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阅读教学的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教学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教学的方法

第1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对策;语句联想;语义升华;意向深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知世界、发散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在现代社会中,自学能力是学会生存的手段,而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突破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探究更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一、语句联想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文章或诗词中的诗句都可以从其他文人的诗词中找到平行诗句来替换。从而使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句子的韵味和思想感情。“语句联想”的意义是指语言在历史进程中所累积的种种关系,这种种关系附着在语言之上,却不固定于语言本身,它对于语言而言是游离的、动态的、个性的。通过语句联想方法发散学生思维,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语文这个奇妙的世界中去发现美,感悟美,内化美。

我们以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语句为例:“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间有离别的痛苦,团聚的欢愉,月亮也会有隐藏晴出,团圆残缺,这些事自古以来难得圆全。《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思念亲人、感叹人生。最终作者把这复杂的感情融合成对世人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生就像做了一场梦,最后释怀这一切把这杯酒献给江上的明月,与自己同饮共醉。这都体现了苏轼豁达的胸襟。

通过以上对语句联想方法的应用让同学们对阅读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当然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去引导学生完成阅读的过程中要按照斯金纳的“强化原理”,在鼓励学生联想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在一旁做及时的反馈,其中“续近似法”就是不断强化一系列逐渐接近最终行为的反应来塑造某种行为。[3]教师在教学中应用这种方法时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及时的强化来调整自身阅读观念。这样才会使学生真正掌握语句联想方法,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涵义。

二、语义升华方法

“语义升华”是指在可以体会出文本表面思想感情的前提下,能够以语句联想方法为基础联想其他诗句,这样我们就会对作者思想感情的获知得到进一步升华,使感情更加充实饱满。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的挖掘出文本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感情。

在《沁园春.长沙》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展开联想哪位诗人在诗中也曾经用“风流人物”来张本。根据平时的积累学生可以联想到曾经学过的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两句诗作,一个今朝一个千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然颂扬的“风流人物”的时代不同,但二者都是在表达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我们不仅可以通过苏轼的风流人物来感受这句诗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通过苏轼的千古风流人物来使的今朝风流人物得到升华。让我们不禁感叹不愧为新中国的第一位主席。为我们充分展示了一代领袖非他莫属的风范。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语义升华是要以语句联想方法为基础,通过联想到并列句式、平行句式等来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感悟、内化,从而挖掘出其更深层次的含义来使文章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

三、意向深化主题方法

所谓“意向”就是作者为了表达观点、抒感所借助的事物,即情感载体。简单的说就是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用我们看的见、摸得着的东西表现出来。在鉴赏文本时,学生要结合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把文章中描写的情景事物在现实生活中再现,使人身临其境。根据布鲁纳的理论“表征系统”,人类是通过认知表征的过程来获得知识、实现学习。认知表征方式表现为三个阶段:动作表征、映像表征、符号表征。[4]即通过这些意象把抽象的符号量化后来表达感情,抒感,深化主题。

例如余光中在其作品《乡愁》中采用了四个意向: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都是在现代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实物。为使这些实物变得丰富,作者使用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来修饰,从而赋予了这些意向鲜活的生命来深化主题。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浓浓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相思。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生阅历的丰富,终于使作者达到从一己亲情到对祖国故土热爱之情的飞跃升华。

以上就是意向深化主题的实例。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人生体验,把抽象的意向物化成形象的实物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迁移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和增强阅读理解水平。

以上我们通过文本与实践的结合向大家展示了了几种新颖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优秀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可以发散思维、开拓视野,更能够提高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在选用阅读方法时要注意孔子的“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教育方法”。在完成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秉承布鲁纳的教学思想:强调学习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合理运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1]《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初中英语;合作性教学;任务型教学。

        初中英语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通过阅读可以有效、系统的掌握词汇和语法,学会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然而在学生中间普遍存在认为英语阅读很困难,很多阅读材料读不懂,或者单词都认识却不明白这篇材料到底是什么意思,这都是学生阅读能力薄弱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自主进行阅读学习,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任务型教学法和合作型教学法是在教学实践中很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下面进行分别探讨:

        1.合作型教学法。

        合作型教学法是指在英语教学中倡导以学生参与、体验到教学过程中去,增加学生的合作和交流,注重培养学生在合作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采用合作性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的以语法和词汇教学为主,忽视学生实际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取而代之的是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由于现在初中英语使用的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主要遵循的是“营造真实的情境,运用自然的言语进行英语对话从而达到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目的,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让学生去体会文化差异,并学会自主学习。”这一教学宗旨,故而每个单元后面都设置了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阅读任务,这些阅读任务不仅需要学生去观察探索,更需要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平衡班级学生英语水平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如何进行合作型教学呢,具体的策略如下:

        1.1 分组合作。

        由于班级学生的接受水平参差不齐,会出现有的学生听懂了而有的学生因为词汇和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内容进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据班级情况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分组交流。例如:均衡型即将整个班级学生分成学习水平大致相当的组,各组之间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有一种竞争意识,争着学、比着学,在适当的竞争意识中形成良性竞争,有利于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另外根据学生的水平可以进行分层分组教学,将语言能力好的分为一组,学习成绩一般的分为一组,这样以来,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互相学习,交流,以便朝更高水平迈进,而英语水平较弱的学生可以在共同探讨中增进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习的责任意识,如在七年级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 ?教师可以创设一种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本单元以交际为主,首先可以进行师生间的互动,然后教师先使用句型“what is your telephone number”询问学生的电话号码,复习数字,激活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再提出“I am very happy today. Because today is my birthday.would you like to sing a song for me”带领学生集体唱生日快乐歌。营造这种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带着积极活跃的心情去学“Today is my birthday,When is your birthday How to say our birthday dates”等句子的表达,然后学习关于月份的表达方法,通过这种活泼、轻松的课堂合作教学,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更增加了学习英语的乐趣,当然最好的分组方法还是以均衡型模式为主,其他分组类型可以作为辅助贯穿到合作学习中。

        1.2设置适当的阅读任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英语能力进行灵活操作,布置的阅读任务既不能太难让学生难以理解全文,丧失学习的信心,又不能太过于简单,达不到锻炼阅读能力的效果,应该从翻译词组或句子着手逐步扩展到翻译小短文或者是篇幅较长的文章,内容可以涵盖叙事、说明、诗歌或者科普性各方面文章,在学生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之后,再进行由浅入深的练习,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词汇练习是阅读的基础,如“take”一词,最基本的意思是“带去、搭乘、花费”,与这个词相关的词组搭配有:“take a bus/train/plane/boat/...;take a shower;take a rest;take...with...;take...to...;take a walk;Ittakes sb.some time to do sth.”等。学生将这些基本的词组记熟悉之后在做阅读理解时,遇到有关“take”的表达就能准备理解了。另外对基本句型的训练也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过的一些重要句型,根据语法的不同进行分类,让各组学生练习,将这些句型熟练地翻译成汉语,再将它们翻译成英语,在翻译的过程中掌握这些重要句型的用法。教师还可以将课文归纳成为一个小故事如七年级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the foods and drinks的名称,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模拟去别人家做客的场景,主人都要准备哪些食品,在对话中去复习有关食品的名称,达到记忆这些复杂单词的目的。 

        合作型教学还有许多形式,但各种不同的教学形式归根结底只有一个目的,即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获得学习英语的自信,敢于表达自己,因为语言是用于交际,只有营造利于学生说英语、听英语的课堂教学环境才能够最大限度让学生锻炼英语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乐趣,让他们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融入到阅读训练中,达到对英语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3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一、阅读定义和阅读方法

1.阅读是什么。阅读是一个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读者应努力去理解所给文章的思想,并尽可能有效的抓住所需信息和意思。阅读的定义不是说读者必须理解文章中所有的东西,而是主动读文章,不需要看每个字母和字就能理解文章。

2.怎样读。阅读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是读者和语言相互配合。这种互相配合的阅读方式是读者利用从上至下,从下至上的这两种方法相互配合阅读。也就是说读者利用从上至下的方式对标题认识和理解来预知文章内容,然后找关键词,主题句去检验,或通过跳读,略读找到重点词,句子推敲作者的措词理会出隐含的意义。同时,读者还可以通过文章里所认识的字,词组,字母很快找到重要词,句子和细节,并找到文章大意。

3.如何有效地阅读。我们探讨了阅读的方法,我们来思考怎样成为一名高效率的读者。首先我们必须要有扎实语言知识,其次要知道文章的一些背景知识,再是要掌握阅读的技能,策略。像跳读或略读是阅读的有效可行方法。跳读或阅读是迅速浏览文章,抓住关键,重点的词,句子理解文章所给的信息。总之,提高阅读的能力和有效性要集中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语言知识,背景知识,阅读的策略。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传统模式

我们知道教育的各个阶段都离不开英语教育,英语阅读是英语教育必不可少的部位,现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大多数老师还是使用传统模式教学,教学的模式大概体现以下方面:1.语法-翻译模式。使用这种方法的教师是向学生一句句的阅读文体,用汉语向学生解释重点的语言点,讲解词,词组的用法,详细分析复杂句子结构,还要逐句向学生翻译句子意思。在这种模式下,课堂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授课,学生只是被动认真的做笔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互动性得不到发挥。这种课堂的教学效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不能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的阅读能力及技能得不到培养和发展。2.提问-回答模式。目前这种模式是教师在课堂里采纳最多的教学方式。这表明课堂教学方法,手段进一步改革。加强师生课堂的互动性,强调学生语言表达,交流的重要性。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先围绕文章的目的,思想设计相关的问题向学生提问,学生通过回答问题理解文章内容,提高表达能力及水平,或是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这种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了。但很难说它就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提高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建议

从第二部分我们对现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模式有一定的了解,从这些教学的模式中我们得知为什么一些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或找不到阅读的动力,是缺乏阅读策略的成因,所以根据阅读理论和有效阅读的主要方面(语言知识,背景知识和阅读技能)我将提以下几点有效的建议,希望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1.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在第二部分我们讨论了阅读教学的一些问题,对阅读教学只是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学习提出批评,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知识在阅读中不重要。因为掌握单词是阅读文章的前提,词汇量大,语法好对有效的阅读是很重要的。

2.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背景知识的学习。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理解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的来源,思想往往跟背景知识密不可分。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必须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以便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文章。

第4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能力;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86-01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能够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掌握的词汇量。在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在学生学习语言和感受语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备受大家的关注,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所实施的策略和技巧,以及在这方面的运用显得更加重要,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中之重。所以,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中加以探究,总结自己在阅读方面的方法及策略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更深远的意义。

1.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1.1 阅读材料需精心选择。阅读英语要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做好阅读材料的选择,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选择生动有趣,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材料,还要选择具有启发学生心智的材料或者书籍。小学英语的阅读内容要选择有一定的故事性,对学生有一定吸引力的内容,既能启发学生,又能让学生非常乐意地读与学,这会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结合课本所学到的知识,编写并收集一些英文小故事、小短文等是有利的。给小学生选择材料,还要注重材料内容的生动性、有趣性,可以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材料的选择可以是自己熟识的童话故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的情景,还可以选择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生活文化,并进行介绍,让学生在阅读中尽情地享受,在欣赏文章中更喜欢学习数学,不再是呆板地读读文章。

1.2 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阅读指导。小学生的阅读还处于基础认知的阶段,在阅读的方法及技能方面还有欠缺,学生掌握的还不够好,我们要加强训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时,还要适时适当地对学生的阅读加以指导。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自信心也会增强,在指导时,可以对背景知识进行介绍,还可以对阅读方法进行指导,当学生阅读前,适当地介绍与材料相关的各种背景知识,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喜欢学习英语。

2.阅读教学的教学模式

根据课标和日常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1)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2)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3)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做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3.在阅读中扩充信息量

3.1 读有趣的文章。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准备有趣的文章,让他们在读这些有趣的内容中,获取了知识,也扩大了知识面,我们要引导小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兴趣。

3.2 办各种小报内化语言。我会定期让学生办英语黑板报,有时通过英语手抄报、英语角内化学生所学的英语知识,还通过办班级英语小图书馆等活动丰富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积累,各种小报的内容不拘一格,在各种活动中还要增加英语阅读的题材,比如,教材的疑难知识问答和学习方法介绍也可以是小报的内容,还给优秀的学生刊登优秀习作,让学生积累英语小谚语、小故事,在读小幽默中加强了练习。通过不同途径做大量的英语信息输入,轻松地扩大了学生的英语阅读量。

3.3 在听觉上进行语言熏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用英语与学生交流,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多用英语与同学们讨论、交流,刚开始是一些简单的语言,比如问好的,回答的句子。还要定期定时地播放学生喜爱的英语歌曲,让他们看英语儿童电视节目等,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英语语言的熏陶,在听觉熏陶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4.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总体性探索

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读懂一些简易的读物,难度不大,但作为起始阶段,方法的掌握、习惯的形成却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中,我们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依据小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首先,培养拼读能力十分重要。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尤其是中低段学生对掌握单词的拼读感到困难,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针对中低段学生所采取的师生互动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关系融洽。教师首先可以通过自己绘生绘色地讲述故事、运用实物、播放录音、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手段引出阅读材料,使学生初步感知,并产生要阅读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在学生的交流、老师的讲解下理解一些单词、词组的含义与用法。其次,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朗读方法和阅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中高段的学生对语音是比较敏感的,一旦读得不准,形成习惯,改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应在实际教学中尽量使用标准的录音,让学生模仿,以培养学生形成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针对中高段学生采取主动参与型策略。这种策略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理解,因为现今的阅读教材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极有利于将知识化难为易。但在学生开始阅读之前,教师应提出一两个指导性问题,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带着问题快速阅读,其目的是给学生的第一次阅读确定一个目标或任务,实现对阅读过程的监控。接着再抛出一些细化的问题,要求学生细读课文后,生生间或师生间展开交流、讨论,来梳理全文信息。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培养语感,加深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以上几个方面,是学生大信息量的阅读输入和输出,学生在阅读中获取信息、传递信息、交流信息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提高学生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郭耀民.英语阅读教学探析[J];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第5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能力;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171-01

在小学英语高年级段的教学中,阅读课教学占了相当的比重。一个人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往往决定了他在阅读中吸收有用信息的数量和质量。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阅读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得到乐趣,收获信息,培养能力,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阅读教学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阅读英语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其次是帮助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学生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增强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那么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方法技巧很重要,我们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他们“会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循序渐进过程。

一、阅读的准备阶段(pre-reading)——善于运用导入技巧

这是知识的输入阶段,恰当的导入有利于学生进入阅读的最佳状态,常用的导入方法:(1)利用丰富的课文插图。它们的出现既吸引了学生,又给英语阅读教学带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观察文中的插图,展开想象,能快速帮助学生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搞懂语篇中所蕴涵着的主要意思(2)复习展现新知识。利用图片、歌谣、body language(身体语言)、游戏等巩固学生在此之前所学的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知识,为阅读作好铺垫。(3)激活与阅读材料相关的的文化背景知识,扫清语言障碍。例如西方国家节日、习俗与我们国家大不相同,阅读材料中人物的背景和场景跟我们国情也存在差异,教师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和比较中西的文化差异,并预测阅读文章的内容。(4)简笔画是辅助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用简单的线条勾划出的简笔画,既可节约教学时间,又可形象生动地呈现词汇或句子的意思,正确地运用简笔画能够迅速地使学生了解阅读材料中抽象文字所表达的的主要内容,从而迅速地明确阅读的方向。如在六年级下册Unit2Part BLet’sread之前,我将天气、人物所站的位置,及事件在描述的过程中一一画用简笔画出来,待描述完后,一场有趣的足球赛及赛后的人物的心情展现给了学生,接下来的阅读教学也顺利可行了。

二、阅读的呈现阶段(while-reading)——巧妙地理解过程

此时,老师要给予学生阅读方法上的帮助。小学生年纪小,阅读经验不足,尚未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如:不会抓文章段落大意,不会找关键词,不懂得词义猜测,当面对文章里的一些新单词就显得缺乏信心,变得害怕阅读。不懂得通过上下文联系,插图来帮助自己理解文章意思等。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阅读的流畅性,回忆阅读内容以及理解力等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选择、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体做法有:(1)布置任务,略读文章。阅读的开始阶段适宜布置简单的,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的任务去读,让学生在直接、表面的阅读任务中找到乐趣,阅读方式可以是略读或跳读。(2)带着问题,精读文章。带着教师布置的几个问题,详细阅读,掌握详细的信息(get the main information),也可以是小组活动的形式,讨论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运用。①问题的形式可以是简单的问与答,判断对错,选择答案等。②练习的设置也可以是填表格,给图片或句子排顺序,图片与句子的配对,填空等。③教师可以通过听说与阅读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去欣赏短文,通过模仿录音或动物、各种人物的语气朗读,通过角色表演等形式,达到巩固语言的目的。

三、阅读的拓展阶段(post-reading)——有效进行练习

第6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收集并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和素养方面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认知阅读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生活、体验生活,收获知识。

一、创建阅读情境,营造氛围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利用新型的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阅读的情境,将抽象的文章变成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的艺术美,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细腻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比如在学习“白雪皑皑”词汇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向学生展示白雪的画面或者图片,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教师再辅以语言的讲解,让学生直观清晰地看到词语的内涵,这样学生的记忆也会更加深刻。

二、创新阅读方式方法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这样学到的才是技巧和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向学生进行灌输式的教育,学生不需要思考就可以接受知识和信息。而新课标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的作用,带动课堂气氛,而教师则是指导性地帮助学生,通过朗读、齐读、领读等多种方式,在理解文章大体内容的基础之上,培养阅读情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

三、阅读中积累优美语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用心感受作者的所思所想,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创作途径、文采构思、优美语句,仔细研究每一句话,细细品味。教师还可以选取重点的段落或者句子精心细致地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和阅读,将优美的语句进行积累,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创新是民族的核心和灵魂,也是教育发展和进步的支撑。小学阅读教学的创新是一项长久的工程,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积极阅读、不断探索的好习惯,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的优质资源,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进行合作探究式阅读模式,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第7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能力 阅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4-0082-02

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阅读是人类重要的活动之一,它能使人积累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让人的身心愉悦作为一个有时代感和责任感的教师都应该重视学生的阅读。下面是我对语文阅读方法的几点体会:

一、创造阅读生态环境

教师应该创造丰富的阅读物质环境;创造良好的阅读心理环境;共创和谐阅读生态环境。比如在学校建立文化墙,设立班级图书角,组织形式多样的阅读比赛,增设阅读课等相对增强同学阅读的物质环境。同时要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为了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十分钟时间让学生阅读简短的诗句,古诗词等。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力最好的时期,久而久之,学生的学识不断增加,阅读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可谓是一举两得。

教师应该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书籍是阅读的对象,合适的书籍才能激发学生对读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知识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兴趣爱好不同,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给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在有合适书籍的同时,教师应教给同学阅读的方法,阅读方法是学生能自主阅读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学会阅读的基础,比如挑选书籍时略读书籍的大概内容,选定后精读,边读书边思考。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教师不可强求逼迫,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并从中吸取营养,这才是教师应进行思考和研究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平时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小学是最懵懂的时期,大多数小孩子都热衷于动画片,但是我们会发现动画片用语言形容的时候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读故事书,可以通过每天让同学上讲台讲个故事的方式,激起学生对阅读喜爱。为了更好的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像学校提议设立读书节,举办各种读书比赛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让学生产生阅读的动力,激发主体意识的前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才能让学生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知识,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对于文章的结尾创设悬念情境,让学生去大胆猜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探索的热情,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

三、以身作则,学会感受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人言: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读书是教师要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撰写读后感。用自身的习惯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带动着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趣化的语言,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

语言中的形象来自与客观世界,但又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映照,它是作者对客观事的主要反映表达这作者的情感、感受、思想。形象性的语言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点,感受语言的形象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有人说:如果把形象性语言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么语言是他的外表,形象是他的身躯,感情是他的灵魂。教师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的形象,不仅能让学生想象出语言所描画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形象能够与作者进行感情的交流,培育学生在阅读语言作品时的形象感。这样一方面语言触动学生的感情,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生命和个性的直接感觉和判断。

四、活学活用,因材施教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何把师生从呆板的教学方式中解脱出来,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教师应该设法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有所成的,教师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求真务实使学生学有所乐。

教师应该挖掘自己的感召力,充分发挥表率作用。教师不能没有感情,如果想要把学生教活,感情丰富是必不可少的。语文课堂便是情感场,不少教材情文并茂,如果配上教者情绪饱满、面带微笑,“未成曲调先有情”,再加上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轻松愉快,必能产生某种微妙的情感效应。互动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让小学生在彼此交流中实现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互动教学的形式是从单纯的灌输教学模式向探究教学的一种转变,能让学生在谈论和探索的过程中吸收有效信息并强化记忆。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了解他们,学会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赏识的眼光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过程,以让学生保持读书的热情。教师应该发现其闪光点,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激励、表扬,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总之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快乐,从书籍中汲取丰富的知识,是教学的目的,也是教师们努力的方向。书既是益友,更是良师,让课外阅读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让华夏文明的接力棒一代一代得到传承。

参考文献:

[1]王燕.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精神食粮

第8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一、开放小学语文的阅读资源

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语文阅读只是局限于小学语文教材本身或者某些纸质版的书。这势必会使小学生在阅读面和层次上受到局限。当前我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网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小学语文的阅读资源在网上可以更为便捷地找到。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扩宽学生的阅读范围。小学语文的阅读资源的开放并不意味着对小学教材基础地位的忽视,相反教师应该使网络阅读资源和教材做到紧密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三组的课文“三顾茅庐”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对文章的精彩部分进行推敲和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赏析整篇文章。第三段对于景色的描写属于文章的精彩部分,通过寥寥几笔,就勾勒出山冈、松林以及溪水等景色,文中这样幽静的景色事实上也是对诸葛孔明个人性格的一个体现。如果学生迫切想要了解“三顾茅庐”之后的故事,教师则可以向学生推荐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这本书,鼓励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寻找“三顾茅庐”的下文,然后用自己的话对其中的一些典型人物以及动人故事加以说明。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同时还促进了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的开展。

二、开放小学语文的阅读形式

小学语文的阅读形式涉及到课内和课外两种情况。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时,不妨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其中表演法就是鼓励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将文章中的细节部分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轻松环境下增强阅读能力和阅读水平。同时对于课外阅读而言,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阅读实践,培养广泛的兴趣。传统意义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往往只是局限于书本,这样就不能完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声音和画面等内容使学生全方位地进行阅读学习。通过阅读形式的开放化,学生能够更好地激发自身的阅读兴趣。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组的课文“烟台的海”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妨准备和设计相关语文兴趣活动,比如“走进烟台”兴趣活动。学生就会根据教师的引导对和烟台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并对当地的历史、气候特点和各类名胜古迹等开展综合性阅读,比如当地比较有名的“蓬莱岛”和我国八仙过海的故事有关。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阅读汇报,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交流和沟通,并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实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三、开放小学语文的阅读评价

对于整个阅读教学而言,教学评价不可或缺。因为教学评价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学评价的开展有助于对诊断、激励和引导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堂,在阅读评价这方面往往只重视结果。这就会使得那些基础薄弱却很努力的学生受到忽视。而开放小学语文的阅读评价就是要求我们注重评价的过程,有利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健康发展。阅读评价开放性体现在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身上。首先,教师应该鼓励阅读题目答案的多样化,不应该只规定一种答案。其次,评价时进行模糊处理。因为有些题目本身就十分开放,不能单纯地判断正误。对于那些较为个性的答案,教师可以给出鼓励。最后,教师还应该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使学生能够充分表现自我。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组的课文“春联”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反复品读,从而领略春联的妙趣。当然根据对课文的讲解,教师可以估计学生对生活中的对联进行收集,然后分析其中的特点。这样也可以是学生明白到语文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就拿这副对联“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为例,教师可以问学生该对联中主要描写内容和自己的感受。当然这是一个较为开放的题目,每个学生的答案也会不尽相同。对于那些个性化答案,教师应该予以鼓励。

第9篇:阅读教学的方法范文

英语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把阅读教学过程分为三步呈现:pre-reading, while-reading,post-reading。

一、阅读前——激活知识(pre-reading)

通过课前阅读活动,我们要让学生们明白我们在精读之前要做的任务或活动。

1.巧预测,排除阅读障碍

预测是一个重要的阅读技巧。如果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预测有目的进行阅读,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预测可以通过很多不同的方式来完成。比如在教授新概念英语青少版1A《Just like you!》一课时,教师先呈现文章中的六幅图,让学生预测阅读文本的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的欲望。

2.晓背景,创设真实的场景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引入话题。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阅读前对学生扩充相应的背景知识是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之一。教师首先应明确交际的专题和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问答、介绍、对话的形式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牛津英语教材中的主题是学生熟悉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的,所以阅读的障碍相对要小一些。

(2)师生对话,扩充背景知识。有些阅读课文中没有插图或课文插图不能很好地体现课文的重、难点。那么以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Free talk就可以巧妙地将背景知识传递给学生。

(3)鼓励学生平时搜集相关的背景知识。在平时的学习中,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话题,如季节、问路,自我介绍等。让学生查找并搜集相关的背景文化信息,并在同学之间进行相互交流,也是一种有效扩充学生背景文化知识,帮助阅读教学开展的方式。

二、阅读中——增强理解(while-reading)

1.分步进行语言项目训练

教师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达到 “四会”要求、功能句等语言项目分步进行机械操练、意义操练和交际性操练。借助图片、实物、教具等进行单词认读。通过形式多样的机械操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常用的游戏有摸物说词、看口型或表演猜词、拷贝不走样听音传话、图片快速闪动、听指令做动作等,力求多种感官协调互动,使学生学得活泼扎实有效,牢固掌握词汇。将新的语言功能句型呈现给学生时,可以通过以旧带新的方法呈现,如在教牛津英语5A《A camping trip》时,可以先通过复习“I have…”句型,然后问学生A:“What do you have?”导入新授句型,再根据学生A的回答,问学生B或C:“What does he / she have?”最后再分层设计小的任务予以训练。

2.掌握并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正确的阅读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开发智力,还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情感和意志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并鼓励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并运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为他们终身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3.鼓励学生善于发问

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二级目标中,对读这一项语言技能的描述中就提到: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我们可不要小看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恰恰是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并发现问题的过程。教师可鼓励学生发问,并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分析并解决问题。长此以往,可以培养了学生在阅读中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阅读后——巩固扩展(post-reading)

阅读后的任务应该使学生基于所学知识产生新的语言输出。

1.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是学生对已学文本的一种语言输出。是指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将文本的内容表达出来。这种再现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看图复述,提取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改编成chant或rhyme等。比如在教授《Halloween》时,我提取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把它编成了chant,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2.角色扮演

学生能够根据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把整个故事表演出来,这样既是对所阅读文本的巩固,又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说英语、讲英语的欲望。

3.小练笔

小学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和写。听和读只是语言输入两种不同的形式,最终要转化成语言输出,阅读才有意义。而“说”和“写”是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利用各种手段引导学生“以读促说、以读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