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精选(九篇)

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

第1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煤炭企业;科技经费;归集;管理

企业的项目研发经费核算主要包括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及企业研发经费的核算两方面。

1.国家拨入经费的核算

国家拨给企业的科研经费,属于政府补助,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家拨的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其相关规定如下:

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2.企业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

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对于煤炭企业,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关于采用先进生产工艺进行开采或治理煤矿“五大”灾害而进行研发活动,在费用划分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有如下问题:

研发经费的范围难以界定:由于缺少一定的沟通,企业科技研发部门的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研发经费范围的认识未能统一,财务人员对经费开支范围的认识会有一定限度,未能按照科研项目预算书中研发经费的明细进行明细科目的设置;此外,企业科研经费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科技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勾通脱节,都会影响研发经费的范围的划分。

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难以划分:对于企业的一些部门既从事研发活动,又进行产品的试制生产活动,这就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国家及各省市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企业承担的大量科研课题,需要配比一定的自筹经费,特别是如果承担的是国家产业化项目或重大支撑项目,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数额较大,而自筹经费的比例也较大,为满足课题审查的要求,科研成本会挤占生产成本,造成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划分不实,或带来高额利润及较高的所得税收,且企业也会有人为调整利润之嫌。

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费用难以划分: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国家拨入的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科研项目应单独建账,各项目的科研经费及研发支出单独核算。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发生的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用在各课题之间难以划分。

3.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

A.制定企业自身的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及省有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在管理办法中不仅可以界定经费的范围,还可对经费的预决算、使用等进行相关规定。

B.不断完善科研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部进行科研经费核算,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科研经费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运用用友或其它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账表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题后,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

C.加强财务部与科技部间的沟通与协作

企业的财务部与科技部应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科技部对企业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财务部对国家拨款及企业的研发经费进行核算;由于科技部专业技术性强,应及时提供财务部项目的相关信息,还对各个项目的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进行监督和审批;财务部可依据科技部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项目建立各明细辅助账进行经费核算,对研发部门报销的原始单据进行财务方面的审核、记账。

4.企业科研项目经费核算的一些方法

A.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耗用原材料,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生产部门领用的记人“生产成本”,研发部门领用的记人“科研成本”,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

B.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课题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

C.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等,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5.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注意事项

第2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本办法所规范的财政性资金审批范围主要括:

(一)预算安排资金,指预算安排到部门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经费和区统一切块安排的项目经费;

(二)追加经费,指年初预算未安排,因工作需要必须增加的经费;

(三)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指中央和省、市财政补助的专项资金;

(四)财政性资金借款,指街、镇、工业区、滨湖功能区及区直各单位、滨投集团向区政府临时借款,括街、镇按体制计算向区政府调度资金。

二、审批程序

本着“精简高效、合法规范”的原则,根据财政性资金使用范围和额度,科学设定审批程序,分别由区财政局直接核拨和区政府审批。

(一)区财政局直接核拨的财政性资金范围和程序

1、预算安排资金:年初预算已批复到部门的经费,有政策规定且已明确标准和单笔用款在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的事项;相关部门在批准的年度预算内使用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管理资金。

2、上级财政补助资金:上级财政通过指标给予的专项补助资金,有政策规定且已明确标准和单笔用款在50万元以下(不含50万元)的事项。

3、财政性资金借款:街、镇按财政体制计算向区政府调度资金。

(二)区政府审批的财政性资金范围和程序

1、预算安排资金:年初预算已批复到部门的经费,无政策规定或标准不明确的事项,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的,经分管副区长审核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

2、追加经费:(1)退休人员医药费和死亡人员丧葬费、抚恤金,由常务副区长直接审批;(2)用款部门提出申请,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的事项,经分管副区长审核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3)用款部门提出申请,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30万元以上(不含30万元)、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事项,经分管副区长和常务副区长审核并报请区长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4)用款部门提出申请,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元)的,经分管区长和常务副区长审核并报区长办公会或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5)部门申请使用预算安排的切块资金,以及申请在当年预算未安排的情况下动用非税收入财政专户结余资金、超收收入和调剂收入,审批程序参照本条款(2)(3)(4)条规定执行。

3、上级财政补助资金:部门申请使用上级补助资金,无政策规定且标准不明确的事项,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事项,经分管副区长审核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元)的,经分管区长和常务副区长审核并报区长办公会或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

4、财政性资金借款:街、镇、工业区及区直各单位、滨投集团因工作需暂借财政性资金周转的,必须向区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要由区财政局会同审计局共同审核,并签订借款协议,经分管副区长和常务副区长审核并报请区长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区几大班子办公室和党群部门申请用款,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100万元以下(含100万元)的事项,由常务副区长直接审批;区财政局审核意见在100万元以上(不含100万元)的事项,经区长办公会或区政府常务会研究同意后,由常务副区长审批。

三、工作要求

(一)规范申报程序。部门使用财政性资金,必须事先向区财政局提出书面申请,并附相关依据、使用方案等资料。区财政局收到部门用款申请后,要尽快形成书面审核意见,除区财政局直接核拨的资金外,其他资金按程序及时上报区政府。

(二)严格控制追加。年初预算未安排的资金,原则上不予追加,因政策规定或确因工作需要且年初预算漏报事项的,按法定程序办理。

(三)加强沟通协调。各级各部门上报区政府常务会、区长办公会研究的事项,凡涉及区财政性资金内容的,需会前与区财政局进行充分沟通,待区财政局就资金内容拿出意见后,按规定程序上报议题。

(四)强化绩效管理。各级各部门制发各类综合性、专业性文件(括代拟稿、会议纪要等),凡涉及区财政性资金有关内容的,需与区财政局会商后,按规定程序行文,以提高财政性资金使用的规范性。

(五)提高办事时效。区财政局要进一步健全机制,优化流程,认真做好服务。对于用款部门申请经费按程序审批后,原则上3-5个工作日内将资金拨付完毕;对情况比较复杂的用款申请事项,可适当延长办结时间;遇到重大紧急事项,必须急事急办、特事特办、随到随办,切实提高工作效率和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益。

第3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国家拨给企业的科研经费,属于政府补助,按照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中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核算。政府补助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收益法与资本法。收益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当期收益或递延收益;资本法是将政府补助计入所有者权益。

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属于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入当期损益。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国家拨的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府补助,属于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其相关规定如下:

(一)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二)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企业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

企业研发经费主要是指项目在研究与开发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一般包括: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试验外协费、技术引进费、差旅费、会议费、知识产权保护费、管理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实际中,企业研发经费在归集与核算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及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及经验,对科研经费核算及管理提出方法及建议进行探讨。

(一)研发经费归集与核算存在的问题

对于科技型企业,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在费用划分上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主要有如下问题:

1.研发经费的范围难以界定

由于缺少一定的沟通,企业科技研发部门的人员与财务人员对研发经费范围的认识未能统一,财务人员对经费开支范围的认识会有一定限度,未能按照研项目预算书中研发经费的明细进行明细科目的设置;此外,企业科研经费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科技研发部门与财务部门勾通脱节,都会影响研发经费的范围的划分。

2.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难以划分

对于企业的一些部门既从事研发活动,又进行产品的中试制生产活动,这就为企业的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的划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根据国家及各省市的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企业承担的大量科研课题,需要配比一定的自筹经费,特别是如果承担的是国家产业化项目或重大支撑项目,国家下拨的科研经费数额较大,而自筹经费的比例也较大,为满足课题审查的要求,科研成本会挤占生产成本,造成生产成本与科研成本划分不实,或带来高额利润及较高的所得税收,且企业也会有人为调整利润之嫌。

3.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费用难以划分

根据国家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相关规定,国家拨入的科研经费应专款专用,科研项目应单独建账,各项目的科研经费及研发支出单独核算。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发生的人员费、设备费、能源材料费用在各课题之间难以划分。(二)企业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探讨

对于既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又从事科研活动的科技型企业,在项目经费核算及财务管理中的一些建议及方法。

1.制定企业自身的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

参照国家及省有关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规范统一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以制度对承担项目的部门和进行经费核算的财务部门及相关人员加以规范和约束。在管理办法中不仅可以界定经费的范围,还可对经费的预、决算、使用等进行相关规定。

2.不断完善科研经费核算的财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科研项目预算、决算的财务核算体系,财务部进行科研经费核算,应按项目预算书中科研经费的预算明细进行研发支出科目及明细科目设置,运用金蝶或用友等财务软件的项目辅助核算功能,对企业承担的各项目进行单独核算;也可通过账表建立项目的辅助明细账,对各科研项目单独核算。科研成本项目结题后,进行项目经费决算。在项目执行期对项目经费应进行审查监督,加强经费开支的监督与经费成本的控制。

3.加强财务部与科技部间的勾通与协作

企业的财务部与科技部应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科技部对企业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进行管理,财务部对国家拨款及企业的研发经费进行核算;由于科技部专业技术性强,应及时提供财务部项目的相关信息,如项目的类别、性质、项目执行期、项目的承担人及项目预算书中经费开支明细等,还对各个项目的经费开支是否合理进行监督和审批;财务部可依据科技部提供的相关信息,按项目建立各明细辅助账进行经费核算,对研发部门报销的原始单据进行财务方面地审核、记账。

4.企业项目经费核算的一些方法

企业研发经费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应按照科研经费范围进行归集核算,具体方法如下:

(1)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

企业按“谁受益谁分摊”的原则,对成本费用按受益对象进行分配,如耗用原材料,根据领料单上领用的部门,生产部门领用的记人“生产成本”,研发部门领用的记人“科研成本”,同时科研领用已进项抵扣原材料应作进项税额转出。企业承担的科研项目单独建账核算,财务应按受益对象将费用归集到各研发部门承担的各个科研项目的明细科目中。

(2)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

企业的一些生产及研发费用在实际中难以划分的,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配,如企业生产部门与研发部门以及研发部门承担的各项目共同耗用水电费,难以划分,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但分摊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企业的一个研发部门或一个研发人员如同时承担多个科研课题,设备使用费,可按一定合理比例进行分摊;承担多个课题人员费可按工时即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来进行分摊。

(3)间接费用可按相关性原则进行分摊

企业科研活动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费、房屋占用费等,可按经费收入或研发支出的一定比例进行分摊。

参考文献:

第4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1.资金来源与使用范围

1.1资金来源

销售回款额的5作为销售分公司的销售费用来源

1.2资金使用范围

销售分公司的所有费用的支付2.款项支付要求与规定

2.1在公司正常财务核算标准范围内,由经办人申请、分公司经理同意、财务部经理审核后方可报销。

2.2款项的支付和费用的报销必须手续齐全、票据合法、内容真实完整、账务处理规范。

2.3超标准费用的报销必须事先征得公司总经理同意并签字,报销时财务人员方可受理。

2.4销售分公司经理所发生的费用必须经公司总经理签字后方可报销。

2.5严格控制佣金、回扣及无发票的支出。上述费用的支付实行事前业务员洽谈,部门经理确定并形成报告,分公司经理审核,公司总经理批准,财务人员方可支付的程序。

3.费用标准

销售分公司的差旅费标准、招待费标准、办公费标准报公司批准备案。各费用标准的明细附后。

4.工资与统筹

4.1销售分公司工资标准的制定与发放由分公司自拟,公司批准备案。每月发薪前须向公司申报工资明细表,总经理批准,公司劳资部门对其进行额度控制与管理。

4.2员工的各项统筹、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项目由总公司统一管理代扣代缴,当月结算不得拖欠。

5.核算与报表

5.1财务人员必须知法守法准确核算、认真负责把关,按会计法、税法及公司的各项具体要求进行日常的财务管理、财务核算及财务报表工作。

5.2按公司统一要求的格式、内容及时间上报各种财务报表。有:周报、月报、季报及公司要求的其它报表及年终财务决算报表。

5.3实行指标管理收、支按部门划分的分部核算制。财务按销售公司现有的5个部门进行分部核算,计算各自的收支状况和计划执行情况。

5.4严格物资出入库手续。业务部门设专职保管员(统计员),对产品采购及物资出入等业务进行帐簿与实物的统计管理。负责入出库单的填写、传递与报表。每周、月与财务对帐确保与财务帐帐相符,对库存物资账物相符。

6.合同管理

合同是会计核算与监督的重要依据,销售与采购合同须在财务部门留存备案。

7.营销人员薪资考核办法

7.1薪资的组成

月工资=基本薪资 回款提成奖×50 回款提成奖×50×年终考核系数

7.2薪资的考核

7.2.1月工资应扣除个人所得税及公司规定的相关费用。

7.2.2货款回收款以合同价格为依据,由于其他原因增加的合同额及回款不计入个人考核范围。

7.2.3项目含质保金的合同无其他原因,当质保期到期一个月后仍未催回,从第二个月开始按质保金额的千分之五逐月从个人工资中扣除。

7.2.4营销人员工作日、法定节假日出勤或加班的均不发加班费。

7.3公司指派项目的回款额提成系数根据具体项目制定奖励办法。

8.本规定自之日起执行。

第5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一、审计项目概况

被审计对象是一家中心卫生院,在当地基层卫生院中属于规模中等,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具有代表性。该卫生院现有在职职工105人、临时工31人、村医29人、退休64人。截止2013年12月底,卫生院拥有资产3353.5万元,负债689.1万元,净资产2664.4万元。2013年总收入3887.9万元,其中:财政和上级补助收入1376.6万元,总支出3880.4万元,收支结余7.5万元。

二、审计重点、方法

通过查阅审计时间范围内的会计凭证、原始凭证,查看会计报表,对财务管理规范性进行审核。若出现某些项目的数额不符常规,就要对这些项目作重点检查,从总帐科目追查至原始凭证,必要时应结合对往来帐的函证、对存货和固定资产等项资产的盘点,核实报表数字的真实性。

(一)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审核

审查原始资料是否合法、真实、完整,会计核算是否及时,帐务处理是否准确。审查会计期间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记录完整,有无遗漏、隐瞒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有无帐外资产。

(二)收、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计

重点核查入账的收入、支出是不是虚增的?是不是无中生有的?

(三)支出的合理性和合规性审核

重点审查被审计单位支出内容是否真实、合理,审批支出程序是否合规,有无扩大支出范围。审查被审计单位有无违法、违规行为,其经济事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及内部控制制度等要求。

三、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科目使用混乱,核算不准确

第一,科目使用混乱,如有的单位将收取的赞助费列入“其他应付款”,将应计入“在建工程”的基建款项列入“其他应收款”,将招待费列入“会议费”、“培训费”等。

第二,错误更正不规范,有的单位将已结账凭证随意调整,在摘要中写调账,将原来凭证科目之间的数据直接进行修改和调整,没有附件证明材料,缺乏严谨性。

第三,其他如:医疗风险基金不提或不足额提取、已装订会计凭证没有审核记账签字、自制票据大小写不符、票据金额随意涂改等。

(二)往来核算不准确

往来处理随意性较大,什么都往里面塞,比如有单位把支付的基建工程款记入了往来,甚至有单位为了达到调节结余的目的,任意操纵往来账,虚增虚减收入和支出,如此种种,掩饰了单位真正的收支现状,且可能滋生“小金库”等违法乱纪行为。

(三)收支核算不准备,虚增收支

医疗退费等没有冲减医疗收入,直接列作支出。外包的科室材料费、人员经费等重复支出。食堂收支、外包装物出售收入等没有列入财务部门统一核算,帐外坐收坐支,形成小金库。

(四)支出管理松散

1、支出混乱,扩大支出标准与范围

支出随意性较强,乱开口子,随意提高支出标准,扩大开支范围,不合理支出时有发生。如:差旅费没有按规定的标准执行,业务招待费占支出比率较大,金额远远高于规定范围,公务用车没有制定用车规范,没有限制,用车费用报销没有依据,费用较高。

2、支出票据不规范

单位自制支出凭证多而乱。劳务费、联系费等开支无正规发票,白条领现。成批购置的办公用品、劳保用品等只有总发票,没有明细清单。

四、审计建议

(一)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加强财务管理

严格遵守国家财政法规和相应的财务会计制度。加强原始凭证管理,杜绝白条抵库等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加强会计核算。严格财务收支审批制度,建立内部会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二)加强支出管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及标准,不得违反国家相关规定支出。严格执行支出审批报销制度,规范支出审批程序、审批人责任和范围,对重大支出项目要建议集体审批制度。财务人员要了解各项费用的具体情况,对各项费用加强会计核算,正确处理。

(三)加强往来款项管理

没有建立可行的应收款催收制度,而且往来对账不及时,造成有些往来账时间较长,3年、5年10年的账务挂账比比皆是,由于会计人员变动,很多往来难以搞清来龙去脉,找不到责任人,往往形成坏账,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往来款越积越多。直接将账龄满三年的病人欠费,不经清理和分类,全部一刀切作报损处理。为了充分提高往来账簿的实际使用价值,要设置往来备查簿,直观地反映往来账的逾期情况、责任人信息等,定期分析、及时清理,按不同性质分别管理,对于重要的往来、逾期往来,应及时查明原因,做出处理,便于及时进行催收处理,明确责任。

五、加强主管部门对基层医疗机构监管的的建议

随着医改的进一步深入,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范围也越来越大,补助资金越来越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能逐步从以医疗为主、公共卫生为辅逐渐转变为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并重的运行模式。主管部门要发挥监管作用,加强财务管理,合理控制支出,提高资金效益。

(一)制定可行的支出范围并严格执行

加强基层单位非成本性支出的管理,特别是对招待费、交通费等的管理和控制。

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由于没有统一规范的支出范围和标准,对违规违纪开支不好认定,从基建维修,设备采购等大额费用支出,到办公、电话费等小额费用支出,从招待、交通费的公务费用支出,到津贴、奖金等人员费用支出,都需要给违规违纪一个认定依据,主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征对管辖范围内单位制定统一开支标准和范围,这样也提供了一个平台,可以将各单位的财务收支、各项经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原因,查找差距。

第6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关键词】行业物流;物流成本;核算体系

随着现代物流理论的风行,“第三利润”的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在第一、第二利润源开拓日益艰难的情况下,压缩物流成本是大家共同的选择,而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物流业务外包,将压缩成本的压力转移到第三方物流企业。但是,在一些具有较大规模的行业(如钢铁、汽车、烟草、能源、医药等),在其行业内部都存在着各级的物资企业,伴随着国内物流理论及物流产业的逐渐成熟,各行业内的物资企业也都纷纷转型,面向行业主体将物资流通链条上的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信息管理等众多的物流功能进行集成,为主业提供全方位的物资服务。这种内部企业不同于第三方物流,其所花费的成本直接作用于行业主体,是主业所必须管理的成本单元。

而就目前的财务科目设置和帐务核算体系而言,尚不具备将物流成本明确统计的条件,更谈不上做具体的物流成本分析、为主业物资管理相关活动提供参考的作用,对“第三利润源泉”的追逐显得有些盲目。

1.现有问题与研究意义

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是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必备条件,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当业务信息化完成后,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进而辅助决策,为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数据支持的任务就提上日程。

通过成本分析体系建设,以不同维度、不同口径的成本对比分析,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资成本都发生在哪些方面,哪种采购方案整体最优,哪些成本可以削减等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为选择最佳采购方案、配送方案、仓储方案以及库存额度等提供支持。

然而,在现有的会计方法中并没有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也没有物流成本核算的制度和标准,在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及寻找成本项来源过程中,会遇到如下问题:

(1)物流费用与其他费用混合在一起,隔离分解在不同的科目中,无法单独抽取出物流部分的费用。

(2)现有财务科目过粗,无法记录到物流细项成本,从而不利于对各物流环节成本的记录和对比分析。

(3)物流总成本构成项部分缺失。

另外,没有一套标准的物流成本核算方法来规范行业内的物流成本计算工作,存在成本计算不合理的问题,比如对于管理成本的分摊方法就存在标准不一的现象。

在物流产业地位被确立之后,物流成本核算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各行业内部的专项物流必须根据行业特点,统一财务科目设置和本核算方法,这样才能够正确计算行业物流成本,才能向物资管理要效益。

2.物流成本选取范围

2.1选取原则

在物流成本中,有很多是隐性成本,进行物流成本核算并不一定要把全部成本都纳入进来,一方面在现有条件下实现起来相当困难,即使实现也可能存在数据失真的情况,另一方面有些成本不在可控范围或不具备压缩潜力。因此,在进行物流成本选取时,要根据行业特点和实际,把握关键环节,突出重点,以实用化为目的,将行业内物流成本核算标准统。

2.2物流范围

物流范围根据行业性质不同,或选取原材料从供应商转移到工厂时的原材料物流,或选取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工厂的不同车间、不同地点的转移和存储的工厂内物流,或是从工厂到仓库的物流,从仓库到客户的物流。行业内统一标准,确定相同的物流起点和终点,保证物流范围统一。

2.3物流功能范围

在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信息管理等物流功能中,要明确管理重点,将行业可记录、可压缩成本的关键环节识别出来,最终确定一致的物流功能范围。

2.4物流成本计算科目范围

运输费、仓储费、人工费、折旧费、信息费等项开支中,根据行业的体制机制,将可以分割出来的费用纳入计算范围。

3.财务核算方法

现行的通用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3.1单轨制

就是在现有的账务核算体系中反映与企业物资实体流动有关的费用,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合并在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核算。

单轨制是结合财务会计体系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即把物流成本核算与企业财务会计成本核算结合起来进行,在现有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增设与物流成本相应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并且明确有哪些费用项目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的。使用这种模式在会计处理上,与物流成本无关的部分直接记入相关的成本费用账户,把与物流成本有关的部分直接记入设置的物流成本账户中。会计期末,再将各个物流成本账户归集的物流成本余额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摊到相应的成本费用账户中。这种模式的物流成本账户和传统的成本费用账户是合一的。

3.2双轨制

就是把物流成本核算和其他成本核算分开,单独建立物流成本核算的凭证、账户、账簿、报表体系。

双轨制是独立的物流成本核算模式,这种模式要求把物流成本核算与财务会计核算体系截然分开,单独建立起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凭证和账簿。这样形成相互独立的两套账户系统,两套计算体系分别按不同要求进行,向不同的信息要求者提供各自需要的信息。提供的信息比较系统、全面、连续、准确、真实。在新的成本核算体系中单独反映出有哪些费用项目,这些费用在哪些地方发生,以及这些费用是为哪些部门、产品或生产活动发生的。

3.3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是一种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追踪动态反映,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评价作业业绩和资源的利用情况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中,是将企业一般管理费用按照更现实的基础进行分摊。

作业成本法是国际比较通用的方法,原来主要用于生产企业物流成本核算,近年来开始引入第三方物流领域,在各行业内的物流企业中,也可以尝试应用。

4.结语

物流成本核算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对于行业物流企业来讲,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阻力,这项工作的完成需要行业领导层的充分重视与大力支持,需要物资管理部门、物流部门和财务部门完成大量的基础工作,但是,这是行业物流发展所必须迈出的一步,是物流管理提升的重要支撑,任重而道远,希望各行业尽快确定核算体系和标准,细化财务科目,为日后的物流成本分析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超.企业物流成本控制的探讨[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2)61-62.

第7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改革,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但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与办学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以“报账型”为主的高校会计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高校改革,也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财会工作的重点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方面,忽视内部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收拨、分配和使用资金上面。目前这种低层次的高校财务管理状况日渐成为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障碍。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会计重核算,轻管理,财务分析工作薄弱。目前,高校财务处的机构都设有财务科(会计科、计财科),财务会计一直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虽然能对内、对外提供有关的基本信息,但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信息;只重视事后监督,而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是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情况,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支出结构、效益缺乏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系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2、效益观念淡薄。由于体制原因,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缺乏科学理财意识,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现象,在开拓市场、开辟财源等方面缺乏积极进取精神;部分高校重大的投资决策缺乏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较大,造成高校办学经费不足,效益低下;许多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商品化的孵化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工作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部门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编制的部门预算没有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另外,有些校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造成预算变更频繁,执行刚性不强;还有些业务主管领导,从自己分管部门或事务出发,不按部门预算使用经费,随意批经费,改变补助标准、提成方案等,使部门预算丧失了约束力。

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控制范围和控制内容不全面:有些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结算中心出现违规资金运作现象;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有些高校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制度形同虚设。

5、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关系陷入了传统国企“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统,一统又死”的恶性循环。大部分高校以财务处为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上有校级领导、下有各个部处的财务处,很难从中协调上下的关系;其次,由于小团体思想作怪,个别基层单位亏损了向学校伸手要钱,盈利了向学校少交钱或不交钱,甚者人为造成会计资料失实,这都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和资金流失,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但要重视记账、算账、审核、报销等各项日常工作,更要研究会计报表和日常核算资料,开展经济效益财务分析工作,以降低学校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优势的财务顾问服务。

2、强化高校成本效益观念,建立可持续财务管理目标。高校财务制度改革必须强制要求高校加强成本费用核算,编制和报送成本报表,为高校发展计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信息资料。为更好地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制度,高校会计核算基础必须改革,即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合理规定高校活动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支出分配办法,以便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地核算高校活动的资源耗费情况。高校财务管理应确立以保证高校财务状况正常化开展为基本目标,以投资效益最大化为首选目标,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永恒目标的科学化可持续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3、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可持续全面预算体系。高校要从预算编制开始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进行基本数据收集,按照高校计划、高校规模和定员定额规定准确编制部门预算,按照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的部门预算严格执行和有效控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另外,从技术上改进高校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在促进高校预算编制的过程、结果能够适应高校理财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还要采用高水平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模型来拓展高校传统的年度预算框架,建立以资产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程序,进而监督高校价值创造活动的全过程。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当前高校要特别重视货币资金、校内结算中心、实物资产和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相应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

5、理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一经确立,不得随意变更。其次明确高校财务处作为学校一级财务机构,在学校直接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各项财务工作,负责全校范围内的财务管理和确定范围内的会计核算,任何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学校财务处的管理监督之外,财务处要参与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决策,必要时提出决策建议,学校所有涉及收费的业务均应由财务处负责组织实施。

6、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现行《高校财务规则》对高校财务报告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只能反映高校财务运行的一般性层面分析,根本不能反映高校整体的业绩和效率、效果、效益。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运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绩效作出客观的评价。

7、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对财务管理队伍整体管理水平、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应通过业务培训,不断学习、提高和充实专业知识,优化知识结构,以改进高校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总之,高校必须加大财务管理力度,做好日常财务以及学校财务的预测、控制、分析和管理工作,同时还要注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开拓资金来源、提高办学效益,以实现高校财务改革与高校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第8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3)04008303

随着《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一批最新的财务制度的执行,对进一步规范高等学校会计行为,提高高校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以及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转变和实行公务卡等政策要求,对高校现有的会计核算、会计电算化、预决算模式等产生重大影响,现有的财务业务流程已不能适应需要,迫切需要重新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网络平台,整合财务流程,简化财务处理程序,提高财务工作效率,以适应新的高校会计制度的要求,满足日益增长的经费核算的需要。会计网络平台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帮助实现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处理,实现会计业务核算、预算指标控制、资金支付结算、网络查询系统动态联网,支持电子单据与电子货币,改变财务信息的获取与利用方式,充分发挥各个系统的功用,最大限度的提高会计网络平台的效率,促进学校财务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一、构建会计网络平台的意义

目前,在高校中,财政资金都通过财政一体化系统中的财政直接支付系统和财政授权支付系统(即公务卡系统)进行划拨、支付,而非财政资金通过开户银行进行支付结算。同时,在不少高校中,还存在大量的现金结算,公务卡和电子银行的使用还不普及。而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文件的实行,新的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高校资金结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建立一套规范、合理、高效的资金结算系统就显得非常迫切。会计电算化在各高校都已实行了很多年,对促进高校财务工作快速、高效、规范化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会计核算系统更新不及时,核算功能还不完全健全,科目设置不完全科学合理,不能适应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的要求,需要重新科学合理的设置会计科目,完善会计核算系统。

目前,在各个高校,资金结算系统与会计核算系统之间还基本上是相互独立,两个系统之间的对账、衔接还比较麻烦,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实现两个系统有机结合的信息平台,实现会计核算系统、财政直接支付、公务卡系统、银行账户、银行网银支付系统的无缝链接,整合财政、银行和学校会计核算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同步处理、全面共享,在一个信息平台上完成学校会计核算业务、财政部门的审核拨款、银行部门的资金运作等一系列工作,实时完成财政资金从财政国库支付系统直接与收款单位或个人的资金划转,实现非财政资金从学校银行账户与收款单位或个人的资金划转。

二、会计核算系统的构建

1.重新设置会计科目,规划设计会计核算模块。

进一步将会计核算系统根据新的会计制度进行重新分类,重新科学合理设置会计科目,科学规划设计各个子模块。目前,很多高校基建财务、工会财务、后勤财务是和学校财务会计分别单独进行核算的,基建项目在办理竣工决算前不在学校“大帐”中核算,工会、后勤会计核算也是游离于学校整个大帐之外的,不符合收支分类和部门预算改革精神,也造成学校会计信息的不完整,不利于学校对基建项目、工会经费、后勤财务的财务管理和监督。在现有的事业经费、科研经费、专项经费、代管经费、暂存经费、其他经费的基础上增加基建经费、工会经费、后勤经费的核算模块,以更进一步完善整个会计核算系统。通过增设“基建工程”科目及其明细科目、设置“长期借款”科目及“基建借款”明细科目、在“财政补助收入”科目核算内容中增加基建拨款,以及在财务报表体系中增加“基建投资表”等,实现基建会计和学校财务会计的并轨整合。根据项目核算的特点,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项目核算指标控制模块,实现项目按照预算要求进行报销核算,以合理控制项目经费支出,切实充分发挥项目经费的使用效益。如在某一科研项目入账的同时,根据此科研项目的预算,在会计核算系统内按照办公费、设备购置费、差旅费等分解预算内容,建立指标控制,当科研负责人报销时,会提示此项目在办公费、设备购置费、差旅费等方面还可使用的金额,以达到科学合理使用科研经费,切实发挥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

2.改变现有报销方式,实现网上报销。

网上报销系统依托网络平台,在网络化会计核算系统中,设置录入模块、审批模块、稽核模块,对校内教职工开放权限,并设定业务范围和操作内容,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变原来面对面报销为网络报销。教职工在报销时,首先通过报销录入模块输入需要报销的信息,比如报销的内容、经费的性质、报销的金额等原始信息,然后提交到网络会计核算系统中,其次在提交报销信息的同时选择审批程序,报销信息根据预先设计的流程流转到不同的审批人进行审批,审批人根据规定的权限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的所有报销信息流转到学校财务部门,由财务人员进行核算、稽核,然后直接引入凭证模块,将报销人的报销内容转化成凭证登记入账,最终报销的资金信息流转到学校财务资金管理部门,根据系统登记好的收款方信息导入到资金管理系统中,通过公务卡或者网上银行直接完成资金的收付。在网络化会计核算系统中,可以设置帮助窗口,有效引导教职工在网上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填写单据,提示不同经费的开支范围、取得原始单据的注意事项、审批的权限、资产的验收,并提供相关发票真伪检验等链接。提交的报销信息在网上审核通过后,还可以在网上预约报账时间,错开报账的高峰期,以缩短报账时间,简化报销程序。各单位负责人和教职工个人还可以通过网络会计核算系统查询

所报费用的审批进度、会计核算情况,查询经费用款指标额度。如果在查询中发现报账手续不完备,可以根据提示及时补充,以免会计稽核时不通过,以节省时间。报账人员也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报账历史记录,及时核对个人往来款项,清理往来款项,方便开展工作。在实现网络报销后,对原始单据可通过多种方式传递到财务部门,以进行定期的审核。

三、资金结算系统的构建

1.建立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公务卡体系。

公务卡是学校教职工持有的、以个人名义开立的贷记卡(信用卡)。公务卡由学校教职工个人持有、保管和使用,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具有一定的透支消费额度和透支免息期。公务卡实行“一人一卡”实名制,教职工个人为持卡人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公务卡享受银行免费开卡、免收年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持卡人在发生公务支出时,先刷卡消费并取得发票和公务卡消费交易凭条(pos机小票),然后凭经批准报销的发票和消费交易凭条,到财务部门办理报销手续,由财务部门通过财政一体化系统中的公务卡支持系统,根据持卡人提供的姓名、交易日期和消费金额等信息,查询核对公务消费的真实性,审核确认后予以报销、办理公务卡还款手续,直接把款项支付给发卡银行。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化支付结算工具,不仅携带方便,使用便捷,而且透明度高,所有交易记录都有据可查,有利于遏制虚开发票等腐败行为发生,同时降低了学校现金支取的风险。

目前,许多高校都已经在使用公务卡,但也存在公务卡使用效率不高,使用公务卡的购买成本存在差异,用卡环境有待改善,国库批复授权支付计划与公务卡还款计划不同步等问题。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在高校的全面实施,特别是越来越多的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这为建立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公务卡体系,实行公务卡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而公务卡则加强了财政部门对高校采用授权支付方式的监控。高校应加强与省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业务沟通和联系,根据每月的用款计划和经批复的用款额度,向下属各部门、个人下达预算指标,保证公务卡能够及时还款,从而避免滞纳金的产生和由此给持卡人带来的信誉损失。

2.建立基于POS刷卡和网上银行的结算方式。

根据公务卡制度的相关规定,对教职工属于财政授权支付业务中原使用现金结算的公用经费支出,包括支付办公费、差旅费、招待费等有关商品和服务支出,采用公务卡进行结算。除此之外,高校还有非属于财政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的业务,例如科研经费、学生缴纳学费、发放奖助学金等,这就需要建立除了公务卡之外的其他结算方式。随着电子支付和网上银行结算方式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也都进行了数字化校园和“校园一卡通” 建设,这为高校建立基于POS刷卡和网上银行的结算方式提高了基础。POS刷卡结算方式是将除公务卡外的现金结算范围内的业务通过银行为学校财务部门提供使用的POS机作为结算工具,在POS机上办理缴费、转账、存款等银行卡刷卡的结算业务,达到替代现金收付的目的。公务卡和POS刷卡结算基本实现了无现金流通,初步解决了现金支付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网上银行是通过网络发送支付指令,银行对支付指令进行处理并通过支付系统完成资金的结算,主要由两种方式,一是先由付款方把支付指令发送给收款方,然后由收款方把支付指令转发给银行;二是由付款方直接把支付指令发送给银行。网上银行结算方式打破了传统结算业务的时间、地域限制,不仅能替代现金业务,而且还能改变原先的银行出纳手工填写纸制支票送交银行的传统结算模式,通过采用网络提交安全、高效的电子支付指令,方便快捷的即可以完成同城转帐、异地汇款等大部分日常银行业务的结算工作。

四、构建两系统有机结合的会计网络平台

第9篇:财务费用的核算范围范文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财务改革,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在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但招生人数不断扩大与办学经费不足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以“报账型”为主的高校会计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高校改革,也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财会工作的重点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方面,忽视内部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仅停留在一般意义上收拨、分配和使用资金上面。目前这种低层次的高校财务管理状况日渐成为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障碍。

一、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财务会计重核算,轻管理,财务分析工作薄弱。目前,高校财务处的机构都设有财务科(会计科、计财科),财务会计一直习惯于记账、算账、报账,虽然能对内、对外提供有关的基本信息,但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信息;只重视事后监督,而忽视了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财务管理只停留在财务数据的核算,而没有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效益考核、奖惩兑现,许多高校的财务分析只是反映一定期间的收支状况和资金结存情况,而对资金的结构、状态、支出结构、效益缺乏分析,以至于无法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系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2、效益观念淡薄。由于体制原因,高校财务管理部门缺乏科学理财意识,普遍存在着“等、靠、要”等现象,在开拓市场、开辟财源等方面缺乏积极进取精神;部分高校重大的投资决策缺乏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较大,造成高校办学经费不足,效益低下;许多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研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高校作为科学技术商品化的孵化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3、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 。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工作由于预算编制时间过短,预算编制过程透明度不高等原因造成了部门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编制的部门预算没有客观反映学校财务收支全貌、工作重点及发展方向。另外,有些校领导未按预算安排使用资金,随意开口子、批条子,造成预算变更频繁,执行刚性不强;还有些业务主管领导,从自己分管部门或事务出发,不按部门预算使用经费,随意批经费,改变补助标准、提成方案等,使部门预算丧失了约束力。

4、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其主要表现在高校内部控制范围和控制内容不全面:有些高校往往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弱化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有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和校内结算中心纳入内部控制的范围,或控制不严,监督不力,致使校内结算中心出现违规资金运作现象;有些高校未建立重大建设和投资项目论证、决策机制等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对外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损失;有些高校内部控制执行不严,制度形同虚设。

5、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高校财务管理关系陷入了传统国企“一统就死,一放就乱,一乱就统,一统又死”的恶性循环。大部分高校以财务处为学校一级财务管理机构,上有校级领导、下有各个部处的财务处,很难从中协调上下的关系;其次,由于小团体思想作怪,个别基层单位亏损了向学校伸手要钱,盈利了向学校少交钱或不交钱,甚者人为造成会计资料失实,这都造成了财务管理上的漏洞和资金流失,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对策

1、提高财务分析能力,为重大决策提供依据。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不但要重视记账、算账、审核、报销等各项日常工作,更要研究会计报表和日常核算资料,开展经济效益财务分析工作,以降低学校重大决策的财务成本,为学校的健康发展提供优势的财务顾问服务。

2、强化高校成本效益观念,建立可持续财务管理目标。高校财务制度改革必须强制要求高校加强成本费用核算,编制和报送成本报表,为高校发展计划、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成本费用信息资料。为更好地建立高校成本核算制度,高校会计核算基础必须改革,即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合理规定高校活动成本范围、成本项目、成本计算方法和费用支出分配办法,以便真实、可靠、准确、完整地核算高校活动的资源耗费情况。高校财务管理应确立以保证高校财务状况正常化开展为基本目标,以投资效益最大化为首选目标,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永恒目标的科学化可持续财务管理目标体系。

3、强化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制度,建立可持续全面预算体系。高校要从预算编制开始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进行基本数据收集,按照高校计划、高校规模和定员定额规定准确编制部门预算,按照财务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的部门预算严格执行和有效控制,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另外,从技术上改进高校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在促进高校预算编制的过程、结果能够适应高校理财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还要采用高水平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模型来拓展高校传统的年度预算框架,建立以资产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全面预算程序,进而监督高校价值创造活动的全过程。

4、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控制,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做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当前高校要特别重视货币资金、校内结算中心、实物资产和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问题,并针对不同的控制对象,相应制定不同的内部控制制度。

5、理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等学校应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规模较大的高校可以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免费论文参考网。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一经确立,不得随意变更。其次明确高校财务处作为学校一级财务机构,在学校直接领导下,统一管理学校各项财务工作,负责全校范围内的财务管理和确定范围内的会计核算,任何单位和部门的财务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学校财务处的管理监督之外,财务处要参与学校经济活动方面的决策,必要时提出决策建议,学校所有涉及收费的业务均应由财务处负责组织实施。

6、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现行《高校财务规则》对高校财务报告和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只能反映高校财务运行的一般性层面分析,根本不能反映高校整体的业绩和效率、效果、效益。建立科学规范的高校运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有利于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的绩效作出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