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

第1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 智慧课堂 歌唱教学

G623.71

小学音乐课堂中歌唱教学并不是完全专业的来训练学生的歌唱准度以及嗓音的培养等等,而是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培养音乐学习兴趣,从而能够进一步的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提升学生整体的素质水平。

一、把握小学音乐教学目标,突出唱歌作用

小学音乐课程设置是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小学音乐应指导学生基础的音乐知识,培养简单歌唱技巧。但是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很多时候学生们不爱唱歌。这是因为学生们没有勇气在课堂中表现自己,或者是学生们在表现自己的时候害怕其他同学会笑话自己,但更多的因素还是学生们没有得到专业的指导,不熟悉唱歌的技巧,这样在唱歌的时候很难唱出悦耳的旋律。基于以上几种情况,教师在课堂中要结合课程目标,鼓励学生们树立信心,同时在课堂中要教授学生们一些唱歌的技巧,并且在每一节课为学生们创造机会锻炼自己的唱歌水平。其次,音乐课程应成为小学生快乐的伊甸园,在这里没有课业的负担。教师需要告诉学生们学生们唱歌可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让学生们在沉重的课业压力中得到缓解,另外小学生们在唱歌的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气质,使学生们在平时会有一种自信的气息。

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多多鼓励学生们唱歌,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通过游戏的方法激励学生们唱歌,比如在课堂中进行传递瓶子的比赛,在两分钟内,瓶子传到哪位同学的手中,哪位同学就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一句一句引导学生们唱歌,同时提问学生们在课堂中唱歌,唱完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们一些建议,让学生们在不断的锻炼中提升自己。或者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们设计一种奖励制度,学生们在课堂中表现的比较好的话,教师可以为学生们颁发一些小奖章,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唱歌的积极性,让学生们在课堂中积极展示自己。

二、趣味情景 多元导入课堂

1.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多媒体教学能够实现教材的多元化,能够实现听觉、视觉共同呈现的效果。运用多媒体开展小学音乐的歌唱教学一方面能够更好的让学生体会到歌唱的声音,同时结合画面能够帮助学生体会到歌唱的情境。同时多媒体这种多感官的教学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学生才能更加有兴趣的投入到音乐歌唱的学习中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还能椭教师有效的活跃课堂气氛,学生能够更加自如的参与到歌唱学习中去,从而提升小学音乐歌唱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2.妙语激情,以情感人

“言为心声,音为心语。”美妙的语言是音乐艺术的基础与核心,也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从而来提升自身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声音的魅力,一方面是要利用自身教学语言的魅力来提升教学质量。自身教学语言的魅力就需要教师能够灵活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同的教育的对象,不同的教学的内容要选择不同的语言来进行表达,这样才更有针对性。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的魅力,用自身的教学语言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歌唱的学习中。

其次教师要充分发挥音乐这种语言的魅力,教师在进行音乐歌唱教学教材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选择,比如合适的流行音乐。这样学生听到自己喜欢的歌曲就会提升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提升学习的动力,这样教师就能够充分利用音乐的魅力来有效的提升自身歌唱教学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三、鼓励自主练习 提升歌唱技能

1.情感体验

专业的音乐歌唱学习是非常复杂并且有难度的,但是对于小学生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并不完全需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歌唱方法,更多的是让学生学习某首歌,再高一些的要求是帮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歌唱的技巧,从而在学习其他歌曲的演唱的时候,能够将学习到的歌唱技巧进行运用,从而来降低学习新歌曲的难度。因此教师在音乐歌唱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听唱和模仿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先进行正确的歌唱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再一步步的对学生的歌唱进行针对性的改正教学。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歌唱的状态和特点来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就能一步步的掌握一定的技巧,也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新的歌曲。

2.技能操作

对于歌唱技巧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有难度的并不是一堂课两堂课的学习就能完成的,并且也需要很多的实践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歌唱的技巧。但是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大多是通过一些教师的示范和文字资料来开展的,对掌握歌唱技能来说是非常有难度的。再加上小学生自身的歌唱条件也是参差不齐的,并且小学生自身的技巧掌握理解能力也是有效的,这就会导致小学生出现错误发声歌唱。因此,发声歌唱练习时,学生应多动脑子,少用嗓子,在遇到困难时可求助于老师或进行一些辅学习。如:模仿同自己相近的歌唱声音或观摩一些优秀歌唱家的演唱。

四、结束语

小学课堂中的歌唱教学并不像专业的音乐学习那样需要提升学习者的唱歌的准确度,对歌曲的把握度等等,小学课堂的歌唱教学更多是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素质。因此在小学课堂歌唱教学开展过程中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自身进行示范,让学生进行模仿,并且不断的与学生进行交流,从而来找到学生歌唱的难度和问题,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和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等现代的教学技术来提升课堂的质量,并且要多运用一些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来作为教材开展教学,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投入到课堂中,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红.小学音乐课中歌唱教学初探[J].考试周刊,2011(72)

[2]邓萍.浅谈小学歌唱教学的优化[J].音乐时空,2011(12).

第2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一、唱歌教学是音乐课堂的基本内容

依据新课标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标准,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一定的制约,特别是教学观念、教学设施和师资能力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有了歌唱的基础,更高层次的音乐教育就能得以发展。只有人声――这个人们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优美的乐器,才是使音乐文化成为属于每个人的沃土。如果首先学习歌唱,然后学习其它,将使学生具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因此,唱歌教学在音乐教育中举足轻重。

二、教唱歌曲是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

音乐教育家吴斌老师曾经指出,“唱歌其实是一种人的自然的本能,一种大众的集体的行为,人人都可以唱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唱歌。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堂唱歌教学中,我们要求的是用自然的圆润的声音,自然的、自信的有表情的歌唱。”把唱歌作为一种文化资源,无论是专用音乐教室还是普通教室,无论是专业老师还是非专业老师,无论是钢琴还是风琴,无论是数码音响还是磁带录音机,都可以因陋就简,面对不同音乐素质的中小学生,利用教师各自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唱歌曲,使学生从学唱歌曲的过程中得到至高无上的快乐和满足的同时,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把教唱歌曲作为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农村中小学音乐课堂现实的教学模式。

三、唱会歌曲是音乐课堂的教学重点

唱熟一首歌不仅仅是把歌词背下来,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声音的记忆,储存旋律的印象。教学过程一定要把学生唱会歌曲作为重点,课堂教学无论多么生动,师生互动无论多么热烈,如果学生唱不会课堂歌曲,不能叫做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精心准备感动人高水平的范唱,对学生从心理上作总动员,让学生一听就觉得好听,有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学唱欲望。音乐最不怕的是重复,有资料表明,音乐听90遍终生不忘,即使是无意识的听也是如此,为了达到学生唱会歌曲的目的,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害怕重复教唱、反复学唱和反复练唱。

四、唱准歌曲是音乐课堂的教学难点

音乐的主要元素是节奏和旋律,歌曲是存在于语言中的音乐,可以理解为夸张的说话,在歌词不出错的同时,音准和节奏应该准确无误。在农村中小学的音乐课堂,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相对薄弱,节奏和音准要作为难点的一个方面来突破。具体说来,任何一首歌曲并不是每一句都存在难度,而是某一句的某一个方面有点复杂,教师可以放慢速度,把节奏拆开拆穿,让学生真正明白节奏和音准,从而准确无误地把歌曲的旋律完整地完成。唱准歌曲还不仅仅是节奏音准的准确无误,还有透过歌词所需要的情感表达,那就是面部表情、手势、体势等无声语言的准确要求。

五、热爱唱歌是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

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始终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入手,将音乐活动与其他活动融为一体,创设情景交融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唱歌兴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热爱唱歌,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充分体验歌唱的快乐,培养学生社会性情感。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了歌曲的旋律、节奏,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演唱,不仅仅是大齐唱,鼓励学生独唱,老师与学生对唱,领唱合唱等方式,学生演唱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提倡学生边唱边用各种方法打出不同形式的节奏来伴唱,用不同的动作来伴舞,课堂气氛可以尽量的热烈。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就包含了学生与别人交往与情感的交流,而且,在愉快的课堂活动中,学生也充分体会了唱歌给自己带来的的快乐情绪,从而更加热爱唱歌、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成为一个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

六、表演唱歌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成果

唱歌教学的实质是师生共同完成的一项表演活动,教师范唱,多媒体学习和欣赏,学生一句句的跟老师学唱或自主学唱,都应该是有节奏有表情甚至有动作的表演唱,通过学生全身心的投入,进一步强化自信、自立、自强的个性品质,形成较好的教学成果。在课堂上师生唱歌表演既是教学过程和教学成果的展现,又是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高潮,还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强化音乐课堂教学管理的好方法。教师首先登场,把婉转动听的歌声、丰富的表情、优美的舞姿、和谐的动态展示给同学们欣赏,使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歌曲的美。然后再让学生自愿登场表演,把课堂上学到的歌曲、模仿到的动作、自己创新想到的动作及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展现在课堂,没有上场的学生可在原地进行伴唱,整个班的学生都活动起来,共同营造音乐海洋,这样的教学环节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平台。

第3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歌唱教学;课堂策略;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5-0170-03

就教育现状而言,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就成了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甚至是惟一动力。学生没有音乐学习的兴趣,音乐课程就有可能形同虚设,传授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内的音乐教学基本任务就难以完成;就终身教育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因此,在当前音乐教育中,音乐兴趣培养应成为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和目标。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应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积极性放在首位,形成师生互动、生动而灵活的音乐教学,在课堂实施过程中设计学生生主动参与、探究、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环节。

随着国内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育观念不断的更新,广大教师认识到在音乐教学中必须坚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对音乐审美要素的感知的同时,把音乐的美融入学生主动体验音乐的过程之中,使音乐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①不注重培养学生以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对应相关文化的理解为基础的“音乐审美能力”。在课改过程中,对如何实现“以美育人”的课程目标,存在着一定的认识偏差。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即是部分教师未能正确处理(或把握)音乐知识、技能和相关文化的学习与“审美”和“育人”的关系,使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音乐审美活动及音乐审美能力培养分离开来。②课堂教学呈现出“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趋势。我们发现在课堂教学的操作策略上,存在教学目标泛化,教学活动设计形式化的倾向。我们在音乐教学课堂上经常看到的情况是:歌唱课愉快地结束了,学生却不会唱歌,欣赏课听完了学生却不知所云。甚至还有些音乐课堂缺少应有的学科特点,脱离音乐讲音乐,更不能真正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如何形成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真正实现教师富于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的同时,也使学生创造性的、富有人性化的学习,这正是广大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③十年课程实验前中期音乐课堂里对唱歌远未得到学生却有的重视。社会各界人士对“学校缺少歌声”“青少年没有好歌唱”“学生唱不好歌曲”的批评、音乐家对“中小学生缺乏合唱基本训练”的批评不绝于耳。

一、怎样理解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

歌曲短小、音乐形象鲜明,内容贴近生活,容易传唱,是儿童最喜爱的音乐形式之一。人声歌唱对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情感体验与表达、音乐兴趣培养及音乐素养形成等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教学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便捷性。因此,“歌唱”不仅是音乐“表现”领域的首要内容,且在整个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但是,唱歌并不是歌唱教学的全部,歌唱应该是歌唱教学的一部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把歌唱教学当成教唱歌,一堂课一首歌,教师教学生唱,虽然唱会了歌,但是歌唱教学中应有的音乐教育却没有,反而出现学生不喜爱音乐课,特别不喜欢在音乐课中唱歌的现象。

对于歌唱教学,《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如下提示:“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要重视课程内容中对演唱姿势、呼吸方法、节奏和音准等方面的要求。演唱技能的练习,应结合演唱实践活动进行。创设与歌曲表现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演唱,注意变声期的嗓音保护,避免喊唱。”“歌唱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其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表演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可以看出,课程标准的修订将歌唱教学放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并且指出歌唱音乐教学实践的方法和方向。

正是“歌唱”具有最容易让中小学生音乐学习所接受和掌握,而且教学形式的便捷性的特点。我们更要强调课堂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个体感受,才能通过歌唱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感悟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也是音乐教学的出发点和目标。课程标准中指出“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的四个领域不能机械分离,他们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有机组合的一个整体。因此,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提供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情境,充分挖掘音乐元素,结合欣赏、演奏、表演、识读乐谱、创作实践,以及相关文化等方面,把各种有效的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和运用到教学中,结合演唱实践活动,根据教师的特色、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形成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音乐课程的目标。

二、创设由注重教师中心向注重以生为本发展的新型课堂管理

第4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求知欲强、表现欲强的特点。音乐课上的歌谱教学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如何做好低年级的歌谱教学呢?低年级的歌谱教学应该选择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特点的方式,由简入难,促使学生逐渐掌握谱曲,学会歌谱。低年级的音乐课实行歌谱教学应该让学生从学习音的长短、高低与音乐记号开始,让学生掌握歌谱的节奏,反复训练,从而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

一、让学生学会辨音,培养学生识谱意识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新颖、直观的事物总能吸引他们的目光,因此音乐教学时要充分了解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规律,细心研读教材,设计出适合低年级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与方法。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歌谱教学首先应该让学生学会辨音,例如,在教学生辨识“高低”音时可采用:台阶、画线条、打手势等方法。在教学音的长短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用多媒体,促使学生快速记牢音符。在教学中同时运用手写、口读、心记等方法,促使学生对音的高、低、长、短音符有充分的认识,为学生能够视唱奠定基础,达到歌谱教学的目标。例如,一年级上册的《大雨和小雨》

1=C2/4

中速 文思词曲

5 36653 1 332

大雨 哗啦啦, 小雨 淅沥沥,

66533231231 C

哗 啦 啦, 淅沥沥, 小 草笑嘻嘻。

低年级的小朋友对于这首歌曲的旋律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在幼儿园的时候老师就会教到,在谱曲上只有五个音符,一字一音,朗朗上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教师可以采用柯尔文手势教学法,一边教学生唱谱,一边打手势,让学生直观地记住手势所代表的音符,让学生能够在老师打出手势时读出其表示的音符。教师可以让学生基本熟悉后,自己学会打手势唱谱,教师从旁及时引导,加快学生对音符与手势的识别速度,提高学生在认读方面的兴趣。在这节音乐课中,由于学生模仿能力强,不一会,不同的手势对应的音符读法,学生基本上掌握,这节课的教学总体来说是成功的。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中,不必硬性要求学生全部认识音符,但是要注意唱乐谱时的旋律与乐谱的高、低、长、短音,逐步培养学生认读乐谱的意识,达到歌谱教学的目的。

二、让学生掌握音乐节奏,培养学生的唱谱兴趣

受到低年级小朋友自身特点的限制,歌谱教学困难重重,我们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学生辨音能力,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练唱,不断重复,让学生掌握曲谱里的节奏,提高教学成效,培养学生的唱谱兴趣。如可以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对音符、节奏进行巩固;还可以采用小朋友喜欢的游戏方式对音符、节奏进行巩固等。在教学中,教师先提问让学生认读末句,然后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想象美丽的春天,创设优美、温润的课堂氛围,利用柯尔文手势带领学生唱谱,接着利用钢琴让学生听琴跟唱,遇到学生发音不准时及时纠正。最后让小朋友自我组队合唱。这种方式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采用的是学生喜欢的游戏方式进行巩固练习,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这种游戏活动与情景相结合的歌谱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直接对歌谱学习产生兴趣,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三、让学生学会唱歌,培养学生唱谱习惯

学生学会辨音,掌握了谱曲的节奏,这样学生就会对歌谱有一定的了解,这时我们可以根据歌曲的特点,由单音符的教唱过渡到小节歌谱的接唱,再到小乐句的对唱,这种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形式是按照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来进行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学起来很轻松,歌唱时觉得十分自然。以《小雨沙沙沙》教学为例。

这首描写春天的歌曲由四个乐句、十四小节构成,在学生基本掌握这首童谣轻松活泼的节奏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时按乐句分成了四段,每段依照小节让学生逐一辨识音符,如5 3 5 3 1 1 1 1 1 1 簦学生就需要辨识:somi so mi do等,然后把顺序打乱,让学生掌握其节奏,教师只需要点拨第十小节与最后一节。然后采用对唱的形式学习歌谱,如,教师唱so mi so mi do do do,学生唱:小雨 小雨 沙沙沙。采用这种对唱的方式让学生顺利地学习歌谱,在音乐课堂上既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又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这种对唱的形式可以是师生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与学生间的,但是这种方式是建立在学生对音符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的,这样学生学会唱歌也就水到渠成了,也就达到了音乐课歌谱教学的目的了。

四、结语

第5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合唱教学;科学;以生为本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优美的音乐能使学生的大脑得到放松,能让学生心情愉快,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唱歌还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合唱是一个团队的活动,它不仅仅是一种表演艺术,还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让学生学会互相团结、互相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而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学生参与合唱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保证合唱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引发学生的合唱兴趣

在音乐课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在音乐学习中的心理活动情况,结合一些有趣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变得活泼起来,带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堂练习。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把课堂上的歌曲内容,用简洁的语言先讲给学生听,吸引学生对歌曲的兴趣,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积极进行歌曲的练习,让学生明白歌曲内容,学习起来就会比较快;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小学生喜欢的歌曲,要求歌曲内容比较好理解,曲调优美动听,唱起来朗朗上口,这样才能让学生积极地进行练习,达到好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自由选择歌曲,然后从中选出合适的曲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播放一些合唱类型的歌曲,和学生一同讨论歌曲的歌唱要点和有关技巧,结合学生实际歌唱水平,进行合理调整,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合唱的方法,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合唱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的学习信心和上进心,激发学生对音乐合唱的兴趣,这样就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练习,增强合唱效果。

二、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训练

音乐课中,小学生首先要进行发声练习,作为小学音乐教师首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声音特点,以免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的声带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小学生的音量比较小,声音甜美、清脆、明亮,歌唱时会出现声音不统一的现象。如果练习方法不当,不但达不到预期训练目的,反而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因此,练习时教师应该让学生从小声开始唱,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声音优美动听,而不是音量。

在进行练习的时候,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气息,在每个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后,再引导学生将学会的呼吸方法运用到合唱中。

小学生在歌唱的时候,还要有一个正确的姿势,在练习过程中,不能长时间地保持一个动作。因此,教师在进行练习的时候,要经常提醒学生保持正确的姿势,身体要自然站直,保持放松的状态,两只脚稍稍分开一些距离,头要端正,眼睛平视前方,保持比较自然的表情。

另外,熟练的咬字、吐字,不但能把字音准确地演唱好,而且能把正确的发音和歌唱结合起来,达到字正腔圆的目的。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告诉学生,要说准确的普通话,掌握普通话的正确发音,要努力克服方言带来的问题。

在平时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对音乐的节奏感的练习,让学生多听一些歌曲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反应,为学生进行合唱做好准备。

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儿童的歌唱习惯,用自然的声音来进行歌唱。声音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地进行示范,引导小学生学习,可以让学生先看教材中的口型,然后看老师的示范,再让学生进行一一练习,教师从学生的表现中做出对的和错误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最后发出正确的声音。

三、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本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办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加深对学生的了解;要结合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刚开始学习时,学生肯定做不到教师所要求的标准,所以,教师要对学生有耐心,同时相信学生会给教师带来学习上的惊喜,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把学生对音乐活动的感受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放在首位,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学生还处在成长阶段,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个性差异,为每个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平等的机会,对于某些害羞、内向,五音不全的学生,教师要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鼓励和信任,让这些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和目光中找到学习音乐的信心。

总的来讲,音乐课上的所有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和学生多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歌唱训练的每一个步骤,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高学生之间在学习中的互助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第6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一、“四环节”解读

1.第一环节:听一听。听觉训练是学习音乐的重中之重,俗话说:“只有听得准,才能唱得准”。顾名思义,这一环节就是先让学生听录音范唱歌曲、听教师范唱歌曲,带着老师的问题听歌,简单的说比如听旋律、听歌词、听曲式、听情感。

2. 第二环节:唱一唱。音乐实践是学习音乐过程中最直接的一环。学习任何歌曲都需要学生主动实践,在实践之中让教师发现错误并即时给予纠正。这一环节要求每个学生跟着录音机或者教师钢琴伴奏歌唱。改变了原来老师教一个乐句,学生跟着学一个乐句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靠学生自己学会唱新歌曲,也可以让先学会唱歌的学生教唱的音调不准的学生,当学生都唱不准时,老师再进行范唱。小组与小组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唱歌比赛。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第三环节:读一读。音乐知识的拓展探究是学习音乐的升华。主要就是在音乐课上,让学生自己读歌词及词曲作家的生平,通过让学生阅读,不仅使他们提高了朗读能力,也使学生了解歌曲的主要内容和词曲作家的著名作品。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4.第四环节:演一演。音乐艺术之中,表演、鉴赏与感受都和音乐实践紧密相关。人们常说,作曲是一度创作,音乐表演是二度创作,音乐欣赏是三度创作。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歌曲的旋律、音高、速度、节奏和歌词内容创编肢体动作,然后再让学生分组上台表演。最后师生共同评出最优秀的小组。

二、设计互助小组

以班级为单位,建立适合学生开展音乐活动的互助小组。可以按学生的组织能力,歌唱能力,个性差异等综合因素,把学生分成ABCD四类,每个小组各挑选一类,四个人分成一组,选其中一个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为组长。每一个组都要有优、良、一般、差生搭配。明确组长与组员在课堂活动中的任务与职责,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三、“四环节小组互助”教学模式的应用

1.听一听。听一听,先让学生听录音范唱一遍歌曲,再听教师范唱一遍。在听唱歌曲之前,就告诉学生,听听哪两个乐句的节奏或音高是一样的?再听听哪个乐句你最喜欢?这样带着问题听,鼓励着学生听,以组为单位并要求每一组出代表来回答问题,可以互相补充。这样学生就比以前听得认真多了,俗话说:“只有听得准,才能唱得准”。听两遍范唱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唱歌的兴趣。

2.唱一唱。唱一唱,先让学生听着伴奏以快速和慢速分别齐唱两遍歌曲。在齐唱的过程中,教师能够迅速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即时更正,保证分组练唱歌曲的时候不会出现错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目的是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唱歌。学生在分组练习歌唱的同时,可以随时向教师提出问题。当大多数学生发音不准时,老师再范唱歌曲,老师唱歌要做到三点;第一声音要优美。第二表情要丰富。第三指挥要到位。让学生通过感受与欣赏的方法唱会歌曲。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下功夫,教师不仅会唱歌曲,还要会表演歌曲。

教师在唱完歌曲后要讲基本的歌唱方法和乐理知识。如,唱完了带下滑音的乐句后,再告诉学生哪个字是下滑音,也是“装饰音”的一种,就这样结合歌曲讲“装饰音”的唱法;讲速度、力度、旋律、节奏等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作用。这样长期下去同学们才能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方法。这双基教育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还为学生终身学习音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检查教学效果,先由小组演唱歌曲,再让学生独唱歌曲。唱完歌曲后,就让下边的学生评一评,哪个乐段或乐句的音高或节奏唱得准,哪个乐句的音高或节奏唱的不够准确。制定一套完整的评分标准,比如规定加分的级别:能够独立完整地演唱歌曲给予奖励的分数,能够表达出乐曲的轻重缓急,音高准确地表演乐曲所给予的奖励分数等等。

3.读一读

(1)就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歌词及作家的生平。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唱歌时咬字、吐字清楚打好基础,也是为了理解歌曲的内容,表达歌曲的感情做好准备。在读歌词之前教师备课时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朗读歌词,理解每句歌词的内容,找出表达歌曲主题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再根据歌词的主要词语和句子,概括出歌词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为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积极参与做好准备。

(2)分析乐曲结构。比如乐曲的拍号、调式调性、曲式结构。

(3)了解所学乐曲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读读词作家、曲作家的生平简介及著名的作品,了解歌乐曲的创作背景,根据创作背景来理解歌乐曲所表达的感情。所以读一读这个环节必不可少。

4.演一演。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根据掌握的歌曲的节奏和歌词内容,分组创编肢体动作,用肢体动作来表达歌曲的感情。俗话说:“读的感情难以表达时就唱,唱的感情难以表达时就舞。”学生创编肢体动作时,教师要对创新给予完全的鼓励,激发学生肢体创作能力,及时评价,要以人为本,要用人的生活,人的感情来表现歌曲,不能以舞为本,让人成为舞的傀儡,像机器一样进行没有任何情感的动作模仿。

四、课堂教学注意的事项

第7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教学内容:第八课《我是小音乐家》(课本第34页)编号: y3208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手鼓、小喇叭、小木琴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 ,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节奏游戏

1、出示节奏卡片:OXX 、XX、X分别用“哒”读,再次出示节奏卡,

(1)0 XX|X XX 0

用(2) 特隆砰砰砰

(3) 特隆嘀嘀哒

(4) 特隆叮叮咚

(5)0 X X|X XX X X|X X XX X|X XX X X|X X X|

特隆 砰砰砰特隆 砰砰砰特隆 砰砰砰特隆 砰砰砰

三、学唱歌曲

1、导言: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手鼓、小喇叭、小木琴)

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唱一唱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 54| 3 33 43| 2 2 2 54|3 3 2 2|1. |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4、第三遍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个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

5、第四遍听歌曲。师:"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换气记号)

(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如拍手等)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特隆"在心里默唱。

7、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重点指导

(1) 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跳 呦 |唱 呦|

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 跳 呦 |唱呦|的节奏特点。

8、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9、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弱起小节。

10、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1、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四、创编表演

师:欣赏了三位外国小音乐的精彩表演后,他们也特别想看看中国小朋友你们的表演,你们愿意吗?那你们想为他们演奏中国的什么乐器?

生自由回答

师让生分组创编,生表演自己的作品。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的音乐会你开心吗,看到你们开心我也特别开心。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当了一回小音乐家。今天的音乐会到此结束!乐队奏乐,全体起立随《拉德斯基进行曲》的音乐律动走出教室。

六、教学反思:

播放了《匈牙利舞曲》让学生欣赏,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我运用奥尔夫教学法中的用线条来表示图谱,而且不同情绪的音乐采用不同的线条。在听之前提问学生了乐曲各部分的情绪是怎样的。接着还让学生分段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第一部分让学生跟着老师听着音乐画旋律线,感受乐曲情绪,第二部分学生与教师用动作表示,并对两部分进行对比,找出这两部分不同的情绪如何对比,第三部分让学生聆听话旋律线,说说这部分与那一部分相同,最后在介绍舞曲的名称、作者和舞曲的结构。最后才引出本节课学唱的新歌《我是小音乐家》。这部分的教学老师能调动起学生欣赏舞曲的积极性和专注性,使学生能很认真投入的跟着做律动。

但作为副课内容,这里占用的时间太长,差不多用了半节课的时间去讲述分析《匈牙利舞曲》,导致主次部分。

在学唱《我是小音乐家》时,通过过关游戏,将本课的难点解决,但是在忘记提醒学生弱起小节如何衔接,导致学生在演唱这个乐句时衔接不够自然。教授歌曲时没有用教唱的方式,而采用了听唱法,让学生在聆听中学会歌曲,在每次听赏歌曲的时候,我都会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的去听歌曲,不让学生盲目的去听,这样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难点解决上我用过关游戏来吸引学生,将难点解决,并及时进行表扬。

但在上课是由于前欣赏部分用时太多,导致后面主要内容时间不够,在随琴演唱的时候,钢琴伴奏的速度比较快,学生很难唱好歌曲,应该开始时把速度稍微放慢些,等学生对歌曲唱熟悉后再回到原来稍快的速度演唱。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2

《我是小音乐家》是人音版三年级音乐第六册第四课的歌曲。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的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的心声“我是小音乐家”。在教授本课时我比较注重将音乐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这节课是在榄边小学上课由于有教师看课以及师生新接触的影响,学生在刚开课时很紧张,动作、声音都放不开,但通过游戏和教师的鼓励,让他们结合音乐进行动作表演,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

虽然这首歌曲短小精悍,但是也有一定难度,表现为速度较快,节奏有点难度,弱起和后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因此学生唱时容易出现吐词不清楚的现象。

在教学中针对这些问题,我首先运用了图谱教学法进行了教学,从欣赏《匈牙利舞曲》入手,让学生了解旋律线,然后将旋律线运用到歌曲教学当中使学生直观的对音乐有了认识,从中对情绪的处理、速度、力度的变化能够更加清晰的感受,并能根据图谱进行创造与表演。让学生对歌曲音高及音准的进行掌握。学生演唱,教师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我通过听到辨的方式让学生区分不同的声音,寻找出适合歌曲的声音在歌曲重难点上使用了过关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难点后,再采用了听唱法,提出问题让学生熟悉整曲后,教授歌曲……如让学生认识了歌词里所提到的三个地方名:伦敦、柏林、巴黎,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城市都是哪个国家的首都。再让学生了解他们分别演奏的乐器:吉他、提琴、法国号又叫圆号。通过观看图片上的乐器演奏方式让学生进行模仿每种乐器的演奏方法,不但使学生了解了乐器同事拓展了学生的人文知识。

本课存在的不足:

1、欣赏《匈牙利舞曲》,由于欣赏的次数比较少,学生有些过分依赖于看图谱,在表现乐曲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给学生进行指引,学生缺乏将音乐与图谱相结合的能力,在速度上没有统一。

2、由于学生一直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所以难点掌握时拖延时间,没有时间让个别学生展示

《我是小音乐家》反思(3)

首先谈一下李老师的音乐课《我是小音乐家》,她的课前一番听音乐画旋律线的导入,既让学生放松了紧张的心情,又让学生感受到用动作也能表现音乐。充分调动了三年级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十分迫切的想要开始上音乐课,这一点是十分值得学习的,因为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然后,李颖老师介绍了这首舞曲的名字后,就一边播放《匈牙利舞曲》一边播放课件让学生欣赏了匈牙利美丽的景色以及匈牙利人们的舞蹈场景,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老师在黑板上根据音乐旋律的特点画出图谱来帮助学生了解每段音乐的旋律特点,这是奥尔夫教学法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当旋律优美舒展时应该用什么线条来表示,当旋律热情奔放时有用什么线条,使每位同学都认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也充分体现了授课老师具有非常专业的音乐素质和较高的音乐素养。

另外,李颖老师在课堂上教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时,能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先把歌曲中一段简单的衬词提出来让学生模唱,学会演唱后再在乐句前面加上一段连贯的音乐让同学们连起来学唱,两句加起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也是这首歌曲的一个难点。在解决这个难点的过程中,她能耐心的引导学生去反复的学唱,直到学生学会唱为止。在解决了难点后,老师才完整的播放整首歌曲让学生学唱,这首歌曲一共有三段歌词,而且每段歌词的内容都不相同,主要是认识三位音乐家分别在伦敦学弹吉他,在柏林学拉提琴,在巴黎学吹法国号,这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在一节音乐课把歌词记牢固是比较难的。但李颖老师在教唱歌词时能抓住这一特点来帮助学生认识这三个地方分别是英国、德国、法国的首都,还把三种乐器的演奏手法用课件展示出来,让学生对歌词的印象更深刻。这十分有助于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把知识带入到快乐的音乐课堂中,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也要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程度,让他们上课不但有好的音乐,也能在快乐的音乐课堂中学到课外知识。

第8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 音乐;课堂教学;聆听;演唱;创作

音乐家冼星海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而唱歌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每位音乐工作者应该做的是:假如音乐是清泉,就让它流的更欢,假如音乐是熔炉,就让它烧的更旺。让学生更好地接触音乐,更多地参与音乐,让音乐成为学生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与享受。笔者认为,掌握良好的教学方法是通向美妙歌声最便捷的道路。在长期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聆听、演唱、创作三部教学法对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效果非常明显。

一、聆听

聆听是要激发学生倾听的兴趣,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艺术之美。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在音乐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打开学生的耳朵,激发学生对音乐聆听和欣赏的兴趣,言外之意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唱歌以前先静静地聆听和欣赏歌曲,让他们在听赏歌曲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歌曲的美妙、体验歌曲描绘的情绪、理解歌曲的意境、熟悉歌曲的旋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求知、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最终为学好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础和铺垫。

打开学生的耳朵,目的就是让他们多聆听,并且还要反复聆听,在这样耳濡目染的环境下,学生自然会慢慢学会唱歌。然而,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聆听质量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师准确掌握教学目标,探寻行之有效的音乐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让其在潜移默化中聆听歌曲的旋律,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深刻理解歌词内容,进而达到会唱歌曲的目的;在音乐教学实践中,准确掌握歌曲的重点、难点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探寻良好的解决方法。比如:面对很难理解的歌词,可以在聆听前进行有目的的设问,加深学生的重视和注意,从而达到理解和记忆歌词的目的;面对难以掌握的歌曲旋律时,可以边听音乐边划旋律线参与学习歌曲。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聆听歌曲中参与其中,还更加明确了聆听的方向和目的,使其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学会了歌曲,还能够准确地分辨不同音高和节奏结合起来的旋律,充分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丰富内容和真挚感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同教育教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了学生的思维,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最优化。这对音乐课堂教学也不例外,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而言,多媒体资源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性强、优化教学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就要有效运用和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创设音乐教学情境和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和勇于创新。

二、演唱

演唱就是培养学生唱的习惯,在唱齐歌曲中感受音乐之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还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发挥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发挥力,达到唱美歌曲的良效。

从小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反复的齐唱并不能有效激发他们对歌曲演唱的表现欲望,更不足以表达其情感的积极发挥。所以,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开展多样化、综合性的音乐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到唱歌中去。依据歌唱教学的实际进度情况,在钢琴伴奏下进行齐唱适合初步学会歌曲时采用。在音响伴奏下的齐唱适合完全学会歌曲时采用。在无伴奏下齐唱适合发现问题改正错误时采用。此外,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深和巩固所学歌曲,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选择齐唱与拍手和做简单律动同时进行。根据音乐教学的目标和学生对歌曲掌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齐唱和打击乐器伴奏同时进行、部分学生乐器伴奏和齐唱同时进行、部分学生舞蹈表演和齐唱同时进行等方式。

三、创作

创作就是唤醒学生创新和创作的思维,在唱美歌曲中表现音乐之韵。在新课改要求下,真正落实素质教育,通过音乐教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至关重要。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要不断唤醒学生的创新创作思维,使其歌唱的有韵味,有感染力,那么如何才能唤醒学生的创新创作思维呢?笔者根据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音色演绎法

这主要是指导学生利用自然的声音和弱声高位来学会唱歌,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音色来表现不同情感的歌曲。比如为了指导学生用有控制而柔美的音色演唱歌曲《雪绒花》,首先让学生观看视频―银色的雪花优美轻盈飞舞的姿态,再模仿用踮起脚尖的舞步体验轻盈的感觉。此时再开始唱歌,学生就会自然用轻柔的声音来唱歌。

2、情感演绎法

这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歌曲结构进行分析,了解和掌握我国传统的起承转合创作手法,寻找情感的不断变化。特别是歌曲的高潮部分,最容易让学生抒发出音乐的感染力。音乐由情而发,情由音乐而动听。只有让学生在浓厚的情感教学氛围里,在音乐与师生的情感互动中,才能让他们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积极探索音乐之美妙、感受音乐之情,并在情感的共鸣中寻求美的体验,从而实现美的升华。

四、结语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我们教师要准确把握所选歌曲的风格、题材,并正确引导学生选用不同的速度、音色、情感、力度来表现歌曲,长期下来,学生就能够不断提升唱歌技能,达到歌唱美的目标。与此同时,这还能够激发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唤醒他们的创新创造思维,使他们对歌曲演绎出不同的表现和感受,从而也能更好地展现和发挥学生的个性表达和风采。

有人说,最上乘的教学方法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作为音乐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掌握良好的教学方式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提升和和谐发展,这也是新课程对音乐课堂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刘锋.Do Re Mi唱歌教学方法探与究―浅谈课程音乐听、唱、创三部教学法[J].音乐天地,2015.11.

[2] 项雅丽.让歌声更美妙―探寻小学音乐课堂“唱好歌”的有效方法[J].中国音乐教育,2014.07.

[3] 崔惠英.让每个孩子都快乐歌唱[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04.

[4] 李军.高职数学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效果分析[J].内蒙古水利,2010.12.

[5] 邱冬艳.唤醒“沉睡”的耳朵用心聆听音乐[J].教师,2016.01.

[6] 鲍雅丹、何辉.在护理实验教学中情境领导理论的应用分析[J].求知导刊,2016.02.

[7] 王逸群.美声教学中音色美培养探知[J].大舞台,2011.01.

第9篇:小学音乐唱歌课教学方法范文

关键词:完整性;情感;聆听;歌唱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音乐是情感的形式,它以心灵的感受来美化情感,唤起人类自然而纯真的感动。现行音乐新课标把“三维”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放在了首位,音乐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最直接的体现。“唱歌”是小学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就如何让小学生有感情地唱歌,唱好歌,浅谈一二。

一、注重聆听,把握情感

音乐是具有完整性的,任何作品都要把握音乐的整体情绪,而“听”是必不可少的。“聆听”是一种重要的音乐习惯,教会学生“聆听”是上好音乐课的基础。从学生入校开始,就要注重培养学生“聆听”的习惯,上课前安排“每课一歌”的环节,用音乐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知道音乐课要开始了。例如,在开学第一课《大雨和小雨》时,搜集了几种大自然的声音,并且告诉学生只有会“听”的耳朵才最灵,让学生分别听听都是什么声音,并用手势表示出来,先不要出声,一下就将学生引入了“听”的状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聆听”能力,在教学活动中还可做到“动而不乱”。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诉说,情绪的诉说,生命的诉说,只有会“倾听”才能真正地了解和感受到它的魅力。坚持做到每节课先听再唱,养成每节课先让学生听两遍范唱的习惯,把握住歌曲整体情绪,再用“张口默唱”的形式表现出来。聆听在先,能够引导、培养学生具有一双会倾听的耳朵,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的速度、力度和旋律。

二、器乐铺垫,轻声歌唱

唱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是获得良好音乐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人人都拥有歌唱的基本条件,但是如何把歌唱好,培养学生愿意歌唱、喜欢歌唱、热爱歌唱的兴趣呢?在现行的音乐课中器乐的辅助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往往教师精彩的演奏和多种演奏形式的运用,为唱好歌做了良好的铺垫。在小学高年级的音乐教学中,往往歌曲的难点较难突破,不易唱准,而运用乐器来分解旋律便于演唱,有助于解决难点。遇到速度比较快的乐曲时,通过放慢伴奏的速度,降低难度,旋律更清晰,学生易掌握。

唱歌课要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唱歌观念,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避免大声喊唱。主要原因是学生想表现自己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和发声方法不正确。指导学生轻声唱歌,从轻唱开始,用适当的音量、真挚的情感引出自己内心的声音。优美的歌声是发自内心的声音,并不是越大声就越能表现歌曲情感,明白“此处出无声胜有声”的道理。不仅能保护嗓子,还能发出好听的声音。如,在教授四年级的贵州布依族民歌《久不唱歌忘记歌》时,由于速度较快,节奏紧密,又有大量的衬词,学生感觉比较难,在处理了歌词后,让学生跟着琴放慢速度,轻声地跟唱,先熟悉歌曲的旋律,唱清歌词,再加快速度,体会情趣,学生就容易掌握了。又如,在教授五年级歌曲《手拉手,地球村》时,分别以乐带声,运用不同的方法轻声地练唱mi音,唱断音时运用拍皮球感觉演唱,唱连音时用绸带的感觉演唱,再去演唱不同风格的第一和第二乐段时,就很快掌握了演唱的情绪和方法。

三、生动范唱,培养技巧

音乐课上,能帮助学生真实体验与感受歌曲的美,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歌曲的就是教师。教师的范唱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歌曲的第一感知,在要求学生唱好的同时,教师生动、有感情地演唱能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歌曲的兴趣,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动情演唱的同时,再加以技巧辅导学生,产生情绪的交流,更能激发学生演唱的热情。

任何一首音乐作品,它的特点与音乐风格都是通过音乐要素(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的运用来达成的。而在唱歌教学中,学生对于歌曲理解得越深刻、越全面,就会唱得越好、越动听。教学中,教会学生在对歌曲的音乐形象有了初步的感知以后,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感情、结构、高潮,学会通过控制声音的力度、速度、音色等要素来表达感情。引导学生用良好的歌唱姿势歌唱,歌唱时身体无论坐或站都要自然、端正,腰要挺,头与颈不要前俯、后仰,要保证气息的通畅,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教学中,用闻花香、哭泣、打哈欠、叹气等生动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体会,逐步纠正学生呼吸方法上的毛病。教会学生清晰地咬字、吐字,通过朗诵、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对比等方法加以引导。例如,三年级《美丽的黄昏》旋律优美,速度较慢,在上课前运用这首歌的旋律做发声练习,不仅旋律性强,还对气息的训练很有帮助,运用不同的母音来轻唱旋律,加以形象的辅导,避免了单纯发声训练的枯燥无味。又如,五年级古诗新唱《梅花》速度音域适中,在演唱时改变歌曲的速度,让学生感受不同速度的演唱和气息运用的不同。再如,六年级《当五环旗传到北京的时候》第一乐段主要是三度跳进音程,节奏规整,有号召力,在教师有力度范唱的同时,指导学生感受咳嗽时腹部像皮球弹跳的感觉,唱得弹而不断,在连唱时感觉咽部像含着一个汤圆的感觉,头顶像开着一朵小花,面带微笑,既能把握歌曲的情绪,又能唱得好听。

综上所述,音乐作为情感外化的一种形式,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聆听,在器乐铺垫和生动范唱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唱歌技能、唱歌修养和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