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地域风土建筑形制探究

地域风土建筑形制探究

摘要:文章首先概述了风土与风土建筑的含义,再通过研究山西的风土环境特征,对合院式、窑洞式、窑房并构式三种山西具有代表性的风土建筑形制进行阐述,探求风土环境与风土建筑二者之间的关系,为之后山西风土建筑形制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土建筑;山西;合院式民居;窑洞;窑房并构

引言

选择何种建筑形制常常是基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的共同考量。在自然里,人类一次次试错,最终找到能适应当地的独特建筑形制。山西的风土建筑不单有黄土高原这一特定自然环境的烙印,同时还有封建制度和其独特人文环境的深刻基因,因此极具研究价值。且在当今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环境下,研究风土建筑形制及保持演化,既是未来本土建筑实践的基础,也可以为之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1风土

1.1风土与风土建筑的含义

风土是指一个地方独有的自然条件,是一定区域内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1]。风土建筑主要指的是一个地区文化圈内立足农耕经济和地域文化,与当地风土环境相适应的各类建筑。选择何种建筑形制并不是随意为之或充满主观意味,而是基于自然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的被动选择。因此,风土建筑常常带有深刻的地域烙印和民族特色。

1.2山西的风土环境

1.2.1自然地理山西位于黄河流域中游,黄土高原东部。细而均匀且含有一定比例石灰石的“离石黄土”覆盖了其大部分地表。省内山地多而平原少,内部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状况复杂。省内木材资源较为缺乏且干燥少雨。1.2.2社会经济山西一直是游牧民族和汉民族的集合地,史书中记载的“夏都安邑”就在夏代的发源地晋南,晋北则长期胡汉混居,之后随着历史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削弱的同时也不断重塑着汉文化,直至形成了晋独具特色的地方民俗。虽然早在三国时期晋的农耕经济已有一定发展,但之后却也并无亮点和突破,直至明代朱元璋垦荒、屯田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才使得晋的农耕经济大张旗鼓地发展起来。而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也是影响其建筑形制和村落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2]。

2山西风土建筑形制一:合院式民居

2.1合院式民居的类型和特征

山西合院式民居平面以长方形为主,通常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合院形式。合院式民居的常见组成形式有三种,分别是串联式合院、并联式合院和单元式群体组合。说到串联式合院,最能描绘其空间氛围的一句古诗词便是“庭院深深深几许”。在串联式合院里,一进一进的院落顺着轴线纵向扩展,层层交叠,沿着轴线一路行进的过程中,不同形状、进深、尺度的院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感受和心理变化,人们便可因此知道何为建筑空间的内外主次,何为建筑空间的等级尊卑。并联式合院与单轴线的串联式合院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多轴线的建筑群体,如果说串联式合院是沿轴线纵向扩展的话,那并联式合院则可以称为是院落间的横向联合。并联式合院院落之间的内外主次和等级尊卑关系也是可以通过各个院落形状、进深、比例及围合院落的建筑形制体量之间的差别而感知到。大型宅院群体组合则是融合了串联式合院和并联式合院,是空间层次更为丰富的一种组合庭院。其典型代表是由五进院落和一座花园组合而成的鼎鼎大名的乔家大院。

2.2合院式民居空间布局

合院式建筑常见于晋东南,通常宅门位于最中间,走进大门便是设计考究的照壁,再往里走便是左右厢房,厢房数目一般为左右各3间,而多用来存放粮食的堂房则设在层高较低的二层,3间或5间不等。下面介绍一下在晋中尤为常见的四合院式合院。用作门房、客厅和安置客人的前院为来访客人可达之处,而隔以中门院墙的内院除了主人及家眷可达之外,其他客人除非经特殊邀请不然都不能踏足。内院由供长辈使用的正房和供小辈使用的厢房组成。有时会在正房北侧加设供储藏杂物、生火做饭、仆役居住之用的小院。此种排布方式遵从长幼、内外、尊卑等原则,是中国宗法社会极有特色的一种排布方式[3]。作为中国建筑的灵魂院落,虽说不具备屋顶且本身无明确的方向性,但其与建筑物尺度的对比却能够营造出宽敞与逼仄,紧张与悠闲等不同感受的空间氛围。我们常听到的过厅和垂花门在这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两进院落在这里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空间层次便也在这一来一回的交手中无限丰富了起来。

3山西风土建筑形制二:窑洞式建筑

3.1窑洞式建筑类型和特征

从材料上,窑洞主要分为土窑和砖石窑,其中土窑在晋中南和晋西一带较为常见而拥有大量石材的晋中和晋东南则多见砖石窑。掘土而成的土窑又可细分为靠崖窑和下沉式窑院两种。砖石窑洞多筑成独立式窑洞。靠崖式窑洞是掘土而出、横向挖掘出的拱顶窑洞。窑洞选取拱顶是因为其优于平顶的承载力,虽说黄土本身不具层理,适合营造但为进一步提高其安全系数仍多用拱顶。窑洞式民居常常不止一个窑洞,而是好几个窑洞并置,为避免产生黄土崩塌和崖面滑坡的恶果,人们常会在洞里面再砌一层砖券或石券来强化结构,或选择在洞的外面再加砌砖墙。人们也常选择在海拔较高的断崖上修建双层窑洞。其中位于高处的窑洞用做贮存杂物之用,所以其内部空间较低矮,但因其所处位置较高人们仍称其为“高窑”。下层则是用来居住的窑洞[4]。独立式窑洞其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山崖的辅助,便能自己独立存在。它的常用材料是土坯、砖、石材等。下沉式窑洞是在地下修建的窑洞,又称为天井式或地坑式窑,常见于晋南[5]。这是人们在没有山坡、垣壁可利用的情况下又一次充满智慧的发明创造。它的形成过程可简要描述为,在地上挖一个方形地坑后再向四周挖窑洞。会客、居住等人类主要活动在坐北朝南的正房开展,贮存、厨厕、圈棚等辅助生活设施主要安置在两侧的厢房和南房开展。这种极具特色的地坑窑,构成了黄土高原特有景观——地下村庄。且因其地势低洼,难以在雨量丰沛的地区存在而成为中国极为珍贵的一种建筑形式。

3.2窑洞式建筑空间布局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特点加上黄土层无层理柱状的性质,造就了可竖向组织空间的窑洞式住宅,它们中有单层窑洞、双层窑洞,甚至还有多层组合的窑洞。窑洞竖直方向上的布置并没有硬性标准,并不强求是否在一条轴线上,因此比较灵活,更特殊一点的则是错层式窑洞。为了顺应地势,它们会组成错落的台阶式剖面。靠崖窑院也有多种空间组合方式,大致可分为无院墙开敞式、有院墙封闭式,双层院落和多层院落连通的台阶式院落。由靠崖窑院组成的村落,其住户排布并不密集,且为不影响种植作物,一般选址于耕种难度较大、较为陡峭倾斜的阳面。下沉式窑洞组成的村落,其院落间距较大,户与户有的成行,有的成排,有的成散点式布局[6]。因其位于地下,因而院落空间较为封闭、独立且不受地形限制,有着进村不见房的奇观。

4山西风土建筑形制三:窑房并构建筑

4.1窑房并构式建筑特征

“窑房并构”类建筑在晋西、晋中应用广泛,晋南、晋北稍逊,最后是晋东南。窑房并构式建筑将窑洞和木结构房屋这两种不同的建筑形制合二为一,并且因为它的缘故得以孕育出一种极具山西特色的建筑形制。窑房并构是晋系古建筑特有的营造手法之一,因其不需要借助堆土筑台、雕梁画栋等人为手段,便能自然而然地突出主体建筑,形成条理清晰,逻辑严整的空间层次而广受祠庙书院等建筑类别欢迎,所以其单体建筑,总是建筑群落中最亮眼的一个,要么作为院落的主体建筑居于空间的轴线上,要么置于最后一进院落的核心位置,作为整个空间序列的高潮。此外,窑房并构的单体建筑,也是一个成熟的聚落空间必不可少的中心和节点,它既可以应用于城池的城门、钟楼、鼓楼,也可以应用于村落的堡门、寨门、高阁,是山西风土建筑不容忽视的一大建筑形制[6]。

4.2窑房并构式建筑空间布局

山西寺庙建筑众多,且众多寺庙建筑都采用了窑房并构的手法(图1)。在无梁结构建筑发展兴盛的明代中叶,窑房并构因其既能节约木材又有防火之用的优点而被寺庙建筑中的藏经楼和大雄宝殿所青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7]。层修建砖石窑洞,窑前另外建房作为庙宇山门或者窑上再建房最后形成窑房同构建筑形制的做法。另外,此种建筑形制在庙宇的钟楼、鼓楼、碑亭等中也多有应用。如果“一”字形土窑前空间开敞,则可以在其两边另外修建简单的土木结构瓦房,在其中开展圈养牲畜、生火做饭、储藏杂物等生产生活辅助活动,最终形成窑房并构的三合院。在窑房并构的三合院或四合院中,人们常有“上窑”“下窑”“南窑”的说法。一般供长辈使用的正房称为“上窑”,与之对应的“下窑”是供小辈使用的东西厢房或偏殿,“南窑”则是通常安置仆役或作客人居室之用的地位最低的倒座房[8]。

5结语

《周礼·考工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古代由于各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不同造成了各地建筑不同的地区风格。但法无定法,往往是得景随形,因境而成。本文便着眼于山西最常见的风土建筑的三种形制,探求这片土地孕育的建筑密码,为之后的本土建筑实践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叶芊蔚 单位:苏州大学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