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化工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化工技术论文

第1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1.1关于绿色化学的反应技术

所谓的绿化化学主要指的就是能够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同时也能够十分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化学工程。简单的一点来说主要是采用化学的技术以及方法来有效的减少或者是消除一些对于人类有害以及防治社会安全发展的不利的因素。绿色化学主要就是将污染从源头进行有效的消除,其中也包括了含有原子经济性以及高选择性的一些反应,同时绿化化学能够生产出来对于环境有利的一些材料,并且也能够经过回收废物进行循环利用的科学。

1.2关于新的分离技术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离强化首先就是要对设备进行不断的强化,然而在对生产的工艺进行强化,进而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只要能够将设备变小以及能量转化效率提高的技术变为化学的分离技术强化的结果。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更好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化学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传统的化工分离技术主要是根据沸点的不同,把一些不同组成成分的物质进行分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该项工作的不断研究,进而得出该项技术具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这项技术的研究对分子蒸馏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并且在理论方面也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说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解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也渐渐的把信息技术引入到了分离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当中,进而在对热力学以及传递的性质进行的研究,对于分子模拟大大的提高了预测热力学的平衡等,因此在进行研究以及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分离技术具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2在热传导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以及方向

2.1关于微细尺度传热的研究

所谓的微细尺度主要是从空间尺度以及时间尺度微细的研究以及对传热学规律的研究,目前在传热学当中已经是成立了一个分支,并且其发展的前景也是十分的广阔。在物体的特征尺寸要大于载体离子的平均尺寸的时候,就是连续的介质便依然是成立的,然而因为尺度是微细的,并且以前的假设影响因素也将会随着发生着改变,进而将会导致流动以及传热的规律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当前随着纳米以及微米的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并且已经是受到了人们十分广泛的关注,在很多的领域当中也都在是围绕着微细尺度传热学进行不断的研究,并且已经是在不少的领域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比如在微型热管以及高集成的电子设备当中。

2.2关于强化传热过程中的研究

对于这项研究主要是从改进换热器的设备方面进行入手的,其研究开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传热的效率,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改进设备的持续对外放热,对于这项研究的改进主要是包括了传热材料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同时将传统的设计进度优化等内容。

2.3关于传热的理论研究

在最近的几年来,该项工作的研究人员主要是在滴状冷凝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但是一直到目前也没有能够得到实现。其主要的问题便是怎样的获得实现的滴状冷凝,以及如何的是冷凝的表面寿命得到延长。目前其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变冷凝界面的性质,以及怎样才能够将冷凝应用到工业当中进行传染改造。在沸腾传热的过程中,其传热的方式不仅仅在机械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航天行业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人们也一直对于液体出现核态沸腾的主要原因进行着不断的研究。

3结语

第2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智能化技术被应用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主要用于控制器以及机器的智能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故障诊断、智能控制、优化设计、PLD技术这几方面来描述。

1.1故障诊断电气工程设备的工作时间长,难免会发生故障,由于电气设施故障的非线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一旦发生故障,往往需要大量的时间排查故障,效率低、准确率低。而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故障发生前,一般仪器会出现一些人们很难发现的预兆,通过实时监测仪器状态,在出现异常时及时报警并提示故障位置,在故障真正发生前避免故障,能够在极大程度上减少维修时间。电气工程中常常通过分析变压器中渗漏油分解出来的气体进行故障诊断,确定故障发生的范围,并通过各种手段逐步缩小范围,从而确定故障位置并提示派遣人员及时检修。同时,智能化装置可以记录故障问题,为以后的故障诊断提供参考,使故障诊断更加安全可靠。

1.2智能控制智能控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控制过程自动化,实现无人化管理和远程管理,提高管理的高效性。尤其对于一些高危险、高难度的工作,如高压控制,智能控制是必不可少的。相对于传统的控制器,智能控制器的灵活性更好,更易调节。传统的控制器在设置时需要精确考虑控制对象的动态方程,而实际涉及到的控制环境往往很复杂,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是智能控制不存在这方面问题,因为其在设计时并不涉及控制对象的模型。并且智能化控制器可以根据对响应数据(如鲁棒性变化、响应时间、下降时间)的分析随时调整系统,调整后智能控制器的性能会大大提高,调整的过程并不需要专业人士在场,这样就减少了大量的人力。以风力发电厂智能化升压站系统为例。智能化升压站系统通过对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升级,将一些模拟量和开关量数字化,有效运用光纤设备,实现间隔层和过程层的通信。站控层由系统主机、工作站、VQC等设备组成,是全站监控、管理、调度中心。系统通过智能化控制,自动完成信息的采集、测量、控制、保护等功能,相比于传统的升压站系统在效率、有效性等方面有很大的提高。系统框图如下:图1智能升压站系统框图

1.3优化设计电气设备的设计工作相当繁琐,需要综合运用成套设备、电路、电机与电气、电磁场、变压器等学科的知识,并结合过去的设计经验。传统的设计方式根据经验和实验,手工完成设计,方案的达标率非常低,修改难度大,成本高,产品的开发周期也很长。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设计产品的质量,缩短开发周期。智能化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其中,专家系统依据该领域的专家提供的知识经验,建立数据库,在决策前模拟专家决策过程,做出合理决策,该技术比较前沿,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得到大量应用。遗传算法是一种借鉴进化论的随机化搜索方法,被广泛运用于信号处理、组合优化、自适应控制等领域,在电气设计产品的优化上性能优越。2.4PLC技术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有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领域。在一些大型的电力企业的辅助系统中,PLC已经代替了一般的继电控制器。PLC技术使用内存,用程序方式存储控制逻辑,并用半导体电路实现。PLC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供电系统的自动切换,用软继电器取代了实物器件,使供电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并且,它能使用复杂的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发挥性能,稳定性强。

2.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

2.1优势分析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相比于传统的控制系统有巨大优势。传统的自动控制系统需要建立控制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建立动态方程,但由于系统的复杂性,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出现无法预料的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智能化系统可以从根本避免不可控因素,提高工作的效率。智能化技术可以实时监控系统,通过监测响应时间、下降时间等对系统进行实时调节,使系统性能大大提高。因此,智能化系统比传统的控制器更能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另外,智能化技术拥有很强的一致性。在输入不同的数据时具有同样可靠的估计能力,有广泛的适用性。

2.2性能方向

2.2.1速度、精度、效率的提高速度、精度及效率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关键指标。在电力系统中采用智能高速处理器芯片,同时采用交流数字伺服系统,能够改善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静态特性,提高系统的速度、精度和效率。

2.2.2柔性化柔性化主要包括群控系统和数控系统这两个方面。对于群控系系统,必须按照生产流程的具体要求设计系统,使系统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完成信息流和物料流的动态调控。对于数控系统,其强大的可裁剪性和覆盖面可以满足客户的具体要求。

2.3功能方向在功能方向上,主要包括设计用户图形界面、可视化计算、多媒体技术方面的发展。目前的操作系统一般都采用图形界面,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性。在智能化系统中采用图形化界面,通过窗口和菜单实现编程、图像显示、图像模拟、仿真等功能,能够降低操作者的门槛,方便非专业人士操作。通过可视化技术,信息的表达不再是呆板的文字和数据。将数据转化成图表,能方便操作者分析数据,也可以高效地处理和解释数据。同时,采用无图纸设计、虚拟样机技术等技术,将可视化和虚拟环境相结合,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多媒体技术一般是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等融合在一起传输,如果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智能化系统,可以更加综合化、智能化地处理信息,能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

2.4体系结构通过集成化、模块化、网络化实现智能化技术在体系结构方面的发展和完善。可以使用高集成度的处理器、大规模集成电路FPGA、CPLD等提高软硬件运行速度。器件的高度集成化能够提高电路密度,减小器件体积,更加方便安装和使用。将智能化技术模块化,各模块之间通过接口通信,这样有助于技术的标准化和集成,也可以运用模块的增减将智能化产品分级别销售。将智能化系统联网使得人们能够对系统进行远程监控,随时掌握系统状况,使电气工程的控制不受地域限制。也可以实现在一台设备上控制其他设备,进行编程等操作。对于较小的电力系统,远程控制能够节约电缆的增加数,材料以及安装费用,并且可靠性高、灵活性强;但是在通讯量大的系统中远程控制会比较困难。

3.结语

第3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基于电工技术课程的特点,我们应当探索以实践操作技能为主,理论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边讲边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操作技能和相应的理论知识,并达到熟练的程度。专业理论学习对中职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现在通过增加学生操作动手机会,变原来被动听课为主动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1]-[2]。同时,教学从学生容易接受的动手方面入手,学生容易掌握,点滴积累,获得一个个成功,使他们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从而提高积极性。电工专业课的内容设计的实践问题较多,感性较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准确,记忆扎实,操作技能规范,既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有保障。下面介绍下具体怎么落实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1情景教学

教学情景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和培养人的社会需要而组织的、设计的育人环境,它往往体现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体现了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一种期待。一般教学情景的设计有故事化情景、活动化情景、生活化情景和问题化情景等。例如在“串联”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实物展示,采用问题化情景导入。教师准备一台收音机,提问学生收音机怎么调台,到底调的是什么等问题,切合主题,学生又都实际碰到过或已经观察到现象,如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

1.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

老师以要解决的教学重点为中心而展开教学,采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重新回到实践这样的顺序组织每一个知识点,在问题的分析过程中,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比如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的关系,首先要求学生动手完成电路的连接,然后改变电阻的大小,记录电压和电流依次的变化,这一环节中老师的任务就是做好观察、检查和突发状况的处理工作。比如:学生电路连接是否有重大错误,电流表的使用是否正确等,及时做好指导。在老师的帮助和学生自主动手下,学生更能熟练地知道一些存在的真理是怎样得出的,有了深层次的动手后对于知识的掌握也更快。在这样的行为中,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1.3得出结论,掌握知识,适当延展知识点

这一步骤就是实践回到理论的过程,教师是本着一个知识点而展开的实践,最后要回到知识点。在之前实践中记录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一些理论知识,这个时候,老师要画龙点睛之笔,着重提出理论。在达到基本目标后,然后类比生活中其他例子,延展知识点,让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刚刚做的这个实验,养成他们的开创新思维和联想性学习方式。在实践教学中培养适应社会竞争的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一个个要生存、要发展的、活生生的社会人。中职学生在社会上个要有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际动手能力。若改变中职教育的教学方式、模式、手段,则必将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熟能生巧,应变能力有所提高,生存能力也随之提高。

2结语

第4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膜分离过程的特点

膜就是在一个或两个流体相之内一层吧流体相分离开来的凝聚相物质。膜的凝聚性的形式可以是液态、固态甚至是气态;膜可以是均一相也可以是复合相,但复合相的膜相与相之间拥有不同的相表面,因为不论膜的厚度薄到何程度都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界面,而膜也正因为这两个甚至多个界面达到分割流体物质的功效。此外膜的面积可大可小;膜在流体相中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依附在载体或支持体的微孔之中。膜分离的过程是由浓度差、压力差、分压差、电位差等梯度差异推动的。可分为过滤式膜分离、液膜分离以及渗析式膜分离三种形式。

1过滤式膜分离

以溶液为例,待处理的溶液置于分离器(固体膜)的一侧,在自身形成的压力差或额外增加压力的作用下,透过膜的部分物质成为渗滤液,而留下的部分溶液则为滤余液。若为混合气体则为渗滤气和滤余气。由于待处理混合物质组分的物质有区别和分子大小不同,它们在透过膜时速率存在差异,因而透过的部分与的组分不同于留下的部分,从而实现对组分的分离。目前过滤式膜分离主要有渗透、气体渗透、超滤和微滤等方式。

2液膜分离

液膜分离的操作过程可视为萃取与反萃取的结合:溶质从料液进入液膜相当于萃取。

膜分离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膜分离中的超滤技术、微滤技术、反渗透技术和电渗析技术的应用研究较成熟,工业应用广泛,市场效益明显。特别是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膜微滤技术以及膜超滤技术被广泛运用于化工生产和环境污染治理当中,尤其是广泛用于水中金属沉淀物、细微颗粒甚至水中细菌、病毒、的过滤。

1膜分离技术在去除含氟化合物中应用

当前一些磷肥生产企业采用膜微滤技术,通过膜分离技术可以截留0.05~10μm的微粒或大分子溶质的原理来除去磷石膏废水中含氟的化合物。研究表明:用膜微滤技术处理过的废水氟量低比用石灰乳处理的氟量低要低很多。传统的石灰乳中和、沉淀废水中的氟成效不大:一是较难达到10mg/L的排放标准;二是处理流程长。首先需要用两级石灰乳对废水进行中和反应;接着在养晶槽内加入铁盐与石灰乳和废水中和反应的产物CaF2微细颗粒进行絮凝沉淀反应;再接着于沉降槽中对絮凝沉淀物进行固液分离;最后用泵将沉淀槽槽底的污泥送至带式过滤机进行脱水处理。同样是处理废水中的氟化物,若是采用膜微滤技术只需一个步骤:即将石灰乳和废水中和反应后的产物送至膜分离器。这样处理后的废水含氟量仅为5~6mg/L,符合10mg/L的排放标准,可以循环使用。

2膜分离技术在废气粉尘回收中的应用

粉尘作为重要的环境污染源一直困扰着城市工业的发展。例如水泥窑的尾气若处理采用普通袋滤器或者旋风分离器,处理后的废气中粉尘含量为90~115mg/m3,系统阻力一般在1.47~1.96kPa,不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且水泥窑中尾气含水量多,一旦温度骤降,则会引起生产设备堵塞进而影响生产。但若是在水泥窑的尾气处理中采用膜微滤分离技术,处理后的废气中粉尘含量为4.5mg/m3,系统阻力一般为0.98kPa,符合国家排放标准,且生产设备较少发生堵塞现象,改善了生产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膜微滤分离器的使用寿命至少有三年。据了解膜微滤分离技术在钛白粉生产中的尾气收尘、磷肥生产中磷矿干法收尘、石灰窑的烟气净化、磷铵生产中干燥窑尾气收尘和磷酸氢钙干燥窑尾气净化中均有应用。

第5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一)缺乏严谨规范的合同监管流程。

历史上一些工会企事业单位的文本合同在签订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性,有些单位的合同签订缺乏充分的市场论证,有的单位从自身小团体利益出发,忽略了工会的全局利益和工会资产的综合效益。由于合同管理各自为政、缺少必要的监管和审批流程,造成合同管理无序,执行的效率较低,甚至有些不规范、不公平的合同被延续数年也无法更正。

(二)无法对合同实施有效动态管理。

传统的纸质合同,主管工会只能通过备案的形式进行监控,容易造成疏漏,也无法实现动态监管。另外,由于采用手工管理,不同单位的数据格式也不统一,合同采集的及时性也有所欠缺,主管工会无法准确、及时、有效地进入监管状态,对于领导的及时准确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合同执行进度缺少有效监管。

历史上由于工会企事业缺少系统规范的合同监管流程,合同的类别和参与人员多,合同履行进度的控制基本靠一对一的登记管理,极易造成管控脱节,也很难满足单位发展需要,主管工会想要全局或全程了解合同情况时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便或偏差,财务的收付款依据及进度也无法及时反馈到合同监管部门,增加了单位的财务风险。另外,传统的合同管理缺少对合同进度、结款等关键节点的预警,不能准确地预测近期应出现的收支项目,不能帮助单位进行财务规划,掌控现金流,不利于帮助企事业单位更好地进行资金运作。

二、推行工会企事业单位的合同信息化建设

基于传统的合同管理存在的诸多不足,北京市总工会及其下属企事业单位引进了NC综合管理平台,实现了合同管理的信息化。其能够实现的合同管理功能主要包括:合同信息管理、合同会签管理、合同变更管理、合同附件管理、合同收付款管理、合同进度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客商管理、合同预警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合同管理信息化的优势日益显现:

(一)规范了合同审批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NC综合管理平台可以根据具体业务设置规范化的合同审批流程,同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合同审批能及时灵活的调整流程,实现标准化管理和个性化管理的有机结合。审批流程中能详细记录各个环节对合同文本提出的修改意见,便于合同提交单位对合同进行修改,更便于主管工会适时提出指导意见。通过NC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合同网上会签,不仅时效性强,而且对审批情况能够实时跟踪和督促。此外,除了单位内部的合同审批,对于需要提交上级单位审批的合同也可以直接通过信息系统在线审批,节约了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实现了合同的全面跟踪和动态监管。

合同管理应是一个动态的进程,NC综合管理平台需要录入合同的基本信息、合同变更信息以及相关附件等,采用集中的数据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变工会企事业单位合同信息分布比较散乱的现状。合同管理信息化实现了以合同为主题的相关数据的存储和关联,同时,系统提供自定义字段功能,能够为业务部门和监管部门提供方便高效的数据检索功能,实现合同执行的全程跟踪和动态监管,为企事业单位实现完整、规范的数据管理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支撑。此外,合同报表管理的灵活定义,也为管理部门的统计分析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健全了合同的预警机制。

NC综合管理平台的合同管理预警包括合同生效日期的预警与收付款预警。我们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通过合同管理模块与财务总账相关联的方式,健全了合同的收付款预警机制。也就是说对任何一份合同,在收付款到期日之前,系统会有自动提示,到期日后,对未如期履约的项目,系统会有预警,并提示及时进行干预和管控,相对于文本形式的合同管理方式而言,它具有很大的便捷、及时和督导优势,预警平台协助合同管理人员更轻松地应对日常管理事务,大大降低了合同执行的风险,实现了合同对业务的监督控制,保证了企事业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第6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我国现阶段部分施工企业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

(1)施工企业中对于计算机的认识与运用还有待于进行一步的加强和提高。一个企业进行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就是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企业施工的辅助管理。在国外一些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计算机早已经渗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同时也早已成为企业进行事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但是在我国,人们对于计算机促进企业科技技术的进步和提高改善企业管理水平的思想观念没有明确树立。部分部门和单位对于计算机的应用仍然缺少统一化的管理和运用,并且各个部门之间没能够做到统一的协调,企业中有的部门仅仅把计算机当做一个打字的机器,从而使得计算机失去了宝贵的管理价值和意义,浪费了资源。

(2)施工企业中对于软件的开发和应用以及推广的工作没有做到位,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就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部分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工作仍然没有摆脱重复性,比如一些网络计划方面的文章和进行概预算,这其中存在有重复的工作,这样对资源造成了浪费同时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并且进行结果的处理效率很低。施工企业中对于信息化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还存在有通用性差的问题,并且其水平比较低,比如说缺乏相应的施工图的概预算到施工的组织与设计的软件,缺乏基于知识网络结构的人工神经的网络施工管理的专家系统。对于施工企业中信息化应用软件的开发深度和广度仍然没有满足日益发展和变化的施工企业的管理要求。

(3)施工企业中的计算机应用管理人员其技术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对于施工企业中对于计算机应用的专业化管理人员队伍来说,其队伍的建立时间不长,严重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施工企业中对于人员的搭配不够合理。管理人员中有部分人懂得计算机的应用但是却缺乏企业施工管理方面的知识,部分管理人员懂得企业专业的知识但是却不懂得计算机的应用。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管理软件的开发工作既需要懂得管理技术又懂得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这方面的人才会通过软件的工程学对企业中的软件进行研制和开发,从多方面入手,搞好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管理工作。

加强施工企业在管理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和措施:

(1)努力的加强施工企业中信息技术方面多层次和多层面的推广工作,从而实现企业中各类功能性的信息技术软件能够被施工企业在进行技术管理时得到广泛的应用。就目前的施工企业信息化技术在其技术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仅仅停留在了企业管理的层面上,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企业施工管理的效率,促进企业的创新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我们就必须要努力的将企业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渠道拓宽,大力加强计算机控制软件在企业施工过程中的创新与应用。

(2)深化施工企业中技术管理人员与企业的领导人员对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理解,从根本上推动施工企业信息化技术的建设和企业的良性发展。由于施工企业中领导和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思想和意识观念比较差,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全面的运用信息化的技术对企业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也就是购买一些计算机的相关硬件设备,并搭建起一个企业的互联网沟通平台和对企业施工数据的管理系统,对企业信息化系统实施一些必要的维护和管理,也就实现了施工企业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建设了,施工企业中存在有这样的观点是很不正确的,可以说这种观点是肤浅的表面性的信息化建设。因此而言,施工企业应当加强企业中领导对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力度,充分的使领导们认识到企业的信息化技术建设能够为企业的施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和财富,也就是说施工企业应当依据信息化的管理资源对整个市场的定位和走向作出正确的了解和把握,从而根据信息化系统的辅助作用对投资的行为作出正确的决策,有效的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使得企业最终发展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

第7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根据产品性质等的不同,不同的化工企业对机械制造技术有不同的要求,机械制造技术要满足化工生产全面使用和安全操作的系统要求,所设计和制造的化工设备要合理、质量优良、高效,并且具有一定的时代先进性,有利于化工产品质量和产量的提高,同时能降低能源消耗。

机械制造技术在化工设备设计与制造过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技术设计。在化工设备的整个设计过程中,技术设计的任务是抽象出化工设备的功能原型,并将功能原型转化为具体的机械技术,完成化工设备零部件的结构设计。化工设备的技术设计体现了机械技术的应用,能够全面展示化工设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同时通过机械技术可以判断原设计方案的性能,以便及早提出修改意见。化工设备的技术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系统各部件总体布置、运动配合的确定;运动与动力参数的计算;原动机的选择;人、机及环境关系的考虑;结构设计,包括零部件的结构设计,材料的选择,总装配网、几何尺寸、配合关系和性质等的确定。2)整体设计。在整体设计阶段,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机械制造技术的问题。机械制造技术在整体设计阶段的作用需高度重视,化工设备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有赖于机械技术的合理应用。相关设计人员必须掌握化工设备的用途、性质和使用年限等基本问题,再结合设备的质量标准、造价控制等条件,决定设备机械制造技术的类型和应用范围。在整体设计阶段,要对设备各部分的机械性能严格把关,因为如果某个部分发生故障,将影响生产继而造成经济损失。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是一种应用软件,目前在化工设备设计中已广泛应用,它将机械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分析、制造和技术管理等结合在一起,使机械产品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设备的图纸是化工设备从设计到制造阶段的主要信息资料,对于化工设备的制造工作来说,设备的设计图纸十分繁琐复杂,占据着相当可观的工作量比例。而CAD技术可以使机械制图的工作量大大减少,从而缩短设备的设计周期,而且设计人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化工设备的性能和结构分析上去,有利于设备品质的提高。在化工设备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可以采用三维模型体现设计思路,从而能够直观地进行分析并逐步改进设计。而且通过三维模型来体现产品的设计有利于设计人员之间更好的交流问题,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三维模型中没有繁琐复杂的零件尺寸标注,大量避免了工艺分析和制造时可能出现的错误,便于检查零件之间的干涉,以及时弥补设计的不足,使设计的合理性提高。而且化工设备的设计中通常包含一些复杂的成型工装,用普通的设计方法工序繁冗复杂,工作量很大,三维模型根据必要的几何尺寸,能够方便轻易的制作出相应的三维结构,并最终输出工程图。

第8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1.1技术分析

随着公路交通量的不断提升,公路路面也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损坏,这使得其承载能力被很大程度的降低了。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公路管理部门需要利用合理、科学的修复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以便对公路路面的承载力进行提高。过去公路管理部门所采用的修复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局部破损的路面进行挖出,另一种则是压浆。然而,这两种修复方法都存在相同的缺点,即无法保证公路路面能够被完全修复,以及经过修复的公路路面的强度没有完全恢复,这就使得经过修复的路面很容易出现缝隙。碎石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碎石化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使用相应的施工设备打碎破损处的公路路面,这一过程可以有效的解决破损路面存在的所有问题,且可以将路面下出现的问题进行很好地展现,在进行修复的时候,再以打碎的路面为修复基层,并在其上面加上新的路面。在对破损路面进行修复的时候,利用碎石化技术对混凝土进行处理,可以使其变得更加平整,容易铺设,同时也可以是路面结构的内部变得更加结实、紧密,这不仅能够提高公路的承载能力,也可以预防公路路面再次出现缝隙,对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也有很大的帮助。

1.2特点分析

(1)一般情况下,公路施工人员在修复破损的公路路面时,会嵌挤破损处的混凝土块内部,并将其进行结合,使其能够成为具有较高密度的混凝土路面,而这种路面的使用能够很好地提高公路的承载能力。

(2)碎石化技术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容易操作,而且修复公路所需的时间比较短,这也代表修复所需的成本不是很高。

(3)碎石化技术所具备的优点有很多,但其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将已经损坏的混凝土路面打碎、移走,这不仅能够很好的节省施工材料,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施工成本进行降低,同时还能够提高公路工程的施工速度。而且,利用碎石化技术对破损公路路面进行修复,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公路路面出现缝隙。

(4)利用碎石化技术对公路进行修复,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不会对四周的环境造成破坏。而且,破损处的路面也可以被用作修复时的基础材料层,这样既能够达到对旧的路面进行使用的目的,也可以降低公路修复时造成的不利影响。

2路面碎石化技术的实施要求

2.1对碎石化技术的实施流程进行确认

现如今,随着碎石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碎石化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很好地发展,使得其逐渐产生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施工流程。这一施工流程是:第一步,先使用破碎机对破损的混凝土路面进行破碎(1次);第二步,利用Z型压路机对公路路面进行振动压实(2次);第三步,利用级配碎石对公路路面的破损处进行填充;第四步,利用光轮压路机对填充好的路面进行振动压实(5-6次);第五步,对公路路面的回弹弯沉值进行测量,并替换掉旧的弹簧板;第六步,在修复好的公路路面上铺设沥青透层油,并撒上石屑;第七步,在经过10-12小时后,在公路路面铺设沥青混合材料。

2.2做好碎石化技术实施前的准备工作

在实施碎石化技术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一是要对出现破损的混凝土路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清除,并移除路面上的杂物,否则这些杂物很容易对碎石化技术的实施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公路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二是全面标记公路内部的结构,并依据施工图纸和施工资料对公路内的管线分布状况进行调查,以免碎石化过程会对这些公路内部结构造成影响。三是对公路和桥梁之间的连接点进行标记,尤其是出现破损的地方,必须要标记具置,以便施工人员对其进行修复。四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破损处的公路进行交通管制。在实施碎石化技术的时候,没有铺设水泥的公路一般是不可以被使用的,所以施工单位需要对施工处的公路进行交通管制,如果条件允许,最好是在全封闭式环境下进行路面修复,假如无法对公路进行全面封闭,则需要对公路进行半封闭,否则公路施工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

2.3重视碎石化技术的实施要求

在实施碎石化技术前,施工人员需要清理破损处公路上的杂物,并将公路的凹陷处填充平整,否则公路的碎石效果就无法得到保证。在对破损处的路面进行振动压实前,施工人员也需要将凹凸不平的路面进行处理,以使其能够变得平整,从而确保公路路面的振动压实质量,并使其能够达到碎石化技术的实施标准。在实施碎石化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从高到低沿着公路路面进行实施,否则公路路面的排水能力就会受到影响。

3公路工程中路面碎石化技术的应用分析

3.1对旧混凝土路面进行修复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利用正常养护方法对公路进行养护是无法满足碎石化技术的实施要求,而且也无法有效解决公路路面出现的问题。比如,公路路面较常出现的错台、翻浆等问题。在公路路面出现这些问题也代表公路有超过20%的接缝需要处理;有超过30%的工作长度出现了宽度大于10cm的缝隙;有超过20%的路面结构没达到标准。当公路路面出现了以上问题后,就需要利用碎石化技术对其进行修复。

3.2碎石化路面的再次使用

碎石化技术的实施所需要使用到的设备有破碎机及Z型压路机。这些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一台班内破碎路面1-1.3km。在对路面进行破碎后,施工人员需要利用Z型压路机对其进行振动压实,以使其能够变得更加平整。此外,将破碎后的混凝土路面作为基础材料层进行再次使用的优点有很多,比如碎石化过程可以使混凝土路面的强度分布的更加合理;碎石化过程也能够有效解决旧混凝土路面存在的问题;经过碎石化处理的混凝土颗粒,不会再次出现应力集中问题。以上这些优点能够有效地保证公路路面的修复质量。

3.3对经过碎石化处理的公路路面进行强度检测

一般在设计公路路面结构的时候,设计人员往往是将碎石化层的强度作为整个公路路面的代表强度,也就是顶面回弹模量。假如经过碎石化处理后的强性模量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那么在设计公路路面结构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这种措施,以便更好地降低公路路面的厚度;相反,假如碎石化处理后的强性模量无法达到最低标准,则需要采取一定方法增加公路路面的厚度。

4结束语

第9篇:化工技术论文范文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交通运输、物资运输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急速增长的趋势,确保运输过程的数量、质量和安全成为实际的难点,各类大型运输机械设备的出现使这一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进入到新时期,运输的压力出现了更快的增加势头,现代化的运输机械设备的应用已经成为方向。当前运输机械设备大量应用电气工程,通过计算机控制、网络、PLC技术的有效集成和运用建立起了初步的自动化电气工程,在充分确保运输能力的同时,实现了运输机械的远程控制与自动化运行的基础。运输机械自动化的过程中电气工程集合了DCS结构、综合技术、监控技术、数字技术等当今成熟的科技,实现了工艺控制、行程控制、回路控制等多项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功能,不但使运输机械设备电气工程的性能得到了提升,而且大大提高了运输机械的自动化水平,为运输领域各类目标的实现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机械设备的应用

(1)电力械设备成套保护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成套保护设备和装置是电力机械设备实现差动保护、后备保护、综合测控的系统基础,对于防止电力机械设备出现匝间短路、接地故障、温度过高、相间短路等问题具有预防、切除、释放等功能。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机械设备的应用中主要依靠微机线性保护装置来实现对特殊情况的处理,以过电流保护、接地保护和后加速等方式来确保电力机械设备的稳定。有的电力机械设备可以利用PT切换器、低电压保护器的组合实现母线的测量,在双母线和单母线的结构下达到PT功能转化,进而对电力机械设备的绝缘、切换、闭合等活动进行自动化监视和控制,以达到对电力机械设备性能和安全的维护与保障。

(2)电力机械设备后台计算机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后台计算机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机械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功能,为了更好地实现电力机械设备自动化发展的目标,应该以后台计算机为中心建立起电力机械设备自动化运行的结构和体系基础。通过成后台计算机系统采用隔层设计,设数据立通信和交换中心达到对监控信息、上传数据和下行数据的保障功能。要建立现场信息的采集系统,通过后台计算机的运行来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一般做出及时的警报和正确的动作,保障电力机械设备自动化目标的全面实现。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