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第1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我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够上好这门课程,使师生都能够在教与学中得到快乐,使学生真正将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践中。思想政治课是老师在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上思想政治课的老师要教育、启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此,就要求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思想政治课的改革与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加强等等,都是与老师的才能与素养的提高分不开的。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品德课的兴趣,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达到教学目的?为此浅谈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传统的政治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教师启动问题多,学生启动问题少;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等等。这些倾向妨害和限制了学生与生俱来的个性和潜能,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不能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缺乏正确的教材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够,部分教师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生活经历、学习基础等实际,只从教者本身的角度出发,准备和组织教学,搞“一刀切”,因而造成课上“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显得很吃力,学生却无动于衷,失去了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例如,江苏省教育厅曾给全省中小学配发优质教学光盘,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典型范例,可是部分学校、部分老师就是没有用起来;网络上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但由于一些教师盲目自大,先进的经验不去学习,固步自封,墨守成规,使一些优质教学资源没有发挥最大效益。作为教师,应根据教情和学情,充分整合有效的教学资源。我们既要充分发挥教材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又要跳出教材和教参的条条框框的限制,打破教材的原有顺序,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增删取舍,适当拓展延伸;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机地进行糅合,发挥每个资源的长处和优势,为课堂所用。

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改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一些教师由于对这一理念缺乏深刻的理解,以为新课改追求的是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合作探究,教师就解放了,无需教师去准备和组织,于是片面追求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缺乏教师的正确引导,讨论时间又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状态,小组合作学习就在教师的要求下草草结束了。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作为教师要在课前精心组织、准备和安排,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安排活动。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和课堂讨论过程中,应及时巡视课堂,发现问题时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指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着手点,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活动中,要科学地合理安排,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参与活动,以期真正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或主动性的目的。

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体代表效应,弱化学生群体效益。就学生方面来说,由于缺乏平等的沟通与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和想法,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成了陪衬,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当听众,即使他们发表了意见也不会受到重视。合作学习的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就教师而言,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选取合作学习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合作性和可评估性。其次,对合作学习的目标确定要适当,起点不宜太高,尽管合作学习注重突出教学的情意功能,追求三维目标的均衡达成,但客观地说,一节课不可能将三维目标一并实现,应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合作形式,有侧重地实现一类或两类目标。再次,在评价合作学习时,要以“尊重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进步”作为评价合作学习的目标和尺度,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使得整个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另外,合作学习要给予充分的时间,让组内的每个成员都有畅所欲言的机会。

第2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初中政治 教学反思

一、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

长时期以来,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背诵课,传统的政治教学,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等教条式教学,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明显偏重智育,把学生训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也惟升学率是从,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资格谈奖金、职称、晋级、住房等。结果呢?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贯彻。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二、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

传统的闭卷考试立足于选拔,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以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题海战术”及“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状态,而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为克服闭卷考试的种种弊端,变“寻找适应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应学生的教育”,教育部于2010年3月13日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对政治科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初中政治课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了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即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政治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入考场,随时查阅。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观点、原理,联系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联系校园生活实际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分析、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此举措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突破旧课程的“包围”走进新课程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枯燥乏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受考核方式的束缚。在闭卷考试的形式下,考试考条条,学生背条条。学生如果对书本知识记不牢、记不准,就达不到选拔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对政治课无学习兴趣而产生厌学情绪;二是内容枯燥。课文中不乏有许多远离学生实际的“偏、难、繁、旧”的概念、原理和观点。对这些知识原理,为了达到考核和选拔的要求,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这次新修订的《课程标准》,从转变教育观念的角度,重点删改了原教材中“偏、难、繁、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使活动教学成了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首先,活动内容丰富。新教材中的“活动”主要包括三类:课内活动、课外活动和活动课。“活动课”的设置是新教材最亮丽的风景。活动课是活动教学的集中体现和典型标志,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进入学科课程还是第一次,是我国课程史和教材史上的重大创新。其次,活动形式多样。初中政治教材中的活动课,设置了大量新颖生动的教学活动,尤以初一教材最为典型。

为增强时代感,淡化学科体系,强化实践环节。新教材对在社会发展常识中一向较为重要的生产观点、阶级观点、群众观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等内容,以及有关论述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中那些离我们现实太远而且纯属理论的多数章节都被删减了,补充了与现实结合比较紧密的诸如“三个代表”、“七一”讲话、“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富有时代性的现实内容。而且在考核时对于简答题、判断说明题、分析说明题、政治小论文等实施考试(开卷考试和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不管知识点来自课内课外,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行,同时对有创新的观点还要加分,这无疑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从而一反过去初中政治课“死记硬背”课本知识的应试框架,构筑起思想政治课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四、针对三个“突破”引发的几点思考

1.素质教育的障碍

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前改后返的体会,但总的来说进度不快。究其原因关键的一条就是设有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这一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障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初中政治课应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2.开卷考试的弊端

评阅中考试卷必须选拔政教专业的、多年上毕业班的、经验丰富的、责任心强的政治教师参加阅卷。可见,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开卷考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终结,而是素质教育的开端。

第3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德育 方法 创新

当代中国教育界最大的事件当代中国教育界最大的事件莫过于世纪之交兴起的素质教育热潮,素质教育已日益成为现代教育发展趋势。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为此,如何实施创新教学就成为教师的重要课题。所谓创新教学,就是指教师在科学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质量观的指导下,通过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独立主动地参与学习,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目前,全国各地的教育界同仁们在各科的教学中都进行着大量的创新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我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认真学习来自各地的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也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本文就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创新教学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观念落后,缺乏创新精神。我国向来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教师被人们尊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思想观念、思维方法、品德行为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非常巨大的。正向李岚清同志所说:“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等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在有些政治课教师仍然单纯凭师道尊严、口头说教、照本宣科来维持自己的课堂教学,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有些政治教师口头上搞“创新教学”,实际上仍然坚持应试教育;不少政治教师仍以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个性鲜明的中学生;分数的高低成为衡量学生品行优劣的重要标准,如此等等。落后的观念严重制约着创新教学的实施。

2.教学模式老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长期以来一直普遍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如果运用得当,对学生接受前人或别人总结出来的间接经验、掌握知识技能来说,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但许多教师将这种模式固定化,不管什么内容,一律采用教师讲、学生听,课上抄条条,课下背条条,只有教师的讲解传授,缺乏学生的主动学习与思考,缺乏学生的反馈,更缺乏来自学生的质疑。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也就成了“讲授法”为主角、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即使有谈话法、讨论法,最后总是以教师的“标准答案”为准。如果学生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见解,教师也会让你无条件地服从教科书的观点。在这种模式和方法为主的课堂上,教师缺乏创新精神,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受到压制。

二、解决问题的基本措施是切实实施创新教学

在思想政治课中切实实施创新教学,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教师观念是实施创新教学的主导和关键。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政治课教师必须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和人才观。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潜能,都是可造就的人才。坚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要知道思想政治课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不在于背会多少习题,而在于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公民素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在于帮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发展自身的创造力。

同时,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并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在教育内容的把握上要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还应具有民主意识和平等意识。总之,教师不能用自己固有的观念和方法来让学生适应,而应使自己的教学思维、观念和方法顺应学生身心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并能灵活变通。只有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师真正转变观念,并首先实施自身的观念创新,才能为思想政治课实施创新教学奠定基础。

2.课堂教学的创新是实施创新教学的突破口和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包括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创新教学必须改变单纯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广泛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的选用不是一成不变的,可能在一堂政治课中,就涉及到多种教学模式。教师应坚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发展和创新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思想政治课中实施创新教学的主渠道。它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学”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教的方法决定了学的方法。为此,政治教师必须在设计创新教的方法的同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也是在为学生设计学的方法。只有灵活的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在教学实践中常常采用下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创设情境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在真实的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现在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思想品德常识、法律常识、社会发展常识,内容和学生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间接都有一定联系,这为学生联系自己的已有知识和体验,展开联想,发现探索新知识提供了很好的机会。所以,在适合的学习主题上,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创造一个与知识相遇的真实情境,使他们在情境中利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在对知识的理解和创造中寻求自身的发展。喜欢讲故事的同学,我让他讲张海迪的故事,引出《磨砺意志做生活的强者》;讲《正确对待挫折》,我从同学讨论张海迪的人生价值导入。

2.发现问题法。“学成于思,思起于疑”。传统教学也强调质疑,而那往往是在情境之后,教师预设几个问题,然后像抛饵钓鱼那样一步步把学生引向已有的答案。这样的教学,学生没有自学的时空,更不会去主动思考,结果导致连“为什么”都不会提了。因此在创新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利用书本及教师提供的素材和信息,根据自己的程度、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具体内容,以不同视角去探究学习内容。课堂上给学生一段时间,通过自读、自思、自问,将知识内化吸收,同时发现新问题,确定下一步学习目标和探索方向。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分层、目标分层的个性化教学思想。比如,《工业革命》一框,内容分为三部分,有的同学只注重于发展过程,而忽视了历次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影响。

三、要更新教学手段和评价方法。这是实施创新教学重要条件和保证

第4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兴趣是前提,让学生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主体。发挥其能动性、主动性是关键。抓两头,促中间是保证、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2

一、课前精心设计导学案,做到有的放矢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导入的好,就能先声夺人,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例如:我在上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讲到一个留学生在乘坐的飞机上,笑嘻嘻地递给空中小姐一张纸条,写着:“我身上有炸弹,我要劫机。”空姐笑了笑,取走了纸条。但飞机降落时,地面上有许多警卫人员把飞机层层包围。虽然那个学生大喊:“我只是开玩笑,周围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作证。”但是没有用。他被押上警车。你们说开玩笑犯法吗?学生们七嘴八舌,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一下被调动起来。结果达到了良好教学效果。当然教师在设计时要做到有的放矢,既要让学生思维动起来,吸引学生,挖掘学生潜力,有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获得成功喜悦,这样学习效果自然会提高。

创设问题要恰当,要好,要紧扣教材所讲内容。例如:在一次数学观摩课上,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兴趣,是这样导入得:“树上七只鸟,打死了一只,还剩几只?”学生很兴奋,有的说一只不剩。有的说手枪是无声的,则还有六只。有的则说如果有残疾的鸟呢?------这个教师无语了。这时还有同学要举手回答,教师却说:“现在上数学课,这个问题不再讨论”。 评委老师观察到这个学生很失望,课堂沉默,不再回答问题。下课后评委老师问:“小同学,你还有啥问题要提问?”“我是想说,如果鸟是假的呢?因为我爸带我到昆明去玩,那儿公园的树上鸟是假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认识到,导入要精心设计,做到有的放矢。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不利于教学。

二、充分利用45分钟,提升课堂效率

(1)认真研读教材,做到心中有数

课余时间,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分析学生的学习基础及个别差异,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对所有的知识点做到了如指掌,做到会的不讲,让学生自己学,找出不会的、点拨重点的知识点。传授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样,学生就会在心里佩服你,就会喜欢上你的课,上课时也会认真听讲。避免那种脚踩西瓜皮上课法,心中无数,上到那儿算哪儿。课堂效率自然会提高。

(2)创设情境,让学生动起来

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他们渴望被老师关注、肯定。因此,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教学中教师要始终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学生的思维激发出创造性火花时,要及时给与肯定和赞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当大胆尝试实践教学,把学生看作教学主体,努力唤醒、激励其“主体参与”意识,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妨多采用先练后讲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尝试,使学生在尝试中体会成功。学生经过自己艰苦探索,取得成功后对下面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每一个教师都应树立“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教师要引势力导,“上课时,你们的眼睛要都看着我,要做到,我眼中有你,你眼中有我”,上课时对学生说上这样一句话,学生的眼睛马上就看过来了,思维也就动起来了,当然就跟上了老师的步子,发挥其主动性、能动性。

三、在培优补差上做文章

1、提优

学生体会成功,才能乐学,爱学。对于优等生的培养,是让他们在掌握课堂内容的基础上,扩展他们的课外阅读面。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掌握学习方法,对于发现的错误要及时更正,及时总结,让他们明白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尤其是方法方面,多给他们一定指导。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机会,多给学生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学生将多一些成功的体验。在发散中体会成功,发散是让学生说出对解决问题的多种设想,它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积极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探索知识,通过寻求多种不同的解决思路或方法,从中发现最佳途径。为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凭借教材引导学生在发散中体会成功。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我们要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允许不同的意见进行争辩,使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意识。做到好的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补差

第5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政治在教育中是十分重要的,政治作为一个国际化的课程,学习难度很大,如果想要学好政治,就要将生活实际与政治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政治的顺利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会出现较大的问题,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因此,要将生活化模式应用到政治课程的学习中,政治课的学习才能更好。

一、生活化思维与教育的联系

1.生活化思维的概念

生活化思维可以分开来看,思维主要就是指大脑对事物存在的一种客观的反应,是一种认知形式,人的大脑在不断地对信息进行反应,通过对信息的分析、总结和归纳,让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训练,但是这种训练的方向主要指的就是生活,人们对事物的反应是离不开生活的,无论什么样的过程都是离不开生活的,将思维与生活结合在一起,就是生活化思维,生活化思维模式可以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训练人们的基本思维水准,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学习和生活。

2.生活化思维与教育的关系

生活化思维与教育有着紧密的关系,生活化思维与教育之间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当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思维模式的教育,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将这种思维模式应用到教育中可以促进教育的发展。反过来看,如果学生有了思维,就会为教育带来发展的动力,推动教育的发展。生活化思维是以思维为基础,在一定思维的引导下,通过后天的训练让学生形成生活化思维,生活化思维的形成对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于生活化思维模式下的初中政治教育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刻板

初中政治是学生政治学习的基础,但是有很多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并不感兴趣,认为政治是一门死板而又无趣的学科,学习的过程是十分困难的,而且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学生的理解能力,没有发挥教师的作用,死板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反感,教师普遍认为政治教学就是要将知识备好,将该得到的分数得到,从不关心学生对政治的看法,从来不进行反思,导致了政治的学习是无趣的。这种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教学,试图通过知识的灌溉来进行教育的生活化,并没有真正理解生活化思维的含义。

2.教学评价偏离实际

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将教学评价做好,那么就无法对未来的教学进行全面的掌控,但是由于初中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陈述性教学,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特点。在政治课的学习中,教师使用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分数作为评价的基础,仅仅用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好与坏是不公平的,对学生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这种评价方式只会抹杀学生的积极性,排斥对政治课程的学习,这种强迫式的教学是无法将政治学好的。

3.对生活化产生了极大的误解

初中政治的生活化并不是不要课堂教学,而是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政治,尤其是将国家大事与政治教学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政治,还能加强对政治的理解,继而将这些观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将政治的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整个教学都变得更加鲜明。

三、基于生活化的思维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变革

1.要构建初中政治生活化目标

政治教学不仅仅是对政治知识的教育,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的教育,因此,作为政治课的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责任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意识,让学生的生活与国家的发展建设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勇敢地面对未来。

2.拓展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可以在教学方式上进行变革,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表演法、实践法和讨论法应用到政治教学中,让政治教学充满着乐趣,不要给学生一个固定的答案模式,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探索,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学习之路,成为学生喜爱的学科。

3.建设初中政治教学生活化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

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就是指整个中学校园要形成一种生活化的教育氛围。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政治教学的各类资源,通过评价平台不断反馈和改进生活化的政治教学。三位一体教学体系的作用就是促进教学的进步,在现阶段的教学结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促进教学的发展。

思想决定行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从思想层面开始。要解决现有的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问题,教师要从思想上主动去接受并思考如何将政治教学生活化。

参考文献:

第6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新课改;教学改革

《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用于开展学生课堂活动和相关实践活动的时间不少于总课时的20%”,课程改革后的初中政治教材增加了很多学生活动的内容,降低了原来教材中理论的难度,明确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科与活动相结合,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作为初中政治一线教师我们在课堂教学上除了增加学生活动量之外,教师应该进行改革呢?文章将对此加以探析。

一、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如何调动初中学生上政治课的积极性,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时效性,是每一位中学政治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面对的问题。在网络迅速发展,思想多元化的今天,人们的思想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面貌和心理素质也与以往有了较大的改观,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思想政治教学增加了难度。在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学的现状和教学成效却令人堪忧,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教师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互动少;二是学生对学习内容不感兴趣,学习兴致不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学生认为政治课枯燥乏味,学习只为了考试;教师为完成教学内容,加之一部分教师自身知识能力有限,往往采用如背诵课文一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很难在讲道理时做到让学生明白易懂,最终就变成了教条式地教学。

二、对新课改下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探析

1、把新课改理念融入初中政治课

《新课程》中规定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总目标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旨在促进初中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并最终“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就是要求“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作为我们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全力贯彻执行这一新课改理念,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将新课改的理念融入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去,努力寻找突破教学瓶颈的契机,不断实现教学质量的飞跃。因此,我们要改变现有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最终实现应有的教学成果。要实施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必须要改变当前以教师传授为主的“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开展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现实问题的学习方式。只有在良好的“教与学”方式与习惯形成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得以落实。

2、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

在初中政治课本上,有从自尊自立到自强的定义和理解,如何辨别自尊与虚荣,在社会上,如何做到自尊,如何杜绝虚荣心等这些都是人生的指南手册。政治课教会我们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时如何科学应对,告诉我们如何调节情绪,战胜挫折和困难,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这些看似纯理论的知识却是人生的黄金法则。做执法守法用法的人必须先学习法律,了解法律,清楚权利和义务,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以后方可在实践中做一个好公民。以青春期与父母的矛盾为例,政治课本上给了我们科学的解释: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逆反期,渴望独立,渴望个性和关注,从而挑战父母的权威,树立自己的一面旗帜。而父母这方还把中学生当小孩,不断地唠叨、责怪,就这样矛盾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在学习这章节知识的时候,每一个曾经或者正在和父母闹别扭的学生都开始反思自己和父母关系恶化的原因,书中给了科学的解释,所以学生不得不怀疑自己的态度和言行,换位思考父母的立场,反思自己的过错,从而在科学知识的武装感染下不断完善自己。

政治思想来源于社会生活实践,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总结、思考和升华,因此,要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体现“政治要深深植根于生活实践”的精神。思想政治课教学只有和学生生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得到正确的培养与锻炼。

生活实践活动课这种教学形式是以学生日常的、各种各样的党团活动为载体的,学生在参与日常的和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不仅能够让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在参与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升华了情感。同时,还能提高课堂实践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和运用在所学的知识。

3、立足教材,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思想还是比较幼稚,正处在一个打基础的阶段,根深才能叶茂,务实才能出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这个阶段想的相当重要。一堂课只有45分钟,在很短的时间内,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初中生对于哲学方面的理解还是有难度的,我在为学生讲述“物质”这一模糊的概念的时候,如果按照课本的讲法,学生肯定理解得不透彻,如果远离课本,夸夸其谈,学生也未必理解透彻,只有立足于教材,在此基础上适当展开才行。我将“物质”这一概念分成一些层次,分层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细细领会,这样一个抽象难懂的概念就牢牢地烙印在学生的记忆深处了。

4、引导学生开展活动,注重实践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政治课要联系生活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主张开展辩论会、小品、课本剧、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新教材也设置了不少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还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从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的专题,让学生走出课堂,通过听报告、参观、采访、调查等实践活动,收集有关材料。同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一个度,活动设计要适量。

政治课教学应该从丰富、变化、发展的现实生活出发,把课本知识与时事政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政治课焕发勃勃生机。教师要广泛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中学生喜爱看的电视节目,收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及时补充与教学有关的材料,深入挖掘材料中的教育因素,努力把信息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总之,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出发,精心组织好教学,老师要改变教学中的角色,努力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

参考文献:

[1]郭美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2)

第7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政治课堂;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必须有全新的教育理念,全面的教育教学能力,全新的教学行为。为此,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真正肩负起实施新课程的重任。教学反思作为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无疑具有深远的影响。加强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反思、促进初中政治教学水平稳步提高是政治教师的职责。

一、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加强教学前反思

《全日制义务教育政治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课程理念认为:初中阶段的政治教学,着眼点不应该是给学生传授系统的政治学,而应该是通过一些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政治知识,传达政治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初步能力。为此,在教学前,教师要做到充分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以及运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是否能做到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侧重于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政治;教学前教师所收集的教学素材是否致力于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引发共鸣;反思教学前所设想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是否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反思教学内容的深度和范围对学生是否适度;反思是否能通过运用开放式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思是否能通过运用交互式的多媒体手段帮助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反思所设计的教学活动是否有助于达到课程目标,而课程目标是否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为目的。教师只有做到将新的课程理念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做到教学前的充分反思,才能确保教学不偏离以学生为本的方向,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关注点,加强教学中反思

作为中学阶段“学习对生活有用的政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政治”等理念的延续,加强学生的政治学习能力、政治实践能力和生存能力等的培养更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之一。为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是时刻以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关注点,不断在反思中优化政治教学过程,进而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最根本的着眼点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大胆地放开手脚,更多地为学生提供合作与探究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的作用,让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当中培养观察、思考、和实践的能力。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要坚持做到以下六项反思:一要反思是否通过引导学生亲自操作政治学具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二要反思学生是否在自主阅读中主动发现了政治特征;三要反思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政治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政治现象;四要反思学生是否在合作与探究中通过分析政治图表学会总结政治规律;五要反思是否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六要反思是否在突破学习难点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关注点,给学生以充分的表现机会、锻炼机会,使之在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进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广泛提高。

三、以促进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加强教学后反思

第8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 课堂 有效性

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使课堂教学变得不但有效果而且高效率,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就是探究如何将初中政治课堂变得有效高效。为此本文首先探究初中政治教学的特点,经过分析初中政治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特点

1.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初中政治所涉及的内容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可以说是初中政治的最大特点。根据初中政治的内容,不论是道德法律,还是国情国策都与生活紧密结合,例如初中政治所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可以经常在新闻报纸中听到看到,每年年初的“两会”就是上述制度的体现。还有初中政治中所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行政区划中就有着体现。

2.内容包含全面

初中政治所涉及的内容在上文中也已经提到,包括道德、法律、国情、国策,简简单单的几个词却包含着十分深刻与广泛的内容,这边体现出了初中政治的内容的全面性。关于道德,初中政治进行了深入讲解,如何培养自己的道德素养,如和建立正确的三观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关于法律,初中政治对进行了简单地普及,是学生有了法律的意识,例如人的基本权利,法定的责任与义务等。对于国情,初中政治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对我国的国体政体进行了讲解。对于国策,初中政治对我们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与基本国策进行了全面介绍,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

二、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提升措施

上文中已经探究了初中政治教中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如何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的措施,经过分析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措施。

1.转变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法

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初中政治都被视作一门十分枯燥的课程,这是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下,加上初中政治课程内容众多复杂的特点导致了其变得枯燥,自然而然,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就应当改变教学思路。在新的教育形势的大背景之下,作为教学着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思路,不能守旧,开发一切有利于学生知识水平提升与综合素质增强的的教学方法。例如,老师可以尝试如“头脑风暴”式等新型的教学形式。

2.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内容联系生活实际

以上所提到的转变教学思路,改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教”的方面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对于学生在“学”的方面的措施便是提升学生学习热情,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对于政治课学习的热情上去了,学生才会用心的去学习这一门课,用心的去学一门课简单理解就是上课时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完成作业,这样便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当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首先应该根据初中的认知水平与心理水平,清楚地了解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教学方式容易产生兴趣,这样老师便可以采取相的教学方式,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热情。内容练习生活实际便是,老师在讲解初中政治的课程内容时,应当大量的从生活中举例,将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初中政治课程内容具有与生活练习紧密的特点,那么在进行课堂内容讲解时,老师从生活中举例,从而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3.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来反馈教学

老师在进行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措施时,需要进行大量的尝试,可是如何判断究竟哪一种方法对于提升课堂有效性帮助最大呢?所以,应当合理地进行课堂有效性的评价,从而明确采用哪种方式对于课堂有效性提升帮助最大。如何进行评价是一个十分开放的课题,首先应当明确课堂有效性是一个定性概念,我们首先要将其定量,可以有以下思路。用多种指标来反映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学生成绩,课堂上学生发言次数,学生作业的得分等,然后把他们按照不同的重要程度即权重进行折算,得出一个量化的分数,从而反映出不同教学方式下课堂的有效性,来反馈给老师进行不断完善教学。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初中政治教学的特点,以此为基础重点探究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的措施。总的来说,要提升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就要从“教”与“学”两方面入手,即教师层面与学生层面,分别探讨措施。最后为了明确不同的措施对于初中课堂有效性提升的多少,本文提出了评价课堂有效性的思路,即用量化的指标放映没有量化概念,即由定性向定量转变,从而更好地使老师完善教学,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春蓉.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J]. 读写算:教师版,2015 (41).

[2] 郭延生.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J]. 学周刊,2014(1).

[3] 张京蕊. 浅谈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 学周刊b版,2014(11).

[4] 刘昌松.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J]. 学园・教育科研,2012(8).

第9篇:初中政治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初中政治;生活化思维;教学模式

初中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黄金阶段,不仅要在课堂内外增长知识,还要在学习中树立远大志向。但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初中生的各个方面,不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何使初中生抵御外界环境的诱惑,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政治抱负,是广大家长和初中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因此,密切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利用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进行初中政治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对于培养初中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和健康审美情趣,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如果教师不加以引导初中生正确认识这些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有可能会影响腐蚀初中生幼稚的思想和简单的社会经验。而初中政治教学不仅担负着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还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驾护航,对于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必要将鲜活的社会生活事例引入到课堂中。下面我分别从政治性、时效性、乡土性和情趣性四个方面,探讨基于生活化思维的教学模式。

一、生活化教学的政治性

初中政治的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使学生能够用敏锐的政治眼光看待繁冗的各种社会现象。将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例引入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生活化教学的政治性,用生活化思维认真学习政治内容,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时,可提及各级政府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的快速反应、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体会政府井井有条的管理职能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服务职能。政府在2011年初的食盐抢购风波中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反复辟谣,以及各工商部门对哄抬盐价的严厉打击等。还有近几年出现的“蒜你狠”“豆你玩”“火箭蛋”等社会不良现象,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相关措施和政策,这些都体现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这些事例,还能启发学生思考政府还有哪些职能,公民如何依靠政府对待这类现象,触类旁通,激发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情趣,做到事半功倍。

二、生活化教学的时效性

在初中政治的教学过程中,各种社会现象会不断发生,也会影响到学生对于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和针对性。因此,密切联系当前社会现象事例,深刻剖析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生活化教学的时效性,用生活化思维感受社会现象与政治学习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授“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时,可提及2012年的“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老师的感人事迹,分析她的爱与责任,以及对待学生和教学的动人细节,学习承担更大社会责任,体会责任大于天以及为社会做贡献的奋不顾身精神。还有,2012年5月发生的深圳豪华跑车撞飞的士导致重大交通事故,造成3人当场死亡,2人轻伤,从反面说明不负责任的司机违章高速行驶带来的沉重后果,加深学生对责任的印象。通过这些事例,不仅能使学生深入领会责任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意识,还能帮助学生提升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感受对个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深刻含义,从而在学习生活中做到对自己负责、对老师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

三、生活化教学的乡土性

一般来说,中学的初中生绝大多数都是本地人。学生不仅对家乡风土人情有着一定程度的了解,还对家乡保持着一种特殊的浓厚感情。因此,密切结合本土的人文、地理资源,构建富有乡土性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切身感受生活化教学的乡土性,还能提高教学的课堂实效性。例如,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时,北京的学生可切身体验京剧脸谱的魅力;河北的学生可有选择地体验河北梆子、评剧、唐山皮影戏的不同风彩;长三角地区的学生可围绕江南园林、水乡古镇等景观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东北地区的学生可通过观看大秧歌、二人转表演的形式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通过实地的认真观摩学习,并结合课文中的有关内容,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继承的学习与和理解,使初中政治教学更具乡土性,从而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初中政治教学模式。

四、生活化教学的情趣性

在初中政治教学内容中,有些内容颇具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认识。还有的一些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在教学中列举大量事例来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因此,将一些情趣性的事例与初中政治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水平,还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授“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时,可启发学生列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国内外标志性建筑,如中国的长城、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埃及的金字塔等,以及不同饮食的差别,如中国的饺子、日本的寿司、美国的肯德基等,从多方面加深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国内外民族文化的价值。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重新认识自己的学习和交往能力,还能举一反三,改变初中政治教学中的缺乏活泼的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王向华,《论初中生道德习惯的培养》[J],《当代教育科学》,2009

2.王丽,《初中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