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

第1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定位

1.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及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属于工科专业,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由于化学工业的相关领域极为广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涉及的专业方向也就非常多样化,各高校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特点亦不尽相同。我校近年来根据社会经济、工业发展的需求趋势,兄弟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的设置,以及我校原有的相近专业优势,设置了能够体现我校特色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逐步建立了适合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2008年,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已有7届本科毕业生,其学生就业形势良好,社会反馈积极.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工作中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能力更强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

2.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

根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学习化学工程学与化学工艺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化学与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对现有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模拟优化、革新改造,对新过程进行开发设计和对新产品进行研制的基本能力。由于涉及化工的学科和领域很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除了让学生学习一般应用化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应该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及本校的实际情况,重点学习化工在某个或某几个领域中的具体应用,以便形成不同高校应用化工专业的特色专业方向.

3.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炼油、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4.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课程设置

为了使不同高校既有统一的规范,又有不同的专业特色,根据应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任务和业务培养目标,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较扎实的化工理论基础,较宽的化工应用知识以及一定的工程技术基础,从而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公共课、基础课除外)应由基础化学课、工程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3部分组成。基础化学课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工程基础课主要包括:化工仪表与自动化、化学工程基础、电工电子学等。专业方向课:可根据具体方向选择专业化学课,如电化学工程方向可选理论电化学、化学电源工艺学、电解工程和电镀工程等。精细化工方向可选择化工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学反应工程等。另外实践性环节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提高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

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方向

就专业方向而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性质是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该是培养具有较扎实及宽广的化学工程理论基础知识,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计划的总体设计中要体现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重视实验、实践、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设置专业发展方向,结合广西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在合理利用广西及学校的资源及适应科技发展、注重社会需求基础上。据此,我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专业方向设定为:电化学工程与精细化工。

第2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就业导向;教学改革;自动化专业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工学专科教育应该遵循以就业为导向、对准市场设专业的思路。

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已有60年的发展历史,是电气工程学院的主体专业,也是校级重点建设专业。随着社会与科技发展,我校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已经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电气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本文提出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社会和用人单位认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应用型”专业来说,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和制订不应当只是相关专业教研室的事情,专业教研室在制订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时,还应当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作为重要参考依据。通过对毕业学生的追踪调查,切实了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专业需求和对本专业学生培养素质的评价,通过系统分析,合理确定学生培养的业务规格,指导教学改革。同时,还应当广泛征求用人单位、自动化专业专家顾问委员,以及在校学生群体的意见和建议,从而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符合行业企业需求,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我校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直接面向四川省中小企业,为了更好地为我省相关行业提供生产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研了行业需求,对接企业所需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岗位群。对照岗位群,培养学生相应的工作能力,要求学生毕业前获取CAD证、PROTEL证、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让其具备职业岗位操作能力。

二、以就业为导向,重构新的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工作能力要求,精心设置课程,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实践动手能力,构建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职业能力为本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后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包含有:人文素养、基础能力、机械工程能力、电工技术能力、电子技术用能力、自动控制能力和电气控制能力这七大“能力模块”。

人文素养和基础能力模块以讲授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为主。在以“必需、够用”的理论教学前提下,专注于加强大学英语、工程数学、计算机等公共必修课的教学效果,并要求学生考取相应证书。这就形成了三年连续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的教学格局,夯实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使学生具有阅读和翻译英文科技文献的能力,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适应新技术发展趋势的能力。

将电工技术能力模块、电子技术应用能力模块和机械工程能力模块设置为自动化技术专业和相关专业群的公用模块。在满足课程应用性、先进性、前瞻性的前提下,以“够用”“适度”为原则,尝试适当地整合和优化一部分课程。

本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依靠电气控制能力模块和自动控制能力模块培养。课程的安排要突出培养毕业生在生产第一线具备较强的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专业核心能力要求进行课程重组和优化,对教学内容做相应的调整和更新。每门课程和各实践教学环节中必须含有专业能力要素和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为达到七大能力模块要求,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时对学生进行项目化训练,要求学生“真题真做”,每个项目中要渗透专业技能、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道德培养的要素。

三、开展校企合作,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

建立与企业,如富士康科技集团等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注重校企双向联动,把握行业需求,以行业反馈促进教学改革,同时为行业提供定制型培养服务。合作建设以企业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2014届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进入富士康自动化人才培养“定向班”学习,学生就业率达到94.06%,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综上,以就业为导向,实施专业教学改革,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刘顺清.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研究与实践――基于我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实践[J].大学教育,2013(16).

[2]许素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高校自动化专业控制类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36).

第3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需求 中职学校 会计专业 课程建设 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21-02

中职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服务于经济市场,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进程。这就要求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企业用人标准设置会计专业课程,使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与经济市场需求接轨,进而实现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

(一)课程目标

在进行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中职院校必须将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二者的高度统一,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落实这一目标,进而实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这就要求会计专业课程不仅要满足会计职业需求,同时要符合学生个体发展要求,因此具备一定的定向性与特殊性,促进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

(二)课程内容

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用人标准,大多数中职学生在毕业后要进入企业实习或是就业。对此,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其课程内容要与企业岗位需求接轨,也就是会计专业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并针对不同学习能力人群展开差异化教育。同时,中职院校要重视素质教育的引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培养学生形成基础文化素养;另一方面,要丰富学生继续教育理论基础,强化学生终生学习思想,进而实现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课程教学

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课程实施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与系统性,紧跟市场需求和发展方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的原则,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以需求为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原则

(一)职业岗位需求原则

为了与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职位岗位需求原则,根据企业会计岗位需求设置会计专业课程,实现与企业用人标准的接轨,保证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在此过程中,中职院校做好市场前期调查,明确会计专业岗位群,掌握企业会计岗位必备的理论资质、技能要求以及工作规范,结合岗位能力明确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进而逐一明确会计专业课程结构、教学体系以及排列方式。

(二)实践能力培养原则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中,要以应用为核心,重视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专业实践能力,不断强化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实用价值,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同时,要适当调整会计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比例,通过理论知识辅助实际教学,强化学生对会计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会计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就业。

(三)主动服务建设原则

在进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会计专业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中职院校要从课程服务性本质入手,结合中职院校服务行业和服务企业进行课程建设,以需求为核心优化会计专业课程结构,一方面要坚持“三面向”原则,即为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面向学校,社会需求为出发点、学生为前条件,而学校是最终的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中职院校要明确各个课程间的关系,构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综合教育体系,实现三者的交叉与融合,进而形成现代化课程体系。

三、基于自底向上设计法课程建设方式

(一)建设策略

传统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主要以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相结合的结构体系,在学习文化课的同时也学习专业课。该课程结构相互没有衔接,也不能突出专业的重要性。对此,本文提出“文化基A-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自底向上的设计策略。学生在完成文化基础课程和会计专业理论的学习后,学生据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就业方向来选择专业技能模块,即根据不同学习能力人群展开差异化教育。这样既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又可以让对专业学习力不从心的学生“吃得了”,进而达到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最佳效果。

(二)课程结构

自底向上设计法主要以需求为核心,其结构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大环境需求模块。结合会计行业与企业岗位需求,分析现阶段市场需求下会计从业人员具备的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以此为依据设计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明确会计专业各个课程教学的培养方向。第二,个体需求模块。结合学生个体发展需求,尊重并发展学生个体差异,明确学生特点与优势,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中开展层次性教学,为学生定制专属职业规划,发挥出学生的个人优势,促进学生可持续健康发展。第三,课程发展需求模块。除了学生专业实践素养之外,学校要以需求为导向开展思想政治、心理素养、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养的提升,强化会计专业特色,体现了中职会计课程理念紧紧瞄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

(三)设计应用

首先,自底向上的设计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路,加强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注重学生文明行为、良好道德品质和遵纪守法意识的养成,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其次,逐步推行专业模块化教学,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具备基本的会计专业能力,为学生定位就业方向打好基础。最后,强化实践性教学,中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学过程必须面向岗位职业的需求,学生能够把所掌握的知识内化成自身技能。

四、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定位课程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中职会计课程应面向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实际。中职教育最终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经济市场的用人标准。大多数中职会计毕业生就业方向是中小型企业、私营企业,而且多数学生处于15-20周岁年龄段,学习能力有限,所以会计课程应更多偏重于学生能接受的、实用的知识。但是中职课程中的《审计》《财务管理》等课程一般为会计高端岗位如财务总监应用。因此,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向应重新设置,定位为中小企业的会计、出纳、收银员、仓管、办公室文员等,相应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也应该围绕这一培养目标进行改革。[2]

(二)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质量

综合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体需求,中职院校要合理安排文化基础课程、会计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以及考试辅导课程,应用自底向上设计法,以专业技能为核心开展课程教学,形成会计专业技能发散结构,做好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发展。中职院校要和当地企业加强沟通,签订学生就业协议,引入企业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开展专业教育,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创造有利的平台。除此之外,针对学生个体需求,中职院校要保证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层次性,根据学生期望与需求,设计不同的升学类型,其中主要涉及对口升学、2+3升段以及成人高考等内容,分析各类升学模式的考核内容与考核规律,设置相应的课程内容,进而保证学生的继续学习与终身学习。[3]

(三)S富教学手段,开展课程组织实施

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会计课程教学要求和特点,更新课程实施理念与实施模式,重视学生在课程互动中的主动性与教学地位。配备一体化实训室,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合二为一,通过仿真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企业或会计事务所等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让有经验的会计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包括担任兼课老师、定期举办讲座和参与制订教学计划等。同时也能保证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落到实处。探索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新模式,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和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四)完善课程资源,促进专业课程改革

首先,为了保证中职会计专业课程的顺利开展,在进行课程建设中,中职院校要重视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设备的投入,增加课程实训设备,同时政府部门要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成立中职院校扶持资金,一次性投入配套资金,进而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中职院校要加强会计专业特色构建,强化会计专业的自身魅力和吸引力,动员社会力量扶持学校建设,进而为会计专业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要引入小班制教学策略,经大班分为若干个小班,而将小班分为若干小组,每组成员为6人左右,提高学生实践机会,进而保证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结合现有资源进行教学模式改革与教学方法创新,深入研究中职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规律,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通过任务分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课程教学中的学习行为,引入项目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及模拟教学法等方式,在新形势下积极探索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从而编订出与生产实际、技术应用密切联系的模块化、项目化的教材,并使之形成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体系。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以需求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研究,让我们知道了需求导向即为市场需求与学生个体需求,在明确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对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要求和建设原则的基础上,选择自底向上设计法,以技能为核心,提出“定位课程目标,明确人才培养方向”“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课程内容质量”“丰富教学手段,开展课程组织实施”等有效措施,不断调整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而实现中职教育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关红.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会计专业实践型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的调研报告[J].财经界(学术版),2016(5):177+179.

第4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要根据涉外旅游市场的需求来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通过4个模块、3个阶段、有目的的教学设计明确了教学目的,优化了课程安排,最终达到培养符合涉外旅游市场需求的人才的目标,同时符合涉外旅游专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学生个性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的对外开放,涉外旅游市场迅速发展起来,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高职院校在原有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上纷纷开设涉外旅游专业。高职教育具有两个属性,一为职业技术教育的属性,一为高等教育的属性。目前,我国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中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这两个属性,尤其职业技术教育属性,导致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不准确,培养方式与就业有差距。课程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等学校的课程。课程设置指学校为学生所提供的教学科目和教学活动的安排,课程设置的结果就是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性课程体系和实践性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根据一定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由相关学科知识及实践环节按一定比例及逻辑顺序排列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高等教育的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的设置,尤其取决于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水平。

1当前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特点

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从设立之初起,各学校就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是尚未对此达成共识,一致认为缺陷不少,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1.1课程体系专业定位模糊

目前,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普遍体现出定位模糊的特点,没有认清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职业中专的区别,出现两个极端,部分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盲目向普通高等院校看齐,使培养出的人才没有明显的高职特色,实践能力达不到要求;部分的高职院校把涉外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满足旅游业大量需要的初级技术职员和一般服务员的层位,为保证高就业率,而不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指导,学生潜力无法得到可持续的充分发挥。

1.2课程体系与就业脱节

课程体系的制定者对旅游行业和就业市场的了解不够,闭门造车现象突出。教师到行业从业很少,造成课程体系死板僵化,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需要严重脱节。教学手法传统单一,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学生毕业后还要再一次进行实践学习,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1.3课程体系带有拼接色彩

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拼装特色,主要表现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各类课程、外语课程的简单加和现象,导致涉外旅游专业往往成了旅游管理专业的附属专业,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进而造成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差、系统性差、教学内容的重复、外语课程和旅游专业课程分离现象十分明显。还有部分的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过多,涉及的知识涵盖了旅游专业相关学科的很多内容,学生普遍感觉到什么都学,但到具体应用时却感觉到了自己掌握的知识的深度不够,不能熟练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自身的发展陷入被动,这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相违背的。

1.4课程体系受教材制约

当前市场上适合高职用的教材很少,受教材制约,导致外语教学与旅游专业知识教学脱节。比如现在在市场上就很难找到适合高职涉外旅游(韩语方向)专业用的教材,现有的大部分都是纯语言而没有结合专业的教材。由于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考虑教材的问题,导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只能把语言课和专业课分开开设,能进行双语教学的专业课很少。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有旅游管理和外语两个专业的简单叠加,只是简单地在旅游专业教学中多设置几节外语课,或者是在外语教学中加入简单的专业知识;另外一种是完全就搬本科院校的设置方式,基本不考虑高职院校本身的特点。根据高职涉外旅游专业的定位,结合旅游市场的情况和用人单位用人的情况,涉外旅游教学有必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构建具有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教学特色、突职业教育、多学科结合的课程体系。

2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一种教学模式。“所谓模块,就是以一个主题为中心,将相关的知识组织在一起的结构。”模块课程体系,是指整个课程结构以模块化的形式进行构建,根据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将几门课程组成一个大的模块,几个大的模块组成某一专业的课程计划,也有人将之称为板块。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是根据市场需求先确定专业的培养目标,根据该目标将课程分解为若干模块,同时,根据各个职业方向的不同要求,设计出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并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模块课程体系以其灵活性与开放性受到高职院校的欢迎。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2.1就业导向确定课程体系的目标和内容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考虑到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职业方向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在课程体系中清晰体现;课程设置指向工作需要,即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来确定课程内容,每个课程模块都有明确的就业指导目标,同时兼顾到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性。

2.2用模块化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

建设课程体系首先对行业就业岗位的能力进行分解,根据岗位的能力要求将课程进行模块的划分,将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为文化素质模块;再将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课程设计为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应用模块,以上两个模块为专业通用的课程;最后将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设计为满足就业需要的职业方向课程模块及职业技术模块,职业方向模块易于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学生潜力培养模块、专业素养培养模块和多个职业方向技能模块合成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

2.3模块化课程体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强调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所以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给学生有自由选择的机会。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通过选修课程模块和预实习选择专业方向的设计来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确定好的模块有的放矢,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自己所选的模块上,不断地钻研直到精通,强调专项技能的强化。教师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内容模块,做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指导和评价,让学生也能负责控制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活动,主动地学习。

2.4模块化课程体系使教学过程更具有灵活性

模块化课程体系有很强的灵活性。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专门针对市场上对涉外旅游人才的需求来确定一些模块的学习,这一部分在设置的初期留出一定的时间,到需要的时候灵活设置,适时调整,可以通过选修课程和专业讲座等来实现。

3就业导向的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设计

构建就业导向的涉外旅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要根据该课程体系的特点,并结合涉外旅游专业的特殊性,采取一些措施来进行。

3.1对涉外旅游市场进行调研

作为面向职业和岗位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一定要与市场紧紧相扣。构建课程体系之前必须认真分析问题,有计划的到涉外的旅游市场和企业中去进行调研,确信将要开设的课程是目前企业需要和正在使用的。

首先,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编制过程一定要与企业相联系进行。组成由校内、校外人士(主要是企业的专家或管理人员相结合的专业委员会进行课程体系的开发。

其次,对涉外旅游企业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涉外旅游专业对应的职业方向,确定职业方向所需知识、能力与态度的教育模块;分析每个职业方向模块应具备的专门技能和知识;得出相应的调研结论。

再次,调研人才市场和涉外旅游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分析每个方向的人才需求情况;根据调研情况对学生选修人数做调整,有必要的时候要通过竞争来达到合理的学生学习人数控制。

最后,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确定课程体系目标。设置高职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要有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施,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课程体系改革必须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服务,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

另外,教师也应该增加到行业就业的经验。教师如果没有到行业锻炼的实践经验,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的建立就不会符合市场的需要,教学活动也会与就业实际脱节。

3.2课程体系的设置与实施

在市场调研和学科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设计课程体系。设计课程体系首先以旅游市场就业需要为目标,分解目标,逐步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所以,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要考虑涉外旅游市场的需要、教学时问和学科特点几个要素来进行设计,并且与实践教学联系。根据以上这些要素,构建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课程体系的具体框架如图1。

该课程体系的创新体现在4个方面。

(1)充分体现了“理论+实践”的高职教学原则。此体系中,实践课程不再是学生学习周期结束后的最后一项学习,而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整个过程始终贯穿着实践训练。第一阶段是通过学生到企业预实习的方式进行;第二阶段通过周末顶岗实习进行;第三阶段通过最后的毕业实习进行。3种实践方式的成绩最终都纳入学生学习的总学分中,在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这3项的学分就无法拿到毕业证书。

(2)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原则。根据涉外旅游市场就业情况的分析确定学习目标,同时兼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基本素质的培养确定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潜在能力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分3阶段完成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3个方面的培养。根据“基本素质一职业能力一岗位技能”的培养方向,确定每个阶段的具体培养目标,然后在目标的指导下确定课程培养模块,最后分析这一模块中包含的课程内容,确定具体的课程体系。再根据市场的变化需求,灵活的将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对于所有学生都必需掌握的核心内容,采用必修课形式,对于非核心性课程则采用选修课形式,以适应学生之间的差异,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学习时间上,适当的把暑假时间纳入课程体系中。暑假自主学习的时间,由学生自由安排,但是要求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对学生的暑假学习制定评价体系纳入学分中。现阶段高校学生有两种来源,一类是参加工作后再参加高考的,还有一类是高中文理科毕业生。参加工作后再考入高职涉外旅游专业来学习的,学生的目的性很强,其工作期间的实践可以算入学分中。高中毕业的学生由于没有实践经验,因而入学第一阶段学习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寻找与所申请专业一致的企业进行为期2~6月的预实习,学校通过带班师傅的鉴定对学生进行考核并且纳入学生毕业学分中。通过预实习的过程,让学生对行业有感性的认识,以后的学习就更加有针对性,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

(4)外语教学与专业教学同步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中加强了外语的学习,但是不是单纯的加多外语课程的课时,而是在原有专业课上采用双语教学,形成外语教学的外语基础课程到专业外语基础课程再到双语教学专业课程的渐进培养方式,旅游专业知识学习与外语学习从原来的分开进行到同步进行转变。

4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支持体系面临的挑战

4.1学校教学管理制度

就业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实施,必将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有的甚至是根本性的变革。

首先,学校学分制度面临挑战。由于预实习、周末顶岗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加人到学生学分统计中,对学校学分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

其次,现行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模式面临挑战。该体系实施后,由于学生选修与选专业方向的影响导致班级设置会受到影响,班级管理、学生评优等出现新问题。因此,必须建立信息化的学生选课和成绩管理系统,排课方式将进行大的调整,选修、重修等也将遇到新问题。

4.2教材

目前,尽管开展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的学校为数不少,但教材编写工作并没有能很好地满足高职涉外旅游专业实践的需要。

首先,专门教材较少。当前高职高专涉外旅游专业教材很大部分是本科院校教材的压缩版,针对高职高专涉外专业的教材很少,这些教材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偏难、偏深,课程内容不同程度交叉重叠。更有一些专业方向,尚没有相应的专门教材,比如韩语、日语方向等很难找到专业与外语结合得很好的教材,这为课程体系中双语教学的开展提出了难题。

其次,教材的更新较慢。涉外旅游专业的教材的老化问题严重,最新的行业信息难以很快反映到教材中来。教材跟不上课程体系的需要,导致最终出现课程体系向教材“妥协”的局面。限制了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

再次,技能性的教材较少。目前大部分教材普遍强调理论基础,技术应用性知识少。

4.3师资

课程是靠教师来实施的,合格的高职师资对于课程实施的效果至关重要。目前要实施这一课程体系,师资水平是一个很大的制约。

高职涉外旅游课程体系是应用性的课程体系,教学中也强调应用性,同时它强调外语的应用。它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不仅要有旅游理论水平,还要有旅游行业实践的背景,另外还要有专业外语能力。在专业课教学方面,不仅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应用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同时要能进行双语教学。不但要懂理论,还要懂实践,能灵活应用双语的“双师型”教师是涉外旅游专业的基本要求,所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能够进行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质量达不到要求。由于旅游业发展快,知识更新换代迅速,专业教师都比较年轻,因此,专业教师队伍不稳定,高学历、高职称和“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绝大多数教师未能及时得到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提高。

第5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产业升级 人才培养模式 化工类高职

[作者简介]潘勇(1976- ),男,安徽安庆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含能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高职教育;许宁(1961- ),男,江苏南京人,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化工产品开发、高职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江苏产业结构升级下化工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SJB880017)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10-02

2009年,江苏省出台了《优先发展产业――重点产业链认定目录》,强调优化产业布局,优先发展重点产业链,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此次产业调整对象中涉及化工类的有石化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纺织工业等,随着一些化工类重点产业链的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项目的投产,区域经济对化工类高职人才的需求在类型、数量和能力层次方面有较大调整。为此,我们对化工类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研究,构建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一、“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化工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通过对区域经济中化工类高职人才的需求类型和能力层次调查以及往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我们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后,化工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高级技工相当缺乏,尤其是高级技师和技师更是严重缺乏。当前化工类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化工生产一线操作的高技能人才,对应的职业资格等级是化工操作中级工,已经不能满足化工企业的实际需求。同时,产业结构升级后,大中型化工企业生产的产品种类增多,许多企业是同时生产无机类、有机类和精细类产品,即使生产同一种产品也会涉及多种专业方向,这使得化工企业的一线操作工需具备跨岗位甚至跨职业的工作能力,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能力较强的毕业生更适合企业需求。因此,化工类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现代化工企业生产操作一线,专业基础较宽、技术应用能力较强,具有良好跨岗位工作能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的专门人才。

2.“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构建。“大专业”是指对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中“专业”进行重新定位,以现行的《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2004版)中所设的“专业类”为专业,将原有能力要求和课程设置相近的专业合并,构成一个宽基础、专业涵盖面广、就业适应性强的大专业。“多方向”指在大专业基础的共同学习之上,根据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和重点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在化工技术专业下开设多个职业方向,供学生选择学习。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根据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各类职业人才当前行业经济的需求信息,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职业方向进行学习,“分层次”是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等级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或岗位要求选择不同的等级申请考核,培养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化工技术类人才。

二、“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整合专业资源,构建大专业。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现有的专业设置中,属于化工技术类专业的有应用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和高聚物生产技术四个专业。这四个专业同属于传统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范畴,其能力要求和课程体系基本相同,不仅有相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而且实践环节非常接近。因此,可以把这四个专业合并起来统称化工技术专业,按照此大专业进行招生、培养和管理,打造大专业平台。并根据大专业的要求,对原来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有关课程进行整合,构建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和专业核心课模块。

2.依据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打造多个职业方向。按照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原则和区域经济对化工类人才的需求,结合我校现有的专业资源,对原来开设的四个化工类专业进行资源整合,重点打造四个职业方向:精细化学品生产方向、有机化工生产方向、石油化工生产方向和新材料化工生产方向。每个职业方向分别面向相关重点产业链进行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见111页表)。

3.产学结合,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由大专业平台和职业平台组成,其中大专业平台由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核心模块组成,大专业平台后接多个职业平台,每个职业平台由职业技术模块和拓展模块组成,这些课程集合了化工技术类相关职业所必需的通用知识、理论和技能,侧重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

公共基础模块包含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人文素养和自然科学基本素质为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和“思想政治理论”等。专业基础模块包含从事化工技术类专业相关工作而必备的基础课程,如“基础化学”“化工设备技术”“化工自动化和仪表”“化工基本生产技术”等,该模块重在培养从事化工企业一线生产岗位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专业核心模块由“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和“反应器操作技术”组成,这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基于职业群的共同能力要求进行开发,包含化工技术专业必需的核心知识和专业理论,该模块重在培养从事化工生产岗位所必需的专项能力。

职业技术模块关注产业结构升级后相关产业链的技术内容,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将技术发展的相关内容及时引入专业教学中,并结合不同的职业标准,将职业资格取证与常规教学有机对接,开发各个职业所对应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源于岗位而高于岗位,该模块重在培养从事化工生产中某职业方向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每个职业方向一般包含3~4门职业技术课程,例如精细化学品生产方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包括“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催化剂与助剂生产技术”“日用品生产技术”。拓展模块关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应用,提升学生的职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供学生根据知识能力需求和个人兴趣选修,也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例如精细化学品生产方向的拓展模块由“原子经济反应工艺技术”“新型单元反应技术”“高效精馏技术”组成,主要关注精细化学品产业链中所重点推广的关键技术。

4.兼顾就业导向和个性化发展,建立分流机制。经过第一阶段的大专业平台学习之后,学生开始分流,进入各个职业方向学习。我校通过校企合作、行业交流、重点企业走访、劳动市场调研等渠道及时了解重点企业的年度用人需求,研究区域经济中各产业的人才需求趋势和就业信息,前瞻性地判断和预测各个职业方向的人才需求类型和数量。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和就业意向选择职业方向,对于就业前景好和薪酬较高的热门职业方向,学校根据学生的前三学期的整体表现,如课程成绩、操行分、课外表现等进行量化排序,综合表现较好的同学优先选择。

三、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1.专业设置得以动态调整。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周期一般为3年,存在一个滞后期,因此学校对专业结构的调整总是比产业结构调整“慢一拍”。而按照“大专业、多方向、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从第4学期开始才真正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与企业的招聘时间相差只有半年,学校可以根据行业的人才需求的类型、层次和数量及时调整所开设的专业方向及相应规模,使得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协调发展。同时,新培养模式能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培养过程与产业紧密结合,为开发产学结合课程、开展“订单式”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2.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专业基础的拓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具有适应多方面就业、工作变动和进一步深造的能力,能更好地适应技术更新加快、行业调整加快的经济形势,也为个人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3.大专业设置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大专业有利于学校专业建设的相对稳定,即可以不变动专业,只需根据区域经济的人才需求变化灵活调整或开设职业方向,避免过多地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方向造成的资源浪费。同时,大专业的设置,可促进师资配备、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的优化重整,提高人才培养的资源利用效率。

4.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教学质量。分流机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很好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学生在选择职业方向时,必然会比较各个职业方向的专业水平和师资水平,这对专业建设和教师的素质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5.关注了人的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可以主动选择适合个人发展的专业方向或职业类型,可以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课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有力保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查吉德.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新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

[2]程立生,吴小玲,王冰冰,万力维.海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结构优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

[3]戴涵莘,高小惠.经济转型背景下高技能创新人才开发机制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23).

[4]潘勇,许宁,徐建良.产业结构升级背景下化工类高职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0).

[5]钱国华.略论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产业战略重点的对接[J].教育与职业,2012(18).

第6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教学改革

随着信息技术和本地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信息产业需要大量初级应用型人才,而计算机专业的基础性人才可以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这对于技工院校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作为技工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本应作为这种基础应用人才需求的主要力量,但根据社会、用人单位的实际反馈发现,技工院校培养的学生却出现“技能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的现象,就业更是成为一大难题。因此,如何培养对企业发展、社会经济有用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所有技工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模块化教学可以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

1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发展的现状

通过走访多所职业院校、相关企业、人才市场发现,近几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的比例不足30%,而且处在人才阶层的最低位置,收入相对较低。于是技工院校纷纷开设多门计算机类学科,让学生“博学”,但在短短3-4年的时间内,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学精的。如果每门课程都不够专业,那么就提不到就业优势。因此,学校必须掌握好教学平衡,保证学生在掌握足够扎实的基础知识后,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现代IT行业培养出大量技术人才。

2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

一旦实施模块化教学,对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说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比如:在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时,必须经过充分调研,必须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必须找到学生的职业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方向有目标,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模块化教学也要求教师要亲临一线,不能闭门造车,要带领学生下厂锻炼实习,因此院校在对教师的考核上也将发生巨大改变,从原来的考试成绩合格率转变为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上,极大促进了教师工作效率的提高。

与此同时,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可以对计算机专业有了明确认识,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选择专业,增加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 计算机专业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主要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应用人才。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应在教学内容上以实用为主,推行模块化教学。所谓模块化教学,即根据企业需求将现有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专业针对性强的模块,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一个情境、一个操作单元等,建立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集中开展专业课和实训课,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保证学生毕业时拥有毕业证书和技能证书,并可在个别试点班级上实行学分制或弹性学制。

3.1 专业培养模式简述

本着“三实”原则(即:实际、实用、实践),根据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各个院校可以实行“三个一”的教学改革模式――第一学年进行基础知识教育;第二年进行专业模块化教学;第三年进入企业实习。

3.2 专业培养方向

本着行业能力要求和学生实际,技工院校可以把计算机专业分为平面设计、高级办公应用、动画影视制作和初级程序设计等4个方向进行教学。

(1)平面设计方向:该专业主要面向中小型广告公司或专业设计公司,为他们培养计算机平面设计人员。通过项目模块化教学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各种设计项目的能力,在校期间鼓励学生考取各级各类中、高级图形图像操作员。

(2)高级办公应用方向:该专业除了培养学生掌握当今流行的各类文档处理软件外,还应以培养销售员、速录员、维修工等初级人才为目标。建议学生从速录员、会计员、计算机维修工等方面进行定向学习。

(3)动画影视制作方向:目前动画产业蓬勃发展,在这种大好形势下职业院校应培养具备动画与影视制作基本技能又有一定理论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广告公司、影楼工作室、室内装潢设计等工作。

(4)初级程序设计方向:根据技工院校学生的特点,应当培养他们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2-3门程序设计语言,能够熟练阅读程序和修改程序,为成为初级程序员奠定基础。

3.3 专业教学计划

模块化教学强调的是突出技能教育,让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拥有一项技能,不求所授知识的广,而求精。

(1)第一年:作为新生主要以学习文化基础课和计算机专业必修基础课为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为学好专业知识打好基础。

(2)第二年:学校应采取自选专业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进修,以便加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有的放矢,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授课要采用“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开展项目案例教学,并且要加强课程之间的横向联系,避免以往课程之间独立的状况。

(3)第三年:学生开始顶岗实习。经过一年的顶岗实习,使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真正从事专业岗位的工作,将所学专业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实现毕业即能就业上岗的最终目的。

此外,作为技工院校还应聘请各个模块领域内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到校现场指导,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培训,研究企业需求,了解专业发展方向。作为教师也要坚持不断学习,积极与企业沟通定制项目,调整教学方法。

4 模块化教学改革的预期效果

4.1 学生的专业技能可以得到很大提高

通过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开展学习,他们掌握的知识面会明显加宽,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更强。

4.2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显提高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环境自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可以拓展知识宽度,最终达到学生自发的组织开展学习的目的。

4.3 教学安排更加灵活化

模块化教学可以更加方便教学管理部门开展工作。比如:教师在授完一个模块后,利用寒暑假和业余时间到企业实习,更好的了解企业目前的主要业务,流行的革新技术,从而为后期的教学重点打下基础。

总之,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时代,技工院校面临着改革与发展,必须随着社会的变化不断调整改变,旨在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一定的技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汪诚强.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及课程改革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6).

第7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复合型

一、前言

随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和专业知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在短短几年时间从最开始的13所学校迅速发展为有300多所本科院校、80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每年学生有数万的规模。,电子商务知识体系涉及经济、管理、技术和综合四个领域,是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人员是知识紧密结合,同时具备较高经营管理素质的专业人才,各院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办学条件,将自己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定位于一些不同的领域及企业。通过差异化的电子商务专业定位和各具特色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即可避免因人才培养的同质化所导致的电子商务人才就业的直接竞争。缓解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压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多样性的特点,使不同领域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差异化需求能够得到更好的满足。

二、人才培养中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教育和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专业定位不清,方向不明;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践环节欠缺。有许多高校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多数学校提出了过于宽泛的培养目标,如有不少学校在其教学计划中如此描述其培养目标: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知识;具有扎实的金融、经济、贸易与电子商务理论、计算机网络基础和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知识:具备从事国际、国内商务贸易和网络营销能力;具有维护电子商务系统和参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的实际能力;面向电子商务相关的金融机构、商务网站、企业等一线工作的高级实用性人才。这种“万能型”的培养目标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精力和时问有限,同时兼顾多个方向。势必造成学生最后没有了“专长”,出现学生学过网页设计但比不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过计算机程序设计但不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精通;学过高级贸易但却不能胜任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等等。二是以“万能”为应用目标的电子商务人才并不符合我国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实际需求,企业往往需要的是能胜任某项具体工作的人,而不是什么都懂但又什么都干不好的“全才”。

分析表明,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之所以不能顺利找到工作,不知道应聘何种企业、何种职务是最主要的原因。有不少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往往设置论文15到22门之多的核心课程,虽然本意是为了培养“多面手”,但实际繁重的科目、割裂的教学往往导致学生知识构成上不系统、专业上不精通。

针对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学校必须要很好地对自己学校的电子商务专业进行定位,目前一些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进行了细分,比如分为:网站建设方向、网络营销方向和物流方向。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不同细分方向,但不管怎么细分,却都使得这样一个大而广的专业有了比较明确的方向,至少在大专业的背景下有了自己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厚专业的人才。这样的人才综合素质也会比较高,在市场上有很大的竞争优势。但是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如何来实施,如何来培养这种人才,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完善,并把它落实到实处。

目前,各高校都在寻求电子商务教育与自身优势的结合,也做了不少的尝试。例如,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商务专业设在经济管理学院,并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根据学校的优势,培养集商务、经管、计算机应用技能于一身的面向IT、电信等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中央财经大学将电子商务专业设在信息系,这样电子商务专业即可借助学校经济与管理等优势学科的实力,又能结合信息系较强的信息力量来发展,以培养以商务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的应用型人才。北京交通大学则依托运输专业的传统优势,将电子商务专业设在交通运输信息管理工程系,将电子商务以运输物流为主体。江西财经大学将电子商务专业设在国际贸易学院,旨在培养能开展电子化国际贸易的专门人才。

三、复合型跨学科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架构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两方面的问题,两者的综合就是人才培养问题。根据复合型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在借鉴国外先进的人才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自身的特点,构建“宽、厚、多、高”的人才培养模式。“宽”就是宽口径,指具有专业知识面广。适应能力强,就业机会多的特点;“厚”就是厚基础,指要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宽厚的基础和扎实的基本技能;

“多”就是多方向,指要涉及两个或以上专业、学科,具备多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基本技能;“高”就是高素质,指高水平额科学文化素质、高境界的思想道德、高智能、更稳定能力结构的心理素质和高体能的身体素质。这一培养模式的实现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各要素来完成,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结构,建立灵活的教学组织,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等。

1.人才培养方案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多年的建设过程中,我们确立了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了专业的培养方案,构建了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培养跨学科、复合型电子商务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鲜明的特色。我校将本专业设在信息学院,目的也是为发挥信息学院的特长,结合财经类院校的优势,培养学生不仅掌握商务管理、营销和物流等知识,而且学会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商务活动,掌握相关软件开发的技能,以适应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根据生源、师资及就业岗位统计,将本校电子商务专业定位以技术为主、兼顾管理与经济,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人才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模式的依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市场定位应确定为:在培养的人才类型上,应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上,应立足于伟区域经济服务,要求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类型等实际情况。以确保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满足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人才市场的需求。经过这几年的摸索,我们确立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主耍目标的专业建设方针,加强基础理论教育,选择最佳的知识载体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形成以“平台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课+实践环节”为特色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

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因此,确定“素质培养十行业应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动态的,素质培养与行业应用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一方面通过基本素质教育课程(思想道德、文化、业务、身心素质)、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等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屯子商务专业的知识、能力,具备本专业所应有的基本素质,能为行业应用服务。另一方面为达到在电子

商务技术、金融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企业、企业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服务等某方面的应用,必须提供学生的素质培养,是学生具备某一应用方向所需要的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是具有自身特点的专业,这个特点就是在信息技术条件下进行商务活动的规律,它以商业活动为中心,涵盖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各个方面。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经济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明显的区别。计算机学科与经济管理类学科是电子商务专业的理论基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主要针对的是企业信息化,它是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基础。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依赖与上述学科的发展,但又不等同于它们的发展。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掌握的是在信息技术平台上开展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如商务安全、供应链管理、网络营销等。重视基础。文理交叉,强化实践,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按照人才培养内涵发展模式的要求,从电子商务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出发,整体上把握学科发展的现状、趋势、特点i内在规律及其对专业教育的影响,按照学科知识组织的层次结构和分类科目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优化专业的知识结构,重视基础教学,强化实验教学,构建“理论注重基础,实践强化能力”的特色课程体系。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的技术特点,我们在构建课程体系时,注意到了以下一些问题:注意计算机、商务、管理三方面的知识搭配、跨学科内容内容的交叉和安排,以求建立一个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专业知识体系,优化教学资源的配置。在宽广的知识框架内。实行模块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开”、“闭”的各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

(1)专业基础模块

专业基础模块包含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学科基础课主要用于为学生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而专业必修课基本上为教育部规定的10门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

(2)专业拓展模块

专业拓展模块主要用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便于学生横向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知识和理论。根据《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电子商务专业的知识可分为:电子商务综合、电子商务经济、电子商务管理和电子商务技术。在编排课程时,我们将经济类、管理类和信息技术类的相关基础课程设置在专业拓展模块中。

(3)专业特色模块

专业特色模块用于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少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专业定位不明确,在找工作时不知道应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本科生在学习课程时没有侧重点,导致没有专业特长。专业特色模块就是针对当前社会市场需求,将专业技能分类,让学生选择某个方向发展。系统的学习该发展方向所应具备的知识,从而掌握某项专业技能,帮助其能顺利就业。如果说专业拓展模块是横向拓展的话,那么专业特色模块就是纵向深化。我们根据对相关就业需求的统计分析,将专业特色模块分为:商务管理类和商务技术类。商务管理包括市场调查、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等方面;而商务技术类表现为数据库技术、编程语言、应用软件、操作系统和网络技术等方面。

(4)专业交叉模块

电子商务作为复合型学科,具有跨学科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接触到很多其他相关学科。有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喜欢这些相关学科,希望毕业以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或继续读研深造,这时专业交叉模块正好能满足这部分学生的需求。

第8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文章剖析了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并结合高职教学管理的实践,从专业设里、课程改革、产学合作、教学管理、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方面探讨其实施途径。

一、以就业为导向的实质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是指高职教育必须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建立与社会就业价值为导向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其实质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坚持以劳动市场的需要为导向

高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并输送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人才,其教学活动应该坚持以人才市场的客观需求为导向。这要求高职教育一要坚持以产业的调整为导向,瞄准产业的发展与调整的进程,对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二要坚持以劳动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客观要求为导向,使其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这种客观要求;三要坚持以市场就业运行机制为导向,使毕业生具有市场就业运行机制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其市场运行机制的客观要求。

(二)坚持以市场需要的人才所应具有的素质为导向

高职教育应当以人才市场所需要的全面素质来培养学生,并把握“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诚信素质为就业价值导向。高职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应体现培养学生诚信素质的导向,应加大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课程的设置,体现作为市场对人才诚信素质的要求。二是坚持以培养专业技术技能为就业价值导向。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包括诚信素质的同时,应加大培养人才的专业技能素质,通过精选专业课,加大专业核心课群的建设与改革,及时增设行业发展的前沿课程来实现专业技能素质的提高。三是坚持以培养创新素质为就业价值导向。高职教育虽然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它在人才创新素质要求上尽管与培养从事高精尖学科研究人才创新素质的要求不同,但也必须具有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这是竞争时代对人才必备素质的要求。

(三)坚持以市场需要的人才所应具有的能力为导向

当前人才市场十分注重对人才的职业岗位能力、竞争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就业竞争能力的要求。因此,高职教育应该科学地设计培养学生这些方面能力的教学体系。一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为就业价值导向,加大设置职业岗位能力的教学内容。二是坚持以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为就业价值导向。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就业竞争,使得每一个就业者不可能一生固定在一个职业岗位上,这就要求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为此,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改革,应当以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能力为导向。三是坚持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导向。高职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改革,应结合第三产业就业多样化的特点,增设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课程。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实施途径

(一)优化专业设里,体现高职特色

高职院校在考虑专业设置时,应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准确把握地方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现状的变化,掌握由其变化而引起的人才结构的变化,并根据劳动市场的需求情况开设相应的专业,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开办专业的选择上,要与高职教育的特性和职业技术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为劳动者提供切实提高其就业素质和技能的专业环境。除了要灵活地根据社会需求及时增减专业外,还有必要着眼长远,形成体现本校和本地区特色的专业。

(二)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课程改革

1.课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

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订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2.课程目标应突出岗位就业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进行课程目标设计,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的要求,而且要有非常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的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这种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由于课程目标定位瞄准某种职业,具体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可以大大缩短的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

3.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是使高职课程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同时由于其职业能力的内涵宽泛,不仅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明确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这要求首先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其次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另外把职业资格标准引人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

4.课程结构的模块化

以就业为导向主张通过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增强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其思路是:对某一专门职业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和能体现专业特征的,而就业性课程则是灵活多变和体现就业方向特征的。 5.课程实施与评价的开放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现成的学科概念和结论,而是向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方法和学习路径,包括提供各种参考书、各种视听材料、计算机软件、提供实验实训设备、模拟实训室、校外实训基地等,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和思考,锻炼和掌握工作技能。同时,不拘泥于书面试卷评价方式,而是更注重在实际工作情境中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不限于学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有职业岗位的一线人员对学生的评价。

(三)积极推进产学合作,实施“定单式”人才培养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应积极探索和建立产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倡导开展“订单式”培养。高职院校应以就业为导向,瞄准人才市场需求,主动根据用人单位需要进行教学改革,包括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调整,适应职业岗位对技术、工艺、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进人角色,适应职业环境。

(四)推行“双证书”制,仙臼注培养模式的创新

“双证书”即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高职教育应在锁定“两高”(比本科生动手能力高、比中专生知识层次高)的基础上推行“双证制”。学生除了拿到学历证书外,同时还可拿到相应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既具备第一岗位的任职能力,又有转换岗位的适应能力。因此,高职院校一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人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宽口径、多角色的适应能力;二要与劳动等部门积极合作,开发新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参与到鉴定标准的制定中去,用证书考试推动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五)探索弹性学制教学管理

实行弹性学制是高职教育满足社会和学生多种不同的学习要求和开展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弹性学制的要点是:放宽招生与人学年龄限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形成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给学生以自主发展的可能。实行学分制是建立弹性学制的前提与基础,在学年制基础上,引进学分制的一些灵活机制,如选修课、辅修课、双专业课以及系列实用课程等,从而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职业技术人才。

(六)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就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从事某项事业或商务规划活动的教育。创业教育的实质在于让受教育者“愿创”、“敢创”、“会创。”。即通过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品质的熏陶、创业能力的训练、创业心理的培育,并补充怎样选择、怎样建立、怎样管理企业的知识。创业教育的立足点是学生社会实践。学生可以通过参观、考察或短期服务于企业,并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提出自己的创业计划,从而积累创业实践经验。创业教育、创业训练能更新学生的择业观念,改变他们的择业方向,努力培养他们创业的能力与素质,增强创业意识,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做好准备,同时这也是高职教育展望未来,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第9篇:应用化学专业的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养殖专业;就业导向;人才定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3-0113-03

高职养殖专业是培养养殖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剧增,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高职养殖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多为养殖场、兽药饲料生产经营部门和兽医门诊等,工作岗位对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要求较高[1],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养殖业已逐步转向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迫切需要大量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在进一步加大[2]。如何在人才需要与人才培养间驾设一座桥梁是当前高职养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高职养殖专业教学多年,现结合工作实践就高职养殖专业人才的定位与培养,如何构建灵活开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探究行。

1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原则

1.1 坚持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较,周期较短、实用性都较强,为受教育者创造就业和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最大优势。因此,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是培育人才基本前提[3]。养殖业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产业之一,无论是处在第一线的大中型畜牧场,水产、家畜与特种动物养殖场,还是养殖技术指导和兽医门诊等为家庭及社会养殖提供服务的机构,从事兽药、饲料生产、加工及经营的企业都是高职养殖专业学生的可用之地。随着我国养殖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方向发展,高级专业人才的需求正在不断加大,那么,养殖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是好用、实用,即易上岗,留得住,能适应变化。教学中计划大纲、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都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

1.2 坚持产学结合办学模式

养殖专业的技术性和实践性非常强,学生掌握操作技能比学习理论知识更难, 养殖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那么专业教育也应扩展到整个职业生涯。一方面要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人才教育要由“终结教育”变为“终身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摸索出“双向合作、互惠互利”的产学结合之路,将课堂延伸到实习基地,把岗前、岗后的培训和教育结合起来,把实习锻炼与技能提高结合起来。

1.3 立足学校办学条件及生源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学生基础较差,接受能力相对较强,而高职的教学条件和资金的累积都十分有限,尤其是师资力量相对缺乏,因此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争取要素效能的最大化。一方面要集中优势办好办强品牌专业,立足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面向自由、宽松的就业环境选优汰劣,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建立和完善岗位培训制度的基础上,改革课程设置和考试考核制度,探索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养殖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2 高职养殖专业人才定位标准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原则是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按“社会需要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指导思想,高职养殖专业的人才定位标准应该是“以坚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能适应养殖业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需要的,能够从事养殖技术开发与推广、动物疾病防治、养殖场经营管理,并能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4]。高职养殖专业的合格人才在就业上突出“三个去向”,即毕业后可从事三个方向的岗位:一是在大中型养殖场从事养殖技术的开发、推广和管理工作;二是在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从事科研与管理工作;三是在畜牧技术推广部门或兽医门诊从事动物防疫工作。要在这“三个去向”中易上岗,留得住,干得好、能适应变化就必须具备的三项“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技能,了解并掌握科学养殖方法,能诊断治疗家畜的常见病,防治传染病,要了解新型饲料的成分及科学配方等;二是大中型养殖场和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能力,包括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生产经营管理;三是适应现代养殖业发展的创新能力,其中涉及动物营养学、绿色环保养殖、现代养殖设施的开发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与理念、技术创新。

定位“三个去向”,培养“三种能力”不是空泛的,坚持“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方针,强化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职业实践等三方面的教学,推行“思想教育-基础教育-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生产实习-后续教育”的培养模式,首先要能适应岗位,缩短学习与岗位的距离。要能积极工作、细心工作养殖业的就业岗位多在生产的第一线,养殖业技术性强,风险性高,任何专业技术上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很大损失。因此,坚持“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方针,强化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职业实践等三方面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采取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一切以实用为标准。

3 人才培养途径及方法

人才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而人才培养需要一定途径,这就取决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是否科学。

3.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必须把学做人和学技能结合起来,且把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这对于养殖专业尤为重要, 这是因为养殖业的就业岗位多在生产的第一线,工作条件和环境比较艰苦,且养殖业技术性强,风险性高,缺少职业道德绝不可能将职业规范转化为从业人员的职业行为[5]。过去的学徒式培训尚且注重品德方面的传帮带,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更不能轻视职业道德品质这一重要重要环节。职业道德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技术、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是简单的告诫和说教,而是要贯穿在课堂教学与技能实习操作的每一个环境,在长期潜移默化中逐步影响和渗透。

3.2 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既懂理论,又会技术操作的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型劳动者。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必须贯穿到各个地区教学环节中去。

3.2.1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技能型应用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毕业生要能适应养殖生产第一线岗位且在工作中能解决实际问题。高职养殖教学绝不是为养殖场进行现行生产的操作工培训,培养对象是高级养殖技术人员,而不是普通饲养员和农村兽医,学生应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高的、可持续发展的操作技能。因此,课程体系设置应突出“文化高移、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6]。理论课程结构和内容关系上把握好必需与够用的关系,专业操作技能同要求一是熟练,二是融合,三是突破。要围绕着能够“承担该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这一高职教学目标要求开展课程改革[7],如恩施山区目前群养动物量少,单个动物饲养多,兽医人员缺少,就有意识增加动物传染病防治、寄生虫病防治、中兽医等课程教学比重;根据当前动物交易市场活跃的现状,新增了动物防疫检疫、畜牧兽医法规课程;在社会普遍兴趣养宠物热的背景下,不仅新增宠物诊疗与美容技术,还加重了宠物医疗的课程分量。传统教材中养猪、养禽、养牛羊三门课技术含量偏低,且教学内容重复,合并为一门课程,而新增特种兽类养殖与特种禽类养殖,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3.2.2 坚持“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改进教学模式 所谓应用性和针对性就是要注重实用和适用,前者强调学什么而不是强调为什么,不必追求理论的系统性与科学化,而注重实际应用,要针对具体职业岗位强化知识、技能和职业特性教学,面向行业,后者要求贴近地方经济特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8]。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方式成绩。总之,整个教学木工都推行“思想教育-基础教育-专业知识及技能培训-生产实习-后续教育”系列化,目标始终锁定在掌握规模化生产和管理技术上。

3.3 强化师资力量

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需要有一支技术过硬专业教师队伍。而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是高职院校中较常见的问题,现在很大的一部分年轻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相关的生产实践知识。要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要求专业课教师不单要有足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和很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这需要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假期进行锻炼,在“产、学、研”结合中,培养不单会“说”,而且会“做”的“双师型”队伍。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高职养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要立足高职现状及养殖业对人才的需求,突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要在对职业岗位能力结构与人才知识结构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强化职业道德、知识结构、职业实践的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以不断适应掌握规模化生产和管理技术的应用型高等技术人才的时代要求。

参考文献:

[1] 孙晓荣,何德肆.高职养殖专业对接地方养殖链的研究探析[J].当代畜牧,2012,224(12):61-64.

[2] 孔雪旺,陈功义,闫民朝.高职畜牧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河南农业,2010(24):4,11.

[3] 王维新.加快提高高职水产养殖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8):8-9.

[4] 朱梅芳,陈学文.奶牛养殖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0(11):178-179,187.

[5] 欧燎原,李淑云.执业兽医与乡村兽医从业指南[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2.204-205.

[6] 张响英,张 力,李小芬,等.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课堂-养殖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20(10):26-27.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