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化工厂试用期总结精选(九篇)

化工厂试用期总结

第1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谢为杰,又名谢永叔,化工专家,1908年9月5日生于山东省烟台市。1926年毕业于北京崇实中学。因成绩优秀,当年被保送入燕京大学化学系。1932年,谢为杰赴美俄亥俄州立大学化工系进修,1934年获博士学位。谢为杰早期对中国第一座重化工基地——永利铔厂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卓著。以后他长期从事氮肥工业的科研生产和组织领导工作,是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对联合制碱新工艺的研究也作出了贡献。谢为杰聪慧博学,技术经验丰富,思维敏捷,善于联系实际,灵活应用技术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多有建树。他为人和蔼热情,处世谦虚谨慎,工作认真细致,勤勤恳恳,深受广大科技人员敬重。侯德榜称赞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中国第一家重化工联合企业的技术骨干

1935年夏,谢为杰到南京永利公司铔厂,先在技师室参加审校工程设计图纸,不久调任硝酸厂(车间)任主任,主持硝酸设备的安装工作。由于他技术熟练,对设计图纸充分理解,工作热情积极,认真细致,善于团结指挥车间职工,因而该车间率先高质量地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1936年夏,谢为杰升任铔厂值班技师,参加组织全厂生产装置验收、调试、生产准备及开工。1937年1月中至2月初,硫酸、合成氨、硝酸及硫酸铵相继一次开车成功,顺利投产。他也由此崭露头角,成为永利公司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直逼宁沪,敌机3次轰炸永利铔厂。谢为杰和广大职工一道,不顾个人安危,同仇敌忾,坚持生产,并积极配合抗战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生产硝酸铵,供给军工部门制造炸药支援抗战,直至工厂第三次被炸,主要设备严重损坏,无法生产为止。这年11月20日,即南京沦陷前23天,谢为杰才随众西撤四川。

抗战胜利后,永利铔厂修复工作到1946年6月基本就绪。厂长傅冰芝耽心南京技术力量不足,特电邀在永利川厂主持工作的谢为杰于7月赶赴南京主持开工。通过谢为杰同姜圣阶、鲁波、江国栋等协同努力,组织各岗位职工精心操作,8月,合成氨、硫酸、硫酸铵均相继顺利开车,转入正常生产。永利铔厂的硝酸车间,在南京沦陷期间,被日本侵略军将全部设备拆迁运往日本。抗战胜利后,永利公司领导人侯德榜、李烛尘等向南京国民政府及蒋介石反复申诉,甚至通过舆论界呼吁力争,1946年7月驻日盟军总司令部同意让永利公司派人赴日办理归还事宜。按照公司安排,1947年1月谢为杰和赵如晏携带当年全部硝酸设备器材的采购发票、图样等证据赴日。盟军总司令部和日方某些人曾一再节外生枝,提出一些无理条件进行阻挠,诸如:“只能拆还原件,不得拆走日本后来更换的部件”;“应在日本口岸办理交接,中方自行运回南京”等等。谢为杰和赵如晏据理力争,寸步不让。7月,侯德榜亲赴日本,一直找到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交涉才得胜利解决。1948年4月,这些设备专船运抵南京永利厂码头,但在清点验收时,谢为杰发现缺少白金网,当即提请盟军总司令部核实查处,又几经交涉,终获日方照原样制作一套新白金网,于1948年10月空运上海交还永利。这套硝酸装置复原投产后,至今仍在运转。

1948年底,解放战争胜利在即,国民党败兵对永利铔厂骚扰威胁日益严重;煤焦用完,铔厂被迫停工;厂长李丞干因拒绝“撤厂”的命令而被逼出走。在危难形势下,一些职工发起组织互助会,“护厂保家”。谢为杰被选为互助会总干事。他积极联系公司有关处室配合,组织买粮,安电网,维持小发电机运转,保证生活用电用水,以及值班巡逻、防盗、防火、防毒等工作,使全厂设备和人员全部安全地坚持到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进厂。之后,担任铔厂生产处长的谢为杰和有关负责人又积极与南京市军管会等有关部门联系,得到大力支持,相继解决了借款、借煤、卖硫磺、调运焦炭、动员复工等问题,使永利铔厂得于6月18日顺利复工生产。8月初,国民党飞机一再轰炸南京,南京电厂和永利铔厂相继被炸,被迫停电停工。谢为杰力主自己修复发电机发电,多建防空洞,尽快复工,坚持生产。8月下旬,永利铔厂再次复工生产。1952年,永利化学公司改为公私合营,永利铔厂改名永利宁厂,由此更有力地发挥了中国重化学工业基地的作用。

联碱新工艺的发明人之一

为建设永利川厂,侯德榜率队赴欧洽购察安法制碱技术未获成功。1938年12月,抽调谢为杰、郭锡彤等4位技术骨干赴香港,在永利公司总经理范旭东寓所进行新法制碱试验。第一步,要他们主要考察察安法专利说明书的重复效果,要求每星期至少向侯德榜(在纽约工作)报告一次试验情况。试验中,他们发现该专利说明书内容十分含混,无法重复。经商定,改为从头进行系统的探索试验,即参考察安法基本原理,从不同原料配比、投料顺序、温度、浓度等工艺条件的变化组合,探索最优化数据。经过近500次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

转贴于

品,他们基本掌握了察安法技术。这年夏天,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开发制碱新工艺,侯德榜特抽调谢为杰赴纽约,由他直接领导,借用哥伦比亚大学化工系试验室研究循环制碱法。主要用碳酸氢铵水溶液代替察安法的固体碳酸氢铵,直接与食盐进行复分解反应,制取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为下一步采用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生成碳酸氢铵水溶液,以及循环利用复分解母液的全新制碱方法创造条件。经过谢为杰反复试验,确认这种新方法可行,并获得了大量数据和预期的结果。在试验中,谢为杰还发现察安法专利报告中关于“该法的关键在中间盐加入”这一论断是虚妄的。实际上,只要操作控制恰当,多加、少加或不加中间盐,都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侯德榜将香港的郭锡彤等3人调往上海法租界进行扩大试验,验证小试结果,并为工业化求取数据;同时,他在纽约抓紧组织设计永利川厂的合成氨厂与碱厂,积极订购两厂的关键设备。

1940年夏,谢为杰奉派回到川西五通桥任永利川厂碱厂技师长,参加验收和审核从国外陆续发回的设计图纸、设备器材及其说明书,组织碱厂土建施工。1941年3月,上海的扩大试验重复了纽约试验的结果。消息传来,永利川厂厂务会议特将新方法命名为“侯氏碱法”,并驰函纽约侯德榜祝贺“新法制碱,为世界制碱技术辟一新纪元……”

1941年12月,日本侵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永利川厂在国外采购的大量设备器材尚在香港及滇缅公路一带运输途中,行将陷入敌手。为抢运这些设备器材,谢为杰于1942年12月碱厂厂房基本完工后,奉调赴缅甸腊戍组织器材转运。1943年春,仰光、腊戍相继陷落。谢为杰被迫撤离,于6月回到四川五通桥。这时,还有许多器材滞留在国外及滇缅路上,无法运川,碱厂和氨厂的建设被迫中止。为了解决大西南交通运输用油及维持永利员工生计,按照范旭东布置,谢为杰转向开发桐油裂化制汽油技术,利用碱厂厂房,主持建设炼油厂,生产汽油和柴油。1949年10月,谢为杰随南京市组织的东北参观团到大连化学厂时,恰逢侯德榜应重工业部约请定于12月到大连研究该厂修复事宜,电嘱他留厂预作准备,届时参加研究。谢为杰在这一个多月里,在建新公司经理张珍、大连化学厂秦仲达关怀下,细致考察有关各厂,多次共同深入探讨大连化学厂修复方案。期间谢为杰向他们提了不少好建议,尤其着重介绍了“侯氏碱法”,反复称赞大连化学厂与大连碱厂毗邻,是采用“侯氏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化肥的极好条件,能获得巨大经济效益,积极建议将两厂合并,改造为兼产化肥和纯碱的联合工厂。侯德榜到达大连,听取谢为杰汇报后,在正式讨论会上,再次提出这一建议,这对后来两厂合并,开发成功联合制碱新技术,使之实现工业化并在中国推广,起了积极作用。

碳酸氢铵化肥新工艺的开发者

1957年秋,化工部领导采纳侯德榜建议,决定尽快筹建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化肥的示范性试验装置。侯德榜与几位氮肥专家、纯碱专家及设计人员进行了深入研讨。谢为杰和刘嘉树等提了许多好意见。在取得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大家建议利用上海化工研究院原有电解水制氢制合成氨的小生产装置,采用永利宁厂以煤为原料的气体净化技术并借鉴制碱的有关技术,进行改造,作为年产2000吨氨、配8000吨碳酸氢铵的县级氮肥厂试验装置;并拟订了有关工艺流程、主要设备的设计原则和关键数据。经部领导同意,1958年春节刚过,以侯德榜为组长、谢为杰为副组长的小氮肥工作组赶赴上海,进行现场设计,以及组织设备材料的试验和制造,施工安装,试验。工作组工作十分紧张,日夜奋战。年近古稀的侯德榜忙于抓重点,定原则。全面组织工作主要由谢为杰承担。他在消化吸收侯德榜的意图及有关专家建议的基础上,应用自己熟悉的合成氨生产技术经验以及从事纯碱与联碱试验研究的心得,加以补充完善具体化,组织贯彻实施。诸如各生产岗位操作要领、工艺参数等具体技术问题,主要由他制定。有关设计问题,同设计组长及有关专业技术骨干一起研究解决。有关施工、试验等方面的重要问题,几乎都通过他与上海化工研究院等单位领导联系。1958年4月底,这套装置竣工。5月1日,按预定计划开车试验,当天傍晚,打通了工艺流程,制出了第一批碳酸氢铵化肥。距工作组到达上海开展工作仅两个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繁重设计、制造、安装任务,并使初试一举成功,实属奇迹。谢为杰功不可没。

示范厂试验初步成功,一些地方应声而起陆续动工兴建小氮肥厂。由于技术还不成熟,设备不配套,问题不少。化工部决定成立以谢为杰为首的小氮肥办公室,负责继续试验,组织成套制造和供应小氮肥设备,有计

转贴于

划地逐步推广建厂。他们在侯德榜领导下,抓住上海化工研究院这套示范装置,并选择第一批建成、条件较好的13家小氮肥厂作为试验点,重点组织试验,暴露和解决工艺技术、设备材料,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存在的问题,总结交流经验,不断改进,以利早日过关,有效推广。工作中谢为杰还着重与江苏省化工厅总工程师陈东密切合作,深入坚持新工艺的丹阳化肥厂,进行认真观察试验,在严格操作管理的基础上,逐步调整不同碳化气源供气量,最后取消水洗,实现了全用变换气碳化的办法,解决了氨与二氧化碳平衡问题。1962年攻破技术关,1963年通过经济关。小氮肥办公室在此过程中,多次及时地组织各试验点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提高,这些试验点也相继取得成功,对小氮肥厂推广建设工作的领导也逐渐加强。1965年,中国已有的小氮肥厂中有87家实现了正常生产。与此同时,小氮肥办公室在组织设备的试制和成套制造供应方面,重点依靠上海和江苏,在中央和两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于1965年前后相继解决了批量生产供应小氮肥成套设备的问题,为各地兴办小氮肥厂创造了必要的技术条件。由于碳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铵新工艺的成功使合成氨的生产与氨加工合而为一,因而从1965年起,各地迅速推广建厂。1979年,中国小氮肥厂总数达1500余家,其产量此后长期占氮肥总产量一半以上。

1957年秋,化工部在决定筹建上海县级氮肥厂示范装置的同时,还决定在北京建设化工实验厂作为专区级氮肥厂示范装置,年产合成氨1万吨,配碳酸氢铵4万吨。该装置1958年开始施工,1959年基本建成。在设计、安装、试车过程中,谢为杰同样十分关心,积极参与商议,给予支持。他同化工实验厂总工程师范柏林、化工设计院副总工程师黄鸿宁等一起参与倒班,指挥试验。这套示范装置增加了水洗脱碳工序,操作比较方便,生产较快正常,比较适应中型氮肥厂需要,对后来发展省级氮肥厂及小型氮肥厂逐渐改造大型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2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制度的结构由标题、正文、或落款组成。

标题。基本都是由制作单位名称、制度内容和文种组成。

正文。制度的正文,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繁、或简。内容较繁的制度,分总则、分则、附则。每一部分均可按内容的多少分列若干章或若干条。总则可用概述或条文的形式来表明订立这种制度的目的、要求、原则和实用范围。分则,是正文的主要部分,应分条具体地写明其有关内容及项目。附则,说明制订权,修订权或解释权,以及适用对象和生效日期等。内容比较简单的制度,正文可以采用前言加主体的方式写,前言说明制订这一项制度的目的、意义,然后分条写出具体内容。有些制度不必写前言、结语,只写若干条规定性文字即可。

或落款。有时可以在标题下注明制定或的单位、时间;有时可以在正文下面写上订立制度的单位及日期。

写制度要明确制订的权限,不能越权随意制订制度,任何单位所订立的制度内容不能同国家的制度、法律、政策和上级的有关规定相抵触,有的制度还需报上级或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写制度语言要严谨、周密,条文要具体、切实,简明。

范例一

××厂门卫管理制度

一、门卫是本厂精神文明的窗口。工作人员在值班时间务须衣饰整洁,对来访者以礼相待,态度和蔼。

二、门卫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三、传达室除正常工作人员及外来联系工作人员有事以外,任何人不准在内谈天闲坐。外来联系工作人员必须出示介绍信,并经登记后方可进厂。

四、上班时间谢绝会客。凡私人电话除急事外一般不传呼。集体参观必须持有上级主管部门介绍信,并事先与本厂有关部门联系同意后才能参观。个别参观、照相一律谢绝。

五、凡本厂职工上班一律不准带小孩,不准带零食,不准穿拖鞋,进厂时必须要衣冠端正,佩带厂徵(佩在左胸上方),未佩带者登记上报。外包工、临时工、外来学习培训人员应出示临时工作证。

六、凡本厂职工迟到必须登记,在上班时间公出者,不论任何人应持有出厂证,凡批准病假、事假、调休等人员应持有准假证;凡产妇、喂奶者必须持有喂奶证。所有持证人员必须在门卫登记后才能出厂。中途无证出厂者,门卫有权登记并及时上报人保科,一律以旷工考核。

七、凡厂内的原辅材料、生产设备、工具零件、成品、半成品等一切物资一律凭成品物资出厂单,或实物现金发票出厂联出厂,对私人拎包等物出厂要主动向门卫打招呼。对不符合手续者有权询问、检查或扣留。

八、各种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未经批准不准进入厂内。

19××年×月×日

范例二

产品设计工作各级责任制

(××冷冻机厂19××年×月×日)

一、科长

(一)负责组织全科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二)负责组织编制新产品设计及科研的长远发展规划,向各业务室下达工作任务计划,对按期完成各项任务负责。

(三)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政策和贯彻各项技术标准,审核产品技术任务书,负责审查产品设计造型、基本结构和设计中的原则问题,在产品设计的总图及主要部件的装配图上签字。组织产品设计图纸与技术文件的会审、会签。

(四)组织讨论试验改进研究项目,审查试验方案和试验成果报告,领导开展试验研究工作。

(五)组织处理并批准产品图纸与技术文件的修改及生产服务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

(六)各业务室的重大技术业务研究,对内外联系中的重大决定,统一由设计科长审查处理和批准。

(七)组织做好科内后勤工作及安全文明生产工作。

产品样机鉴定主要应由设计科负责组织准备,并参加产品试制、试验、调试、测试,经500小时试验后,向厂长提出检验鉴定的全部资料,经厂长审查同意后,组织产品样机工厂鉴定会议。

小批生产鉴定由工艺科负责准备。经厂长审批后,组织产品小批生产国家扩大鉴定会。

二、设计室主任

(一)负责领导本室人员按期完成科研设计、试验及其它工作任务,向设计科长提出工作计划,并有权指派产品主任设计员和产品设计员对本组分管的产品进行业务分工和下达任务要求。

(二)按设计工作程序组织产品设计和产品整顿、改造、更新工作,保证设计工作质量、对未能按期完成任务和设计质量、对未能按期完成任务和设计质量低劣负责。

(三)组织审查设计完成的工作图及技术条件,并对产品性能,结构型式,主要计算、主要技术条件的正确性、统一性、完整性负责。

(四)组织做好分管产品的生产服务工作,及时、正确地解决有关设计问题。对重大技术问题,要及时向科长汇报,妥善处理,负责审核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的修改。

(五)组织本室政治、技术学习,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三、产品主任设计员

(一)在设计室主任领导下,按期完成负责产品的各项设计工作计划,保证设计质量。对设计的新产品或整顿改造的老产品全面负责到底。由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产品试制、试验、鉴定、小批生产,到图纸定型成批生产管理为止的各项技术工作,全权负责,随时处理试制和生产中发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二)编制负责产品的技术任务书,对主管设计的产品结构、性能、经济性、工艺性和主要参数的合理性、正确性负责。对主管设计的产品,要贯彻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设计方针。

(三)认真贯彻各类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负责全面审核各设计员设计的图纸,处理技术文件不符合“三性”(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和“三化”(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要求的设计问题,对主管产品的设计质量负责。

(四)编制产品试验任务书和鉴定大纲,参加产品试验和鉴定工作。

了解本厂和用户对主管产品的意见,把主管的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水平。

(五)在主管的产品任务完成后,负责向资料室提供该产品的全部技术档案资料。

四、产品设计员

(一)接受设计室主任或主任设计员下达的各项设计任务,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按期完成设计任务。对未能按期完成的任务负责。

(二)根据任务要求,正确选择与确定分管设计任务的结构尺寸、投影、公差配合、光洁度、材质等,使其符合“三化”“三性”要求,对设计质量负责。

第3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关键词]400L金属桶;水泥固化线;系统性联调;调试方案;组织保证

中图分类号:TL941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011-02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实验工厂承接了中广核工程公司宁德核电厂400L金属桶水泥固化线项目的研制工作,其是采用水泥固化工艺将核电厂运行过程中的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树脂、浓缩液和废过滤器芯子)进行预处理、整备并形成稳定的废物货包,以便于运输、暂存和处置的生产线。主要包含辊道传输线、钢平台、干混料输送装置、干湿料加注罩、干湿料接液盘、装桶搅拌站、自动开封盖装置、废过滤芯装桶装置、清洗液回收装置等9套单体设备,以及3套气源柜、14套电控柜等,整个系统较为复杂。由于本设备会影响到整个电厂的装料许可,又是首次国产化,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要求在原子能院内模拟核电厂现场情况,对整套设备做了系统性的厂内联调,主要内容包括进行设备的布置、安装、调试和试验等工作,用于整套设备的功能及关键工艺验证。

1 方案策划

为了确保调试的顺利完成,满足各个方面的条件要求,在实施前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制定了详尽可行的实施方案。

1.1 设备布置

1)利用现有厂房条件,充分模拟核电厂现场的实际情况,落实了设备的总体布置,整个系统占地面积约24m×10m×6m(长×宽×高),与核电厂现场条件相符,具体布置如图1所示。

2)由于系统涉及到的电线电缆和气管等数量较多,根据系统对电路和气路的要求,并为了便于连接和区分不同的管、线路,确定了电缆和气路管道的布置,见图2。

管路布置的原则:管路的布置应尽量集中走线,保持现场线路布置整洁;管路的长度尽量采用最短距离,节约材料;管路的布置尽量不通过人员通道,对跨越人员通道的设置桥架,做好防护措施;信号电缆和动力电缆隔离布置,防止信号干扰;对活动部件上的管道采用悬挂方式,防止设备运动时摩擦管路,造成危险隐患。

1.2 硬件条件保证

调试进行的先决条件就是需要满足硬件基础设施的需求,其中包括厂房、运输与起吊设备、水、电、气等现场保障条件。

1)调试厂房经过改造后满足设备安装需求。

2)厂房内配有3T行车,水、电均满足调试需要,厂房地面进行了修整,并设置了洁净室、工具架等。

3)经过需求计算,在厂房内安装了一台容积40m3,工作压力1.0MPa的稳压罐,配备了一台工作压力1.0MPa的空压机,解决了设备用气问题。

4)配备了5吨叉车和电瓶车,满足厂房间设备转运的需要。

1.3 设备进场安排

由于系统涉及的单体设备较多,必须制定详细的设备进场计划,否则会导致安装时设备出现干涉与冲突,影响整体进度。此外,进场计划还需要结合设备的实际制造进度,需要在设备进场安排时,全盘进行考虑和策划。设备进场安排的主要原则:

1)作为基础的设备应首先安装:如导轨、基础板、钢平台等。

2)影响其他设备安装的设备应先安装:如安装在辊道下部的顶升装置和振动装置。

3)安装在厂房内侧的大型设备应先安装:如40m3的稳压罐等,减少吊装风险。

4)不影响其他设备安装的关键设备应后安装:如搅拌器和自动取封盖装置,为了避免在安装其他设备时对其造成损坏,应尽量安排在最后阶段安装。

5)电气设备的进场应靠后:调试厂房现场安装过程中粉尘较大,为了避免对电气元件造成伤害,电控柜等应尽量靠后安装并做好防护措施。

1.4 物料进场安排

设备调试过程中,涉及到非常多的辅助物料,包括:

1)常用安装工具:吊装带、卸扣、钳工工具、细线、铅垂等;

2)检测工具:平尺、角尺、卡尺、电工万用表、绝缘测试仪、红外测温仪、秒表、水平仪、测力计、噪声仪等;

3)电气系统接线耗材:打号机、压线钳、电缆排、线号管等;

4)试验物料:包括水泥搅拌试验所用物料,如水泥、水、树脂、400L金属桶等;

5)专用工装卡具:包括连接用的临时支架、工装卡具、连接螺栓、各规格膨胀螺栓等。

1.5 编制调试文件

为了明确厂内调试工作的具体内容,专门编制了厂内单体设备调试大纲和系统联调大纲,通过业主认可后实施,其内容基本涵盖了核电现场需调试内容,包含了各单体设备的调试、检验内容和设备联调的各项任务要求,主要包括:设备功能描述,主要试验内容,试验目的及验收准则,验收主要器材,试验条件:包括先决条件、环境条件、人员要求等,试验步骤:单体设备动作、安全联锁测试、工艺流程测试等,参考文件及引用标准,试验数据记录表格等。

2 组织机构和协调管理

2.1 组织机构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组织了一支涉及面非常广泛的调试联队,其中包含总负责人、工艺技术负责人、调试负责人、采购负责人、后勤保障负责人、设计负责人、电气控制负责人、检验负责人、质保负责人等,明确了相关责任人的职责权限,防止工作中出现推诿扯皮的情况。

此外,广核公司对设备的调试的工作也非常重视,派出两名技术人员作为驻厂代表,全程跟踪、指导调试工作,并协助原子能院及时解决相关接口问题。

2.2 协调管理

按照广核公司协调和管理的相关要求,调试联队每周进行一次进度协调会,向项目经理和业主驻厂代表汇报进展情况,提出需要协调解决的各类问题,同时广泛的听取意见,特别是中广核相关部门关切的一些问题。

广核公司与原子能院各尽其责、通力合作,有效地促进了调试进度,保证了质量,圆满完成了该项目的工作。

3 调试实施

设备到货并按照总体及管、线路布置方案安装、连接完成后,便进入了全面的调试阶段,调试联队在项目的组织协调、人力资源分配、调试具体工作的落实等各个方面按照总体安排、分工合作的原则,完成了调试实施工作,最终通过验收。厂房实际图片见图3。

3.1 调试进度的跟踪

设备的调试实施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需要根据每天的实际进展情况不断的进行跟踪调整,以达到进度安排要求。

每日主要跟踪事项包括:

1)设备制造状态:由于制造延迟等原因,造成部分设备制造进度拖后,需要结合整套设备的安装、调试需求,与制造部门协调确定优先顺序。

2)外购零部件到货状态:设备外购件种类、数量多,到货期千差万别,为了避免采购遗漏造成延误,需要核实每一种外购件的规格、数量和到货状态等信息。

3)设备进场情况:设备进场后需要及时记录并落实安装进度要求。

4)已进场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情况等:对已经进场安装的设备需要及时检查、记录安装情况,对有条件的设备按照调试大纲进行调试检查。

以上跟踪事项由各系统负责人汇总,由总负责人根据进展情况进行协调、处理。

3.2 调试的主要内容

设备所有调试内容应按照单体设备调试试验大纲和系统联调大纲进行,主要分成两个阶段,即:准备上电调试和上电调试。

1)准备上电调试主要包含:电气线路检查、气路检查、设备安装和连接检查、绝缘检查以及结构性检查等。

2)上电调试主要包含:各单体设备的上电动作检查、系统的安全联锁测试、约36项子任务操作流程模拟等。

我们对设备调试大纲里所涉及的调试内容逐项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对每一项调试内容都明确了责任人员、所需检测设备以及预计工作时间,做到每一项调试内容都有人负责、有时间安排,已达到总体进度要求。

3.3 调试验收及收尾

广核公司的监造工程师来原子能院多次对设备调试各阶段进行了见证,并提出了许多应关注和整改的事项,经过不断改进和完善,设备最终通过了出厂验收。

调试工作完成后,就面临着发货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做好电缆、气管清洁、标识工作后拆除,将属于供货范围内的和临时用的管路区分开,并分别存放。

2)做好辅助物料的回收、整理、入库等工作,以节约资源。

3)对发现问题设备的整改工作应及时进行,改进内容及时反馈给设计和制造部门。

4)做好设备的清洁、包装、装箱工作,涉及包装箱数量约19个,需要做认真的统计和准备。

4 经验反馈

本套设备由于是首次国产化,难免在设计或者制造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调试试验是检验其性能指标最有效的方式。我们对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反馈给相关部门30余项改进内容,为设备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其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分类如下:

1) 结构设计问题:个别设备设计结构存在缺陷,无法完全满足使用需求。

2)外购件选型与调试问题:个别采购的标准设备调试中出现不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需要进行前期处置。

3)设备制造问题:对设备制造中应注意的环节提出建议,如对部分安装基础面应进行焊后精加工,利于保证后续安装精度;部分结构件焊缝应打磨平整,防止与其他设备干涉等。

4)设备安装、调试程序优化:优化了部分设备的安装、调试程序,为核电厂现场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5 结束语

400L金属桶水泥固化线设备是原子能院首次为核电厂设计、制造、调试复杂系统设备,经过前期认真的准备以及调试过程广核公司与原子能院的密切合作、认真组织、协调和实施,最终按期圆满完成了设备的调试工作,达到了调试大纲所规定的数十项试验内容的要求,并顺利通过了最终的验收。同时建立了核电厂与科研院所企业合作的成功模式,也锻炼了一支有力的调试队伍,为后续同类复杂系统设备的调试积累了经验,打下了基础。

第4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关键词:MIEX®水处理技术水厂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9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线,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可是根据近年颁布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1〕,我国7大河流水系中满足地表水Ⅲ类标准的断面仅占总断面的30-40%左右,而几乎丧失了水体所有功能的劣Ⅴ类水断面居然占到30-40%。反映了水源污染形势严峻,给供水安全带来很大影响。另外国家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以下简称新国标)由卫生部、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于2006年12月29日,并于2007年7月1日实施〔2〕。该标准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GB5749-2006)与(GB5749-85)版相比,水质指标由原来的35项增加至106项,同时,许多指标在限值要求上也有大幅度的提高。面对严峻的水环境污染形势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迫使供水企业采用新技术对现有水厂进行工艺改造,以保障供水水质稳定和全面达标。本文以淮安自来水有限公司北京路水厂(以下简称北京路水厂)提标改造工程实例探讨MIEX®水处理技术在水厂改造中应用。

1水厂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

1.1水厂基本情况

北京路水厂设计供水规模9.0万m3/d,全厂共分三期建设,分别始建于1977年,1983年和1986年,规模分别为2.5万m3/d、2.5万m3/d 和4.0万m3/d,取水水源为废黄河杨庄闸上游2.3Km处。据当年淮阴市卫生防疫站对水厂取水口水源水质卫生学评价认为原水水质介于国家地表水标准Ⅰ至Ⅱ类,水质是良好的,可以满足生活饮用水源的要求。而目前原水水质为国家地表水标准的Ⅲ类〔3〕,有时有些指标达Ⅳ、Ⅴ类。北京路水厂一、二、三期主要净水工艺为:

图1北京路水厂一、二、三期净水工艺流程图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水源水质逐年变差

淮安供水水源受上游淮河和洪泽湖水污染影响较大,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另外,虽然大运河、二河是南水北调的通道,但是由于调水费用较高,只有北方干旱才调用长江水。再则,淮安属于平原内河地区,虽然河网较多,但水系水质非常复杂,水质隐患较大。

近年来,淮安市市区饮用水源废黄河和二河时常出现藻类的大量生长,主要原因是洪泽湖和二河水体水质变差,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并长期受淮河来水影响。根据长期检测情况来看,水源水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总氮长期在Ⅴ类左右,石油类、化学需氧量经常超过Ⅲ类,藻类长期存在(有时严重影响生产)。

1.2.2水厂工艺存在的问题

水厂(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常规处理工艺〔4〕,应对水源水质变化的能力较差。在水源水质异常时,出厂水浊度、色度、耗氧量、三氯甲烷、铝有时超标。

2 MIEX®的引进和试验

MIEX®(麦克斯)技术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南澳水务局和澳瑞凯(ORICA)公司的专家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30多年的研究,开发出来的一项用于水处理的专利技术,并从2000年开始进入水厂实际应用,在澳大利亚、美国、欧洲等地有十多年的应用经验〔5〕。该项专利技术已多次获得国际性的饮用水处理优秀科技发明奖,被国际专家誉为“未来50年饮用水处理最好的技术模式”。 MIEX®磁性树脂是专门用于连续离子交换过程的树脂。这个过程利用树脂珠表面提供的巨大比表面积在高速反应器内进行离子交换,可以实现较低树脂浓度和短暂停留时间。同时,树脂珠通过磁性凝聚一起,即使在高速水流下也可以迅速沉降,从而减小反应器的占地面积。

2008年8月6日到9月15日淮安自来水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北京天雨润泽科技有限公司以及澳大利亚Orica公司一同在北京路水厂进行了6个星期的MIEX®技术中试和小样搅拌试验相结合现场实验,主要目的是提高淮安当地饮用水水质,解决面临的有机物污染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饮用水安全问题。试验结果为:

①、CODMn满足新国标 (

②、出水铝离子含量满足新国标 (

③、消毒附产物(THM) 满足新国标 (THM < 1, GB 5749-2006)

④、提高混凝等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和效率。

3北京路水厂改造实例

本项目2011年2月签订设备和技术引进合同,同年8月23日土建开始动工,2012年6月27日进行生产性运行调试。

3.1改造后的水处理工艺流程

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在常规处理工艺前,增加MIEX®处理,工艺流程见图2。

图2.北京路水厂改造后工艺流程

3.2 MIEX®设计主要参数

根据中试成果,北京路水厂MIEX®处理工艺设计参数见表1。

表1MIEX®设计主要参数

MIEX®系统包括处理系统和再生系统,主要设备见表2。

表2MIEX®系统主要设备表

3.4 MIEX®系统主要构(建)筑物

1)高速反应池高速反应池共设计8格,总规模为9万m3/d。池底进水,上升流速为16m/h,池高为7.5m,平面尺寸每格为5.5m×4.9m。反应区高度为3m,接触时间为12min。

2)再生车间平面尺寸为 25.4m×13.0 m,高度13.6m,内设有控制室、再生系统、再生辅助设备等。控制室6.2m×6.0 m。再生系统:树脂再生罐4座,直径3m×高3.3m,再生周期为3h,4个再生罐每天共再生32次,可再生树脂112500L。再生辅助设备:树脂传输罐1座,直径3.0m×高4m,罐下部为70°锥形,用于浓缩树脂浓度到65%,然后通过重力把树脂传输到再生罐再生;树脂分配罐1座,直径2m×高3.7m,用于将再生后的树脂平均分配到高速反应池内。

3)盐水系统饱和盐水池1座,5.5m×5.5m×7.5m,用于储存再生盐;盐水箱1座,直径4m×高3m,用于储存再生过程中的盐水。

4) MIEX®系统总占地面积为906.18m2。

3.5 MIEX®系统建设投资和运行成本

设备投资2950万元,土建投资378万元,合计3328万元,折算每立方水投资369.78元人民币。运行成本为0.16元/m3。

3.6 改造后水厂运行效果

原水经过MIEX®处理后,进入常规处理工艺,对耗氧量的去除率提高12%-20%,总去除率为50%-62%;氯消毒副产物(三氯甲烷)降低 30-60%;加氯量下降30-40 %;加矾量下降30-40 %;出厂水铝含量下降 20-40%;UV254去除率提高10%-30%。

4结语

第5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关键词:水平衡测试;火电业;节水

江苏沙洲电厂位于张家港市东北锦丰镇长江南岸,地处苏南电网负荷中心。一期工程自2003年9月15日开工建设,1号机组于2006年3月8日首次实现并网发电,3月30日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并正式转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于2006年7月18日首次实现并网发电,8月5日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并正式转入商业运行。目前两台机组运行状况良好。2006年全厂完成发电量39.96亿千瓦时,年工业增加值3.98亿元。

1 沙洲电厂水平衡测试

1.1 准备阶段

1.1.1 组织落实,人员到位。自张家港市水资源处下达实施完成水平衡测试工作的计划后,组建了水平衡测试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计生部和运行部共同负责该项工作。

1.1.2 调查摸清企业用水现状,配备必要的计量表具。整理绘制了全厂的给水管网图;调查企业各部门主要用水点的基本情况,将各类用水设备登记造册,搞清水的来源、用途和去向;这次共新安装水表3只,调换2只旧表。至此,全厂共计有一级表2只,二级表8只,三级表6只,四级及四级以下表22只,共38只水表。

1.2 实测阶段

1.2.1 测试方案

通过对2007年8月-2008年4月的用水量距平分析,2007年8月-2008年4月的距平系数约为全年平均值的0.97-1.02,2008年1月-4月的距平系数均为1.00,月取水量相对稳定,因此采用一次平衡法进行测试。于2008年5月6日至9日连续3天对给水管网中的计量表具进行了实测工作,对给水管网中所有水表均作了正点抄录,同时对无法安装水表的用水设施利用超声波流量仪进行用水量的测定。

1.2.2 测试方法

按照水平衡测试工作的要求,水平衡测试主要对用水系统进行分级计量,根据目前公司现有内部给水管网分级计量情况,本次水平衡测试的计量主要是根据现有给水管网的计量进行分级,全公司按二级表的分布共分3个系统,分别为凝汽机直流冷却水、开式冷却水和净水站三个系统。然后再按三级表的分布进行二级表的平衡分析。其中将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别计量,即在净水站系统中,单列生活用水供排水系统,以达到工业用水与生活用水分别计量、分析。同时在工业用水中直流冷却水亦单独计量。根据公司投产以来各月的发电量、工业增加值以及月用水量的调查分析表明,用水量的年内变化除与天气变化有直接关系外(主要是间接冷却水),与实际发电量有直接关系。

1.3 测试结果

1.3.1 全厂总平衡

从企业各类用水情况表及全厂平衡总表分析,可以清楚了解江苏沙洲电厂用水现状和各类用水的定量关系。沙洲电厂新鲜水总供水量为2940999m3/d,其中凝汽机直流冷却水供水量2781334m3/d,开式冷却水系统供水量为143436m3/d,净化水系统供水量为16114m3/d(其中生活供水量为136m3/d),表际误差115m3/d,总供水中,用于直流冷却总供水量2924770m3/d。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企业供水量中,工业总供水量为2940748m3/d,实际生产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9.99%,厂内职工生活用水,仅占供水量的0.01%。沙洲电厂总用水量为3047666m3/d,净化水系统总用水量为122781m3/d,表际误差115m3/d。

1.3.2 净化水系统平衡

净化水总系统(含生活、绿化用水)还可以细分为工业水系统、冲洗水系统、澄清水系统、净水站退水。工业水系统用水为6483m3/d,其中脱硫工艺用水3726m3/d,排水量为3609.3m3/d;循环水泵空压机冷却水2613m3/d,排水量为2613.0m3/d;表际误差144m3/d。冲洗水用水为4938m3/d,排水量为69m3/d。澄清水系统中,化学站(锅炉补水、闭式冷却水、制水废水)、生活、基建、脱泥、排水、绿化的用水量分别为108960m3/d、136m3/d、265m3/d、703m3/d、677m3/d、116m3/d,表际误差为165m3/d,因而澄清水总用水为111022m3/d。

2 沙洲电厂合理化用水分析

按实际用途划分,全公司的主要用水量可分为:(1)间接冷却水,(2)包括直流冷却、蒸汽在内的工艺用水,(3)厂内生活用水。

2.1 间接冷却水

根据水平衡测试结果,沙洲电厂的间接冷却水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冷凝器直流冷却水,日新鲜水用水量达2781334m3/d,占全厂总新鲜水间接冷却水的94.1%,即为沙洲电厂的主要用水量。第二部分为开放式间接冷却水,其作用是为闭式循环冷却水提供冷却,日新鲜用水量为143436m3/d,占全厂总新鲜水间接冷却水的4.9%,仅为冷凝器间接冷却水的5.2%。第三部分为闭式循环间接冷却水,总用水量为6121m3/d,其中间接冷却水的循环量为5976m3/d,日新鲜水补充水量为145m3/d,这部分水量仅占全厂总新鲜水间接冷却水的0.01%,总用水量占全厂总用水量的0.2%。但从上述数据分析可见,闭式循环间接冷却水的循环率已达97.6%。

2.2 工艺用水

根据本次水平衡测试结果,电厂工艺水新水量为15568m3/d,工艺水总用水量116408m3/d。工艺水中锅炉总用水量为102714m3/d,新鲜水补充量为1874m3/d,锅炉总用水量占全厂工艺水总量的88.2%,可见工艺水中锅炉总用水量是主要用水主体。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量已高达100840m3/d,根据监测锅炉蒸汽回用率高达98.2%,业已达到国家对电厂要求的锅炉蒸汽回用率98%的要求。从全厂工艺水回用率来看,全厂工艺水回用率已达86.6%。

根据江苏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中电力生产业开式50MW以上的用水定额为1260m3/(万KWH).根据本次监测,电力单位发电量取水定额为1020m3/(万KWH),低于江苏省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定额中电力生产业开式50MW以上的用水定额。

2.3 生活用水

根据本次测试结果,公司生活总供水量为401m3/d,其中基建和码头供水量为265m3/d,即全厂的实际生活用水量为136m3/d,由于全厂的外来人口较多,达500p/d,根据用水量计算,全厂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量为0.158m3/p.d。指标虽低于0.160m3/p.d的合理用水技术经济考核指标。但是由于外来人员较多,看来生活用水尚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同时,电厂将生活污水井处理后,用于绿化用水,日均回用量为116m3/d。

2.4 存在问题

根据本次水平衡测试成果,澄清水排水和脱泥水约1436m3/d直接外排,该部分水量基本未受化学污染,澄清处理后,可回用。厂区实际生活用水量为136m3/d,职工人均生活日新水量为0.158m3/p.d,但由于外来人数较多,日均用水量具有一定节水潜力,应提高生活用水的节水水平。

厂区绿化日用水量116m3,相当于绿地日浇洒1.1L/m2.d,略高于江苏省绿地灌溉定额。

3 沙洲电厂节水措施

3.1 进一步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岗位责任制,把能源、资源节约的责任纳入各工作岗位之中,纳入日常管理和工作考核之中,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一级水表天天抄,二级、三级水表每周抄一次。对用水设备、设施进行巡查并定期进行检修,加强检漏工作力度,经常开展各类用水情况分析,实施动态管理,控制用水总量。

3.2 澄清水、脱泥水等混合反应沉淀池和空气擦洗滤池处理后,产生了含混浑浊水,这部分水基本未受化学污染,经过处理后,产生的清水可以回预处理系统进行重复利用。

3.3 对于主厂房的杂排水亦进行处理回用,若经中和后可回用于煤场。

3.4 在健全节约用水岗位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生活节水宣传,提高职工人均生活日用量的节水水平。

3.5 生活废污水排放这部分水量主要用于绿化等。污水处理回收量达116m3/d,其中部分回收水量可作为串联用水进一步加以利用。

参考文献

[1]霍雅勤,姚华军,王瑛.中国水资源危机与节水潜力分析[J].资源产业,2003(5).

[2]杨国艳,张小海.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3.

[3]董辅祥,董欣东,等.节约用水原理及方法指南[M].北京:中国工业建筑出版社,1995.

第6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关键词:水文地质测试 抽水试验 水化学成分 水的腐蚀性

1概况

某工程位于广东省潮州市湘桥区凤新,占地面积约0.1平方千米,主要查明区域内区域地质、区域水文地质、厂区岩土分层及其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等。

根据技术要求,本次采用现场钻探、工程地质调查为主,收集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等资料、现场抽水试验、室内土工试验及水质分析为辅的工作方法。

2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区域地貌单元包含低山丘陵及山前冲积平原,厂区所处地貌单元为低山丘陵,部分地段为山前冲积平原,地形起伏较大。区域内低山丘陵呈浑圆状,丘顶高程一般约20~30m,坡面多数较缓,坡角多为20~30°,局部为由于人工开挖后为垂直状,坡面植被繁茂,多乔木和灌木,自然生态条件保持较好。区域内山前冲积平原,地形平缓,地面标高一般约7.0~9.0m,最大相对高差约2.0m,地势低洼、平坦。

2.2 厂区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根据本次钻孔揭露的土层,并综合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揭露的土层,厂区内岩土层根据成因、地质年代、岩性和工程特性等可分为第四系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冲洪积层及侏罗系下统金鸡群基岩,各岩土层的分布如下:

人工填土:灰黄色、杂色,稍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砂土、碎石组成,为新近填土,素填土为主。厚度为0.10~1.50m,平均厚度为0.70m,分布广泛。

淤泥:深灰色,饱和,流塑,含少量砂粒富含有机质,厚度为1.70m;层顶埋深为0.50m,仅见局部分布。

粉质粘土:灰色、灰黄色,可塑状,冲积成因,含少量砂粒,粘性较强,厚度为5.60m,层顶埋深为2.20m,仅见局部分布。

侏罗系下统金鸡群基岩(强风化岩):褐红色,岩芯破碎,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揭露厚度为12.20~19.30m,平均厚度为18.42m,层顶埋深为0.00~0.50m,分布广泛。

2.3厂区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赋存形式及类型

厂区地下水按赋存介质的差异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层状岩类裂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赋存于第四系土层中,淤泥及粉质粘土透水性差,总体上厂区内富水性贫乏,为潜水型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补给。

层状岩类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质粉砂岩裂隙中,强风化岩呈碎块状,局部呈半岩半土状,裂隙水具一定承压性,为承压水。厂区内基岩破碎,裂隙发育,故部分风化较强烈的岩带透水性较好,总体上富水性贫乏~中等,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同一含水层渗透补给,同时也接受上部孔隙水的越流补给。

3 抽水试验

3.1井点施工

本次抽水试验钻孔(3#)开孔直径φ130mm,采用φ110mm的滤管。采用优质的钢管,以隔绝人工填土上层滞水,在强风化岩层中带采用滤管过滤地下水。井管与孔壁之间用砂砾及水泥砂浆填实。洗井的目的是为了清除井内沉淀的泥砂岩屑、泥浆及井孔壁上的泥浆皮,冲洗渗入岩层裂隙中的泥浆,抽出岩层裂隙中细小颗粒,使钻孔周围裂隙形成一个良好通道和透水环境,以增加出水量。采用高压水泵洗井。

3.2抽水试验

㈠抽水前应做的工作

(1)抽水前应观测稳定地下水位。

(2)抽水前应进行洗井,洗井后抽水前应测量孔深,以了解洗孔后孔内的沉渣情况。

㈡抽水试验

为了确定井的实际出水量,洗井结束后,对厂区强风化岩层进行抽水试验。试验方法单孔稳定流抽水试验,对抽水孔进行两个降深的抽水试验。

在整个抽水试验过程,均安排水文地质技术人员轮值班,按规范要求对抽水孔的水位降深、流量等进行观测记录,在抽水稳定延续时间里,取连续观测资料,水位、涌水量波动相对误差,基本达到规范要求,各种观测数据准确可靠。

㈢渗透系数计算

4水文地质条件分析

4.1水化学成分

本次在厂区内取水样3组,地下水物理性质较好,无色,无嗅。采用KypπOB式,厂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SO4—Na·Ca。

4.2水的腐蚀性

按规范【3】判定: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对干湿交替带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保护。

4.3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和动态变化

厂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雨量充沛,降雨量大于蒸发量,厂区位于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区,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雨水降到地表,除了地表径流以外,入渗的雨水一部分入渗到浅部岩土体中径流并以潜流的形式渗流,这部分地下水的径流途径和循环途径均较短;一部分通过孔隙、裂隙入渗至中深部渗流或越流转为埋藏型的基岩裂隙水,根据区域地下水流向及勘察期间钻孔地下水埋深判定,厂区地下水流向总体流向东南向。

根据本次勘察,并结合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厂区旱季期间稳定地下水埋深约0.50~12.10m,高程约5.30~7.10m,结合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厂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较大,厂区地下水动态变化年变幅一般为1.0~2.5m。厂区雨季地下水位升高,旱季地下水位降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5 厂区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及建议

总体上,厂区地处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较大,且浅部地下水的循环途径短,属于地下水交替较为强烈的水文地质环境。另外,由于地处区域地下水的补给区,故区内松散岩类孔隙水为潜水,层状岩类裂隙水为承压水,地下水的流向主要受地形所控制,总体上是由地形高的地方流向低洼,大区域上地下水渗流方向变化比较大,总体上流向韩江;小区域上(如厂区)地下水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厂区上覆地层主要为人工填土、淤泥和粉质粘土,透水性差,富水性弱;层状岩类裂隙水的主要含水层为强风化岩,其透水性和富水性弱~中等。厂区内大部分地段松散填土直接覆盖在层状岩类裂隙水主要含水层之上,表明厂区松散岩类孔隙水与块状岩类裂隙水之间存在一定的水力联系,因此加强浅部地下水的动态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污染下部的裂隙水含水层。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 320—2005)[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第7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反硝化;实验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大,污水处理系统及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正逐步完善,这对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脱氮除磷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内容,如何做到出水水质全面及达标是污水处理厂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目前,许多污水处理厂运行年限较长,处理效果已经难以达到缓解的要求,并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只能去除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碳源污染,而无法解决污水中存在氮、磷污染的问题,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污水处理厂的技术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污水处理的工艺控制思路,通过外投碳源强化生物脱氮以及增加化学除磷工序等措施,从而确保污水处理厂出水达标。

1 合理选型外加碳源,保证出水氨氮、总氮达标

反硝化是生物脱氮工艺去除总氮的最重要步骤,碳源是否够量决定缺氧段对硝酸盐的去除效率。反硝化速率的快慢与碳源的浓度及种类有关,所以为了实现外碳源投加量最少,同时满足出水总氮达标排放的要求,碳源的选型十分重要。

1.1 实验室小试实验

(1)药剂中COD含量分析见表1。

表1 药剂中COD含量

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污水中的甲醇COD值比较高。渗滤液的COD值比较低。

(2)性价比及可行性分析。从中可以看出,甲醇的性价比最高,但由于其安全及风险防范管理成本过高,使用难度大,而醋酸钠的安全隐患小,管理成本最低,使用最方便。

(3)醋酸钠用量与硝态氮去除效果的分析见图1。

图1 去除率对比

结论:

(1)碳源添加后,硝态氮明显下降,其去除率与碳源加量成正比;

(2)出水总氮与硝态氮的比例关系为0.65~0.67;

(3)日处理水量60000m3,加量为50mg/L计算,每天加量为3000kg,根据化工公司报价2200元/t+150元(运费)=2350元/t,日用药费用为:2350×3=7050元,月费用为211500元。

1.2 脱氮过程控制要点

(1)保证硝化过程完全,严格控制生化池内的溶解氧浓度(DO:2~3mg/L),使得氨氮全部转化为硝态氮,缺氧段溶解氧小于0.5mg/L。以便反硝化过程顺利进行。

(2)合理控制内外回流比。

(3)根据出水硝态氮浓度,适时调整碳源用量。

1.3 生产运行效果

碳源投加后,生化系统C/N比增加,总氮的去除率由35.7%提高到59.8%,由于碳源投加量较少,投加碳源期间出水COD、SS、TP等水质指标均未发生变化,出水水质真正做到稳定达标。

2 合理选择除磷药剂、确定药剂投加点、控制加药量

由于合流制的污水处理厂在夏天下雨时进水B/P值过低,无法满足生物除磷的要求,出水总磷难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7-2002一级A标准)以及广东省地方标准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的较严值。需要增加化学除磷。那么如何选择化学除磷药剂、确定药剂投加点、合理控制加药量至关重要。

2.1 药剂选型实验

考虑到药剂的絮凝效果和价格,我厂具体对聚合氯化铝(PAC)、固体硫酸铝、硫酸铝废液、液体硫酸铁这四种除磷药剂进行了对比试验。

(1)固态除磷药剂对比见图。

(2)液态除磷药剂对比见图。

从实验室小试以及生产中试结果来看,聚合氯化铝、固体硫酸铝、硫酸铝废液总磷的去除率比较理想。

(3)性价比及可行性分析见表2。

图2 固体药剂加量(mg/L)―去除率曲线(%)

图3 液体药剂加量(‰)―去除率曲线(%)

表2 性价比及可行性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硫酸铝的性价比要明显优于聚合氯化铝,生产废液的价格优势更为明显。

2.2 加药点的选择

通过对前置(缺氧段)、同步(曝气池末端)、后置(二沉池)这三个化学除磷的投加点进行对比分析,从总体效果来看,曝气池末端加药,既增加了化学药剂在系统的停留时间,同时利用二沉池絮凝沉淀的功能,使得二沉池出水SS明显降低,同时达到了提高总磷去除率的效果。

2.3 合理控制加药量

在进行系统加药的前几天,每日投加量保持在4~6t,过量的加药主要是为了增加生化系统内总磷的总负荷,待系统稳定后,在将药量控制在2~3t/d。

目前,该厂化学药剂的投加主要废液为主,固体硫酸铝为辅的投加方式。废液用量为500mL/t水,使用后总磷的去除率达到80%以上。但由于废液中二氧化铝的含量存在不稳定性,这就要求以每批次产品的分析检测数据来指导生产,适时调整加药量。若废液的去除效率不高时,应及时更换为固体硫酸铝,目前固体硫酸铝的用量为30g/t水。

通过改变二期工程剩余污泥的排放方式,使得二期剩余污泥回到一期生化池缺氧段内,污泥中残存的药剂,同时起到了前置加药的效果,降低了生物除磷的负荷,也提高了一期总磷的去除率。

2.4 生产运行效果

自增加了化学除磷以来,我厂TP的去除率均保持在80%以上,出水总磷做到稳定达标(图4)。

图4 2012年1~6月份TP去除率

3 结论

通过探讨生活污水处理厂脱氮除磷处理工作,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点结论:①生物脱氮除磷和化学脱氮除磷技术有利于处理厂出水水质的稳定达标,且醋酸钠作为外加碳源药剂能够提高反硝化速率,保证出水总氮达标排放;②硫酸铝作为化学除磷药剂,具有较好的价格优势;③为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及节约能耗,在今后的技术创新工作可往生产废液、废料作为碳源的研究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关键词:H9000水电厂综合自动化

引言

在国家电力公司(包括原水利电力部、原能源部、原电力部)的大力倡导下,我国的水电自动化工作自二十世纪80年代的科研试点逐步进入了90年代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试点和推广的阶段,建设并完成了一大批水电综合自动化系统,有力地推动了水电行业的技术进步。目前,已有29个水电厂实现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20个水电厂通过了国家电力公司的一流水电厂验收,还有相当已批水电厂已经具备了验收的条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水科院自动化所作为行业的自动化专业科研单位,自始至终地参加了与水电厂综合自动化有关的科研、推广及“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创一流水电厂的工作,完成了包括东北白山梯级在内的一百多个大中小型水利水电自动化工程,出口埃塞俄比亚TisAbay二级电站的系统已投入了商业化运行,完成了隔河岩电站引进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改造工程,实现了湖南镇100MW机组扩建电站的“关门运行”,为白山等六大水电厂实现创“一流水电厂”创造了必要条件,2001年联合中标三峡梯级调度中心及左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2002年连续在洪江、碗米坡、株州航电等国际招标工程中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意义非同一般。

本文首先回顾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的在科研试点、实用推广和“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三个历史阶段的工作历程,然后重点介绍近年来H9000系统结合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工作进行的改进工作,在水电厂创一流和实现AGC方面的经验,H9000V3.0系统的新功能和兼容性方面的进步。

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过程

科研试点阶段:我国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水电部的水科院和南自所及机械部的天传所分别在富春江、葛洲坝二江和永定河梯级进行试点研究,研制成功的富春江水电厂多微机分布控制系统于1984年11月正式投入运行,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试点,尝试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水电厂监控系统的可行性,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从事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科研、设计、安装和运行维护的工程技术人员队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但由于经验不足,研制周期过长,资金缺乏,使基础自动化配套改造不够,影响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另外,在系统的规模、功能、结构、工艺、可靠性以及软件的水平等方面与国外差距较大。

实用推广阶段:原水电部于1987年和1993年先后制定了“七五期间水电厂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规划”和“八五期间以及2000年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推广应用规划”,两批共规划了67个大中型水电厂。根据“七五”规划,到1993年,先后又有27座水电站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计算机监控系统,如葛洲坝二江、鲁布革、富春江、丹江口、新安江、铜街子、安康、石泉、龙羊峡、东江、白山等。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标准化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初步形成了工业化生产,达到了实用化水平,形成了几种成熟的推荐模式。同时,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有关科研院所已经能够独立承担各类工程的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的开发研制生产任务,一大批科技人才茁壮成长。

“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阶段:通过技术改造与技术进步,实现减人增效,创国际一流企业,是国家电力公司的长远发展战略。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根据1994年原电力部在东北太平湾水电厂会议提出的建议,由安生司主持、水科院自动化所等单位参加,讨论制定了《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若干规定(试行)》并由电力部于1996年颁布执行。与此同时,电力部颁布试行了《一流水电厂的考核标准》。1994年太平湾会议还确定了葛洲坝二江、太平湾等5个水电厂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第一批试点单位,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试点工作由此拉开帷幕。1996年又扩大白山、紧水滩、龚嘴等9个水电厂为第二批试点单位。两批试点带动了水电行业的自动化技术进步,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以来截止到目前为止,全国安装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总数约300套,而在这一阶段内,国内总共新安装投运的监控系统约250套,其中水科院自动化所新投系统100套,电自院新投运约120套,其余系统由国外公司或国内其他厂家提供。

与1994年以前比较,“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阶段的工作特点是:(1)各水电厂自动化改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积极要求上计算机监控系统,并把监控系统当作全厂“创一流”工作的重点,以监控系统带动全厂的自动化改造,为监控系统工作的顺利展开创造了良好的局面。(2)监控系统的功能齐全,软件和硬件标准化程度高,开发周期短,性能指标先进,普遍达到了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实用性强,可靠性好,成功率高,满足了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3)部级科研开发骨干队伍逐渐形成,形成了自主品牌的监控系统,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如水科院的H9000系列分布开放系统和电自院的SSJ系列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占领了国内水电市场。(4)系统的实用化程度高,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管理的现代化,为减人增效奠定了技术基础,取得了实效。

H9000系统与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技术

H9000系统是水科院自动化所于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设计开发的面向水电应用的分布开放系统,我国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的重要科研成果。该系统的设计不仅吸收了国外公司产品的先进技术路线,使H9000系统的总体设计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且根据我们多年的工程经验和对水电自动化理解,结合1994年国电公司颁布的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导则,在系统的结构设计、功能设计方面,充分考虑水电厂有人和“无人”对监控系统在可靠性、冗余措施、功能要求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功能齐全,软件和硬件标准化程度高,组态能力强,开发周期短,符合中国国情,实用性强,可靠性好,系统投运成功率高,满足了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为此,H9000系统不仅具有常规电站监控系统的功能,而且进一步开发完善了下列功能:

完善的硬件与软件冗余体系

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后,由于现场值班人员减少,每值往往只有两人,当现场设备出现故障时,消缺人员一般要等较长时间才能抵达现场,因此对于监控系统的可靠性要求更高,要求有较高的冗余度,在系统降阶运行时不影响电站的安全。

为了满足要求,H9000系统的硬件可采用多层次的冗余措施,如数据库管理站、操作员站、通讯服务器、网络交换机、网络通道、主控级UPS、LCU的数据采集与控制器、CPU模块、通讯模块、I/O通道、现地总线、机箱电源、机柜电源等,全部可以实现冗余配置,由软件实现冗余设备的检测与故障诊断,实现冗余部件的无扰动切换,确保系统中某一部件的故障不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故障部件由消缺人员及时处理。

另外,H9000系统的软件总体设计技术采用了无主设计的概念,即系统中任何一个计算机节点的应用软件配置是完全相同的,如数据库管理站、操作员站或工程师站,相同的软件配置根据不同的功能授权实现不同的功能。当任何一个计算机节点出现故障时,可通过功能授权调整实现功能的重新分配。如正常运行时,工程师站不具备现场设备的操作控制权,但经过权限的调整,可以进行控制操作。因此,当一个系统具有多台计算机节点时,计算机出现全部调试故障的概率可以认为是零,H9000系统永远是可控的。目前由于计算机的硬件资源相对丰富,很多原先需要很高配置的设备完成的工作一般计算机均能完成,因此,H9000系统将现地人机联系计算机节点的功能也充分提升,基本上可以完成主控级的人机联系任务,使H9000系统的控制可靠性得到进一步加强。

On-call技术

H9000系统可对系统数据库进行设置定义,当发生事故时,监控系统可根据定义声光信号,进行语音报警、电话自动报警、传呼报警或手机短信息报警,实现On-call。系统还可根据需要将几个电话或传呼机号码按一定的优先级顺序排列,系统可根据定义的顺序依次进行呼叫。系统还提供电话查询功能,任何人只要拨查询电话,即可查询电站当前设备运行情况,如有无故障及故障报警信息,重要运行参数等。On-call技术已成为水电厂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重要设备。H9000/On-call也已被三峡梯级调度中心自动化系统采用。

电脑值班员技术

在隔河岩电站监控系统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电脑值班员”的概念,并且被采纳实施。这是无人值班、关门电站最具有特色的功能之一。

通过考察和调研,结合我国水电厂的运行方式与当前电网结构,我们初步提出了安全稳定智能控制和智能电脑值班的概念、功能要求和实现方法,使水电厂在没有现地值班人员的情况下,从保证主、辅设备安全角度出发,由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处理各类随机异常情况和隐患,经严格的条件判别和闭锁,进行控制和调节。本功能好比一位经验丰富、责任感强而又不知疲惫的老值长时刻值守在现场,保证水电厂主、辅设备的安全,并尽可能运行在最佳工况。

自诊断与远程维护技术

系统自诊断与自恢复功能是提高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措施。

H9000系统为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具备完善的自诊断与自恢复功能,系统各设备不仅自检,还可通过网络进行互检,形成系统检测报告。诊断分硬件检测和软件检测。硬件检测包括CPU、内存、I/0通道、电源、网络、通讯接口等。软件检测包括软件异常中断、通信链路故障等。系统可将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可对冗余的异常部件进行自动切换。

监控系统具有远方诊断及远方维护功能。通过远方诊断及维护系统,可以实现远方故障诊断及远方系统维护。

H9000与创“一流水电厂”

通过与用户的通力配合,目前采用H9000系统已经很多,并且已许多投入AGC功能,特别是龙羊峡、东风、东江等几个大型或特大型水电厂实现了AGC自动控制,白山、乌溪江和紧水滩先后实现梯级电站AGC,优化运行,并已有白山、龙羊峡、紧水滩、乌溪江、东风以及东江等6个水电厂先后顺利通过了国电公司“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一流水电厂”验收。

东北白山梯级电站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计算机监控系统工程规模宏大,性能指标卓越,在国内首次实现了大型梯级水电站巨型机组的现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和远方集中实时监控运行,首次成功地采用了110公里超长距离的高速以太网通讯,标志着我国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进入高速网络时代。监控系统不仅实现了厂内AGC、梯级电站本地调频,而且实现了梯级调度全厂负荷自动分配,实现了与东北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通讯,实现电网的统一调度、负荷的合理分配,使白山梯级电站监控系统根据电网远方负荷给定,由AGC实现了梯级电站的优化控制。该项目于1999年3月通过国电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受到东北电管局及国家电力公司鉴定小组有关专家、领导及白山电厂工程技术人员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系统在“远方集中监控总体技术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获国电公司2000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于2000年通过国电公司“一流水电厂”验收。

贵州东风水电厂AGC先后完成了与省调之间双微波通道的SC1801规约通讯、厂内及远方AGC负荷分配功能、远方负荷调节、远方开停机、远方给定全厂总负荷、远方给定负荷曲线等功能,由电厂AGC完成机组的合和经济负荷的分配。2001年11月,贵州省调进一步修改了调度规程,较好地解决了无人值班条件下AGC对接地中性点问题的处理及机组的自动开、停问题,既保证了电网的安全性,又满足了“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成为国内第一个自动按调度负荷曲线运行、实现远方自动开停机的电厂。由于有省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东风电厂的AGC功能国内最先进完善,得到国电公司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在2002年1月贵州东风水电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验收会上,国电公司有关领导和专家对该厂的自动化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该厂在AGC方面仅次于广蓄,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了监控系统按省调负荷曲线自动开停机和负荷调整,实时性好,对保证贵州系统“西电东送”电能质量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受到了电网调度人员的欢迎和好评。

龙羊峡水电厂是西北电网第一调频厂,装机容量为4台320MW机组,2001年3月在西北网调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采用DNP3.0网络通讯,实现网调远方AGC。龙羊峡AGC由网调给出远方开停机命令和实时功率设定值,远方开停机命令和实时功率设定值通过数字通道传送,成功地解决了大机组远方平稳开停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浙江乌溪江水电厂自动化改造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电厂先后安排40余人参加了监控系统培训,较好地掌握了技术,成为技术骨干,承担了大部分系统的功能开发、设备现场安装调试工作,在不到6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全厂11台机组共16套LCU的安装调试工作,整个工程自1998年5月启动到1999年5月省公司验收,只经历了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创造了“乌溪江速度”。另外,1996年乌溪江扩建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设计,采用H9000系列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了远方监控系统与机组发电同步投运,实现了远方实时监控和现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1998年进一步取消了夜间巡视,成为国内第一个真正的关门电站,引起国家电力公司安运部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

目前,仍有一批采用H9000系统的水电厂正在积极进行准备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秉承“服务和合作”的精神,做好支持配合工作,争取使H9000的每一个用户都能顺利跨入“一流水电厂”的行列。

H9000系统的新进展与兼容性考虑

为了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满足电力生产对控制系统的要求,我们在全面继承H9000系统的开放性、友善性、标准化、通用化及面向对象等优点的基础上,于2001年研制开发了H9000V3.0系统,进一步吸收了国内外系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在系统结构、WEB浏览、最新国际标准通讯规约库及软件包、集成开发工具软件及高级应用软件等方面有较大改进,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在湖北隔河岩、福建高砂、天津大张庄、重庆江口等一系列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下面简要介绍H9000V3.0系统的技术特色。

新型的系统结构

由于工业控制微机(简称IPC)结构复杂,有机械旋转部件如硬盘、风扇等,是LCU乃至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瓶颈。H9000V3.0在系统结构有较大改进,LCU采用了可编程控制器直接上以太网的方式,在控制主回路中取消了IPC,IPC仅作为现地的辅助控制人机联系设备,系统正常运行时,IPC可以退出运行。由于控制主回路取消IPC,使LCU的可靠性大幅度提高,可以很好地满足下一阶段水电厂无人值班运行的要求。IPC也可由智能化液晶操作面板代替,可靠性可进一步提高。

在进行H9000V3.0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与H9000老系统的兼容性,可确保H9000的老系统平稳升级到V3.0,并且新老系统可全兼容混合运行,因此老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了非常便利的途径。

WEB浏览

由于因特网普遍采用浏览器等瘦客户端软件,系统的使用及维护十分方便,受到广大用户的欢迎。H9000V3.0增加了WEB浏览功能,系统仅需增加配置WEB服务器,安装woixWEB服务器端软件。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设硬件或软件防火墙。同样,WEB浏览功能充分考虑了与H9000系统原有图形界面的兼容性,woix软件可完全识别原H9000系统的*.dbin图形文件,并且外观效果与oix完全一致,实现了百分之百兼容。

H9000/Toolkit系统集成工具软件

H9000V3.0系统在原开发工具软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完善,不仅提供IPM交互图形开发系统、DBgen数据库开发系统、PDC综合计算工具软件、ControlLock控制闭锁工具软件、API接口等,而且新开发研制了DEtool数据工程软件。特别是DEtool,将系统集成开发工作于一体,成为包括数据库、语音、控制闭锁等功能于一体的集成开发工具软件,强化了系统集成与数据工程的可视化,并且具有学习指导性质,进一步提高了系统开发集成效率和质量,也为设计部门和最终用户提供了有效的系统设计开发手段,受到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国际标准通讯规约

通过与ABB、Alstom等公司在三峡工程的合作,H9000V3.0系统在通讯规约方面获得进一步充实,不仅支持DL476-92、m4f、SC1801、CDC8890TypeII、CDT及Polling等传统远动规约,而且研制开发了IEC870-5、DNP3.0、TASE-2规约通讯软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讯软件包。

高级应用软件

H9000V3.0系统在AGC/AVC等高级应用软件方面有较大进展,实现了白山、乌溪江等梯级水电厂的联合AGC,在东江等水电厂实现了AGC/AVC,在龙羊峡、乌江渡、东风等水电厂实现了调度远方AGC,其中贵州东风水电厂在没有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实现了电站监控系统按省调负荷曲线自动开停机和负荷调整,实时性好,对保证贵州系统“西电东送”电能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更多的水电厂实现了电站AGC功能。

Simulog培训仿真软件

在操作员培训仿真方面,分析研究了水电厂复杂的生产过程,完善和充实水电厂生产过程仿真的总体模型,增加了连续系统仿真、非线性系统仿真及处理等功能,建立和完善处理上述复杂系统的数学模型和Simulog语言,并开发了相关的编译器和仿真器软件,结合H9000系统原有功能,OTS2000培训仿真系统已经可以初步应用于分解和描述比较复杂的连续非线性过程控制系统。

综上所述,H9000V3.0在确保技术进步和功能扩充的同时,将新老系统的兼容性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新老系统兼容,也就是说H9000系统的V3.0版可以与V2.0版本混合运行,确保老用户系统升级的便利实施,简化过渡期的施工方案,可以很好地避免由于产品升级而将系统硬件和软件全部推倒重来的做法,保护用户的投资。

结束语

过去的20年,我国的水电厂计算机监控技术从无到有、从“景上添花”的“花架子”到现代化生产运行管理和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无不凝聚了我国水电行业主管领导部门、科研、规划设计、生产运行等部门几代人的智慧、抱负和辛勤劳动。

过去的20年,也是H9000系统孕育、诞生、成长、逐步发展壮大取得了辉煌业绩的20年,成为我国水电自动化领域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我国水电厂自动化技术的进步和创“一流水电厂”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里,我们再次感谢有关领导、广大用户对我们的支持和信任。我们将戒骄戒躁,密切注意中国进入WTO后国外公司对我国水电自动化市场的冲击和挑战,严格执行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贯彻质量方针,永远以用户的需求作为我们的第一需要,不断跟踪国际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以更高的技术质量水准,为广大的水利水电用户服务,为水电厂真正实现无人值班、关门运行、创国际一流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德宽:“从H9000谈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国产化问题”,《水电厂自动化》,1998年,第3期。

王德宽等:“H9000分布开放式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水利水电技术》,1996年,第5期。

王德宽等:“水电厂计算机培训仿真技术的设想与初步研究”,《水电厂自动化》,2000年,第3期。

王德宽:“水电厂综合自动化与“无人值班”(少人值守)”,《面向21世纪电力科学技术讲座》,2000年10月,中国电力出版社。

H9000andComprehensiveAutomationofHydropowerPlants

第9篇:化工厂试用期总结范文

在日产生产方式中,从用户提交订单到产品出厂的周期是7天,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同期生产*”。“同期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是JPH(单位小时产出)。

东风商用车公司创立于2003年7月8日,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重型商用车事业部。东风商用车公司自成立伊始就积极追求最优化的汽车生产方式,以实现人、财、物、时间的效率最大化。在借鉴日产公司JPH的基础上,东风商用车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把人的因素考虑进去,将JPH和JPM(人均产出)两个指标合二为一,创造性的提出了JPMH(单位小时人均产出)这一概念,从用时和用人两个维度统一考量,更准确地把握住了生产效率的实质。通过采用JPMH管理方法,东风商用车公司从用户提交订单到产品出厂的周期已由过去的21天缩短至15天,未来的目标是实现10天交货。

何谓JPMH

JPMH即“单位小时人均产出”,是JPH与JPM相结合的一个新指标。要了解JPMH,需要先对JPH和JPM有所理解。

JPH和JPM

JPH缘自日本制造领域。一般情况下,J为“job”的缩写,可以理解为“产出”,P为“per”的缩写,代表“每个、每”,H为“hour”的缩写,代表“小时”(或“时间”)。JPH可称为“单位小时产出”。

JPM中的M是“man”的缩写,代表“人”,JPM可以理解为“人均产出”。

在JPMH体系中,“J”是工厂和车间进行管理时需要计量的产出。在一些工厂和车间中,“J”代表的是“台数”、“辆数”、“吨位”等。但某些车间的产品无法核定具体“台数”、“辆数”、“吨位”等。为了统一计量单位,方便比较和核算,“J”一般采用标准“工时”来统一计量。所谓标准工时,是指工艺定额和劳动定额核算的加工某件产品的标准作业时间。采用计算标准工时的办法可以有效避免产品无法核定单位带来的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不同产品间JPH、JPM的比较。

JPMH

JPMH将“JPH”(单位小时产出)和“JPM”(人均产出)两个考核指标进行了整合,既考虑单位时间的产出,也涉及人均产出,这样就避免了工厂和车间中单纯地考核“JPH”或“JPM”带来的弊端。一方面,如果单纯考核“JPH”,很可能造成通过增加人员来提高效率的问题,这样尽管“JPH”的值很好看,但是它的提高是通过更多地使用了人力来达成的,并没有体现出真正的劳动效率增长。另一方面,如果单纯地考核“JPM”,很可能形成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提高效率的问题,也就是说,通过加班延点提高“JPM”,实际上也是低效率的表现。“JPMH”通过对人员和时间这两个关键变量对生产效率进行综合考虑,避免了偏重某一指标进行考核带来的片面性。

简而言之,对于JPMH可以理解为以下三点:JPMH是一项生产效率指标;JPMH指标涉及三个变量:J(产出)、H(时间)、M(人员);JPMH主要应用于工厂和车间的管理。

如果J取工时来计算,JPMH计算公式应为:

JPMH=总工时/出勤总时间/出勤总人数=总工时/(出勤总时间・出勤总人数)。

JPMH指标的影响因素

影响JPMH的变量主要有三个,即J、M、H。对影响J、M、H这三个变量的因素进一步分解,可以形成图1这样的关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如果从资源投入的多少和影响作用的大小两个纬度进行划分,那么可以粗略地将影响JPMH的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工艺、质量控制、设备运行、生产管理、直接人员(能力、态度);第二类为:行业产品、产品设计、生产线能力、自动化程度、原材料品质、法律法规、间接人员(能力、态度)。

第一类影响因素尽管影响作用相对较小,但直接影响到JPMH指标的达成,属于关联因素的“内核部分”。如设备运行越好(设备越先进、越新、保养程度越好),设备停工检修的时间就会越少,单位小时的产出就会越高,相应的JPMH值就会越高。

第二类影响因素对JPMH的影响作用较大,属于关联因素的“外核部分”。如产品设计决定了产品的工艺、原材料、生产线布置、人员编排等等其他因素。好的产品是设计出来的,好的设计可以使产品生产周期短、用料少、质量高,相应的JPMH值也会越高。

提高JPMH,应重点从以上两类影响因素着手。其中,对于产品生产的车间和一线员工,应更多考虑从第一类影响因素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而对于产品研发人员、工厂经营管理者,则更多的应考虑从第二类影响因素中寻找提升途径。

JPMH的实践

东风商用车公司自2009年起开始进行JPMH管理实践并从公司层面建立了JPMH管理架构。同时,公司开始在生产管理领域导入JPMH指标,将其应用于工厂和车间的生产效率管控之中。图2是东风商用车公司的JPMH管理架构。

图2中,JPMH管理从基石、行动、目标、思想四个层次层层展开,逐级递升。通过塑造多功能型团队,打牢管控基石;通过提供四项支持,明确行动方向;通过进行两种保障,分解展开目标;通过构建一个核心,统一管理思想。

JPMH在车桥工厂的推行

车桥工厂隶属于东风商用车公司的下属工厂。自2009年8月起,车桥工厂开始导入JPMH管控指标。指标的导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2009年8月开始的4-5个月,此阶段为试行期。在试行期,一方面将JPMH指标分解至全厂各个车间,建立新的全员单位时间劳动效率的观念;另一方面,通过试运行,收集相关指标的基础数据,为下一步正式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是从2010年1月起开始的正式运行期。该阶段正式在全厂引入JPMH这一指标,通过制定工厂和各车间JPMH指标,将其列入人力资源科的年度KPI,形成由人力资源科牵头,各车间具体达成,综合管理科最终评判的模式。车桥工厂JPMH指标制订的原则,一是根据上年人工成本和JPMH实际值之间相关关系的测算,确定工厂和各车间2010年JPMH指标值,在2009年JPMH实际值的基础上,工厂提高4%,各车间提高4%-7%。二是实行月奖励和季度考核。其JPMH改善体系如图3。

图3概要性地列出了车桥工厂提升JPMH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调查工厂各车间、生产线JPMH现状,制订工厂各车间、生产线JPMH提升指标;

第二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浪费,无限接近人员、设备设定的应有状态水平*;不断开展改善活动,提升人员、设备设定应有状态水平。从这两个方面对提升JPMH指标进行目标分解。

第三步:根据各生产线JPMH现状与指标的差距,提出生产线的工艺改善方向。一般从提升MH(降低实际工作时间)、提升JPH(降低瓶颈工序生产节拍)、提升JPM(提高工人作业充实度)等三个层面进行改善。

第四步:提出改善对策和计划。在第三步的三个层次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分解,从生产线综合效率、设备管理、生产线作业、劳动强度改善等具体方面着手,推进改善措施。

车桥工厂实施JPMH管控的效果

通过实施JPMH管控,车桥工厂2010年在总产值及产量两方面,总体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年工厂完成产值34.15亿,与2009年同比上升55%。

高产的背后,通过实施JPMH管控,车桥工厂在用工效率方面也取得了明显提升。比如,车桥工厂在2010年产值同比提升55%、产量同比提升50.52%的情况下,人均日工作时间仅由9小时增加到9.5小时,增加了5.5%。其中一线人均日工作时间由10.5小时增加到10.7小时,仅增加2%。人工效率(JPMH)累计提升16.5%,按JPMH考评标准,2010年车桥工厂累计奖励车间员工89万元,员工全年收入同比显著提高,实现了企业与员工双赢的良好局面。

生产线的JPMH提升详解

减速器车间一工段13t减壳总成生产线(简称“13t减壳总成生产线)是工厂车桥的主要生产线之一。下面以13t减壳总成生产线为例,详解该生产线的JPMH管控对策。2010年10月,车桥工厂开始对13t减壳总成生产线进行重点调查和改善。其JPMH提升的具体流程为:调查生产线JPMH指标现状;分析造成生产线JPMH指标低的影响因素;设定JPMH管控后的JPMH目标;提出改善对策和方法;总结改善之后的效果等。

调查现状

13t减壳总成生产线实施JPMH管控前的现状如表1所示:

实施JPMH管控前,该生产线JPMH仅为1.1件/人・ 小时。13t减壳总成生产线属于桥总成生产的瓶颈工序,制约了工厂桥总成装配线的效率发挥和工厂桥总成产能的提升。因此,对该生产线进行作业改善是工厂实施JPMH管控、提升JPMH指标的重点。

要因分析

图4是对造成13t减壳总成生产线JPMH指标现状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

13t减壳总成生产线JPMH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第50序的生产节拍长,影响了整条生产线的效率。而第50序节拍长的原因分为机械加工时间长和手工作业时间长两个方面。再进一步究其主因,为加工工步多、夹紧时间长、吊取零件时间长三个末端要因。

目标设定

13t减壳总成生产线JPMH指标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5%(即由1.1提升至1.27)。

改善对策

1、通过新增机械加工设备,提升工序生产能力;2、将手动夹紧改为液压夹紧,减少装卸时间;3、通过增加零件滑道、辊道,减少物流时间;4、通过设计自动翻转装置,减少翻转时间;5、通过配备液压升降平台,减少每道工序负重步行数。

改善效果

JPMH提升。13t减壳总成生产线通过实施JPMH管控,JPMH得到显著提升。改善后生产线减员1人,JPH由9.6提升至14.1,JPMH由2010年10月调查时的1.1,提升至1.8(2011年7月),远远超出目标(目标设定为1.27)。

成本降低。实施JPMH管控后,13t减壳总成生产线降低人工、材料成本约3.12元/件;由于JPMH管控导致的产能提升也减少了公司外购量24000件,采购成本降低约60万元。在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期间,由于实施JPMH管理,车桥工厂共降成本约746,000元。

JPMH实施中的管控难点

JPMH的管控过程需要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各生产车间及生产线的积极配合和管理,所涉及的人员、生产线、产品、生产流程等繁多、复杂。因此,JPMH的实施管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切实达成JPMH指标提升的目标,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关注及遵循以下几个方面。

做好前期准备

首先,科学界定J、M、H的取值范围。如何界定J、M、H的取值范围,决定了该指标的使用价值和意义。

对于J,一般来讲,当产品数量可以用计量单位定量如定辆、定台、定件的时候,为了便于测算,J可以选取这些单位来计算产出。当无法确定计量单位,或者可以确定计量单位但难于进行数量统计的时侯(比如小的锻件成千上万,很难进行数量管理),可以考虑采用工时或者吨数(建议以计算工时为主,称重为辅)进行计量。

对于M的确定而言,无论是计算直接人员的JPMH,还是计算间接人员的JPMH,都是可行的。科学的做法是责岗匹配,比如,制造系统以直接人员的JPMH考核评价为主,工厂、车间层面以间接人员的JPMH考核评价为主,事业部层级则应考虑全员的JPMH。总之,谁负责什么环节就承担什么环节的责任。

对于H,主要以员工的出勤时间界定,数据一般来自于人力资源部门和车间统计员。

其次,准确提取J、M、H的基础数据。一方面要科学界定取值范围,另一方面,还需要准确地去提取这些基础数据。

对于J,无论是数量管理(计件)还是工时定额,都需要科学计算核定,特别是计算工时。要避免出现工艺定额与实际偏差较大的情况。如果产品型号发生变化,应及时对J进行重新测定,防止发生工艺越来越复杂,而工时不变的情况。

对于M,主要通过加强监控,有效剔除在编不在岗人员,合理进行人员类别划分等。

对于H,出勤时间由车间统计员上报,人力资源部门需经常抽查车间出勤统计情况。

前期准备工作可由综合管理科和人力资源科牵头,组织各职能科室组成联合小组,科学界定及测算。

科学设定指标

此项工作主要由工厂综合管理科负责,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试运行阶段。可在前期数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车间设定JPMH指标,进行试运行。即只导入指标,而不进行考核。试运行的目的一是通过导入指标,在各车间逐步建立并宣贯JPMH这一概念;二是通过试运行,检验并修正前期相关数据的取值范围和提取方式,同时积累历史数据,为正式考核后的奖惩标准提供参考和依据。试运行阶段一般以6个月至1年为宜。

第二步:正式下达考核指标。根据试运行阶段各车间的达成情况,结合工厂实际,下达各车间当年度应达成的JPMH提升比例。

有效跟踪管理

此阶段主要由工厂人力资源科负责,各职能科室多方参与。JPMH本身就是一个管理项目,同样一个班组、同样一个车间,在外部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提升JPMH。有效的跟踪管理主要分为三个层次:诊断、奖惩和改善。

诊断。人力资源科应组织各职能科室组成联合诊断小组,以月或者季度为周期,对各车间JPMH达成情况展开专题会进行研讨,并予以诊断。对达成指标的车间,总结归纳出科学的提升策略,进行推广。对未达成指标的车间,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策略。

奖惩。在运用过程中要注重奖惩结合,以奖为主。因为JPMH是以持续提升生产率为目标的,是一种向上的改善,它不是简单的控制产品质量(如减少废品率指标),而是综合各方面变量,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懈地努力,以提升某项或某几项变量为切入点,来提升效率,最终反映到JPMH这项指标上。以奖为主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广大员工和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化被动为主动,变“被管”为“我要管”,最终实现企业效益提高和员工收入增长的双赢局面。奖惩可跟随诊断活动为周期,由人力资源科落实。

改善。诊断和奖惩的目的在于改善,即通过诊断和奖惩发现车间效率改善方面存在的问题,由人力资源科归纳总结改善课题,反馈给各职能科室。各职能科室开展有针对性的改善活动,提高车间的生产效率。

阶段性总结

可由综合管理科或人力资源科组织,工厂领导主持,以半年或年度为周期,开展阶段性总结活动。目的在于贯彻落实JPMH管控思路,总结并分享先进的做法和经验,同时集中力量解决车间面临的效率提升困境,明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和达成指标。至此,JPMH这一指标的管控形成一个PDCA循环,不断改善不断提升。

以一家工厂为例,则JPMH的实施步骤及各部门所扮演的角色如5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