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幼儿童话故事精选(九篇)

幼儿童话故事

第1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一 注重阅读图书的选择及阅读环境的创设,使幼儿享受阅读的快乐

设立阅览区,为孩子精心准备各种童话书。一页页精美的画面配上简单的文字,常常让孩子们流连忘返。《国王生病了》的故事使幼儿懂得人要运动才能健康;《母鸡和苹果树》、《小马过河》的故事让幼儿懂得凡事要多动脑筋;《卖火柴的小女孩》激发了幼儿的同情心,懂得要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白雪公主》、《海的女儿》让幼儿懂得人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在班级的四周布置经典童话故事内容,营造氛围。《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会将幼儿带入了美好的童话世界。

二 运用恰当的组织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阅读活动

1.个别化阅读活动

在早晨入园这段时间里,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自主地进行感知、体验、探索,教师主要观察了解幼儿感知体验的水平,通过最少的干预,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孩子们感到自在、愉悦,享受到的是阅读所带来的那份独有的宁静以及来自教师最亲密与直接的关注和指导。

2.集体阅读活动

下午第二节课,是共同阅读的时间。老师拿出自制的大型图画故事书与孩子们一起阅读,有时孩子们会人手一本小图书。这种阅读活动主要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有序阅读图书的习惯,引导幼儿学会观察画面内容并能进行归纳,获得自主阅读图书的体验。集体阅读活动能充分发挥幼儿互相感染、互相影响的作用。这样的阅读活动,幼儿获得的是师生、生生共享阅读时刻的愉快体验。

3.表演阅读活动

即教师鼓励幼儿将熟悉的阅读材料进行二次创造后,用肢体语言予以表达表现的一种阅读活动样式。这种阅读样式特别适合喜欢用表演形式表达阅读信息的幼儿。如在初步阅读了《小马过河》的童话故事后,幼儿会几个人一组自主分配角色进行表演阅读。又如幼儿在阅读了《小红帽》这个童话故事后,幼儿对故事的情节和人物非常感兴趣,老师就把这个故事改编成童话剧,然后让愿意表演的幼儿进行角色分配,然后一幕幕地排练,最后进行公演。幼儿在活动中非常投入,充分表达了自己对角色的理解。

三 幼儿阅读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儿童阅读是需要成人引导的,有效的阅读指导将会使孩子的阅读兴趣浓厚。

1.转折联想,大胆猜测

大班幼儿感兴趣的图书大多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整个故事由多个转折情节串起。由于图书主要是以图画的方式来呈现一个个的情节,而静态的图片不能很明确地向读者交代情节的转折和发展,因此情节转折的画面大都有“伏笔”。而转折联想法就是指导幼儿通过对这些转折画面作细致的观察并大胆想象画面中的空白情节点,解读一个个的情节从而理解故事。《国王生病了》就是这样一本典型的图画故事书。故事中有好几个情节转折点。如开始国王和大臣们一起按医生开的处方去运动,病却没好,后来国王是怎么做的,运动后国王的病好了没有等。在这些转折点老师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大胆去猜测想象,通过对这些转折情节画面的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解决了阅读理解“断层”的问题,能帮助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

2.归纳理解,概括提升

帮助幼儿边阅读边思考,梳理并归纳故事的主题,提升对故事内涵的理解。如在《国王生病了》中,教师引导幼儿在自主阅读时思考:为什么国王和大臣们去运动了病却没好?而其他人却因运动而生病了?概括式的提问引发了幼儿的思考并帮助他们形成了对故事的初步理解,使幼儿对故事的脉络及其情节发展更为清晰。在这基础上,教师接着鼓励幼儿学着归纳故事的中心主题。如:“看了这个故事,能不能用两三句简短的话说明故事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通过思考,幼儿可以根据对故事的理解概括故事的中心,更能透过故事挖掘深层的内涵。这不仅能使幼儿深入地理解故事,更能锻炼幼儿精炼概括的语言能力。

3.组织幼儿交流阅读心得,引导幼儿进行经验迁移

当幼儿阅读完一个故事后,引导幼儿围绕故事中的人物、事件,并联系自身的经验谈谈自己的感受,以此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提高幼儿的概括分析能力,同时让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应用于新的情景中。如阅读故事《白雪公主》后,引导幼儿谈谈故事中讲了些什么?你喜欢谁?为什么?你要向他们学习什么?你不喜欢谁?为什么?通过这些思考,引导幼儿分辨是非,达到教育的效果。

四 家园配合,共同营造阅读氛围

第2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关键词:童话;表演游戏;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45-03

一、童话表演游戏的内涵

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1]。我们开展的表演游戏研究主要是以童话为基本线索,根据童话或童话情节进行的表演游戏,它是幼儿通过扮演童话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道具、场景等,再现童话作品的内容(或某一个片断)的演绎形式。虞永平认为,幼儿的表演是在特定情景下的连续和系统表达,表演能促进幼儿动作表现力、交往能力、审美和创造能力以及情感的发展[2]。我们的童话表演游戏区别于传统的童话表演,更关注幼儿的发展和需要,着眼于儿童最基本的童话表演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表演能力和情感体验。通过童话表演活动的建构,让幼儿的情感、审美、语言、社会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童话表演游戏环境的创设

1.设立班级童话表演区

一方面,在班级创设童话表演的环境,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我园的每个班级都开设了幼儿表演的区域,可以满足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进行童话表演游戏的需要。另一方面,提供宽松的童话表演时间。各班根据班级的情况,每周都预留了童话表演的时间。表演剧场和其他表演公共区域实行轮流制,以免产生时间上的冲突。

2.创设童话表演空间站

童话表演空间站是根据幼儿童话表演游戏的需要而创设的一个表演公共场所。我们借助幼儿园长廊和公共空间,创设集表演游戏小舞台、道具材料、可更换的童话立体背景于一体的表演环境。另外,我们充分利用多功能室的资源,创设较大的表演空间,并准备了常用的草地、大树、城堡、海底世界等背景。

3.丰富童话表演资源

虞永平认为,应为幼儿提供表演所需的资源,包括各种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以及各种工具,以便幼儿承担角色,制作道具,更好地开展表演活动。有时,材料决定了幼儿表演的兴趣和成效。我们对童话表演游戏的定位是以游戏性为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精美道具,不一定是幼儿表演游戏所需要的;相反,幼儿自己准备的一些象征性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幼儿在制作道具的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探究过程。

三、童话表演游戏文本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童话都适宜表演游戏,选择适宜表演的童话故事是开展童话表演游戏的前提条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童话故事的选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选择

首先,从幼儿感兴趣的核心人物展开。在班级幼儿与同伴的相互影响下,幼儿往往会与某个形象,特别是一些可爱形象,产生共鸣。如:男孩子喜欢海绵宝宝,会经常模仿海绵宝宝的语气、动作等;女孩子喜欢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选择适宜进行表演游戏的童话故事。其次,从幼儿感兴趣的事件展开。童话故事《国王生病了》,主要讲述了国王在减肥做运动过程中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幼儿对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这个故事也适合用来作游戏表演用。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选择

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资源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因此,选择的童话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童话作品最能吸引他们。例如,小班选择童话故事《爱吃水果的牛》作为表演内容,“吃水果,身体好,不易感冒”这一信息由一头爱吃水果的牛引出来,幼儿特别感兴趣。而且水果是幼儿特别熟悉的,幼儿有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理解。大班选择了童话故事《白羊村的美容院》作为表演内容,也建立在大班幼儿具有一定审美经验的基础上。

3.根据童话蕴涵的价值进行选择

每个童话故事都蕴涵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如审美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价值。有的童话虽然含义很丰富,而且很有教育价值,但幼儿难以理解,并不适合用来表演。于是,我们在选择童话故事时,既要考虑到它的价值功能,又要考虑到内容能否为幼儿所接受、所理解。例如,童话故事《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就既能让幼儿感受合作的力量、体验敬老爱老的温暖,也适合表演。

四、童话表演游戏的指导

1.体验: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童话故事

我们通过主题网络的开发与设计,使童话故事的资源得以开发与利用,从一个童话故事辐射出许多相关联的主题元素。表演是最能体现幼儿综合能力的,但幼儿在表演之前,最重要是要理解、感受、体验童话故事。例如,在小班幼儿园开展“爱吃水果的牛”的主题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随后,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带水果到幼儿园,开展分享水果的活动,使幼儿从故事到实践体验,了解多种水果的营养与作用,知道爱吃水果身体好。在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幼儿的表演就能水到渠成,不再没有方向性地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有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表演不再是脱离故事为表达主题来进行,而是融入了孩子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主张。

2.互动:让幼儿成为表演游戏的主人

在实践中,我们让幼儿成为表演的主人。在教师的支持下,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策划童话表演。例如,在实施主题活动“国王生病了”的过程中,幼儿对故事已经很熟悉了,而且故事的对话也初步会讲了。这时,教师就跟幼儿一起探讨表演时的一些肢体动作,请孩子一起做爬山、骑马、游泳、打棒球、跑步、做操等动作,然后再邀请几位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请孩子们一起欣赏,并选择适合表演的动作。动作探讨之后,再与孩子们一起商量表演角色的分配,让孩子体验参与的乐趣。在表演时,幼儿会根据需要进行一些自由的创编或改编,以自己的方式建构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对表演的意义作出符合个人经验的合理的解释[3]。

3.观察:促进童话表演游戏的开展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童话表演游戏的发展动态。在幼儿童话表演过程中,教师主要观察幼儿的状态是否积极主动,幼儿对开展的童话表演游戏是否感兴趣,幼儿之间是如何积极有效地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童话故事或情节的。观察可以调整指导策略,如在观察小班表演游戏“没有声音的运动会”时,发现幼儿对开始的搬运材料部分没有兴趣,动作显得十分被动。通过观察,分析幼儿不喜欢的原因是提供的道具太小、不够形象,于是在道具上作了调整,以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材料代替原来的道具。在更换道具后,幼儿表现就积极主动了。

五、开展童话表演游戏的启示与思考

在童话表演游戏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老师的意识和观念是最为重要的,教师要具有表演意识,要关注幼儿游戏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1.关注童话表演的游戏性

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要遵循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游戏性”先于“表演性”,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4]。在童话表演游戏中,我们同样遵循这一原则,突显游戏性,让幼儿体验到自己是在游戏,而不只是在表演。例如,在小班童话表演游戏“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为幼儿提供材料,鼓励幼儿根据童话内容,一起表演做蛋糕、过生日的游戏。有了这些游戏经验后,再根据童话的情景,让幼儿生动地表现小老鼠、老鼠爷爷等角色的动作、表情等,让幼儿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游戏表演的经验。

2.关注童话表演的自主性

兴趣和需要是幼儿游戏的动力,教师应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提供一个大舞台,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主动地、自由地、自信地把自己在表演游戏中获得的认识和想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5]。我们不是追求教师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纯粹的表演,而是让孩子在教师的支持下,在对故事理解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角色;让幼儿思考如何对话,如何表现肢体语言。为此,我们会有意识地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渗透一些表演的元素,如对话的练习、道具的制作等;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或设计、或制作,共同为童话表演出谋划策,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3.关注童话表演的创造性

表演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索、创意表达的过程。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且游戏性是幼儿园表演的基本特征[6]。传统的表演游戏主要是对故事或故事片段的模仿,注重表演技能的练习,而忽略了幼儿的创造力,脱离了幼儿的自我探究。为发展孩子在童话表演游戏中的创造能力,我们将游戏作为重点。例如,中班幼儿在开展“好饿的小蛇”童话表演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大胆创意表演小蛇遇到的各种食物,几人合作表演葡萄、大树等,让幼儿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创意表演故事,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园在实践童话表演游戏过程中,收获了经验:要真正开展好童话表演游戏,教师需要对童话表演游戏有正确的认识,要转变童话表演游戏重表演的传统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做到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焱,等.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3).

[2]虞永平.表演区(室)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0(9).

[3]华希颖.表演活动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2(7、8).

[4]刘焱,等.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特点、指导原则与教学潜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第3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关键词】幼儿;童话教学;有效策略

引 言

童话教学在幼儿教学中是最贴近幼儿心理,并且带有很深厚感彩的故事教学方法,同时也是借助童话教学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以及通过童话教学让幼儿感受到一个富有童话色彩的世界。在幼儿的童话想象世界中,可以带给他们更多的快乐,规避开世界的复杂和纷乱,这样可以与幼儿童真心理的达成平衡。由此可知,在实际的童话教学中,要注意童话教学的方式,让童话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以及综合思维能力。

一、在幼儿童话教学中存在的不良影响因素

(一)幼儿童话教学环境影响教学效果

在幼儿的教学中,不良的教学环境对教学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为教学环境和教学是分不开的,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提高幼儿教学效果。同时,在幼儿童话教学中,教学的环境应该得到童话教学教师的重视,教师要改善教学环境以及对童话教学的环境进行加强管理。

(二)幼儿童话教师教学水平影响教学效果

在幼儿童话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对教学的质量是有直接关系的,不良的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案会直接影响幼儿对童话教学的学习态度,所以提升教师对童话教学的观念以及完善教学方案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

(三)幼儿家长的态度影响童话教学效果

家长在幼儿的心理就是楷模,而且幼儿也极其容易模仿家长的行为和受家长态度的影响,所以家长不良的态度对待幼儿的学习,会直接造成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也会对教师童话教学效果造成不良影响。

二、在幼儿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造良好的幼儿童话教学环境

为了创造良好的幼儿童话教学环境,就要保持教学环境的和谐,这样才能让教师教学的心情更加舒畅和在教学中带来更多的童话教学灵感,并且学生的学习也会更加轻松,也有利于在幼儿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童话教学以及教学的质量[1]。另外,在童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之间得到更多的教学灵感和总结教学方法的利弊,有利于改善教学方案和调整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更好的教学环境中加强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例如:学校的相关教学工作者要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就可以在课余时间制作一些童话故事的海报在学校里进行宣传或者是在教师的后面黑板进行海报宣传,这样可以让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童话世界,都能够受到童话环境的影响。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幼儿教室摆放一个书架,放置一些童话的书籍让同学们进行阅读,可以培养他们对童话教学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在童话教学的课堂上制作一些童话故事的简短视频,通过简短视频的童话故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童话故事的乐趣,这样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激情,有利于提高整个童话教学的质量。

(二)提高幼儿童话教师教学水平

为了提高幼儿童话教师教学水平,让教师意识到童话教学的本质意义,要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以及改善教学的不良观念,这样才有利于在幼儿教学中更好地进行童话教学以及教学的质量。在不同的童话故事中,每个故事的主人翁性格特点以及故事的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可以很轻松地读懂整个故事的含义,但是对于还没有完全独立思想感悟能力的幼儿来说,他们还处在学习的阶段以及解说出这些是不简单的[2]。由此可知,教师要转化自己的教学理念,耐心的对幼儿进行童话教学,正确地引导他们学习是很重要的。

例如:幼儿童话教学的教师要了解一些幼儿的学习心理,这样才能根据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有效教学方案,教师可以多阅读一些,《幼儿心理学》等方面的书籍,同时也要多丰富自身的童话故事有效素材,也可以在学校开展一些幼儿教学的教学讲座和交流会,这样也是提升自己的综合幼儿童话教学素养,更有利于在实际的幼儿童话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

(三)改善幼儿家长对童话教学的态度

为了改善幼儿家长对童话教学的态度,教师就要与幼儿的家长进行一个重要的沟通,这样有利于提升幼儿自己对童话教学的重视以及改善童话学习的效果[3]。在课程结束之后,幼儿家长应该与自己的孩子多在家里交流,多关心他们的学习动态,而不能因为工作太忙忽视对孩子教育和兴趣的培养,这样也不利于孩子从小的性格形成[4]。

例如:在孩子回到家里之后,家长可以与孩子交流童话课程教授的内容,可以让孩子给自己讲童话故事,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家长的关注也会让学生更加重视童话教学这门课程,家长对孩子表现好的方面要加以鼓励,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动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的童话教学对象是幼儿,他们的年龄都很小以及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尤其是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人物行为以及环境的综合影响。由此可知,幼儿教师在应用童话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童话教学方式和为幼儿创造更加美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童话学习中收获到快乐以及提高学习更多知识的能力,这样也可以提高整个童话教学的质量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作者简介:周莎莎(1991.11―),女,汉,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12年07月毕业于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现供职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蒲荡夏幼儿园,职称:幼儿教师(二级)。

参考文献:

[1]张国秀.浅谈如何提高幼儿童话教学质量[J].新课程:小学,2015,12(08):35-45.

[2]刘萍萍.浅谈幼儿园童话教学[J].幼儿教学研究,2014,23(08):60-61.

第4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关键词园本化 主题课程 童话

多年来,我园重点研究了课题《开发童话资源,建构主题课程的行动研究》,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开始尝试做“园本化的主题课程”。我们开发童话资源,建构主题课程模式,以“童话”为核心、以“生成”为理念、以“活动”为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共同学习、探索、发现和完善,让幼儿体验童话的韵味,让幼儿在童话的熏陶下身心健康得到发展。我们尝试开发了小、中、大各个年段的以“童话”为核心的主题活动,以小班主题活动《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为例,分享我们在建构主题活动时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以“童话”为核心――园本化主题的生成

主题是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主线和核心,如何选择适当的主题关系到主题教育活动的成败,关系到幼儿的实际发展。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以《幸福的种子》丛书为出发点,选取其中适合幼儿学习的童话资源,加以挖掘和开发,寻找出童话资源中有利于培养幼儿各方面综合素质发展的教育元素。

1.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

主题式课程大多是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的。因为儿童的兴趣和求知需要是主题式课程得以生发和开展下去的保障。从儿童兴趣出发选择主题,可以较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探究兴趣。这种选择倾向演绎了新的教育观和课程观。主题故事的筛选作为幼儿园园本课程建构的基础,不仅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更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如《没有声音的运动会》,整个故事围绕“过生日”展开,这个主题是小班幼儿所喜爱的、熟悉的、经历过的,是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在选择主题时,我们以“童话”为核心,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兴趣进行逐一的筛选。

2.以童话故事的价值为出发点

童话故事因其具有独特幻想色彩,曲折的故事情节,唯美的画面都深深地吸引孩子们。童话以追求真善美方式描述世界,具有它全方位的教育价值,孩子在倾听童话故事的同时,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没有声音的运动会》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主要讲的是老鼠一家要为爷爷做一个生日大蛋糕,体现出了老鼠一家团结协作、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故事以风趣、幽默的形式,展示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价值。我们在课程开发时,要以童话故事的价值为出发点,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尊老爱幼的美德,同时,以“活动”为主体,散发网络图,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活动。

二、以“生成”为理念――园本化主题的建构

园本主题建构的理解可以从“园本”、“主题、“建构”三个方面着手。张雪门老师所讲到的,主题课程安排的两个标准:1.须合于孩子所需要的;2.须合于孩子所必要的。两个原则:1.要在现在的孩子自己的环境里搜集材料,以改进儿童的态度习惯。2.个人方面能得以自由发展其个性,幼儿园全方面得以完成共同合作的生活。

1.园本化的主题课程建构要以童话故事为切入点,散发主题网络图

“园本”即是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过程。我们立足于园本,根据课题研究内容,从童话故事出发,要通过一定的线索层层展开,从而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主题网络。我们试将与童话故事相关的内容将其纳入课程,并形成主题网络图。以小班为例,在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故事《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形成了主题网络图。

我们以童话故事中的重要元素:老鼠(人物)、家(地点)、过生日(事件)为中心,作为网络的一级发散点。根据一级发散点,围绕内容形成二级发散点相对应,产生上图中的主题网络图。在园本化主题的建构中,网络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引领整个活动的开启,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园本化课程建构要关注一日活动,以促进幼儿多元发展

课程是行动的,课程建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建构适合本园实际的课程的关键是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幼儿的发展,关注幼儿的现实生活,关注一日活动各环节。以小班主题《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为例:

在主题网络图中,一些内容适合进行集体活动,而有的活动需要通过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来实现。如:老鼠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征,我们可以通过图书角的阅读书籍来实现;家的环境布置可以通过活动室的创设感受;过生日可以通过角色游戏中给娃娃过生日更进一步地体验。因此,我们的主题课程涵盖一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课程园本化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开发、改进、发展过程,即是幼儿园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过程,幼儿园课程与管理不断完善的过程。

1.主题思路的调整

主题课程的建够实质上是一个以幼儿园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即园长、教师、课程专家、幼儿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幼儿园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等活动。在我们进行园本化的主题课程开发时,边实践边调整,使我们的园本化主题课程更具科学性。在小班主题活动《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中:第一次建构主题网络图时,我们以故事中的内容为发散点,形成了图一中的主题网络图;但是这不具有通用性和科学性,以故事的内容为发散点,随意性强,缺少主题之间联系的内涵。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我们以童话故事的主要元素,即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为统一的隐形发散点,根据各个不同的童话故事,建构一级发散点。相比之下,图二的网络图脉络清晰,有依可循,让我们的主题活动更具操作性。

2.活动内容的调整

在建构主题活动时,我们必须考虑对幼儿的生活关注,不是只停留在对幼儿生活的一般理解上,而是从教育观念上把生活放在幼儿教育的突出位置。在主题课程《没有声音的运动会》中,第一次活动时,我们以画蛋糕、美工活动做蛋糕等形式让幼儿进行相关的体验。但这些活动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只是浮于表面。要真正做到生活化,应该是生动的、感性的,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因此,第二次我们尝试进行生活实践活动“制作蛋糕”,同时启动家长资源,到幼儿园和孩子一起做蛋糕。大家和面粉、打鸡蛋、放糖果,最后把蛋糕放进烤箱烤制,让幼儿在活动中,真正体验了做蛋糕的乐趣。从幼儿的生活出发,利用幼儿身边的人和事,利用幼儿熟悉的环境,以适合幼儿的方式,构建主题教育活动,使幼儿在真正意义上得到发展。

园本化的主题课程是反思、实践、再反思、再实践的过程,并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做主题课程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算哪。也不是教师人人都参与了就好了,需要教师在研究活动后对其继续关注。每学期课程实施后,需要我们对课程进行审议,依靠教师的智慧和创意来做课程的“加与减”工作。针对课程中出现的问题,来寻求解决的策略,不断提升。

(江苏省苏州市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幼儿园)

【参考文献】

第5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关键词:童话;儿童;认知发展

童话对幼儿有着特殊意义,是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载体。就像有人说:“童话是儿童与自然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自己的对话,童话是儿童与梦想的对话。”可见,童话与儿童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下面从童话的涵义来进一步说明童话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以及希望能够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提高对童话的重视提出几点建议。

一、童话的涵义

童话一般是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富有幻想性的奇妙故事。而在《辞海》中对童话是这样界定的: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一般故事情节神奇曲折,生动浅显,对于自然物往往做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接受能力。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童话是为儿童所写的,是儿童所特有的。童话中的形象是幼儿所熟悉的,幼儿的许多知识也是从童话中习得的,童话是儿童认识社会的途径之一。他们从童话中认识了自然的特点、动物的习性,了解了简单的人际关系,为他们进入社会奠定了一些基础。

二、童话对3-6、7岁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影响

1.童话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

童话里蕴含着丰富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儿童在听或读童话的过程中,能够认识物体的性质、特点和关系,还可以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关系的理解逐渐了解掌握社会生活中各种行为准则,获得初步的自然认知和社会认知。因此,把知识融化在深得他们喜欢的童话形式中,是向幼儿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

2.童话还可以促进幼儿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过程的发展

童话是具有知识性的作品,然而知识性的作品不只是简简单单地告诉他们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且要引导他们去观察、去思考,发展他们的智力。童话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却不是真实的生活。成人在给幼儿讲童话的时候,不要仅仅是在讲述,还要适当地提出一些质疑性的问题,让幼儿凭借自己的想象和经验寻找答案,也可以让幼儿对童话进行复述和表演,在复述和表演的过程中,幼儿要记住童话的内容,组织好逻辑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所有的活动,无一不对幼儿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起着促进作用。

3.童话有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

幼儿不仅喜欢听童话故事,也愿意对别人讲他喜欢的童话故事,更喜欢在童话剧里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在讲述和扮演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逻辑思维,组织自己的语言,以便使人能够听明白,还要使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能够吸引他人。表演时更要一遍一遍地练习童话中优美、生动、规范的语言。这些都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尤其是有利于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三、如何利用童话培养儿童的认知能力

1.家庭中应提高对童话的重视

在0-3岁时期,家庭的生活环境对幼儿起着主要的影响,这一时期幼儿的语言正逐步发展,需要外界的刺激来给他们做些积淀。家长要尽可能地陪幼儿看带有鲜艳色彩的童话书,给他们讲故事,这样会在幼儿的头脑中建构一定的认知,为他们的表达奠定一些基础。等到幼儿会说话以后,与幼儿一起共读童话故事,让幼儿复述或表演,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成人还要适当地带领幼儿去观察故事中出现的实物,加深幼儿的记忆和理解。

2.幼儿园要加强对童话的重视

幼儿园的环境不仅包括室内外的环境,还有教师的素质。首先,现在幼儿园的室内外的环境布置中,让童话进入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很重要,让幼儿一入园就可以感觉到故事中的美好事物,展开幻想的翅膀,在愉快中学习。其次,教师的素质对儿童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教师要有大量的童话阅读,只有自己对童话有了深刻的认知,才能言传身教,发挥童话的教育作用,潜移默化地去引导幼儿。

3.社区也要加强对幼儿的关注、对童话的关注

社区是幼儿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也应营造适合幼儿生长发展的氛围。儿童不仅喜欢玩耍,更喜欢在童话的世界里畅想,所以社区不仅要提供幼儿玩耍的区域,还应创设一些有童话般氛围的空间和一些与童话有关的活动,使幼儿愿意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在幼儿与社区互动的行为中,一方面可以使幼儿得到教育,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幼儿对社会的认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陈帼眉.学前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方卫平.儿童文学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郭瞻予.论童话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5.

第6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 童话剧表演 指导方法

幼儿园是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对于幼儿未来语言表达能力有直接影响,通过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更加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幼儿园童话剧表演指导方法,是当前幼儿园主要的教学手段,通过童话剧表演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能够全身心参与其中,实现语言学习的多元化,为后续语言能力培养奠定良好基础。由此看来,加强对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方法研究十分有必要。

一、创设童话剧环境

幼儿园是学习兴趣培养的基础阶段,对于幼儿未来发展有深远影响,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容易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十分有必要[1]。就营造学习氛围而言,创造童话剧的环境能够充分激发幼儿好奇心,激发幼儿内心展现自我、表演的欲望,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幼儿园的幼儿视觉神经较为敏感,通过童话剧表演形式能够在视觉方面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为幼儿构建一个童话般美好的世界,幼儿能够同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亲密接触,自由表演,使想象力飞跃。由此,可以通过提供童话书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画纸和画笔,学生将自己想象出来的画面描绘出来,并将其作为班级壁纸,达到一种良好的视觉效果。此外,幼儿园在创设童话剧环境中,结合教学实际需求,加大对教学设施的投入,更好地为幼儿营造童话剧氛围。

二、搭建童话剧舞台

创造童话剧环境后,能够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搭建童话剧舞台,就是让幼儿更加切身地进行语言表达,在舞台上更加充分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舞台剧目表演,选择幼儿熟知并且喜爱的故事情节,幼儿可以通过自由发挥表达对故事的理解,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2]。在童话剧表演中,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以及幼儿之间沟通和交流,营造更加和谐的语言学习氛围。

童话剧表演,首先需要搭建相应的舞台,准备道具,通过更加绚丽多彩的舞台道具营造舞台环境,在充分吸引幼儿兴趣的同时,潜移默化中激发幼儿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提升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舞台上,幼儿即是舞台的中心,由幼儿自己塑造的各种形形动漫形象,能够大大满足幼儿的表现欲望,提升表现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舞台是一种另类的幼儿教学课堂,能够让语言学习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激发学习兴趣,对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更为深远的影响。

三、举办童话剧文艺演出

幼儿园童话剧表演中,教师首先应明晰自身的引导作用,由于幼儿年龄较小,因此一些事务的组织和安排,均需要教师亲自操作。教师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幼儿们提供更加充分的童话剧表演,设计表演形式,并教会幼儿如何表演人物形象,在表演的同时展现自我价值,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童话剧表演所选取的故事内容,可以由孩子们自己进行挑选,讲述自己喜欢的故事,由教师在其中筛选教学意义更为突出的故事内容,加以改编,作为幼儿表演的素材[3]。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上为幼儿播放,提高幼儿对舞台表演的理解力和兴趣。最后,将幼儿分组,由教师进行指导和训练,排练相应表演节目,以比赛形式激发幼儿参与积极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其中。这种童话剧表演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促使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的说来,幼儿园作为教育的基础阶段,对于幼儿未来成长有较为深远的影响,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在幼儿园开展童话剧表演,这种指导方法更具教育意义,在实际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兴趣,更有助于推动幼儿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这对于幼儿阶段的心智启迪有重要作用。从幼儿园童话剧表演的指导方法研究中能够看出,教学活动首先应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以此为前提,才能保障后续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娴静.排排剧学英语――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童话剧表演教学的体会[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144-145.

第7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我们中国人称之为“哲学”的这门学问,在西方人中叫做philosophy,据说最早发明和使用这个词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按古希腊语中,哲学表述为φ ι λ ο σ ο φ ι α,意思是爱智慧,也就是“喜爱智慧”的意思。到了罗马时代,哲学亦成为“爱智之学”,或成为“爱智的研究”,即当成一门学历来研究。即使表述发生了变化,哲学的本义还是一直没有发生改变,那就是对周围世界和自己的生活的本质与秘密进行无穷无尽的追问。

一、儿童与哲学:联系之桥

(一)困惑

儿童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由于他们二者之间都表达这同样主题:困惑。哲学起源于怀疑,而怀疑起源于对周围世界的困惑,这事物包括已知的和未知的。幼童由于其生理和心理正处于从不成熟向成熟的一个不断发展的状态,这个不成熟表现为缺乏对整个世界的认识、对整个世界的了解以及在认识和了解基础之上知识的运用的有关经验,导致了对这个世界的陌生,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困惑的出现。但是,随着年龄的渐长,对世界的认识逐渐地丰富,同时由于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自动吸收进而渐渐地社会化,大多数儿童对这个社会也渐渐地缺乏了好奇心,困惑也渐渐地越来越少。

(二)推理

推理在沟通哲学与幼童之间关系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幼童的确在运用着自己的推理技巧。书中引用了很多关于儿童运用推理的例子。也就是说儿童通过推理体现着自己的哲学。儿童的哲学在诉求上讲求逻辑,因为儿童的哲学是讲求推理及推理的技巧的。但是,幼童的推理能力的发展是受到自己的已有经验的影响的,已有经验越多,推理就越多,并且这些推理有时候总会显得很不合理的。

二、儿童与哲学:表达方式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哲学主要是通过游戏、故事、幻想以及对话这四种方式。在儿童的生活中,这四种方式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转化的。

(一)游戏

马修斯接着分析了与儿童生命息息相关的游戏,这种游戏有别于我们通常所认识到的积木游戏、纸片游戏,而是概念性的游戏,即事物的相对性、文字本身等现象所带来的困惑、思考以及推理。马修斯在书中通过列举了大量的游戏,如“在前”与“在后”的相对性概念、面包与黄油、“早”与“迟”概念的文字游戏(同时还有关于“名字”、“死”、“偷窃”的概念的文字游戏),展开了哲学与幼童之间关系的讨论。幼童是将自己的生命通过游戏来展现的。在这里,马修斯所说的游戏,一是与幼童相关的哲学的来源,即幼童的哲学是通过游戏来开始的,并且是通过游戏这种表示方式让成人感知的,二是幼童哲学展现的方式,即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的。

(二)故事与幻想

故事与幻想之间直接沟通着幼童的困惑和推理,也是表现儿童与哲学之间关系最为常见的载体。故事中发生的事、使用的词、所说的话,都来源于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身边的人所说的词、话。儿童对成人的生活是好奇的,也是不了解的。他们不懂得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说这些话,但是他们在自己的故事和幻想中思考着这些从成人的眼光来看“事实就是如此,不需要解答的问题”。儿童是非常喜欢故事和幻想的,在这些故事和幻想中,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使用自己的推理,展现自己的困惑,并且能够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三)对话

对话是儿童最直接表达其哲学的方式,因为对话能够让人直接明了和知道儿童困惑、幻想和推理的表达方式。柏拉图认为:知识并不是像小孩一样生下来的,而是经过讨论而获得的。

儿童在日常生活中对话总是显得天真,是自己对世界认识的感性方面的直接表达,带着一点没有经过修饰的野性的味道,这些情形就是人们在与儿童的接触中经常对儿童的话所经常用到的三个词:童稚童语、童言童语、童言无忌。幼童的这些对话在日常生活中一般都是通过三种方式进行的:与小伙伴的对话中、与爸爸妈妈甚至是其他大人的对话中、问题的不断提出。这些对话可以是具有很少方向性或者制约性的漫无目的的,也可以是一个具有主题鲜明、组织严密的、具有鲜明的方向性或者制约性的谈论。

然而,儿童通过对话表达其哲学的思维,却总不那么容易的,因为成人似乎总是对幼童提出来的关于世界的疑问感到非常的无力,因为很多问题对于成人的思维来说,都已经是约定成俗的或者是理所当然的了。成人总是习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理由来逃避幼童的提问或者是追问,或者是用其他的话来搪塞其提问或者追问,这样无疑不能让对话顺利进行,同时也活生生地将幼童的哲学思维扼死在萌芽之中了。只有将与幼童的对话至于同一个水平上的平台时,对话才能顺利进行,并展现其哲学天赋。

第8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一、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能借助幻想,将许多常见的人、事、物或者现象编织成一幅幅奇异的图像,现出一个超现实的世界。以童话故事为题材的戏剧作品,适合于年龄层较低或初次接触儿童剧的幼儿观众。它的题材奇特、新颖、亲切;内容幽默、滑稽;人物夸张、变形、拟人;它的情节神奇、荒诞;主题直接、鲜明。一旦把这些充满幻想的童话故事搬上舞台,那种打破幻想来到现实的刺激感便不言而喻。如童话《长袜子皮皮》被改编成了音乐剧《皮皮・长袜子》,当中典型的音乐剧元素,好听的朗朗上口的音乐歌词、充满色彩感的演员造型和舞台结构,趣味性极强的跌宕起伏的情节,这一切都让孩子们深深着迷。《白雪公主》是经久不衰的经典童话故事。台湾如果儿童剧团将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结局改编成《你不知道的白雪公主》。该剧用希腊歌剧队的形式A Cappella纯人声伴奏模式,熟悉的公主、王子、七矮人和坏后母,再加上一个偷偷加入的平凡人物,让老故事发出新光芒,变成一个动人的故事并告诉你:人不因平凡而渺小,人因为有爱而伟大!

二、神话与传说

神话和传说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种神话人物对后世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它丰富奔放、瑰奇多彩的想像和对自然事物的拟人夸张的叙述手法,是幼儿戏剧故事题材中最自然的资料来源。如十二生肖的传说由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改编成童话剧《十二生肖》。剧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孩子,代表着全世界的孩子,同十二生肖在一起,去追寻那纯净的希望。该剧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烘托一个全球关注的主题――水资源的保护。又如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改编的“神话舞台连续剧”《西游记》,将三部相对独立又浑然一体的儿童剧分年次搬上中国儿童戏剧舞台,开创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儿童戏剧创作先河。表现形式集音乐、舞蹈、功夫、台词为一体,可谓“唱念做打”俱全,在舞台上创造出梦幻般奇特意境的新型神话剧,不仅适合少儿观众观看,也会满足带着孩子来看戏的家长的审美需求。再如神话传说为主题的著作《云豹森林》描述了一个现代都市孩子,走进山中神奇的传说故事中,幻化成传奇的小猎人,云豹的传奇又再度活起来。

第9篇: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关键词:幼儿文学作品;阅读

《新纲要》明确提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文学是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广义上讲,指为0~6岁的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从狭义上讲指为3~6岁的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区别于低幼文学。幼儿文学的种类很多。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故事、神话、童话、戏剧、电影等等,在这里我主要向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常用的幼儿文学形式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一、幼儿文学的重要组成——故事

故事作为一种最受幼儿喜欢的文字形式,其优美的语言.典型的人物形象塑造,生动的故事讲述,让幼儿 深深为之吸引,使他们增长了知识发展了智力,并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懂得什么是 真善美,什么的假丑恶,从而培养爱憎分明的情感,并把学到的好思想见褚于行动。

在对幼儿故事的阅读后,我深切的体会到了故事的魅力,也总结了一些感触较深的经验。

1.故事教学并不是语言课的特有形式。

故事是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在语言课中有特定的故事教学,教师通过讲解.分析.讲述,让幼儿学习一定词汇和讲述能力,同时接受文学熏陶和品德教育,在其他门类教学中故事更是一种添加济,催化着各类教学活动的教学效果,特别是音乐,美术,健康等,在音乐活动中,适当的故事讲解,让幼儿易于理解内容,记忆歌词,在美术活动中,简单的故事讲述能激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丰富画面,在健康活动中,繁复抽象的内容变的清晰而具体,让幼儿的记忆特别深刻,其他各类活动的教学也离不开故事教育。

2.善于运用故事

由于幼儿特别喜欢听故事,利用故事对幼儿进行教育,就比空洞的说教更易于让幼儿理解和接受了,《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教小朋友认真吃饭不撒饭,爱惜粮食。《萝卜回来了》教小朋友团结友爱,互相关心。《小马过河》教幼儿动脑筋不怕困难—————小朋友们特别喜欢听故事,我也喜欢利用空余时间给他们讲故事,小朋友们听得多了,理解能力更强了,思维更开阔了,有时的教育提示,只要故事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就行了,如:小朋友要像小公鸡一样认真学习,做事情不要像小猫钓鱼一样三心二意。

3.创造条件让幼儿听、讲、编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思维能力,养成幼儿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

故事不能只由老师或家长来讲,要充分调动幼儿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肯定幼儿的每一点进步,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充分练习,让幼儿自由轮流讲故事,你别说,真的能发现了几个故事大王;语言流畅连贯,表情动作语气绘声绘色,特别一些故事里的形容词,成语用得非常准确,让小朋友也喜欢自发的看书,讲故事,他们的语言发展水平都会得到了大大提高.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习体验不同的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美好!

二、童话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样式,是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它完全借助幻想来表现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理想、愿望。最早的童话由神话、传说演变而来,起源于民间口头创作和传播。随着社会现实的变化发展,人们对民间童话进行搜集、整理或加工,又经过不断的发展,一些作家掌握了童话的创作规律,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创作,童话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体裁。

三、儿歌

儿歌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的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它是儿童文学最基本也是最古老的体裁形式之一。儿歌大致可分为三类:游戏儿歌、教诲儿歌、绕口令等,一般比较短小,句式多样,富有变化,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念易记易传。表现手法有拟人、反复、重叠、对答、排叙、比喻、夸张、联想等,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拟人。

儿歌的特点

通俗易懂、篇幅简短

儿歌的主要接受对象是幼儿,他们的思维、语言等尚处于低级阶段,所以儿歌的内容往往非常浅显,易为幼儿所理解;而且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比较单纯,又限于口耳相传,因此儿歌总是在有限的字数之间,在短小的篇幅以内,用浅显明白的语言单纯集中的用语言描摹、叙述事件,或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

常见的儿歌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当然也有较长的。就每句组成的数字来看,有三言、五言、七言、杂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如传统儿歌《丫头丫》:“丫头丫,打蚂蚱,/蚂蚱叫,丫头笑,/蚂蚱飞,丫头追,/蚂蚱跳,吓得丫头一大跳。”儿歌短短四行,不到三十个字,内容就是娃娃在绿草地上追打蚂蚱的生活场景,动感十足文学给孩子带来的好处从经典幼儿文学给孩子带来的好处可以分为三类:

1.提高了语言能力,集中了注意力。有的家长普遍认为自从读了《三字经》后,自己的孩子语言能力明显提高了不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个小朋友,没上学前,在三个字连在一起的一句话,但自从上了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念了《三字经》后,语言口齿清楚了许多,会一口气说“我在XXX幼儿园”,而且能一口气背下《三字经》的前几段,据家长反映:作作在家话“多”起来,以前经常会听不清他讲的话,现在作作讲的许多话家长都能听懂。相信我们继续将《三字经》阅读、朗诵下去,一定会使更多的孩子受益。而且我也发现,如果在孩子们还沉浸在玩中,而我们都要上课时、在平时孩子们上完厕所,或是吃中饭前,情绪很难平复下来时,只要我一念“人之初,性本善,近相近,习相远……”,孩子们会一下子安静下来,并跟着老师一起念《三字经》,并且是念得津津有味!

2.让孩子变得更自信。曾经有一个孩子,在班级中各各方面算是一般般,平时话也很少,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也是很一般,在课堂上表现的也很一般,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够自信。他的爸爸妈妈也说平时和亲戚一起出去玩时,不像其他孩子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表现的很沉默。但后来在幼儿园读了《飞鸟集》《再别康桥》《论语》后,整个人都感觉“活”了许多,话也“多”了许多,在和亲戚走动时,这个孩子表现的非常有自信,还在亲戚们面前朗诵了一大段一大段的《飞鸟集》,当有人问他这是从哪学的,他很自信的说“这是我们幼儿园学的”,亲戚们都夸奖他:“这么点小孩,能背出大段的飞鸟集真是不容易!”惹得孩子和父母心里乐开了花。

3.增强了亲子感情。我始终觉得,孩子们不仅仅在幼儿园和老师一起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益处多多,如果在家经常和爸爸妈妈一起读的话,更可增进亲子感情,是很好的亲子活动。本来这个现代化的城市,节奏就很快,成人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很少有时间去管管自己的孩子,但如果家长都能静下心来,每天或隔几天能与孩子一起阅读经典文学作品,那么对家长自身亦或是孩子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的。在朗诵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快乐,并增进了亲子感情, 这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幼儿成长的摇篮婴幼儿语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