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精选(九篇)

土建经理工作思路

第1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摘 要:交通工程前期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时间跨度大,如何协调、完整、有序地搞好项目的前期工作,是交通工程管理部门一直重点关注的问题,交通工程前期工作必须尽快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本文对交通工程前期工作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交通工程 前期工作 方法

引言

交通工程前期需要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的文件编制,而且需经诸多部门的审核批准,处理好路线跨越的公路、铁路、水利、航道、林业、自来水、天然气、电力、通讯等部门和沿线各级地方政府的关系,为开工建设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前期工作不仅对工程造价影响突出,而且还密切关系到土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尤其在交通工程前期征地拆迁阶段还直接关系到当地的民生民情,为此,前期工作已经成为制约交通工程项目进展的主要瓶颈,如何做好交通前期工作,既保障工程建设顺利开展、控制工程质量和成本,又切实维护沿线群众利益,是交通建设管理者面临的一大新课题。

1 工程前期工作的三个重点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按基建程序分,一般包括: 预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报告、核准、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准备等阶段。

重点一:成立项目筹建处或项目公司、代建指挥部。

重点二:编制评估报告,取得批复文件。项目决策阶段,要遵循“十·八”原则,即编制好十个专项评估报告,与八个评估审核单位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其中土地预审、环境评估是前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项目通过省发改委核准立项的必要条件。

重点三:施工前的征地拆迁工作。它是工程建设的先行官,也是控制工程工期和成本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前提和保障。

2 工程前期工作的四大难点

目前交通基础设施正值“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的第二次历史性跨越的重要历史阶段,建设任务尤为繁重,而前期工作日益成为项目建设推进的首要难题。

难点一:土地预审难。《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规定,核准或者批准建设项目前,应当依照规定完成预审,未经预审或者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不得办理供地手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当包含土地利用的章节,内容包括规划选址情况、用地总规模和用地类型、补充耕地资金落实情况等。土地预审是项目核准的重要环节,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核准或批准建设项目。土地预审前必须由有资质单位编制土地规划调整方案并报土地管理部门批准,待土地规划调整方案批复后才能办理土地预审。

难点二:耕地占补平衡难。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紧急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开发垦造耕地项目管理的通知》要求,一是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管理,切实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二是落实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挂钩制度,实行占用耕地的建设用地项目与补充耕地的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挂钩制度。三是规范跨市易地补充耕地工作,按照“先补后占”的要求,用于易地补充耕地的项目必须完成建设并经市国土部门组织验收和省国土部门复核确认。土地整理折抵指标、建设用地复耕指标的跨市调剂,需经省国土部门批准。

难点三:基本农田补划补建难。《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规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改变或者占用。国家和省人民政府批准立项的能源、交通、水利、军事设施等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开基本农田保护区,需要占用基本农田,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国务院批准。同时,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人民政府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耕地开垦费等有关税费。

难点四:征地拆迁安置难。征地标准和补偿安置方案直接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如何平衡工程造价和维护老百姓利益是工作难点。在初勘、初测、详勘、定测阶段线路走向范围内抢建抢种情况严重,补偿政策调整、补偿要求苛刻,甚至某些地方政府借机提高要价,都给前期工作增加了难度。此外,高速公路是线形工程,造成当地群众出行不便,沿线村镇对高速公路部分存在抵触情绪,项目沿线政府和单位对路基方案、通道净高、“三改”方案、农居安置、补偿方案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准的要求,这也给征地拆迁工作和安置工作带来了难度。

3 前期工作的五种方法

在钱江三桥、杭州绕城高速公路东线、杭千高速公路、江东大桥、杭长高速杭州段工程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在对前几年完成的建设项目进行总结分析,针对目前土地形势更加严峻,土地政策更加紧缩,但基本建设的步伐又不能放松的大环境,项目前期工作只有更加注重工作方法,拓展工作思路,才能真正做好前期征迁这项集法律、政策、经济、时效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作。

方法一: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尽可能地核减用地规模。

遵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可行性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尽可能地核减少用地规模。在杭长高速公路(杭州段)的初步设计评审会前,指挥部与项目沿线的乡镇进行了现场踏勘和设计交底,认真听取了地方对项目用地及其它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其中关于余杭境内7公里高架下面的土地利用是主要问题。以往高架下面的土地基本是项目管理单位一围了事,杭长高速公路余杭境内的高架桥不仅贯穿了余杭三个乡镇,而且地方道路已有规划,将两路并一路的方案肯定是最佳选择,但这涉及项目公司、土地权属和高架桥桩基形式设计变更、工程造价提高等一系列问题,最终经与会专家从节约集约用地的角度对方案再三斟酌和论证,同意让设计部门进行方案优化,以达到对土地的最大利用。

方法二:健全建设用地标准体系,优化工程建设用地标准。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按照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重新审改现有各类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标准。杭长高速公路从建设项目设计、施工和建设用地审批都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采取了先进节地技术、降低路基高度、提高桥隧比例等措施,降低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工程用地和取弃土用地标准,最终项目主线工程用地指标为7.0383hm2/km,低于《公路建设项目用地指标》文件确定的平原微丘地区公路建设项目用地7.7466hm2/km指标。

方法三:熟练运用土地法律法规,规范有序破解征迁难点。wWw.LWlm.com

高速公路从方案比选到项目实施往往要经历几年的时间,其间国家政策的变化、土地地域的差异、土地现状的改变、地方经济的发展等等都要求我们要合法、合理、合情处理前期征迁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在做好土地复垦、占补平衡、农保外移等工作的同时,更应该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房屋拆迁、三线迁移、改路改河等涉及地方切身利益的具体工作中,只有切实做好了每一个环节工作,取得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理解,才能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彻底解决征迁工作的“瓶颈”问题。杭千高速公路杭州段的路基大部分为软基处理且结构物设置密集,结构物施工时的二次开挖对软基处理非常不利,最终通过改建迁建方式,取消了27个结构物,减少了工程造价,确保了软基处理的时间和工程质量,也彻底解决了结构物设置引起的通道内积水、超红线用地、管涵标高误差等一系列问题。

方法四:重点控制企业和民居拆迁,做好群众思想工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维护好老百姓的利益。工程前期离不开老百姓的支持,要把征地拆迁和长远的地方规划结合起来,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执行征地补偿政策,既要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又要切实保障群众的利益。杭千高速公路西湖区段涉及某村的农居拆复建的规划选址工作由于村民意见不统一,三易其址,指挥部同志不厌其烦地多次上门听取村民意见,并主动帮助与规划部门沟通,三改红线,最终达成统一意见,得到了村民的支持和理解,也使得日后的征地拆迁工作都得以顺利进行。 方法五:加强与当地政府沟通协调,抓住有利时机开展工作。

指挥部要与沿线乡镇村各级政府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掌握动拆迁进度,利用有利时机开展工作。发现有可能拖延交地的前兆时,应及时联系交涉,查明原因,尽早处理。杭千高速公路西湖区段某村因老村委班子解散多年来一直处于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市、区各级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征地工作。经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正式组建了新的村委班子。指挥部抓住这短短的两天时间,做了大量的工作,青苗补偿及地面附着物的评估补偿到位,207亩工程用地顺利交出,随后又该村的道路改道、涵管设置等问题,会同设计部门一次性予以解决。指挥部工作的高效和诚信也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为此,该村一改以往的抵触情绪,对工程的支持和配合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 做好工程前期的几点建议

做好交通工程项目的前期工作,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划。在项目前期工作进入实施阶段后,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素质,使其熟练掌握项目管理的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落实工作责任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另一方面要紧紧依靠各级政府、沿线村镇及相关职能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首先:成立交通工程前期领导小组。

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由市发改委、国土、环保、财税、建设、交通、规划、林业、水利、农业、航道、海事、文物、地质等部门主要领导参加,定期召开协调办公会,对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补建等难点问题统一考虑解决,提高办事效率,协调交通工程前期工作和建设过程中政府各部门之间关系。同时,组建交通工程前期工作办公室,负责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等设计文件编制委托、上报等工作。

其次:工程代建指挥部要落实前期工作责任制。

代建指挥部要梳理出一套专业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并且用规章制度加以约束。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责任到人,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纳入流程的对应环节,实现专业分工基础上的有机合作,加强内部管理提高队伍凝聚力、执行力,落实前期工作责任制,明确项目各环节、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一系列工作程序和制度。同时必须克服前期管理的随机性,聚集各方力量,提高前期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最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前期工作对人才队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需要从业者既懂工程技术,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并且熟练掌握前后政策衔接,善于做人的思想工作。而从目前从事前期工作的队伍状况来看,整体存在年龄老化、学历偏低、主要靠经验办事的问题,与新时期前期工作需要从经验型向科学型发展不相适应。

第2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

(一)找准突破点,以创新推动工作

经过广泛调研,会同劳动、财政等部门,结合实际,协调实施了《》。该《办法》涵盖了被征地农民教育、就业、培训、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已在等九个村集体土地征收中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征地补偿安置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截止月份,已先后有个村户,人参加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其中人享受养老补助,人享受教育补助,人享受丧葬补助,共发放各项社会保险费万元。实践证明,该《办法》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权益,把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落到实处,得到了被征地农民积极拥护和认可。

(二)理清工作思路,坚持科学决策。我局从成立以来,在反复研究、多方调研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坚持每年突出一项重点工作,努力保护耕地、服务和保障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07年,以推进《》为契机,进行了土地征收储备制度的改革,克服了采用老办法征地难、群众社会保障的不到落实的局面,保障对建设用地的有效供给。2008年以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拓宽发展空间为重点,以灾后重建规划为契机,在领导的支持和协调下,争取灾后重建建设用地指标亩、争取亩,全年征收和储备的土地达到亩,缓解了土地对我区经济发展的制约。今年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积极争取规划修编指标,结合我区实际做好规划修编的专题调研和大纲的编制工作,做到我区八个专项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衔接,从宏观层面合理对建设用地进行时间、空间的合理布局。

(三)转变作风,扎实工作,扭住重点工作不放松。结合土地管理工作与服务对象的期望存在一定差距的实际,我局从成立以来,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流程;以加强基础业务为手段,提高服务效率;从管理就是服务出发,在日常工作中注重热情服务、坚持服务承诺。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分析预测,超前谋划、统筹安排,全面积极稳妥推进各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工作中,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按照省国土资源厅的要求,抓住国土资源管理的土地征收审批、供地、批后监管等与我区建设发展相关的关键环节,提前介入、以促进项目落地保障我区经济发展。自我局成立以来,共向省厅报批农用地转用审批批次、亩,征收土地亩,共组织清理地面附着物余亩,迁移坟墓座,协调解决、妥善处理了等项目用地清理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百余起,保证了项目建设按时开工。有效的保证了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开工。

(四)明确责任,抓好工作落实。一是明确责任。根据与省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我局与省厅签订的目标责任书,按照提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将指标任务细化、量化,明确责任,切实做到工作到位、责任到位。二是加大督查。严格执行和的服务承诺制和督办制度,认真分析服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及其他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原因,保证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局领导班子在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深感我局班子在推进科学发展、服务基层和群众、和谐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党性党风党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存在的问题

1.服务科学发展的环节、措施不明确。如何在实际工作中既体现出积极主动服务,为扩大内需和促进经济增长提供用地服务,提供资源保障,又要严格规范管理,坚持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做到主动服务和规范管理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国土资源工作保障经济发展的环节、措施、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做到既保保红线又保保增长,促进我区经济又快又好、科学发展。

2.创新意识不强。往往疲于应付工作、化解矛盾和问题的创新意识不强、思路不开阔,影响了分析问题高度、影响了解决问题的视角和切入点。的集体土地流转、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建挂钩问题是我区在中不可回避、必须提前研究、妥善合理解决的问题,否则会造成二次拆迁、土地闲置、加大不必要的投资等不良后果,目前我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

3.土地征收储备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机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土地征收储备工作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一些程序和环节仍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土地征收协调环节多,推进较为缓慢;储备土地管理工作滞后,土地利用面临困难;征收补偿资金拨付不及时,影响征地工作的进展;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隐患得不到及时的化解和消除,还将会影响下一步的稳定和发展。

4.作风方面有待改进。一是协作配合不够。大都满足于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协作配合、共同推进、一盘棋的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理论学习的自觉性还不够强,尤其是对政治理论和哲学方法论的学习不够,离建设学习型机关的要求还有差距。三是调查研究相对较少。国土资源管理中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通过调查研究、用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推动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够。四是作风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抓落实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把握还不够全面,个别同志对理论学习还不够系统、深入,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的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习惯按照国土资源管理法律法规的条条框框想问题、办事情,服务经济灵活性不够,保障发展的措施不多,促进经济发展的办法不实,保障和服务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和紧迫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2.对“双保”活动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今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面临“两碰头”“一忧虑”的严峻局面。作为职能部门,对“双保”活动中的保红线认识到位、措施到位,但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与土地管理工作联系不够密切,落实进一步落实保增长活动的措施和办法。

三、今后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一)科学发展,国土资源部门要实现五个突破。等六个方面广泛征求入区企业和机关单位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寻找差距、分析原因,解放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国土资源管理应从五个方面实现突破的思路:即.

第3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农村道路 高标准基本农田 土地整治 土地利用

中图分类号:U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5(b)-0115-0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央对三农问题的进一步重视,提出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的要求,国土资源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快编制和实施土地整治规划大力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通知》,随着中央加大农村建设的投入力度,土地整治项目、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不断的开展,在这些项目的设计内容中,农村道路占的比重随着项目的不断开展而比率加大,为更好的完成道路部分规划设计,使其合理、便民利用,该文结合相关项目浅谈其设计思路和要点。

1 农村道路特点

昌图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全国著名的农业大县,东北最大的花生集散地,全国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畜禽生产加工基地。因其农业占经济比重之大,所以对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也更高,随着土地整治项目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的开展,其中田间道路的设计和实施成为项目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而设计的成败在农村地区来说,首先要因地制宜,为达到这个要求,首要是需要了解农村道路现状和土地利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不规则性:所谓不规则,即在成片耕地内存在不规则田间道路,有的还存在现有断头路,多条不规则道路交叉等情况,使部分农田不能达到集中连片,且部分道路的不规则占用浪费了耕地,也不一定能达到道路通畅的最优状况。

(2)不规律性:所谓不规律性,即是指农民进地耕种及运输等路线不规律,呈现出随意性,前一年的路线,第二年种植庄稼且另开新路,不仅影响耕作层的使用效用,且破坏了设计初期规划的思路,因其后期不必要的变更工作,降低了设计和施工效率,也难以达到高标准农田设计的标准。

(3)用地矛盾多:即在昌图乃至辽宁大部分农村地区,在已划定原有砂石田间作业路的红线边界出现耕种占用情况,当地俗称“拱地头”,使得已规划的道路路面变窄,甚至断路等情况,且在准备规划设计的时候,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在施工过程中,因此现象所产生的矛盾较多。

(4)农用车辆利用率高:因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用车辆、机械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使得早年设计的道路承载能力降低,需要在设计中着重考虑。

(5)道路隔水性:部分田间道因其旧有路基多年压实,承载能力较高,可重复利用,增加面层之后,提高了原路面标高,使得道路影响两侧耕地的过水畅通,甚至雨季形成水体淤积,设计时应给与考虑。

以上五点是农村道路存在的普遍现象,在规划设计的现场调查、编制图件过程中应多考虑此多方面的影响。

2 规划设计思路

按照公路工程设计的规范的要求,农村田间道路属于四级路,对其标准要求较低,传统意义上对其规划设计只需要满足通行要求即可,细节上没有特别的说明,这样就容易造成设计人员忽视上述几点农村道路的特殊性,使得设计、施工衔接过程中产生很大不调和,最后导致变更发生,甚至对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该研究者结合多年设计工作经验,总结出一条农村道路设计的工作思路。

(1)以调查、咨询为主的工作思路:因农村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农村居民生活方式的不同等因素,深入设计区域调查和咨询、请教当地村民成为设计初期的关键工作。

(2)结合规范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道路工程的设计首先应遵循规范的要求,而在设计道路的局部细节应进一步符合当地的情况,比如用工用料、机械使用的要求,路基处理对周边农田的影响,当地村民出行方式的不同都是导致设计成败的因素。

(3)合理有效利用资金的设计思路:因农村土地范围广大,道路使用率较低,投入资金的有限等问题,合理的利用资金达到预定的道路使用效能也是完成好设计的重要工作。对于昌图地区来说,增加主干田间道路的设计力度,对于路面3m宽以下生产路减少投资或不进行设计,把有限资金用到关键道路上,而生产路由村民随自身耕种方式的不同自行调整,以免因耕种结构的变化使得已修建生产路形成阻碍或者遭到破坏,导师资金的浪费。

3 规划设计方案

根据以上对农村道路特点和规划设计思路的阐述,结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对昌图地区农村道路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简要介绍。一般情况下,田间道路分为起主干道作用的田间道和支线作用的生产路,规范中要求田间道宽度为3~6 m,生产路为3 m以下,在昌图地区大多数是以3 m宽田间道为主,2 m宽生产路为主,大多采用砂砾石、山皮石为主材。结合上述的一些农村道路特殊性,设计中也曾采用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在处理利用旧路基改建田间道时,如何解决隔水问题,主要采用埋设进地涵管的方式,而新建田间道隔水问题,主要采用开挖路床的方式降低路面标高以方便过水。在部分利用率较高的田间道采用级配砂石做路基、水泥混凝土做面层的水泥田间道,但根据经验,为过车方便,水泥路宽度不得小于4 m,且应设置土路兼以保证路面结构稳定且可留有错车空间,而及特殊情况下要设计3 m宽水泥路时,应按规范在一定距离内设置错车道,以方便村民出行、运输。

4 建议

本文结合辽宁昌图地区农村道路使用的特点和笔者在此区域参与设计工作的经验,简要分析和总结了农村道路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案要点,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对于农村道路的设计工作,设计人员应多参与现场调查,且多听取当地村民的建议和意见,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变动。

(2)有关部门应制定地区级别的相应标准,规范地区道路设计和实施的要求,减少设计工作的随意性,以提高国家资金利用的合理有效。

(3)因农村交通设施严重缺乏的现状是有目共睹的,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的专项投资。

参考文献

[1] 廖宇峰.探讨农村公路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1(4):350-351.

第4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效益

【abstract】the river area is a soil erosion point region.it's river valley's turn to make virtuous sea water database the following region is current ornamental force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ion of point.manage for several years practice have already investigated basic experience, establishment sample product engineering, aggressive back geng return, realization ecosystem performance and economy the performance unify, speed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ecosystem construction.

【key words】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ecosystem construction;performance

        1. 基本概况彰武县柳河闹下总面积为714.66km2,流经9个乡镇,共划分19条小流域,总人口6.28万人,农业人口6.12万人,农业劳动力2.4万个。该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属风沙区。气候特征为季风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春季风大且多。土壤质地多为沙性,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低。全区农业用地237.06 km2,占总面积的33.2%,人均耕地0.38hm2,土地利用率低,结构不尽合理,严重阻碍着 农村 经济的 发展 。 人均收入1210元,人均粮食1099kg/人,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群众生活贫困。该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57.07 km2,占总面积的36%,风蚀水蚀兼有。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侵蚀为141.97 km2,中度侵蚀为90.6 km2,强度侵蚀为24.5 km2。侵蚀模数平均为1280t/ km2·a。

        2. 生态建设成效

        2.1加大治理力度,生态环境初步改善。建国以来,尤其80年代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展了治山治水、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至2002年底,共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96.24 km2,其中完成基本农田28.6 km2,水土保持造林149.32 km2,经果林7.22 km2,种草6.8 km2,其它措施4.3 km2,完成塘坝10座,谷坊0.2万座。近几年来,柳河闹下通过生态县建设,林业第二次创业、国债治理等项目,加大了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工作力度,使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2.2工作经验。彰武县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特别是十年治理柳河,有以下几点经验:一是加强领导,层层建立责任制,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抓紧抓实。二是用 科学 治理方式,迅速形成防护体系,即坚持集中治理、连续治理、综合治理的原则。本着流域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措施,实行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各项治理效益相结合,做到治理一片,巩固一片,受益一片。三是强化监督管护工作,巩固治理成果,以彻底根治边治破坏的现象。

        2.3流域内样板工程的建成,拓宽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思路。彰武县被水利部命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其中在柳河闹下地区中几处工程为生态建设及水土保持治理开发提供了典型和样板,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果。如平安乡的马家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千亩大扁杏园已初见成效,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满堂红乡蘑菇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在沟内发展果树及稻田,为沟壑治理、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了经验与示范。

        3. 发展思路与对策

        3.1明确经济转型的整体思路,突出重点,加快生态建设步伐。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抓住机遇,理清思路,加快建设步伐。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发展经济的切入点,坚持农田建设与小流域综合治理不动摇,在确保一定数量的基本农田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并根据立地条件和经济状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按照“创建样板工程,积极退耕还林还草”的思路,深化和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3.2以林业“二次创业”为契机,治理上采用 经济 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的 发展 模式。为改善生态环境,借林业“二次创业”的东风,该地区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以植物措施为主,大力发展林业,到2006年末,造林150km2,种草30km2,共占治理面积的78.2%(综合治理面积为230km2)。种草可以发展牧业,造林可提供大量的木材资源,还可以发展果树业等,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第5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工民建;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工业与民用建设施工质量的控制工作现在是喜忧参半,一方面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工民建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控制,出台了一系统的强制规范和技术要求,严格把控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作为施工单位,也是非常重视该问题,因为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要接受来自政府部门的监督,还有工程监理方的检查。其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就是施工质量问题中最为严重的,一旦混凝土质量出了问题,施工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付法律责任,可能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一、工民建中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综述

施工方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是被强制实施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施工方的施工的混凝土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成本控制过于严苛,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就难以保证,难免要偷工减料,减少水泥用量,多加砂石等,造成混凝土配比失衡,降低其强度,从而导致房屋质量出现问题。进度要求高于平均建筑的工期要求,为了赶制工期,建筑施工的质量控制就可能出现真空的状态。难免出现浇注凝固时间不到,混凝土强度还没达到就开始下一道工序。加之现在的建筑企业发展的是良莠不齐,很多没有实际相应资质的施工企业,为了拿到项目工程,造一些假材料,租借建造师等专业技术证书。赢得项目后,之前用于造假材料的成本在工程建设中要弥补回来,只能偷工减料,混凝土的成本降低在所难免,其质量就很难控制。

二、质量控制的问题

(一)混凝土的配比不尽科学,在建设之初,技术人员对混凝土的配比设想不够全面,脱离的现实的施工条件,造成混凝土凝结后,局部的结构应力过于集中,最后混凝土在局部开裂的出现在所难免,钢筋配比不满足国家的强制标准,混凝土等级偏高,配比时控制难度增大,造成质量问题。

(二)水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混凝土以后的质量问题,例如,水中的氯元素含量不宜过高,高含量的氯元素将在混凝土凝结后腐蚀其中的钢筋,降低钢筋的使用强度,为以后混凝土开裂埋下的很大的隐患,有的企业为了降低建筑成本,有意增加沙子和石子的含量,但是这个含量一旦超过一定的标准后,混凝土的强度将大大减弱。

(三)考虑凝结后涨缩率不足,混凝土在凝结硬化过程中要经历一个涨缩过程,混凝土里的水大量挥发,混凝土的体积和质量进一步降低,涨缩过程伴随混凝土硬化凝结的全过程,如果是环境温度较高的夏天,在混凝土成型后没有及时进行喷水等后期处理,混凝土的内部应力将随着涨缩过程不断集中,造成事后质量问题。

(四)外界条件估计不足,外界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凝结后的质量问题,混凝土凝结的过程是混凝土体积缩小的过程,外界温差过大将引起混凝土集聚的收缩,这时设计的收缩量考虑不足后会导致开裂,与此同时,混凝土凝结后,温度再急剧升高,其体积将进一步增大,若这时没有考虑其热涨程度的话,混凝土里的应力将无法释放。

三、质量控制的措施

现在我国的工民建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着很多问题,有效的改进和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就需要我们的施工建设企业加强行业自律,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这样我国的工民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才有保障。

(一)原料质量控制

这些材料通过一定配比的混合,振动倒注成型硬化。无意义的提高标号,增加混凝土强度,无异于增加建设成本,提倡适当满足设计要求的标号即可。水泥的本身的质量也要严苛把控,防止购买劣质水泥,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达标。其次就是沙子,其主要参数是细度及含泥量等。再次,石子,主要考虑因素包括最大颗粒直径、片状含量、质地等。直径在2公分左右的石子作为混凝土原材料是最佳选择。不能用石灰石作为混凝土原料。然后关于水主要就是腐蚀性能是否达标。最后是其他外加材料。第一要查一下生产许可,第二使用之前进行性能试验,检查外加材料是否符合要求。此外,外加材料还有生产日期,加以检查是否过期。

(二)原料配比控制

这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个主要的薄弱环节。也是建筑方为了降低建筑成本,最可能偷工减料的地方。一般需要根据施工方案设计混凝土原料配比关系,然后进行试验确定最优的配比关系。因为在追求混凝土的高强度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建设成本的降低。另外,以体积配比不是很准确,一般我们采用的是质量比。还有就是试验的原料、实际的原料是否有出入,检查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混凝土配比操作。

(三)混合时的控制

混凝土在混合过程中,要严苛读取原料的用量,将每次使用的砂石过称,不主张使用划线的体积配比方法。水的用量要使用表读取数据,严禁只凭个人经验注入水的用量。其他外加材料也是要过称,不能只凭经验随意加之。混合的过程还要注意时间顺序等把握。现在一般材料计算机控制计数,混合过程更加科学、更加合理,降低人为操作出现的错误,有效保障混合控制的可靠性能。

(四)管理思想的控制

混凝土质量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质量最终的好坏。不断提升建设方主要项目负责人的重视,其中他们也不是不重视,只是在施工成本和建设质量之间的平衡。有时项目负责人迫于施工成本将进一步压缩的压力,只能将这个平衡往降低成本一方偏一偏。道理大家都通,只是在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有时质量思想不强。因此,经常性提醒项目负责人提高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的要求,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是对建设工程的业主负责,也是对所在企业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成立一定监督管理执行的部门推动混凝土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强项目负责人的混凝土质量控制思想,使其充分感到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进一步落实管理手段和制度、规范化地开展混凝土质量控制操作。进一步加强施工人员的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思路,他们是操作的具体执行者,是混凝土质量好坏的最终决定者。加强他们的质量控制思路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

结 语

混凝土质量问题是建筑行业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这个问题需要重在建设过程中加一严格把关,作好后期的日常管理,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查阅大量的技术资料,浅析了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措施,望给行业其他同仁以启示。

参考文献

[1]杨显华. 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产生原因及处治方法[J]. 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18:20-21+24.

[2]黄睿.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早期病害检测及处治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2.

[3]邱韵. 浅谈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和处理方法[J]. 山西建筑,2013,02:296-298.

第6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路径

在现阶段的土地管理过程中,计划指标管理是基本的管理措施,在现阶段的土地管理过程中的个别项目较为薄弱,以项目分类与进度控制最为突出。对于相关的土地资源具体使用状况也是事后进行评价,管理过程相对较为粗放,没有充分的做好规划。本文将探究土地整治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途径的具体思路。

1土地整治实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在现阶段的土地整治工作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胜利,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弊端。一是在土地整治工作过程中,缺乏政府部门的引导,地方政府整治热情较低,存在着项目施工开展难的问题;二是基层群众、干部对土地整治工作认知程度较低,对项目建设开展带开了一定的困难;三是相关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质量问题,对项目实施没有明确的详尽的规章制度;四是对于土地整治工作的相关制度以及建设相关管理不健全,没有系统的行业标准;五是对于土地整治成果的后期管理与维护不尽完善,存在着漏洞;六是相关的土地整治队伍存在着业务水平以及专业性不足的问题。

2土地整治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路径

2.1根据实际状况,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要不断优化与完善相关的项目申报,制定严密的工作程序,构建系统的项目申报、立项以及审批程序,不断地完善项目前期勘察与设计、工程实施管理与竣工验收等流程,通过制度的完善,提高土地治理工作的整体质量。要根据具体的政策制度,完善法律法规,要充分借鉴国内优秀的及成熟的管理经验,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2.2加强行业监管制度,保证基础工程建设

在进行土地整治工作过程中,要提高对相关的投标机构、勘测机构、工程设计机构、监理机构以及工程施工机构进行行业监管,对其资格进行监督检验,优化市场环境,构建动态平衡的专业土地整治队伍,保证土地整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加强业主、监理以及社会舆论的监督管理职能,构建一个系统的高质量监管机制,通过社会多方参与,形成一个全面的实时监督系统。

2.3提高领导班子的队伍建设,发挥组织管理的作用

领导队伍要根据具体的土地综合整治目标,对其资金投入进行规划,提高监管任务,为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工作,对土地整治机构进行了改革,通过对编制、规格以及管理的完善提高自身的职能,因此要根据自身的状况,不断地完善队伍建设,提高队伍专业性,保障土地整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4提高宣传及参与意识,完善后期监管机制

一是要通过宣传加强群众对土地整治工作的认识与理解,提高其参与意识。在土地整治工程的开展以及验收过程中,提高工作的参与覆盖度,针对具体的工作目标、设计标准以及工程规模要进行公开的施工招标。通过立牌公告的方式提高群众的监督;二是针对一些土地平整以及防护林种植等无需较高技术的工程要通过农村集体经济参与项目建设;三是要完善工程的后期管护制度,制定相关的制度与标准,对具体项目工程、设施的管护主体、管护责任以及经费来源做出明文规定,保证土地整治的长效性。

2.5提高对土地管理在线系统的设计,完善土地精细化管理

一是要完善在线系统的设计思路,对具体的建设项目申报制度进行设定,构建多部门的综合性信息在线操作标准平台以及实行分布式管理的操作模式;二是对于在线操作系统的关键功能模块进行精细化设计,完善土地需求信息的采集模型设计、加强对图文一体化土地管理核查模块的设计、对土地整治中的实际用地供需平衡进行在线模块设计以及工程实施中的跟踪管理与监督的模块设计。

3结语

土地整治是一项重要工作,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此,要完善政府部门职能,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完善精细化管理,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能力,通过实践探索不断加强土地整治工作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田玉福,范金梅,覃莉,郧文聚.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研究———以江苏省扬州市研究[J].资源与产业,2010,(06).

[2]吉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及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1.

第7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一、村发展现状

村位于街头镇西部,距镇中心约5公里,由金村、赖家、前大路三个自然村组成,耕地面积1062亩,山林面积6508亩,人口509户、1529人,其中720人外出务工,人均年收入4321元。从调研情况看,该村基层组织健康有力,发展思路清晰可行,群众精神面貌良好,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1、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力。该村已于去年11月底完成两委换届选举,本届村两委班子共11人,班子团结,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党支部自身建设良好,每季度上一次党课,认真发展党员,积极培育后备人才,本届已发展正式党员6人,预备党员6人,全村现有党员64名(其中女党员9名),入党积极分子7人,后备干部5名。该村建立了廉情监督站,实行民主理财,做到大支出集体研究确定,帐目由镇农经站监管,每季度清帐一次,并向村民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2、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推进。近年来,随着全县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也不断得到加强。跨度35米、宽4米的胡公大桥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建成了雷马溪村段防洪堤700米,河床清障1400米;增大扩容变压器,对全村进行了电器化改进;建成了赖家自然村饮用水工程,建造了垃圾处理场;建成村办公楼,兴办了村文化俱乐部。

3、民风淳朴、社会稳定。从调研情况看,村社会风尚良好,民风淳朴,民心思进,无、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广大村民普遍认识到本村发展中的不足,表现出强烈的致富愿望,希望政府能够更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带动该村经济发展。

二、存在问题和困难

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既有农村各地的共性问题,也有其个体特殊性,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1、集体经济缺失,直接制约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除了政府扶持以外,主要依靠村民自筹解决,往往出现资金缺口,也直接制约该村的公共设施建设。如:雷马溪村段防洪堤建设耗资30余万,除了政府投入21万元,后续补助水毁工程4万元外,主要依靠村民集资,至今仍缺口资金10余万元;赖家自然村700米、前大路自然村200米主道路硬化工程,由于资金困难,进展缓慢;金村、前大路两个自然村的饮用水改造工程,也存在资金缺口问题。

2、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是该村当前最大的焦点问题。该村在土地整理后进行二轮土地承包,目前,仍有10多户群众的土地未承包落实。从调研情况看,主要原因是部分群众认为前届村两委在二轮土地承包中有失公正,对分配土地的优劣存在较大异议,不愿意接受村两委的土地分配方案。为此,部分群众多次进行不同层次的上访反映,政府也多次进行协调,但各方意见分歧很大,解决难度不小。

三、几点对策

从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看,加快村发展应着重关注以下几方面:

1、逐步创造条件,努力解决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是村当前矛盾最为集中的焦点问题,事关村民生产生活,事关群众安定团结,解决这一问题,是做好该村工作的一件大事。调研中发现,二轮土地承包遗留问题,既是土地分配问题,也是该村各类隐性矛盾交织的爆发点,因此,解决这一遗留问题,须兼顾表里,多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深入研究遗留土地的分配方案。从分配现状看,要原分配方案进行重新分配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只有在保持分配现状基本不变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遗留土地的分配方案。政府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会同村两委干部和广大村民群众,深入探讨研究合情合理的分配方案,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点。建议是否可考虑以资金补偿的方式予以解决。二是要充分发挥村级民主政治在解决基层矛盾中的作用,促进村民各群体之间进行协商,相互妥协,在兼顾平衡各方利益后最终走向合作解决。三是要花大力气做好村民思想工作。村干部要发扬牺牲精神,舍小利而顾大局,同时,要深入做好未落实土地那一部分群众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化解矛盾,使这一部分群众能接受土地分配现状,摒弃无意义的争执,集中精力谋发展。

2、坚持特色发展,努力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村经济发展,依托街头镇建设旅游大镇的发展定位,发挥村邻近寒山湖、方山顶等风景点的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农家乐等产业。目前,该村已形成了清晰的发展思路,计划杂62省道线旁的塘里岙发展杨梅基地300亩、枇杷基地100余亩,下阶段,要以市场为导向,着力在产业纵深开发上下功夫。一是要努力形成农产品的品质优势。要选择品质优异、适宜旅游观光的品种,把农产品品质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二是要努力形成营销策略优势。要坚持多元化的经营思路,既要依靠培育营销队伍、挂靠农业企业等载体,保证农产品的市场销路,又要拓展思维,实行农产品与旅游捆绑开发,把果木基地发展为旅游阵地,大力发展各类园游,让城市游客进入果园、田园,自己采摘、自己制作,拉动游客在田园生活中的消费积极性,推进农家乐经济的发展。三是要形成劳动力资源整合优势。在发展生态观光农业中,要探索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着力推动劳动力资源整合,带动更多群众共同致富。要按照农户(基地)+合作社+市场的大产业链发展方向,因时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农业合作组织,提升农民合作化程度,集聚农户资源,共享合作优势,做精产品,做响品牌,努力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

第8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关键词:路桥设计;构思;新技术,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U448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宏伟目标。全国各地相继进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年”,尤其是全国的交通路网正在加大力度的规划并实施,在路桥工程方面的建设规模正逐渐的扩大,因此,路桥工程的规划与建设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路桥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对路桥技术的提高也有相辅相成的作用,环境不同、使用条件不同、设计对象不同,对路桥设计的要求也有所差异,道路桥梁结构体系的布局和构造等方面也要随之进行调整。由此可见,利学合理的道路桥梁结构设计除必须满足路桥设计规范基本要求之外,还要求桥梁设计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丰富的设计经验和正确的实践判断能力。下面就通过对路桥设计的构思出发,对路桥设计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路桥设计领域的常见问题与技术创新

在路桥设计领域中,道路与桥梁在设计过程能否有效的衔接是决定路桥设计作品质量高低的一个关键要素。在路桥工程设计中,桥头跳车问题是长期困扰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一个技术难题,其成因主要起于道路与桥梁的衔接,归根结底还是桥梁桩墩与桥坡填土之间的差异沉降,表现为错台现象和坡面角度突变现象。

桥头引道软土地基设计未做合理的处理 软基路段由于地基沉降引起的桥头跳车现象普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在施工图设计时,地质钻探布孔过少,钻探深度不够,未能及时发现软基存在,或者未能准确探明软基范围、深度等,导致桥头路堤软土地基处治遗漏,或是采取的处治方法不恰当。采用的软基处治理论计算方法和选用的计算参数与软基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导致软基处治设计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满通部相关的技术要求。在桥头引道,因为存在软土地基,桥台背路堤施工时填土压实不足,雨水侵蚀造成路堤填土流失和强度降低,这是造成路桥过渡段路堤沉降的主要原因。然而,桥台基础设计是按规范容许沉降值实施控制设计,大多数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沉降值较设计时小。交通部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明确规定了路桥连接处最大容许工后沉降为10厘米,且要求连续 2―3 个月观测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6毫米,才能进行路面施工。通过多年的施工实践,发现当施工期紧张时不可能连续观测6个月沉降量,因此建议将路桥连接处最大允许沉降控制在5厘米以内。

搭板的不合理设计 桥头设置搭板是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的常用处治措施,但在多年施工中发现,即使设置了搭板也不能有效地控制路桥过渡段的不均匀沉降,其根本的原因是多数设计单位未重视搭板的设计,搭板设计不尽合理设计中大河面、大沟壑采用小跨径,势必造成桥头路堤过长、过高。搭板设计原则:搭板的长度能够跨越桥台台背难以压实的土体,或跨越按计划在台背预留的土方缺口长度;根据搭板的受力状态,用简支梁来计算搭板长度。

在上述两点措施之外,路桥一体化设计应该避免受造价等因素影响而对大河面、大沟壑采用小跨径桥梁;针对不同的桥涵地基情况,如地基为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应分别设计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桥台连接处增设变厚式水泥混凝土埋板;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则将连接处的路面板改为变厚式;在搭板、埋板或变厚式板下,为保证连接部位的刚柔层次在水平和垂直方向均渐次变化,宜采用强度及回弹模量均高于土基的路面结构层材料,以提高该部位的整体受荷和抗冲能力,利于减小错台幅度,调整不均匀沉陷。

根据桥梁的长度和引道填方长度,在桥头一定长度范围内铺设过渡性路面,待路堤沉降基本完成后再改铺原设计路面。常用的过渡性路面有预制水泥混凝土块、条石铺砌、半刚性过渡层等。受到传统设计体制下的“路归路,桥归桥”这一种分割设计模式的影响,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无不集中在减少桥坡沉降上,而对产生差异沉降的其他原因,并未做任何的分析与考虑。目前,按照常规方法设计的桥梁桩基,其盈利水平仅在百分之三十左右,建成后的桩墩沉降很小。

二、对工后沉降问题的创新解决方案

上文所说的一体化设计的思路是通过对桥梁和桥坡段沉降的综合考虑,将桥梁边跨桩基基于沉降进行设计,分别通过调节桩长和桩数,使桩基沉降从桥梁主跨向边跨逐步增大,而在桥坡连接处使边跨桥墩沉降与桥坡填土沉降基本一致。在不对桥坡填土进行特殊处理的情况下,实现路桥沉降协同。这里的协同指的是沉降量和沉降速率,这不仅需要路桥设计人员对桥坡软基的沉降问题进行分析,还必须分析桥梁的沉降问题。合理的软基处理方式与适宜的桥梁基础设计相结合,综合分析施工工期、工后沉降等因素,解决沉降协同的问题。

不难看出,该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沉降控制桥梁桩基设计。作为传统的桥头跳车治理措施,桥坡段的沉降控制与处理,已经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积累的相当丰富的工程经验。在实际工程中不仅对桥坡软土地基采取了各种处理措施,也取得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因此,桥坡段的沉降处理方案有大量的经验可以借鉴参考。在传统的路桥设计中,桥梁桩基采用的常规桩基础的设计方法。设计指导思想从强度出发,承载力作为设计的控制指标,而沉降作为验算校核指标。此外,在承载力的设计中仅仅考虑桩的承载作用,并给予安全系数为 2 的安全度,未考虑承台的持荷作用。因此,没在传统的强度控制设计思想下,桥梁桩基础往往具有大于 2 的强度安全储备,并且沉降很小。但是从经济成本的角度考虑,过多的安全储备,造成了建设费用的浪费。由此可见,解决该问题重在如何有效的控制桥梁基础沉降,使之满足设计要求。

总而言之,防止沉降的关键可以分为如下几点:第一,选择适宜的桥坡软基处理方法,并对处理后软基的沉降量,沉降速率进行分析; 第二,采用按沉降控制的设计思想,设计桥梁桩基础,对桥梁桩基的总沉降量及沉降速率进行计算分析; 第三,在目前摸索阶段,为确保工程安全,对基于沉降预测进行设计的边跨桩墩施工时预埋注浆管。当桩基沉降过大时,可采取桩底后注浆的措施,控制沉降。同时对桥坡与桥墩工作形状的长期监测。

三、按沉降控制桥梁桩基设计方法研究

1、墩台桩基设计计算的一般流程

(1)应用单桩测试到的侧摩阻力与沉降结果,对墩台桩基沉降进行定量分析;

(2)采用程序计算分析墩台群桩沉降,与基于单桩测试结果的分析进行比较;

(3)考虑采用一定的后备措施。

2、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计算模式

沉降控制负荷桩基是承台下的地基土与承台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按沉降控制要求确定用桩数量的低承台摩擦桩基。承台下地基土与桩分担荷载的基本假定是当作用在承台底面底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值大于个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之和时,桩分担相当于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之和的荷载,承台下地基土分担余下的荷载。反之,桩承担全部的荷载。 桩基的计算模式:用桩的应力公式计算桩端和桩侧荷载在桩端平面以下长生的附加应力,用应力公式计算承台分担荷载产生的应力。

结束语

作为具有创新性以及前瞻性的设计思路,从控制桥梁桩基础沉降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了基于沉降的桥梁桩基设计方法,为解决桥头跳车的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与常规的设计方法相比较,本文提出的路桥设计思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也有较大的优越性,是一种较为先进的设计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明华,桥梁桩基计算与检测,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杨春和,软基侧向变形对邻近桥台及桩基的影响和防治,岩土力学,2002,6。

3、肖小铃,高速公路桥头跳车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分析,四川建材,2009,02。

问题与建议:

1、文章错别字较多,用词上也不够严谨;

第9篇:土建经理工作思路范文

% , 80 平方米以上的仅占

% 。由此看出职工住房面积总体偏小,且尚有百户无房户。 2 、住房结构、设施、环境不尽人意 目前我局职工住房成套率不高,配套设施不全,本次调查显示,职工对住房的建筑式样满意的仅占

% ,基本满意的占

% ,不满意的占

% ;对房间的结构设施(指客厅、卧室、厨房等布居的合理性及大小)满意的占

% ,基本满意的占

% ,不满意的占

% ;对住房周围环境满意的占

%, 基本满意的占

% ,不满意的占

%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对现有住房不满意,尤其是一些旧楼房的房间结构、设施不合理,环境卫生不尽人意,难以满足现在居民的生活要求。 因此,改善职工住房现状已势在必行。 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及开发建设原则: 指导思想:立足实际,着眼未来。以适用、舒适、经济为开发的新理念,体现人文关怀、绿色环保、科技创新的新主题。 开发建设原则:合理开发、经济适用、科学配套、永续利用的原则,具体为 一是住宅的功能空间要更加合理。要在较小的空间内创造较大的舒适度,提高单位住宅面积使用率和功能空间的合理性。 二是住宅的物理性能要有较大改善。住宅保温、隔热、隔声、通风、采光、日照等物理性能,越来越成为衡量住宅质量的重要因素。 三是住宅设施设备的装备水平要进一步提高。厨房、卫生间设施、智能化技术系统的高效性和实用性已经成为住宅舒适性的重要内容。 四是居住区的环境和配套水平要更加完善,要创造自然和谐、朴实优美、安全环保、舒适便捷的住区环境。 五是住宅的耐久性要延长。住宅具有价值量大、位置固定的特点,对耐用性有很强的要求,应当在目前砖混结构50年的基础上,延长住宅使用寿命。 开发建设的性价比综合分析: 本着以上指导思想和原则,我们对拟定的前进东路和滨江路两块土地进行性价比综合分析: 区位优势及发展前景 前进东路土地:北临世纪园小区、南临移动公司、东临朝阳路、西临建设中的联通公司,距离我局王观营住宅小区百米之遥,周边有陕西理工学院、汉中市商校、汉中市农校等,文化氛围浓厚,古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之说,因此,该地段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前景看好; 滨江路土地:北临正在建设中的滨江路、南临

、东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