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形象思维的定义精选(九篇)

形象思维的定义

第1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家、心理学家、语言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深感兴趣并争论不休的问题。从公元前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开始直至今天,仍未定论。概括起来,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种理论:第一,语言决定思维,思维只能在语言基础上进行;第二,语言对思维有较大影响,对思维起着指导和调节的作用;第三,思维决定语言,语言是在思维基础上产生的;第四,思维即语言;第五,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错综复杂,二者间的作用既非单向的。也非直接的。

语言和思维究竟是什么关系?笔者同意这样的观点:思维的载体是语言,同时语言也反作用之思维。思维创造了语言,语言又影响了思维。语言符号当然更是人类思维的产物,它对人类思维的作用也是两方面的,既有刺激的作用又有规范的作用。文字是语言的一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也必然影响思维方式。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符号系统,作为视角符号系统一文字,汉语是表意文字,英语是表音文字。两种语言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们所属的两个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由于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等诸方面而不同,他们用各自的独特的方式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因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带有民族色彩的语言体系,孕育出各自独特的思维方式,从而造就出各自独特的文化氛围。思维方式不同其结果是语言方式不同,而语言表达方式不同又反过来直接影响着思维方式。因此,有学者甚至认为文字是文化的基因,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从文字体系的不同开始的。

下面笔者从中西文字差异的角度来探讨其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二、文字的差异

中西文字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音、形、义、语法四个层面。

在语音层面,最突出的特点是:汉字是单音节,同时汉字每字都有声调,而且严格地分一、二、三、四声,是规定的,也很规则,而且它的声音很响。而印欧语既有单音节,又有多音节,无声调之区别,但有轻重音之分。

在字形层面,汉字是惟一现存的象形文字。汉字的结构是一种方块形、建筑型的结构,是立体的。它的笔划是上下左右都可以通,各种笔画几乎多和某种实物有联系,所以有很强的具象性。而西方文字,以希腊字母为例,它借助于菲尼基字母,它是完全符号化的,因此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在字义的层面,汉字的立体结构导致汉字的总字量的有限性,不能随时根据语音造出新的字(词),也正因为如此,汉字常常采用一字多义的办法弥补。一字多用,字义就容易宽泛、笼统。而西方语言的造词功能很强,有很多种构词方式如:派生、合成、拼缀、缩略、逆构词法等。这样,西方文字的多义词相对少得多,新造词能满足西方人表达比较确切概念的需要,而且很精确,但相对而言,词的分类要多一些。

在语法层面,汉语文字在词法方面没有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等,这使得汉字的定位功能相对灵活,也造成汉字具有很高的创造性。而印欧语系有严格的性、数、格、时态、前缀、后缀,以及主谓宾定补状,词的定位灵活性差,词的位置限制性很大。因此汉语的词法和语法都不发达;而西方语言的词法,语法系统比较发达完备。

总而言之,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的思维特点。英语是声音语言,汉语是形象语言。英语强调刚性定位、固化指谓,汉语强调意义的积聚性。英语多为形合句,汉语多为意合句。英语是线性因果推理,汉语是因果相生推理。英语是原子论语言结构,注重单词、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汉语注重整体定位法,强调位置的重要性。英语求衔接而多推理,靠逻辑而非灵感,重论证而轻直觉:汉语求简捷而少推理,靠灵感而非逻辑,重直觉而轻论证。

三、文字与大脑

现代脑科学研究证实,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分工是不同的。右半球主要处理各种各样的形象,左半球主要处理形形的语言符号。这表明左右两半球的思维工具不同,右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形象,也可称为形象思维;左半球的主要思维工具是语言,也可以称为语言思维。语言是形象的象征性符号,形象是语言代表的意义。文字有三个方面:字形、字音、字义。研究发现,字音作为语音,主要由左脑语言中枢处理。字义则由右脑处理。拼音文字字形由左脑处理,汉字字形由右脑处理。文字作为字形、字音、字义的综合符号系统,左、右脑都参与了处理。现代的计算机核磁扫描,也证明也这一点。但是使用表音不强、有序不强汉字的人,则偏重使用右脑。研究也表明如果由左脑处理汉字则比右脑慢得多,如果由右脑处理拼音文字则比左脑慢得多。

研究还表明,不管信息是以什么方式进入大脑的,一般人的左半脑处理的是有序性信息,而右半脑处理的是各种继续性即混沌信息。生理研究也表明,大脑左半球的神经元的分布排列整齐有序:大脑右半球相应位置的神经元的分布排列,不如前者有序。

拼音文字具有很强的序列性,所以由左半球处理,而汉字类似象形文字,有序性不强,由右半球处理。汉字与拼音文字它们的词意都是由右半脑处理,看拼音文字字符和理解词意必须左右脑并用,看汉字则主要用右脑,它的表音功能不强。拼音文字利于大脑的均衡发展,左右脑不同功能的并用才是科学的用脑方法。

因此,文字的差异可以对大脑不同区域产生刺激。中西方人长期接受这种不同的刺激,使大脑的某些局部区域发达,从而为中西方思维差异奠定了生理基础。

四、文字差异与思维

关于思维方式差异的分类很多,笔者在这里只探讨几种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一)文字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中国人侧重形象思维,而西方人侧重抽象思维。导致这种思维差异的主要根源是:西方语言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各有自己的特点;汉语是形象语言,英语是声音语言。

汉语以形象为主导,汉字是象形文字,“六书”就以象形或取象为主,都是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模仿,指事也以形象一符号显示自然关系、模拟自然关系。会意则是对事态的复杂关系的显示,不是单纯的象形。这基本上决定了汉字的形象性。转注、假借则是语义的延伸,是把象形文字的形象性延伸出去。语义的延伸也代表了形象的延伸。这种音、形、意互相联系的文字,为形象思维提供了方便的工具,使中国人长于形象思维。

西方语言的书写形式是字母文字,这种文字既不表形,也不表意,而仅仅表音,也就是说,它完全割断了与形象的直接联系,是一种纯粹的记录语言的符号。这种纯粹记录语言的字母文字频繁地、广泛地刺激人们的大脑,就逐渐地形成了西方人长于抽象思维的习惯,使之抽象思维特别发达。

(二)文字与综合思维和分析思维

中国人重综合思维,西方人重分析思维。综合思维是指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方面联系并综合起来。分析思维则指在思想上将一个完整的对象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将其属性、特征等各方面分开考虑。

汉语以单音节为主要的意义单元,并表现为字的形象。因此,形象语言则以字的形象决定字义。汉语中一音多词现象很普遍,形象语言中的声音独自看来是模糊多义的,必须整体上把握。汉语很注重整体性,个别现象反而变得很模糊,导致意义的多样性。汉语采用相对定位原则,用相对定位来规定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因此汉语是整体定位法,强调位置的重要性。汉语的条理是隐性的。整体决定部分,对整体了解越多,对个体了解也就越多。整体与个体之间互相决定。

英语把元音和辅音组合为音节,然后形成意义单元。因此,声音语言是以声音组合来决定字义。英语中,一个形象(即一个意思或意义)可有多个声音与之相应,声音语言中的意义独自看来是模糊多义的。声音必须要有意义,要掌握声音的意义,必须产生概念,人们依赖这些约定俗成的概念进行定义和推理。英语强调固定不变的指谓,每个意义必须加以固定而不能积聚,于是能够产生多元的概念系统和理论系统。英语则必须用明显的语法结构来表达现象,强调词的形态。汉英语言这方面特征的差异可以使中国人长于综合性思维,而英国人长于分析性思维。

第2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隐喻 《为自己而写》 隐喻思维法 隐喻翻译法 排列顺序 原因

一、对翻译的理解

翻译是一个极富实践性的领域,同时又是最典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翻译的过程就是对两种语言对比研究的过程,它反映着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特征。翻译的直接目的是获得可接受的译文,最终达到两种语言的移植、两种文化的沟通、两种思想的交流。

二、对亚里士多德的隐喻定义的理解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中对隐喻定义为“将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他的这一定义被视为隐喻的经典定义。他认为隐喻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修辞格,隐喻就是在不同事物中发现相似之处,而恰到好处地使用隐喻是天才的标志。

隐喻的恰当使用,能够反映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想象力,能够使语言超越常规上的语义局限,以鲜明的形象感染读者。隐喻能够增进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反映出人类不同寻常的认知能力,是具有独创性和生命力的新颖表现形式。

“将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的前体条件是彼此事物之间有相似处,“彼事物的名称”显现的有时是本义(即字面义),如:prim suits(古板的套装);有时是引申义,如:wavy hair(微微卷曲的头发)。因此就有了这样的结论:凡不再拘泥于字面意义的表述,由字面意义到引申意义的“词义引申”或转义均与隐喻有某种联系,而隐喻是涉及“词义引申或转义”的基本形式,它能含蓄、隐讳地指出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是明喻、拟人和拟物等的原型,如明喻不过是由like, as if/as though, similar, resembling 等喻词标示出的隐喻,拟人是赋予抽象概念、物体、自然现象等人的特性、习性、动作、感情等,如:cheerless year(沉闷的一年);拟物是将自然界中生动形象的词语用于人上,如:――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他活脱脱是一个滑稽的老古董。)凡是借助“词义引申或转义”的手法达到积极修辞目的的,均可视为某种形态特殊的隐喻。

三、对《为自己而写》中的隐喻现象的分析

英语文章“Writing for Myself”(《为自己而写》)是美国作家、《纽约时报》的长期专栏作家拉塞尔•贝克(Russell Baker)的自传《Growing Up》(《成长》)中的一部分。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如何由厌恶英语及写作,转而找到写作的乐趣并最终成为作家的转变历程。文章启示读者写作要从真实的生活入手,为自己而写,不能当作交差、完成任务来应付,同时作者也从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慧眼对一个人的成材所起的作用。拉塞尔•贝克因其杰出的评论文章和自传《成长》而两次荣获普利策奖。

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定义“将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或由其衍生出来的“词义引申”或“转义”作为判断隐喻的依据,发现“为自己而写”只有短短797个单词,其中隐喻现象有23个。

1.从结构上来分析《为自己而写》中的隐喻现象。这23个隐喻现象,从结构上来看,大体上有三种:

第一种:句子隐喻(7处)――主系表结构(3处),主谓结构(4处)。

第二种:词组隐喻(14处)――松散词组{偏正结构(10处)、动宾结构(1处)}和固定词组(3处)。

第三种:单词隐喻(2处)。

从字词句这一体系来看,隐喻现象在词组层面出现的较多,其次是句子层面、单词层面。可以是彼事物的词语修饰此事物而形成的偏正结构的词组隐喻,也可以是彼事物的词语与此事物相搭配而形成的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的词组隐喻,也可以是彼事物的词语具有此事物的特征而形成的主系表结构的句子隐喻。《为自己而写》中有十个偏正结构的词组隐喻、一个动宾结构的词组隐喻、四个主谓结构的句子隐喻,在构成隐喻的所用结构中,偏正结构的词组隐喻最多。“将彼事物的名称用于此事物”也告诉我们,只需两个不同类但却有相似处的词语合乎语法地放在一起就可以构成隐喻,单词是因为词语的数量较少,而句子又因为词语的数量较多,这就是词组隐喻尤其是偏正词组隐喻较多而句子隐喻和单词隐喻较少的原因。固定词组从词语数量上来说不止一个,但牢固程度如同一个单词,至于固定词组和单词也会成隐喻,这是由“词义引申和转义都能形成隐喻”这样的结论决定的,因为固定词组和单词在具体语境中往往不是字面义而是引申义,也往往转义。

2.从隐喻思维的形式和英汉对比的结果来分析《为自己而写》中的隐喻现象。《为自己而写》中的句子隐喻共有七处。主系表结构的有三处,其中一处采用了拟物隐喻思维,另两处采用了拟人隐喻思维。拟物隐喻的例子:――he seemed a comic antique.(他活脱脱是一个滑稽的老古董。),此隐喻是将“老古董”的名称用于古板的人身上,目的在于逼真地刻画作者的老师那古板的形象,翻译采用了保留形象的直译法;拟人隐喻的例子:None (topic) was quite so simple-minded as “What I Did on My Summer Vacation(像……那样傻乎乎的题目倒是一个也没有),此隐喻是将表示“人”的词语“傻乎乎”用于无生命的“作文题目”上,目的在于形象地道出那一个“作文题目”彼时彼刻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主观看法,翻译采用了在词义引申基础上的意译法;… the night was half gone…(半夜时分),此隐喻是将表示运动着的物体的词语(gone)用于静止的自然现象 (night)上,目的在于变静为动,给人以生动形象之感,翻译采用了意译法。主谓结构的有四处,其中一处采用了拟物隐喻思维,两处采用了拟人隐喻思维,一处采用了转义隐喻思维。The idea of becoming a writer had come to me …(我的脑子里就转着当作家的念头。)Vivid memories came flooding back of a night in Belleville…(贝尔维尔之夜的清晰的回忆如同潮水一般涌来。)都采用了拟人隐喻思维,都是将表示运动着的物体的词语(come)用于静止抽象的概念 (the idea)、(memories)上,尤其是第二句还把“flooding”与“memories”搭配在一起,构成了生动形象的比喻,前者采用了意译法,后者采用了保留形象的直译法。The topic on which my eye stopped was “The Art of Eating Spaghetti”. (我的目光落在……)采用了拟物隐喻思维,将表示“静止”的词语(stop)用于人具有运动特征的器官 (my eye)上,翻译采用了在词义引申基础上的意译法;――the possibility took hold.(这一想法就有了实现的可能。)采用了转义隐喻思维,将“生根、确立”的“took hold”翻译为“实现”,采用了转译法。

词组隐喻有十四处,其中,有五处是靠拟人思维形成的隐喻,有一处是靠拟物思维形成的隐喻,有六处是靠词义引申思维形成的隐喻,有两处是靠转义思维形成的隐喻。lifeless paragraphs(乏味的段落)、cheerless year(沉闷的一年)、prim suits(古板的套装)、All the good humor of Uncle Allen’s house …(艾伦舅舅家诙谐有趣的场景)和the pleasure of that evening(那个夜晚的快乐)都是靠拟人思维形成的隐喻,都是将表示有生命的人或物的词语(lifeless、cheerless、prim、 humor和pleasure)用于修饰无生命物(paragraphs、year、suits 、house 和evening)上,前两者采用了词义引申基础上的意译法,后三者采用了直译法。wavy hair(微微卷曲的头发)是靠拟物思维形成的隐喻,将具体形象的无生命物体的词语(wavy)用于对有生命的物体的词语(hair)的修饰,其中“wavy”意为“波浪的”,引申为“微微卷曲的”,unfruitful year(一无所获的一年)、“没有果实的”即“一无所获的”,用具体生动有实感的词语(unfruitful)修饰抽象没有具体实感的词语(year);a small prim smile(一丝拘谨的微笑)是将常用于表示大小的形容词“small”来修饰人的表情(smile),引申为“一丝”;unwelcome task(这一讨厌的功课),“不受欢迎”即:“讨厌”,将常用于人的词语(unwelcome)用于修饰无生命物(task);Mr. Fleagle would surly give it a failing grade(一个不及格的分数),用一个贬义形容词(failing)来修饰无生命物(grade);I wanted to relive the pleasure of that evening. (重温……的愉快),“relive”的字面义为“使…重获新生”,与表示人的感情的名词 “pleasure”搭配起来,引申为“重温”,这六处都是靠词义引申形成的隐喻,采用的都是词义引申意译法。hold back(抑制),字面义为“拉拽回去”,将人的动作用于人的抽象感情方面,转义为“抑制”。turn out (编写), 字面义为“翻转出来”,与“段落”搭配,转义为“编写”,I wanted to put it down simply for my own joy, not for Mr. Fleagle. (把它写下来),“put … down”字面义为“把……放下来”,用于“有趣的事情上”,转义为“把……写下来”,这三处都是靠转义思维形成的隐喻,采用的都是转译法。

单词隐喻有两处,其中,when I saw him lift my paper from his desk…中的“paper”(作文)、He was reading my words …中的“words”(文章)都属于单词隐喻。“paper”的字面义即本义为“纸”,写在“纸”上的就是“作文”(结合语境),“举起我的纸”即“拿起我的作文”,“words”的字面义即本义为“单词、字”,读我的“文字”,即读我的“文章”,这两个都是靠转义思维形成的隐喻,采用的都是转译法。

四、结论

以亚里士多德的隐喻理论为依据,通过对《为自己而写》一文中23个隐喻现象的结构分析,得出隐喻现象大多出现在词组(尤其是偏正词组)层面,其次是句子层面,再其次是单词层面,并总结出了其中的原因;从其隐喻思维的形式分析,得出隐喻思维法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拟人法(9处)、词义引申法(6处)、转义法(5处)、拟物法(3处);从其英汉对比的结果分析,得出转义思维形成的隐喻大多采用转译法(6个),纯粹词义引申形成的隐喻大多采用的词义引申基础上的意译法(5个),这两种隐喻思维形成的隐喻,其翻译方法较单一,因为,这两种隐喻思维只涉及到词义的引申或转移,不涉及形象,而拟人和拟物思维形成的隐喻,其翻译方法较多样化,因为,这两种隐喻思维有时不仅要涉及到词义的引申或转移,而且还要涉及形象,拟人思维形成的隐喻,有采用纯粹的直译法的(3个),有纯粹采用意译法的(2个),有保留形象的直译法的(1个),有在词义引申基础上的意译法的(3个);拟物思维形成的隐喻,有采用保留形象的直译法的(1个),有采用词义引申基础上的意译法的(2个),由此可见,隐喻现象的主要翻译方法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为:词义引申基础上的意译法(10个)、转译法(6个)、纯粹的直译法(3个)、保留形象的直译法和纯粹的意译法(各2个)。

参考文献:

[1]于祥杰:《论翻译中语境对词义生成的制约性》,《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 Aristotle, Rhetoric and Poetics [M],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 1954.

[3]李荫华等:《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第3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教学体系;教学思考

高中数学概念不仅是高中数学学科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基础,是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概念教学十分重要。然而,目前高中数学概念教学过分重视形式化的结论,忽视了概念形成过程,学生机械地记忆结论和符号,没有经历概念形成的过程,难以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导致概念不清,无法正确理解性质、法则、定理等数学理论,从而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导致学习障碍,学习习惯恶化。

数学概念教学要重视概念形成的过程,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不仅是学好概念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需要。概念教学要让学生的思维经历“操作―表象―定义―运用―体系”的过程。

其中“操作”以数学材料为中介,通过对材料的处理,进行思维动作,获得概念的体验和初步认识。“表象”指在操作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概括性的感性形象。在概念的定义形成之前,学生首先形成的是概念的表象,这些表象能反映概念的本质属性。“定义”指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做的确切表述。概念学习过程中经历的从具体到抽象的概括和凝聚过程,是概念学习的核心阶段。“运用”指概念在具体环境中的使用,是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常常是一种演绎过程,通过辨别选择、联系比较,激活概念的相关属性,得到发展,不停留在形式化的肤浅层面。“体系”指从某个具体概念出发形成的概念域,或某一个阶段的概念互相联系形成的网络。学生不仅要掌握单个的概念,更要掌握与之相关的概念体系。下面以苏教版必修2“棱柱、棱锥和棱台”为例进行阐述。

第一步,操作。

课前部分:学生动手用硬纸板做一个棱柱和棱锥。

课堂部分:

问题1:从土木建筑到家居装潢,从机械设计到商品包装,从航空测绘到零件视图……空间图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以下图片中抽象出你认识的几何体(投影图片)。

操作阶段以动手制作棱柱和棱锥这一活动以及从图片中寻找棱柱和棱锥为载体,通过动手操作、辨别对象,进行思维活动,获得“棱柱”“棱锥”概念的初步认识。初中阶段虽然没有给出棱柱和棱锥的具体定义,但学生对棱柱和棱锥已有直观认识,此操作过程既有外在的活动操作也有内在的思维操作,在此过程中对棱柱、棱锥的“形象”进行思辨,为形成棱柱、棱锥的“表象”和探索棱柱棱锥的本质属性打下基础。

第二步,表象。

问题2:观察几何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

对给出的棱柱特征不要深究,有一个浅显的认识即可,待定义形成后再对性质作研究,并形成本质属性下的定义。

表象阶段学生通过操作辨析棱柱特征,形成棱柱概念的表象,为概括提炼生成“棱柱”概念的定义作准备。表象越丰满、越贴近“定义”,越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认识,越有利于学生形成形式化语言下的概念“定义”。

第三步,定义。

问题3:棱柱是怎么形成的?

学生思维有困难,教师要进行引导。通过几何画板演示,把直线和平面看成点的移动和线的移动思考棱柱的定义。

问题4:你现在能确切指出棱柱的特点吗?

两个底面平行且全等;侧棱都平行且相等,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对应边互相平行。这是定义阶段,教师引导学生用形式化的语言对“棱柱”概念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描述,实现“棱柱”概念由过程向对象转化,达到思维的凝缩,形成“棱柱”概念的定义。

在棱柱概念的基础上,用运动的观点形成棱锥和棱台的定义,类比棱柱性质得到的方法得到棱锥和棱台的性质: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两个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侧棱延长交于一点。

第四步,运用,即画一个四棱柱和三棱台。这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棱柱、棱锥、棱台的基本作图方法,并能正确画出棱柱、棱锥、棱台的图形。通过画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棱柱、棱锥、棱台的特点,认识棱柱、棱锥、棱台的性质,加深对“棱柱、棱锥、棱台”概念的理解。

第五步,体系,即不同阶段对同一概念的认识体系和相关概念形成的知识体系。体系的形成是隐形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认识过程,小学是正方体、长方体,初中是不定义的棱柱、棱锥的形象,高中是运动观点下的定义。运动观下的定义是描述性的定义,可以尝试引导学生抓住本质特征来凝练定义,这也是对概念的理解升华。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棱柱、棱锥、棱台”概念进行联系,形成“多面体”概念体系,有利于“棱柱、棱锥、棱台”这些数学概念的理解。

概念体系的形成不可能在一堂课中形成,而是长期的不断扩充和完善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在高中数学概念的学习中互相合作,继续努力,取得新的成果。

第4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摘要]汉字是自源性文字,它的形体构造与表义方式直接受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思想意识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具个性的构形特点和表义方式。本文着重阐述了古文字构形组合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分析了汉民族传统思维方式对汉字构形组合形式的影响,从具象性、辩证性、模糊性三个方面揭示了汉字在构形表义中形成的独特个性特征。

[关键词]汉字构形;具象性;辩证性;模糊性

汉字是自源性文字,它的形成和组合形式都和汉民族先民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生活习俗等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在汉字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明显带有当时社会文化的种种痕迹,其形体构造及表义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汉民族的先人依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直觉感受去体察事理,由直接感受而悟出某种人生哲理,“这种直接把握人生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的认识论,也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1](P53)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汉字的构形和性质以及汉字的应用和发展,早期的古汉字在形体构造和表义形式上,留下了远古社会的种种痕迹,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心态与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以古文字为对象,探讨传统思维方法对汉字构形表义形式的影响,探讨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汉字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一、汉字构形的具象性

《说文解字·叙》谈到文字的起源时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盌盓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说:“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早期的汉字,依赖于人们直接感受到的对象,经抽象思维、多维联想而产生的,以“依类象形”的方法表现出来,是当时的人们对社会认识的体现。这种直接的取象表义方式,决定了汉字的本质特征就是象形;以具象示义成为汉字的个性特征。现有的甲骨文资料以及《说文解字》的字形分析,都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

从汉字构形来说,最早的造字法和构造类型是象形字,其他的造字法都是以象形字为构字部件组合而成,象形字是汉字构成的基础和根本。象形字的本质是象形,是以具体的形象表达语义,具象性成为其突出的特征。象形字所表现的是具有突出的整体轮廓或形状特征的事物形象,是以具象的视觉效果和联想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展示它所表达的意义。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大多为名词,表现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等诸多事物;表现人的各种形态和身体部位。这些“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具体形象,是人类感性认识的视觉符号化的形象描绘,是将直观的感性特征,经过抽象、概括的思维组合后的固化形象。而这种固化形象必定融入了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融入了时代的文化特征。如:甲骨文的“山”、“水”二字为独体象形字。“山”字之形由高耸的主峰和两边稍矮的侧峰构成,“水”字之形由中间的水流和两边飞溅的水花构成,形态逼真,能产生“见形而知义”的共识效果。这些字体形象,当然是先民们将直觉感受抽象、概括出的固化形象,是自然之象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觉形象,是语词义与人的记忆中所存留的感性印象相联接而产生的意识形象,这种意识形象就是意中之象。用文字来表现这些形象时,在于对整体形象的把握,突出其特征,强调视觉效果。这种具象的形成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归类概括出的表义形象,而汉字的表义功能正是通过这些具体形象来实现的,因此,具象性成为汉字构形表义的个性特征。

汉字的具象性也表现在合体字的构字形象中。随着汉字的发展,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合体字成为汉字构形的主体,此时的象形字成为合体字的构字部件,由于象形字以具象示义的功能与它作为构造部件的作用共同进入合体字中,从而形成了整个汉字体系独特的以具象示义功能和形式。我们以“杲”、“杳”为例,分析其形体特征:日在上为“杲”,表示阳光明亮的意思;日在下为“杳”,表示天色昏暗不明的意思;这些合体字构字部件的数量、位置不同,但都以整体的直观形象示义。这种构形表义的思维方式正反映了汉字构形的具象性以及具象的时代性。

以具象示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汉字的形体构造,也影响着整个汉字体系的发展变化。甲骨文中假借字占70%以上,假借是在象形字之后出现的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也是世界上所有早期象形字发展的方向。汉字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因为假借字直接借形标音,偏离了汉字以具象示义的轨道,因此, 在传统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下,又为假借字增加象形字作为构造部件而重新组合,形成了既表义又表音的形声字,汉字以具象示义的特征得以保留。正如前人所言:“山旁必言山,水旁必言水,此则万无移易者。因其偏旁所含之字,详其为何义,审其为何声,虽不中不远矣。”[2](P69)这种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正反映了汉字体系以具象示义的独特的功能和表义形式。 "

二、汉字构形的辩证性

我国古代哲学从《周易》起,就有了素朴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萌芽,提出了一系列互相矛盾对立的概念,如阴阳、刚柔、动静、屈伸、进退、大小、内外、损益、盈虚等等[1](P55)这种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渗入汉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人们的观念、认识、表达等诸多方面。作为汉民族文化元素之一的汉字,从它的字形特征和形声字的构造方法等方面也体现出了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说到方块汉字字体组合,首先想到的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等,再具体一些就是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声下形、上形下声等。每个汉字构字部件不同,部件数量不同,但整体结构都讲究整齐对称。这种讲究整齐对称的辩证思维观,不仅表现在汉字形体的外在形式上,在构形表义中也是常见的。如“从”、“比”、“北”三字,均由两个“人”字作构字部件组合而成,或相从,或并列,或相背,以整齐对称的视觉效果表达语义。

第5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汉字构形;具象性;辩证性;模糊性

汉字是自源性文字,它的形成和组合形式都和汉民族先民的思维方式、社会心理、生活习俗等有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在汉字产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明显带有当时社会文化的种种痕迹,其形体构造及表义形式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汉民族的先人依靠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直觉感受去体察事理,由直接感受而悟出某种人生哲理,“这种直接把握人生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国的认识论,也影响着我们民族的审美意识。”[1](p53)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影响了汉字的构形和性质以及汉字的应用和发展,早期的古汉字在形体构造和表义形式上,留下了远古社会的种种痕迹,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心态与传统的思维方式。我们以古文字为对象,探讨传统思维方法对汉字构形表义形式的影响,探讨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汉字的独特的个性特征。

一、汉字构形的具象性

《说文解字·叙》谈到文字的起源时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盌盓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又说:“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早期的汉字,依赖于人们直接感受到的对象,经抽象思维、多维联想而产生的,以“依类象形”的方法表现出来,是当时的人们对社会认识的体现。这种直接的取象表义方式,决定了汉字的本质特征就是象形;以具象示义成为汉字的个性特征。现有的甲骨文资料以及《说文解字》的字形分析,都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

从汉字构形来说,最早的造字法和构造类型是象形字,其他的造字法都是以象形字为构字部件组合而成,象形字是汉字构成的基础和根本。象形字的本质是象形,是以具体的形象表达语义,具象性成为其突出的特征。象形字所表现的是具有突出的整体轮廓或形状特征的事物形象,是以具象的视觉效果和联想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展示它所表达的意义。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大多为名词,表现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等诸多事物;表现人的各种形态和身体部位。这些“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具体形象,是人类感性认识的视觉符号化的形象描绘,是将直观的感性特征,经过抽象、概括的思维组合后的固化形象。而这种固化形象必定融入了当时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意识,融入了时代的文化特征。如:甲骨文的“山”、“水”二字为独体象形字。“山”字之形由高耸的主峰和两边稍矮的侧峰构成,“水”字之形由中间的水流和两边飞溅的水花构成,形态逼真,能产生“见形而知义”的共识效果。这些字体形象,当然是先民们将直觉感受抽象、概括出的固化形象,是自然之象在人们的思维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觉形象,是语词义与人的记忆中所存留的感性印象相联接而产生的意识形象,这种意识形象就是意中之象。用文字来表现这些形象时,在于对整体形象的把握,突出其特征,强调视觉效果。这种具象的形成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归类概括出的表义形象,而汉字的表义功能正是通过这些具体形象来实现的,因此,具象性成为汉字构形表义的个性特征。

汉字的具象性也表现在合体字的构字形象中。随着汉字的发展,以象形字为基础的合体字成为汉字构形的主体,此时的象形字成为合体字的构字部件,由于象形字以具象示义的功能与它作为构造部件的作用共同进入合体字中,从而形成了整个汉字体系独特的以具象示义功能和形式。我们以“杲”、“杳”为例,分析其形体特征:日在上为“杲”,表示阳光明亮的意思;日在下为“杳”,表示天色昏暗不明的意思;这些合体字构字部件的数量、位置不同,但都以整体的直观形象示义。这种构形表义的思维方式正反映了汉字构形的具象性以及具象的时代性。

以具象示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汉字的形体构造,也影响着整个汉字体系的发展变化。甲骨文中假借字占70%以上,假借是在象形字之后出现的记录语言的一种方法,也是世界上所有早期象形字发展的方向。汉字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因为假借字直接借形标音,偏离了汉字以具象示义的轨道,因此, 在传统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下,又为假借字增加象形字作为构造部件而重新组合,形成了既表义又表音的形声字,汉字以具象示义的特征得以保留。正如前人所言:“山旁必言山,水旁必言水,此则万无移易者。因其偏旁所含之字,详其为何义,审其为何声,虽不中不远矣。”[2](p69)这种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正反映了汉字体系以具象示义的独特的功能和表义形式。

二、汉字构形的辩证性

我国古代哲学从《周易》起,就有了素朴的整体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萌芽,提出了一系列互相矛盾对立的概念,如阴阳、刚柔、动静、屈伸、进退、大小、内外、损益、盈虚等等[1](p55)这种传统的辩证思维方式,渗入汉民族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在人们的观念、认识、表达等诸多方面。作为汉民族文化元素之一的汉字,从它的字形特征和形声字的构造方法等方面也体现出了受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说到方块汉字字体组合,首先想到的是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内外结构等,再具体一些就是左形右声、左声右形;上声下形、上形下声等。每个汉字构字部件不同,部件数量不同,但整体结构都讲究整齐对称。这种讲究整齐对称的辩证思维观,不仅表现在汉字形体的外在形式上,在构形表义中也是常见的。如“从”、“比”、“北”三字,均由两个“人”字作构字部件组合而成,或相从,或并列,或相背,以整齐对称的视觉效果表达语义。

第6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形象;抽象;形象思维;虚化实意

语言受思维的支配,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无限纵深基础上的结构体。作为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翻译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是译者进行思维的过程。思维是语言转换的基础,这决定了语言的实际转换必然受到思维的限制。英语向汉语转换过程中,英、汉民族思维习惯及风格的不同势必导致精确理解词义的困难,表达难以忠实且清楚明白,进而影响译文的准确性,影响译文质量。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高度重视语言中的思维因素,注意不同民族思维之间的差异,辨别它们的个性。英、汉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文化,还有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些差异首先表现在英语的功能性和汉语的形象性上。英民族注重抽象思维,擅长运用大量含义概括、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汉民族注重形象思维,惯用直觉和意象等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意义,以神制形,突出神韵,表现为形简神远。如:

(1)Shekeepsalargeestablishment.

此句中的“alargeestablishment”是比较抽象的表达方法,其涵盖的意思相当于“aplaceofresidencewithitspossessionsandagroupofservants”,翻译成汉语用比较具体的描述即为“家宅奴仆一应俱全”。这种虚化实意,虚实变通就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向形象思维转换的基础之上。

英语中用抽象的办法虚说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某些定义很抽象的英语词语在行文中产生了具体的含义,而汉语缺乏对等的虚说,没有对应的传达其具体意思的词汇。另一种是英语中表抽象概念的名词发生可数化,其作用在于表达事物或情况具有该抽象名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特点。这两种抽象说法都要求译者运用形象思维解读原文,依据上下文的具体情境,由虚说化到实说,从而挖掘蕴涵在文本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如以下几例:

(2)Itwasaseriouscharge;agirlsobroughtupmustbeadequatelyprovidedfor.

这个担子很重;——由我们来抚养一个姑娘,吃的穿的都得像个样子。

这句译文以普通生活为基础,侧重于生活逻辑,表达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比起译为“……必须充分地提供生活生计”这种笼统而实在、确定含义的表达更容易让人接受,不至于费解。再如:

(3)Whohasnotadmiredtheartificesanddeli-cateapproacheswithwhichwomen“prepare”theirfriendsforbadnews?

女人们把坏消息告诉好朋友的时候,惯用些花招,先缓缓地露个口风,那种手段没有人不佩服的。

“Approach”有手段、方法之意,若译为“微妙的手法”或“巧妙地处理”不但给人一种“虚”、“泛”、“暗”、“隐”等难以捉摸的感觉,而且原中文体贴审慎、相机行事的含义丧失殆尽,女人具备的那种为人着实钦佩的心理特征和独特的处世计谋也没能刻画出来。之所以变通为具体的“先缓缓地露个口风”,一方面发挥了汉语“实”、“明”、“显”、“象”的语言优势,还增添了不少耐人玩味的情调和灵动的色彩,虽貌离而神合。

(4)…howwatchfultheyarewhentheyseemmostartlessandconfidential;howoftenthosefranksmiles,whichtheywearsoeasily,aretrapstocajoleoreludeordisarm.

她们表面上天真烂漫地跟你谈掏心窝的话儿,其实是步步留心提防着你。她们不费力气就能堆下满脸诚恳的笑容,往往为的是哄人,脱滑儿,叫你心软,上她们的当。

原文中的形容词“watchful”意为“警惕,注意”,“artlessandconfidential”意思分别为“不矫揉造作的,不狡猾的”和“亲密的,心腹的”。它们被译者用充满形象的描述具体而细腻地传达出来,不但忠实有效地再现原文,还帮读者正确地领会原作者的感受。“trapstocajoleoreludeordisarm”的字面意思是“诱骗,逃脱,使对方息怒,而无防备的诡计”,具象化处理过的短语非常富有情趣,把女性的狡黠刻画得鲜活逼真,在读者头脑中诱发出一幅幅逼真的画面。

(5)Itwastobeaverythoroughattack,thuslooksandundertonesweretobewelltried.

这可是一场非常彻底的进攻战,眉眼功夫和柔腔细调都要用上。

(6)Shearrivedverylate.Herfacewasradiant;herdressperfection.

她来得很晚,脸上光彩照人,衣服穿得找不出一个错缝儿。

以上两例的虚化实意,把具体场景展开在读者眼前,让人身临其境,实实在在。人物形象更是栩栩如生,令人印象深刻。译者的创意丰富了原文的形象。

通过从虚实角度变通的译文往往跳出了原文语义层面的束缚,而传神地表达出原文的意境和精神,神似境界极高,这是因为译者恰当地运用了形象思维,传达出了形象信息而致使译笔清晰、明确、生动。

查《现代汉语词典》,可以找到“形象思维”的定义即文学艺术创作过程中主要的思维方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运用典型化和想像的办法,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叫艺术思维。罗新璋曾在其《释“译作”》文章中指出译作之美需要翻译家去进行艺术创造,全靠心灵去阐释。可见翻译是一种艺术性的创作活动,译者必须融入情感的思维。没有形象思维的翻译,其译文或生硬呆板,违背汉语表达习惯;或形容枯槁,味同嚼蜡,毫无韵味,不能神似。再看一例:

(7)Theyleftmeatthegate,noteasilyorlight-ly;anditwasastrangesighttoseethecargoon,takingPeggotyaway,andleavingmeundertheelmtreelookingatthehouseinwhichtherewasnofacetolookatmewithloveorlikelyanymore.

译文a:他们在大门口前离开我,这是不容易的,不愉快的;看见车子载着辟果提走了,把我留在那些老榆树下看那所房子,房子里再也没有一张怀有爱或欢心来看我的脸了,我觉得这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场面。

译文b:我们在大门前分手,他们和我依依不舍,情深意长地告别了。我眼看着车走了,载着辟果提。我独个儿站在老榆树下,看着那座房子,再也没有人用爱我,疼我的目光看我了。此时此刻,酸甜苦辣,齐集心头。

第7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关键词: 文象思维;生态文明;城镇化

作者简介:赖华先(1976—),男,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部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象思维的研究工作。(江西南昌 330077)

一、文象思维的概念和内涵

中国文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中间阶段。在人类思维历史中,原始人类的思维称之为“原始思维”或前语言逻辑思维,法国哲学家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认为原始人的思维是通过一种叫做“互渗律”的表象关联原则来进行。“在原始人的集体表象中,客体、存在物、现象能够以我们不可思议的方式同时是它们自身,又是其他什么东西。它们也以差不多同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发出和接受那些在它们之外被感觉的、继续留在它们里面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1]集体表象是原始人类在一定社会组织形态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对事物进行认识总结的产物。事物自身或事物之间具有的“神秘的力量、能力、性质、作用”是相互关联的,对此最好的解释比如原始人类的祭祀、宗教、图腾之类。在这种认识方式中,人们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原始人类没有成熟的语言文字,他们交流不一定全部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但是,在语言文字的形成、成熟过程中,一些辅助的手段比如声音、图像、手势会逐渐让位于一种特定的、约定的符号。这种符号配上固定的声音,就是语言文字的雏形。当语言文字成熟之后,集体表象中的大部分意义会进入其运用当中。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后,语言文字极易通过国家的功能得到发展和传播。作为一种文化的现象,经验、知识和语言文字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后天的学习过程又总是和当事者的切身体验是密切联系的。因此,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在以语言文字为主要交流工具和知识载体的过程中,“集体表象”、“互渗律”一直如影随行。其实,从原始人类开始到进入文明社会之后的漫长历史进程中,或者说在以崇尚科学理性精神的资本主义社会到来之前,整个人类思维都普遍呈现出重视经验和现象关联的显著特征。

欧洲在文艺复兴以后,现代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等自然科学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这使得现代科学的各个分支得以建立。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在英、法、德、美等国家的建立,世界文明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从此,人类思维有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农业文明时期的整体性、关联性思维向工业文明的科学理性思维转向。恩格斯说:“真正的自然科学只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才开始,从这时起它就获得了日益迅速的进展。把自然界分解为各个部分,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对有机体的内部按其多种多样的解剖形态进行研究,这是最近四百年来在认识自然界方面获得巨大进展的基本条件。”2:进行自然科学研究需要一种分析思维,这种思维我们习惯称之为“概念逻辑思维”。顾名思义,概念逻辑思维建立在事物严谨的概念和逻辑之上。海德格尔对“逻各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指出:“我们也还能在历史学上确定在场的全部变化,即在场显现为起统一作用的唯一的一,显现为逻各斯,即保存着一切的采集,显现为相,在场,实现,(substantia)实体,(actualitas)现实,(perceptio)知觉、(Monade)单子,显现为对象性,显现为理性、爱、精神,强力意志意义上的自行设定的设定性,显现为在相同者的永恒轮回中的求意志的意志。在历史学上可确定的东西能够在历史(Geschichte)的内部找到。”3:可见,概念思维习惯于将世界对象化、事物实体化,习惯于从“单子”意义上、从科学实验意义上去将事物进行设定。这种思维方式排斥了人类与自然界“共处”的本质关系。

西方概念思维是建立在西方文明传统的基础之上,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全球一体化时代的来临,这种思维方式所孕育的社会形态、生活形态、文化形态已经形成了一种“一元”模式,即价值观上强调所谓“民主自由”,政治制度上实行所谓“代议制”,经济上实行“市场化”、“资本化”。这种“一元”模式推行的结果是全世界都在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仍然掌握着世界话语权。他们通过产业转移,将低端的高污染高耗能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矿产资源方面,他们通过跨国企业控制开采权、定价权;在国际商业贸易方面,他们通过先进的技术、经营管理、垄断扩张等手段来获取商品的增殖收益;在金融领域则将实体经济虚拟化,通过股票、期货、债券等方式获取收益。

美国生态马克思主义家福斯特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反生态的,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4:。《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6月24日刊登题为《生态文明建设需超越资本逻辑》一文认为:“摆脱被资本利益引导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是生态文明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最为艰巨的任务。实现生态文明,人类社会形成新的伦理价值观、生产和生活方式,需要超越当前资本主导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形态。”5:应该说,当代国际社会对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意识越来越强,对由“资本逻辑”控制的人类发展生存方式的反生态本质的认识越来越清醒,但是,如何超越“资本逻辑”及其科技、知识神话,根本的出路还在于改变目前以科学理性思维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对此,郇庆治指出:“在当代世界中,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问题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被公认为21世纪面临的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传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生态本质或不可持续性已暴露无遗,而同样清楚的是,在从根本上改变智力支撑着现时代的物质主义生存方式的现代化思维模式之前,人类很难找到一条通向明天的现实的道路。”6:

要改变智力支撑着现时代的物质主义生存方式的现代化思维模式,并朝着生态文明的目标前进,学术界认为目前有两个选择项,一种是生态社会主义,一种是生态资本主义,这是从社会政治制度而言;从更微观的思维方式上而言,资本主义的科学理性思维被证明本质上是反生态的,而作为人类文明轴心之一的中华文明,不仅传统文化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文化,而且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也被认为具有建立生态文明的优越性。但是,如何从现代学术范畴的层面定义中华文明的传统思维模式,却仍是一个还在争论和探讨的课题7:。

在吸取前辈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人结合西方现象学的还原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命名为“文象思维”。8: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有:1、人类思维以语言文字为主要的思维载体,同时,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种“象”;2、“象”是人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象”不仅是直观的物象,由于和语言文字结合,象还延伸到象数、象理、象意、象律等更高层面的认识领域。综合言之,文象思维是一种语言文字和象结合的思维,是一种符号化了的具有在场和相融等意义的思维方式。在人类思维历史中,与概念思维具有同源性,又有差异性,同源性表现在人类思维要以逻辑和语言为基础,差异性表现在思维的表达方式上,文象思维以描述性为主,而概念思维以陈述性为主。

二、文象思维与生态文明

人类思维具有同源性,那就是以逻辑和语言为基础,但是不同的文明造就了不同的思维表达方式。概念思维以陈述性的表达方式为主,而文象思维以描述性的表达方式为主。从语言学角度来说,任何语言在它的起源阶段都是在形象化的语言符号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成语言文字的。比如英语语系中的“W”象水波的形状,“A”象拉弓射箭的形状等等。由这些具有象形意味的字母组成词根,然后再组成各种单词。但是,由于英语是表音文字,其字母的组合千变万化,客观上也只能是一种记号或符号,有约定性和设定性。因此,表音文字更倾向于对事物的命名,文字本身和事物并没有直接的形象关联,不象表意文字从文字本身就有形象性和关联性。比如汉字的“六书”,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万品以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9:中国的象形文字具有显著的对事物进行描述的特征。事实上,从认识论来说,人类对世界的感知首先要通过人的感觉系统,即感官,经过人类感官投射的事物就称为象,但是,正如《周易》所说:“象者,像也。”,我们看到的事物都是一种人造之像,是一种虚象。换句话说,世界和人类之间本来是你不知道我,我不知道你的一种关系,但是当人类去认识去言说世界的时候,世界万物对人类来说,其本来面目即实象就隐藏起来了,但是这并不表示它不存在。人类通过语言和感官去获取这些象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描述性的,这种描述性的反映世界的方式更注重获取的过程,一种是陈述性的,这种陈述性的反映世界的方式更注重获取的结果。而且,陈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本身就含有一种设定性,即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即实象。因而,陈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会很容易就认定世界是实体化的、客观的。因而,人类运用陈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就更注重事物的客观性、实体性,而不去考虑反映过程中的人的因素。

而描述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更注重获取的过程,因此,这种思维更注重心物的交融,即庄子所说的“万物与我合一”。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则发展出了天、地、人三才的相通与相融。天、地、人被认为是世界万物中赋予了创造力和生成力的物类,而这三种物类与其他天地万物组成的时空则叫自然。因而,道家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层级关系。有生命的物类和无生命的物类共同构筑起自然的时空,这个时空里,没有人与自然的割裂关系,人类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自然当中的一个物类而已。这种与物合一的思想正是生态文明的真正精神之所在。

美国学者马希尔(Peter Marshall)说,道家是生态形而上学首选的概念资源,“生态思维首次清晰的表达在大约前6世纪出现于古代中国”,“道家提供了最深奥的、雄辩的、空前详尽的自然哲学和生态感知的第一灵感”10:。其实,不仅是道家,儒家也是如此。汉代传入的佛教经过本土化改造后,也充分融合了中国文化中天、地、人合一的传统。这种生态思维不仅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体现在一个国家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熊十力先生说:“西洋现代的国家,对内则常为一特殊阶级操持的工具,以镇压其他阶级;对外则常为抢夺他国他族的工具。他们的国家是这样的恶东西,列强之间,彼此都持着这样的恶东西相对待。不知将来如何得了。我们的国家,绝不同他们一样。我听说英国罗素先生曾有一句话。他说,中国并不是一个现代国家,而是最高的文化团体。此话说得好,用不着多敷说。我国人向来爱和平、贵礼让,不肯使用凶蛮手段。无阶级于内,无抢夺于外,就因为他常有维持最高文化团体的观念。这便是他的国家观念。由中国人这种观念扩充出去,人类都依着至诚、至信、至公、至善的方向去努力,可使全世界成一个最高的文化团体。岂不大美,岂不大乐?”1[1]《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清晰地体现了这种天下一家的“家天下”思想。

生态文明是目前人类能够找到的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充满光明愿景的人类文明形态。但是,生态文明不是用科学技术这种工具理性所能够实现的,尽管人类不可能重新返回到农业文明的生态自觉时代,但是,由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孕育的文象思维却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不可或缺的思维方式。如果说深生态学是一种理想意义上的生态理想,而生态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反生态本质的自我改良,那么,中国文象思维则在容纳吸收现代科技即科学理性思维基础上的向农业文明生态自觉的现代提升。在这种现代提升中,新型城镇化建设恰恰是实现我国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

三、文象思维与新型城镇化

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与城镇化建设同步的是新农村建设。应该说,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是同步的,而且是配套的、相辅相成的。通过这些年的建设,我国的城镇化率提高很快,据有关机构统计,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2.57%(2012年),这样的建设成效是显著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还处于偏重于基础建设领域的初级阶段,新农村建设也是如此。而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绝不是“多快好省”的基础建设投资就能完成的。通过基础建设投资拉动的GDP增长的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在这种增长模式中,旧有的粗放型的高污染高耗能的经济生产方式仍没有改变,经济的转型、升级改造进程没有明显改善,而环境污染却呈现日益严重的局面。

党的十鲜明地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这个决策顺应时展潮流,可以预见的是,这一决策将会对中国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社会面貌产生深远影响。

生态资本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阶段,其保护环境的措施仍然沿用“资本逻辑”,即实行环境污染许可证制度,定量污染的许可证可以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当然,在理性思维的指导下,定量的污染许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污染,保护环境,包括国际上政府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谈判也具有污染许可的性质。但是,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由于产业层次、经济结构等方面的原因,碳排放量的控制没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诸多优势,因而,随着工业化的深入,碳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环境污染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因环境污染而导致的自然灾害日益显现。正是在这种现实危机中,中国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就显得更为迫切。

那么,在继续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贯彻和落实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重心就应当定位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根据中国文象思维的理论去探讨,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

(一)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具有基础地位,生态农业的建立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生产环节提供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低污染农业需要建立各种监督机制和技术指导、技术革新;在农产品的流通环节也要实行动态跟踪、生产地标签制度。各地要围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要求作好监督、指导、创新工作。农产品和食品工业的结合更需要机制、体制、制度的创新和构建,从而保证食品加工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是绿色食品、放心食品。

对农产品和食品行业的各项指标实行国家标准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何让农产品和食品进入健康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农产品和食品同样要进入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环境,在竞争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环保生态标准。

围绕建立生态农业的要求,对水质、土壤、空气质量等这些影响生态农业的要素也要作出科学评价,放到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从而促使各地为改善这些条件作出实际的努力。

(二)工业作为第二产业要实行严格的环境许可证制度,这点可以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对于城镇中各种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应该将企业利润的一部分以适当的形式补偿其环境污染所造成的损失,当地居民也应当相应获得补助。国家应当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工业所在地居民的环境权利,探讨补偿形式。如企业帮助缴纳当地居民的养老金、社保金等,政府应当和居民围绕工业的环境代价问题进行磋商,包括环境听证制度、政府让渡部分税收作为环境红利分配给居民等。国家以法律形式确立环境污染的权利和义务,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集体、个人征收一定的税金,税收收入用于改善环境和平衡各种权责关系。

通过以环境为指标的各种措施不仅有利于平衡社会矛盾,还可以提供积极引向,促使工业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改造,加大科技投入,建立集约型、节能型的工业企业。

(三)生态林业的建立需要革命性的变革,过去几十年的植树造林,各地以能创造价值的经济林为主,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根本上改变了植被生态,对于以山林为栖息地的各种动植物带来毁灭性的灾难。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是与生态文明的理念格格不入的,迫切需要进行拔乱反正。转变过去僵化的思维模式,建立生态林业同样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文化名山庐山,其植被保护就是有意识地恢复其原始生态性。生态林业恰当地加入文化因素,这种环境保护方式将极大的开拓旅游资源,使各地居民不用到名山大川也能就近感受森林的葱郁、飞禽走兽的和鸣,从而在自然的原生态中获得生命的静默与安宁,获得与尘世的嚣攘争伐完全不同的生命感悟。

总之,我们要将生态文明的重心转移到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当中,或者说,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的起点、抓手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围绕生态文明的建设,我们应该善于同时运用科学理性思维和中国文象思维,在技术与人文的双重步调中建设和谐社会、宜居社群,从而将自然与生态、社会与生态、产业与生态、耕种与生态落实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考文献:

[1]列维·布留尔(法).丁由译.原始思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海德格尔(德).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福斯特(美)耿建新.宋兴无译.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5]郭静.生态文明建设需超越资本逻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6-24.

[6]萨拉·萨卡(印度).张淑兰译.生态社会主义还是生态资本主义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7]高晨阳.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8]赖华先.中西比较视野中的中国文象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11,(11);中国文象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精神J:.鄱阳湖学刊,2012,(6).

[9]许慎.说文解字M/CD:.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电子版卷一.

第8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20世纪末,人类迈入了数字电子传播时代。一方面,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新媒体的融入,为电视传播获得了延伸的可能性。电视编辑突破了基于磁带的线性编辑的诸多局限,基于数字技术的非线性编辑等为电视创作空间的拓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媒体和新技术使自己放大和延伸”。新技术应用下的电视编辑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需要新思维的切实指导,需要思维的推动激发和创造性构思。

电视节目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创作过程,我们不妨进行简化:电视节目=信息(视音频信息为主,包括其他文字、图表、动画等信息)+思维+工具。其中节目是思维的最终体现和目标,信息是思维的作用对象,工具是思维的实现手段。我们先看这样两个镜头:铁锄和火箭,表面上毫无关联,如果给予客观和感性的描述,则是:从时间上看,一个是远古的生产工具,一个是当代的顶尖技术;从空间上看,一个在古老的文明部落,一个处于现代高科技城。当建立起某种理性认识时,就会产生直观明了的联系。通过人们的思维使之产生某种关联,或对比技术的进步,或隐喻历史的变革,这就是一种创造,一种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基础上的创新。在这里,画面铁锄和火箭是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是历史照片记录,也可以是现有实物的展示;它们的对比或隐喻则是一种基于辩证思维的合理对接,一种基于形式组织的逻辑连贯;而组织的物理工具可以是硬切,也可以是叠化或划等特技手段,只要符合特定的叙述情境,其处理手段都将是思维实现的合理存在。

电视编辑思维的重要功能之一即在于将这些直观上无关联的画面组织起来。画面隐含的延伸性是电视编辑实现思维概括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基础,在普多夫金和库里肖夫看来:“剪辑的过程不仅仅是讲述一个连续的故事。通过适当的组接并列方法,可以赋予镜头过去从未具有的意义。”他们甚至把它作为一条“美学原则”:“对于一种艺术来说,首先是材料,其次是组织运用这些材料,使其适合这种艺术的特殊要求的方法。”

信息科学和认知科学把思维理解为“发生在脑中的信息变化过程,或者说是信息变换过程,从操作意义上讲即信息加工过程。”在他们看来,“思维是在特定物质结构中以信息变换的方式对客体深层远区实现穿透性反映的、可派生出或可表现为高级意识活动的物质活动。”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是人类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以信息加工为基础,又超越了信息加工的物理存在意义,赋予信息以精神、以力量、以思想。如此看来,电视编辑思维即是一种选择、加工、存储和输出电视信息的高级意识活动与过程,它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环节:

1.选择信息。调动电视编辑的注意力、观察力,对感性材料的捕捉能力、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选择信息,这是电视编辑思维的准备阶段。摄像师从俯拾皆是的生活现象中寻找出用以传情达意的最直接、最真切的对象物;电视编辑则从这些视听形象中选择和提炼信息,用以构造屏幕形象,可以说,是电视摄像工作的延续阶段。当然,电视编辑选择信息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受众的需要,这是制约创作者选择信息的客观因素

2.加工信息。发挥电视编辑的想象力、抽象力和创造力,加工组合信息,这是电视编辑的主体阶段和核心。

3.存储信息。运用恰当的记忆方式和认知规律组织协调信息,这是主体阶段的延续。这两个阶段是信息的创造阶段,蒙太奇形象的塑造,电视独特时空的构造,都是通过电视编辑对信息的加工与组织实现的。创作者的认知能力、认知动机等在此得到体现,其思维观念、思维习惯也对之产生影响,相应地,受众的需求和认知方式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和遵循。

4.输出信息。基于电视编辑与受众的交互能力,将存储的信息输出给受众,这是整个电视编辑思维的完善阶段和最终检验阶段。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思维应该包括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二者结合的创造思维。按照这一科学界定,电视编辑思维也应当包含三种基本形态: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形象思维是电视编辑思维的第一层次,即通过具有形象化的电视符号组织来阐释一定的意义,是一种具象化信息的加工过程。著名导演谢晋在谈到电影、电视的本性时,曾用一句话来概括:“形象高于一切”。的确,电视摄像捕获的是视觉化形象,电视编辑塑造的也是形象,“电视是直观、形象信息的窗口”,形象的选择与建构是电视思维的第一要义和最基础层次。

如果说形象思维是以物质客观存在的形态及其形象信息来表现事物,逻辑思维则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表达事物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一样都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正如朱景和先生所说:“艺术创作有赖于形象思维,但在某些纪录片创作中,逻辑思维也颇重要。”事实上,逻辑思维并不仅限于纪录片种,其他电视节目中也有广泛应用。

电视编辑的逻辑思维是指以事物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为起点建构和组织信息的思维活动。它是一种以概念为基本思维单元、以抽象或逻辑为基本思维方法、以语言符号和信息辩证对列为基本表达工具的思维形态。

即使是最推崇再现物质现实的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也不否认具有抽象意义的逻辑思维:“在如实地再现某种东西时,如果不能在抽象的意义上使它的含义更加丰富,那就是多此一举。”例如在反映两国元首会谈时,前一个镜头是一国领导人谈笑风生,后一个镜头是另一国元首在微笑倾听。这里传递的除了表面上的说与听,还有“关系融洽,气氛友好”的含义。

第9篇:形象思维的定义范文

【论文摘要】“哲学的终结”是西方后现代主叉哲学的结论,后现代主叉哲学彻底否定了传统哲学,得出了“哲学消亡”的命题。本文从对这一问题主要涉及到的三个层面再探“哲学终结论”

“哲学的终结”是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一个热门话题它认为,传统哲学和现代主义哲学都是“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的产物,都把世界分为精神和物质、自为和自在、主体和客体、心灵和身体、内部和外部、本质和现象、真理和假象、意义和文本的二元对立;但对立的目的是统一,都用前者统摄后者,从而使前者处于中心地位而后者处于边缘地位。这种思维方式是造成当今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异化的根本原因。要想彻底解决人与世界关系问题,必须解构传统哲学和现代主义哲学,实现与以往哲学的彻底决裂。因此,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纷纷主张“上帝死了”、“人死了”、“作者死了”、“读者也死了”,其消解对象系列的终点就是“哲学消亡”。其实“哲学消亡”的主张并非后现代主义的专利,西方哲学已经经历了三次危机,每次危机都是哲学在苦苦思索“是生,还是死”的问题,但每次危机过后哲学都获得了新生和繁荣。因此,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哲学是不存在“终结问题”的。问题在于,当代一些著名的西方哲学家。如代表英美分析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的两个高峰的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也主张哲学的终结,就尤为引入深思了。笔者认为,对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哲学反映的内容和形式——具体抽象的哲学

黑格尔说哲学是“思想中把握到的时代”;马克思说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这两句话都表达了一个命题:哲学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是哲学家只躲在书屋里用一些高深莫测、晦涩难懂的概念和专业术语创造理论体系的过程,而是哲学家面向现实聆听时代的强音进行高度思维的结果。这一点可以从西方哲学自身的发展历程中得到证明。西方主流哲学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演变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它展现出西方社会自身发展演变的逻辑。古代本体论哲学的产生是古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幻想征服自然而又无能为力、进而借助外力以求获得解放的一种表现;近代一元论哲学是在近代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取得巨大成果、把自然科学的理念引入到哲学领域形成的。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社会、人类文明,都表现出复杂性、异质性以及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相对主义在西方盛行,各类现代主义西方哲学家,无论是科学还是人本主义,无不强调认识的相对性、多样性,强调真理的约定性、有用性等。不仅如此,即使一些看似抽象的难懂理论形态的哲学也是对现实的曲折表征,这突出表现在德国的古典哲学上。德国古典哲学的基本特征是语言晦涩难懂、逻辑体系严密,但是在艰深枯燥的语句形式后面却隐藏着德国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内容。法国大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其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批判精神、进步自由的思想也深深影响了政治上极端保守的德国。软弱的德国资产阶级不敢发动类似于法国的实践革命,于是就在哲学上发动了一场思想革命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曾指出,“在这些教授后面,在他们的迂腐晦涩的言词后面,在他们笨拙枯燥的语句里面竟能隐藏着革命吗?”但是黑格尔“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貌似替反动当局统治辩护的命题却隐藏着“凡是现实的都是应当灭亡的”这一进步性的命题,从而看似保守的形式却隐藏着革命的内容。同样,康德哲学也是通过一系列抽象概念的推理演绎过程得出了“人是目的”、“人为自然立法”等一系列歌颂启蒙精神的论断。因此,哲学家们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样是终身在书斋里格物穷理的学究,而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进步的思想家;哲学也非远离“尘世天国里的学问”,而是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但是“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表明了哲学反映现实的历史局限性,也就是说,任何哲学理论、哲学思维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适应了一定时代历史的发展要求,都是对其生存时代的主题的集中表征;当实践向前发展、时代主题发生相应转化时。旧有的、曾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的理论就可能不适应后一时代的要求而遭淘汰。从这一层意义上说,任何哲学理论或体系的终结是绝对的,没有适应一切时代、一切民族和地区的超时空的永恒真理。恩格斯曾指出:“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哲学反映的内容虽然是具体的,但其反映的形式却是抽象的,这是由哲学反映现实的特殊方式决定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从而“时代精神”就是哲学面对的“现实”,它表现为各个时代相互冲突的思维形式、价值观、审美情趣和生活理想,并凝结为各个时代的“科学精神”、“伦理精神”、“艺术精神”等。哲学反映现实就是以“时代精神”为中介反映现实的。这种反映不是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表述而“客观地”解释世界,从而就少了“明晰性”;也不是通过对艺术形象的描述而“主观地”说明世界,从而就少了“直观性”。在既没有“明晰性”又没有“直观性”的前提下,哲学则只能是在纯思辨领域内抽象晦涩的表达。这种抽象纯思辨的表达使哲学易于脱离实际而自发地远离生活世界,如果哲学家又偏执于对哲学体系的追求,那么牺牲实践以成就体系就是一种自觉的选择。而脱离实践的理论是没有任何存在的理由的,因此“哲学的终结”就不是耸人听闻了,而是现实了。

二、哲学的思维形式——批判的哲学

黑格尔曾指出:“全部哲学史这样就成了一个战场,堆满了死人的骨骸。它是一个死人的王国,这王国不仅充满了肉体死亡的个人,而且充满了已经了的和精神上死亡的系统,在这里面,每一个杀死另一个,埋葬了另一个。”这句话不仅适用于黑格尔以前的西方哲学史,也适用于黑格尔以后的哲学史。这是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致,是哲学固有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哲学是一种反思性思维,是思维的自我思维。它把思维自身作为思维的对象,即对思维的思维;它以思维既定的逻辑前提和结构为对象。思考和批判现有的思维前提关系结构。并把它纳入更大的思维系统中,形成新的概念结构。这就是说,反思思维是思维的自我认识、自我否定和自我更新。这种思维的实质。是以“应然”的尺度要求“实然”,始终用挑剔批判的目光审视着既有的理论,看到的多是既有理论的缺陷,从而使其多了几分否定性、少了几分肯定性。然而其它学科一般却是建构性思维,这种思维是从一定的概念出发、依照一定的逻辑体系,形成判断推理,达到对世界的理性把握,从而使其多了几分肯定性、少了几分否定性。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使哲学和其它学科的发展形式有了显著的区别:其它学科一旦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其研究的范围就大致地确定了下来。然后就会向精度深度发展,日趋走向自己的对象;但哲学则不然,哲学是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对象.日趋远离自己的对象,从而使自己的对象最终从视野中消失,走向自我终结。但笔者认为,哲学丧失了研究的对象恰恰是对哲学的完全肯定。哲学的神圣使命并不在于提供一个满意的解释世界的答案,如果哲学仅仅囿于这一点就会走上科学化的道路,从而其灭亡就是必然的,传统哲学和黑格尔哲学的灭亡就是最好的证明;哲学的神圣使命也不在于脱离实际为人类的未来设计一个宏伟的蓝图。让人类忍受“尘世的痛苦”而遐想“天国幸福”的解脱,这是哲学神学化的道路,最终也将取消哲学,欧洲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就是最好的证明。哲学的神圣使命在于:不断地根据现实提出问题、提出新的理想,又不断地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理想的途径,从而使人类的实践活动不断地实现自我超越,最终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这才是哲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思辨,不是什么重建本体论的努力,而是人类解放的精神武器。“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德国人的解放就是人的解放。这个解放的头脑是哲学,它的心脏是无产阶级。”这个解放的途径就是实践,“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改变世界”。哲学的神圣使命就在于批判不合理现实,改变现存的不合理的制度,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这种批判不仅是理论上的批判,更是实践上的批判;不仅是哲学的建构再生过程,也是哲学的解构灭亡的过程,是哲学不断否定自身日趋走向实践的过程。因此,不消灭哲学,就不能使哲学变为现实;不消灭哲学,就不能使人类获得彻底的解放。人类解放的历史和哲学消亡的历史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分割。

三、形而上学的思维一一终结的哲学

形而上学的思维在西方哲学史上可渭源远流长。这种思维方式乇要表现为割裂事物之问的有机联系,把事物一分为二,用一方去统搬另一方,从1『lj用孤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题;它在古代和近代表现为一种典型的本体沦思维,在黑格尔哲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黑格尔哲学是历史上最为庞杂的集本体论、认识沦、辩证法、自然观、历史观于一身的客观精神本体论,它的实质就是阐述客观精神(理性)如何把握和创造万事万物并实现目身的过程,其巾精神哲学主要阐述客观精神(理性)在人类历史中的目的和形式这样,黑格尔就克服了旧唯物丰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相分离的矛盾,在空问上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不仅如此,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又把自然和历史理解为一种变动发展的过程,但是这种变动最终是服务于本质和规律的,这样也就实现了时问上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从而黑格尔哲学就从空问和时叫两个维度实现了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统一。但是这种统一是以虚设的外在于人的客观精神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统一,是以牺牲自然领域的科学理性和社会领域人的主体性为代价的统一,因此黑格尔哲学一产生就遭到现代丰义哲学的普遍反对。

现代主义哲学认为,黑格尔的“尢人身的理性”是狂妄的理性,他企图靠哲学的思辨来预言科学的发展。用辨证逻辑来代替科学的实验;黑格尔的“无人身的理性”是冷酷的理性,他企图用一种泛逻辑的理性去解释和规定人的存在,前者构成了现代哲学的科学丰义流派,后者构成了人本主义流派。人本丰义流派将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科学丰义流派将现象世界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从而实现了哲学的主题从本体论向认识沦的转移。哲学的视野从非人的世界向属人世:界的转移,使哲学的内容、思维、风格、形式等都发牛了巨大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科学主义认为,传统哲学研究完全独立于人的外部世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哲学只能研究经验世界的关系问题,这就把形而上学和价值问题悬置起来了,把本体论和价值沦逐出了哲学领域。但是他们又认为,经验世界自身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研究经验世界的科学知识也是相对的,任何真理都与主观性相联系,都是约定的,没有绝对不变的与人无关的真理,主张约定真理、主观真理、有用真理等。因而,哲学的任务不在于探究现象世界的本质和规律,而在于为科学认识提供正确的方法,保证认识的正确性,哲学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法或分析活动。由此开辟了哲学科学化、形式主义化、纯思辨化的道路,这在后期的语言分析哲学中表现出了强烈的学院气息。他们使用专业术语在很小的圈子里只争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局外人却不知所云,这和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不厌其烦地去沦证上帝有几根头发和每根头发上能站儿个天使是没有区别的。但是无论科学主义哲学怎么演变,其哲学的经验基础没有任何改变。科学主义的初级阶段是以“实证”作为核心原则来改造哲学的,实证的基础是科学经验,但是科学解释不了社会问题于是他们又把间接经验逻辑纳入其中,到后来英国的密尔甚至把社会人生自然的种种现象都算作经验的范围。但是无论他们怎样扩大经验的范围,其局限性还是避免不了的:第一,经验再多也是有限的;第二,经验总是带有主观性的,甚至会有错误;第三,对同一个对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个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感受,因而经验不具有普遍性这也是为什么当代语言分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宣布“哲学终结”的深层次的原因:既然分析哲学以有限的经验为基础展开分析活动,而哲学命题体现的都是一种有限和无限有机结合的内容,用有限的经验当然是没有办法说明无限深远的哲学命题涵义的;并且其分析得越深入其所用的分析工具越接近直接经验,距离科学命题和哲学命题也就越远;当这种形上之思发展到极限的时候.宣布哲学命题无意义就是其合乎逻辑的分析结果。

与科学主义相反,人本主义则强调:哲学既不是研究世界本质和规律的科学,也不是为具体科学服务的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而只是一种理解、领悟或洞见“生活世界”或人生意义的方式。这种哲学观强调生活世界的非理性基础,强调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并力求通过非理性的方式阐述人在多样性世界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意义等问题。用这种哲学观去看待人,人就被理解为以非理性的方式存在的感性个体,是完全脱离了社会制约性的绝对孤独的个体,这才是人的存在的本真状态。应该说,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控制人、人的异化状态的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但是由于其理论立场就是一种形上之思,把理性和非理性、主体和客体、价值和真理、应然和实然对立起来去考虑问题,因此尽管他们极端珍视人的自由和价值,但是却无法真正找到实现人的自由和价值的现实之路。其理论仍然停留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状态的抽象描述和抗议,无法真正弥合“事实和价值”实然和应然之间的矛盾,这尤其表现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观上在海德格尔看来,科学技术的胜利是传统的形而上学哲学的最高峰,同时也是真正的哲学“存在”的完全丧失。他是在这层意义上宣布哲学终结的,他的解决办法就是让人们回到“思和诗”的审美境界。也就是说,他不是通过改造实践来拯救哲学,而是牺牲哲学来解释实践。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没有人的帮助就不能引向其本质的变形,要解决技术问题必先解决人的问题,解决人的问题就是让人回到主客无分的审美境界。但是人的问题的解决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而在海德格尔的理论视野里是没有实践概念的,尽管他也从“现实的人”出发,他也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但这种交往最后都归结为一种情绪存在,因此人的问题的解决当然只能通过“思”与“诗”来实现。由此可见,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本主义,都不能给人以合理的理性和生存的智慧,尽管它们对认识问题、人的存在问题有深刻的阐述,并且有局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其理论思维的局限性,使哲学都走上纯思辨化的道路,最终都免不了哲学终结的命运。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