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精选(九篇)

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

第1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一、活动时间

2011年1月——2011年12月。

二、参加人员范围

区政府办综合科、秘书科、法制办、人防办、网络中心工作人员,政府办其他工作人员可自愿参加。

三、活动目标

1、树立持续读书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本好书能净化心灵,改变思想,受用终身。积极倡导爱书、惜书、读书、用书,做到每天读一小时、每月读一本书、每季推荐一本书,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2、建设团队读书共享学习的乐园。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通过沟通、交流、合作、互动等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提高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共同推进服务型机关建设。

3、倡导热爱读书学以致用的风尚。读书意在探索未知,重在追求真知,贵在经世致用。通过读书年活动,使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增长才干的途径,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结合起来,努力在工作中有所作为。

四、活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一)启动阶段(2011年2月13日前):

各工作人员围绕全办读书年活动方案,分别制定个人年度读书计划,选定读书篇目,于2月13日前上报。

(二)实施阶段(2011年2月13日—2011年11月底):

1、流动图书角。在办公室集中订阅一部分图书基础上,面向全体工作人员广泛征集书籍,进一步充实政府办图书角藏书,让图书角成为大家开展读书活动的重要载体。开展图书促漂活动,切实提高漂流图书的利用效率,活动期间,每位工作人员每月至少在图书角借阅图书1次。

2、轮编《阅读与交流》。制定《阅读与交流》轮编工作安排,每周编写一期《阅读与交流》,内容分两个部分:一是在选读书目、报纸杂志、网络中读到的精彩段落、精美小品文或者与工作实际密切相关的业务知识;二是自己对人生的感悟、随笔或者读书过程中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与大家分享。

3、举办读书论坛。每两月举办一次专题论坛。内容可以是开展读书经验交流、畅谈读书乐趣,交流读书的体会、收获、经验等,也可以是围绕国内国际热点话题,或者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

4、撰写读书征文。机关干部在读书的基础上,撰写读

后感、读书心得,每季度至少2篇,办公室每季度开展一次读书征文评选活动,评选仍沿用必读篇目与自选篇目两种,评选出优秀征文若干名,年底将优秀征文整理成册。

5、开展读书调研。每季度带着一个课题,通过采取实地调查、民主恳谈等方式,调查研究各条线热点难点工作情况,发现存在问题,总结有益经验,撰写调研报告,交流调研成果,大力推进学习成果的转化,年底将优秀调研文章整理成册。

6、举办读书演讲。以读书为主题举办一次演讲活动,通过演讲实践活动,丰富读书年活动形式,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进一步提升政府办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三)总结阶段(2011年12月):

召开总结表彰会,全面总结读书年各项活动开展情况,对优秀征文、优秀调研文章的作者等进行表彰奖励。

四、活动要求

(一)思想高度重视。举办读书年活动是推动“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重要举措和有效载体。要把读书年活动作为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的一现重要工作,纳入政府办党总支创先争优总体安排,各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端正态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氛围。

第2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一、总体目标

按照《西站路小学第三届读书节活动方案》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开展为期一月的“读书节”活动,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122活力中队队员们热爱祖国,读书求知的热情,倡导老师家长共同参与读书活动,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创建书香班级。

二、活动主题

以书香为伴,与文明同行。

三、活动时间

2012年11月15-2012年12月15

四、活动方案

(一)、开辟班级读书园地

1、布置以读书为主题的读书角。

2、评比栏中设置“读书之星”、“阅读之星”。

3、倡议学生带书回校交换阅读,建设班级特色图书角。

(二)、开展“班级故事会”

1、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开展读《一千零一夜》、《格林童话》等,讲故事等活动。

2、举行选拔赛,评选优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参加学校比赛,比赛时间12月12日。

(三)大手拉小手,共享读书乐

在家:父母与孩子一起看书,同看一本书,家长与孩子一起聊聊书的内容,尝试让孩子复述书的内容,与孩子谈谈各自的想法。回家保持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并要求分别写出读书心得,最后选送至学校参评。

在校:老师指导阅读,介绍一些读书方法。在孩子上台讲故事后,组织讨论该故事内容以及故事所蕴育的思想。遵循走进教室就看书的要求,规定每天10:00-10:20的阅读时间。

(四)、“名家进校园”

活动内容:著名儿童作家秦文君女士11月20日来我校讲座,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聆听。

(五)、“以书香为伴,与文明同行”写字比赛

在班级进行铅笔字评比后,再选派10名至学校参加硬笔书法比赛。

(六)、“以书香为伴 与文明同行”书签制作比赛

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参与书签制作,并在班内开展评比。该项评比结果也作为“读书之星”、“阅读之星”评选的参考。

(七)、“以书香为伴 与文明同行”黑板报比赛

活动要求:以“以书香为伴 与文明同行”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学校组织进行评比。

(八)、班级“读书明星”评比

1、每周评出“阅读之星”、“故事大王”加星奖励。

2、凡是坚持读书并做好读书记载的孩子都有可能得到加星奖励。

3、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选出“读书明星”。

五、推荐书籍

1. 文字的奥秘(3册)

2. 阿罗系列

3. 《猜猜我有多爱你》

4. 《爷爷一定有办法 》

5. 恐龙的温馨故事绘本

6. 《小企鹅心灵成长故事》(5册)

7. “我在这儿”成长阅读丛书系列(9册)

8. 《小猪唏哩呼噜 》

第3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一、借助故事化活动,培养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讲故事的活动是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式。所以,在英语阅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阅读故事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读物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在自己喜欢的读物中学习知识,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阅读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去阅读、去找寻自己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阅读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The Fire boy and Others(小金匠)”“迪士尼神奇英语”“小蜜蜂英语”“书虫”等等,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满足现阶段学生阅读的需求,而且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以及基础知识的学习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又如:我们还可以组织“讲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将自己阅读过的小故事讲解给其他同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要确保学生在故事化的环境中去阅读、去感受文本中所包含的价值。

二、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阅读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也就是说,教育与生活之间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在小学英语阅读中,我们也要和生活结合在一起,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熟悉的情境中阅读、在熟悉的生活中学习。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与生活有关的对话,这样不仅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而且对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以及应用意识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

A:Are you ready to go shopping?

B:Just a minute. I need to make a list of things that we need.

A:Good idea. Have you written down potatoes,carrots and onions?

...

熟悉的生活情境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对学生语感的培养以及语言应用意识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将生活与基本的知识结合起来,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创建班级图书角,提高阅读兴趣

图书角的构建是为了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是为了给学生营造轻松地阅读氛围。所以,在班级里我们有一个专门的阅读角。在这里,有我推荐的读物,也有学生自己推荐的读物,都在这里供全体学生阅读。最重要的是,我们鼓励学生将读物中自己喜欢的文本、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文本摘抄下来粘贴在墙上供学生互相阅读。这样的图书角的设立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而且对学生阅读范围的拓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图书角的作用,进而使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保持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终身阅读的意识。

四、拓展阅读的渠道,调动阅读兴趣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是说,学生的阅读渠道不能局限于书本、课外读物上,还有很多资源都是可以供学生阅读的。比如:英文版的动画片、英文儿歌等等,这些都是学生阅读和学习的渠道,都能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也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五、完善评价的体系,激发阅读热情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这是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所提出来的。可见,完善的评价体系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对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形成终身阅读意识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要吝啬我们的评价,要知道一个眼神、一个举动都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肯定,都让学生保持自己的阅读兴趣。

总之,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要多角度、多方面入手,要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第4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实现生命个体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教育是丰富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近几年,在提倡“素质教育”、“均衡教育”的基础上,“新课改”、“学生减负”、“教育提质”等教育关键词频频出现,反映出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初中教育,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三角中学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深度贯彻綦江区教委“减负提质”的课改思路,着力构建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特色教育模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喜悦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分享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还原出教育最纯美的色彩。

■特色鉴赏:

一条特色发展的道路

每每走进三角中学,浮躁的心总能平静下来,无论是花红柳绿的美丽校园,还是老师们的和蔼、包容、鼓励的眼神,抑或学生们欢笑、奔跑的身影,一个个充满恒久生命力的画面总叫人内心充盈感动。

恒久的生命活力是怎样形成和保持的?三角中学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是不断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实施新的教育措施,创造新的教育模式。事实上,早在2009年,学校就创造性地提出了“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总体构想,并借鉴名校经验,制定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和“三段七步”操作流程,建立起新的集体备课制度,重新组合教研组,大力开展“每周一反思”、“同课异构”等教育研究活动……

2010上半年,在总结课改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自创了“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高”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确立,体现了素质教育与学生分数的有机结合:既重视自主学习,又重视合作探究;既重视知识掌握与运用,又重视分析、表达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养成,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要求。

2010年秋,学校开始强化把课改的效益体现在细节的落实中。在构建有效课堂方面,要求教师在课前作好个性化备课,其环节为:学习新课标——新旧教材对比研究——个人、集体备课,最终形成“个性”备课;课中,要求教师注重课堂的引入情景,注重把课本中的句号转化成问号,注重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探索,注重点评的方法与时机,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的策略,注重学生的展示与思维拓展;课后,要求师生作好反思,在反思中知不足,在反思中求发展。

同时,学校按照“优化学案设计,细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过程有效性”的要求,把“三段七步”教学流程再次细化为:第一段,学习预习,包括揭示学习目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完成预习作业并生成问题;第二段,师生共同解疑,包括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评;第三段,包括反馈学习目标、师生归纳与反思。

不断的探究与实践,推动了学校整体发展。如今的三角中学,已逐渐成为一所内涵丰富、运作有序、质量过硬、特色突显的精品化学校:学校连续二年获得教学质量一等奖,并获“区课改示范校”、“全国教科研先进集体”、“市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一次创新大胆的课改

教育不是用来禁锢学生思维的,而是用来丰富学生内涵,激发学生潜能,开阔学生视野的。让孩子们的个性更加突出,让孩子们的天空更加缤纷,这是三角中学的教育理想。

在学校提出“建设一流校园,确立一流管理,炼就一流师资,培养一流学生,形成一流质量”的发展目标指导下,三角中学经过广泛调研,结合自身特色,着手实施了基础性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并举的“2+X”课程改革,逐步实现教育教学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的延伸。

学校贯彻落实“阳光体育”,把队列队形和广播体操训练作为校本课程,把跳绳、踢毽子、竹杆舞、拔河、迎面接力、田径等作为学校传统体育项目。每天大课间四十分钟,既有整体划一的广播操训练,又有个性特色训练,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张扬了学生个性。

学校还成立了音、体、美、科技、书法等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及爱好选修学校提供的田径、球类、体操、武术、艺术表演、绘画、摄影、科技制作等20余门拓展性课程。

在“2+X”特色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突出“实践”二字,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新知,在体验中参悟新知,在交流中顿悟新知。学校开展的“拒绝网瘾、健康心灵”、“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珍爱生命、从我做起”、“到看守所、拘留所接受现身说法”等主题鲜明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自行开展调查、收集、访问、整理、记录等一系列活动,既培养了学生守纪、养成、安全等意识,又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个书香四溢的校园

总理在美国哈佛大学演讲《把目光投向中国》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它的许多珍贵品。”为了把“让阅读陪伴成长,让阅读丰富人生,让经典开启智慧,让书香浸润校园”的办学特色真正融入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三角中学吸取千人智慧,精心组织开展系列活动,以激扬生命,指点未来。

学校以《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研究》课题为带动,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学校文化之根,传承中有创新,把阅读经典全面融入师生的校园生活。校园里,学校专门开辟书香校园专栏,内容有:好书推荐、读书方法交流、读书笔记展评、优秀征文选登等;校园广播节目中,有好书介绍、读书心得、阅读小明星等栏目,中午、下午定时播音。教室内,每班设有学习园地和展板,让学生随时展示“名人名言”、“书海拾贝”、“读书感悟”、“我喜欢的书目”及手抄报、诗配画、课本剧作等读书成果。同时,学校还编辑校本阅读教材,精选阅读美文,定期印制或利用班班通供学生品读欣赏。

第5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案例名称内容]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认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它们的读法、写法,理解一位小数与两位小数所表示的含义;为学生以后系统地学习小数的加减乘除和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知识和技能]

1.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并能熟练认识、读写小数;

2.掌握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了解数学价值。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个体探索、小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2.使学生认识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激发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目标]

1.能从数学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2.尝试解决不同情境的日常生活问题,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小数并读写小数;2.理解以“元”和“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引出课题

1.出示一组商场商品标签上所写的数字图片,观察这些图片,总结数的特点;(图片可分为两种;一种以元为单位,一种以元角分为单位。)

师:商品价格标签上都用这样的数进行标价。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呢?

生(代表性总结):但这些商品标签上所写的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

师: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数字中的小圆点,叫小数点。

板书:认识小数

(二)联系实际,探索新知

1.试读读商品标签上写的小数。(出示一组商品商标标签上的标价)先自己读一遍,再读给同学听一听,读完后,说一说它的含义。

2.教师介绍正确地读法,并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小数读一读,写一写。

3.举例说说在我们身边还见过哪些小数?(打破小数只能表示价格的思维定势)。

(三)不断深化,突现重难点

教学例1:①展示标有分米点的的尺(1米长)。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段,每段长几分米?

生:10分米=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段,那么每一段长1分米。

师:那么以米作单位呢?是几分之几米?(让学生充分交流。)

生:在刚才的问题中,每段长1分米,现在要把单位换成米为单位,只需要把分米单位化成米单位就可以了:1?0=0.1(米)。

生:用除法的意义来计算,用1除以10,因为是将1米平均分成10段:。1?0=0.1(米)。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板书1分米是0.1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段,每段长几厘米?

生:1米等于100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段,那每段就是1厘米。100?00=1(厘米);

师:把1米平均分成100段,每段长几米?

生:把一件物体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1?00=0.01(米)。

生:既然每段长1厘米,要求的是几米,只需要把单位转化过来就可以了。1?00=0.01(米)。

师:学生们答得很好。(板书1厘米是0.01米)

师:②出示“小青身高1米4分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全班交流讨论,学生反馈。

师:③出示“小青身高1米4厘米,用米作单位如何表示?”全班交流讨论,学生反馈。

教学例2:师;1元是几角?1元是多少分?

生:1元里面含有10个1角。(板书1元有10角)

生:1元里面含有10个1角,1角里面含有10个1分,那1元里含有100个1分。

师:(板书1元有100分)那1角=( )元,1分=( )元呢?

生:小单位化成大单位,除以进率,1角=0.1元,1分=0.01元

师:④出示练习;你能完成下面的练习吗?(1)1分是( )角,还可以写成( )元;(2)2分是( )角,还可以写成( )元;(3)5分是( )角,还可以写成( )元。

全班交流反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出:不够1元,也可以写成小数来表示。

师;⑤出示:小强有1元3角钱,以元为单位,可以写成( )元。改成“小强有1元3分钱,可以写成( )元。”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并说明理由。

由此得出结论:十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一位小数;百分之几的分数可以写成两位小数。

(四)强化练习、巩固新知

1.小明家上个月的电费是43.56元,就是( )元( )角( )分。

2.小丽家这个月的水费为10元6角5分,化成以元为单位可以写成( )元。

3.非洲象的高度达3米8分米,就是( )米;重达5吨300千克,就是( )吨。

4.非洲鸵鸟高度达2米8分米5厘米,就是( )米。

5.长颈鹿,最高的长颈鹿高度可达6米6厘米,就是( )米

(五)全课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让学生充分说一说。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像5.98、0.85、2.60……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数中的“.”叫做小数点

第6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外阅读习惯;策略;乐于课外阅读

自新教育实验启动以来,读书的理念已经在教育的原野上扎根、开花。学生养成“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的确很重要,不但有益于语文学习,而且影响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信念。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呢?紫叶心雨的这堂课运用挂图,指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读过哪些书?喜欢读书吗?该养成怎样的读书习惯?二年级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不少学生在交流阅读的体会、收获、方法的时候,居然也说得头头是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运用了一些读书名言,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感悟读书的道理。显然从教师的角度看这堂课,应该是比较好的:课前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对教学内容把握准确,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可谓循循善诱。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经常把目光投向学生,听学生读书、发言的声音,看学生读书、听课的姿态、表情,注意到一些细节,想到一些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一个问题:学生课外阅读的好习惯从哪里来呢?

一、习惯培养重在行动

培养学生“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就要为学生创造阅读环境,构建阅读机制,让阅读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班级图书角可以很好地建设起来,让它成为学生“图书漂流”的港口。学生的书包里每天至少有一本课外书。每天晨诵、午读的时间,教师要与学生携手走进书的世界。学校的一些读书活动,要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在班级里也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总之,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教师和学生可以做很多很多事情。本课的教学中有一个环节,教师让学生从书包里拿出一本课外书来体会课外阅读的快乐,可是有的学生喊“没有没有”,不免让人扫兴,而班级图书角里也是空空如也,恰似张开的嘴巴充满了饥饿的渴望。

二、习惯培养注重细节

上课的音乐还未响起,学生的语文书、文具盒就已经摆在课桌指定的部位,整整齐齐,显得训练有素。但我还是看到许多吃零食的学生,姿态不一,也不雅观,与整洁的桌面显得极不协调。上课的音乐响过之后,师生问好完毕,可是从教室的后门口传来两位学生“报告”的声音。上课已经行程过半,教室的前窗口一位家长送来了孩子的文具袋。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小事,足以说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任重道远。细节决定成败。有些不屑一顾的小事,表面看来与“读书”没有多少关系,但我们教师不能掉以轻心,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三、习惯培养关注全体

面向全体,“一个都不能少”,是最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立场。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做到这一点真的很难很难。课堂上有学生在争先恐后地发言,声情并茂地读书,遗憾的是,我们总是能看到无所事事、目光呆滞、表情冷漠的学生。有的时候,教学的环节只需少量学生的参与就足以“步步为营、层层推进”,我们老师就常常忘记那些思维迟钝、表情木讷的学生,于是在教室的后排,在教室的角落里,甚至就在讲台前,“滥竽充数”的学生越来越多。朗读课文,即使是一些十分浅显的问题,他们也懒得张口,懒得思考。有这样一个女孩,她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就坐在我的旁边,我转过头观察了她好几次:她的表情始终是冷冰冰的,没有紧张,没有恐惧,没有微笑,也没有羞涩,从不举手,也从不读书,她目光迷离,与一只迷途的羔羊无异,精彩的发言,动情的朗读,整齐的板书,绘声绘色的讲述,好像都和她无关――她好像生活在“巨人的花园”里,鸟语花香的春天被拒之门外。遗憾的是,从课的开始到结束,教师都没有注意到她。对于这样的学生(这样的学生绝不止这一个),教师关切的目光就像冬日的阳光。把目光洒向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追求。

四、习惯培养注重兴趣

表情冷漠,习惯于“滥竽充数”,是缺乏与丧失学习兴趣的表现。有兴趣的陪伴,习惯的养成才有持续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教师要眼中有“儿童”,要永葆一颗“童心”。首先教学的起点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桃子。教惯了高年级的老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的定位上往往容易拔高要求,学生都“望而生畏”,怎能产生兴趣呢?这堂课中老师选用的一些读书名言,我感觉对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可能太深了,放到中高年级或许更适合。教学的起点如何确定,很值得研究。其次,可以采用“活动化”的教学策略。创设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组织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当然也要避免活动的形式化。另外,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贴近儿童生活,富有儿童情趣。多阅读一些儿童文学作品,走到儿童中间,蹲下身子看儿童,永远把“儿童”当“儿童”,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儿童的情趣。在情趣盎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好习惯的形成会水到渠成。

第7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一、巧妙创设授课情境

心理学研究认为,浓厚的兴趣可使大脑、各种感官处于活跃状态,最有效地接受信息。

1.创设自由、民主、和谐且有序的授课情境

语文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特点、课程需要等因素去营造课堂氛围,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可以在不影响课堂纪律的情况下坐着回答问题。笔者引进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在一定规则下抢答问题,给予一定的奖励。学生答不出时还可以找“亲友团”求助。当笔者在无法确定作业形式、课代表的人选等问题时,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及理由,由学生投票表决。

2.创设“意识流”授课情境

意识流是指辐射型的思维方式。通过“意识流”创设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思路开阔,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还能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创造想象力。

例如,在《济南的冬天》一课,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提问“同学们还学过哪些名家的写景作品?”,学生可能会想起朱自清的《春》,也可能会想起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还可能会想起马致远的《天静沙・秋思》……此时,学生的意识会被激活,趁此时机,教师带领学生对学过的课文的特点进行适当总结,并与本文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在一堂课中就收获了众文所长。

3.创设“多元智能”授课情境

在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将笔记与课文注释相结合,教师的板书以授课梗概为主,讲课时间尽量只占用一半的课堂时间,挖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投入语文学习。笔者尝试将多元智能课题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语文教学,在讲解相关背景及作者之后,鼓励学生以绘画智能来感受诗歌中的图画美;以音乐智能来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以写作智能来拓展诗歌的内涵。创设“多元智能”情境,就会使拥有不同特长及能力的学生找到自己理解教材的角度。

二、多方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

为了让学生始终保持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热情,还应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

1.利用“小时间”,组织延续型语文活动

“小时间”是指早读时间、课前预备时间、上课前两分钟、中午“午检”时间以及放学前的总结时间等。教师可利用此时间组织活动。如早读时间由课代表组织学生以多种形式(朗读、背诵、表演、小测试等)回顾最近学过或即将要学习的课文;课前预备时间以朗诵、背诵经典名篇(段)的形式迎接教师的到来;坚持利用上课的前两分钟每天背诵一句名言警句;还可以用“午检”时间选一个话题进行演讲或组织辩论……实践证明,这些“小活动”若能延续下去,会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起到积极作用。

2.引入争及评比机制,组织选拔型语文活动

在班中或年级举办书法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等选拔型活动,并选出一些书法、演讲、辩论明星,展示他们的作品,发放证书、奖励等。不仅能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还会塑造学生身边的榜样,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竞赛也可以带入语文课堂,利用学生的表现欲、荣誉感等,进行良性竞争及评比。既可活跃课堂气氛,又可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自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3.设置角色扮演平台,组织体验型语文活动

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角色扮演的机会,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习语文、提高素养。最常见的角色扮演是分角色朗读或演出课本剧,这样的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促进其语文素养的提高。这需要教师善于组织。例如,教师从演员选取时就开始组织相关活动,确定时间、地点去展示。中间环节可发现和培养出一系列善于导演、化妆、舞美等工作的学生。被赋予了新角色的学生们为了完成好工作,会在教师的适时指导下仔细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拟定剧本或评审方案、组织好发言稿等,听、说、读、写等素养不断提高。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班级文学社、班级网络;结合班级教育工作设置“班级法庭”“焦点访谈”栏目;结合语文学习活动设置图书角等角色扮演平台,文学社长、文学社记者、办刊总编等角色相应产生,让学生们在充分展示自我魅力的同时,提高语文能力。

三、合理利用教材外的资源

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吸取教材精髓的同时,积极挖掘课外促进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资源。

一是利用校内各项资源,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并推荐自己的学生参与学校文学社、广播站、校园网等部门的工作,让学生主动写作投稿,积极应聘岗位,关注出刊、播放、更新的时间,感受身边同学的语文素养。

如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以及图书馆。学校文化长廊展示了中华传统典故,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们关注这些典故,从中汲取营养。图书馆是语文教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下资源库。教师可以鼓励并组织学生定期去图书馆“充电”。利用好学校的相关资源,进一步拓宽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空间。

二是利用名著、报刊等资源,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文。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阅读取向是语文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笔者在鼓励学生从教材延伸开去拓宽阅读面的同时,还为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作品,设置了“读书计划”作业,即按自己所选的名著作品以一个月为期限制定每天的阅读量,记录阅读时间并附上阅读体会。

第8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1.突出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的理念。教学时先让学生读通课文,接着整体感知文章,然后重点精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以读促讲,在读课文中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学会读。

2.抓重点自然段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图片以及品读关键词句,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体会打比方、做比较等说明方法能使语言准确、生动。

3.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再现恐龙的外形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4.鼓励学生探索课外知识,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收集资料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读本课生字,学习生字中的“漫”“剑”,理解“漫游”“千奇百怪”“庞然大物”“望而生畏”等词语。

3.了解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的外形特点。

4.鼓励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践活动。

教学重难点:

感悟语言文字运用的准确、生动,了解几种不同恐龙的外形特点。

课前准备:

1.恐龙生活的视频。

2.恐龙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这节课,我们去一个遥远而又神奇的地方旅行。(播放恐龙生活的视频片段。)指名学生说说刚才你看到了什么。学生竖起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今天的课题。板书:20 恐龙,师指导写“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选择他们喜欢的读书方法,初读全文。

出示词语:

漫游 覆盖 匕首 牙齿 庞然大物

谜团 沼泽 脸型 凶猛 望而生畏

指名读,开火车读,请同学做小老师带读难读或易读错的词语,为读准课文扫清障碍。

齐读词语。

2.把词语带到课文中,自由练读课文,并且想想课文讲了什么?

学生自由练读(提醒并指导正确的读书姿势)。

3.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出示长句子,指导学生读通顺。

“鱼龙很像今天的海豚,……如同一架在天空中翱翔的轻型飞机。”

学生读完每个自然段后,教师给出评价或指导学生给出评价。

4.指名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什么?生答。

相机板书:环境、种类、习性、消失

教师小结:课文讲了恐龙的生存环境,种类、形态,生活习性以及神秘消失。

三、品析词句,感悟文本

1.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体会到了什么?可以在书上画一画。指名交流。理解“漫游”想象恐龙生活的环境,体会恐龙生活的自由自在。把体会到的带到语言文字中,用朗读表现出来。有感情齐读第一自然段。还体会到了什么?再指名交流,如:恐龙生活的年代离我们很遥远,当时恐龙很多,等等。

2.学习第二自然段。默读第二自然段,画中心句,并思考本自然段介绍了哪几种恐龙?交流。理解“千奇百怪”,体会恐龙的样子多而且奇特。指导学生说像千( )百( )这样的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交流:

(1)首先出场的是雷龙,指名学生读写雷龙的句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边听边想:雷龙会是什么样子呢?生读。出示文字:“雷龙是个庞然大物,……好似雷鸣一般。”指名说:你想象中的雷龙有什么特点?学生总结,师相机板书:大、重从哪些词你感受雷龙的大、重?理解“庞然大物”,体会雷龙的大。“比六头大象”作者用了作比较的方法。老师简单介绍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每踏下一步……”,体会雷龙的重。出示图片,和你的想象中的一样吗?看着图片,谁再来读这句话?指导读,感受雷龙“大”“重”的特点。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2)瞧,梁龙来了,谁来读写梁龙的句子?出示文字:“梁龙的身体很长,……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想梁龙的特点。梁龙有什么特点?生答:长你从哪儿读出来的?足有二十多米。这是说明方法列数字。我们的教室大概有6米,4个教室这么长。体会梁龙的长。出示图片,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走起路来,好像是一架移动的吊桥,想象吊桥的样子,体会梁龙的特点。这句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将梁龙写得很形象。指导学生用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练习说一句话。

(3)出示文字:“剑龙的背上……剑一样的尾刺。”说说剑龙的特点?板书:剑龙。

(4)指名读句子:“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大角……让任何动物都望而生畏。”说说它的特点板书:大角。理解“望而生畏”。出示图片,再读写三角龙的句子,体会它的特点。

四、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本课的第一、二自然段,了解了恐龙的生存环境、认识了恐龙的不同种类……看,还有一些恐龙忍不住也来了(出示其他恐龙的图片下面)。同学们学习第二自然段的说明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恐龙,用一两句话说说它的特点。学生交流汇报。

五、指导写字,反馈评价

出示生字:“漫”“剑”

1.学生识记,分析字形;2.重点指导,教师范写;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4.写字展示,反馈评价。

六、课后作业

第9篇:小学生读书角活动总结范文

一、多鼓励,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直接影响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如果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产生阅读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诱发、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训练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第一要义。人总是喜欢听好话的,小学生也是如此。要多鼓励小学生阅读,及时肯定小学生在阅读中的点滴进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快乐地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二、多引导,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灵活多变的、科学合理的阅读方法。

1.略读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学生学习或写作上需要,有选择性地阅读相关篇章或相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

2.精读法。精读法就是对文章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对语言隽永,情节生动的文章,教师可以这些文章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文章不发音地快速地读。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默读法能用最少的时间获取较多的信息。

4.摘抄评价法。这种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最优美的词、优美的句和段摘录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平时要求学生不拿笔不读书,不动笔不读书。还可以在报刊杂志上,将其中好的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

5.写读书笔记。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后,经常写日记或读后感。用日记或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想法,并在课外阅读活动课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的读、写、听、说紧密结合,阅读能力就能很快地得到提高。

三、多服务,为学生创设更优的阅读条件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多做一些服务性工作,努力为学生创设课外阅读的条件,让学生在幽雅的环境中舒舒服服地进行课外阅读。

1.学校办好图书室。图书室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来源,有了图书室我们就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这样让学生感受到图书室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遨游知识的的好场所。

2.班级办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以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