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应用型人才范文

应用型人才全文(5篇)

应用型人才

第1篇:应用型人才范文

(一)综合性强

税法是一门集会计、法律、财政和税收管理等知识为一体的综合课程,要想学好税法课程,熟练掌握税法知识,必须具备法学、会计学、财政学等知识背景。比如对税法概论中税收法律体系的构成要素、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等内容的把握,需要一定的法学知识背景。因此,要优化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当合理安排税法课程的先修课程如法律基础、财政学等课程,也要求税法课程教师具有一定的综合知识积累。

(二)实践性强

从税法课程的内容构成来看,既包括税法的基本原则、税制变革历程、纳税人的权利义务等基本理论,也包括各税种的纳税人、纳税范围、税额计算,以及税款的征收管理、发票的使用和管理等实践性知识。无论是实践性知识的掌握,还是对于基本原理的理解,都要建立在大量的实际操作教学基础上。因此,税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三)时效性强

我国税收法律立法层次较低,不仅没有税法典,而且除了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及车船税由人大立法之外,其他税种立法都是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呈现,并且变动频繁。比如《个人所得税法》先后于2006、2008、2011年修订多次,在流转税领域先是在2009年完成了从生产型增值税到消费型增值税的改革,又在2012年启动了“营改增”改革,而税法教材却有一定的滞后性,往往都是在税法变动一段时间后,才完成税法教材的修订,给教材的选用和教学过程带来了很大困难,特别是近年来,教学中往往只能使用与实际税制不符的教材。

(四)整体性强

税法课程教学模式是分税种教学,也就是分别讲解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但各税种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增值税与消费税是交叉征收的,在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环节既涉及到增值税计算,又涉及到消费税计算;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的计算还建立在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三税税额计算的基础上。因此税法课程教学中,必须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将税收制度作为一个整体来讲。

二、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无论是从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还是就税法在会计师职称、注册会计师等各项考试中的地位来说,税法都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2]但在税法课程教学中,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首先,税法教师一般都是从院校到院校,自身并无报税工作经验,对于报税的步骤往往也只是纸上谈兵,在校内实践教学中对于报税的步骤只能是一带而过;其次,税法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涉及到应纳税额的计算和向税务局报税。税额计算可以通过习题来练习,但系统的掌握报税操作还必须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来实现。由于一些现实原因,很多院校的校外实习基地非常有限,不能满足学生校外实习的需求,校外实践教学基本上流于形式;最后,虽然有些学校购入电子报税软件,安排电子报税实验教学来让学生练习报税步骤,但是没有安排独立的电子报税实验课程,而是在税法理论课中抽出少量课时完成报税实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课包括税法课程的课时原本就偏少,实验课时更是少,比如我院电子报税实验仅安排8课时,根本不足以完成一个系统的报税实验。

(二)教学方法单一化

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繁杂,除了19个税种的法律规定、税额计算之外,还有税收征收管理法、税法的基本原理等内容,而目前各院校专业课教学计划学时都偏少,税法课程大多只有48课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只能选择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讲授为主,很少采用案例讨论等费时较多的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缺乏必要的互动和交流,可以想象,只能被动接受的学生对于税法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也是很难调动起来。另外,虽然大多数本科院校都顺应信息化潮流,配备多媒体教室,但并不提供网络连接,导致网络教学资源不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变成一块电子黑板。

(三)教材编写滞后于税制改革,无法满足税法教学需求

首先,《税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受税制改革的影响很大,我国实行的是渐进式税制改革,税收制度更新速度很快,而税法教材往往是在税制改革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改版,导致税法教材的内容总是滞后于现行税收制度,可供教师选择的税法教材非常有限,比如增值税改革和“营改增”之后,大部分教材都没有及时吸收改革内容,最后征订的教材变成摆设,给税法教学带来很大困难。其次,现有税收教材大多属于理论教材,几乎没有配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训教材,导致实践教学中缺乏指导资料,只能依靠税法教师自身的资源积累。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税法课程教学目标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目标是为地方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有灵活运用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实践工作能力。“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具备三种素质:第一,要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能从理论的高度理解社会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第二,熟悉商务操作流程,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较快地适应企业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环境;第三,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因此,可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税法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为基础,培养专业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具体目标可以做如下分解:首先,重点掌握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五大税种的基本规定,并且具备其他税种法律制度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次,初步具备企业经济业务的税务处理能力,能够准确计算五大主体税种的应纳税额并能完成向税务局报税事务;最后,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既有依法纳税的意识,也具有纳税人权利意识,能够运用税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税法课程改革建议

要培养能够熟练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税法教学应当做如下变革:

(一)强化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税法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首先应当加强校内的模拟实训教学,要加大资源投入,建设手工模拟实验室和电算化模拟实验室,配备必要的实验软件、实验资料等。应当在税法理论课程之外,安排独立的电子报税实验课程,加大实验课时比例,将理论学习和实训学习结合,使学生在校内学到的税法知识真正变为对企业经济业务的税务处理流程;其次,学校应当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建好校外实训基地,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场地为学生提供实训机会,也可以与税务局合作,带领学生到报税大厅去实地观摩发票的领购、税务登记变更等业务;此外,学校还应当鼓励税法教师到企业、税务局去实习,了解企业真实的办税流程,这样教师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就不再是纸上谈兵,对于报税流程和征收管理程序的讲解也会更加深入。学校还可以聘请经验丰富的企业办税人员、税务部门工作人员等来校授课,改善师资结构。

(二)丰富教学方法

《税法》课程教学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教学方法,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一是探究教学法,将学生分组组成互助探究小组,课堂提问、讨论时学生可以小组抢答、争论、质疑对方观点,把课堂变成学生的阵地,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表意见;二是情景教学法,比如增值税的纳税申报,教师设定具体的工作情境,让学生对企业的经济业务作出判断,哪些业务需要交纳增值税?哪些业务不需要交纳增值税?各笔业务分别适用什么税率?学生通过对具体的经济业务作出税务处理的判断,能够提高运用税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案例分析法,教师可以结合时事设计一些令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利用PPT播放,学生运用所学税法知识进行分析,其他学生可以反驳或赞同,最后教师点评。比如,关于“营改增”,教师可以设计案例请学生分析“营改增”前后企业的税负变化情况,并且分析改革的意义。采用案例分析法,教师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案例的选择要恰当;四是关联教学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各税种联系起来,归纳比较,比如提醒学生在对某一货物同时征收消费税和增值税时,计税价格基本是一样的,又比如企业所得税计算时,企业缴纳的增值税不得在税前扣除,消费税、营业税则可以在税前扣除。总之应当从整体性的角度把握税法教学,提醒学生把握各税种的共性与个性,能够加深学生对各税种的认识。

(三)科学设计教材内容

第2篇:应用型人才范文

1.教学服务型大学与应用型大学的关系

在给教学服务型大学所下描述性定义以及其他学者研究的研究上,刘献君认为,教学服务型大学可以定义为: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以推动知识的创新、传授、应用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为宗旨,全面构建新型的教学与科研模式、组织制度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的现代大学。它具有开放性,应用性,多样性,地方性的特征。那么教学服务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是什么关系呢?“应用型”是相对“学术型”而言的,主要使用于人才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应用型人才。“教学服务型”是相对“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而言的,是高等学校分类中的一种类型,有助于解决学校的战略定位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多元化。如果自我封闭、脱离社会、高度趋同这些问题不解决,高等学校将无法健康发展。教学服务型大学的提出,使地方高校找到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定位。教学服务型大学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同学强调“应用”。因此,两者并不矛盾,教学服务型适用于高校的战略定位,应用型适用于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2.什么是应用型本科人才

“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相对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而言的,是一种人才类型。它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所具备的能力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它与学术型(理论型)本科人才在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知识结构上,应用型本科人才不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而更注重专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将以学科为导向的学术逻辑体系转变为以专业为导向的技术逻辑体系,学科要服务于专业,理论以适用为度,强调服务生产一线、管理生产一线的能力。既要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尽快适应岗位需求,也要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能力培养上,应用型人才不仅要强调实践操作能力,也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注重专业能力,也要注重沟通、协调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强调就业能力,还要强调创业能力培养。在素质结构上,应用型人才更强调职业素养。这里的职业素养,不仅仅指职业技能,还包括职业道德、责任心、道德感、心理素质、意志品质、身体条件等。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掌握和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培养应用型人才重在使之拥有丰富的职业技能,拥有合理的知识、能力结构,拥有终身学习、不断提高的潜力。

3.人才培养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是最早使用“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的文件。文中提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1998两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教育部原部长周远清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也进行了阐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魏所康在《培养模式论》一书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人才培养活动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是对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结合概括。”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说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4.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要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特征。它是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一个系统工程。包括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教育理念、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教育过程。涵盖了以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内容:以科学的教学管理、质量监控体系为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等手段以及自身评价和社会反馈的人才培养评价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回答了在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中,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学科与应用、学校与企业等涉及教育教学的若干重大基本关系问题;形成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指导下,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方法;指导了课程与教学设计以及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等应用型本科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实践。

二、总结

第3篇:应用型人才范文

一、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明确

人才培养定位问题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的问题。目前,部分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大多重视学术型人才,而轻视应用型人才。即使是已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本科院校,也多是流于口号,培养目标模糊,按学术型人才的路子来培养应用型人才,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导致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用性不强,两不像、两不强。甚至有人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就是以损失学术性为前提,是向职业院校靠拢,这种学术型导向的人才观念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起到了一定的阻碍。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虽然大多数地方本科院校认同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但是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应用型的人才,学术界的探讨也不是十分清楚,高校管理者和教师对此标准就更是不甚了解,各种观点之间存在分歧。应用型人才和创新性、复合型人才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还存在很多争议。例如,有些学校明确提出要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可是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却提出建设和学术型人才一样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使地方本科院校对自己各学科的专业目标定位不很明确,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定位,学的知识多而杂,致使学生毕业以后社会竞争力不强。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不完善

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层次和类型,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就会有什么样的人才。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但是,在目前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偏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理论教学实施是轻车熟路,教学成本较低,实践教学需要自己摸索创新,又受到场所设备等条件限制,即使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也没有实际去做,流于形式。大多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对于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现场教学、校企合作等现代化的教学模式较少采用,偏重于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重视不够。考试考核评价上偏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考试的形式大多采用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知识掌握程度为主,缺少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评价考核方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仅仅进行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第一课堂之外还需努力建设第二课堂,教学之外还需要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要重点建设相应的具有产学研功能,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开放式的实验中心或实训基地,从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但是当前,许多高校都面临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实践实训基地不足。许多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实践条件限制,对于实习等实践环节采取分散自主实习模式,造成了学生不能得到有效的实践锻炼,很难使其掌握真正的实践技能。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适应性不强

地方本科院校由地方政府财政划拨办学经费,属地方政府行政单位管辖,应将“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作为其根本任务,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服务。地方本科院校最大的特点就是区域性、地方性。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要以地方为依托,不断拓展学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也就是要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各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没有很好地突出服务地方这一特点,没有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如何更好、更多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上。加上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同质性,很难培养真正的地方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不能培养出适应地方需求的人才,就难以取得地方政府的真正支持。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师资队伍总体薄弱

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总体薄弱,缺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师资队伍的学缘结构、专业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需要一大批熟悉业务和专业知识的“双师型”教师,不仅能传授本专业的基本知识,也熟悉具体岗位操作,有良好的实践工作能力和经验。而大多地方本科院校多数教师多年来一直从事理论教学,缺乏在相关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往往不能落到实处。

二、对策措施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是对把人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的一种预期和规定,体现着一系列思想观念,它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性质和方向,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始终,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科学合理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是地方本科院校发展的前提条件,否则会影响到其发展的后劲和前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自身的办学特色,围绕地方经济社会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要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应用型人才既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又不同于高职高专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首先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初步能力。应用型人才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好的科技应用、推广、转化能力。这类人才是既具有高等本科教育性,又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性,集学术、技术、职业于一身,是适应能力和职业能力的优化组合。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要突出应用型,确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强化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建设,发挥优势,培养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

(二)深化教学改革,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化教学改革,形成完整的、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切实体现应用性的特色。教学体系要从理论主导型向理论与能力并重型转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教学内容要根据市场需求,反映本学科应用领域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和岗位前沿要求。结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实际,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目标,适当减少纯理论性、学术类的课程,增加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增加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课程。第二,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要积极推行学生主动学习,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提高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言,要强调综合训练、仿真训练、创新训练,要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中心、知识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动态,实时关注技术发展的趋势,做到知识与技术的融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习和实训的整合,学生能力模块与市场需求的契合。第三,加大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环节,按照学生应用能力形成和提高的规律,围绕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目标,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训和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验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管理。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支持和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形成教学、实验、实训、实习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知识转化、技能操作、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第四,创新教学考核方式。教学考核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教学考核对于检查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学习、加强学生管理以及推动教学体系建设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应用型人才是行业的“师”字号高级专门人才,如工程师、经济师、律师、教师等,其专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理论水平较实,实践能力较强。因而,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考核不仅重视对学科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以及合作精神培养等。地方本科院校要以生为本,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方式,把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能力结合起来,以能力考核为主,把平时考核与集中考核结合起来。同时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手段,如实习报告、调研报告、口试答辩等配合书面考试,使考试能切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要时引入社会评价机制,由第三方进行的质量评价方式,如定期邀请企业、人才中心和人才评价中介机构参与人才培养质量测评,重点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三)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建校企、校地合作平台

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应突出服务地方的特点,坚持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设置建设学科、设置专业,在专业开设上紧贴岗位的需求。地方本科院校围绕地方经济建设支柱产业开设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仅需要学校的努力,更需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校企校地共育是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重要途径。政府通过制定应用型人才的宏观政策,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相关项目提供经费支持,对参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企业给予税收等放方面的优惠。学校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联系,积极将地方资源优势转化办学优势,通过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建立教学基地、科研基地、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就业基地,以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共同开发等多种形式运作,以期取得良好的办学效益。聘请社会和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担任兼职老师,承担有关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指导,委派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结合学科优势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建设具有产学研功能,能够实现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实验中心或实训基地,使之不仅成为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场所,而且成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和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成为政府机关、企业及事业单位相应层次人员岗位技能培训的基地。

(四)强化师资建设,打造应用型教师团队

师资队伍影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对于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的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结构优化、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但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理论和知识,而且还应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动手操作的能力。而当前地方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因而地方本科院校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应用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通过鼓励本校教师经过培训通过鉴定取得职业师资格,要求教师到实际工作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在职称评定、业绩考核、绩效分配等对于应用型教师给予政策倾斜,引导和鼓励教师向应用型教师或“双师型”教师转变。另外,通过聘请企业、科研院所的行业骨干、资深专家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全面、实质参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主讲实践性较强的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课程,指导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总之,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也是地方本科院校明确自身办学定位,拓展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必然。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立足于自身、完善教学体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建设应用型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改革和突破。

第二篇

1.药学专业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选择学科带头人作为团队的核心人物,他们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有较强的改革意识。近年来,学院给药学系引进一批副高职称以上,资历深,责任感强,业务精湛的学科带头人。他们从其他高校或母体高校带来的各种经验以及不同的教学风格,影响学校的教风、学风,并稳定了专任教师的队伍,活跃了学术氛围。他们的言传身教,以老带新,成为青年老师的学习典范,让青年教师成长更快,脱颖而出。创造条件让团队成员到校外交流访问,观摩学习,业务技能培训,拓宽团队队员视野,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知名度。

2.专业建设应服务于行业及发展方向,突显药学特色

2.1坚持“应为药”的宗旨,高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紧贴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行业需要,科学定位,明确方向,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坚持应用型人才质量标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扣行业需要,紧贴市场需求,突出药学特色。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积极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与专业结构。药学专业在2011年7月正式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推动了药学专业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及教学质量有较大的提升。近年来,顺应学科的发展,增设4个新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学、市场营销学、食品质量与安全学。特色专业充分体现学校办学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课程体系、教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较高办学水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在药学特色专业的引领下,继续做好为地方经济以及行业培养人才的服务工作。

2.2坚持遵循“应围药”的原则,促使学科和专业都与“药”有关围绕行业需求所设置的学科和专业需求体现医药特色,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区域特色,特别是彰显广西民族医药的特色——壮药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在药物分析实验课中增设药材有机残留及药材重金属元素检测等内容。加强特色课程建设,2010年10月《生药学》与《药物分析学》课程被评为院级精品课程。在围绕药学行业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急企业之所需,应企业之所求”,关注地方核心企业,支柱企业的人才需求,培养区域特色的优势学生与专业。专业建设要坚持创新原则,在对专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教学条件进行充分调查、产业背景、岗位背景确定特色专业建设方向,进行科学定位,并不断深化和创新,充分体现教学质量,学术水平,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的提高,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服务做出应有的贡献。

2.3专业建设中既“围药”亦可“不唯药”,多格局的发展新专业根据药学专业特色发展的需要,我们拓展药学以外的相关学科与专业。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为地方经济服务,充分共享学科与专业优势及原有药学专业的教学资源,设置相关的非医药学科和专业。如市场营销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实现了药学专业为特色,理、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体现了“不唯药”的思路,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

3.教学改革必须以课程建设为核心,创新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

3.1根据学科发展趋势与市场对人才质量的需求,改革了药学的课程体系为了突出独立学院“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办学特色,我们遵循教学规律,重组制定合理的课程体系,为此重新修改了药学专业6个学科的教学大纲。

3.2着重修订药学本科教学计划,专业基础由14门调整为13门,专业课程重组后由9门增至11门,并根据市场需求增设了4门新课程,限制选修课由21门调整为19,实践课程由6门合为5门。经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后,理论总课时由3072精简至2838课时,实践技能课时由1080精简至1064学时。另外还适当调整理论与实践比例课时,具体体现在药学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设置,理论课/实验课由原来1:0.87增至1:0.91,新课程体系体现了科学性,实效性。从而建立了整体的教学,既加强了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优点,又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精选学科、精简课程、精选选修课与必修课,增开实用性课时,建立了具有时代特点和药学教育特点本科生课程体系,也为实现我院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

4.完善实践教学条件,强化技能操作培训

药学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对从事药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实践能力至关重要。

4.1加强实践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我院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室和实践教学共享平台的建设。近年来,药学专业开设实验室共21间,开出实验课100%,满足了药学专业实验的要求,生均仪器设备占有量为0.54万元。

4.2完善实训建设,创造条件培养专业能力。在实训一体化课程的推动下,实训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已经初步形成一个兼顾学习性、仿真性、综合性的实训室。还可提供兴趣小组的课外学习、学生技能竞赛,开放式的实训实习,学生技能和技术素质大幅度提高,专业能力均达到了“实际、实用、实效”的基本要求,数码互动显微系统实验室,在实验教学中可进行随时监控、资源共享,实现人机对讲,互动教学。

4.3药品质量检验实训室配备了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等大型仪器设备。

4.4模拟药房可供中药鉴别与调剂实训,让学生熟悉药房工作环境与流程,并能熟悉辩认药材饮片。

4.5药物制剂工艺实训室装备了固体、半固体制剂的4条生产线,还配备了药剂实训GMP教学仿真系统可供教师授课、学生自学、综合考评。通过感性熟悉技能操作,模拟岗位实际操作,了解工艺流程后进入实训室。这样既营造了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又让学生产生技术占有的欲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验室与实训室的建设,不仅仅是硬件条件的改善,更主要的是促进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根据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建设各类实训室,同时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机制。

5.结语

第4篇:应用型人才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翻译人才;地方高校

一、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高校与企业的校企合作形式众多,合作内容以及合作深度因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等因素影响而有所差异,主流合作形式如下。

(一)招生就业

高校与企业在招生与就业方面的合作主要包括针对社会性事件或市场发展热点需求而孕育出的招生、人才集训、人才输出就业。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例,在全民备战奥运的市场环境下,北京外国语大学与北京当地的翻译机构、体育孵化中心等单位开展应用型翻译人才招生与速成型培训,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提供应用型翻译人才培训的师资力量,相关企业模拟奥运场景,为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与实践锻炼提供逼真的学习环境,最后将培养的翻译人才输送到体育孵化中心等相关单位从事奥运翻译相关工作。

(二)师资合作

师资合作是校企合作模式下最为常见的合作形式,高校本身拥有非常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企业则在长期的业务运营管理下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相对丰厚的企业资本。师资合作是指高校与企业对其本身具有的优势资源进行共享,企业投入资金力量邀请高校相关领域的专家或教授开展校外培训、实践指导或者开办专业性讲座等,以推动高校与企业在相关领域中的交流与合作。

(三)项目合作

项目合作通常是在既定项目的引导与支撑下,以项目为导向,以项目完成为目标而形成的合作关系。在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项目中,常见的如翻译任务、翻译研究、教材编写等。以翻译任务为例,2013年北京展地文化传播集团接到一长篇幅的俄文翻译任务项目,由于集团内部工作安排紧凑,集团与北京大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完成该项俄文翻译任务。

(四)实习基地

实习基地是高校学生实践学习的重要基地,也是企业直接吸纳对口人员的人才汇聚地。实习基地由高校与企业共同组织与管理,主要针对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为其进入实际工作岗位之前提供实践锻炼机会。例如2018年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与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出于双方业务及翻译实习需求,从院社合作的互动常态化角度,建立翻译实习基地,加强外国语学院与出版社的全方位合作,探索更多的合作可能性,包括以研究为导向的翻译实践、人文社科图书的系列化翻译、以项目为核心的团队建设等,以期双方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学校学科发展为着眼点,建成互惠共赢、持续发展的合作模式,以此推动双方多元化、多样性的合作。

二、地方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一)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现状

翻译人才市场需求是翻译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制定与调整的重要指南。通过不同类型的企事业单位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进行调研,其中包括对外贸易公司、互联网公司、政府机关等,发现约90%以上的单位对应聘人员的学历提出了要求,且普遍认为学历是翻译人才求职的敲门砖与奠基石,良好的学历背景可以表明应聘人员拥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且经历过相对专业、系统的语言培训,在理论知识与专业研究深度上具有优势,在学历支撑下还需要辅助以专业性、权威性的考试资格证书[3],例如英语专业六级、八级等;60%以上的单位对翻译人才的专业性与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使应聘人员拥有翻译相关的专业性学历以及专业八级等专业证书,企事业单位仍然会将应聘人员的实习经验以及工作经历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考量内容。

(二)地方高校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高校是翻译人才的主要输出口,对地方性高校的外国语学院教学与人才培养情况进行调研发现,现阶段地方性高校的外国语学校所采用的翻译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停留在早期的说教式课堂教学层面上,教师在单方面口述翻译知识时,通常会局限在细节化的语法讲解与词义讲解中,很少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给予学生从听、说、读、写等全方位表达自己的机会,导致学生对翻译课程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普遍较低,枯燥而空洞的课程内容从体系上就缺乏吸引力,进而影响到高校学生的学习效率与高校翻译教师的教学成效[4]。此外,受地方性高校经济能力的限制,很多高校缺乏双语专业教师人才,缺乏在企事业单位有实际从业经验的教职人员,很多翻译教师由于长期闭塞在高校教学环境中,甚少关注外界翻译环境的变化,所教授的翻译知识长期得不到更新,与现实就业环境产生严重的脱轨现象。

(三)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现状

在翻译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下,地方性高校充分认知到实践性教学的重要价值,并逐渐开始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企业的办公环境、实习机会、对外商贸项目、企业资金等加强学生的实践性锻炼,着力培养应用型翻译人才。现有针对应用性翻译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形式也众多,包括师资合作、项目合作、访问参观、奖学金捐助、联合实验室建设等,这些合作形式与合作内容或多或少地提升了翻译人才的实际工作能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的校企合作由于缺乏长期的磨合,导致校企在合作深度上尚显不足,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翻译教学仍由学校教师主导,企业主要提供资金以及实践场地扶持,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案未能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板以推广运用[5]。因此,虽然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已经启动校企合作模式,但是由于校企的磨合期尚短,双方之间的融合以及沟通交流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应用型翻译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成果并不显著。

三、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地方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方案与策略

(一)建立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高校应当以翻译市场需求以及翻译就业环境作为基础,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对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在听、说、读、写等方面全方位、细节化的要求,从而实现高校培养与社会就业更为完美的适配,一方面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为高校人才输出提供更为适宜的机遇[6]。因此,地方高校在建立应用型翻译课程体系、制定应用型翻译教学方案时,可以充分结合区域或地方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外商贸情况、科技发展状态等,适度且合理平衡翻译理论知识与翻译专业技巧,以培育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案,例如对于旅游型城市而言,可以在翻译人才培养时增加旅游翻译课程的专业学习,以适配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为翻译人才直接对口输出提供便捷通道。

(二)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由翻译教师创建任务单,翻译教学相关微视频、学案等学习资源,学生在任务单的引领下课前自主学习,观看翻译微课视频,做检测试题。课堂上,翻译教师不再占用过多时间讲授翻译基础知识,主要通过展示交流、合作探究、检测提升等教学活动,实现对翻译知识的内化吸收和提升[7]。基于“翻转课堂”,可以在翻译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培养等各方面充分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使学生的教学主体角色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在教学设计上,质量为本、共享应用和融合创新,打造适合在线学习和混合式翻译教学的课堂。“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需要延续到教学结束之后,翻译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翻译课程预习完成情况,以及其在课间的答疑解惑积极参与度,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归纳出“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普遍性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整改方案或者措施,通过更为细节化的翻译知识以及要领视频讲解,深化学生对翻译知识与翻译技巧的理解与掌握。

(三)以高校与企业为基地开展实践翻译活动

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地方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更为深入地融合高校与企业的优势资源,以高校与企业为基地,开展现场教学与实践翻译活动。现场翻译教学内容应当做到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综合利用、灵活应变,教学形式应当多样化。应用型翻译课的现场教学除了应当有相关讲师对现场环境、企业运营与发展等概况进行介绍之外,还应当把企业对翻译人员的招聘要求与用人需求作详细的说明,全面介绍实际社会中对该类职业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的要求,让学生能更为直接地了解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加强自身职业技能的重要性。学生在充分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方能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目标,然后制定详细的职业发展路径,进而加强自身的翻译知识与技能学习,为后续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这也能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挖掘自己尚未可知的优势与潜能,缓解学生对自身、对专业、对未来发展的茫然心态,重新发现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翻译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还可以采用现场专家座谈方式,以过来人的角度向学生阐述他们的翻译求职与工作发展历程,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身情况与其形成强烈的共鸣,能够以其为榜样,积极向上地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何学兵.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与措施[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4):65-66.

[2]王增民.“一带一路”背景下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路径[J].文学教育(下),2018(1):80-81.

[3],武燕,任国领,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实践探索———以大庆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57-158.

[4]孙文缘,戴聪腾.校企合作下的技能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上海翻译,2016(3):72-76.

[5]刘立胜.地方高校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改革探索[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6(1):130-133.

[6]孙睿.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6(7):60.

第5篇:应用型人才范文

一、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社会需求量巨大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更加深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世界经济活动中来,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逐年增长,尤其中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额更是进入了增长的快车道。后来虽然也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是2010年又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其速度比前几年更快。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大,中国具有外贸自营权的企业数量越来越多,需要懂得国际贸易业务知识的专业人才数量巨大。同时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也急需大量既懂外语又熟悉国内外贸易规则的国际贸易管理人才和业务操作人才。根据有关资料,我国出口外向型企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需求很大,比如进出口业务主管、外贸职业经理、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等都比较紧缺。通过对湖北武汉、黄石等地的纺织服装外贸企业调研,这些纺织外贸服装类的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外贸岗位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及单证员,其次是货代员、报关员及报检员。但是,除了这些外贸业务技能以外,还要求他们要懂得纺织服装面料、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在培养国际贸易本科专业人才时,就要结合我校纺织行业特色,培养出既精通外贸业务技能,又懂得纺织服装知识的综合性、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较低

伴随着高校的扩招,许多高校不仅大量增开新专业,而且片面强调数量规模的扩大发展,专业招生人数不断增加。其中,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是高校扩招后发展最快的热门专业之一。但是国际贸易专业存在师资匮乏,尤其是有外贸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不足;教学软硬件设施不完善,不配套,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弱等问题,这样就进入专业热而就业难的怪圈。

2、特色不鲜明,不符合社会需求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在本科层次上,社会需求的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大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很少能够与区域经济和行业特色相结合,专业特色不明显,从而导致了就业难,而企业却又极其缺乏外贸人才。我们必须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和行业特色相结合,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行业相结合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3、社会实践缺乏,难与社会接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性教学,与企业接触的机会不多,学生参与到企业具体的岗位学习机会少,培养业务技能不足,毕业生很难上岗即用,与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应此,除了校内实验室实训以外,更要增加校外实习基地,让学生有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

三、借鉴国外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1、美国高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1)让学生形成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对国际市场的了解分析,熟悉国际国内市场环境,学会如何在国际贸易领域把握商机;

(2)让学生掌握公司发展与国别经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熟悉国别经济政策,明确研究的地域,提供贸易发展策略。在美国,学生确定专业后再来有选择地倾向某一地域的研究。

(3)美国的国际商务教育是一种国际化的教育———涵盖金融、贸易、商业策略等。正如耶鲁大学国际商务专业简介所言:我们设置的专业课程不仅仅要能适用于纽约或者旧金山,还要能关注到巴西利亚甚至上海。

(4)使国际商务专业成为跨学科、跨范围的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要融会贯通。把专业理论课程与实际业务操作相结合,从实践中探寻规律,让学生能够得到企业家与商人的基本训练。

(5)进一步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质,使学生在科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具有一定修养。如南卡罗琳大学,开设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行为科学、艺术、小说、戏剧、诗歌等课程,丰富多彩。

2、澳大利亚高校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方法

澳大利亚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采用“新三段”式教学,首先是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态度培养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二是业务操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机结合,以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使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三是把传授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成为知识、能力、品格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四、国际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建议

1、加强国际贸易专业特色培养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根据毕业生就业去向和行业发展要求,凝炼出我校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例如,结合我校纺织行业特色优势,培养出既懂得纺织品服装专业知识,又掌握国际贸易业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同时,结合执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取得国际商务师资格证、外销员、跟单员、报关员、报检员等相关执业资格证书,一毕业不需要任何培训就能上岗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2、加强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国际贸易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模拟教学,模拟出一个完全仿真的国际贸易环境,如以具体的外贸跟单为背景,交易过程为主线,为学生提供一个生产跟单、样品跟单、运输跟单、保险跟单等连贯交易分析及操作的机会。另外在校企合作方面,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企业业务实习,通过这样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业务操作技能,使一部分优秀毕业生能留在企业就业。

3、借鉴国外经验,采用激励机制

相关热门标签