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信息化工作方案精选(九篇)

信息化工作方案

第1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一、2014年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目标

为实现“十二五”末“五年翻两番,总量超百亿”的发展目标(即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是2010的4倍),2011年,突出抓好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发展、企业发展壮大和两化融合等奋斗目标为:1、促进工业提速增效,实现工业增加值增长22%。2、狠抓重点企业培育。新增规模以上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45个,新增亿元以上企业6个,新增10亿元以上企业1个。3、加强企业技改升级。规模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以上,实施省市重点工业投资项目15个,开发通过鉴定的市级以上新产品15个以上,其中省级以上7个。4、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新增新兴产业企业10家以上,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0%,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增长50%。5、增强园区承载功能。县经济开发区新建2个特色园区,重点建设10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即在培育和壮大原有6个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同时,另外增加4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作为培育重点,加大乡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培育销售超5亿元以上园区2个,超10亿元园区1个。6、大力实施两化融合。申报两化融合试点企业省级3家、市级2家,实施重点两化整合项目3个。

二、2013年经济和信息化重点工作

(一)、加速产业集聚提升

1、加速产业集聚。围绕“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发展战略,按照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产业基地化的要求,加快构建“4+4”产业体系,一是确保酿酒食品、纺织服装、机械加工、电子电器四大优势产业壮大规模、提升层次,四大优势产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39.6亿元,其中,酿酒食品产业92.6亿元,纺织服装产业13亿元,机械加工产业17.8亿元,电子电器产业16亿元,分别增长50%、50%、60%和80%。二是加大新兴产业培植力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快速集聚、倍增发展,其它新兴产业破题开篇,形成特色。通过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新兴产业规模化扩张、集聚式发展、爆发性增长,全年确保新开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0个以上,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产业等年内销售收入增长50%以上。

2、建强特色产业基地(园)。坚持以特色园区建设引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遵循“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结”的原则,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园)建设。坚持“错位发展、差别竞争”,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凸显产业特色,增强园区产业的聚集度和关联度。重点支持双沟酿酒产业园、青阳机械零部件产业园、开发区有机食品产业园及纺织产业园发展,培育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园和新材料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基地,力争新增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个。通过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和环境营造,促进同类型行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形成核心竞争优势。同时,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业,为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供服务支撑。

3、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排查今后三年落后产能状况,做好分批淘汰落后产能的各项基础工作。抓紧研究制定落后产能淘汰的具体时间表和推进措施。加强宣传引导,动员企业及早行动,加快设备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二)、加大重点企业培育力度

1、培育重点企业。加大对全县50强企业,特别是纳税前50名和销售5000万元以上骨干企业的扶持力度,实施倾斜扶持政策,推进靠大、靠外、靠强,促进优势资源向骨干企业集聚,推动企业不断做大做强。综合运用政策支持、行政推动等多种举措,促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产业带动能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和大企业大集团。全力抓好一批重点项目申报省以上专项资金,县级工业发展专项基金向省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倾斜。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影响力较强的国内外知名企业。

2、加大政策扶持。用好用足“省委省政府支持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的专项扶持政策。加强与省与市对口部门协调联系,争取其对企业发展的支持帮助,及时兑现县里已出台的各项激励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开展优惠政策宣传活动,力争使符合条件的企业都能享受到各级优惠政策,帮助企业降低投资和经营成本。

3、建立帮扶制度。通过建立领导联系点、政银合作和银企对接、重点企业分工负责、联合协调会办等工作机制,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资金融通、能源供应、市场开拓等具体问题,推动生产要素向重点企业倾斜。

4、做强本土企业。对于本土企业发展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措施给予帮助支持,协调解决本土企业在生产经营、资金融通、项目建设、技术改造以及“退二进三”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进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三)、加大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力度

1、做好监测分析和预测预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的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并协调解决一些苗头性、倾向性及全局性的问题,把握运行态势,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对各主要工业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动态监控,着力做好12户重点企业预测预警和分析工作。加强与各县区对比分析,建立与兄弟县区信息交流制度。

2、加强工业经济的组织协调。协调解决重点物资运输问题,确保电煤运输供应,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努力化解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和不稳定因素。加强对重点物流企业运营情况的跟踪,重点是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推动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强对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的调研,申报省物流企业和物流基地,争取政策扶持。利用省经信委搭建的产品万里行平台和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契机,组织我县名特优新生产企业参加,进一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

3、加大新增长点的培育和扶持力度。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指导相关企业制定客观、适度的增量项目(产品)年度产出目标,建立健全达产达效工作责任制,确保年度增量计划的全面完成。建立对工业经济新增长点项目(产品)的定期监测和跟踪制度,及时了解把握序时进度,分析运行情况。

4、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加大技术中心投入,确保省级、市级技术中心企业开发经费投入分别达到销售收入的5%和3%以上。抓好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保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个以上。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政府、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的资源,共同推动食品加工技术、机械加工技术、纺织服装加工等重点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发挥产学研联合助推器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工业企业、大专院校、研究机构的联合,建立以工业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后盾、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四)、提升企业技术进步水平

1、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重点抓好15个省市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的跟踪管理,实施挂钩联系制度,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建立项目储备库,加大争取政策扶持力度。

2、搭建银企合作融资平台。积极帮助重点企业扩大授信额度,推动商业银行采用多种方式予以信贷支持,确保商业银行用于工业信贷比重稳步提高。及时了解企业资金需求,梳理项目,向银行推荐质量好的金融部门认可的项目,开展项目对接,保证全县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和银企合作洽谈的成功率。同时,加强对签约项目资金落实和实施情况的跟踪考核,确保签约项目的资金到位率。

3、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名牌产品、“三名”商标申报步伐,严厉打击假冒行为,加强品牌保护。落实政策扶持,对已认定的名牌产品和“三名”商标产品,协调有关部门在融资贷款、信贷担保、电力供应、交通运输、技术改造、技术创新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对新获得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名牌产品、部级免检产品、省名牌产品、省出口名牌产品、省著名商标的企业,加大财政资金奖励额度。总结推广质量管理先进经验,定期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经验交流活动。引导企业贯彻ISO9000、14000质量管理标准,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管理促进活动。

(五)、促进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

1、加大政策支持。认真做好项目资金争取,做到“储备一批、筛选一批、服务一批”。一是做好项目的调查储备,抓紧建立2011年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库。二是坚持优中选优。选取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作用明显、填补我县新兴产业空白、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重点项目,作为国家、省扶持资金的优先申报对象。三是帮助企业掌握政策包装项目。指导企业学习掌握政策,做好项目包装,完备各项手续和材料,争取2011年省级资金不少于上年度。

2、加快创新转型。推进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加大对专利新产品的扶持,推进其产业化进程和技术创新步伐。推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依托酿酒食品、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培育示范平台。扎实做好中小企业科技型、创新型、高成长型培育和发展,帮助我县更多企业进入省中小企业扶持发展的大盘子,有更多的中小企业获得转型升级专项资金支持。

3、推进信息化进程。继续落实“中小企业百千万电子商务应用促进计划”,组织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应用电子商务行列,加强县中小企业网站建设和信息维护管理工作,强化服务基层,不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努力搭建共享平台,有效整合信息资源,提高对中小企业网络服务水平。

4、强化运行监测。抓好中小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做好全县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民营经济报表统计、重点监测企业月报及运行分析。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调研活动,关注中小企业最新发展趋势,及时反映企业的困难和矛盾,提出针对性强、操作性高的对策建议。

5、促进集聚发展。加快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选择10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作为扶持重点,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集聚发展水平。引导乡镇工业集中区找准定位,努力形成“一地一品”、“一区一业”特色。探索成立乡镇工业集中区开发有限公司,全面推行市场化运作模式。大力推进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不断提升工业集中区的承载集聚功能,积极申报省级小企业创业基地称号。做好产业集群的扶持引导,放大其龙头效应、支撑效应和辐射效应,实现中小企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

6、培育示范机构。加强对中小企业服务机构的指导,引导其创新工作思路,科学定位职能,合理收取费用,为全县中小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加强创业辅导,多层次、大范围开展创业投资洽谈、创业辅导培训活动。加强与社会化创业辅导机构的合作,逐步培养和扩大创业培训师资力量。组织有能力、够水平、业绩好的社会化服务机构申报省级重点示范机构称号,利用政策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引导全县社会化服务机构更好地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

(六)、加快“两化融合”进程

1、大力实施“865”工程。通过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和培育食品饮料、纺织服装、机械电子、木材加工、玻璃建材、治金新材料、包装新材料、新能源产业等8个重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注重企业服务平台、电子交易平台、产业联盟在线、节能减排监控、安全生产监测、人才培养交流6大领域信息化应用,主要抓好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等5大关键环节,加快利用信息化提升全市工业整体发展水平。

2、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县分管领导牵头、经信部门为主体、相关部门参与的“两化融合”推进机构,统筹推进全市“两化融合”重点工作,认真做好产业推进、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人才培养、载体建设、资金保障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充实完善工业经济和信息化月报涉及信息化内容,按月统计示范试点企业、重点项目进展情况。

3、强化学习培训。争取省经信委和省软件行业协会支持,开展企业管理人员“两化融合”和软件知识培训。组织企业赴先进地区、市内优秀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和观摩活动,

4、推进社会信息化。继续开展政府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工作,确保政府和部门门户网站安全高效运转。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监控平台,积极应对网络安全事件,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定期召开信息化联席会议,推进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推进全社会信息进程。

(七)、落实节能降耗和能源保障措施

1、严控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建立完善产业转型升级倒逼机制,完善能源消耗预测预警机制,加大对能源消费和高耗能产业增长过快地区的用能调控力度,压缩高耗能、高排放企业用电。以能效达标为重点,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行动,落实技术和管理措施,充分挖掘节能潜力。加强能效电厂示范项目建设管理,强化考核验收,确保项目达产达效。积极推广节能技术和产品,淘汰落后高耗能设备,淘汰和改造高耗能、高污染设备。

2、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面上宣传、点上示范、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以重污染行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循环经济试点范围。进一步做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联合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认真开展综合利用认定、年检,努力拓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废物排放。持续推进清洁生产,加大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组织力度,推广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工艺。配合水务部门,推进节水型企业创建,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第2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一、 基础设施

我校目前有21个教学班,727名学生,57名教职员工,分布在安亭和天平两个校区。

两个校区分别安装两套与徐汇城域网互通的学校局域网,有两个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两个多媒体演示厅,两个电子阅览室,每个教室配置信息园地(网络入口),共计177台电脑;学生数与学生用机比达6:1,教师数与教师用机比达1:1。

二、人力资源

我校目前有市区级骨干教师9名,分别在教学教育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多次在全国、市、区各级各类的整合课评比中获奖,并有多篇论文在各类杂志上发表;

我校有网络管理员2名,责任心强,计算机技术程度较高,一名已完成交通大学计算机技术本科课程,另一名正在进修该课程;

我校中青年教师100%通过信息技术培训,通过网络学习已成为教师自我进修的一种重要手段;全校教师100%采用电子教案,并能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的优势,进行形象生动,富有活力的多媒体教学,获得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我校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计算机兴趣课,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兴趣也非常浓厚,具有进一步发掘的潜力资源;

三、制度建设

我们学校早在XX年就建立了由校长直接领导,信息组组长专人负责,各教研组具体分工的的学校信息化建设制;在多年的实践活动中累积了丰富的多媒体制作经验、信息化工作经验,师资培训经验;

在每学年的年度评估中,专门制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信息化程度的评估机制,以及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的激励制度;

在每年的年度预算中,确保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信息技术的软件和硬件投入逐年增加;

四、信息化推进计划进度

在XX年9月前,完成两个校区的局域网建设;(已完成)

在XX年1月前,完成学校网站建设,内容涵盖学校特色、班级特色、教研组活动、师生互动等。

在XX年1月前,建立高质量、大含量的学校教育资源库,完成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流通,提高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第3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根据《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全面落实“智慧”“智慧乡镇”信息化战略,进一步提升马渚镇的信息化水平和产业层次,落实“工业立镇、科教兴镇、外向强镇、生态富镇”的发展思路,切实抓好马渚美丽乡村建设,并结合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村庄改造等工作,经与电信局共同协商,由电信局全额投资,对马渚镇进行光网络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和建设。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智慧马渚、美丽乡村”信息化乡镇建设主要内容

(一)基础光网络建设

1、光网络建设总体目标:2012年-2013年,对马渚范围内家庭和商务楼宇、专业市场、企事业单位实施光纤接入改造,对新建楼宇和小区实施全光网络接入,使镇区域所在地单位用户具备千兆接入能力、家庭用户具备百兆接入能力;农村区域实施光纤改造,实现接入能力20M用户50%,2M及8M以上用户分别达到98%和85%。共享城域网出口总带宽能力达到150G以上。

2、由电信局全额投资,2012年至2013年底前完成马渚三个社区,18个行政村的光纤到户项目改造,光网络设备、线路投资总计1200万元人民币。以自然村为单位,根据光配服务区的整体规划,逐村进行光纤入户改造,在改造中结合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2012年底,实现100%镇区用户、50%农村用户的FTTH(光纤入户)覆盖,2013年底,实现100%农村用户FTTH覆盖。

(二)无线城市覆盖

实施落实马渚全镇内无线宽带网络建设项目,3G基站、WIFI网络覆盖等无线项目投资约300万元。无线项目重点建设区域如下:

1、实现全镇3G无缝覆盖,推进CDMA1X、EVDO、wifi网络建设,实现马渚镇全镇区域室内外100%、室内98%无线宽带(3G+wifi)覆盖;

2、重点区域:2012年着重对镇政府及重要办公大楼、社区办公场所、酒店、学校、农家乐、各商务楼宇进行wifi网络的全覆盖。

(三)光网络与信息化应用,切实推进“智慧马渚、美丽乡村”建设

1、在已建成的公安治安监控网基础上,继续推动对马渚全镇的治安、公共交通、特种车辆等领域的智能安全监控,保障社会安全治安,提升“平安马渚”监控的技术防范能力。

2、推广“数字城管”建设,充分利用光网建设成果,新建并整合现有视频监控资源,将视频和数字传输技术应用到城市管理项目中,提升城管整体水平。

3、推广智能环境监控,保障市民健康。根据环保部门需求,制订智能环境监控规范,充分利用基础网络、无线网络及传感技术,开展对马渚境内各区域环境的智能采样、监视、预警。

4、推广电子商务应用,服务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提升竞争能力。并针对马渚基础产业特点,研发提供有线无线网络一体化的各行业信息化应用,帮助企业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5、打造有特色的“云计算”服务基地,为马渚本地及周边有网络开发及存储需求的企业提供“IDC”等服务。

6、开展新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广“农村中国”乡镇信息化平台应用。使农村政务、商务、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7、镇级IPTV。在iTV公告平台基础上定制封闭的、视频+图文方式的、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建成后具体可实现的应用包括:镇专属点播视频、专属图文信息和公告等;可轻松将会议精神、紧急公告、动态信息和文化建设阵地延伸至职工家庭及广大镇人民群众。丰富群众娱乐文化生活,改变当前社会因缺少娱乐文化活动而产生的各种不健康活动,都有很大帮助促成作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智慧马渚、美丽乡村”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2年1月-2012年5月):

为贯彻好市委市政府《市智慧城市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文件精神,落实“智慧”“智慧乡镇”信息化战略,推动“智慧马渚”“美丽乡村”的建设。让全镇广大群众了解把握智慧城市建设重大意义。通过开展宣传周、专题会议、主题论坛等形式,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大力宣传通过智慧城市应用体系建设、促进智慧产业发展、从而加快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公共管理水平等一系列事关我镇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和生态的长远发展的惠民、利民的工程。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6月-2013年10月):

根据“智慧马渚、美丽乡村”信息化乡镇建设主要内容,结合城镇建设及村庄整治等工作,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及进度。对全镇进行光网改造和无线网络覆盖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全镇范围内家庭和商务楼宇、专业市场、企事业单位的光纤入户和无线网络全覆盖。

第三阶段――完善验收阶段(2013年11月-2013年12月):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及要求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验收,按照相关标准对全镇光网、无线网络和信号基站进行测试验收。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智慧马渚”工程符合设计要求,惠及全镇人民。

三、相关措施

1、全镇各社区、行政村及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组织学习上级相关文件、会议精神,配备精干力量,制订配套工作方案。并将“智慧马渚、美丽乡村”建设纳入社区、行政村的政绩业绩考核体系。

第4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和应对工作,切实保障局机关节后正常有序运行,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根据中共柳林县委办公室柳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县党政机关节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柳办发〔2020〕6号),结合局机关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严格落实“五严五防”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全县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各项措施,严格执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确保节后局机关正常高效运转、政令畅通,以必胜信心和实际行动坚决打贏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防控措施

(一)加强人员管理

1.严格返岗人员排查。疫情防控期间,每日对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包括家属)疫区暴露史、与病毒感染者及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史进行全面彻底排查,重点排查1月8日以来从湖北等重点疫区,特别是武汉来柳、返柳人员,建立疫情防控台账,以单位汇总后报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同时,在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按需调配机关上班人员,尽量减少人员流动。对目前仍在柳林县境以外的在编在岗工作人员,暂时不用返县;实习生、见习生、临时人员原则上暂推迟上班时间。

2.严格人员体温检测。进入办公区域的车辆和人员积极配合大楼体温检测点,进行信息登记和体温检测。机关工作人员和公务来访人员须正确佩戴口罩,主动介绍是否有武汉等重点疫区暴露史、与病毒感染者及疑似感染者密切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其他闲杂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办公区域。

3.严格做好防护隔离。发现体温检测异常者,按要求立即报告并详细记录信息,体温异常人员须听从指挥,由应急处置人员陪同到定点发热门诊就医,并遵照医嘱采取相应隔离和治疗措施。机关工作人员确有与武汉等重点疫区来柳、返柳、经柳人员和亲属接触的要自觉主动采取居家隔离或医学观察措施,及时向单位报告并进行请假报备。

(二)加强消毒管理

1.公共区域。机关工作人员要积极配合大楼保洁人员,对单位门厅、楼道、楼梯、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和中央空调送回风系统进行清洁和消毒。

2.办公区域。机关工作人员要每日清洁办公室卫生,对电脑、打印机、电话座机等办公设备用酒精擦拭消毒2次(频繁使用设备增加至4次),开窗通风3次(20-30分钟/次),添加衣物保暖,尽量避免使用中央空调。

3.公务车辆。机关工作人员要及时在公务车辆使用前后进行仔细消毒,驾乘人员用车全程正确佩戴口罩。

4.垃圾处理。疫情防控期间,机关工作人员要严格做好生活、办公垃圾无害化处理工作,使用后的口罩等防护设备,放入专门垃圾桶内,每天用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三)加强防护管理

1.会议组织。疫情防控期间,局机关原则上不组织召开会议,关于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的会议,必须召开时,严格控制会议时间和参会人数,会场参会人员保持间隔1米以上,会议时长超过一个小时必须开窗通风一次,会前会后认真对会场、家具、用品等进行消毒,参会人员进入会场提前洗手消毒、测量体温,参会人员不发言时要正确佩戴口罩。

2.文件传办。尽量使用网络协同办公系统微信办公群等方式传阅办理文件,如必须进行纸质文件传办,传递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正确佩戴口罩。

3.工作对接。安排、协调、汇报工作尽量采取电话、短信、微信等方式,确需当面沟通工作,面谈双方应正确佩戴口罩并保持适当安全距离。

4.公务外出。外出执行公务人员须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5.个人防护。机关工作人员要养成良好自身防护习惯,外出、工作期间正确佩戴口罩,上下班通勤尽量选择步行、骑行和驾乘私家车等出行方式;自觉保持个人卫生,勤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按照“六部洗手法”用流动水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避免用手直接触摸眼睛、口鼻;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避免产生过度疲劳;尽量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活动,不聚集、不聚餐、不聚会,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如出现咳嗽、流涕、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早就医诊治。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责任落实。局机关工作人员要切实提高作战意识,保持战时状态,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大考验,作为坚守初心、践行使命的实际行动,各股室每日下午17时前将疫情防控相关工作情况报局办公室,由办公室统一汇总报县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办公室。

第5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医院;文书档案;现代;信息化;方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0113

一般医院在处理行政管理事务的活动的时候,会将普通式的文书转为文书档案,这样文书档案的保存使用就变成了医院管理内容上关键的组成方面,针对医院后续的发展前景起到极其有效的作用。医院文书的档案管理方面一般包括档案的归纳分类、设卷立名、使用管理以及最后销毁等全套的管理措施,因此我们在文书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要具备很强的规范效力,针对一些不对外公开的档案要有保密意识,以及针对不同档案使用者的服务意识。所以我们要想通过档案文书为医院后续发展决策保证关键的信息来源,就必须不断改善在文书档案管理上面的能力,始终致力于为医院的健康有序进步。

1医院文书档案工作的现状

通过资料的查阅我们知道,医院文书档案的典型特征有四个方面:第一,文书的规范性,医院公书档案的规范性标准即对公文的归纳整理使用,即整个公文档案的关键点,同时是提高公文档案管理的最低保证。因此,要确认这样的规范性是提高档案管理安全性的要点。这个过程一般是利用文件、检查、笔迹、语言等经过严格筛查。以此确保规范。第二,文件的标准性。我们对文件的记录和管理也必须有一定的标准,并遵循一定的标准严格实施。整个环节都要相互连接,有严格的标准。第三,文件的保密工作。文书的形式主要划成两种,依次为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这种纸质类型的文件是需要保密的。第四,文书的服务性能。文档文件的服务性能关键是体现在能够显示出医院在一些文献中所要的数据,显示在使用、编译和统计工作这样的层面中,而且使用的效率非常高。

目前中国的文书档案管理上有着的一些现状问题主要有:第一,从上到下都不关注档案的文书管理,首先即上层部门领导的不过问,因此下层的档案归档员工对于这个档案管理工作的绩效较低,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对档案管理工作的懈怠,使得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十分混乱。第二,国家在法律层面匮缺完善的科学管理规章条例。而且针对医院档案牵扯范围广泛的特性,一旦缺失健全的科学的档案条例规定和准则,将会使我们的文书档案归档制度变得盲目和混乱。第三,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上级领导没有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引起关注,医院的人事部门一般不会招聘专业的档案管理人才,所以这些现在的医院文书档案管理人员都是从其他工作部门调过来的,很难胜任医院档案工作的实际需求,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品质骤降。第四,硬件设施面临淘汰。大部分的医院在档案馆使用的硬件设施不够规范,多数的档案工作依然是困在传统的手工操作中,没有使用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造成档案材料归档跟不上工作需要,极易流失。第五,信息化程度低。我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没有一套完整的系统信息化,一个系统的规划,造成数据收集不全、资料不详尽、升级落后等,最后造成了档案信息的无序化。

2医院文书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及策略

21材料的归纳整合工作

我们在进行文书档案管理的任务时,首先是要进行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因为处理人事档案的员工参与了整个档案产生过程,熟悉了档案的形成标准,在此再融合办公室综合智能化,更为便捷地收集档案资料,这样便确证档案材料的全面性。在进行处理上级文件时,档案人员必须先做好登记的系列任务,包含收到登记、检查和核查、审批、承办、督办和备注。接着关于文件的内容和需求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在进行传阅文件情况时,提醒上级领导抓紧阅办,而且对于上层领导批示下来的文件及时分发,在上情下达的实现上做一个好典范,并且要督促文件的执行部办公室及时达成文件内容要求。

22对于档案立卷归档分清主次

分清主次先需要将整个档案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搞清楚。当前阶段完成的文件任务才能够放入档案,那些没有结束的不能放入,一旦混入会造成档案管理混乱。我们要尤其关注那种在文件形式上、文件的内容方面以及文件的使用对象上都非常相似的文件档案,注重划分它们的储存位置和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注意更新它们的重复率和冗余度,提高工作的效率。接下来,档案工作人员要确保相关档案的相关性和全面度。于档案整理中要把握关键,分清主次,严防入口档案的规范准则,不够要求的文件不能够并入。同一类问题的文件档案要善于归纳,这样能够提升文件的使用价值,并形成文件后的归档是完整和清晰的。

23提升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准,促进档案的开发使用

促进整个档案系统的开发使用十分重要,医院文书档案是服务于上级部门的决策和服务部门,主要针对医院的服务事业的发展而使用。文书档案的服务能力显示了整个医院的各种不同工作层面上的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主动开发始终是文献管理的最终目标。比如医院在快速进步和规范化治理方面累计了很多的文献资料,包含等级医院评审、资质认定、资质认定等级、专业建设和基础建设的评价,这些文件不但有着鲜明的行业特色,具有很大的使用潜力,更是作为一个医疗单位综合素质标准的表达。

目前,随着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持续发展,医院中的基础设施也在持续进步,使得档案的使用率持续地被拉升,在目前的医院档案建设方面,针对一些证书的文献和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内容。因此医院档案类文件的开发和利用进程里,相关档案人员需要主动依据医院工作的开展而不断进步,为医院保证相关的文件档案可以达到医院开展医疗工作时对档案中内容的需求。同时档案部门还必须完善项目的程序过程,保证对档案的跟踪整理,保证重要档案的全面安全程度。 24健全文书档案管理制度,完善文书档案信息化管理

文书档案的信息化主要是说使用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等各种方式方法,使不同的载体,不同地区的正在被使用的珍贵的档案信息通过数字的形式来进行保存,这样能够在互联网上达到信息共享的程度,提升整个档案的现代化、使用和服务准则度。总的来说这样的档案信息管理的特征有下:①档案信息能够完整的在网络上共享;②医疗服务管理的办公效率大大拉升;③档案资料的保存文件的时效性更强;④档案资料文件在传输的过程中更加高速,并且安全性得到有效的保证。

3结论

医院档案工作是提供服务、技术和业务于一身的工种,所以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对文档管理规则进行深入的改进,并对文件管理的标准规范严格要求,以确保档案文件具有更好的完整性,进一步地保证档案资料的开发和使用,让它的潜力更加明显地表达。中国的科学技术在持续进步,落后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达到新的社会标准和相关领域的需要,需要不断完善我国档案文书管理的现代化程度。传统管理是以手工工作作为主要的方式,标准规范化和错误率上不能得到保证,信息化电子技术的发展能够提高文书管理方案的标准化水平,让错误率减小。要做到这一点档案文书的信息化势在必行,所以文书档案的工作人员更需要专业的素养,掌握主次,更好地做好医院文书工作。

参考文献:

[1]张娟关于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创新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5(9).

[2]朱海民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5(6).

[3]贾方琦新医改环境下医院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J].黑龙江档案,2014(5).

[4]漫漫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的途径分析[J].办公室业务,2014(9).

[5]张敏芝,王冬以省三星级档案室创建为契机全面提升医院档案管理水平[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

[6]于亮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医院电子档案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7(36).

第6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认识

【中图分类号】G27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高档案信息管理水平的需要。但是由于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时间比较短,一些相应的设施建设并不十分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需要充分重视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一、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实现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改革的需要,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积极配合,也需要档案管理者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当前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但是高职院校的经费来源大都是自己筹集,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支持十分有限,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高职院校的资金首先需要满足教学需要,同时还需要满足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研究等方面,档案信息化建设由于资金不足,未能有效地落实,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落实。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计算机信息技术,但是现有的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管理工作人员大多数都是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转化而来,由于计算机专业知识不高,在实际的工作中难以有效地落实信息化假设工作。目前高职院校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人员存在年龄比较大,专业不对口的现象,导致整个档案管理队伍素质不高,严重影响档案管理工作发展。另外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由于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足,工作中存在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导致整个档案信息化工作难以有序进行。

二、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重点内容逐渐受到关注,这样是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今后的高职院校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设备,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工作效率。

(一) 认识到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人数逐渐增加,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挑战逐渐增加,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转变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样也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于改善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档案信息的使用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减少档案信息丢失和档案信息不完整的现象,更好地发挥档案信息对于高职院校管理的作用。

(二) 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对完善的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档案信息建设不仅仅需要相应的硬件设施,同时还需要一定的软件设施。由于高职院校的资金筹集是有限的,各方面建设都需要相应的资金,档案信息话建设也应该受到应有的重视,高职院校需要增加相应的资金投入。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增加资金筹集渠道,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吸收一些企业的资金支持,可以通过企业输送人才的方式,增加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还需要增加相应的计算机系统设施,建立相应的档案信息库,逐渐实现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另一方面需要节约其他工作方面的资金投入。目前高职院校存在机构繁杂,管理不善的缺点,通过精简机构,完善工作管理方式减少高校管理中的开支,这样可以增加相应的档案信息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三) 提高档案信息化工作人员素质

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效率和水平,更好为高职院校工作服务。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相应的档案信息管理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技术水平,更好地适应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高职院校可以加强现有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与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有所不同,通过培训工作,完善现有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计算机技术水平,保障档案信息管理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另外高职院校需要引进一些优秀的档案信息管理专业人员,进一步壮大和完善档案信息管理队伍,提高档案信息管理工作水平,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档案信息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档案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重视和落实档案信息系统的维护和建设工作,这需要专业的信息技术人员,保障信息系统能够有效管理档案信息,避免信息丢失或者提取不当的现象。

三、结语

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高职院校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减少档案信息丢失和存放不完整的现象。档案能够为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工作服务。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管理中需要重视和落实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资金支持和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更好地为高职院校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曾.论高职院校档案信息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8)

第7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学籍档案工作的相关性分析

高等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高校发展的主要模式与平台,学籍档案工作作为高校的重要工作,需要紧跟信息化发展的大潮;学籍档案工作的信息化为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因此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高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学籍档案工作的内涵与价值。高等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一个发展领域,主要是指向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管理模式的信息化发展,具有很多的价值与功能,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高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极大提升高校学生成长和校地合作办学的发展,还能极大提升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与文化创新发展。

学籍档案作为学生档案的重要部分,主要是指学生在校各个方面表现的真实记录,具有诸多价值与功能,一方面具有学生档案信息的储存功能和收藏功能;另一方面能够一定程度上警示大学生务必要注重自己各个方面的发展,力求有一个好的档案信息记录;再者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一定的档案信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定的科研素材。

(二)高等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学籍档案工作的相关性。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为学籍档案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发展机会,促使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理念、方式和内容、主体素质等方面不得不做出及时的调整与适应,当然也带来一些挑战,比如如何确保学籍档案信息的真实与安全就成了一个不得不应对的大问题。

学籍档案工作作为学校档案工作的重要部分,是高等教育信息化涉及到的重要部分。学籍档案信息化发展为高校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部分,其各个层面的信息化发展能够极大推动高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二、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提升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水平

学籍档案的重要性由上可知,但是放眼目前对学籍档案的管理与开发利用的现实场景,确实还有很多的不足,比如理念问题、内容问题、方式问题等都还存在,极大影响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的效率提升,也影响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影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与解决。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档案工作的理念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的健康发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服务型的档案工作理念坚持不足,科学化与信息化发展的理念坚持不足。二是档案工作的内容体系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的视阈拓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信息没有很好覆盖完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高校各个部门没有及时将学生的信息汇总到学籍档案管理部门,彰显了高校学籍档案工作的内容体系还不不是很完整。三是档案工作的方式方法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有效推动。这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籍档案工作信息化方式使用不够,学籍档案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做得不够好;同时,传统的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方式创新不够,没有很好地根据需求不断改变档案工作形式。四是档案工作的主体素质问题,影响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的积极开展。这方面主要体现在主管学籍档案工作的人员数量少,很多高校就一个或者两个人,而且人员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网络素养等方面不高,同时对学籍档案工作人员的培训提升也不够。五是档案工作的保障机制与考核机制问题,影响了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工作的条件供给。这方面主要体现在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学籍档案管理与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保障体系与考核体系,致使这项工作的后勤保障与督导引领不够。

第8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档案信息化;档案工作者;素养要求

【黑龙江史志2015.4(总第341期)】

随着当代社会电子科技为主流的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使档案资源利用率直线上升。档案工作者对档案的信息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档案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者的素养有了新的要求。

一、档案信息化的内涵

(一)档案信息化的概念

档案信息化就是在政府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在档案管理过程中运用现代信息科技,管理档案信息并使之实现最大的存在价值,进而加快档案信息化的发展。在档案信息化的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形式从以图件文本为主向以电子档案信息为主发展。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发展的过程,需要跟随时代脚步采用最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

(二)档案信息化的意义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当代科技发展的必然。档案信息化根本意义是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效率和利用效率,使人们的信息来源更加充分,从而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化的发展对档案相关工作和其他广泛行业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意义。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者的素养要求

(一)档案工作者的素养的内涵

素养的培养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的学习实际能力和修养的过程。个人的素养在社会生活中有重大的影响,为了让社会向上发展,档案工作跟上信息化的脚步,档案工作者的知识、能力、品格、修养必需在一定的层次以上。档案工作者是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专业素养和道德品格直接导致档案信息化的成果如何。所以,在信息化发展迅猛的现代社会中,档案工作者的素养高低成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利用效率的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前提。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技能要求

档案信息数字化、网络化是档案工作的必然趋势。经过实践证明,档案信息化可以让每一个档案信息的利用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利用网络在档案管理系统中获取所需要的档案资料和信息。档案信息化一方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有效的提高档案信息的管理效率。网络系统管理档案可将传统的文本图件方式的档案信息转化为数字化档案,并可使用u盘等不同的存储介质存储起来,从而使得需要存储时间较长的档案信息,通过电子科技的方法,存储在存储介质中,避免了传统信息存储的缺陷,进而让每一位信息利用着都能准确快速的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档案管理信息化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适应信息化的新要求,需要档案工作者熟练运用各种与档案信息化相关的电子产品,进行档案信息的收集、选取、处理分析、储存和利用。

(三)档案信息化中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档案信息化有了全面的探究,引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信息素养在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的意义也变得越发重要起来。怎样在信息化的环境当中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也成为档案工作中需要重视的方面之一。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主要包括: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具备精确的判别能力;能够做到对信息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概括起来就是能够识别需要什么信息,并且知道怎么获取信息,怎么管理和利用获取的信息。信息素养的相关领域很广泛,是需要具有特定的素养的,它涉及范围很宽的知识,包括社会上的、经济上的、法律上的、资源上的、电子科技方面等,和很多种学科领域都有着莫大的关系。档案信息化需要以工作者的信息素养为基础,了解信息技术的原理,熟悉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信息素养的关键是信息获取、传播 、处理,包含信息利用在内,相关的领域更广泛。它是一种熟悉、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素质,既需要运用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工作者有具体的判别和分析能力来做好档案信息化的工作。信息素养是档案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能力,而信息技术则是档案信息化的途径。

(四)信息化向档案工作提出的理念创新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我国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公民的知情权力也逐步得到完善。目前,档案信息的发展更倾向于关注实际问题和大众的需要,使档案信息利用者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更加方便快捷。在发现获取信息时,档案工作者要有对信息比较敏感,准确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不同类别的信息有较强的分辨力。当代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使档案信息的传播形式已不再以书面形式为主,而是更加多样化了。传统的档案信息的制造速度已经完全跟不上高速的信息传播和利用,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学习在新的科学技术条件下对信息的高速准确的查找、评价、利用和传播的新技能。现代信息的传播方式给档案信息传播带来了不少的好处,但也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一些网络黑客和病毒等信息安全问题一直对信息的安全造成威胁。档案工作者必须具备信息安全的忧患意识,在信息管理和利用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重要信息的的保密性,也要关注不能因为工作者的失误而把一些信息甚至是重要信息丢失或者遗漏。随着人们对档案信息管理和利用的意识不断提高,利用档案信息的人群不再只有一些专业工作人员和政务系统工作人员,所以信息的获取和存储要准确、实用、方便、快捷。

三、结语

档案工作者对于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其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信息的管理和传播效率,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化的弊端也在信息化中体现出来,我们还需要不断地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养,进而提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第9篇:信息化工作方案范文

关键词: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

现如今,随着就业门槛的提高,成人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大众化时代,学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且生源也具有多样化特点,加上办学层次的多样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必须要进行改革和创新。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档案的管理提供新的契机。实践证明,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能够在减轻管理人员负担的基础上促进管理效率的提升。在本文中,笔者就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分享几点思考。

一、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一)方便档案信息查询检索

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近些年来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学生的数量庞大,这也意味着,档案管理工作愈加繁琐、复杂。若是采取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对学生信息的查询十分复杂,管理人员需要翻阅大量的资料,甚至要根据相应的记录去库房中逐一筛选,耗时耗力[1]。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让这些工作得到了简化。管理人员以及相关人员要想获取某些方面的信息,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输入关键词、检索词等,就可以将信息调出来,不仅查找速度非常快,而且查询的信息准确、全面。因为信息技术的介入,档案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加方便、快捷。

(二)减轻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档案管理是一件工作量较大的管理工作,管理人员需要采集信息、整理信息、录入信息、修改信息。若是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资料非常多,人工操作不方便,而且资料的查询和修改也极其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档案信息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变化的,具有时效性[2]。管理人员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档案信息进行更新,工作量庞大,費时费力。若是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就可以快速收集管理数据,在更新信息的时候,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调取档案然后进行修改、补充、完善。除此之外,在录入信息的时候,录入的数据能够重复利用,如课程名称、教师名称等,在录入这些数据的时候可以直接使用一键复制等功能,操作轻松,也不容易出错,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大大减轻[3]。

(三)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下,不仅工作人员任务重,而且档案占据的空间比较大。由于档案保存的时间较长,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受潮、变质等各种问题。情况严重的会造成档案损坏、无法使用。此外,档案在被利用的过程中,比如被有关人员查找、翻阅,很容易出现丢失、磨损等情况[4]。这样的档案管理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成人教育档案管理要求。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管理人员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手工操作,通过先进的网络手段就能完成档案的收集和编撰工作,而且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也非常高,并且不会因为受潮、变质而出现损坏情况,档案管理效率高。

(四)提升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在成人教育中,档案信息的价值较高,这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信息,其真实性、合法性等直接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就业,也间接地影响社会发展。一旦档案出现泄露或丢失等情况,会损害学生的利益、学校的利益,甚至会影响社会效益。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增强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快速地检查信息状态,以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性[5]。与传统纸质档案相比,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电子档案更具有保密性、快捷性,为档案信息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当前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没有得到重视

受传统管理工作理念和模式影响,加上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现如今,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重视程度不够等问题。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档案管理时,仍然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此外,一些成人院校为了节省成本资源,没有针对档案信息化管理专门设立部门,所以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也就停滞不前。有些成人院校虽然进行了档案信息化管理,但是流于形式。在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只是简单地收集档案并分类,对于怎样运用信息化技术管理档案、优化档案管理质量等问题,没有进行深入研讨,导致信息化程度不高[6]。

(二)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有待健全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管理方式,与传统的档案管理有着本质区别。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针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如安全管理制度、档案查阅制度、档案应用制度等[7]。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在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缺少完善制度的支撑。在很多成人院校中,管理人员对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完全凭借自己的经验,或者从网上查询、借鉴的有关管理经验。由于缺少完善的制度作支撑,所以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很强的随意性,每一个环节缺少制度把关,导致整体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三)档案管理人员信息化素养偏低

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是主导者。所以,档案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信息素养。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成人院校中的档案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知识结构不完善等问题,老化现象严重,对于档案管理的有关技能不能有效掌握,难以适应时展需求。而且很多管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学习意识不强,很少主动去学习信息化管理技能,所以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三、成人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策略

(一)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要想让行动取得实效性,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在成人教育档案管理工作中,只有学校以及管理人员等重视档案信息化管理,才能推动档案管理信息化发展。所以,要想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首先要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让档案管理人员认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从内心接受信息化管理。当管理人员具有这样的意识,才会付诸行动。因此,成人院校应当针对信息化管理进行宣传并开设相应的培训活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不断增强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打造良好的信息化管理氛围。除了要及时革新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强其信息化管理意识,学校还要加强信息管理设备基础的建设。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先进的信息管理设备是基础和前提。为了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学校应当针对信息化管理设备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不仅要针对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还要为管理部门购买先进的的信息化管理设备,以此优化、改善网络环境,建立一个完善的、能够满足档案信息化管理需求、设备齐全的管理设备系统。有了优越的技术支持和环境基础,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会大幅度提升,这对加快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步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

任何管理活动的开展,都要有完善的、健全的管理制度作支撑。成人教育档案信息化管理也是如此。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学校以及有关部门、工作人员要根据档案信息化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与传统的档案管理不同,信息化管理更加复杂、繁琐,信息化管理并不仅仅是档案管理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简单结合,而是两者的有机融合,是方方面面的深度融合。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及有关人员要立足实际,根据档案信息化管理特点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包括机房管理制度、档案信息安全保密制度、档案信息的管理规范、档案工作制度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为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有序和高效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以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标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既要做好建设工作,还要重视制度的执行,保证每一项制度都能执行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价值。譬如,对于违反管理制度的管理人员,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给予相应的处罚,同时,对于表现优异的,如责任意识强、管理出色的工作人员,应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或精神奖励,以充分发挥管理制度的价值。除此之外,要树立安全保密意识。安全问题是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信息化管理背景下,档案的存储主要通过数据的形式。所以,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很容易造成大量数据丢失、损坏。故此,在档案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不仅要正确操作计算机,还要注重档案信息的保存、备份,并且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预防病毒、黑客的入侵。

(三)重视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