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栽培新技术范文

栽培新技术精选(九篇)

栽培新技术

第1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 秀珍菇;栽培;新技术

秀珍菇隶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近年来栽培面积最广的珍稀食用菌。该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比双胞蘑菇、香菇、草菇更高,接近肉类,比一般蔬菜高3~6倍;质地脆嫩,纤维含量少;富含真菌多糖、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并含有17种以上氨基酸,更为可贵的是,它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而食物中通常又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等,长期食用有降低高血压和降低胆固醇的功能。一直以来,秀珍菇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是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的一种食用菌[1]。

福建省罗源县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秀珍菇栽培技术的地区。1998年,福州日胜食品有限公司林俊仁先生从台湾引进秀珍菇,在罗源湾省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内试种150万袋获得成功,此后历经十多年来发展,至2011年罗源县秀珍菇栽培量达到11590万袋,年产值30940万元。全县农村有30%的农民从事秀珍菇生产,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罗源县秀珍菇产量占福建省的70%以上,形成一批专业大户和专业村,并建造了438座工厂化、规模化食用菌生产的固定厂房,建成全国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秀珍菇生产已成为罗源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海峡西岸现代农业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农业科技人员,笔者在多年的工作中发现,罗源县秀珍菇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资源利用和新资源开发不够,以及品种更新比较慢,品种选育的研究力度不够等。在此,笔者对国内同行的秀珍菇栽培的新技术进行介绍,以期对本县秀珍菇种植产业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一、因地制宜,开发新资源,利用新原料、提高秀珍菇产业的经济效益

秀珍菇是一种木腐菌,对纤维素、木质素具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因此适宜栽培秀珍菇的原料很广泛,如阔叶树木屑、棉籽壳、稻草、麦秸、甘蔗渣等均可,其中棉籽壳为最适宜的原料。新鲜的松杉木屑因含油脂性酚类物质,会抑制菌丝生长,不能直接用于栽培秀珍菇,需在自然条件下堆放6个月以后使用。秸秆原料需粉碎成粉状后使用。此外,多种原料混合配制的栽培产量比单一原料的产量高。另外由于秀珍菇为喜氮真菌,培养料的C/N比一般掌握在20:1~30:1。因此,麸皮、米糠等有机氮源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添加料。目前,我县秀珍菇的培养料配方主要采用以下两个:(1)棉籽壳30%、粗木屑21%、细木屑30%、麦皮15%、石灰1.5%、轻质碳酸钙1.5%、红糖1%;(2)棉籽壳20%、粗木屑20%、细木屑36%、麦皮20%、石灰1.5%、轻质碳酸钙1.5%、红糖1%。采用这两个配方,我县秀珍菇产量平稳。要想实现我县秀珍菇的高产高效,借鉴一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同行们的研究成果是完全必要的。广西农业外资项目管理中心宋月家等人的研究发现[3]:沼渣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腐殖酸、粗蛋白、氮、磷、钾以及各种矿物质,具有质地疏松,酸碱度适中的特点。将沼渣用于秀珍菇的栽培,可较好地发挥其营养优势,对增加产量效果显著,还可以提高秀珍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多糖含量,提高了秀珍菇药食两用的营养保健价值。目前,我县农村用户普遍用沼气,沼渣容易获得,在秀珍菇的基本培养配方中加入沼渣具有取材广泛、技术简单、成本低的特点,但不同原料发酵的沼渣营养成分相差较大,通过实践指导我县秀珍菇农户根据具体沼渣原料调整用量,沼渣将在提高我县秀珍菇栽培效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产业的迅猛发展,我县食用菌生产受到了原料短缺问题的严重制约,寻找新的原料代替杂木屑迫在眉睫。我县生产秀珍菇自然条件优越,除了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外,野草贮存量也非常大,大力研发野草代料栽培秀珍菇技术将为我县秀珍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外,据报道,桑蚕业的废弃物桑枝屑[4]、葡萄生产的废弃物葡萄枝屑[5]、豆芽菜生产后丢弃的绿豆皮、玉米生产后废弃的玉米芯[6]等都可代替杂木屑作主料栽培秀珍菇,它既有利于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又扩大了原料的来源及利用率,有利于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引进新品种,提高本县秀珍菇产品的商品价值

近年来,由于种植秀珍菇经济效益好,全国多个省份都在推广秀珍菇的栽培技术,多个市县都争相扩大秀珍菇的栽培面积,秀珍菇市场日趋饱和,竞争日趋激烈。而我县近年来在秀珍菇新技术开发、新品种选育等方面没有大的突破,产业发展的后劲不足,目前已出现较为严重的种性退化现象,但尚无新菌株可以替代。一方面我们要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积极引进秀珍菇新品种、试验、筛选适合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高效的秀珍菇品种;另一方面不断开发、引进“特色新品种”比如栽培“富硒秀珍菇”等功能性食品也是提高我县秀珍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微量元素硒,以硒蛋白(硒代氨基酸)、硒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形式参与细胞代谢活动,促进有机体的营养转化与系统功能协调,是生命体重要的营养元素。秀珍菇中硒的主要赋存形态正是适合人体吸收的硒蛋白,因此,秀珍菇富硒后可为人们提供一种极为安全可观的生物有机硒源。据报道[7-9]可通过筛选富硒菌株、栽培料中添硒处理的方式来培育、生产“富硒秀珍菇”。由于当前社会对多功能保健食品的需求,秀珍菇富硒栽培具有优越的市场前景。

三、引进秀珍菇工厂化栽培中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促农增收

秀珍菇生产是一项劳动密集型产业,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裕一直都是我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优势。但近年来,由于海产养殖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分流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工不足逐渐成为我县秀珍菇产业做大做强的障碍之一。秀珍菇的生产中对劳动力需求较大的环节包括培养料的切片粉碎、拌料、堆料发酵、装袋等。据报道[10],在相同工序下,食用菌机械化生产1hm2可节省人工600个,直接经济效益1.80万元。如果在切片粉碎环节引进切片粉碎机;在拌料环节引进搅拌机;在堆料发酵环节以生物发酵技术为基础,应用电脑对培养料的发酵进行全程自动控制;在装袋环节引进装袋机、扎口机等单功能的机械化设备或多功能的联合作业机,将大大节省人工,带来可观的直接经济效益[11]。

另外,秀珍菇从母种培养到生产成熟等一系列工序都需要防止细菌的侵袭,而机械化生产正好减少了这种人为的致病因素[12-13]。而在菇房管理方面,广大菇农主要是靠经验管理菇房,如喷雾器加湿、定期开窗等,尽量创造适宜的菇房环境条件。如果秀珍菇菇房中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量、二氧化碳浓度等环境因子都可由电脑按照秀珍菇不同生育阶段的需要进行自动调控,将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质量,实现我县秀珍菇的高产、稳产和定时定量生产。

食用菌产业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行业争资源的特点,是现代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的典范。通过不断开发、利用新资源,不断引进新技术,秀珍菇产业在罗源的农业经济增长中必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志生.秀珍菇栽培技术.食用菌[J],2006,(6):63-64

[2] 王增术.福建罗源秀珍菇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食用菌[J],2010,(6):5-6

[3] 宋月家,蒙健宗,郭昌永.沼渣、沼液在秀珍菇栽培试验中的应用研究.园艺与种苗[J],2011,(1):83-86

[4] 郎宁,吴登,韦目阔,等.桑枝屑栽培秀珍菇高产配方试验.农家之友[J],2011,(3):3-5,19

[5] 陈丽新,黄卓忠,韦仕岩.沼渣、葡萄枝营养成分分析及栽培秀珍菇试验.中国食用菌[J],2010,29(6):28-29

[6] 刘碧源,甘双,覃杰宏,等.秀珍菇玉米芯袋料栽培技术.园艺学[J],2010,(16):154,158

[7] 吴俐,沈恒胜,陈卫伟,等.膳食纤维液体培养基对秀珍菇富硒转化效率的影响.福建农业学报[J],2011,26(2):243-247

[8] 李红丽,尹雪斌,李朝品.利用硒酸钠进行秀珍菇硒强化试验研究.食用菌[J],2011,(3):29-31

[9] 沈恒胜,陈君琛,汤葆莎,等.秀珍菇生物富硒及富集水平.食用菌学报[J],2011,16,(4):35-38

[10] 代启和.农机“联姻”食用菌机械化生产促农增收.湖北农机化[J],2010,(2):34

[11] 林静,李宝筏.我国食用菌生产机械化水平与前景的探讨.农机化研究[J],2003,(1):27-29

第2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由于过去锥栗栽培技术含量很低,导致单产不高,大小年现象严重,品种良莠不齐,栽培面积与产量增长缓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尽快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我们通过多年的实验,终于摸索出一套锥栗嫁接苗栽培新技术,并以此指导某栗农种植600多株新品种的嫁接苗,种后2~3年就先后挂果,第六年亩产量达150千克,第七年达250千克,亩产值达2600元,与其他锥栗林相比亩产量提高约10倍。下面介绍这一技术。

一、栽植

1. 整地挖穴 捡去枯树、草根、石头等。栽前挖深60厘米,长、宽分别为80厘米的穴,每穴施土杂肥或腐熟的垃圾肥10千克,或钙镁磷肥2千克做基肥。栽植行距为4米×4米或3米×4米(坡度大于30°),一般每亩栽嫁接苗40株左右。

2. 品种选择 锥栗有十余个品种,分早熟(如处暑红、白露仔等)、中熟(如长芒仔等)和晚熟(油榛等)品种。1座山可单植1个品种,也可同时混植多个品种,混植的授粉率、产量皆高。早熟品种粒大,每千克有25~35粒,在处暑至白露成熟,市场价格高,但有大小年现象;中、晚熟品种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粒大小中等,每千克有50~80粒,没有大小年现象,且鲜果可入冷库存放至次年春季出售。不同品种各有优势,栗农可根据需要来选择。

3. 栽植时间 以选择春季栽植为宜,春季雨水多,树苗的成活率高。

二、幼树管理

1. 施肥 幼树是构成树体基本骨架的关键,也是以后成年树挂果的基础,幼树期关键要扩大根系的营养吸收面积,培育好丰产树冠,因此,必须逐年扩穴施有机肥和化肥。一般1年施肥3次,第一次在2月底至3月初施芽前肥,第二次在5月上旬施促梢肥,第三次在8月份施壮梢肥。栽植后1~3年,有条件的可施有机肥3~5千克/株,追施化肥(复合肥)0.1~0.3千克/株。施肥量应随着树龄的增大而适当增加。

2. 整形、修剪 定干高度应根据立地条件而定,嫁接树定干高度为0.8~1米。栽植当年7月份应摘去顶芽,使苗木加粗,从而培育好主枝、副主枝;栽植后次年春季萌芽前约15天,要将主枝适当短截,以培养第一层、第二层副主枝,并适当剪去重叠枝和病虫枝,以增加树冠的透光率和结果枝数量。

三、结果树管理

1. 栗山管理 每年中耕除草1~2次,冬季顺山顶等高线(带状)深翻1次,以防止水土流失。

2. 施肥 锥栗树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磷、钾、钙、硫、铁等多种元素,其中氮、磷、钾需求量最多。为了确保高产、稳产,必须在每年的3~5月萌芽幼果期、6~7月幼果膨大期、8~9月坚果成熟期和7月至冬眠前的花芽分化期,分别施用一定量的氮、磷、钾肥。

3. 主要病虫害防治 对锥栗结果树而言,病虫害防治是最重要的管理措施。

①栗瘿蜂。其尾部针管——产卵器,会在白露时期往锥栗树芽中注入2~3个卵,使树上长满栗瘿果,吸收大量养分,从而影响锥栗树的开花结果。

防治方法:目前最有效的办法——摘除。谷雨前摘除栗瘿果后可随地丢弃,谷雨后摘除的要集中烧毁或压碎。药剂防治:5月份可给树干涂甲氰菊酯(灭扫利)油液,杀死瘤中虫卵;6~7月份,在成虫羽化盛期,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2000倍液喷杀。

②栗剪枝象。芒种前后是防治的最佳时期,为了传宗接代,栗剪枝象将卵注入幼果中,随被剪果枝落在土中发育。每个雌虫产卵40粒。有“假死”现象。

防治方法:发现果枝被剪现象后(6~7月份),随即用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或30%敌百虫水剂300倍液喷洒,喷药前先摇树,让虫“假死”,树干、树枝、地面、草丛均要全部透喷,并将落地和挂在树上的被剪果枝集中烧毁。

③桃蛀螟。属杂食性害虫。成虫会在果苞表面产数粒卵,卵孵化成幼虫后,幼虫又会从果蒂附近注入果实内食用果肉。

防治方法:发现青绿大果苞纷纷落地时,可用30%敌百虫水剂300倍液喷杀;集中烧毁落地果苞。

④栗红蜘蛛。在端午节前后,当栗树出现一片焦黄时,说明已遭栗红蜘蛛侵害。栗红蜘蛛属螨类,虫体小如灰尘,用刺吸式口器吸汁侵害叶片,1年发生10代,从第三代开始代代重叠。阴雨低温时,为害不明显;端午节后气候高温干旱,暴发严重。

防治方法:关键时机在夏至。可用25%噻嗪酮(扑虱灵,200克/小包)粉剂配16桶水(15千克/桶),稀释后喷透。若6小时内遭雨淋,应补喷药液。

⑤栗胴(干)枯病。此病分布广,为害严重。树体感病后,病部会肿皱隆起,皮层组织腐烂,扩大后树皮干缩,从而造成全枝或整株枯死。土质好、管理好、树势旺的栗树少发病或不发病。

第3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枇杷;适时定植;土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浙江永嘉

中图分类号S66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1-0060-01

永嘉枇杷各地均有分布,主要产区为六龙、黄田、乌牛及上塘等地,尤以六龙上吴枇杷最为出名,具有个大核小、皮薄色黄、肉质细嫩、味甘鲜醇、香气浓郁等特点。枇杷性喜温暖湿润,宜于荫处生长。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选择耐旱品种与适宜园地

据观察,大五星、龙泉1号和早钟6号等品种在桂中地区栽培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温州地区多数枇杷园地为山丘红壤土质,这类园土偏酸、瘦,易板结、干旱,所以建园时需挖长宽深各1m的大坑,每年做好扩穴工作,翻埋有机肥改良土壤,4~5年后全园扩充,使园地土层变肥厚,利于土壤保水。枇杷园地宜选择坡度不超过25°的坡地,这类山地既通风透气,又便于排水。平地建园,注意挖好排水沟,防止积水。

2适时定植

果苗定植应选择在当年12月至翌年2月。定植时,苗木根部蘸泥浆保湿,苗木叶片全部剪去,仅留树干高度60cm,以减少苗木水分蒸发。枇杷根系好气性强,而且不耐浓肥,忌水,因此苗木应浅植,以根颈部与表土平齐为宜。为防止苗木栽植过深,应在定植穴回填土及有机肥基本沉实后,再植苗木较为理想。若肥土沉降时间较短,可在定植时使苗木的根颈部高于地表10~20cm,待肥土下沉后,苗根颈部正好与地表平齐。栽植后,树盘应覆稻草,保持树盘湿度,如遇天气干旱,应及时淋水,以利苗木成活。

3深翻改土,增施有机肥

在温州上吴、乐清县、永嘉县等地枇杷示范园,每年8~10月有计划地进行果园扩穴改土。扩穴时深翻40~50cm,挖出底土,把有机肥、磷肥、石灰、作物秸秆分层填入。在兴宾区,多数枇杷幼年果园实行间作制度,果园行间种黄豆、花生等。作物收获后,用作物秸秆覆盖树盘。据观察,进行间作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增加,土质疏松,果园抗旱能力提高。枇杷园幼树每年施肥4~5次。苗木定植后的前2~3年,在每次新梢抽生前10~15d,施腐熟的稀薄粪水5kg/株,加尿素20~50g/株。在树冠滴水线内开10~15cm的环状沟,淋入肥水,待肥水渗入后覆土。枇杷结果树,每年施基肥1次,追肥2~3次,喷叶面肥2~3次。桂中地区在8月底至9月下旬施秋肥,施农家肥、粪肥等10~20kg/株,加入钙镁磷肥1kg/株,石灰少量,让其逐渐分解。春肥在1月下旬至2月下旬施入,肥料以磷肥为主,氮、磷、钾的比例为3∶4∶3,采用沟施。夏肥在采果前10~15d施入,有利于恢复树势,促进夏梢萌发,一般施复合肥1kg/株。根外追肥多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施用,开花前或盛花期叶面追施0.2%~0.3%硼砂,果实发育期喷0.3%磷酸二氢钾、1%~3%过磷酸钙等。

4矮干整形,控制树冠

大五星、龙泉1号、早钟6号等品种在当地种植,树体都比较高,如果任其生长,不但树体消耗水分和养分过多,而且树体内部过于荫蔽,有效叶面积少,结果少。因此,必须进行人工控制树冠,调整枝条分布,使树冠矮化。目前当地多数枇杷果园采用的整形方法是:苗木定植后,留40~50cm高后剪顶定干。在主干发出的第1轮主枝中,将距地面25cm以下的新梢全部抹去后留作树干,在25~40cm处留主枝3~4个。每年从主干发出的轮生枝中,选留主枝2~4个,每个主枝配备2~3个副主枝。全树配备主枝4~5层,层间距40~60cm。这种树形主枝多,结果枝多,产量较高。有的枇杷园采用开心圆头形进行整形。方法是:在离地面30~50cm处留3~4个主枝,其余枝条去掉或留部分作辅养枝。第2年再留1层3~4个主枝,然后截顶,使植株空心,形成开心圆头形。这种树形树体较矮,便于操作管理;主枝少,结果枝多,产量稳定。在枇杷每次抽梢3~5cm长时要进行抹芽,选留方位好、生长粗壮的新梢2~3条,抹去其他多余的幼梢。修剪一般在采果后马上进行,主要是剪去枯枝、病虫枝、衰弱枝、下垂枝,短截或回缩采果枝,疏除徒长枝。剪口要平,去除弱枝留强枝,回缩多年生枝条,刺激潜伏芽萌发,重新形成树冠。

5及时疏花、疏果与套袋

在花穗已明显但尚未开花时进行。1个枝条上有4穗的,疏去1~2穗;有5穗的疏去2~3穗。去外留内,去迟留早,去弱留强,树冠上部多疏。疏去花穗总量的40%。疏花蕾以大多数花已开时为好。用手摘除花穗顶部和基部的枝轴,只保留中下部3~4个枝轴。桂中地区疏果时期以残花落尽、幼果有蚕豆大小时为宜。大五星、龙泉1号品种每穗留3个果,早钟6号留4个果,留下来的果应大小一致。疏果后即行套袋,套袋前1d喷农药防治病虫害。用牛皮纸制成纸袋,袋角留有通气口。套袋时1穗1袋,用塑料绳扎紧袋口,叶子不要包入袋中。

第4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现代林果业;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应用

0 引言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林果业已经称为农业结构当中迅速发展的一个产业,也逐步称为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一个重点项目。只有大力改革种植技术,有效调整种植的树种和品种结构,才能使林果业向着规模化以及市场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以说是集约化的一种栽培方式,此种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促进林果业的种植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林果业一定要将市场作为导向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大程度的提高农民收入。为了促使林果业当中所种植的树种以及品种的结构都得以调整,提升质量,从而在种植的过程中应用更加先进的果树设施栽培技术[1]。但是,林果业种植中设施果树栽培新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就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1设施果树栽培新技术的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林果业种植领域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现代林果业种植中也对果树栽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林果业种植中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并加大了对果树栽培技术的研究力度,通过扩大林果业种植规模、调整林果业种植结构等手段使林果业生产进一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进一步促进林果业的健康快速发展[2]。就目前而言,这种新技术在果树栽培中运用率极高,它能够使果树提前发芽、结果,是一种全新的果树栽培技术,相较于其它栽培技术,该技术在某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比露天栽培管理效果更为显著。农民在种植林果业的时候,不断地应用和推广果树设施栽培这项技术[3]。

2设施果树栽培新技术具体应用

2.1 设施果树品种选择技术

设施果树品种选择最为关键,它直接关系着设施果树栽培的成败,品种选择在设施果树栽培别重要,在品种选择上要坚持以下原则:首先,若促成栽培,应选择极中熟、早熟以及极早熟的品种,以便能够提早上市;若延迟栽培,则应选择晚熟品种或那种容易多次结果的品种。其次,应选择自然休眠期短、需冷量较低、比较容易人工打破休眠的品种,以便可以进行早期或超早期保护生产。三是选花芽形成快、促花容易、自花结实率高、易丰产的品种。四是以鲜食为主,选个大、色艳、酸甜适口、商品性强、品质优的品种。五是选适应性强,主要是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范围应比较广泛、能够耐的住弱光且抗病性强的品种。六是选树体紧凑矮化、易开花、结果早的品种。除以上六个原则外,品种选择还必须以当地市场实际作为参考标准。

2.2 设施果树的低温需冷量和破眠技术

对种植的果树进行人工破眠,就是对人工低温预冷方法进行应用,植物自然休眠需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通过。果树自然休眠最有效的温度是0度-7.2度,在该温度值下低温积累时数,称之为低温需冷量品种的低温需冷量是决定扣棚时间的基本依据,是设施果树栽培中非常重要的条件,只有低温需冷量达到了一定标准,果树才能通过自然休眠,在设施栽培条件下果树才能正常生长[4]。通常此种处理应该保持一个月的时间,以确保设施果树所需的预冷量可以提前得到满足。

2.3 果树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2.3.1温度调控

应根据树种、品种及果树的发育候期的温度要求,对棚内温度进行适当,以适应果树的健康成长。对于温度调控来讲,扣棚后棚内升温不能过急,必须要缓慢进行,使树体能够逐步适应;一般在扣棚前的10-15天 覆盖地膜,增加地温,确保果树根部获得充足的温度,同时做好水分供给。在夜间,温度可适当保持在7-12摄氏度,以防止棚温逆转,导致花期和幼果冻伤。在花期,白天温度低于25摄氏度,夜间要高于5摄氏度。

2.3.2湿度调控

在调整温度时,主要采用揭帘方式或是通风控制方式。在果树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所需温度也存在极大的差异,应根据需要合理进行调控。设施果树栽培湿度调控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空气湿度调节为主,在调节过程中,可按照湿度要求的高低,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调节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放风的方式,快速降低棚室内的空气湿度,同时调节降低温度。对于土壤湿度调节,基本以浇水次数或是浇水量进行控制。

2.3.3光的调控

根据棚内光照强弱度,时间段以及果树质量的情况来看,光照调控主要方式有两种:要求覆盖材料必须要具备极好的透光率,可以铺设反射光膜;另外,棚室结构的构建必须科学合理。

2.4 设施果树的控长技术

2.4.1调节根系

限根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垂直根数量以及水平根数量进行控制,以便能够促进根系水平生长,使吸收根可以快速的成长。常用的限根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可以浅栽果树;二可以进行起垄处理,这两种方法可以对根系做到比较好的限制,使根系难以进行垂直生长,却可以加快吸收根的生长,同时也可以使果树矮化生长,更容易开花和结果;三是还可以利用容器进行限根处理,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某种容器的利用,将果树种植在容器当中,最后在建棚之后再进行设施栽培。陶盆类型、袋式类型和箱式类型都是我们设施果树栽培常见的容器类型。

2.4.2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揭棚后,为使让果树快速发芽生长,并对果枝的生长进行抑制,就需要在果树上喷洒一些生长调节剂。在具体应用的时候,一般在果树树冠之上连续喷洒15%浓度的多效唑溶液2次到3次,还可以在树梢上抹上50倍的多效唑溶液涂,应用此种方法达到对果枝生长的抑制作用,进而可以促使花芽快速分化。

2.5 提高设施果树座果率技术

2.5.1选择最为合适的时间扣棚。在设施果树栽培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扣棚时间必须保持适宜,如果要保障果实的产量,必须要确保栽培果树时果树能够进行自然休眠。

2.5.2人工授粉技术。相应的设置授粉果树也是设施果树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常用的方法有利用鸡毛掸子在开花阶段实施滚动授粉或人工进行点粉,在种植林果业基地,可以建立储备花粉制度,把采集到的所有花粉放在零下20度的低温环境中储存,当棚内所有果树都开花的时候,开始实施人工授粉。

4 小结

合理利用温室及塑料大棚是设施栽培果树栽培的重点,在果树生长时节和环境不太适宜时,要注意通过人工调节,合理提供果树生长所需要的各方面,以便能够促使果树正常发育和生长。现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引进和应用了设施栽培果树栽培技术,反季节水果的产量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能够满足了大众市场的需求,同时,还增加了社会经济效益。林果业种植中设施果树栽培新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就目前来看,我国设施果树栽培技术还有待提高, 因此必须合理科学借鉴国外先进的栽培技术,并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特有的设施果树栽培技术, 从而进一步促进林果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艳霞, 李小平, 马碧虎. 设施果树栽培技术在现代林果业种植中的应用研究[J]. 农技服务, 2015, 32(11):56-56.

[2] 辛通美. 林果业种植中设施果树栽培新技术研究[J]. 中国农业信息, 2015(9).

[3] 杨文秀,赵维峰,邓大华等农林高职院校南方果树栽培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探索田教育教学论坛,20巧(16):132一133.

第5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棉花栽培,技术,发展

1 前言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棉花,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民的收入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研究棉花的高产栽培技术对于增加我国农民收入,为纺织工艺提高充足的原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2 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方法

2.1 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要选用优质、抗逆能力强的丰产良种,如中棉所12、苏棉1号等。播前晒种2-3d,并采用浸种、拌种或催芽播种等方式,提高棉籽的发芽率。壮苗是早发、高产的前提,采用多种措施培育壮苗,以为高产奠定基础。

2.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中国棉花促增产的基本技术途径,是提高棉花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栽培措施。首先,在中国现有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从总体上看,由于有机肥料不足,综合地力偏低,可适当增加栽植密度[1]。其次,在综合条件有利于棉花生产发育和单株生长力发挥时,种植密度也可以减少。

2.3 地膜覆盖 其技术要点如下:

(1)在季节与前作腾茬早的条件下,适时早种,早栽后及时覆膜,覆盖要严,深度以50%-70%为宜,并保持膜面干净,至开花后揭膜。

(2)选用生产潜力较大、长势稍旺、后劲足的中熟品种。

(3)种植密度应较露地栽培稍稀,栽植密度以低于4500株/hm2为准。

2.4 加强田间管理

2.4.1 合理施肥 棉花生产要施足基肥,这是棉花丰产的重要措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而言,棉株全生育期内吸N、P、K的比例为1∶0.28-0.35∶0.82-1.02。因此,从苗期开始,应注意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的配施,以满足棉花生长各阶段对肥料的需求。

2.4.2 减少蕾铃脱落 造成蕾铃脱落原因有生理性因素、病虫危害、机械损伤三大类。其中,生理性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次为病虫危害,机械损伤影响最小。

为减少蕾铃脱落,必须根据棉花的生长发育规律与外界环境条件变化,采取一套合理的综合栽培技术,使光、温、水、肥处于最适植物生长的状况,协调棉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正确解决养料积累,促使有机养料向蕾铃运输;促使受精作用正常,保持棉株内激素平衡,这是减少蕾铃脱落的根本途径。

2.4.3 控制株形 根据棉花生育状况与气候等环境条件,应用整枝摘心技术和喷洒生长调节剂,人为控制株形,改善棉田的通风透光条件,改善养分供应与分配状况,为蕾铃的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保铃、增铃。

2.4.4 优化成铃 优化成铃可以采取选育良种、搞好良种繁育、塑造高质量群体、培育健壮多结桃的个体、提高铃重和单铃经济系数等途径。

2.5 苗期管理

2.5.1 放苗与间定苗 为了使田间棉苗均匀,生长健壮,要及时进行间苗、定苗,一般在1~2片真叶时进行,使田间棉苗达到一穴一苗。

2.5.2 中耕除草 为减少田间杂草生长量,疏松土壤,定苗后适时进行中耕除草,耕深、护苗带分别为14~16、8~10cm,使田间土壤平整、细碎。

2.6 适时排灌 在出现夏旱与伏旱,棉株缺水时,应及时灌溉。当秋涝出现时,应及时开沟排水和加强整枝摘水,以降低土壤与田间湿度,减少和防止烂铃。

3 新形势下棉花栽培技术发展

棉花栽培技术要适应当前的形势,必须实现三个转变:即高产型向高效型转变,产量型向产量与质量并重型转变,管理复杂型向简化型转变,为此,需要做好以下几项措施。

3.1 高效化栽培技术研究 棉田多熟立体种植高产、高效、持续关键技术的研究:通过高产高效多熟立体种植模式的引进和创新,研究棉田立体种植低污染综合技术体系,从而形成一年多熟的典型配置方式、配套品种和生产技术,实现全年综合效益的提高,进一步挖掘不同生态区的资源优势。

3.2 优质化栽培技术研究 研究高品质棉品种生长发育特性及对肥水需求特点,以及肥水运筹、群体调控、促早熟栽培等技术,创造适宜优良品种生长发育的优化环境条件,充分把握品种高产潜力,保持和提高高品质棉的内在品质和生产品质。

3.3 轻型化栽培技术研究 积极探索实用、先进的简化栽培技术新途径,包括育苗移栽逐步向地膜直播、露地直播演变的种植方式,以简化棉花管理措施先进的实用技术:以社会化服务为目标的棉花管理方法,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以机械化操作为最终目标。从而实现省工、节本、提高效益的目标。

3.4 加强应用基础研究 深入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研究手段,向激素和分子研究水平发展;开展计算机在棉花栽培上的应用研究,实现棉花栽培管理的规范化和模式化,同时开展逆境生理生化的研究,为减灾和抗灾技术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从而为21世纪棉花栽培研究工作提供技术储备。

4 结束语

科学技术对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我国棉花产业的发展,就需要将科学技术应用到棉花种植当中,这样才能提高其单位面积产量,减少病害,统筹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经济利益与环境效益。

第6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 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新技术;CO2气肥;滴灌;化控

中图分类号 S663.1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122-01

葡萄具有适应性强、容易栽培、早期丰产、营养丰富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是鲜食、酿酒、制汁、制干、装罐的优良水果。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无公害葡萄、绿色葡萄和有机葡萄已成为当今社会消费总趋势。在设施葡萄栽培中,通过人工增施CO2气肥、滴灌、化控、打破休眠、电动卷帘和多层覆盖等新技术的运用,使叶片增厚,功能期延长,叶绿素含量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产量增加,品质提高。为了推动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现对葡萄设施栽培管理新技术应用作如下分析探讨。

1 人工增施CO2气肥技术

CO2是葡萄光合作用的主要底物[1]。自然界空气中的CO2浓度一般为330 mg/kg左右,而葡萄光合作用CO2的饱和点一般都在1 000 mg/kg以上,因而通风换气只能使设施栽培设施内的CO2浓度维持在330 mg/kg左右,远远达不到葡萄光合作用的饱和点,尤其在晴天的上午通风前,室内CO2的浓度只有200 mg/kg左右,葡萄植株处于CO2饥饿状态[2]。因此,葡萄设施栽培人工增施CO2气肥,可增强光合作用,增加产量,一般可增产15%左右;提高品质,可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个百分点;提高植株的抗逆性[3]。

1.1 人工施用CO2气肥的方法

一是采用CO2发生器。CO2发生器通过化学反应方法产生CO2,即用碳酸盐(碳酸铵、碳酸氢铵等)与强酸(硫酸、盐酸)反应产生CO2气体[4]。现在设施栽培中CO2气体肥料施用主要采用碳酸氢铵与稀硫酸反应,最终产物CO2直接施用于设施中,同时产生的硫酸铵又可作为化肥施用。此设备可通过反应物投放量控制CO2生成量。CO2发生迅速,产气量大,简便易行,价格适中,应用效果较好,是非常实用的CO2发生装置。二是采用CO2简易装置。即在温室内每隔7~8 m、高度一般为1.5 m左右吊置1个废弃的塑料盆或桶,倒入适量的稀硫酸,随时加入碳酸氢铵释放CO2气体。

1.2 设施葡萄栽培CO2施用

一般在开花前后开始施用,幼果膨大期及浆果着色成熟期尤其要施用CO2气肥一般在揭帘后30 min左右开始施用;4月上中旬以后,夜间不覆盖草帘时,一般在日出后1 h以后,设施内温度达到20 ℃以上时开始施用,开始通风前30 min停止施用[5]。CO2气肥施用浓度应根据天气情况进行调整,阴天一般为600 mg/kg左右即可,晴天一般为800~1 200 mg/kg;如果是阴天且设施内温度较低,一般不要使用CO2。但应注意,施用CO2气肥要适当提高设施内的空气湿度及土壤湿度,同时要增施磷、钾肥,在温度管理上,白天注意要比不施用CO2气肥的提高2~3 ℃,夜间降低1~2 ℃[6];施用CO2气肥不能突然中断,果实采收期应提前几天开始逐日减少施用浓度,逐渐停止施用;使用CO2发生器及简易装置时,应注意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7]。

2 滴灌技术

2.1 滴灌系统及其安装

滴灌系统主要由供水装置、输配水管道(干、支管)和灌水器(滴头、滴水软带)组成。供水装置主要指压力调节器、水泵、水源等。设施葡萄栽培获得水压的主要办法就是利用微型水泵直接供水。输水管道是指供水装置的水引向设施内滴灌区的通道,包括干管、支管和毛管,一般采用塑料管道;在输水管道上需要安装过滤器、肥料混合箱、肥料注入器等。灌水器是滴灌系统的滴水设备,将管道中的压力水流输送到葡萄根部。设施葡萄栽培应用较多的是滴水软带。

2.2 滴灌系统使用注意事项

一是定期检查滴灌系统特别是过滤器,定期排沙冲洗,一旦发现过滤网破烂需要及时更换。二是严格控制滴灌系统的水压,千万不能超压工作,超压工作容易造成输配水管道胀破;或水压过低水流过缓造成滴水器堵塞。三是收放滴灌带时不可用力拉扯和扭曲。四是滴灌系统不用时,应排除各级管道内的积水,防止管道内产生微生物堵塞滴水器,尤其在北方地区,排出管道积水更重要,否则冬季会把管道冻坏。

3 化控技术

在无公害设施葡萄栽培中化控技术主要是赤霉素处理。根据农业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 葡萄鲜食生产技术规程(NY/T5088-2002)》3.7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准则规定只允许应用赤霉素。赤霉素在葡萄生产上主要是增大果粒及诱导无核果实。

4 打破休眠技术

4.1 通过低温完成自然休眠

一般欧亚品种葡萄在自然条件下,必须经过7.2 ℃以下的低温90~110 d才能通过自然休眠。因葡萄种类不同其通过低温完成自然休眠的天数也不同,在保护地葡萄生产中,应选用自然休眠期短的品种较好。

4.2 通过高温结束自然休眠

玫瑰露品种葡萄生长后期取成熟硬枝进行扦插试验(掘内等,1917),采用逐渐升温方法,经过40 d后,温度升至30 ℃时,萌发率76%;在温度达36 ℃时,则萌发率达90%左右。由此证明,高温也能使成熟的枝条生根、萌芽,打破自然休眠[8]。

4.3 用化学药剂处理打破休眠

当前应用最多的化学药剂是石灰氮,化学名称氰氨化钙(CaCN2)。其应用方法是将1份石灰氮加4份水,混合搅拌2 h,沉淀后,取其上部澄清液,涂抹枝芽,对打破葡萄休眠有显著效果。早春在温室升温前30 d进行效果最佳。每10 m长的篱架上的葡萄枝芽用石灰氮澄清液15 mL即可。因石灰氮有毒,应用时要注意安全。

5 参考文献

[1] 董阳辉,王艺平.大棚葡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4):119,121.

[2] 唐永洲,冯玉美.葡萄日光温室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3(4):36-37.

[3] 杨立峰,冯春叶.红提葡萄无公害生产技术方案[J].种业导刊,2007(12):35.

[4] 丘永秀.南方藤稔葡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18(2):79,83.

[5] 张敏聪,陈培民,王建民,等.无公害葡萄生产基地建设及标准化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4(S1):138-139.

[6] 刘冠义,丁发强,刘冠武,等.设施葡萄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北方果树,2011(5):26-28.

第7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1 基本情况

        阜新地处辽宁省的西北部,地理位置北纬41°36′~42°38′,东经121°02′~122°03′。东靠辽河平原,西连努鲁尔虎山脉,北接科尔沁沙地,南倚医巫闾山,属于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450mm左右,年平均气温7.6℃,年有效积温度3300℃,4-9月日照时数为2868h,无霜期平均153.8d。总面积10366km2,沙荒占8%,平原占23%,浅山丘陵占69%。林业用地618万亩,林地500万亩,农业用地560万亩,有150~200亩轮耕地亟待改造,或植树造林或综合治理。林业 发展 潜力的空间很大。

        2 杨树是阜新地区主要造林树种

        阜新地区地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气侯因子、光照条件、土壤种类等因素非常适合杨树的生长。建国以来,特别是近些年,阜新选育杨树新品种, 科学 营林,在杨树栽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杨树在阜新地发展潜力非常大。杨树是集生态效益、 经济 效益于一身的特有树种,效益非常突出、可观。

        在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多次深入阜新市林业园区、阜蒙县国有建设林场和彰武县胜利林场进行杨树栽培实地调查。本文就阜新地区杨树栽培性的几个技术要点作一浅略探讨,希望可以推动阜新杨树产业的发展。

        3 杨树栽培主要技术要点

        3.1 树种选择。阜新地区栽培杨树树种选择很重要,树种选择必须在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下进行。树种选择决定杨树栽培能否成功,能否正常生长发育。所以,树种选择要慎重。根据多年杨树栽培经验,一要选择乡土树种,二要选择多年栽培的引进树种,然后要考虑树种是否速生丰产,树种的抗逆性、抗病虫害性能。适宜的树种有小美旱、彰武小钻杨、白城杨41号、化石戈杨以及沈新杨和三北一号等小钻类树种。如欧美杨107、欧美杨108、辽宁杨等,可以营造在立地条件较好,地下水位较高,气候条件更优越的地方。

        3.2 认真选地,细致整地。杨树生长土壤通秀性要求较高,对地下水位也有一定要求,土壤肥力是决定速生丰产的关键。所以,杨树造林地选择要尽量满足这三个条件,或经过人工努力改变现有条件以达到这几个关键条件。例如,打深井,浇灌可满足杨树生长对水分的需求,造林地块确定好后,要进行全面的科学的整地,整地时间应在造林前一年的夏季或秋季,如果在造林前一年,已经种植农作物,视情况可不用整地,但造林前要清理现场。整地要进行全面整地,深度达30cm以上,再进行平整耙压,使地表便于各项生产作业。

        3.3 营造技术

        3.3.1 选苗。小钻类杨树苗,选择苗龄在1-1,地径2cm以上,欧美杨苗龄为1-0,苗木地径2.5cm以上,根系长30cm 的无病害的状苗。机械损伤苗木慎用,弱苗、病苗严禁使用。

        3.3.2 造林密度。依据杨树造林出材目的不同,造林密度可选择3m×4m,3m×5m或4m×4m等。另外,根据造林苗木或其它特殊性,造林密度可做调整。

        3.3.3 造林技术要点 ①苗木管理 首先,要做到4随。即随起苗、随运输、随假植、随栽植。该做法目的是防止苗木少失水,特别是根系,在运输过程中要包盖好,尽量避免光照、风吹,以减少水分散失。还有一个技术环节,就是苗木在造林前根系要在水中浸泡24h或24h以上。其次是苗木修剪。在栽植前后要进行苗木修剪。栽前,对根系进行三剪子处理。一剪过长须根,二剪机械损伤根,在损伤处剪掉部分,三剪病烂部分根体。栽后,对1、2年生的苗木一律剪掉侧枝,对欧美杨类树种,视其苗木情况可剪去顶上部分,有的可直接栽根。②造林时间 阜新地区,春季造林较为常见,具体时间为4月中旬左右,杨树物侯期为树液流动前,栽植较为适宜,此时造林成活率较高。③造林方法 a挖栽植坑。根据杨树速生的特点,树坑的直径为0.8-1.0m,坑深0.7-0.9m为宜。挖坑时一定要将表土、心土分开,回填时,先放表圭。b栽植苗木。植苗时要扶正、栽直,按照“三埋二踩一提苗”的栽植技术环节操作,目的是苗木根条与土壤密切接触,避免腾空,影响根系吸水,栽后马上浇水,待水渗透后再扶正苗木,做穴,踩实。

        3.4 林间管理。搞好新植林的田间管理很重要,俗语说,造林一时管理一世,管理出成效,管理多出材、出好材。 科学 管理是保证杨树充分发挥本身生物学特性,速生、丰产、优质的关键。

        3.4.1 科学施肥,合理间种。通过施肥能调整或补充土壤肥力不足,是实现杨树速生的根本措施,施肥量根据幼树年龄,或化肥种类不同,而确定不同的施肥量。鉴于植物间的相互作用,杨树间种农作物很有必要。间种蝶形花科农作物或牧草比较适宜,既可以达到以农补林,以短养长,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补充杨树幼树肥力之不足。结合间种,要搞好中耕除草,除草原则是除早、除小、除了。

        3.4.2 防治病虫害。阜新地区杨树有白杨透翅蛾、杨干象、青杨天牛三种蛀干害虫和杨树腐烂病。杨树病虫害的防治,关键在防,重要在治。

        防,首先是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良杨树品种。其次在育苗时下功夫,培植壮苗,增强杨树苗抗病虫害能力,提高免疫力,三是改善林地卫生状况,降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四是做预防。在苗圃地或造林地,先做好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分析,制定出病虫害防治预案。

第8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盆花;南非万寿菊;栽培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兰州市逐步加大了园林化城市建设的步伐。在城市绿化中,盆花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盆花种类单一,花色不够丰富,急需引进一些花期长、花色丰富、又能在本地良好生长的花卉。南非万寿菊栽培简单,形美花丽,株高12cm即可开花,作盆花栽培,株形低矮,可谓盆花中的极品。若作背景材料或作为花坛、花境的组成部分,可取得较好的园林观赏效果。我校于2005年栽培实验,效果良好,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特征特性

1.1形态特征南非万寿菊(学名Osteospermum )属菊科宿根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南非,近年来从国外传入我国,做一二年草花栽培,矮生种高20~30cm,茎绿色,头状花序,多数簇生成伞房状,有白、篮、紫、粉 、红、紫红等色。花单瓣,花径5~6cm,种子千粒重11g左右。

1.2生长习性喜阳光充足,中等耐寒,能耐-3~5 ℃的低温,耐干旱,喜欢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在湿润,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表现更好。有较强的分枝能力,在栽培中可不用人工摘心。播种后在较短时间就能开花,且花期较长。但需在生育前期夜温保持5 ℃左右,白天不高于20 ℃,以利于花芽分化,在兰州地区结合保护地春、夏、秋三季均可栽培。

2栽培技术

2.1育苗

2.1.1基质。播种基质用草炭85%+珍珠岩10%+蛭石5%配置而成,也可用播种专用基质。配制过程中,将原料充分粉碎混合,并按基质重量的0.10%分别拌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50%辛硫磷乳剂,灭菌灭虫;若用专用基质,只杀菌。在混合过程中,边拌边浇水,使基质的含水量达到手捏不滴水为宜,晾放24h后即可使用。

2.1.2育苗容器。因南非万寿菊种子价格较贵,宜采用容器育苗,使用72穴或128穴穴盘。穴盘育苗可以保证种苗根系在容器内形成发育良好的完整根团,起苗时不伤根,栽培后没有缓苗期,成活率高。其次,容器育苗适应营养土栽植,可缩短育苗周期。第三,由于每个穴只播种1粒,可节省大量种子。

2.1.3播种。在大部分地区,非洲万寿菊可根据季节和供花的要求安排播种,组合盘生产可在10~12周内完成,盆栽苗则再需2~3周时间。我们的播种时间是4月29日,于8月25日开花。选用128的穴盘。穴盘播种时,将消毒后的基质装入育苗穴盘,然后将种子一个穴播1粒,需覆薄细土;用喷雾器浇透水,保证种子与基质充分接触。注意要使基质pH值保持在6.20~6.50之间,低于6.0的pH值可引起铁和钠等的中毒。

2.1.4播种后的管理。将播种好的穴盘放入15~28 ℃的环境中,每天喷水保持基质充分湿润,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

2.1.5苗期管理。从播种到子叶出现约需7~8d,基质水分含量保持在75%~80%左右;等子叶完全显露,温度、湿度同前期相比略有降低,光照不超过25 000lux,补光可使花期提前,高光照将引起植株的早熟,短时间光照可使植株在短小强健状态下开花;第一枚真叶出现到穴盘苗达到标准规格,即4枚以上真叶,根系布满穴孔,此时应注意土壤保持湿润,太干易使其过早开花,太湿会造成根系发育不健全,含水量保持在80%即可,基质温度18~20 ℃。

2.2上盆或地栽后的管理

当非洲万寿菊真叶5~6枚时,苗株已形成良好的根系,于6月16号将其上盆定植,盆栽使用的栽培基为草灰:蛭石:田园土=1:1:1混合,并按基质重量的0.10%拌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消毒,测定pH值为6.40。温度白天20~25 ℃,晚间12~17 ℃,到开花之前应给予5~8 ℃的低温,以利于非洲万寿菊顺利花芽分化、开花。气温过高会使花朵变小,若低则会有黄化叶片出现,基质水分保持见干见湿,以免发生病害。结合浇水喷施0.10%的尿素和0.20%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水溶液,每隔7~10d喷施1次,开花前停止施肥。

2.3病虫害及防治

虫害非洲万寿菊病虫害较少,最常见的是蚜虫。防治方法:用80%的敌敌畏乳油800~1 000倍液喷或用一遍净1 000倍液喷洒植株即可。

病害烂根。一般都是浇水太多造成的。发现后马上控制浇水,及时换盆,更新基质。较常见的是黄叶。造成黄叶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如下:一是黄叶以幼叶为主,常出现斑点,主要原因是土壤的pH值过低,造成铁元素中毒,可通过浇灌适当浓度的石灰水来调整基质pH值;二是育苗期温度过低,可适当提高夜间温度;三是氮肥施用量不足,可适当增施氮肥。

2.4出圃管理

南非万寿菊出圃前应加强通风,在花初开即可出圃,运输时应套袋,上下无封口,以免叶片折断。南非万寿菊观赏效果好,栽培容易,适合在兰州地区推广。

参考文献

[1] Dr.D.G.Hessayon.彩图花草种养大百科[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07.

[2]张占君,张永涛.兰州地区矮牵牛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059:34-35.

第9篇:栽培新技术范文

关键词 石榴;新优品种;特性特征;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121-01

石榴为石榴属石榴科植物,以果皮、茎皮、根、叶、花入药。性温、味酸涩,有涩肠止泻、止血驱虫的功能,主治久泻、久痢、便血、脱肛、崩漏、白带、虫积腹痛等症。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石榴为药、食兼用植物,营养价值很高。除可加工成饮料外,其果皮可作鞣皮工业原料和制成天然染料,果树可作园林绿化、盆栽观赏树种。因此,栽培石榴,经济效益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1 特征特性

1.1 玛瑙籽

该品种系安徽怀远产区优良品种。树势中庸,树姿开张,枝粗壮,茎刺少。果实大,球形,多偏斜。平均单果重250g,最大果重达500g。果皮薄而稍软,橙黄色,阳面鲜红。籽粒大,浅红色,百粒重60g,核软可食。汁液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6%,总糖量13.97%,酸0.58%,维生素C 3.4 mg/100g果肉,可食率64%。因籽粒中心有一红点,发出放射状“针芒”,故称“玛瑙籽”。在当地,其果实于9月底成熟,耐贮运。适应性强,多在淮河平原靠荆山、涂山的山麓土壤深厚肥沃的浅丘台地种植,适应于怀远、濉溪、桥区、萧县等淮北地区种植。成年树一般平均株产果40~60kg。

1.2 玉石籽

该品种系安徽省怀远产区良种。树势较弱,树姿开张。果实较大,圆球形,平均单果重250g,最大果重550g。果皮光滑,为白色,阳面鲜红色,皮较薄。籽粒大,青白微红色,百粒重60g,核软可食。汁多味甜,含可溶性固形物16.5%,总糖13.26%,酸0.59%,维生素C 12.9mg/100g果肉,可食率为59%。在当地果实于9月上中旬成熟,但易裂果,不耐贮运。适宜在淮河平原靠荆山、涂山的山麓土壤和深厚肥沃的浅丘台地种植,适应于怀远、濉溪、桥区、萧县等淮北地区种植。

1.3 濉溪软籽

该品种系安徽省濉溪县著名品种。树势中庸,萌蘖力强。叶小而窄,披针形。果实扁圆形,中大,有明显的4~5条棱,果梗极短。果皮极薄,青黄色,向阳面浅红色,果底黄铜色有小红点,果面光滑无锈。籽粒晶莹,青白色或淡黄色,籽粒大,核小而绵软,食用无垫牙感,汁多味浓甜。果实于8月底至9月初成熟,耐贮藏,但因果皮薄不抗挤压,故不耐运输。平均单果重165g,最大果重350g。籽粒百粒重61.4g,含可溶性固形物17.4%、糖13.79%、酸0.43%、维生素C 12.9mg/100g果肉,可食部分占63%。抗病虫能力弱,雨后易裂果,适应性稍差。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

2 栽培技术

2.1 精细建园

采取大穴建园,穴径1m见方,穴施优质圈肥550kg,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苗木。合理密植,株行距以2m×3m为宜。

2.2 土肥水管理

以基肥为主,于落叶后或2月中旬施入腐熟农家肥和适量无机化肥。追肥可分为3次实施。第1次于4月底花前进行,株施尿素或磷酸二铵0.2~0.5kg,可提高坐果率。第2次在6月下旬果实纵径迅速生长期进行,株施氮、磷、钾复合肥0.3~0.6kg,促进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采果后株施复合肥(可结合基肥施入)0.5~2.0kg,促进花芽进一步分化和提高贮备营养。追肥的数量和次数视其生长、结果和土壤情况而定。遇旱浇水,采果前15~20d停止浇水。

2.3 整形修剪

该品种适宜树形主要采用三主干丛状形和三主干枝开心形。石榴栽后任其自然生长,除去多余萌枝,即可形成三主干丛状形。主干高50~60cm,每主干上培养3~4个主枝,每一主枝再选配2~3个侧枝,可使树冠呈自然半圆形或圆头形,冠高2.5m左右,此树形成型快,结果早,造型简单,果农多喜用。三主枝开心形,干高60~70cm,无中心干,三主枝倾斜角度为45°左右。每一主枝上选配3~4个侧枝。此树形骨架牢固,通风透光。修剪以冬剪为主、夏剪为辅。

2.4 综合防治病虫害

休眠期清除病枝、虫枝、落叶和僵果,人工杀灭黄刺蛾、龟蜡蚧和大蓑蛾等害虫。发芽前对枝干喷3~5°Bé石硫合剂或5%矿物油乳剂,防治龟蜡蚧等。在发芽期和5月中旬各喷1次1∶1∶200波尔多液,防治干腐病等。花果期喷杀虫剂,连喷2~3次,相邻2次间隔12d左右,主防桃蛀螟、桃小食心虫等。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防黄刺蛾、茎窗蛾。

3 参考文献

[1] 孙俊杰,韩璐.优质无公害石榴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7):29.

[2] 许夕之,张始臻,张艳,等.石榴丰产优质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09(1):58-59.

[3] 王超然,魏耀远,郭朋,等.突尼斯软籽石榴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园艺,2007(11):21-2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