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研究范文

教学研究精选(九篇)

教学研究

第1篇:教学研究范文

 1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含义

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研究性学习”正成为高中教学研究的热点.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教研员、任课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还处在探索阶段,认识还不统一.尤其是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什么样的课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研究性学习”的含义,适当扩大“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的外延,这样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划分了三个层次.

1.1 含有课程意义的必修课

“研究性学习”最初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提出的,它是该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高中课程项目之一.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统一划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必修课程,规定了课时安排和具体要求.这种意义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课程范畴,但它没有统一的教材,属于校本课程的范围.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而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它一般在课下和校外进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1.2 写进课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新教材执行新大纲,在相应的章中单独设立一节,以“研究性课题”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如“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杨辉三角”等.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给出了具体的课题,这些课题大部分属于课外内容,或具有实际意义或具有研究探索的意义,但都属于数学内容.它与上一层次没有统一教材的“研究性学习”不同,它既有教材,又具有学科性.

1.3 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只用以上两种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已感到不足.如何使用课本的教材内容,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于是这种使用课本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被称之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简称为“研究性学习”.

不过开始时,有些报刊中的文章使用“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提法以和第一层次的“研究性学习”相区别.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现在大部分文章已不再使用“探究性学习”的字样,而都使用“研究性学习”了.这种变化也说明了随着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正向纵深发展,给“研究性学习”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它更具生命力.

三个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其区别在于所选用的素材不同,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使用的方法却是一样的,都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本文下面所提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简称,它的真实含义是“研究性教学”.

2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性

如何使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的课堂教学,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以引导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该具备哪些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设计、具体实施以及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2.1 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授式学习而言的,自主性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他们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主体性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活动所占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关键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真的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

自主性的第二个标志是个体性或独立性.课堂虽是集体学习的场所,但课堂的学习活动却是从个体开始的,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强调学生个体的作用与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信息自己采集,数据自己处理,问题自己提出,课题自己选定.提倡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独出心裁,以培养独创精神.

2.2 协作性

协作性是在个体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体现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的自主独立思维活动被调动起来之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思维障碍,此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沟通,通过相互协作,往往会使思维障碍得以克服,并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学习也被称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合作学习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几人一组,人数不多,便于沟通,有利于互相启发,与个体研究能紧密结合.二是班级性的大型思维展示,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范围大,人数多,用于展示研究成果和思维过程,并开展讨论和争论.两种层次的合作学习可在课堂中多次交替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3 研究性

前两个特性都是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习的方式等方面简述的,并没有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给以突出说明.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研究”二字,“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不同于讲授式,也不同于自学式,它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其中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很重要,无论是由学生提出,还是由教师给出,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只有素材而没有结论.这样才具有研究的意义.可以这样说,问题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还应表现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方法的实践.研究不应该盲目进行,而应体现出方法性.也就是说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研究的实践,使他们从中学会研究的方法.我们认为学习实践研究的方法比得到的研究结论更为重要.

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归纳性研究方法、类比性研究方法、试验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突出强调并使用相关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的重要标志.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性,除上面所述的三种以外,还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其他特性.但我们认为后三种特性的本质属性不如前三种突出,有的还可以包含在前三种之中,因此就不再赘述.

3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怎样实施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只搞了几节市、区级的研究课,在听取了专家和同行们的意见之后,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现将“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3.1 两个体现

作为教研活动的“研究课”,在备课之初首先应该考虑这节课要给听课教师展示什么,打算起到什么示范作用,准备达到什么目的.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应重点突出以下两条.

3.1.1 体现新教学理念

什么是新的教学理念?什么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我们认为应该从教学目的出发,在新的高中教学大纲中去寻找答案.

在新的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数学课的教学目的进行了新的划分,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提出的是一般能力要求,可归纳为“三层问题”,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意识”,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四类能力”,即“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层提出的是数学思维能力要求,把空间想象和运算等都包含在内.第三层是人格、品德和素质的要求,表现为“兴趣”、“信心”、“精神”、“价值”和“世界观”.

与原大纲相比较,我们认为“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颇具新意.如果我们在备课之初抓住其中的一两项,认真地去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失为是新教学理念的体现.

3.1.2 体现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工作要求.数学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怎样体现“新”字,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又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因循守旧或小打小闹,止步不前,而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的思维框架,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要大胆创新,独出心裁,别出新意,以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最近进行的一节以数列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课,包括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主要内容.教学顺序不是先研究完等差数列再研究等比数列,而是横向与纵向交叉进行.在研究完等差数列的定义之后,类比研究等比数列的定义;在研究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之后,类比研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再顺次研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这种改革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仅课堂教学容量大,而且知识之间的横纵向联系十分紧密,不仅学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收益,而且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

3.2 两个突出

一节课只有45分钟,不可能涉及过多的教学目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节“研究性学习”研究课的教学设计抓主要矛盾和主要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3.2.1 突出一个主题

主题的确定,可以从教材内容上考虑,可以从教学方法上考虑,但最主要的还是从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上考虑.一节课如果从总的教学目标考虑,不应有过多的项目,要把主题选好,然后再在这个主题下进行具体设计.

最近进行了一节函数复习的“研究性学习”研究课.开始时打算由两个具体的函数解析式,通过研究它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最大(小)值,并画出它的草图来复习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但后来任课教师考虑到给出的函数解析式过于抽象,不如由实例引出,使其具有实际意义.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既然引入的是实例,那么结尾也应给予呼应,也应再回到应用问题.于是前后共出现三道应用题,并且还涉及了字母的讨论.这样一来,由原来侧重于创新意识,变成了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并重;由一个主题变成了两个主题.如果照此设计实施,可能一个目标也完成不了.又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只由应用问题引出函数解析式,把由解析式到函数图象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确定为本节课的主题.

3.2.2 突出一条主线

我们这里所说的主线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位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必然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与协作性的关系如何处理?以哪一个特性为主更好呢?在常规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活跃的程度,往往用教师提问次数的多少、学生回答问题所占时间的多少来评价.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提出,在现阶段“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要突出“合作学习”的作用.一节课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将“合作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3.3 两个侧重

无论什么课型,就教学过程而言,都可以划分为引入环节、主体环节和结尾环节.不言而喻,一节课的中心和关键必然是中间的主体环节,必然要把设计的重点放在这一环节中.正因为如此,往往容易忽视对引入和结尾的教学设计,于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研究课的教学设计中,加强了对这两个环节的考虑.

3.3.1 侧重引入环节的教学设计

引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引入环节的教学设计,我们提出了三层考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问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直接给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可以由实际问题引出,也可以用数学问题引出;可以由旧内容引出,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给出.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贯彻主题和主线.能由学生提出的,最好就不由老师给出;能由实际问题引出的,最好就不用数学问题引出;能由旧知识引出的,最好就不开门见山.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是先大后小,先难后易,先一般后特殊,以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的余地,少一些提示,以增加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气氛.

制造悬念是设置问题的一种技巧.对学生那些似知非知,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新内容,对那些可能产生负迁移,可能发生错误的新方法,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勾”起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最终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3.3.2 侧重小结环节的教学设计

复习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常规做法是由老师或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内容,也有教师更深入一步,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到此我们仍觉不够.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把研究方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我们提出,在总结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应更深入一步,“在学完了这节课之后,你还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希望学生自己总结出在思维方法上的收获.开始时,学生肯定会不适应,说不到点子上.我们觉得,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多次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后,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会逐渐积累.通过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4 两个希望

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的教学设想,但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完全实现,这是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调动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时,课堂上学生会怎样表现?设计与实际之间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设计时难度也会更大.于是,我们只好用“希望”二字来表达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一种企盼,也是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提出的较高要求.

4.1 希望产生障碍或出现错误

研究的过程从来就不可能一次成功,产生思维障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和自然的.为了使学生学会思维、实践研究的方法,我们希望教师在全班讨论时,不要只叫会的,只听对的,相反,应从出现错误的,产生障碍的开始,要求学生不要只讲结果而应讲出产生错误和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讲出解决的办法,讲出思维的全过程.

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尝试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学会由失败走向成功.

第2篇:教学研究范文

《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丛书由《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编辑部组编,届时将聘请部分入选论文作者担任编委。《教育管理研究》和《学科教学研究》主要面向工作在教育管理和学科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征稿,论文写作要求和入选标准与《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相同。《教育管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数字校园建设;区域教育技术应用与发展;校长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的教师发展;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与管理;教育信息化的成本与效益,教育信息化评价等。《学科教学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促进高水平思维;教育叙事与教学案例,实验实训实习等。

《教育管理研究》与《学科教学研究》两书计划分别收录60-80篇研究论文,出版后将分别赠送国家图书馆等公共图书收藏单位收藏和展示。

作者来稿请通过本刊“稿件处理平台”,请勿用其他方式投稿,以免影响稿件处理。稿件录用并发表后,作者获赠样书3册,如需增加册数,可按8折订购。欢迎踊跃投稿,积极预订。论文投稿的具体事项可与《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编辑部联系,联系人:何佳媛(010-62637789)、陈国岩(010-62782405)。

“十一五”部级课题中期检查评估的通知

2008年7月28日《信息技术环境下多元学与教方式有效融入日常教学的研究》课题组在烟台召开了中期评估培训班,总课题组刘雍潜组长布置了中期评估工作,李龙教授作了如何开展中期评估检查的报告。华南师大徐晓东教授代表子课题作了典型发言。

以此次培训为标志,中期评估工作已开始,中期检查评估通知(教技协[2008]10 号)已通过电子邮件发到各子课题组的邮箱。未收到通知的子课题请与协会秘书处联系。电话:010-66419038 66490963 ,电子邮件:。

第3篇:教学研究范文

1“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含义

随着《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实施,以及新的高中教材在全国逐步推广使用,“研究性学习”正成为高中教学研究的热点.教育部门的各级领导、教研员、任课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还处在探索阶段,认识还不统一.尤其是对“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什么样的课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研究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有什么区别?”等问题在认识上还存在分歧.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研究性学习”的含义,适当扩大“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的外延,这样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划分了三个层次.

1.1含有课程意义的必修课

“研究性学习”最初是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提出的,它是该课程计划中规定的高中课程项目之一.把“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统一划归为“综合实践活动”,属于必修课程,规定了课时安排和具体要求.这种意义的“研究性学习”属于课程范畴,但它没有统一的教材,属于校本课程的范围.它所涉及的教学内容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而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它一般在课下和校外进行,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1.2写进课本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规定:“每个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新教材执行新大纲,在相应的章中单独设立一节,以“研究性课题”给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如“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杨辉三角”等.教材中的“研究性学习”给出了具体的课题,这些课题大部分属于课外内容,或具有实际意义或具有研究探索的意义,但都属于数学内容.它与上一层次没有材的“研究性学习”不同,它既有教材,又具有学科性.

1.3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只用以上两种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已感到不足.如何使用课本的教材内容,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就成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于是这种使用课本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被称之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或方法,简称为“研究性学习”.

不过开始时,有些报刊中的文章使用“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提法以和第一层次的“研究性学习”相区别.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现在大部分文章已不再使用“探究性学习”的字样,而都使用“研究性学习”了.这种变化也说明了随着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正向纵深发展,给“研究性学习”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它更具生命力.

三个层次的“研究性学习”其区别在于所选用的素材不同,所研究的对象不同,而使用的方法却是一样的,都具有研究性和探索性.本文下面所提及的“研究性学习”是指“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简称,它的真实含义是“研究性教学”.

2“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性

如何使用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发现的课堂教学,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为此,我们首先应该明确以引导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应该具备哪些特性,只有这样才能为教学设计、具体实施以及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2.1自主性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相对于传授式学习而言的,自主性的主要标志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他们应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主体性的评价,不能只看学生的活动所占课堂教学时间的比例,关键是看学生的思维是否真的被调动起来了,他们的学习是否积极主动.

自主性的第二个标志是个体性或独立性.课堂虽是集体学习的场所,但课堂的学习活动却是从个体开始的,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水平.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强调学生个体的作用与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信息自己采集,数据自己处理,问题自己提出,课题自己选定.提倡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独出心裁,以培养独创精神.

2.2协作性

协作性是在个体性和独立性的基础上体现的,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在学生的自主独立思维活动被调动起来之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思维障碍,此时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沟通,通过相互协作,往往会使思维障碍得以克服,并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的学习也被称为“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

合作学习可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几人一组,人数不多,便于沟通,有利于互相启发,与个体研究能紧密结合.二是班级性的大型思维展示,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形式的合作学习范围大,人数多,用于展示研究成果和思维过程,并开展讨论和争论.两种层次的合作学习可在课堂中多次交替开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3研究性

前两个特性都是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学习的方式等方面简述的,并没有对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给以突出说明.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最本质的属性是“研究”二字,“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不同于讲授式,也不同于自学式,它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研究探索—得出结论.其中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很重要,无论是由学生提出,还是由教师给出,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开放的,只有素材而没有结论.这样才具有研究的意义.可以这样说,问题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模式的研究性.

“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性还应表现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方法的实践.研究不应该盲目进行,而应体现出方法性.也就是说在研究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一些研究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研究的实践,使他们从中学会研究的方法.我们认为学习实践研究的方法比得到的研究结论更为重要.

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活动中,最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有:归纳性研究方法、类比性研究方法、试验性研究方法和实验性研究方法.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突出强调并使用相关的研究方法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的重要标志.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特性,除上面所述的三种以外,还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其他特性.但我们认为后三种特性的本质属性不如前三种突出,有的还可以包含在前三种之中,因此就不再赘述.

3“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怎样实施课堂教学的“研究性学习”?这些问题应该是我们研究的重点.我区“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研究工作刚刚起步,只搞了几节市、区级的研究课,在听取了专家和同行们的意见之后,又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现将“研究性学习”在教学设计时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3.1两个体现

作为教研活动的“研究课”,在备课之初首先应该考虑这节课要给听课教师展示什么,打算起到什么示范作用,准备达到什么目的.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应重点突出以下两条.

3.1.1体现新教学理念

什么是新的教学理念?什么是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我们认为应该从教学目的出发,在新的高中教学大纲中去寻找答案.

在新的高中教学大纲中对数学课的教学目的进行了新的划分,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提出的是一般能力要求,可归纳为“三层问题”,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两种意识”,即“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四类能力”,即“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层提出的是数学思维能力要求,把空间想象和运算等都包含在内.第三层是人格、品德和素质的要求,表现为“兴趣”、“信心”、“精神”、“价值”和“世界观”.

与原大纲相比较,我们认为“提出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探究能力”、“建模能力”、“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等都颇具新意.如果我们在备课之初抓住其中的一两项,认真地去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不失为是新教学理念的体现.

3.1.2体现新的教学设计思想

在党的“十六大”上,提出了“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工作要求.数学课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怎样体现“新”字,是我们需要研究的又一个问题.我们不能墨守陈规,因循守旧或小打小闹,止步不前,而必须解放思想,打破原有的教学设计的思维框架,在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上有所突破.要大胆创新,独出心裁,别出新意,以体现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

最近进行的一节以数列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课,包括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等主要内容.教学顺序不是先研究完等差数列再研究等比数列,而是横向与纵向交叉进行.在研究完等差数列的定义之后,类比研究等比数列的定义;在研究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之后,类比研究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最后再顺次研究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这种改革不失为一种大胆的尝试,不仅课堂教学容量大,而且知识之间的横纵向联系十分紧密,不仅学生在研究方法上有所收益,而且有利于知识结构的形成.

3.2两个突出

一节课只有45分钟,不可能涉及过多的教学目的,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一节“研究性学习”研究课的教学设计抓主要矛盾和主要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3.2.1突出一个主题

主题的确定,可以从教材内容上考虑,可以从教学方法上考虑,但最主要的还是从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上考虑.一节课如果从总的教学目标考虑,不应有过多的项目,要把主题选好,然后再在这个主题下进行具体设计.

最近进行了一节函数复习的“研究性学习”研究课.开始时打算由两个具体的函数解析式,通过研究它的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单调性、最大(小)值,并画出它的草图来复习函数的概念、性质与图象.但后来任课教师考虑到给出的函数解析式过于抽象,不如由实例引出,使其具有实际意义.这是个很好的建议,并在此基础上又作了进一步的发展,既然引入的是实例,那么结尾也应给予呼应,也应再回到应用问题.于是前后共出现三道应用题,并且还涉及了字母的讨论.这样一来,由原来侧重于创新意识,变成了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并重;由一个主题变成了两个主题.如果照此设计实施,可能一个目标也完成不了.又经过讨论,最后决定只由应用问题引出函数解析式,把由解析式到函数图象的“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意识确定为本节课的主题.

3.2.2突出一条主线

我们这里所说的主线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学生的关系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位置.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必然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在课堂中,学生的自主性与协作性的关系如何处理?以哪一个特性为主更好呢?在常规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课堂活跃的程度,往往用教师提问次数的多少、学生回答问题所占时间的多少来评价.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提出,在现阶段“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要突出“合作学习”的作用.一节课中,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应设计出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主线,将“合作学习”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

3.3两个侧重

无论什么课型,就教学过程而言,都可以划分为引入环节、主体环节和结尾环节.不言而喻,一节课的中心和关键必然是中间的主体环节,必然要把设计的重点放在这一环节中.正因为如此,往往容易忽视对引入和结尾的教学设计,于是我们在“研究性学习”研究课的教学设计中,加强了对这两个环节的考虑.

3.3.1侧重引入环节的教学设计

引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这一环节设计得好坏,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引入环节的教学设计,我们提出了三层考虑,即提出问题—制造悬念—激发兴趣.

问题的提出,可以由教师直接给出,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可以由实际问题引出,也可以用数学问题引出;可以由旧内容引出,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给出.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注意贯彻主题和主线.能由学生提出的,最好就不由老师给出;能由实际问题引出的,最好就不用数学问题引出;能由旧知识引出的,最好就不开门见山.在提出问题时,应该是先大后小,先难后易,先一般后特殊,以给学生多留一些思考的余地,少一些提示,以增加课堂“研究性学习”的气氛.

制造悬念是设置问题的一种技巧.对学生那些似知非知,似懂非懂,似是而非的新内容,对那些可能产生负迁移,可能发生错误的新方法,教师应精心设计一些带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勾”起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欲望,最终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3.3.2侧重小结环节的教学设计

复习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常规做法是由老师或学生总结本节的知识内容,也有教师更深入一步,总结本节课所涉及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到此我们仍觉不够.由于“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把研究方法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因此我们提出,在总结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的基础上,还应更深入一步,“在学完了这节课之后,你还学会了哪些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希望学生自己总结出在思维方法上的收获.开始时,学生肯定会不适应,说不到点子上.我们觉得,随着改革的深入,在多次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之后,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会逐渐积累.通过总结,解决问题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4两个希望

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的教学设想,但在课堂教学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很难完全实现,这是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调动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时,课堂上学生会怎样表现?设计与实际之间往往会有较大的差异,设计时难度也会更大.于是,我们只好用“希望”二字来表达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的一种企盼,也是对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提出的较高要求.

4.1希望产生障碍或出现错误

研究的过程从来就不可能一次成功,产生思维障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和自然的.为了使学生学会思维、实践研究的方法,我们希望教师在全班讨论时,不要只叫会的,只听对的,相反,应从出现错误的,产生障碍的开始,要求学生不要只讲结果而应讲出产生错误和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讲出解决的办法,讲出思维的全过程.

没有失败,哪有成功?我们也应该让学生尝试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渐学会由失败走向成功.

第4篇: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留学研究生;“问题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07-03

近些年,我国高等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及研究型大学学术水平和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通过国家教育合作协议或校际国际合作的渠道来华学习和深造,促使留学研究生的人数和层次呈现大幅增长趋势。图1反映了近些年来华学历型留学研究生规模的增长态势[1]。

图1 来华学历型留学研究生统计图

从图中显然可见,来华留学研究生的人数逐年显著增长,如2013年来华的学历型留学生人数比2008年增加了近1.85倍。这些留学生绝大多数是经考核被录取来华攻读学位的优秀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留学生,他们来华之前多为企业骨干、高校教师,具有很好的素质和培养潜力。他们大多数都进入我国“985”、“211”类研究型大学进行学习和深造。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会促进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成长,而且还代表着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同时还能提升我国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要肩负起创新型外国留学生人才培养的己任。当前,培养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和致力于科学研究与创新是研究型大学的使命和理念[2],无疑教学方式是直接影响留学生培养质量和科研基础的关键因素。面对硕、博留学生“高层次”与“多元文化”的最大特点,即高层次体现在留学研究生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都较高,对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都较快,同时又来自世界各国的各个专业。对于这类群体的教育与培养,我国传统灌输式的传授型教学方式明显缺乏灵活性和适用性,不适应留学研究生的培养,更难于实现他们的自我跨越性发展[3],因此本文针对研究型大学留学生的培养目标,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进行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浅析,为研究型大学高层次留学生的培养提供借鉴。

一、“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内涵

“问题探究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演”,针对某个(类)问题,教师在高度概括概念和原理后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文献、实验观察(数值试验或物理试验)、分析和讨论的途径去独立探究方法与现象,自行发现并掌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进而形成自己概念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继承了Seminar教学方式的优点[4],即定期地进行研讨和交流,在此基础上“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又充分利用学生们的课后时间布置逐步深入的探知问题,让他们结合理论方法亲自动手实践,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探索的能力。

二、“问题探究式”教学的目标

(一)围绕科学问题,促进“多元化”知识的吸收

来华留学研究生的主要特点是专业不平衡,专业衔接性不是很好,专业层次参差不齐,多元文化特征显著。在此情况下,他们还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专业知识学习和技术训练,其中不乏会涉及多门交叉学科的理论知识。为此教师要围绕某个问题最大限度地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高度概括讲解,推荐经典参考书籍和文献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阅读和吸收,积极地补充“正能量”,促进专业知识的吸收。由于带着某类问题去学习,有很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理论应用的针对性,这会引起学生探知的兴趣,在阅读文献中更快地掌握凝练的科学知识和交叉学科的知识,这样会促进留学生们“多元化”知识的汲取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在这种长期地、自觉地、主动地探索过程中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一定会有很大提高。

(二)培养高层次思维能力,服务于自主科研

留学研究生来华学习和深造后势必回国奉献自己的才华于本国的建设中。他们是自己国家科研队伍的坚实后备军,通过学习和锻炼应当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的核心是高层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是指围绕着特定的科学目标,有意识、有顺序、发散、持续的判断、批判、反思和认知的复杂思维过程。这种思维能力不是通过课上学习就能够建立或挖掘出来的,而是通过对某些问题艰苦的研究和探索,经历多次失败和尝试后而建立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正好为这种能力的培养建立了良好的平台。它以问题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索式的教学理念进行授课,深入地培养和挖掘留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进而为未来自主的科研服务。

(三)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

美国著名社会科学家伯顿・克拉克教授指出,研究活动能够成为有价值的学习手段,学生参与研究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通过系统的教育制度大规模地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也就是说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既利于提高学术水平,更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师从事科研活动所造成的学术气氛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或“隐形课程”,它可以逐渐渗透前沿的学术思想,极大地开拓留学生们学术认知高度和广度,尤其采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站在问题的角度让学生来探索、理解和吸收知识,站在教与学的角度,促进知识与实践的应用。在此过程中,以教师团队合作的教学理念来教学,可促进中青年教师的优势互补与合作,提高教学凝聚力,更加完美地实现教学与科研互补,促进教学体系良性循环。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摒弃了传统的“传授―接受”型的教学方法,采用“真理高于一切”的教学理念,充分采用开放式、自主探索式、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式的教学方式来调动了留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图2给出了“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示意图。

图2“问题探究式”教学示意图

(注明:空心字代表学生的活动,斜体字代表师生共同的活动,黑体字代表教师的活动。)

由图2可见,教学是一动态式的循环上升过程,“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以科学问题为核心,以讲授整体理论知识为基础,以逐步深入的方式巧妙地安排课上和课下内容,通过学生自主收集、处理和吸收信息的探索方式引导他们向问题的真解进发,采用师生共同讨论的方式观察学生的动态反馈和理解进展;通过实践探索的方式让留学生们学有所思,通过师生共同判断和讨论的方式来指导和延伸问题让学生有所得。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四个关键步骤。

(一)合理地设计问题,精练地讲原理

研究型大学的培养指针是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目标,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第一步是依据课程的核心知识和前沿研究进展构建逐步深入的科学问题,每次授课中都围绕着科学问题以高度精练的语言讲授原理和知识点,并适时地进行引导、梳理和归纳,着力讲解知识点的模糊处和难处,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建立正确的整体概念,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同时不失时机地为学生营造“趣学、快乐”的思维环境,让留学生们的思维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

(二)强化课后实践与探索

课上时间总是宝贵而短暂的,因此留学生们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更在于课后的自我实践与探索。为更好地拓展留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和开阔学术视野,“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的第二阶段须充分利用好留学生的课后时间,给予他们更多的探知和思维空间。教师要根据课上提出的科学问题、课程知识点来布置有新意的课后实践内容,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去查阅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了解最新进展和动态,吸收他人的最新学术思想与技术,把发现的问题、研究方法上的亮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并撰写调研报告。在此过程中,逐步锻炼学生的查阅能力、归纳能力和观察能力,培养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注重师生共同讨论与辨析

当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对所探索的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和发现时,共同讨论与辨析成为“问题探究式”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此时,教师要适当地设置课上或课后讨论,在平等的讨论中让留学生们大胆地提出质疑,阐述自己的看法,形成学生的“求异思维”;教师要在讨论辨析中进行 “解疑”和“点播”,指明进一步的研究路线;获悉留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吸收能力,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此外,还要鼓励学生有目标、有根据地标新立异,并朝着目标进行新一轮的探索,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构建“教学相长”的学术课堂氛围。

(四)引导拓展研究与升华

科学研究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在留学生前期的探知和师生共同讨论与辨析中,研究方法和分析手段变得更加明朗和清晰,对问题的认知也更为深入。随着问题的层层深入,本质问题会逐渐浮出水面。此时,一定要抓住问题适时紧跟,督促留学生的拓展研究进展,以揭示问题本质。这个本质很有可能对教师也是一种新的发现或新的探索,因此,授课教师一定要与学生细心地分析和观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以捕捉和揭示问题的本质。在深入的拓展研究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后,教师要培养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战胜困难的意志和解决问题的创造能力,最终实现 “勤于思学,重于应用,贵于创造”的教学宗旨。

四、“问题探究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教学的人文关怀

高校留学生在来华学习期间有显著的“文化动荡”时期[5]。刚入学的学生对异国风情和文化觉得是一片新鲜美好,怀着兴奋的心情迎接新的求学生活,但三四个月以后,随着逐渐的了解和学习的深入他们会发现实际的求学生活中会出现一些难题,如:交流的隔阂,生活习惯的迥异,心理的孤独和学习的压力,这些因素会使学生感到压抑、失落、孤独甚至产生排斥和气愤。这个阶段是他们的“文化动荡”期。尤其在科学研究阶段,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前沿性时常会使留学生感到茫然,又由于与他人可交流的机会不多,师生之间的交流也难免缺少默契,因此留学生们常常感到“郁闷”。在这段时期,他们最需要人文关怀,即对他们所遇到的困难予以关注和解答,关心他们的学术兴趣和个性特征,关注他们的思想脉搏,关怀他们生活,排除他们的孤独感;帮助他们建立克服学术难题的信心,做到了知己知彼后让学生们尽快地融入到研究环境中。

(二)强化教学的效能

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中,教师要注重“效能作用”[6][弗莱蒙特(Fremont E.Kast),詹姆斯(James E. Rosenzweig)],它是指工作达到预期结果或预期影响的程度。因为效能作用能充分反映教学质量,最终指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学业成就的提升。起“导演”作用的教师要立足于能效视野来观察学生的思维高度变化和自主学习的质量变化,进而调整讨论、辨析思路和补充教学内容,以保障学生培养质量的高效能性和研究方法的正确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低效能。与此同时,效能作用是双向的,也可以说是二维的,即一维是学生,另一维是教师。教师的教学素养、语言能力和学术视野是教学效能的重要前提,没有高质量的教师也就无所谓新型教学方式的高效能。为此,在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方式中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就是说教师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要把握好问题,要深入化、拓展化,形象化。避免机械化、程序化的低效或无效的教学。这样在双向效能的作用下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最终使得相互的科研能力取得跨越式的提升。

(三)运用“教师组”式教学

当代留学研究生的教学特点是专业性强,多元化知识广、涉猎的知识量大,因此可以适当地考虑以教师组合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式教学。由老、中、青构成的教师组,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实践探索内容和培养方案,发挥集体优势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思维。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学术专长,既克服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又有于促进新方法及研究成果的吸取和扩大涉猎知识的领域,更益于完善留学生在专业领域中的知识储备和整体实践。此外,“教师组”式教学还会促进导师间、导师学生间的交流,形成精干的学术团体。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教育管理分会[EB/OL].2013-12.http://.cn/index.php?mid=6&

tid=604.

[2]刘念才,董育常.我国研究型大学建设的思考与建议[J].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专家建议”,2003,(12).

[3]张盛伟,范军伟.中美研究型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之比较[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

[4]沈文捷,朱强.Seminar教学法:研究生教学的新模式[J].教学研究,2002,(7).

第5篇:教学研究范文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大部分的教育学家、研究者及教育从业者更多地关注于教师的知识水平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作用。目前,教师如何获得并丰富知识在教育界也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然而,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研究证据,并联合教师招聘、教育、职业发展等校内实践而获得。本书以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如何丰富知识为核心,介绍了两种教育学研究方法,分别为“芝加哥研究”,与“新加坡研究”。这两种研究针对不同的社会、文化、教育背景提出了两个相同的问题,第一,教师获取的教学知识是否来自不同的来源?第二,如果答案肯定,这些不同的资源如何促进其教学知识的发展?

在编写内容上,本书共分两个部分11章。第1部分的“芝加哥研究”包含9章:1.概述,介绍了此项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2.文献综述,首次概述了认知论背景下“知识”的概念,并提供了三方面的文献综述,包括教师需要什么知识?教师拥有哪些知识? 教师如何丰富自身知识?3.学习的框架,建立了一个框架,用于检验教师的教学知识以及教师传授知识的不同来源;4.研究的设计与过程,此章节包括研究中收集的三所学校77位教师的调查问卷、课堂旁听记录与面试问题等;第5-7章展示了芝加哥研究的结果,包括教育学中课程内容与教学内容等;8.芝加哥研究结果中的一些其他问题;9.总结及建议,本章总结了芝加哥研究的结果,并且讨论了本次研究结果对于教师、学校管理者、教育学家蕴含的意义。对如何丰富教师的教学知识提出了建议。本书第2部分“新加坡研究”包含第10-11章:10.新加坡研究,着重强调了在不同社会、文化、教育背景下的研究方法;11.比较与总结,比较了芝加哥与新加坡研究的相似处与不同点。

本书不仅详细形象地阐述了两种教学研究的背景与方法,更突出展示了研究的结果并详细讨论了针对教育界不同领域人群的意义。本书的写作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涵盖大量的实例方便读者理解此研究的精髓。本书作为全面介绍教学研究的专业教材,既满足各高等学校教育类学科本科教学的需求,同时也满足教育界不同层次和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学需要。

马雪征,硕士,助理研究员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卫生检疫研究所)

第6篇: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 化学 “研究型”教学模式 “育人为本” 研究性学习

一、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即所谓的“以学生发展为本”,实质是“育人为本”。在课程实施中,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始终坚持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教学的着眼点和目标,正确处理好学生发展与学科体系、社会需求的关系,智能发展和知识传授的关系,智力品质发展和人格发展的关系,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关系,要把个性、潜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作为课程实施的关注点。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和渗透化学知识的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化学“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运用是实现基础教育理念的有效途径。

二、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自主探究学习问题,体现了课堂学习中研究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把需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知识的基础之中,使学生的注意、思维、记忆、创造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如:在学习“硝酸的性质”时有一演示实验――铜与浓硝酸反应。当做完实验时,教师应及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列举此试验的不足之处。如:该实验中生成二氧化氮较多,会污染环境;只有等铜或硝酸耗完,不然无法使实验停止,等等。接着便要求学生针对不足提出改进方案,来解决问题。针对学生的方案,教师不忙于评判,可列出几个方案让学生评判并选出或自己推出最佳方案:1.降低硝酸浓度;2.及时移去反应物;3.减少铜片量;4.将此装置改为类似制取氯气的装置;5.用试剂吸收二氧化氮;6.将铜片改为铜丝,一头伸出试管外部,另一头绕成螺旋状伸入试管底部与浓硝酸接触;7.将浓硝酸装入U型管中,一端塞上橡皮塞,另一端塞上带铜片的橡皮塞。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推出课题:“用什么方法制硝酸可节省硝酸又没有污染?”

(二)充分发挥实验的作用。

发挥实验作用不仅是指教师为了引出某个理论、某个概念而做演示实验,而且包括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验证自己结论的实验方案,学校提供给学生完成实验验证的场所。我们曾做过“Na2O2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先变蓝后褪色”的课题,但经实验发现现象为蓝色且持久不褪,由此引发讨论,同学们经过查资料,提出假设,进行实验设计,并通过实验得到验证结论。

(三)结合教材,鼓励学生从事科学探索。

教师通过介绍化学前沿科学的研究和面临的主要困难,以及化学工作者对化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可使学生坚定信心,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学生对化学未来发展的感性认识,激励他们为祖国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的激情和为解决问题刻苦学习、努力探索的顽强毅力。

通过教学改革,学生不再无奈地学习,他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生”,面对迅速增长的知识,培养了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学会认知、学会学习、学会应用知识,热爱科学、乐于学习。

三、渗透化学知识的研究性学习

渗透化学知识的研究性学习要求教师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及时总结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让有兴趣的同学带着课题到课外进行自主探究,再带着探索成果到成果汇报会上展示给同学,使他们通过课题探究培养自身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多元及主动和创造性的思维、科学精神、团体协作精神、社会活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成为掌握生存常识和技能、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探索生命价值和意义的人。

第7篇:教学研究范文

关键词:教育教学,课题;申报

随着“教学兴校、科研强校”人才战略的实施,广大教师也逐步由“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校本研究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研究空间。课题研究作为教育科研的抓手,更是倍受教师青睐。自然,教育研究课题的申报,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拟对申报教育研究课题的有关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了解教育课题申报的渠道

1 部级课题。教育部每年都有社会科学方面的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和青年基金课题等,在这些课题中,都有教育教学方面的课题。

2 省级课题。省教育厅每年都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项课题,省基础教育科研办公室也设有教育教学方面的重点课题和一般课题等。

3 市级课题。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育工作需要,设有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项课题。

4 本单位教学课题。根据校本研究需要,设置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专项课题。

5 横向课题。有关非教育机构为解决与教育相关问题,设置的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专项课题。

6 自选题。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自拟的教育教学方面的研究课题。

二、加强“课题指南”的学习研究

申报课题,首先要对“课题指南”进行研究,“课题指南”是课题立项的基本要求,是当前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选题一定要紧扣“课题指南”,在“课题指南”的范围内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来确定选题。

“课题指南”对课题申报给出一系列规定。如对课题申报人和参与人的资格都提出要求,课题申报人一次只能申报一个项目,并且不能参与其它课题的申报,有的课题还规定没有结题的前几位参与者都不能申报新的课题,对于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还需要有两名高级职称人员推荐,对课题的时间要求和经费等问题都有具体规定。因此课题申报时,只有满足“课题指南”要求的申报书,才能被专家评审,否则申报书形式审查无法过关,丧失专家评审的机会。

三、重视课题申报人相应的前期成果

通常情况下,课题申报人在某一研究领域需要1―2年的学习和研究,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才有能力完成后继的课题研究任务。这就需要课题申报人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动向,掌握丰富的研究文献资料。主要参考文献的介绍要突出“新”、“广”两字,要列出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论文),参考文献应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和前沿性。同时也要比较全面地介绍该学术领域重要的著名学者,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你熟悉本学术前沿研究领域,对课题的研究有比较充分的资料准备和研究基础。有较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既可以缩短研究周期,又可以保证研究质量。如果缺乏坚实的研究基础,那申报的课题就不可能立项。

四、强调课题组成员的力量

当今的课题研究很难由一个人来完成,需要靠集体的智慧来完成,因此,课题申报人员构成显得非常重要。课题组成员水平的高低是能否完成该课题研究的关键,也是评审专家特别关注的内容。课题组的组成要体现学科融合的优势和特色,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等方面体现出该课题研究的基本实力。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需要,可邀请国内外学者或政府的领导、企事业单位的专家联合申报。但所有参与人,必须满足“课题指南”的要求,不得同时参加数项课题的申报,而且这些专家或领导都不是挂名的,而是需要参与实质性研究工作的。当然,从课题培养青年人的角度考虑,也可吸收一些暂时无相应成果的青年人参加课题工作。在课题研究中应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承担具体的研究任务。

五、选好申报课题的题目

首先,申报的课题要符合“课题指南”的范围要求。“课题指南”是课题立项的根本依据,是当前党和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学术研究的重点领域,所以选题一定要紧扣“课题指南”,在“课题指南”的范围内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来确定选题。

做好选题,就是解决研究什么。选题必须有价值(理论与实践)、有新意(新内容或新角度)、有特色(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内容涵盖面适度(切忌过宽过窄)、有竞争力(在特色中挖掘、在比较中产生、在优势中提取)。

选题过程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选题应具有创新性。即,所选的课题是别人没有提出过的,或者是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解决别人没有解决的方面。(2)选题应具有价值性。(3)选题应具有可能性。可能性就是指在研究这个课题时,各种条件是有可能的、具备的。如主观条件是指研究者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科学品格、兴趣爱好及献身精神等;客观条件是指所研究的课题必须具备有相关的文献资料、协作条件、环境条件、相关的科学发展程度以及研究经费等。

在确定课题题目时,还必须注意两点:(1)扬长避短,突出优势。在对“课题指南”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人员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研究特长和熟知的研究领域来确定选题,并且积累丰富的前期研究成果。现在,课题申报的竞争相当激烈,尤其是部级课题,在全国范围内有许多同行在研究,这就需要研究人员正确估计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扬长避短,在激烈竞争中取得胜利。(2)准确判断、避免雷同。在确定选题时,需要研究人员准确判断和估计各学校和研究机构同行在自己申报课题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往年的申报情况,尽量避免“扎堆”和“撞车”。

六、做好课题论证

课题论证非常重要,因为同样课题申报者有几家甚至几十家,哪些能评上,哪些评不上,主要看论证。进行课题论证,要注意以下问题:

1 关于研究问题的表述。评审者对课题的兴趣首先来自题目反映的问题。因此,题目要能抓住人、吸引人,并力求全面反映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使人一看题目就知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拟定题目要做到:表述简明;具体不空泛,运用明确概念,不含糊不清、自造或简化。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这一部分要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等。不仅要从一般意义上讲清研究的必要性,更要突出该项目研究的现实针对性,并从与同类项目研究比较中体现其独特性。目的是向评审者说明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这部分有几个问题必须交代清楚:(1)有关概念的界定。概念表述不清,会使评审者对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产生怀疑。(2)研究的现实意义。包括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方面。教育应用研究要注重从实践意

义说明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3)国内外研究现状。对这个问题的阐述,一是让评审者了解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了解申报者研究的基础;二是说明研究者拟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哪些创新和发展。这部分内容的阐述要注意:第一,这个问题别人是否研究过,如果研究过,是哪些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有什么主要成果,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有哪些突破。如果这个问题没有人研究过,那么是否有人进行过相关的研究,对本课题研究有什么借鉴意义。第二,已有的研究存在什么主要问题和局限性。第三,本课题在别人研究的基础上拟解决什么新问题,力求取得什么突破。要突出本研究与他人研究的不同之处,让评审者了解不是同类课题的简单重复。

3 研究的内容。任何研究都会涉及研究的具体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研究的内容。任何课题都不可能对涉及的所有因素进行研究,因此需要界定研究的范围和内容。目的是使课题避免过大、过空,使研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内容的确定是把大问题缩小的过程,也是把问题分解的过程。

研究内容涉及的主要问题是6个“是什么”:项目研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项目研究的建设目标是什么?项目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基本方法是什么?项目研究的具体方案是什么?实施方案的基本途径是什么?

4 研究的方法。写清楚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拟采用哪些方法。不仅要写出方法的名称和解释,还应写出运用这些方法要解决的具体问题是什么。实验研究类课题还要写清楚研究的重要变量,主要包括自变量和因变量。

5 研究条件分析。目的是使课题评审者了解课题负责人和课题组是否具备研究的资格和能力。研究条件包括主客观两方面。主观条件主要包括研究者的理论水平,以往的研究基础、经验背景、研究能力和研究的组织能力;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进行课题研究的时间、研究资料、研究经费、研究设备等物质方面的保证。

6 研究报告和成果形式。这部分要交代清楚研究大致分成几个重要阶段及具体时间安排,每一个阶段具体的研究任务和预期的研究成果。最后还要写清楚研究的最终成果及形式。

项目研究成果预期内容也是6个“?”:方案实施的预期成果是什么?项目研究最终成果的基本形式是什么?方案预期效果的评价体系是什么?项目研究成果预期产生的效益是什么?项目研究成果应用推广的前景是什么?项目研究成果预期的特色和创新点是什么?

七、认真填写申请书

第8篇:教学研究范文

1.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的目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最好的老师。在实践中,我经常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害怕数学到爱学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常常用实际问题或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或者在教学过程中为研究需要而临时产生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活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观点或方案等。显然,关键在教师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必须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

要从知识的形成过程出发,要贴近学生生活,要带有激励性和挑战性。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统一起来。

2.自主探究,建构新知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要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所做的备课、组织教学、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等等工作,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尽量地使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刻苦钻研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如果创设的情境达到了前面的要求,那么学生会自然地产生一种探究的欲望。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因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3.合作交流,完善认知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合作小组内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获得成效。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评价,达到教学互动、互促,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和感受获得成功的喜悦。组织学生合作交流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合理分组。按学生学习可能性水平与学生品质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实行最优化组合,组建“学习合作小组”;②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技能。即要提出合作建议让学生学会合作,小组合作交流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而且要求学生按一定的合作程序有效地开展活动;③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是进一步促进合作的催化剂。评价应是更多地重视对小组的评价,注重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及活动结果中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缩小优差生的距离;④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教师既要巡视并检查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又要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引导、点拨,促进其思维的不断深化,完善认知。

第9篇:教学研究范文

3月20日,2017年全省教育科学研究及教学研究工作会议暨教育研究联盟论坛在广州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2017年全国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暨中国教育科学论坛精神和2017年全国教学研究工作会议精神,并围绕如何尊重科学、遵循规律,建设新型教育智库,以教育科研助推教育改革发展和“创强争先建高地”进行了深入研讨。

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邢锋表示,教育科研必须着眼于“新”,紧跟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全力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大局;必须着力于“实”,紧盯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着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现实问题;必须着重于“用”,紧扣科研成果宣传推广和转化应用,极力引领教育改革发展科学前行。要做到“新”“”“用”,一要强化教育科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高等学校互设研究基地、实验基地、培养基地,探索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校四级教研网络,拓展与境外国外权威教育科研机构、知名高校间的交流合作渠道和交流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二要着力丰富教育科研活动,组织全体教育科研人员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基层和教学一线调研,提升教育科研服务实践的针对性。三要健全教育科研人才结构体系,抓好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者、研究人员、教研员三支队伍建设。四要加强教育科研信息化技术应用,建设好教育科研服务平台,深化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新技术与教育科研及教学研究工作有效融合策略研究。五要加强教育科研学术道德规范建设,完善教育科研诚信教育制度和机制,加大教育科研学术规范执行力度。六要优化教育科研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资金支持、项目带动、专家扶持等方式,重点培育一批有研究基础、有比较优势、有鲜明特色、有本土性与原创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力争在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上有新突破,形成能体现“粤派理念”“粤派特色”“粤派风格”的代表性教育科研成果。

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汤贞敏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新型教育智库的五点思路:坚持创新驱动,问题导向;坚持统筹协调,重点推进;坚持绿色引领,和谐发展;坚持开放包容,协同合作;坚持成果共享,服务至上。“十三五”期间,省教育研究院将充分发挥在教育决策咨询、理论创新、实践指导、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体制科学、运行高效、特色鲜明、贡献突出的国内一流新型教育智库。

会上还了广东教育蓝皮书《广东教育改革发展研究报告(2017)》。全书分四个板块,即主题研究、教育评估研究、教育宣传出版研究和个案研究,着重关注2016年全省及各地在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打造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升各级各类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开展各级各类教育评估项目、引导教育舆论、丰富发展教育教学资源等问题。

(摄影 黄博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