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土建中级论文精选(九篇)

土建中级论文

第1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关键词: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土石坝;安全评价

中图分类号:TV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683(2013)05015504

土石坝因就地取材、施工技术简单、对地形地质条件要求低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据统计,已建大坝中90%以上为土石坝。但是,由于土石坝是由土、石等散粒体材料建筑而成,加上当时施工时没有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问题,随着坝龄的增长,相当一部分土石坝存在安全隐患。因此,目前土石坝安全评价问题已成为水利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1]、风险概率方法[2]、可靠度理论分析方法[3、4]、模糊层次分析法[5]、模糊数学法[6]、集对分析法[7]等,这些方法都能从某一方面对土石坝安全进行评价,但各有局限性,如:层次分析法当指标过多时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因为层次分析法的两两比较是用1至9来说明其相对重要性,如果有越来越多的指标,对每两个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的判断可能就出现困难了,甚至会对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的一致性产生影响,使一致性检验不能通过;而集对分析方法用同异反模糊联系度计算评价指标对于各评价等级的相对隶属度,进而定量化评定样本的安全类别,因其将“同一”与“对立”看成确定的,而将“差异”看成不确定的,即“中介不确定性”,此理论不符合中介值是确定的质量互变定理。基于此,本文将陈守煜在文献[89]中提出的基于可变模糊集的对立统一定理应用于土石坝安全评价中,为土石坝安全评价提供一种新思路。

1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简介

对立统一定理是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之一[8],定理简要如下。

可变模糊集理论[1012]是在1965年Zadeh提出的静态模糊集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了的,它以相对差异函数、相对比例函数为基础,用严密的数学理论表达了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定理——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定理。可变模糊集理论在水资源评价、水质评价、水库调度与防洪评价、灾情评价、径流预报、水利工程土地适用性评价等多指标、多属性、多级别评价中有广泛应用。土石坝安全评价也是属于多指标、多属性、多级别评价,本文用可变模糊集理论对立统一定理对土石坝安全进行评价。

[BT(2+1]2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的土石坝安全综合评价

2.1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及标准值

影响土石坝安全的因素很多,如:洪水、坝坡尺寸、坝体结构、防洪调度与运行管理等。2000年12月29日国家水利部签发了《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 2582000),将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分为“工程质量评价、大坝运行管理评价、防洪标准复核、结构安全评价、渗流安全评价、抗震安全评价、金属结构安全评价”等七个专项,要求根据七个专项的结论对大坝安全进行综合评价。《导则》将大坝工程性状各专项安全性分为A、B、C三级,大坝综合安全分为“一类坝,二类坝,三类坝”三级。其划分原则是如下。

(1)对于规范中给出定量安全指标的,若为一范围值,则复核结果大于等于其上限(或下限)的为A级,小于下限(或上限)的为C级,处于中间的为B级;若为一单值,则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其值的为A级或B级,反之为C级。

(2)对于无定量安全指标的,其检查或复核结果无安全问题的为A级,存在直接危及大坝安全问题的为C级,两者之间的为B级。

(3)对于三类坝,采用一票否决的办法,即只要有一项为C级的,便定为三类坝;有一至两项为B级的为二类坝,其余为三类坝。

本文参照《导则》,选取工程质量、运行管理、抗御洪水重现期、坝坡稳定安全系数、渗流安全、抗震安全和金属结构安全为土石坝安全评价指标。其标准值也参照《导则》,将各指标安全等级分为A、B、C三级,大坝综合安全分为“一类坝,二类坝,三类坝”三级,分别代表“大坝安全可靠,能按设计正常运行;大坝基本安全,可在加强监控下运行;不安全,属病险水库大坝”。

分级标准:对于抗御洪水重现期、坝坡稳定安全系数等定量指标,依据《导则》中各标准,例如:根据《导则》中表B1,3级土石坝防洪大坝安全分级标准为:[A:洪水重现期(年)≥1000]、[B:500≥洪水重现期(年)

3工程实例分析

引用文献[7]的工程实例资料,土石坝断面见图2。水库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总长度126 m,坝顶宽5.0 m,坝顶高程81.7 m,最大坝高42.7 m,上游坡为干砌石护坡,下游坡为草皮护坡并设有排水滤体。工程等别为Ⅲ等,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工程于1964年6月动工兴建,至次年4月大坝按设计基本建成,并开始渠系配套,于1972年基本完成。现场检查的问题有:右坝头上游坡严重漏水、溢洪道底板伸缩缝漏水、涵管严重漏水。

3.1安全评价指标值计算

如前2.1中所述,选取工程质量、运行管理、抗御洪水重现期、坝坡稳定安全系数、渗流安全、抗震安全和金属结构安全等作为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指标,其中坝坡稳定安全系数采用简化毕肖普法计算,通过对定量指标计算和对定性指标采用专家打分,得出各指标值见表1。

本工程大坝按《导则》中方法和原则为“三类坝”,是因为《导则》中规定只要一项为“C”,工程就确定为“三类坝”,《导则》中没有考虑各指标的权重,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5结语

本文尝试将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方法应用于土石坝安全评价中,以拓宽土石坝安全评价思路。并应用于工程实例,通过实例分析获得与基于集对分析的可变模糊集评价相同的结论,而此方法模型更简洁、概念更清晰、方法更简便。

参考文献:

[1]季根蔡.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库大坝安全鉴定的综合评价[J].红水河,2007,(1):133136.

[2]姜树海,范子武.土石坝安全等级划分与防洪风险率评估[[J].水利学报,2008,39(1):3540.

[3]李 雷,盛金保.土石坝安全度综合评价方法初探[J].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1999,23(4):2228.

[4]李君纯,李 雷,盛金保,等.水库大坝安全评判的研究[J].水利水运科学研究,1999,3(1):7783.

[5]刘亚莲,周翠英.土石坝安全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及其应用[J].水力发电,2010,36(5):3840.

[6]尉维斌,李珍照.大坝安全模糊综合评判决策方法的研究[J].水电站设计1996,12(1):18.

[7]刘亚莲,胡建平.土石坝安全的集对分析一可变模糊集综合评价模型[J].人民长江,2011,42(11):9194.

[8]陈守煜.基于可变模糊集的辩证法三大规律数学定理及其应用[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10,50 (5):838844 .

[9]陈守煜.可变模糊集理论与模型及其应用[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

[10]王子茹.基于可变模糊集对立统一定理的水安全评价研究[J].人民长江,2011,42(9):13.

[11]王文川,徐冬梅,陈守煜,等.可变模糊集理论研究进展及其在水科学中的应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12,32(5):8994.

第2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关键词:国土资源;综合监管系统;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3-0229-02

近年来,“一张图”工程取得如下成果:一是建立了全国所有县的土地利用现状本底数据库(包括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二是将依法批准的基本农田范围形成全国所有县的基本农田数据库。三是2008、2009年通过多源数据采集,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最新遥感影像数据库。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全国国土资源遥感监测“一张图”及年度利用快速变更维护新机制,建成了一批覆盖全国的不同比例尺,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等级数据库,全国四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累计近6000TB的海量数据,基本完成了国家、省、市三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的建设。但目前我国国土资源部各类业务及专题数据分散在各个业务科室独立存储和管理,并没有进行统一的管理,业务数据之间不能进行有效共享和充分利用,不能为相关部门提供辅助决策,也成为推进我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催化剂。

1 课题意义

为保护国土资源,国家了很多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但如何做到令行禁止,又如何使最基层的数据能真实的反馈到国土资源部,以使国家制定出更有效、更完善的政策,便成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最迫切解决的问题。

(1)通过“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的建设,将各项审批与各类数据库密切关联,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弄虚作假,同时减少了国土资源管理人员腐败的可能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日常审批和管理数据通过综合监管平台实时入库,按设定的更新机制及时更新。

(2)“一张图”核心数据库,能够保证数据的唯一性、实时性、准确性,以此作为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和数据分析的基础,来调查、分析结果正确性。通过“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对国土资源数量、质量、分布、潜力及开发利用状况等数据进行分析,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调控资源供应总量、布局、结构、时序的依据。

(3)“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具备监测和预警功能,通过对各项审批、各类市场、土地利用计划、供地率、违法违规等指标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并分级、分类预警,帮助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发现的问题,改进相关法规。土地督察机构可充分运用“一张图”和综合监管平台的数据成果,提高土地督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例如能够避免一个批文多地使用等违法事件的发生。

2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研究目标

依照“金土工程”的总体要求和四川省对信息化建设的整体部署,以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带动国土资源信息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改变,全面提升县级国土资源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数字国土”信息化建设。县级国土资源数据管理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以国土资源各类数据为核心,依托地籍数据库成果、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成熟的数据库管理、GIS平台和网络系统,按照统一的标准,建立具有信息管理、数据综合分析、数据分类查询、综合统计分析及信息服务等功能的国土资源数据管理体系,形成标准统一、上下一致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采集、更新、传输与应用服务的机制与技术体系,为国土资源管理业务提供顺畅的信息渠道。

2.2 建设内容

2.2.1 h级“一张图”数据库建设

收集、整理全区的土地征收、土地供应、土地利用、耕地保护、土地储备、执法监察、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土地规划、建设用地审批、土地开发复垦、城乡地籍、业务数据、遥感影像、变更调查等各类专题数据和基础数据,构建西充县“一张图”国土资源数据库。并采用统一标准及技术体系,及时、动态更新各类专题数据和业务数据。

2.2.2 数据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采用GIS及数据共享利用技术,将“一张图”数据库中的各类数据内容按要求、按权限到用户桌面,为用户提供数据浏览、查询、定位等功能,统一数据资源,实现“一张图”数据库及服务系统的充分利用和共享。

2.2.3 综合分析利用及监管服务系统建设

紧密结合业务需求,针对县委县政府、领导及业务管理需要,采用数据挖掘与GIS空间分析利用技术,提取国土资源各类信息,以地图、统计图、表格、报表等多形式的直观展示,为领导分析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2.2.4 移动及离线应用服务系统建设

采用移动GIS应用报告及数据共享利用技术,将核心、重要的数据进行离线打包,在移动办公设备中采用轻量或移动GIS技术进行加载,为用户提供数据查询、地图浏览、信息展示服务,并可输出到大屏或进行投影,在项目决策、项目分析与选址、用地规划与审批等提供即时服务。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是为了更好地全面掌握国土资源状况、改进国土资源监管方式、提升国土资源信息服务能力。通过县级国土资源“一张图”建设,形成覆盖全县土地“批、供、用、补、查”,做到资源状况“一览无余”。为更好的实现一系列任务的同时有以下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2.3.1 建立“一张图”核心数据库

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下,按“一张图”建设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对不同类别、不同专业的海量、多源、异构数据进行梳理、整理、重组、合并等处理,利用提取、转换和加载等工具以及其它必要的手段,将处理、加工好的数据按照统一的建库标准进行入库,数据按分层分类管理,形成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主要内容有卫星遥感影像、行政区域、地形数据、中心城区规划、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行政区域、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现状、城市乡镇规划等。“一张图”核心数据库还包括建设用地审批系统(农转用、土地征收、土地供应等数据)、执法监察管理(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土地矿产动态巡查、低效闲置用地清理等数据)数据库等。

2.3.2 开发B/S架构在线地图浏览服务及C/S结构编辑管理系统

按照满足国土资源核心数据管理共享服务和维护的要求,开发“一张图”B/S架构在线地图浏览服务及C/S结构编辑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县土地资源相关数据的集中浏览、管理与更新维护。系统具备数据采集、检查、入库、处理、更新、交换(输入输出)、元数据管理以及数据备份、系统监控、数据迁移、日志管理等较为完备的功能。实现以图形、表格、GIS和虚拟化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准确、动态地展示全县国土资源信息。

开展成果应用服务。在国土资源核心数据库及“一张图”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张图”成果,开展国土资源信息服务。一是将不同业务环节、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通过空间位置关联起来,为领导决策、业务管理提供综合性信息。二是将地理信息服务(图形浏览、定位查询、空间分析等)进行功能封装,为建设用地等各项行政审批业务系统提供统一的图形数据支撑。三是开发土地利用分析、市场分析和内外业一体化土地执法等专项应用服务。

2.3.3 建立运行环境和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国土资源“一张图”及核心数据库运行网络环境,完成全县国土资源系统业务内网建设,逐步实现县到市的网络互通;二是建立县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在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对主机系统和存储系统进行升级,完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三是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建立计算机信息安全综合防护体系,确保全县“一张图”数据运行安全,并建立全县国土资源数据生产、汇交、管理、更新、应用服务制度,规范数据生产和汇交流程,建立数据更新机制。

3 课题的研究方法、设计及试验方案,可行性分析:

3.1 课题的研究方法

文献复查法、个案研究法、咨询法、需求分析法、实地调研法。

3.2 设计及试验方案

3.2.1 设计原则

本课题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实用性及操作等因素,并为今后的发展、普及、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具有以下原则:

(1)易用性原则:在技术上,应用目前比较成熟的技术。本系统的最终使用用户是土地资源相关部门以及普通的大众。由于用户的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在设计系统的同时会考虑系统的简易性、通俗性。

(2)一致性原则:在设计完整的业务流程过程中,充分安排好各环节的衔接,保持数据流与业务流的一致。系统将用户权限等统一纳入管理,整个系统所有数据采用统一的编码、统一的数据存储格式、统一的用户界面。

(3)可扩展性原则:系统的数据内容会一直随着系统的运行发生动态的改变。除了一些基础数据库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之外,随着土地资源监管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升级,其他各类数据库以及业务管理模式将可能会发生改变。同时,各种办公的流程以及和这些流程相关的表格也会发生变化,在设计系统时会适应将来可能发生的变化,预留一些扩展升级用的接口。

(4)安全性原则:在设计系统时会遵循安全性原则,充分考虑到网络安全、用户权限以及数据的保密等情况,并能够提供数据的备份功能。系统会严格按照相关的信息安全与保密制度和规定,采用安全措施,保证业务部门的数据安全,防止系统外部的非法访问。

3.2.2 技术路线

本文立足于数据管理论、信息论、综合监管系统论及现代管理学、国土资源管理、电子政务、等多学科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技术设计与综合应用示范互为补充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土资源管理的目标、内容、方法的全面分析,界定国土资源监管的基本内涵,并提出土资源监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国土资源监管的目标及主要内容和环节,面向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分析,针对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对国土资源监管的需求,构建国土资源监管的模型,提出实现国土资源监管的基本思路和监管模式,形成国土资源监管的理论框架。基于形成的国土资源监管理论框架,依托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手段构建实现国土资源监管的技术架构,并根据该技术架构设计和集成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南充市西充县为综合应用示范区进行实证研究,验证其理论的科学性和技术的合理性,以期望真正能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国土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3.3 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一张图”数据库系统由于建设意义巨大,得到了国家的资金支持,建立数据库系统的人力和设备条件充足,保证了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数据库建成后,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技术可行性:GIS平台和网络系统应用比较普遍,操作性实用性较强,建设难度不是很大,进而为此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3)具备的优势: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岗位优势,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和技术的支持。

(4)具有较好的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论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玲.市级国土资源“一张图”工程建设思路[J].北京测绘,2011,(4).

第3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挠度变形预测、灰色理论模型、灰色预测模型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挠度的变形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复杂问题,由于非常复杂,人们不能够准确的进行度量,因此它们被看做是一种灰色量,这样就可以利用灰色系统控制理论来认识变形规律,进而预测挠度变形的趋势。

由于工程的进度要求和项目资金限制,桥梁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获得的数据比较少,而灰色理论模型恰好适于在数据量少或不确定的情形下建模,且其预测效果良好,因此,在实际的挠度变形预测过程中,灰色理论模型是一种优先选择。

高精度且及时的测量梁段的挠度变形,并以实测得到的挠度变形预测出未施工梁段的挠度变形以便实时地指导施工放样,这在大跨度混凝土连续钢构桥梁的施工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桥梁施工的成功与否和成桥质量,因此有必要对施工桥梁挠度变形预测有一个系统的流程化方法,本文即是基于这一目标的。

挠度变形预测模型

在预测挠度变形时,不仅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数学模型,还可以采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学科的方法。根据系统论的方法,针对变形体系统,一般有两种建模方法:一种是列写动力学相关方程来建模,另一种就是输入输出建模。

因为动力学方程的建模方法涉及到分析受力和变形方面的问题,这些力学问题对于测量人员来说比较困难,所以工程上一般是采用的输入输出建模方法。本文着重讨论了在数据量少的情形下对挠度预测有着突出表现的灰色系统理论模型的建模方法和具体预测流程。

灰色模型的建立

因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在悬臂施工的每个阶段,其梁端的挠度都会变化。利用施工过程中每个工况作用前后梁段位移的实测值和理论值就能够建立灰色预测模型来预测下阶段的挠度变形。

设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竖向位移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分别是、。预应力张拉前后,梁段竖向位移的理论值与实测值分别是、。在混凝土浇注后挂篮变形的理论值和实测值则分别是、(、、、、、都取正值,在随后的计算中通过加减来表示其具体变形的方向)。本文利用每个工况作用前后梁段位移的实测值和理论值的三种不同组合方式作为原始数据序列来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具体如下:

2.1 灰色模型原始数据一

该模型使用每一工况作用下梁段的竖向位移实测值来建模,然后采用所建立的灰色模型来对下一梁端在各施工工况作用下的竖向位移值进行预测。灰色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如下: (1)

2.2 灰色模型原始数据二

该模型是以每一工况作用下梁段竖向位移的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作为原始数据序列。该灰色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如下:

(2)

2.3 灰色模型原始数据三

模型以每一工况作用后梁段竖向位移的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作为原始数据序列, 该灰色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如下所示:

(3)

2.4 利用灰色模型原始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控制模型GM(1, 1)

2.4.1生成累加数列

设灰色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如下:

(4)

经一次累加后生成新的数列如下:

(5)

其中 (6)

通过数据累加生成的方式来弱化原始数据列被噪音污染的随机性,从而增强了原始数据的内在规律性。

2.4.2建立GM(1,1)模型

设满足如下的一阶单变量常微分方程:

(7)

(7)式中,a是常系数, u则视为对系统的常输入。上述微分方程的解为:

(8)

灰色建模是根据式(4)中的数据序列值,然后采用最小二乘法估计a与u,公式如下:

(9)

根据(8)式即可得出GM(1, 1)的预测模型:

(10)

2.4.3求下一时刻预测值

是一次累加所得的生成量,需经过累减过程还原成实际预测量:

(11)

(12)

灰色预测模型应用实例

分别运用2.1,2.2,2.3中三个模型的原始数据序列来预测下一梁端在各施工工况作用下的竖向位移值。

梁段挠度变形在桥梁最初的施工过程中是很小的,那么理论值和实测值误差就相应较小,随着施工梁段的增加,误差慢慢变大后就需要对变形进行灰色预测。桥梁现在的施工状态为某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桥已经完成了19号梁段的施工,准备安装20号梁段。选取15-19梁段相关测量数据:15-19梁段在混凝土浇注前后其竖向位移的理论值为(3.3,5.4,7.0,8.8,11.0)(单位为毫米,下同),实测值为(2.0,7.0,3.0,5.0,10.0), 张拉预应力前后竖向位移理论值为(5.1,6.6,8.1,9.7,11.5),实测值为(3.0,5.0,7.0,6.0,8.0),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的理论值为(19.0,22.7,22.0,21.3,20.7),实测值为(13.0,16.0,20.0,18.0,18.0),在灰色建模的过程中,为了加强原始数据的规律性,通常需要对原始数据序列进行滑动平均处理以形成新的更具规律性的数据序列,本文4.2节将以滑动平均处理前后数据对比图定性说明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的优越性,本文第3节有关计算将定量说明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以2.1中灰色模型原始数据一为原始数据进行灰色建模如下:

3.1.1 首先对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挠度进行分析计算得

3.1.1.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的情况:

由2.4中灰色预测模型建模过程计算得到:模型计算得到的生成数据序列为(2,6.09,11.26,17.82,26.12),实际的累加生成值序列为(2,9,12,17,27),残差的数据序列为(0,2.91,0.74,-0.82,0.88),相对误差表达式为,其数据序列为(0.00%,32.35%,6.13%,-4.82%,3.27%),模型计算所得到的还原数据序列为(2,4.09,5.18,6.55,8.30),实际数据的序列为(2,7,3,5,10),残差表达式为,所得数据序列为(0,2.91,-2.18,-1.55,1.70),相对误差,其数据序列为(0.00%,41.35%,-72.55%,-31.08%,17.02%),残差检验所得到的模型精度Q1=100%-avg()=88.36%,Q0=100%-avg()=59.44%,然后进行后验差检验:由==5.4,==0.18,,,可得均方差比值为C==0.67,小误差概率的表达式是是,可知p=0,知其模型精度的等级为四级(精度为一级时,;精度为二级时,;精度为三级时,;精度为四级时,。模型最终精度为均方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所处等级中较低的等级),20梁段混凝土浇注前后挠度预测值为10.51。

3.1.1.2 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的情况

本文选取的处理方式是三点滑动平均法,即处理后的数据为:

其中两头的数据分别为:

因此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3.25,4.75,4.5,5.75,8.75),同样由2.4中灰色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及3.1.1.1中步骤计算得到:残差检验所得到的模型精度为Q1=95.77%,Q0=88.46%,后验差检验均方差比值为C=0.31,小误差概率是p=1.00,模型精度的等级为一级,20梁段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竖向位移预测值为10.40。

3.1.2 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即以下数值均由由2.4中灰色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及3.1.1.1中步骤计算得出),可得到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结果为:

3.1.2.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计算得到:Q1=97.60%,Q0=90.54%,为C=0.35, p=1,模型精度的等级为一级,20梁段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值为8.74,。

3.1.2.2 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

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3.5,5,6.25,6.75,7.5),计算得到: Q1=99.00%,Q0=97.06%,C=0.13, p=1,模型的精度等级为一级,20梁段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值为8.58。

3.1.3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可得到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结果为:

3.1.3.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计算得到:Q1=98.16%,Q0=93.96%,C=0.51, p=0,模型的精度等级为四级,20梁段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值为18.98。

3.1.3.2 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

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13.75,16.25,18.5,18.5,18),计算得到:Q1=99.04%,Q0=96.07%,C=0.35, p=1,模型的精度等级为二级,20梁段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值为19.12。

3.2以2.2中灰色模型原始数据二为原始数据进行灰色建模如下:

3.2.1 首先对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挠度进行分析计算得:

3.2.1.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计算得到:Q1=92.20%,Q0=55.41%,C=0.88, p=0,模型的精度等级是四级,20梁段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竖向位移预测值为0.50,。

3.2.1.2 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

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0.78,0.92,0.70,0.63,0.82),计算得到:Q1=97.65%,Q0=86.13%,C=0.93,p=0,模型的精度等级为四级,20梁段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竖向位移预测值为0.67。

3.2.2 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可得到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结果为:

3.2.2.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计算得到:Q1=98.30%,Q0=90.98%,C=0.68, p=0,模型的精度等级为四级,20梁段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值为0.64。

3.2.2.2 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

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0.63,0.74,0.78,0.70,0.68),计算得到: Q1=99.36%,Q0=97.45%,C=0.41, p=0,模型的精度等级为四级,20梁段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值为0.66。

3.2.3 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可得到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结果为:

3.2.3.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计算得到:Q1=98.18%,Q0=93.89%,C=0.60, p=0,模型的精度等级为四级,20梁段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值为0.95。

3.2.3.2 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

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0.69,0.75,0.84,0.87,0.86),计算得到:Q1=99.29%,Q0=96.68%,C=0.32, p=1,模型的精度等级为一级,20梁段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值为0.93。

3.3以2.3中灰色模型原始数据二为原始数据进行灰色建模如下:

3.3.1 首先对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挠度进行分析计算得:

3.3.1.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计算得到: Q1=89.65%,C=0.85,p=0,模型的精度等级为四级,20梁段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竖向位移预测值为0.96,。

3.3.1.2 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

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4.43,4.47,2.45,1.85,3.3),计算得到: Q1=96.01%,Q0=69.30%,C=0.71, p=1,其模型精度的等级为四级,20梁段混凝土浇注前后梁段竖向位移预测值为1.91。

3.3.2 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可得到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结果为:

3.3.2.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计算得到: Q1=94.87%,Q0=22.01%,C=0.63, p=0,其模型精度的等级为四级,20梁段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值为0.41。

3.3.2.2 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

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2.02,2.40,2.13,1.0,0.45),计算得到: Q1=97.27%,Q0=76.44%,C=0.33, p=1,其模型精度的等级为一级,20梁段张拉预应力前后挠度预测值为0.66。

3.3.3 按同样的计算方法,可得到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结果为:

3.3.3.1 未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计算得到: Q1=60.86%,C=0.70,p=0,其模型精度的等级为四级,20梁段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值为6.2。

3.3.3.2对原始数据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后

得到的原始数据序列变为(0.82,1.65,3.5,4.17,4.15),计算得到: Q1=90.84%,Q0=79.55%,C=0.36, p=1,其模型精度的等级为二级,20梁段混凝土浇筑后挂篮变形预测值为5.65。

结果分析

进行数据累加(AGO)的必要性

以混凝土浇注前后挠度实测值和AGO累加处理后值的连线图为例说明数据累加的必要性

图 1 原始数据和累加生成数据对比图

从图1可以看出, 原始数据规律不明显,但经累加所生成数据有递增趋势,其坐标连线图成一种近似的指数分布。

4.2平滑处理前后AGO数据对比图

图 2平滑处理前后AGO数据对比图

从图2可以看出,累加生成数据经过平滑处理后其坐标连线近似一条直线,相对平滑处理前的连线要平滑且更有规律。

4.3原始数据平滑处理的必要性

从3.1,3.2,3.3节所得的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所得精度可看出,对数据平滑处理后再进行建模预测,所得预测结果的精度要高于平滑处理前的预测精度。

4.4不同模型原始数据形式所得的预测精度比较

图3 取不同模型下原始数据所得残差检验精度

由图3可得出结论:原始数据序列取实测值时,经过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所得预测结果非常理想;原始数据序列取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值时,残差检验精度很高,而后验差精度较低,由于残差检验是一种直观的算术检验,后验差检验只是对概率分布所做的统计检验,因此主要是由残差检验结果为准判断模型预测精度,这样,取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值为原始数据所得结果的精度也比较高;原始数据取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差值时,残差检验精度较低。

总的来说,使用实测值或者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值来作为灰色建模的原始数据序列所得到的预测精度要优于使用差值作为原始数据序列建模所得到的预测精度。

总结

连续钢构桥梁段挠度变形预测的具体过程如下:

(1)首先根据数据量的多少确定具体预测模型来预测变形体的挠度,当数据量较少或监测量大时选用灰色理论模型。

(2)然后由4.4相关结论知灰色建模所使用的原始数据宜是实测值或实测值与理论值的比值,因为使用实测值或者理论值与实测值的比值来作为灰色建模的原始数据序列所得到的预测精度要优于使用差值作为原始数据序列建模所得到的预测精度。

(3)进一步将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序列利用如2.4.1中的公式进行累加生成,因为由4.3的结论可知应对累加生成的数据序列须进行滑动平均处理,因为对数据平滑处理后再进行建模预测,所得预测结果的精度要高于平滑处理前的预测精度。

(4)继而可以将得到的滑动平均处理后的累加数据作为新的数据序列建立如2.4节所示的灰色模型来预测挠度。

(5)最后使用如3.1.1.1节所示的步骤和相关公式对预测结果进行残差检验和后验差检验。

[参考文献]

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施工主梁变形监测的必要性与方法。黄建跃,王树林,刘成龙,高淑照。《桥梁建设》

2 灰色预测控制系统在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张满平,崔刚 《公路交通科技》

第4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河道;综合治理;防治措施

1工程概况

该航道位于合肥市肥东县,整治后航道长7.843km,按限制性航道Ⅲ标准设计,工程主要包括水下土方疏浚、陆上开挖、裁弯取直、退堤及护坡护岸等工程。

2 区域及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1.1 气象水文

区内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店埠河为南淝河最大支流,属季节性河流,汛期与雨季一致,其洪水特性与南淝河相似,均为季节性河流。

2.1 地形地貌

店埠河流域属江淮平原地区,区内地形较为平坦,微呈北高南低。评估区地貌单元属江淮波状平原,区域微地貌为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表层为第四系覆盖层。

2.2 评估区地层

据钻孔揭露评估区及其地层由老至新分述如下:第三系下统定远组(E1dn)、第三系上统撮镇组(E2c)、第四系全新统南淝河组(Q4nf)。

2.3工程地质条件

评估区内岩体均隐伏于第四系地层之下,为碎屑岩建造,与拟建工程关系密切的岩土体类型为土体,评估区所在河流为自然河流,随着降雨量的变化,河水流速变化较大,地层为典型河床相沉积,以深灰色淤泥质粘性土为主,夹粉土薄层。由于河水流速的变化,沉积环境发生很大变化,所夹粉土薄层厚度变化较大,局部呈互层状态,部分地段分布有淤泥、粉土,底部地层以灰黄色粉质粘土、浅灰色粉土为主,部分地段由于堤防防洪等原因存在零星的抛洒碎石、块石。

2.4 水文地质条件

根据评估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力性质及地层岩性组合特征,将区内的地下水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和碎屑岩类(红层)裂隙水含水岩组。本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系接受大气降水渗入补给,地下水的变化受降雨影响显著。本区基本为第四系全更新统淤泥、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及上更新统粘性土覆盖,其岩性含水微弱且柱状裂隙发育,水平径流滞缓,降水沿裂隙渗入形成包气带中的上层滞水及潜水。碎屑岩类(红层)裂隙孔隙水由山前补给区向评估区侧向补给。地下水排泄主要方式为蒸发、人工开采及季节性补给河水。

3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1 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和潜在的致灾因素的分布、危险程度,根据地质灾害类型按“区内相似,区际相异”的原则,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确定判别区段危险性的定量或定性标准见下表5-1。

表5-1 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划分标准

灾种

指标

危险性分级

评估区

中等

崩塌

方量V(m3)

>5000

500~5000

软土

孔隙比>1.0

厚度>6m

3~6m

厚度

0.3-3.4m

注: 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2000)”; ②《工程地质手册》和《岩土工程手册》。

3.2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及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并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地质灾害按危险性级别可分为:软土变形、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Ⅰ)、软土变形、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Ⅱ)。

3.3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估

评估区内地形地貌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良好―较差,现状条件下崩塌地质灾害发育。预测工程建设可能会引发崩塌地质灾害,灾害小;可能遭受软土变形地质灾害,灾害小~中等,对工程建设危害小~中等,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级为中等级,较易防治。上述评估表明:评估区作为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的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为基本适宜。

3.4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针对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遭受的灾害建议如下防治措施:

(一)崩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1.工程建设中的边坡治理施工时应注意边坡支护,预防崩塌地质灾害产生;

2.目前拟建整治航道两岸岸坡现状为坡度较陡的土坡和人工石坡,组成岸坡的土层主要为可塑~软塑状态粘土、粉质粘土及夹有粉土的淤泥质粘性土,其抗剪强度一般,虽然目前的岸坡处于稳定状态,但工况条件发生改变后需进行稳定性验算。

3.根据勘察报告提供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及岩土参数,参见各土层的抗剪强度指标表和岩土参数表,建议依此进行航道开挖边坡的设计。

(二)软土变形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退建堤防及交叉工程段软土大面积分布,工程地质特性较差,对堤防建设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结合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对地基的要求等,一般可采取基础加深或换垫处理、短桩处理、垫层法、堆载预压法等,对荷载大、沉降限制严格的建筑物,宜采用桩基,以达到有效的减小沉降量和差异沉降的目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按照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通过收集有关的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结合地面调查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查明了该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对拟建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估。

店埠河(合裕公路桥~三汊河口段)航道升级改造工程属较重要建设项目,建设场地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综合确定本评估级别为二级评估。

现状评估表明,现状条件下,崩塌地质灾害发育。

预测评估结果:工程建设可能会引发地质灾害为崩塌,崩塌最大方量约为220.00m?,其危害性小,危险性小;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为软土变形,厚度约0.80~10.00m,其危害性小~中等,危险性等级为小~中等。

综合评估结果分为:软土变形、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中等区(Ⅰ);软土变形、崩塌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区(Ⅱ),危险性等级为中等级,危害性等级为中等级,较易防治,评估区适宜性评估为基本适宜,可作为工程建设用地。

4.2建议

1.工程建设中应按河道治理设计进行施工;

2.填方时,应将芦苇沼泽地、水(藕)塘、沟渠底部淤泥清除;

3.由于评估区地处河漫滩,工程建设应避免在汛期施工;

4.河道疏浚时,应尽量远离堤坝,如紧邻堤坝,应避免超深开挖,以确保堤坝稳定。

参考文献:

1、安徽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合肥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20万)》,1981年9月;

2、安徽省工程勘察院,《安徽省肥东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万)》,2008年9月

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地震志),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4、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队,安徽地层志(第四系分册),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2月;

第5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

1、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是一项系统且庞大的技术项目,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理论上都有相关复杂的操作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力学的理论、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等,这些理论在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往往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且具有半科学半经验相结合的性质。实际上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相应本构模型,运用合理适宜参数,加上良好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来说,除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学科知识外,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良好的工程判断能力也是同样重要的。

在理论的学习与实际运用二者之间,岩土工程人员要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与预测现场观测对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和总3个过程,可见积累经验的过程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持。笔者认为:理论与经验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具有同等的地位,过分强调哪一点都是不合适的。笔者讨论此问题,目的在于目前很多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过分强调经验,而对理论的学习和运用不足,这种现象对岩土勘察技术的发展不利;同时用于对年轻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上,不利于年轻技术人员的成长,甚至会出现以讹传讹。

2、与设计沟通的重要性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详勘之前,应收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在此笔者要强调勘察前与设计沟通的重要性,因为勘察成果的直接使用者就是设计人,在进行勘察前,勘察人应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弄清楚拟建物工程特性,这样勘察工作就能作到有的放矢、经济合理,提供给设计人最直接、最有用的勘察成果。如:现在很多高层建筑都带有裙房,这种项目在勘察前,必须要弄清楚设计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及联接方式;还有一些主体不高但跨度很大的建筑,采用柱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就与采用筏基布置的勘探孔深度有很大差别。所以必须要重视勘察前与设计的沟通。目前有的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此认识不足,造成勘察项目的返工。笔者讨论此问题,目的在于提醒经营与技术人员重视承揽项目和实施项目时与设计的沟通。

3、注意各种等级的划分

在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布置时,应按相应的分级标准,确定项目的相关等级。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拟建物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等。因为这些等级的划分直接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充分了解了各种等级,布置工作量时才能作到安全、经济、合理。

4、注意经济性

在实际的岩土勘察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行业操作规范执行工程作业,在满足现有规范、规程的前提下,用最经济合理的勘察受技术手段,结合自身工程实践经验,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最终实现获得准确和完整的勘察数据。在同一条件和相同的勘察目的和任务下,技术人员所用的成本与时间的多少,可从一定角度和一定程度上说明岩土工程技术的高低。

针对当前岩土工程勘察现状,目前的勘察成本在一定条件下还是可以节约的。如:对“桩基础一般性孔深入到桩端以下3~5 倍桩径,且不小于3m,对大直径桩不小于5m”这一要求,如勘察方案布置的一般性孔为50 m,根据控制性孔资料,40m处分布有良好的桩端持力层且能满足桩基设计要求,项目负责人现场可将50m的一般性勘探孔调整为45m(当然按权限该上报审批的进行上报审批),这样就可节约不少工作量,从而达到经济的效果。再有土工试验项目的选取,也是一条实现经济勘察的重要途径,希望岩土工程技术人员予以重视。

5、重视规范、规程的学习

规范、规程是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依据,对勘察工作的目的、任务、评价等均提出了详细的、可操作的要求,岩土工程技术人员要重视对规范、规程的学习,充分了解其要求,这样在岩土工程勘察的过程中,就不至于出现诸如工作量布置不足、原状土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足、未划分抗震地段等问题了。另外规范、规程中的条文说明,技术人员也要认真研读,条文说明中有丰富的信息,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水平及正确理解规范、规程具有重要作用。

6、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详勘的目的、任务

(1)查明勘察范围内场地原始地形、地貌,岩土层的成因、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分析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2)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旧基础、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及其分布范围。

(3)查明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包括: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活动断裂等)和特殊土(包括软土、填土、污染土、湿陷性土、膨胀土、红粘土、多年冻土等)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的建议。

(4)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补给及排泄条件,地下水位,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基坑工程还应查明各土层的渗透性质,分析评价地下水的静水压力、动水压力及浮托力的作用和影响;预估产生基坑突涌、流沙(土)或管涌等地下水不良作用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建议;提供基坑施工降水的有关技术参数及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提供用于计算地下水浮力的设计水位。

第6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建筑行业中级职称论文字数

每个刊物的字数都是不一样的,要是发省级刊物的话一般字数在2000字到3000字之间不等,一般多数在2500字左右

建筑行业中级职称论文

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也在发展。建筑施工技术作为建筑业发展的力量和源泉对建筑业的发展起着举足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也在逐步走向科技创新之路,在原有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一些新的建筑施工行业技术被引进,本文首先来分析建筑施工的原有技术,然后再次基础上简单的介绍几种建筑施工行业新技术。

近些年来,我国在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初具了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的水平,在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我国建筑业出炉的一批一批规模大、结构牢、水平精湛的建筑物中,足以窥见我国建筑行业技术发展的进步,本文主要来探讨建筑施工行业技术研究。

1.传统的建筑行业施工技术

在建筑行业中,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主要有桩基技术和基坑支护技术两种,下面我们分别来看。

1.1 桩基技术应用

桩基技术作为我国建筑施工行业的一种传统技术,在建筑施工行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桩基技术主要有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种。在混凝土施工中由于预制桩技术产生的噪音较为严重,所以,预制桩的使用范围较为狭小。最常用的桩基技术是灌注桩技术。灌注桩技术施工方式较为灵活,不但可以自行设计桩长、桩径以及数量,而且可以满足不同地质地貌的施工。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其使用范围比较广,利用率比较高,但是灌注桩技术由于受自身桩径和桩攀的限制,其使用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克服此种缺陷主要运用桩侧后注浆技术和桩底注浆技术。

1.2 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物的不断增多,基坑支护技术应用的较为广泛,因为高层建筑中必须做好建筑深基础的施工,否则,建筑物的质量很难保证。基层支护技术适应了这一要求,解决了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难度大这一问题。基层施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工程,施工时要综合考虑到挡土、防水、降土、挖土等多种因素,所以在施工时要综合考虑施工技术、施工环境以及施工安全等各个方面。我国采用的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有逆作拱墙技术和土钉墙技术两种。逆作拱墙技术主要适用于土壤较软的地层,主要运用分层挖土的方法。土钉墙技术适用于低水位的非软土层,实现在分层开挖基础上的分层支护。

2. 建筑行业施工新技术的引进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虽然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很大进步,但其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具体表现如下:缺乏技术创新,对技术的创新力度不够。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完善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许多新技术不被引进,没有引起建筑行业足够的重视,导致建筑施工行业技术创新缓慢或缺乏技术创新。企业缺乏创新人才,加上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不足,导致建筑行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各种新技术被不断引进,譬如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钢结构技术等等,下面我们来具体研究一下几种建筑行业新技术。

2.1 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个人占用的空间日益缩小,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充分发展。高层建筑施工主要以钢筋混凝土结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为主。清水混凝土技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门新技术将原始浇筑面直接作为装饰性表面,不但使用方便,而且可以加快施工速度,降低成本,保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2 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品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艺术感觉越来越重视。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艺术效果的需求,在建筑行业中引进了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通过在普通砼中掺入适量钢纤维,两种原料拌合而成的一种复合材料,不仅增强了砼构件的抗裂能力、抗剪能力,而且克服了砼抗拉强度低的缺点,增强砼的耐延性。此外,钢纤维砼具有较好的能量吸收能力,抗冲击能力很强,所以利用钢纤维砼的施工技术建设出来的高层建筑不但质量可靠,而且具有很好的平面感和立体感,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力,满足了人们对艺术效果的追求。

2.3 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

科学技术和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得防水材料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随着防水施工向冷作业方向发展,防水材料中出现了许多高效弹性材料,譬如高分子卷材、新型防水涂料以及密封膏等等,这些材料运用于建筑施工,使得建筑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建筑防水技术分为对屋面的防水和对墙外的防水两种。对屋面的防水会采用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技术关键在于做好基层、板缝以及节点处理。涂料时一定要做到仔细认真、涂抹方向要做到相互垂直;对于墙外防水一般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技术。两种技术综合运用,提高了我国建筑施工水平,有效预防了水渗漏以及裂缝等公害的出现。

3. 结语

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竞争性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动力和源泉。建筑施工是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所以,任何一个建筑企业都要从自身的优势出发,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出发,不断研发创新建筑行业施工技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文胜. 谈建筑施工企业新技术开发和应用管理. 科学之友,2009.

[2] 周云. 现代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与应用.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

[3] 赵志绪. 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展望[J]. 施工技米,2009.

看了“建筑行业中级职称论文字数”的人还看:

1.工程类中级职称论文字数要求

2.2017年中级职称论文字数

3.2017年建筑中级职称论文

第7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关键词 土地市场;经济驱动机制;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3-0075-06

土地市场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高效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土地市场的快速、有序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推进土地市场的建设和发展?其关键就在于我们要对当前土地市场发展的驱动机制有一深刻理解。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对中国土地市场发展机理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探讨制度和政策的导向作用[1, 2],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的挖掘。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框架,然后以此为基础从理论上分析了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因素,并结合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进行相应的实证检验,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规律,促进土地市场的高效发展。

1 土地市场发展的总体分析

从我国的实际来看,土地市场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经过近20年的渐进改革,我国的土地市场已初步形成为一个“三级层次结构”,包括农地征购市场、土地一级市场和土地二级市场[3]。一般而言,由于农地征购市场偏重于单纯的政府行为,因此本文仅限于探讨土地一、二级市场的经济驱动机制。

土地一级市场也即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国家通过土地管理部门在服从城市规划、用途管理的前提下,采取划拨、出让(包括协议、招标、拍卖等)和租赁等形式,将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给土地需求者。图1所示为1992-2003年间(1997和1998年缺乏相关统计数据)我国土地一级市场的总体运行情况。从中不难发现:一方面,这些年来土地一级市场的总交易量经历了一个倒“U”型的变化过程。2001年以前一级市场总的交易宗数呈稳步增长态势,在2001年总交易量达到最高的45.91万宗后开始逐步下降;另一方面,土地一级市场内部的交易结构也发生了质的改变。从各种交易方式的相对变化趋势来看,无偿划拨土地的方式在一级市场交易总量中的比重逐步降低,目前其份额已低于租赁等其他交易方式,而协议、招标、拍卖等有偿出让方式所占比重则由原先的最低逐步发展成为最主要的交易方式,土地一级市场的整体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

土地二级市场也即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土地交易者众多,交易频率较高,交易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出租、交换、抵押等。图2所示为1992-2003年间我国土地二级市场的总体运行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土地二级市场总体呈快速发展态势。这些年来,二级市场上土地转让和抵押的宗数都有着较快的发展,而市场交易总量更是表现出显著的指数增长趋势;另一方面,从内部结构来看,市场非均衡现象依然存在。具体表现为土地出租的比重日益减少,而土地转让的份额大幅提升。[JZ]

2 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我国的土地市场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孕育而生的,因此,土地市场(包括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上述发展态势及其内部结构演进除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外[4],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众所周知,市场是集合特定商品、服务以及资源的买方(需求方)和卖方(供给方)的一种制度或机制[5],因此影响土地供求关系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市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前人的相关研究和理论归纳,建设用地禀赋、土地收益、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等对土地市场的发展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6~8],这些条件的改变往往是通过直接引发市场上土地供给或需求的相应变化而影响到土地市场发展的。而作为土地交易基础的产权制度以及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显然也是影响土地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有所不同的是,它们对于土地市场发展的影响有着两条不同的途径:一是通过影响市场上的土地供给或需求对土地市场发展产生影响。从这一角度来看,上述建设用地禀赋和土地收益等因素与土地制度、宏观政策以及市场环境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协同关系;二是土地制度、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作为土地市场内涵的重要构成部分,其改变本身也体现出土地市场的某种发展和变化。鉴于此,我们可构建如图3所示的中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框架。

2.1 土地市场发展的供求因素分析

(1)建设用地禀赋与土地市场发展。建设用地禀赋即一个地区拥有的存量建设用地总量。由于土地一级市场上供应的主要是新增建设用地,因此建设用地禀赋对土地市场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地二级市场上。土地二级市场的本质是土地使用权人的相互交易,所以土地二级市场的供给量也就可以看作是当地建设用地禀赋的子集。建设用地禀赋好的地区土地二级市场的交易量才可能会大;对于建设用地禀赋差的地区而言,即使当地的土地交易十分活跃,其总的交易量也会受到限制。

(2)土地收益与土地市场发展。二级市场上的土地收益主要取决于土地交易的价格,当价格上涨时土地供给增加,需求减少;而当价格下跌时土地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因此,在二级市场上土地收益对土地市场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对于土地一级市场而言,由于政府是单一的土地供给方,因此政府的土地收益对一级市场上的土地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已有的调查研究,不少地方的土地出让金收益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改善福利的重要途径[9],在这样的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有着足够的激励通过增加一级市场的土地出让来获取更多的土地收益。所以政府从一级市场上获取的土地收益越多,土地一级市场的规模也相应越大。

(3)产业结构与土地市场发展。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对应关系,产业结构的变化往往伴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相应调整。具体地,一方面,从农业与非农产业间的发展关系来看,非农产业比重的增加必然要求更多的农业用地转变为非农用地。因此,随着经济非农化程度的提高,将会有更多的农地通过土地一级市场进入非农开发领域;另一方面,从非农产业内部结构的发展来看,随着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所占比重的不断提高,土地二级市场的规模也会进一步扩大。这主要是因为相对工业和交通等二产用地而言,第三产业用地的周期都比较短,其间的土地交易行为也更为频繁。

(4)城镇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发展。城镇化发展对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影响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与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少学者根据对城镇化发展与建设占用农地间的长期关系分析,提出两者之间存在着倒“U”型变化规律[10]。具体地,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由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剧了城镇的承载压力,因此不可避免地会要求农地的大量非农化,促使土地一级市场的大规模发展。而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城镇的总体规模达到较高水平后,土地利用方式会由粗放逐步转为集约,对新增建设用地的需求也就大为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地二级市场的扩张和发展。

(5)固定资产投资与土地市场发展。在我国目前的快速经济增长阶段,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投资水平的大幅提升。尤其是从固定资产投资的情况来看,交通建设、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开发等领域的投资水平有了大规模提高,并逐步占据了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主要部分。近年来,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更是高达20%以上。不难想象,这些投资将直接拉动土地非农需求量的增加,扩大土地一级市场的规模。根据曲福田等人对1982-2002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与建设占用耕地比例间关系的数量分析,固定资产投资一直是该期间建设占用耕地的诱导因素,土地的引致性需求非常明显[11]。另一方面,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在城镇地区也伴随着大规模的旧城改造和拆迁行为,在居民的动迁和用地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大量的土地交易行为也随之产生,从而促进了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

(6)居民收入水平与土地市场发展。随着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内在需求的驱动下,必然促使房地产的大量开发,从而直接影响到土地市场的发展。据统计,1978-2004年我国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6.7 m2增加到25 m2,年均增幅高达10.5%[12]。显然,居住条件的改善一方面离不开大量新增建设用地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大规模的旧城改造来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和住房面积的大幅增加。因此,不难判断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不仅会促使土地一级市场的规模扩大,也将刺激土地二级市场的快速发展。

2.2 市场化进程与土地市场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供求关系的变化主要是价格机制作用的结果,而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又直接决定着价格机制的有效性。因此,市场化进程的快慢对于价格机制在配置土地资源中相关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影响。落实到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现实来看,土地二级市场由于是土地使用者之间的自由交易,相对接近于完全的市场化机制,因此该市场上形成的价格能相对有效地起到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而对于土地一级市场而言,由于存在着计划和市场两种配置方式,因此,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将有助于该市场上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确切地说,随着一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原先扭曲的价格体系将得到改善,特别是过去由低地价出让造成的大规模农地非农化现象会有所遏制,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土地一级市场的非理性增长。

当然,土地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在控制土地一级市场非理性增长的同时也会对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产生影响。无论是通过农地转用还是利用现有建设用地使用者之间的转让交易,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作用都在于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土地资源。因此,从某种程度来看,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随着土地市场化进程的发展,土地一级市场受到控制的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二级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当一级市场上的出让地价高于二级市场的交易地价时,更多的建设用地需求无疑将通过土地二级市场来获取。因此,我们可以引申出这样的推论,即土地一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将会有利于土地二级市场的规模扩大。

2.3 制度、政策与土地市场发展

(1)土地制度与土地市场发展。从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制度变迁以及政策改革可谓是驱动土地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城市土地实行的是计划配置、无偿使用制度。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对部分城市土地开征有偿使用费,但是土地市场的发展直到1987年深圳市的土地有偿出让试点才正式浮出水面。此后,1988年的《宪法》修正案中提出了“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为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基础。而1990年5月19日,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则对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中止等问题做了明确规定,从而规范和促进了土地一级市场的快速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大大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以及1998年新《土地管理法》的出台,为土地使用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注入了新的动力,大大加速了土地市场化的进程。自此,我国的土地市场进入了全面、稳定和多元化的发展局面。

(2)宏观政策与土地市场发展。与土地市场发展密切相关的宏观政策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政府的管制政策,包括土地用途管制、土地收购储备与土地交易管制等。土地用途管制政策通过对不同用途土地的数量和地域分布进行管制可以避免市场供需的无序化,强化土地的功能与地区分工,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的整体效益;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主要在于从源头上控制土地供应,使得在一定时期内,政府可以通过增减土地量来控制土地供给曲线的左右移动,以此达到有效干预市场的目的;土地交易管制主要是通过对土地交易价格的行政干预来影响土地市场的发展,如低价征地、限制地价和协议出让等等。二是财政、税收和金融等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对土地市场的影响更多是通过土地收益的政府间分配直接体现的;税收政策在土地的取得、保有和转让等各个环节都有着重要作用,一方面土地课税可以促进土地的有效利用,加快了闲置土地的流转,增加了土地市场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通过调节土地级差收益,能够抑制土地垄断的投机,促进土地收益的公平分配等;金融政策则是在利用各种可能的方法和工具(包括土地抵押贷款、土地信托、土地保险、土地证券等)为土地开发和利用筹集、融通、清算资金的基础上,通过影响供需双方的投融资行为间接作用于土地市场运行的。

3 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的模型检验

3.1 面板数据(Panel data)模型的构建

为了验证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这里通过构建如下经济模型来实现:

土地市场规模=f(建设用地禀赋,土地收益,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收入,土地市场化进程,制度政策,…)

根据前面的理论分析,上述经济模型也可以具体表述为如下两个面板数据模型:

其中,因变量PLM和SLM分别表示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规模;URB、INV、INC、MKT则依次是反映城镇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和土地一级市场市场化程度以一级市场上土地划拨、协议、招标、拍卖、挂牌等各出让形式所占比重的加权平均值衡量。对于各种出让方式的市场化权重,主要依据其出让价格与正常市场价格的相对值来确定。具体地,考虑到划拨是一种典型的土地资源计划配置方式,且基本为无偿获取,因此定义其权重为0。另外,根据对近年来全国土地市场交易情况的分析,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的平均价格约为正常市场价格的20%左右;招标、拍卖和挂牌的价格则与正常市场价格相近。因此,定义协议出让的权重为0.2,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的权重为1。的变量;BFT表示一级市场的土地出让金收入,NAG表示区域非农产业比重,GFT表示区域建设用地禀赋,TSI表示区域第二产业比重。i和j分别表示时间和地区,a1,…,a6为各自变量的对应系数,C为常数项,ε为随机扰动项。这里没有加入制度政策变量主要是考虑到后面运行这两个模型时采用的是1999-2003年的数据,从研究阶段的制度政策特征来看,这期间的土地制度和相关宏观政策环境都相对较为稳定,因此不再深入验证制度政策对土地市场发展的影响。

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预期

估计上述两个模型所需的数据集主要取自1999-2003年间中国大陆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样本合计达155个。各变量数值的具体来源如表1所示。同时为了便于对模型运行结果和前面理论分析部分进行比较,表1还列出了模型中各自变量对土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作用的理论预期方向。

3.3 模型运行结果分析

针对上述两个面板数据模型,采用经典的OLS(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往往会存在偏差。因此,这里直接运用固定效应模型的GLS(广义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的运行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中所列的估计结果来看,土地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模型的R2和F统计量都十分显著,且均只有一个变量不显著,说明模型运行的总体情况较好。

首先,从土地一级市场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各自变量的符号与理论预期是完全一致的。说明前面的理论分析是符合实际的,即政府土地出让金收益、非农产业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土地一级市场的发展,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会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规模扩大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城镇化水平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影响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即使是目前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要新增大量建设用地。但从反映两者间关系的系数符号来看,城镇化水平高低与土地一级市场规模之间的负向关系已有所显现。

其次,从土地二级市场模型的估计结果来看,除了一级市场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与理论预期相反外,其他变量的作用与前面的理论分析是一致的。说明建设用地禀赋、城镇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在城镇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随着二产比重的下降和三产地位的上升,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也会日益繁荣。一级市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且与理论预期相反,这可能是由于目前一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虽然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地价水平与二级市场相比仍偏低,因此其对土地二级市场的间接促进作用并未显现。

再次,从估计系数的弹性值来看,在影响土地一级市场发展的各因素中,非农产业比重和市场化程度的作用弹性最大,其每提高1%将分别致使土地市场规模扩大2.72%和缩小0.51%。相比较而言,土地出让金收益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影响较小,说明目前政府的土地出让行为已日趋理性。另一方面,在影响土地二级市场发展的各因素中,城镇化水平、二产比重和建设用地禀赋分列前三位。城镇化水平和建设用地禀赋每提高1%,土地二级市场的规模将依次提高1.17%和0.64%,而二产比重每减少1%也将促进市场规模扩大0.86%。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深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土地市场发展的经济驱动机制,并通过构建相应的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是多种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市场机制的本质来看,无论是土地一级市场还是土地二级市场,影响土地供求的因素都是土地市场发展的驱动要素,而土地市场环境和制度、政策则会对土地市场的发展起到抑制或加速作用。实证模型的运行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理论部分的分析观点,即土地收益、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居民收入水平和市场化进程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发展有着明显的驱动作用;而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则更多地受到建设用地禀赋、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当然,本研究也为今后我国土地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启示。首先,进一步提高土地一级市场的市场化程度,这不仅有利于控制一级市场的规模和农地的大量非农化,也将最终促成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融合,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配置;其次,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积极促进非农产业内部的结构优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激发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再次,提升城镇化质量,特别是对于快速城镇化地区,要避免对农地资源的粗放占用,鼓励土地二级市场的发展,促进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赵贺.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机制研究[M]. 北京: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Zhao He. The Mechanism of Urban Land Use in China[M]. Beijing: Economy & Management Publishing House, 2004. ]

[2] 孟星. 城市土地市场的政府管制研究[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Meng Xing. Study on Governmental Control on Urban Land Market[M].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5. ]

[3] 李建建. 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结构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56~60.[Li Jianjian. Studies on China's Urban Land Market Structure[M]. Beijing: Economic Science Press, 2004: 56~60. ]

[4] Jude Wallace, Ian Williamson. Building Land Markets[J]. Land Use Policy, 2006, 23: 123~135.

[5] Campbell R, McConnell, Stanley L,Brue. Economics: Principles, Problems, and Policies (15th ed.)[M].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2: 40.

[6] 张安录.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与土地价值增值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34(4).[Zhang Anlu. Study on Farmland Conversion and Land Value Increment at the UrbanRural EcoEconomic Fringe[J].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999, 34 (4). ]

[7] 贾生华, 张宏斌. 中国农地非农化过程与机制实证研究[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2.[Jia Shenghua, Zhang Hongbin. The Positive Study on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China's Farmland Conversion[M]. Shangha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 2002. ]

[8] 陈江龙. 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农地非农化问题研究[D].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 77~95.[Chen Jianglong. Study on Land Conversion in the Period of Rapid Economic Growth[D]. Thesis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3: 77~95. ]

[9] 刘守英, 蒋省三. 土地融资与财政和金融风险――来自东部一个发达地区的个案[J]. 中国土地科学, 2005, 19(5).[Liu Shouying, Jiang Xingsan. Financial Risks of Land Financing by Local Governments: Case Study of a Developed Area in East China[J]. China Land Science, 2005, 19 (5). ]

[10] 李丹, 刘友兆. 城市化发展与耕地变动的关系研究[J]. 经济纵横, 2003,(1).[Li Dan, Liu Youzhao.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and Farmland Changes[J]. Free Economics, 2003,(1). ]

[11] 曲福田, 陈江龙, 陈雯. 农地非农化经济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20(2).[Qu Futian, Chen Jianglong, Chen Wen.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on the Land Conversion Economic Driving Forces[J]. 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05, 20(2). ]

[12] 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5[M].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5.[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China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5[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al Press, 2005. ]

The Economic Driving Mechanism of Land Market Development: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y

WANG Qing CHEN Zhigang2 YE Yiguang HUANG Xianjin2

(1.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5,

China;2. Department of Land Resources and Tourism,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3, China)

第8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关键词土地整理;决策;二元关系;偏好;格序;属性约简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0)10-0086-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0.10.015

土地整理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综合行政、经济、工程技术等手段,对耕地、道路、林网、居民点、水利设施等进行整治,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覆被,以实现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改善土地生态环境、优化土地景观格局等目的。土地整理的投资主体为各级政府,收益群体为项目区全体农民,既有明显的公益性和公共性特色,它的投资重点集中在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追求土地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此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外部性效益远远高于直接经济效益,并且该种效益的体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

土地整理的立项决策是土地整理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明确土地开发整理责权、合理使用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和项目工期的有效方法,因此科学的评价方法是土地整理立项决策的重要保障和重要途径。规划中的土地整理项目承担着项目区土地功能分区、空间布局、调整土地利用类型和数量结构的功能,必须达到经济合理、社会可行、生态平衡的多重目的,受到多方面复杂因素影响与制约。针对土地整理领域中评价决策问题,当前较为普遍的理论方法是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特尔菲法、可拓工程方法等,如王瑷玲等”[1]借鉴多目标多层次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理论,构建包括技术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生态环境效益指标的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互校正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根据评价指标对项目成功度的效应建立模糊分布函数,获得评价结果;薛继斌等[2]通过分析我国土地整理事业的基本特点,认为可拓工程方法凭借其思维模式和物元变换方法,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策略集生成方面占有一定优势,提出针对土地整理目标和条件间及主、客观条件间的矛盾,利用物元的可拓性,通过物元变换化矛盾问题为相容问题,开拓出符合要求的规划设计方案集;李岩等[3]从土地整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等方面人手,构建了由八个经济效益指标、六个社会效益指标和八个生态效益指标组成的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以指数和法计算土地整理项目的评价得分,从而确定评价标准。本文将着眼于不完备决策信息的处理,从决策空间的二元关系入手,分析决策对象的格序结构关系,运用属性约简和优势关系理论辨别决策规则的合理性,深入探讨土地整理立项决策过程。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了构建的理论模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1 立项决策中的格序关系

土地整理立项决策是一个逐步寻优的过程,决策者根据主观偏好和知识经验,不断构建基于主观认识的决策规则和决策空间,选择令自己更加满意的对象。但是,在某些复杂决策环境中,决策目标或者对象属性之间存在客观冲突,决策者无法直接做出偏好比较和优劣排序时,可以引入“格序”这一理论工具。

“序”是自然界与社会经济领域中的一种基本属性,它表现为对象间的相对优劣。在复杂决策过程中,决策者就是要在诸多干扰因素下赋予决策对象一个序关系的属性。“格”是一种特殊的有序结构,它在处理决策问题中的不确定性偏好关系、选择决策空间中的满意对象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与广泛的应用。格序决策理论的建立,开创了决策科学发展的新方向,能够更加客观地定性或定量地描述不确定决策问题。

设Q是土地整理立项决策集合,称R为Q上的一个二元关系[4],如果满足RQ×Q。决策者对评价对象(土地整理项目)的相对偏爱程度称为偏好序或偏好关系,可以表示为目标决策空间上的一种二元关系[4]。如二元关系“f ”表示“严格优于”关系。存在立项决策集合Q,偏好关系“f ”是Q上的一个二元关系,它满足:①对任意的立项决策对象a∈Q,不存在afa(非自反性);②对任意的立项决策对象a,b∈Q,如果afb,那么不存在bfa(非对称性);③对任意的立项决策对象a,b,c∈Q,如果afb且bfc,那么afc(传递性);④对任意的立项决策对象a,b,c∈Q,如果不存在afb以及bfc,那么也不存在有afc(逆传递性)。

在偏好集(Q,f)中,SQ,x∈Q,如果对任意的s∈S有xfs,则称x是S的一个上界;对偶地,如果对任意的s∈S有sfx,则称x是S的一个下界。记S的所有上界的集合SU={x∈Q|对任意的s∈S,xfs};S的所有下界的集合SL={x∈Q|对任意的s∈S,sfx}。如果SU有最小元x,则称x是集合S的上确界,表示为supS=∨s∈Ss;如果SL有最大元y,则称y是集合S的下确界,表示为infS=∧s∈Ss。

定义1[5] 设(Q,f)是一个偏好集,如果对任意的立项决策对象x,y∈Q,都存在x,y的上确界和下确界,则称土地整理立项决策集合Q关于二元关系“f ”构成一个格,并称“f ”是Q上的一个格序。

赵微等:土地整理立项决策的属性约简方法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年 第10期格序是区别于全序的一种重要的序关系结构。所谓全序是指偏好关系满足连通性假设,即保证对于Q的每一对元素是可比的,使得对所有元素排序成为可能。然而,由于决策人对土地整理立项决策环境认知的局限以及决策对象属性信息集的不完备性,或者决策人自身判断能力的限制等原因,对一般的二元关系,连通性的假设并不一定总能成立。因此,较之全序,格序是一种更真实地反映决策者实际偏好、不依赖于连通性又能满足某些公理的序结构。因此,基于格序偏好结构的土地整理立项决策分析与推理更加科学和合理。

2 属性约简及立项决策模型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一种方法和应用,它通过优势关系的判定代替格序结构中不可比二元关系进行科学决策。定义如下:

3 实例分析

文献[8]按照全面性、可比性、代表性、有效性、实用性及可操作性原则,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立项决策评价指标分为若干一级指标(综合指标)和相应二级指标,并对全国土地整理规划片区中的东南沿海区、黄土高原区中抽取不同类型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运用可拓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立项决策评价。本文针对上述实例,从格序决策理论出发,进行基于属性约简方法的立项决策模型分析。具体评价决策方法为从“市场与社会需求程度”、“技术可行性”、“建设规模合理性”、“项目效益”等四类一级指标出发,对各个项目的分类指标进行评价。评价时重点考察一级指标下涵盖的二级指标,如“市场与社会需求程度”强调耕地指标占用率、人均耕地、公众支持率等;“技术可行性”强调新增耕地率、田块平整度、耕地质量、灌溉排水标准、灌溉水利用系数、路网密度、防护林配套等;“建设规模合理性”强调建设规模面积、项目投资、亩均投资等;“项目效益”强调投资回收期、农业生产能力增加率、防护面积增加率、水土流失面积控制率等。文献[8]从东南沿海区(q1、q2、q3)和黄土高原区(q4、q5、q6)分别选出典型项目,其中q1、q3、q6为平原区项目,q2、q4、q5为丘陵区项目,根据其对应区域的评分标准,经过专家对各评价对象的二级指标进行打分,然后乘以该二级指标对于其所属一级指标的权重后加权得出各类一级指标的评价值为[8](见表1):

表中q1-q6为评价对象集合:东南沿海区及黄土高原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C1-C4为一级评价指标:“市场与社会需求程度”、“技术可行性”、“建设规模合理性”、“项目效益”。指标值的高低反映了决策专家的主观偏好(越大越优型)。现利用二元关系理论分析评价对象。考虑各对象的属性指标,有q5 f qi∈{q1,q2,q3,q4,q6},q2 f q3,而其他元素之间都是不可比的,无法满足理想状况下的连通性假设。但是任意两个元素都存在上确界和下确界(或拟下确界),因此可采用格序结构描述该评价对象集合,见Hasse图1-图6:

4 结 语

土地整理项目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环境进行的综合整治[9]。为保证项目的合理性,本文利用格序决策理论和属性约简方法对土地整理项目的“市场与社会需求程度”、“技术可行性”、“建设规模合理性”、“项目效益”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针对格序结构中无法直接给出优势关系的不足,构建了属性约简模型,探讨了约简规则提取的原则和步骤,实现了评价对象由复杂格序结构向单一链状结构转变的目的,科学地完成了土地整理项目立项决策的过程。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瑷玲,赵庚星,李占军. 土地整理效益项目后综合评价方法[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4):58-61.[Wang Ailing, Zhao Gengxing, Li Zhanjun. Integrated Evaluation Method for Project Post-Ev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J]. Transaction of the CSAE, 2006,22(4):58-61.]

[2]薛继斌,吴次芳,叶艳妹,等. 基于可拓工程方法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探讨[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5,31(6):816-819. [Xue Jibin, Wu Cifang, Ye Yanmei, et al. Research on Planning and Design of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Extension Engineering Method[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Agric & Life Sci, 2005,31(6):816-819.]

[3]李岩,赵庚星,王瑷玲,等.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J]. 农业工程学报,2006,22(10):98-101.[Li Yan, Zhao Gengxing, Wang Ailing, et 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s and Its Application[J]. Transaction of the CSAE, 2006,22(10):98-101.]

[4]胡长流,宋振明. 格论基础[M].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Hu Changliu, Song Zhenming. Introduction for Lattice Theory[M]. Kaifeng: Hena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1990.]

[5]郭耀煌,刘家诚,刘常青,等. 格序决策[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Guo yaohuang, Liu Jiacheng, Liu Changqing, et al. Decision-Making of Lattice Theory[M]. Shanghai: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Publishing House, 2003.]

[6]戴毓,周德群. 决策分析中属性约简的择优算法[J]. 系统工程,2007,25(8):89-93.[Dai Yu, Zhou Dequn. An Algorithm to Choose the Reduction of Attributes in Decision Analysis[J]. Systems Engineering, 2007,25(8):89-93.]

[7]戴毓,周德群.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格序选择方法[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6):105-110.[Dai Yu, Zhou Dequn. A method of Lattice-Order Selection Based on Rough Sets Theory[J]. 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2007,15(6):105-110.]

第9篇:土建中级论文范文

关键词:深水港工程;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

1.引言

我国珠江三角洲沿海地区为典型的冲积平原地貌,地势平坦,水网密布,由于河流冲积和海潮的进退作用,在该地区广泛分布着海相、湖相及河相深厚软粘土层,这种软粘土具有工程上所谓的“三高三低”的特性,即高含水量、高孔隙比、高压缩性和低粘聚力、低渗透性、低固结系数。软土主要为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分布于地表硬壳层之下,软土层间常夹薄层粉细砂。一般而言,在此类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会产生很大的沉降和差异沉降,且沉降持续的时间长。务必注意在建造建筑物之前要对软土地基采取处理措施进行地基处理,来增加密实度,提高抗剪强度,降低压缩性。处理软土地基有诸如强夯和振冲等多种方法,本文谈及的堆载预压法也是工程上应用广泛,技术经济合理,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之一。

2.关于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的机理简介

堆载预压过程分析实际是加载预压过程中加载荷载与孔隙比之间关系。其中关键的设置排水系统可以改变地基原有的排水边界条件,增加孔隙水排出的路径,缩短排水的路程。对深厚软土地基进行堆载预压处理时,通常要在地基中打设塑料排水板(或砂井)作为竖向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加速土层固结;在表层设置一层砂垫层作为横向排水通道及工作垫层,然后利用堆填作为荷重进行堆载预压。

3.在深水港软基的应用分析

3.1工程概况

某港口工程区域属山丘陵河口堆积平原,广泛分布着海相沉积的软弱粘土层,从上到下地基土依次为淤泥、淤泥粉砂互层、海相淤积土层、淤泥质粘土,这些基地压缩和含水量高、抗剪强度和渗透性低的显著特点,并且埋藏深厚达数十米。海涂持力层主要为全新世滨海相上段的冲海积青灰色中细砂,粉细砂、粉土与粘土互层以及海积的青灰色淤泥,底部为中段的冲海积青灰色淤泥质粘土及粉质粘土,天然地基往往不能满足大型工程对地基变形和稳定性的要求。从而要建港口前期必须要对这些深厚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加固。

经相关地质勘查和设计施工单位紧密讨论,该港区陆域形成采用吹填砂与回填开山石方案;陆域天然软土地基加固采用塑料排水板加堆载预压方案;吹填砂层加固采用振冲或强夯法进行处理。软基处理的技术要求为:场区填筑后沉降6MPa,标准贯入注砂面以下l-2m的范围>12击,2m以下>15击;设计要求强夯加固后吹填砂距砂面0.5m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0.93,0.5-1.5m范围内压实度应达到0.9。另外,本文主要针对堆载预压进行讨论。

3.2堆载预压设计和施工简述

文章讨论的施工隔堤为沙被斜坡堤结构,北部泥面低,水深大。堤顶标高+5.9m,坐落于淤泥和淤泥质软土地基上。设计初步采用塑料排水板固结法对地基进行处理,主要处理对象为地质图(文中无法给出)中的①-1层也即黄灰色淤泥层、①-2灰色淤泥层再加上①-3的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处理深度10m到28m。C型排水板正方形布置,间距为1m。

施工顺序:铺设2层冲灌袋装中粗砂垫层塑料排水板的打设覆盖针刺编织无纺复合土工布及袋装碎石层在等了1个月之后第一级砂被棱体至+0.0m、堤前护面陆域吹填至-0.5m+1.5m平台护面、第二级砂被棱体至+1.8m、铺设反滤土工布、袋装碎石、片石垫层、斜坡面护面陆域分级吹填至+l.9m,每级吹填厚度不超过2m+3.6m平台护面施工第三级砂被棱体至+4.lm、坡面护面陆域吹填至+3.5m等到1个月后第四级砂被棱体护面至5.8m、棱体内侧铺设反滤土工布、袋装碎石压层后方吹填至巧0.5m地基稳定后防汛墙分级施工、铺设+5.9m平台与防汛墙间隙处护面。

整个工程施工时需要布置监测仪器,限于篇幅未对监测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但是在隔堤填筑施工过程中,地基的变形较大,地基以及堤身结构的稳定是本次监测的重点。所以从打设塑料排水板到覆盖针刺编织无纺复合土工布及袋装碎石层完成后要开始埋设监测仪器。

3.3隔堤固结沉降计算

固结计算是堆载预压设计中必须要进行的,软土地基最终沉降量可以通过固结沉降量乘以经验沉降修正系数求得。塑料排水板或砂井软土地基固结度的计算是建立在太沙基固结理论和巴伦固结理论基础上的。工程采用了CONSOL软件,算得压缩土层固结度达到93.3%,接近于常规的三点法计算的95.53%的固结度,从而表明施工隔堤的基本己经达到稳定。而固结沉降的1029mm基本在控制范围。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固结理论的计算结果满足本工程的计算。

4.堆载预压法的施工应注意的问题

本工程对于堆载预压法处理软基也只是方案的一种,工程还进行了振冲和强夯等方案的分析和局部试验,限于篇幅和讨论侧重点,笔者在文章只对堆载预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不管怎么样,工程人员必须知道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变形与施工方法和施工质量关系密切。比如堆载预压法,笔者认为在施工中应注意:首先,软土地基路堤施工季节应适宜,建议在旱或冬季作业;其次相比其他软土地基加固方法,堆载预压法是软土地基固结沉降较慢的一种,施工计划应妥善安排,尽量提前施工以使得软土地基有充分的时间完成固结沉降,达到港口或者其它类似港口工程的要求;最后要知道地表硬壳层对软土地基固结沉降是一个有利点,施工过程中避免对地表硬壳层结构的进行损坏,充分发挥硬壳层的板体效应。

参考文献

[1]周健,叶建忠.大面积浅层地基处理新方法研究及其工程应用[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北京,2003.

[2]潘林有,谢新宇,罗听等.软土地基实测沉降的拟合和预测[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36(11).

[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软基加固新技术振动水冲法[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