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地域文化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地域文化心得体会

第1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价值

所谓地域文化,就是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研究地域文化,可以为区域文化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继承传统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供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理想信念,彰显社会主义价值取向、体现科学社会主义价值原则、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当然,在地域文化的建设和弘扬中,理应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只有充分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领悟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在宣传和弘扬地域文化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之,要充分发挥地域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时代价值。

一、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资源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新精神,研究地域文化,开发地域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地域文化能够提供丰富的资源,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地域文化具有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生命教育、美学教育等诸多价值,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价值观,生长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土壤,是对中国优秀价值理念的概括和提升。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必然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而地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认真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特别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它们在百姓间影响最大、在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理念,构成了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基础。同样,地域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些表现地域文化的地方饮食、建筑、工艺品等有形资源可以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不仅生动形象,还能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针对性,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地域文化中所包含的无形的民俗、传统节日等元素,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二、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设重要载体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民族的多元格局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地区之间、民族之间、不同的经济形式和生活模式之间的不平衡,作为这种不平衡性综合反映的文化,也就依然存在着地域特性,而且这种地域性还将长期存在。在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影响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特点,而在比较相近和近似的地域之间,又形成了很多共同的特点,长期发展的结果,就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地域型文化。一定程度可以说,地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载体。结合地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能够唤起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直接记忆,可以使人们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认知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增加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亲近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并更加自愿和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从地域文化的最深处寻找能够获取人们内心认同、引起共鸣并最终指导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价值理念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所在地的地域文化为载体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资本得到节约。

三、地域文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地域文化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其路径选择中,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结合各个地区的实际,通过对地域文化价值性的充分发掘,更好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种价值观只有的到社会的价值认同,才可能得到践行和实施。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从价值认同到价值践行的提升,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实效。地域文化有其自身独有的价值性,可以为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效路径,应该充分发挥地域文化这个方面的价值,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充分发挥地域文化价值性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应引导人们对地域文化进行价值反思。充分运用真实的生活情境。遵循地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突出地域文化的区域特色。用地域文化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当然,地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在增强地域文化价值性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其精华部分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去其糟粕”的过程中,让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正确的价值观,拒绝和摒弃错误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J].严飞生.南昌大学.2006(11)

第2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文化资源;区域形象;构建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6)10-0067-03

The Study of Reginal Image Structure Based on Cultural Resources

WU Kun1, LI Lin2,LI Dan-dan2

(1.The Art and Design College of Hankou University,Wuhan 420212,China; 2.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n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Wuhan 430070,China)

Abstract :The regional image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regional cultural soft power,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rational image of the reg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both the reginal influence and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the region. Cultural resources is preserved through historical process as the cultural imprint, with its unique reginal characteristics, is both the wisdom and spiritual wealth of reginal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structure of its reginal image. This article suggested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a reginal image based on its culture resource. It provided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ts reginal cultural resources, promoted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ts reginal culture resources, also analyzed the struct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resources and its 5 subsystems of regional image system based on culture resources

Key words :cultural resources;the regional image;construction

Internet :.cn

区域形象是一个区域内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种因素抽象化、综合化的外在反映,是一个区域有别于其他区域最具差异化的要素集合,更是区域发展过程中极为重要的无形财富。区域形象体系(Regional Image System,简称RIS),是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所呈现出的独特环境和元素而提炼出来,能够有效反映区域发展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形象体系。本文指出构建基于文化资源区域形象体系的重要意义, 提出文化资源是区域核心价值的重要载体,应贯穿于区域形象体系的各系统以及区域形象建设的各个环节之中,是对区域形象建设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创新尝试。

一、基于文化资源区域形象体系构建的意义

(一)有利于凸显区域文化特色,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构建的文化根基。任何一个成功的、具有生命力的区域形象,都离不开对区域优秀文化要素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对于形成具有历史渊源、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区域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文化资源构建区域形象,是在更高层次上传承和保护区域优秀文化,是一种对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创新方式,既整合历史记忆与时代精神,又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实际,对内渗透满足居民的多样化文化需求,对外加强区域品牌形象传播,以形成区域凝聚力和归属感,产生区域发展的持续动力,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也有利于建立健全有序的文化保护及传承机制,优化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再生的环境,让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传承及利用,使文化资源的潜能得到有效发挥,从而形成区域内文化资源的生态化发展体系。

(二)有利于推动区域文化的传承,促进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

无论是城市,还是任何一个区域,其形象建设都离不开自身文化特色的挖掘、展现和创新。现代中国的城市形象塑造,应该是“后现代新古典复兴主义”的经典之作,具有“中国式城市文艺复兴”的文化属性,是集古今中外城市发展及城市文化之精华,创造现代社会意义上的具有地方性文化主义的精髓。 区域形象的建设,既是一个文化资本积累和运作的过程,也是文化资源资本化转换的催生剂。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构建,正是通过对区域内各类资源要素的组合和创新,形成文化资源的一种再生机制,既可创造新的文化资源,又可促成原有文化资源的转换,形成区域发展过程中文化资本的一种积累,构成区域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域形象建设通过创新和整合各类资源,使原有文化内涵得到不断积累,并不断创造新的文化价值,注入区域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形成区域发展的资本性价值资源,区域形象一旦形成文化资本性的价值,其自身必然也会产生一种生产机制,这种互动转换的生产机制,既能让已经存在的文化资源转换成文化资本,又能够创造新的文化资源。①

二、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

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历史进程中保存下来、具有独特性与地域性特征的文化印记,是区域发展的智慧结晶与精神财富,也是区域形象构建的文化根基和重要影响因子。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构建,强调将文化资源贯穿于区域形象体系中的五大系统,即影响系统、感知系统、理念识别系统、视觉识别系统与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之中,突出文化资源的重要影响力。

(一)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影响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作为区域文化的承载体,内含于影响系统的各要素集合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意志、区域发展规划、区域前期形象等要素一起组成了区域形象的影响系统,是影响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形象是一种符号时代的主观化行为的客观性塑造,其主观性在于区域形象的塑造是一种时代性的要求,它源于更加合理的区域文化要素的整合和提炼,通过现代化的手段传播和展示体现,其客观性在于它遵循该区域自然地理以及人文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资源特征和区域文化基调,这种客观性就是区域形象影响系统构成的意义。文化资源作为这种客观性的积累和具体体现,成为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和主要表现形式。

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影响系统中,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并不单独对区域形象的构建产生影响作用,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进而共同对区域形象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如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化传统对传统生活的空间布局乃至自然生态的变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区域传统的文化形象,本身即是区域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文化资源在影响这些要素的同时,与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共同成为区域形象建构的影响系统。区域形象建设的客观性以及文化资源的地区差异性使得区域文化资源以及区域经济、自然等影响因素成为区域形象建设的基础因素。在这些基础影响因素当中,文化资源以其融合地域自然和人文的综合性载体效应,为区域形象体系的影响系统提供最基础的元素,成为影响系统构建的核心和重要参考系。

(二)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感知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感知系统的丰富外显。一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以文化景观、文化产品、特色节庆等多种方式给外界塑造不同的感知,各类形象往往基于该区域文化资源的感知化表达。一般能够影响人们产生感知形象的文化资源要素,都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这种由文化资源所外化的区域感知形象,又因文化资源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的不同,在区域形象整体建设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基于文化资源的感知系统构建,要通过以区域文化资源为核心的影响系统梳理出代表性的区域感知形象,明确区域特色文化资源及其表征,构建完整丰富且具开放性的区域形象体系。

文化资源能够体现区域鲜明的感知特征。例如区域内某一类或某一个体文化资源所产生的感知影响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体现区域整体形象的价值,即这一类或个体文化资源会在人们心理上形成对区域形象的“整体”感知,这种“整体”感知虽然不是对区域的完全了解,但至少是对区域形象要素的一种特征感知,是一个人对该区域有了某种了解之后的一种反映。感知形象所体现出的某种局部认知,常常是区域最深刻的部分和存在价值的集中体现。任何一种对于区域局部的形象感知,都是以整个区域形象为基础的主体性感受。由于每一个区域所处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以及区域景观形态都是区域独有的,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因此区域形象的感知则是在这种区域独有的地域背景下,区域部分要素独立的自我表现,这种独立表现的越完善,就越能参与区域形象整体建设之中,丰富区域形象的多样性,构成区域形象生态体系的有机部分。

(三)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理念识别系统

文化资源是区域形象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基础,是区域理念的文化源泉。理念识别系统是整个区域形象体系构建的核心,影响区域理念识别系统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他形象系统的塑造以及区域整体的发展规划和战略等,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形象影响系统的核心要素,为区域形象理念系统的构建提供核心价值,是区域理念识别系统构建的精神文化源泉。文化资源对区域中政府管理理念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了历史与传统的借鉴及支撑。基于文化资源的理念识别系统构建,正是对一个区域发展理念和文化内涵的高度总结和凝练,理念识别系统中的城市口号和城市精神,很多都是脱胎于本区域的文化资源。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根和魂,是区域的特色根底所在。区域的理念识别系统正是对区域文化传统的一种反映,是区域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看,区域理念就是对区域文化内涵的表达。伊利尔?沙里宁有句名言:“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可见一个地区的区域精神和面貌,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文化发展理念和民众的精神价值追求,而这些理念和价值往往产生于区域文化又反作用于区域文化。因而,区域文化是体现区域个性特色的重要基础,也是区域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视觉识别系统

文化资源为区域形象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提供了视觉元素与识别符号。文化资源的丰富性造成了区域形象体系中视觉识别系统的复杂性,它是构建个性化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灵感来源,是形成区域差异化、个性化认知的核心力量,该系统的构建可从传统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区域性、独特性等优势,运用其丰富的内涵和价值,设计出个性化的区域视觉识别系统,从而摆脱当前“千城一面”的尴尬局面。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应该注重将区域范围内的各类文化资源,包括对自然、人文、历史、现代等典型元素的概括和提炼,凸显区域典型的地域性文化特色,塑造出符合区域独特文化内涵的视觉形象。

区域空间的复杂性、规模性和历史变迁性,决定了其复杂特征,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人类文明的变迁性、社会发展的延伸性使得任何一个单一的元素都不可能代表一个区域成为区域识别的符号。文化资源可为视觉识别系统的构建提供基本元素与识别符号。区域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区域历史变迁的表现符号,该系统的构建应结合区域自身独有的自然、历史和人文资源特性,结合民众的时代需求,挖掘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采用科学的表达,使之呈现富有生命力的美感和情趣,使区域视觉识别系统要素成为区域可积累的财富和文化资本。

(五)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之行为应用系统

文化资源为区域形象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执行的标准和参考。区域形象是区域文化本质的反映,由于人是区域的主体,区域形象的本质是人的理念和文化特质的体现,这些特质源自于文化资源所承载文化基因的传承。行为应用系统是区域形象的执行层面,是对区域理念的一种践行,这些文化特质通过人的日常行为来表现,因此人的行为也构成了区域形象的标准,文化资源也相应成为了行为应用系统的主要特征和行为来源。在文化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名城,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足以为当前的区域行为应用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个区域的文化资源包括了该区域的历史传统与风俗习惯,这些传统习俗可为区域的行为应用系统构建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借鉴。例如作为孔孟之乡的齐鲁大地,自古便有尊师重道的传统,“楚人重然诺”体现出了荆楚区域讲诚信、重信用的民风,“文章锦绣地,温柔富贵乡”则是江南地区习诗学曲、重商致富的传统。这些作为传统习俗的文化资源,能够为相关区域构建行为应用系统提供指导与借鉴,可将该区域优良的传统习俗加以弘扬,能够构建更加有效的行为应用系统,塑造该地区良好的区域形象。

在符号经济时代,区域形象作为区域发展的“符号化”表达,对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区域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区域竞争力,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的城市建设、区域建设正陷入 “千城一面”、地域文化特色缺失的尴尬境地,在“互联网+”“文化+”时代的到来、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构建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区域形象,探讨基于文化资源的区域形象体系理论及实践将成为新时期重要的时代命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注释:

①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5-18.

参考文献:

[1]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成朝晖.“城市特质”――城市形象系统的差异化定位[J].新美术,2009, 30(5):86-88.

[3]王莉.我国城市形象管理研究述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2,19(7).

第3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建筑创作 继承 发扬

引言

随着近几年中国建筑界逐步走向世界,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绩,人们开始对中国能否出现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然而,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牢牢抓住中国的根,中国建筑师在世界范围内才能大有作为。中国建筑创作不应该是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而应该找到自己独特的甚至更优秀的东西,来引领世界。中国建筑师已从日本建筑师,印度建筑师,拉美建筑师,甚至是欧美建筑师那里得到了启示,将地域文化加入到建筑创作中来,让其影响建筑创作,但如何影响,影响的原则,实践中如何操作,都是应该好好总结的地方。因此,地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影响以及如何继承和发扬是建筑界一直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一、中国地域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1. 中国地域文化的历史

中国是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多民族伟大国家,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不断地相互交融共同形成的,又因各地域各民族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间习俗、、经济发展的不同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式。

文化是有地域性的,中国城市生长于特定的地域中,或者说处于不同的地域文化的哺育之中。愈来愈多的考古发掘成果证明,历史久远的中华文化实际上是多种聚落的镶嵌。就全中华而言,亦可称亚文化的镶嵌(mosaic of subculture),如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三星堆文化、巴渝文化等,地域文化发掘连绵不断。地域文化是人们生活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下,世代耕耘经营、创造、演变的结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又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共同组合出色彩斑斓的中国文化空间的万花筒式图景。

2.中国地域文化的现状

当前,中国经济快速稳步发展,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市场”欣欣向荣,非常热闹。我们可以看到各地大小设计竞赛不断,并且似乎非国际招标不足以显示其“规格”,因此国际上一些建筑事务所也纷纷来中国 “抢滩”进行一场“混战”(说它是混战,因为项目往往未经过深入的可行性研究而匆匆忙忙发标、组织评审)。

繁荣的建筑市场中的设计竞赛,表面上看,是技术与经济的竞争,实际上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竞争。一般说来,技术与经济竞争的目标和要求较为明显,“指标”具体,而建筑文化的竞争、设计艺术匠心的酝酿则较难捉摸,但非常重要。目前,一般商品市场的竞争战略观念已经从产品竞争转变到智能竞争,要求掌握“核心专长”,即要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智能。有人说21世纪竞争将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对建筑来说,颇为确切。中国建筑师理应熟悉本土文化,能够赢得这方面的竞争,但事实上未必如此,兹举首都博物馆的例子说明。应该说首都博物馆设计不是一般的建筑设计,它本身是文化建筑,又建在中国的首都、全国的文化中心、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主要大街上,建筑构思理应追求更多一些文化内涵和地方文化特色,但事实很令人失望,从参赛的一些方案包括中标的方案中,我们并不能得到这种印象。这并不是孤立的现象,在国家大剧院设计竞赛中,由于操办者的偏颇以及中国某些同行们的哄抬,那位建筑师扬言“对待传统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逼到危险的境地”,今天试看到处“欧陆风”建筑的兴起,到处不顾条件地争请“洋”建筑师来本地创名牌,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种种现象都反映了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与自信。

二、地域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性

1. 中国地域文化的概念

它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本文所关注的地域文化,是指当地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积淀以后所形成的活生生的存在于当地的对建筑创作有积极影响的优秀文化。

2. 在建筑中引进地域文化的重要意义

之所以要在建筑创作中考虑地域文化,是由于文化滞差所造成的。文化滞差实际上是一种心理惯性。威廉•奥格本论述了在同一社会的不同领域里,变化速度的不平衡是产生社会紧张的原因,因此,人们求得某种平衡,不仅各个社会领域的变化速率要平衡,而且在环境变化速度和人们有限的适应速度之间也要保持平衡。在当今动荡不安的社会里,经济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各种花样不断翻新的产品,企业或个人在各自领域中竞争产生的紧迫感,这些都在客观上要求美学创新,与其整体社会的经济结构相平衡。今日西方社会各种复杂的多变的社会现象和艺术思潮无一不与这种客观上的要求有关。文脉的思想与原则,之所以在这个时期得到复苏并且概念化,也深深受这种客观的必然性所支配的。那么同样的当外来文化进入我们的生活中,当地居民的心理适应能力滞后于外来先进文化,由于心理惯性,不能与之保持平衡,产生了不适应感,于是心里归属感缺失,精神上产生不适。因此在建筑中引进地域文化是为了使当地居民的心理适应速度与建筑的更新速度相平衡,使他们在具有原地域建筑空间特征的建筑里得到心灵的归属感,不至于产生心理的不安。这样看来,地域文化在建筑的精神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当然这不能等同丁抱残守缺,一定要把优秀的地域文化发扬出米,而陋俗则还不如一刀切,长痛不如短痛。

三、地域文化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1. 地域文化的产生

从广义上讲地域性分为地域环境和地域文化两部分。

地域环境指特定的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如图3.1),包括:地理区位、地形地貌、植被生态、地质水文、气候条件等因素。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客观性,使建筑带有显著的地域标志,它使建筑因展现不同的环境内涵而富有个性与特色。

图3.1地域环境组成要素

而地域文化就是在这独特的地域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例如风景旅游区的地域文化是风景旅游区的原住民在当地地域环境经过漫长的岁月造就的,这种文化除体现在风俗习惯、人文素质、信仰崇拜、文化艺术等内容以外,最直接地是体现在该地域的建筑上,形成其建筑风格的地区特色。(如图3.2)

图3.2 地域文化组成要素

总之这两者相互影响紧密联系,地域环境导致地域文化的积淀产生,地域文化反过来又影响地域环境中的人工环境的改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造就了地域独特的文化氛围。

2.地域性性在建筑设计中的反映

(1)环境因素

自然因素主要是指地域环境中气候条件、自然景观与自然资源。气候条件主要是指自然气候因素,如日照、风向、降雨量等;自然景观主要是指自然形态因素,如地形、地貌、绿化、水域等;自然资源主要是指地方材料。

就我国居民普遍采用的四合院建筑而言,由北而南,天井的尺度发生明显变化,在东北和华北地区,气候寒冷,太阳高度角小,要求建筑间距较大,故而院落空空间开阔(如图3.3所示);而南方地区湿热多雨,对建筑遮阳避雨和通风的要求较高,建筑间距拉近,院落渐变成了利于通风的天井,甚至在江南、华南的部分地区,出现了所谓的“蟹眼天并”,这就是地方建筑对气候回应的极好例证(如图3.4)

图3.3 北方四合院民居院落开阔

图3.4 南方四合院院落小巧

(2)文化因素

随着历史向前推移,人类文明的不断积累,历史文化的内涵日渐丰富,包含了历史传统、宗教、民族、民俗等诸多因素,这种精神方面需求是持久的、动态的、发展的,对建筑具有历时性影响。历史传统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于诸多方面原因造成了建筑形象的差异,周商的质朴厚重,汉唐的简约大气,明清的精细严谨……对我们今天的创作而言,这些历史的积淀成为了建筑创作的丰富源泉。

宗教对建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地区建筑形式差异颇大,各具特色,这与建造者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精神欲望是不可分割的(如图3.5)。

图3.5 风格迥异的宗教建筑

(3)技术因素

建筑的技术因素是由经济条件决定的,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经济状况,也决定了不同的营建技术及不同的装饰工艺。由此,地域性建筑也相应地呈现出不同的建筑特色,技术的运用只有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和自然条件,才能充分发挥技术的本质,给予建筑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技术一旦与传统文化割裂,盲目地构筑建筑,会使地域性建筑失去文化特异性和连续性。只有将技术的发展纳入到合乎社会及人的需求,符合文化特征的体系中去,达到与地域经济条件、文化条件及自然条件的整合,才能创造出理想的生活家园。技术若与经济条件脱离,势必会使构筑的建筑成为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下图反映的是大庆景园小区海滨综合楼,它成功的将现代技术与地域特色结合起来。

图:大庆景园小区海滨综合楼

在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环境和当地材料等硬件性物质文化对建设设计的影响与要求。为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充分考虑与环境相融合,使建筑成为环境的一分子,找寻天人合一的惬意。同时,还要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使得所设计出来的建筑风格一方面能本着节俭节约的原则,就地取材,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地方特色来,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在建筑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建筑设计进行有机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就要体现出文化背景设计构思感受体验这一过程,使人们在建筑中亦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与地域化的问题被提出后的今天,中国建筑界渐渐认识了自己的一些失误。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水平的确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也还存在着某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像三种倾向:一是摹仿西方的建筑形式和风格;另一种倾向是摹仿我国传统的古建筑;还有一种倾向就是将两者相加或混合。这些还是需要进一步克服的。

第4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地域性;文化因子;表达

年限比较长的建筑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其可以反映出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可以体现出当地的风土民情。建筑有时像一面镜子,去可以反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性,在我国一些古建筑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这些建筑的结构与外形可以看出设计师独具匠心的设计理念。建筑是地域文明的象征,随着现代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遭到了拆除,其被一些风格雷同的现代建筑所取代,这对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建筑应该具有当地的特色,这样也可以增加辨识度,否则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

1 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因子的概念

建筑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也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建筑设计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其可以体现当地的风土文化,也可以体现出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与水文环境,还要结合当地的、生活方式以及社会行为,优秀的建筑设计方案,体现了设计师的聪明才干,其具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设计雷同的现象。将地域文化因子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可以体现出建筑的地域特色,也可以充分的展示出设计师才能,建筑是人类脑力与体力结合的成果,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建筑的地域特色,使其更具辨识度,而且外形特异的建筑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成为当地的一大特色景观。

建筑还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受到当地居民思想、心理、行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建筑可以体现出更多的地域文化因子,设计师根据人们的需求可以设计出具有特殊功能的建筑,从而满足人们对其特殊的要求。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其的推动建筑不断发展与演进的动力。建筑内涵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性,这些特征是动态的、是发展的,用建筑的方式来展现地域文化的风采,这不仅对建筑,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一次生动而又形象的完美诠释。

2 建筑设计中增加地域文化因子的作用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的结构与类型越来越多,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建筑设计的类型也越来越偏重于现代化的风格。在有的地区,由于经济比较落后,在城市发展规划的过程中,一味的模仿发达城市的规划方案,忽视了自身地域的特色,使得我国建筑趋同现象较为严重。建筑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有一定关系,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创新的理念,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还要多引入当地的地域文化因子,设计出具有特色的建筑方案。改革开发以来,我国建筑风格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引用了大量国外的文化与建筑风格,虽然城市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但是却缺少了我国民族的特色,当地的地域文化受到了压制,建筑雷同的现象非常严重。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因素,可以更好的发扬与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还可以增加建筑的特色与个性,使外地游客更了解当地的地理信息与历史进程。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精髓与灵魂,具有特色的建筑也是当地文化的标志,可以成为一大旅游景点,有的年限比较长的古老建筑已经标记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是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56个民族里个个都拥有着自己独特、深厚的文化,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就是一个完美的举措,优秀的建筑可以代表一个地域的精神面貌、文化内涵,将不同的地域风格,不同的历史传统,不同的民族背景用建筑设计者的大画笔可以体现的淋漓尽致。建筑设计师要保护各地方的文化遗产,设计要彰显个性,突出特点,让宝贵的地域文化依附建筑世代传承。

3 地域文化因子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措施

3.1 找准切入点

关于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顾名思义,就是要注重地域与文化。中国的文化历史源远而流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造就不同的建筑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美的概念要求越来越高,处于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今天,国外现代建筑的各种理论思潮、流派如洪水般的涌入,建筑设计主题也是空前的活跃。那么,如何找准地域文化建筑的切入点,如何继承并且汲取先进建筑文化的精华而又不失对原有文化的保留,这是每一个建筑设计师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3.2 突出重点、表达准确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的表达,不是对躯壳的塑造,而是注重感情的抒发。建筑设计者在对地域文化建筑的创作过程中,要将人们的价值取向、生活方式、风俗、心理需求、思维模式等因子融入到建筑构造中去,同时,对地理环境、民族风情、经济基础等方面也要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注意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从根本上、深层次找到建筑灵感,从而创建新的思路。地域文化建筑的特点就是民族、民间特色性,过于注重表面形式而忽略建筑内涵和地域文化的设计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建筑设计师不能随波逐流,不要只会复制和粘贴,民间文化是一切艺术之根本,每个地区和每个民族都要形象化、现实化的表现建筑艺术,创造出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反映地域特色的建筑。

3.3 总结经验,选学得当

建筑设计者就像一位优秀的裁缝和艺术家,可以将人们所想、所看、所表达的用形状建筑体现出来。所以,每一件有关地域文化的建筑作品都要细细斟酌、尽善尽美,要充分考虑与环境的相融合,尊重当地的地理特征和生态环境,灵活地运用当地的地方性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适应当地的文化特征,总结以往建筑经验,搜集民间特色信息,使得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得以充分释放与发扬。

结束语

在建筑设计中加入地域文化因子,可以起到传承与发扬当地文化的作用。建筑设计的质量与设计师的素质与水平有很大关系,建筑的构思来源于生活,设计师需要结合当地的地理信息、气候条件以及当地居民的需求进行综合设计,地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核心与基础,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单位引进了大量外国先进的理念,在应用的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还要注意弘扬我国的历史文化,使建筑体现出地域特色,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我国建筑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解运利.论传统建筑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与借鉴[J].才智,2011(09).

第5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文化地理;文化意象;文化定位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0)06-29(6)

作者简介:胡小武博士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中心讲师

城市文化生态的重组与分化,首先遵循了城市地理空间的有机变化原则。中国城市行政区划的不断调整,导致了区域文化要素的不断重构,从而为城市区域文化定位与意象塑造带来了困难。在一个不断需要差异化、名片化、品牌化的区域竞争时代,以区、县为单位的文化生态定位,已经成为区域综合竞争力构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河西新城所在的建邺区,便是一个城市区域文化要素突变的典型个案,其多元文化意象的交叉、分化与重组,至今没有形成清晰的区域文化定位与意象共识。

一、城市文化地理的变迁与多元化认知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印记。克朗认为,“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事实上,文化就是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事物。”而文化就是人类经由时间投射在空间上的观念和想象。城市文化存在于文本中,更投射在城市的地理空间之内。并且“文化就是人类生活所经历的各种物质形态(空间的建构物)和象征形式(文本、节庆)产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米昆达也认为,“那种能够让人形成惊愕效应的场所,便是空间在文化上的一种建构,更是人们心理上的体验情绪被不断地激活的地标”。所以说,文化存在于各种空间以及某种思想观念产物如文学文本、学术文本、影像等文本之中。也因此,空间的变迁,决定了一定时期某个区域的文化形态和文化存在。城市文化,必然是基于一定地理空间范围内的各种经由物质和活动所形成的精神观念和价值观念。都市文化研究的传统,便是将城市的各种空间、物与行为活动作为重点对象,而其中“空间”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所以,城市区域空间如街区、场所、地标的“归属”变化,导致了城市文化研究的“碎片化”和“非连续性”。

城市空间的结构变迁带来的直接后果是文化要素、文化样态、文化肌理的多元化。10年前的南京市建邺区,城市文化地理的范围,主要包括南京新街口西南部位汉中路、中山南路、石鼓路围合而成的都市商贸文化、朝天宫的祭祀文化、莫愁湖的婉约文化、江心洲的农耕生态文化、大屠杀纪念馆的和平文化。经过多轮的行政区划的变革,现在的建邺区则以河西新城为载体,奥体场馆为中心,日益成长为一座现代化的滨江新城,新建筑的庞然大物不断出现,从而拆解了原有的区域文化肌理。由于新街口、朝天宫经过行政区划调整已经归属白下区,所以建邺区域文化地理的核心要素已经不再包含新街口、朝天宫,在原来的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莫愁湖一南湖为节点的老建邺区域,增添了规模宏大的奥体运动中心、金陵图书馆-艺兰斋、核心CBD行政商务区、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云锦博物馆、江心洲(长江生态科技岛)、绿博园、万达商业广场等一系列的新的地标文化空间。由于这些新型文化空间在规模、质量、发展性都具备了相当的能级,因此,建邺的区域文化要素被结构化地得到了“创新”。现在的建邺区文化生态的构成要素经由新城建设和开发,日渐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文化丛林”。既有世界级的大屠杀纪念馆和云锦博物馆、奥运中心(2014世界青奥会举办地)、南京国际博览中心(2008年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举办地),也有区域当量级的江心洲(新加坡一南京)长江生态科技岛、河西金融CBD,同时还拥有几大南京市级地标如南京旅游文化地标之一的莫愁湖公园、绿博园以及金陵图书馆、新南京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万达商业广场等大尺度城市文化、旅游、商贸空间。也正是由于这些多元属性的文化空间的并存,造成了建邺的区域文化意象逐渐地被分化和碎片化,其区域文化形象定位也因此变得十分复杂和难以把握。

二、区域文化意象的认知困境

城市意象是一种基于城市的“视觉可读性、独特个性和可记忆性”而形成的公众对于城市的感知和印象。根据林奇的理论,城市的意象主要有区域(District)、道路(Roads)、边界(edge)、节点(node)、地标建筑(landmark)五大要素。基于城市意象理论的内涵,一个城市的文化意象,首先应该由这个城市的文化功能区域、道路文化设计、边界文化分异、节点文化标识、地标文化特色构成,同时还应该加上一个城市的文化记忆的文本、场所文化的构成、行为文化的表现以及制度文化形态等要素。现代城市发展的理念,不仅制约于经济增长、生态循环,还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而不是光秃秃的水泥森林和大街大路。城市文化给予城市的人们可感知的荣誉、动力和记忆。城市文化定位,就是要更加显性地认知到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的文化主张、文化性格和文化品味。

因此,城市的文化意象,几乎包含了一个城市的所有物质空间、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而且还具有了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概括性。从这个角度上理解,城市文化意象,最少包含了四个维度:空间的文化意象;制度文化的典型形态;市民行为的文化表现;文本性的文化传播形式。而要从四个维度梳理一个城市或区域的文化意象,不是遭遇“文化元素的冲突”,便可能陷入“认知困境”。同时,也因为作为区域发展的功能定位的变迁,更容易导致区域文化意象的模糊性。法国历史学家莫里斯・埃马尔指出:“城市是一些纵横交错、布局密集的空间,是按照虽不成文但人人均需严格遵守的一套一定之规部署的,这些反映在城市生活各个层次上的规定,决定了文化的复杂性。”

城市文化要素的多元,必定造成其认知的模糊性。一个身处文化意象丛林的建邺,往往难以被清晰地感知其区域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基因。作为一个市辖行政区,其边界的变化和新文化空间的突生,容易给人造成不确定之感。河西新城大开发之前的建邺,以朝天官、莫愁湖、江东门大屠杀纪念馆勾勒出了一副“和平、婉约、质朴”的图景。但自从2005年第10届全运会在奥体中心的举办,建邺区进入了“奥体时代”,新增的楼盘、新开发的CBD以及奥体场馆陆续承办的大型演唱会,逐渐沸腾了这片原本平静的区域。建邺的文化意象,逐渐被重新素描,明显增添了“现代主义”的要素,奥体的规模宏大、气势如虹,奥体运动场显然成为了南京的建筑地标。而且其承载的“运动、拼搏、现代、活力”意象,不断被强化,而绿博园的出现,又融入了新的“生态、休闲”元素。江心洲夏季葡萄节的持续升温,让建邺比主城其他5个区又多了一分生态农业与休闲农业的气质。而2006年在绿博园举办数月的“欧洲之星嘉年华”会,使得建邺的“娱乐、动感”元素又有了增长。2008年,南京放弃经营数年的玄武湖畔的国展中心,在河西奥体南部兴建了一个更现代、更庞大的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随着第四届世界城市论坛在河西的成功举办,5000多中外宾客为建邺迅速提 升了国际化含量。因此,印象中的建邺,从2005年以来,就从来没有寂寞过,其文化空间、文化行为、文化印象总被注入新的元素。要认清一个完整的建邺文化意象,的确遭遇了现实的困境。正如布尔迪厄所认为的,“任何一种文化在你了解它们的规律并理解它们之前,它们看起来都是五彩缤纷而且杂乱无章的”,在一个日益五彩缤纷的建邺,区域文化意象的清晰认知,需要一个文化生态学层面的深度理解过程。

三、区域文化生态的深度解构

经济是城市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文化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人们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文化将超越于政治和经济成为国家、地域和城市间竞争的最有力武器。”区域文化生态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文化竞争力。城市的各种有形、无形的文化资源虽然散落于各个角落,只要有足够的认知、挖掘和利用,它们还能让城市发挥“爱的容器的功能,关怀人和陶冶人。”文化生态包含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建筑文化、街区文化、社区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商业文化以及象征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积淀,综合地反映了城市的社会行为、观念、行为模式或特点。”从文化生态的载体上理解,包括了各种历史地段、街区、社区、广场、河流、建筑、商业空间、休闲空间、文化场所、文化活动、市民行为、行政理念等。英国学者理查德・罗杰斯曾对城市文化的特性做过研究:“城市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参与性的,城市文化只有通过产生于城市与村镇的集聚和互相作用的环境中的活动得以表现。城市文化涵盖从普通的到有教养的,从日常的到特例的,从有趣的到深奥的一切,从在咖啡店中倾听热烈的意见交流到在音乐厅聆听Bird's whistle……,这些活动体现一个城市的特征,给予城市社会以自豪感,它们凝聚着人们的精神,并且紧密地把社会联系在一起。”

区域文化生态的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文化连续统或文化生态圈,从而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文化生态主体特征。比如南京秦淮区的文化生态则集中在夫子庙、秦淮河区域,以明清建筑、民俗、历史故事串联起了独特的桨声灯影的浪漫和夜泊秦淮的艳丽意象;下关区的文化生态则集中于南京西站、中山码头、天妃宫、静海寺、阅江楼为核心的浓厚的宗教文化与民国商埠文化意象;建邺的区域文化生态,以江东门大屠杀纪念馆为原点,四周散布着如云锦博物馆的民俗文化、莫愁湖公园的婉约文化、南湖的市民文化、长虹路的市井生活、奥体的运动文化、万达的商贸文化、莫愁湖东路的都市休闲文化、河西CBD的行政商务文化、新城科技园的科技创新文化、绿博园、国际博览中心的会展文化、江心洲的农业生态休闲文化,雨润集团与南京卷烟厂营造出来的大集团产业文化等。从文化形态上理解,这些代表性的文化空间组成了建邺区域文化生态的主体要素。

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容器,丰富的文化形态塑造了一个区域的文化多样性。但多样性的背后,依然隐藏着理解区域文化生态的逻辑线索。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多元文化生态基础上的独特文化品格,是一个城市文化生态培育成熟度的重要标志。要全面、准确地认识一个区域的文化生态格局,需要有一个文化的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很多城市和地区的文化生态与建邺区相似,存在着多元并存、多元并包的特征。因此,在理解了不同文化空间以及不同的文化要素之后,正确解读不同文化要素在区域文化意象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力,才能挖掘区域文化生态的特色和品格。由此观瞻建邺区的多元文化生态格局,可以从历史长度、历史深度、文化厚度、知名度、美誉度、记忆的清晰度、影响层级、影响范围等角度去检验。因此,莫愁湖的历史厚度、大屠杀的影响层级和影响范围、奥体中心的记忆清晰度、江心洲在南京的知名度,这一切便构成了认知建邺区文化生态的基石。而河西新城所带来的“四新主义”变化,使得建邺区的新城意象得以逐渐放大,一切都是新的,新的金陵图书馆、新的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新的摩天大楼、新的高端住宅楼盘、新的博览中心等等,这些新文化空间,成为了建邺区空间创新、文化创新的产物,同时成为创新文化生态的载体。所以说,建邺区的文化意象组合,逐渐由过去的“传统的区东北部文化丛”过渡到了“全新的全区型文化丛”形态。这由旧至新的重组和变换,成为建邺区文化定位的新课题。

四、区域文化的核心表现与发展定位

文化形态的多元表现及其抽象化。建邺区在南京区域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分散性和多元性特征,因此,其区域文化定位需以高度抽象的方式进行提炼。这就要求在定位区域文化的过程中,寻找各种文化样态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及一个地区的人文生态丛中那些主导性、统合性的文化要素。纵观建邺区的“文化志”和“文化地图”,可以发现建邺有四条文化生态的主线:一条是历史文化线,包括了莫愁湖、大屠杀和平纪念馆、云锦研究所、万达广场,主要体现为“婉约、和平、精致、活力”的文化意象;第二条文化生态线是奥体中心、艺兰斋、金陵图书馆、妇女儿童中心、文化艺术中心所构成的“运动、和平、艺术、书香”的文化意象:第三条主线是河西新城科技园区、河西CBD、河西中央公园所构成的“现代、时尚、都市感”的空间文化意象;第四条主线是滨江南京绿博园、江心洲、长江夹江所构成的“生态、绿色、宁静、活力”意象。这些不同空间所呈现出来的文化主题,与区域文化性格、行为模式有着内在的建构关系。沙里宁所说的“让我看看这个城市的建筑,便能知道人们的文化追求”的论断,诠释了城市、空间、人际的文化联结关系。

新的区域必定有新的文化追求。建邺区作为一个区划调整和新的功能区域,其新的文化定位必定需要经过重新整合和系统理解。区域的主体文化空间和文化要素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文化主题。而现代建邺的核心文化定位首先体现了以大屠杀纪念馆、奥运文化为主所展现出来的追求世界和平、和谐为主基调的“和平”文化意象:和平文化是一种世界主题,南京是一个二战时期的典型化城市,民国首都与南京大屠杀的悲壮,以及《拉贝日记》、《南京!南京!》、《南京1937》等影片都诠释了和平的重要性。同时,现代奥运会所倡导的和平主义更是契合了当代世界的主题。2014年青奥会在南京的召开,使得南京的和平文化都在建邺得以体现。因此,作为区域文化的核心要素,“和平”无可置疑地成为建邺区的文化定位第一主题。

其次是以莫愁湖的简约、婉约,云锦织造的细腻、精致、手工化,和绿博园的缩微地方园林文化的精巧、简约为主的“优雅”文化。优雅既指物和环境的优美雅致,也指人的举止高雅。因此对于城市文化而言,优雅体现的是一种柔美、细腻、精致、绿色的生态风格,更表达了建邺市民简约主义和生态主义的文明行为;优雅也包含了从容、淡定、才学兼备、精致、细致、情调等涵义,优雅体现的是一种气质,一种遇变不惊、从容淡定的风度。走向现代的建邺,依托长江的气势,奥运的高度,莫愁女的才学和云锦的精致,淡定而从容,优雅而高尚。这种文化定位,也能建构出全新的文化方式、行为方式,符合现代大都市的人文品格。

第三以河西CBD、新城科技园区、江心洲生态科技岛、江东中央活动区为主色调所构建出的 “开放”特色的文化意象。河西CBD区域金融、商务集聚区,新城科技园的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本身就代表了开放、创新的文化意象:而江东中央活动区所呈现出来的商贸、流通、休闲、娱乐也是基于都市开放主义的特点形塑而成;江心洲生态科技岛的开发,由新加坡投资方参与建设,正是体现了开放创新、解放思想的文化结晶。“开放”也是人们的一种精神面貌,一种现代生活的行为逻辑。这条建邺区的经济轴线,在当代世界经济发展和我国经济文化发展的“开放、创新”主题下,同样需要有开放创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商务的成功。

第6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文化中心;公共空间;交流

城市文化中心是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创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关键,可以说是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文化中心是市民休闲、游憩的集会场所,是大量人群在这里获得生活信息的聚合地。在现代生活当中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发挥了其重要作用的趋势,其重要性正在受到市民、设计师、政府、开发商更多的关注。空间是与功能有着直接联系的形式要素。所谓功能决定形式,表现在公共空间里就是要求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形态。

1 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文化中心的公共空间设计,最重要的在于空间的营造。城市文化中心是一个被引入文化符号的大型城市公共空间。空间设计是提供一种以交通为主导的对现存城市空间的规划、设计,和提供新的且强调与周边文化符号相联系的景观化的功能设计。公共空间中缺乏各种低强度接触形式的形式,从反面证明了他们的重要性。[1]在设计条件和渐进式的城市策略下,一般在设计中几个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组团空间和渐变的地形组织起来,在一个移动性原则的基础上对文化中心各个区域进行组织,通过几个区域联系起文化中心,从而达到一个从局部到整体、从平面到立体的效果。

1.1 局部与整体

在公共空间规划中,对可持续的文化中心建设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寻找并确认可以使场地发挥“结构高效性”的机会。即针对文化中心的不同区域分别选择相适宜的用途,以期将项目打造成城市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将文化、教育、都市和休闲活动完美的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公共空间设计中针对文化中心的空间隔离问题应该做些规划,如在公共空间各个入口区加强文化中心与城市的联系,并实施统称为“城市交点”的设计创意。使整个文化中心被划分了几个大的区域:城市散步道、滨水区、入口区、生态停车场区等。文化中心通过道路系统、地块、建筑、空间等组成要素表现出复杂的动态性。在平面和竖向上都有变化。总体空间通过疏与密的对比,形成整体结构的变化与统一。

1.2 平面与立体

文化中心通过绿化、水景、墙体、铺装、竖向设立、地形及标高变化等来营造空间。所有的元素都是落实在一个空间构成的问题。如果想让公众获得良好的体验,空间的不断变化将是设计中要考虑的。设置有可提供人们进行向上或向下运动的阶梯和坡道,人们借助阶梯和坡道可以使自己发生空间位置的变化。[2]通过明显的高差与竖向变化,形成自然的地形起伏与空间错落。想要成为一个出色地文化中心,需要很漂亮的建筑,但单纯追求建筑的壮观是不对的。很多优秀的CBD,其伟大之处就在于地上,因此,步行系统是文化中心要努力关注的重点。

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该创造出许多对比强烈的功能区域,如行人散步、慢跑和骑自行车的“空中长廊”,而另一侧则作为自由的休闲活动区域。一个整体的坡道连接两块活动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文化中心的空间感和通达性,同时还可以遮挡来自市区方向的视线干扰。同时也将两个不同的空间整合在一起。在不同标高基面还应该设置立体化的绿地系统,与人行系统立体空间相互交织、重叠、迂回,形成了复杂的多维空间体系,将多种复杂的空间、功能和活动整合为一体。

2 文化中心的发展与变化

城市的发展从来就是动态,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的规模极大, 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分期建设,城市发展的变化还需要不断调整。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设计的文化中心需要在现在和将来建立一种弹性的关系。如果过于饱满和对称的对这一地区进行设计,那么这样的设计无疑会缺少对发展和变化的城市的适应能力。

而在时间对所设计的空间本身的影响方面,自然景观经过时间的洗练,叠加了无法计算的信息,所以也就有了无法计算的丰富资源。这其中包含了阳光,风力,湿度,等等要素,而且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不停留在一个稳定的状态,每一个要素本身都在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然后再作用在空间上. 在本次论文阐述中,文化中心不应该局限于一个静态的效果,而是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各单体建筑的风格不断变化,整体形象逐步清晰,不断成长,从而使文化中心得以延续和发展。

3 空间与公众的交流

公共空间需要人和人需要公共空间一样,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城市文化中心的结构性基础不仅仅是它所包含的建筑和街道,还包括在这些硬件网络下所生长起来的人际关系网。需要有视觉、场所和包括色彩、质感、比例、风格、性质、个性与特色等在公共空间中与公众之间发生感性的联系,[3]只有它在满足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休闲空间体系的时候,它的核心性才会被公众更好的体会。

假设一种在空间与人之间探寻新的互动,文化中心与周边城市建筑的接线处是很模糊的,尽最大可能的与周边城市街区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格局布置以透彻的环境研究为动力。不同的功能区域通过渐变的地形组织起来,带来了流动和多样化的空间。区域为文化中心街区和周边相邻街区提供了设施。只有这样,文化中心在能够为公众提供一个运动、文化、交流以及其他休闲空间的时候,它才在居民生活中建立其本身的特性,承载起与公众的互动作用。

将基础设施与围绕文化中心的休闲区域联系在一起,加强空间中心性的新设施,这样文化中心就可以吸引到大量的使用者。通过将文化中心内的各个元素连接起来,在这些元素交接或重合的地方,高密度和复杂性的区域将出现。如果同时把公共空间的道路与文化中心外的城市步行道联系起来,优化重构公众空间与文化中心交互关系,创造一种人们能够享受参与文化中心活动的休闲空间。

4 空间的文化地域性

文化中心公共空间的设计不应是孤立存在的,设置不同的人文景点,营造城市文化中心的文化气息。使得各个不同功能分区既统一又各有特色。[4]设计要让公众能在公共空间中发现当地的历史和对城市文脉的延续。这样才能体现出场地的价值取向和特征符号。想要设计出最有特色、最重要的地域文化,具体地说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同时又不失地域特色。以此来感悟城市文化中心的历史和城市的文脉。

5 结语

在这次的城市文化中心公共空间解读设计中,我整合了以往设计的经验,在论文的形成过程中,设计基于景观学角度的理解,与建筑、生态和经济等各自的语汇相结合,就构成了文化中心的整体框架。并考虑环境可持续性、城市连通性和社会活力及公众参与等众多目标,希望在某些方面会有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丹麦).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日本建筑学会(日).《空间要素》[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庄宇.城市设计的运作[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小学 教学场域 文化资本 文化权利

小学教育在不断摸索中前进,无论理论还是实践,当今的小学教育已经体现出诸多不同于往日的特点。教育中包含多元主体的相互关系与共同运作,运用布迪厄的“场域”以及由此延伸出的“教育场域”、“教学场域”研究范式,有助于对教育现象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解析,更能体现出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发展过程中人与人关系的演化。

一、 场域、教育场域与教学场域

1.场域

一般认为是布迪厄提出并促进了“场域”概念的广泛应用,而从这一概念进入视野起,人们对社会存在与演化的理解便大大深入。“场域”是一个关系性概念:“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net-work),或一个构型(configuration)。”[1] “根据场域概念进行思考就是从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1]对于系统理论中的许多基本假定,即共有功能、内在统合、自我调控等,场域理论都拒绝接受,在一个场域中,“资本”和“权力”是其运作的主要原动力。

2.教育场域

作为对教育的一种本体假设和一种教育研究视角,教育场域范畴对理解、解释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与功能[2]。在运用普通场域范式对教育场域进行解析的同时,必须认识到教育场域自身具有独特性质,主要在于,教育场域中的关系主要是教育关系――教育者(教师和家长)、受教育者(学生)、管理者之间的关系,其中的“资本”与“权力”主要是“文化资本”(教育场域是文化生产与传承的场域)与“文化权力”(教育场域中各主体的权力是文化权力)。

3.教学场域

教学活动是教育的核心内容所在,教学场域是教育场域下的重要时局。“从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看,教学并非是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旨趣的纯粹活动,而是教师和学生携带各种资本进行投资,以求赚取更多资本的‘市场。’”[3]小学教学场域中的主体关系为学生与教师的关系,而家长、管理者双方主要作为影响主体,在教学场域中得到力量与决策体现,即教师与学生是教学场域中的核心主体,但他们的互动与政府、社会、家庭中的许多因素相关联。

二、 我国小学教学场域的变迁与演化

我国小学教学场域的演化正在经历,或者在人们的观念中将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从“帝制王国”到“奶油课堂”,再到“和谐社会”。

1.“帝制王国”――教师、“唯我独尊”式教学,教与学严重割裂

所谓“帝制王国”,是指教师在活动中对孩子厉声厉色,多用命令式口吻对孩子讲话,教师对儿童的思想、感受视若无睹;教师将自己置于帝王、领导者、长辈的位置上,对孩子的发展特点、兴趣、爱好、情感置之不理。在这样的教学场域中,“学生的每一个行动大概都由教师命令,他的许多行动的唯一顺序来自功课指定和由别人给予指示”[4],教师随意介入与打断学生独立的学习过程,以至于学生的身心活动是零散、孤立、没有因果联系的,活动过程在表面上是对结果或结局的直线性趋近,实则失去了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已丧失了活动的本身意义,其教育目的难以体现。因此,“帝制王国”中的教学属于教师自身的一种程式化表演,学生个人的学习过程则无从体现,教与学被严重割裂。

2.“奶油课堂”――尊重与平等掩饰下仍是教师权威在主宰,教学成为教师的表演,微观教育技能得到最大展现

“奶油课堂”式教学场域下教师的创造性得到更多展现,他们设计出多样而精彩的教学环节,准备了精致的教具,创设了逼真的情境,处心积虑地将教学活动搞得多变、花哨、媒介广泛、物质丰富,甚至教师的话语音色、语法都模仿孩子,试图以此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博取成人赞叹,课堂不再充斥帝制王国的独裁与压抑,而是如奶油一般精致、细滑,教学成为教师的表演,教师将个人微观教育技能是否展现得淋漓尽致作为评判课堂的主要标准。如此,“奶油课堂”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尊重、平等、和谐、快乐,而在尊重与平等的华彩外衣下仍然是独裁与支配,教师权威、教师主宰的观念与行为并未改变,这种教学场域实则是外界教育批判与新要求下教育者权威妥协的产物,在当今小学教育中广为存在。

3.“和谐社会”――威吓与表演消失,规则与秩序自然衍生,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和谐互动

教育如果真正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回到对人的关注,它就自然而然地会凝聚成一股动力,教育应该整体体现一种“向学之心,向善之志”,这样教学场域中才能显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幸福的状态,这才与经验的本真的原初状态及其本意相一致,而这样的教学场域也才称得上是和谐“社会”。在这个小小的“和谐社会”中,教师的教学不是在个人权威笼罩下对学生任意支配,也不是费尽心思地讨好他人,这样的场域里,压迫与冷漠无存,而平等、尊重、协商、爱戴、自由、舒适满溢,教师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个性的发展,学生自由、自主地参与活动,规则与秩序由人的天然要求与场域影射来“自然”衍生与维持。

三、 对学校教学场域变迁的思考

1.教学场域的变迁与演化过程是由集权到民主、文化资本由集中到分散的过程

教学场域在人们的实践与观念中经历着演变,从总体上看,在演变过程中,教学场域中的文化权力与文化资本并未消减,而是由集中走向分散,持有主体由少数到多数。在“帝制王国”中,文化权力与文化资本高度集中于管理者与教育者手中,学生以及家长没有话语权;在“奶油课堂”中,社会、家长对小学教育的关注得以体现,教师开始钻研并表演社会、家长、管理者眼中“好教育”;在“和谐社会”中,教学场域中的最重要主体――学生的文化资本与权力得以体现,学生可以展现个人的生命秩序与理解,后喻文化在教学场域中有了立足之地。

2.学校教学场域走向和谐存在困境

(1)实践困境之一――教师对文化资本的过分利用与抵抗

教师是教学场域中文化资本的主要持有者,教师对文化资本的过分利用与抵抗是学校教学场域走向和谐的最主要实践困境。首先,教师深受自身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其部分教育行为是幼年时期所受教育的一种获得性遗传,教师对经验本原上的观念、行为的放纵会抵触不断更新的更为科学的教育理念;其次,人在生活经历中形成对生活、社会、世界的看法,教师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社会价值观念的过度强调,使他们容易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全盘迁移到学生身上,例如,高考制度下知识的极端重要性等,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便难以满足学生的生长需要。再次,教师对“教育即预备”的强烈信奉,促使教师放眼将来,一切都为将来的幸福做准备,导致对于儿童本能冲动等原动力的忽视,儿童的原动力不能被充分利用。在教育遗传性与经验全盘迁移的影响下,教师对于跟个人经验有差距的思想、理论,或与个人当下状况不同的做法、实践方式都本能地排斥。如此,和谐的教学场域呈现出“乌托邦”色彩,遭到教师的排拒与抵抗。

(2)实践困境之二――教学场域中的力量膨胀与话语权缺失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关系是教学场域中的主要关系,教师教育权利的过度膨胀与学生学习活动中的话语权缺失,是学校教学场域走向和谐的又一困境。主要表现在,教育与学习的概念、区分标准在教育过程中未能得到明确划分和足够重视。学生的学习湮没在教师的教育“统治”之下,教学场域中的“教”占据主置,而“学”虽然受到越来越多关注,但教育者对于学生“学”的理解与重视在实践中还远远不够,学生自身不断趋向目的的内部心理发展过程常常遭到打断,甚至制止。“所谓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而学习则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经历或者实施某一特定行为,通过自身经验而获得新的心理素质或者改变现有心理素质的内部过程”。可见,知识传授与学习的过程是生命展开的过程,不仅是教育者生命展开的过程,更是受教育者生命展开的过程。任何一方对于对方的没有自我的一味重视或者无视对方,都是对于自我和对方角色的扼杀,都无法走向和谐。权利与力量的不恰当分配是导致场域无法走向和谐的重要原因,力量不均衡的主要诱因在于,现有制度下的教师课程编制权力在一定程度上丧失,由此连锁导致学生话语权缺失。因此,师生力量的不均衡化不应仅从教师放权着手,反其道而行之,更大限度地合理放权于教师,或许更为有效。

3.多渠道为教学场域注入动力,更大限度激活教学活性因子,是促进场域走向和谐的重要途径

教学的活性因子主要包括理解、沟通、参与、互动,这四个活性因子既是教学的内在机制,又是教学形态的基本内容。更大限度激活“理解”因子,主要是将教学场域下的理解,从原有对意义符号的狭义理解扩散至教学监督部门对教学意义的理解、教师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解、学生对于教学与交往双重意义符号的理解,而“沟通”、“参与”、“互动”因子的更大限度激活便是理解的前提。可见,提高“理解”因子活性不能仅仅从教学场域内部着手,而需注入外部动力与增强内部动力同时并举,首先,教学监督部门对于教学的“参与”、与教学主体之间的“沟通”和“互动”不可缺少;其次,教师对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参与”以及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与“互动”都是增强理解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1).

[3] 原晋霞.试论教学场域中的权力关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3).

[4] 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M].胡劲松,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8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文化认同 区域经济合作 建构

文化认同理论是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埃里克松(1902―1994)的重要理论贡献,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后被其本人及其他学者广泛运用于社会、历史、政治等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20世纪末,后冷战时期国际社会发生的一系列冲突与事件,引发了人们从新的视角进一步观察、探讨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兴趣,文化被更多地作为一种国家实力加以考虑。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发表后,引起了学者们对文化在国际政治中作用的思考, 文化认同理论随之也进入了国际政治研究的视阈。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西方学术界对于文化认同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有关欧洲文化认同、东亚文化认同等问题研究较多。学者们对文化认同研究的共识是:区域文化认同的产生有利于消除区域一体化发展中的障碍,有助于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巩固和深入发展。

一、区域文化认同的主要内容

以亚历山大・温特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者认为,文化认同是指不同国家行为体经过国家间互动而共同构造并认同的国际规范和国际制度,是一种集体知识,即共同观念。区域文化认同,就是指区域范围内成员对其共同文化的理解、接受和实践的文化心态,它的目的在于用共同拥有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更好地生活在集体当中,并为集体的团结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在我国,由于行政区划的不同归属和长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区域之间文化认同存在着差异性,根据文化认同具有的融合性、可培育性特征,我们是能够建构新形势下的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文化认同的。这种认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共同的区域一体化意识。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最具有活力的经济现象之一,它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生演进规律,我国要进一步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各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从本地区的行政区划范围内考虑,还必须从大区域视角着眼,强化地区合作、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系统整体思想。区域合作应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整合要素,创造共同市场,实现共同利益,从整体上提高区域竞争力。因此,区域内的各省市一定要破除以自我为中心的“独赢”思维,要把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一种共识,正确认识发展自身与服务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关系。

2、认同合作创新的新文化。能够给区域发展带来福祉的新文化是合作创新的主流文化的构建。约瑟夫・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明确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文化创新不仅是区域创新的重要方面,而且是区域创新的源泉,尤其是区域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前提和先导。文化创新就是要培育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为区域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创新文化环境,从而影响区域创新的主体,提高区域创新的能力,并使二者良性循环,以促使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发展要在合作协同的基础上,强化合作创新的主流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认同和认知程度,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加速建成创新型区域,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提升区域竞争力。

3、区域多样性、互补性文化的交流与认同。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变迁,各地文化又呈现出各自的个性,区域文化中既包含大都市文化、一般意义上的城市文化,也有县域文化、乡村文化等,各种文化丰富多彩,各具特色,而且形成了各自的优势,具有明显的互补性。对这种多元文化的差异化和多样性的认同,有利于文化的互补,并促进区域文化的升华与竞争力的提高。因此,加强各地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实现跨行政区域文化认同的重要前提之一。

二、文化认同对区域经济合作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认同对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作用也倍受关注。区域合作中的认同是以地区间共同的文化渊源为基础的,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无形力量,对地区之间的交往和合作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跨区域经济合作的风险,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就一个区域来讲,文化认同代表着一种情感、一种力量,它以丰富的内涵,在人类的沟通中引起共鸣,在人们的交流中引发共识,尤其是跨行政区域合作,由于没有行政力的制约,彼此的认同与信任心理是至关重要的,文化认同心理意味着法制风险、经济风险与经营风险的降低,认同水平越高风险就越低,交易成本也就越低。文化认同是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跨行政区域经济合作的粘合剂。

2、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磨合成本,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在跨文化经济合作交流中,由于对彼此的文化背景缺乏全面认识,因此,必要的磨合成本是必须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合作不利。文化认同能促进彼此的沟通、理解,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这方面的成本。

3、文化认同可以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凝聚力是区域经济合作必不可少的因素,凝聚力有利于区域动员一切资源,为区域的共同发展服务。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的程度还直接决定了该区域的发展速度和效率。

三、区域文化认同建构的路径

由小范围的文化认同走向更大范围内的文化认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区域合作中应把有益于区域文化认同的因素整合起来,积极推行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加速文化认同的建构。

1、树立科学的区域发展观。既不会造成各自部分国家或地区在区域利益分配中的边缘化,又能提高整个区域的整体利益和实力的区域合作最容易得到成员或地区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拥护。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区域合作与竞争是经济发展永恒的话题,区域的合作一方面能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在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同时,更实现了生产要素与经济利益在区域内外的博弈。从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现状来看,一些区域地方政府往往以地方利益代表者的身份干预地区经济发展,表现出了较强的功利性、排他性和行政导向性,区域政府和官员的行为存在着短期化的特征,即在地方区域关系中形形的地方主义、过度竞争、市场壁垒、“块块结构”等现象大量存在,缺乏全局观念和协调利益行为的机制导致了区域合作的“貌合神离”。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背景下,经济合作既是区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当前,区域共同发展的集体意识应是区域文化认同的集中体现,为此,所有成员都应当树立科学的区域观,确立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互利思想,各地政府应从国家战略高度建立地方公共利益或区域公共利益的观念,淡化行政区划色彩,形成连横的强烈愿望,提高创新成果的扩散效应和地区优势互补效应,提高整体的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互利共赢的发展意识真正成为共同的区域认同。

2、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服务功能。区域文化认同的推进,政府的引导与推动是主要因素。一般的区域之间都会因为历史渊源和地缘的关系,山水相连,地缘、亲缘、血缘、族缘关系更利于产生民间的文化认同,政府的引导可以强化民间业已形成的良好的文化认同,并有助于这种文化认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首先,当前我国的区域合作是国家内部不同行政区域之间的合作,因此除了参与各方政府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协调以外,还离不开中央政府的协调,因为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成熟程度、民族特性、文化意识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关系到各地区的切身利益甚至国家整体利益,因而区域合作需要中央政府从“超行政区域”的角度进行统一的协调。

其次,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应加强联系,加强互动,加强信任,加强合作,为民间层次的文化认同做出表率作用,为进一步的经济合作起到引导与服务作用。各地应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打破地方保护主义,进一步下放部分省级行政审批权,在政策、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扩大和完善目前的文化合作交流机制,同时制定相应的与市场相配套的法律体系,以保障区域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的有序运行。

3、媒体的推动。区域文化认同的加强还离不开各方媒体的合作与推动。马丁・巴伯罗曾这样评价现代传媒在促成文化认同方面的功能:传播技术允许人们有一个“认同的空间”,不仅仅是重新唤起共同记忆,更确切地说是“体验冲突和休戚相关性”。同样,约翰・哈特利曾指出:“一个国家是为其成员搭建在数片主要桩基地之上的,电视便是这样的一片桩基地”,而报纸则“都是一致的,与此同时是最大的虚构,因为它们构筑了想象中的社会群体,构筑了千百万的人每天进行的群众性习俗或活动的基础”。媒体作为一种文化软实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柔性的渗透力量,协调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分歧,增强他们之间的文化共融。

区域合作中的各方媒体应该加强对彼此的文化宣传,各城市报纸、电台、电视台应当给其他城市开辟相关的文化专栏,以加强对彼此的宣传介绍,包括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历史文化、风物特产、旅游线路的宣传等。各城市宣传媒体还要加强文化综艺类节目的合作,促进多方联动,做到各自地方特色与区域共同特色并重。

4、 加强文化建设,加快认同进程。

(1)重视区域文化研究。文化认同不是建立在沙地上的,要让一个区域的人们认同合作区域的共同文化,研究提炼区域文化是宣传和推介的基础。区域文化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积淀,但是对这种积淀需要挖掘、整理,这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应该通过政府的推动,利用整合区域内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的研究力量,推动区域文化研究向深层次发展。要充分挖掘区域文化的精髓,更加准确地提炼概括区域文化的内涵,培养社会核心价值,提高社会参与度,强化主流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社会认同和认知程度。

我国各区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区域内的各省市地域相邻、人缘相亲、文化的交融也都有一定的渊源,各地要共同致力于挖掘区域文化魅力,进行形式多样的宣传,尤其是借助于文化理论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各地文化的交流,让历史形成的文化力量成为区域内人们自豪感的基础和凝聚力的纽带,进而促进相互之间的理解和共同文化意识,提升该区域人们文化上的进一步认同。

(2)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将渊源不同、性质不同以及目标取向、价值取向不同的文化,经过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的过程。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以通过政策实施,整合区域文化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区域文化共同发展合力,这种整合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一个区域共同体内,将不同的文化力凝聚起来,促进彼此的沟通、理解和认同。各地区丰富多彩的不同文化间具有较强的互补关系,在不影响各自利益的前提下,双方完全可以以差异为基础,通过构建文化资源开发的联动机制而获得文化市场的互补效应,实现各自利益的最大化。文化的多样性与互补性,也能使各地区因地制宜、各有侧重地发展各自更具比较优势的文化产业,从而避免出现“大而全,小而全”的混乱局面,实现文化资源在区域范围内更有效地配置。

(3)文化产业的共赢。文化的认同不仅是对已有的历史文化加以传承、整理,更要在现实的文化建设中加以交流和创新。特别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各种文化生产要素市场的联网,形成各类文化专业市场的联合体,进而在促进各地文化市场充分发育的基础上,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合作,推动统一的文化大市场的形成。

文化产业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朝阳产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其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已为世人所认可。区域合作应从空间资源的整体性和网络关联性出发,编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避免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而造成各城市文化市场及管理体制上的分割。要把各城市利益与区域大局利益统一起来,整合区域内文化资源,汇集区域内文化元素,凝聚文化发展合力,构筑相互补充的市场平台,形成区域联动发展的协调机制。大力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并建立规范竞争的文化中介机制,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说:“最终为经济提供方向的并不是价格体系而是经济生存于其中的文化价值体系。”地区间在文化认同上越趋于一致,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就越多,合作机会也越多,地区间形成一个整体的愿望就越强烈,也就越有利于区域合作的实现。我国当前的区域经济合作中,应大力推进区域文化的融合,形成合作共赢的文化认同,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参考文献】

[1] 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2] 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第9篇:地域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城市区城空间结构演化驱动机制

研究背景与概念界定

1.1城市区域形成.—城市区域化城市是区域发展的动力源,毕业论文 即其节点区。随着城市发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功能性作用逐渐凸显,经济力量与行政力最的耦合加快了城市化进程[1],同时,现达的交通网络和通讯手段使城市和区域之间联系更为紧密,使城市区域化成为可能。

城市区域化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特征和目标,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地域过程。城市区域化的本质是城市一区域联系的加强,使城市一区域经济、空间一体化。随着城市生产与消费高度集中,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扩展,程度加深,使区域形态由平面趋向于立体,区域的运行因子更加多维化.运行方式更加复杂化.城市发展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应凸现。

1.2城市区城的概念拼析

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硕士论文 而地方化又直接导致了区域城市的协作。这种竞争与协作共同塑造了新的城市景观冈.从而促使城市与区域组成一个复杂的城市区域系统。城市区域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区域”的研究,在空间上包括城镇密集区、城市群(体)、(大)都市区等不同层次。笔者指的城市区域是以城市体系为骨架,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与具有经济关联的和经济辐射的腹地城镇共同构成在产业发展、空间协调等方面具有紧密联系、互相协作的空间网络地域。

这一城市区域概念与国内外研究的都市区概念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从地理范围来看,“城市区域”比单核心的“都市区”要大,与“大都市区”的概念表述较为接近;从功能联系上看,城市区域更强调对区域化、一体化趋势的动态判段。

1.3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内涵界定

城市区域中每一事物、客体及其相互间产生的运动现象,都会形成一种空间态势,它们在整体中的结合关系便产生一种多重空间[3]。而对各类空间的考察分析,则强调空间结构中各

功能单元间的关联性,也强调各单元动态序列的空间变化。

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下,各功能单元(经济活动、城镇等)在城市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是具有一定功能的空间地域系统和空间组织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与要素流动过程中人类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结果。

城市区城空间结构具有整体性、有序性、时滞性、动态性等特征。区域内各个空间单元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集合体。区域空间结构是在多种约束下的有序,其结构的形成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且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与经济发展速度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在相对时间内,它表示一种静态结构,在较长时期内,则表示出一种动态的地域演化过程。

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系统演化

2.,城市区城空间结构的模式演化

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模式的系统分析,职称论文可以发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一般呈现出由单核极化模式一双核整合模式、多核网络模式的空间组合演化过程。

2.1.1单核极化模式

单核极化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范围内以一个中心城市为单一核心、集成城内外各种要素于中心城市的核心区、并与第二位城市存在较大差异的空间结构类型(图1)。并且,中心城市往往是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管理决策中心、商务中心和研发中心。

在单核发育的初级阶段,主要以空间极化状态主导,促使区城内外各要素向城市区域单核集聚,功能仅辐射区域范围之内;在成长阶段,得到强化的单核继续极化区域内外的要素,但是功能辐射开始超出自身区域而服务于区域,辐射效应开始超过极化效应,逐步提升了单核的区域功能。

2.1.2双核整合模式

双核整合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城内.以近域内已经存在的两个中心城市或者远期有可能发展形成两个都市区为双核、整合互补性资源和共享性资源而形成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对于整体发展水平较快的单核城市区域的空间组合,比较容易发育形成双核整合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

双核整合模式是城市区域地域空间结构系统成长时期的过渡性空间地域组合类型。英语论文 在工业经济时期,由于资源开发利用方向的转变,导致了新工业城市的诞生,这是出现双核、多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双核整合型空间地域组合类型向高一级空间结构跨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强化;二是双核整合型得到了补充和发展,形成了多核空间结构系统。

2.1.3多核网络模式

多核网络模式空间结构是在城市区域内存在多个(两个以上)中心城市、并有发达经济区以及完善有序的城镇群落系统作为支撑的地域空间结构类型(图1)。多核网络模式是工业化中后期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形成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空间结构系统成熟阶段的空间地域组合形式。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大城市之间开展更加广泛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 使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联系和组合形态发生变化,区域空间单元形成了多中心、多层次的网络化发展模式。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表现在区域经济的增长以及空间结构的变化上,当地域邻近的中心城市辐射空间范围出现相互重盛时,必然会走向多核协调与城镇群落一体化融合的空间发展方向气

2.2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

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考察,可以总结出空间结构大体呈现出由放射长廊形态—多轴线引导形态一同心圆圈层形态*反磁力中心组合形态的演化过程。而在特定的地城

背景下发育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可能是上述形态模式的组合或衍生[5]。

2.2.1放射长廊形态

放射长廊型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组合形态,一般是由于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沿某种地理要素扩展.如交通道路、河流以及海岸等,城市区域的城镇呈“串珠”状发展形态(图2)。中心城市向外集中发展,形成放射走廊地带,城市区域内城镇沿长廊间隔分布,长廊之间为楔形开敞空间。这种模式的城市区域,要素流动集中发生在中心城市与各个城镇之间。

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得益于现代高速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交通、河流以及海岸成为城市区域的主要通道和发展“骨架”,也是决定城市区域中城镇之间的“距离”,而城市

区域空间的基础设施可以沿放射长廊布局。同时,要素资源在放射长廊进行空间流动—集聚与扩散,医学论文 并将原有的城镇联系起来,从而促进放射长廊空间结构形态的形成与发展。

2.2.2轴线引导形态

轴线引导型空间结构形态是在城市区域内以主要交通基础设施为轴线呈辐射状扩展,空间城镇群体的构成形态为放射珠串状(图2)。这是空间结构不稳定的空间形态,其进一步向心发展将形成圈层型形态。轴线引导空间结构形成的前提条件是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已经具有若干条对外交通通道,并且中心城市的向心集聚发展已经形成了高负荷、低效能的负面效应。

轴线引导模式的形成机理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此类模式形成于城市区域一体化发育初期,城市职能是一种均质的“溢出”;②因为轴线方向具有交通的便捷性,使城市发展沿着轴线方向的扩展速度较快;③城市不同方向城镇的资源察赋、产业发展特色突出,使得城市职能扩散具有很大的空间方向异质性,导致各扩展轴线的功能趋向于适宜性布局,在整体形态上趋于多向生长。

2.2.3同心圆圈层形态

这种形态的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处于城市区域内城镇群体空间的中心位置,中心城市环绕着多个均质圈层, 城市区域空间向各个方向发展。而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位置呈同心圆状分布(图2)。在城市区域中,中心城市的圈层化空间拓展与布局是伴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功能的增强而不断进行着的。在圈层布局的墓础上,出现了许多次级中心城市,依其与中心城市和所在区域的联系密切程度,形成了次一级的交通中心。围绕着这些中心,次一级的工业、服务业等获得了发展,从而完善次一级中心城市的功能。依此类推,在城市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城镇依托与中心城市的区位临接程度以及经济联系程度呈现同心圆圈层分布形态。

2.2.4反磁力组合形态

反磁力空间组合模式是在离中心城市一定距离处集中培育一个与中心城市引力相抗衡的城市反磁力中心(图2)。这种空间结构模式是在城市区域的中心城市之外另辟新城,这种不连续的空间作用方式在空间形态的演变中是由从不连续演化通过相互吸引又发展为连续的过程。

产生跳跃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中心城市由于要素的过度集聚,产生交通拥挤,城市空间因土地稀缺而无法扩展,由此产生了集聚不经济。而为了有效地减弱中心城市的绝对凝聚作用,需要培育B(第二位)城市,从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形态与环境的整体优化[6]。

2.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演进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由于城市区域所处的发育阶段的不同,则呈现出不同的功能,依据空间结构构成要素的多样性及其高度交织程度的不同使其衍生出指示功能、组织功能、优化功能和载体功能。

2.31 指示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其对区域整体发展程度和质量具有指示功能。区域经济越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越高,区域城镇密度也越大、空间结构发育水平也越高。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业社会.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城镇之间联系松散,此时区域内的城镇未形成空间结构。进入工业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快,城镇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产生,同时也体现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中心城市是城市区域内创新要素高度聚集的空间地域,其创新功能是区域空间结构中最强的,因此,中心城市的创新功能是衡量城市区域功能等级以及整体发育水平的核心体现。

2.3.2组织功能

组织功能是城市区域通过空间结构这一组合形式,把城市区域内的城镇、交通、能源等经济要素连接起来,使各种经济活动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框架内进行。如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对于区域发展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促进中心城市与周围地区资源、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及区域要素的整合,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整体发展奠定基础,充分提高城市一区域发展要素的利用效率。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其组织功能也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中心城市区域支撑度的增强。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建立,中心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张,整体功能也进一步放大从而使中心城市在区域中的核心带动作用也越来越强大。

2.3.3优化功能

优化功能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具有使区域经济效应最大化的作用,合理的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能够实现区域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从而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完善,使区城获得满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转贴于 通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将促使中心城市日益严重的“城市病”问题得到缓解。通过近域城镇发育水平的增强,将促使中心城市产业等功能得到有效疏散,从而使大城市“消肿”;同时,墓础设施空间结构系统的建设也将促进区域基础设施网络的形成,既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区域的伸展,又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支撑功能。并且,城市区域生态空间结构的形成将有利于区域生态环境整治,优化城市区域的空间整体生态功能。

2.3.4载体功能

当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育到较高阶段后,其调整与优化将为城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日益强大的空间载体支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有利于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它可以为实施中心城市“退二进三”的城市用地调整战略提供发展空间,为中心城市!换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支撑。

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地区内城镇发展的互补性和城镇职能共享,同时突出个性特点,主要表现在城镇职能互补、产业互补、资源互补、重大基础设施的共建和共享。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合强调内部各城市之间的优化组合。在日益竟争激烈的环境下,空间结构载体功能的发挥将避免重复与浪费,从而加强组合城市的整体实力以参与更大范围的竞争。

3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部、外部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物质空间反映。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动力的牵引,各种动力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合力体现为区域空间结构的重组或扩展。总的来看,导致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化的力量主要包括资源环境及其地域组合、科技进步、要素集聚与扩散、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制度与规划引导等方面。

3.1资派环境的空间约柬

3.1.1自然环境条件制约

自然环境条件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成发育的物质基质,也是空间系统运动的自然动力因素。在自然环境条件系统中,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地貌、地形和水文等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地域空间层次,这些自然环境条件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组合分布,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形态的发育。平原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团块状(如北京市),山地丘陵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表现为分散组团状(如重庆市),而沿海地区城市区域的空间结构形态上表现为带状(如大连市)等。

自然环境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途径主要是影响城市区域的产业空间分布。光、水、土等自然条件影响一产空间分布,而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的适宜性影响着工业布局;同样,河流、气温等条件影响房地产、生态旅游等三产空间分布。城市区域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将推动区域要家以及经济活动的集聚与扩散,从而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

3.1.2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

资源禀赋及其地域组合是城市发育和区域经济的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基础性动力。资源分布范围广、相互组合良好、位置和交通条件好的地域,便于资

源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城市区位的选择,进而会促使城市及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演变,并带动其周围地区经济的发展,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相互作用的强度进一步增强。

区域内自然资源要素是城市迅速发展和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的地域分布状态也影响着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资源集赋的不同,导致不同资源开发利用的区位指向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形成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如我国东北地区依托煤炭、铁矿等资源的开发,在铁路及沿海港口形成了一批近代城市,如鞍山、抚顺、大庆等城市,同时,特殊的资源地域组合也促进了东北地区特色城市体系的形成,东北多数城镇都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交通通道建设的区位选择也由资源案斌与组合差异决定。由此可见,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其组合开发是区域空间结构形成的基础性动力。

3.2技术进步的支雄效应

3.2.1交通技术的创新驱动

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交通运输技术的发展改变粉城市空间拓展的方向。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家是空间地域的联系关系与作用程度,而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域的空间可达性。在交通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空间可达性随交通技术的创新而变化,在某一特定时间,交通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提升将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交往的便捷程度的提高,即交通技术创新决定了区域的空间可达性。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在交通技术创新背景下,始终遵循由单一化向复杂化转变的增长方式。新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交通通道牵引人口、工业向远离中心的方向与城镇发展,随着发展轴的极化及其不均匀分布,原有的环状空间扩展格局被打破,代之以轴线模式以及网状模式等空间结构形式。随着城市区域交通网络的不断分异,主要放射线间可达性较差区域不断得到填充,地域活动的均质性逐渐形成,表现在空间形态上,极化结构、轴线结构消失,城市区域空间一体化格局日益形成。

3.2.2信息技术的作用机制

信息技术作为对空间结构的作用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门:①联动效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城市区域的发展呈,现一种联同共进的趋势,在城市区域空间上表现为信息空间的扩展与城市区域空间延伸的复合。现代信息通道的布局建设主要集中在交通发达的城市及连接各城市的交通走廊;②衍生效应。信息技术的进步会不断促进城市及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如移动通讯的发展使城市之间的空间联系变得更有吸引力,促进城市与辐射区域以及各城市之间经济交往日益紧密,从而强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整体效应的发挥。

信息技术创新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分散与集中。信息技术使以大集聚为特征的传统都市模式得以改变,城市郊区以及中心城市附近特色城镇的吸引力不断上升,促使中心城市功能实现大规模的空间梯度转移,进而推动城市规模的扩大化。同时,由于通讯和交通方式的进步,将促使区域内其它城镇也将依托其自身的优势承担不同的区域功能,城镇之间的联系将更为密切,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将由单一中心向多中心结构演化。

经济效应的推动下,联系密切而且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便利的“优区位”地区城市之间以及相互辐射区域之间将形成的互动整合发展的态势。依托交通通道的载体作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会逐渐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整合,进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不断演化。

当集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将会出现集聚不经济,此时扩散效应将逐渐发挥其重要作用。随着扩散效应的不断增强,城市区域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将呈现出合理化的空间流动,长期的要素与产业的扩散会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进而会促进城市区域其它功能空间以及各城镇整体发展质量的提高,从而带动城市区域空间单元网络化联系的形成与作用强度的提高。

3.3要素集聚一扩散机制

3.3.1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方式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整合过程。这个过程不仅包含了要素的空间聚集,而且还包含了要素的空间扩散,它是空间聚集和空间扩散这两种运动形式的藕合。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主要内容是人口、资源、资金等.这些要素的集聚与扩散过程就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要素的集聚与扩散影响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整体功能。

城市区域空间的集聚与扩散是经济和人口分布的空间动态变化倾向。但这一过程相当复杂,往往在集聚过程中有扩散,在扩散过程中有集聚,其主要倾向因地因时而异,并随一定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化,而且由集聚或扩散过程所引起的空间密度、形态和结构方面的具体变化也呈现出多样化。集聚的发展和高度的集聚化,会导致集聚的扩散。因此,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发育程度直接受制于“集聚力”和“扩散力”。而这两种力的强弱与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强度密切相关。

3.3.2集聚一扩散的作用效应

要素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将引起区域空间发展重心的转移,造成地区空间极化的重构和区域内部关联及区际联系的序列重组。集聚经济的形成和变动是由微观主体(居民、厂商)和其他有关的社会经济要素在城市区域空间配置所决定的,在集聚

3.4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

3.4.1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模式

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方式是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在社会经济系统运动上的外在表现法则,是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直接动力。产业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方式等则直接影响着城市区域的空间地域扩展的速度、规模、方式等,进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

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产业形态对特定历史时期的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与空间结构演化的作用也是不同的。在农业经济社会.由于产业经济增长总量较小,关联性弱,所以,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量就弱,空间结构演进较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以资源为依托的大工业经济增长总t较大,关联性强,所以,空间地域扩展规模较大,空间结构演化速度也较快;而在信息经济社会,以知识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现代产业系统,对区域空间地域扩展的推动力更强,出现了网络化空间结构趋势,从而推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更新和重塑.加速了城市区域的整合演化进程[8]。

3.4.2产业结构升级的驱动机理

产业结构整合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产业结构整合化是产业要素、部门结构重组、一体化发展过程,产业结构整合化将促进产业的聚集与规模效应的发挥,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功能的调整与优化。城市区域空间单元以产业联系为纽带,通过空间政策调整在城市区域内发展成职能相对突出的空间组团,形成主核带动下的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知识化驱动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留学生论文 产业结构知识化,就是建立区内相互依存的产业联系体系,形成一种“技术生物链”,[9]。对于城市区域己有的产业发展重视相关产业的网络体系的建立,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分工与协作完善的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网络体系。同时,现代新型产业的柔性生产方式,拓宽了中心城市的空间辐射范围,而“硅谷”型卫星城镇是城市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空间区位的主要选择。由此可见.现代产业的空间扩散强化了城市区域节点城市间合理化的功能布局,进而促进了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3.5制度创断与规划引导

3.5.1制度创新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是由市场担纲主导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市场经济中还无法排除政府的作用。政府通过区域范围统一的制度建设,保证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使城市区域经济保持常态运行,从而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产生重大影响,如对城市区域空间土地制度的统一建设,城市区域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使区城各项功能空间逐渐按地价合理安排,从而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发生重组并形成城市新区或新型城市。

城市区域的制度创新使城市一区域之间的要素转移更加顺畅,使城市区域空间单元间的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得以顺利进行,加速空间协调发展。城市区域统一的制度建设,将加速城市与区域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支撑。同时制度与文化融合将有利于城市区域空间管治与协调,实现区域的整合发展,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变。

3.5.2规划引导机制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发展是一个自组织的演化过程[10]。气但在这个过程中,也离不开人为的调控与引导。而空间结构调控主要是通过城市区域的规划和管理来实现。规划指向主要是离心化与向心化相结合的引导。在城市区域,规划要求强化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包括城市区域各级中心、次中心的规划布局协调等,产业与基础设施网络等在城市区域内部地域空间上实现合理配置,进而促进城市区域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规划引导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对欧美一些国家城市区域发展过程的考察发现,这些国家针对区城空间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对城市区域采取了一系列规划调控,如开展区域规划等,对于强核心的城市区城,主要采用“分散化集中型”等形式来构建城市区域空间发展框架,如莫斯科城市区域的空间规划,通过规划新的次级中心和开敞空间,促进了单核心向多核心的空间结构转变,进而促使城市区域空间结构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综上所述,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演化,工作总结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作用机制模式如图4。

4结语

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主要是从空间的角度探索城市形态和城市区域空间网络组织以及空间结构的增长原理。笔者认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于区域内的各个城镇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城镇空间分布形式,其形成和演化是城市区域内外部各种力量祸合的物质空间反映。

虽然城市区域空间研究受到学术界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工作,但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使实践工作带有较大的盲目性。通过对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路径进行系统研究,并总结空间结构演化的驱动机制模式.将会为城市区域空间系统研究提供一种新视角。同时,对指导新时期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的规划实践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当然,为了保障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的有序演进及其功能的不断增强,还应该强化对空间结构的调控,根据城市区域空间要素单元相互作用的阶段和状态,通过利益机制,采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城市区域空间地域系统运动进行有目的性的干预和影响,以实现空间结构要家与系统的有机辆合、结构与功能的相互促进、阶段与状态的高度统一,使之最终按照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变化运动的客观规律演进。 参考文献

[l]李诚固等.我国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的互动变化趁势研究[J]人文地理,2004.50~54

[2]陈修箱.空间结构重构的效应及地域性策略[J].时经科学,2003[6]:39~42

[3]段汉明.西安城市地城空间结构发展框架和发展机制[J].地理研究,2002[5]:627~634.

[4]份传新.大都市区形成演化机理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142一146.

[5]陈修箱.区城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J].经济地理,2003(4):445一450.

[6]钾艳丽.东北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田[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丈,2004,166~171.

[7]媒士谋等.中国城市样[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41~42.

[8]朱玉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演变关联研究[J].人文地理.2001.8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