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精选(九篇)

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

第1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关键词:“第二步改革”;总编室;5种意识;8种能力

随着出版企业体制改革的完成,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成为迅速启动的“第二步改革”,这步改革不仅需要社领导班子的总体规划和研究部署,同时更需要出版社每个部门人员的建言献策、贯彻落实。为此,各部门都应进一步深化对本职工作的认识,不断探索改进,从而提高改革成效。

总编室(有的出版社称作“总编办”,是总编办公室的简称)是出版社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部门,有人曾把总编办比喻为“出版社的剂”,由此形象地描述了总编室工作对于出版社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工作中,笔者感到这个“剂”遇到的阻力还是相当不少的。例如,总编室的工作不像编辑工作那样有着明晰的从选题策划到出版完成的起始节点,工作成果难以量化,烦杂的工作中总编室人员缺乏一定的成就感,进而导致了工作的机械性,创新力缺乏;另一方面,有些编辑及有些部门人员也认为总编室的工作只不过是打打杂,签签字,开开单子等,所以当选题申报、书号下发、稿酬支付等工作在时间上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常会产生对总编室工作的不满。而当总编室在执行管理职能,如一些社内政策文件时,也常常不能得到充分理解,认为这是给出版发展增加束缚,往往需要总编室人员多次解释沟通才能勉强配合工作。

要克服这些阻力,除需要社领导对总编室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外,还需要编辑人员增加对总编室工作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需要总编室人员自身提高综合素质。正如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所言,内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只有总编室人员本身的素质提高了总编室的工作才能更加有条不紊,真正对出版工作起到、促进的作用。笔者在此结合平日的工作内容总结了总编室人员应该具备的5种意识和8种能力,以求进一步促进总编室的工作,充分发挥总编室在出版工作中的重要枢纽作用。

一、总编室人员需具备的5种意识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在意识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做好总编室工作,首先要强调5种意识:

一是服务意识:总编室的服务对象非常广泛,对外包括作者、读者,对内包括编辑、营销等各部门,服务内容也纷繁复杂,这就要求总编室人员在编务工作中时刻保持耐心、细致、周到,同时要加强主动服务的意识,例如平时注意收集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认真归纳分析,针对性地一些出版提醒、业内动态等,这样既有利于社内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更从总体上有利于塑造出版社的良好形象。

二是管理意识:虽然这种管理有时得不到编辑的理解,但总编室人员必须认识到“管理就是一种服务,这种服务是管理中服务意识、服务态度的具体表现,是贯穿管理始终的”。对于总编室负责的出版环节,必须加强责任感,严格把关,不能轻易做老好人,台则就很容易让部门工作限于被动,使总编室的管理职能流于一句空话。

三是创新意识:总编室人员在烦杂的工作中应该勤于思考,提高创新意识,努力让工作充满活力,例如在向社领导提供各类出版信息统计时,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被动地提供某些数据、制作表格上,而应该先行分析,提升视角,尽力做到在向领导提供信息的同时阐明自己的分析结论,以加强参谋的作用。

四是大局意识:在与外界打交道以及与社内其他部门的沟通中,总编室人员必须时刻保持大局意识,对外与作者、读者和上级部门沟通时应大方得体,不卑不亢,时刻维护出版社形象;对内,在通知规定、作出行为之前一定要通盘考虑,注意细节,尽量做到条理清晰,理据鲜明,只有从出版社的整体利益出发才能有效地处理好各类矛盾和问题。

五是版权意识:管理版权业务也是总编室的工作内容之一,为此总编室人员一要加强版权贸易的意识,例如结合本社特色分析选取特色出版物,通过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等书展并加强对国外相关领域出版物的了解,以促进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工作;二要加强版权使用和保护的意识,加强著作权知识的学习,在维护本社出版物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能做到合理使用其他相关作品,这点在版权问题较为突出的数字出版形势下更为重要。

二、总编室人员需具备的8种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仅仅具备正确的工作意识还不够,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正强调了客观能力对人们达到行为目标的重要性。综合分析总编室的工作内容,笔者认为总编室人员还需具备以下8种工作能力:

一是政策学习能力:负责编务的总编室工作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编辑组织管理工作,总编室人员应认真学习出版行业的各类文件法规,理解透彻并能对编辑在出版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给出权威的解答,而不能似是而非,让编辑无所适从。

二是制度建设能力:国家有关出版的成文法律法规通常具有普适效力,而每家出版社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则多种多样,新情况也层出不穷,这就要求总编室人员平时应注意积累,结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对社内相关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并建立健全各类流程管理、质量保障体系,如在《国家标准实施办法》和《音像电子出版物专用书号管理办法》后,应及时对以往电子音像出版物书号申领程序做调整,以便让编辑们充分了解流程,保证电子音像出版物的正常出版进度。

三是文件处理能力:作为出版社对外联系的一个窗口,总编室常常收到上级下发的各种调研通知、活动通知等,对此,需要总编室人员具备高效的文件处理能力,包括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与社内各部门的联系,深入了解社内相关情况,统计分析有关资料和数据,形成书面报告,正确而全面地向上级汇报,以便行政部门对出版社整体情况形成全面而不失细致的认识,进而制定宏观政策予以指导。

四是选题分析、跟踪能力:总编室承担着全社选题整理、分析、上报的任务,选题计划体现了整个出版社的出书结构、品牌特色,对于每一次的选题申报,总编室绝不能只是简单地进行汇总相加,而应对选题的整体结构进行详细分析,例如在区分出教材类、学术专著类、大众类、重大选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关注哪些有做成长线产品的可能,哪些具备申报项目、奖项成为重点产品的潜力等,这样在出版社选题论证会上就可提供一份材料翔实而又让人一目了然的选题计划分析书,便于社领导有的放矢地高效论证,掌握选题动态,把握出书结构。在选题报批后,总编室更要对其中的重大、重点选题及时予以跟踪,加强监督管理,提高选题实现率。

五是组织协调能力:“曾经有出版社在某种图书上出现重大的政治性失误,在追查责任的时候,竟然发现,二审、三审都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质疑,要求妥善处理,结果责任编辑竟然没有处理这个意见就发稿了,后面的环节也就疏漏过去了。试想,如果我们总编办负责发稿的同志能够仔细检查三审意见的落实与处理结果,这样的问题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正如这里所说的,总编室的日常编务工作潜移默化地体现了协调能力,这种协调能力并不是单纯机械地推进流程,而应是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审核协调;而除了日常编务工作以外,各类社级项目、奖项的申报组织更对总编室人员的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包括项目评估,认真填报申请书等等,其中涉及与编辑、专家、营销部门、出版部门的协调以及向上级主管部门的咨询等工作,在这类工作中,总编室人员如果考虑不全面,没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常常会引发部门之间的不满,甚至导致责任互相推诿,进而阻碍项目申报和实施的进度。

六是综合的信息分析能力:当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之一,对于出版业来说,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成为选题策划创新的起点。编辑需要敏锐的信息捕捉能力,身处编务工作枢纽部门的总编室人员更需要综合的信息分析能力。就此“总编室要变被动为主动,想社领导和编辑部门之所想,进一步增强信息统合、分析职能,准备多层次、多渠道的分析报告,这样才能更好行使建议权和引导权。”这种综合的信息分析能力既包括纵向上对出版界政策文件的上传下达,也包括横向上对业界动态、热点问题的研究整理,同时还包括搜集和本社出版工作相关的信息,加强社内信息反馈改进工作等。

七是团队协作能力:总编室的工作涵盖了出版前期的选题申报、重大选题备案、中期的流程管理以及后期的稿酬发放、工作量计算等,这一系列工作不可能单独由哪一个人完成,需要部门全体人员的配合,因此,团队协作能力在总编室工作中尤为重要,总编室人员应该根据个人特点统筹安排部门分工、常常交流互通消息、遇到问题不互相推诿、彼此相互取长补短等等。

第2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新媒介在传播领域上的迅速扩张进一步加速了媒介融合的步伐。媒介融合于传统媒介而言并不意味着只是盲目追求技术上的革新,而要将传统媒介的优势与新媒介的优势相互结合,以此打造出适合在各种平台上进行传播的新闻产品。报纸编辑部作为内容生产的核心部门,其转型与重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报纸编辑部为研究视角,从媒介融合的演进趋势、报纸编辑部的整合以及媒介融合对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的影响这三方面入手,分析媒介融合与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报纸编辑部的进一步转型厘清思路。

一、媒介融合及其演进趋势

媒介融合的演进总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媒介竞合、媒介整合以及媒介融合。

媒介竞合是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广播的诞生便是媒介竞合的起源。广播就报纸而言是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它具备纸媒所不具备的优势:广播不再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需要依靠“纸”这种载体进行传播、其伴随性和时效性都远远超过了报纸等。纵然广播有诸多优势,但其自身的劣势也较为明显:传播内容的深度远不及报纸、传播内容不易保存、一部分受众的阅读习惯导致不太适应广播的传播方式等。正因如此,广播仍就未能动摇报纸在大众传播中的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视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电视的诞生,对报纸和广播的冲击更加强烈。但随后电视的发展和广播出现了相同的状况,虽然有自身的优势,但其缺陷也逐渐暴露。至此,报纸、广播和电视形成了“各司其职,各安其政”的局面。[1]这就是媒介的竞合观,是媒介融合的初级阶段。无论是业务层面还是战略层面,不同媒介形态之间还是泾渭分明的。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诞生带领人类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新时代。网络媒介是一种颠覆性的媒介形态,具有及时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兼容性等特点。在网络媒介发展的过程中,以下几个现象尤为突出:第一,许多网络媒介从传统媒介中衍生,并逐渐演进成为支柱产业;第二,传统媒介从新闻获取、采编、整合等环节中,都从单一的介质转向了网络化和多媒介化;第三,新旧媒介在信号传输、接受终端等处理模式上的界限日益模糊;第四,网络媒介的兴起颠覆了传统媒介的定义,大众传播媒介不再是一个传播信息的专业化机构和载体。[2]这就是媒介整合的阶段,与前一阶段的区别在于新旧媒介在所有权、组织结构等层面逐渐融为一体;在信息采集等业务层面上相互渗透;在传播终端等技术层面上走向共享。[3]

现今,媒介融合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层次,并从以下方面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变化:第一,新旧媒介之间的差异逐渐模糊并消失,媒介的内容生产成为核心;第二,逐步实现媒介融合的全能型终端,大力推进“三网融合”;第三,受众的信息自由度大幅度提高;第四,媒介所有权、组织结构、新闻生产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实现全面融合。媒介融合并不是媒介演变的终点,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并不是所有传播技术向着同一个媒介集中,而是一个媒介可以包含多种传播技术。透过媒介融合,使不同类型的介质发挥自身的优势,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内容产品,实现资源增值,提升品牌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媒介融合将进入“大媒体时代”。有学者提出,未来的传媒格局将会朝着报纸边缘化、电视娱乐化、传播渠道多终端化的方向发展。且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在未来“大媒体”格局中将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未来的主流媒体。

在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报业一直走在前列。西方报纸编辑部在重构探索的路径上大致相同:第一,办公室及办公资源的整合。编辑部的重构首先从办公室的结构变化开始,大部分编辑部将原有框架式的办公室结构打破,设计成开放式的空间结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英国《每日电讯报》的“中央辐射型”办公室。处于“圆心”位置的桌子是各部门核心领导的工作区,各部门工作人员呈辐射状依次排开。纵向直线为一个编辑部门,同一弧线上的工作人员分管内容、设计和生产。“中央辐射型”办公室结构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使各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更加畅通,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业务流程的整合。编辑部打破过去金字塔式的发稿程序,扩大记者、编辑的发稿权力,节约时间提高效率。《金融时报》早在2006年就提出了“新闻滚动成稿”的工作方式。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其上传至网络,随时随地跟进事件,不断传送和补充新的信息。这样的业务流程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提高了纸媒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能力。第三,新闻产品的整合。甘乃特集团最早提出了“编辑部融合”的理念,2006年,集团旗下的报纸新闻编辑室更名为“信息中心”。致力于优先打造本地的新闻产品,形成7天24小时全时段新闻操作,加强了与受众之间的互动。[4]第四,人力资源的整合。2009年,《华盛顿邮报》宣布其进行机构重组,设计内容生产和编辑制作两个方面。在内容生产方面设置了国内部和本地部两个部门;在编辑制作方面将报纸编辑部、网络编辑部以及各子部门全部集中在同一的平台上进行编辑制作。整合后大大提高了记者编辑跨部门、跨平台的协同能力,促进了报纸与网络业务上的整合。[5]

我国报纸编辑部的整合改造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不错的成效。我国报纸编辑部的整合大致呈现出四种模式。第一,报网互动。这是我国报纸编辑部在整合初期最早呈现的模式,随着报业转型的不断推进,报网互动的模式也从简单走向复杂,大致经历了技术应用型、内容复制型、联动报道型、版块合作型以及战略合作型这几种模式。第二,报网一体。报网互动后,相互独立的报纸编辑部和网络编辑部开始合为一体,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报网一体的模式打破了报纸和网络之间的界限,新闻产品的生产与传播载体进一步分离,载体的使用完全服务于内容。第三,滚动新闻报道中心。2007年,《广州日报》成立滚动新闻部,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进行新闻报道。滚动新闻部借助集团所属的大洋网共同实现新闻的滚动播报。滚动新闻报道中心的模式成功推进了报业数字化的进程。第四,全媒体平台的搭建。2008年,《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这个新闻中心由总编室、采访部和数据信息部组成,除此以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虚拟的机构――“YMG特别工场”。这个虚拟机构主要针对各种突发或重大的新闻事件,从各部门临时抽调工作人员到YMG特别工场进行工作,事毕即散。

报纸编辑部的整合与媒介融合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媒介融合对报纸编辑部及其组织结构从以下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媒介融合改变了新闻生产的流程,融合媒介编辑部应运而生。记者编辑再获取相关新闻信息或线索后,采编中心集中各部门召开会议并分配具体任务。随后,记者将新闻素材透过不同的媒介平台进行加工、制作,生产出适合不同平台传播的新闻产品。融合新闻生产流程中生产出的新闻产品经过反复地添加、转换、变形,继续生成新的新闻产品进行二次传播甚至是多次传播,这些新闻产品还能够储存起来作为资源不断整合。[6]融合新闻生产流程的改变使报纸编辑部从传统的模式逐渐转变为新型的融合媒介编辑部。融合媒介编辑部集合了报纸、电视和网络等不同的介质,将各种介质的优势充分地发挥,生产出适合不同终端平台传播的新闻产品,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融合媒介编辑部为了顺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必须具备新的功能:第一,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和筛选;第二,根据相关信息制定报道策略;第三,在进行新闻采访和报道时保证各项媒介资源灵活运用;第四,不同介质的平台相互协作;第五,编辑能够将新闻素材进一步加工制作,生成适合不同终端传播的新闻产品向受众推送。[7]

其次,媒介融合促使新闻从业者的能力发生变化,一大批全能型记者编辑诞生。媒介融合催生出融合新闻,融合新闻在个体层面是通过全能型记者编辑体现出来的。在传统媒介单打独斗的年代里,记者、编辑只需要掌握一项专属技能即可。媒介融合诞生后,新闻从业者迅速转变为集采、编、拍、摄、录、导等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培养“一专多能”的记者、编辑与融合新闻生产、融合新闻编辑部对于从业者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新闻的时效性,满足受众个性化的需求。在过去很长时间里,由于媒介技能掌握的单一,很多从业者对待工作的热情逐渐降低。培养全能型记者、编辑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这样的状况。随着这种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其弊端也逐渐暴露。往往过去要2-3个人才能完成的任务,现在一个人就必须全部完成,这无形中增加了从业者的工作压力。在这种高强度的压力下,一些不堪重负,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更有一部分记者、编辑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无视职业道德和操守,制作假新闻等情况屡见不鲜。

最后,媒介融合中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报纸编辑部的组织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信息技术作用于报纸编辑部,主要影响有二:

第一,信息技术在报纸编辑部中的运用,有助于编辑部内部信息的畅通,导致产生较少的层级组织。比如在报纸编辑部内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其范围涵盖文字处理、电子邮件、图形图像、语言信箱、视像会议等多种功能。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大幅度减少编辑部对于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减少组织层级。层级减少并不会影响工作进度和效率,相反工作效率和质量还会大幅度提升。除此之外,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够使编辑部内部的信息沟通更加快捷、畅通。

第二,信息技术在报纸编辑部中的运用,有助于报纸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趋于扁平化、柔性化和无边界化。(1)在传统的报纸编辑部中,从高层传达的信息要想到达基层员工需要经过逐级的层级。这样的组织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不利于编辑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信息技术的发展恰好改变了这一现状,无论来自高层的决策、还是来自基层的声音,都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给彼此。信息技术的推动促使报纸编辑部内部高层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机制趋于透明和畅通。处于管理层与员工层之间的中间管理层级逐渐减少甚至消失,报纸编辑部的组织结构逐渐趋于扁平化。(2)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幅度地提高了编辑部协同工作的能力,原有职能部门之间的交互式和顺序式的依赖关系被打破。报纸编辑部的组织结构趋于柔性化和无边界化,也大幅度降低了运营成本。[8]

注释:

[1][2][3]杨溟:《媒介融合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4]邓建国:《“信息中心”:未来报纸的新闻编辑室?――美国甘奈特集团的“激进”报业变革》,《新闻记者》2007年第1期

[5]王春枝:《整合与改造:欧美报纸编辑部的融合路径》,《中国记者》2009年第8期

[6][7]邵鹏:《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生产》,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第3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各类型媒体的融合正在成为新时期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一方面不同形态的新闻媒体依然保持着各自的编辑特色,另一方面它们基于网络而走向互动与融合,使新闻编辑工作的内容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有了拓展,新闻编辑因此拓宽了工作领域,甚至扮演新的角色。由此,我们对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要有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一、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新闻媒体面对的已经不是媒体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而是受众自由选择媒体的“买方市场”。媒体间的竞争首先是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竞争,而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又主要体现在新闻传播效果上。公众欢迎的是新闻信息量大、时效性强、可信度高、可读性强并且能够让他们参与到传播活动中的媒体。而媒体的这些品质不可能自然地生成,必须靠有创意的新闻产品设计和有意识、有组织的新闻传播活动来营造。新闻编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设计媒体的新闻产品和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1.新闻编辑是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体形象的设计师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的创办或者改版,以总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担负着制定编辑方针的任务,编辑方针规定了媒体的受众对象、报道内容和风格特色,成为编辑部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并指引所有新闻业务活动。新闻编辑还担负着设计新闻媒体产品的信息规模、结构和外在形象的任务。

每一个新闻版组、每一块新闻版面、每一个新闻频道、每一个新闻栏目都是由编辑策划的,它们作为新闻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向广大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媒体产品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以及专业水平,都直接受编辑水平的制约。目前正在不断向前推进的媒体融合,对新闻编辑的决策与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一个融合的媒体集团中,每一个媒体的定位要求更加精准和个性化,而同时对于不同终端产品,还需要有一体化的设计思路以促进“产品链”的生成和传播效果及媒体收益的最大化。

2.新闻编辑是每一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报纸的总编辑、编辑部主任、版面主编,电台电视台的总编辑、新闻频道总监、新闻部主任、栏目制片人、编辑策划人等都担负着策划和组织新闻报道的任务,这项任务在任何新闻媒体都常规性地、日益频繁地进行着。社会公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不断提高,他们不满足于获知新近变动的新闻事实,而要求媒介围绕新闻事件或社会现象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背景资料,解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其带来的影响,预测其发展的趋向。为此,新闻报道由平面式走向立体式,从单向性走向多向性,追踪报道、系列报道、组合报道等运用得越来越多,公众参与新闻传播也越来越多,新闻编辑设计和组织报道的任务必然越来越重。

媒介融合之后,策划内容生产与管理内容分配的高层编辑人员将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如在大型媒体新闻编辑部中有分设“策划总编辑”和“分配助理”,也有分设“白班分配总编辑”、“夜班分配总编辑”和“周末分配总编辑”的。而在小型媒体编辑部中,通常只设一个“分配总编辑”,每周7天、每天24小时都在负责内容生产。研究者认为,“在多媒体的或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制片人和分配总编辑的角色变得更加复杂和重要。他们现在要考虑的已经不仅仅是在电视新闻中报道什么与如何报道,他们必须决定如何最好地同时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在线平台上完成新闻报道。”显然,高层编辑人员策划和组织传播的工作对象已经由单媒体变成多媒体,策划与管理报道活动的难度大大提高了。

3.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新闻编辑不仅策划报道,而且是每一个重大报道战役的指挥者,他们向记者部署采访任务,协调各部门、各工种以及记者之间的关系,随时了解记者的工作情况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提供采访线索、提供资料、推荐合作者等。在记者的采访写作过程中,编辑还要为其做好参谋。编辑与记者的工作性质不同,更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看问题,可与记者互补,加深对报道客体的认识,与记者一道找到更有价值的选题和更好的报道角度,生产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可以说,新闻竞争越激烈,媒介就越需要足智多谋、指挥有方的新闻编辑。

二、新闻传播活动的集大成者和总把关人

如果说记者的工作对象是单个的新闻作品,编辑的工作对象则是报纸、频道、栏目等集合体。如在报纸编辑部中,由于编辑工作的目标是生产出由各类稿件组合成的综合产品――报纸,报纸编辑就必然处在精加工和总合成的位置上。编辑部的各类工作人员如记者、资料员、评论员、照排技术人员等,无一不与编辑工作发生联系,他们的劳动成果通过编辑工作汇集成一体。在已经运用计算机采编系统的报社,网络系统上的一个个编辑工作站实际就是一个个枢纽,来自各方面的稿件都集中在这些工作站的“备稿库”中。各部门编辑对这些稿件进行分类、选择、加工,不合格的产品被退还,准备采用并编好的稿件则放进“成品库”中。总编室白班编辑根据当天版面的需要,从“成品库”中选取稿件再度进行加工和配置,经过这轮处理的稿件就进入了“上版库”,留待版面编辑将其设计成完整的版面。设计好的版面再由技术人员照相制版,印刷成报纸。采编系统中的三类稿库,既是编辑的作业场所,又是记者、评论员、资料员等劳动成果的集散地。采编网络系统的运行,使编辑在网络上与各工种对话、合作,而编辑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编辑部门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在报纸上集中体现出来,向广大读者奉献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所以说,编辑工作是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

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编辑工作是新闻传达至读者的最重要的一个关卡。有人把编辑比作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如果说传球失误还可以寻找机会更正,或者被守门员拦住而不至造成败局的话,守门员的失误却无法修正,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虽然记者、作者对新闻都有自觉“把关”的责任,但编辑由于其特殊地位,在把关上担负的责任更为重大。这种把关既包括杜绝新闻报道在政治思想和政策上的差错,也包括技术性的差错。新闻编辑无法阻止各种差错的出现,但必须把一切差错消灭在版面之外,保证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三、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者

当记者、作者把新闻稿交到编辑部时,这些稿件已是对原始的新闻素材的选择和加工后的成品,但是,这些成品并不一定完全符合报纸的要求。编辑选择和处理稿件,首先是对新闻素材重新认识的过程。由于新闻采写与编辑工作的种种差异,编辑和记者往往是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新闻选题和新闻素材的,工作在一线的记者对事物的感受更加真实、深切,但也可能因为身在其中难以保持客观冷静,而且视野会受到限制。编辑所处的位置相对超脱,更多地从全局上考虑问题,对报纸的报道立场和原则把握得更加到位,对同类情况有更多的报道经验,因此有可能看到记者尚未意识到的问题,发现新闻素材中潜在的价值,找到更好的报道角度。编辑对于新闻素材的价值提升,还表现在编辑面对的新闻稿件众多,编辑可以通过对稿件进行对比、联想、拓展,从中提升出一个更深刻的报道主题,或者发现更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重新策划和组织报道。

新闻编辑对于新闻稿件的加工修改,不是简单的“剪刀加糨糊”的技术性工作,而是根据编辑方针和报道意图对新闻素材进行再挖掘和再表现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当然,编辑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不能随意添加或杜撰,不能违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这一点来说,新闻编辑的能动性、创造性又是受制约的。

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价值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新闻素材的选择、组合、提炼与创新。编辑选稿、改稿、制作标题,就是对新闻素材重新选择和组合的过程。二是对新闻表现形式的选择和创新。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的运用往往又关系到内容传播的效果。新闻编辑对于新闻表现形式的选择主要通过选择稿件的写作方式、编排手法、版面或栏目的设计包装等来实现。

四、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与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新技术与新媒体使普通公民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参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他们能借助手机、博客、播客、BBS等新闻、表达观点。从整个社会的新闻信息流动来看,越来越多的新闻正在职业“新闻把关人”控制范围之外广泛传播,这已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在这样一个新的媒介环境下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第4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长影创业之初,由厂长袁牧之、书记陈波儿亲自抓电影剧本的创作与摄制。由于当时摄制影片数量少,厂长书记不但抓拍摄,而且陈波儿还动手写了剧本《光芒万丈》,反映工人阶级克服种种困难,恢复东北发电厂供电的故事。1948年在黑龙江省兴山开拍第一部故事片《桥》、第二部故事片《回到自己队伍中来》,而后完成了《中华儿女》《白衣战士》及《无形的战线》等六部影片。

1949年起,导演王滨日夜冥思苦想如何拍摄好流传于陕甘宁、晋察冀一带的歌剧《白毛女》,于敏酝酿创作抗日英雄《赵一曼》的剧本。袁牧之调任中央电影局局长之后,在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夏衍的领导下,成立了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调来许多作家专门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当时所长是王震之。1950年至1954~间,一般电影剧本均需经过电影局及有关部门审查通过之后,由电影局指派导演带剧本下到制片厂,在制片厂组成摄制组投入生产拍摄,制片厂相当于“制片加工制造厂”。此段时间,在长影摄制完成的影片有《赵一曼》《光荣人家》《卫国保家》《红旗歌》《钢铁战士》《高歌锰进》《刘胡兰》《在前进的道路上》《辽远的乡村》《内蒙人民的胜利》《白毛女》《人民战士》《保卫胜利果实》《六号门》《平原游击队》《沙家店粮店》《英雄司机》《怒海轻骑》等等。这样统一创作电影剧本,然后由领导指派导演带剧本下厂摄制影片的做法。直到1955年春,才有了巨大的变化。

1955年中央电影局撤销了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把编剧和编辑分成三组,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和长春电影制片厂。此时长影成立了编辑处。负责电影剧本的组织、创作与审查工作。

1955年长影编辑处建立之初,编剧有王震之、胡苏、林杉、于敏、纪叶、叶华、梁彦等人,编辑以从北京电影学校编剧班毕业的学生,曾在北京电影剧本创作所担任几年编辑的张天民、梁燕、汤汝雁、李威斋、陈明华等为骨干。从本厂部门调来的有郑荃,徐世彦、侯野萍、崔久慧、李晓峰等人,还从昆明大学调来黄昧鲁、高鸿鹄,西北艺术学院段红先和牛有山,上海戏剧学院房友良及从电影局调来的赵梦挥等,第一任编辑处长胡苏组成了三十几人的编辑处。

1958年春天,随着各行各业发展的形势,电影制片厂创作体制改变,全厂成立了六个创作组,各创作组均有三四位导演,三位副导演,一名编剧,两名编辑,按各创作组承担两三部影片的拍摄任务,编制中有两位摄影师、美术师,录音师以及场记、服化道、场工、编务等等,设有制片主任和财会人员,各摄制组均有独立完成摄制影片的能力。

此时,编辑处在安排6名编剧和12名编辑分别到了6个创作组之后,改称总编辑室,统管全厂电影剧本的创作规划,审查编辑组来的电影剧本和编剧交来的剧本,经过修改之后打印交厂领导审查通过,下达生产令,成立摄制组筹备,按时投入拍摄至完成影片送电影局审查通过交由中国电影影片发行公司发行。

与成立总编辑室的同时,在总编辑室成立《电影文学》编辑部,筹备发行月刊《电影文学》,于1958年10月在全国发行了创刊号。此时在总编辑室内,设有办公室,外稿组:负责阅读各地读者或业余作者自动投寄到电影制片厂的剧本,包括寄到《电影文学》编辑部的电影作品。《电影文学》编辑部(组),在总编辑室主任纪叶领导下有近20名编辑和工作人员。

总编辑室设主任和秘书。日常工作除审查有拍摄基础的电影剧本以外,定期召开全厂编辑会议,协调各创作组编辑们在组稿中常见的“题材重复”或“撞车”等问题,有关领导与职能部门的指示与要求,制定题材规划,定期向全厂各部门剧创作进度等等。此时厂内外的剧本创作高峰曾达到5千件以上。有时会动员全厂的导演或副导演协助突击阅读“外稿”剧本。当时,总编辑室规定,对每位来稿作者作品必须每稿必复,并写意见,而且不准积压。因此到年底前,会集中些导演或副导演协助总编辑室处理外稿,认真回复。

群众对电影剧本创作的热情,深深地感动了长影厂的领导,经过省委宣传部的批准,在1960年冬天和1961年夏天,举行了两届备有50名学员参加的“长影电影剧本业余作者讲习班”,每届30天。学员从“外稿”剧本中遴选,凡有扶植基础的剧本作品从各省选出几人来长影“讲习班”学习。请长影优秀影片导演或编剧介绍创作体会,观摩中外优秀影片百部。通过观摩影片,听著名编剧或导演讲课,现身说法,学员分组讨论影片,谈心得体会,从中悟出自己创作的剧本不足之处,进行修改,以求达到拍摄水平。

在这两届讲习班讲课的有:导演王家乙谈影片《五朵金花》从剧本创作到完成影片的心得体会,郭维导演谈影片《》的创作构思与影片拍摄,王炎导演谈《战火中的青春》的拍摄与剧本创作的特点;吴天导演谈《电影艺术形象的塑造》,苏里导演谈拍摄影片《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的感受。特请评论家贾霁谈“改编”,林杉编剧谈《电影剧作的创作体会》-作家赵树理谈《从小说谈人物塑造与生活创作的关系》等等。举办电影剧本业余作者讲习班请著名影片导演和编剧谈创作体会,观摩上百部优秀影片进行讨论学习,体现了长影厂领导期望广大电影剧本业余作者迅速成长的热忱,在全国产生了长远的影响。

1962年以后,总编辑室的主任常有调动。先有唐漠、黄野两位副主任,两年之后由田野。叶华主任和书记等主持日常工作。从1963年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陆续抽调编辑到农村参加“四清”运动。张天民特别到四川地质勘探队去参加“社教”,直到1966年“”,《人民日报》发表5・16社论。所有外出或下乡的编辑全部回厂参加运动。在“停产闹革命”的开始,“砸烂黑编室”,批判毒草,认为一切毒草都是总编辑室“种”出来的。1969年底总编室编辑百分之八十下放农村生活劳动。这一阶段,制片厂只拍“样板戏”电影,不需要组稿审稿,也不需要总编辑室。

1973年“”后期,中央允许拍摄电影故事片的指令下达,纪叶重组总编室,调回在农村下放劳动的郑荃、张天民等人,准备组织创作电影剧本,迎接拍摄故事片的高潮。

“全国农业学大寨”,北京电影制片厂拟拍农业学大寨题材的电影,“工业学大庆”长影派张天民去体验生活,创作学大庆题材的电影。张天民不负众望,1974年交出了电影剧本《创业》投入拍摄,同时,长篇小说《创业》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1973年完成的影片有《艳阳天》《青松岭》和《战洪图》。蝴天》就是郑荃与肖尹宪改编浩然的小说投入拍摄的。

第5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1.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包括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部分由财政支持以及经费自理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都要实施岗位设置管理。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要包括出版社、报社、期刊社、通讯社等。

2.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都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岗位设置管理中涉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执行。

3.使用事业编制的新闻出版行业各类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参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纳入岗位设置管理。

4.经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进行管理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各类企业所属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所属独立核算的企业,以及已经转制为企业的新闻出版单位,不适用本指导意见。

二、岗位类别设置

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以下简称三类岗位)。

6.管理岗位指担负领导职责或管理任务的工作岗位。管理岗位的设置要适应增强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需要。

7.专业技术岗位指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岗位。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要符合新闻出版工作和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适应发展新闻出版事业与提高专业水平的需要。

8.工勤技能岗位指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后勤保障、服务等职责的工作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要适应提高操作维护技能,提升服务水平的要求,满足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业务工作的实际需要。

鼓励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已经实现社会化服务的一般性劳务工作,不再设置相应的工勤技能岗位。

9.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和人员结构特点等因素,综合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总量的结构比例。

1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专业技术岗位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管理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设置,应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三、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1.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即一至十级职员岗位。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12.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一至十级职员岗位。

13.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新闻出版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本指导意见确定。

15.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专业技术岗位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16.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以及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根据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以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实行不同的结构比例控制。

根据全国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的要求,按照新闻出版行业专业技术人员高级、中级、初级结构比例现状,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发展需要和“十一五”人才发展规划,合理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

国家重要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结构比例适当高于省、部(含副省级)主管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地(市)以下政府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按照低于上述结构比例的原则研究确定,实行宏观调控。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1:3:6;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为5:5。

17.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严格控制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严格控制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总量。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要严格执行核准的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8.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1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2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结构比例,一级、二级、三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25%左右,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占工勤技能岗位总量的比例全国总体控制目标为5%左右。

22.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主要应在专业技术辅助岗位承担技能操作和维护职责等对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要严格控制工勤技能一级、二级岗位的总量。

(四)特设岗位设置

23.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特设岗位是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特点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律,为适应聘用急需的高层次人才等特殊需要,经批准设置的工作岗位,是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的非常设岗位。特设岗位的等级按照规定的程序确定。

特设岗位不受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总量、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限制,在完成2~-作任务后,按照管理权限予以核销。

2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特设岗位的设置须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按程序报设区的市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具体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四、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及岗位等级

25.报社、通讯社、时政类期刊社等新闻事业单位中,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一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二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三级岗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译审)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一级岗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二级岗位、主任编辑(主任记者、副译审)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辑(记者、翻译)一级岗位、编辑(记者、翻译)二级岗位、编辑(记者、翻译)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翻译)一级岗位、助理编辑(助理记者、助理翻译)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出版社、期刊社等出版事业单位中,编辑岗位和翻译岗位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审(译审)一级岗位、编审(译审)二级岗位、编审(译审)三级岗位、编审(译审)四级岗位,分别对应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副编审(副译审)一级岗位、副编审(副译审)二级岗位、副编审(副译审)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编辑(翻译)一级岗位、编辑(翻译)二级岗位、编辑(翻译)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编辑(助理翻译)一级岗位、助理编辑(助理翻译)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技术编辑岗位和校对岗位副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一级岗位、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二级岗位、技术副编审(高级校对)三级岗位,分别对应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一级岗位、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二级岗位、技术编辑(一级校对)三级岗位,分别对应八至十级专业技术岗位;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名称为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一级岗位、助理技术编辑(二级校对)二级岗位,分别对应十一至十二级专业技术岗位,技术设计员(三级校对)岗位对应十三级专业技术岗位。

26.其他专业技术岗位名称和对应等级参照相关行业指导意见和标准执行。

27.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其人员的确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应根据单位主体业务确定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其他系列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原则上应低于主体专业技术岗位。

五、岗位基本条件

(一)各类岗位的基本条件

2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条件,必须符合新闻出版工作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根本要求,主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确定。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遵守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岗位所需的专业、能力或技能条件;

(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管理岗位基本条件

3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级以上职员岗位,一般应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3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各等级职员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

(1)三级、五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四级、六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两年以上:

(2)四级、六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五级、七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七级、八级职员岗位,须分别在八级、九级职员岗位上工作三年以上。

3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以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在上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管理岗位的具体条件。

33.一级、二级职员岗位条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三)专业技术岗位基本条件

3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任职条件按照新闻出版行业现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有关规定执行。

3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实行职业资格准入控制的专业技术岗位的基本条件,应符合准入控制的要求。

36.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在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基本条件基础上,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专业技术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以及本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的具体条件。

37.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的条件,由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根据岗位的职责任务、专业技术水平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工勤技能岗位基本条件

3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岗位基本任职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须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六、岗位设置的审核

3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实行核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管理权限进行审核。

40.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制定岗位设置方案,填写岗位设置审核表;

(2)按程序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

41.国务院直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人事部核准后实施。

国务院各部门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人事部备案。

42.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直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各部门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本地区人事厅(局)核准。

43.地(市)政府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报本地(市)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44.县(市、区)政府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经县(市、区)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地区或设区的市政府人事部门核准。

45.高等院校的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按院校隶属关系履行核准手续。

46.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应保持相对稳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岗位设置方案可按照第41条、第42条、第43条、第44条、第45条的权限申请变更:

(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出现分立、合并,须对本单位的岗位进行重新设置的;

(2)根据上级或同级机构编制部门的正式文件,增减机构编制的;

(3)按照业务发展和实际情况,为完成工作任务确需变更岗位设置的。

47.经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作为聘用人员、确定岗位等级、调整岗位以及核定工资的依据。

七、岗位聘用

48.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按照《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以及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根据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的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聘用合同。

49.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应在岗位有空缺的条件下,按照公开招聘、竞聘上岗的有关规定择优聘用。

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应分别按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在核定的结构比例内聘用人员,聘用条件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

50.根据新闻出版行业人才的特点,对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中确有真才实学、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急需且符合破格条件的,经上一级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根据有关规定破格聘用。

51.新闻出版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人员见习、试用期满后,管理人员按照《实施意见》规定确定相应的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岗位条件要求确定岗位等级;工勤技能人员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52.尚未实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精神,抓紧进行岗位设置,实行聘用制度,组织岗位聘用。

已经实行聘用制度,签订聘用合同的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可以根据《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核准的岗位设置方案,对本单位现有人员确定不同等级的岗位,并变更聘用合同相应的内容。

53.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使现有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按照现聘职务或岗位进入相应等级的岗位。

各地区、各部门和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把握政策,不得违反规定突破现有的职务数额,不得突击聘用人员,不得突击聘用职务。要采取措施严格限制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中的高等级岗位的设置。

54.新闻出版事业单位聘用人员原则上不得同时在两类岗位上任职。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确需兼任的,须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

55.新闻出版事业单位首次进行岗位设置和岗位聘用,岗位结构比例不得突破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现有人员的结构比例已经超过核准的结构比例的,应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或解聘的办法,逐步达到规定的结构比例。尚未达到核准的结构比例的,要严格控制岗位聘用数量,根据新闻出版事业发展和人员队伍状况等情况逐年逐步到位。

八、组织实施

56.岗位设置管理是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一项开创性、基础性工作,关系到新闻出版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广大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要坚持以人为本,从新闻出版事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尊重新闻出版事业发展规律和特点,切实保证职工的切身利益,保证岗位设置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57.各级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发挥职能作用,制定具体方案,组织好所属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工作。各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新闻出版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本地区新闻出版事业单位的特点,认真贯彻执行《试行办法》、《实施意见》和本指导意见。

第6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总结2011年工作,部署2012年任务。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宁河县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作工作报告。

2011年工作回顾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市志办的指导下,2011年,我县方志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方志工作机构恢复建立。如期完成《天津区县年鉴》供稿任务。编辑《宁河年鉴》,年底出版。《宁河县志(1979-2010)》续修完成初稿修定工作,县志续修工作处于攻坚阶段。方志资料丛书第二辑《清初良相杜立德》即将出版。

以下从机构建立、志鉴工作、队伍建设等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理顺志办隶属关系,方志工作机构重新建立。

年内,经县政府常务会讨论,报县委领导研究,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准,2011年11月,恢复宁河县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常设机构,隶属县政府办公室管理,副局级全额事业单位。县志办工作机构的重新建立,充分体现了地方志工作的重要性,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对地方志工作的高度重视。

2011年初,我县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后,各单位成立了方志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方志工作形成县政府领导、专门机构管理、各单位分管领导负责和主笔人员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天津区县年鉴(2011)》供稿工作如期完成。

2011年4月底,完成《天津区县年鉴(2011)》供稿工作,供稿文字4万字,涉及概述、大事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乡镇章节内容,提供随文图片20张、彩页2版,刊载照片9幅,所刊照片重点反映了宁河园区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载体建设的新成果。

三、2011年《宁河年鉴》印刷出版。

在《宁河年鉴》编辑工作中,坚持“三审四校”制度,严把质量关。供稿单位主笔完成初稿后,分管领导修改、领导小组讨论、主要领导审定后上报稿件,体现了年鉴工作的严肃性,稿件质量逐年提升。县志办责任编辑初步修改后,由主笔人员审校并合编,形成蓝本,报县领导审定。编辑过程中,市志办领导及相关处室人员,跟踪指导服务,帮助解决地图版权问题。印刷排版过程中,县志办责任编辑反复校对稿件,确保年鉴出版质量。彩页设计水平、封面装帧质量与印刷质量又有了新的提高。

该书由全县127名主笔人员撰写素材,52名摄影人员提供照片资料,县志办11名同志参与编辑,所刊载的内容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县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全书设置23篇,分目126个,编辑文献16篇、动态条目981个、荣誉录4种、统计资料3种、附录23件。编辑彩页32版、随文图片35张,文字总量42万字。所记述的内容准确,体现全面性、系统性、权威性、时代性、区域性、资料性和便查性七大特点。新编彩页重点反映了我县园区经济建设与民计民生工程建设的新成果。

在年鉴编辑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注重总结年鉴编辑工作经验,依据实际情况,调整篇目结构,完善记述内容。《宁河年鉴》从2009年创刊到2011年,已经连续出版3卷,依据新情况,每年都有新的局部调整,都力求反映时代进步的特征。

(二)丰富的基础材料,方便取材,提高了编辑质量。多数单位的基础稿件条目和文字总量超过框架条目要求的数量,从总体上说,方便了筛选工作。志办工作人员阅读与编辑的文字总量约500万字,从中择篇选目;搜集查看照片1.2万幅,从中选取彩页与插图,浩繁的工作量保障了编辑质量。

(三)反复核实,求真务实,提高了年鉴的准确性。如,对领导名单、基础数字、荣誉奖项等内容,反复校对,力求完善。对各单位领导名单以及任职情况的核实,由专人负责,到组织部完成校对工作。

(四)注重实用,基础数据的连续刊登,便于不同年度鉴书的对比。利用统计资料编辑《2010年宁河县乡镇农业经济情况表》、《2010年乡镇经济数据表》和《2010年天津市五区县主要经济指标数据表》,重点反映我县经济发展状况,突出年鉴实用性。

(五)规范综合性条目编写,确保记述要素完整无缺。重点对概况内容进行规范,要求组织沿革、基础数据、地理位置、户数人口、耕地面积、主要职能、工作业绩等要素齐全,排序一致。

(六)应用网络办公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利用网络即时通讯窗口,县志办与撰稿人员在工作指导、反馈意见、材料编辑与信息传输等方面,随时沟通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总结2011年,年鉴编辑工作在以下两个方面实现了创新:

(一)丰富了年鉴记述内容与反映形式。依据年度新情况,综述部分增加了《宁河县“十一五”期间发展概述》;文献部分新增《宁河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分目中新增了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服务、粮食储备、农村社会调查、邮政储蓄、汇鑫商贸、中行等10个单位的内容;新增了各单位副职人员的记载。年鉴内容不断完善,提高了年鉴资料的综合性。

《宁河年鉴(2011)》彩页中更新了《宁河县行政区划图》,添加随文图,以图文并茂形式,更加直观地反映了各单位重点工作、重点工程与重点项目,提升了年鉴的耐读性。

(二)适时调整篇目内容的分布结构。2010年政府部门实施了机构改革,据此,我们对部分篇目结构的设置和内容的记述重新进行了调整。如,将人事工作归并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分目下记述;将物价、粮食工作调整到发改委分目下记述;将林业、畜牧兽医、农机中心工作调整到农工委分目下记述;将编委办工作调整到县委工作序列中记述;将县志办工作调整到政府工作序列中记述;将潘庄工业区升格到县级工业经济园区篇目之中。篇目布局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年鉴的时代性。

四、全面组织、整体推进,县志续修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按照《县志续修总体规划》和《县志续修年度计划》,2011年县志续修按篇目结构设置要求,依次展开业务培训、搜集整理资料、编辑资料长编、编修初稿、意见反馈等工作。截止2011年12月,123个单位完成资料搜集工作,编写资料长编500万字,并且上报初稿,县志办完成133万字稿件的合编工作。初选照片1880幅。年内,邀请顾问参与前志补遗工作,该项工作基本完成。

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业务培训与指导工作。聘请市志办专家授课,讲解志书体例特征。在年初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以会代训,参考外省市二轮志书编修经验,志办重点讲解志书编修方法。编辑《修志辅导手册》,发行130份,组织主笔学习与交流,重点指导搜集资料与初稿撰写技巧。县志办深入卫生系统等单位进行行业志编纂的指导,加快了整体工作进度。

(二)充实编修力量。县志办聘请15名富有志鉴工作经验的老同志为修志补遗工作顾问,并颁发聘书。年内,杨霞副县长主持召开两次补遗工作座谈会,收集补遗材料4.5万字。政府办等单位聘请续志工好者帮助工作,充实了修志力量,为按时供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三)注重搜集基础资料,长编资料力求完整。教育、文化、人口中心、公安、物价、技术监督等部门都及时到档案馆、上级部门搜集、复制资料,制作卡片,编写长编。公安、文化、水务等部门的基础资料均在10万字以上,保障了资料的全面性。气象与社保等部门充分利用图表体例,反映本单位发展变化情况,一目了然,值得借鉴。

(四)实行责任编辑分编、总纂通审制度。县志办深入供稿单位协商解决资料搜集与初稿撰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责任编辑分篇初审、志办主笔二审、总纂三审的流程,完成初稿合编工作。

五、开发方志资源,发挥以史育人的作用,文史资料编研取得新成果。

县志办研究制定了宁河地方志文史资料编研计划,地方志资料的发掘与整理工作逐步规范,发挥职能部门作用,积极为“发掘宁河历史文化,弘扬宁河人文精神,推动宁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继宁河地方志文史资料第一辑《古代巨泽七里海》出版后,与市志办、市档案局联合编审宁河地方志文史资料第二辑《清初良相杜立德》完成印刷前的准备工作。该书设置《梁城阁老》、《初登仕途》等22章,计15万字,详细记述了原籍宁河镇的杜阁老一生的业绩。为编审此书,县志办人员三赴北京故宫博物院(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文史档案资料,核实历史事件,确保记述内容的真实可靠;深入杜阁老后裔家中座谈,征求修改意见和建议,核实相关情况;聘请天津古籍出版社专家审校;征求市志办及市档案局的意见和建议,协商解决业务规范、印刷质量等问题,确保出版质量。

六、加强方志干部队伍建设,业务能力有了新提高。

强化学习意识,方志工作人员注重研读前志与外省市志书,钻研市志办业务规范。注重积累材料,将统计年鉴、乡土教材、总结、报告、报刊文摘等相关资料汇集于县志办。及时总结经验,在已出版的年鉴书籍中寻找不足,不断完善新的年鉴结构。和谐共事,县志办与供稿单位的沟通能力逐步增强。强化职业操守,责任编辑在校对稿件过程中,觉察某单位贷款余额增加值的计量单位不合逻辑,立即核实,再行定稿,体现了志人性格。

积极组织全县修志人员学习应用排版与图片处理专用软件。研究出版流程,缩减不必要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注重提高摄影技术、图片处理与传输技术。为提高彩页质量,自行拍照2000余幅,从中选优。排版与彩页设计水平不断提高,2011年版《宁河年鉴》实现自行排版。

总结2011年工作,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供稿方面存在“迟”、“缺”、“重”、“片”、“残”、“代”、“多”等现象。

――“迟”:因搜集资料难度大等原因,个别单位上报稿件较迟缓,影响整体编修进程。图表和人物资料上报整体较慢。

――“缺”:因材料搜集不细致等原因,部分单位上报的材料存在“缺项断线”等问题。

――“重”:因沟通不畅等原因,综合管理部门与具体职能部门的上报材料,存在重复交叉等问题。

――“片”:因个别单位综合协调缺乏力度,加之主笔人员年轻,对本单位工作不熟悉,上报材料不完整。

――“残”:因个别单位上报的材料体例不完备,“志体”多“述体”少;文字多、图表少;事物多、人物少。

――“代”:因业务规范不够熟悉等原因,存在以总结代替志鉴供稿的现象。上报材料存在论述性、报告性语言较多,不符合志鉴体例要求。

――“多”:因修订不够细致等原因,造成上报材料的文字过多。个别单位的初稿超过6万字,给志书编修工作造成很大压力。

二、编修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志办人员综合素质需要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需要尽快了解掌握全县的重点工作和各单位的主要工作。

二是志办人员需要进一步提高志鉴编修能力,掌握编修规范。

三是组织协调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加强工作沟通与指导。

以上问题,急需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部署

2012年,宁河县地方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在市志办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县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县第十四次人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认真执行《地方志工作条例》,依法组织开展志鉴编修、文史资料征集编研、方志理论学习研讨等工作,传承宁河优秀历史文化,弘扬宁河人文精神,充分发挥方志社会功能,为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宁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继续开展《宁河县志》续修工作。按照《宁河县志续修规划》,在2011年县志资料长篇和初稿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界意见,精心修改,形成蓝本初稿。

(一)组织县志办编辑人员,集中力量,整合、浓缩各单位上报的资料长篇和初稿,完成篇章无题序的撰写,形成较为完整的合稿。

(二)按照横不缺主项,竖不断主线的规范要求,面向各供稿单位征求修改意见,甄别与核实数据、充实内容、优化节目结构。

(三)邀请前部《宁河县志》编修人员、二轮志书编修顾问及我县方志爱好者,广泛征求意见,对合稿内容进行补缺纠错。

(四)组织县内档案、历史、法律、经济、军事、保密等单位的专业人员,对志书合稿的特定内容进行专项把关。

(五)邀请市内志界同仁,对篇目框架结构提出修改意见。

(六)汇总各方面意见建议,对合稿进行全面修订,完成总纂,形成蓝本初稿。

二、编辑2012年版《宁河年鉴》。依据政府部门机构改革状况,适时调整完善年鉴的框架结构,使其更具时展的特征,符合年鉴的规范要求。紧紧围绕2011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着重记述“三重”工作、民计民生工作和改革发展中涌现的新生事物。力求全面、系统、完整记述我县政治、经济、自然、地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工作。按照年鉴规范,精益求精,突出年度特色、时代特色和宁河县区域特色,力将《宁河年鉴》打造为精品佳作。

三、高质量完成供稿任务。一是按照市志办统一要求,3月底以前完成《天津区县年鉴》供稿任务。二是按照市档案局要求,6月底以前完成《天津档案志》供稿任务。

四、发掘历史文化资源,编纂宁河县地情资料文献。深入研究我县地理、历史、人文演变发展的历程,发掘、征集、整理、编研具有历史价值的史志资料。年初,出版史料丛书第二辑《清初良相杜立德》。年内,编审历史名人《清代侍郎廉兆纶》,启动《当代宁河名人》资料征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五、完善管理、加强培训。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明晰工作人员职责,建立及时顺畅的工作信息报送机制,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积极参加市志办组织的赴外省市学习交流活动,开阔眼界。适时邀请市地志专家进行辅导讲座,系统学习地方志业务知识。走出去,向先进区县学习,不断提高我县地方志工作者的业务水平。

六、广泛开展读志用志活动,发挥地方志书的社会效益。在中小学校举办“学家乡历史,爱宁河现在,为宁河未来发展做贡献”的主题宣传教育讲座活动。

第7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185-01

新闻编辑,作为在新闻机构中,专门从事新闻传播工作的人,最开始出现在报纸编辑部中。随着媒介的不断发展,电视台,广播电视台,网络媒介以及广播电台等媒介中,都出现了新闻编辑。虽然不同类型的媒介中,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和具体任务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如果从从事新闻编辑业务的共性方面,进行思考探索,我们不难发现,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了:新闻报道的组织与策划,新闻信息的载体设计,新闻信息的展示与整合,以及新闻作品的把关和修正。。

新时期的新闻编辑,在网络技术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新闻行业发展迅速,各类型的媒体开始融合,形成了媒体发展的主要趋势,这就给我们的新闻编辑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对新时期的新闻编辑具有的新的特点,有全面深刻的了解。

一、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指挥”和“总设计”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新闻行业发展迅速,各类媒体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想要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胜利,只能从服务质量和产品质量入手,最终体现在新闻传播效果上。公众喜欢和想要的新闻是实效性强,信息量大,可读性强以及可信度高并且可以让他们参与到,传播活动中的媒体。而媒体的这些品质,不可能自然而然的生成。。必须靠有组织的新闻传播活动来营造,有创意的新闻产品进行设计。新闻编辑工作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设计每天的新闻产品的测绘,以及组织新闻报道。

新闻编辑是制定编辑方针的人,是媒体形象的设计者。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媒体的创办或者改变,都是以总编辑为首的编辑委员会,担负着制定编辑方针的任务。编辑方针的制定,规定了媒体的受众对象,风格特色,报道内容,是编辑部全体人员的行动指南,并且是共同遵守的。并且根据这个指导新闻业务活动。而且新闻编辑还担负设计新闻媒体产品的外在形象,规模以及结构。每一个新闻频道,每一个新闻版块,每一块新闻版面,以及每一个新闻栏目都是由编辑策划的,他们作为新闻媒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广大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载体。媒体产品的政治水平,专业水平,以及文化水平等直接受到编辑水平的制约。目前不断向向前推进,进行媒体融合。对新闻编辑的决策与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新闻传播活动的总把关人和集大成者

如果说记者的工作对象是单个的新闻作品,那么编辑的工作对象就是报纸、栏目以及频道等集合体。比如在报纸编辑部中,由于编辑工作的目标是生产出,各类稿件组合程度综合产品――报纸。报纸编辑就必然处在,精加工和总合成的位置上。编辑部的各类工作人员比如资料员,记者,照排技术人员,以及评论员等等。无一不和编辑工作产生联系,他们的劳动成果,都需要通过编辑工作汇聚在一起。再已经使用计算机采编系统的报社,网络系统上的一个个编辑工作站,实际上是一个个枢纽。来自于各个方面的稿件,都集中在这些工作站的“备稿库”中。各个部门编辑对这些稿件进行分类,加工,选择,以及不合格的产品都会被退还。准备使用并且编好的稿件,放入成品库中。

三、是公共论坛的主持人,以及是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新媒体与新技术,使得普通民众参与新闻传播的程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可以通过借组博客,BBS,手机,论坛,播客等进行新闻,表达自己对某某事件,东西或者个人的看法,观点。从整个社会的新闻信息流动来看,越来越多的新闻,正在脱离“新闻把关人”的控制,向外广泛传播,这是不容否认的。因此,新闻编辑必须在这样的背景下,在新的媒介环境下,重新定位和思考,自己的角色定位。

新闻编辑在当下,要承担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身份,新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甚至是观点交锋。由于新的媒介不断出现,新闻源也从结构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来自普通民众的言论和新闻,在新闻传播中越来越重要,因此,新闻编辑必须从幕后到台前,成为新闻话题的引导者。

第8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学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1

  新学期、新干部、新作风、新面貌这是我们宣传部干部真实的工作写照,在这学期,本部门配合学校,社团联合会各部门开展的有声有色,并取得了累累硕果,现将这学期我在宣传部的工作总结如下:

  宣传部一直以宣传永远走在最前面及最后面加强宣传力度,改进宣传部的工作方法,以及工作的创新。使校师生能够更快,更了解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开展,并以部的管理、监督、安排到成员,让成员分工合作落实。以这样的程序开展各项宣传工作。

  本学期的工作既将结束,自加入部门到现在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忙,第二就是快!每年的这个学期(下半年)都是学校开展活动最多,最活跃的时期。所以也是社联工作最忙最累的时间,尤其是宣传部.但是在这忙碌的工作中我们也收获了不少,成长了很多;虽然工作中免不了有挫折缺陷.我们部门的成长可以从日常工作,中体现:)

  第一、在常规工作方面,首先我们能够圆满完成院团委,学生社团联合会,部长布置的工作任务,每次工作都能按期完成达!出海报,这一块,部长给我们采用了劳动责任承包制,每次活动的海报由两个部员负责包下来,按期完成工作任务.,这样一来就很大的提高了部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既给了部员表现锻炼的机会,同时部门内又形成了一种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就是加强了部员间的联系,促进了部员间的了解,使整个部门更加团结有力!

  第二,我们暂时还没管到宣传板,宣传栏,这学期我参加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1)负责宣传部门所有的通知,

  (2)首届十佳社团风采大赛的海报

  (3)集邮协会成立宣传海报

  (4)首届沙盘模拟经营大赛海报

  (5)十佳社团风采大赛晚会背景大字

  (6)外援舞蹈协会布置晚会背景

  (7)外援文学社出海报

  (8)外援读者协会出海报

  能进入社联宣传部是我的荣幸,在这六个人的群体里,作为新干事加入,这是对我自身能力的一种肯定,也让我有更多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这社联里我学到了其他地方都学不到的东西,经历了许多我的第一次,因为加入了宣传部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改变,变的忙碌起来,从以前的宅女过度到忙女,舍友常搞不清楚我上哪了?本该闲的时候周三和周末在宿舍基本找不到我人。我想大学本就应该活的充实一些,在这个黄金时段好好的锻炼自己。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对自己将来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忙碌是福,忙碌起来才不会产生惰性。时刻把握时间。在一次次工作中努力创新。提高自己的水平.加强团队合作。

  参加本学期的工作中可以说是尽心尽力,始终坚持以服务他人超越自我为宗旨.尽管如此,我们部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工作中难免出现缺陷;在一些细小的方面有待加强.总体而言,我们部门本学期的工作是比较成功的,有大胆的创新尝试,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塌实认真与负责.相信我们宣传部将越来越好,我们一直在努力ing 。

  学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2

  一、各组工作部署周密、计划得当

  校学生会宣传部经过一番重组后,现已逐步走入正轨。本周,各组在计划一周工作任务上,都有条有理、部署周密。如海报组在吸取上星期海报返工率大的情况下,深入实质研究对策,提早对本星期所要进行的海报任务做了详细的规划,海报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

  综合组制定了日程规划表,对本星期已确定要进行的工作进行了规划设计,通知各组组长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信息编辑组与摄影组配合制定了一些采访、拍摄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做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

  二、各组工作认真落实、质量较高

  1、信息编辑组

  信息编辑组在这星期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巨大,也面临了宣传部重组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信息编辑组组长协同各个组员高质量地完成了这星期的工作任务:

  (1)小型新闻稿件报道。这星期共有午间音乐会、查寝活动报道、统一冰红茶篮球赛的新闻报道。其中,午间音乐会是早已部署好的,每星期都会固定去采访、报道,在这方面,信息编辑组能较好把握时间安排,积极主动完成任务。查寝活动是为了配合自律治保委员会,也做到了配合到位、及时报道的要求。统一冰红茶篮球赛是临时性任务,但信息编辑组的学干也很好地高质量完成了新闻稿件要求。

  (2)写获奖研究课题的证书。信息编辑组的学干不仅新闻采写能力强,也有着较硬的钢笔字功底。在主席团需要写证书时,及时调动了信息编辑组的学干,高质量地完成了要求。

  (3) 午间音乐会的思想动态汇报。高校是知识和精神文化的殿堂,校园文化是高校师生员工精神的体现,是校风、学风的凝练,也是社会文化在校园内的展现。在眭依凡校长的亲自策划下,党委宣传部、音乐学院、校团委等单位组织实施了江西师范大学午间音乐会,校学生会宣传部也积极配合了学校,做好了午间音乐会的宣传工作。其中,信息编辑组针对同学们对午间音乐会的反响,做了一期思想动态汇报。报道中,较多的反映了同学们的思想,条理清晰,内容深刻。

  (4)学干新学期的思想动态调研报告。江西师范大学校学生会作为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校学生会各部门经过上学期的相互磨合,在相互合作和支持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体现了一个团队应该具有的素质和发展方向,这是校学生会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近期各部门都面临重组的过程,新老换届,有些新上任的部门领导和新吸纳的学干对于本职工作、团委、学生会工作还不是很了解。为了更好的担当起学校与学生传话筒的角色,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有必要在校学生会内部对学干新学期的思想动态进行调研。基于此,校学生会宣传部对学干进行了本次问卷调研。针对问卷调研结果,信息编辑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有利于学干们端正思想,更好地在学生会工作,服务同学。

  (5)《师大学生会》杂志编排。为更好的宣传我校学生会工作,建立与上级领导交流的平台,便于加以指导监督;使全校师生对学生会工作有所了解;并加强与兄弟院校的联系与交流,搭建交流之桥梁,学生会拟编辑出版这份会刊。这份会刊立足师大校园,以校学生会为阵地,整合各学院对学生会和各社团机构资源,全方位展示师大学子的风采,多角度宣传学生会的工作,立体化呈现师大校园的人文风貌。信息编辑组的学干在星期三为各学院宣传部部长召开会议,部署了会刊的工作要求。在各学院上传资料后,摘取了其中的有效资料进行整理,现已颇具雏形。

  2、综合组

  (1)对本周的签到工作进行监督。针对主席团会议中对于宣传部提出的签到不良现象的指示,本星期,综合组加大了对签到工作的监督力度。本周签到情况良好。

  (2)通知各学院宣传部部长及本部门相关学干参加关于《师大学生会》校刊制订的会议。

  (3)关于考勤相关事物(没课同学)的表的制作。

  (4)对曹老师要求调用会写钢笔字同学的通知。

  (5)生活部海报生活小贴士的相关海报组人员的通知。

  (6)关于本部门人员档案的制作。

  (7)图书节开幕仪式的通知工作

  3、摄影组

  自青信与宣传部分开工作以来,宣传部的摄影组重新吸纳了几名新的成员。摄影组的新老成员们在这一周的工作上积极配合,努力完成了多项工作任务:

  (1)午间音乐会的跟踪拍摄。这是一项周期性的工作,摄影组每星期三都会派学干去现场拍摄。很多学干是主动请缨,大家积极工作,乐于为学校有意义的活动留下宝贵的纪念。

  (2)统一冰红茶篮球赛及生活部生活小贴士海报的拍摄。

  (3)自身工作素质的提高。新加入的学干为了工作的需要,自己利用闲暇时间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并更加积极主动向自己的老师和朋友请教摄影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摄影能力。

  (4)加强与信息编辑组的联系。部门例会中提到,要加强信息编辑组与摄影组的联系,以增强图片与文字的共同效果,所以在信息编辑组采访与写稿的同时,摄影组成员也参与了一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务。

  学生会宣传部工作总结3

  这个学期,总的来说工作量是很大的,有“午间音乐会”“十大才女”“青春赛歌会”等一系列活动,从海报的时间和数量都需要我们好好的克服,学干们也都比较辛苦。下面我就每个月的工作,简单总结一下我们这半年的工作:

  三月忙于“是大才女”“活力女生”等海报宣传,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量工作,我们的工作也还有一点不足和匆忙,在海报制作方面的效率还不够高,部分干事有点偷懒。出的海报有一点幼稚。人员方面有些不足,叫人比较困难。

  但瑕不掩瑜,4月份我们海报组的齐心协力,宣传工作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要求。4月中由于“首届午间音乐会”作为品牌项目,它的成功举办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是值得关注和借鉴的。由此,我们都很重视,意图考察组员的观察能力、工作态度,同时也是一次思想深度的检阅,为新一代宣传骨干的产生打好基础。

  五月也是一个繁忙的一个月,继学生会的改革后,本月我部门计划新的工作形式和在活动中所扮演角色转变的尝试。并且加入了三名新成员,他们也很快能够适应学生会这个新环境,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在工作上积极努力。

  六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到了学期末,大家都在反省,总结工作中的不足总的来说,我们做了许多工作、虽然有失误,我们也将不断努力,一如既往服务于学生会,服务于广大学生。本月我们宣传部组织了一次部门内部联谊活动,目的是增加部门成员间的感情,培养凝聚力,以期今后工作更高效率展开,最后也取得一定的效果。

第9篇:编辑制作部部门总结范文

关键词:学术期刊;培训;编辑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一)编辑培训缺少层次,尚处于待分化的全员培训阶段

虽然新闻出版管理部门过去实施跨世纪出版人才培养工程时扎扎实实搞了一段时间的培训,一些社团组织和大学也时常搞研修班,效果还都不错,然而就目前的编辑培训来看,尚属粗放培训阶段,大多是针对当前编辑所需而搞的应急统一培训,缺少系统性和层次性。究其原因,在于编辑培训事业发展的过程性。虽然我国编辑活动历史较长,但是把编辑工作当作一门学问来研究还是近些年的事;作为编辑培训,原始的学徒式帮教早已存在,但教与学一直不是学徒生活的主题;高校中编辑学专业设立时间并不长,研究生课程班也是刚刚在个别高校开设。应该说,编辑提高培训事业还很年轻,经验不足。

(二)培训前期工作准备不足,内容时有重复

培训内容重复是参训编辑学习兴趣不浓、培训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一些编辑培训部门在集中统一培训前,忽视对学员需要的切实了解,对专家提供的培训内容不能审慎把关,致使培训内容时有重复。于是学员听完第一位导师的课后,便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听课时而溜号的选择性听课现象,造成课堂资源的极大浪费和课堂效益的低下。

(三)培训资源有限,培训形式单调

目前,由于培训资源所限,集中统一培训大多租用场地上课,培训形式主要是请业界一些知名的专家和学者进行讲课。这样有利于师资、场所的有效利用,但是却忽视了编辑需求的差异性,不能满足全员提高的要求。实践表明,在分班时如有学员意志的参与,在培训中他们往往更积极、更主动,培训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个学习化社会,编辑培训作为一项事业,其发展和成熟固然有一个过程,伴随内容设置的科学化,其形式也会多样化,像案例教学、现场观摩、立项科研、顶岗实践等在其他行业非常凑效的培训模式正在被创造性地借鉴和引用到编辑培训中。

(四)培训评估与激励机制尚不健全

由于培训评估与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培训无法提高针对性、有效性,学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科研写作也好,编辑实践也好,与职称、晋升、评优挂钩也好,都须与不同的培训层次相结合采用才能对编辑人员投身于自我提高和培训起到激励作用。因此,建立培训评估与激励机制尤为重要。

二、提出解决的方法及策略

(一)课程进修、课题研究与编辑实践相结合

课程进修可为编辑人员提供较为系统的编、校、排、印、装及市场营销等编校策划理论知识。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开设了编辑专业本科班,还有多所高校招收编辑学方面研究生或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班。这些课程班的开设,为编辑高层次培训提供了有效途径,在学习期间,附以必要的课题研究,将有利于编辑人员科研能力的发展、成熟,也有利于编辑业务创新能力的增强。而编辑人员课程进修、课题研究与编辑实践相结合,则会使编辑理论与研究找到生发的土壤,更具实践指导意义。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课程进修中丰富和更新知识,在课题研究中增长才干,进而将所获得的知识更好地应用于实践,是编辑阶段性、科学性成长的一个周期,其中P键是加强课程进修、课题研究和编辑实践的有机结合。

(二)巧用案例

加强对编辑家和名编辑的编辑思想、思维特点、心理素质、有代表性的图书或刊物编辑案例的挖掘,可以发现编辑成长过程和编辑活动各环节中依稀的共同点,随着个案的增多,认识逐步清晰,便会发现优秀编辑成长规律和编辑规律。因此,编辑案例的挖掘不仅是编辑学科建设的要求,还是编辑培训的需要。而其中对图书或刊物编辑案例的挖掘则既是编辑学科建设的过程,又是编辑培训的有效形式。在分层集中培训中,团体成员将自己编辑实践中的各个过程性情景进行完整的描述、理解、解释、总结和反思,从而形成各类编辑情境下有独特存在价值的编辑个案,通过这些个案的信息提供与启发,帮助编辑在具体编辑情境中根据个案的类通性作出创造性的编辑决策。心理学研究表明,能得到多种体验的情境、允许质疑和验证假说,是使个体形成较强创造性的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在加强创造性编辑成长中,大量的编辑案例是必需的,这也是优秀编辑的产生往往需要一个较长实践过程的缘故。

(三)现场观摩、考察

人总是在现有认知结构下认识外界事物,自我感知的经验最实用,即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因此,对优秀或特色出版企业进行观摩、考察是编辑有效的学习形式。为了保证观摩、考察的效果,组织者一定要使每个编辑事先对考察对象的历史和特点有所了解,帮助其确定考察方向和内容,列好提纲,以逐项进行。必要时还可对考察内容进行分工。考察时要明确考察对象历史与现状的继承关系,找出其优点和不足。考察之后集体讨论、分析这些优点和不足的成因和该企业的发展趋势,创造性地将其成功经验借鉴应用到各自单位;对其不足之处参训编辑可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并进行适当反馈。这样既有利于观摩、考察者开阔眼界,提高认识,积累经验,又有利于被考察单位改善工作,应属中高层次编辑培训模式。

(四)岗位实践

岗位实践包括本单位岗位实践和异地顶岗实践。本单位岗位实践,是编辑在工作中践行所学理论和所悟得的经验,进而活化理论、提升经验,增强工作能力的一种培训模式。既可应用于新编辑岗位培训的考核和岗位适用阶段,又可应用于旨在塑造名编辑和编辑家的研修成果的践行和培训效益的检测。异地顶岗实践就是参训编辑到原本不属于自己的岗位上甚至其他单位中工作,目的在于拓宽参训编辑的业务能力范围或锻炼其独当一面的能力。此模式应用于旨在塑造编辑骨干的培训中,可使参训编辑在实践中规范操作、提高认识、锻炼成材,有力支持接收岗位或单位建设,有利于单位间的人员合作和经验交流;此模式应用于旨在塑造名编辑、编辑家的高级培训,则可以扩大单位间的合作与交流力度,起到辐射性作用,并促进接收岗位或单位的编辑出版特色的形成。

(五)充分应用电子技术,开展远程教育

网络配合讲课或辅导所使用的视频传输,在编辑培训中学员间的经验交流、信息、档案管理、培训效果检测、培训师资人才库建设等方面,可发挥出强大效能。眼下全国各地在网络技术的发展上很不平衡,加强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实现跨越式发展,采取对西部的开发性扶贫,推进西部信息化建设,将是对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支持。以东部地区为基础,兼顾中西部地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编辑培训,也应成为编辑培训中的重要模式。

(六)效果评价和反馈机制

效果评价和反馈是编辑培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培训过程中培训主管部门有义务将编辑的培训成绩、培训评价结果以各种方式反馈给编辑,使他们能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接受程度。培训结束后,需要形成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以学习结业率、考试通过率、平均考试成绩为评价基准对各事业部的编辑培训情况加以评价,也可以考试成绩和考试时间为基准对编辑培训进行评价。培训成绩、培训评价结果等应以各种方式反馈给编辑,使编辑了解自己的参与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进一步了解出版社的培训目标和所期望的绩效水平。

(七)培训激励制度

为了使培训工作具有活力,能健康、持久地发展,起到充分调动编辑积极性的作用,必须建立培训激励制度,把培训、考核与就业、待遇等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对于编辑个人可以在其通过努力结束培训r为其颁发结业证书,给予精神上的鼓励;或者将培训考核成绩纳入岗位责任制,与编辑的奖金挂钩;或者实行岗位津贴制度,鼓励广大编辑钻研业务和技术,形成一种互相学习的风气;或者对参加培训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等。可以将E-learning学习成绩与绩效工资挂钩,对结业率和平均成绩较高的部门和编辑实行适当的奖励。以此提高编辑学习的积极性,保障编辑培训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总之,编辑人员的素质关系着期刊质量,只有坚持搞好编辑人员的在职培训,不断提高编辑人员的总体素质,才能保证期刊的质量的不断提高,才能使期刊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芳.浅论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5(11).

[2]郑梅.高校校报编辑的继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