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企业管理专业精选(九篇)

企业管理专业

第1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电力企业;专业化;管理

目前中国电力企业的管控模式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沿用过去国家电力公司采用的行政管理模式,强调以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二是投资管理模式,采用参股或委托管理;三是专业化管理模式,即以专业化的组织体系为支撑,专业化的人才资源、技术平台、信息平台等为支持实施管理。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深入和电力行业发展,我国电力企业的组织管控模式逐渐向“专、精、深”的专业化管理方向迈进。

1.目前专业化管理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目前,电网企业专业化管理面临的关键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战略绩效监管、组织协同运营及数据集中管理等方面。“三集五大”体系的专业化管理,主要体现的是一种纵向的职能管理,能够实现纵向管理的专、精、深,但同时也面临一些职能化管理的固有劣势,跨职能和全过程管理不足。在这里我们提出“专业技术管理”,打造保障公司电网坚强运行的专业技术保障平台。作为一种以电网技术为主线和主要内容的管理方式,通过横向的协同和支持,有效配合纵向的专业职能管理以及战略绩效指标的管理,实现局部专业绩效和整体绩效协调最优的跨部门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2.闭环式矩阵制专业化管理模式

从专业技术管理层面助力“五大”各部门的横向协同,深入挖掘内部资源潜力,建设技术保障平台,形成了闭环矩阵制专业化管理模式,简称“CMP”管理模式,“C”指Closedloop,闭环式;“M”指Matrixsystem,矩阵制;“P”指ProfessionalManagement,专业化管理。该管理模式以技术保障平台为基础,体现“以纵保横”、“以横促纵”的核心思想。管理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CMP管理示意图

以纵保横:纵向“五大”专业部门利用支撑需求,引导和带动横向技术保障平台的不断发展,同时为支撑单位科研成果应用提供出口,并确保技术保障平台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以横促纵:横向技术保障平台通过专业技术指标的分析与改进,促进纵向“五大”专业部门绩效提升,进而提高国网河南电力整体绩效。

CMP管理包含纵向“五大”专业管理系统,横向保障平台技术支撑系统及纵、横协同的项目管理系统三大系统。其设计理念为,在纵向专业条块上进一步体现专业管理的功能,在横向业务价值链上推广应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在内容结构安排上充分体现企业价值链管理、企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及专业技术支撑“PDCA”闭环管理思想,构建一套纵向与横向之间能够“专业分工、无缝协同”的“跨专业、全过程、项目化”全新管理模式。

3.闭环矩阵制专业化管理实践

3.1流程设计

CMP管理流程设计主要体现横向技术保障平台、纵向“五大”专业部门及运营监(测)控中心之间工作流程与业务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全过程闭环流程示意图

运营监测(控)中心作为矩阵式管理的原点,负责专业技术指标的规划,监测及纠偏,并针对某类指标或者重要指标采取项目管理的方式,组织推动省公司层面的协同工作;各纵向专业部门,负责实施本专业的绩效指标、提出技术需求、反馈绩效信息;技术保障平台体系作为横向支撑机构,对各专业部门提供数据分析、实施建议及改善要求,配合运营监测(控)中心完成重要指标专项工作中的基础数据核实,并提供辅助决策建议。

3.2实施要素

横向技术保障平台是基础,通过量化、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建设及运营,对跨专业、可量化的综合性专业管理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提升部门协同力,使技术实力有效转化为生产支撑与保障能力;专业技术指标是切入点,以国网公司《顶层设计方案》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为蓝本,以电网核心价值链为主线,以强化技术指标管理、增进跨部门协同、增强电网技术支撑作用为目的;运营监控中心的全过程管控是保障,按照PDCA过程控制机制,实施闭环管理,把目标按时间阶段及研发过程进行分解,在考核指标和方式上,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安排。

3.3应用实例

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为例,围绕电网核心价值链运营的重要过程,结合河南电网发展需求,构建供电可靠性评估及提升技术保障平台,整合配电网及供电可靠性在线监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配电工程的可靠性分析、配电网运行仿真计算、配电设备状态可靠性分析等5个系统、搭建了26个分析模型、组建了13人的专业团队,能够开展供电可靠性现状水平评估、指标监控、各业务环节薄弱点及提升空间分析、措施提升效果量化评估等工作。

平台将一类指标“供电可靠性”按照规划、建设、运行、检修、营销5个环节分解成58个二类指标,其中规划17个、建设13个、运行13个、检修12个、营销3个,根据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程度实现了每一个指标的量化计算,从而将供电可靠性目标有效分解到各业务部门,为运营监控中心推动公司层面的矩阵制管理奠定数据基础,提升了各专业部门协同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下图所示:

在郑州城市配网建设改造与管理提升工程中,根据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分解与计算,各环节制定了针对性的提升措施。规划环节,实施单、双环网工程11项,完善网架结构;建设环节,改造更换老旧设备178台,降低故障率;运行环节,依托配电自动化,优化运行方式;检修环节,依托配网抢修指挥平台,缩短停电时间,抢修效率提升30%。经过各环节高效协作,示范区供电可靠性指标由实施前的99.97%提升至99.999%。

4.总结

“CMP”闭环式矩阵制的专业化管理,与原来相比,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它在专业化管理过程中的“跨职能管理、全过程管理、专业技术性强”等功能方面。这种专业化功能可以有利地推动企业管理水平的全方位提高。无论是从生产管理、风险管控、成本控制上,还是从节能降耗、挖潜增效上,经济效益的提升都显而易见。

注释:“三集五大”是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二五”期间发展战略中提出的。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建设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实现公司发展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王娟茹.基于知识共享的企业合作创新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

[2]马向丽.矩阵式管理的优势与挑战[J].施工企业管理,2008(07).

[3]韩姝,钟斌.浅析信息管理系统对企业发展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07).

第2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一、专利申请的质量问题

2014年中国专利申请数量达到23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受理量为92.8万件,同比增长12.5%,居世界第一位。这个数字非常惊人,尤其是对于仅实施专利法三十年的中国来说。同时,这个数字背后的专利申请质量也非常吓人。笔者到东部某个市调研发现,在省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各种专利申请都有补贴,一个人或专利工程师,一年能撰写两三千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文件,若做外观设计的话,能做六千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他们的主要目的是拿补贴,很多申请人企业都不知道自己申请了专利。对于这些专利申请的质量,大家想想就知道了。

如何保证专利申请的质量呢?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第一,专利申请的费用问题。根据中华全国专利人协会于2005年推出的全国专利行业服务收费指导价格,一个发明专利申请从撰写申请文件到获得授权通知书这个阶段的费基本上在8000元至11000元。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很多撰写国内发明专利申请的机构能收到5000元至9000元已经不错了。很多非北上广深的机构连这个费用也收不上来,费不但不升,反而不断降低。撰写一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是要耗费很多心思和精力的。一份好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从接到素材到撰写完成基本上需要两三天时间,过低的费用必然会造成机构压缩成本,质量可想而知。所以,建议各企业在考虑机构的费时,务必要以确保撰写高质量的专利申请文件为第一前提,否则还不如不申请专利。

第二,在支付合理专利费的情况下,若想获得更高水平的专利服务,除了签订能提供高水平专利服务的专利机构以外,每个专利申请明确绑定一个专利人或专利工程师,这个专利人或专利工程师负责该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及后续的各种流程,并且在专利授权后的专利运营或专利诉讼也与该专利人或专利工程师挂钩。这样,专利申请文件撰写质量的好坏和后续程序处理的好坏,都记在该专利人或专利工程师名下。这样,责任非常清晰,人或工程师就会为毕生的声望而注重撰写或其他处理事项质量。

在上述两点处理好后,企业专利申请的质量就会有较可靠的保证。

二、专利申请的数量问题

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专利申请的数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占全世界专利申请量的三分之一。然而,对于具体的企业,应当具体分析。总的来说,以五到十年的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增大或减少专利申请数量;调整发明专利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或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数量;调整国内专利申请和国外专利申请的数量。当然,底线是降低垃圾专利申请的数量,提高真正需要保护的专利申请的数量。

三、已有专利的管理问题

现在,很多大国企或央企拥有几百件到几千件授权专利,每年要缴纳几十万至几百万年费。为此,这些企业都在想拥有这些专利干什么,每年还要支付这么高的年费。笔者走访了一家年营业额在140亿左右的企业,这家企业的授权专利量大约在400件左右。为了降低每年不断增长的专利授权量带来的专利年费的增加,这家企业定期将实用新型专利让研发人员自己判断,哪些可以不用缴纳年费而自动放弃。很多授权五六年以上的,基本上会被自动放弃。笔者认为,这种模式是可取的,但是若能真正加入专利检索来判断实用新型的创造性,再加上市场部门判断市场现在和潜在需求情况,这样处理可能会更好。否则很容易放弃创造性高且市场需求还很活跃的专利,得不偿失。

四、实用新型是否申请以及申请数量的问题

鉴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经过实质审查就授权,所以很多授权的实用新型没有创造性、甚至没有新颖性,这给实用新型制度带来很多问题。比如,笔者发现很多企业要拿着实用新型去告他人侵犯专利权时,必须提前做专利权评价报告,而现在的专利权评价报告大都以没有创造性为结论。这给权利人带来很尴尬的局面:去,评价报告写着没有创造性;不去,侵权严重。不管法院是否认可这份评价报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出具的这份专利权评价报告确实使权利人很为难。倘若该份实用新型在申请时申请了发明或者同时申请了发明,很多发明是授权的,没有必要在出现侵权时遭遇评价为没有创造性的尴尬。所以,到底要不要申请实用新型?

笔者认为,对于更新换代快的产品,应当或可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对于市场周期还可以的产品,建议直接申请发明。若无法判断是申请发明还是实用新型,可以同时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这样在发明授权时放弃实用新型专利。这样,基本上可以避免上述尴尬。

另外,对于实用新型的数量,建议挤掉垃圾专利申请的水分,根据产品的市场周期来确定,不必强求数量,以质量为重。

五、专利的运营问题

很多企业的老板,尤其是很多国有企业的老板,总是比较疑惑,每年支付这么高的年费,这些专利怎么不带来利润呢?其实,这种想法还是没有真正明白专利的价值所在。除了专利转让或许可外,大多数情况下,专利不可能带来直接价值。比如,在具备某项专利的情况下,企业拥有很大的市场,这个时候专利到底有多大价值,是很难评估的。对于专利转让或许可,根据欧美的一些经验和数据,仅占整个专利的百分之五左右。所以,专利的价值在于构筑城墙防御敌人或者作为利器手刃对手,通过这种模式来换取利润,专利很少直接换取利润。所以,对于专利的运营,要保持清醒头脑。

六、专利管理人员的配备问题

对于经过三十年实践的中国专利制度来说,专利人和专利工程师,数量也就是十万左右。对于这种情况,每个企业聘请专利人或专利工程师,尤其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利人或工程师,是很难的。所以,在无法聘请合适的专利人或专利工程师负责本企业的专利申请及后续管理的情况下,加强与专利机构的深度合作,尤其是聘请专利人深入企业进行培训、挖掘专利申请、管理后续专利事务,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才能弥补内部没有专利管理人员的不足。当然,加大机构的服务内容后,一定要支付相应报酬。否则,又会降低服务质量。

第3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孕育阶段;成熟阶段;创业管理;工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4?0041?03

创业型经济时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集中在创新和创业水平上。支持和鼓励创业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适应时展需要,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对创业者和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积极探索创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问题,形成了专科、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创业管理类专业(学位)。中共十七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中共十也指出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支持青年创业”。但与之相适应,我国创业人才应如何培养,创业者的培养是否可以通过学校的专业教育来实现,是否可以像工商管理类专业一样来开展创业者的培养,他们的区别何在?这些问题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仍存在着诸多疑问,值得进一步深思。

一、创业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5)指出:“在‘学位=工作’这个公式不再成立的时代,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而且还应该是成功的企业家和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启了创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如本科院校的中央财经大学、深圳大学在全校跨专业组建创业班,上海理工大学、温州大学等在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类专业下开设创业管理方向等有针对性地实施创业人才的专业化培养;高职院校的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选拔在校生组建电子商务班,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等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下设置创业管理方向,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和福州海峡职业技术学院开设了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专业(专业代码分别为620598、620572),尝试开展专业化的创业教育。而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是,2012年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第一个开设专门培养创业者的创业管理专业(专业代码为620508),并顺利招收了首届学生。从2013年公布的高职高专拟招生专业设置备案结果来看,黑龙江职业学院也开始了创业管理专业的建设探索,并于2013年正式招生。开设创业管理专业、授予创业管理类专业(学位),培养自主创业者,已成为越来越多高校适应时代需要的自主选择。

创业管理专业与在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类专业下设置专业方向来培养创业人才不同,它更加重视创业者的可培养和可塑性,更加强调创业人才培养的系统性,更加坚定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性[1]。然而,在正统的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业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创业管理类专业并未得到最广泛地认同,甚至包括从事教育工作的专家、学者们也难于对其专业、学科价值,及其与现有企业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差异进行正确区分,从而也就对创业管理专业的定位及建设探索带来困难。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困难,引入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可能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二、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管理阶段论与创业管理专业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与企业管理阶段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理论,他将企业的发展视为生物体生命周期现象的一种模拟,存在着从出生到成长、成熟、衰老与死亡的周期性。马森・海尔瑞(1959)被认为是最早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的。迄今为止,学术界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标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形成了不下20种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方法和依据。如Miller和Friesen(1980)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创业、成长、成熟、衰退和再生四个阶段;坎培里(Kimberly,1981)、理查德(Richard,1983)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创业、聚合、规范化和成熟四个阶段。国内较早进行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学者陈佳贵(1995),根据企业规模的大小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求生存、高速成长、成熟、衰退和蜕变等六个阶段;李业( 2000) 根据企业销售额将企业发展分为初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王炳成(2011)为此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仔细梳理和分析。虽然对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数及划分依据至今都未达成一致意见,阶段数从最少三个到最多十个不等,但研究人员普遍认为,组织从出生、成长、成熟、衰退以至死亡,呈现出倒钟形的抛物线形状的周期性特征[2]。

在众多关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者中,明确研究企业生命周期的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他于1988出版了《企业生命周期》一书,由此奠定了在该领域的核心地位。爱迪思按照灵活性和可控性两大因素,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孕育阶段(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成长阶段(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老化阶段(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三个阶段、十个时期。笔者认为以爱迪思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分析不同阶段的企业管理内容和企业管理工作特点,从而进一步明确创业管理类专业与现有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差异,仍是合理的选择。同时,虽然也有学者试着通过建立量化模型来测定、识别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如康铁祥(2007)、苏志炯(2008)等,但更多是提供了一种思路,很难真正做到精确量化。因此,虽然生命周期划分依据不同,但笔者仍试着以爱迪思和陈佳贵(1995)[3]的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基础,粗线条地勾勒出企业管理工作的三个阶段或三种管理类型,分别是新创企业管理、成长/成熟企业管理、企业二次创业管理,从而更加形象、直观地描述和分析创业管理专业与现代工商(企业)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如图1所示。

图1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类型对照

从图1“管理类型”可见,“新创企业管理”对应爱迪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孕育阶段,或陈佳贵(1995)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的孕育期和求生存期,这个阶段是创业管理专业/学科所主要关注的内容,也是我国管理学专业教育长期忽视或遗忘的部分;“成长/成熟企业管理”对应爱迪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成长阶段,或陈佳贵(1995)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的高速发展期和成熟期,这则是当前现代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科所关注的内容;而“企业二次创业”则对应爱迪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企业老化阶段,或陈佳贵(1995)对企业生命周期进行划分的衰退期和兑变/衰亡期,这多被纳入到现代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的范畴,也可以成为创业管理专业对有家庭(族)企业背景学生的培养范畴。

(二)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特征和管理重点

普遍认为,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不同,管理思路与重点也应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对于孕育阶段的新创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从无到有的创造过程,以机会为导向,处在不断摸索、学习和求得生存的阶段;对于成长阶段的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从弱到强,从有到优的成长管理过程,处于稳定增长、管理规范化的阶段;对于老化阶段的企业,管理的重点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二次创业过程,处于破除路径依赖,形成新增长点的阶段。企业所处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及管理重点如表1所示。通过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对比分析,将有助于对创业管理专业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人才知识、技能、素质的不同要求进行有效分析。

三、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创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启示

根据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管理类型、企业特征及管理重点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创业管理与工商管理在管理对象、管理特征、管理者知识与技能要求等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创业管理专业不应游离于工商管理或企业管理类专业的边缘,即使在教学内容上和工商管理类专业会有重叠,但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创业的本质特征,强调主动精神和开拓技能的培养[1]。

(一)对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启示

现代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企业需要的专门管理人才,强调专门技能的培养,如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专门技能。学生的职业成长目标更多是职业经理人。而创业管理专业教育的目标则是培养自主创业的企业主等更需要具备综合技能的复合人才。学生的成长目标是未来的企业家。当然,根据学生的家庭背景,创业管理专业也可以将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家庭(族)企业的接班人,以帮助企业实现二次创业腾飞,作为其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对创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

现代工商管理过程大多有着标准、规范的运作程序,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实训等按部就班地进行训练,结果一般也可以预期。而创业管理过程理论上是一个有序的系统化过程,但在实践中却又很少有序或完全系统化,更多的是一个有限理性的、非线性的、反复修正的实际过程。学生的创业过程也受到个人、环境、机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项目等是学生在真实的创业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创业管理专业应更加强调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理念,适应学生的创业过程灵活调整教学计划、组织教学过程,实现边创边学、创学结合。

(三)对创业管理专业教学内容的启示

正如管理的特征差异一样,现代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是针对已经成长或成熟的企业培养专门人才,帮助企业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以实现更大、更强和更优的目标。所以在教学内容上侧重将现代大公司的标准化管理知识、技能和经验等作为教学内容,并结合案例给学生讲授。而创业管理专业教育是针对不确定性,甚至还不存在的企业培养创业者,要求他们在不成熟的组织体制下,更多地依靠创新和理性冒险来实现新事业的起步与发展,强调商业机会识别、开发与管理的综合能力。所以在教学内容上,更多的要根据新创企业小、弱、运作不规范的客观现实,和创业者的创新意识、风险精神、商业机会识别与开发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四)对创业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开发的启示

现阶段针对创业者知识、技能、素质培养的课程、教材、案例素材等教学资源极度缺乏,所以在实践中往往是将现代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所使用的关于营销、会计、人力资源等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资源照搬过来,用以培养创业者。因此,开发适合创业管理专业教学需要的课程、教材、实训实践场地等教学资源,将成为创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卢卓.高职院校创业人才专业化培养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30-34.

[2] 王炳成.企业生命周期研究述评[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52-55.

[3] 陈佳贵.关于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兑变的探讨[J].中国工业经济,1995(11):5-13.

[4] 周伟.对“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回顾和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08(9):36-39.

[5] 吴宏翔.企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家行为方式关系探析[J].上海管理科学,2005(5):21-22.

第4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企业管理 专业技术人才 人才管理

现代企业的运营和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支持,企业专业技术队伍在企业经营中的骨干作用更加突出,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势在必行。人才的管理,不仅要识才、纳才,还要育才、用才。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亦是如此,识才、纳才需要一个正确人才观念;育才用才,需要做好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平台”建设。 中国论文联盟

一、树立正确的专业技术人才观念

1、要立参天大树,更要育茂密森林

企业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即需要一批专业技术领域领军人物,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资深专家性人才,还需要大量扎根基础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因此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是一个多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组合的团队建设,选用一大批在各个方面有一定专长的人,他们能够提高各个系统的运行效率,使企业的整体战略能够按照预定的目标实现。

2、金钱非万能,待遇须公正

有些管理者为了招揽更多人才,对外招聘不惜重金允诺,迷信“外来和尚会念经”,让新晋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原同样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待遇上出现两重天地,其实严重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这种不公正的政策,让新进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同样缺乏安全感,难以真正融入企业之中。企业固然应适当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激发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但如果待遇不能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才能和贡献相匹配,不能体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公正评价,则再高的待遇,也不能提高企业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效率。

3、不可“只看本本不看人”,要不拘一格用人才

企业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选用,应该有适合企业自身需要的一套独立的标准,选用的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和选聘的专业技术职务,都应按这些标准进行实际的考核和考察,不拘学历、资历而大胆使用。不能允许滥芋充滥数之辈渔目混珠,否则,社会环境中的学术投机现象应会在企业中漫延开来,颠倒企业组织中的人才价值观,让真正想为企业做事的人感到失望。

二、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平台“建设

1、建立关心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企业环境

“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企业应该相信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都是成就卓越的未来人才,而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应承担重要责任。企业要了解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和性格特点,因人而用,因势利导,给予最合适的岗位和成长环境。

2、鼓励企业内部的技术、学术学习与交流

开放的环境更利于人才的成长,企业应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之间开展学习和交流,促进团队内部的学习交流,加强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协作,也就是所谓的“学习型”团队建设,这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能力非常有效的途径。企业为此应建立专业技术交流的平台,有组织地开展专业学术研讨和交流的活动,同时企业能够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表达,积极采纳合理的成份,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的积极性。

3、给予专业技术人员持续不断的压力和挑战

专业技术人员是企业的人才,是企业的骨干,对这样一个具有重要地位的群体,在享受较好的待遇和更多的尊重的同时,同样应当给予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这样一支队伍中,更不允许鱼目混珠的现象存在。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工作业绩必须进行较为严格的、常态化的、公开的考核和考察,使这一群体保持追求进步的持续动力和压力。

4、给予专业技术人员充分的职业上升空间和渠道

俗话说“要想马儿跑,需给马喂草”,要想让专业技术人才发挥其才,必须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充分的激励。对专业技术人员应该在专业发展方面,有一条不同于行政人员的晋升通道,让他们看到职业发展的希望和美好前景;对于他们日常工作中做出的突出的贡献,应予以积极的评价和及时奖赏,让他们在不断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的刺激下为企业多做贡献。

5、大力支持专业技术人员实现科技成果的确认和保护,尊重知识产权

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参与的科学技术成果,要积极推动知识产权的认定,大力支持他们的科技创新成果向生产力应用的转化,积极评价专业技术人才创新活动中所做的贡献,保护其在知识产权方面应有的权益,对创新活动及时地予以奖励、鼓励。

三、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管理的基础建设

1、建立专业化的管理机构

①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选用进行考察,对技能水平进行考核和鉴定,把好专业技术队伍的选用关,选用适用的人才。

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考核,开展职称、技术职务的评聘和晋升,畅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通道。

③组织各个专业领域的技术交流和研讨和科技攻关,加强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2、配套完善专业技术队伍建设的各项制度

①建立公开、公正的专业技术人员选用、聘用、奖惩管理制度。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公开、公正的选用、聘任、奖惩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其中公开性是保证公平、公正的基本保障,禁止暗箱操作。

②建立科学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企业选用专业技术人才首先从企业发展的需要出发,企业需要的不是一堆拥有多少博士、硕士或专家人数方面的规模和数据,企业需要的是能够利用专业技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计划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人才的评价应从工作的实际绩效出发,科学的人才评价标准基于企业的实际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实际绩效。

③建立相对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级差制度。待遇级差过于简单,待遇档次拉得过大,会让处于基层的人才,感到巨大的升迁难度,而达到一定职务、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容易形成养尊处优的心态,失去奋斗动力,因此应当建立专业技术人员的相对丰富待遇级差制度,对于专业技术人才所做积极的贡献,能给以及时的激励,并增强其持续进取的动力。

第5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后勤管理;专业化

煤炭企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其后勤管理系统的服务范围和服务水准对主业的生产经营起着很重要的支撑作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是“区块管理”,也就是以一个矿区作为一个管理主体,既抓煤炭生产,又抓后勤服务,这种模式分散了管理者的精力,也使后勤管理摆不上位。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以及后勤管理水平,一些煤炭企业开始尝试并推广剥离后勤,走市场化、专业化的路子。

1煤炭企业后勤管理内容和特点

1.1后勤管理内容

一句话概括,煤炭企业后勤管理主要是负责企业内的生产辅助服务、生活后勤服务和社会职能服务以及医疗、教育培训系统的一揽子管理。生产辅助服务主要包括:职工通勤车服务、职工食堂、宿舍、招待所、浴室以及安全培训等;生活后勤服务主要包括:职工小区的供水、供电、供暖、供气等管理以及环境卫生、绿化美化等服务职责;社会职能服务主要包括:离退休职工管理、计划生育、爱国卫生、治安综合治理和预备役、兵役等社会职能;同时包括医疗、教育培训系统的统一管理。

1.2后勤管理特点

企业后勤因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地位不同,决定了其不同的管理特点。一是具有从属性和服务性。从后勤管理内容可以看出,这是最主要的特点,特别是服务性更是后勤管理工作的意义所在。二是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管理职能多样庞杂,服务内容广泛综合,既要与生产单位打交道,又要与社会有关部门保持良好关系,既要与职工打交道,还要与职工家属建立密切关系。三是技术性和政策性。后勤管理专业门类多、技术性强,特别是科技的发展,后勤管理手段也在与时俱进,技术与管理正在日趋融合。同时后勤管理设施及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如离退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和管理都需要较高的政策水平。四是依赖性和经营性。企业后勤管理离不开煤炭主业的支持与扶植,同时随着剥离企业办社会的进程,以及煤与非煤和后勤服务的彻底分离,后勤经营职能日益显现,逐步走上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之路。

2后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等、靠、要”的思维模式未根除,市场观念未完全树立

煤炭企业后勤系统是为企业服务的,是计划经济下的产物。虽然国家推行“分离企业办社会”和“主辅分离”等政策,但是,后勤系统仍然依附于煤炭主业而生存。历史形成的“等、靠、要”模式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市场化的观念没有完全形成。这就严重阻碍后勤管理专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

2.2员工综合素质不高,适应新的经营模式能力差

不容忽视的现象是,煤炭企业后勤管理人员以及后勤工作人员相对于生产主业而言,素质和技能都稍逊一筹,年龄偏大,且老、弱、病、残较多,知识结构陈旧,对当今的科技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缺乏了解。人员素质偏低和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新的经营模式。加之从属于辅助和次要的地位,决定了煤炭后勤系统经营和生存压力较大。

2.3后勤资产不良,基础设施较差

从煤炭企业的发展历程看,煤炭企业注重生产性投资,对后勤服务工作欠账太多,导致后勤服务基础设施落后。设施老,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缺资金,少扶植,靠费用和补贴生存,这是煤炭后勤管理系统的写照。近年来,虽然煤炭企业对后勤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投入,但是长期以来遗留下来的历史欠账和深层次矛盾难以在短时期内解决,煤炭企业后勤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4服务标准和质量不能满足市场要求

后勤系统从主业剥离出来,逐渐形成了市场观念,意识到服务标准和质量是经营和发展之道。但是后勤的人员素质,较差的基础制约了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的能力,加之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服务标准和质量不能满足主业的要求,导致部分内部市场丢失,甚至主业开始“另起炉灶,再造后勤”,这是一个矛盾和怪圈,只有后勤系统加强管理,降低成本,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才能打破怪圈,走出困境。

3实施管理专业化是煤炭后勤企业的必然出路

3.1后勤管理专业化是煤炭企业及其后勤业发展的需要

煤炭企业自身都希望做大做强,都希望通过专业化的管理完成“蜕变”。从这个角度看,必须把后勤工作剥离出去,把精力完全集中到煤炭生产和销售环节中,实现精干、高效、专业化。剥离出去的后勤,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其出路就是走专业化的路子,把为煤炭主业服务作为宗旨,通过对后勤业务的理顺,更加专业的搞好后勤管理。因此后勤专业化管理不仅是对煤炭主业做大做强的支撑,也是自身发展的唯一出路。

3.2后勤管理专业化需要统筹系统地规划

后勤系统从主业分离出来单独经营,这是专业化的体现,那么后勤系统内部涉及方方面面的工作,更需要专业化管理。如前所述,后勤管理涉及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社会服务以及医疗、教育培训等,每个条块都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专业化的管理,才能使人、财、物达到理想的结合状态,人尽其才、财尽其力、物尽其用是专业化管理追求的境界。要达到这样的预期,需要后勤系统统筹地规划,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再造,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墨守成规延续老的管理模式,不可能达到主业的要求,也与“主辅分离”的初衷严重不符。只有横下一条心,闯出一条路,搞好专业化服务,才是出路。

3.3后勤管理专业化必须按市场遵循经济规矩

第6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企业管理;专业开发;开发流程;步骤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1(a)-0143-02

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的管理人才,据教育部的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所需管理人才约1000~1300万人,而且以10万人/年的速度增长,但在读的管理类学生却只有102万左右,存在巨大的人才需求缺口。正常来说中职企业管理专业应该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各大中职院校企业管理专业的发展却呈萎缩状态,招生人数逐年减少,众所周知生源就是学校的生命线,生源的萎缩直接威胁到企业管理专业的生存和发展,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社会急需管理专业人才“,出口”畅通;但另一方面,职校,管理专业的招生人数却逐年减少,生源“进口”逐渐呈枯竭之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中职学校的企业管理专业存在以下的不足。

1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教材欠实用

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应当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因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就业教育,主要着力于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的初中级技术人才。但当前中职学校企业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存在明显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根据办学形式随意设置或更改课程;课程设置没有结合社会实际;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另外,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现象,为了招生或者某企业的暂时需要,随意增减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同时教材建设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随便订购使用教材,使用超越中职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力范围的教材。这些课程,一般都有10门左右,它们相互交叉、但又相对分割成自成体系的各门课程。从事这些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上都是单兵作战,各讲各的专业课程,而且他们大都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们只能注重本学科的理论教学,缺乏专业知识与具体操作实践的沟通与联接,教学上照本宣科,忽视对学生专业操作技能的培养。

2设备、师资跟不上专业要求,学生的实操能力不强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很多新行业应运而生,各职业学校对市场的热门专业也趋之若骛,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由于新专业仓促上马,因此在教学设备配置、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不符合新专业的要求。主要表现在:由于经费不足,许多学校实训设备的投入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差甚远,实训设备落后,即使有新设备,也是数量严重不足,为解决这一窘况,许多学校通过减少实训时间和使用替代材料,一切从简就陋来解决问题,结果学生实训操作时,只能轮换。以上的种种原因,造成了学生实训效果不理想、专业能力难以保证的后果。同时师资队伍不但人数少,而且跟不上社会形势,既有专业理论,又有专业技能的“双师型”教师更是严重不足,刚步上教坛的老师难免缺乏实践经验,但使用企业一线技能人才任教又往往存在不善表达的情况。这样势必难以保证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

3就业不理想

抽样数据显示,2010年对中职企业管理专业的500名学生通过书信调查问卷和班主任电话访问相结合的形式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就业人数为458人次,就业率为90.2%。而对口就业人数为123人次,对口就业率仅为26.9%。从而可以看出,学生就业不困难,但对口就业的不多,就业的学生有70%以上所从事的工作与企业管理专业无关。同时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大概1/4月薪不足1000元,有45%月薪在1000~1500元之间,有24%月薪在1500~2000元之间,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不到10%的学生。就业是衡量专业建设能否持续的重要标志,企业专业学生就业质量不理想,自然影响了下一年的招生情况,也就威胁到企业管理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中职学校企业管理专业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究根结底在于很多中职学校的企业管理专业缺乏合理而严密的专业开发流程。所谓专业开发,是指以市场导向(就业导向)为原则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实施职校老专业调整改造以及新专业开发的一个系统运作过程。专业开发是职校办学的核心工作,专业开发的优劣决定了职业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要想让中职学校企业管理专业可持续发展,那就必须在专业开办之前建立起一套完整而严谨的专业开发流程,该文提出的中职学校企业管理专业开发流程是在参加了香港职训局的研修班,借鉴香港职业教育开发新专业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之后总结而成的。新专业开发流程的步骤是:(1)成立专业可行性研究小组进行数据搜索。所谓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Study),就是以调查为前提,利用市技术分析、市场分析、国民经济分析和财务分析,对各式各样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进行综合的评价。论证的依据是调研报告。也就是说中职学校在开办新专业之前必须进行遵循以下方法成立专业可行性研究小组调研分析该专业是否可行。①成立可行性研究小组。这个小组的成员包括学术(教育)界专家、学校本专业的专家、学校其他专业的专家、行业代表。②拜访企业、商业界、专业团体搜集相关资料。③搜集统计数据把握政府发展方向,收集报章招聘等资料。便于设定企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④搜集市场相关专业资料,例如:招生人数、级别、课程、内容等。以便于设置专业作为参考。⑤约见专业团体,例如: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以及广东省企业管理咨询协会⑥搜集大学开办相关专业资料,以利于作为借鉴。(2)根据搜集的数据进行可行性研究。研究的范围包括:①对企业管理专业的需求。根据搜集的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数据以及现有市场的可供应量去确定该专业成立的可行性,并根据雇主、商会、专业团体的意见确定本专业如何配合社会的需求:即定好专业的培养目标。②由该学系(专业组)或院校开办此专业的理据。分析社会的发展方向、社会该专业人才的供求状况以及本院校所具备办好该专业的各种条件。③毕业学生的就业前景。④收生的标准。结合学校的师资队伍力量,设备配置情况来确定。⑤升学途径。即研究学生毕业时需达到什么能力标准,能拿到哪些技能证与学历证,是否能继续提升能力与学历。⑥课程内容。根据培养目标以及雇主、商会、专业团体要求本专业学生达到的能力标准确定课程内容。⑦与其它专业的公同性。以免造成同一院校不同专业之间专业设置趋同,造成学生毕业推荐时竞争激烈。⑧针对以上方面分析学校现有的情况让雇主、商会、专业团体进行评议。⑨研究其它教和学的相关特点。根据这两个步骤确定新专业可行或不可行,如果可行就进行第三个步骤。

4进行专业和课程设计

专业和课程的设计也必须由学术(教育)界专家、行业代表、学校该专业的专业带头人、该专业的骨干教师结合社会需要,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学校的现状、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1技能课程体系理解

1.1技能与技能型课程的含义所谓技能,指的是掌握专门技术并有效应用的能力。心智和操作是技能两种表现形式,作为操作技能基础的心智技能是指对专门技术的掌握能力,通过各学科任务的完成可以提升心智技能;而操作技能指的是对专门技术的应用能力,通过完备的操作练习可以提升操作技能。技能型课程和专业理论课,两者侧重点不同:前者注重实际操作,后者注重理论、概念和思想,但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必须掌握一定专业知识才能进行相应实际操作。

1.2“技能培养”培养必须建立在技能型课程体系基础上技能型课程是技能培养的主要载体,注重相应学习模式很有必要。基于企业视角贴近企业一线岗位需要合理设置技能型课程体系,是实现专业技能培养目标的关键。技能模块化和合理选择学习模式可借助于在技能型课程体系建立中恰当植入专业岗位群。基于彼此相互联系的岗位群,可以有效开展技能分析。在科学确定技能型课程基础上,应有效实施这些课程。

2基于学生认知阶段,合理选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技能课程学习模式

2.1认知时期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技能课程刚开始属于认知时期,学习模式可采取实地观摩或视频模拟来了解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实际运作。刚进入校门的高职生,善于形象思维而弱于抽象思维,显而易见的东西往往兴致更高。因此,这一时期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致,学生主要是从感性理念上了解一下操作技能。比如:讲解《现代物流学》中的配送内容,授课教师只是课堂讲解,学生一定会认识模糊,若带领学生参观一下物流企业,学生亲眼看到配送作业过程,学生可以借助主观能动性来强化相关知识理解。在感性认知基础上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可以借助教师的讲解和模拟熟悉操作技能的组成部分子技能及彼此的联系和其中的关键点,进一步知晓操作技能的全部实施环节。具体学习某项操作技能前,学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看看操作的整个过程以及相应分解成的简单动作,看看操作的注意事项、要领、工作方式、工具、安全保护和自检等内容。学生应该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认识相关知识和概念,以便更好地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进行配送流程讲解时,可以借助模拟公司将配送整个流程分为上货、配送、下货三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划分为一些子环节,借助于项目教学法启发并帮助学生提炼出每个环节的关键技能点和操作要领,接着进入下一个时期练习。

2.2模拟操作时期这一时期还是在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技能课程实施阶段,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模拟实训室进行操作模拟是这一时期的学习模式。其特点操作技能对视觉依赖性减弱,而增强了认知作业要求,学生技能训练慢慢从局部或较小难度向难度更大的转变,即借助多项局部单元训练进行专业领域工作任务的整合。本时期,教师注重强化学生的单项技能训练和全过程的现场指导并及时纠错,学生完成全部单项技能训练后,能够整合局部而分散的知识结构,形成专业领域内的连贯而程序化的工作任务,并匹配相关技能。比如:《现代物流学》中,学生在认识操作全过程和关键点基础上,应全部通过各项子过程操作训练,形成包含各项子技能的连锁,能够全面认识配送作业,并掌握各项配送作业技能。

2.3实际操作这一时期一般在学生毕业前一学期或一学年,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生开始顶岗实习成为这一时期学习模式。第二时期的操作模拟,是在学习环境和人文环境完全不同于企业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室完成,学生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差异较大:实训环境中,学生处于较松弛的心理状态,其有较准确的判断力,不易出错;企业环境中,学生处于较紧张的心理状态,判断力偏差和出错率增大,需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才能逐步适应企业环境,逐步减少判断偏差和出错率。第三时期的学习,与企业一线岗位的仿真性更强,但企业由于业务性质和管理流程不同,各个岗位技能要求会有差异,在实训室只能展开普适强的基本技能训练。比如:训练信息系统操作,每个企业流程不同,作业内容就会有差异,进而信息系统操作流程和信息处理也会有差异。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实训室只能提供具有较完备基本功能的模拟信息系统,而不能涵盖所有企业的操作系统,学生深入其中只能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初步了解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和信息的处理。至于具体企业信息系统,只能深入企业定岗实习才能熟悉。但是学生可以举一反三,企业的信息系统基本原理和组成都是一样的。

3学习模式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

3.1企业的合作当前,愿意接受学生参观的企业很少,参观人员拍摄作业现场更是不允许。企业不愿意与学校进行实训合作理由也正常:参观的学生次数多了,未计划好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计划好也会增加企业管理成本;同时,学生进入企业现场,安全意识没有企业员工那么好,会产生意外伤害,这给企业带来困扰。这方面的协调就需要政府出面,通过政策引导和解决企业烦扰,逐步吸引企业支持高职教育。

3.2实训室配套设施不全,建设形式过于单一当前,很多高职学院都开设了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但建有相应实训室凤毛菱角;令人高兴的是,政府强化公共实训中心建设,但建设的实训室形式雷同,当然内容会有所差异。而我们应该从德国实训室建设得到启发:在德国职业院校内,每个专业都拥有自己的校内实训室。学校开办经济实体———实习公司,如德国开姆尼兹F十u教育中心的餐厅,学生早教师指导下通过轮流定岗负责日常运作,工商企业管理、酒店管理、烹饪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都可以在此实训实习。加入全球近万家、总部设在欧洲的虚拟公司,其中德国有800多家校办公司,中国数量不多。这种虚拟公司和真实企业一样,内部组织健全、分工明确、管理规范,都应依据现行法律申请开业、停业或破产,日常经营也需遵守法律。当然,我们可以把学生送往区域性行业协会教育实习基地。但这些以前建立的实训中心,使用效率较低,没有体现公共性。如果不强化专业标准建设和职业资格考核,依然不能有效保障这些实训基地使用效率。这主要是因为组织学生去这些实训基地实训,学校不仅要缴费而且还要增加工作量,如果没有指令性考核,一些学校就免了这个环节。

4有效实施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技能型课程学习模式建议

4.1政府应该有效实施政策引导和管理职能我国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扩展就业的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高度重视。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之一就是通过加大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为每一位在职人员和准就业人员提供岗位培训和就业支持。但是,光靠政府还是远远不够,需要借助社会的力量,比如政府加大政策引导和宣传力度,积极鼓励企业积极投入职业教育事业来推进其发展。

4.2高职教育应加入职业资格鉴定当前,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独立于职业技能鉴定体系,但彼此都具有承担职业教育的职能,按理应归属同一体系,也就是说职业技能鉴定应归属职业教育体系。现在劳动人事局、行业协会和其他部委本位主义严重,积极参与职业职业考核,致使职业资格认定秩序较乱,一个缺乏必要专业学习和训练的学生经过短期培训就可以得到职业资格证,好像短期培训效果与三年职业教育等同。因此,政府应该统一职业资格认定管理,尽快减少认定市场的混乱。

4.3行业协会应发挥应有作用国外职业教育中,行业协会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以及下属会员企业,最能深刻和具体地体会本行业人员的素质标准,最能准确地判断行业人员技能水平,最有资格制定行业职业技能规范与培养方案,最有能力组织职业资格考核并在行业内企业安排学生实训或就业。当前,我国行业协会虽然参与职业资格认定,但是缺少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来开展职业技能认定,成为独立于职业教育外的系统,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训和就业机会。因此,政府应该施加政策引导,鼓励行业协会和职业教育界携手搞好职业资格认定,统一相关技能标准、规范和培养方案,减少本位主义和功利主义。如此,职业教育能够有规律、上规模发展,公共实训基地的使用效率也可大大提高,学生实训的成本和效果会更好,学生就业机会会更大。

第8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一、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尝试运用模块教学理论,依据课程体系将不同课程模块划分为不同的板块。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为例,其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拓展课以及其他课程等5大课程模块构成。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文写作”等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3%;专业基础课主要由“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原理”、“经济法规”、“基础会计”、“统计基础”等课程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23%;专业技能课主要由“连销企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基础”、“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训课构成,占总学时的比例约为44%;专业拓展课程主要是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特色所开设的一些课程,如“东莞经济综述”、“市场调查与预测”、“管理沟通”、“公共关系”等,占总学时的5%左右;另外5%主要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的需要,在全院教师所开设的一些特色课程中自行选修。可以看出,目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仍旧局限在学科方面,对于实践操作和专业技能的培训相对比较少,同时,过于追求课程体系的大而全,缺乏将相关学科进行有效的衔接。

二、当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呈现趋同化现象

人才培养目标指的是基于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对所需要培养的人才所设定的一种预期。在教学活动组织和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目标是其得以进行的核心,在教学工作中,任何活动的开展通常都是基于这一目标来进行的,例如: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对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评估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该目标能够较好地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培养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一个人学历的高低并不能准确反映其管理能力与水平,而我国高职院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基层管理者,这就导致课程体系设置内涵不清晰、结构不合理,直接制约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另外,在该专业的教学目标设置中,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趋同化现象。尽管各高职院校无论是其办学条件还是历史文化,甚至是在区域依托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但是,这一差异并没有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未能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现各校自身的特色或不同。因此,在市场需求不断多元化的今天,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仍然无法较好地适应市场发展。

(二)课程体系结构设置缺乏职业性与前瞻性

我国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普遍存在课程体系结构缺乏职业性与前瞻性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设置相对缺乏职业性,同市场发展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异。2.在课程的教学中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却相对较少。3.在课程的开展中,应用性的课程比例较低,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学科的设置缺乏实际性、前瞻性等,缺乏对市场发展的有效调研,普遍存在着照搬的现象。5.学科之间的联系比较少,没有充分结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良性互动,缺乏对复合型管理人才的培养。6.学科没有有效地同职业岗位进行对接,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就业时脱节现象的发生。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在培养和发展中存在片面性,使得学生踏入社会工作岗位后,无法良好地开展和适应工作。

(三)综合能力及技能培养有待强化

通常来讲,要促进学生有效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课程的开展是一个非常适用的方法,它能够有效地体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状况。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所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得到有效应用,促进其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应该重视理论和实践的有效整合。然而,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实践课程的配置水平都相对较低,而对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则相对比较偏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掌握了较好的理论知识体系,但是对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却比较受限,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只重视理论知识学习的错误观念,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些高职院校教学内容与实习实践课程存在脱节现象,还有的院校为了能够凑足学分,在课程体系中重复进行实践课程的设置,这些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四)实践教学的师资匮乏,课程实施途径单一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历史中,普遍重视对专业类别的系统性发展,同时,在学科内容上也主要追求专、精、深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高校教师类别中理论教师占据着较大的比例,而从事实践教学的教师和技能教师、实习教师的比例却比较低。因此,在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中,普遍存在着理论能力远大于实践能力的现象。由于实践教学的师资匮乏和能力的不足,导致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不高,就算建好的实验室等基地也大都成了摆设,使用率相对比较低。同时,高职院校的课程实施途径比较单一,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大多是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模式,比较重视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同社会和企业的衔接相对比较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积极性相对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有创新意识。

(五)考核形式僵化,内容重知识轻能力

现阶段,我国各高职院校教师通常都具有较重的教学任务,为了能够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考核,在大多数课程中都倾向于采用试卷的考核方式来进行,采用论文来考核的方式仅出现在少部分的课程中。一些类似于创业策划、演示等方式的考核,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中通常很少采用。而在考试中,通常倾向于采用闭卷考试,只有少量选修课会采用半闭卷或者开卷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在题型的设计方面,通常涵盖了选择判断、名词解释、问答和计算等。因此,这一评价方式最终反映出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而缺乏对于主观性分析和扩展性的考核。通常来讲,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对其相关技能的培养,都离不开客观知识的传授,然而,学生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基于现实环境所进行的相关决策和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能力,是难以从理论知识中得到提高的,同时,对于理论知识的过分重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完善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一般来讲,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可以通过课程体系的设置表现出来。高职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应该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对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市场竞争和合作意识;进而在课程的日常开展中,有效地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实施。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对市场需求进行探析,不断地调整和改善自身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适应能力,使得学生的发展能够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多元化的需求。在高职院校对学生的日常培养中,应该基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加大对学生沟通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资源整合和协调能力等的培养,使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和接受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不断促进其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例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基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需求而设置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层管理、中层管理和综合管理的能力,同时,还非常重视学生管理咨询能力的提升等。

(二)以满足社会市场需求为目的,优化课程结构

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满足市场发展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人才培养中,需要紧密地衔接“知识—岗位—技能”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1.应基于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充分融合企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重视专业性质和学科核心课程的构建,调整课程设置以达到最优的配置。同时,需要同其他学科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正确处理好本学科与交叉学科间的逻辑关系。2.在课程的设置中需要基于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与就业岗位实际操作和需求进行充分协调,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能够为学生以后走入社会岗位提供一定的帮助。3.高职院校在设置课程时要全面结合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管理方法、管理工具等,针对企业管理开设相应的课程进行系统化的学习。4.在课程的设置上还要根据该专业的就业特点,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通过开设创业课程,为学生在以后的创业中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增加实践创新课程的开设比例

高职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就是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为市场需求提供应用型人才。基于这一最终目标,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中必须打破传统的模式,加强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体系。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重视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需要增设实践课程的教学时间,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积极地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2.充分地协调社会实践比重,规范教学管理体系。在开展实践操作课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充分地协调社会实践的比重,不能只局限在学校层面进行操作能力的培养。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实验室等配置完善的实验场地设备,同时,设置研究小组,全面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3.多渠道多方式地开展实践创新课程。例如,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对管理学知识进行探讨;通过在学校举办企业管理模拟大赛,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等。4.学校应加强同企业或政府等单位的有效合作,利用暑期实践,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同时,为他们深入了解国家相关法规政策提供帮助。

(四)优化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工作的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师资队伍的影响。在师资力量的设置中,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地适应人才培养的改革,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导向,不仅重视教师理论知识的提高,还要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1.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及时进行相关知识的更新。学校应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将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电技术等快速融入到高职教学中,另外,也要鼓励教师进行相关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取,从而提升他们的教学经验。2.学校要积极地协调与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可邀请企业或者社会中经验丰富的知名人士到校演讲,与教师和学生分享他们的实际管理经验;同时,还可以通过相关讲座的开展、管理技能演练等方式,不断完善和丰富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强化教学团队的学术能力和企业实务操作能力,不断优化高职师资结构,促进教学改革,从而促进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有效运转与实施。

(五)创新并改善考核方式

第9篇:企业管理专业范文

一脉相承 与企业共成长

内地越来越多的集团、企业快速发展、走向海外,它们从最初简单的资金集中管理,开始向全面的财资管理发展。作为一家紧密联系香港与内地的银行,东亚中国了解香港以及内地市场,在帮助企业进行跨境财资服务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它利用在香港贸易中心多年的服务经验,将全球跨国企业财资服务经验引入内地企业的财资管理,帮助企业提高资金运营效率,特别是提供在公司治理、内部平台框架构建、香港融资渠道、国际贸易环境分析等方面的专业帮助。东亚中国不只是把自己定位在金融市场中介的角色,而是从更为深远的角度为企业着想,力求与企业共同成长。

东亚中国为内地希望“走出去”的企业整合境外平台,利用东亚集团在香港其他方面的金融媒介,为企业提供会计、证券、法律等全方位的配套业务支持,不仅帮助企业了解境外市场,同时利用全套的服务平台,全方位地帮助企业迈出“走出去”的步伐。

香港是全球的贸易中心之一,众多跨国企业已扎根香港多年,有的更是将香港作为亚太区市场总部。当这些企业或是香港的本土企业想进入内地市场时,东亚中国便能利用香港与内地服务一体化特色,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这当中许多企业客户在香港时就已和东亚银行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所以当他们迈入内地市场时,东亚中国成为了他们的首选。东亚中国进入内地市场时间长,覆盖城市网点多,能够帮助这些企业分析内地经济环境,扎根内地市场,在某些城市寻找商机,并提供配套业务服务。与此同时,东亚中国还可以发挥香港母行的经验,让跨国企业在内地与香港得到标准化、一体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打造平台 提供专业服务

针对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财资管理个性化需求,东亚中国以长期发展的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打造财资管理需求的一站式、智能化、综合财资服务平台。与一些银行粗放式发展不同,东亚中国用先进的精细化服务理念、开放的心态、平等合作的态度,同优秀的财资管理服务提供商合作,并愿意为满足客户的需求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和强大的网络支持,提供更加精细化的财资管理服务。

东亚中国在企业财资管理服务上更突出四个特色,一是依托东亚中国在香港的广泛网络和影响力,为内地和香港的企业提供内地与香港的联动业务;二是东亚中国企业网银具有多重安全性保障,安全KEY的物理按钮隔绝黑客攻击,大额预警、动账通知以短信、邮件的形式让客户可以随时掌握账户变动:三是东亚中国的服务有行业特色,针对房地产、汽车等不同行业,提供专业的现金管理解决方案;四是东亚中国长期致力于中小企业财资管理产品及供应链产品的开发和服务品质的不断提升。

东亚中国是内地首个推出本土化资金管理平台的外资法人银行。通过与ERP厂商的合作,东亚银行的资金管理平台能帮助企业实现供应链的精细化管理,在准确把握企业每个生产环节的基础上,运筹帷幄整体账务情况,控制并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并充分利用金融杠杆,做好自有资金增值和信贷资金补充,全能把握资金优势。

东亚中国的本土化资金管理平台分成网上银行、人力资源、资金增值以及资金管理四大模块,融合了各财资服务提供商在金融服务领域、软件服务领域及企业咨询领域的专长,以软件为载体,以金融服务为支撑,通过企业的ERP系统实现银行账户的实时监控、集中支付结算、资金增值、集团资金池管理、综合数据分析、工资等金融服务,在提供管理咨询、现金管理及投融资服务的基础上,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综合管理能力。

除了提供资金管理平台来强化企业的资金管控能力,东亚中国还为企业购置软件提供全面的授信解决方案。经财资合作伙伴推荐,包括但不限于金蝶、用友、九恒星等已经合作的软件供应商推荐的优质客户,银行可对客户在采购和实施ERP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给予授信安排,并提供灵活的还款方式,以缓解企业在购买ERP软件时需一次性支付大额资金的压力。同时,银行针对企业应付采购款或生产高峰期的临时资金缺口,提供短期融资,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针对核心厂商的上下游,提供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对于企业客户来说,全面的授信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占用最少资金的情况下,提升企业的软件功能和综合管理能力;进一步盘活公司资产,解企业流动资金之急,增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之效,两举皆能增强企业的财资管理软实力。

东亚中国整合的财资管理服务团队具有强大的服务能力,依托内地的24家分行,东亚中国可以对客户个性化的需求作出快速反应,并结合其财资服务合作伙伴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专业化、智能化的综合财资管理服务。对于长期使用财资管理平台进行内部资金管控的企业,银行会为其提供更加全面、更加精准的财资管理服务。此外,东亚中国在帮助企业提升自身财资管理水平的同时,更希望通过与财资服务伙伴的共同努力,将金融服务与信息科技实现创新性融合,推动国内财资管理领域及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帮助更多的国内企业提升财资管理软实力和实现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

相关链接

1918年,东亚银行在香港成立,1920年在上海市四川中路299号设立了内地的第一家分行。从此,东亚银行开始了内地业务,也成为唯一一家在内地服务历史没有间断过的外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