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地域文化研究全文(5篇)

地域文化研究

第1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陕西;葛牌古镇;地域文化

一、概述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广阔的国土孕育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体系。关于地域文化的概念学科上也有相应的释义,我们所谈到的地域主要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地域自然环境因素、人文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结合体,地域文化具有历史记忆性和典型代表性,它是继承在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对应历史时间内,当地人生产生产的方式,人文风俗、传统文化和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地域性有着相对稳定的属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一成不变,而是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在这个过程当中,也完成了其自身地发展,演变。

二、葛牌古镇概况

葛牌古镇属于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城以南48公里处,距西安市82公里。这是秦岭山脉深处,群山环绕,山清水秀,空气清新,还有青砖石瓦的街道,古香古色的建筑。明清时期,蓝田县有四大古镇,分别是葛牌、焦岱、玉山和泄湖。葛牌镇南部与巴蜀连通,河南、湖北两地与之东侧相接,历史上便为西北、关中、陕南三地之间的枢纽地,是一个商贸中转站。葛牌镇始建于明末清初,历史上是三国时期秦国与楚国交通往来的咽喉之地,商州、蓝田和柞水及其周边地区物资集散都经由此地汇入、散出。1932年,红二十五军在葛牌地区建立了陕西关中地区第一个红色革命根据地。这里的人口构成有一个特点,客家人约占当地总人口66%以上。古镇内现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历史建筑15处。葛牌古镇名字由来“苍藤绕牌”,因位于梨园沟内,山高沟深、植被茂密,特别是葛条(藤条)生长极盛,缠绕在一起,一处处如牌楼一般,布满峪谷,当然也布满处在沟中的村子四周,故得名葛牌。当地有俗语说:“出了南门数葛牌。”意思就是蓝田县城往南,地处由陕入蜀、鄂、豫的交通要道。葛牌镇,曾经是蓝田地区数一数二的繁华商镇。

三、葛牌古镇历史人文及成果研究

早在115万年前,“蓝田猿人”便在此生息繁衍,并从此出秦岭,沿灞水,进入渭河,走向黄河,同时在蓝田境内完成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留下各时期人类活动遗迹。境内有华胥氏陵、尊卢氏陵、女娲氏谷等地,亦有“伏羲城”等记载。蓝田作为中国文化始祖伏羲以及宋、明、清三学核心人物和《吕氏乡约》的故乡,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具有重大影响。汉代史学家蔡邕居住过的蔡府庄和才女蔡文姬冢,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寓居的辋川山庄,书法家柳公权恩敕蓝田的故居柳家村及墓地、北宋年间陕西蓝田吕姓四兄弟四人皆进士及第,故得“一门四进士”的美名。作为蓝田名家,吕氏四兄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还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乡约——《吕氏乡约》。等。韩愈、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柳宗元、欧阳修等历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都曾在蓝田长住短游,留下数以千计的诗词华章。

四、葛牌古镇地域文化构成分析

1.蓝关古道文化“蓝关古道”又名“商山路“,“武关道。”据可考文献记载,开辟与春秋战国,最初的作用也是也军事为主,功能以秦楚两国军事上的较量为主,蓝关古道的修建依托了秦岭山脉、灞水、丹水的自然地理优势。其大致路线为:长安城东出,沿灞河西侧向南,经过今蓝田县城,跨过灞河到达坡底村,然后再上七盘岭,绕过芦山,途经六郎关和大坡垴,再过蓝桥镇,沿着蓝桥水向上到达新店子,过牧护关后,翻越秦岭山脉,沿着丹江河谷而下,由麻街转道商州,再从丹凤县,翻丹江北侧的丘陵,经桃花铺和铁峪铺最后至武关。从它的线路不难发现,为何历朝历代均将其置于军事和政治的重要地位。在唐德宗时期就下令:“从上都至汴州为大路驿,从上都至荆南为次路驿”,即其地位在诸驿路中仅次于“大路驿”潼关道。到了宋元时期,因经济重心加剧南移、中原自然环境粮食缺乏、京杭大运河等水路运输便捷性等综合影响,蓝关古道逐渐走出了人们的视野,也从国道的重要地位上慢慢跌落。但又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它仍然发挥着西北地区与东南各区域联系的枢纽作用,它的功能性也进行了一次转换,以军事政治为主的功能性逐渐转换成民间往来,官商共用。葛牌地区商帮文化开始盛行了起来。葛牌古镇成为南北商帮集散往来的必经之地,也为陕、豫、鄂、川四大区域的商人、百姓往来提供了便利。

2.明清文化踏着青青石板、走进葛牌古镇,面前出现一个明清时期风格明显的石牌坊,这个石牌具备了明清建筑色彩的典型风格:色彩艺术浓重悦目、精细华美。历史上清代建筑彩画突破了明代旋子彩画的窠臼,官方的彩画发展出了三大类:和玺、旋子和苏式彩画。彩画工艺中会结合沥粉、贴金、扫青绿等手法来加强建筑细部的装饰效果,目的为了让建筑外观显得更加富丽堂皇,但有时也会出现施色过于复杂,过犹不及。在石牌身后便是质朴醇厚的明清老街建筑群落,青瓦白墙林立,马头墙随处可见,古老的民居高低错落,雕刻精致的窗花纹样和形似蛟龙的飞檐斗拱点缀着这些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坚毅的文化瑰宝古风建筑。这条长约520米的商业街,形成于明代。古镇的中心区域由一条南北走向的街道联通起来,安静的街道两旁,老式民居错落开来。保留至今的明清老街,依稀还能感受到历史气息。

3.红色文化追溯葛牌最初的红色历史,是在1932年,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于血战张家坪的战役失败后,南下顺秦岭一带最后突围,抵葛牌的铁索桥一带,这便是葛牌地区最早的革命事迹。然而最终在葛牌地区停留时间最长,光荣事迹最多的,则是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的部队。1935年2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在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的率领下长征进入陕西地区,入驻葛牌,同年3月份,在葛牌街道召开了省委扩大会议,会议宣布正式改组,将当时鄂豫皖省委,改为鄂豫陕省委。在这次的会议中确立了红25军今后的首要任务是“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与此同时建立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鄂豫陕苏维埃政府葛牌镇纪念馆)。当时的苏维埃政府下辖8个乡,占地约765平方公里。根据曾宏根先生所述,葛牌镇作为红色革命的根据地,对红25军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作用。在这里,也有红色战役的革命历史,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爆发了多次著名的战役,例如文公岭战役、九间房战役,红25军都以最后的胜利结束了这些战争。现在,在葛牌地区的文公岭上,还能清楚地看到当时的战壕等遗迹。从1935年2月到7月,红25军在葛牌镇驻扎了半年,期间,红25军逐步发展壮大。曾宏根说,红25军刚到蓝田时,只有2千多人,在蓝田驻扎的时间里将部队发展壮大到了4千多人。蓝田县葛牌地区的人民为红军扩建、补强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还配合红军作战、支持地方政权的建立等方面作出了功不可没。半年后,接上级命令,策应进入四川的中央红军北上,因此红25军决定西征,主力部队离开了葛牌镇,并很快进入陕北,迎接中央主力红军。如今,葛牌古镇镇政府对面的葛牌老街上仍然能看到“鄂豫陕省委扩大会议会址”,经政府批准,将其修缮的同时创建了“葛牌镇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现在的展馆内仍然保留许多那个年代的珍贵记忆,以及红军光荣的革命事迹,不仅让后人能够铭记那段历史,更能发挥其当下特殊的教育意义。

4.客家文化葛牌地区被民间称之为“客家人汇聚的地方”,较浓的南方文化特色,这与当地众多的客家人分不开。据了解,在葛牌地区,客家人约占到总人口的60%左右,也造就了饮食习惯和山外面不一样,他们既喜食面,又喜食米,并且喜欢在饭菜中加糖。葛牌地区的石船沟村位于西安市蓝田县城32公里的秦岭腹地,村中宗族掌门人齐老先生是客家文化的传承人,每年阴历六月六是晒《家谱》的日子。葛牌镇区的石船沟村仍保留着自清代至今的家族族谱—“齐氏族谱”。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将族谱摆在现石船沟村支书齐长征家的院子里,齐氏后人均需对祖先行祭拜之礼,表示对祖宗的缅怀敬畏之

五、结语

葛牌古镇自明清建立以来,这里也成为了南北方文化融合交汇的地方,地域人文成果和文化构成丰富,如蓝关古道文化、明清商帮文化和建筑风貌、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等。现在的葛牌古镇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红色葛牌”成为葛牌建设文化旅游古镇新的名片,十三五期间,为贯彻落实党的报告和各项方针、政策,蓝田县委、县政府以建设“人福、水绿、山青”美丽葛牌为目标,“人文山水蓝田,丝路生态慢城”为动力的两大核心策略为葛牌古镇发展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蓝田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蓝田县志》[M].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2]白欲晓.“地域文化”内涵及划分标准探析[J].江苏社会科学,2011(01):76-80.

第2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攀西文化;地域美术;艺术特征

法国文艺史家丹纳认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时代、种族、环境三大因素”[1]。攀西地域独特的三线文化、攀西少数民族文化、攀西大裂谷生态环境文化对攀枝花地域美术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攀枝花三线文化不仅是三线建设者一代人的文化记忆,而且是攀枝花城市文化精神的灵魂,融入地域文化创新发展的诸多方面。攀枝花工业美术的艺术精神,以弘扬三线精神为主旨,三线文化赋予了攀枝花工业美术独特的艺术品质。攀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彝族、傈僳族、苗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在审美观念、艺术表现形式上都有独特的民族特征,攀枝花地域美术在创作观念和绘画语言形式上都从攀西民族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使攀枝花地域美术独具攀西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攀西大裂谷独特的生态环境赋予了攀枝花地域美术独特的美学特征。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中南段,巍峨艰险、沟壑纵横的自然风貌,塑造了攀枝花地域美术崇高、刚毅、浑厚的美学品质。攀枝花地域美术立足于攀西地域文化进行创作表现,以攀西地域文化精神为艺术精神,形成了独具攀西地域特征的美术形态。

一、攀枝花工业美术的三线文化精神特征

三线文化是攀西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三线建设。“三线建设是指自1964年起,由国家主导,以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为重点区域开展的一场以战备为中心,以基础工业、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设施为重点的大规模经济建设运动。”[2]三线精神是指在三线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文化精神。攀枝花城市建设因三线建设而生,三线文化是攀枝花的城市文化,三线精神是攀枝花的城市精神,也是攀枝花工业美术的艺术精神。2019年在成都举办的攀枝花工业题材美术作品展的前言中写道:“那段如火如荼的激情岁月虽悄然远去,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则深深植根于这片热土以及本土画家的血脉之中,并使其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深度。”攀枝花工业美术创作主要围绕三线精神展开,以凸显三线精神为艺术主旨,形成独具攀枝花三线文化特色的艺术风格。首先,攀枝花工业美术强调以现实主义绘画风格,表现三线工业建设生产的艰苦环境,弘扬钢铁工人乐于贡献、不惧牺牲的崇高精神,“艰苦”是其绘画美学的内在本质。徐影中以反映三线建设艰苦环境的诗句“三块石头架口锅,帐篷搭在山窝窝”创作了油画《创业年代》。吴汉怀的油画《炉台春秋》《凝固的乐章》《丰碑》、杨晓明的油画《劳动者》《1000度》都以厚重真实的笔触描绘了三线工业生产的工作环境,“钢铁炉前是在千度的高温、粉尘弥漫的环境下生产,不仅工作条件恶劣,还会发生生命危险”[3]。此外,杨绍刚、陈景峰、王、马力、周昌泉等画家的工业题材绘画作品,也大多通过艰苦、危险的工作劳动场景展现钢铁工人无私贡献的崇高精神。攀枝花工业美术给人的震撼,不在于工业本身,也不在于绘画语言的绚烂多姿,而在于劳动者在艰苦环境中的无私奉献精神及其生命价值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其次,攀枝花工业美术注重对国家观念、集体意识的弘扬,绘画理念强调表达个体命运与国家、集体命运的相互关联,体现出个体的人生价值通过在国家三线工业建设过程中得到实现。吴汉怀的油画《巢》,形象地通过在钢筋混凝土土中的鸟巢,比喻攀枝花建设者为了国家建设需要背井离乡,安家落户于“钢城”攀枝花。吴晓蓉的《进驻大三线》、陈景峰的《红色年代》等绘画作品,描绘了攀枝花建设初期,三线建设者拖家带口进驻攀枝花大山区的场景,情景感人至深,通过绘画场景隐喻个体命运与国家建设的关系。攀枝花工业美术强调把个体意识与国家意识、集体意识相统一的集体主义美学理念,以国家、集体利益至上,把个体价值与国家命运相融合的美学理念,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倡导的家国情怀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最后,攀枝花工业美术在叙事特征上具有戏剧性、运动性、宏观性的美学特征。攀枝花工业美术题材绘画注重叙事表现,强调通过具有戏剧性的劳动情景真实、生动地反映三线建设者的崇高精神。如,蔡光明的油画《山魂》描绘了一群三线建设者团结协作、艰难地把工业机械设备搬运上陡峭山坡的情境,画面情境具有强烈的运动戏剧性与真实感。杨绍刚的油画《抢修》描绘了工人争分夺秒抢修生产机械设备的戏剧性场面,画面中的工人姿势各异、生动自然,极具戏剧美学特质。崔柏涛的版画作品《荣耀》以钢花飞溅的劳作场景为表现主题,画面充满紧张的劳作节奏,情境极具戏剧张力。此外,杨晓明的油画《蓝天白云》《劳动者》、周昌泉的油画《新来的小师妹》等诸多工业题材绘画作品,都具有戏剧性、运动性的美学特质。攀枝花工业美术不仅强调叙事特征的戏剧性与运动性表现,而且注重在大场景、大空间的宏观语境下进行宏观叙事。如梁云彬、杨绍刚合创的油画《1965——弄弄坪大会战》、杨政的油画《裂谷飞虹》、张立广的版画《揽月》、陈景峰的油画、杨晓明的油画《1966年——在三线》、陈景峰的油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都以宏观的视野与场景表现三线建设的恢宏气势。这些宏观叙事作品在审美上不局限于自我关注,而更强调以国家、时代为背景进行叙事表现,其美学品质更具家国情怀,具有壮美的美学品质,与三线文化有内在的契合点。

二、攀西民俗美学特征

攀西地区分布有彝族、傈僳族、苗族、白族、纳西族、傣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不同少数民族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体系,在艺术表现上各具特色。攀枝花地域美术在绘画创作主题、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受攀西少数民族文化影响,吸收了攀西少数民族艺术文化中的相关美学理念及艺术语言形式,独具攀西地域民族美学特色。首先,攀枝花民俗主题绘画作品强调把地域民俗美学作为一种绘画美学追求进行艺术表现。本土画家喜欢以攀西地区少数民族人物、服饰、建筑、生态环境等诸多具有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绘画主题开展创作,以现代绘画语言形式反映攀西地区少数民族相关民俗文化及其美学理念。吴汉怀创作的油画《阳光下》《母与子》《照镜子》《彝族姑娘》《远方》《白族姑娘》《白族民居》等绘画作品,以纯熟的油画语言对彝族、白族的人物特征、绚烂多姿的服饰纹样和民间建筑样式进行艺术再现,绘画作品主题元素在色彩应用、造型特征上都极具民族文化性,具有鲜明的攀西民俗美学特质。杨晓明创作的彝族题材油画《根》着重表现彝族独特的“天菩萨”发饰文化,《守望》《归》则与彝族的游牧文化、农耕文化相关,画面表现了人与动物、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具有乡土田园的美学特质。攀枝花民俗绘画作品的美学意境与语言形式,和攀西地区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意象与视觉构成形式密切相关,其价值具有多重性,既具有人文价值,又具有艺术创新价值,在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少数民族绘画本体语言的探究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攀枝花地域美术注重反映新时代攀西少数民族社会生活及其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与精神风貌。民俗美学不只局限于传统,更强调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共鸣。攀西民俗绘画作品以攀西民俗文化的历史变迁为重要的表现主题,反映新时代攀西民俗美学的流变,强调民俗美与时代美的融合。杨晓明创作的油画《我也打工去》《微信》,注重表现工业文明与信息文明对攀西彝族生活方式的影响。杨政、陈景峰以攀西地区少数民族为题材创作的《农民工》系列油画作品,以彝族在城市中的不同劳动场景为内容进行绘画创作,不仅反映了新时代彝族人的生活现状,而且表现了彝族人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贡献,不仅具有民俗美学特质,而且具有现实主义美学特征。其三,攀西传统民间美术对攀枝花地域美术创作观念及其语言形式产生影响。攀西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如彝族漆画、毕摩绘画、彝族刺绣等,这些民间美术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美学观念与语言表达形式。攀枝花地域美术在创作中融入了攀西民间美术的艺术观念,具有攀西民族艺术风貌。杨建的综合材料作品《岁月有恒》在材料上融合了彝族漆画的材料语言形式,强调对绘画材料的综合运用与装饰审美。宋来福的油画《木棉》、吕涛的油画《2018.春》在绘画造型上讲求图案审美,突出绘画语言表达的平面性与装饰性特征,注重绘画内容的设计构成与意象表达,与彝族刺绣作品有相似的美学特质。刘兆义根据彝族神话故事创作的系列数字插画,强调绘画语言的装饰性,将彝族文化元素与现代流行元素相融合,其绘画审美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当代性。在攀枝花地域美术的传承、创新过程中,攀西民间美术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使攀枝花地域美术在多元文化共存的当下能够保持地域文化美学特质。

三、攀西裂谷地域环境美学特征

攀枝花地域美术以艰险的攀西自然环境作为绘画创作母体,作品具有壮美的美学特质。攀枝花地处攀西大裂谷中南段,山高谷深,险峻巍峨,气候干热,河流湍急。艰险的自然环境从不同层面对攀枝花地域美术创作产生了影响,使攀枝花地域美术在绘画语言与表现主题上更强调表现厚重、刚毅、宏大的壮美意境,绘画美学风格与攀西地域环境具有内在一致性。杨晓明创作的油画《望》,画作空间构成险峻,以俯视的角度营造画面空间。画面中,工人置身于万丈高的建筑钢架上,谷底的城市隐隐而现,险峻的场景让人心惊胆战。吴汉怀的《天路》《天堑》系列绘画,以攀西高山峡谷为主题,画作中高山的宏大、险峻,与人物的微小形成强烈的对比,人在宏大的自然场景面前显得弱小而又坚韧。此外,陈景峰的《太阳雨》、杨政的《金沙裂谷》都有惊险的画面构成形式,通过人与环境的强烈对比衬托自然的伟大与人物自身的坚强,体现出人与环境在对抗中寻得和谐。攀枝花地域美术中的美极具张力与对比感,真实地反映了攀西大裂谷独特的地域风貌,其绘画艺术蕴含了传统儒家文化中人定胜天、出世有为的精神。在绘画选题上,攀枝花地域美术创作深受环境影响,画家喜欢以桥和花作为绘画创作主题,表现攀西地区独特的景观。桥在河流纵横的攀枝花较为常见,这里的桥横跨河流湍急的金沙江两岸,气势巍峨壮观,其彰显的是攀枝花建设者征服自然天险、修桥筑路的非凡创造力,具有壮美的美学特质。杨政的油画《裂谷飞虹》、徐景春的油画《攀钢厂区》、管苠棡的油画《凤凰来仪英雄城》等诸多作品以桥为绘画主题,或把桥作为绘画场景的一部分加以表现,具有鲜明的攀西地区环境特征。此外,攀枝花是以花命名的城市,花卉也经常成为画家创作表现的主题,如宋来福的《木棉》、马力的《灿烂攀枝花》、杨晓明的《烂漫山谷》、秦莉的《三角梅》等以花卉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这些作品具有攀枝花的地域特征,与一般的花卉美术作品相比,少了些许娇嫩与柔情。画面中的花卉显示的情感,更多趋向于热情、活力、坚韧,这些美学品质都与攀枝花艰险的地域环境、当地的人情风貌密切相关。

结语

美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共鸣,美术创作是美术家对所处环境的内在感悟与主观表达。地域环境不仅塑造了美术家,而且塑造了美术作品。地域环境及其文化对地域美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赋予地域美术鲜明的美学特征与文化特质。攀西地域文化是攀枝花地域美术创新发展的土壤,攀枝花地域美术的传承创新,本质是对攀西地域文化精神的传承创新。攀枝花三线文化、攀西少数民族文化、攀西大裂谷生态文化共同影响了攀枝花地域美术的发展。同时,攀枝花地域美术从不同层面充分诠释了攀枝花地域文化精神,在绘画内容及语言形式上具有攀西地域文化特质。在倡导文化自信、以地域文化创新作为社会创新发展重要驱动力的当下,攀枝花地域美术应该深度发掘攀西地域文化的精神特质,结合时代艺术审美,传承攀西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法)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3.

[2]张杨,黄俊林.“三线建设历史资料搜集整理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19(5):203.

第3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1研究综述

目前学术界对文化产业发展乃至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呈现繁荣态势,但从创新的视角,对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选定1989年至2015年全部期刊,按“题名或关键词”,以词条“工业设计与文化产业”输入检索,仅有2篇检索结果,即苏珂、高喜银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年第33期上著《工业设计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康辉在《现代商业》2010年第26期上著《工业设计对传统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在“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选定“全部”条件下,限定年度范围为1985年至2015年,选“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三项为检索领域,共获得检索结果56条,经甄别与本文立意有直接关系的研究文章不足10篇,其中包括上述在“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检索的2篇。在有关本文立意的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对文化产业具有价值的研究约占一半,这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仅有3、4篇关于工业设计“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关于工业设计通过对文化的再创新从而驱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果更少,而且呈现碎片化状态。对本课题的研究,可借鉴的成果不多,这也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2工业设计创新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工业设计的灵魂和根本属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业设计通过其完整的设计思维与方法实现对有形产品、无形服务及商业模式的创新。这种创新力量今天正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如斯坦福大学DesignSchool提出了"designthinking"系统来解决社会、环境、商业等综合复杂问题,并取得了巨大成就,设计思维(designthinking)被带入到更多情境下作为创新的驱动力。地域性是以地理区位相区别,反映的是传统积淀所形成的地方特征;是指事物的地方特色、区域特色,或者可广推为地方文化、本土文化。地域性文化历经累积和沉淀,形成了其鲜明的特色和内涵,并逐渐形成发展为具有地域独特性的文化产业。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作为地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域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文化资源和发展动力。中国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首次将发展文化产业定位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正式位列国家战略性产业之中。文化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变,增强文化软实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在一定文化及其业态的基础上,具有地域性特色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过程。工业设计创新具有驱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与体验生成、繁荣和提升的属性和职能。即工业设计通过创新方法与技术,能够在现有地域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产品、新的文化服务形式,以及新的文化业态。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工业设计自身也是文化产业的一部分,由于本文立论在“驱动”而非“带动”,因此,这一点并非议论重点。值得强调的是,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是以创新为“引擎”,以新生成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也是产品)与体验”为媒介和前提,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改善“文化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效益,从而实现“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产品”和“文化产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内容,这一点对立论论述十分重要,是论证的逻辑前提。

3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经过长期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为其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创新资源。近年来,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上比较突出。

3.1创新驱动力不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由于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行业技术门槛不高,其生产制造技术成熟于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历史时期,加之传统厚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产业吐故纳新不强,缺乏创新驱动力。在从事文化产业的人们身上,普遍存在观念保守,思维陈旧,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导致文化产品在理念、造型、技术、工艺、色彩、装饰、材料、功能等方面,缺乏创新元素,“千年一面”,低水平重复生产,形不成品牌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极大地阻碍了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

3.2对接新技术不够,与需求脱节

传统文化产业是人们在长期历史的生产生活等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其技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较为一致。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传统文化产业技术已经明显落后;另一方面,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者自身对于新技术的理解、学习与应用不够,导致传统文化产品(服务)、产业不能与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方式融合,不能与当前人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刺激不了消费,形不成消费规模拉动,既谈不上产业发展,更谈不上产业升级。尤其是互联网技术正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如果不能与互联网技术对接,不远的将来,就不是发展不发展的问题,而可能是危及生存的问题了。

3.3经营管理落后,商业运营较弱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与其他产业类似的问题,即产业链不全,节点处于价值链“微笑曲线”的底部,见图1,而处在“微笑曲线”高端的研发、营销薄弱,表现为传统文化产业规模小而分散,低水平重复生产,老祖先的研发一劳永逸,远离现代营销理念,价值链不全,行业竞争力不高,经营管理落后。亟待系统地优化整合,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新商业模式,延续地域文化的独特性。

4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引入工业设计概念至今的三十多年,工业设计已发展为创造新产品、增强产品竞争力、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柳冠中认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重组知识结构、产业链,以整合资源,创新产业机制,引导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可持续生存发展的需求”。工业设计所倡导的“设计思维”成为后工业时代“问题求解”的重要思路。伴随中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工业设计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日益受到认可和关注。“设计力就是竞争力”,通过工业设计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5]。

4.1工业设计为文化产业发展增添驱动力

工业设计对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驱动作用之一即是就社会机制及价值观层面而言,工业设计特有的创新本质将起到重构社会经济与文化体系的战略作用[6]。因此,充分发挥工业设计创新潜能,利用工业设计自身整合资源的优势,将创新设计、信息网络平台开发、云端数据库建立以及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有机整合,发掘并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独特的潜在的优势,以工业设计方法和理念将其合理解构,保留地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的同时使其更好地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使文化产业从发展的局限和困境中逃脱出来,实现稳定而充满活力的持续发展。

4.2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有其自身核心的文化背景支撑,因此在发展转型过程中,需要走特色工艺、材料与现代工业协同发展的模式,工业设计对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求、制造、流通、使用”各个环节的关系,为产业发展提供系统的方法和途径。第一,工业设计产业成长基于“用户选择”,符合市场经济发展。产品或服务在进入市场之前需要对市场作出机会分析,尽可能了解用户需求。地域特色文化产业融合传统文化、地域特色,要浸入到现代生活环境和大文化背景中去更需要详实可靠的用户分析和定位。工业设计以兼具理性的数据统计及感性的观察和定性分析方法对用户作整体分析,为产业的目标用户作合理定位,使产业有的放矢地进行前端产品的研发。第二,工业设计将高新技术融入文化产品和服务,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创新。文化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高科技含量,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为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提供强大发展动力。比如,在材料方面,工业设计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适合材料特性的现代化加工工艺,以3D打印为核心的数字化制造技术融合应用,为新产品设计、制造系统化提供支撑。数字化信息技术推动新型文化业态的出现,今天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文化产业[3]。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产业提供了新媒介,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相对滞后的商业运营模式带入新活力。互联网及云端数据技术可以为地域特色文化产业的特色文化元素、价值符号,进行标准化、数字化的整理、统计和存储,构建特色文化数据库,为产业产品的设计、研发、标准化生产提供完整的数据支持。第三,工业设计系统优化整合文化产业链资源,使地域特色文化产业优势最大化。浪尖设计董事长罗成认为必须把整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如材料、研发、供应链、制造、营销、渠道、品牌等各方,都整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工业设计的价值[7]。“全产业链”是一种系统、整体的商业创新模式,贯穿产业产品的前端研发至后端营销,涵盖产品的研发、设计、品牌的建立、产品及包装创新以及产业的营销和管理。地域特色文化产品普遍缺乏创新机制,商业模式保守,工业设计所具备的创新力和整合力,能够帮助文化产业形成新的创新机制和增值模式。第四,工业设计在与文化产业结合过程中关注社会、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设计从设计思维开始即主动思考一系列的改变创新对于未来的影响,通过研究工具和原型测试等方式评估未来社会、生态和文化的发展结果,确保其可持续发展。

5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的模型构建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把工业设计驱动地域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途径用视图形式表现出来,用箭头表示动力作用方向及作用途径,即构建模型。工业设计作为创新驱动力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引擎,它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职能,全方位作用于文化产业,当然包括地域特殊文化产业,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心。具体作用或驱动的媒介有文化理念、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管理,以及工业设计自然要调动的用来提升文化产业的高新技术条件。工业设计一旦用来驱动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就是创新理念对文化产业观念的影响和渗透,使文化产业的理念以及发展文化产业的理念为之一新。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职能,工业设计通过创造新造型、新结构、新流程、新组织等,给文化理念、文化元素、文化需求以新的视觉形象和价值模式,从而丰富文化产品,壮大文化产业规模,提升文化产业附加价值。对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来说,意味着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更加厚重,也往往是各地方的发展重点,必须紧紧抓住地域特色,准确进行发展定位,做好文化管理的顶层设计,用现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强化“互联网+”思维,改造和重塑地域特色文化产业,驱动其发展和升级。

6结语

第4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家具设计;原则;设计手法;设计要素

1地域文化背景下家具设计的原则

与传统的家具设计不同,基于地域文化的家具设计不仅要严格遵循舒适性原则、耐久性原则及系统性原则,还要落实地域优先原则及生态型原则,使其能够满足绿色城市的发展需求,为我国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家具产品。

1.1舒适性原则

家具的主要功能就是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求,使人类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若是家具的舒适性不足,将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一些负面的情绪。因此,在进行家具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严格遵循舒适性原则,结合人体工程学进行设计,使家具能够为使用者带来触觉及视觉上的舒适感[1]。

1.2耐久性原则

家具在长久使用之后会出现明显的破损及老化等不良情况,这不仅影响到家具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也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不利于家具的正常使用。因此,在进行家具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外部环境对家具的影响,选择耐久性较高的材料进行家具设计,使其能够充分满足家具使用者的各项要求。

1.3系统性原则

作为我国人民居住环境中的一部分,家具要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符合使用者的行为习惯,进而在体现出地域特色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因此,在进行家具设计时,需要严格遵循系统性原则,既要充分考虑到家具本身的功能性及美观性,也要考虑到周边环境及使用者的行为习惯[2]。

1.4地域优先原则

地域文化背景下家具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地域自然特征及历史文化特征,整个家具设计过程要保证造型及材料都能够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以此保证家具产品对人的吸引力,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

1.5生态型原则

为保证家具设计能够满足我国人民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严格遵循生态性原则,通过绿色化的家具设计实现环境保护,降低资源浪费,使其能够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人民及社会发展。因此,在进行家具设计时,需要全面落实3R原则,其主要是指减量化、再利用及再循环这三个原则。

2地域文化背景下家具设计的手法

2.1借鉴手法

作为一种比较常用的设计手法,借鉴手法是指对传统的设计形态及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当地的技术及经济进行分析,并对其优化和转换。将借鉴手法运用到家具设计中,主要借鉴的对象包括了物体的材质及颜色等表层特征,需要将其合理融入到家具设计中,不能出现完全照搬照用的情况,使家具设计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2.2融合手法

将融合手法应用到基于地域文化的家具设计中,需要对不同时期的构造方法、材料及色彩等设计要素进行合理选择及组合,在保证家具作品能够充分体现出地域文化特征的同时,体现出一定的现代时尚感[3]。同时,为保证家具设计的合理性,对融合手法的运用要做到适度,避免作品给人带来混乱、随意堆砌的感受。

2.3风格分析手法

将风格分析手法应用到基于地域文化的家具设计中,主要就是传统的服饰及建筑等风格进行分析,并做出准确的定位,根据定位好的风格进行家具设计,使家具作品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效果。

2.4陌生化手法

将陌生化手法应用到基于地域文化的家具设计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思维习惯,重新认识日常生活中已经熟悉的事物,对已有的存在形式进行优化和改变,结合空间特性及使用功能特点进行重新设计。

3地域文化背景下家具设计要素的选择及组合

3.1色彩的选择及组合

作为家具造型中的关键因素,色彩具有先声夺人的作用,能够为使用者带来良好的视觉感受。同时,色彩包括了纯度、明度及色相等几种性质,整个家具设计过程要充分考虑到色彩这一要素,对色彩三属性、色彩的冷暖感进行合理搭配。比如在进行家具设计时,主要的色彩来源有自然环境、服饰常用色彩及建筑常用色彩等等,需要结合当地文化赋予色彩的含义进行考虑,进而找出最恰当的色彩类型,使其能够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色彩体系[4]。

3.2材料的选择及组合

家具材料的选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质感,而材料的质感能够给人带来浑浊、透明、虚实及软硬等各种感觉。同时,质感并不能将材料本身的特制反映出来,受到材料的肌理、观看距离、有无对比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材料的质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家具设计时,需要重视对材料的合理选择,尤其在某个特定朝代的风格中,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家具设计的最终效果。比如在南北朝时期的家具设计中,选择石材能够增强表现力,使家具的特色及风格得到充分体现。整个家具设计过程要充分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契合度,使家具能够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3.3造型设计

就目前来看,家具造价设计包括了形象设计、结构设计及形态设计等等,整个家具造型设计过程要遵循美学造型法则,其中要素有和谐、统一、平衡、尺寸、比例、韵律、节奏、变化及透视等原理。在进行家具设计过程中,自然及建筑符号是家具造型的主要来源,将其运用到家具设计中,能够保证家具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同时,还可以将服饰、文字等与家具设计相融合,使家具设计更具有独特性,突出当地文化的主要特征[5]。

3.4非本地文化元素的选择

在进行家具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能够将当地的文化元素融入到家具设计中,也能够适当的将一些非本地文化元素融入到其中,比如异国风情元素及现代城市文化元素等等,以此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为用户提供更具有特色的家具产品。但是将非本地文化融入到家具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以下几点注意事项:①确保非本地文化元素与本地文化元素之间无冲突,尤其要重视道德价值及习俗禁忌层面的影响。②非本地文化元素中的文化信息是否被本地人认可。③非本地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占比不能过高,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本地文化元素在家具设计中的体现,这显然违背了地域文化背景下家具设计的初衷。总之,基于地域文化的家具设计所要考虑到的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但主要目的都是为人创造更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需要以人作为出发点,保证家具设计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地域文化的家具设计是未来家具设计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如何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家具设计中,是一个需要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的过程,这就需要相关从业者加强对地域文化背景下家具设计的研究,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以合理有效的手法将地域文化特征及历史文化特征融入到家具作品中,进而设计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家具产品,促进家具设计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昊.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家具设计研究[D].四川美术学院,2017.

[2]蒋晓红.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家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7(03):130-131.

[3]王川,李小红,倪小强.永州地域文化在家具设计中的研究与实践——以竹家具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7(02):119-120.

第5篇:地域文化研究范文

关键词:长白山;地域文化;吉林;版画

一、长白山地域文化特征及绘画艺术创作

长白山地处吉林省东南部,毗邻中朝边界,是欧亚大陆东端的最高山峰,是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共同发源地。由于其地处维度靠北,海拔较高,导致了这一地区冬夏温差较大,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造就了长白山地区特有的地域风景,这些无不体现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据考古发现,早在两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的居住,并在以后的漫长的岁月中繁衍生息出了众多的民族。如今的长白山地区更是生活着汉满蒙回朝鲜等十多个民族的居民,他们依靠长白山优越的地理环境逐渐形成了以汉文化、萨满文化为主,女真文化、扶余文化为辅的文化集群,这其中包含了北方特有的渔猎、采集、祭祀以及农耕文化。自古由于长白山远离中原,主流文化并没有在此发展壮大这一现象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上世纪60年代,吉林艺术专科学校的一批国画教授开始以“长白山文化”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在当时被称为关东画派或长白山画派,代表画家有王庆淮、孙天牧、黄秋实、许占志等。

二、吉林省版画创作与长白山地域文化的渊源

自新兴木刻运动以来,版画就一直为大众熟悉和热爱,并伴随了中国整个近现代的发展。在随后的发展过程中,版画界一直是艺术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吉林省的版画创作作为东北版画创作群体的代表之一,整体数量虽不多,但却有着自身的特点,他们在表达内容上以深入探索和发掘长白山地域文化为主,通过对长白山地域的风光景色、人文历史、社会变革等方面进行表达,创作出了一幅幅版画佳作,表达出了较高的艺术品质。我们可以通过时间上的梳理来探索长白山地域文化与吉林省版画创作之间的渊源。(一)自上世纪60年代始,吉林省的版画创作者们就开始以饱满的激情,通过刻刀描长白山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这些艺术家中尤以英若识、吴海寿两位教授为代表。1958年英若识于中央美院毕业后,开始了他在吉林艺术学院40余年的教学生涯。任教以来,英若识教授积极投入到对东北风情和长白山风光的描绘当中。1962年,他制作的水印套色木刻版画《林海夕照》《雪原猎归》参加了第三届全国美展,《山林深处》参加了1964年全国美展并获得好评,这不光标志着他艺术上的成就,更是深刻表达了他对长白山地域这第二故乡的眷恋之情。此后,英若识教授更是佳作频出,代表作品《身先士卒》《雪原猎归》《探家》《峡谷飞虹》等长期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吉林厅。与此同时,作为学者、教育家,他认真对待教学和研究,为当今的艺术界培养了众多的优秀人才。吴海寿于1961年在吉林艺术学院担任版画教师。这期间他多次深入农村,进行写生和素材收集工作,回到学校后,利用收集来的素材进行创作,先后创作完成了《姐妹们》《开镰时节》《饮马》《一段新书》《河边菜畦》等版画佳作。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人物形象朴实,绘画技巧娴熟,充分展现了长白山地区人民豪迈粗犷的性格,体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1978年后,经历后的吴海寿重新登上了讲台,开始了他新的版画教学和创作征程。这期间他创作了一批表现长白山风光的版画作品,如《岳桦林中》《长白山麓》等。而木版画《寒林初醒》则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描绘的是早春时节的长白林区,画面中的人物、树木、狗、飞鸟都刻画得细腻精雅,让人过目不忘。(二)老一辈艺术家运用熟练版画艺术语言,制作了大量的关于长白山题材的版画作品,这些极具艺术感受的作品当时在美术界及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成为了吉林省版画创作的标志。如果说他们的作品具有革命时代特征,那么第二代版画家则是在这些艺术家前辈的基础上通过对版画语言及形式的不断拓展而形成了新的面貌,这其中的优秀代表当属当代著名版画家季世成先生。季世成从1986年开始涉足版画,经历了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形成了极为优秀的个人艺术风格。他早期的作品《黑云耕作》《红马》《日入而息》《山日随人归》《开镰》《牧归》等,主要通过摄取长白山地区人们的生存状态,以表现的手法描绘长白山地域人文风情以讴歌乡土牧歌之美。这些画面色彩鲜明、人物造型夸张却不失憨厚,极具艺术表现力,在全国的木版套色版画中极具代表性。从2008年开始,季世成开始了大胆的突破与创新,这一时期代表作品有《雪后料草沟》《记忆中的老屋》《散淡时光》《独步狐狸屯》《通往白山路》《坡地》《岁月无声》等,这批作品主要以农村、雪景为主要表现内容,通过极具写实的创作手法描绘长白山地域风光。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冬、静,画面色调和谐统一,以安宁、静谧的画境,体现了一种安详静谧的东北农村景象,将人们带入现实版的童话世界。也正是作者以如此静态的心智,揭示了人们精神境界的真善美。(三)作为吉林省青年版画家的代表,张延昕的版画作品同样是植根与地域文化中。与他人直接描绘长白山风景不同,他的作品更多是将目光投向于时代变迁下东北城市中发生着的点点滴滴。例如他在2000年左右制作的铜版画《最后一班车》,画面中的有轨电车可以说是能够代表北国春城的历史与发展,昏黄的路灯,道边粗壮大树,以及飘雪的夜幕下开来的最后一班有轨电车,处处都能够体现作者对东北这座城市深切的人文关怀。东北老工业基地也是长白山文化的典型代表,在社会转型时期工业面貌发生的变化对于生活于此的人来说记忆尤为深刻。青年版画家杨鹏的系列铜版画《大工业力量》《雄浑年代》正是通过对旧机械的细致描绘来阐述对工业时代的缅怀,甚至是向往。这种情怀在当下人们的心中自然生发,已经是东北地区地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长白山地域文化中特有的渔猎文化、采集文化也是当下吉林版画家表现的重要课题。如青年版画家王岩创作的丝网版画《三道江》《林场老把头》等作品则是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些古老的技艺。同样是年轻艺术家的闫垒垒在近两年的创作中,也把目光投向了对东北的渔猎文化的挖掘。如果说2012年他创作的版画《查干湖冬捕全攻略》系列作品是以旁观者的视角对冬捕文化进行了描绘,那么这次筹备创作中的《冰雪渔谣》则是对东北渔猎文化的一次深入剖析。《冰雪渔谣》画面采用长卷形式,以黑白木刻的艺术手法对长白山地域文化中古老渔猎方式进行记录,将冬捕渔工作为创作主体,从祭祀文化、劳作场景、精神面貌等方面予以全面的表现。整幅画面力求大气雄壮,追求大黑大白的画面冲突,以简洁的视觉效果呈现艺术特征,通过对长白山地域文化的高扬和对东北风情的描绘从而产生歌谣般的美感。

三、积极探索长白山文化的重要性

通过上述梳理,我们选取了吉林省版画界具有代表性的老中青三代人的作品来分析,长白山地域文化对吉林省版画创作的影响。长白山悠久的民俗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一代代艺术家们提供了丰沃的土壤,吉林省版画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勤耕耘、播种、不断成长,展现出了较为完整的长白山文化写照。长白山文化是吉林文化的标志,它代表着吉林文化中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和文化涵养,利用和建设好长白山文化是近几年吉林省文化界一致努力的方向。在信息化、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今天,理顺白山文化中与历史文化、外来文化的关系,利用版画进行艺术创作,通过版画的复数性、社会性的优势,为研究长白山文化,搞好长白山文化建设,为建设东北、振兴东北做出有益的贡献。同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可以为我国创作出更多的优秀艺术作,能够促进自身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促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对话。

参考文献:

[1]李治亭.东北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2]孟庆凯.东北绘画与文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3]王东明.关东画派的现状与发展[J].文艺争鸣,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