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精选(九篇)

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

第1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趋势1

移动新媒体进入发展年

2014年,移动新媒体进入发展年。2013年是移动新媒体元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亿。个人电脑用户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迁移,几大门户纷纷发力,布局移动互联,其中搜狐、网易、腾讯三家新闻客户端先后宣布用户数破亿。

2014年,各家移动新闻客户端将进入全面深度整合期,与自有微博、微信和视频平台等打通互联,构建全媒体发展战略;同时,深度挖掘用户个性化需求,打造自身特色实现差异化竞争。跨过元年,移动新媒体的商业化闸门必将打开并全面加速。

趋势2

传统媒体进入深刻转型期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传统媒体深刻变革指出方向,2014年将迎来传统媒体发展新媒体的深刻转型机遇期。

近几年来,新媒体强势倒逼传统媒体变革。以智能移动终端为特征的移动新媒体元年,更为困顿中的传统媒体再次提供了一个变革与重生的机会。未来的两到三年,传统媒体尤其是市场化运作的媒体再不抓住移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趋势,必将丧失最后的优势和资源,面临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由于内容同质、经营亏损,《新闻晚报》即将停刊。2014年,相信更多传统媒体将引以为戒,坚定擎起移动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大旗,以受众为中心做足用户体验,通过个性化的内容和定制化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巩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重获新生,更好发挥其自身价值。

趋势3

微信微博APP三驾马车领跑新营销

早在去年年末,《哈佛商业评论》就曾发出评论文章——"传统营销已死":包括广告宣传、公共关系、品牌管理以及企业传媒在内的传统营销手段都已失效。新媒体发展带来的新营销思路和传播方式早已深入人心。2014年,依托当今中国智能手机用户的两大杀手级应用,微博营销与微信营销将依然火热。超过七成活跃用户正在使用移动终端登录新浪微博,而完全基于移动端的微信已经站在了6亿用户的门槛。微博"粉丝"服务平台的上线和微信公众平台的不断优化,正使客户价值挖掘与大数据营销逐步落地。

随着越来越多人过起丰富多彩的APP生活,可以预见的是,品牌企业逐年增加的新媒体广告投放预算中流入移动端的比例也将越来越大。面对移动化浪潮和数亿级用户,品牌企业的移动营销探索越发引人期待。

趋势4

移动入口争夺战愈演愈烈

过去的一年,各大互联网巨头上演移动互联网入口争夺战。百度收购91无线,加强布局应用商店;腾讯坐拥6亿用户的微信,又战略入股搜狗,加码移动搜索;阿里投资新浪微博、高德地图,高调推出来往,开启移动扩张之旅。

移动互联网入口卡位战远未结束,2014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船票之争仍将愈演愈烈,除去即时通讯、应用商店、客户端应用、移动搜索,浏览器、安全软件及手机厂商、操作系统等也都存在变数,巨头依然会强势出击,草根也能独占先机。

趋势5

视频和手游迎4G东风

国内4G牌照刚一发放,三大运营商的4G品牌大战烽烟即浓,率先出鞘的中国移动,更是放出豪言"600亿元打造全球最大网络"。4G时代来临,受惠更多的无疑是移动视频与手机游戏。

3G时代,各家视频网站对移动端用户的争夺已经日益激烈:截至2013年9月,爱奇艺在移动端的流量已经超过PC端;而优酷土豆移动端的日均视频播放量超过3亿,三个季度增长200%.4G牌照的正式发放,必然会为移动视频市场新一轮的爆发注入充足能量,"钱景"一片光明,"春天"指日可待。近几年来,手游一直是投资界关注的重点。伴随4G的发展,移动终端进一步普及,基于云计算的云游戏概念将实现落地,全民手游时代不再只是设想。4G发展势必也会给虚拟运营商带来商机。随着工信部对11家中资民营企业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放,民营资本如何搭载4G大潮逐浪电信领域也值得期待。

趋势6

大数据从概念到落地

大数据概念已经火爆了近两年,不但国内学术界、产业界对其趋之若鹜,政府也开始展露热情,科技部的《中国云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工信部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等都已把大数据技术作为一项重点予以支持。

从Google Trends跟踪登革热疫情到CIA追捕恐怖分子,国外的大数据应用案例已被人反复称道。新的一年,国内大数据的发展也有望全面进入落地时代。大数据营销是一大突破口,百度依托搜索数据实现精准营销,阿里构建数据挖掘与交易平台,腾讯背靠大社交数据打通全平台营销。而大数据在金融保险、互联网金融以及网络舆情等方面的应用也值得期待。

趋势7

移动电子商务进入争夺战

中国的电子商务迎来高速发展期。2013年"双十一",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和淘宝实现了一天350.19亿元的交易额,其中的53.5亿元来自手机淘宝;而支付宝的手机支付占比已接近1/4,手机支付额更是突破113亿元,一举创下全球移动支付的最高纪录。

阿里仍在加快布局移动端,而大数据王国的构建也马不停蹄,两万名员工中,从事数据业务的已近千人。刚刚结束"修"养生息战略,启动扬帆远航战略的京东,也把移动和大数据纳入明年的五大战略。微信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移动电商的重要阵地。

2014年移动电商进入激烈的争夺战,移动电商疯狂崛起的同时,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将在电子商务领域进一步体现。

趋势8

资本青睐移动领域

2013年以来,移动互联网领跑新兴创业领域,投资活跃度持续增长;而中国互联网领域的并购潮也迎来爆发,屡创新高的投资与并购金额轮番刺激公众敏感的神经。阿里急于弥补自身短板,开启激进的投资策略,麾下已囊括UC、高德、新浪微博、天弘基金;腾讯战略入股搜狗,海外投资频频曝光;而百度19亿美元全资收购91无线,则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并购案的金额新纪录。

2014年,移动互联网依然触动投资界神经。除去手机游戏、移动社交,企业级移动应用、移动理财、移动电商及移动教育等领域都将引发资本关注。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圈地运动"也将持续,各互联网巨头仍将主导瓜分二线资产的浪潮。应用商店、手机游戏、在线旅游、电商及O2O等或将备受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他巨头青睐。

趋势9

自媒体"钱景"可期

2014年自媒体生态形成,基于微博微信的个人自媒体、企业自媒体以及专业自媒体等各种形态将涌现。

微博、微信、网络视频等新媒体技术与平台的发展,加速了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的步伐。技术大牛反攻内容,传统媒体人突围新渠道,人人都想借助社交网络自产自销,争做颠覆传媒业生态的一支新兴力量。

经过一轮野蛮生长,互联网巨头的全面介入或将使自媒体的商业潜力日趋明朗。搜狐新闻客户端的自媒体平台已现端倪,网易云阅读开放了自媒体入口,腾讯也推出全平台推广资源吸引百位"自媒体精品"入驻,新媒体联盟打造了自媒体超市,而百度百家更是意图打造完整的自媒体生态链。

新的一年,自媒体新生态的发展及商业探索将迎来跨越。

趋势10

互联网金融拥抱春天

2014年互联网金融将迎来发展的春天。2013年被业界誉为"互联网金融元年",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草根创业者逆袭,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摩拳擦掌。互联网金融成为社会一大热点,部分细分领域甚至已经热到出现泡沫。

2014年,互联网金融各领域除了继续纵深化发展,移动化发展趋势将愈加明显。互联网金融的几大模式正逐步清晰,不管是P2P网络贷款还是众筹集资,或是定位于搜索的互联网金融门户,众多项目包括文化创意产业项目、传统金融机构的理财项目纷纷借助这些新兴金融模式获取更多资源与营销价值。

第2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成功营销》作为一本有着行业洞察力的杂志,率先推出了“湿营销”概念,并且迅速成为了引领营销行业的新话题。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众多有着营销创新意识的企业,在中国互联网不断成长和成熟的营销平台上,根据网络环境特点和企业自身的营销需求,不断进行着营销新模式、新方法的探索,并且产生了不少代表着营销新思维的成功案例。

值此创新的契机,《成功营销》杂志于 2009年11月24日在北京隆重召开 “2009创新营销峰会暨第六届营销领袖年会”。峰会以“打开营销新‘湿’界创新下的营销跃升”为主题,三星电子大中华区营销副总裁曲敬东、伊利集团副总裁靳彪等知名企业营销决策者,以及百度商业运营副总裁沈皓瑜、新浪营销中心总经理葛景栋等营销领域知名专家纷纷出席峰会,与参会的 700多位广告主、新媒体平台、营销服务机构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围绕峰会主题对 2009年创新营销进行深度交流及探讨。

《成功营销》通过长达半年的整理,在此次峰会上推出了《2009创新营销案例手册》,我们希望收录这一年中各行业具有代表性的创新营销案例,给营销决策者和从业者一个从胜案中看创新,在实践中得启发的工具书。所以,我们将此次的主题定为“打开网络新‘湿’界,创新下的营销跃升”,我们相信互联网上的创新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契机、新的思维。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营销创新,嘉勉在营销方面有突出表现的优秀企业和营销平台,论坛组委会还评选出了 “2009行业十大创新营销案例奖”和“2009最佳创新营销平台和服务机构奖”两项大奖,伊利、联想、加多宝、民生银行等知名企业主和新浪、搜狐、腾讯、百度、人人网、 PPLive、易传媒、优酷、土豆、酷 6、第一网吧传媒等营销平台一起分享了奖项。

通过各种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让我们一起将营销“湿”起来、新起来,带着一年中创新的喜悦、实践的成果,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嘉宾演讲内容

1建立共赢的搜索营销生态圈

沈皓瑜

百度商业运营副总裁

搜索引擎营销生态系统的性质可以总结为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透明。我们把大量的数据和大量的报告给你,让你能够真正看到效果在哪里,哪个词的效果好,哪个媒体可以给你带来好的效果。 第二个是开放。如果你对我们竞争对手的产品感兴趣,我们也提供这个工具,让你在上面管理所有的产品。 第三个是灵活。在提供了透明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我们给予了更多的灵活性,让你的策略在不同时机上做调整,最终你的利益最大化了,整个搜索引擎营销生态系统的利益才能够最大化。

2. 创新营销效率制胜

曲敬东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常务董事、营销副总裁

我们创新的目的很简单,创新其实主要就是为了赢得客户。对于媒体来说,赢得广告主更多的投放,就是创新的营销模式。而营销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你的客户和你自身实现更大的回报。对于企业来说就很简单,投入就是为了产出,不可能做无谓的投入。 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谁是下一个百度、下一个 Google和下一个微软?我觉得在未来的 5~10年会有一批新的企业崛起,虽然很难预测,但一定是在互联网这个领域内,特别是互联网媒体。

3品质为先创新“突围”

靳彪

伊利集团副总裁、品牌管理部总经理

本届创新营销峰会讨论的主题是“湿”界,“湿”界是能跟消费者更进一步、更亲密地联系、互动。 进入 2009年以后,为了可以找到与年轻的消费群进行品牌传播的通路,在营销传播平台上我们特别加大了互联网和手机新媒体的使用力度。之所以将互联网作为战略渠道,是因为我们认识到随着中国媒体市场受众的变化趋势,年轻的消费者对于互联网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也就是“湿度”变得越来越大。 在面对转型的阶段,我们认为创新是最好的选择之一,无论是新媒体、广告公司还是企业,都会不断地去开拓自己的创新步伐。期待明年能看到更多成功的创新营销案例。

4网络媒体的创新魔方

葛景栋

新浪营销中心总经理

《成功营销》提出的“湿营销”概念,对于整个中国营销界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对于我们这些身在互联网的人来说,这个概念的提出使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存在给世界带来了什么。 在这个概念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再是长期存在的关系,而每个人相互之间是“湿”的,相互之间具有的作用。在这种关系下来说,很多原有的跟随和关注的关系,其实被突破了。这种突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也带来了很多的机会。未来的新浪应该更是基于协作的,在原有新浪奉献内容的基础上,更多地会积累群体的智慧,新浪将会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平台。

5创新正在被滥用

王宏鹏

奥美世纪执行副总裁

中国和国外文化中所理解的创新是有一定差异的。某种程度来讲,我认为在中国目前的营销行业里,太多地强调战术上的创新,而很少强调底层的创新。 中国在创新领域走入了几个误区:第一,在谈到创新的时候只关注新的不管旧的;第二,关注表相的创新,而没有人关注内容的创新;第三,非线性的创新,我们会在今天冒出一个想法,明天冒出一个想法,这不是线性的或者是同一个方向的。这会造成什么?后来我们发现创新已经变成了“刺”,就好像身上冒出的不同方向的刺。

6视频网站的创新营销新机会

潘沁

优酷营销副总裁

“湿”是一个感性的话题,每一个媒体平台对于“湿”都有自己的诠释。对于视频网站来说,营销是最无常的,就像水一样无界、无形又无常。其实视频网站谈“湿”这个话题,我们说“湿”是“坏”东西,曾经做过怎样的坏事,我们可能就会做成一个东西传到网上,同时这条信息可能还会在 SNS里面形成热议,有可能会被转载。 因为网络媒体平台的成熟,所以使得我们在与用户交互的路径上发生了变化。除了在线上的互动,还有线下的用户上传。线上交互式应用在整个“湿营销”层面,它的病毒传播方式是非常有效的。

7网络电视新媒体价值研究

陶闯

PPLive首席执行官

视频有三大类别:第一类是视频的信息化,如门户网站在页面里面大量使用视频展示信息;第二类是分享视频类,在Web2.0环境下产出的大量原创视频,大家一起进行分享;第三类是网络电视类,实际上就是电视的互联网或者是网络化。 品牌的打造是 PPLive下一步发力的地方,我们如何让广告主更多地接受?对于 PPLive和我个人最大的挑战就是 PPLive需要从一个技术型的媒体走向一个主流化的媒体,把网络电视这么有价值的东西带给大家。要打造一个新媒体,绝对不是传统媒体简单的复制和平移,一定要有技术上的创新,这也是 PPLive自己的理念。

8. SNS趋势与营销价值

江志强

千橡互动集团首席营销官

SNS的创新到底在哪里?首先是用户的真实信息和真实关系;第二是 SNS有机会把用户当成一个品牌的传播者,用户群体的口碑效应会自然地被利用起来;第三是整合, SNS的用户行为跟其他主流的互联网应用不一样,这部分能够与营销目的有效整合起来。 形成社会化的 SNS媒体生态圈,让每一个中国人彼此相连,这是我们的愿景。其他的网站跟人人网链接之后,用户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人网的用户名和密码来登陆。这些为数众多的网站,也是我们整个生态圈要去关注和服务的群体。

9 快消品行业的多元化营销

唐敏

易传媒高级副总裁

快消品行业是整个市场竞争里最激烈的一个版块。整个市场都是呈现一种碎片化的趋势,因此如何优化和提升营销效果是快消品行业的一大挑战。 消费者的媒体接触习惯也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以前是从品牌传播产生印象到对某个产品产生需求,最终形成购买行为;现在消费者的行为路径首先是看到这个品牌,受到品牌宣传的影响,再到网络上面进行搜索比较,然后才会产生购买行动,最后还可以在网上进行分享。现在互联网已经上升为除了电视以外的第二大媒体渠道。因此,怎么利用互联网广告这个平台产生更多的覆盖和效果,我相信将是今后快消品行业营销的一个大趋势。

10 金融行业的网络传播创新

王珠琼

和讯网广告销售总经理

套用《孙子兵法》中的一句话“金融者民之大事”,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民理财的时代。 我们在此归纳出金融行业营销的几个趋势:之一,金融行业营销在朝着全球化和全国化的方向发展;之二,金融行业营销要实现量到质的飞跃,要从以产品业务拓展为中心转变成以客户服务为中心;之三,要体现差异性,客户的认知成为金融企业营销的核心;之四,要建设金融机构自身的品牌力量和业务优势资源。

2009创新营销峰会暨成功营销领袖年会嘉宾感言

我本是营销江湖中人,最近又在浏览营销江湖里面的名堂。主持《成功营销》杂志社的年会,听了不少朋友的报告,有不少有意思的新信息。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袁岳

我觉得非常荣幸参加这样一个会议,其实我是第一次参加。我很少参加营销的活动,虽然我自己做了20年的营销。

――三星电子大中华区常务董事、营销副总裁 曲敬东

“湿”营销代表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所以我来了,可以说不虚此行,如果不来我就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潮流。

――伊利集团副总裁、品牌管理部总经理 靳彪

《成功营销》是很好的一本杂志,其实我的工作很忙,看的杂志也很少,《成功营销》我是每一期都仔细去看的,觉得内容很好、很有新意,不是那种3分钟就可以扔到一边的杂志,所以很高兴可以过来参加这个年会。

――百度商业运营副总裁 沈皓瑜

我认为今年如果要给营销界颁一个奖,这个奖一定要颁给《成功营销》,因为今年8月份《成功营销》提出的“湿营销”概念,对于整个中国营销界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新浪营销中心总经理 葛景栋

对于我来讲,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能跟大家坐下来学习,包括学习各种新的营销模式,也包括了解一些新的平台以及创新的一些方式。

――奥美世纪执行副总裁 王宏鹏

非常荣幸有机会过来跟大家做一次分享,尤其是我们非常有幸拿到一个营销策划的大奖。

――PPLive首席执行官 陶闯

感谢《成功营销》对创新的不懈追求,给我们奉献上一道丰盛的创新大餐,回味无穷!

――联华盛世传播机构总裁 陈勇

在当前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之下,又有金融危机,同时互联网的创新日新月异,《成功营销》给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供我们大家可以学习,交流。

――万博宣伟公关顾问公司副总裁 杨为民

祝贺《成功营销》创新营销峰会圆满成功!成功营销一定是将品牌真正建立在消费者心中,让传播更加动人心弦!

――嘉实基金市场总监 郑杰

沟通在“湿”界,成功在营销。祝贺2009成功营销年度峰会圆满落幕!

――数字星空品牌经理 石磊

《成功营销》主办的“2009创新营销峰会”是我认为迄今为止最成功地将品牌广告主、公司、主流网络媒体以及第三方数据评估服务提供商成功融合的平台,也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打开营销新“湿”界。

――Admaster精硕科技首席执行官 闫

创新营销峰会非常有必要,网络时代需要更多创新的“成功营销”。

――新意互动(CIG)副总经理 周燕

本次峰会气氛热烈而融洽,话题前卫而富有实效性,论证了网络营销大趋势的种种可能性,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广告公司都有着很大的启发,令人称道。

――北京博雅立方网络营销顾问公司营销总监 王驰宇

世界在突变的革命性进程中,我们身边突然涌现出众多新媒体和新概念,如齐馨主编提出的“湿营销”理念。但世界上依然有诸多不变,例如袁岳的主持依旧很辣,老朋友珠琼还是那么敦厚可爱。

――博睿传播媒体咨询副总监 杨静

第3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小铜人成立于2014年,2015年3月正式运营。9个月后,小铜人获得上市公司汉鼎股份1000万元天使轮投资,知名财富调研机构胡润中国跟投。

小铜人联合创始人兼CMO 王梁说,融资资金主要将用于团队和新媒体的布局,仍然围绕金融各个细分领域。对于现在金融市场需求旺盛的现状,王梁认为其背后本质是因为中国金融市场的变更,现在个人理财行为的变更催促了更多理财机构的发展和丰富化。

《新营销》记者采访小铜人的时候,正逢上两会期间,因为金融企业需要受到监管的行业特殊性,很多企业会密切关注新的监管局条例,研究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合规性以及政策风险。因此,两会期间,小铜人主要扮演公关角色,帮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和两会相关的媒体做有效的沟通。

每一步都要摸石头过河

:请谈一谈小铜人现在的业务结构?

:新兴媒体正在做的事情,以前传统媒体也在做,只不过现在更多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就我们而言,更聚焦于互金(互联网金融)这个领域。

因为我们本身是做金融垂直领域的新媒介,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新的金融业态,这些业态更加互联网化,而且广告预算也会投很多。于是我们也更往新媒体方向侧重。

在这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更多客户需求点,不只是发广告、刊登软文那么简单。客户可能有其他需求,比如综合传播,或者在发展上遇到的一些困惑,比如需要理清品牌管理和营销思路。而我们因为接触过比较多的企业,知道其他人是怎样走过这个路径。

基于市场需求,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的业务结构:一边是新媒体,一边是整合营销服务。新媒体和品牌咨询服务,按营收的规模比例大概是3:7。但对比之下,新媒体的利润率会高很多。

:在服务中,你们发现企业客户有哪些困惑?

:企业客户最大的困惑在于,他们现在走的这条路是以前没有走过的。像传统行业,无论是哪个行业,基本上走的路径之前都有人尝试过。后来者可能就是在原有的模式上进行革新,譬如优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或者运用新的技术或是营销手法,但本质上的玩法还是差不多,只是改良经营效率。

现在的金融领域,让客户困惑的是玩法和以前不太一样。举个例子,以前没有P2P,现在玩起来了,那它的金融风险和相关政策是怎样的?怎么去获取客户?怎么让品牌给人感觉良好?这都是以前没有过的。因为我们比一些企业先走半步,所以能够按照以前运作过的经验,和客户进行沟通,帮助他们解决疑问。

要明确客户群特性

:请结合案例,聊一聊新媒体的运作经验和体会?

:一般一些验证有效的新媒体玩法,可以直接复制套用,按照这种大方向走不会错。但具体到每个客户,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特点,要结合客户各自的特性去做。譬如根据客户的风格、目标用户做调整。本质上讲是找到一种适合客户自身特点的有利传播方式。

譬如最近我们有一个大客户,是EMS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最高端的财富管理机构。我们为他定制了一个服务,往朋友圈投放这个品牌的广告。但有很多人收不到这个广告,因为该品牌的客户门槛很高,瞄准的都是600万起的客户。很多人因为收不到这个广告在感慨,而我们就在新媒体端对这个事件进行炒作。

针对这个案例,我们要考虑到这个品牌本身的定位是怎么样,品牌本身会做一些什么事。我们还制造了海报进行传播,对它本身战略做解读,做一些好玩的病毒式传播。这一项活动比较散,单独做就没有爆炸性的效果,但整合起来就能带来较大的传播力。

:针对客户属性,在宣传活动和内容上,是否有哪些侧重点?

:因为金融产品的特征,国家监管比较严,意味着具体落实到各种行为上都要考虑是否合规,这就要求必须“带着镣铐跳舞”。但金融的特点还包括抽象和敏感,因此做好还是蛮有挑战。

不管是客户端还是品牌战略合作,在玩法上都要更有新意。譬如客户端,要找一些好玩的品牌,像金融那么冷冰冰的品牌,可以找一些生活化的平台去合作,可以弄得更生动活泼;或者设计抢红包,看怎么把红包转化成金融理财的收益。

但针对高大上和非高大上的客户,用户群的不同决定了操作手法的不同。很多互联网金融客户因为产品门槛低,所以潘渴苤诰佣唷;于用户基础是低资产的特征,这时候要用适合他们的语言、文化和方式去操作。

:获取高增长、互动性较高的人群,营销、运营方向上有侧重点?

:不管针对什么样的客户,怎么留住这些客户,帮助他们很好运营,获得最大的销售收入,这是企业任何时候都应该考虑的。金融产品本身是有特性的,不同的资产的客户会有差异性。比如,资产大的客户肯定更有价值,服务好一个1000万的客户,比服务一万个1000元的客户更加省心。

但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传统金融更偏向于大亨客户,而新兴金融企业很多是针对小客户。而这些小客户本身,也会分很多类型,譬如有不同风险偏好,能否接受风险,接受风险大小不同。有些客户可能接受很高的风险但同时也需要很高的收益。客户偏好会有明显的不同。

而且,男性用户和女性用户又有明显的不同。男性用户喜欢投机,看到哪里有机会,赶紧去试。但女性用户,基本比较稳固,用惯的东西就不去改,图个安心。

因此,对于金融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的客户群是怎样的特性,因为目标用户决定了营销推广的方式。

如果有更多的区域规划,可以选取一些品牌、客户端一起合作,在他们渠道上进行推广。如果锁定女性用户,那可以选择一些生活渠道。可以根据一些互联网的规律和媒介的特征,做出针对不同用户群的广告素材,做不同活动进行刺激。

:在推广过程中有什么注意点?

:要根据不同的用户特征去做营销和推广。

在广告上,现在的做法和以前最大的区别是目标人群细分化。以前很多传统金融机构,把网点开在某个地方,可能是上午来个老人,中午来个中年人,下午来个年轻人,一站式服务。但是到了互联网金融上,许多公司正在把用户群细分出来。但这时候相应地也要主动去找目标用户,不要等着用户自己来网站上找。

要主动出击,但要找合适的渠道和营销方式,各种渠道会有千差万别,操作时要注意细分化,根据现有的互联网工具把这些客户筛出来进行营销。

把新媒体当成直接对外沟通的工具

:小铜人是否有数据挖掘的工具?

:我们没有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不能做到跨媒体平台分析,譬如运用用户今天在京东、微博等渠道看到的信息去做分析。我们的分析能力比较薄弱,但我觉得新媒体本身数据分析的能力已经远胜过传统型媒体。

譬如现在自媒体公众号的微博、微信,本身已经可以做数据化监测。如果进后台,还能看到用户群分布等信息。也可以做用户调查,譬如看看用户希望企业提供什么样的理财产品、希望品牌给人带来什么感觉,可以根据客户反应做调整。而且和传统渠道相比,反应速度要快很多。

现在我们比较擅长做转化率,主要原因是基于经验和数据分析的结合。因为我们帮大量的企业做过营销推广,积累了经验,这是我们的优势。

:很多企业不知怎么提升客户互动率?请支招。

:新媒体首先是一个成本低廉的工具,再次是一个降低信息损耗从而提升用户转化率的工具。

如果只打一个广告,受众不一定有感。但如果是用过产品或服务的消费者觉得很好,在朋友圈里转发推荐,那么转化率就很高,可能达到50%~60%。

至少在我们这个领域是这样,因为理财产品最重要的是信任度。转化率背后其实是口碑,能为品牌带来很好的口碑的传递。

第4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活动官网(2016cmac.iimedia.cn/)

广告行业千人盛宴,掀起“数据+营销”风暴

随着近几年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飞速发展,品牌广告主越来越倾向于在移动端投放广告,移动广告将成为互联网广告增长的驱动力。中国广告市场及投放渠道预测方面,艾媒咨询数据显示,电视广告、报纸、杂志、广播、户外等未来几年投放占比将继续逐年下滑,移动广告投放则迎来爆发式增长,预计2016年占比将达到19.6%,到2019年将到31.5%。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移动广告将是未来互联网广告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驱动力,网络广告手段将趋于整合营销的方式,精准营销和目标定位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广告效果将逐步趋于数据化呈现。

“融通数据·颠覆营销”是本次大会的主题,希望通过“融合”的理念让更多的参与者在大数据时代找到实现商业价值的动力和营销制胜的法宝,在此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有力支持达到“颠覆”的效果,不论是出发、形式、过程,还是结果,所谓无效果不营销,在一系列融合与颠覆的碰撞中,实现高效完整的产业链整合。

大会参与群体结构多样化,包括知名品牌主、广告联盟/平台、新媒体、大数据应用服务商、数字营销企业等,共同分享和探讨大数据时代的移动营销趋势和未来。大会预计参会规模4000人,其中广告平台 15%、广告主 30%、大数据应用 10%、新媒体营销 7%、硬件厂商 12%、软件提供商 10%、数字营销 8%、企业服务 10%、其他 8%、互联网企业CEO 3%、互联网企业高管 8%、传统企业高层 5%、投资人 3%、开发者 10%、创业者 8%、互联网从业者 21%、数码潮人 18%、其他 14%。邀请的品牌广告主涵盖了包括王老吉、招行、格力、美的、万科、加多宝、万达、广州本田、广州医药集团、浪奇、珠江啤酒、立白企业、保利、恒大、富力、白云山制药、友谊商店、越秀、粤海、中信、碧桂园、宝洁等饮料、汽车、房产、通信、数码、化妆品等行业知名企业代表,共同把脉广告营销发展趋势。

六大论坛重磅出击,移动营销新方式成吸睛亮点

本次大会设置了3个会场共同进行6场诚意十足的碰撞与交流:2场峰会(主会场),4场论坛(分会场),包括中国移动广告营销发展峰会、中国大数据应用领袖峰会、中国大数据营销论坛、中国新媒体营销论坛、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服务论坛、中国互联网用户大数据服务论坛,集结主流传媒领军人物、营销高手、品牌广告主,分享和探讨移动互联网时代内容传播和营销的新趋势,从广告形式、技术服务、数据监测和广告投放等流程分享如何借助大数据手段提升广告效果,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营销。

从论坛设置上,本着贡献实用干货的提供者姿态,主办方希望参会人员可以通过垂直细分的参与,实现收获最大化。中国移动广告营销发展峰会:将看到行业牛人深入浅出的趋势和方向把控;大数据应用领袖峰会、大数据营销论坛、中国互联网用户大数据服务论坛: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大数据高级分析师会对大数据运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针对广告投放、精准营销的一揽子切实可行的策略进行细致可行的说明。中国新媒体营销论坛:新媒体营销在从0到1的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论坛将一一给出答案。中国移动互联网企业服务论坛:企业服务能做哪些更加有价值的努力,哪些更符合用户需求甚至引领用户购买的潮流将是重点探讨话题。

此外,大会现场还将权威第三方报告《2016移动营销发展趋势报告》,解读大数据时代的移动营销趋势和未来;并正式启动《2016大数据营销行业洞察计划》项目,帮助创业者实现更大限度和更高频次的营销,艾媒咨询集团希望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完成一批独角兽公司的培育和发掘。

年度评选盛典开幕,数百企业角逐“金指尖奖”

本次大会设置了“2016中国移动互联网金指尖奖”的评选。奖项分为人物、产品、品牌三大类,包括中国大数据应用领袖、最佳移动营销案例奖、最佳移动广告平台、新媒体运营创新平台、最佳大数据应用奖、最佳企业服务平台/应用、最佳第三方广告服务商、最具品牌影响力奖在内的8项大奖,通过严格的评选机制和流程产生每个奖项3-5名获奖者/企业/产品。

第5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证券业;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随之发生了许多惊人的创新变化,它不再以传统的金融机构, 而是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 实现金融服务和产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特征,使得证券业品的网络供应,使得相比传统的金融活动具有更联网金融使得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交易结构和交易主体低的交易成本, 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市场效率. 互联网金融使金融变得更加金融的发展是基于良好的发展环境, 互联网如双刃剑,一方面使证券行业受到了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冲击,另一方面为证券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借互联网金融工具,其自身在激烈的金融市场竞争之中取得优势地位,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互联网为中介和契机,敢于挑战,使其在证券行业中取得不可低估的优势,增强竞争力。

一、互联网金融对证券业影响

1.打破了传统的证券业格局,构架了全新的框架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随之发生了许多惊人的创新变化,证券行业价值实现发生改变互联网金融具有一定的虚拟性特征,使得证券业的价值创造更加快速,从而引起价值的扩张.互联网传播速度快而广,市场上很多全新的交易平台顺应而生[1] 。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的指引下,行业发展可谓更加如火如荼,如P2P、众筹、分期、大数据金融兴模式的兴起,亦或是传统企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试水,都彰显着互联网金融朝阳般的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蚂蚁小贷、百度小贷、万得资讯、量化派等则促进了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有效应用;微量网凭借优良的互联网金融技术,成为国内首家以量化和社交投资为核心的股票期货策略平台。

2.削 弱了证券业金融中介的功能,互联网新型媒体成为亮点

金融中介在传统金融模式下的作用主要是利用专业的金融知识和技术,帮助客户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和专业化管理,同时金融中介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道德风险。是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互联网最大的优势. 甚至在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下,资金的供求方可以直接避开金融中介直接进行匹配,使得资源配置效率进一步提高. 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必然大大削弱了证券业的金融中介地位。以往证券公司依赖的电报、书信、电话等传统工具都显然因其耗时过长而被淘汰出局[2]。互联网新型媒体成为亮点,用互联网技术建立“云媒体”平台,供传统媒体进驻并制作完全属于自己的移动客户端。各进驻的传统媒体按照点击率

进行广告收入分成,实现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真正的融合新媒体息。证券业必须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定制化的趋势发展,改革调整原有组织结构,再造采编流程,建立全媒体内容生产流程整体架构,才能培育市场运营能力,增强竞争力。

3.拓宽了证券投资渠道,解除了地域受限的瓶颈

以往,证券投资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在当地实现,投资渠道过于狭窄。而在互联网大环境下,只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交互,运用互联网交易平台,就可很好地进行操作,便捷而安全,大大降低了风险,不但在本国,也可投资国外,从事外汇、期货等,大大节省了交易成本,降低了资金风险,保证了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二、证券业开展互联网金融对策

1.以人为本,培养和提升专业服务意识和水平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崛起,多平台和多市场并存的局面将导致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现阶段的关键点是以人为本,培养和提升专业服务意识和水平,想要在互联网金融中脱颖而出,证券业就必须不断改善自身的专业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努力提供其服务意识和水平。证券业应该对服务进行整合优化和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对每个客户实行即时跟踪,提升客户体验。 同时证券业应该不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致力于打造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平台,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客户需求。

2.开辟证券业与互联网金融融合的新路径

在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证券业应该积极构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新的融合模式,互联网证券发展到目前阶段已进入3.0时代,1.0阶段主要是关注用户体验,设计爆款产品,提倡网络营销;2.0阶段是恢复证券的全功能帐户,并且营销深入到线上线下融合,有020的营销,就是证券公司既开发了互联网的渠道,这个渠道也跟自己营业部的服务进行融合,这是证券2.0的时代;3.0的时代是社交,智能机器人,去中介化及大数据金融时代,比如说像雪球,爱投顾这样的公司,有社交,看达人理财。所以互联网证券3.0比较丰富,它更加更加场景化,跟用户的生活更贴近。从长期战略来说,通过建立大数据库,对大量客户的信息进行归类,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从而实现精准营销,充分发掘客户的潜在需求和个人性的产品需求.

三、结语

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它既刺激了证券行业的发展,也极大的增加了证券公司的竞争的激烈程度,借机遇,以人为本,锐意进取,积极创新证券产品,拓宽公司服务领域,提升公司服务意识和水平,以品质求发展,整体战略上,证券业应该积极开展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发掘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 开辟证券业与互联网金融融合的新路径,增强双方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第6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商业银行

[DOI]10.13939/ki.zgsc.2016.31.121

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实现支付、融资和资金中介等金融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虚拟货币、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和互联网销售等。由于其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覆盖面广等优势,互联网金融模式得到迅速发展。如何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提升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营销能力,已成为各家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

1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分析

1.1商业银行中介地位弱化

商业银行作为经济社会中最重要的金融机构,一直承担着信用中介的角色,但这一中介职能目前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挑战。首先,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地位弱化。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企业,使网络用户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取信息。资金供求双方不再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寻求银行帮助。其次,银行支付中介地位被网络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部分替代。例如以“支付宝”“财付通”为代表的互联网支付工具和以“微信支付”为代表的移动支付给用户带来灵活便捷的支付体验。

1.2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受到影响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包括资产、负债以及中间业务会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首先,互联网融资可针对小微企业“短、小、频、急”的资金需求特点设计产品及业务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其次,“余额宝”“现金宝”“零钱宝”等互联网金融理财的高速发展导致银行低息揽储的模式难以持续,存款流失现象严重。最后,淘宝网、京东商城、苏宁易购等网络商城快速发展,减少了消费者对现金、银行柜面服务等中间业务的依赖。

1.3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加大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多新的风险,例如客户隐私保护风险、IT风险等。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机构一般采用手机动态密码和邮箱验证方式确认客户身份,在客户手机和邮箱账号被盗的情况下,容易产生银行资金被划转的风险。另外,互联网金融融资类业务贷款手续的简化会提高金融行业的坏账率,影响金融业整体秩序。

2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的现状

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虽然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模式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是互联网金融能够提高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加快商业银行改革创新的步伐。201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将电子银行的定位从简单交易和支付渠道逐步向销售和服务渠道并举转型。我国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在交易量、交易金额以及业务替代率等方面已取得较大成绩。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中国银行电子渠道交易金额达到15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电子渠道对网点业务的替代率达到87.97%。交通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金额突破2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电子银行业务替代率达到88.13%。[ZW(]资料来源:交通银行2015年年报。[ZW)]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我国商业银行意识到,移动金融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纷纷加大了对手机银行和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发力度。中国银行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5.1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ZW(]资料来源: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http://。[ZW)]2015年年末,交通银行手机银行交易金额达4.06万亿元,同比增长259.29%。[ZW(]资料来源:交通银行2015年年报。[ZW)]

各家商业银行大力建设自有电商平台,为个人和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如2012年6月建行推出“善融商务”,该平台通过为终端客户提供免息免手续费的分期付款、对商家免收平台费用、实施高性价比的定价策略建立了渠道运营优势。工行的“融e购”电商平台定位于“名商名品名店”,对外营业1年多来注册用户已达1800万人,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600亿元,交易量进入国内十大电商之列。自主研发的移动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工银融e联”,实现了客户经理与客户的点对点服务,向客户提供金融信息定制服务,如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等金融市场信息服务,使工行的客户营销和服务进入“移动社交”时代。直销银行平台“工银融e行”成为客户在线自助购买产品、获取金融服务的一种新型银行服务模式。北京银行、民生银行也相继推出直销银行,将业务全流程办理搬到线上,致力于让专业化的金融服务变成在线金融服务。

除了进行自有电商平台建设,商业银行还纷纷加速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目前已有包括工行、中行、交行、民生、平安在内的多家银行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不少银行推出类似“余额宝”的“宝宝类”理财产品,如民生银行“如意宝”、中信银行“薪金宝”、浦发银行“浦发宝”等。同时,银行开始关注移动理财,建行、光大、浦发、民生等银行相继发行手机客户端专属高收益理财产品,抢占移动理财市场。

3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存在的问题

3.1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虽然各家银行在线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包括贵金属、基金、理财产品等,但产品种类比较单一和大众化。比如基金产品大致可分为股票型、债券型、混合型、货币型、保本型几类,同质化严重。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主要依赖网点和客户经理对客户进行了解,重视大客户的服务,但大多数客户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风险偏好等信息被银行获取较少,因此电子银行渠道缺乏基于客户行为和偏好分析的交叉营销产品,大多数银行尚未使用大数据分析的理念,通过对客户信息的管理和分析,为特定客户提供金融定制产品和金融信息定制服务。

3.2营销渠道管理缺乏基础设施、业务流程、组织架构层面的支持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在近年普遍大力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建设,但一些商业银行没有有效建立零售客户的综合数据库,对客户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处于处级阶段。线上渠道的建设主要通过将原有的业务流程电子化和网络化,业务创新和流程创新较少,并且各渠道部门分治现象严重,实体网点、自助设备、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有各自不同的流程设计、操作程序和风险控制方式,这给客户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转换带来困难。各家银行基本都设立了电子银行部,但部门中缺乏既熟悉传统银行业务又精通互联网营销方式和数据分析的人员。

3.3营销宣传推广手段和营销内容缺乏创新

目前大多数银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宣传推广手段仅局限于银行网点网站宣传、短信、纸媒电媒软文等传统方式。尽管一些商业银行对营销宣传推广方式进行了创新,也产生出不少优秀的营销案例,如建行的“周末尽情摇”活动依托手机银行,通过自身产品运营将客户端内部用户进行有效转化。但大多数银行宣传手段和客户定位大致相同,没有重视客户真正需求,盲目跟风、模仿现象严重。营销推广活动个性化不足,内容创作缺乏鲜明个性。另外,渠道内部营销缺少一体化的营销式广告功能,信息呈现方式单一。

3.4客户服务体系有待于完善

一些银行没有建立全面的金融产品在线客户服务体系,比如建行目前手机银行渠道已提供较详细的金融产品说明和基本个人自助服务,但是不能通过在线交易环节与客户交互,客户在查询或购买金融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另外在互联网金融营销过程中缺少在线增值服务,尚未建立专业的金融社区对客户关系进行有效维护。

4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营销策略分析

4.1实现金融产品创新,通过产品定制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

银行应组建由销售团队、研发人员、技术人员等组成的联合产品研发部门,为客户提供精细化、定制化的产品。一方面,银行利用大数据原理,依托核心企业供应链将业务拓展至上下游企业,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例如我国商业银行在供应链金融领域创新出“在途货权+仓库全程监管”“订单+应收账款转化融资”等产品组合,在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强化了银行与核心企业、电商平台、物流公司的合作,并且降低了经营风险和操作成本。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和分析客户信息,为客户量身定制产品。在银行已有的交易数据统计基础上,完善客户行为数据统计功能,形成综合的数据统计能力。对客户使用手机银行渠道时对金融产品的关注度等方面进行数据统计,如该客户浏览过的金融产品、浏览次数、频率、在某产品页面停留的时间、页面访问深度、是否购买了金融产品,购买次数、数量、金额等。

对客户交易数据、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可得出该客户对某项金融产品感兴趣程度,是否有意向购买,是否有能力购买及该客户的行为转化率等,为针对该客户的产品推荐提供数据支持。尤其是行为数据的分析,符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特点,通过行为分析,对客户进行行为引导、行为预测,通过产品优化解决客户问题,迎合客户需求。

4.2完善渠道基础设施和流程支持体系,建立适应多渠道组合的组织架构

在基础设施方面,可以借鉴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做法,通过云计算和云平台等完善IT系统。云平台可以实现快速扩容服务,如应对突发的销售高峰,同时还可以支持银行产品及服务的跨渠道融合。尤其是小型商业银行可以尽量使用低成本的基础设施,进行数据分析和云服务的外包。在业务流程方面,增强业务流程的人性化设计,提高业务操作的便捷性,进行网银、手机银行UI界面用户体验的调研与完善,对各渠道业务操作系统和流程进行集中化、标准化和自动化改造。在组织架构方面,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部门可以尝试采用类似于互联网公司扁平化、网络化的架构,快速分享信息和知识,从互联网公司聘请研发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用客户的活跃度等作为考核指标。

4.3丰富营销宣传推广的手段和营销内容,健全渠道内部营销推广机制

灵活运用宣传推广的多种手段,包括银行网点网站宣传、微博微信配合推广、纸媒电媒软文、论坛及问答营销、视频营销、节日及事件营销等。继续丰富营销内容,除了原创的段子、海报、漫画、文章以及新闻之外,银行应探索更多的营销内容,借助时效性和热点性强的内容,迅速积累人气关注度,提升银行品牌知名度,还应设计具有促销性活动的营销内容,利用人们需求心理制订方案。例如,“造节”是电商惯用的制造“爆点”的促销手段之一,如天猫、淘宝的“双11”“双12”以及京东的“超强奶爸节”和“正妆蝴蝶节”。“造节”可以使促销活动更加激发消费者强烈兴趣与参与感。银行在做互联网金融产品营销时,也可以尝试通过“造节”来造内容。在渠道内部营销推广方面,应注重营销式广告插入功能和信息呈现营销化。客户端应当提供一体化的营销式广告功能,通过启动页面、菜单前置、广告位、浮动广告栏等符合移动互联网客户体验的方式,全方位地进行营销式广告,引导客户行为,最终达成产品购买结果。启动页面是客户打开该客户端所看到的第一界面,作为最优先展示给客户的页面,它具有最鲜明的营销特征,一般优先展示客户端定位、使用亮点、操作指导等。这种启动页广告往往可以带来很好的自推销效果,当下各种带有感情诉求的启动广告语广泛应用于非银行类App中。首页信息呈现要突出该渠道亮点功能,找准客户诉求,激发人们去尝试使用,将金融产品服务进行重新包装,并将入口放置在首页的明显区域,易被客户发现。基础服务界面中设置浮动广告栏,吸引客户由基础功能跳转至金融产品服务功能。信息呈现营销化包括信息整合、消息盒子、信息推送三种方式。信息整合要实现以客户为中心进行信息整合,使客户可以一目了然的掌握个人资产信息,以及相关资产配置方案信息。可以向客户提供金融产品的搜索、金融信息定制服务,如利率、汇率、股票指数等金融市场信息服务,银行产品信息服务等。消息盒子是利用客户的操作行为冲动,一种快速有效的主动触发式营销方法。它是在基于页面信息呈现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快速有效地将促销信息传递给客户。信息推送包括短信推送、Push消息推送两种。对电子银行客户端客户可以采用手机短信和Push消息推送结合的方式。推送的内容应直接指向金融产品的目标页面,避免客户的多余操作。数据可从客户的性别、年龄、收入水平、交易习惯等方面综合分析,依据客户特点选择产品、方式和频率进行,以免造成客户反感。

4.4设计全面合理的金融产品在线客户服务体系,维系客户关系良性发展

金融产品在线客户服务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基础服务。包括个人自助服务、客户测评、在线人工文字客服等。个人自助服务是基于知识库、机器人的个人自助服务,主要应对一些常见问题及金融产品本身的介绍。对于主动发起的需要定制金融产品服务的客户可以提供详细的客户测评。提示客户输入测评所需要录入的信息,如个人消费习惯等,再结合客户在银行留存的基本信息及消费信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且较为实用的购买金融产品解决方案,并推荐适合其购买的几款理财产品供其挑选。在线人工文字客服提供客户文字对话框形式业务咨询功能,以知识库、机器人、人工等方式给购买金融产品的客户提供及时的在线服务。第二,一对一专家服务。包括在线人工语音客服和视频客服。对于高端客户提供一对一的在线语音客服,更快捷的解答客户疑问,提品购买咨询服务,并向客户进行产品推介,逐步引导客户完成购买。另外,提供一对一的在线视频客服,使客户随时随地享受到贴身的金融产品专家服务。基于在线人工视频客服,更多的线下认证、评估服务可以在线完成,能够充分降低客户购买金融产品的过程成本。第三,增值服务。在线营销业务向客户提供理财小工具、微信理财公众账户、微博理财等专业应用,部分应用可要求客户付费使用。基于客户财务信息、身份信息,配置不同的专业应用,比如某分行微信、微博、微应用,将应用融入实际业务流程中,避免应用碎片化,保证其使用过程与业务流程的一致性。建立专业的金融社区,通过社区管理和运营,实现互动分享、口碑营销、社会化客服、粉丝经营,达到稳定客户关系的目的,为业务发展提供良好的客户基础。

参考文献:

[1]孙京桃.互联网金融冲击下银行基金营销略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3):304.

[2]宋凯.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冲击下的金融营销策略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6(9):71-72.

[3]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5(6):48-57.

[4]江舟.关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内容营销的研究与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6(6):241.

第7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整合创新研究 我国移动互联网企业品牌营销策略研究 我国互联网企业融资模式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研究 我国互联网企业并购问题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机制研究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我国互联网消费权益保护研究 我国互联网信息管理研究 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 盛小宁 2011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近五年我国移动学习研究综述 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策略与展望 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刍议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互联网演进策略 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行业机会分析 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移动互联网演进策略分析 移动互联网在我国旅游业中应用发展分析 明年我国移动互联网信息消费规模将达2.16万亿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报告简版2008-2009年》,艾瑞网,2009年8月19日,

[3]黄妍:《手机媒体传播模式及市场营销分析》,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7页

[4]包冉:《从全业务到全媒体――电信、互联网与广电的竞合之路》,《中国数字电视》,2009年第4期,第24-28页

[5]徐超:《3G之下移动互联网的五个细节》,《通信世界》,2009年8月10日,第A19版

[6]谢萌:《3G时代移动互联网展望》,《科技和产业》,2009年第九卷第3期,第75-76页

[7]庾志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移动通信》,2008年第5期,第22-24页

[8]尹小明:《云计算――将成移动互联发展催化剂》,《通信世界》,2009年4月13日,第B5版

[9]危贵川:《2008-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评述》,《电子商务》,2009年第4期,第32页

[10]贾丹华,黄慧:《苹果应用程序商店为何走红》,《中国新通信》,2009年第6期,第53页。雷震洲《移动应用商店的故事》,《世界电信》,2009年第10期,第15-18页

[11]刘华:《从SP到地球村――移动互联网内容模式之变》,《软件工程师》,2009年第12期,第37-39页

[12]雷震洲:《不能过于夸大无线互联网的作用》,《IT时代周刊》,2009年2月5日,第108页

[13]雷震洲:《移动终端贵在移动》,《世界电信》,2009年第8期,第1页

[14]黄妍:《手机媒体传播模式及市场营销分析》,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4月,第52页

[15]匡文波:《Web2.0的反思》,《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3期,第81-83页

[16]陈新:《央视网访谈聚焦国内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中国网,2009年12月31日,

[18]刘伟:《“融合”是3G下移动互联网的杀手级应用》,通信世界网,2009年11月26日,

[19]侯自强:《面向移动互联网发展3G》,《信息网络》,2009年第3期,第4-5页

[20]闫跃龙:《“免费”的移动互联网?》,《通讯世界》,2009年第11期,第4页

[21]项立刚:《从万蝶的关闭看手机网商业模式及未来机会》,项立刚博客,2009年11月30日,.cn/xiangligang

[22]徐超:《五问移动互联网》,《通信世界》,2009年8月10日,第A18版

[23]曹飞:《3G时代的新媒体传播》,《现代视听》,2009年第9期,第26-29页。汤健萍:《从“彩信新闻”看3G时代电视新闻的变化与对策》,《当代电视》,2009年第4期,第48-49页。栾轶玫:《新闻网站的未来趋势与模式创新》,《青年记者》,2009年第6期下,第15-16页

[24]匡文波:《我国手机报发展的趋势和制约因素》,《对外传播》,2009年第2期,第39-41页

[25]韩冰, 王蕾:《手机媒体存在形式解析及前瞻》,《新闻界》,2009年第1期,第74-75页

[26]韩涛:《3G时代如何真正实现报网互融》,《传媒观察》,2009年第9期,第38-39页

[27]姜妍,于燕枝:《手机电视能成为新媒体主角吗?》,《传媒》,2009年第3期,第59-60页

[28]栾轶玫:《新闻网站的未来趋势与模式创新》,《青年记者》,2009年第6期下,第15-16页

[29]张君昌:《3G问世――超媒体初露端倪》,《中国广播》,2009年第4期,第41-43页

[30]李玉晓:《畅想中国3G手机时代》,《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5期,第15页

[31]陆平:《3G时代新媒体人才的培养》,《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8期,第171页

[32]马新华:《“融媒时代”的媒介竞争策略》,《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7期,第19-20页

[33]栾轶玫:《融媒体时代:我拿什么奉献给你?》,《视听界》,2009年第4期,第15-16页

[34]包冉:《从全业务到全媒体――电信、互联网与广电的竞合之路》,《中国数字电视》,2009年第4期,第24-28页

[35]陆占奇:《手机媒体发展与信息传播自由度的扩大及其约束》,《资治文摘(管理版)》,2009年第3期,第30页

[36]项立刚:《打击手机色情呼唤手机网时代的管理体制》,项立刚博客,2009年11月30日,.cn/xiangligang

[37]彭兰:《从社区到社会网络――一种互联网研究视野与方法的拓展》,《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5期,第87-92页

[38]匡文波:《论新媒体传播中的“蝴蝶效应”及其对策》,《国际新闻界》,2009年第8期,第72-75页

[39]肖志辉:《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电信科学》,2009年第25(10)期,第30~36页

[40]彭兰:《有关手机媒体发展的深度剖析》,《中国记者》,2009年第4期,第81-83页

[41]谢萌:《3G时代移动互联网展望》,《科技和产业》,2009年第3期,第75-76页

第8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关键词:融媒体;地面电视频道;营销推广

中图分类号:F7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1-59 -02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媒行业已经大跨步进入了融媒体时代。一方面是媒介传播手段的多样化无可避免地带来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传媒的竞争逻辑发生了改变;另一方面是媒体融合成为趋势,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探索、传媒产品间的合作与嵌入愈演愈烈。融媒体时代的最大颠覆在于用互联网的逻辑和思维重构了传媒的价值模式和运营模式。传播渠道、手段的多样化打通了传播的“最后一公里”,将大众传播和人际口碑传播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无法内嵌入社交网络的内容,其传播力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

与此同时,在多屏竞争加剧,传统广电媒体受到新兴媒体冲击的今天,受强势卫视频道“双虞效应”影响,地面电视频道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运营、创收的压力都比较大,其自身的角色特征已经从以往单纯的营销渠道转变为具备营销推广需求的主体,如何在现阶段利用新的思维模式和推广策略有效提升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是摆在地面电视频道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打造直播态的推广模式

2016年堪称“视频直播元年”,虽然直播在互联网的世界从来都不算什么新鲜事,但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的UGC直播在2016年一夜之间成为行业风口,大大小小数百家直播平台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除了像斗鱼、YY、哔哩哔哩这样本身具备一定专业性并拥有相当数量用户群的平台以外,映客、花椒等移动轻秀场受到热捧,直播吃饭逛街也能有无数粉丝甚至月入上万不再是国外才有的新闻。随着直播行业的迅猛扩张,行业监管也随之而来。2016年9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开展直播服务的资质条件进行了明确,对直播内容、弹幕、主持人等各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要求。限令的出台必将加速直播行业洗牌,但却无形中给了传统电视媒体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未来直播行业的风口很有可能是由UGC向PGC转型,专业直播将成为新的增长点之一,可以作为电视媒体资源变现的突破口。

作榈缡犹ǘ言,坐拥具备较高区域性知名度的主持人资源,凭借强大的区域资源整合能力,打造直播态的推广模式具备先天优势。传统媒体天生具备资质、内容优势,进入直播行业的门槛较低,其专业性、规范化的内容生产和直播控制力是新生平台无法比拟的。无论是建立独立的直播平台、利用自身其他软件平台开展直播业务或者联合现有的直播平台,都可以更有效地将直播的形式和自身传统渠道相结合,通过传统电视节目宣传直播平台或内容,通过直播进行反哺和互动推广,甚至可以为广告主带来二次营销的效果。

江苏广电总台在今年十一前夕就借2016主持人“金荔枝”奖评选活动进行了一次直播试水,创造性地举办了“金荔枝40小时直播秀”,通过“荔枝新闻”客户端,由40位广电主持人每人在线直播一小时。参与直播的既有大林、赵丹军、邓煌这些江苏观众熟悉多年的广电“名嘴”,也有李帅、李凯这样的才走上工作岗位几年的“小鲜肉”。短短5天时间,在线观看累计人数突破360万,参与投票人次超过2000万,不仅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影响力推广,也使受众能够看到主持人荧屏以外的另一面,为部分新人圈粉无数。活动成功的背后离不开专业团队的策划和平台的支撑:此次直播活动不是单纯的轻秀场直播,而是每场一个主题,既有健身、烘焙、插花等轻话题,也有直播新闻采访这样的社会性话题,既有表现主播业余生活的休闲性,也有揭秘台前幕后的趣味性。随着“金荔枝奖”评选揭晓,江苏广电又趁热打铁在江苏综艺频道每天18:00的《震撼一条龙》推出特别节目“荔枝星秀场”,让“金银荔枝奖”得主们逐一做客节目,成功将直播集聚的人气和影响力引流回地面频道。

二、利用IP化的运营思维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也是近两年的文化热词。从文化产业的角度上说,IP的形式是多样的,既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个人物或概念;IP可以用在多种领域,音乐、电影、电视、动漫、游戏……但不管形式如何,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IP一定是拥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有潜在变现能力的东西,前文所述的明星主持人+直播的模式就是一种对IP价值的叠加放大。腾讯集团副总裁程武认为,IP 实质就是经过市场验证的用户的情感承载,或者是说在创意产业里面,经过市场验证的用户需求。“用户情感共鸣”是这个概念里的核心元素。

IP运营体现的是一种符合融媒体时代传播特点的商业模式,其盈利模式主要体现在以IP为核心,在媒体深度融合之下的文化产业网状价值链运营。在这种商业模式中,清晰解答了目标顾客(WHO)、利益集合(WHY)、提供物品(WHAT)三个顾客价值主张的核心问题。其目标顾客直接面向该IP的粉丝群,并通过其开发的每一个不同产品品类带来的口碑效应辐射到更广泛的人群;其利益集合提供了目标顾客最需要并想得到的IP更多周边产品,最大化了顾客需求的实现,既能充分满足顾客需求,又能够更大程度上开发全新的需求;从提供物品的角度,以IP这种无形资产为核心开发的多元商业模式其实质相当于一整套问题解决方案,敦促IP的拥有者向整合运营商转型,有效利用粉丝经济开展品牌建设打造全产业链。现象级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都是电视综艺IP运营的成功典范,在节目热播的同时,同名电影、手机游戏、图书出版纷纷借势上线,取得了不菲的业绩,也在无形中放大了IP的辐射面和影响力,吸引注意力驻留,一定程度上为原有节目的常青提供了助力。

卫视现象级综艺的开发案例完全可以为地面频道所借鉴,一方面可以根据地面频道的专业化定位,依托王牌节目打造线上线下联动的区域性精品IP,拓展延伸产业运营;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优势,借力话题明星、热播影视剧等强势IP推广自己的频道和节目。

三、拓展主题向的营销手段

视媒体的创新和升级,不仅在于内容和形式,也要学会如何营造“关系”和“场景”。利用移动互联网媒介为载体针对特定地域和人群进行广告宣传和创意内容的精准投放,制作能够激发网络人际传播和社交网络分享的内容,或者利用地标性建筑等搭建能产生话题效应的推广场景等都是在融媒体大环境下提升推广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深耕社区:用融媒体思维做推广活动

地面频道的运营和区域内的观众是血肉相关的,频道的收视对象、节目参与者、广告主目标客户、最终的收视群体都是一致的。做地面频道的推广必须沉下心来,深耕社区,回到观众。在强调受众参与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持续、重复的宣传叠加效应和人际关系传播,强化印象,从而转化为未来的收视动力和来源。通过推广活动,媒体管理者还能更真切地了解到观众的真实体验和需求,为地面频道的运营提供更开阔的思路。

将自办节目与社区活动推广相结合既能极大地带动区域内社区居民的参与热情和收视热情,提升活动辐射面,又能提升社会影响力和营销所要达到的效果。以江苏综艺频道联手洋河股份举办的《加油社区》为例,今年的活动自6月起,历时三个月,巡回江苏13个地市城市,举行39场海选,走进150个社区,并于9月下旬举办了盛大的颁奖礼。《加油社区》有别于同类节目单纯的广场舞集结,力图在每周的节目中体现城市人文特点和文化韵味,通过多个环节展现社区年轻人的朝气和社区高手名人大隐于市的生活状态,用故事勾画社区形象,勾勒社区百姓的正能量生活。活动过程中充分利用荔枝新闻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在评审中加入了微信投票环节扩大影响力。该项目由“柔和双沟”冠名,广告语“和谐邻里双向沟通”一语双关,项目的体验式营销方案获得了2016中国广告长城奖媒企活动营销类金奖。

(二)针对需求:拓展定制化营销空间

除了活动合作,根据广告主的需求推出定制化的直播营销方案甚至制作定制电视剧、定制短片等都是拓展营销的思路。

电视活动直播营销,则是电视媒体一开始就与商家密切配合,共同策划或者参与活动,利用对方以及自身的媒体资源,以活动为载体、以直播为方式的一种节目形式与营销方式。定制化的活动直播营销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将闲置或产出效益不高的频道资源加以利用,二是能够根据合作方的需求进行精准传播和有效营销,三是可以通过合作方自身的影响范围及推广力度,在短时间内集中提升电视频道的影响力和收视表现。以浙江民生休闲频道与银泰百货合作的银泰半年庆、周年庆活动为例,在前期预热的基础上开启了从早8:30到晚11:00的大型商场购物直播,白天每次采用半小时以上的大块时段,晚间黄金时间准点直播。节目中植入了各种银泰元素,设立互动抽奖等环节,反响热烈,当天商家营业额同比大幅增长。在活动推广中,频道记者与银泰的顾客零距离接触,活动当天商家也随处可见电视台的宣传造势,对频道而言,既得到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又借力合作传播了自身媒体形象,加强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可谓一举三得。

定制剧在近年来并不算新鲜事物,但是一部内容过硬的定制剧结合多渠道的宣传推广仍然能带来合作的双赢。作为一种个性化定制的影视剧形式,定制剧旨在通过剧情的巧妙编排,向受众潜移默化地传播品牌理念与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传播效果。无论是从人物塑造还是剧情发展上体现品牌内涵,都要在整个策划、制作流程中充分了解客户的营销意图和产品特征,分析恰当的植入形式,从而为客户拟定出更有针对性的定制方案。作为制作方要顺应形势的变化,深入了解品牌信息的文化内涵以及品牌企业文化精神,并与客户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从而解构出适合品牌植入同时能够激发观众情感共鸣和主动传播欲望的人物与故事,使定制剧与客户的需求目标切实融合,提升全媒体传播效果。

四、结语

今年7月1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媒体融合发展的规划、目标与任务,首次提出了“八个融合体系”的建设,为广电媒体加快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指导。地面频道想要在竞争的重压之下突围,必须拥抱时代、拥抱融合,加强融媒体、多渠道整合推广,利用最新的营销理念打造品牌影响力,将整体推广策略模块化、标准化、流程化,做到主动互动、精准传播,提高受众粘合,加强口碑效应。

第9篇:互联网金融新媒体营销范文

各自发展期(2000-2004年)。电视剧产业和互联网各自发展,彼此不存在明显融合与竞争。党的十六大确定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电视剧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在文化产业大发展背景下都取得长足进步。产业化成为电视剧发展的趋势,电视剧的生产调节逐步转向市场主导型,数字电视快速发展,民营影视公司进入制作渠道。同时,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发展也很快,但互联网企业业务主要集中于网游、电子商务等方面,盈利模式在探索和推广之中,未进入电视剧产业领域。

逐步磨合期(2004-2009年)。新媒体产业在互联网发展中不断壮大,开始逐步影响电视剧产业。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增多与技术不断发展,电视剧产业开始感到来自互联网的挑战。与2000年相比,2006年中国观众减少近4000万人。①网络对电视剧版权侵犯现象严重,网民利用P2P软件下载最新流行电视剧,影响了电视剧产业的市场。2009年,广电总局加大清理整顿互联网视听服务,关停包括“BT中国”在内的多家知名BT网站,为网络高清视频快速发展扫平道路。同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3G)牌照,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3G时代。手机新媒体的快速推广,让人嗅到新媒体与电视剧产业融合的巨大商机。

整合营销期(2009至今)。三网融合成为国家信息产业发展关键与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决定,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2010年成为中国三网融合元年。电视剧产业与新媒体的整合营销已经变成现实,电视剧产业必须适应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趋势,实现自身的突围与创新。

电视剧产业呈现融合特征

三网融合时代电视剧产业发展呈现融合的重要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

制作者融合。传统电视台不再是制作电视剧的唯一机构,网络视频企业也加入其中,制作主体逐渐多元化。融合的核心在于广电企业与电信企业的合作,风险共担、利润共享。优酷网就签署多家电视剧制作合作单位作为联盟成员,获得40000部集的热播及经典电视剧版权,影视剧时长达50000小时,占据了市场80%的流动版权份额。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普通受众参与电视剧制作流程也不是梦想。2010年,陕西创作人阿齐发起了陕西“原创群英会”,集结了涉足原创动画、漫画、音乐、影视摄制等兼具创意与激情的专业人才,相继拍摄了三十多部短剧。其中网络短剧《疯狂的校园》的浏览下载人次超过1.9亿,可谓网络涉足电视剧产业的重要成果。②

内容融合。电视剧内容生产面临“跨国融合”,境外电视剧融入中国观众的收视范围。大量境外资本以合资合作的形式参与电视剧的生产制作,境外电视频道、电视剧进入内地电视剧市场。2005年实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首次放宽外资准入范围,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发行和电影制作列为对外开放领域。2006年进口各国电视剧高达6365集,占全年电视剧生产总量的46%。③通过互联网进入内地的境外电视剧激增,如《越狱》第二季、《迷失》第三季、《欲乱绝情妻》第三季在美国播出不久,新媒体论坛上每集下载次数就达7000多次,每天有超过上万人下载。

载体融合。电视将不再是电视剧唯一收看媒介,收看载体出现多元化,表现为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如数字电视与互动电视的发展、电视与手机的融合。网上广播影视、IP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等多种新的媒体形式持续涌现并快速发展。未来的电视剧收看载体将显现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融合式媒体,即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三网融合、有线网与无线宽带网融合,媒介载体之间互相借鉴传播方式,从而实现“媒介功能的融合和相互渗透”。④

受众融合。观众和网民合二为一,成为电视剧共同受众,同时也成为彼此争夺的对象。美国莱希特曼公司调查发现,约有8%的美国成年人每周至少上网观看一次电视节目,而一年前的比例为6%。一段时期内收看网络电视剧的受众多,相对收看传统平台电视剧的受众就少。《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视频市场季度监测》数据显示,中国网络视频市场总体用户规模达到1.91亿人,其中视频分享市场用户规模为1.67亿人,P2P直播市场用户规模1.09亿人。众多网民逐渐习惯借助网络视频来替代传统电视。电视剧产业只有主动出击才能赢回观众。

三网融合时代电视剧产业创新

推进电视剧产业向创意产业发展。三网融合时代,电视剧产业必须向电视剧创意产业推进,这是文化创意产业时代的发展要求。电视剧产业必须整合创新,突破传统的盈利模式。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积极打造电视剧产业与新媒体企业的共同平台。2000年前,电视剧制作曾经历暴利时代,电视播出部门占有较高利润,制作方无利可图或利润微小,原因就是垄断的产生。三网融合改变了电视台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同时也为电视剧吸引新的受众,电视剧制作者为新媒体企业提供电视剧来源,帮助新媒体发展数字内容产业。这对于电视台和网络视频企业都是双赢。政府要支持新媒体与电视融合,制定扶持新媒体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发展的财税政策,促进终端产业的繁荣。另一方面要做好电视台、节目商、新媒体企业的利益协调,维护版权,打击盗版,保护电视剧制作者的利益,为电视剧内容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渠道支持。

增强电视剧制作造血功能。三网融合时代,电视剧制作方式加快创新步伐,从“首播剧”“独播剧”再到“自制剧”,从单一走向多元。首先,重视独播剧。独播剧仍然是“首播剧”后各大电视台制作的趋势。安徽电视台共花3亿多元购买了23部优秀影视剧;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的购剧费也超过2亿元。其次,发展定制剧。湖南卫视热播的“自制剧”《丑女无敌》,打造出“丑女”品牌;江苏卫视开拍海岩三部曲《永不瞑目》《玉观音》《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天津台成功运作了《三国》,都说明定制剧能帮助电视台打造品牌频道,吸引固定观众。再次,网络视频与电视台合作播放与推出电视剧。网络视频成为电视剧独家首播平台,如新《三国》《杜拉拉升职记》(电影及电视剧版)、《金婚风雨情》《媳妇的美好年代》《岁月神偷》以及和湖南卫视同步播出的《杨贵妃秘史》等十多部超高人气的影视剧都在搜狐高清视频独家播出。优酷网推出电视剧场模式,每月推出新剧场,锁定热播剧及经典剧。根据广告商的明星代言进行定向投放、网络互动短剧的产品植入式广告等全新的视频营销模式,为电视剧在互联网上打造“二次生命”。⑤较大的电视剧制作公司、电视台可以与大型网站、手机运营商联合开发新媒体电视剧,电视剧制作公司支持人员和技术,网站提供平台与通路,共同开发,实现共赢。如《神雕侠侣》热播,马上可制作新媒体版《神雕侠侣》,与传统电视剧互动。

抢占多新媒体播出平台。电视剧产业要尽快与新媒体合作,共同开发播放平台。新媒体成为传统电视剧产业向网络世界延伸的触角。由于电视剧竞争激烈,传统电视播出渠道显得狭窄,新媒体却提供了广阔的播出空间。通过新媒体观看热门电视剧正成为中国消费主流人群的生活方式。

随着手机电视、移动电视、IP等新媒体的出现,频道空间和媒体资源迅速扩大,电视剧版权的销售渠道可以增加新媒体视频播出版权,美国的电视剧发行渠道中就包括新媒体电视服务(网络电视等)⑥。播出平台的创新,拓展了电视剧盈利的空间。更有人预言,电视剧将迎来3G手机观看时代,⑦只要电视剧产业的节目内容能够跟上,电视剧产业将有突破性发展。当然,在电视剧与新媒体结合过程中,应重视目标受众与新媒体的结合,根据剧情选择播放平台。如36集电视连续剧《手机》在搜狐高清视频独家首播,由于《手机》的受众人群最大面积地覆盖了这部分网友,就很容易在网络形成类似《蜗居》一样的社会话题,形成网络话题热潮,反观《三国》的首播取得的效果则并不太好。

运用新媒体造势宣传。要善于利用新媒体宣传电视剧、扩大电视剧社会影响。电视剧前期宣传、播出讨论、新媒体转映和以剧组、演员为中心的社会活动都可通过新媒体向众人展示,如创建专题网页、新媒体新闻、论坛推广、博客推广、电子邮件推广、连接交换、QQ群发信息、网址导航、搜索引擎、参加各种排行榜及评选活动、在线活动进行推广、软件推广、网站联盟、电子杂志等,使新媒体成为国产电视剧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品牌效力的重要渠道。而且,还可以通过“参与式观看”激发电视剧二度舆论热潮。所谓参与式观看,即在电视剧的播放过程中,观众随时针对剧情,同步对演员的造型、化妆、演技、置景、导演水平等进行短信点评,边看剧边发短信参与评论,评论随即显示在电视荧屏下方。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电视剧,同时短信本身也成为一种欣赏和品评的对象。电视剧播出后,通过论坛的点评,也能扩大节目影响,如《潜伏》“上星”之前,经历地面频道“散播”和网络“潜伏”阶段,从准备期、升温期、高潮期一直到全盛期,《潜伏》的网络舆论的生成说明网络已经代替传统报刊成为电视剧新的反馈基地和舆论场域。这种舆论具备了即时性、跨界性和多元性等崭新特征,因此网络成为不能忽视的电视剧舆论场域与宣传阵地。

开发新媒体营销生长点。新媒体与电视剧产业结合将为电视剧营销带来新机遇。传统电视剧产业盈利以销售电视剧为主,前端开发充分,中、后期产品营销几乎缺失。在新媒体协助下,电视剧产业将形成前、中、后端一体化盈利新格局。前端电视剧可在新媒体发行;中期营销可以依靠网络视频植入广告实现,扩大收入来源。据DCCI 2010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2008年,关注视频贴片广告的网民比例达26.1%,2009年跃升为34.4%,成为网民关注最多的广告形式;后期可从传统后期产品开发领域如玩具、漫画书、小说向新媒体领域延伸,进入网络游戏、SNS领域。比如《潜伏》热播之时,网络就可以配合推出同名游戏。这对处于营销瓶颈期的新媒体来说,也是双赢契机。电视剧产业与新媒体通过资源互换、整合、捆绑为主要模式的异业合作、复合盈利模式的时代已经到来。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①董浩宇:《中国电视剧产业:难点与对策》,《上海大学学报》,2008(3)。

②《草根导演阿齐推出最新短剧向张艺谋致敬》,.cn/m/c/2010-02-04。

③杨文延:《电视剧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6)。

④郑瑜:《媒介融合: 新媒体时代的发展观》,《当代传播》,2007(3)。

⑤赵赵:《视频改写中国电视剧产业规则 优酷“合计划”实现规模升级》,《广告人》,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