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信息工程监理精选(九篇)

信息工程监理

第1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程;监理信息系统设计

伴随着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信息系统的建设规模也逐步扩大,信息系统工程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如果,信息系统建设本身没有有序的管理体系,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建立起高效有序的信息系统工程机制,对于工程进度的加快,工程质量的提高以及实现企业更高的利益,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概述

信息系统是通过信息技术完善各项业务,对业务中的数据进行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本质就是对数据进行储存和处理,但是内容涵盖广泛的同时手续也更加复杂。为了保障信息系统的合法化,我国法律法规要求信息系统工程要依法建立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按照业主的委托,依据国家规定对信息系统进行合法监理,为社会进程助力。

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特点

信息系统工程属于近年来的新兴行业,其本身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且属于智力型密集的产业,信息系统的创新力度大,技术应用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各个学科之间存在重叠现象,信息化对于系统工程未来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1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内容广泛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一项外延业务[1],相应的具有内容复杂,涉及面积广泛的特点。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单位,由于本身的专业性不强,所以在项目中需要监理机构介入配合完成。信息系统监理机构需要为工程建设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规划制定方案,对于工程的质量、进度、资金等方面进行综合监管。在工程验收完成后运行信息系统工程能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全面管理,完成监理工作的外延,实行对工程的全方面多层次管理。

2.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需要依靠网络进行

任何一个信息系统都不可能单独进行工作,必不可少的是一些专业的网络设置,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要求购买先进的仪器。仅仅依靠这些设备并不足以完成监理工作,还需要网络力量的辅助,将网络与专业技术相链接,实现技术上的支持。信息技术所涉及的内容全面而广泛,没有网络和技术的协助,信息系统监理机构并不能完成监理工作。

2.3 项目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由于工作内容广泛及涉及到网络操作,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工作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就相应比较高。积极向上并井然有序的机构从来都是时代的宠儿,信息工程监理机构也是一样,要想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就需要有良好的组织能力,还需要积累先进的施工经验,当然,高水平的分析能力也必不可少。信息系统工程是一项庞大工程,时刻伴随着投资大、周期长、高风险的特点,所以技术人员要具有一定的规避风险的能力。

3 信息系统工程的特殊性

3.1 信息项目具有风险性

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是软件的开发,但这并不意味着信息项目就是一项简单的软件项目,它是一项工程,与组织的管理方式,管理制度是息息相关的。信息化项目的风险在于:

(1)国家和政府对于信息化项目的支持力度比较大,投资数额也相应巨大,企业在这方面展现出的兴趣也比较强烈,从而投入的资金会比较多,如果先期的投资没有得到应有的回馈,这就产生了风险。

(2)如果在信息化项目的实施中出现业务流程的重组或出现管理滞后等现象,那么项目的进程就必然要受到相应的影响,并对组织机构产生巨大冲击。

3.2 信息的不对称

业主作为项目的委托人,想要改变自己的信息不对称地位,就需要对承建方进行约束和激励,此时就需要一套合理的机制和合同,还可以聘请咨询和监理机构,实现业主的信息对称地位。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无外乎以下两个原因:承建方对于项目的信息技术的掌控是深入且全面的,对于市场的行情也有专业理性的分析,而业主方对于自己的需求存在模糊性,无法进行清晰的描述,从而会受到承建方的牵制,无法保障自己的权益;承建方对业主方需求的了解是片面的,业主比承建方更清楚自己的需求,从而难免意见不统一。

3.3 市场需求

对于业主而言,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和守信用的第三方介入以帮助自己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监督,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承建方也希望在项目中能有一个第三方主持公道以确保项目完成后对方能及时付款,避免出现拖迟付款的现象。

为了减少项目由于信息不对称[2]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就需要依靠监理机制的支持并对项目进行深层次的论证,从而减小项目风险。

首先,监理方必须要对信息技术产品十分熟悉,并能最大限度向业主方提供信息产品技术的帮助,同时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评测机制和选择建设方案,为承包商规避风险,从而改变业主方在项目中的不利选择地位,降低承包方因信息不明确而产生的风险。

其次,在信息系统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建立方可以有效地判断出承包方与业主的实际要求是否相符,是否按照合同履行职责。

同时,监理方可以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对承包商进行有效督促,促使承包商按原定计划排除阻力,从而降低信息工程建设中因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同步而出现的新风险的概率。

4 系统设计的主要思想

项目系统中,为了使监理方能够在系统的帮助下,按照相关的软件开发标准对项目工程进行监理,还需让建设方对承建方的施工质量有精确的把关控制,对开发进度和投入资金的使用有详细的了解,使项目工程的开发过程公开化,可视化,从项目立项到验收每个环节都做到清晰可见,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回避风险。其系统的设计思路如下:

(1)浏览器/服务器结构[3]是当前系统常使用的结构模式,这种结构简单易行,只需要将系统安装在服务器上,从而任何一台与之相连的客户端都可以通过网络浏览器进行直接的数据操作,不再受区域的限制,可以让处于不同地方的监理方、建设方、承建方都能够实现资源数据的无地域共享。

(2)为使系统监理工作更全方面,多层次,监理工作被细化成多个模块,将项目的各个工作环节详细对应,做到质量、速度、投资和变更控制既相互独立又相互约束,从而能够立体化,全方位地反映项目实际开展情况及动态化控制。

(3)将采集的信息量化。由于监理工作的监控多数是以人为的感觉来衡量的,从而难免监理工作的客观性。为了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监理信息系统就需要引入更客观具体的评价标准,对监理工作项目进行优化完善。

(4)能快速对各类合同、信息、法律法规等进行查询。这就需要监理人员能对国家地方的法律法规有详细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为建设方和承建方提供咨询和数据参考。

结语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站在最科学的角度,通过对工程质量、进度和经费等方面实施有效规划和监控,确保项目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能明显缓解业主方和承建方长期存在的问题,改善其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双方利益,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郭锐,任强,宋丽华等.全运会信息系统工程项目监理策略分析[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6):52-54.

第2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关键词:五控,五管,一协调,方法,重点

作者:朱跃林,孙兰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6(b)-0133-02

在信息系统工程建设中,理解并把握好监理工作方法至关重要。

1监理工作范围及内容

监理范围涵盖招投标阶段、实施阶段、初验、试运行、终验和系统移交阶段的质量、进度、投资、变更控制,合同、信息和安全管理以及组织协调。

监理工作核心内容是“五控五管一协调”。所谓“五控”即质量控制、进度控制、风险控制、投资控制、变更控制;“五管”即资产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知识产权管理;“一协调”即对各参建单位组织协调。保障在计划时间内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信息系统监理由于起步较晚,一开始是沿用的传统建筑工程监理的“三控三管一协调”,后来发展成“四控三管一协调”,最后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完善成为了“五控五管一协调”,主要增加了风险控制、资产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增加的部分充分体现了信息系统的特点,注重资产风险,注重知识产权,这也是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区别于传统建设工程的地方。项目内容看不见、摸不着,过程相对难把控,因此项目风险也在无形中增大。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更加是现今信息社会的主题之一。

监理工作主要分为工程前、中、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掌握好这些不同,是做好监理工作的前提。

工程前:协助建设方对项目的建设目标、投资、工期和技术难题进行分析,协助建设方组织有关领域的专家对项目总体规划、本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和设备选型进行论证和优化;协助建设方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招标投标活动;协助建设方审核施工合同。

在实践中,信息系统监理参与工程前工作相对较少,往往是确定施工单位后才招监理标。因此,大家一旦有机会参与工程前工作,就应充分体现监理的作用,以帮助业主规避在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

例子:

在某项目中,该监理方帮助建设方审核承建方的合同,该方主要提出了以下几处修改:①明确项目监理制度,要求承建单位服从监理的督促管理;②建议调整项目款支付步骤,改为项目设备到货后支付30%,项目初验后支付至60%,项目终验后支付至90%,维保期结束支付10%,修改后,由于项目款支付和项目里程碑严密对应,一方面有动力(资金压力)督促承建方尽快完成项目里程碑,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建设方和监理更好的把控项目进度;③建议合同中改为3年免费维护期,以防对合同内容解读的二义性。最后建设方在该监理方建议下,对施工合同进行了修改,并且在之后的合同履行过程中很好的得到了执行。

这个事例是典型的通过监理的努力,在工程前便介入,而使得项目能够更好的实施。

工程中:负责对工程建设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审查承建方的开工报告;审查批准承建方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监督承建方按相关的标准和规范施工,督促承建方采取措施实现合同目标和要求;核实质量文件,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评价,必要时通知承建方返工或停工;主持协商工程设计变更,调解合同双方争议,必要时处理索赔事项。

如果说工程前的监理工作是事前控制,做好了之后可以事半功倍,使得建设任务能够更加顺利开展,那工程中的监理工作就是事中控制,是监理工作能够直接影响建设任务的最有效的途径。

例子1:

在某项目中,承建方提出某品牌服务器的变更,变更为其他品牌,理由是该品牌型号停产。该监理方接到变更申请后,进行了核查,通过与厂商电话联系和网上查询,证实该品牌型号确实停产了,但此厂商推出的新的替代型号。根据以上的信息,我监理方将情况通报给了承建方,并向建设方进行了汇报,最终修改了变更单,变更为同品牌的升级型号,并附上厂商的停产证明。

这个例子是人们在工作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承建方出于利益的考虑,希望借由停产更换品牌。在项目中,一般品牌不能随意变更,即使是停产且没有替代型号的情况下,也应在招标确定的若干品牌(一般是3个)中选择,而不是随意更换品牌。当由于建设方需求变化的情况下,建设方确需变更某品牌,也应由建设方发指令单,承建方根据指令单进行变更。如此才能确保建设方的利益不受损害。

例子2:

在某项目中,承建方在没有通过建设方和监理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安装了某品牌的监控,和清单不符。我监理方一方面向建设方汇报,另一方面发书面通知单,要求其立即停工。之后直到承建方按照要求完成变更手续后,才同意其复工。

此例意义在于不能让承建单位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擅自安装而变为既成事实,这样在之后的事情处理中,监理和建设方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发现问题,应主动采取对策并及时汇报,防患于未然。

工程后:协助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审核工程过程文档是否齐全并满足相关标准及规范的要求,检查技术培训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协助编制竣工验收报告;协助对保修期内工程质量的检查、鉴定以及督促责任单位修理;督促整理承建方应交付的技术档案资料,协助建设方制定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制度等。

工程后的监理工作主要是对已完成内容的整理总结,这个期间承建方和建设方都需要整理文档组织验收并正式进入维保期,在这期间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协助承建方和建设方完成这些内容。例子:

在某项目中,承建方由于经验问题,资料归档有困难,我监理方主动提供了竣工文档目录与范例供其参考,并帮助建设方安排验收会议议程,推荐验收专家人选,最终确保了验收会议的顺利进行。而同期建设方的另一个项目由于没有监理方,验收会议上出现了种种问题,因此验收就没有通过。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方应充分发挥工程项目经验比较多的特点,在过程中就应让承建方无论是施工还是文档规范有序,指导文档书写和归档。上例中两个类似项目的不同结果,充分体现了监理方的作用。

2监理工作方法重点

2.1质量控制的监理方法重点

建设过程质量控制重点在目标控制和技术控制两个方面:

目标控制,即承建方的建设结果是否满足建设方的质量要求和业务需求;

技术控制,即承建方在实施过程中是否符合国家、行业的技术规范,并满足建设方的技术需求。

在质量监理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1)积极协助项目设计方、相关承建方和建设方共同审核、确认承建方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系统实施方案符合工程总体设计的要求;

(2)以信息系统工程建设验收规范、工程质量验收标准等为依据,督促承建方全面实现承建合同约定的质量目标;

(3)对承建方的人员、设备、方法、环境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监察,督促承建方的质量保证体系落实到位;

(4)以质量预控为重点,做好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图纸、验收测试方案、培训计划等审核把关;

(5)确定质量控制的关键节点,重点控制,必要时组织专家进行集体论证;

(6)对工程的管线等隐蔽工程、关键工序和重要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发现质量问题及时纠正,消除质量隐患;

(7)在重点建设工程的电气、通信、安全设备安装过程中,监理方应严格执行现场旁站监理;

(8)有效地组织系统的联调测试和验收工作;

(9)对工程项目中承建方的技术培训工作过程和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2.2进度控制的监理方法重点

监理方协助建设方确定合理的工期目标,并将工期要求写入承建合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运用各种合情合理合法的手段保证工程项目总工期的实现。

在进度监理过程中,应灵活运用以下方法:

(1)审核承建方的进度分解计划,确认分解计划可以保证总体计划目标;

(2)对项目实施进度进行实时跟踪,根据项目里程碑监督实施进展;

(3)当工期目标发生偏离时,应及时指出,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督促承建方尽快采取措施;

(4)与建设方和承建方研究确定工程里程碑,并依据进度计划按时进行里程碑的阶段性验收;

(5)工程施工全过程采用动态管理和主动预控的方法进行控制;

(6)建立项目工作报告制度,采取工作日志、周报、月报汇报方式实时跟进工程实施状态,项目监理方应及时、定期向建设方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可能发生的问题等;

(7)例会制度,通过定期召开例会方式协商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8)规范沟通方式,面对面讨论方式为主,电话方式为辅,配合召开各种形式的协调会,编写《会议纪要》。

2.3投资控制的监理方法重点

投资控制工作任务主要是协助建设方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在计划拟订阶段协助建设方编制成本控制性目标及合同成本实施计划;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审查承建方提交的资金流向;在系统验收阶段核实承建方的计量及单项成本,处理合同变更。

(1)严格执行施工合同中所确定的合同价款以及支付步骤;

(2)坚持未经审核通过的项目,监理方不予计量;

(3)当由于变更或其他原因产生争议时,监理方将坚持合理、公正的原则,协调各方进行协商;

(4)严格执行合同工期内支付工程款。

2.4安全管理的监理方法重点

信息系统工程安全监理工作包含信息安全、施工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三个方面。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理方协助建设方和各承建方树立安全保密意识,根据工程要求建立严格的适合自身状况的安全保密制度。同时,注意人员施工安全,确保工程建设过程无事故。

(1)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登高作业、用火用电等的安全,督促承建方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注意检查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台账。

(2)对于保密要求较高的项目,建议建设方与各方签订保密协议,确保项目信息不随意外泄。

(4)建立定期进行信息系统的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制度,以多种方式,针对特定系统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

(5)检查承建方是否严格按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在施工中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抽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状况,督促整改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督促各承建方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管理的有关要求,落实文明施工的各项管理措施。

(6)遵守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在工程实施采取正版软件。

(7)检查非自主产权软件的使用权合法文件和证明。

(8)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待开发的软件,应在承建合同中明确规定知识产权归属,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知识产权纠纷。

2.5合同管理的监理方法重点

合同管理的原则为:事前预控、实时纠偏、充分协商、公正处理。合同管理内容包括:工程变更管理、工程暂停及复工管理、工程延期管理、处理索赔、调解合同争议、违约管理。

(1)应建立完备的合同及信息管理制度,各方对项目的所有指令、批复、报告均以书面形式进行,并全部归档。任何形式对项目质量、数量、内容的变动,均须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同意,并报建设方批准后,项目变更通知书方能生效。

(2)建设方支付承建方工程款须按规范程序进行。承建方应向监理方提交工程款支付申请,经监理方审查通过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证明文件,建设方收到证明文件后,安排支付承建方工程款。

2.6信息管理的监理方法重点

做好信息管理的具体工作,主要体现在做好如下文档:

(1)监理日志:监理工程师应逐日将所从事的监理工作写入监理日志,特别是涉及设计、施工和需要返工、改正的事项,应详细作出记录。

(2)会议纪要:监理方为确保工程监理规范、有序、有效,按工程的进展召开的会议,分总体协调会议,技术研讨会议、现场协调会和监理组监理工作例会等都应做好会议纪要。

(3)监理报告:监理方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向建设方提供监理周报、月报等有关工程监理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信息。

2.7组织协调的监理方法重点

组织协调遵循公平、公正、独立的原则,守法原则,诚信原则,科学原则。

为了开展好工程监理工作,要求项目监理方内部所有监理人员都能主动地在自己负责的范围内采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协调工作。

(1)组织与项目有关的协调会议,形成会议记录,做好会议管理。

第3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为了使信息的传输更加合理,就应当对信息的系统性、真实性、层次性、时效性以及不完全性等特点,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使信息能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监理服务。

1.建立信息的管理制度

一套严谨、科学的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规范监理工作的流程、增强施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因此信息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依照工程文档中的相关管理要求以及工程信息文件,监理机构应当制定如下管理制度:首先,要制定工程文件的管理规程;其次,要提出合理的公文处理方法;然后,制定文件管理方式;最后,要将文件归好档并妥善保存。

2.建立信息的管理系统

如今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建设工程监理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跟上时代的要求,不与时代脱轨,就应当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新时代要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工作,需从如下几个步骤着手。

(1)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工程信息进行管理,让专门人员对信息管理工作进行管理,同时要建立起文档系统,将文档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实处。

(2)建立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即在工地现场建立监理机构的办公系统,同时还要安装并使用文档管理、工程信息以及工程进度控制等办公软件,并辅以项目管理的信息系统,以实现对工程信息进行高效的查询、存储和使用。

(3)建立起外部的信息管理系统。因为在信息的建设过程当中,信息的流动量是很大的,工程管理是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包括参建各方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投资、安全生产、设备及物资的采办、工程文档以及工程合同等方面的管理。因而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工程信息的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此外,还应当将发包人信息管理网和监理机构信息管理的局域网相连接,以便使得工程信息能够全面、快速、及时地进行传播。

3.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通过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可以科学地管理工程项目的相关信息,以实现监理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的全面提高。建立好计算机项目信息管理系统之后,发包人应当利用此工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文明施工、文档管理、施工安全以及合同商务等进行运用和配置,以便更好地展开项目管理和监理工作。计算机信息管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分别如下。

(1)施工进度的信息管理

在施工开始之前,所制定的施工总计划应当为概要方式。在施工期间,在每一阶段,都要要按照之前所制定的概要方式来进行施工。对于承包人所提交的进度计划,要认真地进行审查,并将其相关的信息资料提供给发包人。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中要录入年、月、旬的施工进度报告,并将其及时地提供给发包人,其内容可涵盖很多方面,如:施工地区的气象记录;工程材料的消耗量和库存量;依照施工合同上的报价单价项目如实地填写施工进度,此施工进度应当包括至少两个方面,其一为形象方面,其二为实物量方面;在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对施工进度产生阻碍的情况,并为了克服此阻碍而采取的相关措施;承包人的施工机械,尤其是关键施工机械是否完好;在施工现场,施工计划的运行和实施情况等。

(2)工程质量的信息管理

监理工程师在建立计算机质量信息的管理系统时,应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工程质量的评定结果;周、月的施工质量报告;在当期施工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质量问题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在对材料进行检验时,材料的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要求等。

二、系统信息监理流程设计

1.开发设计变更监理的流程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当中,难免会有设计需要发生变更的现象。当计划发生变更时,要及时向工程监理单位报告,实施信息监理,以对相关设计文档进行更正。这些相关设计文档包括施工安排、图纸说明等。

2.开发工序交接的监理流程

工序交接检查一般包括自检、交接检、互检这三个步骤,并由施工单位进行实施。若检验合格后,就向现场监理员报告,让监理员再进行检查。但是,一些主要工序应当报给专业的监理工程师,让这些专业人员进行检查。

3.开发施工质量的监理流程

第4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关键词:知识管理知识化监理知识结构

信息工程监理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保障信息化建设质量的一种约束机制。它采用“五控两管一协调”的控制模式,对业主、承建单位的项目行为实施监督,保障信息化建设的质量,避免“豆腐渣”工程,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信息化建设与知识管理

信息化建设是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信息资源为基础,提高组织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的全面整合或再造组织业务流程的过程。知识管理是获取、储存、学习、共享、创新知识的管理控制过程。在信息化建设中,企业、政府等组织通过知识管理,从现有的业务流程和数据中,挖掘、获取并确定各类知识资源,定位拥有专业知识、经验的个体,将个体的知识、经验、信息提升为组织的知识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知识资源,有助于提高组织的整体业务、技术和管理水平。

在承建单位实施信息化建设中,知识管理是通过公司内雇员、部门、可能的跨国公司合作、与业主的沟通协调,传递、整合、有效利用本单位的知识资源,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设计最优技术方案、控制施工质量,共享和创造知识价值。

在信息化建设中,对组织内各种各类知识进行评估,挖掘、获取真正有用的知识。知识不仅仅是信息,是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集合。通过评估,区分知识和信息、知识管理和信息管理,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应用。

整合或再造业务流程,是与知识管理密切相关的。1990年美国管理专家MichaelHammer提出了“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的概念,它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信息化、知识化为基础,对用户的业务流程进行再思考、关键性的重新设计和根本的变革,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持续改善。在业务流程重组中,信息(知识)的获取、分类、存储、利用,只有与知识管理结合,才能够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知识管理技术贯穿于信息化建设始终,它与信息技术相辅相成。在知识获取、学习、共享、创新的过程中,整合各种信息技术,构建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

二、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InformationResourceIntegrating,IRI)的前提是进行统一的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ResourcePlanning,IRP),消除“信息孤岛”,共享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规划是实施信息化工程的基础,IRP的基础是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IRI的实质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造、重建或重构数据环境。信息产业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中定义信息资源系统为“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的信息资源采集、储存、处理的资源系统”。

在信息化建设中,信息资源规划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活动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资料、指标、图纸、报表及其它显性资源,也存在各种各类的知识、拥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个体等隐性资源。信息资源规划是对实施信息化后产生、控制、使用这些资源进行识别和分类;评估、挖掘、获取、共享各类知识;对承载信息资源的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分析、设计和指导。

(一)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

信息资源规划的任务是对支撑业务流程的逻辑相关的数据进行分类,建立具有结构化、标准化、一致性的共享数据库。分析业务流程重组后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理解数据的共享要求和应用策略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资源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的管理要求。

(二)信息资源管理标准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是指决定信息系统质量的、进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标准。威廉·德雷尔1985年在其《数据管理》专著中总结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数据管理五项标准,内容如下:

1.数据元素标准。数据元素(DataElements)是信息资源中最小的信息单位,是抽象的数据对象。它的质量是构建稳定的数据结构基础的关键。数据元素标准包括数据元素命名标准、标数据元素识标准和数据元素一致性标准。

2.信息分类编码标准。是信息标准中的基础标准。信息分类编码(InformationClassifyingandCoding)的对象,是一些最重要的数据元素,自动处理、检索、存储和传输信息的质量及效率与这些元素紧密相关。信息分类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属性或特征,将信息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区分和归类,并建立一定的分类系统和排列顺序,便于管理和使用信息。信息编码就是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将编码对象赋予有一定规律性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和处理的符号。信息分类编码工作要确定每个编码对象的编码规则、码表结构和代码表。

3.用户视图标准。用户视图(UserView)是一些数据元素的集合,表示用户对信息需求和数据实体的最终解释。用户视图是数据的系统外在表现形式,是系统的输入、输出媒介和手段。用户视图与外部数据流是同一词,来自某个数据源或流向某个数据接收端的数据流。常用的用户视图有纸面的,如图纸、单证、表单、报表、账册等;有电子的,如屏幕格式等。

4.概念数据库标准。概念数据库(ConceptualDatabase)是用户对数据存储的最终解释。用户的信息需求,应首先界定概念数据库。概念数据库是综合信息资源用户的数据要求构成的全局数据库,表示数据库的整体数据组织状况和逻辑结构。

5.逻辑数据库标准。逻辑数据库(LogicalDatabase)是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的解释。在关系数据库模型中,逻辑数据库是一组规范化的基本表(BaseTable),是从概念数据库中映射出的所需信息。逻辑数据库表示的是局部数据的数据库逻辑结构。

(三)信息资源规划方案

在定义数据管理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依据,为系统设计提供基础。

在信息资源规划中,将隐性资源转变为显性资源,有序传递、整合、规划和有效利用各类知识资源。因此,信息资源规划是资源的知识管理规划。信息技术的投资,可能不会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因为基于信息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渐转变为基于知识管理的竞争优势,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规划,如果不实施知识管理,将不会产生显著的信息化效益。

(四)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信息资源规划的关键。不仅仅信息整合,也包括各类显性、隐性知识的整合。如何在整合各类知识资源中创新,是信息资源规划的主要目的。在资源规划中,既要考虑信息化建设前期的知识挖掘、分类、整合;也要考虑信息化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各类资源的收集、分类、整合,如何有序传递、有效利用;

还应考虑后信息化应用过程中将要形成的分散的、孤立的、相互关联的各类资源的整合。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资源最大可能的高度共享和有效利用,使内容和服务提升到新的高度,消灭大量存在的“信息孤岛”或“信息烟囱”,获得信息价值的最大化;使信息技术的投资获得增量,将潜在价值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三、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工程监理

在信息化建设中,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信息工程监理的控制目标。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鲍姆(A.V.Fergenbaum)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现代化质量管理学科。其深刻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领域,而成为一种综合的、全面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

如何在信息化建设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以保障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是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信息化建设监理机制是保障信息系统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三控、二管、一协调”及知识产权保护和安全控制是监理的核心,也是在监理过程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全面质量管理在ISO9000族标准中的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管理应向知识管理延伸和发展。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是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建立质量控制的知识管理体系。

知识管理贯穿信息化建设的始终,在全面质量管理过程中得到体现。通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从已存在的信息中挖掘、分析、整合有用的知识,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提升质量管理的质量。信息化的特征是技术和服务,在知识管理中实现创新是信息化发展的源动力。

(二)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的内涵

信息工程的知识化监理,融合个人知识(经验、专业、技术等)积累和企业知识(记录、文档、文化等)积累,使质量管理不仅仅停留在文档化、参数化、流程化、制度化的作业中,而具有质的提高,促进个人知识和企业知识的相互转化。

在监理过程中,促成业主与承建方、业主与监理方、业主与业主、承建方与监理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业主缺乏相应的技术、知识、经验等准备,监理的介入可以帮助业主与承建方沟通,了解承建方的技术路线、设计思想、公司实力、技术服务和支持等;帮助业主与已实施信息化的企业交流,学习经验、吸取教训、规避风险;提供对承建方的评价、解决方案的评价、项目实施方法的评价、项目阶段和完成的评价以及技术服务和支持的评价等;提供风险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投资管理、安全管理、文档管理等相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多样性、多方位、多层次的知识转移。

信息工程监理在信息化工程中,通过实施零缺陷、戴明环、6σ等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提高对质量、质量管理的认识,形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作业流程,保证信息工程的质量。实现信息和知识资产的积累和保存,促进内部信息和知识的流通,达成组织内部知识的共享。

四、信息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一)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

信息工程监理的总体架构由5部分构成:⑴监理目标是信息系统工程总体目标和任务,包括五个阶段,即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验收测试和运行维护;⑵监理范围,即监理职能×监理内容;⑶监理实施;⑷监理支撑;⑸系统评测。

(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知识结构,由5个维度的知识空间组成:

1.监理范围。这个知识维度是由监理职能和监理内容构成的一个矩阵。监理范围是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的核心,其它知识元素都是以监理范围为中心,辐射信息系统工程整个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包含7项职能:决策与领导、规划与设计、组织与人事、协调与沟通、控制与监督、投资、评测与创新。主要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安全控制、知识产权控制、信息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

2.监理目标。与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总体架构中监理目标是对应的。这个知识维度主要包含两个内容:

(1)信息系统工程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因项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协助用户在目标选择、制定中,考虑系统的前瞻性、实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安全性、业务流程重组或再造等。监理的目标就是支持和保证这个总目标成功实现。

(2)信息系统工程的任务。信息系统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项目孵化、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测试验收、运行维护等。监理的目标就是保证工程项目各个阶段任务目标、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投资目标、安全目标、知识产权目标的顺利实现。

3.监理实施。在这个知识维度中,根据工程的特点、用户的需求、进度的安排、资金运用及相关条件等,并参照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内的各个阶段划分监理实施各阶段。监理的实施一般分为4个阶段:前期准备、监理规划、过程控制、监理结束。但监理实施的阶段划分并不一定与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各阶段有对应关系。

4.系统评测。这个知识维度强调信息系统工程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的质量评价、风险评估、安全评测等。评测是在监理范围的知识维度内调控。

5.监理方法论。在监理范围内,根据项目特点,为实现监理目标采用的知识原理、方法、设施、工具、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的集合,是实施监理的依据和手段。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结构一般是按照各个维度的知识展开,但5个维度的知识不是相互孤立的,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由此构成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知识空间。

信息工程监理,是我国独特的项目管理约束机制。实施知识化监理,是项目管理的延伸和发展。监理单位应注重信息化过程中,在以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的信息化规划中展现的知识特点、知识结构和知识转移等,注重企业内部外部的知识积累和共享,用知识指导监理。实现监理过程的知识管理,极大提高信息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郎庆斌等.信息系统工程质量控制[M].人民出版社,2005.7.

第5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同时档案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更多重视,尤其近年来十分畅行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方面。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档案管理原则,并提出了行之有效提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为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档案管理;措施

前言

如今我国已经成功进入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经过多年发展信息技术得到了充分更新和完善,并不断投入到各个应用领域中,由此信息系统的监理工作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了能够使监理工作得到更大的提升,信息工程建设单位近年来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然而虽然此方面的工作成果整体来看较为可观,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今后相关机构以及人员应加强对档案管理方面的研究力度。

1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档案管理原则

1.1真实可靠

档案存在的最终意义除了记录外,查阅以及再利用也是十分关键的,为了避免因信息错误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或损失,保障档案真实显得尤为重要。档案管理工作往往由专人负责,因此相关人员在此方面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今后无论在核实文档,或是在自行输入文档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均应保持细心,避免因为人为失误导致档案信息错误,否则势必会为其今后的调阅、使用等方面造成麻烦,尤其在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或怀疑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时[1]。

1.2及时有效

由于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城市化建设,在此过程中信息系统方面的建设数量也有明显增多,从而为监理机构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当众多档案同时送至档案管理部门时,档案管理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十分影响工作效率。因此今后各信息系统建设单位应在完成各个环节工作时,及时将相关档案送达,如此一来则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另外,档案管理人员也要保障档案的有效性,对于失去效用的档案应及时销毁。

2提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中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相关措施

2.1规范编写工作

如今我国已经具备较为完善的监理规范手册,因此今后监理机构应积极向相关人员宣传其中的内容,并根据自身机构特点以及信息系统工程特点来完善编写标准,并且将其中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制作成相应的文档或纸质材料张贴在档案管理机构内部,便于相关人员随时借鉴。另外,也要不断更新管理方案,传统的管理方案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改进管理方案是使监理机构能够与时俱进的最佳方式之一[2]。

2.2建立核查机制

保障档案质量的工作若仅仅由档案管理人员负责,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风险,如档案泄露或由于粗心而导致档案信息不准确等,鉴于此种情况监理机构可以建立起核查部门,在指派专人负责后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审核,二次审核的工作交由总监师。除此之外也可以构建考评小组,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考评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同时也可以在考评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及时制定措施,并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可见建立核查机制明显利大于弊[3]。

2.3优化人才队伍

如今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已经渐渐由学历、经验转变为全能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然而目前监理机构中的档案管理人员却鲜少有人能够达到此标准,因此今后应加强对人才的培训,使其充分掌握全新的工作理念、工作技能等,另外,也可以积极引进该方面的优秀人士,如此则可以很好的壮大人才队伍,并通过使新、老员工不断交流工作经验来促进彼此共同进步,这对于优化人才队伍来讲能够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总而言之今后的档案管理人员若要能够高效完成工作,不仅要能灵活运用传统方式,也要能够与时俱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使用方面,否则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

3结语

综上所述,如今信息系统建设得到很大提升,同时监理工作也得到了很大的重视,然而其中的档案管理工作却常常被忽视,并且相关工作人员在此方面的技能以及思想觉悟也有待提升,种种情况交织导致了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速度缓慢,工作质量长期无法提升,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信息系统方面发展的障碍,因此今后监理机构必须加强对档案管理方面的关注,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改善目前的情况,将档案管理工作真正的作用发挥出来。

作者:张世浩 单位:湖北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晋彦杰.浅谈公共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档案管理工作[J].湖北档案,2010,05(02):21~23.

第6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关键词:软件工程;信息工程监理;监理模型

自从二零零二年十二月我国信息产业部颁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简称《规定》)之后,信息工程监理公司越来越多。根据《规定》,信息工程监理主要是指依法设立且具备相应资质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受业主单位委托,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1]

1 信息工程的特点

跟其他的一般的建设工程项目相比,企业信息工程有着复杂高度、能见度低等不确定因素。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组织驱动技术

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组织和建设越来越表现出不可分割的一面。工程项目组织要求信息工程必须严格确定“前期准备-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验收-工程项目维护”的“组织思维”过程,设立周密的“组织标准”通过这些组织标准来带动技术标准的设立,通过组织的需求来带动技术方面的需求,也通过组织的满意度还评价技术方面的满意程度。

1.2 全员全程参与

信息工程并不能跟那种“交钥匙”工程一样,其要求建设单位的所有员工进行全程参与。这主要是由于企业信息工程项目不并简单,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传递的过程,其要求建设单位的所有员工必须学习并接受相关知识;因此建设单位与开发单位之间必须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必须协同共进。企业信息工程系统是一个人机相结合的有机系统,没有建设单位人员的全程参与,信息工程系统将不可能实现其有效性、完整性、全面性。

1.3 复杂度高,不确定因素多

由于信息工程项目的需求比较复杂,其不像其他建筑工程那样具有可见性。检验复杂,较长的维护期,还有其它非技术因素原因导致企业信息化项目失败[2]。因此,企业的信息工程项目具有搞复杂度、低能见度,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2 信息工程监理的必要性

现在,我国企业实现信息工程项目的成功几率还非常低,根据我国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保证信息工程项目的成功几率的提高,必须进行信息工程建立,即必须通过第三方监理单位对企业信息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信息工程监理将有利于开发单位跟企业的相互协调,彼此协同共进,能确保信息工程项目的有效进行。对于信息工程监理的必要性,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工程监理对过去传统的建筑工程监理模式进行了参考,但又跟一般的建筑工程的监理有一定的差别。第一,信息工程的可见度非常低,开发过程相当多变、复杂,其知识密度也相当高。不像建筑工程项目的监理那样能随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其质量、进度进行监督管理,信息工程监理根本无法对信息工程的操作现场、质量进行监督和管理,信息工程的进合同执行情况、软件质量、资金使用情况、进度等很难把握和操控。从而致使了信息工程监理低能见度、高复杂度、差操作度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些监理中出现的问题,必须采用软件工程理论。通过软件工程,可以将高复杂度的信息工程项目进行分解,对信息工程中低“能见度”的难题设置了一套有效的解题方案。根据现有的软件工程平台和工具,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

3 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模型

软件工程是一门通过工程化的手段来维护和构建高质量的、实用的、有效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涉及到的内容有:设计模式、软件标准、系统平台、软件开发工具、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等多个方面。在目前的现实生活中,软件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政府部门、航空、银行、农业、工业都会应用到软件,其最具典型的软件有:游戏、数据库、编译器、操作系统、办公套件、人机界面、嵌入式系统和电子邮件等等。软件工程的应用将对社会和经济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对信息工程进行监理能更易被监理活动过程中的三方接受,因此将软件工程引入信息工程项目监理中,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

3.1 设立信息工程监理的目标

进行软件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促进软件开发质量的提高。其主要要求是要将过去的软件开发模式(小作坊开发模式)进行转变,对过去的开发模式其进行细分和分解,按照各阶段的特征选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从而使复杂度较高的软件生产进行可度量、可控的设置。再者,经过对各个阶段进行严密的、有效的控制,从而促使一些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在前期阶段就得以解决和重视,从而促使软件开发风险的降低和软件质量的提升。总之,企业信息工程监理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等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控制和规划,其最基本的方法是进行有效的合同管理、展开合理的组织协调、实现工程的动态控制、完成理想的目标规划,使监理贯穿于整个“前期准备-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项目设计-工程项目实施-工程项目验收-工程项目维护”的工程项目过程。因此,信息工程监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合同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信息管理来保证工程项目的有效、高质量、顺利的进行。

3.2 构建信息工程监理的模型

根据信息工程监理的目标,信息工程项目应该分为: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3]。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并不是机械地复杂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于信息工程的监理中,而是根据软件工程理论,对搞复杂度、低能见度的工程项目进行设计和管理,并将其融入到信息工程的监理中去的一种方法。根据这中方法,从而建立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模型。该模型以信息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为主线,对企业信息工程的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控制和监督,从管理上对其进行风险管理、需求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从控制上对其进行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并从管理角度对项目阶段进行总体协调,形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监理的“三控四管一协调”三维监理模型。其监理模型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软件工程是一门通过工程化的手段来维护和构建高质量的、实用的、有效的软件的学科。通过软件工程的方法对信息工程进行监理能更易被监理活动过程中的三方接受,因此将软件工程引入信息工程项目监理中,将能为信息工程项目的监理提供一套“复杂度”低、“可见性”高的监理平台。进行软件工程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方法来促进软件开发质量的提高。其基于软件工程理论的信息工程监理的模型应该以信息工程项目过程控制为主线,对企业信息工程的项目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以及项目维护等四个阶段进行全方位控制和监督。

参考文献:

[1] 安红昌.信息化工程的全面监理体系研究[c]//第二届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第7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三维实施模型

中图分类号:U4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信息系统工程的高速发展,工程监理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构建一种新型的监理模式---三维实施模型,是使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走向更全面,高效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现状

依据信息产业部《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信息工程建设监理是指针对信息工程项目建设,社会化、专业化的信息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接受建设单位的委托和授权,根据国家批准的信息工程项目建设文件、有关信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信息工程建设监理合同以及其他工程建设合同,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技术手段,对信息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监督、约束和协调,并采取相应措施,制止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在国际上是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和进度的一种通行惯例。在国内,在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中引进监理机制也日益成为投资方的共识。早期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开始以不同形式出现,但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工程中缺少信息系统建设的规范及详细的成套标准,软件工程更是如此,监理人员对项目的控制可以参照的依据和标准不多。 欧美等西方国家先后成立并完善了一系列的信息化标准化组织,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信息系统工程的监理。但大多是一些比较抽象的规章制度,较少应用在实际软件工程项目中,仍采用各种质量瞥理方法来控制,现行的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认证体系才建立不久,无法满足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市场的需求。因此,客观来说,国内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市场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信息化项目全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

三、企业信息化项目监理的必要性

现行的“企业信息化项目监理”很大程度上是参考了传统建筑工程的监理模式,但企业信息化项目与建筑工程等一般工程不同:首先信息系统工程知识高度密集、开发过程复杂多变、显现度很低。建筑工程监理方在施工现场随时可以对工程的进度、质量进行现场监理、而信息化项目监理根本就没有什么施工现场可以考察、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情况、软件质量、合同执行情况也难以掌控。这就是造成信息化项目监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操作性差、“能见度”低的主要原因。而软件工程把高复杂度的工程进行分解,同时也针对能见度低的问题研究了一整套工具和方法。同时,借助软件工程现有的工具和平台,可以为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平台,这是我们企业信息化项目监理所迫切需要的。

四、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模型构建

目前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已深入人心,大多企业都已经在用软件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运作,这其中包括信息系统工程的供货商、集成商、甚至业主。借鉴软件工程理论和方法的监理更易于被监理活动过程中的三方接受结合企业信息化项目自身特点,特别是充分考虑软件项目不可见性、复杂性等特点将软件工程的理论引入到企业信息化项日监理中,对工程项目监理进行有效整合。现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理论和方法在实践中存在很多问题,软件工程在国内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和应用。

1.三控四管一协调”监理三维实施模型的形成

信息化项目监理模型分析企业信息化项目特点,将项目分解为项目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系统维护阶段。借鉴软件工程理论对能见度低、复杂度高的项目进行管理和设计方法,并融入信息化项目监理中逮立软件工程理论的企业信息化监理模型该模型以信息化项目过程控制为主线对企业信息化项目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以及维护阶段进行全方位监督控制、从管理上对信息化项目进行信息管理、合同管理、需求管理以及风险管理、从控制上对信息化项目进行成本控制、质星控制以及进度控制、并从管理角度对项目阶段进行总体协调,形成企业信息化项目监理的“三控四管一协调”三维监理模型。

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模型过程分析。

基于软件工程理论信息化项目监理模型,它主要包括三个控制、四个管理以及一个协调,其贯穿于信息化项目监理每个阶段中。

需求管理。需求分析阶段监理主要是监理的准备和规划阶段.组织监理团队.建立协同机制进行结构整台、程序整合以及社会整合这个阶段是信息化项目监理的里程碑。

监理中成本管理。目前,我国已完成信息化项目费用超支占绝大部分,所以成本管理显得尤其重要。成本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在建设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协助建设单位正确地进行投资决策:在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设计标准、总概预算进行审查;在建设准备阶段协助确定标底和合同造价:在实施阶段审核设计变更_核实己完成的工程量,进行工程进度款签证和索赔控制.但是这个任务对于能见度低的信息化项目执行和控制非常困难为了更好地管理信息化项目的成本,信息化项日监理可以借鉴软件工程理论、按照软件工程的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实施及维护等阶段进行分阶段成本管理和控制、对于合同及验收也应该分阶段进行、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控制的风险。

监理中进度控制。设计阶段监理是项目已经进入设计阶段.监理重点是信息化项目的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其监理的主要任务是项目设计阶段进度计划审核、项目进度施工阶段的工程进度检测与纠偏。

监理中的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要贯穿在项目建设从可行性研究、设计、建设准备、实施竣工、启用及用后维护的全过程主要包括组织设计方案评比1进行设计方案磋商及图纸审核控制设计变更:在施工前通过审查承建单位资质等:在施工中通过多种控制手段检查监督标准、规范的贯彻以及通过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把好质量关等。

监理中的信息管理。信息管理包括投资控制管理、设备控制管理、实施管理及软件管理现有企业信息化项目监理理论中的信息管理与软件工程中定义的配置管理出发点和针对的内容是一样的。企业信息化项目往往需要多人集体协作完成,而且由若干个模块、程序代码以及注释文档组成。为了发挥团队优势实现分布式开发和协同工作模式必须要解决开发冲突和变更控制两个问题、主要通过版本管理和控制软件来实现。软件工程中配置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从方法到工具的完整的理论和工具集合、更适合信息化项目开发、所以用来进行监理中的信息管理最适合不过了、可以协调软件开发使得混乱减到最小,是一种标识、组织和控制修改的技术,目的是使错误达到最小并最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

监理中的协调。协调贯穿在整个信息系统工程从设计到实施再到验收的全过程‘主蔓采用现场和会议方式进行协调。

因此,信息系统工程中监理的三维实施模型通过““三控四管一协调”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3.信息化工程项目监理模型实施

信息化项目监理按照监理工作开展时间顺序。在信息化项目每个阶段都要进行监理实施。内容包括规划与组织、集成与实施、交付与支持滥督与评价4个过程,每一个过程随时间不同分为若干过程,主要由监理准备、监理规划、监理执行、监理收尾4个过程组成、相当于内容维中每个过程的生命周期。

总之,“三控四管一协调”构成了监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满地完成监理基本任务,监理单位首先要协助建设单位确定合理、优化的三大目标同时要充分估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细致的风险分析与评估,研究防止和排除干扰的措施以及风险补救对策.

结束语

在信息系统工程中,监理的三维实施模式发挥着重大作用,对信息化项目建设实施进行主动的、不间断的、动态的跟踪和纠偏管理,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加快了工程的进度,保障了工程的质量,达到了最终的控制目标。

参考文献:

[1]安红昌.信息化工程的全面监理休系研究.见:第二届武汉电子商务国际会议论文集.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

第8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  质量监督  信息化

        0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和不断应用,其影响已波及到传统建筑业的方方面面,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市场经济环境日益成熟,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活动与日俱增,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要求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效率相应提高。5.12汶川地震和上海闵行“莲花河畔景苑”在建楼房倒覆事故,使建设工程质量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究竟如何搞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仁人志士也是各有己见。在国际上日本的建设工程质量名列世界前茅,同时日本的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也是世界最好的。管理体制信息化已经被实践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捷径,也是我们当前建筑领域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从信息化入手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契机所在。下面谈一下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粗浅看法。

        1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建设的紧迫性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推动质监工作现代化建设的助推器。而长期以来,我国工程建设信息的查询、统计主要依靠逐层人工统计,书面或简单的报表方式上报,不能有效、准确、及时对工程有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和分析,严重影响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有关责任主体和工程的监管效率和监管力度,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新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掌握准确、完整信息,可以使建设工程的实施过程更加透明和公正,可以对管理目标进行更好的评估、预测和控制,可以使建设工程各方责任主体及相关单位更加重视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通过质量监督工作信息化建设,用公正、公平的监督标准来保证整个监督管理工作规范化与程序化,强化监管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可以使监督人员耳聪目明,卓有成效地开展监督工作,近而推动提高建设工程质量提高。通过大力推行电子政务,可以达到加强管理力度和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目的。 所以我们必须提高信息化建设紧迫感的认识,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认真抓好信息化建设。

        2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主要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部于2003年了《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这标志着我国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体制信息化建设也随之进入政府规划的快车道阶段。伴随着“纲要”的出台,各地陆续推出了建筑业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相关意见。

        近年来,我国在建筑业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上海、江浙一带经济发达区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整体水平和政府监督管理信息化发达国家(日本在这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差距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利用市场化手段研发相关软件方面、信息化标准制定方面、相关数据库建设方面及整体规划方面。因此,全面实现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

        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基于互联网数据库技术的应用,对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海量信息,包括文字、图形文档和声音、视频资料实现有效存储和快速查询。

        2.2 先进检测系统的应用,采用摄像监视系统,覆盖整个施工现场,用以监视施工现场质量、安全、消防等工作,降低施工现场管理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2.3 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对建设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将系统行为和形态、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及其时空表现模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建立系统仿真模型并求解,然后进行纠偏校正,实现工程建设目标的有效控制。

        3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解决的主要问题

        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主要用来解决如下问题:

        3.1 解决监督检查的工作内容及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问题 针对某一个单项或分项工程,系统通过随身电脑的嵌入式软件或其它形式的客户终端,以国家和建设部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及相关规程、规范、强制性条文,法规文件为依据,引导确定监督检查的内容。

        3.2 解决监督检查过程中所采用的标准问题 系统通过随身电脑的嵌入式软件或其它形式的客户终端,提供向导性的监督检查程序和强大的现场帮助支持查询计算系统,引导监督人员在施工现场完成质量信息的实时采集测评,并对检查不合格的项目给出处理意见。

        3.3 解决监督检查结果的管理运用问题 整个信息化系统要建立一个与随身电脑或其它形式的客户终端可进行实时信息传递的基于互联网的网络数据库,方便管理者对监督检查信息和监督人员的实时管理控制。

  4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具有的主要功能

第9篇:信息工程监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研究

引言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交通工程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要保障交通工程的质量,就应该建立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控制交通工程的风险。信息化施工和信息化工程质量管理的结合,能够为交通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提供更大的便利,实现规范化施工和信息化施工,提高我国交通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

1 构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要提升一个部门、一个城市以及整个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就必须对传统的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改进,提高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交通工程建设是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交通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建设进展非常迅速,这也导致了一些单项工程具有较紧的工期,加之交通工程本身具有较高的质量要求,一些交通工程出现了质量隐患,甚至严重的质量问题。一旦交通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必然会造成非常严重的经济损失和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传统的交通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和完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是时展的大势所趋。

2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我国很多地区都开始积极建设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程度也有了直接的提高,例如在我国的广州、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建立了“第三方监测数据管理系统”“隐患排查治理管理系统”“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工程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等,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效率。但是由于我国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

2.1 没有对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

一些城市建立了一部分独立的信息系统,以适应不同区域的交通工程的建设需要,其中缺乏统一的设计和规划。还有一些城市在信息系统研发方面存在着重复研发的问题,没有对不同时期对质量安全管理的不同理解和需求进行有效的整合,造成资源的浪费[1]。

2.2 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

交通工程涉及第三方检测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建设单位、政府相关部门等多个相关主体,而当前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中尚未建立起有效的协调机制来对各进行协调。

2.3 存在重复投资问题

各个城市一般都会根据自身的交通工程建设需要来建设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各地之间缺乏有效的平台来交流建设成果和经验,设备购置、系统建设方面存在着重复投资的问题。

2.4 存在信息孤岛

交通行业尚未建立起统一的信息工程建设标准,从而也就无法对各城市的信息工程数据进行共享。而各部门之间也很难及时地对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有效的交换。

3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3.1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思路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该系统的目标在于提高交通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和效率。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思路如下。

(1)具有较高的实用性。该信息系统必须简单实用,具有较强的推广性,能相对便利的对其成果和数据进行共享,能够对数据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

(2)模块化建设依据城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方面的需求,对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将其细分为不同的子模块并进行分步实施[2]。

3.2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构成

构建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应该对质量管理、试验管理、合同管理、原材料管理、计量支付管理、标准和公式库管理、地理信息管理、竣工资料管理、系统自身管理等方面的子系统进行分别构建,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具备各项基本功能。

3.2.1 质量管理模块

质量管理模块是整个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质量管理相关文件、工程交工时间管理、质量综合评定、工程质量认可书管理、分项检验资料档案管理、工程报验和验收、开工申请和审批过程、工程划分体系等。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实现分项工程工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工程、继电安装工程、土建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同时还要通过信息化手段来管理所有施工工序,开展完善、规范的流程管理[3]。

3.2.2 试验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管理、处理交通工程中的各种试验资料,以及相关的图表和数据。在具体的交通工程项目中,可以通过该模块来进行数据管理、试验标准管理和现场试验管理等。

3.2.3 合同管理模块

合同管理主要包括设计变更申请、应对合同违约情况、工程支付计划、合同信息储存等方面的内容。

3.2.4 原材料质量管理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对原材料的进场、试验和使用进行全方位管理,包括原材料的使用记录、试验记录和进场验报,并对所有原材料有关的信息进行汇总。

3.3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体系

该信息系统的软件体系主要包括应急管理系统、安防系统、监测预警系统、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质量精细化管理系统等。通过各个系统的协调作业,形成一个完整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平台。该信息系统中,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门户,具有四个层次的软件架构。第一层次为数据库层,主要作用是存储各模块中产生的数据;第二层次为接口、引擎和中间件层,包括信息系统中所有的开发结构、引擎和中间件;第三层次是专业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能够独立运行;第四层次是系统的门户层,也就是将各子系统的数据联通起来。必须通过软件体系来联通各子系统和模块,同时在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各相关单位和部门之间建立共享平台,避免重复建设,交换相关经验,加强相互监督。

3.4 发挥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作用

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现有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制度进行进一步的规范和完善,同时对质监的工作行为进行有力的规范。而且通过窗口自动提示功能和预警提示功能,能够对交通工程各项工序进行更好的监督[4]。

4 结束语

构建完善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是时展的必然需要,积极建和完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交通工程的规范化和信息化。该信息工程系统的运用能够将各项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综合起来,使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同时加强各相关部门的联通。

参考文献

[1]王艳辉,罗俊,张晨琛.基于GIS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04).

[2]戢晓峰,魏雪梅,陈方.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公共交通系统公平性评估――以昆明市为例[J].公路交通科技,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