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地域文化概念精选(九篇)

地域文化概念

第1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词汇教学;隐喻性词义

一、引言

目前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许多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传统,方式单一枯燥;教师不厌其烦地带领学生朗读单词,了解词性,对与课文相对应的义项进行造句释义。这种孤立讲解词汇的结果是学生每节课虽然学习了大量的词汇,但对所学词汇的理解缺乏具体感,在实际写作和阅读中往往不能活学活用;而且对词汇的记忆也不牢固。加之,高职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薄弱,水平参差不齐,所以他们的词汇量往往不能达到要求。

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及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其英语水平的高低。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词汇量的提高可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的发展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词汇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长期以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语言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作为语言诸要素之一的词汇变化尤其显著。对于每一种事物、每种感觉和经验,人们不可能创造出完全独立于其他词汇的单词。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方式进行的;隐喻在词义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把概念隐喻理论应用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可以使词汇教学方法更加符合认知规律,并提高教学效率。本文拟从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概念隐喻理论,探讨其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二、概念隐喻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首先出现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Lakoff & Johnson 1980)一书中,而后在“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 (Lakoff 1993)一文中得到系统的阐述。该理论认为:人类的思维过程主要是以隐喻为特征,所以人类的认知系统是隐喻构造的。概念隐喻是从日常表达式中归纳出来具有典型性的认知机制, 可反映客观事物,尤其是反映一些抽象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概念隐喻在一定的文化中又成为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概念隐喻体系。在隐喻结构中,人们利用对两种毫无关联的事物进行感知的交融,实现从源模型向目标模型的映射。

(一)概念隐喻类型

根据Lakoff&Johnson的分析,以认知功能为依据,概念隐喻大致可分为三类: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方位隐喻(orientational metaphor)和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

结构隐喻指以一种概念的结构来构造另一种概念,使两种概念相叠加,将谈论一种概念的各方面的词语用于谈论另一种概念。例如,基于概念隐喻TIME IS MONEY,“money”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一个概念,所有用于谈论money的词语都可以用于time这个概念。于是产生了“节约时间”,“花费时间”和“浪费时间”等说法,时间被视为象金钱一样宝贵。

方位隐喻是参照空间方位而建立的一系列隐喻概念。空间方位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包括前—后,上—下,中心—边缘,里—外,深—浅等。通过方位隐喻,人们可以利用日常熟悉的空间方位来理解其他如情绪、身体状况、数量及社会地位等抽象概念。英语中,用表示方位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念较为常见的概念隐喻有:HAPPY IS UP;SAD IS DOWN,MORE IS UP;LESS IS DOWN,HIGH STATUS IS UP;LOW STATUS IS DOWN等。

在实体隐喻概念中,人们把抽象、模糊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事件、状态等一些无形的概念看作是具体而有形的实体。在这类概念隐喻基础上,无形的概念可以被量化,分类,识别其特征和原因等,从而达到便于理解的目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inflation(通货膨胀)”是个无形的抽象实体,可被看作是具体的物质(entity),于是就产生了概念隐喻INFLATION IS AN ENTITY,也使以下表达方式不难理解:How can we deal with inflation?;Inflation is backing us into a corner[1]等。实体隐喻最具代表性的是容器隐喻(container metaphor)。

(二)跨域映射

跨域映射是理解概念隐喻的关键,是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在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形成一系列本体或认识上的对应,用源域的结构和知识体验去谈论和思考目标域的概念。简而言之,就是将源域内的概念特征投射到目标域上,使目标域内的大量实体具备源域内概念的特征从而达到认识理解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概念隐喻中,源域内的概念为人们所熟悉且便于理解,而目标域概念较抽象、难理解。跨域映射关键在于确定两个不同概念域的相似性。

概念隐喻的认知机制可作为探析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新视角的重要依据。为了更加客观地了解其认知机制,下面用实例来具体说明。在英语国家,人们谈论抽象概念“life”时,不自觉地会运用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根据上文所述的认知机制,源域(JOURNEY)的基本结构包含travelers, destination,changes, impediments等实体;而目标域(LIFE)的基本结构则包含people living a life,life goals,movements,difficulties等实体。

两个概念域之间的实体可以构成系统的对应关系。源域中的认知结构可以粗略地描述成:一些旅行者跋山涉水前往目的地,途中经过了一些不同的地方也遇到一些困难,有时难免会失去方向。通过跨域映射,我们就不难理解:He’s gone through a lot in life.(生活中他饱经风霜。)旅途中,地点不停地变更意示着生活中的变化经历。通过概念隐喻LIFE IS A JOURNEY的认知映射,类似的表达可得到较好的理解,如Give him a good start in life. I’m at a crossroads in my life. He’s over the hill. She’s without direction in her life. I was in dead-end job.

转贴于

三、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概念隐喻理论从认知语义学角度为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纬度。该理论对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一些启示。

(一)重视基本词汇隐喻意义的教学

英语中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义项丰富,并且与其它词汇搭配数量众多。它们用于指代那些与人们有最直接接触的基本范畴事物。人们的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不再满足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与表达,而是不断地认知、思考、表达一些抽象的概念和思想。为了完成这一过程,人们并不是无止境地创造新的词语,而是将新认识的抽象概念与已认知的具体事物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利用已知事物来思考、表达新概念,于是产生了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这种隐喻性思维发展了词汇的语义。大部分隐喻性思维是由基本范畴等级发展而来。词汇语义的变化使一个词具有了多义性。Sweetser(1990:19)曾指出,在词义的变化过程中,隐喻起着主要的构建作用。它直接导致语言新颖性的产生,间接导致一词多义现象的产生。[2]多义现象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通过隐喻手段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

如上所述,大量的词义演变都是通过隐喻的方式来实现。词义的这种演变方式非常普遍。概念隐喻将词义的扩展加以认知化、系统化。词义的一系列隐喻性扩展是由两个认知域的相似性所产生,根据其相关性由一个个概念隐喻统辖。[3]表示人体部位的词语都有隐喻含义,部分隐喻含义可以由概念隐喻PEOPLE ARE OBJECTS衍生而来。例如“head”在人的身体部位中位于最上端,通过隐喻引申为表示空间的词语如head of stairs(楼梯顶端)、head of page (页面顶部);再进一步通过概念隐喻延伸出蕴涵“重要、领头”的意思,于是就有了以下表达:head of government (政府首脑) 、head of the family (家长)。除了人体部位的词语,常见的动物名称(老虎、狮子、狼、狗等)、颜色的词语(红、黄、蓝、绿等)及花草树木等也具有丰富的隐喻意义。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能积极使用的词汇量仅停留在高中水平。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向学生灌输一种理念:词汇不是任意获得新的意义,而是通过人们的认知建构获取;建构方式主要是概念隐喻。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基本词汇意义理解所蕴涵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找出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使其提高词汇水平。

(二)重视英汉概念隐喻文化内涵的分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其意义与社会文化息息相关。隐喻是世界上所有语言的共同属性,所以隐喻与文化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隐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文化的反映。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概念隐喻的普遍运用一方面说明了隐喻认知的普遍性和不同民族认知间存在的共性;英汉两种语言中有很多表示抽象思维的隐喻表达法都是相同的。比如:人类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方位意识,在语言输入中,表达方位的词语很多也容易被理解,其中不乏隐喻的方位表达,这已经形成了定势思维。例如英语国家人们形成了这样的概念隐喻“GOOD IS UP;BAD IS DOWN”,汉语中也不乏此类表达如“情绪低落、视力下降、身体每况愈下、地位提高”等。

另一方面,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影响,隐喻概念也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理解隐喻不能脱离社会文化背景,在英语学习中对概念隐喻的正确理解必须要了解目的语社会文化知识。例如对句子 “She spoke with a touch of vinegar.” 的理解关键在于vinegar的隐喻含义。汉语中“醋”的隐含意义是“忌妒”;而英语中vinegar的隐含意义却不同,表示“尖酸刻薄”或“不高兴”。另外,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中有关颜色的隐喻理解也不一样。汉语中嫉妒别人常表达为“得了红眼病”,而英语中则说green-eyed。

处于英汉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有着不同的概念系统、认知结构、认知方式和认知习惯,不同的价值观和民俗心理,因此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隐喻的理解文化背景尤其重要,它影响着对词汇隐喻的理解,因而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应把跨文化知识传授融入到词汇教学的方方面面,只有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跨文化知识,才能正确推断词汇的隐喻意义。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

由于概念隐喻是系统的跨域映射,具有系统性,所以可对其进行分析和构建。它的系统性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语言层面上看,系统性是指由于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着系统的部分对应关系,一个概念隐喻会衍生出大量的、彼此和谐的语言表达(如TIME IS MONEY可衍生出waste your time、spend your time、 save you hours等表达);从概念层面上分析,不同的概念隐喻又共同构成了一个协调一致的网络体系,影响着人们的言语和思维。[4]它包括内部和外部系统性。首先,概念隐喻之间的蕴涵关系(如TIME IS MONEY, TIME IS A RESOURCE, TIME IS A VALUABLE COMMODITY)或同一目标域通过不同的源域实现(如LOVE IS WAR, LOVE IS MAGIC, LOVE IS A JOURNEY, LOVE IS MADNESS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协调一致的概念隐喻体系。其次,对于由相同源域来实现的概念隐喻形成了系统的概念隐喻表达体系。最常见的例子是方位隐喻(如 HAPPY IS UP, HIGH STATUS IS UP, RA TIONAL IS UP, CONSCIOUS IS UP等构成了一个以up为中心语义网络)。

学生日常阅读中自主地构建概念隐喻,形成丰富的积累,使单词记忆趋向形象化,有助于提高词汇习得能力。

第2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黑” ; 多义 ; 隐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7-0002-02

一、引言

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充满着五颜六色,每种东西都具有颜色,所以人类首先接触和认知的就是色彩。不同色彩会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如蓝天白云、蓝蓝的大海会让人心旷神怡;翠绿的草坪和绿绿的森林给人以生机;黄黄的沙漠、黄河水给人以干枯饥渴感觉;从工厂流出的黑色污水和浓烟让人窒息。这些颜色在给人类带来无限遐想的同时也在人们的认知世界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人们用颜色来反映和概念化人类自身的思想与内心活动,于是就会出现很多颜色隐喻。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依赖。语言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并产生很多新词,词汇也会随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而发生语义变化,词义变化中隐喻机制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探讨颜色词中“黑”字多义扩展的隐喻途径。

二、隐喻认知推理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范畴扩展的一条重要途径。Lakoff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source domain)映射到一个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其心理基础是抽象的意象图式。隐喻是一种建构、理解抽象概念和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1]。

因为源域直接、具体、熟悉度高所以源域的可及性强,易理解;而目标域抽象、难懂、熟悉度低所以可及性弱,不易理解。源域可以理解为用来概念化目标概念的源概念,目标域是要被概念化的目标;源域向目标域隐喻投射的基础和条件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具有相似性,之间的投射是有选择性的。例如,在“时间就是金钱”隐喻中“金钱” 是源域或始发域,“时间”是目标域,我们就是要用“金钱”这个源概念来概念化目标概念“时间”。“时间”和“金钱”这两个概念分别属于“时间域”和“金钱域”两个不同的范畴,无法进行对比联系。但是,通过认知联想又可以找到二者之间极具相似性,二者都可以用数字表示。人凭劳动挣钱而生存,就涉及到劳酬的计算方式,如“小时工或钟点工(用小时计算工资)”、“月薪(按月结算和领取薪水)”就是按照时间来计算薪酬,即工作一小时(或一个月)就有一个小时(或一个月)的薪酬,薪酬一般都是用金钱来发的,较少使用物质计算。但是如果因生病或有事耽搁几个小时(或几天)没去工作就没有薪酬,或者要按小时或天扣除耽搁时间的薪酬,这样时间和金钱就能挂上钩了,自然我们就能理解“时间就是金钱”隐喻了。如果一小时的酬薪是20元,我们可以用公式更简单地将之理解为: 1小时=20元, 2小时=40元……

“坐地铁上班比走路上班要节约更多时间”这个结论就来自于“时间就是金钱”隐喻;又如“辩论”概念抽象难懂,但联想到它的激烈性与战争相似,于是就用战争概念建构辩论概念,得出“辩论是战争”概念隐喻。

三、黑的原型意义:颜色域中的黑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把black解释为“像煤或炭一样深的颜色”[2];《释名》解释为“黑,晦也,如晦冥之色也”;《说文解字》也写到“黑,火所熏之色也”。因此,“黑”和“black”最开始都只属于颜色域,表示自然界事物单纯的颜色,与“白”相对,例如:黑板、黑白分明、白纸黑字、黑色素、黑芝麻……

四、“黑”多义的隐喻扩展

认知语言学认为客观事物本身无意义,只有在人的认知活动中被大脑感知才有意义,语言的意义是一种心理现象。认知语言学强调颜色范畴的形成与社会文化、地域、思想观念、人的心理习惯和基础有关。

“先民在认识新事物并为之命名时,往往是首先抓住直接作用于人体感官的视觉形象(诸如形状、色彩之类),并把它加工处理成‘类化意象’,然后通过类化、隐喻等手段,把它们编入自己的语言世界,从而作为创造新词的理据的。”[3]

我们已知颜色域中的“黑”是“黑”字的本义即原型意义,但是在长期的使用、发展过程中它会慢慢渗透到其它范畴,能够修饰和概念化其它没有颜色的事物或事件,形成“杂交”概念,产生颜色隐喻。这些交杂的概念使汉语颜色词具有语义的多重性,有着丰富的联想意义。

4.1 由颜色域向视觉域或光线域映射

在颜色域中“黑”是一个纯表颜色的形容词,常常形成“黑白”、“黑红”等鲜明对比,而在日常生活中, 黑色的黑与漆黑夜晚的黑也经常令人联想到有极其相似的地方,如在夜晚和没有电灯的地方没有光亮或光线不足,眼睛看不见什么, 只见漆黑一片,这是视觉域中的黑,看得见但摸不着,非常抽象,难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或东西去描述。而颜色域中如黑板、铁锅的黑是人对具体物体的感知, 看得见也摸得着,较为具体。这种视觉域或光线域中的黑与颜色域中的黑在感觉体验上极其相似,可一并归于人的感知。于是我们就可以用“漆黑”、“黑乎乎”、“黑亚亚”等词汇来概念化黑夜,在概念化黑夜的过程中“黑”不自觉就从颜色域(“黑色”)经过隐喻机制向视觉域或光线域(“漆黑”、“黑乎乎”、“黑亚亚”)映射而产生了语义变化,所以我们常说:

例(1) 工地上的工人非常辛苦,起早摸黑,几乎没有休息。

4.2 由颜色域向面部表情域或心理情感域映射

视觉域中黑具有“暗、光线不足”的意思,通过隐喻机制可以映射到面部表情域,喻指人的脸色阴沉、难看和不高兴,如:

例(2) 他黑下脸嚷道:“别碰我的东西”。

人们害怕漆黑的夜晚,因为漆黑的夜晚给人阴森、恐怖的感觉,所以黑色又被联想为“黑暗、阴森、恐怖”等心理感受。

4.3 由颜色域向卫生域映射

“黑”与“白”相对,“白”象征洁白、整洁,所以“黑”就让人联想到“不干净”、“肮脏”之意,自然就从颜色域映射到了卫生域。例如:在英语中“black country”表达“黑区”之意,指英格兰中一工业区,过去以烟雾弥漫、肮脏不堪而著称。又如:

例(3) 写过毛笔字后我的手变得黑乎乎的。

4.4 由颜色域向法律道德域映射

黑白色对比鲜明,映射到道德域中也有鲜明对比之意。“白”还有“正确、善良”之意,“黑”还可表示“错误、邪恶”,如“颠倒黑白”就是“颠倒是非”;“白天鹅”象征善良和正义,“黑天鹅”象征邪恶。

“黑夜”中没有光亮,一片黑暗,在黑暗中人自然就看不见东西, 看不见的东西就是一个谜,就知之甚少,因此,“黑”又被隐喻映射为“不被人所知的”、“秘密的”、“黑暗的”,例如:

例(4) 那“黑幕”背后的真相无人知晓。

一些不法分子专干坏事,为了牟利不顾一切,常常违背良心在黑夜中或黑窝点(地下场所、见不得人的地方)悄悄地干一些损害人民利益的违法勾当。于是“黑”的“不公开的”、“秘密的”之意自然就让人联系上了“非法经营、不正当、欺诈、坑骗、贪得无厌、狠毒”之意,这是隐喻认知机制作用的结果,如不法分子在“黑网吧”、“黑店”、“黑煤矿”、“黑作坊”、“黑游戏厅”、“黑诊所”等隐蔽场所都不敢正大光明地从事活动,只能非法经营。再如:

例(5) 小伙子,你也太黑了吧,怎么抢劫老人的钱呢?

4.5 由颜色域向商业域映射

商业域和道德域有很大的交叉部分,如:

例(6) 奇怪的是,大量买卖熊掌的黑市居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市场”不可能有颜色(只有市场中销售的东西才有颜色),但很多市场中不法分子为了暴利暗地里进行非法交易,从而在人们的大脑中便形成了“黑市”概念。具体讲,是通过源域“黑色”到目标域“进行非法交易的市场”的隐喻映射,使得我们对非法市场交易有了鲜明生动的感知。再如,“黑帐”指暗中记下的,不公开的账目;“黑货”指漏税或违禁的货物;“黑钱”指来路不正当而且没向政府报税的钱;“黑色收入”指依靠权力贪污受贿获取的非法收入或从事抢劫、贩毒、走私等违法犯罪活动获得的收入。

4.6 颜色域向社会政治域映射

前面已经提到,“白”有“正确”之意,“黑”有“错误”之意,因此“黑”还会使人联想到与社会潮流背道而驰的反动组织或团体,例如“黑手”、 “黑帮”、“黑势力”、“黑社会”、“黑道”等词语中的“黑”就有“反动”之意,这类词集中出现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非常明显的政治色彩,如:“黑牌”(“”期间挂在被批斗者胸前并标明其身份、姓名的牌子)、“黑帮”(指“”时期中共党内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也泛指包括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和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等在内的所有被打倒的“牛鬼蛇神”)。

然而,党和人民绝对不会给反动势力留有一寸生存空间,一旦发现社会上出现“黑社会”之类的反动气焰,国家和人民就要想方设法去压制和根除这种反动气焰,以为了弘扬正气、保护好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此自然就会出现“打黑除恶”等具有积极意义的“黑色”隐喻。

同样地,社会上一旦出现了“黑色收入”之类的腐败现象,“晒黑族”就会出来揭露这些人群,给他们曝光,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晒黑族”这个“黑”色隐喻或转喻极具积极意义,应该得到褒奖和提倡。

4.7 由颜色域向前途域映射

因为黑色的色泽非常深暗、没有光亮,所以“黑”也常常让人联想到“暗淡、没有希望;极度”之意。例如,

例(7)When his business failed he experienced black despair(生意失败时,他彻底绝望);

例(8)The future looked black(前途渺茫)。

4.8 由颜色域向灾难域映射

语言的联想意义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语言社团的文化观念。西方文化受基督教影响颇深,西方人对颜色的好恶多受《圣经》的影响。因为黑色常常令人产生沉闷、心情不快、可怕甚至邪恶的感觉,所以在《圣经》里黑色被称为死色,象征“邪恶、痛苦、不幸”,英语中black常常用于发生悲剧事件的日子,如:“Black Tuesday(黑色星期二)”。

此外,还有由颜色域向智慧域映射(如黑色在英国的文学艺术中表示深谋远虑,智慧和坚定,如Jack knew black from white.杰克精明老练。)、由颜色域向听觉域映射(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Black Music”)。

到此,我们可以来把“黑”字多义扩展的隐喻途径如图所示:

如图展示“黑”多义的隐喻扩展途径,也可以理解为“黑”的概念发展途径,黑色单箭头表示隐喻映射的单向性,隐喻映射受社会文化、地理环境等的影响。“黑”的基本义“黑色”是源域,是对事物基本颜色的表征。很多东西本没有颜色,但是认知主体通过联想颜色域(源域)与其它要概念化的目标概念(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或积极创造相似性,使“黑”字得以从 “颜色域(黑色)”(源域)隐喻映射到其它域(目标域),这些事物或目标概念就被着上“颜色”,形成“杂交”概念,不但没有语义冲突而且还具有丰富的联想意义,形成了“颜色”隐喻,使得我们对一些抽象东西的认知更加鲜明而生动。这是认知主体在用心理相似性表达事物和概念的心理意向。

颜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颜色的感知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白天和黑夜的交替作用于我们的大脑,黑白概念自然对立。“黑”在隐喻概念化过程中,贬多褒少,但是无论是它体现的贬义还是褒义都反映出言语使用者的正气,彰显出各民族惩恶杨善、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多义扩展的隐喻机制为多义词汇教学提供了新途径。

参考文献

[1]Lakoff, G., Johnson, M., 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IL.

第3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 概念转喻英汉习语眼睛形成机制连锁映射

1.引言

习语(idioms)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习语这一语言现象似乎给我们一种表里不一的印象,多数情况下,我们难以从字面意义直接得知其真正要表达的语义。以往对习语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习语的概念界定、语音结构、内部语义关系、句法特征上,而对于习语语义形成机制的研究,则是近些年来随着认知心理学与认知语言学的兴起才开始的。认知科学认为,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概念转喻(conceptual metonymy)、世界知识(world knowledge)是我们认知世界的三种基本机制。现有认知科学对习语语义形成机制的探讨,主要是从概念隐喻的角度进行的,概念转喻这一重要认知机制则相对处于被人忽视的尴尬境地。本文将从概念转喻的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中含有人体名词“眼睛(eye)”的习语语义形成机制进行探讨,以期对英语词汇教学有所启示。

2.概念转喻

转喻的研究,很长时期内都被看作是修辞学家和文体学家的任务。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认知语言学对隐喻和转喻进行了全新的研究。转喻和隐喻同是语言运作的两个重要机制,但是人们更多地把注意力放在隐喻研究,而转喻研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深度上来讲都是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张辉、孙明智,2005:1)。伴随着Lakoff和Johnson(1980)对转喻机制的重新定位,概念转喻冲破了原有仅限于修辞的禁锢。近来有学者认为,认知视角下的转喻在一定程度上是比隐喻更为基本的认知机制(文旭、叶狂,2006:1),它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体现了人类认知最基本的原则:经济原则与结构原则。实际上,转喻是人类思维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我们自身的身体经验,遵循于一般系统的规则,并且构成了人类思考和行动的基本框架。由此,人们逐渐开始在认知视角下看待、理解和运用转喻,同时,转喻也正对我们的日常思维、交流和行为方式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Lakoff(1987:84-85)认为,转喻不是简单的语言实体,而是一种用语言实体表达的概念或认知组织。

2.1语言模糊性与转喻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哲学和非客观主义的经验现实主义哲学。桂诗春把认知定义为知识的习得和使用(桂诗春,1991)。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卢植,2006)。这包括人类感觉输入的变换、简约、加工、存储和使用。因此,认知结构的内在制约会在语言系统的结构中有所反映。而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某些思维的模糊会导致我们能够感知到某些存在,却无法清晰地表达出来。因此,我们会借助某些较为相似、邻近或凸显的概念来表达这些存在。因此,语言具有较强的模糊性。例如,英语中的uncle一词,可表达的意义包括:叔父、伯父、舅父、姑夫、姨夫,在某些场合下,也可以被用作一种小孩子对父母的朋友的称呼。在使用的过程中,说话者使用uncle这样一个上位范畴中的概念来代替下位范畴中某一意义,具有较强的模糊性,听话者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推理来理解对方的语义。语言的这种模糊性为转喻机制提供了可能。

概念转喻机制所涉及的是“邻近(contiguity)”和“凸显(salience)”。具体说来,就是用属于同一认知域的概念去表达与其相邻的概念,或用该认知域中凸显的部分来代替说话者想要表达的概念。对事物属性凸显的认识来源于人的心理上识别事物的凸显原则。在这种情况下,转喻就产生了。此时,概念表达就带有了典型的模糊性。例如,我们都知道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因此在表示归还某个物体时,人们常用“完璧归赵”一词来代替将某事物完整地归还主人这一事件,而无需像物理学家做实验时那么精确地用数据描绘出物体被借出与被收回时的重量、尺寸等,听话者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理解出说话者所要表达的语义。这也体现了话语表达中的经济原则。

2.2概念的拓扑空间与转喻

前文提到,认知就是我们理念上普遍接受的认识事物的机制和方式。认知模式就是知识组织的方式,它允许我们理解各式各样的概念和语义现象。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辅助工具和表现手段,概念的形成依靠语言中的词。有些概念是可以直接被理解的,其它复杂概念是通过它们与直接概念的关系间接被理解的,如概念隐喻、概念转喻。

我们知道,概念的形成是以认知范畴为基础的,也就是说,人类大脑并不是一个一个地认识事物,而是一类一类地认识事物。概念的产生,往往依赖其所在的拓扑结构(Typology)。分析概念的性质我们就会了解,概念所在的拓扑结构是指概念与概念之间具有一种极限的联系和连续性质,这些概念形成了一个空间关系,也就是概念的拓扑结构(江怡,2008)。概念的拓扑空间是指,每个概念都不是孤立的,都具有决定了它的存在位置的邻域关系,我们对某个概念的把握和理解往往是通过该概念与其它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完成的。这些概念之间是连续的,具有连续性,并且具有相互映射(mapping)的关系。当互相映射的概念同属一个认知域,这种映射关系便是转喻,且转喻所涉及的往往是某一认知域中相互临近或凸显的概念。同一认知域中概念间的连续性与概念的拓扑结构为转喻机制提供了映射基础。

2.3连锁转喻模式

李焱伟等(2009)认为转喻实际上多数属于连锁转喻,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往往是多步骤阶梯式的。他们引用了Fransco Ruiz Mendoza的观点:“转喻中存在认知域的双重扩展和压缩,第一次概念映射中的目标域也同时成为第二次映射中的源域。”李焱伟等人通过语料库分析总结出,转喻的多次映射是多个相关转喻的连锁反映,这些连锁反映是经验相关的体现。词汇层面的连锁转喻模式有些已经被固化,特别是习语,其中间步骤有可能会被忽略,这就会导致对习语语义理据性的争议。

3.概念转喻在习语语义形成中的作用

作为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经验主义认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概念的形成是我们主观意识对客观体验形成印象的过程。“人类由近及远、由实体到非实体、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决定着人体及其器官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卢卫中,2003:28),正所谓“远取诸物,近取诸身”。认知语言学认为,“大脑的认知是以自身为基础向外扩展的”(赵艳芳,2001:6)。生活经验的获得依靠人体与外界的接触,因此人们往往选用表示人体名称的词汇来表达概念。

在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概念化与范畴化中,眼睛作为人体这一母域的一个凸显的次域,往往被用来指代与其临近的概念。中英两种语言有着丰富的含有人体名词的习语,本文将在概念转喻框架下对含有“眼睛(eye)”的习语语义形成过程进行分析,以了解习语的可分析性及其意义理据性,从而探讨概念转喻对语言表达的影响。

3.1“眼睛(eye)”的概念拓扑空间

李勇忠(2005:6)认为,某个概念域是由多个次域组成的矩阵域(matrix domain)。人体域也可被看作一个矩阵域,是由多个次域组成的母域。眼睛是人体一个重要的器官,其所属的概念域即人体或生命ICM。眼睛的功能是用来观察、了解世界,如:“闭目塞听(turn a blind eye to something)”,从人的目光中,我们可以判断对方的注意力,如:“目不转睛(be all eyes,keep an eye on something)”;态度,如:“有相同的看法(see eye to eye)”,“狠毒的目光(an evil eye)”;判断力或能力,如:“目不识丁”、“火眼金睛”,在某些情况下,无需言语我们便可以通过眼神所透露的表情达到某种交流的目的,如“眉目传情(give someone the glad eye”。

3.2习语中“眼睛(eye)”的连锁转喻

由此可见,提到眼睛,我们可以想到人体,想到眼睛的功能,与其临近的概念包括人的眼神、注意力、态度。在话语表达过程中,“眼睛”这一基本概念可以映射至其上位范畴或与其临近的概念上,并将其激活,从而形成概念转喻。

(1)EYE STANDS FOR ATTENTION

catch someone’s eye引人注目

eyevisionattention,即眼睛视线注意力

(2)EYE STANDS FOR ATTITUDE

turn a blind eye视而不见

give someone an evil eye翻白眼

“目中无人”、“反目成仇”、“狗眼看人”

eyevisionattentionattitude,即眼睛视觉注意力态度

(3)EYE STANDS FOR PUNISHMENT

give someone a black eye

eyeblack eye socketbruisehitpunishment/notoriousness

以上所举三例中所含“眼睛(eye)”均为“眼睛”的转喻含义。如例1中概念转喻先由眼睛作为“一种人体器官”映射到其功能范畴即视觉,而视觉所捕捉的范围就是人们注意力的所在,又由视觉投向注意力这一概念。因此,眼睛的转喻链就应为:eyevisionattention。而例3中的转喻映射则较为复杂,人们在注视眼睛时,不可避免地就会注意到眼窝,眼窝的异常往往是由于受到重击造成的,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受到打击,而往往是在打架时被打到眼睛,这是打架这一事件域中非常凸显的一个事件,并且黑眼圈往往会让人感到尴尬。因此,该习语中的映射应为:eyeblack eye socketbruisehitpunishment/notoriousness。

通过上面的例子分析我们知道,习语中的有些转喻是由源域所属的拓扑空间经过多次映射才到达目的域。英汉习语都存在这样的情况,并且其转喻途径也有很大的相似。这也表明不同文化下人类认知规律的相同性。

4.结语

不同于以往对英汉习语的研究,本文以含有人体名称“眼睛(eye)”为例,从概念转喻这一认知机制的角度对英汉习语进行阐释,分析习语中概念的拓扑空间和连锁转喻。本文认为,语言模糊性为概念转喻提供了可能,交际中使用习语可使话语简洁、表达更为经济。而同一认知域中概念的连续性及概念的拓扑空间则为概念转喻提供了映射基础。这为英汉习语的概念意义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将为习语教学提供启发和理论指导。在习语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有意识地帮助学习者认识到英汉两种文化中认知规律的异同,掌握概念转喻的运作机制,那么在理解和掌握习语的过程中,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Lakoff George &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9.

[2]Lakoff George.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3]桂诗春.认知语言[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3):3-9.

[4]江怡.什么是概念的拓扑空间[J].世界哲学,2008,(5):71-77,90.

[5]姜媛媛.英汉习语的概念隐喻阐释[J].语文学刊,2009,(3):85-87.

[6]李焱伟,封伟,马丽华.连锁转喻模式的语料库研究[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4).

[7]李勇忠.语言结构的转喻认知理据[J].外国语,2005,(6):40-46.

[8]卢卫中.人体隐喻化的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2003,(6):23-28.

[9]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57.

[10]文旭,叶狂.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6):1-7.

第4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概念隐喻;大学英语教学;隐喻能力

一、概念隐喻认知机制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人们进行抽象思维的认知工具。Lakoff & Johnson认为,隐喻广泛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在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人类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都是隐喻的。这样的隐喻被Lakoff & Johnson 等称为概念隐喻,如“LIFE IS A JOURNEY”。这里的“LIFE”被称为目标域,“JOURNEY”为源域,“IS”被看作是“经验集的简化,隐喻以它为基础,据此理解隐喻”,即“经验基础”。因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就是建立在经验和概念相似性基础之上的由源域向目标域的概念映射。换言之,概念隐喻能使人们用比较熟悉的、具体的概念去理解和感知抽象或复杂的概念,其方式就是把源域的结构映射到目标域上,这样的映射是在两个不同认知域之间实现的,其基础就是经验和两个域之间的概念相似性。根据隐喻的构成,Lakoff把概念隐喻分为结构性、方位性和实体性概念隐喻三类。隐喻式认知过程使概念之间相互参照、相互关联,不仅减轻了大脑认知、储存、记忆新概念的负担,同时也是语言符号简化和词义丰富发展的过程。

二、概念隐喻思维的语言表现

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相对于纷繁复杂的客观外部世界和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而言都是极其贫乏的。因此,为了有效地进行交流,人们经常借用其他方面的词汇表达相同或者类似的意思,即利用事物的相关性,将指称该事物的词语从一认知域映射到另一个所想表达的物体的认知域。概念隐喻不是词、句的单纯替代或比较,而是认知过程中两个认知域相互作用的产物。它能以已知映射未知,以熟悉映射生疏,以简单映射复杂,以具体映射抽象。如经济学家形象地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domino effect)隐喻一件事情的发生导致相同事情相继发生所产生的连锁反应。人们通过使用隐喻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可以把既抽象又复杂的事物、思想和概念具体表达出来。再如:

“I was crushed,”Engelbreit admits.(“我被击垮了,”恩格尔布莱特承认)。“Crush”作用的对象是某个物体,“把某个物体压碎或使变形”。在此例中,人被隐喻为脆弱的物体,“被压力击垮”。这样的表达既简洁又生动,易于读者理解恩格尔布莱特当时的困难处境。

Lakoff&Johnson 经过统计,发现普通语言中大约百分之七十的表达方式源于概念隐喻。正因为语言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所以语言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极为普遍。正如Richards所指出:“在日常流畅的话语中,我们三句话少不了一个隐喻。”由此可见,概念隐喻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隐喻认知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隐喻能力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1.隐喻能力定义

自20世纪末期起,在概念隐喻理论的影响下,隐喻在外语教育中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关注。隐喻能力(metaphoric competence)概念由Gardner & Winner首次提出。他们指出,隐喻能力等同于Lakoff &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即在目标语中通过隐喻性结构和其他认知机制对概念进行映射或识解的高级语言能力。Danesi首次将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研究领域,他认为隐喻能力指的是讲话和写作过程中辨认和使用新隐喻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两方面,即对目标语中隐喻概念的识解能力和交际中正确使用概念图式的能力。根据王寅和李弘的观点,隐喻能力是指人们能够识别、理解和创建跨域概念类比联系的能力,这里不仅包括被动地理解、学得隐喻,而且还包括能创造性使用隐喻的能力,更高目标还可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从各种定义可以看出隐喻能力作为语言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包括隐喻意义映射与构建、类比创新和识解这三方面的内容。

2.隐喻能力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学习外语是为了获得语言应用能力,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概念隐喻广泛渗透于人们的日常言语交际中,因此交际能否顺利进行与交际者是否具备一定的隐喻认知能力密切相关。Danesi 指出,外语学习者所产生的语篇从语法和语义层面无可挑剔,但是缺少交流的自然感。他认为这一现象已超越了语言范畴,因此只能从认知领域予以理解;在他看来,外语学习者一般能达到极高的言语流利程度,但缺乏以目标语的概念图式进行思维的能力,换句话说,外语学习者以目标语的形式结构说话,但却仍然以其母语的概念结构思维。Littlemore发现,隐喻往往是外国学生学习语言的一大障碍,因为他们缺乏隐喻认知能力,无法准确及时地理解语言中所包含的大量隐喻。同样,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如果仅仅注重语言的准确和流利性而忽略学生隐喻认知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可能长期在低水平上徘徊,没有明显的进步。由此可见,隐喻能力对于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概念隐喻现象释例

概念隐喻是人类的基本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影响并决定语言表达和交际,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可以让他们在更好地识解和创造隐喻的同时,习得和掌握英语语言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语言能力。隐喻能力的培养应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中的课文Engelbreit’s the Name,Cute is My Game中的概念隐喻现象为例进行分析。

例1:“Indeed,it’s her trademark.”(的确,可爱是她的标志)。作者在这句话中巧妙使用了“TRADEMARK IS CHRACTERISTIC”(商标是性格特点)这一概念隐喻,“商标”和“性格特点”两认知域相互映射的基础是基于其表示人或物的“典型特征”的概念相似性。通过“商标”这一人们经常接触的具体目标域来映射“性格特点”这一抽象源域,可以让读者对恩格尔布莱特的性格典型特征有一个更形象的理解,这是因为人们都已习惯于通过某商品的商标来理解其关键信息。

例2:“Old-fashioned art-and values-have always been at the core of Engelbreit’s life.”(传统艺术及传统的价值观一向是恩格尔布莱特生活的核心)。“CORE IS CENTRE”(果核是核心)这一概念隐喻被巧妙地用来说明艺术和传统价值观对于恩格尔布莱特的重要性,即“如同果核一样具有核心地位”。“果核是核心”这一生动概念隐喻可以让读者由“果核的中心位置”这一目标域来映射“核心和关键作用”的源域,两者基于的概念相似性是“位居中心”。

例3:“…,a woman with short,straight hair,big glasses,hat and an acid tongue.”(她有一头短短的直发,戴着一副大眼镜和帽子,言语尖刻)。这一句中的概念隐喻可简单概括为“BEING ACID IS BEING SARCASITC”(酸味是尖刻)。用“酸的刺激性和腐蚀性”这一目标域来映射源域“言语的尖刻”是基于两者都“对他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概念相似性,形象地再现恩格布莱特的言辞犀利,表达生动有力。如果学生无法识解两认知域的关系,也就无法领略该修辞语言表达的妙处所在。类似的例子还有“The roots of education are bitter,but the fruit is sweet”(BEING BITTER IS BEING LABORIOUS)。

例4:“With her work taking off in so many directions,...”(由于她的工作在多方面都取得成功)。在这句话中,作者使用了 “TAKING OFF IS SUCCEEDING”(起飞是成功)的概念隐喻,用飞机起飞时的直上云霄形象地刻画出恩格布莱特事业的成功和蒸蒸日上,两认知域基于的概念相似性是“方向向上”。

通过以上分析可看出。概念隐喻理论强调不同认知域间的概念映射过程中意义生成的动态性和创新性,启发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以隐喻意义、认知域的理解为出发点,透过语言形式挖掘概念图式结构,加深学生对相关修辞语言表达的认知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隐喻认知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来掌握,指导学生积极利用自己的概念隐喻认知机制识解特定语言表达的深层隐喻含义,培养语篇分析能力。

五、培养隐喻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加强文化教学

第5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隐喻 隐喻能力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9.096

1 概念隐喻理论

1.1 隐喻

人类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最早的亚里士多德时期,隐喻只是被当作一种语言现象,一种修辞手段。此后隐喻又经历几个不同的研究阶段。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接受隐喻的认知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单纯是语言修辞手段,而应该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行为方式。我们的思维中充满了从一个具体概念领域到另一个抽象概念领域的隐喻。隐喻是以经验现实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基础的,是基于身体体验的。隐喻是一种认知工具,它存在于我们人类日常生活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之中。

1.2 概念隐喻

概念隐喻理论最早出现在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著作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概念隐喻的提出给隐喻研究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给隐喻的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转折点。概念隐喻认为隐喻的理解涉及源域(source domain)和靶域(target domain)两个认知域。源域通常是人类所熟悉的一个认知域的经验,而靶域则是不太熟悉的另一个认知域的经验。源域的特点被隐射到靶域的特点上,有助于人们对于靶域的理解。

2 概念隐喻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2.1 概念隐喻与词汇教学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充足的词汇有助于学生的语言处理。目前常用的词缀法、典型例句法、循环记忆法、扩大阅读法等二维的、机械的、缺乏意象的记忆法都没有让学生深入到词汇内部。 隐喻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词语的具体义项与抽象义项之间的联系,可以使学生了解词义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其转变机制从而帮助学生词汇理解和记忆。在词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词语。按照隐喻的构成,莱考夫和约翰逊把概念英语分为方位性概念隐喻、实体喻和结构性概念隐喻。方位性概念隐喻指参考空间方位而组建的一系列概念隐喻。空间方位来源于人们对大自然的相互作用,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概念。如上-下,前-后,中心-边缘等,人们将这些具体概念投射于情绪、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社会地位等抽象的概念上。实体性概念隐喻是将抽象的符号概念转换为具体的甚至是可以计算层面的实体和物质,从而将喻体的特征赋予本体之上。结构性概念隐喻是对一种概念的结构域的延伸以指称另一概念域。

2.2 概念隐喻与英语文化教学

跨文化的二语习得教学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人类相通的认知世界和多彩的民族特色使得不同文化中的隐喻既有相似性也有相异性。隐喻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紧密联系,许多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是通过隐喻来传达的。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理解重视隐喻现象是文化教学的一个有效方法。文化在概念隐喻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隐喻存在于每种语言文化中,但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使得隐喻在不同民族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举个例子,我们中文会说“爱屋及乌”,在英文中相应的表达就是Love me, love my dog. 隐喻的存在可以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理解到整个文化体系中的社会价值观、人生观、思维模式等。例如英语中的“melting pot”“America dream”“salad bowl”等隐喻表达中都是包含着透视美国文化历史以及其社会价值观的意义的,在教学中可连续概念隐喻理论。

3 结语

隐喻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类认识和解释世界的思维中充满着隐喻。认识到隐喻的重要性,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理解和使用概念隐喻及隐喻表达式,提高隐喻能力,认知能力,思考能力,从而对语言有更深刻的认识。

参考文献:

[1]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26.

[2]文旭,叶狂.概念隐喻与外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145-154.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文秋芳.从全国英语专业四级口试看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1,(4):28.

第6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 语义模型 信息抽取 本体

[分类号]G250.76

1 引言

语义是指“数据(符号)”所指代的概念的含义以及这些含义之间的关系,是对数据的抽象或者更高层次的逻辑表示。语义通过两种途径产生:①人类赋予;②通过计算模型产生。通过第二种方式产生的语义可以被计算机理解和处理,可以被获取、传递、共享。根据实体资源(如文本和图像)来产生语义或挖掘出信息所蕴含的隐性语义是一个挑战性的任务。基于统计的聚类分析、共词分析、信息抽取和挖掘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语义的自动抽取。实现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语义模型,该模型既适用于显式语义,又适用于通过显式语义挖掘推导出隐含语义。语义模型是通过模型作为媒介来实现数据语义关系形式化描述的一种方式。基于本体的语义模型是通过以本体为核心的模型作为媒介,实现数字资源语义关系形式化描述的一种方式。本文基于本体构建了语义模型,并基于该语义模型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过程中信息抽取策略。

2 信息抽取与本体

信息抽取是从分布的、异构的文本中提取出特定的事实信息,将其中隐含的语义提取出来并以更为结构化、更为清晰的形式表示,为用户使用提供便利。信息抽取与语义标注总是融合在一起、互相支持的;信息抽取需要在语义标注的基础上进行,语义标注的内容是经过信息抽取提取出来的。因此,目前对于信息抽取研究离不开对抽取对象的语义分析和描述。语义分析与描述技术的研究热点是本体技术。

本体是对面向计算机语言的、已被组织的知识的描述,而信息抽取是面向自然语言,分析文档表达的事实和从这些文档中提取相关信息片段。信息抽取和本体是相辅相成的:作为抽取相关信息的理解程序,本体被用于信息抽取,是信息抽取的语义知识依据;信息抽取可以丰富本体,因为信息抽取出来的文档可以作为设计和丰富本体的知识资源。

这两方面的任务被结合在循环中(见图1)。本体可以有效地、准确地、解释信息抽取出来的数据,而信息抽取从文档提取出来的新知识可以整合进入本体从而丰富本体。

2.1本体对信息抽取的支持

在抽取过程中,本体知识对文档的语义解释具有重要作用。

本体对领域概念以及概念的多种形式进行了规范性说明,因此在信息抽取中可以用来进行字符串的语义分析,进而进行概念识别;在信息抽取过程中,需要领域本体对文档中实体名称进行识别与分类。本体中的类可以对信息抽取文档进行概念识别、语义标注和概念规范。

本体的概念层次结构。传统信息抽取的重点是使用同义词集而不是层次关系。例如,在wordNet中,同义词集可以用于语义标注和消歧,但上下类关系还需要本体参与。本体中包含的语义类型或语义的层次关系,有助于通过抽取内容进行推理和忠实释义。

更先进的信息抽取系统也需要利用领域本体的概念节点、概念节点的属性和相互关系予以描述。本体中的概念与属性值能够清楚地描述信息抽取对象的本质。对于文档中抽取对象的分析既能提高自然语言处理,又能指导概念框架的实体构成,而相应的规则即是基于短语模型,更多是基于语义分析的。

领域概念模型。领域概念模型本身用于推理,它能合并不同表现形式的同一概念,并且能够揭示出隐含的语义。

2.2信息抽取对本体的丰富

本体构建一直是公认的语义进程中的瓶颈,而信息抽取有助于本体构建。已经提出各种方法用于语料库的建设以利于本体构建,如基于规则的信息抽取即是对本体构建方法的补充。基于推理规则抽取出基本数据,通过已有本体对该数据进行概念及概念关系分析,在此基础上将数据中新的概念或概念间的新关系整合到本体。

实体命名抽取:实体命名通过在本体中以实例的形式表示。从这个角度看,需要自动地不断地为本体增添一些热门领域的实体名称。而信息抽取被广泛应用于识别和分类文档、网页、数据库等中的实体。

关系抽取:在结构化本体中,概念与概念之间存在着语义关联。目前从文档中获取本体关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基于共词分析方法、基于知识库方法和基于信息抽取模式方法。信息提取模式方法提升了前两种方式:第一种方法需要对基本关系类型进行解释,而信息抽取中的规则就是特色化关系;第二种方法原有的知识可以帮助设计一个提取规则。

信息抽取通过本体进行基于领域的语义分析,提升信息的语义性,为智能检索打下基础;本体通过信息抽取不断学习,不断演化,解决本体构建的瓶颈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本体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语义互联的语义模型,利用语义模型探讨语义互联实现过程中各个重要环节的策略,进而最终完成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语义互联。

3 数字图书馆互联的语义模型

语义模型是对内容语义、语义类型及语义关系进行描述和组织的机制,它试图在用户的信息需求和信息资源之间搭建一座桥梁,将两者灵活而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语义的角度来解析信息资源,进而从互理解的角度来提升用户检索的准确度和召回率,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语义模型是影响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语义互联的核心要素。本文构建了以元数据、领域本体、桥本体和本体解析体系为组成要素的语义模型,利用语义模型实现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过程中的数字资源、用户需求表达的语义解析,完成数字图书馆用户交互层、内容管理与功能层、内容层之间的语义映射。其中,元数据进行资源的标准化描述,领域本体进行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关系的语义标注,桥本体用于资源之间语义聚合,本体解析主要解决本体的具体效用发挥的方式,如图2所示:

3.1元数据

元数据是数字图书馆用来解决语义互联的重要基础工具。数字图书馆由资源构成,而资源是可以被标识的。元数据提供了对资源各种属性的描述。元数据通过定义数字图书馆中资源的信息结构以及定义由数字对象构成的资源库的组织结构,决定着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和知识服务方式。元数据发展比较成熟,已经形成完整规范的元数据体系,包括元数据格式、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方案、元数据应用纲要、元数据注册系统等等,这些为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语义互联打下了基础。

3.2领域本体

领域本体是知识组织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捕获相关领域的知识。领域本体是对领域内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的形式化的规范说明;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是经过精确定义的,提供了对领域知识的共同理解与描述,能够为计算机所使用并可用数学方

式表达。在领域本体技术驱动下,信息资源以全新方式进行组织,组织原理发生如下改变:①从用户可理解到机器可理解;②从信息描述到知识表现;③从语义隐含到语义揭示;④从“以概念为中心”到“以概念一关系为中心”;⑤从信息表示到智能推理。这些变化要求知识组织理论、形式、方法、技术、体系以及知识组织过程都要随之改变,实现对资源从语法层面向语义层面深入,最后直至语用层面的组织,在获取、表示、加工、存储、重组、提供、共享、利用、控制等知识组织过程中,充分体现语义性,在数字图书馆系统的各层之间,在用户、资源、服务之间,形成语义互理解和互操作。

3.3桥本体

桥本体是一种特殊的本体,完成不同领域本体概念之间关系的映射,进而实现本体整合,形成领域内的共享本体。桥本体记作Obridg。,可以用一个六元组表示:

Obridge={cb,Acb,Rb,Arb,hb,xb}(1)

其中,cb表示桥本体概念的集合,Acb表示桥本体概念所对应的属性集的集合,Rb表示桥本体之间关系的集合;Arb是桥本体之间关系所对应的属性集的集合,Hb代表了概念的层次结构,xb是一系列公理集合。

在概念上,桥本体具有四层树形结构(见图3):第一层是最普遍的概念,标记为T;第二层具有概念桥和关系桥两个概念,它们分别表示了两种不同的桥关系;第三层由10种不同类型的子类桥组成;第四层是一系列动态创建概念的集合,它们的属性描述了不同本体之间关系的信息。其中上面三层是固定的,称之为静态层,第四层的概念是根据已知的多本体动态产生的,为动态层。

3.4本体解析体系

数据存储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使用的效率。本体是系统多层之间语义联系的纽带,因此本体、桥本体的存储方式影响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和知识服务的质量。本文选用的本体描述语言为W3C推荐的OWL,将其存储到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存储本体既有缺点,对本体含有的丰富语义缺乏精准的表现,又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已有文献对本体到关系数据库模式映射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在此仅谈及桥本体的解析。

根据桥本体的概念结构和关系数据库的形式化定义,下面给出它到关系数据库模式的映射规则。

以桥本体建立数据库,取名为database-brid―geO。

桥本体中的十个桥关系分别为桥本体的子类,分别以这十个桥关系建立十张表,表名为table―Bcequal、table_BCdifferent、table_BCisa、table_Bcinstan―ceof、table BCoverlap、table BChasa、table_Beopposed、ta-ble_BCconnect、table_BRsubsume和table_Brinverse。

将桥本体的属性映射为各个表的属性,属性类型为字符型;各表属性个数并不相同,主要包括三类:一类表示具有该种桥关系的两个领域本体的名称;一类表示具有该种桥关系的领域本体的类名称;一类属性代表该类所对应表的地址。

属性值分别取值为领域本体名、领域本体中类名和类对应的表名。

不同领域本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表中的记录。

表中的主键为复合主键,由不同领域本体名称和不同概念名称组合而成。

4 基于语义模型的信息抽取策略

抽取对象是异质的、异构的、多语种的、半结构化甚至是非结构化的,并且可能存在着语义模糊、语义缺失,因此对抽取对象实体命名识别、实体间关系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需要多种技术协作完成。语义模型能有效协助信息抽取:利用元数据对数字信息资源和用户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描述,利用领域本体集和桥本体实现数字资源和用户信息资源语义关系形式化描述,而语义模型中本体解析体系为信息抽取为利用本体提供了途径。因此,利用语义模型可以有效地进行实体命名识别和信息抽取规则制定。基于规则进行信息抽取能有效过滤掉噪声,增加新的结构信息。大体过程如图4所示:

4.1数据采集和数据清洗

通过各种数据采集工具对数据库、文档和网页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结构化的,采集相对简易;而文档和网页结构各异,先将它们抓取入系统;数据清洗目的是对有信息价值的各种数据通过处理产生纯文档。首先对抓取的原始数据进行结构分析,去除噪声,分析数据是表结构、文档结构还是网页结构,网页结构是内容型网页还是表单型网页,并对各种结构进行识别剥离;然后进行内容分析,例如网页中的广告、图像、版权信息等等;最后对用户关心的信息内容进行提取,产生待处理的纯文档,如图5所示:

4.2文档预处理

文档预处理的任务是自然语言处理,将文档处理切分为待处理的词汇和信息单元。首先将待处理的纯文档进行词语切分和词性标注,取出分词结果中的名词和动词;然后按标点符号进行短句分割,作为信息单元,并以此作为信息抽取的粒度;最后对短句进行语法词法分析,并实施初次筛选,保留其中至少包含两个名词和一个动词的信息单元。该过程需要相关领域知识的术语表、词汇表、主题词表等,对分词系统中的词表进行二次加工。语义模型中的领域本体可以提供规范化的概念及概念中所涉及术语的多种形式,可以对词表进行丰富和规范,如图6所示:

4.3规则生成

信息抽取规则的生成利用了本文构建的语义模型。语义模型中的领域本体描述了概念、属性、实例以及本体内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桥本体描述跨本体的概念之间的多种关系。领域本体和桥本体用OWL描述,将OWL本体映射到关系数据库,形成语义模型数据库;数据库中含有若干个表,通过表、表的属性、表的主键与外键以及属性之间的约束对本体进行解析。信息规则在此基础上生成:首先从语义模型数据库抽取类、抽取属性、抽取实例、抽取关系,对于桥本体还需要抽取表名;然后通过其解析出的本体中描述的概念、关系、层次结构等来生成三元组,再将此三元组作为信息抽取的规则存入规则库。如图7所示:

4.4实体抽取

信息抽取主要是对信息单元进行解析后,对信息单元中的名词基于语义模型中的概念和实例进行实体命名识别,充分利用本体对概念规范描述的优势,提高实体命名识别的准确性;再对信息单元重新规范,形成具有主、谓、宾三元关系的分析树。将该分析树与抽取规则三元组进行匹配,如果匹配成功则将该三元关系存入数据库中,完成信息抽取;如果匹配不成功,对该三元关系的概念与语义模型进行语义相似度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形成本体中的新概念或新关系,添加到语义模型中,完成本体学习,丰富领域本体,如图8所示:

基于语义模型的信息抽取有如下好处:①语义模型的引入既保证了结构的一致性,又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使不同来源的数据都能以统一的标准进行描述和呈现,方便了信息的继承与交换,提高了信息抽取的准确率及召回率;②驱使整个信息抽取过程都直接来自于语义模型,这为利用各种各样的本体数据呈现了一条非常自然的路径;③基于语义模型的系统可以促进本体进化,丰富领域本体。

第7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隐喻;体验哲学;意象图式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3-0149-03

一 、引言

肇始于亚里士多德的隐喻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隐喻被视为诗学和修辞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传统的隐喻研究因此被定性为探讨语言形式或修辞手段的核心问题之一。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Lakoff和哲学家、语言学家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对以往的隐喻理论提出了挑战,为人们重新认识隐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在书的第一章,作者开宗明义:“隐喻,对大多数人而言是诗歌想象和修辞夸饰的手法,是非常规语言而不是常规语言所要探讨的问题。隐喻一直被视为仅仅反映了语言的特性,它只与词汇有关,与思维和行为则毫无关系。正是因为这一点,大多数人认为没有隐喻他们也能过得很好。相反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隐喻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语言中,也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从根本上说是隐喻性的。”[1]因此,隐喻不仅仅关乎语言,它是人类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认知手段,是语言概念化的重要方式,人类对抽象概念的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隐喻。“隐喻的本质在于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1]换言之,隐喻是两个认知域即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mapping)关系。隐喻包括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两个层次。概念隐喻是隐喻的深层结构,语言隐喻则是外在表现。语言隐喻的多样化表明隐喻并不是单一的语言现象,而是呈系统性地从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进行映射。

二、概念隐喻的哲学基础

(一)体验哲学

Lakoff & Johnson在1999年的著作《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对西方思想的挑战》(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中系统阐述了其哲学思想――“体验哲学”。体验哲学对西方传统的哲学观,如形式主义、二元论、自治观、天赋论等进行了批判,认为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都属于客观主义哲学。客观主义哲学认为语言和客观世界之间是一种镜像关系,语言能够十分精确地、忠实地表征和再现客观世界,因此我们可以获得关于世界的绝对的、无条件的真理。针对这种客观主义哲学,体验哲学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观点,王寅将其概括为五点内容:世界范畴的主客观性与依存性;人类思维的体验性和互动性;心智结构的隐喻性和完形性;概念结构的非符号性和建构性;意义系统的模糊性和整合性。Lakoff & Johnson在《体验哲学》一书中将上述思想概括为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和思维的隐喻性。[2]

心智的体验性。范畴、概念、推理和心智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也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人们在对客观外界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抽象概念形成的两个最主要基础是方位空间和身体部位,人们是以身体和经验为标准来衡量周围世界的。

认知的无意识性。人类的范畴是根据原型进行概念化的,每一个原型也是一个神经结构,它能使我们进行与此范畴相关的推理和想象。基于原型的推理十分常见,但不为我们所意识,或者说大部分认知和推理是无意识的。

思维的隐喻性。日常生活经验形成我们的意象图式和基本概念,这两者又是隐喻形成的认知依据。人们在很多场景下能够自动地和无意识地获得思维隐喻模型,并借助这些隐喻模型来思维和理解经验。隐喻推理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哲学本身也是基于隐喻的。[3]Lakoff & Johnson(1999:543)甚至断言:“没有隐喻就没有哲学”,因为没有从具体到抽象的隐喻,我们将难以理解那些深奥的哲学概念,也难以进行思维推理,甚至连最基本的哲学陈述也将变得困难重重。

(二)概念隐喻的哲学特征

概念隐喻的体验性表明范畴、概念、推理等的形成离不开空间关系、身体、大脑和环境的互动。具体而言,概念隐喻的体验哲学观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首先,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是以身体经验为动因的。日常生活所运用的基本认知能力与所经验到的感觉运动等都能在我们的头脑中留下某种心智图像。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的过程中,人们能够自然地在两种不同的范畴之间建立某种关系,即用熟悉的、可经验的物体结构去关照陌生的、抽象的概念。具有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具有相通的隐喻,原因在于这些概念隐喻来源于相同的生活体验。概言之,源域往往代表着熟悉的、有形的、常见的、具体的事物或概念,而目标域则指那些新奇的、无形的、陌生的、抽象的概念。

其次,原型隐喻的心理真实性和感知体验性。原型隐喻理论认为人类早期的日常经验能够形成一些单一的“原子化”形态的原型隐喻,如“抚爱是温暖的”、“愉快是向上的”、“重要的是大的”等,这种认识已经得到了儿童语言习得等实验心理学的支持。例如婴幼儿对母亲的怀抱和温暖的体验有赖于联觉机制,这种机制能够在两个不同领域之间建立某种联系,使儿童稍后能够识解和表达诸如“温暖的笑容”、“微凉的记忆”和“感人的场景”等概念。因而作为上位范畴的、具有普遍性的原型隐喻并不是脱离人类经验的抽象的思维结构,而是与人类最基本的身体经验密切相关。[3]

最后,跨域映射的单向性与互动性。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遵循着单一路径假说,如我们一般用源域“金钱”来隐喻目标域“时间”,却不会把源域和目标域颠倒过来。在跨域映射过程中,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具有互动关系,在不违背单一路径假说的前提下,目标域的特征影响甚至制约着源域的哪些特征能够得到映射,目标域对映射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表明在跨域映射过程中,认知主体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对源域和目标域的相关信息进行了选择性激活,提取出两者之间的相关因素,并抑制了无关的信息,完成了跨域匹配。目标域与源域之间的互动性印证了“突显原理”在语言隐喻形成中的作用,在两个概念域具有较多的相似性的前提下,哪个或者哪些相似性最终能够成为认知的焦点,是认知主体对两个概念域进行认知加工的结果。

三、概念隐喻的方法论

心理真实性。Lakoff &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和意象图式理论,打破了英美分析哲学的直陈概念和语言意义观念,他们运用物象-背衬(figure-ground)原理和格式塔(gestalt)心理学理论来解释语言结构,得出的结论是概念隐喻虽然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任意性,却是在相对固定的图形模式之下被组织成意义的参照形式,重复发生的知觉动觉经验形成我们的反映模式和结构,它基本上是形象化的、非逻辑陈述的图形模式。在图形模式的基础上,依靠隐喻的扩展,我们的抽象概念和表达才得以可能。[4]

科学实证性。Lakoff & Johnson的概念隐喻理论不仅采纳了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而且广泛吸收认知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20世纪末语言神经理论获得了长足发展,其中美国神经科学家Antonio Damasio的“躯体标记假说”,Feldman与Lakoff的“语言映射的神经理论”,Johnson的“并存连接(conflation)理论”,以及Narayanan的“隐喻的神经理论”等,为概念隐喻提供了神经学方面的证据和支持。由于上述理论都可以通过Narayanan的“隐喻的神经理论”得到合理解释,因而Lakoff & Johnson将这些观点统称为“隐喻的神经理论”(the Neural Theory of Metaphor)。[1]该理论认为,主观经验和感觉运动经验的并存连接同时激活了对应神经元的连通,这种连通导致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激活,从而合理而科学地解释了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机制。该理论主张“概念隐喻”是基本的、普遍存在的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常规方式,基本概念隐喻是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获得的,而且始于婴幼儿时期。语言中具体的隐喻表达源于心智中的概念隐喻。语言中的隐喻是再自然不过的、正常的表达方式,而不仅仅是修辞手段,也不是语言中变异的用法[5]。

概括性和普遍性。概念隐喻的概括性表现为它是向语言主体现实状态的回归,对主观经验和感知经验的综合认知使其致力于建立一种“基于使用”的语言学理论。概念隐喻的研究范围具有最大包容性,它将语义学、语用学、社会文化因素、语言主体的感知运动、情感体验及语言交流的动态特征等都囊括在内。然而研究范围的最大包容性与概念隐喻所追求的普遍性并不矛盾,后者指的是基于人的大脑、身体经验所形成的认知共性。尽管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使用的具体的隐喻词汇可能存在某些差异性,如“猴年马月”的英语表达式是“donkey’s years”,两者的喻体不同,但是它们所传达的本体意义却有相通之处。因此,概念隐喻的普遍性不仅体现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某些现象的认识具有相同的审美态度、主观评价和价值取向,而且揭露了人类原初思维方式的共同之处。

四、结 语

Lakoff & 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被喻为第一代认知科学和第二代认知科学的分水岭,其价值在于打破了第一代认知科学所恪守的二元主义的观念,重塑经验现实主义的哲学观,主张身体经验和隐喻性概念是哲学认知的基础,改变了人们对西方哲学思维的传统理解。从思维行动方式的角度重新阐述了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段,更是我们借以思想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概念隐喻理论号召人们回归认知主体,从近年来跨文化、跨语言的研究成果来看,这种基于人类认知共性的理论具有普遍的类型学意义。

[参考文献]

[1]Lakoff &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2]Lakoff &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New[M].York : Basic Books.1999.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第8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关键词]心觉;光;觉;认知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5)05-0112-04

心觉,“与其他诉诸外在形体感觉的视、听、嗅、味、触五觉并列”,是人的先天禀赋。心觉隐喻就是汲取事物间的某些相似用异域概念来替代心觉概念。“我思故我在。”人类生存至今并成为世界主体就是凭借自身超凡卓绝的心觉功能。心觉禀赋泛人类性,是人类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是各民族语言描述的基本要素。因此,探讨心觉隐喻有助于发掘泛语言特征。

“语言意义的形成是个概念化过程。”人类在劳动中形成概念,语义与概念同时产生。随着人类认识日趋理性与多样,语言必须满足人们对不断增长的新事物概念化的需要。囿于力量最小消耗原则,人类就将某个语域的知识或经验投射到另一个语域,实现语义概念的经济化再生。

语言事实表明,语言中大量的光域词汇被用来表达心觉语义,构建了“心觉是光”的概念结构。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内部是一种思维状态,隐喻和范畴为人类认知创造了心理关联与可及,语言意义不完全存在于客观现实中,而存在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语言的意义结构总是反射到它物上,是一个自身以外的它物显现的场所。”显然,“光心觉”的投射不是简单的概念替换,而是认知的激活与转化。

光,是大自然的直观表象:觉,是可观可感的行为活动;心觉,是不可触摸的主观心理活动。在传统修辞学里,“心觉是光”的概念结构因其高度固化而得到惯性承继,人们对其生成机理无法获得全面认识。鉴于此,笔者尝试从光、觉、心觉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出发来对心觉隐喻作深入剖析,以窥语言背后的认知冰山。

一、“觉光心觉”投射的体验基础

概念和文字是人类进化的产物。人体是认知和概念化的基础,大脑是认知的总指挥部,是语言的发祥地。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客观事物作用于人体,再经过大脑的组织、比较、筛选、提炼等心理加工在大脑里物化,最终形成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概念主要是人类基于体验之上,经过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形成的。”因此,解读光与觉的符号形态可以窥探到人类体验认知的遗痕。

光: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辞海》从文字考古来说,“光”是会意字,上下结构,上部是“火”,表达热量;下部是“人”,折射空间方位。造字主择“火”与“人”相搭创造“光”的形符,内中暗藏玄机:其一,指明了光传导火热能量的本质属性。其二,表明光的来源。“火”居“人”之上,表示火种发源上苍,自上倾泻而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其三,选择“人”符而非其他符号置于“火”符之下,反映了先祖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表示光与万物之灵长的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先人在造“光”符时,是基于自身的感性体验,不自觉地运用了形象思维来刻画其概念属性。

觉:睡醒。形声字,从见,学省声。――

《说文》

“觉”,上下结构,下一“见”字,表示看见,“见”被嵌入“觉”符,并设置“见”为“觉”的主体构件,这暗指“觉”这一行为能让人有所见,所见(现)之物是觉概念区别于其他概念的典型特征,它直指“觉”的意义原型,并主导“觉”的语义发展方向。那么,“见”究竟何指呢?众所周知,睡觉是脑细胞活动受到抑制,眼睛由一段时间的闭合到自然开启的一个身心放松的生理过程,睡者先是处于黑暗之中,之后睁开双眼迎来光明。可见,“见”指的是光,是“觉”后重现的光明。由此可以判断,“光”就是“觉”的意义内核。

“一个事物的特征或性状往往是多维的,在语言概念化进程中,不同语言团体对事物的多维特征的取象选择有所不同。”显然,汉人在创造“觉”的符号代码时,剔除了觉概念的其他性状,基于根植于内心对睡觉的体觉,独独凸显该行动之后“见光”的特质。在这个意义上,“光”字与“觉”字遵从相同的生物体验,享有同样的意义原型,这就是“光”与“觉”后天发生联通的体验认知基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形式都有意义,意义都有形式”的哲学论调。

中国汉字禀具“尚象”文化传统,其文字符号线条明晰、棱角鲜明,是对现实世界的形象描摹。英语词汇注重抽象思维,其罗马字符弯曲转折,在象形造字方面存在诸多局限。英文中light(光)和wake(觉)的外部形态来源于语言社团人们的任意性规约,两者在形符上无体验意象思维可考。

二、“觉光心觉”投射的心理认知基础

上文论述了光符与觉符发生关联的体验理据,下面来谈谈两者语义上的认知心理关联。汉英大量语料表明,在语言的发展进程中,自然域概念“光(light)”常常用来传达心智概念,“觉(wake)”也从“睡醒”的始源义拓展到心觉语义。两个概念尽管归属不同语域,且意义风马牛不相及,但是都能投射进入心觉域,同样表达“理解、明白”的心觉内涵。例如:

我觉得,她很灵光。

Research shed new light on the causes of

the disease.

He finally woke up to the fact.

“语言和思维是统一体内的两个对立面,语言是思维的媒介,思维是语言的内容。”人们思考并将大脑中的思维外化时,常常会依托语言这个便捷思维工具,对现有的语言就地取材,从脑海中的某个形象召唤出另一个或一些与之相关但非完全相同的其他事物,通过逻辑思辨,实现两者的心理过渡,进而实现两者语义的通达。

光概念被迁移来负载心觉语义有其根深蒂固的体验认知基础。光是自然现象,是客观实物,在语义学里归属自然界语域。光从自然域迁徙进人心觉域是缘于创造语言的人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体验。人在与世界的互动中体认到阳光普照大地,消除迷雾,驱逐黑暗,散播光明,传递温暖。光的这些本质属性映射到人的心境,与驱逐蒙昧,破除昏蛮,消解迷惑,传递理性存在着共通。两者共享的功能作用给人的心理感觉得到抽象。于是,光概念就被隐喻化成了智慧。

觉,是生物本能。因为人类认知对“觉”行为“见光”体验的倚重,基于这种体认,表征具体行为的“觉”概念就与表征自然现象的“光”概念发生通联,在认知中被范畴化为同一范畴,进而传承光概念的意义原型,遵循光概念的隐喻化方向,同享光概念的隐喻化结果。这就是“觉”发展到“心觉”的缘由。汉语“觉悟”一词直接把“觉”与“悟”粘着使用,同样表达心觉意义,这就是因为人类根植“觉,乃是悟;悟,即是觉”的体验性思维。

恍然大悟:猛然清醒明白的样子。――

《百度词典》汉语言博大精深,“恍然大悟”就清晰再现了“光心觉”语义变迁的思维视觉图像。“恍”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为“忄(即:心)”,右边为“光”,左右两部相合理解为“心中见光”。“悟”字左边为“心”,右边为“吾(即:我)”,左右两部相合理解为“我心有所见”。显然,“恍”与“悟”凸显了自然界的光与主观世界的心灵思想的联接,强调了“悟”乃“心中之光”的意象图示。由于思想中存在“光”与智慧的认知通达,相应地,俗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中的“暗”就有表达懵懂愚昧、混沌不清的低级智商的内涵。在这里,明与暗不是昼夜更替的亮度效果:对应的是心中绽放的觉醒。

语言是经验世界里的现实图画。相同的身体构造,相近的地球生存环境,使得不同的语言集体对同一认知客体会产生几近相同的体验和认知模式。在英语世界里,尽管light(光)是规约词,其形符与意义无必然关联。但在语言的演进中,以light为词素的词汇衍化可清晰透视“光”向“心觉”的认知历程。试看:

Grandma took out a candle and lightened

the room. In the dim light,Ifound the room

sparsely furnished. Grandma sat down and be-

gan to analyze the whole incident, which real-

ly enlightened me.

以上面段落不难看出,以light为母体的词汇再造路径为lightlightenenlighten。light附加后缀得到lighten,意指对客观世界具象物体的照亮;继而在lighten上再次附上前缀得到en-lighten,表示对灵性世界大脑思维空间的照亮。显然,“lightlightenenlighten”的词形拓展路径,与“光照亮事物照亮心灵”的语义拓展路径一一对应;同时,词汇语义的发展也是从具体简单逐步转向抽象复杂。回顾浩瀚的英文词汇,依托根词前后均添加词缀来扩展词汇量的语例寥寥无几。light词汇家族的衍化表明:人在创造心觉概念时已经深谙它与大自然阳光之间的内在关联,依照就地取材的建造原则,不惜对light加以反复的形态重塑,以获取最大认知经济化的语义识解和形态再造。

毋庸置疑,东方先祖在创造心觉概念时,思想上存在“觉光心觉”的认知脉动。异曲同工的是,西方世界也洞察到“觉”与“心觉”之间内隐的心理图示关系。西方先祖在创造awake(义:心觉)时,直接把wake(义:睡觉)植入awake的形符之中,以影射两者存在体验与认知的联动。

三、“觉光心觉”的范畴化语义拓展

“范畴化是一种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主体对外界事物进行类属划分的心智过程。”人类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采用划归不同范畴的形式对事物加以认识。语义是语词的核心,作为语言的重要元素,其扩展方式是范畴化不可缺少的内容。“原型是从各个实例和各种次范畴的特征抽象出来的范畴中的典型成员,是范畴的心理表征,也是范畴认知的参照点。”范畴的形成就是以原型为样本,逐步对其进行图式化概括。不同语词可以共享同样的语义,就是因为它们相互之间在某种性状上存在相似或暗合,具备家族典型特征。

以汉语为例,很多语汇就是因为具备“光”的原型基底,进而经范畴化手段被概念化成了“心觉”,例如:醒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晓之以理、心照不宣、点亮心灯、燃起才智的火花、用文学的烛光照亮人生等等。上面的“醒、明、照、晓、灯、火花、烛”这些语词的概念语义相距甚远:“醒”代表动物的生理本能;“晓、明”代表天地的自然常规现象;“照”代表人类的某种行为动作;“灯、烛光、火花”代表各种光源。然而,尽管这些语词的概念义来源不同,但由于它们趋近光的原型意义,具备发光照彻事物的本质特性,基于这一层面上的典型相似,它们在人类的认知加工过程中被范畴化进入同一范畴,成为“光”概念语域的平行成员。又由于人类逻辑思维潜在光域向心觉域投射的体验认知惯性,“醒,明、照、晓、灯、火花、烛”这些光域词转而都传承了这种认知心理,都沿袭这条路径投射进人心觉域,承载了心觉的语义基因,获得启蒙开智的含义。就这样,客观实物投射进入心理世界,物质世界与心理世界相互贯通,语义也实现了蜕变。同样的认知取象模式在英语世界里也是有迹可循,诸如illuminating lecture,brightidea,brilliant mind等等,不胜枚举。

第9篇:地域文化概念范文

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是体现地理核心概念和培养地理学科素养的载体。以构建核心概念为方向,突出核心概念的功能和价值,构建知识体系,提升综合思维能力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复习能有效促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升高三地理课堂复习的效果。本文以高三地理必修3中“生态环境的建设――土地的荒漠化”为例,说明基于核心概念功能下的高三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方法。

一、以构建完整的核心知识体系为基础

土地的荒漠化是区域生态建设中的主干知识。对荒漠化复习要形成完整的概念体系,这一体系包括荒漠化概念的本质、内涵和外延。同学们在复习中要细化考点、分解目标、构建知识结构。如下页图所示。

二、创设情境,为构建核心概念的知识框架提供支撑

在复习中仅仅靠构建框架是不够的,也无法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概念学习时需要结合大量地理学事实,也就是学习情境,才能为构建框架提供支撑。只有把核心概念放在一定的应用情境下,将事实性知识置于我们的概念框架中, 概念的不同层次被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知识框架的构建才会显得生动和有意义。

例如,对荒漠化的情境复习可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创设情境,构建主体知识框架结构。

以楼兰古国的兴衰为背景材料,可设置两个基础问题:

(1)分析楼兰文明消失最主要的原因。

(2)楼兰古国的灭亡对现代的绿洲城市有何启示?

设置以上问题的目的是解决荒漠化产生的条件和治理的措施。第一个层次的复习难以使同学们达到对概念的本质和不同层次的把握、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二个层次:选择具有相似h境和差异环境的区域,进行概念的运用和迁移。

(1)以贺兰山为背景,分析贺兰山东、西两侧土地荒漠化类型差异的原因。

该问题增加了地形这一因素。在自然环境变化的情况下,荒漠化产生的类型是不同的。

(2)以南方丘陵为背景,分析南方地区的主要荒漠化问题。

可通过比较干旱区域和湿润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分析归纳出南方地区荒漠化的成因。这是在差异明显的环境下对概念的使用和辨析,客观上呼应荒漠化的本质是土地的退化,表现为荒漠的景观。

第三个层次:新情境下概念的应用。

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利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来解决地理问题是提升推理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在高三复习中选择经典的案例和高考题来训练是明智的选择。例如,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Ⅱ第36题、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第36题,从表面上来看都是考查风沙活动,从本质上来看都是变相地考查荒漠化。

因此,复习地理的目的绝不是使同学们记住一些地理事实,而是使同学们关注核心概念,通过地理事实与情境,归纳与分析概念的本质,理解地理规律,并以此来构建合理的概念框架,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解决实际问题。

三、通过比较和辨析,深刻理解概念

同学们头脑中有时会有一些相似概念的存在,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比较、辨析、练习巩固等方式来深刻理解头脑中的相似概念。例如,荒漠化、沙漠化、荒漠的概念,很多同学都是混乱使用的。原因是这些同学对概念辨析不清,导致在考试中不能准确答题。在复习中要对这些概念进行比较和辨析:荒漠是一种景观。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过程。沙漠化是荒漠化发生于干旱环境下的一种土地的退化,而在云贵高原的土地退化则表现为流水侵蚀下的土地退化。同学们要在概念的辨析中明确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不同,产生荒漠化的类型也不同。

四、引入系统地理原理,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

沙漠化从生态问题的角度看,是土地的退化过程,景观上表现为沙丘的扩展。从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看,沙漠化是风力的侵蚀和搬运过程,其实就是风沙的活动过程。从天气的角度看,主要表现为沙尘暴天气。风力沉积的地貌类型表现为沙丘,而沙丘的存在是地表荒漠化的一种表现。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来解释地理现象,转换对主干知识的理解角度,能帮助同学们形成地理联系的能力,有效提升地理的核心能力。

五、关注主干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

复习中如果只死记硬背荒漠化形成的原因,是无法将知识进行灵活变通与应用的。核心概念的主要功能就是为解决地理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同学们要能够运用核心概念来解决问题,学习和体验概念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建立概念间的关联,以形成综合思维。

复习土地荒漠化时关键要理解荒漠化的形成条件。教材中以西北地区为例构建的土地沙化条件无法适用于所有的区域。因此必须对案例进行抽象后,得到如下结论。①物质条件:疏松的沉积物;②动力条件:多大风天气。在此基础上根据情境材料,延长思维的链条。例如,疏松的沉积物来源于这样的条件:干旱环境下,地表植被较少,地表土壤发育不良。干旱的内陆区本身多大风天气。当因为自然或人为的原因导致地表后,地表失去保护,风沙就开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