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矿产与地质论文精选(九篇)

矿产与地质论文

第1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矿科技;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地质矿产研究

1、矿产资源勘查工程的主体专业

矿产资源勘查工程包括地质矿产勘查、地球物理探矿、地球化学探矿三个主体专业。下面叙述这三个专业的主要内容。

1.1 地质矿产勘查的主要内容

地质矿产勘查(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通过地质勘查工程(槽探、井探、硐探、坑探、钻探)的布置和实施来确定矿床的地质特征及矿产资源储量;需要研究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围岩蚀变等,特别是要研究确定矿体的产状、形态、规模、矿石特征及矿床成因类型等。地质矿产勘查专业也可称为地质找矿专业。

根据矿产地质勘查规范,勘查工作可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查四个阶段。各阶段的任务如下:

(1)预查阶段是通过对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调查、极少工程验证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有足够依据可估算预测的矿产资源量。

(2)普查阶段是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进行一定数量的各项野外工作以及概略研究,确定是否有进一步详查的价值,并圈出详查区范围,估算推断的矿产资源量。

(3)详查阶段是进行系统的勘查工作,基本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做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探区范围,估算控制的矿产资源/储量。

(4)勘探阶段是运行各项系统的加密工作,详细查明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控制或破坏矿体的因素,确定矿体的连续性,估算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并通过预可行性或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投资决策和设计确定生产方案等提供必要的依据。

1.2 地球物理探矿的主要内容

地球物理探矿(简称物探)是以各种岩石和矿石的密度、磁性、电性、弹性和放射性等物理性质的差异为基础,用不同的物理方法和物探仪器,探测天然的或人工的地球物理场的变化,发现物探异常,通过解释评价物探异常来进行找矿。

1.3 地球化学探矿的主要内容

地球化学探矿(简称化探)是从各种天然物质(如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植物和水等)中系统地采集样品,分析测试某些地球化学特征值(如指示元素的含量、元素比值、PH值等),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化探异常,通过解释评价化探异常来进行找矿。

2、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

经过刻苦钻研,笔者建立了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及地质矿产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2010年7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获得第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相当于省部级学术成果二等奖)。

(2)笔者撰写的三篇论文2011年发表于部级科技类期刊。《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发表于期刊《中国科技博览》,《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主要内容探讨》发表于期刊《科技与生活》。

(3)2012年元月,笔者撰写的论文《地质矿产研究事业管理制度探讨》发表于部级期刊《中国城市经济》。

笔者对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的论述,标志着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的建立,阐述了地质矿产矿研究事业基本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制度,通过制度进行管理,是重要的管理方式。

3、地质矿产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职业定位

地质矿产研究专业(学科)以“成矿”研究为主要内容,主要研究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因类型、成矿机制、成矿机理、形成机理、形成机制、成矿大地构背景、成矿环境、成矿地质背景、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成矿系列、成矿系统、成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等问题。

第2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找矿, 地址勘探,应用

Abstract: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is the abbreviation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work. By extension, generally can be understood as the synonym of the geological work, is based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eed, to certain areas of the rock, the strata structure, mineral, groundwater, physiognomy such geological conditions for the different research. This article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Keywords: prospecting, address exploration, applications

中图分类号:O7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址勘探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之分。例如,以寻找和评价矿产为主要目的矿产地质勘查,以寻找和开发地下水为主要目的水文地质勘查,以查明铁路、桥梁、水库、坝址等工程地区地质条件为目的的工程地质勘查等。地质勘查还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的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址勘探的范围。

一、制约深层找矿的基础因素——成矿理论

人类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国内外的相关理论研究也日益成熟,有关成矿理论的研究也日益深入,成果也十分丰富,新的科技研究成果不断出现,随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近年来我国为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进行科学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出现的成矿理论主要有:矿床成矿系列理论、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理论、矿床模式理论、地质异常理论、地质力学理论、成矿系统理论等,这些新的研究成果对深部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 深部流体作用成矿理论

深部流体成矿理论主要是指矿藏的形成与地壳流体运动有关,这主要是受近十年来的地壳流体研究影响。通过地壳研究可知,地壳深部存在大规模的运动,而矿藏往往在流体活动特别是大规模流体活动的地方形成,勘探实践已经表明,Au、Zn、Ag、Cu、Hg、Sb、Sn等重要的稀有金属都与流体运动密切相关,这些矿藏多在流体活动规模比较的地方出现。因此地壳深部的流体活动与矿藏的形成有着密切关系,这为地质人员进行矿藏勘探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理论依据。

1.2 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矿床成矿理论是指导地质勘探人员寻找矿藏的又一重要理论,它的成矿原理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时期,地质成矿往往与一定的地质构造单元相关,不同类型并具有成因联系的矿床自然组合,不同的地质构造部位可能形成不同的矿种。按层次的不同可以将成矿系列分为:成矿系列组合、成矿亚系列、成矿系列类型、成矿系列等几个序次,这种组合的矿床在不同层次上发生相互联系,采用成矿分析系列理论,对矿藏勘探寻找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2 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需要创新整体部署

只有大的找矿部署,才有可能促成大的找矿突破。国内外的找矿重大突破,大多建立在统一部署、集中突破之上,有些还是多学科、多工种综合集成的结晶。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正处在体制转换、队伍调整、机制变化、投入不足、风险加大等复杂的环境当中,地质找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各自为战,分散布局,找矿项目多、小、散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布局上就很难形成重大突破。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找矿部署研究,创新找矿整体布局,引导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有序发展。

创新找矿整体部署,一是稳定研究队伍,把握发展需求,跟踪市场动态,借鉴国外经验,切实加强矿产勘查部署研究。二是加快推进全国地质工作统一规划,尽早出台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统筹安排公益性

地质勘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正确引导找矿布局和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分散现象。三是突出重点成矿区带、重点矿种,遴选重点勘查区域和项目,引导和调控矿产勘查布局;对有潜力的成矿区域,设立重大工程和项目,多学科、多工种集成作业,进行会战式综合勘查研究。四是强化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发证和动态监测,合理布局勘查开采,支持重大勘查项目,严格制止边探边采,严查无证勘探开采。五是完善地质勘查行业标准规范,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准人,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合理部署找矿过程中的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和普查、详查、勘探等工作。

3 应用

3.1 当前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向是应用综合勘查技术进行找矿预测,这需要各种勘查手段的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以减少多解性,而仅用一种物探或化探的手段去进行隐伏矿的找矿预测是不现实的。

3.2 物化探方法的运用必须以工作区的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物化探信息必须结合工作区的成矿地质条件来解释。在进行物化探勘查过程中始终坚持地质—物化探(结合地质理论进行合理分析、解释)—地质的思路,而不能脱离成矿地质条件,孤立使用某种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地质与找矿的实际问题。

4 结论

总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矿床发现能力,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李广和,徐兴旺,肖启斌等 大地电磁测探发在地矿勘察中的应用《矿床地址》2007.02

[2] 金钟国 邹琳 赵建文,瞬变电磁法在某些矿区找矿中的应用。《地址与勘探》2009.11

第3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地勘;技术;理论

中图分类号:P6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当前,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市场对矿产品的需求量是很大的,各种金属矿产品的开采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我国各项工业发展的基础,那么为了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就要不断加大力度对地质矿产就行勘探和开采。矿产资源是工业的食粮,没有矿产资源,所有的工业都将陷于停滞状态,我国目前的可持续发展遇到的最大障碍并不是发展速度放缓,而是矿产资源严重不足,比如铁矿石,我国就几乎全部需要进口来满足工业生产所需,而且我们手中没有定价权,这就使得我们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获得矿产资源。如果我们转而加大地质勘查的技术与理论研究,加大地质勘查的投入资金规模与找矿力度,必将能够在我国的广大无人区域内找到储量丰富的矿藏以满足我国的工业生产需求。相信在十以后,我国的地质勘查业能够获得一个较大的发展机遇,也能够还工业一个源源不断矿产资源。

1 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研究分析

1.1研究工作区域的地壳演化运动特点,分析成矿地质环境

要建立区域地质事件表,研究成矿时代特别是主要成矿期与地质热事件在时间上的匹配关系,并运用地、物、化、遥综合资料分析成矿地质环境,查明在此环境下的构造、建造、陆壳基底成分和深部地质等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1.2 沿着有利成矿区带找矿,易于收到好的找矿效果

要弄清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其断裂构造组合特点,研究与区域成矿带关系密切的深大断裂带的特点及其展布方向,查明控制矿田、矿床展布的次级断裂构造发育特点。常出现的情况是:控制矿田、矿床的断裂构造多与控制区域或矿带的深大断裂呈大角度相交产出,并可以一定的间距行排列出现,这就是所称的横向矿带规律;同时,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条件下,还产出与区域深大断裂带近于平行或斜交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的矿田、矿床成矿带,并也以一定的间距行排列产出。因此,沿不同级次与成矿关系密切的断裂追索,对比成矿地质条件,易于取得好的找矿效果。

1.3 找矿信息是最直接的依据,尤其是矿化信息应引起重视

要深入研究找矿信息,充分运用好这些信息指导找矿。在找地表矿、半隐伏矿时,遥感地质、化探找矿信息,具有找矿开路的先锋意义,结合其他找矿信息综合研究评价,易于快速收到好的找矿效果。找隐伏矿,进行矿产深部评价时,必须要有相关的物探找矿信息作为依据;要重视所获得的找矿信息反映的剥蚀程度,有的地表信息好但已剥蚀较深找矿前景不大,然而一些情况表明,上部出露的矿种类型已剥蚀深,而深部可出现相同矿种不同类型,或不同期次、不同矿种、不同类型、不同层位的隐伏矿床;要认真研究找矿信息产出特点、空间展布及其分带规律,这对指导主要矿种类型的找矿,寻找共生矿产和相关成矿系列的矿产,确定矿区自然边界与划分矿区矿化不同产出特征的类型等均有重要意义。

圈定矿区自然边界是根据矿化及相关信息产出特点与分带、地质构造特点的差异和深部大岩体(岩基)产出状况等条件予以圈定。在矿区内按矿化产出的特征不同,可分为多中心成矿矿区、主单中心成矿矿区和介于这两者之间主多中心成矿矿区。在注意矿区不同类别的情况下,努力寻找不同成矿中心,特别是其中的主要成矿中心,这对取得找矿突破至关重要。进而要根据主要矿体的自然形态、产状与展布特点,主矿体中矿化富集部位的分布和主要矿化地段、矿点异常与构造、建造等之间的关系,研究地质构造控矿条件及其展布规律,结合有关找矿信息,预测找矿部位和找矿前景。

1.4 矿产勘查工作的部署

成矿区带找矿勘查工作。要按照由面到点、点面结合、落实到点的要求进行。也分三个层次工作:一是成矿区带小比例尺矿产地质多信息综合研究,初选出找矿有望的矿点异常,圈定找矿远景区;二是在找矿远景区进行 1:5 万左右比例的化探、遥感、地质、重、磁等工作,进一步筛选出找矿有望矿点异常,并做好检查评价,圈定找矿靶区;三是在找矿靶区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选出找矿靶位,对找矿靶位要做好地表系统揭露和大比例尺地、物、化等工作。择优进行深部验证、找矿,提出矿产概查和普查基地。

2 地质找矿的方法

受到矿区地质条件的制约预计不同矿种的特殊性质影响,采矿的方法有所差异,为了提高矿源的准确定位,应该综合运用勘探数据进行科学的找矿方法。目前采矿领域主要有以下三种主要的地质找矿方法:

2.1 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法是运用地质理论和有关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综合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和研究,查明工作区内的地层、岩石、构造与矿产的基本地质特征,研究成矿规律和各种找矿信息进行找矿。

2.2 砾石找矿法

砾石找矿法是根据矿体露头被风化后所产生的矿砾(或与矿化有关的岩石砾岩),在重力、水流、冰川的搬运下,其散布的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利用这种原理,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和追索矿砾,进而寻找矿床的方法。

2.3 重砂找矿方法

重砂找矿方法是以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实现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3 同位成矿理论分析

同位成矿的理论近年来之所以能够得到采矿人员的普遍认可,是因为,该技术的运用已经成功的准确定位部分大型矿区。该理论中阐明重要的、巨型的成矿区带的形成,规模大的矿床特别是超大型、巨型矿床的形成,均具有同位成矿的特征。相对稳定的大规模的同位成矿作用,明显地反映出同位成矿的客观规律。因而国内外有色金属矿产,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就集中在上述的重要成矿区带和矿床、矿体中。同位成矿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成矿热活动中心,该中心无论是在同时期成矿和不同时期成矿中均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机离开成矿热活动中心大距离地迁移,这是前提条件;与此条件相匹配的是丰富的成矿物质来源;相当规模的有利成矿的流体活动;及其富含不同成矿物质流体保持向同一部位迁移;在地壳演化运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或前后一致的成岩、成矿通道;具有相对稳定有利的矿质淀积的构造、建造和封闭条件;还要有成矿后良好的保存条件等。只有这些成矿有利条件处于最佳配置与协同作用下,才能产生同位成矿,形成重要矿产。同位成矿的特征是:成矿具有集中产出的特点,成矿中心与改造成矿中心具有一致性或相对稳定在同一空间范围内;矿化及其不同种类的分带明显、规模大,因而可出现相关的不同矿种规模大的矿床共生产出的特征;成矿岩体(岩脉)具有充分演化分异特点。这些的特点就是说明整体的自然界是总体的不平衡的状态,而局部处在平衡的一种状态,这是有利于同位成矿的这种成矿的方式的产生的。

4创新整体部署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只有大的找矿部署,才有可能促成大的找矿突破。国内外的找矿重大突破,大多建立在统一部署、集中突破之上,有些还是多学科、多工种综合集成的结晶。近年来,我国地质工作正处在体制转换、队伍调整、机制变化、投入不足、风险加大等复杂的环境当中,地质找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部署,各自为战,分散布局,找矿项目多、小、散的问题比较突出,从布局上就很难形成重大突破。因此,迫切需要加强找矿部署研究,创新找矿整体布局,引导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有序发展。

创新找矿整体部署,一是稳定研究队伍,把握发展需求,跟踪市场动态,借鉴国外经验,切实加强矿产勘查部署研究。二是加快推进全国地质工作统一规划,尽早出台矿产资源勘查规划,统筹安排公益性地质勘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正确引导找矿布局和结构调整,避免重复、分散现象。三是突出重点成矿区带、重点矿种,遴选重点勘查区域和项目,引导和调控矿产勘查布局;对有潜力的成矿区域,设立重大工程和项目,多学科、多工种集成作业,进行会战式综合勘查研究。四是强化探矿权采矿权登记发证和动态监测,合理布局勘查开采,支持重大勘查项目,严格制止边探边采,严查无证勘探开采。五是完善地质勘查行业标准规范,强化矿产资源勘查市场准人,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合理部署找矿过程中的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物化探和普查、详查、勘探等工作。

5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的快速发展必然带来工业生产对于资源的过份依赖,因此,全面勘查、综合利用、合理开发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将决定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能否得以贯彻到底。在勘查过程中以成矿理论为指导,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为辅助,地质环境为基础,沿着有利断裂追索,对比成矿地质条件;确定主攻矿种类型,判定矿区范围与类别,部署找矿工作。

参考文献

[1]朱家珍.找矿勘探地质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86.

[2]姚泽洪,吕森.关于找矿地质勘探技术创新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

[3]蒋小芳.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及其方法的发展现状[J].江苏地质,2006(1).

第4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质找矿 机制创新 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21+.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29-1

1对我国地质找矿业的现状分析与探究

1.1关于我国地质找矿业的现状

在我国找矿的开发生产过程中,勘探与开采技术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矿井的勘探选址,建设开井方面的技术。我国现今拥有世界先进的找矿测量技术,来确定矿产的现况,优化矿产的地图与矿图,能更有力地帮助找矿工作人员进行生产活动,更是优化找矿技术的重要方式。在找矿过程中,矿业工作人员不断统计长期资料与岩层的运动,不但能积累找矿的经验,对于矿产周围环境的保护,也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由此可见,找矿技术对于地质找矿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是推动我国地质找矿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1.2关于我国的地质找矿机制

现如今我国的地质找矿机制包括两种:一种是公益性的地质找矿机制,第二种是非公益性的地质找矿机制,即赢利性地质找矿机制。公益性找矿机制一般由国家出资,由国家找矿团体进行施工,在找到矿产后,其所属权归国家所有,矿产资源提供给全社会,由国家无偿提供。赢利性地质找矿,是指由国家向个人提供承保业务,将矿产地点承包给企业,矿产赢利由企业所有。这两种找矿机制目前在我国地质找矿业中占主体地位,为我国地质找矿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现如今在我国地质找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在地质找矿机制中承包体制混乱,“内定”情况严重

地质找矿在赢利性找矿机制中,需要将地质找矿工程承包给地质企业来进行施工,但是现如今在我国进行找矿项目承包招标竞标的环节中,存在着矿产部门有意偏向于将找矿工程承包给下属企业的现象,更有甚者则出现了“内定”的情况,通过“内定”来进行非法牟利。地质找矿工程招标竞标的目的是将地质找矿工程项目承包给专业技术先进,财力符合的企业单位,但是“内定”的方式影响了这种公平性,导致地质找矿工程专业技术不过关。

2.2地质找矿专业人员缺少,地质找矿过程困难

在矿产的找矿开发生产中,高度的找矿准确率能够尽量的减少经济损失,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利润。但是现今的地质找矿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达不到地质找矿的时间标准与技术标准,导致了在地质找矿过程中的科学性不高,专业性不强,误差过大,影响实际找矿的准确性,情况严重时会造成地质找矿团队的经济损失,威胁到地质找矿人员的生命安全。

2.3地质找矿的设备设施没有得到正常的使用,设备设施不能正常运转

在进行地质找矿工作时,测量与探查工具就是必须的技术手段,所以要定期对找矿的工具进行检查与保养,保证在地质找矿中探查工具的正常使用,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增高测量的准确性,但是现如今地质找矿工作中多出现工作人员不携带探查工具,或地质探查工具损坏严重无法使用的现象,无法保证地质找矿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没有做到对地质探查工具的检查形成规律性与周期性,导致地质找矿探查工具不能够正常使用,影响了地质找矿的准确性。

3探究地质找矿机制创新的手段与措施

3.1优化地质找矿机制中承包体制的发展

在地质找矿承包项目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大地质找矿承包制度建设的管理力度,保证地质找矿项目承包的可靠性。首先各地质找矿企业必须完善承包招标的制度建设,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文件与法律进行,不能进行“暗箱操作”,上级矿产部门需要加强对下属企业的承包项目的监督与管理,要做到承包项目招标竞标的公平公正,也要保证承包过程透明化,杜绝“内定”的情况发生。其次要规范地质找矿的收费制度,地质找矿工程的设备与物资采购规模巨大,资金需求也是巨大的,通过承包过程,能够了解承包企业是否具备这种财力,有能力去购买到质量过关的找矿物资与设备设施,保证了地质找矿的技术与财力。更要在承包竞标期间严格监督收贿受贿的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查处。优化承包竞标制度是从根源抓起,保证地质找矿机制的合理有效。

3.2由往年的找矿经历来为地质找矿工程提供理论数据依据

在矿产的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拓与挖掘,开发矿产的地下井与大量的巷道,在地质找矿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准确的探查与搜索,在开矿过程中,准确的矿产数据与地形数据是无比重要的,地质找矿的数据被誉为矿产挖掘的“眼睛”。而且,在地质找矿的经验支持下,也可以保证找矿开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在矿产工程中,为了矿产工人的进出与通风,需要进行必要的开凿,理论数据与经验能够为这项工作提供正确的开凿方案与路线,避免矿产工人在工作时出现窒息的现象,威胁找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在地质找矿过程中广泛收集经验与数据是十分重要的。

3.3建立健全地质找矿市场的市场秩序

近年来地质找矿行业迅速兴起,地质找矿企业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崛起,我国矿产资源丰富,地质找矿行业赢利性强,获利大,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地质找矿行业中来。但是我国的矿产分布不均匀,不同地区的地质找矿行业发展也不平衡,部分地区地质找矿市场发展迅猛,导致市场秩序不全面,经常出现恶性竞争的情况,这样对地质找矿行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所以一定要健全地质找矿市场秩序,保证地质找矿市场的资金与资源能够得到最优化的配置,减少市场中的恶性竞争现象,保护地质找矿市场的正常运转,为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形成推动作用。

4结束语

现如今在我国地质工作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地质找矿的准确性在不断提高,地质找矿的机制创新也在不断进行,我们要充分认识与理解地质找矿机制的意义,结合专业的地质找矿技术,全面带动我国地质找矿业的发展。通过对地质找矿机制的反思,不断优化地质找矿机制,保证我国地质找矿机制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得到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乔德广.测绘新技术在煤矿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论坛,2009(8).

[2]张国良主编.矿山测量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查;找矿技术;测量;勘探

中图分类号:TV221.2 文献标识码:A引言

地质勘查是地质勘查工作的简称。广义地说,一般可理解为地质工作的同义词,是根据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层构造、矿产、地下水、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重点有所不同的调查研究工作。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之分。例如,以寻找和评价矿产为主要目的矿产地质勘查,以寻找和开发地下水为主要目的的水文地质勘查,以查明铁路、桥梁、水库、坝址等工程地区地质条件为目的的工程地质勘查等。地质勘查还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质勘查的范围。狭义地说,在我国实际地质工作中,可把地质勘查工作划分为5个阶段,即区域地质调查、预查、普查、详查、勘探。

1 地质勘查技术原则

1.1 统筹规划,适度超前

按照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地质勘查,统筹矿产勘查与环境地质调查。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勘查工作,统筹各类规划区地质工作,统筹国内地勘事业发展与地勘领域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地质勘查基础性的先导作用,提前10-15年规划部署地质勘查工作。

1.2 遵循规律,合理布局

根据我国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特点,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宏观布局要求,结合人12:1分布、国土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格局,统筹地质勘查工作区域布局,引导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的有序发展。

1.3 突出重点,拓宽领域

立足于我国地质条件、资源基础、环境基础、工程基础,突出重要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的勘查工作,努力创造有宏观影响的大成果,不断提高地质勘查的精度、深度和广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拓宽地质勘查工作的服务与应用领域。

1.4 创新科技,增强能力

实施“科技兴地”战略,加快地质勘查工作现代化步伐。突出重大地质理论问题研究,把地质区位优势变为科技创新优势。大力推进成矿理论和地质勘查技术发展,加快信息化建没,完善地质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研与勘查的有机结合,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注重创新基地建设。

1.5 立足国内,扩大合作

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充分挖掘国内资源潜力。加大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适应经济全球化和资源全球化发展的需要,鼓励与国外企业合作开展境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扶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和保障程度。

1.6 完善体制,理顺机制

健全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负其责、相互协调的地质勘查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地质勘查多渠道投入新机制的形成,完善商业性矿产勘查机制,注重发挥财政资金对社会资金的引导和拉动作用。

2 提高矿产勘查技术

2.1 地形及工程测量

地形测量和勘查工程测量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对于边远地区小矿,周围没有可供联测的全国坐标系统基准点时,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当地数据,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测图。但必须详细说明所采用定位仪器的型号、定位的时间、程序、精度。测量的精度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不同比例尺的勘探线剖面应当是实测剖面。

2.2 地质填图

不论哪种比例尺的地质填图,都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其精度要求应按同比例尺地质测量规范要求。大比例尺地质填图是为矿产勘查、矿山建设设计服务的,比例尺的选择应以矿床的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地质点要布设在界线上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用仪器法展绘到图上。对于薄矿体、标志层及其它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2.3 水文地质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对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的要求。专门水文地质工作及岩矿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样的测试都应满足有关规定、规范的要求,以保证工作成果的可靠性。

2.4 探矿工程

对覆盖层小于3m的浅部矿体可使用探槽、浅坑,大于3m应采用浅井。钻探工程的质量应符合钻探规程的要求,矿芯及顶、底板3~5m范围内的岩石及标志层和全孔岩芯采取率不得低于规程规定或勘查设计的要求。当厚大矿体连续5m低于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钻孔(井)进出矿体应测顶角、方位角,丈量孔深。钻孔实际出矿点偏离设计出矿点的垂直勘探线距离,应视矿床具体情况而定。砂钻严禁超套管采样,开孔、穿矿、终孔应测钻头内径。坑探工程应按坑探规程或设计要求进行。

2.5 采样

必须严格执行采样规范的要求,不得混样、错号,严禁选择性采样。难以识别的矿石或可能矿化地段,应分别予以取样。煤质采样要根据不同煤类及其可能的工业用途、煤质主要指标的变化程度来确定。砂矿样的淘洗、称重按有关规范执行。金属、非金属矿产样品加工应严格遵循切乔特公式,样品加工重量总损失率不大于5%。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内检样品必须由送样单位编密码、送原分析单位进行验证。外检样亦编密码,附原分析方法的说明,送指定实验室进行外检。具体要求应按有关规范执行。

3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准则及方法技术要求

3.1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一般遵循以下准则

3.1.1 相似类比准则。这是矿产预测首选的基本准则。因为在相似的地质环境下应有相似的矿床产出,我们常用“地质类比法”找矿,其实质就是成矿地质环境相似类比。用这一理论指导找矿一般命中率较高。然而,进行找矿预测时,并没有完全相似的两处成矿地质条件,但也要比较两处相异条件,甚至要进行多个地区的比较。找矿经验表明,凡是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相似,属于同一成矿系列的矿床,一般有相似的矿化标志,可作为类比依据,预测找矿靶区或预测区与已知矿床的成矿条件和矿化标志相似,类比的准确性就较大,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就高,找矿效果就好。

3.1.2 求异准则。矿产预测是从已知到未知,用已知矿床产出地质条件类比,可能发现相似的矿床。然而,对未知的矿床类型或尚未认识的新矿化类型来说,就要运用求异的准则,研究成矿环境和成矿的特殊性,预测可能发现另一种矿化类型或新类型矿床的产出。一般来说,-种新的矿床类型的出现,具有独特的成矿地质建造组合,与周围地质环境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和矿化标志,我们称之为“地质异常”。大比例尺找矿预测不仅要注意与已知矿床类型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条件对比,还要注意“求异”。同一地质异常往往出现一组不同类型矿床组合,并伴随出现强弱和规模不等的物化探异常,查证这些异常发现了矿床,这就是“同中求异”。

3.1.3 综合预测的准则。进行综合预测,一是采用综合方法预测;二是要进行综合评价预测。前者应充分利用和综合分析测区内地质、物化遥、重砂成果资料,而且要求资料与矿产预测比例尺相一致,有人称之“尺度水平对等”,对于大比例尺矿产预测,要特别注意深部矿化的“指示信息”、“隐敝信息”和“新颖信息”,因此,必须坚持应用综合方法预测,后者是指进行共生矿产和伴生有益元素预测。这是因为在预测区内往往有多种矿产共生和多种有益元素在同一矿化体产出。根据这一共生关系,以一种矿种为主的矿床出现,可能预示另一种甚至多种矿化的存在,这类地质现象在许多矿田、矿区范围内屡见不鲜。所以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坚持“综合预测”的准则。

3.2 大比例尺找矿预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3.2.1 建立良好的资料基础。不言而喻,区域地质调查图件资料是进行大比例尺找矿预测工作重要基础资料。然而,大比例尺地质调查完成后,往往又做过更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及新的矿产地勘查、科研和矿产开发,增加了许多新资料、新信息。因而,按大比例尺找矿预测要求,应采用最新资料,对地质图件和相关资料进行修编和预处理,以达到大比例尺矿产预测的精度要求。

3.2.2 建立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应用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型预测矿产,是现代地质工作者常用的预测方法。这是因为它是从复杂的地质现象和各式各样的找矿信息标志中概括出其中最重要特征及标志信息,用以类比预测。成矿模式是对矿床赋存的地质环境、控矿因素、内外部特征、时空变化规律、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理和矿化标志的高度综合和总结,将复杂的地质现象上升为成矿地质理论,并用图表或文字表达出来,使人们对同类或一组相似矿床的成矿作用有一完整概念性认识。

成矿模式分为区域成矿模式和矿床模式。区域成矿模式是区域成矿规律的反映,它是从成矿时间、地质环境、地质成矿作用、物质来源以及矿床组合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出成矿区带或矿田内形成的一套互相有联系的矿床组合规律,用以指导成矿区带或矿田的找矿预测和地质找矿工作。矿床成矿模式是在研究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基础上,深入研究总结成矿规律,探讨成矿作用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时间上的演化次序,进一步查明成矿物质来源及含矿溶液的迁移富集方式,用以指导预测矿田和矿床。找矿模型突出了矿床的基本要素及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物化遥等找矿特征及其在空间的变化情况,研究总结矿床发现的信息标志和使用的有效方法。通过找矿模型的研究和建立,用以指导矿床的预测,然而,找矿模型的建立只有充分和有效地应用综合地质、物化遥、重砂等信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认识和提取找矿标志,使之转化为预测标志,才能提高找矿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结语

总之,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不少勘查方面的新理论,因此我们应重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利用,同时结合以往多种勘查手段,以期提高各类矿床发现能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第6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矿产勘查;形势和机遇;非传统理论方法;可持续发展

古往今来,地球中孕育的矿产资源被人们开发利用起来,以支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从而持续创造辉煌灿烂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就人类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进步规律来说,人类永远不会停止对矿物的需求和利用。这对于从事矿产勘查的工作人员而言,就要坚持不断总结创新应用各种科学的矿产勘查理论和方法,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切实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持续探索、发现、开采新的矿产资源,从而为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1、中国矿产勘查的历史概况

1.1中国古代矿产勘查概况

可以说,在矿业勘查、开采、生产技术水平方面,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古代经济文化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且对持续提高社会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到了近代,因为受到统治阶级思想僵化、闭关锁国的制约,再加之战乱,封建王朝及其官僚政府没有重视经验的总结,以求得进一步的发展,更是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的新的科学技术成就,没有做到关注、吸收和采利用,从而使中国近代矿产勘查、开采、利用被世界远远甩在了后面。

1.2新中国成立后以来的矿产勘查概况

1949年前后,为数不多的从国外学成归来的地质学者们,把西方和前苏联的现代地学理论以及勘查技术方法带回了国内,从而迅速地拉近了中国的地质理论和矿产勘查技术与世界水平的距离,呈现出了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值得肯定的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有关地学基础研究的专家学者们倡导引进的,或者独创的很多地质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成矿模式在地学界至今占据着统领地位。因为海外留学归国参加新中国建设的地质前辈们,不仅能够及时吸纳国际先进科学理念,而且具有外语优势,所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基础地质理论非常接近世界水平。

20世纪50至70年代,因为中国的地大物博。而且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还没有系统开展,所以在广泛应用现代地学理论和勘查技术的基础上,我国的地学研究、矿产勘查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果。在20年间,我国的地质勘查队伍得到不断发展壮大,全国各地都遍布着地质勘探队。凭借着扎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艰苦奋斗的时代精神,地质技术人员结合群众报矿,利用三大法宝(地质锤、罗盘和放大镜),很多的大中型矿床和无数的矿点被勘探出来,在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也奠定了其后几十年的工作基础。但是实事求是的说,这一时期,在勘探埋藏的磁性矿物方面,磁法取得了不俗的成效,除此之外,我国勘察出的金属矿主要还是易发现的在地表的、具有明显标志的和较高品位的。因此,可以说这一时期基本上还是依靠眼睛找矿。

20世纪80年代,对于大中型矿床而言,已经很难用传统方法在方便的交通、岩石露头良好的地区找到了。令人欣慰的是,配合微量分析技术,我国地质界科学、及时、系统地进行了化探扫面工作,大部分地区的地球化学背景被查明,大量化探异常被圈出,使我国的国土研究程度得以提高,也为化探工作向中大比例尺方面发展和金属矿产勘探提供了靶区。随后一批大型、特大型浅埋藏矿和难辨认矿相继被发现,尤其是一大批肉眼难以辨别的金矿床被发现了。在这一时期,地球化学工作者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创新和系统应用地球化学找矿法在地质勘查方面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后期,可以说,通过检查了大部分重要的化探异常,我国交通便利的地区,在当时的工业技术可利用的大型地面矿和浅埋藏矿已经很少了。仅仅通过现有的理论分析和图面判读,要想有效地在工作程度较高的地区勘探出新的大中型矿床已经非常困难。而且这一时期我国也没有能够全面实施需要高投入的深部探矿工程。更加令人遗憾的是,在这10年里,地矿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萎缩状态。在我国,因为地质勘查行业进行体制改革,这种萎缩局面就更加的突出。由于打破了传统的地勘队伍建制,而且地质勘查技术人员逐渐退休或流失,再加之经费严重不足,致使基层地质勘查科研队伍严重涣散,不再坚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科学原则,相反则是漫延着严重的功利主义思想,后继乏人是这一时期一线地质科研力量的真实写照,事实上地质矿产勘查行业是最需要言传身教的,但是在这十年内,地质矿产勘查技术人员发展链条却出现了巨大断裂,进而致使这一时期很少勘查出大中型矿产地。

2、目前矿产勘查面临的形势

在日趋减少的地表矿的严峻形势下,矿产业急切地盼望着产生新的矿产勘查手段和方法。地质矿产勘察人期望着通过物探仪器探寻地下蕴藏的矿产资源,这也是矿产勘察行业今后的一个发展的方向。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利用“穿山镜”式的金属物探仪器探查众多的有色金属矿床和贵金属矿床,仍然没有成为现实,以目前的科技水平,还难以产生既经济又便捷有效的物探仪器和技术方法,而且很多的失败例证出现在了地球物理探矿的试验中。令人欣喜的是,在进入新世纪以来,改革开放取得的社会的总体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边远地区和浅海大陆架的地质勘查得到了极大的促进,在这些地域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还是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更使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者看到了光明的前景,进而增强了信心。

3、目前国内外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研究现状

在矿产资源勘查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要利用先进科学的方法。在应用传统的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工程技术等技术方法之外,还必须要重视非传统的途径,积极采用高新技术的矿产勘查方法,例如:非线性理论、超常条件下多元相体系反应及物质分离技术,GIS、GPS、RS 技术(“3S”技术)、“三联式”矿产预测与定量评价数字找矿理论与方法等,相对于传统的矿产勘查而言,这些新模型、方法和思路,可以极大地提高找矿的效率和质量。面对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对矿产资源的巨大需求,以及越来越多的难以识别、发现、勘探、开发的找矿资源,为了确保为经济社会发展可持续性地供给矿产资源,积极探索、采用非传统理论和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随着地质、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矿产勘查开始普遍应用新理论和新技术,特别是是近年来引入了“3S”技术,并且广泛地应用了GIS技术,从而使预测评价矿产资源经历了一定的演变过程,即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粗略到精细。具体说就是:从单纯的定性预测到定性与定量预测的结合,进而发展到定量预测;从单一的信息预测发展到综合的信息预测;从经验式类比到模式类比以及多元统计预测,直到目前的科学、系统、动态和可视化的预测。

3.1国外的研究现状

法国的学者Allais首创了定量成矿预测技术。20世纪60-8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逐步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在成矿预测过程中,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概率论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例如:Bonham Carter报导了加拿大在新斯科舍省利用GIS对Meguma地区的金矿成矿进行预测研究,之后,在矿产勘查中GIS不断扩大应用,目前GIS综合勘查数据已得到普遍利用。在美国,Singer D A提出了目前有影响的矿产勘查评价方法,即“三部式”资源评价法。在俄罗斯,具有较大影响的是“预测普查组合法”资源定量预测及评价。

3.2国内的研究现状

在我国,程裕琪和王世称教授等先后提出了成矿系列理论和综合信息矿产预测理论。裴荣富、季克俭先后提出的了“金属成矿省时空演化及等级体制”理论以及“三源”成矿预测方法。孙启祯、殷鸿福提出了边缘成矿理论和生物成矿系统。最近几年来,多源信息预测理论(朱裕生等提出),较好地应用在了新一轮固体矿产资源预测评价中,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基于地质异常理论的“三联式”数字找矿及资源定量评价理论(赵鹏大院士提出),是在国内的的勘查矿理论具有代表性的。

4、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述

所谓的非传统矿产资源指的是,受受限于经济和科学技术、环境等因素,目前还没有被勘查出,或者还没有得到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以及某些潜在的矿产资源,即尚还没有被看作矿产和其用途还没有被发现的。

5、“三联式”矿产预测与定量评价数字找矿理论和方法综述

作为非传统矿产勘查理论和方法的基础,利用“三联式”矿产预测与定量评价数字找矿理论与方法,进行成矿的预测,紧密结合成矿多样性、地质异常和矿床谱系三项研究工作,从而促进矿产预测及定量评价切入点的形成。在地质异常分析的基础上,“三联式”定量成矿预测使成矿及找矿信息形成了数字化和定量化;成矿多样性分析和矿床谱系分析分别是矿化特征与成矿规律的数字化和定量化。

5.1地质异常概述

地质异常是指地质体或地质体的组合,因为其在分结构、构造或成因序次明显区别于周围的环境,故而得名。如果背景场以一个数值作为阀值表示,那么构成地质异常的场一定是凡超过或低于该阀值的。地质异常区域存在着一定空间的范围与时间的界限,它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周围的环境,不仅体现在结构构造、物质成分与成因序次上,而且还经常表现地球物理场、化学场和遥感影像异常等方面的不同上。所以,地质异常往往显现出综合性。在地质异常区域进行成矿预测的基本步骤包括:一是对单元划分与地质体数字化、定量化进行预测;二是对地质背景场进行划分,对地质异常进行识别;三是对地质异常进行提取;四是对地质异常进行分析研究。

5.2成矿多样性概述

在复杂系统中,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是其外在表现的基本特征,它是外部环境的影响与系统内部各种因素自身演化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结果。成矿的多样性在表现形式上不仅仅是一个矿床的成因、形态、尺度,矿石类型、组合,有利和不利组分上的多样性,而且还表现在多样性的矿床、矿田、矿带,成矿省、区域和时期。

5.3矿床谱系与成矿的多样性

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矿床谱系与成矿多样性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它在新类型矿床的评价与预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5.4“三联式”数字找矿技术分析

“三联式”成矿预测的基础是圈定各类地质异常,其主要内容为:对新型、隐式、深层次的成矿地质信息进行识别、揭示、提取和圈定,主要包括各种类型和尺度的致矿地质异常及与其相匹配的物探、化探、遥感矿致异常;其目标为成矿多样性的分析,不仅对已知矿床类型和矿产资源进行预测和发现,而且在分析内容中纳入可能利用的非传统矿产资源。评价比较不同地区含矿的丰富度,分析其成矿的多样性是重要手段,也是进行勘查对象的确定,综合勘查、评价和利用的主要依据;把区域矿床谱系的研究结果作为依据,在考察预测对象的矿床时,要将其放到预测地区的地质成矿时空及成因演化系统中进行,也就是说,对各类矿产资源进行预测,不能静止、孤立、无序地进行。

6、基于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若干思考

地球的一所有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可以称之为资源,这是新的地球物质资源观的核心内容,其分别主要在于已经得到认知或发现,及已经得到利用的资源和还没有得到认知或发现,以及还没有得到利用的资源之分。也就是说,资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也不仅仅涵盖地球上的所有物质;另外,资源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说,“非传统”资源与“传统”资源这两个概念也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联式”成矿预测理论对两个重要观点予以特别强调:一是必须对新类型矿床予以重视和发现;二是对老矿区,虽然已进行过较多的勘查工作,但同样不能忽视。之所以要对已知矿山资源进行再评价,其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目的:其一是随着矿产勘查观念的更新、理论的创新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新方法的采用,可利用的更多的矿产资源可能被再次发现,从而实现资源结构的优化组合,使矿山的寿命得以延长;其二是随着现有探测、采掘、选矿、冶炼技术和生产工艺的更新与改进,现有资源可以被更加充分地加以利用,同时通过不断研究现有资源的新用途,可以实现资源更有效地利用。从分析目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它体现了两方面的基本内涵,即“开源”和“节流”。当今人们普遍认为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进行传统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事实也是如此,废弃的地球采掘物绝大部分危害着生态环境。如果能将各种采掘废弃物转化为非传统矿产资源,并进行合理利用,也就是说,在对矿产资源进行勘查及开发的过程中,运用非传统的理论方法,可以实现充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双赢。在现代矿产勘查中,研究运用非传统矿产资源开发的理论及方法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的工作,对现代矿产勘查而言其影响是普遍而深远的。

参考文献

第7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质勘探;地质找矿;矿物形成;运用

前言:由于地质勘探按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地质勘查工作之分。例如,以寻找和评价矿产为主要目的矿产地质勘查,以寻找和开发地下水为主要目的水文地质勘查,以查明铁路、桥梁、水库、坝址等工程地区地质条件为目的的工程地质勘查等。地质勘查还包括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海洋地质调查、地热调查与地热田勘探、地震地质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等。地质勘查必须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根据任务要求,本着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少的工作量,获得较多、较好的地质成果的原则,选用必要的技术手段或方法,如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探、坑探、采样测试、地质遥感等。这些方法或手段的使用或施工过程,也属于地址勘探的范围。

一、深层找矿受限原因

目前,国内外在研究矿产资源理论方面越来越成熟,而现代成矿理论也开始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地质力学理论、矿床模式理论、矿系统理论、地质异常理论、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和深部流体作用理论等均为现代成矿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系列研究成效对于地质深层找矿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矿床成矿系列理论

在特定的地质发展期间,地质成矿和地质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种类的矿床因形成原因相同而自然结合在一起,而地质结构因发生部位不同,所以其形成的矿种也有所不同,这一过程属于矿床成矿系列理论的成矿原理。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对于地质勘探人员找矿来说是一项重要的理论依据,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根据各不相同的层次,可把成矿系列合理划分成四个序次:成矿系列类型、成矿系列组合、成矿系列和成矿亚系列,该矿床不管处于哪个层次都能够有效结合起来,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应用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可全面发挥良好的指导效用。

2.深部流体作用理论

在地壳流体研究作用下,矿藏的产生和地壳流体运动有着直接性关系,这一过程称之为深部流体作用理论。从地壳研究可以看出,地壳深部运动具有较大范围,但矿藏通常是在流体活动处产生,尤其是在大范围流体活动处产生。通过实际勘探工作证明,大部分重要、罕见的金属均与流体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且矿藏大多产生于流体活动范围。由此可知,地壳深部的实际流体活动会牵涉到矿藏的产生,这给地质勘探人员展开找矿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依据[2]。

二、地质找矿布置的创新

1.地质找矿布置创新的重要性

制定合理科学的地质找矿布置方案,并加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突破传统地质找矿模式,创造出一个符合现代化需求的全新地质找矿模式。目前,国内外均在统一布置和集中突破的基础上对地质找矿模式进行全方位创新,部分还是由多工种与多学科相结合形成的结晶。我国当前的地质工作已经开始由旧模式逐步转变成现代化模式,而在风险大、投入少、机制变化快以及队伍调整混乱的环境中,其找矿作业并没有满足统一布置和统一规划要求,且存在着各种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找矿项目散、多、小,结构不集中,各自独立作战等,使得地质找矿工作无法在布置上得到重大突破[3]。针对这一情况,必须提高找矿布置研究水平,以便整个找矿布置工作得到有效创新,最终推动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2.地质找矿布置创新的方法

为了实现地质找矿工作在布置上的创新,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组织并建立创新型布置研究队伍。组织相关的专业人员建立创新型布置队伍,以充分了解和掌握现代化市场需求,同时密切关注市场所有动态,吸取国外经验,进一步强化矿产勘查布置的研究能力。②矿产勘查实施统一规划。有效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矿产勘查规划方案,然后统一计划和安排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公益性地质勘查,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和规划找矿结构,防止出现重复和分散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地质统一规划目标。③合理选择重点勘查地区。着重强调矿种与成矿区带,正确选择已公布的重点勘查项目与勘查地区,按实际情况对矿产勘查的结构进行适当调整和控制。努力挖掘具有潜在能力的成矿地区,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项目及工程,最后通过多工种与多学科展开全方位勘查研究工作。④采矿权登记发证与动态实时监测。合理规划勘查与开采工作,对重大勘查项目予以大力支持,禁止边探边采行为,对无证勘探和无证开采行为进行严格查处,以提高探矿权等级发证、采矿权登记发证以及动态实时监测水平[4]。⑤制定地质勘查标准,完善地质勘查规范。积极推广和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业务指导水平,强化监督管理能力,合理布置找矿作业时的勘探、普查、详查、地区物化探查与地区地质调查等各项工作。

三、地质找矿过程中地质勘探的运用

1.地质找矿的重要价值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地质找矿工作与我国生产发展以及能源提供有着紧密相连的关系,所以地质找矿工作的施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阶段,地质找矿工作中的地质勘查已开始存在许多各不相同的新型理论,为勘探作业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依据。将过去传统的勘查手段及勘探经验与现代化勘查手段及勘探经验有效结合起来展开地质勘探作业,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升地质找矿工作的准确率,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地质找矿的预测应用综合勘查技术

地质找矿的预测应用综合勘查技术执行是现阶段矿产勘查的主要发展趋势。通过不同勘查手段之间的相互配合与相互协作,达到降低多解性的目的,而单纯应用一种化探手段或是物探手段对隐伏矿做找矿预测是无法取得显著成效的。应用化探手段和物探手段时,一定要把成矿地质作为重要基础,同时二者的信息还要与成矿地质条件相结合做说明。化探勘查与物探勘查在实施过程中,必须与地质理论相结合对整个勘查思路进行综合分析与解释,注意不得与成矿地质条件分离,单独应用其他勘查手段,通过这一系列有效性措施才能正确处理好地质找矿和地质勘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增强地质找矿技术

现代化地质找矿的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已开始从过去传统的找矿思路逐步转变成由地表至内部的新型找矿思路,同时在运用综合技术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各项找矿技术,即在岩石物理性质存在差异的条件

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地表至内部的实际状况与成矿规律。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应用来有效增强地质找矿技术,利用地球物理仪器特有的精密度实施测量,以取得准确、真实、可靠的数据,同时还要合理运用信息体系,把取得的所有数据转变成图标,给技术人员提供有利参考数据[5]。除此之外,地质研究人员、地球化学研究人员、地球物理研究人员均要和地质勘探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作,以达到强化地质找矿质量的目的。

四、结语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地质找矿的勘探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理论、新手段与新技术。针对这一情况,必须合理运用这些新理论、新手段和新技术,并予以高度重视。同时还要把这些新理论、新技术与过去传统的勘查手段相互结合在一起运用到实际的地质找矿工作中,以强化我国地质找矿能力。由于我国资源具有分布范围广、种类繁多、含量丰富等特点,所以有关部分必须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需求对环境勘察做合理规划,以获得最大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对于地质找矿工作的实施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磊,秦国良.浅析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民营科技,2013,(02):1.

[2]杨建军,李文德.地质勘探设备对于推进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9):141.

[3]崔银亮.加快科技创新促进地质找矿新突破[J].云南科技管理,2010,(04):8-10.

第8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 砷铅矿;矿物特征;地质找矿意义

中图分类号P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5-0121-02

本文通过研究砷铅矿国内外发展史,其物理、化学性质特征及其伴生矿物,以探求该矿物的地质找矿意义。

1 砷铅矿简介及其国内外发展研究

砷铅矿(Mimetite)属于磷灰石族矿物,其化学分子式为[Pb5(AsO4)3Cl]。1748年首先发现于德国,其后在英国、瑞典、玻利维亚和美国等地均有发现。1964年何知礼曾报道在云南个旧矿区发现砷铅矿。1985年李艺和赖来仁在云南个旧矿区、广东云浮金子窝矿区、广西贺州平桂矿区与德保矿区等地都找到了该矿物,并对它们作了系统详尽的矿物学研究。

我国砷铅矿主要产地为广西省阳朔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贺州市以及广东省的云浮市。

2 砷铅矿地质产状及伴生矿物

砷铅矿砷铅矿(Mimetite) 属于磷灰石族矿物,也可划分为砷酸盐矿物。它主要是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次生物,特别是铅矿床氧化带的次生物。砷铅矿常与白铅矿、褐铁矿、乳砷铜铅矿、羟砷锌石、羟砷铅锌石、铅钒、橄榄铜矿、菱锌矿、孔雀石、异极矿等矿物共生。但通过收集前人资料分析可知,不同地区的不同矿床,其地质产状及伴生矿也会有所区别。如:广西两个不同矿区产出的砷铅矿,一种呈团块状产出于锡石硫化物矿床氧化铁帽的残坡积层中,其伴生矿分别为锡石、硅锌矿;另一种附着在褐铁矿的裂隙面上产出,而该矿区的褐铁矿石主要由石榴石矽卡岩型铜锡矿石风化形成,主要伴生矿为白铅矿、硅孔雀石、孔雀石等;云南某矿区的砷铅矿主要产出在褐铁矿的裂隙面或空洞中,而该矿区的褐铁矿主要由方铅矿矿石风化而成,常与砷铜铅石、砷铅铁矾、孔雀石等共生;广东某矿区产出的砷铅矿,主要形成于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表铁帽的褐铁矿石中,与针铁矿密切伴生。

3 砷铅矿的物理性质及光学特征

本文研究的砷铅矿晶体标本为橙黄色,主要呈短柱状,集合体呈晶簇状,整个样品晶体分布不均,大小不一0.05mm~0.3mm。透明至半透明,油脂光泽或金刚光泽,条痕白或近于白,性脆,断口不平坦,硬度3.5~4,比重7.27,显微密度D≥6.75g/cm3,Dx=6.91g/cm3,具电压性。晶体结晶于疏松多孔的风化形成的褐铁矿石中,附着于褐铁矿裂隙面上。

在光学显微镜下矿物呈无色至淡黄色,多色性不显。正突起非常高,见明显糙面和不定向裂纹发育。正交偏光下可见异常干涉二级蓝色至二级黄色。平行消光,一轴晶负光性,N0=2.147,Ne=2.128。

4 砷铅矿的化学性质特征

4.1 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砷铅矿

4.2 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砷铅矿

通过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仪实验数据计算可知:砷铅矿的晶胞参数为a=1.02472(3)nm,b=1.02472(3)nm,c=0.74535(3)nm。其中,α=90°,β=90°,γ=120°,Volume:677.81(3)。结合扫描电镜能谱的实验数据,进一步说明了砷铅矿晶体化学性质特征。

5 地质找矿意义[1~3]

砷铅矿是磷灰石族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属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产出的次生矿物。通过实验证明砷铅矿分子式为[Pb5(AsO4)3Cl],它的化学结构显示,其三个Pb离子同一水平环绕一个Cl离子。这种化学结构特点是所有位置的离子能被特定的同类型离子替换。例如K、Ca、Na、Fe、Cd、Zn、Sc、Bi等元素可以替换砷铅矿化学结构中的Pb离子,而C032-、SiO44-、PO43-、VO43-、SO42-等会替换AsO43-,F—、OH—、CO32-等离子可替换Cl—。砷铅矿的这一化学特性表明,砷铅矿及其类质同象矿物的产出都与其原生矿石、氧化介质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关系。它们的存在与产出都显示了它们与原生矿体或者隐伏矿体之间的形成指引关系。

当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介质条件不同时,则可能形成不同的次生矿物。例如,当介质条件中富含毒砂(Fe[AsS])时,常易形成砷铅矿;而当介质条件中富含磷酸或钒酸时,则易形成磷氯铅矿或钒铅矿。相反的,我们可以根据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产出的不同次生矿物,反推出该矿床的氧化带介质条件与环境,指导寻找原生矿石。砷铅矿除了属于磷灰石族类质同象系列矿物,也可归属为砷酸盐矿物。而砷酸盐矿物是主要发育于富含砷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次生矿物。矿床氧化带的发育主要受构造条件、矿体产状、主矿物种类数量和介质条件,甚至气候条件等因素控制和影响。特别是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的演变,在纵向(时间)上显示有一定的阶段性,而在横向(空间)上的不同阶段产物则显示出一定的特性,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表3)。

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演变发育特征发现,随着氧化阶段程度的发展,氧化产物的氧化程度也随之变高。砷酸盐矿物多发育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演变阶段的最晚期。

因此,砷铅矿等砷酸盐矿物多出现于上部已经过强烈氧化的原生矿床的氧化带中,且表示其下部离原生矿体尚有一定的深度。结合氧化带其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砷酸盐矿物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出现,对于判断或评价硫化物矿床的剥蚀程度、推测其下是否存在原生矿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例如广西某地的砷铅矿,形成于氧化铁帽的残坡积层中;广东某地的砷铅矿,形成于地表铁帽的褐铁矿石中。根据砷酸盐矿物多发育于硫化物矿床氧化带演变阶段最晚期的规律,结合矿物特征、伴生矿种及该地剥蚀程度,在这两个地区分别发现了锡石硫化物矿床和矽卡岩型锡多金属矿床。

6结论

本文通过手标本观察法、光学显微镜法、扫描电镜能谱法以及X射线粉晶衍射法等实验分析, 研究了砷铅矿的物理性质、光学特征以及化学性质特征。砷铅矿是磷灰石族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该族矿物在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介质环境中十分稳定,都是氧化带次生矿物;并且该族矿物的产出都与其原生矿石、氧化介质条件有着十分重要的内在关系。同时,砷铅矿又可划分为砷酸盐矿物,而砷酸盐矿物是主要发育于富含砷的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并且是氧化演变阶段最晚期的次生矿物。根据此特征,本文探求了砷铅矿的地质找矿意义——砷铅矿在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的出现,对于判断或评价硫化物矿床的剥蚀程度、推测其下是否存在原生矿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砷铅矿(磷灰石族矿物/砷酸盐矿物)对地质找矿具有指导意义,但不同地区需具体分析,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同类型的硫化物矿床会因为不同的区域地质背景,产出不同产状、不同伴生矿及矿物组合的砷铅矿。应加强基础地质工作,了解该地区具体矿物产出产状,伴生矿及矿物组合;2)注重新理论、典型矿床的研究学习,用新的成矿理论,结合现有的找矿方法、手段,指导实际工作;3)重视矿物实验分析数据,不断利用新技术新手段,根据实验精确数据,为后续找矿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李艺,赖来仁.硫化物矿床氧化带砷酸盐矿物的地质找矿意义[J].有色金属矿产与勘查,1999(6).

第9篇:矿产与地质论文范文

[关键词]矿产 地质勘查 理论 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P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57-0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逐渐深入,工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逐年上升。矿产资源作为一种缓慢再生的资源,无法在短期内,再生矿产资源的供需矛盾日渐尖锐,因此,使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很有必要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让矿产地质勘查成为一种商业行为,其商业价值体现在利用数据信息来阐释地下矿床的奥秘,并对矿产的开发行为进行有效地引导方面,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是一种高投入且具有高风险的工作,通过对其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可以提升我国矿产地质勘查 的效率,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对矿产地质勘查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有效的分析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1.同位成矿理论

重要的、巨型的成矿区带的形成,规模大的矿床特别是超大型、巨型矿床的形成,均具有同位成矿的特征。这就是,在同一空间范围内、同时代与不同时代、同类型与不同类型、同矿种与相关的不同矿种,均可出现相对稳定的大规模的同位成矿作用,明显地反映出同位成矿的客观规律。因而国内外有色金属矿产,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就集中在上述的重要成矿区带和矿床、矿体中。同位成矿需要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成矿热活动中心,该中心无论是在同时期成矿和不同时期成矿中均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机离开成矿热活动中心大距离地迁移,这是前提条件;在地壳演化运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或前后一致的成岩、成矿通道;具有相对稳定有利的矿质淀积的构造、建造和封闭条件;还要有成矿后良好的保存条件等。只有这些成矿有利条件处于最佳配置与协同作用下,才能产生同位成矿,形成重要矿产。

2.地质找矿方法及技术方法研究

2.1 地质找矿方法

当前,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较常用的地质找矿方法主要有两种:(1)砾石找矿方法。这种方法依据矿体露出地表后受风化作用的影响产生的矿砾,在重力、水流等外力作用的搬运下矿砾的分布范围大于矿床的范围。依据此原理沿着水系、山坡等活动地带研究矿砾的分布 进而找出矿床所在位置。(2)地质填图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地质理论和相关的地质研究方法通过对地质矿床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查明工作区域内地层、宕石、构造和矿床的基本地质特征通过研究成矿的规律以及相关信息寻找矿产资源。

2.2 技术方法研究

2.2.1 分析成矿环境

研究工作区域的地壳演化运动特点,分析成矿地质环境为此要建立区域地质事件表,研究成矿时代特别是主要成矿期与地质热事件在时间上的匹配关系,并运用地、物、化、遥综合资料分析成矿地质环境,查明在此环境下的构造、建造、陆壳基底成分和深部地质等特征及其与成矿的关系。

2.2.2 沿有利成矿区寻找矿床资源

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为了取得更好的找矿效果,一般会沿着有利成矿区寻找矿产资源。这就要求矿产地质勘查人员搞清楚区域性深层断裂及大断裂的构造组合特点,通过研究与成矿带有一定关系的断裂带特点和分布方向,查明矿田、矿床分布的次级断裂构造和发育特点。横向矿带规律表明,控制矿田、矿床的断裂构造一般和控制区域成矿 带的深大断裂带呈现大角度相交产出,还会以一定的间距呈现近似平行排列出现。不仅如此,在不同构造应力场的影响下,产出与区域深大断裂带近乎平行的次级断裂构造控制的矿田等也会以一定间距呈现近似平行排列产出。

2.2.3 重视找矿信息

找矿信息是最直接的依据,尤其是矿化信息应引起重视。要深入研究找矿信息,充分运用好这些信息指导找矿。在找地表矿、半隐伏矿时,遥感地质、化探找矿信息,具有找矿开路的先锋意义,结合其他找矿信息综合研究评价,易于快速收到好的找矿效果。找隐伏矿,进行矿产深部评价时,必须要有相关的物探找矿信息作为依据;要重视所获得的找矿信息反映的剥蚀程度,有的地表信息好但已剥蚀较深找矿前景不大,然而一些情况表明,上部出露的矿种类型已剥蚀深,而深部可出现相同矿种不同类型,或不同期次、不同矿种、不同类型、不同层位的隐伏矿床;要认真研究找矿信息产出特点、空间展布及其分带规律,这对指导主要矿种类型的找矿,寻找共生矿产和相关成矿系列的矿产,确定矿区自然边界与划分矿区矿化不同产出特征的类型等均有重要意义。

3.矿产勘查工作的部署

要根据工作地区的地质矿产情况或类似地区的情况,建立地质、遥感、化探、物探综合找矿模式部署找矿勘查工作。有针对性地优选不同工作阶段的最佳找矿技术方法手段及其组合,按工作任务不同分层次组织实施,以取得好的找矿效果。

3.1 矿山及找矿勘查工作

要按照以点为主,点面结合的原则开展工作。总体说,工作有三个层次:一是矿山本区及其深部找矿,保矿山坑口生产;二是在矿山近、矿山开拓系统附近可延展到的部位找矿;三是矿山或矿山之间的有望矿带中找矿。要求在矿区范围内统筹部署好地、物、化、遥相配套的大比例找矿勘查工作,并要求不同的大比例综合性地质工作与之配套,以便最佳使用所获找矿信息。同时强调必须做好有针对性的物探工作和地下物化探工作。在实施中则根据所需程度逐步推进。

3.2 成矿区带找矿勘查工作

要按照由面到点、点面结合,落实到点的要求进行。也分三个层次工作:一是成矿区带小比例尺矿产地质多信息综合研究,初选出找矿有望的矿点异常,圈定找矿远景区;二是在找矿远景区进行1:5万左右比例的化探、遥感、地质、重、磁等工作,进一步筛选出找矿有望矿点、异常,并做好检查评价,圈定找矿靶区。

4.结束语

矿产地质勘查的工作是一项精密的、精确地、不容有误的工作,矿产勘查工作也同样是矿产行业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需要加大力度进行矿产工作的改革、矿产地质勘查技术的革新、不断推动矿产行业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在管理上严格要求,在行动上实际求是,只有这样,我们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才能越来越平稳、越来越快速、越来越健康的发展。合理的技术应用方法是矿产勘查工作质量保障的前提,在勘查工作中,我们遇到具 体问题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这样才能使勘查工作完成的保质保量。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但越是这样,我们越应该积极探索、不断进取,为我们矿产地质勘查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我相信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会做的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胡冰,李小勇,肖长喜.深度探讨当前矿产地质勘查技术方法[J].科技资讯.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