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精选(九篇)

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

第1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三校生;基础课程;医学理论;临床知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67-02

三校生是毕业于技工学校、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或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习期间注重学习专业技能,三校生和高中生的文凭是同等学历,三校生毕业以后可以参加工作,也可以报考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或报考普通高校中的专科院校,也可以参加三校生的单考单招考试,考取大专或高职院校。自2004年开始,我院护理专业招收的生源中,开始有“三校生”,生源来源于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2004年,招收“三校生”7名,因为人数少,没有独立设置班级,而是将三校生分散穿插在普高生班级。之后,2005年、2006年招收三校生也因为人数少,没有独立设置班级,做法同2004年。2007年开始,护理专业每年计划招收的三校生数量逐年递增,2007年计划招收50名,专门将三校生独立设置一个班级;2008年至2010年,每年计划各招收100名,分别设置两个三校生班级,2011年计划招收达到150名,设置三个三校生班级。护理专业“三校生”主要来自中等卫生学校不同专业,有护理、中医、药学、临床检验等毕业生;也有来自职业高中相关专业毕业生。她(他)们通过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统一考试选拔产生。“三校生”班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但基础参差不齐,知识的侧重面不同。来自中等卫生学校的生源和来自职业高中的生源学习的医学知识相差很大,原因是中等卫生学校的学生一般经历过系统的学习,学习的医学课程包括基础课程:有解剖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药理学;专业临床课:包括护理学基础、诊断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但是,据调查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几乎没有系统学过医学知识,只是为了“三校生”招考需要,“有的放矢”地学习了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三门医学基础课,也没有上过实验课,学生虽然理论考试成绩不错,但是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实践技能(结果见表1)。进入高职学院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大体是基础理论课: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及免疫学基础、药物应用;临床课有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传染病护理、中医护理、康复护理等。中职或职高学生要升入护理高职需要参加浙江省考试院统一命题选拔,考试的科目有医学基础(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语文、数学、政治。因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是学生参加升学必考科目,所以无论原先是中等卫生学校毕业生还是职业高中毕业生,大家都比较重视上述三门课程,而且反复学习、巩固,理论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实践技能比较缺乏,尤其是职业高中毕业的学生。“三校生”班级的学生普遍人体解剖学的理论成绩比较理想,但是,实践技能考核与普高班相比没有优势。然而,学生在上人体解剖学时感觉自己已经学得不错,学习积极性降低,甚至会厌学人体解剖学。

表1 三校生入学前接触人体模型、标本情况调查表

笔者认为,目前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三校生”医学基础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医学基础课程的结构设置上没有把“三校生”和普高生区别开来。其次,使用同一个教学计划,没有注意到“三校生”和普高生医学基础知识的差异,简单地采用同一个计划授课,必然导致“三校生”学得过于简单,而普高生则感觉较难,进度太快,自己跟不上,打击普高生学习信心。再次,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显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三校生因为有医学理论基础,所以往往会出现“三校生”理论成绩明显好于普高生。

目前,浙江省范围高等职业教育护理专业招收三校生的院校有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少数几所高职院校。个别高职院校对“三校生”的课程体系做了适当调整,主要是减少了部分基础课的学时数,增加文化课程比例,拓宽学生文化基础。在基础课程设置上,减少了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的课时数,将生物化学与免疫及病原微生物学整合为一门课,解剖学不再设置。基础课程不设置解剖学,笔者认为不太妥当,因为“三校生”组成比较复杂,尽管理论学得不错,但是解剖学实践部分却有很大差异。我院到目前为止,三校生班级与“普高生”班级基础医学安排没有区别。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基础的基础,是医学形态学的范畴,结构多且看得到摸得着,需要学生不仅学习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实践技能,为后续医学基础课及护理临床课打下良好的形态学基础。鉴于三校生班级经过统一选拔时考过人体解剖学,普遍理论知识掌握不错,但是实践技能薄弱,尤其是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原先几乎没有接触过解剖标本、解剖模型,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实践技能几乎为零。因此,对“三校生”的人体解剖学进行改革,课程以实践教学为突破口,在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等方面开展积极的探索。以对护理岗位工作要求的分析为基础将教学目标细化为知识学习目标、技能训练目标、思维培养目标及态度培养目标;通过加强对临床常用解剖结构进行训练、充分利用解剖模型、人体标本甚至是活体进行综合实训,以提高学生对人体形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并加强对岗位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校生”人体解剖学教学作如下改革与优化:①减少三类生班级人体解剖学总课时,由原来92学时减少为72学时。人体解剖学当中的组织学部分课时不减,因为这部分内容选拔考试是非考内容,来自职业高中的学生几乎没有学习过。②调整理论课与实践技能课的比例,由原来的64:28调整为32:40,提高实践技能教学时数。像运动系统可以去掉理论课,直接结合骨、骨骼肌和关节标本或模型进行实践教学,其他章节缩减理论课,适当增加实践技能课。③增加人体解剖学与临床知识的结合,编写案例分析进行教学围绕案例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医学知识,用案例分析教学加强人体解剖学与护理临床知识的融合。例如,讲到骨骼时,先引出骨折的病例、骨质增生的病例,然后让讨论,教师再进行正常骨骼的教学;讲到肾脏结构时,先引出肾结石病例,提出小结石会自行排出体外,然后引出泌尿系统的组成以及尿液(终尿)的排出途径,让学生学习医学基础的同时了解临床知识,大大缩短了从基础知识过渡到临床知识的时限。

参考文献:

[1]潘立守.高职“三校生”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6,(32):68-69.

第2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科研设计;医学本科生;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1-0001-02

科研设计是决定医学研究成败的关键环节之一。科学合理的设计是研究成功的基石,反之则可能会使其面临被葬送的风险。科学研究设计不仅体现在专业设计上,也体现在统计研究设计上。一般说,应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为主导;以统计学知识为辅助、为护卫。

目前,某医科大学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了《医学科研设计》选修课,与公共课程《医学统计学》相得益彰。但是对于临床医学、麻醉等专业本科生,仅开设了《医学统计学》必修课,在讲解统计分析方法时介绍相关的科研设计内容,没有单独设置科研设计的课程。因此,有必要探讨在本科生中开设《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的必要性及存在的难点和对策。

一、本科教学中开设《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的必要性

1、培养本科生科学的科研设计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近年来,随着各医科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教学目标的实施,《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的重要性与实用性就显得更加突出。同时高校的一系列现况也表明了《医学科研设计》课程在本科生中广泛开展的必要性,例如:①部分院校有良好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学生从大一入学开始便有相应的导师指导科研及学习等,部分学生已经撰写并发表了核心期刊及SCI论文。②部分院校设有“大学生创新基金”等项目,用于鼓励优秀的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③部分院校的本科毕业生需要撰写毕业论文。④本科生中第二课堂、暑期社会实践等一系列活动大多与科研有关,均需要科学合理的科研设计及统计分析作为其良好的支柱。⑤大多数本科生由于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了解了部分科研设计的内容,对系统地学习科研设计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

综上所述,医学生在本科阶段已开始尝试进行一定的科研活动,因此系统地了解科研设计知识,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科学的科研设计思维,提升创新实践能力,促进科研实验的合理设计与正确实施等。

2、为研究生阶段及以后的科研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某研究者对该医科大学2011级473名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设计认知现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常用的随机化方法、实验研究对照设置方法、样本量估计方法,常用抽样方法等10种常见的科研设计方法。结果显示:275人(58.14%)曾参加过科学研究,但是对于问卷中设计的10种常见科研设计方法,大多数研究生(>80%)只是了解,熟悉者很少,部分学生甚至不知道。据此认为,将《医学科研设计》引入本科生教学中,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基本科研设计的方法,不但可以加强科研设计中统计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的训练,而且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有学者对某医学院校五年制毕业生1~6年内发表的论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论文存在着大量科研设计方面的错误。随着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医科大学每年都有大量的本科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而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接受再教育一般间隔2~3年左右。为了使他们也能成为科研队伍的一员,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在校学习时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相关的科研知识,包括医学科研设计内容,使科研能力在校时就得到培养,并以此为目标改进当前的本科生教学。

我国的科研设计文章中存在着大量包括样本量估计与随机化等设计问题;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中,仅有9.3%的文章真正实现了随机化;10种中华杂志2008年发表的文章与1998年相比,质量有较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着随机化及样本量估计等科研设计缺陷。由此可见,强化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设计知识和应用能力是十分必要,而本科阶段设置科研设计课程,将有助于他们在将来的科研工作中正确使用科研设计的方法。

以上现象显示,在本科阶段开设医学科研设计课程,可以为研究生阶段及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最终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

二、本科教学中开展《医学科研设计》课程的难点及对策

1、国内尚无配套教材。

目前国内编写的专供医学本科生使用的科研设计的教材较少。在此情况下,可以借鉴一些相关教材,如贺佳主编的《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介绍了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的基础知识、单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多因素试验设计与分析、诊断试验和调查设计等。并且从医学科研实例出发,针对常见的研究问题,详细介绍了如何进行设计、分析、报告结果和陈述结论的全过程,是可供本科教学选用的教材。其次,王仁安主编的《医学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和胡良平主编的《科研课题的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均系统地介绍了科研设计知识及统计分析知识等,值得教学人员充分利用。此外,网络上大量系列介绍科研设计错误的文献,均可以用来积累教学素材。

2、无成型的课程设置模式可借鉴。

国内在医学本科教学中广泛开展《医学科研设计》课程,尚无成型的课程设置模式可借鉴。由于《医学科研设计》课程在研究生教学中,是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广泛开展的,所以本科生中该课程的设置可以借鉴该模式,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展,供学有余力且对系统地学习科研设计知识有强烈需求的学生选择学习。

由于部分院校的《医学统计学》课程主要安排在大二或大三,选修课开始时大一与大二年级学生均还没有系统地学习《医学统计学》课程。在授课时需要结合其实际需要,通俗易懂地讲解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以及怎么样进行正确的设计,可以为将要学习的《医学统计学》课程奠定科研设计方面的基础;而对于大三及以上年级的学生,可以结合其已有的医学统计学知识,介绍各种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如何合理地选择统计分析方法。与已有的统计学知识相辅相成,为高年级学生正在开展的科研实验及论文撰写提供帮助。

鉴于选修课不能根据年级分为多个班级教学的局限性,以及不分班级教学时教学内容组织的困难,和学生对该课程需求的强烈程度,在此建议若以选修课的形式开展该课程,宜在选课时限定年级,比如可以限定大三及以上年级。

三、实施建议

研究者认为在本科生中开展《医学科研设计》的教学,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精心选择和设计授课内容,满足学员需要。

若以选修课的形式在本科教学中开设《医学科研设计》课程,且限定了高年级学生选修,在介绍科研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单因素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也可以拓展介绍多因素实验设计、调查设计、诊断试验、临床试验及医学科研论文的写作等,为高年级学生正在开展的科研实验及论文撰写提供帮助。

此外,在教学中应经常介绍国内外医学科研的新成果、新方法和新理论及其产生的过程,突出介绍其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争论点、空白区和边缘区,帮助学员培养创新意识,活跃科研思维,激发创新欲望。

2、提高自身业务能力,适应教学内容的复杂性。

医学科研设计作为《医学统计学》的辅助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的特点。其学科性质决定了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因此对老师的知识水平与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任课老师不仅要熟知科研设计方面的知识,也要对医学基础与临床各学科的内容有所了解,并结合故事或典型案例,才能做到生动形象、言之有物地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如在讲解药物临床试验的不良反应时介绍“大象人”事件等,则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任课老师自身一定要不断完善与进步,以胜任不断发展变化的医学科学研究。

3、丰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医学科研设计的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若采用传统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方法,学生会感到乏味,学习缺乏主动性。而积极采用讨论式、导学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从注重传授知识为主向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转变,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开展科研论文的错误辨析讨论、请学生介绍自己参与的实验设计等活动,实现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使学员获得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员探求新知识的热情。

4、培养严谨的科研态度,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不但要深入浅出地讲解科研设计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问题,更要注重学生的人格品质的培养。在医学科研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强调有着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的研究结果才可信,应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数据,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研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胡良平,科研课题的研究设计与统计分析[M].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北京) 2010

2、赵艳芳、马修强、吴美京等,医学硕士研究生基本科研设计方法认知现状分析[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12, 11(3):299-301

3、谭秀荣,从《遵义医学院学报》载文分析谈医学科研设计的教学改革[J].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7, 30(4): 538-540

4、He J, Jin Z, Yu D (2009) Statistical reporting in Chinese biomedical journals[J]. The Lancet 373: 2091–2093

5、Wu T, Li Y, Bian Z, Liu G, Moher D (2009) Randomized trials published in some Chinese journals: how many are randomized? [J] Trials 10: 46

6、Jin ZC, Yu DH, Zhang LM, et al. A retrospective survey of research desig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in selected Chinese medical journals in 1998 and 2008[J]. PLoS one, 2010, 5(5): e10822

7、贺佳,医学科研设计与统计分析[M].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上海) 2010

第3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医学人才,1995年9月原 中山医科大学以世界银行贷款支持的高等教育发展项目的 实施为契机,在国内率先对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实验室管理 体制进行改革,撤销了各教研室所属的实验教学实验室,组 建成实验教学中心,中心下设4个实验室:化学、生物化学实 验室,形态学实验室,实验生理科学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 承担我校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视光学、医 学影像学、营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等本科专业、七年制临 床医学专业、研究生、成人教育本科班、专科班绝大部分的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任务。2001年10月中山大学与中山医 科大学合校以后,新的中山大学决心以“高起点、高水平、高 效益”的标准创建校级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根据学科 课程的特点,在资源共享的理念的指导下,对原有的基础医 学实验课程进行了优化整合,重新组建了中山医学院教学 中心实验室,包括分子医学实验室(适宜课程为生物化学、 免疫学、遗传学)形态学实验室(适宜课程为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生物学)病原生物学实验室(适宜课程为寄生虫 学、微生物学)实验生理科学实验室(适宜课程为药理学、 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和医用化学实验 室。在学校和学院的领导与支持下,通过多年的建设和 “ 985专项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投入,实验室增添了一大批先 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加强了实验教学手段,改善了教学环境, 提高了实验技术水平,为培养适应新世纪国家建设与社会 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实践性医学 人才创造了条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技术平台。基础医 学教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先后获 得卫生部、教育部及广东省高等教育厅和学校多项教改课 题资助,取得了一批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成果,获得了部级 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3 项,现已发展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 单位之一。2005年3月,中山大学正式成立中山大学基础一,还被评为广东省首批高等教育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明确提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理念与改革思

     路实验室是高等学校进行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场所,是学 校教学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 平产生影响。为鼓励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 管理人员进行科技研究和革新,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相关政 策来正确评价他们做出的贡献,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积极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工作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和 条件保障。

中山大学将实验教学置于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地 位,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实验教学研究和改革(包括综合性 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建立)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 学校拟建立以学校为主导的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和以学科专 业为主的功能实验室,搭建文、理、医基础教学大平台。现已 撤销了学校原有的90多个教学实验室,建立了 3个校级实 验教学中心和学院管 理的 9个实验中心 及专业实验室 建立 了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实验教学中心,为进行实验教学改 革提供了条件。

学校将对实验教学中心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实验人 员队伍建设和设备管理等方面进行新的探讨。由各学院提 出实验室建设需求,并负责实验教学,由设备与实验室管理 处统筹规划,实验教学中心提供条件保障,分工合作;以实 验教学改革带动实验室建设,建立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 的实验教学体系,由验证式实验教学转变为探究性、研究 性、综合性实验教学,为创新性实验教学提供平台,培养实 践和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在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方 面,实行实验教学人员和管理人员分开,培养管理专门化队 伍,人员定编、定岗、定员,实验教学人员实行统一管理、管用 分离、开放共用、专管共用的机制,并逐步提高实验教学人 员的素质。

中山大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属于校级实验教学中 心建制,由学校委托基础医学院进行管理,实行校、院二级 管理。实验中心的管理理念是: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 目标,以管理出效益,以培训为基础。做到五个“一流”,即 一流管理理念、一流人才队伍、一流服务意识、一流条件保 障和一流教学质量。

我们将建立一个为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服务的大平台, 实现实验资源有效共享、实验室的开放和创新,保证全校基 础医学课程的相关实验教学任务的顺利落实和完成,为我 校培养创新性和研究性医学 人才 提供条 件和 服务 在 2 年 ~ 3年内争取建设成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 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2.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背景

     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主要有如下三种教学模式:以器 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和以 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我国当前大多数院校的医学教学 模式属于第三种,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①每门课程 都有对应的独立的教研室,每个教研室都有自己的学生实 验室,由各教研室负责理论和实验教学,实验课从属于理论 课教学,以验证课堂教学理论为主要目的。而随着医学的 发展,理论教学内容越来越深入,实验课内容已经越来越不 现“机体从徤康到病死,’这一整体性,但以学科为中心的教 学模式使人体系统知识被人为分成的诸多学科所分割。因 此,淡化学科界限、整合课程内容是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一 项重要课题。③医学教育应该重新认识实验教学的地位和 重要性。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 式,’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高等医学教育 的目标转变为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医学教学的实践 性很强,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实验课教学 不仅传授“系统性,“整体性,’的医学知识,更应该成为培养 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要在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科研能力。

2.2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是构成高等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 成部分。实验教学中心按照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将实验教学同理论教学紧密结 合,科学地设置实验项目,并注重先进性、开放性和科研成果 的转化,形成适应学科特点的、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课程 体系,自行研制开发实验设备和实验软件,开展具有自身特 色的实验项目并应用于实验教学,探索实施开放式实验教 学。1]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作风,实验技能以及综合分析、 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3构建有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本中心

    开设的各门实验课程均包括基本实验、提高型 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等实验)和研究创新型实验, 其中提高型、研究创新型实验应当在全部实验项目中占有 一定的比例。中心实行开放式教学,实验室提供选题(含必 修、选修)学生可以自带题目,中心为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 全方位服务。中心承担的实验课程主要有:分子病原生物学 (病原体形态与病原学检测实验、病原体的免疫学检测试 验、病原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试验、病原生物学综合实验、开 放性实验)生命化学基础技能实验,分子医学技能、实验生 理科学、人体解剖学(含断层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组织学 与细胞生物学实验,病理学实验。

分子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时数为98学时,实验项 目35个。其中,基础实验10个,技能熟练实验9个,综合性 实验11个,综合与创新实验5个。此外,还有21个探索性 实验,供学生课余科研小组及七年制医学生选修。学生也可 以在课余时间自选课题进行研究,每个课题在一个学期内 完成。生命化学基础技能实验是将原来的医用基础化学实 验和医用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内容优化重组而成,实验项 目总数19个,共57学时,其中基本技能实验14个占42学 时,探索性实验5个占15学时。分子医学技能教学时数为 150学时,其中基本技能实验42个占75学时,探索性实验 29个占75学时。实验生理科学总时数为72学时,教学按 照三个阶段进行,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12学时,综合 性实验40学时,探索性实验20学时。人体解剖学总学时数 为126学时,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100学时,综合性 实验20学时,探索性实验6学时。组织学与细胞生物学实 验总学时数为85学时,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60学 时,综合性实验15学时,探索性实验10学时。病理学实验 总学时数为65学时,其中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实验40学时,3实验教学与科研、临床等实际应用密切结合3 1人体解剖学实验室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系统解 剖一局部解剖相结合的解剖学教学新模式”这一教学模式 符合当前医学教育课程改革的综合、精简、联系临床的整体 趋势,减少了如肌肉、血管、神经等知识内容的大量重复,并 在整体上保持系统解剖一局部解剖一中枢神经系统解剖的 循环教学方式,有机地弥补了传统的局部解剖学和系统解 剖学相分离的教学模式的缺陷;该模式增加了学生解剖操 作的时间,使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增多,“让学生从解剖实 践中学习解剖知识”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 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与观察和分析问题 的能力。教师能够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该课程的教学,因而 有较多时间从事科研和教学研究,有利于教学与科研相结 合和教学内容的改革。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的建立带动了人 体解剖学课程的建设,促进了本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和考试等方面的改革。该教研室还安排临床手术科室教师 参加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从而促进了基础与临床的双向 渗透,促进了人体解剖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联系,使实验教 学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趣。教研室 还采用诸如讨论式教学、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导学习,安排 学生参加暑期科研活动(simmersiudent)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人体解剖学,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 识及动手操作的能力。2'5J3 2形态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负责的生物学、组织胚胎学和病理解剖 学都是通过显微镜来观察正常的或病理的细胞和组织的形 态,在授课内容上互有关联又有重复。实验室拟把部分教 学内容统一归由某一学科重点讲授,这样既可以减少课程 间的重复,节省学时,又可以保持课程的系统性。因此,要求 各学科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知识,而且对其他学科的 知识也要有相当的了解。这样在授课时才能将3门课程内 容融会贯通,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有利于增加授课的趣味性 和实用性。组织3个学科的教师相互听课,促进相互了解, 优化3门课程之间的组合,在实验教学内容上也可以适当交 叉渗透。例如,在学习正常组织显微结构时,也让学生观看 一些病理切片,让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并调动学生学 习组织胚胎学的积极性。

3.3机能实验室机能实验室

    把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与药理学3门实验课 程有机地重组成一门“实验生理科学”独立开课,独立考 核,不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实验生理科学教学打破过去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树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 位,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师生双向交流,促进个性化教 学,从而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该研究于2001年获得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广东省 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从2000年起,该教研室还启动了 “高等医学教育机能学科实验教学深化改革的研究”计划, 该研究已在教育部“高等医药教育世行贷款教改项目”中 立项并获得资助,该研究把“实验生理科学”的教改引向深 科学教程》该教材已被教育部评为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 课程教材”。该教研室还引进网络信息技术,创建成功先进 的、多功能的网络化机能教学实验室,把实验技术水平推上 一个新的台阶,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6J实现了实验教学手 段现代化,促进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积极开展多媒体 教学与远程教学,进一步改进了教学方法,推行创新教育,对 探索性实验的实施与管理做了进一步的探索,并积累了宝 贵的经验。教研室还进一步完善了学生成绩评价体系;成功 地举办了部级继续教育项目“网络化实验室的创建与应 用讲习班”。机能学科的教改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开 拓创新精神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3.4病原生物学实验室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将原有的医学微生物学的实验和人 体寄生虫学的实验内容优化、创新、重组成为病原生物学实 验课。病原生物学实验课将保留部分基础实验内容,如病原 的形态学,使之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构成病原体形态与病原 学检测实验系列。该课程还将把免疫学、生物化学及分子生 物学的临床诊断新技术引用到实验教学中,开设病原体免 疫学检测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实验系列。增设一些综合 性的病原生物学实验,并在综合性实验中设置病例讨论,使 学生能够早期接触临床。此外,还增加了探索性实验,供学 生课余科研小组和七年制医学生选做,鼓励学生自选课题 做实验。Iq全面开展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使图像逼真、生动、 重点突出,学生易于掌握。

3.5分子医学实验室

    分子医学目前正沿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高技术开发 的模式不断深入发展,逐渐渗入生物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 等各个领域,并形成多分支学科和交叉学科,而各学科与分 子医学的有机结合,又产生了一大批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研 究成果。目前,学科的相互渗透、融合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必 然趋势。免疫学、遗传学及生物化学相互融合的趋势正在形 成,一门崭新的学科——分子医学正呼之欲出。将免疫学、 遗传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合为一门学科——分子医 学,并在此基础上开设高级实验课程,不但顺应了现代医学 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培养掌握现代医学尖端技术的高级医 学人才,而且课程优化重组也有利于仪器设备的优化共享 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有利于学科之间的 合作互利。该门实验课程将原有的免疫学、生物化学、遗传 学3门实验课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删除陈旧的或重复开设 的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设置创新性、探索性实验,使学生 能够尽早熟悉诊断疾病的各种实验室方法以及重大疾病的 分子诊断方法。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提 供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能力,达到全面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

4 创新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

      4.1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我训练为 主的教学模式

      实验中心开展的实验教学从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实际水 平出发,实验安排由浅入深、由简单到综合,并能充分调动学 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掌握了基本实验操作 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仪器设备,准确地采集实验数据。使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分析判断、逻辑处理、做出结论的能 力;正确设计实验(选择实验方法、实验条件、仪器和试剂 等)并通过查阅手册、工具书及其他信息源获得信息以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勇于开拓的创 新意识。

4.2运用现代化技术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手段,促进虚拟、仿 真实验与实际实验相结合

     本中心充分利用网络,使用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 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推广运用虚拟、仿真等实验技术手段。 中心承担的各门实验课程均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各实验室均有多媒体设备,形态学实验室有3间数码互 动(mctiq实验室,中心建有网站,初步实现了网上教学和学 习。中心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学中全面运用计算机多媒体 教学,并采用多种实验技术和教学方法。中心计划内的教学任务服从教学计划的安排,实验室 每天开放时间不少于10小时,有的实验可以实行阶段性全 时开放或预约开放。这些教改措施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 质、开拓创新精神与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4.3实验教学的考试与考核改革

    本中心实验教学的考试与考核鼓励创新,采取平时成 绩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做法。平时成绩以实验操作、 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是否准确、规范为主要依据。对开展 探索性、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的学生要求提交论文,为鼓励 学生在实验中有所创新,对于有创见的学生,成绩从优。实 验成绩要登记、建档。例如,人体解剖学改革实验课考核,采 取课堂评分与标本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实验技能标本 考试的比例,建立标本试题库等,使考试成为引导学生思 考、创造的“指挥棒”

5 重视实验教材建设,丰富教学资源

    实验教学中心拟定了正式出版的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 自编实验教材和中长期编制实验教材的计划,并对教材的 选用实行以下原则:各实验课均使用自编或引进的高水平 教材;教材应当多样化(包括立体化教材)并有广阔的覆盖 面和足够的实验项目(包括计算机辅助实验教学软件和多 媒体教学课件)教材内容应当反映课程内容与体系改革以 及实验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成果,既要体现基础性又要具有 先进性,既要体现学科内涵、实验内容的更新,又要有反映 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教材要符 合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对不同专业的实验课程教学留有 充分的选择余地;各类实验教材要在保证质量的原则下充 分体现自身的特色。中心鼓励实验教学教师在学校和设备 处课题资助下,与出版社合作编写教材,目前已正式出版的 实验教材有《实验生理科学教程》等20余部。

第4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基础医学;活动式教学;医学教育;

作者简介:栾希英。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材。在2002年我国出台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指出本科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为各医学院校制订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自身教育评估体系和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为此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成为医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备受关注,尤其是PBL、CBL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被广泛采纳。然而,目前的基础医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1]。鉴于此,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了以课程为核心的系列活动式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探索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辅助教学方法。

1活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特征

活动式教学的思想基础来自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实践观。在教学中重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通过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其目标是“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包括学生对社会、自然、他人、自己及科学认识的过程中养成的诸多情感目标;强调以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及综合性的外部操作技能为主线的训练,以加强内、外技能的有机联系,促进内部技能发展的技能目标;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新知识、发展高级智慧的认知目标。活动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建立自主学习模式;设置具有问题性、策略性、情感性和技能性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强调知识学习以获得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对概念、原理的学习追求与教材相一致,同时注重学生形象思维、演绎思维及直觉思维的培养。

2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推广价值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使医学本科毕业生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不但要具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而且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环境中不断更新知识、提升医学业务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同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由此可见,如何改革基础医学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尤为重要。

活动式教学的主要教育学基础是主体性教育理论和自我教育理论,侧重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和自我学习与发展。目前,多数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对于学生情感能力、思维能力及技能培养存在着诸多弊端,远不能达到医学生培养标准要求。而活动式教学首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以通过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和操作共同参与,是理论和实际结合、想象与运用结合的过程,能够促进医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培养。其次,活动式教学通过课上课下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可实现对其临床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最后,开展活动式教学是培养教师的良好途径之一,通过活动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可以促进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更加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更好地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3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依据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基础医学教学应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开展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其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因此,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活动式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兴趣性原则: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又要注重各门课程知识的衔接性及与临床课程学习的关联性。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在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上,突显每个教学活动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培养学生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贯通性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整体设计,使其贯通于整个基础医学教学过程。因此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不同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多方位综合培养。

探究性原则: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是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在其日后从医生涯中居重要地位。在课堂讲授式教学中我们提倡通过启发式或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活动式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通过主题设计,让学生积极调研、敢于质疑,经过分析凝练提出科学问题,通过设计方案解决科学问题,进而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创新能力的自我提升[2]。

可评价原则:教学评价是实施活动式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适时恰当的评价,不仅能随时纠正活动进行中的偏差、完善教学内容,而且通过评价可激励学生、增加动力。评价应该以活动的主题性和达到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包括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教学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4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组织实施及效果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育人理念,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尤其是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开展的系列活动式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3,4,5]。

4.1完善活动式教学的实施条件

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改革的先导作用,突破原有“理论讲授-实验验证-模仿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尝试了系列活动式教学方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基础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理组合,成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模块教学团队,加强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保障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教学与科研实验室打通,成功获批了山东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教学科研共享平台的建设强化活动教学实施中实验条件的保障功能。

4.2基础医学活动式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特点及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知识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开展了以下系列活动式教学。

①在大学一年级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开展学生学习技能拓展讲课比赛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选课程内容进行自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课本及查阅相关资料,凝练主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PPT,进行讲解报告,经过多轮选拔比赛最后进行决赛。该活动的开展旨在实现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兼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②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提倡学生早科研,将生理学课堂延伸到学科研究室、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信息库等,在二年级开展了“走进科学、开拓创新”生理学读书报告会教学活动。该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基础医学知识出发寻找兴趣点、组成读书小组、查阅资料、撰写读书报告、凝练科学问题及制作PPT汇报读书成果等环节,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

③针对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技能大赛”。该活动教学从以考查学生对标本的实际辨认能力为主的命题考试开始,逐步拓展为以考查学生临床动手能力为主,由学生自组团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进行人体解剖学大体标本制作,注重学生的实际临床动手能力培养,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的融合,强调了临床应用能力的拓展,使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④在学习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同时,开展病理学知识大奖赛,依据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大奖赛分单选题、多选题、抢答题、临床情景剧等环节,分预赛和决赛两部分。集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病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对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相关知识,初步理解疾病的产生及其机制;通过情景剧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⑤以学生创新性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培养为主线,在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结合生理学读书报告会的结果,开展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报告及教师的科研课题,凝练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科学问题,最后以论文形式呈现。比赛中,各选手通过PPT演示,对设计的实验从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工作基础、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展示。通过质疑,答辩。最终选出部分优秀实验设计融入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实施。

4.3系列活动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这一主题,近三年来我们整体设计,以系列活动式教学为载体,对学生坚持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贯通式培养,在教和学两个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首先,通过学生学习技能拓展之讲课比赛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基础上,强化对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对部分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有所熟悉。其次,通过临床应用解剖学技能大赛和病理学知识大赛,在加强基础与临床融合,深化“早临床”医学教育新模式的同时,实现了在医学生早期学习阶段职业素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最后,通过生理学读书报告会和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使学生集知识点、兴趣点、探究点于一体,初步领悟了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除了科研意识的培养,学生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自开展系列活动式教学以来,学生制作的解剖标本有近百件用于实验教学示教,获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支持400余人,参与教师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工作200余人;撰写读书报告及实验设计报告500余份,发表科研论文8篇;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研究生录取率稳步提升,总受益学生数达3000余人。

5开展活动式教学的思考

活动式教学始终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期间日臻完善,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在实施活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待改进的方面。

学生基本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尤其是对升学率的过分追求,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意识较差,从而影响到活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因此,基础教育教学阶段应更加强化转变教育理念、拓展学生能力培养。

第5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一、澳洲的护理学教育体制

澳洲医学专业学制为六年,分为基础学科的教学(包括少量实习)、辅助临床学科的教学、临床实习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具体时间分配各州有一定差别。各年级临床实习的特点和力度也有所不同:二年级每周有一天的临床实践,侧重了解诊疗的基本程序、询问病史及书写病历的方法等;三年级每周两个下午为临床实习时间,学习写病历、给病人做基本体检、利用基础知识和临床知识对简单疾病进行判断推理,参加内外科讲座、学习普通疾病的处理,每周写一份完整病历;四年级5周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包括临床、社区医学、病理学、临床药学、内科、外科,另外36周都在医院实习;五年级除3周的理论课、8周的社会实践外,有30周的内科、外科、远郊医学实习、急诊和监护等科室以的临床综合性实习;六年级学校不再管理,学生经过毕业后一年的轮转实习,即可取得医师资格。

澳洲的护理教育分为三种:有职业教育层次的Certificate 4证书,Diploma和Advanced Diploma,也有本科Bachelor,更高的研究生阶段的学历,如Graduate Certificate,Graduate Diploma,Master Degree,甚是P.H.D。凡是完成了12年的高中毕业证书,再经过护士学校的1~1.5年培训后,就可取得Nursing Diploma,其教育程度类似于中国的中专学历。获得了Nursing Diploma的人员可以在医院从事基础的护理工作,类似于中国的护理员,在澳大利亚称其为Enrolled Nurse(EN)。EN在医院里只能为病人做生活护理,而没有权力为病人进行药物治疗、抽血、更新护理计划等。他们的一切工作都在注册护士(Registered nurse)的指导下进行,病人有了任何变化必须先向注册护士报告,由注册护士负责处理。

二、我国与澳洲护理学教育体制的比较

(一)教育理念。澳洲护理教育理念以科学认识论为哲学基础,注重培养学生认识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并注重培养学生判断事物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及奋斗的精神与毅力。而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理念仍停留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层面上。

(二)培养模式。澳洲护理教育较为重视对学生个性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我国强调实用性及满足社会急需,在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方面将主要精力用在专业知识讲授、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忽视了学生个性及能力的培养。

(三)课程设置。澳洲课程设置多以学科为中心,以能力为基础的综合课程。其发展趋势为课程设置短程化,课程组织小型化。我国护理教育课程体系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式课程,课程体系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最后是医院实习。自然科学及技术偏多,人文学科偏少,缺乏从整体的角度考虑人才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澳洲的医学教育注意学生独立创新精神的培养,其专业设备、教学模式、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也充分体现了人性化和综合化的特点。我国教学中多注意知识的传授,不注意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不注重师生的互动有交流,学生学习较被动,缺乏独立思考。

(五)评价体系。澳洲的教育评价对要求记忆及理解的知识多采用书面考试形式。对需要综合及分析的课程内容采用病例分析、实验报告分析、书写科技文章等形式进行综合考核。对学生的临床能力,采用在模拟标准病房进行考考核。我们目前的护理教育主要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较多重视对学生的独立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多以书面考试形式为主。

三、我们需要借鉴的地方

(一)更新教育理念。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及全面发展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目标,注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完善人格。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以保障病人安全和诊疗效果为目标,满足病人身心健康需求。

(二)创新培养模式。跨学科、全方位、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教育体制多层次,中专、专科、本科、研究生、网络教育及毕业后继续教育并存。

(三)改革课程设置。完善专业结构,增加相应专业如社区护理专业、老年护理专业。

改革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设置课程。课程体系的多层次,专业课程侧重社区,侧重预防疾病,加强对人类整体本质的认识。加强课程间的融合及整合,实现课程的整体化。基础课程设置注重文化修养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四)优化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创造性、开拓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如启发、讨论式,提高教学质量;在能力方面,注重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第6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 眼科学基础 眼视光学 课程建设

眼视光学专业是较为年轻的一个医学专业,其主干课程的建设就显得更为重要。该专业的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眼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视光学专业方面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各级医院、眼视光学临床门诊、科研教育机构等部门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眼科学以及视光学基本理论知识,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将眼科学分为眼科学基础和眼科学临床两部分,眼科学基础是侧重于与眼科学相关的基础医学,内容主要包括眼的解剖组织学、眼的生理生化、病理学、遗传学、药理学,眼的基本检查和症状体征等,眼科学临床是介绍眼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因此眼科学基础对于后面眼病学的学习非常重要。学好这门课是成为一个优秀眼科医师的必要条件,各个开设眼视光学专业的院校都把眼科学基础作为一门主干课程。为了适应现代眼科学人才的需求,扩大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福建医科大学从2004年开始招收眼视光学方向的本科学生,开设眼科学基础这门课程已有四年,现就本课程建设实践中的一些体会进行分析总结。

1 打造精英型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建设一支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队伍是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前提保障,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于任何一个学科而言,优秀的教师都能够使枯燥乏味的书本知识大放光彩。教师是学科专业的灵魂,是学生的领路人。学生能否深刻地掌握专业知识,教师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眼科学基础的教师既要有眼科学的知识,更要有基础医学的知识,作为主干课程的眼科学基础涉及很多医学基础专业,仅由眼科临床医生或者普通的基础教师是难以完成的,本系在课程启动之初就成立眼科学基础与视觉科学教研室,聘请本校基础医学包括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生化、病理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药理学等相关专业的高年资高职称优秀教师和眼科临床专家作为主讲人,这些教师不仅在各自的专业是学术骨干,还有眼科学基础研究的经验,从而打造了一支由副教授以上教师组成的精英型的本科教学队伍。教研室还定期开展教学内容研究会议,促进学科间的交流,让原先单纯的基础课程与眼科学有机的融为一体,让各教师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的同时能紧密结合眼科学的特点,从而准确地把握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2 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是课程建设的核心

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学改革的本质是课程内容体系的改革。眼科学基础的目标是应用基础医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眼病的发生发展,不断提高对眼病的诊断和防治水平。对速发展的眼科学和基础医学而言,眼科学基础教材的更新速度较滞后,如果仅仅按教材内容讲述,肯定有一些新理论新技术无法及时传输给学生,减低学生的学习兴趣。眼科学基础涵盖的内容多,涉及的领域很广泛,学生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去实现知识的交叉,要在较少的课时内让学生把相关知识融会贯通,就要求教师先将教材的内容吃透再进行重组,选择与眼科学临床紧密相关的内容作为重点讲授。眼视光学专业课程设置在一二年级时,学生已经修完医学基础课程,因此本课程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的全部知识,学生更应该针对性地掌握与眼病相关的知识,以便将来对眼病的理解和诊治。同时,在眼科学基础课程建设中,要定期进行集体备课,请各个专业教师介绍学科的前沿和新进展,并将其融入教学中,教学大纲、教学重点紧扣专业特点,每年都进行课件和教案的调整。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及时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和成果。逐步达到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使教学内容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

3 丰富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在教学条件优越的今天,尽量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眼科学基础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四个方面。第一,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建立眼的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和眼科症状的相关图库,对学生理解和深刻掌握知识有极大的帮助。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络平台,将图库、教学大纲、教学课件讲稿、习题、参考文献等资源上网,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第二,结合眼科病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眼科学基础是基础理论课程,相对比较抽象,学生听课过程容易感觉枯燥乏味,如果结合临床病例,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角膜组织学结构时结合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准分子激光手术讲解手术切削的角膜层次,讲解药理学时,例举眼科常见病的用药原理和原则,都能让学生记忆深刻。第三,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开拓科研思路。讲授组织学病理学的部分时介绍一些眼球切片的特点和技术方法,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布置学生查找资料并独立设计眼科学相关基础研究课题,选择设计较好的课题提供一定经费的资助,让学生参加科研,了解科研设计实施的全部过程,开拓学生的科研思路,增强科研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第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要求,逐步开展双语教学,尤其是眼科学专业名词,在课件中尽量用双语标注,为培养具有国际交流国际合作能力的眼科学视光学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课程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和反映高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1]。课程建设是个连续的长期实践不断改革的过程,在眼视光学这样一个眼科学和视觉光学的交叉学科领域中,眼科学基础的课程建设既要体现眼科学专业特色,又要体现医学基础研究的特色,针对本学科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在课程建设中要紧跟时代步伐,体现21世纪医学的时代精神,注重本课程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统一。通过课程建设,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既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科研知识又有眼科学临床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科研创新能力和灵活的临床思维能力的实用型眼视光学人才。

第7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一)在专科生中开设的医学信息学课程很难被作为必修课来要求,教学的系统性和授众面都受到很大限制。原因是医科院校的理论学习部分的学制相对较短,课程较多,增加必修课的困难重重;各地中小学执行教育部“双基”教育的规定差异极大,且目前仍以与“双基”教育对应的一、二级统考成绩作为检验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质量的主要依据。所以还不能一下子砍掉“双基”教育。

(二)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没有批准在医科院校中设立真正的医学信息学专业,过去设立的医学信息学专业只是医学图书情报学的概念。因而我们在研究生中进行医学信息学专业教育,只能附属于其它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不可能在理论教学时段进行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因而研究生只能在课题阶段直接介入研究工作,这时他们的医学信息学的理论基础就非常欠缺了。

二、我们在计算机教学方面的实践

前几年,我们学校在学生的入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了河南教育厅的计算机一级考试大纲,内容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方面的知识,课程内容以教授:OFFICE、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站制作等内容为主。并且学校要求全体学生参加河南教育厅组织的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这样做法对促进学生的计算机课程学习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它的负面影响也不可否认。主要是这样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其次是如果出现一大部分同学因为计算机考试耽误了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最后的负面影响是部分大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论考试部分采取背诵标准答案的办法来对待计算机等级考试。使计算机的教学无法走出两难的尴尬。因此我们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所学习的专业紧密结合”的精神;同时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全国高中阶段的进一步普及,高校计算机的基础教学必须做出相应的反应。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计算机教研室对我校专科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调整。2008年起我们学校在计算机基础教学方面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革,将大学生的入学(第一学期)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计算机文化基础”中增加了“程序设计语言”。用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计算机基础其他”的内容调整为:“医学信息学”。二年的实践证明,这样改革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1.大学生提前进行“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这样可以把有限的学校给定的计算机课时用在“医学信息学”内容教学上。2.对部分“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比较差的学生,我们采取对他们进行补习的办法来解决;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测试后,合格的学生可以进入后面的课程学习,并且给他们是“零”学分(有要求,但不记学分)。3.由于医科学生的大部分专业课程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对他们的入学进行的第一计算机语言是学习“程序设计语言”,这样对改善医科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有比较大的帮助。4.国外大部分学校的公共计算机教学已经从“计算机基础”过渡到教授“程序设计语言”内容的阶段。如作者今年访问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他们的计算机科学系作了了解。美国的大学对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没有像我们这样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大纲,更没有政府组织的统一考试。由于在高年级以及到研究生阶段对计算机的使用有较高的要求。他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是通过自己学习来解决的,这样“程序设计语言”为大部分学生必须学习的知识。

三、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现状分析

(一)思想认识不全,重视程度不够

作为医学院校,培养学生的医学卫生知识必将成为其主要的教学任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思想认识不够全面。很多的教师和学生就认为计算机知识与医学知识毫不相关,学不学计算机知识都无所谓。从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也严重不足,使得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资源配置在医学院校内较大地落后于其他专学科的配置,进而严重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教学内容雷同,忽略专业特点

目前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了计算机基本理论、XP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和网络基本应用等几个方面。这些知识的确是计算机应用基础所需要讲授的重要内容。但是,作为医学院校的学生,将来工作中除了要掌握这些通用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之外,更多的会涉及与医药卫生行业相关的医学信息技术。这些医学信息技术急需在医学院校计算机应用拓展讲授。

(三)教学理念陈旧,教学形式单一

现在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都还遵循着比较陈旧的传授式的教学理念,教学形式也基本上采取的是“课堂讲解,课后练习”单一模式。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导致了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严重脱节,无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四、今后进一步改革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系统的医学信息学教育由于医学信息学研究的范围包括整个医疗卫生领域,因此开展医学信息学教育必须根据不同的培养对象和培养层次,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1、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如在临床专业中设置临床支持系统的系列课程;在放射医学专业中设置医学图像处理课程;在公共卫生专业中设置卫生信息资源的系列课程等2、针对不同的培养层次:开设医学信息学的基础性课程,如医学信息学导论、计算机技术(数据库、网络、多媒体)应用基础,医学信息标准化的理论和规范等;进行更高层次的针对医学某一应用领域的信息化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二)设立医学信息学专业,培养医学信息学的专门人才来从事医学信息学基础理论和技术应用的核心问题研究与创新工作,比如医学信息的框架、标准化研究等。

(三)根据医学计算机技术应用发展的重点,参考IMIA(国际医学信息学会)等医学信息学权威机构的教学指导性意见,组织专家建立医学临床、医学检验、放射医学、卫生统计、公共卫生、卫生行政管理(包括医院管理)等专业的医学信息学教学体系,包括制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等。

(四)在信息化日益深入人们生活的今天,按照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著名的信息系统进化的阶段模型(即诺兰模型)判断,医药信息学的发展正在进入“整合期”,其后将是“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在此期间最适合挑起医疗卫生信息化、数字化重任的是医药院校自己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因为医药出身之后改行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人为数较少,力量单薄;而理工科信息人才进入医药业的适应期太长,只有医药环境中培养的信息人才;他们熟悉医药环境,能深入理解信息工程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意义,自主工作的能力很强。由医药院校培养的医学和信息结合的复合性人才,将是高举“医疗卫生信息化旗帜”的中坚力量。因此建立医学信息学专业,培养医学信息学专门人才是医药院校计算机教学极其重要的目标。

五、几点建议

(一)各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重视建立和推动医学信息学的教育、研究和应用工作,促进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能够跟上国际医学发展的主流步伐。

(二)加强医学信息学专业队伍建设,尽快培养、积蓄一批复合医学知识和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和稳定他们从事医学信息学的教育、研究和应用工作。

第8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中医院校;创新能力;教学改革

21世纪,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已进入机遇期,创新性发展中医药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是关键[1]。随着我国从精英化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过渡,中医院校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为新时代赋予中医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医院校是中医药本科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源头,要培养创新型中医药本科人才,笔者认为主要应深化中医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中医药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1 深化中医教育教学改革是根本

中医创新型本科人才培养要从中医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制学分的改革上,从专业教师自身创新意识等素质的提高上,从创新性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运用上,广泛、深入地推动中医药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我校近些年紧紧围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1优化课程体系,强化人文和通识教育 首先,加强中医基础类课程的教学。针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较强的专业基础的情况下,可增设中医基础课程如四大中医经典,使其从更高层次上去领悟中医理论。其次,强化人文和通识教育。增设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文化底蕴,促使学生思考中医,启发创新性思维。最后,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实验既可验证中医学的生理现象,更能从实验中发掘问题、启发创新。

1.2实行弹性学分制,提供制度保障 我校目前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学生在修满基本的学位学分后,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兴趣爱好或专业需要选修相关的一些课程,也可以参加第二专业的选修以获取第二专业学位。今后仍要深化改革,实行弹性学分制,指导并允许学生跨专业、跨院校选课,从而为优化学生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多规格、个性化创新人才提供制度保证。

1.3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推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2005年以后,我校教务部门在高等教育研究所的倡导下,成立由教学一线及管理岗位上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的教学督导组,对全校本科教学进行监督和指导,在教改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学中逐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不断推出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参与式等新的教学方法,施行LBL(Lecture Based Iearning)、PBL(Problem-Based learning)、TBL(Tea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2]、科研案例分析法等。竭力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的发散式和求异性思维,启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潜在的创新品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3]。我校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并将参赛及结果纳入教学工作量考评体系,客观上促进年青教师不断思考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 积极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关键

我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基本任务是:"继承,创新,现代化,国际化"。在推进中医药创新性发展的主要任务中,强调"对中医药学蕴含的生命科学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技术诠释中医药理论"。可见,加速培养具有新型知识结构、具有中医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至关重要。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中医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4]。因此,加快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当前中医药本科医学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

2.1科研要与教学并重,相辅相成 科研与教学并重,科研融入教学、促进教学,给教学提供最新研究进展,促进开拓创新意识培养;教学带动科研、理论指导实践,两者相辅相成。要使科技创新培养与知识传授,课内与课外,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动性相结合,实现教学方式从"传授型"向"创新型"教学的转变。

2.2利用校内硬件科研资源,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 随着国家提升对中医药的重视和支持的力度,我校紧抓契机,完善或新建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如建立了安徽中医药科学院(拥有新安医学研究中心、科研实验中心、针灸经络研究所等十余个研究机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省部共建新安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些科技平台涉及多个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科研基础扎实。学校要逐步把校级科研平台作为提高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学习基地,鼓励本科生走进实验室、参与科研,也更能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平台。

2.3利用校内软件科研资源,设立中医药自主开放性实验 目前我校已有3个安徽省"115"科技产业创新团队及数个省级和校级科技创新团队。随着国家科研经费的投入不断增加,目前学校在研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逐年增加。这些可喜的进步都为我校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条件。学校结合中医药发展及我校科研发展的自身特点,统筹规划,精心指导,研究并充分利用这些软件资源,设立中医药自主开放性实验,让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2.4实行中医院校大学生科研实践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决定实施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该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目的在于促进高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2012年我校成功获批为安徽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在校团委的组织和宣传下,本科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促进校园内科研氛围的形成。

2.5落实本科生导师制 我校目前已在各临床教学院部推广"卓越中医医生培养计划",尝试让学生参与专业导师的科研活动,了解学科前沿,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较早的完成开展科学研究的准备,初步熟悉从事科研活动的基础思维、基本方法、基本过程。

2.6搭建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为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接轨,也为营造并提升自身的学术氛围,我校定期邀请一些具有学术影响力的专家教授来校做学术报告,为在校生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拓展学生学术视野和思路,激发创新激情。

参考文献:

[1]蔡秋杰,罗卫芳.中医药科研发展现状及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8):729-732.

[2]于述伟,王玉孝.LBL、PBL、TBL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5:100-101.

第9篇:中医内科中级基础知识范文

关键词:医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临床思维

临床思维是指运用医学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得到第一手资料,借助所有可利用的最佳证据和信息,结合病人家庭与社会背景,将多方面信息进行批判性分析、综合、类比、判断和鉴别诊断,形成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的个性化方案,并予以执行和修正的思维活动过程[1]。培养科学的临床思维对医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据统计,误诊病例中70%以上是由医生临床思维不当造成的[2]。科学的临床思维是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重要保证,是医生长期从事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医疗模式转变的需要[3],是任何仪器都不可替代的。但是当前医学生临床思维仍然存在重视不够、片面思维、简化思维、表象思维、印象思维[4]等问题。我国对临床思维的研究一直集中在临床实践教育阶段[5~9],本研究将归纳基础教育阶段影响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因素,并结合国内外临床医学教学模式,提出有助于提升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兰州大学医学院340名本科生(低、高年级各170名,其中一、二年级为低年级,三年级及以上为高年级),四川大学、天津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和山东大学各60名(低、高年级各30名)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在参考医学生临床思维存在问题与培养对策相关研究[10~13]的基础上,结合医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评价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非常愿意=5分、愿意=4分、不一定=3分、不愿意=2分、非常不愿意=1分,计算相应教学方式认可度的平均分,得分越高说明对该教学方式越认可。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n代表样本中的观察单位个数。

2研究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40份,回收有效问卷608份,有效率95.0%。

2.1不同学校、年级医学生对临床思维的知晓情况

高年级本科生临床思维知晓率高于低年级本科生,χ2=66.5,P<0.01,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2影响医学生临床思维培养的因素

调查显示,医学生了解临床思维的主要途径是老师讲授,占63.8%;25.7%的医学生能自主学习并主动寻求相关背景知识;高年级医学生认为在临床思维培养过程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是主要影响因素;在课程设置方面,53.9%的学生认为临床思维培养相关课程和内容欠缺;另外,学校硬件不足(31.2%)、重视不够(30.6%)、提供了解临床思维的途径过少(28.8%)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临床思维的提升(见表2)。

2.3医学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

调查表明,医学生对实施PBL教学方式、应用标准化病人、设置人文社科课程、进行课堂提问等教学方式较为认可(克莱姆相关系数为0.1009,见表3)。

3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