任何的意义。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的交流媒介和工具,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航空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将航空专业的理念服务于航空事业中,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正因为如此,才要求空乘专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化素质和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误认为空乘人员的标志是漂亮,其实这只是空乘人员的一个非常表面化的东西,漂亮的深层次的东西就是优雅,是语言表达的得体,行为举止的标准。正因为其内在表现出一种美的行为,才能在外在形象上给人以美的感受。现在航空公司也开始加重对应聘人员语言表达能力和内在道德修养的考核。这更体现了航空专业高水平服务业的特点,提供给乘客一种优质的服务,让乘客感受到一种家的温暖和舒适,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航空专业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上。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体现一个航空专业人员的素养和品质,甚至可以呈现一个国家的精神风貌和核心价值。

2 空乘专业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前提

2.1 转变空乘人员的观念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空乘人员,仅仅有漂亮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专业、优质的服务才是最关键的,而服务语言是旅客对服务质量评价的重要标志。这里将服务语言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空乘专业人员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观念,抛弃那种漂亮就是一切的旧观念,不断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服务质量上有所提高。

2.2 拓宽航空专业学生的知识面

空乘专业的学生需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首先,要熟练掌握空乘方面的专业术语,不能在与人交流时说外行话,这是空乘专业学生最基本的知识;其次,在空乘过程中,还应熟知一些风景名胜区的人文知识,对于一些文史知识和民俗方面的知识也是其掌握的内容。这些知识对于一名空乘人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3 提高空乘人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

目前航空服务专业类的学生,有一大部分是通过专业面试入学,一些学生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语言表达能力也很弱,再加上在课堂上进行语言表达时的畏难情绪,使部分学生不能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在与人谈话时顾虑重重。因此,在培养空乘人员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消除学生在语言表达时的顾虑,克服他们的没有掌握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顾虑重重不敢表达的畏难情绪。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积极进行引导,给学生以敢于表达的信心,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一种沟通的桥梁。

3.1 通过即兴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即兴应变能力是一个人在特殊环境下或面对突发事件时所展现出来的一种能力。即兴应变能力是一种通过后天训练而形成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累和学习而成的。为了有效地提高个人的即兴应变能力,航空院校应多组织一些演讲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练习时需要先从相对容易的复述、话题评述等表达形式开始,逐渐过渡到命题演讲、即兴演讲。组织即兴演讲,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表达,不断为他们设置语言话题,让他们放松自己,表达自己,这对于航空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有很大的帮助。

3.2 设置课堂语言表达项目,让学生学会表达

一个人口语能力的提高,只有在不断的训练中进行。学校可以设置一些相关的语言表达训练的项目,让学生进行系统的语言训练。这种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在最开始进行训练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简单的话题来进行。在进行训练课时,还要有针对性,针对航空专业学生,要多组织一些有关航空方面的专门训练,例如:针对空乘专业的学生,设定客舱服务的环境,让学生模拟乘务员迎接乘客、服务旅客、应对旅客刁难或投诉等,练习学生的语言应用、临场反应等。教师可以在其中发挥引导的作用,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进行适当的点拨,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3.3 模拟情景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

模拟情景训练是一种将学生放到极度真实的环境中,让他们进行专门的训练。

当乘客对航空公司进行评价时,一般会注意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尤其对于乘务人员的语言服务和态度服务。如果航空乘务人员能够以热情、礼貌的态度,清晰、流利、逻辑性强的语言表达和乘客进行交流沟通,就能够提升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在语言表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模拟活动,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他们在其中感同身受,增强教学的效果。另外,语言表达的训练是一个不断反复进行的训练,只有不断训练,才能让学生真正领悟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通过训练增强自己与人沟通交流的信心,树立自己的形象,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要实现“以职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空乘专业学生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在当今社会中显得非常重要。一方面,航空院校要充分重视语言表达技能的训练;另一方面,通过语言表达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成为空乘行业的专业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第8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8例均为2013年4月~2015年1月收治住院患者,经头颅CT与MRI检查确诊,所选患者意识清楚,无失聪,发病前无言语障碍。患者男22例,女16例,年龄43~79岁,平均65岁。按语言障碍分类诊断为失语21例,发音困难17例。

1.2方法

1.2.1言语障碍的评估标准 0度:不能用言语进行实际的思想交流或言语不能使人理解;I度:能说极少量词语及短语;II度:能说单词或短语,对日常用语可理解,表达中存在语法上错误;III度:对日常熟悉的事物或经历能较快地领悟或表达,对不熟悉的事物或经历则表达困难;IV度:多数情况下无言语障碍,但有时理解障碍,言语欠流畅;V度,言语障碍极轻,不易被他人察觉,仅患者自己有所体会。根据评估标准,其中0度6例,I度有15例,II度有12例,III度有5例。

1.2.2疗效标准 疗效评定以达到V度或与治疗前比提高3度为显效;比治疗前提高1~2度为有效;与治疗前比较无变化为无效。

1.2.3康复护理方法

1.2.3.1进行有效的康复心理疏导 由于患者的言语障碍以及所伴的行动障碍,导致患者易产生急躁、抑郁、焦虑、悲观、消极等心理状态。进行康复护理首先要有效进行心理疏导:①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使其产生信心以及对护理人员的信任;②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③善于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解释或指导,使患者主动性增强,配合治疗康复;④列举语言恢复良好的患者案例,增强语言训练的决心。

1.2.3.2选择合适的康复时间和环境 语言康复护理5次/w,30min/次,选择有隔音、光亮好的单间为专门的语言训练室。室内配备镜子、生字卡片、彩色图片、电脑等设备。

1.2.3.3制定合理的语言康复训练计划 与家属沟通后,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并保证认真实施。

首先进行改善构音的训练:构音涉及呼吸、喉、腭和腭咽区、舌体、舌尖、唇、下颌等器官,与这些器官的运动有关的肌肉的肌张力、肌力和运动协调的异常是脑卒中患者出现构音障碍的病因。构音器官评定所发现的异常部位及特点便是构音训练的重点部位,如弛缓型构音障碍与肌肉无力、肌张力低有关,首先是增强肌张力;痉挛型构音障碍与肌张力过高有关,首先是放松练习;运动失调型构音障碍,以建立使言语尽量清晰的最佳言语速度为主。一般来说均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主要采用示教-模仿法进行:伸舌-缩舌练习:舌体在口腔内运动,分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伸缩,先慢后快,反复训练,增加舌体的灵活度;顶舌练习:舌尖交替顶上下前牙内侧,增加舌尖的力度;弹舌练习:用舌尖顶硬腭前部,发出"得得"的声音,以增强舌尖肌肉强度。唇运动训练:鼓励患者反复练习鼓腮、抿嘴、吹蜡烛、吹纸片等运动。颊肌、喉部内收肌运动:嘱患者张口后闭上,鼓腮后轻轻呼出,也可将患者手洗净后,作吮指动作。颌关节功能锻炼:鼓励患者放松颌关节,做张口动作,牙关紧闭时,可按摩颌关节,做被动下颌活动,力度要适中。软腭抬高:用力叹气促进软腭抬高,发"a"音,发音后休息3~5s/次,重复发爆破音与开元音"Pa,da"。

其次进行言语表达训练,发音器官运动训练1w左右后,进行口型发音训练:先教韵母、后教声母,先学喉音如"喝、哈、咳",后学唇音,反复训练逐渐过渡到发单音节、单词、词汇、短语;然后进行手势训练;词语表达训练;语句表达训练等。

再次进行语音清晰度的训练请患者家属用手机将生活中常用词组、句子录制下来,患者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跟读,进行听说练习,改善发音。还可通过手机录下患者异常的发音,然后再播放训练师正确的发音,指导患者跟随正确的语音进行练习。

1.2.3.4冰刺激方法如下:将纱布缠绕小木棒,沾水后冰冻2h,形成冰棒后用它刺激与发音有关的器官的黏膜和肌肉,使相应肌肉收缩,并用冰棒作为目的物,训练与发音有关器官的各个方向运动,提高其灵活度。这些运动包括唇运动,舌运动,软腭抬高等。20min/d,1次/d。

2 结果

38例患者中,17例II度以上患者经过6w时间练习,把握一般的词组、短句即能接受跟读的练习,属于显效。15例I度患者恢复到III度,明显好转,6例语言能力提高1度,总有效率达到100%。

3 讨论

脑卒中后的言语障碍不但影响患者的交流和生活质量,而且不利于其他障碍的康复,易引起患者的情绪障碍。故积极进行康复治疗是必要的。言语障碍康复护理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提高听理解、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手势表达以及语言书写能力),最终目的是恢复患者的言语交际能力。首先,语言康复的时机十分重要,一般认为正规的语言训练应在急性期过后,患者身体及精神状态稳定,至少能耐受集中训练30min以上时开始。另外,失语症恢复随着时间的推移呈负性加速,恢复最明显的时期为病后头3~6个月,某些患者在更长时间内仍继续有改善。因此,尽管早期语言训练可获得较好的效果,但发病2~3年的患者也不可轻易放弃治疗。也有的患者在发病数年后仍可有不同程度的恢复[2]。

同时,家属与患者解除最为密切,培训家属及陪护人员,发挥家属在语言训练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将训练方法、时间、注意事项要告知家属,取得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并为以后患者出院后长期的语言康复打好基础。

训练后的38例患者,在语言障碍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神智清醒后,发现有言语障碍后尽早开展语言训练,可加快代偿活动,有助于患者尽早恢复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其他方面的康复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给患者安排舒适、安静的环境,训练前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增强患者及家属的信心。训练中,需根据患者言语障碍的程度,采取改善构音的训练,进行言语表达训练,配合语言清晰度的训练,同时加用冰刺激的疗法,示范动作正确,耐心指导患者的口型和每个发音动作,采用冰刺激加针灸综合疗法,能有效提高舌体的灵活度,软腭和咽部的敏感度,能够尽早调动机体潜能,促进神经功能的修复,有效地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第9篇: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口语训练方法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人才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口才对某些人来说将直接影响到其事业的成功与否,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在阐释“语文”时说:“‘语’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是‘语文’。” 口语是听与说双方互动过程,是在具体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的具体实践,是展示学生交际能力、文明程度、语文素养的平台。[1]口语训练是以培养学生听说能力为核心的语文训练。目前中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比较欠缺,他们不愿发言或发言声音小,抓不住重点,逻辑混乱。“语”与“文”分离,大多数人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靠家庭教育和自己的悟性,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这种现状已引起大家的关注,但许多教师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得到相应的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 口语训练在课堂教学中面临的困境

(一)我国现行教育体制的弊端使口语训练在语文课堂中极不受重视

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课程评价体制是教学的一根无形指挥棒,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教学成绩的衡量标准往往是学生的考分。目前许多考试只是单一的笔试形式,往往是一张考卷定终身。尽管素质教育的呼声一直很高,但学校、教师、学生还是围绕升学考试这根指挥棒转,自然不会重视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不健全的教育体制使许多老师和学生认为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就行了。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是讲解、分析,整个课堂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记。很少进行口语训练指导,学生忽视口语训练。[2]尤其是中学生,为了应付中考和高考,整日埋头于题海,很少去读去说。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重成了教育决策者、设计者的“一厢情愿”。从这些年的实施情况来看,口语交际教学只是起着陪衬作用,无怪乎有人感慨:“正像我国的饮食文化忽视了营养学一样,学校教育也忽视了口语课,这不能不说是一惊人的欠缺。”这正指出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病。[3]

(二)传统观念认识落后致使口语训练被挤出语文课堂

传统教育理念要求教师水平远远高于学生,否则就不是一个好教师,学生多样性发展的今天对老师来说太过苛求。然而现任一线中学语文教师几乎很少接受过正规的口语的系统化训练,比如部分教师的普通话不好,就不愿意进行朗诵训练;有的觉得自己演讲水平不高,就难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演讲训练。老师只是一味的传授知识,很少在实际情境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不同点在于:前者是让原先没有某种知识的人拥有某种知识,而后者则是让已经具有某种能力的人通过训练使水平得到提高。二者的操作差别在于,前者必须注重言传身教,而后者注重启发引导。[4]所以在口语训练中,老师具有良好的口语素养最好,但最重要的不是示范,而是如何去启发诱导学生。

二、中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中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不愿开口发言,不敢当众发言,发言声音小;发言内容抓不住重点,言不由衷,词不达意,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时发言文不对题,逻辑混乱,评价的人或事过于片面化;发言内容冗杂,枝蔓过多,甚至令人啼笑皆非,不知所云。中学生口语表达方面出现的问题岁与其自身性格有关,但是缺乏系统的恰当的口语训练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来自语文教师的――漠视口语训练

首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许多老师围绕提高学生分数实施教学,重视考试内容,注重讲解、分析、讨论和训练,漠视口语训练。整个课堂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在记。其次教师有按时推进教学进度的压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般“以教为主,以学为辅”,“有效率”的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最后口语训练缺乏具体理论的指导,老师口语训练方面教学经验匮乏,面对学生口语表达问题无从下手,也不能对症下药。

(二)来自学生的――缺乏自信

部分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也不主动和同学交流,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性格内向的学生一般不善于与人交往,不愿开口说话,抛头露面,平时很少与同学交流,想让他们当众发言就更困难了。

三、 课堂教学中口语训练的方法

(一) 巧设说话情境,引导学生参与

语文课应该是经常进行口头语言表达实践的场所,我们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课的特点,灵活的进行口语训练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在刚接触新的课文内容时,难免会或多或少的有些陌生,这时老师应把文本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巧设说话情境,让他们畅所欲言,进而使学生积极的融入文本。

(二)注重心理辅导,增强学生自信

影响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孤僻心理,自我封闭,不愿意讲话;羞怯心里,难为情,不好意思讲话;自卑心理,不相信自己,不敢讲话;从众心理,看别人怎么做,不愿第一个讲话。根据不同的心理因素采取不同的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尽量为其提供一个民主、宽松的讲话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称赞、鼓励、肯定、表扬是培养自信最有效的方法。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吝啬称赞,要及时给予肯定与表扬,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愉悦感、自豪感。逐步消除心理障碍,树立自信,使他们能够在公开场合大声讲话,大方得体的讲话。

(三)注重启发诱导,激发学生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语文老师要向学生传授口语训练的技巧,包括重音的运用、停顿技巧的掌握、节奏变化的技巧、语气控制的技巧以及态势语使用的技巧。要注意的是技巧的传授必须与具体的口语交际活动联系在一起,空谈技巧容易枯燥,让学生通过观摩录像或设计训练课,在实践中体味、掌握、运用技巧。[5]同时注重思路诱导,关键处点拨,这样学生说时就会少走弯路,减少盲目性和错误。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口语训练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更重要。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开展一些小型活动,例如讲故事、演讲、辩论等,每当学生口语表达有进步时,就及时给予表扬、赞赏,每当学生口语表达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他,鼓励他,使同学们不但有表现自己的机会,而且可以从中经常得到成功的乐趣。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兴趣,才能很好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保证他们的行动力。

(四)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系统训练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了说话人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人文素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口语训练要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形式要灵活多样,具体可行,不仅有助于语文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助于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1.课前口才秀。课前口才秀活动可以在课前几分钟进行,教师只需把自己的三尺讲台让出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就可以给每个同学提供一个锻炼的平台。同时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给每个学生进行评价和鼓励建议。口才秀的内容不限,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幽默故事、自己的见闻感悟、谈谈梦想,或评论时事,影视等等,让口语贴近生活,融入日常生活习惯中去。或定期可开展课前口才秀大比拼等活动,让每个同学参与进来。课前口才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有助于他们观察生活,拓宽视野,体悟人生。

2.我爱朗读。语文老师在班级营造“我爱朗读”的读书气氛,同时指导学生把握音准、断句、停顿、语气、语调、语速、连贯性和节奏感,根据课文主旨指导学生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读中去,这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朗读内容以课内小说、散文、诗歌为主,也可以是课外文学作品。形式上可采用个别朗读、集体朗读、领读、跟读、男女对读、分小组朗读、接力朗读、分角色朗读等。[6]在反复朗读的过程培养语感,从中学到许多说话技巧,一些优美的词汇语言有利于规范语言,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我来问你来答。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有利于启发学生去思考,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走进课堂。教师是提问的组织者、参与者,说话是双方的,教师切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设计问题,让学生积极讨论回答。或者组织学生自己发问自己解答。

4.体悟中复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去说去讨论。阅读教学的效果可以用复述去检验。复述要求学生在感悟文本的过程中,自己对课文内容综合概括,组织安排材料,精心遣词造句把课文的主旨,作者的观点和自己的感悟叙述出来。

5.舌尖上的文章。舌尖上的文章就是我们所说的口头作文。之所以叫舌尖上的文章是因为我们不但要说的精彩而且要有内涵。说话是否准确、流利、动听,是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驾驭语言、布局谋篇、剪裁取舍能力的综合体现。[7]教学大纲中要求一学期写四五篇大作文,显然作文在教学中占的太少。而舌尖上的文章既可以弥补大纲对作文训练要求的不足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样就使口语训练和课堂教学紧密组成一个整体。这样舌尖上的文章既能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描述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在中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应重视口语训练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增强专业素养,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把口语训练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进而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张良田.初中语文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孟丽华.我国中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实困境[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1).

[3]程秀美.浅谈说话教学与学生的综合素质[J].池州师专学报,2000,(6).

[4]刘伯奎.让中学生的口才都雄辩起来[J].中学语文教学,2005.(6).

[5]曹中庆.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J].学科园地.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