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语言功能教育范文

语言功能教育全文(5篇)

语言功能教育

第1篇:语言功能教育范文

关键词:公共音乐教育;功能拓展;大学生就业;内在逻辑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等教育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中坚力量。然而,我国高校在经历大规模招生后,逐渐陷入人才急需与人才过剩相互矛盾的发展怪圈,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局便是高等教育病态发展的例证所在。复合型、应用性人才培养已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高校需要在理念、职能、规划、治理上作出回应。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自身教育功能的僵化问题,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的理性拓展是打破其功能僵化困局的发力点所在。

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拓展的现实逻辑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在社会体系中发挥的作用,其变化同社会形态以及社会变革之间存在紧密联系。[1]有学者将高校音乐教育的价值归结为德育价值、智育价值、美育价值。[2]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指高校音乐教育活动对高校、大学生和社会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力,包含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应用功能等,是促进高校凝聚文化内涵、大学生拓展素质的作用力。时至今日,社会发展对中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音乐教育要随之作出必要回应,进行一定的功能及制度调整。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功能拓展受其本身发展和外部因素的影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自身功能的僵化是首要因素。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功能僵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定位不明确。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面临“边缘化”窘境,部分高校只重视重点专业建设与发展,忽视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学校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恰当加入艺术教育。当前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功能主要定位为课程教学、审美教育,其道德教育、应用教育的功能未能发挥,甚至被忽略。二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单向化。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过于重视教师自上而下的音乐知识与技巧传授,忽视学生自下而上的交流与应用,只有教育传输功能,而没有教育反馈功能。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拓展的外部驱动力。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被冠以“最难就业季”。2015年,大约有749万大学生毕业,人数再创新高。庞大的就业群体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竞争,需要教育功能作出必要的调整,需要培养计划作出必要的改变。当前高等教育仍受应试教育辐射影响,许多大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获得奖学金,延续了高中的学习方式,高分低能现象突出,导致毕业后难以有效就业。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拥有艺术特长的毕业生可以在残酷的就业竞争中增加一点优势。

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的理性拓展

“大学在转型之前需要一个理性的前设———理性的论证分析、理性的决策、理性的运行。转型的理性,显然首先需要转型理念的理性、转型精神的理性,进而达到转型决策的理性和实践操作的理性。”[3]高校音乐教育功能的拓展和大学转型一样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稳健、有层次、分阶段性进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功能拓展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实践上都需要理性支撑。公共音乐教育功能拓展的前提是对公共音乐性质与地位的理性认识。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性质和地位认识的不到位,将导致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发展方向的不明确,使其功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究其原因,国家高校艺术教育政策的笼统化和地方高校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重视度不足导致了公共音乐教育功能的有限性。关于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国家虽已出台了不少文件,但这些文件大多是纲领性文件,一些细则尚未制定。各高校依据文件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实施,导致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发展情况良莠不齐。部分高校领导者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深刻认识,忽视音乐教育课程建设,认为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无非是教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因此在教师聘用上偏重教师的理论素养,轻视其教学实践能力。加之受功利思想的影响,部分高校领导认为公共音乐教育不能给学校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而且短期内难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教育成绩,因此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阻碍了高校音乐教育的长远发展。要拓展高校音乐教育功能,高校领导层要强化对音乐教育的理性认识,明确高校音乐教育的性质与功能所在,为高校音乐教育的实施与发展奠定基础。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是其功能拓展的有力抓手。高校在实施音乐教育过程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注重学生的参与与体验。音乐艺术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艺术,对学生听、视、音、唱、作都有一定的要求。高校音乐教育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在不影响课时计划的前提下,根据普通大学生音乐基础差的特点,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音乐厅,在现场感受音乐的独特之处,深入感悟音乐名作中蕴含的艺术,提升艺术情感体验。器乐技能课可考虑购买一些经济、便于携带的小型乐器,如吹管类的乐器,这种经济实惠的乐器,对于学生来说也可以自备,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另外,由于普通大学生的音乐基础各有不同,对一些音乐基础条件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因材施教,提升他们的音乐技巧能力,挖掘他们的音乐潜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发挥与社会实践性强化是其功能拓展的重要内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要抓住高等教育转型的有利时机,实施音乐艺术教育与社会应用相结合的高校音乐教育改革,将高校音乐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人格完善紧密结合,将高校音乐课堂教学和课外音乐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将校内音乐教育和校外音乐活动紧密结合,实现高校音乐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实践是锻炼能力的最佳手段,是拓展艺术类毕业生应用能力不可少的一部分。没有实践应用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都是空谈,单纯的理论灌输和浮光掠影的音乐音像播放并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功能。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师要指导学生将社会实践与艺术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大学生艺术社团,在课余继续加强音乐艺术的训练与实践。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一面接受道德教育,一面提升音乐技能。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鼓励那些音乐基础较好的学生参加一些社会演出,锻炼社会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三、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拓展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制度衔接

大学生就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需要国家、社会、大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高校课堂作为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主阵地,在增强学生文化知识、完善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社会生存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公共音乐课堂承载着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传授大学生基本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重任。当代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艺术特长的大学生会在激烈的岗位竞争中增加一抹亮色。另外,除课堂学习以外,大学生还可以在公共音乐课程教学的课外实践中,提前与社会接触,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锻炼心理素质,为走向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当然,大学生就业状况各有差异,不是说高校音乐教育的功能拓展了,每个大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就业,而是说此举可以为大学生就业助力,使他们更好地服务社会。大学生就业的顺利实现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拓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需要通过制度衔接起来。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的拓展是一种教育改革行为,必须有一定的制度支撑。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发展至今日,已经逐渐形成一定的制度体系,但是还存在尚需完善的地方。高校音乐教育功能向德育和应用性功能方面拓展必须有一定的制度保障。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已经实施多年,已经建立起一定的音乐教育制度,在管理制度、师资制度、课程制度、教学制度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在需要的是将现有的制度建设经验与当前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结合起来。当前,随着应用型大学的转变发展,以及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高校应在制度建设上做出一定的调整与变革,在优化原有高校音乐教育制度的基础上,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过渡。在管理制度上,高校领导要重视音乐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本校实际条件,形成由副校长主管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管理体制,摆正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在学校内部治理中的地位,使公共音乐教育获得更好地发展。在师资制度建设上,高校要建立公平、透明、竞争性的师资引进、评价、晋升制度。教师是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功能拓展的执行者,其素质、能力与积极性提高了才有可能实现高校音乐教育功能的有效拓展。在课程与教学制度上,在遵守国家关于高校艺术教育政策文件的基础上,高校可根据本校情况因地制宜,采用多元化、针对性的音乐教育教材。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教师要在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上多下功夫,了解当前的音乐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更新教学理念,紧跟时展要求,做一个想教、会教的教师。此外,在高校内部治理中,高校应尽快形成理性、高效、协调、执行力强的治理体系,以促使高校音乐教育功能拓展的顺利进行。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的功能拓展需要教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就业部门等其他行政部门的协调与支持。对高校公共音乐教育而言,形成制度化、灵活性、应用型的高校公共音乐教育模式,实现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有效对接,是促进大学生就业梦顺利实现的一种方式。当前,在高等教育大变革的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充分挖掘高校音乐教育课程的隐性价值,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建如.社会变迁、教育功能多元化与教育体系的分化:全球的视野[J].教育学术月刊,2011(11):3-8.

[2]司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如何体现教育价值[J].大舞台,2014(01):197-198.

第2篇:语言功能教育范文

关键词:体育;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重大变化,传统的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严重挑战,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备受各界关注.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包括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体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的教育目的,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它具有有形与无形的双重功效,对于提升参与者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价值观念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体育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是提高思想正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1有助于中国精神的养成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能够历经沧桑,使华夏文明传承至今,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一个重精神的民族.五千年来,中华儿女继往开来、传承创新,形成了伟大的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可以为当前社会各界中国精神的养成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曾有社会学家指出,战争与体育比赛是最能使民族产生凝聚力的两种方式.如果说战争是参战民族或国家之间以综合国力为后盾的比拼,那么国际体育比赛可以被称为是和平时期的国家或民族之间的“礼仪化”的战争.每一个参赛者在比赛中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更是自身所在的国家与民族,因此体育比赛也寄托着全民族的情感,对于提升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具有着重要价值.以奥林匹克运动会为例,在中国近代史上,从上世纪初青年学生发出“奥运三问”,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再到即将到来的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从1932年刘长春首次代表中国参加10届洛杉矶奥运会,到1984年许海峰在23届洛杉矶奥运会实现中国代表团金牌“零的突破”,再到2004年“翔飞人”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有我亚洲有我”的豪言,以及2012年30届伦敦奥运会上奖牌第二的佳绩,承载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而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大国再到体育强国的历程也代表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与东方巨龙的崛起.不论是奥林匹克还是其他国际体育赛事,只要看到赛场上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听着现场奏响的?义勇军进行曲?,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热血沸腾,心潮澎湃,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油然而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更增几分.而运动场上中国运动员的失利也会使国人唏嘘不已.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于那些为国家争金夺银的运动员倍加尊重,视为“国宝”,对那些虽然没有夺得奖牌但在赛场上奋力拼搏的运动员也会给予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因为他们在赛场的一言一行同样树立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良好形象,代表了我们中国人的顽强拼搏决不放弃的精神气质,是对中国精神的最好诠释.因此,每一场体育赛事都是一节精彩的爱国主义教育课,都具有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这个真实的课堂记载了赛场上的运动员为国拼搏的精神,以及背后无数人的默默奉献与牺牲,也可以更好的激发每一个国人的爱国热情与民族责任感,正可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现在,中国处于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迈进的征程中,每一个炎黄子孙都肩负着这一使命.这就需要我们在体育机制、运动员培养等方面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通过改革创新促使我国体育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以高度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力争迎来我国体育事业新的春天.总之,体育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国精神元素,以体育为载体进行中国精神的养成教育,避免了传统灌输理论说教的空洞与乏味,将抽象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鲜活生动的事例体现出来,给教育对象以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教育的实效性自然不言而喻.

2有助于法制观念与规则意识的提升

当前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专题讨论依法治国,并拉开了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大幕.而全体国民从内心深处认同法律,自觉遵守法律,以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必然要义.正如卢梭所言,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即实现依法治国需要公民强烈的法制观念.规则意识,则是指发自内心的、以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不论是法制观念还是规则意识,都会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都是现代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个人高尚品德的重要标志,更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体育运动,不管是学校体育、社会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有着其自身的规则,虽然这种规则不是国家的法律,但是很多是整个国际社会的运动规则,借助这些规则有助于培养体育参与者以及其他人员的尊重规范的内心自觉,进而养成遵章守纪的法制观念与规则意识.体育有助于人们法制观念与规则意识的提升,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首先,学校体育中,体育教育需要通过课堂形式来进行.但体育课与一般的文化课不同,它大多在室外场地或是宽广的室内场所进行,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因素众多.教师为更好的组织教学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规则约束,如列队宣告课堂开始、分组负责取送运动器材、按照要求进行准备活动、依照规范参与运动项目、解散宣布课堂结束等等,学生要按照教师的指示行动以推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在社会体育活动中,因参与者众多,为使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够完成自己的运动项目,实现身心的健康与愉悦,就需要组织者制定一定的活动规则,并对参与者进行严格监督与执行,力求避免个别参与者的侥幸心理与违规行为.再次,在竞技体育运动中,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比赛规则如同法律,裁判员如同法官,参与者必须严格遵守,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展示自己以创造最佳成绩,违反规则就会受到如禁止参赛、取消成绩等惩罚.如在田径运动史上不断出现的“兴奋剂”丑闻,在马里昂??琼斯、本??约翰逊等违规者被惩戒收回奖牌并禁赛的同时,也在告诫并警示其他参与者违规的代价,使人们形成相应的规则意识,并深刻认识到规则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约束,更应该成为人们自觉的为准则.

3有助于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的培养

集体观念即全局和整体观念,是指人们在分析问题和处理事情时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置于集体之中来考虑;团队意识则是指人们在集体中的相互配合与合作意识.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决定了每一个成员学业与事业的成功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集体所提供的客观条件和来自于团队成员的配合与支持.因此,培养教育对象的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工作对象是80后、90后和00后,由于家庭教育与社会观念的影响,这一群体的意识形态中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较为浓重,而集体观念比较淡薄,在当前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加强其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体育运动,尤其是篮球、足球等集体性体育竞技运动项目,因其备受社会各界人员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喜爱,以其为载体进行集体主义观念与团队协作意识教育就更容易为教育对象接受并起到理论说教无法比拟的教育效果.以篮球为例,在篮球比赛中,任何参与者都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在团队中的位置,意识到自己从属于一定的团体,只有与其他团体成员的配合与协作才能使团队走向胜利,并体现出自身在团队中的价值;相反,任何一个成员过分表现自我的行为都有可能影响团队中他人作用的体现,并进而影响到团队的胜负.可以说,篮球比赛是对1+1>2的一个很好的诠释.正如阿迪达斯的流行广告语“无兄弟不篮球”,正是兄弟之间的信任与协作以及为了共同目标的奋斗拼搏成就了比赛和自己.而且,集体性体育运动项目还有着比较强大的群众效应,即使那些不参与这一项目的社会成员也会非常关注自己所喜欢球队在赛场上的每一个举动,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与其他的支持者融为一体,共同为自己所喜欢球队提供支持.此时,球队的胜利就是支持者们共同的胜利,球队的失败就是支持者们自己的失败,可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这种个人自觉融入集体的意识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个体,因此教育者利用合适时机对其进行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协作意识教育将比说教等教育方法都效果显著.教育者还可以适时的引导教育对象将教育效果延伸到日常生活中的其他事项以实现迁移,使其真正认识到不仅是篮球等体育运动项目,生活中的事项同样如此,即个人的成功与人生价值只有在集体与团队中才能实现,也只有找到自己在集体与团队中的坐标,与其他成员一起为团队的成功而拼搏,才是唯一的实现方式.

4有助于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的培养

竞争意识,是指人们在参与活动时希望超越对方赢取胜利的一种心理状态.自人类社会形成以来,生存资源的争夺使得竞争无时无处不在,而且日益激烈.现代社会,竞争更是充斥于个人与个人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它在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更与国家的发展与前途命运息息相关.但是正如俗语所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竞争也给每一个参与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危机感,只有不断进取,强大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竞争是每一个社会成员面临的经常状态,竞争意识是社会成员发展与成功的必备品质,培养社会成员的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竞争是体育运动的本质与灵魂,在体育运动领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种激烈的竞争激励着每一个参与者必须拼尽全力去赢取胜利,保守与惰性在此毫无立足之地,因此体育也是对社会成员进行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教育的最佳载体与途径.如备受世界瞩目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其口号“更高、更快、更强”,就是对运动员参与竞争、不断进取、追求卓越的最好诠释,更是参与者之间优胜略汰的集中体现.它营造了每一个参与者都力求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表现更强才能取得胜利的激烈竞争氛围,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参与者的潜能与拼搏进取精神.不仅仅大型体育赛事,即便是社会体育中的武术、体操等健身娱乐运动项目,以及学校体育中的教学游戏或比赛,也都充满了参与者相互之间比较的竞争,是对参与者进行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教育的最佳时机.另外,体育运动不仅仅可以培养参与者的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还可以使作为间接参与者的观众也受到感染并产生情感共鸣.体育活动尤其是体育赛事之所以能吸引亿万观众的关注,一方面是因为赛场上运动员充满力量与速度的美感的赏心悦目,另一方面更是因为比赛中的瞬息万变引起的紧张与惊险以及运动员的拼搏进取场面的扣人心弦.通过观看比赛,观众成为运动的间接参与者感受着竞争,而运动员勇于竞争、善于竞争的心态与行动也给他们上了精彩的一课,提供了生活中面对竞争的启迪和模仿的榜样.

5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保持身心健康、二者协调发展是社会成员生活和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当前高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个人的成长与成功更为至关重要.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其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且积极发展的状态,具体而言包括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适应能力强等方面.体育运动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还对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具有着重要价值.首先,体育运动的挑战性与艰巨性为提高参与者的坚强意志提供了条件.任何体育项目都具有着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并伴随着疲劳、疼痛等生理反应,进而引起部分参与者想要放弃的消极心理,如中长跑就是对参与者意志品质的重大考验,当身体出现了“极点”现象,个人的顽强意志是使“极点”逐渐缓解、运动继续进行的关键因素.其次,体育活动中的人际交往拓展了参与者的人际关系,使人们获取了情感安慰和一定的社会支持.最后,体育运动环境的多样性与多变性为提升参与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提供了机遇.每一运动环境都会在气候、地理条件等方面有差异,同一运动场地现场形势及人员心理亦是变化莫测,参与者身在其中要随时能够感知这种客观变化并对自身的心理状态及应对措施做出适时调整,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改变甚至掌控现场的过程就是参与者社会适应能力提升的过程.再次,不同的运动项目对于提升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具有不同的作用.跳马、游泳可以培养参与者的自信与勇敢;跨栏、跳高可以提升人们的果断与坚毅;太极、气功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6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塑造

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如正确的自我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友善性与宽容性、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等.塑造受教育者的健全人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体育运动的至高追求.当然,每一个人的人格都会有缺陷而不完美,但健全的人格却是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体的追求目标与努力方向.

体育不仅仅具有培养爱国精神与民族意识、提升法制观念与规则意识、增强集体观念与团队意识、培养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协调身心健康的价值与功能,体育所特有的形态美、运动美、精神美还可以提升个人品位与审美意识,正如马雅可夫斯基所言“世界上没有一件衣衫能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丽.”另外,体育运动本身所蕴含的公平竞争、友谊第一、友善待人等要义,还可以帮助社会成员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也正是因为体育运动具有如此强大的塑造个体人格的功效,早在上世纪30年代我国近代著名体育教育家马约翰就曾对此做出过精彩论述,他认为体育锻炼的刻苦与坚持可以“培养青年们勇敢的精神,坚强的意志,自信心,进取心和争取胜利的决心”,而“运动场是培养学生品格的极好场所,可以批评错误,鼓励高尚,陶冶性情,激励品质.”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体育是培养人格的最好的工具.”

除了以上所分析的六中主要功能,体育还具有尊重生命价值、促进自我教育、培养个人品位、塑造高尚情操、养成博大胸怀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与挖掘.

参考文献:

第3篇:语言功能教育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艺术教育;德育功能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动的背景下,人才强国战略推动着中小学的教育改革进程。对于人才培养,中小学教育更加注重对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展。艺术教育是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的艺术修养得到有效提升[1]。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立德树人,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在趣味、气质以及情感等方面进行影响,帮助中小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了解艺术创造规律,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品位和道德情操。而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学生思想品德意识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换言之,艺术教育工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德育功能。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挥现状

(一)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未得到足够重视大多数中小学艺术教师对于在艺术教育中开展德育存在认识障碍。或者不重视艺术教育的德育价值,或者对于艺术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不甚了解,或者对于艺术教材中存在的德育做选择性忽视,因此无法在艺术教育中开展有效的德育工作。再加上一些艺术教师对于艺术教育理念的认识存在误区,因此在艺术教育实践中无法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归根结底,最重要的障碍还在于专业化的思维定式,限制了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的发挥。相当一部分中小学艺术教育专业的教师,在思想认识中对于艺术教育的功能定位单一,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一味地强调对中小学生进行艺术专业技能培养,对作品所蕴含的审美、文化素养、思想教育等方面的德育元素重视不够、讲解不多,导致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付之阙如。

(二)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路径单一作为艺术教学课程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的艺术教师,在艺术教育中认为中小学生缺乏自我判断能力,因此在发挥德育功能期间忽视了对话交流的重要性,只是将艺术教材中涉及的德育知识一字不落的教导给学生,要求学生必须记住德育知识,忽视了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不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领略艺术的魅力,感受艺术魅力对心灵的震荡,导致德育功能无法被充分发挥。同时,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开展的德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个人生活,导致中小学生对于德育内容的印象过于抽象。德育教学途径过于单一,枯燥呆板的教育教学形式影响了学生对于艺术教育的参与兴趣,对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挥带来负面影响。

(三)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效果不佳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仍旧是以文化课程教学为主,对于艺术课程教育不够重视,对于艺术课程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关注程度较低,因此艺术教师开展艺术教育时专注于提升中小学生的艺术技能,将德育任务交给中小学班主任或德育课程教师,继而出现德育教育让位于学科教学。再加上部分艺术教师认为中小学生可从网络平台、社会氛围以及家庭教育中得到德育影响,最终导致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发挥效果未能达到预期标准。

二、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缺失原因分析

(一)教育理念的滞后性在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的环境下,中小学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中小学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加注重渗透德育内容。艺术教学工作的开展能够提升中小学生的个人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培养中小学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继而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观念是影响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的一大阻力[2]但从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艺术教师对于艺术教育中德育的任务和德育功能发挥的价值作用不甚了解,认为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任务。现代教育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但部分艺术教师并未真正树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要知道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大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而是借助艺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从而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由于中小学艺术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并未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性,同时也未能挖掘出艺术教育中的德育艺术,而是将艺术教育教学当成了学习艺术基础常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艺术教育所蕴含的德育功能。

(二)缺乏中小学校的支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已成为中小学德育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任务,也因此给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小学的教学体系中“重智轻德”的教学现象仍旧未能有效解决,因此加强中小学对于德育工作的认识程度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还处于“流于形式、外热内冷、外紧内松、外强中干”的局面[3],即中小学对于艺术教育较为忽视,仍把艺术教育放在“副科”的地位,对于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的发挥也并未真正重视起来,无法满足中小学生的艺术教育需求以及德育教学需求。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占比相对较少,艺术教育工作只能在有限的艺术教学课程或是文艺社团活动中出现,而有限的艺术教学课程有时也会被其他主干课程占用,文艺社团活动也不能得到学校的重视和支持,甚至部分学校并未设立标准体制下的艺术教学区域。如大多数中小学并未设立舞蹈教室,或是设立的舞蹈教室距离标准条件相差甚远,并未配备木地板以及镜子等必备舞蹈练习设施,而已经配备的舞蹈练习设施设置摆放极不规范,更谈不上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的有效发挥。

(三)缺乏高素质教师支持中小学艺术教育队伍中大多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受到正规艺术教育并拥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教师人才数量并不多,艺术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这些因素对于艺术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都带来了直接影响。从中小学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来看,艺术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升,其德育理论知识、专业教学理论以及心理学理论知识存储量不足。以舞蹈教师为例,中小学的舞蹈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舞蹈文化知识、专业性极强的舞蹈表演技能,同时也要具备高素质的教学管理能力。但大多数中小学的舞蹈教学内容存在于音乐教学之中,由音乐教师来担任舞蹈教学工作。音乐教师在师范院校学习期间,只是对舞蹈知识内容有所涉及,对于舞蹈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全面,舞蹈理论知识掌握较为薄弱,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舞蹈修养,更无法发挥舞蹈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功能,因此也就无法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性的德育教育。

三、解决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未能发挥的策略

(一)更新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期间的指导者与帮助者,因此教师需要充分激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为此中小学艺术教师需要更新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认识艺术教育中所蕴含的德育功能,在艺术教学期间充分渗透德育教育。艺术教师需要认识到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并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技能动作,同时也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对中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思维创造能力进行培养。艺术教师需要灵活应用合作学习方法、情景教学方法等,充分发挥中小学生在艺术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最大程度发挥中小学生的个人潜能。此外艺术教师需要积极挖掘艺术教育中的德育内涵,拓展艺术教育的教学深度与教学范围,在艺术教学过程期间教师需要考虑到当下学生的思想状况,以学生个人的艺术学习情况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个人思想觉悟,让其体会到艺术之美,培养中小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之情以及爱国情怀,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加强中小学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现如今艺术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为了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中小学需要加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了解艺术教育开展的重要性。中小学需要大力支持艺术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扩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覆盖面,鼓励艺术教师开展多样化的学生艺术活动,在学校教学条件支持的前提下可定期开展艺术节日,打造极具艺术教育特色的中小学学校。中小学学校需要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工作,强化校园艺术的德育功能。为此中小学需要将整体性、开放性的校园公共艺术纳入校园规划中,加速德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如可在中小学的校园内建立典雅的建筑、园林,设置用艺术点缀的走廊、雕塑,给校园景观赋予浓厚的人文气息。此外中小学需要从硬件设备方面给予艺术教育教学支持,针对现阶段部分中小学为设立独立的音乐教室、舞蹈教室的困境,中小学可在教学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设立“简易艺术教室”,或是选择与其他学校或单位进行艺术教育资源共享。中小学需要落实关于艺术教育的教学措施,对艺术教育评价以及教学课程等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挖掘艺术教育的德育教学功能,提升艺术教育教学中德育教学开展的时效性,确保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有效实现。

(三)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中小学艺术教学师资队伍是发挥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重要保证,只有确保艺术教师掌握了德育工作理论,具备先进的艺术教育理念,才能确保艺术教学工作开展期间德育功能的充分发挥。中小学艺术教育对于艺术教师的个人素质水平要求相对较高,艺术教师不仅要具备基础艺术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开放性的创新思维。教师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传授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提升学生综合表演水平。为此中小学需要组织艺术教师进行培训研修,组织艺术教师定期开展“艺术-德育”一体化的教学培训,加强艺术教师对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认识程度,组织艺术教师开展艺术教育科研工作,提高实施能力。此外中小学可引进行业内优秀的艺术教育人才,通过外聘艺术教育专家以及青年志愿者,继而达到充实艺术教学队伍的目的,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建立一支综合教育教学以及德育能力水平高的艺术教师队伍。总而言之,中小学艺术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德育功能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教育工作,为此中小学需要加强对艺术教育中德育功能发挥的重视程度,构建高素质的艺术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白渝.四川中小学艺术教育音乐舞蹈综合素质教育特色研究[J].戏剧之家,2020(4):154.

[2]秦林.借助社会艺术教育资源促进贫困地区中小学艺术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黄河之声,2019(23):106-107.

第4篇:语言功能教育范文

关于《三字经》作者的归属,一直是个学术和历史“公案”,历来说法不一,具有权威性的《词源》《辞海》和《汉语大辞典》等辞书在基本采信王应麟著说的同时,也保留了不同意见。目前,学界关于《三字经》的作者总括而论有三种说法:有的学者认为是宋王应麟(1223-1296,浙江人)。持此观点者指出清代王相在《三字经训诂》原序中说:“宋儒王伯厚(王应麟,字伯厚)作《三字经》以课家塾,言简义长,词明理晰,淹贯三才,出入经史,诚蒙求之津逮,大学之滥觞也。”[5]清代夏之翰为王应麟的《小学绀珠》作序时云:“吾就塾时读三言之文,不知谁氏作。迨年十七,始知其作自先生,因取文熟复焉,而叹其要也赅也。”[5]清代贺兴思在《三字经注解备要》的原叙中说:“宋儒王伯厚《三字经》一出,海内诲子弟之发蒙者,咸恭若球刀。”[5]戴松岳认为《三字经》的作者必须是博学多才的大家,同时又是一个非常热爱儿童教育的教育家。而王应麟正是南宋学问渊博的通儒大家,且是宋代最重视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的学者。他也指出宋以前的童蒙教材都是四言,至南宋时才在蒙学发达地区出现三字句的儿童教材,但都很短或不便传授。只有《三字经》才全篇以三字为句,一气呵成,纵排横列,形成一种深受儿童欢迎的新型文体。而这种特有的文体是王应麟所擅长的,因而王应麟才是《三字经》的作者。[6]郑建军将《三字经》与王应麟的《小学绀珠》作了比较研究,认为两书思想内容完全一致,互为表里,只是表达方式略有不同,至于两书中的原则性、概念性差异则是由于口传手抄之误或历代好事者对《三字经》的修改、增删导致。同时,指出《三字经》押的韵是宋代官韵,而王应麟对官韵很有研究。新发现的王应麟的三言韵文,也进一步佐证了《三字经》作者应是王应麟。[7]有的学者认为是宋末区适子(广东人)。持此观点者认为明代黄佐在《广州人物志》卷十《元登洲先生区公(适)》提出:“区适,字正叔,南海人……今训蒙《三字经》,适所撰也。文殊驯雅,童子多习诵之。与周兴嗣《千字文》并行云。”[5]明末清初屈大均在其著作《广东新语》卷十一“三字经”条目中清楚地记载:“童蒙所诵《三字经》,乃宋末区适子所撰。适子,顺德登州人,字正叔,入元抗节不仕。”[8]清代凌扬藻的《蠡勺篇》(清同治二年(1863)则号谭莹校粤雅堂刻本)中有“今蒙童所诵《三字经》,则南海区适子正叔撰,中亦多叶韵语。”[5]李健明认为作为宋代屈指可数且官居高位的学者,若王应麟果真编过《三字经》,他或其门生甚至后人都应在有关文献中列出此书,至少地方文献也应有所记载,但是鄞县和宁波有关志乘和王应麟的传记,均无任何关于王应麟与《三字经》有关的文字记载。而据他考证,明清民国时期的《顺德县志》、佛山市及广东增城迳头村的《平阳(区氏)族谱》、顺德陈村登洲的残存资料都记录着区适子撰述《三字经》一事。因此,他认为王应麟著述《三字经》之说并不成立,而区适子才是《三字经》的真正作者。[9]李良品指出,王应麟确实具有撰写《三字经》的众多条件,但《三字经》里叙述史实有几处错误,少数地方行文不严密,与王应麟博学而严谨的风格不合。他认为清代李文田编辑的《三字经句释》,其封面上的“区适子手著”是《三字经》的作者是广东顺德人区适子的最好佐证。因此,他也认为《三字经》并非王应麟所作,而应是区适子。[5]有的学者认为是明代黎贞(1355-?,广东人)。持此观点者指出清代著名学者《四库全书》馆史部主持人邵晋涵曾有“读得黎贞《三字训》”的诗句,并自注说,“《三字经》,南海黎贞所撰”。[5]当然,也有学者有其他看法。如陆林并不认可王说或区说,反而更偏向认为《三字经》是明前期无名氏所作。[3]

关于《三字经》的不同版本

《三字经》历经了几百年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经过了历代诸多学者的研究和增补,形成了众多的注释本、订补本和仿制本。在注释本中,学术界基本公认明赵南星所撰《三字经注》是现存最早的《三字经》注释本,也即现存可见的最早刻本,而影响最大的注释本则为清乾隆年间王相训诂本校刊的《三字经训诂》和道光年间贺兴思的《三字经注解备要》。在订补本中,较有代表性的是清代前期平鼎贲《三字经》,清代后期许印芳的《增订启蒙三字经》、民国初年章炳麟的《重订三字经》等。在仿制本中,有《女三字经》《历史三字经》《舆地三字经》《佛教三字经》《道教三字经》《天方三字经》《医学三字经》和“革命《三字经》”等。[10]同时,《三字经》在少数民族中受到广泛推崇,在清代出现了《三字经》满、蒙文本,如京都二槐堂梓行《满汉合璧三字经注解》(1795)、京都隆福寺胡同三槐堂书坊板藏《满蒙合璧三字经注解》(1832)等。此外,随着中国门户渐开,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在晚清时期《三字经》更是出现了不少外文译文(本),有英国传教士马礼逊载《中国春秋》英文版(1812,伦敦的C.Stower,Hackney出版)的英译《三字经》、美国传教士裨治文载TheChineseRepository(汉译《中国丛报》,1835)的英译《三字经》、和英国外交官、汉学家翟理斯的英译载《两首中国诗》英文版(1873,上海的迪卡瓦荷公司出版)的英译《三字经》,德裔英籍传教士欧德理载ChinaReview(汉译《中国评论》,1893)的英译《三字经》等,也出现了一些外文的仿制本,如1904年,英国麦都思(WalterHenryMedhurst)为宣传基督教教义模仿《三字经》三言韵语而撰写的耶教仿本《三字经》(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有的学者对《三字经》不同版本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剖析,以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增修者的观念。李健明对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地方文献馆馆藏的《训蒙三字经》、国家图书馆古籍部藏的明赵南星《三字经注》、清代王相作注的《三字经训诂》三个版本内容进行比较,勾勒出《三字经》在几百年间流传过程的主要增修状况。他认为叙述历史是否只到十七史是判断早期版本《三字经》的重要标志之一,《训蒙三字经》与文献记载古老版本述说历史内容,尤其是“十七史”大致吻合,应是最接近文献记载的最古《三字经》版本,并指出从古老的《训蒙三字经》、赵南星的《三字经注》到王相的《三字经训诂》共有28处修改或文字添加。[11]有的学者对《三字经》满、蒙文本、英译本和各种仿制本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了解《三字经》在文化教育史和文化教育交流史上的重要作用。肖朗就《三字经》满、蒙文本、基督教《三字经》仿制本、太平天国《三字经》仿制本、医学版《三字经》仿制本和传入日本的《三字经》及其仿制本作进行了初步的整理考察,揭示了《三字经》在汉民族与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交流以及中外文化教育交流中所发挥的不可忽视的作用。[12]邹颖文就香港图书馆所得见的《三字经》四种英译本和传教士麦都思的耶教仿本《三字经》,概述了《三字经》翻译缘起、所据版本、翻译格式及仿本版式。[13]郑志明详细分析了晚清时期的马礼逊译本、裨治文译本、欧德理译本与翟理斯译本四种主要英文(译文)译本的版本特点与翻译特色。[14]

关于《三字经》的启蒙教育功能

《三字经》是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沃土上的一朵奇葩,它用最简单的语句,最凝练的方式,把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所集聚下来的最重要的道德、知识,汇聚在里边。自问世以来,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很快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被人们誉为“袖里通鉴纲目”“千古一奇书”,堪称中国古代教育的基石。[5]有的学者研究了《三字经》的识字功能。对于中国儿童而言,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识字乃是读书和学问的基础,没有初步的识字教学,就难以进行正规教育。蔡若莲指出根据王相注本正文,加上近人在历史部分的增补统计,全文共有384句,1152字,除去重复的字,共用了541个不同的字。[15]这541个字,其中见于香港小学用字表的约427个,这些字至少覆盖了汉字基础知识词量中的80%,对于幼童或其他初学汉语的成人,有重要参考价值。[16]有的学者研究了《三字经》的历史教育和技术知识教育功能。《三字经》用了约四分之一的篇幅概述了自三皇五帝以来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和历史人物知识。白寿彝指出,“《三字经》基本上是一种进行历史教育的书,其中包括历史知识方面的教育。”[17]霍林东认为《三字经》是“市井百姓借以粗知历史文化知识的读本”。[18]张显传认为“经过历代不断增补的《三字经》,从内容到形式更加适合历史教育发展的需要。”[19]金春兰认为《三字经》虽然以识字教育为主要目的,但同时也包含了广博丰富的技术知识教育的成份。[20]有的学者研究了《三字经》的德育功能。王殿卿认为《三字经》是童蒙教育的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当今学校德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21]顾静(金良年)先生认为,通过《三字经》对蒙童给予教育,传统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内在价值取向与精神认同。[22]刘弘毅认为《三字经》是一部教育专著,而传统教育是道德伦理型的教育。[23]钱文忠认为《三字经》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糅在一起,让孩子在学知识的同时学道德。他指出《三字经》讲爱、讲对长辈的尊敬、兄弟之间的友爱,这是一种普世的价值、永恒的价值。[24]《三字经》作为中小学课本的争议,朱维铮认为《三字经》不是经,只是平民的识字课本,算不得是儒学里面最为普及的读物,不能称之为国学。[25]鲍鹏山则认为《三字经》是在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创造出来的,受到时代环境和作者自身价值观的影响,不适合进入中小学作为教材。[26]黎鸣的言辞则最为激烈,黎先生认为诵《三字经》是对中国儿童的“犯罪”,《三字经》扼杀了儿童智慧的天赋。[27]正因为学者们的不同观点,《三字经》等经典书籍在进入中小学课本的同时,也引发了相关争议。如湖北省很多中小学都开展了《三字经》《弟子规》等诵读活动,但因为认为国学经典中也有一些不科学或与时展相悖的东西,一些学校给学生推荐的是删节版的国学内容。山东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关延平认为,传统文化作品中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随便拿来就用,比如《三字经》中就有宣扬宿命论、顺民思想等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内容,必须加以扬弃,不能不加选择地灌输给中小学生。[28]

结论

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三字经》进行了研究探讨,取得了许多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和了解《三字经》这部传统经典著作,有利于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但学者们对《三字经》研究的范围和视野还有待进一步开阔,对《三字经》的教育思想的研究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尚待突破的领域。

其一,对《三字经》成书年代、作者的理解,还存在分歧。认为《三字经》成书于宋末元初的学者占大多数,但也有少数学者存在异议。关于《三字经》的作者,王应麟著说在学术界一直占主导地位,时下出版的《三字经》多标明“宋王应麟著”,但区适子著说也有一定的支持力量。尽管这种分歧不是原则性的,但这种争论也将会对《三字经》写作背景及内容的深入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还需要对存在的分歧进行进一步科学系统的研讨,如考察《三字经》的成书年代,既要考察早期的文献记载,又要考察其与其它蒙学读物之间存在的间接或直接的因承关系;考证《三字经》的作者,要以文献资料为支撑,但文献资料也需要进一步考证,力求在成书年代及作者问题上尽可能地达成共识。

其二,《三字经》的教育思想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学者们对《三字经》的启蒙教育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对《三字经》所反映的儒家教育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但在如何评价《三字经》的道德教育功能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议。大多数学者肯定了《三字经》的伦理道德教育理念和功能,但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其中包含很多封建礼教思想,不宜传播。因此,我们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物观点去分析《三字经》的教育思想问题,增强研究成果的信服力。此外,对《三字经》蕴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学者们加大研究力度。

第5篇:语言功能教育范文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变革;智慧教育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在一些特殊领域(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等)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智能作为新的技术驱动力正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为医疗、教育、能源、环境等关键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人工智能专家预测,人工智能在通用技术领域可能尚不能替代人类,但在一些特殊领域,人工智能将会淘汰现有的劳动力。在国外,许多国家纷纷把人工智能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竞争战略,我国学者也密切关注着人工智能的最新理论进展和实践应用,国务院于2017年7月颁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人工智能发展的重点策略。“人工智能变革教育”的潮流,引发了教育研究领域的“人工智能热”。当前全球范围内,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大量研究和应用催发形成了教育人工智能概念。目前梳理学术上关于研究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文献主要集中于:

(一)教育理念的革新。“人机一体”将成为未来新的教育方式[1],由新技术和新手段的出现所应运而生的智慧教育[2],将对原有教育进行改进和完善。智能技术在改变教育的手段和环境的同时,还有利于构建出系统解决教育问题的教育新体系,从而真正触及教育的根本[3]。

(二)关注技术的革新。机器深度学习、智能学习的算法、视觉识别以及智能语言识别这些基础技术的突破,为人工智能的教育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三)探究教育的应用。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学业测评、交叉学科、角色变化等应用领域具有巨大潜力,教师角色内涵也将在与人工智能的协同共存中发生改变。AI监课系统能够数据化、可视化评估教师的授课情况,将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评分实时调整授课内容,以促进个性化学习,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教育深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新技术融入教育并促进教育方式的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技术具有变革人类的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能力。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获取或实现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所拥有的特征、优势与功能,使其在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呢?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继续被安全使用到教育领域?如何通过教育变革来促进新兴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与深入应用,实现教育深层次革命等问题,是目前需要关注和探讨的主要问题。

1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变革的背景

1.1人工智能的内涵及具备的强大能力

人工智能最早由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于1956年提出,其研究主要包括机器人、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实质是一种自动感知、学习思考并做出判断的程序。人工智能具有自主学习、推断与革新的能力,推动了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人工智能同时具有理性判断力、超强的工作力,只要电力供应不断,几乎可以无限制地工作下去,而且适应不需要情感投入的工作。它的超强能力,源于三个重要的技术:深度学习、大数据和强算力。

1.2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在精力、记忆力、计算力、感知力以及进化力等方面与人类相比,具有突出优势。在医药领域,人工智能的出现使普通民众可以享受更为高效、稀缺的医疗资源,解决医疗诊断领域诊断质量不均衡、医生资源不足等问题。在教育领域,人工智能促进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教师角色多样化、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教育研究提供新技术和数据支撑;极大拓展了教育研究新视域;使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教育方法创新方面、教育手段和环境方面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方面均发生改变。然而,看到人工智能以其强大的处理能力带来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正视人工智能带来的新挑战。在人工智能浪潮冲击下,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推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人工智能技术如何继续被安全使用?首先,人工智能专家大都认为,人工智能将会淘汰大量现有的依靠非脑力劳动为生的劳动力,需要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劳动力。而且,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不太成熟使很多人工智能技术只是应用在儿童教育领域,再者,人工智能潜在的道德伦理问题缺乏法律制度规范。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时代将对社会结构以及人的地位构成挑战。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所带来的机遇是大于挑战的。教育需适应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突破和飞跃,不断调整和更新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实现育人成人的发展目标。

2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

2.1人工智能与教育目的的变革

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变不仅影响人类未来如何发展,而且极大释放了人类的生产力,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类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是何目的。人工智能影响教育目的的变革主要表现在:第一,人工智能可能会使人类陷入精神危机。这源于两方面的结果:一方面,人工智能将取代大部分人的工作岗位,工作的丧失将会导致人的价值和尊严丧失。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可能导致所有基于自由主义的想法破产,转而人类所拥有的价值和尊严可能转化为一种“算法”,人工智能带来的职业替代风险在教育领域同样存在,主要是对教师角色的挑战。第二,人工智能有利于培养人的学习能力。从某种角度上讲,人工智能剥夺人的就业机会,但同时,人工智能助教机器人将协助教师实现个性化指导,从而有利于将学习的过程视为寻求自我价值和意义的过程。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有利于使教育注重培养人的精神能力,这种精神能力大致包括实践动手能力、价值追求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知识以便于更好地完善自我、丰富自我,使教育跳脱“知识为本”的陷阱,发挥“立德树人”的正向作用。

2.2人工智能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第一,深度学习。深度学习也称为深度结构学习或者深度机器学习,是一类算法的集合。深度学习概念的提出,一方面尊重了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也是应对人工智能时代下的挑战。深度学习在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信息处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提倡学教并重、认知重构、反思教学过程,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第二,个性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区别以往传统班级课堂授课,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学生享受个性化的学习服务,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可视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自适应学习。自适应学习是指人工智能基于对个体学习进行快速反馈的基础上,根据学习者特征,为其推荐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路径,从而最大程度上适应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实现个性化学习的重要手段。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快捷、科学地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学习反馈;持续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其中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高效地为学生提供海量的学习资源。

2.3人工智能与学习环境的变革

首先,有利于搭建灵活创新的学校环境。不仅可以使空间规划更具弹性,而且可以调节性增强物理环境。其次,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区别于以往传统教育强调的统一秩序,更注重个体的用户体验。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等学习环境的不断增加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个性化的空间环境与学习支持将改变目前学习的学习空间环境。除此之外,随着对话交互技术的逐渐成熟与不断普及,有利于实现虚实结合的立体化实时交互。VR、AR等技术的同步协作也有利于搭建新的学习环境,满足学习者的一系列要求。脑机互动技术的突破有利于实现将人工智能植入人脑,从而改变人类自然语言的交流方式。最后,人工智能通过即时、准确、高效的大数据分析有利于进行精准且个性的学习评价与反馈。人工智能将综合收集所有同学的学习记录,互相比对、优化,从而进行综合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的人脸识别以及语音识别技术可以运用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的学习情绪感知,学习状况的了解,从而促进学生学习的科学化;智慧校园、智慧图书馆等的出现,为教学环境的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3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最有潜力和影响力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将通过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分析、3D打印、模拟仿真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个性化教育服务、教育人工智能生态环境等产生根本影响。2018年《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本)指出了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将通过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进而影响教育阶段的不同过程。具体见表1所示。

4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实践路径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变革的路径主要从政府、教师、学校三个层面入手,具体如下:政府需为人工智能引领教育变革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撑。第一,进行人工智能政策的顶层设计。借鉴美国出台国家人工智能战略规划的做法,成立专门部门负责人工智能政策的顶层设计;结合所属行业的不同特点,自主拓展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应用场景;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建设智慧校园,多元优化教育人工智能的生态环境;联系利益共同体的力量进行政策的具体设计,积极吸纳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利益共同体的意见;考虑人工智能数据的开放问题,人工智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多种形式教育的融合问题;支持普通高等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学院,鼓励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开展人工智能职业培训;监督管理职业培训机构、学校、企业、教育行政部门等执行主体,提供教育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统。第二,投入资金支持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政府需提供资金支持人工智能教师的技能培训,为人工智能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设置专门的经费;支持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基础性、应用性研究,设置奖金激励;鼓励开展人工智能项目,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人工智能时代,教师需发挥“育人”的核心价值。第一,培养师生成为学习探险伙伴,深层联结知识、教师和学生。构建教师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关系,明确教师与人工智能系统协同的教学模型;利用人工智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等信息,关注学生的发展,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第二,利用课堂教学辅助系统,提高教学质量。使用AI老师监课系统,进行老师授课情况的实时数据化、可视化评估;借助AI分析评估系统,针对性帮助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第三,探索出解决教育问题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教师需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教学,探索出可以让学生主动、准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方法的新途径;合理安排和部署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作为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主要场所,需加强智能教育,开展智能校园建设。具体来讲:第一,建成智能生态育人环境。学校需搭建基于智能教育平台的知识模型,建立教育教学活动情况大数据采集和分析平台。第二,加强传统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形成“人网融合”智慧教育新样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优势,面向学生开展个性化的智慧教育;定期组织学生利用仿真实验室等开展高品质学习,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挖掘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结合点,将人工智能荣誉教育的全过程。第三,开展人工智能课程及相关项目。开设人工智能伦理课、法律课等相关人工智能课程,提高学生在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综合水平;设立人工智能在线学习、资格证书考试等环节,提高其学习人工智能技能的学习你能力和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唐汉卫.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如何存在[J].教育研究,2018,39(11):18-24.

[2]郭大成.以素质教育引领高校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1(Z3):12-15.

[3]张学军,董晓辉.人机共生:人工智能时代及其教育的发展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4):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