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教学科研能力培训范文

教学科研能力培训全文(5篇)

教学科研能力培训

第1篇:教学科研能力培训范文

关键词:导游实训课程;导游职业能力;培育策略

1导游实训课程教学培养导游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导游实训课程是围绕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和要求而展开的,是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课程,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从而顺利走上就业岗位的有效途径,因此其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方面:

1.1顺应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市场规模和相关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带来了导游这一职业的人才缺口不断加大,在要求学校为社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的基础上,也对导游这一职业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根据旅游行业相关的数据看来,目前我国旅游业受到的相关投诉近半数都来自对导游的投诉,这反应了当前我国的导游整体水平还不能满足行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2]。而导游实训课程的教学开展,可以有效将课程教学与导游工作的实战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导游工作的要求和状态,掌握必备的岗位技能,从而更好地胜任这项工作。因而导游实训课程教学的开展是顺应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需求而设立的重要课程。

1.2有利于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导游实训课程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进行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该课程强调通过有效的职业技能指标系统建设帮助学生掌握导游这一职业所必备的职业能力,学生可以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模拟未来导游工作的实际场景,通过真实的工作场景,促进个人职业能力的提升;此外,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导游专业知识体系,建立明确的职业技能评估标准,并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本专业学习及实践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取长补短,针对性进行提升能力提升训练,从而促进学生实战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1.3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助力

导游实训课程是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是对接学生未来职业技能要求和能力而进行设计的。高职教育是为国家培养具备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课程的设计重视应用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并顺利融入社会。因此导游实训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就业提供助力,帮助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提升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从而顺利度过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时期,迅速进入社会角色,实现学生的顺利就业。

2导游实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各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中都普遍开设了导游实训课程,但因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师资情况及课程设计的不同,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参差不齐,总体来看,当前导游实训课程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课程设计不合理

课程设计的理念、方法和架构直接决定着一门课程的课程质量与教学效果,也影响着课程的实用性与价值性,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导游实训课程的开展存在着课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1)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导游实训课程的内容设计对专业理论教学的内容设计过多,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从而影响了该课程的实践功能。虽然教育改革在我国已经推行多年,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影响极深,因此教育的改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尽管很多学校已经意识到职业技能的培养对该门课程的重要意义,也通过一定的手段促进了课程内容的实践性与应用性,但整体来看导游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仍然存在着过分重视理论学习,而影响学生实践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发展[3]。(2)课程内容过于陈旧。导游实训课程的设计初衷是通过该门课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提供指导。但在课程的内容设计上,还存在着极大的局限性。如,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案例老套、现代信息化手段辅助较少、实践内容流于表面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造成了这门课程在提高学生导游职业能力上的局限性,学生通过这门课程所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可能仅仅是未来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学生所遇到的案例和实践场景,也都是非常基础和简单的场景,在未来工作中的实践指导作用寥寥,不能适应当前旅游行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2实战内容较少、内容较为简单

目前各大高校导游实训课程的教学一般分为理论学习与校内实训及校外实习三部分,其中理论学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学期到第二学期,校内实训安排在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校外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虽然各大高校普遍开设了校内及校外实践课程,但校内实训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内容较为简单,技术手段比较落后,与实际的工作场景相差甚远,对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提升比较有限;而校外实习虽然是推荐学生到校外的合作单位进行顶岗实习,但是一方面实习企业对高校输送的实习生重视程度不足,只是安排一些简单的基础性工作,很难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实习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力度不够,对学生在实习单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表现缺乏关注,学生实习后的效果没有进行有效评估,使得校外实习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其真正作用。

2.3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的教学手段普遍在进行创新与变革,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教育转型的关键阶段,但现阶段而言教学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对多媒体教学技术、情境教学手段、VR教学等的应用相对较少,教师的教学工作还停留在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手段为主,缺乏系统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教师队伍的师资力量不足,很多实战型较强的课程,对教师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实践教学经验的要求较高,但很多教师还无法满足实际的教学要求,理论型教师多而实战型教师少的实际情况也导致了目前我国高校旅游实训课程开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阻碍了专业导游培养的效果。

3导游实训课程教学与导游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3.1加快导游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1)加强导游文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导游的工作需要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游客打交道,这就要求导游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专业能力,与此同时导游还需要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与积累在旅游过程中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风俗习惯及游客提出的疑问,这就对导游的职业能力与文化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学校教育应重视该专业文化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有效整合,将能力提升与文化知识的积累作为培养优秀导游的两个重要方面,通过两者的结合提升导游专业教育的有效性,为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开展奠定基础。(2)促进实践教学的有效落地。针对目前我国导游实训课程开设中的种种问题,学校教育应注重促进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地,细化导游职业教育的课程框架与要求,加大实践教学内容的比例,更新教学手段,开展丰富的导游实践教学活动,从而确保该课程教学的实用性与有效性。

3.2建立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促进校企合作

校内、校外导游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有效确保导游实训课程的开展和落地,通过校内、校外的导游实训场所,为学生提供模拟工作场景,进行工作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实际工作场所中促进专业能力的提升。如进行导游模拟训练,确定实训主题为“沿途导游服务”及“景点游览服务”,设定场景为“青岛海滨二日游”,进行实践情境演练,借助视频、VR、图片等工具,辅助实践教学,同时设定旅游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场景,通过这样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应急事件处理能力,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4]。校企合作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它是学校和企业为学生架起的一座桥梁,通过校企间的合作,为企业针对性培养实用人才,实现合作共赢。一方面,对学校而言,校企合作为学校提供了进行校外实践的场所,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提升了教学工作的实践性,了解了企业实际的用人需求,并以此为指导针对性进行教学设计;另一方面,对企业而言,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一线导游人员,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前挖掘和培养优秀导游人才,缓解了企业的用人缺口,降低了招聘及培训的成本,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3.3丰富教学手段,完善教学设备

现代化的导游实训课程教学,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工具开展教学工作,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位置,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课程设计,利用情境教学、微课、翻转课堂、问题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导游实训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促进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地。例如,教师可以利用项目式教学的方式,将一项旅游工作设定为一个教学项目,如设定教学项目主题“山东半岛寻味二日游”,设立项目小组,进行项目分组及分工,确定项目执行内容及步骤,设立项目评估方案,通过一个完整的项目实施加强学生在该课程学习中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不断完善导游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学设备,加快软、硬件设备的优化与更新,采取有效的教学设施与教学软件,促进效果的提升。

3.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着导游实训教学效果,学校应重视对教师队伍的不断建设,强化教师的创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更新教学手段,加强多媒体教学的技术提升,强化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在个人工作岗位上积极深造,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不断努力;另一方面,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培训人员和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到校指导,以讲座、实践指导等方式,分享教学经验,指导教学工作,为导游实训课程的开展和导游职业能力的提升提供保障。

4结束语

导游实训课程教学的开展与导游职业能力的提升,这都离不开学校与企业的大力支持和教师指导和引领。学校应该在体制机制方面做好顶层设计,保障实训实习教学和校企合作得以顺利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应该加大校企合作深度和广度,为顶岗实习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应与时俱进,更新最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注重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场景与教学工具,强化实践教学的真实性与有效性,在个人工作岗位上不断深造,共同促进导游实训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学生导游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旅游市场基本情况[EB/OL].2019-02-12.http

[2]邱艳萍.导游实务课程教学职业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7):156.

[3]赵金霞,李芸,董广智.高职旅游专业导游职业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5(2):79-82.

第2篇:教学科研能力培训范文

1.管理人员无法适应高校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管理人员职业化的核心是是管理者具备必要的素质和能力,能够胜任其所担负的职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高校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部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无法满足高校管理工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第一、没有掌握系统的管理学知识,不具备基本的管理决策能力;第二、不懂教育,不了解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和基本理念;第三、不熟悉业务,缺乏部门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第四、缺乏主动服务意识、创新能力和务实精神。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问题往往导致高校管理工作本末倒置、效率低下,无法满足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的需要,同时,直接制约了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的建设。

2.政策机制的问题。高校普遍存在的“双肩挑”是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这里的“双肩挑”,是指高校中从事教学科研的教师同时担任管理岗位的管理干部。“双肩挑”意味着管理者同时扮演着被管理者的角色,容易造成教学科研资源分配不公,出现滥用职权等问题,影响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开展,也不利于高校管理人员的职业化。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重业务,轻行政”,即重教学科研人员,轻管理人员。高校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发展,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教师待遇,鼓励深造进修,力争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本是无可厚非。但是,高校对于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投入和重视不够普遍存在,造成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管理职业规划,不利于管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二、职业化的实现途径

1.提高职业认同度、发挥主观能动性。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化是社会分工和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要求。高校管理人员应当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自己的管理服务角色,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高校的宏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形成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管理人员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认识高校管理的特殊性,结合自身岗位的特点和要求,提高管理业务能力,树立服务意识。

2.建立健全职业化准入制度。高校管理作为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必须有严格的准入制度,而高校管理人员职业准入制度则是推进职业化建设的重要前提。高校管理工作职业资格应该成为从事高校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之一。通过职业准入制度,建立一套涵盖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认定、职业双向选择市场和职业后勤服务机构为一体的高校管理人员从业就业和发展体系。高校和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可以通过这套体系实现双向选择、择优录取,充分利用相关的人力资源,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素质和职业化的水平。

3.完善高校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制度。为了促进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高校应建立完善高校管理人员在职培训制度,帮助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而言,高校应该结合不同管理部门和岗位的特点,制定管理人员培训计划,建立科学规范的在职培训体系,并将培训考核成绩作为管理人员晋升的依据。其次,高校还应支持管理人员的个人发展需要,通过学费减免等方式鼓励管理人员尤其青年管理人员积极攻读在职学位,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4.建立健全高校管理人员的激励考核机制。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是为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其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促进学校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完善的激励机制应当坚持民主、公正的原则,坚持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原则。落实管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增强职级评定的激励作用,建立体现岗位绩效的薪酬机制。

三、小结

第3篇:教学科研能力培训范文

关键词:应收账款;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管理;合同管理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采用权责发生制,为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2014年12月,国务院批准通过了《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财政部2015年10月印发《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16-2017年相继出台了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公共基础设施和政府储备物资等6项具体准则,2017年了《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2018年财政部了高等学校执行《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的补充规定和衔接规定的通知,成为高校进行新旧会计制度转换的依据及指南。为规范高校会计核算并提升高校会计信息质量,财政部要求高校自2019年起执行新会计制度。新会计制度明确规定,高校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实行收付实现制,并在高校相关衔接规定中指出,对于高校收回后无需向财政上缴的应收账款(含其他应收款)应进行坏账准备计提。此外新会计制度规范了高校事业收入的会计核算,并要求高校按照合同的完成进度进行事业收入的确认,为高校应收账款的管理提出了新要求。

一、高校应收账款的组成及特点

高校收入除财政拨款收入和升级补助收入外,其他来源收入都可能产生应收账款,其中事业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为本文研究的重点。大多数高校的业务活动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和其他业务,上述三类业务活动产生的应收账款可划分为教学类应收账款、科研类应收账款和其他类应收账款。随着业务范围的扩大,高校在保证完成非营利学历教育活动的同时开展了市场性的培训教学活动。教学类应收账款可进一步划分为学历教育类应收账款和培训类应收账款。学历教育类应收账款主要由学历教育学费形成,构成较为单一,回收难度较小。培训类应收账款由于资金来源复杂,回收难度较大。

二、高校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对应收账款重视程度不足除民办高校外,大多数高校可以依靠财政拨款和上级补助开展大量非营利性的教学科研活动。随着高校市场化业务的发展壮大,成人培训、市场性科研等带有营利色彩的教学科研活动占比逐步提高。高校业务逐渐由过去以非营利性的教学科研业务为主转变为现阶段营利性业务和非营利性业务共同发展。以科研项目收入为例说明。过去,高校科研项目经费收入来源主要为财政拨款、上级补助、各类科研基金收入、系统内相关单位支持和高校自筹。近几年,伴随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校企合作等科技成果转化通道逐渐打通,市场化的科研活动在高校整体业务中占比快速提高。市场化科研业务高速发展,应收账款也紧跟而来。高校业务已然进行转型,然而针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并未及时跟进,且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二)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高校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产生的应收账款存在信用风险,但是高校对该部分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严重不足。该问题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过去,高校的资金往来单位除政府部门外,主要为系统内企事业单位及校办企业。系统内企事业单位及校办企业与高校在业务和管理上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在一定范围内人员交流频繁,但是总体环境较为封闭,因此信用风险较小,导致高校在信用风险的防范意识方面较为欠缺。现阶段,越来越多系统外的社会企业开始与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及其他业务合作。随着合作单位的多样化复杂化,应收账款的信用风险问题逐步凸显,高校的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亟待加强。

(三)内部控制不完善高校关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制度有待完善。首先,在新会计制度出台前,高校在财务制度方面对应收账款及坏账准备没有制定细则。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梳理已有应收账款并结合自身情况计提坏账准备,高校需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及应收账款的实际情况,完善并细化财务制度中关于应收账款部分。其次,在业务管理方面,对教学科研等业务的合同管理力度有限。部分高校的合同管理只停留在合法合规性审核及档案保管层面,未与财务管理部门结合,财务人员较难及时掌握合同执行进度等信息,不利于收入的确认和应收账款的回收。再次,高校的考核评价指标未将应收账款等收入质量指标纳入其中。高校针对教学科研人员的考核指标一般量化为教学课时、科研成果数量等,未从财务收入质量角度进行考核,这导致教学科研人员对应收账款不重视。

(四)缺乏明确会计指标和专人管理应收账款周转率过低会占用大量货币资金,巨大的货币资金时间价值可能会导致运行、发展受阻,因此应收账款的周转水平一直备受重视。一般企业设置专人专岗管理应收账款,然而高校由于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制度短缺和人员短缺等原因未针对应收账款设置明确的会计指标和专人专岗,导致应收账款长期管理杂乱,造成高校资金的浪费。

(五)财务信息不透明相比上市公司,高校没有明确规范的信息披露格式要求,因此高校财务信息披露较少,与应收账款相关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严重不足。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与合作方签订合同,并借助高校各项实验设备或其他资源按照合同要求开展了大量工作,部分资金并未按照合同时间或进度到账,财务信息不透明导致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无法及时沟通,加大了应收账款的管理难度。

三、高校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及对策

针对上述梳理的诸多问题,本文根据现阶段文件要求和实际情况,针对高校应收账款管理提出了以下优化升级建议。

(一)重视应收账款管理,强化风险防范意识首先,面对金额大、账龄长的应收账款,高校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且信用风险防范意识不足。高校应当以此次新会计制度实施为契机,高度重视应收账款存在的问题,在领导层面上加强信用风险防范意识。其次,高校应优化升级应收账款等相关管理模式,提高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将应收账款的追索责任落实到具体项目和人员。再次,可以通过公告、进行宣讲等方式,在全员范围内以信用风险危害案例进行宣传教育工作,强化信用风险防范意识。

(二)规范财务管理,建立坏账准备计提制度建议规范财务管理中收入确认流程,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确认,认真梳理并分析现存的应收账款,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建立坏账准备计提制度,确定适当的坏账计提比例。通过全面梳理应收账款,将全部应收账款落实到相关项目组和责任人。此外,将应收账款周转水平的相关指标纳入财务指标体系中,在注重收入数量的同时关注收入质量,从而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率。

(三)借助新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升级财务信息化系统,将财务管理系统与合同管理等业务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实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信息实时共享。通过财务信息化系统,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使高校全员参与到会计监督管理工作中,为应收账款相关责任人实时掌握财务信息创造便捷途径,实现高校各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并为内部控制管理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和基础。

(四)加强合同管理,调整考核指标新会计制度中关于高校的补充规定明确指出高校事业收入的确认应按照合同完成进度执行,这就要求高校提高自身的合同管理水平,不仅对合同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核,还要对合同在执行过程中进行全流程监控。高校应尽快完善合同管理的相关规定,根据业务的实质对合同项目进行分类管理,在对项目进行全流程监控中选择恰当的合同完成进度协同财务部门确认收入。在提高合同管理能力的同时,针对应收账款引入考核指标和激励机制,使应收账款挂钩高校业务人员考核的相关指标或依据,调动业务人员及合同管理人员协助回收应收账款的积极性。

(五)借鉴企业经验,引入信用评级机制由于高校等事业单位在应收账款管理工作上开始较晚,可以借鉴企业的相关经验,结合高校自身业务特点,将行业外优秀的管理方式运用到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例如信用评级机制,高校通过梳理合作对象,将资金往来单位进行信用评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合作方采取差异化管理方式,对信用等级较低的合作方重点关注,甚至禁止合作,对信用等级较高的合作方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偿措施等。

四、以新会计制度推动高校财务管理优化转型

(一)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转型新会计制度要求高校会计核算从“收付实现制”转型为“权责发生制”。采用权责发生制是高校业务发展进程中的必然趋势,对推动高校教育科研业务良好发展有深远意义。应收账款管理只是财务管理优化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转型不仅仅包括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转型,还包括收入和费用管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管理等等。为实现从“收入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的顺利过渡,不仅要从具体会计业务层面进行转型,更要从财务管理思想上进行转变,并且将这种转变进入到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中去。以科研业务管理为例,一个项目从签订合同开始,就应当按照合同进度确认收入,按照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确认成本,而不是项目经费到账一次性确认收入以及项目组成员报销时或项目结题时才确认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可以清晰、全面、及时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财务信息。

(二)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转变新会计制度明确要求高校的财务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这一新要求迫使财务管理必须向业财融合进行转型[1],实现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的转变。目前,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相对独立且沟通较少,尤其基层会计人员与教学科研等业务人员的交流仍停留在报销、开票层面,这导致财务管理工作无法融入教学科研等业务工作中。高校可以新会计制度转型为契机,鼓励财务人员转变思想,到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进行轮岗或调研,在深入了解各项业务的基础上,调整相关财务业务流程,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保障和服务教学科研活动,实现从“管理财务”到“服务业务”转变。

(三)以财务管理优化转型推动内部控制重塑由于财务管理在高校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财务管理的优化转型势必促使其他管理工作优化升级。高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管理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2],都是为了保障教学科研等业务健康有序、合法合规地开展。财务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和手段,内部控制引导制约财务工作,两者相辅相成。一方面,新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优化转型需要重新梳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合同管理等工作流程,相关内部控制管理的构成或流程必然重塑,另一方面,财务管理优化升级也为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新的数据支撑和控制节点,重塑后的内部控制管理也将更加及时有效。

(四)财务人员观念转变及能力提高由于过去会计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导致包含高校在内的事业单位基层财务人员习惯以现金或银行收支作为财务记账的依据,长期以来普遍形成了收入看银行到账,报销一次性进费用,年终结转看结余的观念。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要求高校财务人员转变过去的观念,根据新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新会计制度在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管理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是对基层财务工作者现有知识的挑战。为遵照新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尽快拓宽知识面,提高相应的业务能力,补齐业务短板,为新制度下高校财务工作的优化转型提供力量。

(五)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助力财务管理转型升级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已经建立并使用财务信息化系统,现阶段为满足新会计制度要求,除升级现有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外,还需要加快校园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等管理部门与教学科研等业务部门的信息共享。合理统一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有利于避免各部门重复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资源浪费[3],还有助于高校各项业务的整合梳理,避免在业务层面上出现重复审批及信息不对称现象,有助于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并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参考文献:

[1]严雪雅.《政府会计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J].教育财会研究,2018,29(04):38-41.

[2]王国平,徐冰,王勇.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的转型分析[J].教育财会研究,2019,30(03):17-22.

第4篇:教学科研能力培训范文

(一)缺乏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专用空间。高校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物理空间往往分为两类,在具有MPA专业学位点的二级学院公共管理案例本科教学基本设于MPA中心;在没有MPA专业学位点的学校有两种情况:一是将公共管理案例实验课改为课堂讲授的理论课这样就没有真正的实验室成者在借用计算机中心的电子设备勉强完成实验课程。由于我国MPA专业学位点是为了适应专业硕士而进行功能设计的因此,它的功能不能完全对应现有的本科学生而对于国内的几百所没有专用实验室的公共管理专业而言其案例实验课往往只能沦为形式。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落后缺乏专业管理与服务人才。现有实验室的管理体制明显落后基本延续工科实验室管理方式,缺乏制度设计,对实验室的人、财、物缺乏长远规划责任、权力、利益关系安排失当,容易挫伤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同时,缺乏专业的管理与服务人才也是制约实验室发展的瓶颈。专业管理人才是指对实验室进行硬件维护维修、软件升级与制定操作手册、配合授课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案例实验、对实验室内部进行保洁的专职工作人员篙理人才的缺乏易导致实验室硬件运行不畅;服务人才主要是专业的案例编写人员或案例研究员(casewrti-er)s月及务人才的缺乏导致实验室缺乏自主产权的案例与案例库易导致软件更新能力受限。

(三)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长远规划不足。实验室长远规划不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基本上是一次采购、持续消耗,缺乏更新理念,容易导致电子设备等加速老化及快速折旧;二是实验室软件采购不能适时更新往往为了节约经费而导致学生利用过时案例,无法达到更新知识与提升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目标;三是从学校到二级学院往往没有意识到案例研究员的重要性,缺乏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政策;四是现有高校教学实验管理体制处于教学科研管理的末端导致相应管理与服务人才的培训与再培训机制长期处于缺位状态,老化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要求。

(四)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缺乏双向交流。实验室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缺乏双向交流是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面临的又一困境。一方面,学校分配一个实验员编制给二级学院下辖的实验室实验员既要分担硬件维护维修的任务、兼顾软件的调试任务、录课与剪辑任务还要负责消防安全与保洁任务,往往工作重点主次不分、眉毛胡子一把抓;另一方面教学科研人员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利用实验室作为教学场地这样管理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两者既无双向交流的任务,更缺乏双向交流的激励机制。

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建议

(一)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软硬件升级换代与性能匹配。一是实验室硬件采购与更新要适合专业课程设置与学科培养方向,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可以采取全方位采购战略即对软硬件采取一揽子采购战略,便于此类高校公共管理专业在多领域的实践化培养目标的达成。二是软件要及时更新换代软件更新的速度与软件采购的质量是提升案例实验教学的核心它标志着一个时期以来公共管理领域的热点与重点问题。三是硬件与软件要实现谐和、共进式的采购与匹配战略,既要避免软件更新过快而计算机等硬件更新速度无法跟进池要避免硬件投资过多而软件升级停滞导致的“空机”现象。

(二)设置案例研究员职位,重视公共管理数据库组建与更新。一是必须设计专业的案例研究员岗位,聘请或内部培养具有制作公共管理案例能力与技巧的案例研究员。二是尽量做到组建自己的公共管理案例数据库(erposotiyr),可以效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做法,案例数据库按照“研究地域”与“研究领域”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规划。以国内公共管理为研究对象可以按照东、中、西部作为研究领域和研究对象;按照“研究领域”分类灰」可以划分为决策科学、经济发展政策、教育科技与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学科进行分类。三是数据库必须做好充实基础与定期进行更新工作既要保证外购案例质量,更要做好内部的案例编写与审查工作;按年度淘汰过时案例。

(三)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人员配备。当前实验室管理人员作为“教辅”人员,与教学人员相比其行政编制与物质待遇不受重视,同时,自身的管理技能培训与敬业精神严重不足。因此从建立健全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出发必须完善实验室管理人员配备。一是从工科背景的毕业生中招录管理人员实验室的硬件与软件维护保养更需要懂得专业同时又掌握一定电子设备维护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中选拔任用。二是必须在政策层面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重新认定,提高其在单位内部的地位,并且逐步改善其物质待遇,改进实验员的职称评聘标准。三是强调实验员的管理职能与操作技能,同时沫曾加实验员的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其专业性。

(四)转变管理观念浏新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一是变管制型、管理型的管理观念为服务型的管理观念。将以往对实验室采取二级或三级管理的方式,转为系或教研室按照学科或研究方向直接管理实验室,并下放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聘用权、简化设备采购流程等,这样可以有效改善官僚体制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管制型观念,真正落实以学生学习实践文本、以专业教学科研为重的服务型理念。二是可以试行教学人员兼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方式在不需转变教师编制的同时,便于教师熟悉实验室的各项设施设备做好备课和案例准备工作。三是鼓励实验室创新研究方法与管理方法,实验室本身应向新的“学术增长点”方向发展。四是实验室建设应具有开放性,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有识之士献策献力形成一个“问题研究基地”。

第5篇:教学科研能力培训范文

关键词: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

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未来。党的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1],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师资队伍建设。“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的系列讲话中,多次提出对教育、教师重要性的深刻论述[2]。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如何承载教育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3],进而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围绕新时代教育的新使命,就高校如何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加以探讨。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

1.系统教育理论知识匮乏高校教师绝大多数为本领域培养的博士研究生或硕士研究生。尤其是近10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的入职门槛越来越高,几乎全部为博士毕业生。从专业知识结构来讲,其理论水平和知识深度是比较扎实的。但问题在于,博士研究生培养的是创造知识的专业型人才,这些专业型人才在求学的过程中,缺少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锻炼。因此,在如何从事高等教育工作和如何对待青年学生方面,青年教师大多从自身的求学体会和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所获得,系统教育理论知识相对匮乏。

2.角色转变过程差异性明显从学生转变为教师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长可短、或难或易,因人而异,受环境影响较大。总体上来讲,地质类高校青年教师群体大概可分为3种类型:其一,本校培养并留校任教的青年教师。这类青年教师参加工作后,主要依托原导师团队,在学校里归属感较强,但问题在于其角色的转变受导师的影响较大,一段时间里“学生感”会十分明显。其二,校外引进青年教师。高校非常重视校外人才引进工作,主要的出发点是“拓宽知识结构,防止学术近亲繁殖”。这部分引进的青年教师的特点是对学校不是很熟悉,来校后有新鲜感也有陌生感。从内心来讲,新环境新起点会有新的想法,但是,由于缺乏团队支撑,陌生感在短期内不消除的话,带来的问题就是成长缓慢。其三,海外引进的青年教师。这类教师不同于前两类,其主要特点是带着海外的学术认识和科研思维来校工作,需要的是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转变与适应。因此,高校更需要加强对海归教师的关怀与关心。由此可见,不同类型的青年教师的角色转变具有明显差异,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转变,还需要学校各级组织的积极关注和帮助。

3.教学科研相互协调能力弱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这五大基本职能[4]。而实现这五大职能的核心在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5]。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而言,以前是受教育者,让教育者先受教育,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这是必然规律。但是,青年教师入职前后,主要接受了科学研究的教育,对人才培养等其他高校职能不了解,或者了解的十分有限。在这一背景下,青年教师在工作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就如何协调教学和科研的投入比例、实现相互促进把握的不是很好,或者说很不好,导致的结果往往是专注科研工作,对教学工作以完成数量要求即可或点到为止,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能力提升缓慢。

4.职业发展路径均衡性失调职业发展是致力于个人职业道路的探索、建立、取得成功和成就的终身的职业活动。教师的职业发展不同于一般的职业,舒伯把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分为5个阶段,即成长、探索、建立、维持与衰退[6]。费斯勒提出的职业发展的可循环模式认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并不是一种直线式的阶段模式,而是一种有发展、有提高、有停滞、有低潮的过程[7]。从目前国内关于教学科研评价的体系来看,科研发展评价体系较多,包括各类人才计划,相对而言,教学发展评价体系较少,部级层面仅有教学名师。从各学校校内的奖励体系来看,以科研为主要导向的也相对较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更倾向于科研发展,而忽视或不重视教学发展。

二、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

通过前述分析可知,需要从教育理论培训、促进角色转变、教学科研协调和职业发展建设等方面,以问题为导向,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以落实育人实效为目的,制定青年教师自入校伊始至职业发展初期的培育机制和规划,构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体系。

1.强化岗前培训,提升教育理论素养岗前培训是教师入职培训非常重要的环节,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常,高校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包括两部分,一是校内组织的对学校相关政策、机构设置、教师发展体系等相关内容的培训,二是为取得教师资格所必须参加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因此,高校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丰富岗前培训内容,尤其注重加强教育心理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培训,这对帮助青年教师深入理解高等教育的内涵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行业社会实践,让青年教师深入了解行业在国民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和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与瓶颈,帮助青年教师树立使命感、责任感和行业自豪感,这对青年教师未来的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非常有意义。在这方面,可设定菜单式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考核形式,以保证培训质量,提升青年教师教育理论素养,构建教育理论提升机制。

2.优化教学演练,助力职业角色转变教学是一门艺术,既然是艺术,就需要教师不断精益求精。青年教师入职伊始,所掌握的教学技能多为求学多年的感受和在这种感受中的自我思考。所以,在青年教师走上讲台前,需要专门的教学训练。从目前国内高校的现行做法来看,不同高校之间差异明显,如北京师范大学有专门的教学训练。建议高校可采用一学期或者一个学年的专门教学演练,从入职初期的试讲,到学期中间的集体教学演示,再到学期末的教学技能考核,形成系统的教学训练体系。另外,从学院角度可根据学校的训练体系发挥青年教师的教学导师和院教学专家组的作用,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这样,通过一个学期的培训和演练,使青年教师具有较扎实的教学功底,构建教学实践技能提升机制。

3.完善考核评价,协调教学科研相长考核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是考核的表征。考核评价的方式可以多样设置,包括年度考核、教学能力专门考核和科研能力考核等。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高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在考核评价中适当增加教学所占比重或者采用单项考核和综合考核协调运用的方式,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投入。教师考核评价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专业发展等内容[8]。根据这一指导意见,高校可将每一项独立设置,并设定比例,对教学和科研可按照等比例或者教学适当高一些的方式,协调教学科研相长,构建教学能力引导提升机制。

4.拓展发展通道,引导教学工作投入教师的职业发展主要体现在职称晋升上,另外按照目前的国内人才评价体系,教师的职业发展还包括能够入选各类人才计划。职称包括讲师、副教授、教授;部级人才计划包括“四青”人才、“四大”人才和院士,其中“四青”人才和“四大”人才具有较明确的对应关系,距离青年教师比较近的是“四青”人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优青”国内和海外项目、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国家“”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四大”人才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杰青、教育部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项目、国家“”的领军人才项目和引进人才项目,还有教学方面的教学名师项目。从目前的人才计划来看,以评价科研能力为主的明显多于教学方面,这样势必导致青年教师更加注重科研发展。基于此,在国家没有出台相应调整政策的时候,高校要结合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拓展教师的教学发展通道,促进教学科研的融合。如校内可设置激励青年教师发展的教学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根据青年教师的不同成长发展阶段,设立了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学卓越奖等,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另外,在职称评审中可探索为教学能力突出的青年教师设定绿色通道,引导教学工作投入,构建职业发展促进教学能力提升机制。

三、结语

总体而言,教学能力提升对于任何一所高校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教育者先受教育、受好教育,才能提升育人能力、育人水平和育人实效。各高校在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上,一定要抓好入职教育、职业发展等关键环节,发挥考核评价、职称评审、激励引导等方面的综合作用,促进青年教师的教学投入,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强化教学成就感、获得感,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行之有效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20-03-20].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1)[2020-03-20].

[3].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EB/OL].(2017-02-27)[2020-03-25].

[5]汤庆艳.“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使命及学术成长探究[J].中国地质教育,2020,29(1):1-4.

[6]张洪烈.舒伯生涯发展论的评析及应用[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0(4):154-160.

[7]贺斌.国外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简介[J].青年教师学报,2007(5):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